銀幣/台灣曾出現的錢幣/西班牙銀圓/英國"站人"站洋)/西班牙銀幣又稱「佛頭銀」佛頭銀,鑄造於一七七三年/「交易最尚番錢,紅毛所鑄銀幣也」其中的番錢指的就是西班牙銀幣佛頭銀,又稱佛面銀或佛銀/台灣曾出現的錢幣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qs45Ln
德軍元帥權杖-來源於古羅馬的權杖羅馬軍團的高貴傳統一直傳到納粹的第三帝國。隨著傳令節的通訊作用逐漸被電話、電臺所取代,昔日傳令的筒狀物也蛻化成“元帥杖”,元帥權杖成了象徵個人成就的最高獎賞,用以象徵元帥的責任和權威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4Pu9R7
「重刑恫嚇」。南宋就有規定偽造假幣者處以「腰斬」;元朝的紙鈔上也印有「偽造者處死」字樣;明朝則是規定偽造者會被處斬、誅九族
古代為何沒人做偽鈔?揭4原因秒懂! https://bit.ly/3OiSY8A
感官對決丨當英式華美遇見德制精工(上)
感官對決丨當英式華美遇見德制精工(上)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yeukUb
2017-08-23 由 貓眼看幣 發表于文化
貓眼註:
本文正文共5340個字,插圖50幅,其中含錢幣類插圖45幅,平均閱讀時間6分20秒。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英國人也是一種德國人,就像北歐人也可以算一種德國人一樣。
許多時候,德語聽起來就像是有點大舌頭的英語,這暗示着兩國在民族與語言上的歷史關聯性
從我們錢幣收藏愛好者的角度來看,英國與德國相同又不同。在精美的工藝方面,兩國互不相讓;在錢幣風格與內容上,兩國卻又有各自的側重點。
在領域劃分上,英系可由本土錢幣向外延伸至一切殖民地、聯邦鑄幣,以系統性見長;德系則可由大德意志(含奧地利)地區向東南歐擴散,以豐富性娛樂性見長。總體來說,這兩個系列各擅勝場,都是極受追捧的。
總之,在錢幣愛好者群體中,認真研究錢幣文化後依然敢自稱既不喜歡英系也不喜歡德系的藏家是極少的。
那麼,近代看下來,這兩個相近又相斥,都以精雕細刻而聞名的歐洲工業大國究竟誰在錢幣技藝上更勝一籌呢?
那麼,我們就在本文分時間段對比一下吧。
一、15到17世紀的大型錢幣時代
在近代大型錢幣出現之前,歐洲大部分國家的錢幣在工藝上都非常粗糙。以現代審美的眼光來看,那些早期錢幣藝術性實在欠佳,最多只能算是「有趣」或者「具有歷史性」。
中世紀英格蘭麥西亞王國國王本武夫的銀便士,美國CNG拍賣公司2017年1月以15,000美元落錘:
中世紀德意志下薩克森諾特海姆的海因里希(綽號「胖子」)時期的銀第納爾,風格與英格蘭中世紀錢幣完全不同:
從15世紀開始,歐洲陸續出現的大型金銀幣可以看做是日趨繁榮的國際貿易的體現,也可以視為殖民-進出口產業鏈日臻成熟的標誌。以德意志地區大銀礦的開採作為重要轉折點的近代錢幣史就這樣拉開了帷幕。
1484年蒂羅爾鑄造的半古爾登被認為是近代最早的紀年大型銀幣,它的出現標誌着錢幣史上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在設計與雕刻方面,大型錢幣並不是將小型錢幣的構圖和設計單純放大那麼簡單。小錢幣上看起來精巧的設計放大來看也許顯得幼稚笨拙,小錢幣上看起來平衡的構圖放大來看也許顯得空洞。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時期的索維林大金幣,在法國、尼德蘭和西班牙小金幣上看起來毫無違和感的君主正面坐像在大金幣上看起來呆板而缺乏美感
德英兩國很快就發現,中世紀錢幣上最常見的國王全身像在大型錢幣上非常不適用。
1486年蒂羅爾出產的古爾登大銀幣,正面大公齊格蒙德的全身像顯得非常的笨拙,腦袋與小腿一樣長
為了設計出比例得體且細節經得起推敲的人像、盾徽,英格蘭與德意志(大德意志)都煞費苦心。好在沒有經過太長時間的摸索之後,兩國就各自找到了獨具特色的人像雕刻範式。
英國
英國人發現騎馬像既能突出君主的權威,又能弱化正面坐像的呆板,還能避免淺浮雕技藝不成熟時期最常見的人像透視問題。
1551年英國國王愛德華六世時期的紀年克朗是英國近代最早的大型銀幣,國王騎馬的肖像成為之後一百多年間英國大型錢幣參考的重要範式
在一般胸像方面,英國人遇到了一點困難。從伊麗莎白女王到查理一世的這段時期,英國所有胸像錢幣都沒能解決透視的問題,導致人像看起來異常的扁平圓滾,仿佛山丘上長出的腦袋一般。
1583-1600年間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一英鎊金幣,錢幣的正面是一個極為失敗的胸像,沒有雕刻肩膀與胳膊使女王的身軀顯得巨大得無邊無際,衣服令人費解的線條也未能勾畫出女王的身體輪廓,而披散在肩膀上的頭髮更是增加了身軀的臃腫感
德國
相比於英國,德國人在胸像方面也沒有什麼好的進展。
17世紀初班貝格教區約翰喬治二世主教的銀泰勒,正面臃腫的人像坐實了教會階層好吃懶做的形象
當然,側身胸像的難度本身就很大。直到很多個世紀之後,世界上還有許多國家沒能解決這個角度的淺浮雕人像透視問題(捂嘴笑)。
四川盧比上的光緒人像,不評價
不過,德國人在半身像方面倒是頗有心得。德意志的藝術家們發現肩扛權杖或寶劍的側面半身像可以很好地表現君主的特徵與威嚴。
1635年哈布斯堡家族利奧波德大公三泰勒大銀幣,持權杖的肖像讓大公顯得威武而挺拔,具有王者氣質。哈布斯堡家族專利技術滾筒碾壓機在當時是最先進的鑄幣設備,可以最大限度展現模具上的細節
半身像錢幣的設計很快得到了世界範圍內的認可。從尼德蘭到意大利,從東歐到不列顛,持劍/權杖的半身像幾乎成為這一時期歐洲錢幣設計的主流。
17世紀初美第奇家族的科西莫二世在比薩鑄造的銀泰勒
1622年烏特勒支的銀泰勒,正面為持劍武士肖像
1593年特蘭西瓦尼亞親王齊格蒙德·巴托利的銀泰勒
總之,大多數此時期的英國和德國錢幣
都還遠不能稱為精緻。
相比於英國,德意志邦國的領主們想法更開放,藝術家們可發揮的空間更大。當然,這種自由的結果通常是災難性的。這一時期的德意志邦國錢幣中不乏令人詫異的失敗之作。
1619年薩克森-魏瑪公爵恩斯特一世的群像泰勒,此幣稱為德國史上最丑泰勒可能一點也不過分,八名貴族仿佛一群神經病
如果一定要給這一時期的英國和德國錢幣打分的話,貓眼覺得兩國都不及格。
這一時期大型錢幣藝術的中心在意大利,而工藝最發達的地方在西班牙,英國和德國此時還沒有顯現出太多成為錢幣藝術超級大國的潛質。
二、17到18世紀的工藝轉型期
在這一百多年間,是歐洲歷史上思想鬥爭最激烈的時期之一。然而,頻繁的戰爭顯然沒有影響人們進一步發展錢幣藝術的熱情。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頻繁的戰爭和國際秩序的重置讓君主們有更多意願來通過錢幣——這種最廣泛流通的宣傳媒介——進行政治公關。
這一點,我們可以從許多歷史事件中找到例證。三十年戰爭中,當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在1632年佔領奧古斯堡後立即鑄造發行了大量的精美錢幣宣示對城市的宗主權。這完全可以視為古斯塔夫對斐迪南二世1629年通過的《歸還教產敕令》的回應。
1632年奧古斯堡的古斯塔夫二世肖像泰勒可以看做是這一時期德意志錢幣藝術的高峰。它的人像採用了極富挑戰性的半身七分臉,用以加深觀者對國王相貌與威嚴的印象。然而美中不足就在於……國王陛下的頭髮有點少。
為了掩蓋這一事實,國王的身體稍向後傾,並在頭頂加上了一個桂冠——這是當年凱撒大帝用來掩蓋禿頭的老伎倆了。然而從結果上來看,效果似乎並不盡如人意,藝術家的努力只是讓古斯塔夫看起來更像個深情的禿子罷了……
如果一定要說德意志七分臉人像,那不得不提一枚曠世神作:1675年麥克倫堡-什未林的約翰喬治(未即位)逝世紀念泰勒。
作為17世紀七分臉人像錢幣的巔峰之作,這枚大名譽品具有某種奇特的跨時代感。這枚名錢的出世讓人們同時認識到了假髮的重要性!沒錯,桂冠只能讓你看起來像個深情的禿子,只有假髮才是永恆的!
1687年班貝格教區的泰勒
假髮的使用可以有效地解決人像的透視和比例問題。德意志的藝術家們最擅長一方面使用飄逸的巴洛克大假髮炫耀精細的雕刻技藝,一方面利用假髮與肩部服飾的遮擋關係來突出人物的姿態與氣質。
1694年薩克森選侯約翰喬治二世的泰勒
在大假髮的襯托之下,再醜陋的臉看起來都小巧而精緻。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的雙泰勒銀幣。此人據說極其醜陋,但其相貌在大假髮的掩映之下倒也並不覺得特別違和
除了人像方面的發展之外,紋章裝飾在幣章藝術上的進步是17到18世紀德意志錢幣的另一大成就。這種源自中世紀的藝術形式在錢幣具有廣泛公關價值的年代備受重視,利用誇張的紋章炫耀家族地位是許多德意志小貴族的最愛。
1596年普法爾茨鑄造的喬治·古斯塔夫公爵泰勒,17世紀德國錢幣的又一個經典之作,背面紋章上方的花哨頭盔已經預示了未來一百年間德意志錢幣上紋章藝術的發展方向
1596年普法爾茨鑄造的喬治·古斯塔夫公爵泰勒
1663年薩克森約翰喬治二世時期雙泰勒銀幣,無論是正面的人像還是背面繁瑣的紋章都已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663年薩克森約翰喬治二世時期雙泰勒銀幣
1707年符騰堡公爵艾伯哈德·路德維希的泰勒,18世紀初德意志紋章泰勒的諸多代表作之一
與機器鑄幣技術蓬勃發展的德意志相比,17世紀中葉的英國還停留在粗陋的手打錢幣時代。無論在鑄幣工藝還是藝術水平上,此時的英國都要落後德意志一大截。兩者相較,大部分英國錢幣顯得非常粗糙而幼稚。
1643年查理一世的60先令大金幣,正面的國王肖像與同時期的德意志錢幣相比還帶有濃濃的中世紀風格
1642-46年牛津鑄造的大型銀幣也許算是查理一世時期藝術成就較高的錢幣了。這些錢幣雖然還無法在細節和人像藝術水平上與同時期的德意志頂級錢幣比肩,但至少在人物比例和馬的肌肉細節上遠勝同時期其他英國錢幣。
1644年牛津鑄造的一英鎊大銀幣
當然,這些英國錢幣在德意志同時期同類型錢幣的面前就顯得黯然失色。
1628年薩克森選帝侯約翰喬治一世的四泰勒大銀幣,正面為選帝侯騎馬像
克倫威爾錢幣(如果我們不將其視為樣幣的話)可以說在工藝和藝術水平上是達到了一個飛躍,這完全得益於藝術家托馬斯·西蒙的貢獻。這個系列的錢幣具有了在當時看來還很超前的古典主義美感,為英國錢幣之後的發展奠定了一個非常高的新起點。
1656年克倫威爾20先令金(樣)幣
嚴格來說,克倫威爾時期的英國錢幣並不完全算是流通幣,且後鑄情況嚴重,並不完全適合作為當時英國鑄幣技術的代表。但鑒於人們的一般認識,我們還是將其稱為17世紀中葉英國錢幣鑄造工藝的巔峰吧。
復辟之後的英國王室從1662年開始不再在錢幣上使用戴冠肖像,肖像多為肩膀以上的頭像,完全脫離了持劍/權杖全副武裝的幼稚審美階段,向古典主義審美大踏步前進。
1668年查理二世的克朗銀幣
我們從查理二世復辟之後的流通幣可以看出,克倫威爾那些異常精美的錢幣確實更像是試樣類型的產品。但仔細研究這些試製錢幣及之後的1663年「請願」克朗,我們不得不為英國鑄幣工藝的突飛猛進而感到驚訝。
托馬斯·西蒙在1663年為爭取復辟的查理二世的青睞而設計的著名的「請願」克朗
相比之下,這一時期的德意志錢幣卻似乎點歪了技能樹……
經過三十年戰爭的洗禮之後,以布倫瑞克為代表的德意志邦國開始大量發行大面值泰勒,由貴族認購,作為國家戰爭基金(具體內容請參見貓眼舊文:"硬幣眼"?得了吧,你太小看硬幣了!硬幣臉還差不多!)。這些錢幣與注重美感和莊嚴的流通錢幣不同,通常以一種頗為清奇的造型呈現在世人面前。
1625年布倫瑞克-呂納堡四泰勒大銀幣,為了鼓勵貴族購買而使用了喜聞樂見的宗教題材,廣告語「買回家保平安」呼之欲出
1654年布倫瑞克-呂納堡-策勒的3泰勒銀幣,雲中伸出一支上帝之手給飛越城邦的馬加冕,馬的屁股上印着公爵克里斯蒂安·路德維希名字的加冠花押
從流通幣的角度來看,到了18世紀初,德英兩國基本都進入了以古典主義審美為核心設計思想的時代,且在工藝上都以更加精細為目標,這在當時的歐洲來看已經遙遙領先了。
如果給此時的兩國錢幣打分的話,
貓眼認為德意志錢幣可以打90分,
英國錢幣可以打80分。
三、18世紀的近代工藝成熟期
在人像風格和鑄造工藝基本定型之後,18世紀的錢幣藝術發展主要體現在服飾細節和錢幣的背面設計上。
這一時期的英國錢幣整體比較單調,歷任國王的肖像變化不大,錢幣背面紋章的設計也比較一致。粗略地劃分,18世紀英國錢幣基本只分為兩種設計:國王向左看和國王向右看……
1700年威廉三世的克朗銀幣,國王向右看
1703年安妮女王的5基尼金幣,女王向左看
從工藝上來說,這一時期的英國錢幣不以雕工取勝,卻極其注重人像的平衡和對人物性格的傳達。可以說,18世紀英國錢幣上的人像變化不多,但每個人像都是經典之作。
1741年喬治二世的克朗銀幣,此版國王胸像是貓眼極其推崇的一款設計,充滿着古典主義的美感
1741年喬治二世的克朗銀幣
相比於英國錢幣的單調,這一時期的德意志錢幣可謂花樣繁多。人像這面,頭像、胸像、半身像與各種服飾、手持器物排列組合,產生了無數精美絕倫的肖像作品。在錢幣的背面,除了傳統紋章之外,城市景觀設計也是一大亮點。
1741年紐倫堡為施瓦本-哈爾鑄造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七世胸像銀泰勒,無論是正面栩栩如生的人像還是背面華麗平衡的紋章都是18世紀德意志錢幣藝術的典範
1754年帝國自由市紐倫堡鑄造的帶有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一世胸像的城市景觀泰勒,這是18世紀德意志景觀泰勒中比較常見也頗具代表性的一枚。此幣不僅以細緻的城市圖景聞名,更以比例得體、衣飾華貴的皇帝胸像而廣受歡迎
海峽另一邊,在聯合法案通過之後,英國人將古代羅馬帝國時期不列顛錢幣上出現的布列塔尼亞形象應用在了錢幣上,算是為英國錢幣設計增加了些許的生氣,也向古典主義復興時代又邁進了一步。
1714年安妮女王的銅質法新樣幣
當然,以當時英國的鑄幣技術,女神與盾牌經常弱打,導致一百多年後的中國人看到當時的英國錢幣時誤以為是貴婦坐洋車的設計,遂將其成為「坐車」錢幣……
1730年喬治二世的銅法新精製幣
說來奇怪,1714年英國漢諾威王朝建立之後,英國與德國的關係更加緊密了,但不知為何,兩國錢幣設計卻始終保持着完全不同的風格。
作為一個生命中許多時間都在發瘋的國王,喬治三世在維持帝國穩定方面也算是盡力了。在他執政的初期,皇家造幣廠表現出了改革錢幣設計的積極態度,這個時期的那些異常精美的樣幣在今年的拍賣會中屢屢拍出高價。
精美的1773年喬治三世2基尼金質樣幣
可以說,英國直到喬治三世時期才真正迎來鑄幣技術劃時代的變革。以歷史的觀點來看,這次變革成為了英國錢幣全線碾壓德意志錢幣的前兆。
1773年喬治三世5基尼金質樣幣,美國SPB拍賣公司在2014年1月以37.5萬美元落錘
公平來講,1770年代的樣幣所代表的英國最高錢幣鑄造水平已經全面超越了德意志諸邦。更重要的是,這些樣幣清楚地展現了英國錢幣審美的預定發展方向:更加古典,更加平整,更加銳利,更多細節。
1777年喬治三世5基尼金質樣幣
然而,就像前文介紹克倫威爾時期時討論過的那樣,樣幣究竟是否應該作為錢幣發展水平的參考依然是個問題。錢幣的藝術有別於紀念章和一般性浮雕的關鍵就在於以有限的成本鑄造最優的設計,而非不計成本地進行藝術創造。
1761年喬治三世金基尼流通幣,可以看出在工藝與藝術水平上與樣幣差距還是很大的,與同期德意志錢幣相比也並不算有優勢
1761年喬治三世金基尼流通幣
因此,若是一定要比的話,我們可以將這些英國樣幣與同時期甚至更早的德意志紀念章、章型幣進行對比。
從這個角度來看,貓眼的結論是,英國在工藝上已經趕超了德國,但德意志在雕刻藝術和技藝上仍然略勝一籌。
下面是一些18世紀德意志大面值精製樣幣/精製幣。根據滾邊、壓力和規整度可以看出,德意志錢幣的最高工藝在此時與英國最高工藝相比已然略有不如,但場景刻劃和題材選擇依然是遠遠優於英國錢幣的。
1784-1790年間鑄造的雷根斯堡20杜卡特金幣
1792年巴伐利亞3杜卡特金幣.
1772年薩爾斯堡6杜卡特金質章型幣
如果給此時的兩國錢幣打分的話,
貓眼認為德意志錢幣仍可以打90分,
英國錢幣也可以打90分。
18世紀中期為止,德意志錢幣全線領先,從工藝到藝術水平碾壓英國錢幣。但到了18世紀後半葉,英國奮起直追,在理念上逐漸趕超了德國。
那麼當英國人在18世紀末將蒸汽機技術引入錢幣鑄造工藝時,兩國錢幣對比又如何呢?貓眼會在下篇中進行講解。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mo/culture/zxjo2xp.html
感官對決丨當英式華美遇見德制精工(上)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yeukUb
感官對決丨當英式華美遇見德制精工(下)
2017-08-28 感官對決丨當英式華美遇見德制精工(下)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51S863
本文共5847字,插圖59幅,其中含錢幣類插圖49幅,平均閱讀時間......嗯,今天懶得掐表算了。
感謝大家對上篇的熱烈反饋,也因此激勵貓眼快快寫出了下篇,希望大家也一如既往地喜歡下篇。七夕佳節,貓眼來給大家種草啦!
上一期我們大致講到了18世紀後半葉,詳細介紹了在此之前三百年間德意志錢幣如何在工藝和藝術水平上碾壓英國錢幣。
然而,到了18世紀末19世紀初,藉由蒸汽機技術的領先,英國錢幣終於迎來了反超德意志錢幣的機遇。
這一期我們就以此為起點繼續討論英德錢幣的發展。
一、19世紀初的攝政時期和新古典主義
進入19世紀,整個世界都仿佛突然換了一個面孔。誇張的大假髮不再時髦了,花哨的服飾也被嘲笑為幼稚。蒸汽機的出現帶來了錢幣鑄造工藝的根本性改變。
在幣章藝術方面,一個新的以工業為主導的效率優先的時代勢必帶來新的審美。
1811年,喬治三世的精神狀態已不再適合處理國家事務,他的兒子喬治四世於是被任命為攝政王,代行國王職權。隨着這位以風流和奢侈而聞名的攝政王的到來,英國的藝術史迎來了一個新的時代。
英王喬治四世,一個因為奢侈而不受民眾愛戴卻同時因為品味獨到而備受肯定的矛盾國王
幾乎沒有人能否認喬治四世的藝術和時尚品位。他本人幾乎就是英國的頭號交際花……不,是頭號名媛……好像還是不太對。
身為威爾斯親王時代的喬治四世
在喬治四世攝政初期就開始興起的英國藝術圈內的新古典主義風潮被後世稱為「攝政時期藝術」,是整個人類藝術史上的重要篇章。
攝政時期風格的室內裝飾
攝政時期裝飾風格與法國的帝政風格有許多相似之處,兩者在室內裝飾與家具上都採取較為簡化甚至方正的結構,而將繁瑣且往往鍍金的裝飾懸掛、貼附於平整的牆面、家具側面上。
帶有攝政時期設計風格的家具
為了在單色的錢幣上也能體現這種攝政風格的華麗之處,錢幣的底板必須非常平整,浮雕與文字的邊緣必須銳利,以此將圖案在空白的底板上輪廓分明地展現出來,仿佛家具側平面上鍍金的浮雕裝飾一般。
1821年英國喬治四世時期一先令銀幣,一枚成熟的攝政風格錢幣
蒸汽機的使用可以在衝壓壓力和幣坯切割上保證底板的平整度和浮雕的輪廓,早在攝政時期之前,英國人博爾頓就已經開始使用蒸汽機鑄造遠超當時其他國家的精美代用幣了(請點擊貓眼舊文:另一種選擇——見證了英國工業革命進程的18世紀代用幣)。
一枚帶有經典的戈黛娃騎馬圖案的1792年英國半便士代用幣
因此,從喬治四世攝政時期開始,英國錢幣鑄造工藝廣泛採用蒸汽機和最現代化的制坯技術,英國錢幣無論在做工還是藝術水平上都大幅超越了其他國家鑄幣。
喬治三世1818年的銀克朗,一枚著名的早期攝政風格銀幣。
喬治三世執政的最後幾年裏,英國陸續出產的一批帶有明顯新古典主義風格的金銀幣是喬治四世的審美開始影響英國錢幣風格的最早期例證。銀幣背面由皮斯特魯奇雕刻的聖喬治屠龍圖案最早應用在1817年的金索維林上,是英國錢幣史上最著名的設計,沒有之一。
如果要貓眼以一個最直白的方式解釋英國「攝政時期」錢幣在觀感上與一般的新古典主義時期錢幣設計最大的區別的話,那麼貓眼會這樣說——
錢幣正面
與其說是——
使用古典手法將人物形貌展現在錢幣上,
不如說是——
以錢幣浮雕展示了一尊
以古典手法雕刻的人物雕像;
錢幣上採用攝政風格雕刻的喬治三世肖像,來自1819年先令
下圖中喬治四世的肖像是攝政時期英國錢幣人像藝術的另一個案例,來自1821年克朗
錢幣背面
與其說是——
展現了王室紋章與花飾,
不如說是——
將一組以「攝政時期」裝飾風格雕刻的
具有一定洛可可遺風的牆面紋章裝飾浮雕
展現在了錢幣之上。
攝政時期英國錢幣背面精雕細琢的紋章,來自1826年金五磅
攝政時期英國錢幣紋章藝術的另一個案例,來自1826年半克朗
貓眼說明白了嗎……
相比於英國在鑄幣工藝與藝術水平上的全面提高,此時的德意志錢幣完全處於下風。
一直到1820年代,大部分德意志城邦都還在使用較為老式的制幣技術。這些技術在18世紀下半葉時看起來也許還不算太過時,但在19世紀初英國蒸汽制幣技術面前則顯得實在老舊。
1825年黑森-達姆施塔特的銀泰勒,無論是藝術水平還是工藝精度與同時期的英國錢幣相比都遠遠不如
1809年普魯士的泰勒,整體工藝停留在17世紀下半葉水平
1822年巴伐利亞的泰勒
1822年巴伐利亞的泰勒,工藝水平在德意志諸邦中屬於中上,但從錢幣邊緣和文字的整齊程度還是可看出工藝的落後
英國1817年半克朗銀幣(尺寸小於前三枚德國銀幣),如果說藝術性是一個比較主觀的問題,那麼大家至少可就錢幣的精度與以上三枚德國錢幣對比
這一時期的一些德意志邦國錢幣甚至還沒有解決制坯精度的問題,錢幣上甚至還能看到因超重不得不打磨而留下的「減重痕」。這類痕跡在同時期的法國錢幣上幾乎已經看不見了,而在英國和西班牙的歷代錢幣上幾乎從未出現過。
1820年薩克森的泰勒,錢幣正面還有減重痕的存在
拿破崙的戰爭雖然失敗了,但他的政治遺產卻完整地傳了下去。民族國家觀念的加深造成了德意志民族內部的對立。神聖羅馬帝國解體後,德意志邦國不再有統一的政治理念和審美,德奧之間的分化加劇。這些歷史現象在錢幣上可以找到許多例證。
1821年奧地利帝國的泰勒,在設計上依舊保持着神聖羅馬帝國的樣式,與其他德意志諸邦漸行漸遠
對於獨立的德意志邦國來說,自主設計錢幣甚至獨立鑄幣的能力是國家安全的一部分,儘管大部分邦國既沒有工業實力也沒有藝術氛圍……對於前德意志宗主奧地利來說,此時是弱化德意志民族性,團結帝國內部教區和東部民族的重要時期。
然而無論如何,奧地利方面掌握的制幣技術還是遠高於一般德意志王國的。即便是帝國教區的錢幣往往也比當時最精美的德意志王國錢幣更精良。
1805年奧地利薩爾斯堡的泰勒,雖然工藝上比不上英國,但細節處理上總是強過大部分德意志邦國的
1820年奧地利奧爾米茨的泰勒,工藝與雕刻水平也是優於同時期大部分德意志邦國的
當然,無論是帝國鑄幣還是教區鑄幣都還是與當時的英國錢幣拉開了距離。以歷史的眼光來看,19世紀初成為英國錢幣全面超越德意志錢幣的重要時期,同時似乎也是歷史上唯一一次發生這種情況的時期。
1812年施瓦爾茨堡的泰勒,以19世紀的審美來看這枚錢幣可以說是笨拙而粗糙的,根本無法與一般印象里的「德制精工」聯繫在一起
如果給這一時期的兩國(事實上已成為多國)錢幣打分的話,貓眼認為——
英國錢幣可以打95分,
德意志錢幣整體退步到85分。
二、維多利亞時代與復興時期
一般而言,維多利亞時代都會被認作英帝國的鼎盛時期,這一點無需貓眼多言。從經濟和工業水平的發展角度來看,大概許多人都會想當然地認為維多利亞時期必然是英國錢幣史上的一個高峰。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
英國錢幣在維多利亞時期
不但沒有進步,反而出現了倒退。
這種國家處於上升期,而錢幣的工藝和藝術水平處於持平甚至倒退期的情況在各國歷史上都非常罕見。
喬治四世駕崩之後,他的國家和文化遺產由弟弟威廉四世繼承。作為一位著名的守成之君,威廉的政治成就並不突出,加上他在位時間本身就不長,不免給人一種存在感稀薄的感覺。
英國國王威廉四世
也正因為在位時間不長,威廉四世成就了一些英系錢幣的大珍級品種。在風格上來說,威廉基本繼承了喬治四世的攝政風格。這其中,最值得玩味的是威廉時代頗具代表性的採用了幔帳包裹紋章的1831-34系列克朗及輔幣。
威廉四世的1831年半克朗銀幣
喬治四世曾在他著名的1826年金五磅精製幣及同時期的兩磅上使用了這種帶有幔帳包裹的紋章,但這種設計並未因此而擴散到其他日常流通錢幣上。
喬治四世的1826年兩磅金幣
這種帶有幔帳包裹的紋章事實上帶有濃郁的德意志風格,我們可以在18世紀中葉的德意志錢幣上找到這類紋章設計。
1752年勃蘭登堡-安斯巴赫的泰勒,背面為幔帳包裹的紋章
威廉四世將這種紋章設計拓展到了更小面值的錢幣上,他是否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強調自己的德意志背景我們無從得知。
但總之,威廉四世成了最後一個統轄德意志領地的英國國王,他的去世同時還意味着英國錢幣史上偉大的攝政時期風格的終結。
1834年漢諾威的泰勒,正面為威廉四世頭像
維多利亞時期英國錢幣藝術的退步很大程度上是金本位制獲得廣泛接受之後的結果。
早在喬治三世時期,金幣就已經成了英國皇家造幣廠的最主要產品,大型銀幣的出產量逐年減少。到了維多利亞時代,英國國內大額消費和國際支付都以黃金結算,克朗型銀幣幾乎完全失去了繼續存在的價值。
1764年英國喬治三世時期的半基尼金幣,同時期英國停鑄了克朗型銀幣
大型錢幣的缺失讓精雕細刻的錢幣藝術失去了載體——小面值錢幣沒有空間展現複雜的花飾,標註面值是最實用的設計。
1872年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半索維林金幣,背面帶有洛可可風格的盾徽基本來自一百年前喬治三世半基尼金幣的設計,僅精細的王冠暗示着偉大的攝政時期藝術的遺存
維多利亞女王在位的前50年間,英國事實上只鑄造了一種流通型克朗,這就是大部分英系藏家都非常熟悉的「小維」克朗(女王青年肖像克朗)。
1844年英國「小維」克朗
「小維」克朗令人無法理解的地方在於,除了背面的王冠和最底部的花飾還殘留有一些攝政時期錢幣藝術的遺風之外,整個錢幣的設計是法式的!
如果你手上恰巧有一枚查理十世的5法郎,那麼一定不難看出這枚「小維」克朗與法國銀幣何等相似。與歷代先王使用的德式幔帳紋章或者帶有洛可可輪廓的盾徽相比,「小維」克朗背面設計的佈局和圖案毫無疑問更接近早先的法國銀幣。
法國查理十世的5法郎銀幣
英國「小維」克朗
自此之後的1847年到1887年這40年間,維多利亞女王治下的英國再未發行過流通用克朗型銀幣。
當1887年英國人為紀念女王登基50周年而打算將這種英國自1551年流傳下來的銀幣復興起來時,皮斯特魯奇那創作於攝政時期的新古典主義式聖喬治屠龍浮雕被重新啟用了。
1887年克朗精製幣,如前文所言,背面的聖喬治屠龍設計最早出現在1817年喬治三世的金索維林上
這款經典的聖喬治屠龍浮雕伴隨着維多利亞女王走完了統治的最後歲月。
1900年克朗,與1887年克朗相比僅更換了正面胸像
除了克朗型銀幣抄襲前朝之外,維多利亞時期的許多其他面值錢幣也都是照搬自更早的英國錢幣設計。
1887年套幣中雙弗羅琳與弗羅琳銀幣的設計來自17世紀查理二世時期英國最早的機制幣,而這組套幣中先令和六便士的背面設計則來自喬治三世統治後期(同時也是喬治四世的攝政時期)。
請看下面的對比——
1887年雙弗羅琳銀幣
1668年查理二世的5基尼金幣
1887年一先令銀幣
1816年喬治三世的一先令銀幣
總體來說,如今最常見的這組1887年英國套幣就是個大雜燴,大部分元素延續自輝煌的攝政時期,少量元素抄襲自更早的朝代。
與英國錢幣不同,此時的德國錢幣在工藝和藝術水平上不斷地進步。隨着機械技術的普及,德國錢幣的做工突破了18世紀技術的限制,在制坯和衝壓工藝上逐漸趕上了英國。
19世紀中葉巴伐利亞出產的一系列紀念銀幣帶有成熟的新古典主義風格,無論是做工還是藝術水平都有了飛躍性的進步
1840年代,一些德意志邦國對精雕細刻的工藝突然表現出了迷之執着,樹葉成了一種很好的展現工藝水準的設計
大約在19世紀中葉以後,德國人素來擅長的紋章、城市景觀類錢幣在現代制幣機械的助力下重新找回了自己的舞台。從這一時期開始一直到一戰之後帝國崩潰的時期是德意志錢幣史上又一段高峰時期。
1869年符騰堡的雙泰勒銀幣,背面的烏爾姆大教堂雕刻得細緻入微,這枚大名譽品可說是將19世紀中後期德國那令人嘆為觀止的制幣工藝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普魯士統一德意志諸邦之前,各邦國經過數次貿易協定確定了統一的錢幣尺寸。在設計上,雖然大部分邦國基本遵循歐洲統一的人像-紋章二元論,但偶爾還是會出現一些富於創意的設計讓人眼前一亮。整齊劃一的尺寸、相近的制式和豐富的內容讓此時的德意志錢幣作為一個整體極具可收藏性。
1854年薩克森雙泰勒銀幣,紀念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二世國王逝世
除了諸多栩栩如生的人像之外,這一階段的德意志錢幣上那精巧的紋章藝術也是藏家們最喜歡討論的內容。
錢幣上一個完整規格的德意志紋章往往在複雜的盾徽之外還包含華貴的幔帳、象徵家族史的威嚴的騎士頭盔和妙趣橫生的扶盾者。這些精雕細刻的錢幣紋章與同時期歐洲其他國家那些簡約的紋章設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此深受收藏愛好者喜愛。
1841年施瓦爾茨堡雙泰勒銀幣,正面頭像雕刻精美,背面的紋章由六具羽飾華美的頭盔和兩名扶盾者裝飾
1839年安哈爾特的雙泰勒銀幣,紋章頂部覆蓋着幔帳,作為扶盾者的兩隻熊從盾徽後探出頭,盾徽同時有華麗的」大熊「阿爾伯特騎士團頸飾加持
當德意志帝國統一之後,帝國的錢幣也隨之統一。新的帝國錢幣設計允許邦國君主在錢幣的正面繼續使用自己的頭像,但錢幣的背面需要統一使用帝國鷹徽,而非邦國君主自己的紋章。
1874年統一在德意志帝國下的巴伐利亞王國5馬克,背面為帝國鷹徽
在整個帝國歷史上,這個著名的鷹徽有過一次調整,前後兩版鷹徽分別就是國內所說的「短翅鷹」和「長翅鷹」。這個鷹徽在設計上借鑑了普魯士王國在帝國統一之前所使用的鷹徽,但結構更加複雜一些。
1858年普魯士雙泰勒銀幣,背面那隻兇猛的普魯士鷹徽成為後來帝國鷹徽的原型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德國錢幣上的帝國鷹徽絕對可以位列最經典的流通幣設計之一了。
早期鷹徽
這隻看似簡單的鷹實際上由三層圖案構成,位於最下層的鷹頸掛普魯士黑鷹勳章頸飾,而鷹胸口的頸飾之上又有另一層帶有普魯士鷹徽的盾徽。
後期鷹徽
後期的帝國之鷹更是猙獰兇悍。細看這個鷹徽會發現,鷹爪的細節清晰,而與之相鄰的大腿與翅膀上的羽毛細節較少。這是在用隱沒透視的手法來塑造鷹身上不同部位與觀者距離的遠近關係,給人一種鷹爪向前抓向觀者的視覺效果。
到19世紀後期為止,似乎德國錢幣又一次在工藝上碾壓了英國錢幣,好在英國在這段時間鑄造過兩枚「鎮國之寶」,才算讓世人相信英國並非工藝不濟而出現退步的。這兩枚「鎮國之寶」其一是著名的1839年「尤娜與獅子」金五磅,其二是哥特體克朗及其同類輔幣。
1847年英國哥特體克朗,貓眼曾經寫過這個專題,感興趣可以去查看舊文:哥特體克朗丨黑與死的優雅——維多利亞時代的哥特復興式錢幣。
1853年英國哥特體弗羅琳,英國哥特復興式錢幣在流通領域內影響最深遠的品種
1839年「尤娜與獅子」金五磅
這些錢幣的出現可以算是英國民族浪漫主義藝術在錢幣上的展現,儘管只是曇花一現,但也十分難能可貴。
1890年代,英國在錢幣設計上進行了一些變革。以樸素的維多利亞前期錢幣和前衛新穎的哥特體克朗作為參考的話,則維多利亞後期錢幣的設計顯然遵循着某種折衷主義的精神。
1894年半克朗銀幣
這些新設計主要體現在半克朗、弗羅琳和先令這三個流通較廣的中型銀幣上。在那個穩定而帶有世紀末情懷的年代,這些新款錢幣的設計既不具有明顯的復興性質也不帶有激進的藝術訴求,顯得嚴肅、雍容且平和。
1894年英國弗羅琳銀幣
如此看下來,整個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錢幣中,還真就只有「尤娜與獅子」和哥特體克朗這兩個大名譽品才能體現帝國全盛時期昂揚向上的精神。也難怪這兩個名譽品如今價格被炒到這麼高。
如果給這一時期的兩國錢幣打分的話,
貓眼認為——
兩國都回到了90分。
到了20世紀,歐洲各國的錢幣鑄造技術都基本成熟。在工藝方面,各國之間只有經濟因素對成本的限制而造成的精度上的差別;在設計方面,各國之間也只有意識形態和審美上的區別。
英國錢幣在愛德華七世時期走到了一個新的時期,雖說在流通錢幣整體的藝術性上有了的突破,但同時也在鑄幣精度上逐年退步。對比以下兩枚錢幣可以看出這一時期英國錢幣做工的不穩定性。
1903年英國愛德華七世的弗羅琳銀幣,背面細節較好,女神服飾細節清晰,但正面國王頭像細節較差:
同樣一枚1903年愛德華七世弗羅琳銀幣,正面國王頭像細節較好,可以看到許多頭髮細節,但背面女神服飾細節較差,盾牌上的國旗有線條缺失
德國方面,在帝國崩潰之後的魏瑪共和國時期,錢幣設計擺脫了稍顯單調的帝國制式,重新回到了百花齊放的局面。
1927年魏瑪共和國橡樹5馬克,樹葉的細節中可以看到19世紀德國錢幣雕刻工藝的遺存
作為世界錢幣史上最重要的兩個領軍國家,德國和英國都為世界錢幣設計和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參考範式。
兩國在19世紀之後通過鑄幣外包服務將這些工藝和藝術手法輸出到其他亞非拉發展中國家,形成了更加深遠的影響。
貓眼所進行的五百年錢幣對比至此也進入了尾聲。不知道這種類型的對比大家如何看呢?貓眼希望更多聽到大家的聲音。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mo/design/pqmoxvp.html
感官對決丨當英式華美遇見德制精工(下)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51S863
漲姿勢!英鎊硬幣圖案含義如此之多漲姿勢!英鎊硬幣圖案含義如此之多 - 一點資訊 - https://goo.gl/GpvFtj
2017-03-29 09:10
3月28日號稱「史上最難造假」的新版£1硬幣開始正式流通,該新版英鎊的造型為12邊形,採用雙金屬設計,其硬幣外圈為金色的鎳黃銅材質,內圈為銀色的鍍鎳合金材質。皇家鑄幣局(RoyalMint)解釋更換£1硬幣版本的原因是經過33年的使用,£1硬幣造假已經越來越容易,目前每30枚£1硬幣中就有一枚是假幣。這次是50年以來英國發行的第13款硬幣,也是30多年來£1硬幣的第一次改版。
圖為這次改版的£1硬幣的加入了全息圖等辨別新特質。(圖片來源:歐洲時報微信公眾號英倫圈)
這次的新版£1硬幣在設計製造中加入了一個隱藏的秘密安全功能,大大提高了造假難度,也成為了世界上最安全的硬幣。儘管皇家鑄幣局還沒有公開這個功能,不過根據BBC的報道,這可能跟硬幣的本身材質有關,加入了可由計幣和支付機器識別的特殊材質。除此之外,新版£1硬幣還加入了這個全息圖,從不同角度看這個部位會看到『£』和『1』。在硬幣正反兩面還都加入了微型文字,在硬幣的外圈。正面寫的是是「ONEPOUND」,反面是製造年份。
圖為15歲的中學生David Pearce。(圖片來源:歐洲時報微信公眾號英倫圈)
硬幣的正面圖案是女王的第五枚硬幣肖像了,由皇家鑄幣廠硬幣設計師JodyClark設計,所以在女王肖像下方可以看到一個很小的J.C署名。反面的圖案由四個元素組成,從左到右分別是:英格蘭玫瑰(rose),威爾士韭蔥(leek)、蘇格蘭薊(thistle)和北愛爾蘭三葉草(shamrock)。他們代表了英國的四個構成國。而這個成為6000萬英國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一部分的圖案竟是出自一名15歲的普通中學生之手——沃爾索爾一所普通中學念書的15歲少年DavidPearce。他在兩年半前英國皇家鑄幣局發起的為新版£1硬幣設計反面圖案的比賽中擊敗了全國其他6000名選手。作品被選中后的David還受邀去參觀了唐寧街,見到了時任財政大臣的喬治·奧斯本本人,他們還一起就設計方案進行了討論。
圖為曾經發行過得1鎊硬幣。(圖片來源:redScary)
1鎊硬幣從1983年發行以來,背後的圖案可是多種多樣,比如英國國徽(1983年);蘇格蘭薊(1984年)、威爾士韭蔥(1985年)、北愛爾蘭亞麻(1986年)、橡樹(1987年)和皇家徽章(1993年)等代表性圖案。一般正面的都是女王的肖像,自1953年,她的頭像第一次被印上硬幣,後有經1968年、1985年、1998年和2015年五次更換。硬幣背面的圖案則有故事的多。
圖為2001年發行的這一枚£2硬幣是為了紀念無線電第一次跨越大西洋100周年。發行年份是2001年,邊銘文:「WirelessBridgesTheAtlanti…Marconi1901(無線電第一次跨越大西洋…馬可尼1901)」。右圖為2002年發行的這枚運動員圖案的£2是為了紀念第18屆英聯邦運動會而發行的,邊銘文:「SpiritOfFriendship,Manchester(友誼,曼徹斯特)」,意為體育精神是競爭,也是友誼。(圖片來源:英國邦利)
圖為1953年,兩位科學家發現了DNA的結構,可謂20世紀最重要的科學發現。為了紀念這一偉大的發現50周年,英國皇家造幣廠於2003年發行這一枚£2硬幣。設計者是雕塑家約翰·米爾斯。邊銘文是:「DeoxyribonucleicAcid(脫氧核糖核酸)」。右圖為2004年,皇家造幣廠發行了這一枚硬幣紀念康沃爾工程師理查德·特里維西克發明了第一台蒸汽機200周年。設計者為羅伯特·勞,值得注意的是,這枚硬幣上沒有邊銘文,而是用花紋代替了。(圖片來源:英國邦利)
圖為2005年,皇家造幣廠發行了這一枚硬幣紀念火藥陰謀案件(GunpowderPlot)發生400周年,設計了這一款由主教法杖,權杖和劍組成的圈,像一個輪子,也像綻放的煙花。邊銘文「RemenberFifthofNovember(銘記11月15日)」,故事發生在1605年的11月5日,英格蘭天主教極端分子試圖將火藥藏匿於國會大廈地下室中,計劃在國會開幕大典上謀害新國王詹姆士一世。最後計劃暴露,英國國會通過法案,這一天人們可以放煙花或者點篝火來慶祝反動者陰謀敗露。右圖為這枚是聖保羅大教堂被包圍在光柱中的造型,同樣也僅發行於2005年,為紀念二戰勝利60周年設計發行的。(圖片來源:英國邦利)
左圖為紀念英國皇家海軍在一戰中貢獻的面值2英鎊硬幣。右圖為紀念英德空軍不列顛之戰75周年的面值50便士硬幣。圖片來源:中新網)
圖為這款紀念幣是為了紀念英國斯圖亞特王朝最後一位,也是大不列顛第一位女王——安妮女王逝世300周年而發行的。安妮女王在統治時期因為虔誠篤實,並理解而順應民意,十分受人愛戴,被外界評為「好女王安妮」(GoodQueenAnne)。(圖片來源:英國那些事)
圖為這枚紀念幣的主題是為了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從1914年爆發至1918年結束的過程。TheRoyalMint同樣也將用五年的時間去發行這一個系列的紀念幣,該枚為此系列第一枚紀念幣,設計上它使用了基奇納勛爵(LordKitchener)在1914年徵兵廣告中使用的圖案和標語「Your Country Needs You!」。(圖片來源:英國那些事)
圖為這版紀念幣是為了紀念TrinityHouse(英國三一樓燈塔署)成立500周年紀念日而發行的。圖案為TrinityHouse標誌性的燈塔的反射鏡。(圖片來源:英國那些事)
圖為1便士,背面圖案是帶鐵鏈的城堡吊閘上飾以皇冠。它原是亨利二世國王勳章上的圖案,最早出現在享利七世銀幣的中央,後來用在半便士銀幣和3便士銅幣上。(圖片來源:英國那些事)
圖為2便士,背面圖案是威爾士王子勳章,三根鴕鳥羽毛插在冠狀頭飾上。在查理一世時期,此圖案出現在銀幣1便士、半便上的背面。(圖片來源:英國那些事)
圖為5便士,背面圖案為蘇格蘭徽章,帶兩片枝葉的薊花托著一項皇冠。薊花是蘇格蘭的象徵。自詹姆士六世起,不少蘇格蘭硬幣都採用此圖案。(圖片來源:英國那些事)
圖為10便士,背面圖案為一隻戴皇冠的雄師,這是英格蘭也可以說是大布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國徽的一部分。喬治四世時期的先令和6便士上首次出現此圖案。(圖片來源:英國那些事)
圖為20便士,背面圖漲姿勢!英鎊硬幣圖案含義如此之多漲姿勢!英鎊硬幣圖案含義如此之多 - 一點資訊 - https://goo.gl/GpvFtj
2017-03-29 09:10
3月28日號稱「史上最難造假」的新版£1硬幣開始正式流通,該新版英鎊的造型為12邊形,採用雙金屬設計,其硬幣外圈為金色的鎳黃銅材質,內圈為銀色的鍍鎳合金材質。皇家鑄幣局(RoyalMint)解釋更換£1硬幣版本的原因是經過33年的使用,£1硬幣造假已經越來越容易,目前每30枚£1硬幣中就有一枚是假幣。這次是50年以來英國發行的第13款硬幣,也是30多年來£1硬幣的第一次改版。
圖為這次改版的£1硬幣的加入了全息圖等辨別新特質。(圖片來源:歐洲時報微信公眾號英倫圈)
這次的新版£1硬幣在設計製造中加入了一個隱藏的秘密安全功能,大大提高了造假難度,也成為了世界上最安全的硬幣。儘管皇家鑄幣局還沒有公開這個功能,不過根據BBC的報道,這可能跟硬幣的本身材質有關,加入了可由計幣和支付機器識別的特殊材質。除此之外,新版£1硬幣還加入了這個全息圖,從不同角度看這個部位會看到『£』和『1』。在硬幣正反兩面還都加入了微型文字,在硬幣的外圈。正面寫的是是「ONEPOUND」,反面是製造年份。
圖為15歲的中學生David Pearce。(圖片來源:歐洲時報微信公眾號英倫圈)
硬幣的正面圖案是女王的第五枚硬幣肖像了,由皇家鑄幣廠硬幣設計師JodyClark設計,所以在女王肖像下方可以看到一個很小的J.C署名。反面的圖案由四個元素組成,從左到右分別是:英格蘭玫瑰(rose),威爾士韭蔥(leek)、蘇格蘭薊(thistle)和北愛爾蘭三葉草(shamrock)。他們代表了英國的四個構成國。而這個成為6000萬英國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一部分的圖案竟是出自一名15歲的普通中學生之手——沃爾索爾一所普通中學念書的15歲少年DavidPearce。他在兩年半前英國皇家鑄幣局發起的為新版£1硬幣設計反面圖案的比賽中擊敗了全國其他6000名選手。作品被選中后的David還受邀去參觀了唐寧街,見到了時任財政大臣的喬治·奧斯本本人,他們還一起就設計方案進行了討論。
圖為曾經發行過得1鎊硬幣。(圖片來源:redScary)
1鎊硬幣從1983年發行以來,背後的圖案可是多種多樣,比如英國國徽(1983年);蘇格蘭薊(1984年)、威爾士韭蔥(1985年)、北愛爾蘭亞麻(1986年)、橡樹(1987年)和皇家徽章(1993年)等代表性圖案。一般正面的都是女王的肖像,自1953年,她的頭像第一次被印上硬幣,後有經1968年、1985年、1998年和2015年五次更換。硬幣背面的圖案則有故事的多。
圖為2001年發行的這一枚£2硬幣是為了紀念無線電第一次跨越大西洋100周年。發行年份是2001年,邊銘文:「WirelessBridgesTheAtlanti…Marconi1901(無線電第一次跨越大西洋…馬可尼1901)」。右圖為2002年發行的這枚運動員圖案的£2是為了紀念第18屆英聯邦運動會而發行的,邊銘文:「SpiritOfFriendship,Manchester(友誼,曼徹斯特)」,意為體育精神是競爭,也是友誼。(圖片來源:英國邦利)
圖為1953年,兩位科學家發現了DNA的結構,可謂20世紀最重要的科學發現。為了紀念這一偉大的發現50周年,英國皇家造幣廠於2003年發行這一枚£2硬幣。設計者是雕塑家約翰·米爾斯。邊銘文是:「DeoxyribonucleicAcid(脫氧核糖核酸)」。右圖為2004年,皇家造幣廠發行了這一枚硬幣紀念康沃爾工程師理查德·特里維西克發明了第一台蒸汽機200周年。設計者為羅伯特·勞,值得注意的是,這枚硬幣上沒有邊銘文,而是用花紋代替了。(圖片來源:英國邦利)
圖為2005年,皇家造幣廠發行了這一枚硬幣紀念火藥陰謀案件(GunpowderPlot)發生400周年,設計了這一款由主教法杖,權杖和劍組成的圈,像一個輪子,也像綻放的煙花。邊銘文「RemenberFifthofNovember(銘記11月15日)」,故事發生在1605年的11月5日,英格蘭天主教極端分子試圖將火藥藏匿於國會大廈地下室中,計劃在國會開幕大典上謀害新國王詹姆士一世。最後計劃暴露,英國國會通過法案,這一天人們可以放煙花或者點篝火來慶祝反動者陰謀敗露。右圖為這枚是聖保羅大教堂被包圍在光柱中的造型,同樣也僅發行於2005年,為紀念二戰勝利60周年設計發行的。(圖片來源:英國邦利)
左圖為紀念英國皇家海軍在一戰中貢獻的面值2英鎊硬幣。右圖為紀念英德空軍不列顛之戰75周年的面值50便士硬幣。圖片來源:中新網)
圖為這款紀念幣是為了紀念英國斯圖亞特王朝最後一位,也是大不列顛第一位女王——安妮女王逝世300周年而發行的。安妮女王在統治時期因為虔誠篤實,並理解而順應民意,十分受人愛戴,被外界評為「好女王安妮」(GoodQueenAnne)。(圖片來源:英國那些事)
圖為這枚紀念幣的主題是為了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從1914年爆發至1918年結束的過程。TheRoyalMint同樣也將用五年的時間去發行這一個系列的紀念幣,該枚為此系列第一枚紀念幣,設計上它使用了基奇納勛爵(LordKitchener)在1914年徵兵廣告中使用的圖案和標語「Your Country Needs You!」。(圖片來源:英國那些事)
圖為這版紀念幣是為了紀念TrinityHouse(英國三一樓燈塔署)成立500周年紀念日而發行的。圖案為TrinityHouse標誌性的燈塔的反射鏡。(圖片來源:英國那些事)
圖為1便士,背面圖案是帶鐵鏈的城堡吊閘上飾以皇冠。它原是亨利二世國王勳章上的圖案,最早出現在享利七世銀幣的中央,後來用在半便士銀幣和3便士銅幣上。(圖片來源:英國那些事)
圖為2便士,背面圖案是威爾士王子勳章,三根鴕鳥羽毛插在冠狀頭飾上。在查理一世時期,此圖案出現在銀幣1便士、半便上的背面。(圖片來源:英國那些事)
圖為5便士,背面圖案為蘇格蘭徽章,帶兩片枝葉的薊花托著一項皇冠。薊花是蘇格蘭的象徵。自詹姆士六世起,不少蘇格蘭硬幣都採用此圖案。(圖片來源:英國那些事)
圖為10便士,背面圖案為一隻戴皇冠的雄師,這是英格蘭也可以說是大布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國徽的一部分。喬治四世時期的先令和6便士上首次出現此圖案。(圖片來源:英國那些事)
圖為20便士,背面圖案為戴王冠的玫瑰花飾。玫瑰是英國的國花。(圖片來源:英國那些事)
圖為50便士,背面圖案是坐在獅子背面的英格蘭守護神,也就是布列顛女神,她戴頭盔,左手握著橄欖枝,右手握著三叉戟。這個圖案首次出現在1672年發行的半便士和四分之一便士銅幣上面,在七個君主統治時期也被印在各種硬幣上。(圖片來源:英國那些事)漲姿勢!英鎊硬幣圖案含義如此之多 - 一點資訊 - https://goo.gl/GpvFtj
案為戴王冠的玫瑰花飾。玫瑰是英國的國花。(圖片來源:英國那些事)
圖為50便士,背面圖案是坐在獅子背面的英格蘭守護神,也就是布列顛女神,她戴頭盔,左手握著橄欖枝,右手握著三叉戟。這個圖案首次出現在1672年發行的半便士和四分之一便士銅幣上面,在七個君主統治時期也被印在各種硬幣上。(圖片來源:英國那些事)漲姿勢!英鎊硬幣圖案含義如此之多 - 一點資訊 - https://goo.gl/GpvFtj
賺翻!面額3元的硬幣 拍賣會成交價破4000萬
賺翻!面額3元的硬幣 拍賣會成交價破4000萬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bit.ly/2NgT5RM
美國一枚面額10美分(約新台幣3元)的硬幣,在拍賣會上竟以132萬美元(約新台幣4147萬元)售出。(圖擷自PCGS推特)
2019-08-24 10:58:47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賣很大!美國一枚面額10美分(約新台幣3元)的硬幣,在拍賣會上竟以132萬美元(約新台幣4147萬元)售出,買主是美國職業足球大聯盟(MLS)皇家鹽湖城隊的老闆漢森(Dell Loy Hansen)。
據《CNN》 報導,該款硬幣為1894-S巴伯10美分(1894-S Barber dime),至今只剩24枚流傳於世,是雕刻家巴伯(Charles E. Barber)為美國鑄幣局專門設計的。
硬幣鑑定商PCGS證明,舊金山鑄幣廠於1894年6月9日製造了這枚硬幣。在此之前,硬幣曾被NBA湖人隊已故老闆巴斯(Jerry Buss)所收藏,並於1988年拍賣出去。
錢幣商Stack's Bowers Galleries近日舉行的拍賣會上,則由漢森成功得標買下硬幣,他是個狂熱的硬幣收藏家,正努力收集美國鑄幣局從1792年到現在所製造的每一枚硬幣,目前他只差6個就能達成目標,但這6枚沒有在市場上流通。
事實上,漢森這次並不算花太多錢,因為2016年有一枚1894-S硬幣以近200萬美元(約新台幣6284萬元)的價格賣出。
賺翻!面額3元的硬幣 拍賣會成交價破4000萬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bit.ly/2NgT5RM
該款硬幣為1894-S巴伯十美分(1894-S Barber dime),至今只剩24枚流傳於世。(圖擷自PCGS推特)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