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薪水可以買1097杯珍奶到2022年的薪水只可以買853杯珍奶-「只有對的產業才有機會高薪 大部分都低薪」、「人均GDP贏日韓.薪水日韓的一半」
外媒報導台灣年輕人「低薪面對高成本」!國外網友:很欣慰
外媒報導台灣年輕人「低薪面對高成本」!國外網友:很欣慰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OoN9FI
台灣年輕人面對低薪高成本挑戰,引起外媒關注做成專題報導。年輕人示意圖,與本文無關。(資料照)
2023/08/04 05:58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台灣年輕人面對低薪高成本挑戰,引起外媒關注。近日,新加坡亞洲新聞台在其YT頻道「CNA Insider」上傳了一段專題影片,主題談論台灣年輕人在高成本生活下所面臨的困境。不同於其他地區,影片中台灣年輕人展現樂觀堅韌的態度,並未抱怨或放棄,引起外國網友的讚賞。影片在上傳僅5天內吸引了超過50萬次觀看。
有網友在PTT發文表示,台灣年輕人低薪問題被外媒CNA (Channel NewsAsia)關注做成專題報導。原PO指出,「2012年的薪水可以買1097杯珍奶到2022年的薪水只可以買853杯珍奶」,並分享「外媒報導台灣低薪問題」的影片。
根據影片說明表示,台灣的千禧世代面臨著高昂的生活成本、工資停滯及高薪工作競爭激烈的新現實。儘管他們獲得了大學學位,許多人在經濟上並不比父母的一代更好。有些人只是勉強維持生計,每個月結束時都沒有儲蓄。與上世紀80年代台灣戰後工資黃金時代相比,如今的青年面臨的是一位數的經濟增長和薪資增幅緩慢,而整體通膨和房價上漲也是其困境之一。
影片共分為9個小段落,分別為「為節省房租的超級通勤」、「應屆畢業生市場薪資低落」、「台灣薪資增長緩慢與通貨膨脹的對比超過10年」、「誰是『北漂』或北漂族?」、「台北一間NT$11,000的租屋是什麼樣子」、「一名年輕人的生活開支和無儲蓄」、「為什麼年輕台灣人到國外工作」、「社會住宅作為解決方案」、「台灣青年的希望和夢想」。
影片發佈後,不少國外網友留言表示,「我對他們面臨的挑戰感到震驚」、「這些年輕人的韌性是多麼強啊!請不要放棄總有一條出路!」、「很欣慰聽到接受採訪的年輕人們在面對各種困難時沒有放棄,而是以樂觀勤奮的態度迎接挑戰。」、「作為一個外國人,在台灣生活和工作已經9年了。你必須喜歡台灣人的積極性。他們不抱怨,而是埋頭苦幹,努力改善自己的未來。台灣是一個非常適合生活和工作的國家。」、「非常信息豐富的影片!我的心與那些為維持生計而奮鬥的台灣年輕人同在」。
貼文曝光後,網友也紛紛留言表示,「謝謝報導台灣」、「上次外媒報行人地獄改人行道 這次要加薪嗎?」、「怎麼不用房價換算奶茶?」、「不過看了3段 3個都中間大學的文組」、「只有對的產業才有機會高薪 大部分都低薪」、「人均GDP贏日韓.薪水日韓的一半」、「大家最愛的珍奶換算來了,珍奶再漲阿」。外媒報導台灣年輕人「低薪面對高成本」!國外網友:很欣慰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OoN9FI
台灣人均GDP高達156萬? 網民 : 錢都被老闆拿去了!
新頭殼newtalk | 張逸飛 綜合報導
發布 2018.05.25 | 16:48
A-A+
美國網路媒體《BUSINESS INSIDER》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4月發布的基於購買力平價(PPP)的人均GDP數據,台灣人平均GDP高達52304美元(約156.55萬元台幣),排名第19,甚至贏過英國、法國、日本和南韓等國家。
美國網路媒體《BUSINESS INSIDER》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4月發布的基於購買力平價(PPP)的人均GDP數據,台灣人平均GDP高達52304美元(約156.55萬元台幣),排名第19,甚至贏過英國、法國、日本和南韓等國家。 圖:翻攝自《BUSINESS INSIDER》官網
美國網路媒體《BUSINESS INSIDER》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4月發布的基於購買力平價(PPP)的人均GDP數據,台灣人平均GDP高達52304美元(約156.55萬元台幣),排名第19,甚至贏過英國、法國、日本和南韓等國家。
然而,在漂亮的數據下,一般民眾是否有對如此高的人均GDP有感呢?有不少網民在相關新聞底下留言說,相信台灣真有賺到那麼多錢,但錢都被老闆拿去了,勞工低薪依舊,這個數字只證明了台灣現在貧富差距有多大!
日前行政院公布的國人平均薪資達5萬,多數網民反諷自己是來「拉低平均」。亦有學者呼籲政府不應該由平均數來看待薪資狀況,應使用薪資中位數才能反應更貼近現實的數據,但政府始終沒有公布,國人薪資50%線究竟落在哪裡。
--------------------------------------------
繳稅時節看所得分配
By 中時電子報,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五月 8日, 2018
5月是繳稅時節,讓很多人睡不安穩,因為這個月裡有兩個性質不同的稅-綜合所得稅和房屋稅等著您。二者的差異在於前者是中央稅,稅基是綜合所得淨額;後者則是地方稅,稅基是房屋的評定現值。這兩個稅的稅制設計初衷都有量能課稅的性質,尤其綜合所得稅是累進稅,稅率隨綜合所得淨額增加而提高。至於房屋稅,加上豪宅稅的配套之後,讓人更覺得是「劫富濟貧」,因為只有富人才買得起豪宅,因此,社會各界指望對所得和財產課稅的差異化,促使所得和財富的分配更加平均。
根據國際扶貧組織「樂施會」(OXFAM)的推估,全球前1%富豪的財富總和,已從2009年占全球總財富的44%成長到2014年的48%,剩下52%財富之中,46%是由前20%的其餘富人所掌握,而最後的6%才由全球80%的人所共有。樂施會同時預估在2016年之前,全球五成以上的財富將由為數1%的超級富豪所掌控,其資產總數將超過全球99%人口的總合。「We are the 99%」成為全球反抗分配不公的共同代名詞,在台灣,分配不均同樣是社會爭議的源頭之一。
以目前所能取得的研究結果觀之,在2012年綜所稅統計資料中,該年度向政府申報綜合所得稅者有5,971,432戶,合計申報各類所得總額高達5兆3,843億餘元,應納稅額總計為3,118億8,407萬元。其中淨所得超過423萬元以上,即適用當時最高稅率級距40%的總數有43,870戶,占總納稅單位的0.74%,但其應納稅額則占全體比重達47.27%。而歷年資料也顯示,適用40%稅率高所得者的納稅額占比,從2003年的32.27%一路增加至47.27%,顯示高所得者的稅賦比重相對較高且逐年增加,似乎顯示綜所稅制確實發揮量能課稅的效果。
然而,以同一資料觀之,稅負增加的成因,除40%的累進稅率墊高應納稅額外,高所得戶數增加而擴大應稅所得也是主因。2003年適用40%稅率者為21,063戶,且擁有各類所得總額為2,503億8,047萬元,而2012年戶數增加至43,870戶,所得總額也隨之擴大至5,326億7,708萬元,較之2003年所得成長幅度為212.7%,應納稅額增加乃正常現象。再者,政府自2010年起將三個低稅率級距由6%、13%、21%,分別降至5%、12%、20%後,合計稅額比重從44.24%劇降至36.12%,也連帶放大高所得者納稅比重,適用40%稅率者的戶數在10年間,由21,063戶倍增至43,870戶,看不出綜所稅制有發揮改善所得分配的效果。
在房屋稅方面,前行政院長陳冲認為,自住房屋是彰顯安身立命的基本人權,土地法178條早已明定:自住建築物免徵稅;財產權受憲法第15條保障,不應單純因擁有財產被課稅。現行房屋稅條例無視於憲法、聯合國宣言、人權公約乃至其他基本法律,顯然違法違憲,如謂應予廢止,亦不為過。政府相關單位則以民國83年大法官會議369號解釋,依據憲法19條,人民有依法律納稅的義務回應,認為沒有違憲情事。至於土地法178條的爭議,則以民國90年立法院修訂房屋稅條例第一條,「房屋稅之徵收,依本條例之規定;本條例未規定者,依其他有關法律之規定」,認為沒有違法之虞。
民國90年之前,房屋稅的稅基依法必須在物價上漲累計超過30%才能調,所以16年多沒動;90年之後地方政府雖可3年調一次,但地方縣市長不願得罪選民,財政困難的時候向中央要求補助,所以房屋稅的稅基長達30年不變動。
民國90年立法院修訂房屋稅條例後,除了台南市之外,調高房屋稅稅基的各縣市大都只對調整年後的新造房屋採用新的稅基,造成地段相同,新舊差不多的建案,房屋稅卻天壤之別。台北市自100年起實施豪宅稅,針對單價8000萬以上的高級住宅直接用地段率加成來加稅。以地段率200%的豪宅為例,房屋稅就變三倍,因此引發巨大反彈。
北市最新版本的房屋稅於2017年7月1日起實施,在今年5月首度適用。其中,豪宅稅由於房屋標準單價適用6年緩漲機制、高級住宅加價從(1+路段率)改為(1+120%)、且加價項目取消,因此新制房屋稅多呈現新屋降稅、舊屋增稅的特殊現象,但也拉近新舊豪宅的房屋稅差距。
總而言之,現行的綜所稅制與房屋稅制對於促進所得分配與促進財富分配的平均,不但看不出有所貢獻,甚至似乎背道而馳。難怪賴揆在五一勞動節前夕說,勞工平均收入達到49,989元,創下歷史新高;但不少網友出面「道歉」,因為自己薪資太低,拖累了平均數。
財政政策,尤其是租稅制度原本被認為是改善分配不均最有效的工具,然而,最近幾次的稅改,財政部的關切重點多在稅損金額,即使是明年將實施的所得稅新制,也僅有政策宣示有助於中低所得家庭,對於改善貧富不均沒有提出精確的KPI指標,「We are the 99%」抗爭運動可能為期不遠了。
中國不能是台灣的選項
2018-01-25 06:00
推文到plurk
蔡英文總統日前針對「中國會不會武力攻打台灣?」,明確答覆「沒有人會排除這個可能性」,與之前所言「相信中國大陸領導當局應是理性決策」的談話看似矛盾,但中國最近強化對台威脅,肆無忌憚,完全不顧可能引爆衝突之悲慘後果,凸顯小英如此發言絕非危言聳聽,而是台灣國家領導人應有的擔當與正確態度。只是兩岸緊張升高,台灣備受威脅者並非國防一端,在經貿議題上,已因中美貿易戰即將爆發與台商在中國的經營環境快速惡化,使台灣面臨更大的危機,面對此一迫在眉睫的風暴,小英政府必須未雨綢繆。
長達二、三十年的資金、技術與人才的登陸潮,幾乎掏空了台灣經濟的基石,造成台灣的低薪困境與經濟成長日趨下滑;相對卻促成中國經濟崛起,並累積豐厚的經濟力量,成為威脅台灣的籌碼。人類經濟發展史上,似乎從未有過如此助敵自毀的模式,致使台灣處於凶險的處境。如今,危機一一浮現,軍事政治面的壓力日益沉重,幾乎拔刀相見,中國步步進逼,緊迫盯人,完全不給台灣喘息空間,還未併吞台灣半寸土地,就以斯土斯民的統治者自居,狂妄至極,令人作嘔。但嚴重的是,在種種紛擾未解之際,經貿衝突更迅速升溫,變成當前最嚴峻的議題。
首要者,中美貿易戰勢必牽連在中國投資逾兩千億美元、生產基地大多外移中國的台灣。任何懲罰中國的措施,由於台商是中國之重大生產商,出口佔比極大,因此報復中國而不波及台商,進而傷害台灣經濟,難矣。坦言之,台灣這些年GDP猶處於成長狀態,乃是將「台灣接單、中國生產」的三角貿易計入,才導致成長虛胖,而多數利潤歸於海外生產商所有,無法回饋到國內的就業與所得成長。近年,台灣對中國的經濟依賴逐漸降低,對中國投資自二○一五年破百億美元高峰後,連續兩年下滑,去年減至八十七.四億美元,而海外生產比近兩年則從五十五.一%下滑至五十三.二%。儘管如此,兩岸之緊密程度仍大,且台灣對中港澳貿易仍佔對外貿易之四成,以此密切關係,實在難以想像,一旦中美貿易戰火點燃,可以只傷及中國,而台灣卻能免於池魚之殃。執政者必須務實,不能偏執於一廂情願的想法。
其實,不僅中美貿易戰勢必殃及台灣,台商經營環境更急劇惡化,如何因應,已是小英政府的當務之急。近年,中國經濟發展到了由量化轉為質化的轉型,亦即量的GDP必須升值為質量兼備的GDP,否則難以維護生態與永續經營。在此由勞力密集、耗能、高污染、破壞環境轉化為創新、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等產業,再進展至AI與自動化、製造升級與大數據,過程中不論是騰籠換鳥或是產業升級,台商的處境,或者如游牧民族遭到驅趕、不斷往內陸遷移,或者無法轉型符合新的產業需求而被邊緣化,在在凸顯其在中國已走到末路,必須另尋生機。而台商若是任由中國榨取其剩餘價值而凋零,對台灣經濟確為極大傷害;若能順勢引導其出走中國,尤其回台生根,擴大投資,創造就業,則是台商與台灣的共生利多。
台灣之所以陷入如此嚴重的經濟困境,根源來自於當年錢進中國的錯誤幻想:認為投資中國,既可利用其有利的勞動條件,壯大自身企業的成長,更可促進中國經濟發展,以自由市場機制取代社會主義,讓民主、人權與言論自由在中國萌芽,創造一個兩岸雙贏的結局。不料,中國標榜自由市場只是一種假面的宣示,它充分利用了台港澳與西方資金之後,便露出獨裁威權的真面目;加上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已變成「順我則生、逆我則亡」的惡龍,到處對著鄰居與全球噴火恐嚇,因此中美貿易戰看來已難避免,台灣如何自求多福,尋找安身立命所在,端賴政府能否展現高明智慧與宏觀視野。
《國富論》一書中說:「一個富人的成功,相當於500個窮人的犧牲
有錢老人都想做到死才退休 求職網副總揭「年輕人領低薪」2盲點
By Fb, www.ettoday.net查看原始檔
▲台灣薪資長期凍漲,逼得許多年輕人遠赴國外,只為求更好的生活品質。(圖/CFP視覺中國)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在這個薪資倒退的年代,想要靠工作養活自己都很困難,更別談要成家立業。不過求職網副總洪雪珍卻在瓊瑤、張菲復出的消息中看出端倪,這個世界早就翻轉過來,領低薪的年輕人,如果下班還在逛街、滑手機,「你就永遠想不通為什麼有錢人這麼愛工作了!」
yes123求職網資深副總經理、專欄作家洪雪珍在臉書表示,看到79歲瓊瑤開出版社、66歲的張菲重回螢光幕以及她採訪過64歲全球精品公司總經理的身上,領悟了一個道理,「這個世界早就反著來,只是我們後知後覺。」
這名年薪絕對破千萬的頂級精品公司總經理曾說,「我沒想過退休,若是健康允許,應該會做到走的那一天。」另外洪雪珍身邊多位有錢人也說過相同的話,要做到走的那一天。當時的她還年輕聽不懂這番話,「這麼有錢,幹嘛辛苦成這個樣子?而且心想,要是讓我中一張樂透,我就贖身不幹了,整天遊山玩水,多逍遙啊!」想必這也是時下年輕人的心態。
▲領低薪的年輕人如果還在下班逛街、滑手機,就很難體會為何有錢人如此熱愛工作。(圖/視覺中國CFP)
根據《美國時間利用調查報告》發現,擁有大學學歷的人每天工作時間,比高中以下的人多出2小時,而大學學歷的收入較高,據以推論有錢人的工作時間已經超過窮人,並且逐年拉大差距中。
洪雪珍列出2大點解釋背後原因,首先是「有錢人每一分鐘的工作價值不斷提高中」,有錢人每1分鐘的工作所帶來的產值不斷增加,賺得錢越來越多,誰不愛錢,不工作損失利益太大,導致富人捨不得不工作;再者是「有錢人的工作充滿成就與樂趣」,現在工作也可以提供他們這些樂趣,還可以賺到名與利,當然樂此不疲。
儘管如此,一般人也許會想有錢人愛賺,就讓他們賺到死,自己起碼還賺到一個「平衡的人生」或是「自由的時間」,不過洪雪珍打臉「這其實是自我欺騙」,窮人是被支配的一群,根本談不上有平衡的人生,也不會有自由的時間。如果有企圖心的人會設法投資自己,拚個5、10年,甚至10、20年,直到有一天能量儲蓄到一個爆發點時,衝破貧窮線,開始賺所謂的「複利效應」,每1分鐘的產值爆增。可惜的是,一般人在這一天之前就放棄了。
人力銀行調查:1980後平均起薪縮水逾2千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YES123求職網今(12)日公佈「薪資滿意度與窮忙世代調查」最新調查結果,比較不同世代在在畢業或退伍後「第一份工作」的起薪,20年來竟實際縮水逾2千元。該調查顯示,1990年以後出生的「九零世代」起薪平均為28,179元;1980到1989年出生的「八零世代」起薪平均為28,635元;1979年以前出生的「七零世代之前」起薪平均為30,288元。
人力銀行表示,雖然政府近期呼籲企業加薪,將獲利回饋給員工,甚至想積極解決低薪問題,但是社會中實際的薪資狀況、勞工對自己收入的期待、是否遭遇長期凍薪、「窮忙」認為薪資和努力不成正等議題仍有待調查,因而發起進行「薪資滿意度與窮忙世代調查」。該調查於2017年12月27日到2018年1月8日,以網路問卷進行抽樣,調查20歲(含)以上,且目前有工作的該求職網會員(已畢、退伍或免役者),有效問卷共1,134份,信心水準為95%,誤差值為正負2.91%。
勞工窮忙 付出不成正比
調查發現,勞工覺得對目前工作付出的「體力與心力」,與薪資水準有「成正比」的,僅佔34.4%,代表認為「沒有成正比」的,就高達65.6%。此外就工作的意義來看,覺得「薪資高低比較重要」的,比例為26.5%;覺得「成就感高低比較重要」,比例僅佔5.8%;其餘認為「兩者同樣重要」,比例高達67.7%。
評估自己的經濟與家庭狀況,調查也顯示,自認目前屬於「低薪階級」的,佔了66.7%,其中又分成:41.3%「無法兼顧家庭與事業」,以及25.4%「能兼顧家庭與事業」;另外,自認目前屬於「中產階級」的,則佔了30.2%,其中又分成:14.3%「無法兼顧家庭與事業」,以及15.9%「能兼顧家庭與事業」;至於自認目前屬於「高薪階級」的,僅佔了3.1%,其中又分成:0.5%「無法兼顧家庭與事業」,以及2.6%「能兼顧家庭與事業」。總的來說,合計有五成六(56.1%)的人,目前「無法兼顧家庭與事業」,處於工作與生活失衡的狀態。
調查結果更發現,合計有65.1%的勞工,認為自己「工作狀態算忙碌」,其中又分成:34.4%為「盲目工作中、無職場目標」,30.7%為「沒有盲目工作中、有職場目標」。其餘34.9%自認「工作狀態不算忙碌」,但其中又分成:27%為「盲目工作中、無職場目標」,7.9%為「沒有盲目工作中、有職場目標」。因此整體而言,合計有六成一(61.4%)的人,目前屬於「盲目工作」的狀態中。
世代差異 起薪縮水數十年
該調查亦針對不同世代進行交叉分析,將1990年以後出生者稱為「九零世代」(佔調查樣本比例90.1%);1980到1989年出生的「八零世代」(佔調查樣本比例85.8%);1979年以前出生的「七零世代之前」(佔調查樣本比例78.7%)。
交叉分析結果發現,不同世代畢業或剛退伍後第一份工作的起薪竟相差逾2千元,「九零世代」起薪平均為28,179元;「八零世代」起薪平均為28,635元;「七零世代之前」起薪平均為30,288元;第一份工作起薪總平均則是落在28,918元,由年輕世代拉低平均
全大陸37個主要城市,去年秋季的平均薪資為7,599元人民幣,折合新台幣3.44萬元(按當時匯率計),其中北京市以9,900元人民幣高居第一,折合新台幣4.48萬元。有台灣媒體找出台北市相關數據來作對比,發現台北市去年9月平均薪資約為新台幣4.35萬元,已被北京超越。
GDP 加一塊,勞工分多少?| 白經濟 - https://goo.gl/bUedDD
2017 年 9 月 12 日,行政院宣布 2018 年 全國軍公教人員待遇調升 3%,期待藉此「帶動企業為員工加薪」、「刺激景氣成長」。行政院也於 12 月 27 日的年終記者會上強調: 「對軍公教加薪能帶動私人企業加薪,國民購買力將因此提升,是提振內需最有效的方法 。」(記者會影片 1:06:21)
賴院長這套「軍公教加薪拼經濟」的理論相當獵奇,但一如往常,是經濟學的最佳反面教材。我們討論以下 2 個問題:
軍公教加薪會帶動企業加薪嗎?
加薪會「提振內需」嗎?
軍公教加薪會帶動企業加薪嗎?
年終記者會上,行政院提出一個故事: 政府是產業的領頭羊,當政府率先對軍公教加薪,企業便會紛紛起而效之,為員工加薪。但我相當懷疑,台灣企業真的這麼聽政府的話?從經濟學的觀點,軍公教加薪會帶動企業加薪嗎?如果會,原理是什麼呢?
私部門薪資怎麼決定?供給和需求。勞動市場的需求是雇主,而供給則是勞工。一般而言,不同部門的勞動供給或多或少有「替代」關係。當其他雇主或產業的待遇變好,勞工接受這份工作的「機會成本」上升,勞動供給因而下降。直白一點,就是勞工會被待遇更好的其他雇主搶走,因此原先的工資留不住人才,薪資必須提高。
這個原理適用於軍公教加薪嗎?
軍公教的薪資與數量並非市場決定。以公務人員為例,政府透過各類公務人員考試統一招考,而錄取後,薪俸依據職等付給。當政府決定給所有公務人員加薪,現有公務員數量仍然不會改變。唯一可能影響的,是有更多人想「報考」公務員。台灣有為數不少的「考生大軍」,為了準備公務員考試而放棄工作。軍公教加薪提高報考的誘因,可能導致更多人離開私部門勞動市場。
然而,最後錄取公務員的人數仍由政府管制,因此沒考上的人仍會回到勞動市場。總歸而言,公務員的數量由政府管制,並非市場決定,加薪並不會增加公部門勞動量,因此總體而言,不太會替代私部門的勞動供給。同理,軍人、教師的數量,也是由考試制度管制,也非市場決定。
加薪能「提振內需」嗎?
行政院認為,當軍公教的薪水增加,他們手上多了一筆錢,就會拿這筆錢去消費,消費後,賺到這筆錢的賣家所得提高,也會再增加消費。經過一次又一次的交易,台灣經濟就活絡了起來!這個故事很好聽,卻有邏輯上的矛盾。
先假設這種錢滾錢的理論成立,但政府的錢並不是憑空出現,根據行政院的 說法,加薪的支出將透過「開源節流」支應,不額外舉債:
「開源方面,近來國內股市活絡,歲入在證交稅估計約可多出70億元。歲出節流方面,對於各部會的經常門支出,如出差費、旅運費等,政府均撙節支出,並刪除無效益的活動及無效益的計劃經費,約可節省 110 億元,兩者合計約 180 億元,可支應明年調升軍公教待遇的支出。」
細想一下,假如政府能透過加薪帶動消費,那麼同樣的邏輯,政府「課稅」或「樽節支出」也應該會有相對應的反效果吧?人們在股市賺到的錢被政府收走,而原先賺取政府出差費、旅運費、計畫經費的廠商,也將少了這筆生意。這些人所得同樣下降,消費減少,然後滾著滾著,台灣經濟就低迷了下去。重點是,政府常讓我們誤以為他們「找到了一筆錢提振經濟」,但其實政府並沒有這種能力,他們只是「重分配」而已: 拿某些人的錢發給別人 (課稅、移轉),或拿未來的錢現在來花 (舉債)。(參考: 刺激內需:修理紗窗~換玻璃~)
再者,假如公務人員加薪 3% 真能帶動消費,那政府改革公務人員年金時,怎麼沒有憂心造成經濟蕭條?同樣的故事: 公務員年金下降,退休人員所得減少,未退人員增加儲蓄,導致消費減少,然後一層又一層,造成台灣消費低迷。這個故事真的說得通嗎?
進一步問,政府發放 (或收走) 一筆錢,真的會一層一層地帶動消費嗎?不會。「消費平滑理論」指出,當政府發放一筆額外的錢,人們傾向將這筆錢的大部份存入銀行,而非增加消費。因此,刺激消費的效果,遠不如政府預期。(有關「消費平滑理論」請參考: 前瞻計畫: 公共投資的利與弊)
消費平滑理論在台灣適用嗎?2009 年台灣政府發放的消費券就是絕佳的驗證機會,當年政府斥資 858 億元,發放每人 3600 元的消費券,限時內能用以購買國內產品。當年的政府想的是同樣一個故事: 人們獲得消費券後增加消費, 並透過交易多次流通,提振總體經濟。然而消費券的效果不彰,根據中研院 簡錦漢、彭信坤、王平 2017 年發表於 AEJ-Policy 的 研究,平均而言,人們使用 75% 的消費券替代日常支出,僅其中 25% 用於額外的消費,儘管數字較過去文獻估計稍高,卻遠低於一般所得用於消費的比例。此項研究顯示,這種政府投入一筆錢到市場,期待提振內需的政策,效果並不大。
斥資 858 億元的消費券尚且效果不彰,更遑論總支出 180 億元的軍公教加薪了。
結語
透過軍公教加薪提振內需在經濟學上沒有根據。一方面,透過市場供需,軍公教加薪能帶動私部門加薪的效果有限。再方面,加薪無法有效刺激消費,2009 年的消費券也驗證了這個假說。因此,刺激景氣不能作為軍公教加薪的理由,行政院應提出更具體的社會或政治考量
【從數據看年輕人憤怒】台灣 GDP 年年成長,為何錢卻都跑到資本家口袋?
Posted on 2017/04/17 上報 UP Media 上報 UP Media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從數據來看,台灣經濟多年來幾乎都是正成長,勞工、年輕人本該增加的薪水,卻變成堆積在資本家口袋的大把鈔票。 受薪者拚了資本家的經濟,卻瘦了自己的荷包。(責任編輯:蔡沛宇)
文/ 許建榮(澳洲 Monash 大學歷史與政治學博士)
全聯總裁徐重仁要年輕人 忍耐低薪 的一席話,引發年輕人在網路的撻伐聲浪,網友找出 1977 年的薪水、物價、房價和現在做對比,一時之間,世代戰爭、勞資關係、貧富差距、薪水不漲等等的問題在網路上大爆發。倘若從政府數據來檢視貧富差距與低薪問題,的確可以理解年輕族群為何對徐重仁強烈不滿。
從統計觀察貧富差距
首先,從受薪者的薪水結構來看(表一),20-24 歲平均月薪 26111 元,25-29 歲平均月薪 32576 元,30-34 歲平均月薪 35288 元,35-39 歲平均月薪 38134 元。 這個數字只能看出,受薪者青年薪資偏低,但還無法看出貧富差距。
其次,我們從「可支配所得」看貧富差距。「可支配所得」的定義是指「收入總額-非消費性支出(利息、社會保險保費、稅金、罰款、捐款、禮金等)=可用來支應日常生活開銷(消費性支出)的收入。」
根據 2015 年家庭收支調查,以家戶而言,平均每戶全年可支配所得為 96.5 萬元,平均每個家戶成員(含無收入者)可支配所得 31.1 萬元;以五等分位所得差距統計, 最高與最低 20%的家庭差距有 6.06 倍,每個家戶成員高低差距有 3.91 倍。
以 有收入者而言,平均每人全年可支配所得為 52.5 萬元,最高與最低 20%差距是 5.58 倍;其中不到 30 歲的年輕人平均為 37.4 萬元,最高與最低 20%差距是 4.29 倍。
第三,從「綜所稅所得總額」看貧富差距(表二)。最高 5%所得者的所得總額,與最低 5%所得者的差距倍數, 從 2005 年的 55.1 倍,逐年飆升到 2014 年的 111.8 倍 。其中,2012 年高低所得組曾經一度縮小差距,這是因軍教 30 萬戶開始課稅,中階所得增加,因此貧富差距倍數略有縮小。
從「GDP 分配、薪資成長率、物價上漲率」看經濟發展正義
台灣人喜歡談 GDP,但國內經濟活動的成果(國內生產毛額 GDP)究竟分配到哪裡去了?
從 1990 年迄今的資料可發現(表三),受僱者報酬占 GDP 的 51.04%逐年下降到 43.97%,但 經濟成長率(實質 GDP 成長率)除了 2001 年與 2009 年是負成長外,幾乎每年都正成長,這代表著勞工完全沒有從 GDP 產值增加中得到利益。也就是說,受薪者拚了資本家的經濟,卻瘦了自己的荷包。
對照實質薪資成長率的變化,自 1990 年代中期開始,實質薪資成長率開始縮小在 3%以內,有三分之一年度甚至是負成長,反觀同期的物價指數卻多為正成長,兩相抵減後可發現,有 16 年實質薪資的成長速度趕不上物價上漲腳步。
我們再從台灣 GDP 的分配結構來分析。 第一,政府從資本家取得的間接稅收也減少,因為利益歸給了資本家。 生產及進口稅是廠商對政府的稅賦給付,廠商將其視為生產成本,包括因生產、銷售、購入或使用之商品及服務而課徵之稅捐。此部分卻從占 GDP 的 9.73%下降到 5.40%,這是政府一再對企業減稅的結果,讓利給資本家,卻造成政府稅基流失、稅收不足、財政負擔增加。
第二,在營業盈餘部分。GDP 的果實分給勞工和公共利益(稅收)分享的比例愈來愈少,反觀,資本家的營業盈餘卻從 29.80%上升到 35.08%,代表在國內的企業依然很賺錢 ,但資本家常大喊國內經營環境太差、企業生存不下去了、不排除出走等,顯然,資本家這些宣稱的真實性值得台灣人質疑。
第三,在固定資本消耗方面。GDP 分配中,固定資本消耗變化最明顯,從 9.43%上升到 15.54%,表示企業經營者願意投入資本在設備更新上,但從上述員工薪資、政府稅收來看,都看不到相對應比例的成長。
綜合這些數據資料來看,年輕受薪者月薪低,貧富差距加大,資本家持續獲利,政府從資本家取得的稅收比例卻是有減無增,受薪者薪水占 GDP 比例從 1990 年的 51.04%跌到 2015 年的 43.97%,加上物價漲幅高於薪水成長;無怪乎,全聯老闆的一番話,會在網路上引來眾怒。
為甚麼 GDP 成長,薪水卻不成長?揭開台灣薪資停滯真相!
By Stanley Chen, vikingbar.org查看原始檔二月 18日, 2016
圖片來源:生活報橘
我們常以 GDP 成長做為衡量經濟發展的指標,2000 ~ 2014 年 15 年來,台灣 GDP 成長近 90 %,幾乎翻了一倍,換算下來每年成長 4 %以上。奇怪的是,儘管台灣 GDP 每年成長,但台灣人的薪資卻沒有跟著成長!
GDP 連年成長,但薪資停滯不前
下圖為「平均每人實質 GDP VS 平均每人實質薪資」走勢圖,從圖中可以發現,平均每人實質 GDP 連年成長,但平均每人實質薪資成長卻逐漸趨緩乃至停滯,大致可分為 1994 年以前、1994 ~ 2000 年、2000 年以後三個階段,1994 ~ 2000 年實質薪資成長趨緩,至 2000 年以後實質薪資已停止成長甚至衰退。
為甚麼會這樣?經濟成長,薪資卻停滯,到底成長所得都流到哪裡去了?對此,許多專家學者與鄉民都曾提出解釋。本文將運用實際統計數字,試圖從宏觀經濟的角度,提出薪資停滯的可能原因,並思考解決方案。
首先,我們看看 2 個統計事實吧!
真相 1:勞工分配的經濟大餅變少,老闆分配的變多
經濟所得的大餅,由勞工(包括藍領與白領)與資本家(俗稱老闆)按特定比例分配,可分為「勞動報酬」與「資本報酬」,勞動報酬就是分給勞工的所得,資本報酬則是資本家拿到的部分。如果經濟成長,勞動報酬沒增加,經濟成長的所得就很可能只被資本家分去。
下圖為「勞動報酬與資本報酬占國內生產淨額比率」走勢圖,表示勞動所得與資本所得分別分配整體經濟成長的比例。注意!此圖以「國內生產淨額」來觀察,非「國內生產毛額」,因為前者扣除「固定資本消耗(折舊)」,比後者更能代表實際生產所得。
1981年,「勞動報酬比率」約 63%,「資本報酬比率」約 37%,表示如果賺 100 元,勞工可分到 63 元,老闆可分到 37 元;但至 1995 年後,勞動報酬比率下降至 60% 以下,資本報酬比率則上升至 40% 以上,代表勞工分配經濟大餅的比率變小,而資本家分到的比以前更大塊;2014 年,勞動報酬比率為約 56%,資本報酬比率為約 44%。
很明顯的,由於某種神祕原因,1995 年後,經濟大餅向資方傾斜,導致即使整體 GDP 成長,但勞動所得占比下降,一來一往間勞動所得成長為 0。至於是甚麼因素導致勞動所得占比驟然下滑,後文會加以討論。
幸運的是, 2000 年後勞動與資本報酬占比又趨於穩定,勞動所得占比維持 56% 上下,資本所得占比則維持 44% 上下。既然 2000 年後勞動與資本所得占比穩定,整體 GDP 經濟成長,勞動薪資理當跟著成長阿,為甚麼 2000 年後薪資仍然停滯呢?
答案,是企業購置太多機器設備,導致「折舊」過度成長!
真相 2:企業大量投資設廠,折舊吞噬薪資成長
下圖為「國內生產毛額分配結構」,與上面那張不同之處,在於這張加入「固定資本消耗」,也就是會計上的「折舊」,計算的是「國內生產毛額(GDP)」。依據《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作者 Piketty 統計,一般來說,各國折舊占 GDP 比率約在 10% 上下,但從下圖我們會發現,2014 年台灣折舊占比高達 17%!
所謂固定資本消耗(或稱折舊),指企業購置的機器設備,依照會計法則,每年需扣掉購入價值的一部分做為企業經營成本,以適當反映機器設備的成本。例如台積電以 100 萬購置最新的晶圓生產設備,預計可使用 5 年,若以平均折舊法計算,台積電每年需在會計帳上計入 20 萬(100/5=20)成本。因此,若台積電今年營收 1000 萬,原物料與營運成本 600 萬,獲利並非 400 萬,還必須進一步扣除折舊成本 20 萬,算出的 380 萬才是台積電實際獲利。注意到了嗎?雖然生產製造需要機器設備,但機器設備的折舊也會吃掉生產獲利!
從 1998 年開始,固定資本消耗比率便從 12% 不斷攀升,至 2008 年金融海嘯前夕已達 18%。當固定資本消耗比率在這段期間攀升時,勞動報酬占比則是反向下滑,同時期從 52%,下滑至 49 %。因此雖然整體經濟規模成長,卻多被折舊吃掉,導致勞動報酬占比下滑,薪資仍然沒成長。
我們可以說,企業購置過多機器設備生產(過度的資本深化),導致機器設備折舊規模攀升過快,部分成長所得拿去支付了機器設備的折舊,而勞工負擔了約一半的折舊成本,進而拖累薪資成長。
現在我們知道,1995 ~ 2000 年,薪資停滯主因為資本報酬占比提高,2000 年後主因為機器設備折舊迅速攀升。接著我將繼續討論,是甚麼因素導致這 2 個結果。
兇手 1:台灣接單、大陸生產,提高資本談判力
依照總經理論,勞動與資本所得占比,取決於勞動與資本的「彈性」,彈性越高,占比越大。因此,1995 年後資本占比提高,其實是資本彈性提高的結果。
1990 年代以來電腦逐漸普及,資本可以多樣形式存在,網路、工業電腦、機器人都可以是資本的型態,相對於 100 年前紡織機只能拿來織布,現在一台電腦能拿來分析大數據、自動化生產、連結各式終端設備等,大大提高了資本彈性,自然提高資本報酬占比。
我們不妨把彈性想像成勞動與資本對彼此的「談判能力」,資本家購買電腦,就算勞工罷工,電腦還是可以拿來做其他事情,不怕浪費,資本彈性、談判力自然提升。此外,新自由主義以來盛行的金融自由化政策,允許資本不受管制在國際間流動,不一定得在國內利用,也大大提升了資本的談判能力與彈性。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Stigliz 在著作《不公平的代價》提及,金融自由化不同於自由貿易,加劇了資本家對勞工的剝削,惡化貧富不均。
1990 年代台灣政府開放企業至大陸投資設廠,是一次大規模的金融自由化,資本大量移至大陸投資設廠,運用當地廉價勞力優勢代工組裝,而忽略自身的技術研發。於是,資本彈性提高,台灣勞工談判力降低,企業藉由兩岸分工創造的獲利建立在資本家承擔風險與少數頂尖經理人運籌帷幄上,大多數台灣勞工並無貢獻,導致資本所得占比提高,勞動所得占比則相對下降。
許多人認為雇主剝削勞工,刻意壓低勞工薪資,自己獨佔獲利,我在這邊要特別強調,這樣的說法只是仇富心態的表現,並沒有數據證據支持。2000 年後至今勞動所得占比並未下降、資本所得占比也沒有上升,因此不存在雇主剝削勞工的問題。即便 1995 ~ 2000 年間勞動所得占比相對資本所得下降,也是因為台灣接單、大陸生產模式只有資本家與頂尖經理人在其中扮演要角,一般員工並無貢獻,才導致獲利向前者集中,絕非少數人搶走多數人薪水。
兇手 2:科技業只知購買生產設備,忽略長期技術研發
約 1998 年開始,企業固定資本投資大增,連帶使折舊迅速攀升。理論上,資本投資成長,可提高勞動生產力,進而提高勞動薪資,但過度的資本投資帶來的大規模折舊,卻反而吃掉了薪資成長,造成薪資停滯的現象。
深入探究大規模提高資本支出與折舊的產業,會發現「ICT 產業」與「公共安全及國防;強制性社會安全」是折舊占 GDP 比率攀升最快的兩大產業。事實上,兩者也是占整體 GDP 相當大的兩個產業,分別占 GDP 17.01% 與 6.77%。
從上圖可看出,ICT 與國防產業在 1995 年時折舊占 GDP 比高達 20% 以上,為平均 10% 的 2 倍,顯見此兩產業天生倚賴資本投資。此後兩產業的折舊占 GDP 比迅速攀升,2008 年 ICT 折舊占 GDP 比 37%,國防產業折舊占 GDP 比 32%
ICT 產業中文為「資訊與通信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 ICT)」,包括「電子零組件製造業」、「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電信業」及「資訊業」4 中業,為台灣最倚賴與集中的科技產業總稱,其中前 3 項折舊占比攀升迅速,尤其最大項「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占 GDP 10.39%,於 1995 年至 2008 年間,折舊從占比 32% 攀升至 45%,增加 13 %。
台灣引以為傲的科技業,其實是壓抑薪資的殺手。長期以來,台灣科技業向美國、日本購買機器設備,在國內生產科技產品,再以低價或先進者優勢出口獲利,忽略研發投資。2014 年,台灣的「研發經費占 GDP 比」僅 3%,同為科技大國的韓國 4.29%、日本 3.58%。
多數科技業只知購買設備生產製造,過度資本密集而忽視研發投入,結果便是大量的設備累積產生大量折舊,吃掉企業獲利,也導致勞工所得停滯。
「公共安全及國防;強制性社會安全」包括公共行政、民意機關與國防安全(但軍機製造應屬製造業),其折舊占 GDP 比迅速攀升,反映了這段期間政府部門的擴張。
解方 1:強化勞工談判能力,提高勞動所得占比
事實上,台灣接單、大陸生產的模式早已早到盡頭,部分企業移往東南亞,部分企業回流台灣深耕。無論如何,以國內生產淨額觀察,近年勞動與資本所得占比並無明顯變化,這方面無須過度擔心。而若要將占比回復 1995 年以前的狀況,可從降低資本彈性、提高勞動彈性兩方面著手。
提高勞動彈性,正如前文說明,可將彈性想像成談判能力,藉由強化工會實力、提高基本薪資,以提高勞工的談判能力,都是可思考的方向。台灣受西方左派思維影響不深,工會實力薄弱,而工會是勞工權益的後盾,強化工會就是強化勞工對資方談判能力,有助於提升勞動所得占比。
然而要注意,工會不是萬靈丹,當經濟狀況疲弱時,強勢的工會反而會讓經濟更跌入深淵。哈佛經濟學教授 Edward Glaeser 在著作《城市的勝利》提及,當汽車企業搬出底特律時,底特律強勢的工會非但無助於勞工,反而加速企業出走,造成底特律經濟更加衰敗,大批勞工因而失業。因此加強工會有其必要,但更需要主持者智慧、細緻的決斷。
除此之外,台灣可參考德國經驗(請參考:萊茵模式:放下手中的經濟學課本吧!台灣值得更好的經濟發展!),讓勞工進入企業決策單位,企業應為股東與勞工共享、共擔,而非獨厚資方,犧牲勞動權益。例如,德國《企業經營法》允許員工以事業(或稱廠)為單位,組成員工代表會,參與公司的政策制定或在政策制定時接受諮詢。
另外,德國還有《共同決定法》規範的共同決定制度,保障員工以個人身分進入公司監事會,給予員工非常強烈的公司營運決定權,員工將有一半的權力決定公司的營運方向,並確保公司的成長和員工福利的共存共榮,也就是獲利能回饋員工,而不單單回饋股東。
至於提升基本工資,傳統經濟學認為此舉會傷害底層勞工,使產出低於基本工資的勞工失業,但也有經濟學家認為基本工資不會傷害勞工,反而能均貧富、促進經濟發展。由於實證上受限地域差異、時間變數、政策強度不高等因素,正負面影響的實證研究結果都有,目前基本工資政策是否傷害勞工,仍有待更多研究與討論。
降低資本談判力方面,我們也可以試著降低資本彈性,例如限制資金自由流動、課徵較重的資本所得稅與資產稅,但在現今國際化的社會中,單一國家調高稅負與限制資本成效不彰,反而容易對一國經濟造成傷害,因此降低資本彈性難度較高,有賴國際合作,在此不特別討論。
解方 2:不再獨厚科技業,中堅企業各自突圍!
經濟成長所得被折舊吃掉,一定程度上是科技業過度資本深化的結果。台灣長期以來給予科技業各式租稅補貼與獎勵措施,台灣企業所得稅 17%,但科技業平均只有 8%,足足少了一半的稅。加上央行長期壓低台幣匯率,以出口為導向的科技業更是坐享價格優勢,低匯率意謂低購買力,等於全民補貼科技業者。
這些優惠與補貼形成台灣虛胖的科技王國,過去台灣確實因為科技業快速成長,但如今,科技業表現欠佳,拖累台灣經濟。除了少數如台積電、聯發科等企業具競爭力,多數業者(尤其筆電代工、組裝廠)毛利只在 5% 上下,規模大,獲利能力卻極低,這樣的企業卻持續吸納社會資源,包括台清交優秀學子進入,等於浪費資源在缺乏競爭力的企業身上。
而缺乏競爭力的科技業者能夠繼續經營,就是因為政府政策仍獨厚科技業者,這等於排擠其他中小企業與創新創業的資源,形成資源集中低毛利企業,隱形冠軍(指優秀中小企業)卻缺乏資源的怪異現象。更可怕的是,科技業過度倚賴生產設備,折舊吃掉成長所得,導致薪資停滯困境。
因此,政府應檢討產業扶植政策,不再給予科技業各式補貼優惠,央行也應調整匯率,不能再以貶值補貼出口企業,讓不同的產業與中小企業公平競爭,享有對等資源,也使資源有機會移往資本不過度密集與深化、創新活力較高的隱形冠軍,由多元產業帶動台灣成長,這樣的經濟發展才健康,成長的果實也才能國民共享!
解方 3:停止壓低台幣匯率,把薪水還給人民
這邊我把央行壓低新台幣匯率拉出來談,下圖為「台灣外匯存底總額」:
從 1998 年開始,也就是彭淮南先生接任央行總裁後,台灣外匯存底總額急遽攀升。外匯存底並非經濟發展成果,而是央行用來干預匯率的證明,彭淮南藉累積外匯存底,壓低台幣匯率,使出口商產品在國際上保有低價優勢;但低匯率的另一面,是台幣消費力疲弱,等於彭淮南拿全民財富補貼出口商。以經濟學人發布的大麥克指數觀察,台幣超貶高達 50% 以上,已屬於幣值嚴重低估的族群。
資料來源:經濟學人
最大宗出口商當然是科技業,他們拿走全民的財富,進行不效率的運用(針對低毛利企業),衍生出低薪問題。彭淮南上任總裁、外匯存底開始大量累積的 1998 年,正好就是折舊占國內生產毛額比率開始快速攀升的時間點,可見壓低台幣匯率與低薪問題高度相關。甚至可以說,受薪階級的薪水被彭淮南拿去補貼出口商,薪水當然沒增加。因此,央行停止匯率操縱,所得才能還給全民。
低薪問題錯綜複雜,10 個經濟學家有 11 個看法
本文從宏觀角度分析薪資停資原因,提出「資本談判力提升」與「資本過度深化」兩項因素,並建議強化勞工在企業中的權利,以及取消對低競爭力科技業的優惠補貼,將資源分散創新活力的隱形冠軍與創新創業,讓經濟健康成長,突破薪資停滯困境。
另外,微觀層面上,也有許多人點出不同的低薪成因,下面列出幾項我比較認同的:
就業集中服務業,人力供過於求壓低薪資,服務業又有太多法規管制,限制成長。
大學文憑氾濫,企業主在難以分辨生產力高低情況下,只能給予平均薪資。
22K 政策原立意良善,想幫助金融海嘯失業的底層青年,但意外形成錨定效應,引導企業低薪雇用年輕人。
國貿理論「要素價格均等化」認為,兩國自由貿易下要素價格(薪資、利率)將趨於一致,以此理論來看,過去台灣和歐美日國家貿易較多,薪資向歐美日國家薪資看齊,現在和大陸與東南亞貿易增加,薪資水平也受大陸與東南亞的低薪影響。
台灣低薪問題錯綜複雜,解釋的層面很多,10 個經濟學家有 11 個看法,大家不妨多看多想。
結論:提高勞工權益、政策不再獨厚科技業
1995 ~ 2000 年勞動所得占國內生產淨額比率下降、資本所得占國內生產淨額比率上升,為台灣接單、大陸生產模式結果,資本彈性提高,壓低了勞動所得,因為一般勞工在兩岸生產模式中並無太大貢獻。
1998 年後折舊在國內生產毛額比率快速攀升,折舊吃掉生產所得利潤,不利薪資提升。其中科技業為主要攀升產業,政府稅負優惠政策向科技業傾斜,養出大而無當的科技產業,加上央行長期壓低台幣幣值,低競爭力科技業拖垮台灣經濟與薪資水平。
台灣可參考德國經驗,立法提高勞工權益,有助提升勞動所得占比。
政府應停止對科技業過度的優惠補貼,央行也應停止匯率干預,讓資源流向具競爭力的中小企業與創新創業,使台灣經濟健康成長,成長果實方能全民共享。
最後,如果我們將視野放到國際,會發現低薪不只是台灣問題,美國同樣身陷此困境,如何提高薪資成為美國總統大選的辯論主軸。台灣已選出新政府,期望新政府具備擔當與魄力,針對低薪問題對症下藥,讓經濟成長果實,真正全民共享。
為甚麼 GDP 成長,薪水卻不成長?揭開台灣薪資停滯真相! - 維京人酒吧 Viking Bar - https://goo.gl/yXurdF
為什麼經濟成長、薪資卻停滯? 從數據分析看見臺灣經濟發展的突破點 │ 研之有物 - 中央研究院 - https://goo.gl/gQ1uXK
薪資成長與經濟成長嚴重脫鉤
By Super User, labor.ngo.tw查看原始檔
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是當代全球經濟的重要分水嶺。此一經濟事件除了造成全球經濟衰退,至今仍難以全面恢復之外,另一個重要的結果就是凸顯了過去從未被真正嚴肅對待的貧富不均與分配惡化現象。
過去數十年來,全球經濟的主要特徵,表現在總是以追求經濟成長率作為主要的目標。這是因為全球過去主要的經濟思維繫在於以國內生產毛額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的高低來作為衡量一國富裕、發展程度與人民生活水準的主要指標。GDP是產值的概念,各國為了追求產值的成長,以廠商為主要角色的全球經濟體系於焉產生,因為產值主要係由廠商所創造。廠商得以存續、茁壯,主要在於利潤的驅動,也因此藉由利潤驅動的經濟成長便成為長期以來全球經濟的特色。由於廠商利潤在經濟成長目標追求中有著重要地位,任何有害利潤的議題便成為次要、甚至應該極力避免的對象,例如勞工權益、環境保護、甚至是短期不易見到成效的研發支出等,經常都難以成為廠商或政府真正有誠意面對的主要經濟課題。
在這樣的發展下,各國面對貧富差距的分配問題日趨惡化。全球金融海嘯後的2011年,美國爆發了「占領華爾街」運動,並在很短的時間內蔓延全球,彰顯了全球已瀰漫對貧富差距惡化問題的不滿。2014年,《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一書全球熱銷,更說明了分配問題已逐漸取代成長問題,成為當代經濟最主要的課題。
台灣的經濟發展歷程與思維,更是前述「唯GDP主義」的典型寫照,所衍生的問題甚至較全球更為嚴重。例如,台灣的政府與廠商向來對環境保護賦與過少的關心,致使人均碳排放量至今仍名列世界前茅;對於建立有力量的工會、縮減工時這些先進國家早已建構的改善及保障勞工條件的措施,台灣更是向來興趣缺缺。
就所得分配惡化的實際情況來看,台灣最明顯的表徵應該就是薪資成長的停滯。
台灣自1981年以來,除了2001年因全球科技產業嚴重衰退及2008、2009年受全球金融海嘯影響外,台灣的名目薪資水準均係呈現成長的趨勢,但平均實質薪資在2000年之後即呈現衰退或停滯狀態。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薪資與生產力統計》,經過物價調整後,如表1所示,整體平均實質薪資成長率呈現下降的趨勢,在1992年以前整體產業的平均實質薪資成長率都超過7% 以上,然而自1998年之後,平均實質薪資成長率不到1%,甚至近期出現負成長的現象。另外,從部門別來看,服務業部門的薪資成長則略遜於工業部門。就絕對數值而言,2014年平均實質薪資僅為47,300元,實質薪資倒退到還不及1999年46,040元的水準。薪資停滯不前,長期下來將影響民間消費意願。很明顯的,幾乎年年正成長的實質經濟成長率的果實,並未惠及一般勞動者,當然主要是成為資本擁有者的囊中物。普遍低薪不但是台灣現階段經濟最重要的表徵,也已成為嚴肅的政治問題與社會不安情緒的來源。
表1 台灣平均實質薪資成長率按時間與部門別區分單位:%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薪資與生產力統計》
究竟低薪的現象從何而來?除了備受批評的馬政府「加薪四法」政策,低薪問題是否有解?會不會因此傷害台灣經濟?
從經濟理論來看,勞動的實質薪資應該要能反映勞動生產力的提升,而勞動生產力除了決定於勞動者本身的條件、素質之外,也決定於技術進步、資本累積。既然技術進步與資本累積不會間斷,理論上勞動的實質薪資也應隨時間而逐漸提高。實際的現象顯非如此。因此本文將先探討台灣與全球勞動實質薪資與生產力是否脫鉤的問題。其次,我們也要進一步探討台灣薪資的決定因素為何。最後,我們要針對實質薪資成長停滯的現象是圖提出解決之道。
壹、勞動實質薪資與勞動生產力脫鈎
正如前述,由台灣的勞動實質薪資已倒退回十五年前的水準來看,實質薪資與勞動生產力脫鈎的事實十分明顯。也就是說,勞動者並無法取得與其生產力提高相當程度的實質薪資水準。
傳統經濟學認為在完全競爭的勞動市場中,邊際勞動生產力會等於實質薪資,表示薪資與勞動生產力之間呈現同向變動的關係。然而,國際勞工組織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ILO) 的《2012/2013全球薪資報告》指出:已開發國家在1999年到2011年間平均勞動生產力比平均工資增加超過二倍,顯示勞動生產力與薪資產生脫鈎的現象,這也反映出大多數國家的勞動所得份額(通常以受雇人員報酬占GDP百分比表示)不斷下滑,而資本所得份額(通常以營業盈餘占GDP百分比表示)則持續上升,這種所得分配變化的現象已成為全球性的趨勢。
數據顯示,在全球金融海嘯之後的2008至2011年期間,大多數國家的勞動生產力還是呈現正向成長,但實質薪資則受到緊縮計畫影響而被迫降低。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2012/2013全球薪資報告》,造成勞動所得份額降低的原因有很多:技術進步提高工廠生產自動化程度,低技術勞動者的角色被機器設備所取代;貿易全球化使得各國的生產要素,可以透過比較利益來進行交易,進而影響對相關商品生產之勞動所得;金融全球化使得資金流動更加容易,金融資源的取得偏向於高所得及高資產者,使得不均的情況更為惡化;工會入會率下降則使得勞工談判議價的能力弱化等因素。
勞動所得份額不斷下滑,對應的就是資本所得份額持續上升,表示企業的利潤越來越多用於支付紅利,不斷推高的紅利支付往往導致更大的家庭間所得不平等,更重要的是導致勞動生產力與實質薪資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大,也因此,提高勞動生產力成長不一定能夠帶動實質薪資成長,造成兩者脫鈎的現象。
台灣情況也是如此,根據主計總處的國民所得統計,我國的勞動所得份額自1990年達到最高的51.74% 水準後,即開始呈現下滑的趨勢,至2014年已縮減至43.86%;資本所得份額雖然偶爾會受到經濟景氣影響而有所波動,但整體來說,資本所得份額在近二十年期間是仍維持穩定成長的趨勢:由1990年的29.64% 提升至2014年的34.62%。
勞動所得份額的持續下降,反映了企業支付在勞動者身上的成本越來越少,這將進一步限縮就業與薪資調整的空間。勞動生產力與薪資脫鈎,會造成即使是未來經濟景氣好轉,經濟成長的果實仍會多由少數人獨享,大多數的勞動者還是會無感於經濟復甦,也會讓貧富差距持續擴大。
由於台灣的平均勞動生產力與薪資呈現脫鈎現象明顯,台經院戰略中心近來即分析了造成台灣勞動生產力與實質薪資脫勾的原因。結果顯示,台灣的教育擴張、資本深化、金融深化、貿易條件惡化等因素,均是使勞動生產力與實質薪資差距擴大的原因。
就教育擴張會擴大勞動生產力與薪資差距之結果而言,並不令人意外。因為,一般人對於高等教育的認知為大學教育或更進一步為碩博士教育程度,原本應屬於菁英教育的範圍,卻因為1994年高等教育擴張政策的推行而成為普及教育,甚至於成為推廣教育。在政策推行之後,無論那一個教育層級的失業率都持續攀升,尤其是具有大學及以上教育程度的族群,因為教育擴張造成過度教育及失業的情況更加嚴重,使得台灣目前勞動市場上大學及以上高學歷族群存在高失業率的現象。這也意味著過度教育的情況也會日益嚴重,因為這些具有高等教育程度的勞動者在無法尋求和自身所擁有教育程度相稱的職業下,為了生活上的基本經濟需求,只能往職業所需教育程度門檻低於自己教育程度的職缺去尋職,進而造成勞動生產力與薪資的差距擴大。
此外,一般認為,勞動生產力的提升,一方面來自資本深化、另一方面來自投入效率改善、規模報酬、技術進步等因素。而台灣資本深化進而加深勞動生產力與薪資差距擴大之結果,可以解讀為近十年來生產力成長來自勞動投入之效率或品質提升部分,較為薄弱,而大部分係來自資本深化的結果。
金融市場化則是使得資金流動更加容易,金融資源的取得偏向於高所得及高資產者,這使得不均情況更惡化,也因此加深了勞動生產力與薪資脫鈎的程度。
貿易條件的因素則最為值得重視。貿易條件是用來衡量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國家出口相對於進口的獲利能力和貿易利益的指標,反映一國的對外貿易狀況。過去一段時間中,台灣的出口品價格持續下滑,代表台灣的貿易條件持續惡化。主要的原因一來當然是中國等競爭對手國的崛起,在世界各主要市場對台灣廠商的壓迫,二來是台灣的產業轉型升級不順,多只能以低價維持「出口競爭力」,三來台灣產業的過度集中化、大型化使得生產規模龐大,量產所導致的搶單、殺價競爭使得貿易條件惡化快速。在此情形下,台灣廠商出口產品所獲致的利潤逐漸受到侵蝕,使得廠商無法也不願大幅提高受雇員工的經常性薪資,造成十餘年來國內實質薪資水準停滯不前。
貳、台灣薪資的其他決定因素
在前述討論台灣勞動生產力與實質薪資脫鈎的內容中,我們已看到部分台灣普遍低薪的原因。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造成台灣低薪化環境的因素。首先是非典型就業比例逐年提高。近年來因為全球經濟環境急遽變動,產業結構亦隨之重整,各國勞動市場結構及工作型態也不斷地在改變,企業基於降低僱用成本及追求彈性用才等考量,傾向僱用非典型勞工,來取代現有的全職勞工,非典型就業的浪潮也隨之興起。
根據主計總處《人力運用調查》結果,2013年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工作人數已達59萬人。此外,根據江豐富 (2011) 的研究,在金融風暴之後,國內非典型就業人數(按日、時、件、次計酬之部分時間工作、臨時性及人力派遣等)再創新高。這些非典型工作人數持續飆高至68.7萬人。企業紛紛以委外僱用臨時工等方式來降低營運成本,由於僱用傳統正式員工成本(薪資)相對較高,非典型就業人口的增加也造成整體薪資無法大幅提高的原因之一。
其次,是大量外籍勞工的使用。台灣的外籍勞工大約占總勞動的5% 左右,此一比例無論在全球或是在競爭對手國中,都是相對高的。雖然對於外籍勞工會不會影響國內工資水準,近來沒有相關的研究成果,但根據新加坡的經驗,過多的外勞的確會影響一國薪資水準。近來新加坡也因此採取了限縮外勞與大幅提高使用外勞成本的措施。
雖然政府與企業總是宣稱外勞為「補充性勞力」,亦即外勞從事的是屬於本國勞動「不願」投入的3K(骯髒、辛苦及危險)工作,但外勞究竟屬於「補充性」或「替代性」,實與廠商願意支付的薪資高低有關。外勞之所以為「補充性」勞力,正證明了台灣許多廠商實不願意支付較高的薪資。因此,外勞的大量使用與逐年擴張,實是造成台灣低薪化的另一原因。
參、薪資成長應成為驅動經濟成長的引擎
在「唯GDP主義」的思維中,加薪通常被視為廠商成本的提高,會因此影響生產與產值,進而薪資不進反退。也因此會有馬政府官員所謂「今天你要一顆茶葉蛋(提高基本工資),明天你就會連飯都沒得吃」的言論。事實上,這樣的看法與說法實大大悖於分配公平的潮流,更有甚者,當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UNCTAD) 在2014年九月明確指出:「惟有雇主調高薪資,以提升需求與投資,全球經濟才能夠真正復甦」時,更顯示馬政府的經濟思維實在落後世界潮流太多。
雖然全球都正歷經勞動生產力與實質薪資脫鈎、勞動所得份額逐漸下降而資本所得份額提高的分配惡化情境,但台灣的低薪問題較之其他國家尤其嚴重。國家發展委員會在2015年三月具體指出了台灣實質薪資凍漲的困境,當2000年至2014年之間新加坡、香港、韓國的實質薪資成長率都還有1.3%,甚至2% 的漲幅時,台灣卻是負成長0.1%,在亞洲四小龍中敬陪末座。台灣政府與資本家所共組的黨國資本主義體制對勞動條件的打壓當然難辭其咎。
面對全球更重視分配正義的潮流與對經濟成長思維的改變,台灣不能再故步自封,必須大膽改弦更張,一來改善分配日趨惡化的問題,二來改換經濟成長的驅動引擎。親勞動的經濟政策正是同時達到前二目標的最重要思維。
一直以來,台灣在「內需市場有限」的認知下,過去政府一直視出口為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運用大量的政策工具來帶動出口成長,進而提高經濟成長率,並認為只要經濟得以成長,企業有所獲利,就可帶動就業機會與勞動薪資的提升。然而,根據主計總處《薪資及生產力統計》的結果顯示,1981-1999年的實質平均薪資成長率為5.47%,同時期的勞動生產力(= 實質國內生產毛額 / 就業人數)成長率為4.95%;2000-2012年的實質平均薪資成長率為 -0.32%,同時期的勞動生產力成長率為2.86%。從以上數據顯示,台灣近十年來的實質薪資成長率幾近於停滯,且實質薪資的增加不及於勞動生產力的成長幅度,這也造成勞動報酬份額自1997年後開始呈現下降的趨勢,而資本報酬份額則持續上升,導致國內所得分配惡化。
在出口導向的思維下,上述現象或許不令人意外,畢竟薪資成本對於出口並不是有利因素。然而,薪資難以提升卻成為「內需市場有限」的重要原因,使得經濟落入必須更依賴出口的邏輯中。就民眾或「全民共享經濟果實」的角度來看,薪資是否成長、就業機會是否增加,才是人民所關心的。過去這種仰賴出口而忽略內需的政策,雖提高經濟成長率,但對於帶動薪資成長卻沒有實質上的助益。所以政府應思考如何透過相關政策推動或作為,進而創造好感、讓人民都能夠安居樂業,應是首要之務。
整體來說,過去多數國家奉行的「利潤帶動成長 (profit-led growth)」策略,在各國競相壓低成本、貿易不平衡之下,造成薪資報酬份額下降、利潤份額上升的長期變動趨勢,也說明絕大多數國家的勞動薪資和生產力成長之間存在矛盾,同時也造成個人之間的薪資分配日益不平等,而這種情況在台灣尤其嚴重。這種情況不僅對經濟的穩定和成長造成影響,分配不均的情況更將加速社會動盪和不穩定的風險。面對薪資份額下降及所得分配不均的情況,過去這幾年來,國際勞工組織一直強調各國唯有以薪資帶動成長的模式 (wage-led growth) 才能有夠有效解決。根據國際勞工組織在2014年出版的專書《薪資帶動成長:經濟復甦的公平策略》中指出,薪資份額提高將會帶動國內需求,且實質薪資成長率增加也會促使勞動生產力的成長,因為實質薪資在生產力上有兩個效果,一個是直接效果 — 更高的實際薪資誘使企業引進更高效率的生產方法,來保障自己的利潤;一個是間接效果 — 較高的實質薪資往往導致較高的總合需求。這也是為何國際勞工組織會建議各國應採取「薪資帶動成長」的策略,透過提高薪資來帶動民間消費,才能使經濟永續發展。另外,前述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於2014年的報告也指出,全球貿易受到金融風暴所引起的衰退至今餘波盪漾。因此,依賴出口的經濟體勢必要另外謀求帶動成長的新模式,像是擴大內需和投資,並且認為要完全解決全球經濟危機,應針對其根源採取以薪資帶動經濟成長的所得政策。
整個薪資帶動成長策略又可以分成四個構面。前兩個構面(採行親勞工的社會與勞動市場政策、落實稅制改革)是屬於分配面的策略,主要是希望可以提出勞動報酬份額、提高集體談判協商能力、改善所得分配、降低金融市場化帶來的負面影響。後兩個構面(協助產業轉型、高等教育調整)是屬於需求面的策略(把餅做大),主要是希望可以降低全球化、技術進步、教育快速擴張所帶來的負面衝擊。
就親勞工的社會與勞動市場政策來說,第一項是調整基本工資。傳統經濟學理論認為最基本工資會扭曲就業市場,降低勞動需求,進而導致更高失業率或更多非正式就業。然而,近期的研究,不僅精進過去研究所未考慮到的變數,例如考慮地區本身的獨特因素、勞動人口成長的差異等。按這個方向進行研究,則基本工資對失業率幾乎不構成任何影響。根據英國與美國的基本工資調整經驗,英美的基本工資,均經歷了經濟起伏周期,而且美國更加在金融海嘯期間調高基本工資,但研究發現,即使在經濟狀況不好的時候,基本工資對就業的負面影響仍然沒有因而擴大。這是因為受到基本工資調整影響的族群占整體就業的比重並不高,另外企業也可以透過許多調整機制,如改善效率與減少無謂開支等策略,來降低調整基本工資所帶來的成本上升。知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Stiglitz等10位重量級學者於2012年七月聯名發表公開信 “Time to Raise the Minimum Wage”,呼籲美國政府調升最低工資,更證明了一般認為經濟學家必定反對最低工資的認知實大為誤謬。整體來說,適度地調高基本工資對就業市場的影響並不明顯,反而可以刺激企業效率的精進。
第二項是強化工會力量。過去台灣工會的發展,並沒有呈現與歐美各國工會發展的道路,走向以集體協商為目標的主軸,國外的工會力量較強,能夠提高薪資協商能力,台灣的工會則是呈現出孤兒化、排他化、零碎化等現象。工會組織率低落、缺乏集體協商能力及企業生存的兩難,都會使台灣工會在面對全球化危機時陷入困境。因此,建議政府對工會組織功能較完整的企業進行獎勵性的補助,強會工會功能,鼓勵勞工加入工會,提高工會組織率,平衡「勞資賽局」雙方的議價能力,提高薪資與國家經濟成長之間的連結。
第三項是落實勞動檢查。勞動檢查為貫徹勞動法令之公權力行使,主要任務在建構勞工安全與健康的工作環境,促使職場勞動條件合理化,維護勞雇雙方權益。政府對於勞動檢查無法落實的主因,可能在於國內勞檢員不足問題。由於我國勞動檢查員長期以來嚴重不足,平均檢查人力約每十萬勞工有0.27名,遠低於國際標準,如歐盟建議量為1.5;瑞典2.9;芬蘭1.6;英國1.1。可見我國勞檢人力明顯不足,嚴重影響勞工的勞動安全衛生保障。因此,建議適當增加政府勞動檢查人員,同時提升勞動檢查人員的素質;增加代行檢查機構,擴大代行檢查機構的範圍,以減輕政府勞動檢查機關的負擔。第四項則是加強社會安全。建置更完善的社會安全制度(例如:長期照護、托育政策等),可以減少預防性儲蓄的需求,藉此來提高消費,增加內需。
就落實稅制改革而言,台灣的稅收約佔GDP的12%,是韓國24% 的一半。而且稅收有75% 都來自於受薪階級(勞動者)所繳交的所得稅;而炒房、炒股的獲利,實際所要繳的稅偏低。近年政府多倡言減稅,包括贈遺稅及營利事業所得稅,但從受雇者薪資表現來看,經濟成長的果實都歸於大戶及財團,資本家從減稅所獲得的鉅額利益,並沒有自動流向受薪階層,而是全投入房市與股市,獲取更多的利益。事實上,以減稅來促進經濟發展的新自由主義的想法,若無配套,只會更加惡化所得分配。過去政府主要採用如社會保險等福利政策移轉收支,作為主要平衡所得分配之手段,而在租稅政策方面,則較無平衡國內所得分配考量。建議稅改方向應從改善貧富不均的角度著手,讓勞動所得稅負擔減輕,鼓勵工作就業,讓資本利得稅負合理增加。
在協助產業轉型方面,由於目前台灣的產業發展面臨兩大瓶頸:一是產業的附加價值低,因此無法創造更高的工資;一是產業過度的資本密集,因此無法創造充分的就業機會,尤其是非技術性勞工的就業機會。那為什麼要進行產業結構調整? 那是因為薪資為勞動市場供需雙方所決定出來。基本上,政府要直接干預薪資是很困難的(理論上政府只能夠調整基本工資),目前政府鼓勵企業加薪的誘因政策,包含所謂「加薪四法」,都只是短期的治標方法,真正的治本之道,還是要想辦法讓企業主動加薪,讓企業賺更多的錢,而且願意將利潤分享給員工。
在高等教育擴張方面,應先盤點台灣未來的高等教育人力資源藍圖,配合未來產業發展趨勢來規劃與調整科系。在完備教育退場機制上,重新塑造技職教育的角色地位,並且嚴格執行大學退場機制,建議台灣可以學習日本鼓勵大學校院整併,明確教育法規提高學校自主性、建立危機監管機制、協助學校經營發展、明訂已破產學校的處理原則、保障學生權益措施、教職員就業輔導。日本政府為改善教育支出的效率,日本政府推動大學校院的整併,自2002年起,29所國立大學已整併至14所,私立大學部分,自1995年起,因應200間私立大學面臨學生不足問題,日本政府准許私立學校破產,並要求破產學校協助學生轉往他校就讀。使國內的優質人力資源不致於一窩蜂的以普通大學文憑作為目標。
在教育與產業聯結方面,根據勞動部的《15-29歲青年勞工就業狀況調查》發現青年勞工初次求職有遇到困難的情形,所遇到的困難以「經歷不足」與「不知道自己適合哪方面工作」兩者的比例為最高。建議政府未來應加強青年以及在校生的就業輔導與職涯輔導服務,以縮短「學用落差」與「資訊不對稱」的現象,並且釋出更多的誘因讓企業參與,強化產學合作的功能,協助青年從教育順利接軌至職場。另外,職業訓練都是由勞動部管,教育則歸教育部,未來如果要建立教育與產業之間的聯結,這兩個部會應該一同協商來討論與規劃。
整體而言,我們並非主張要完全拋棄出口導向的政策,而是從過去的經驗,我們必須思考驅動經濟成長的另一種可能性,改從提升薪資與就業的方向來帶動經濟成長。如果增加出口可以直接對薪資與就業有助益,當然就應繼續執行;反之,則應更重視採行一個以薪資或就業為主導的成長策略,這些策略同時結合親勞工分配的社會和勞動市場政策,這些分配政策都有可能會增加薪資份額與減少薪資不均,例如:調整基本工資、加強社會安全系統、保障勞動權益、提高集體協商能力等。再者,過去的經濟成長動力主要是來自於製造業,未來也應轉變為製造業與服務業一起帶動,才能夠更有效吸納就業。最後,透過內需創造正向循環的驅動力,讓更多的服務業品質再精進,進一步提升國人生活水準。
肆、結論
我們主張薪資成長應成為驅動經濟成長的引擎,強調改善勞動條件對於經濟轉型的重要性,最終能成為經濟持續成長的動能。相對而言,也惟有經濟能持續成長,薪資的成長才能有所支撐而得以持續成長。這種薪資成長與經濟成長相互支持的良性循環必須建立,也才能真正擺脫長久以來依賴壓低成本、量產微利、犧牲環境品質與勞工利益來成就出口數字的經濟成長模式,轉型成為創新驅動、少量高價、能讓全民共享共榮的新模式。
當然,我們也必須提醒,欲轉變為創新驅動的經濟成長模式,薪資成長當然是必要條件,但還非充分條件。過去幾年來,中國的基本工資調升幅度之大之快,眾所皆知,然而中國的經濟並未有效轉型升級,還是得靠海外挖角人才、購併企業的土豪方式來試圖「轉型」,更嚴重的是,中國經濟的消費內需不振日益嚴重,是中國經濟下行的重要原因。中國的殷鑑,我們當然必須重視!因此,如何透過政府力量來達成產業的創新、促使產業轉型升級還是台灣無可迴避的。政府過去雖然有無數相關的計畫,成效卻明顯不彰,所以必須改弦更張,提出根本性的產業創新方案,也應積極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
當我們強調「工資帶動型成長策略」時,我們也需注意到國際貨幣基金 (IMF)、國際勞工組織 (ILO)、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 (UNCTAD) 建議的是「使工資成長與勞動生產力更緊密結合」。若一國創新活動動能不足,導致勞動生產力無法有效提升,那麼即使「工資成長與勞動生產力更緊密結合」,也將是一個低度的工資,無法創造經濟成長的良性循環。也因此,要達成薪資成長與經濟成長的良性循環,必須有結構性、整體性的解決方案。想要驅除低薪化的惡魔,必須先釐清低薪化的原因,由根本性、結構性來改變低薪環境,才有可能成功。
邱俊榮/國立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
發表於台灣勞工陣線2016年5月4日舉辦台灣勞工陣線 - 薪資成長與經濟成長嚴重脫鉤 - https://goo.gl/2TWxAb
好法律不如好老闆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1914年,福特汽車公司在工業化100年後,開啟勞權兩項重要指標:第一,保障薪資:每天最低5美元。第二,工作時間限制:每天不可超過8小時,超過工時就算加班,這是最早由資方提出的保障勞動權,可見,天底下也不完全是「慣老闆」,好老闆還是處處有。
當時,美國工人的日薪,大約是2美元,5美元日薪,當然對工人的士氣,具有莫大鼓舞,因此,福特汽車產量品質相繼提升,8小時工時,也使勞工獲得休息,美國休閒產業因此隨之擴大,這是利己和利他雙贏的政策,但是,100年後,勞資從合作演化成對立,實在令人唏噓,想要找到勞資平衡都很困難,遑論雙贏了。
亞當史密斯在《國富論》一書中說:「一個富人的成功,相當於500個窮人的犧牲,平實而論,富裕的生活,奠基在窮人痛苦上」,這句話的確是真理,因此,民主社會為了避免使貧富不均,演變成革命的怒火,所以在企業的第一次分配後,會利用社會福利設計,補足這些不平之處,因為民主國家政府,無權干預私人企業對盈餘的分配,以免違背市場法則,因此,每一次的勞動權修法,總會觸及企業利潤分配的議題,簡單說:立法本身,是一場資本家和勞工的拉鋸戰,因此,盧梭在《論人類不平等起源和基礎》中說:「貧富差距,本來是經濟差距,後來會慢慢演變成政治差距,因為,每一次勞工對資本家的抗爭,會使資方對勞工的同情熱心遞減,而勞工常把資方的不退讓,視為頑固,也會使勞方對資方的怒火遞增」,立法一但走到這一步,就變成惡意的因果循環。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所有國家的勞團,在勞權抗爭上,手段日漸激烈,勞資雙方的人情,也更形淡薄,再加上政客為了選票的表態助力,在這種狀況下,政府的角色所扮演的仲裁,就更顯困難和重要。
2018年之初,《勞基法》二度修法,再度陷入混亂局面,即便總統已經二度道歉,民調顯示:超過50%的人民贊成再度修法,卻有超過60%的人,不知道修法內容,顯示,多數台灣受薪階級,很少關心法律,只靠著電視得來的片面資訊,左右了思考和心態,歷史上,本來就有左傾色彩的民進黨,在執政後,必須向中間靠攏,又被勞團指責偏向資方,而一向站在資方立場說話的國民黨,卻關心起勞工?不管真假,都是好事,第三勢力時代力量,為求表現,從議堂內戰到場外,也險些擦槍走火,闖入總統府限制區淋雨,甚至勞團臥軌,阻礙交通,給人負面的評價。
這時候又傳來南韓基本工資調升為台幣43,000元,相當於兩倍的台灣22K,南韓在兩年前,剛把基本薪資調漲到3.7K,眼看鄰國一直加碼,自己國家低薪十幾年,還在退步中,難免使正在抗爭的台灣勞工,更加沮喪。許多人喜歡以南韓和台灣做比較,因為兩國有相同的歷史背景,走過類似經濟發展道路,也面對強鄰共黨武力壓迫,南韓在困頓中,可以經濟起飛,驚奇連連,而台灣從龍尾巴跌落,卻每況愈下,問題是出在哪裡?
其實,南韓勞工不盡然生活在地獄,卻也不會是天堂,張夏成在《憤怒韓國》一書中說:南韓勞工一直處於憤怒狀態,這也是為什麼南韓勞團,在針對勞權鬥爭中,放火燒車,樣樣敢作,表現比台灣還激烈的原因。80年代,還有南韓勞工在抗爭中現場自焚,可以想像那種激烈場面,但是,很多事情通常是兩面刃,過度激烈抗爭的勞工行為,一定會阻礙資本家的投資,尤其是海外投資者,經常會以勞工抗爭事件多寡,作為投資考量。
南韓的企業環境,是大財團控制的所謂財團企業國家,政府政策,相當程度必須和財團妥協,比較不同的是:南韓司法獨立,成為制約財團的手段,若比較台灣和南韓的司法,南韓司法受人民信任,高於台灣很多,許多大企業污染環境,或用金錢賄絡政府官員,在台灣會被輕判的案件,在南韓根本不可能發生。
根據統計:南韓受薪勞工有1,900萬人,18%屬於大財團企業勞工,中小企業勞工佔了82%,但是,有30%的勞工,拿不到43,000台幣的基本工資,這些勞工就是所謂臨時工,或外派聘僱,並非正職勞工,這些勞工平均月薪,大約25,000台幣,比南韓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薪資26,000台幣,還要低。前面說:南韓是大財團控制的國家,第一大財團企業就是三星集團,勞工10萬人上下,這些員工在南韓就是天之驕子,工資是中小企業的兩倍以上,只有大型外商銀行的薪水可以相比,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南韓年輕人,要拼命讀書,以擠入大財團企業為榮,台灣的企業環境,和南韓相當類似,但是,中小企業的薪水,還不像韓國,差距如此巨大。
因為工資不平等,形成南韓嚴重的貧富差距,根據2015年OECD國家的調查排名,南韓貧富差距是世界排名第四名,從金字塔的分配,就可以清楚理解:20%金字塔頂端人口,所得是8,449萬韓元,但是20%金字塔底端人口所得,只有2,058萬韓元,如果從資產來比較,更為驚人,20%金字塔頂端資產是8億2,000萬韓元,而20%金字塔底端人口資產只有1,300萬韓元,相差64倍。所以,90%受薪階級所得無法儲蓄,而中高所得者只要購屋,一生就被貸款綁架,這種情況和台灣沒有兩樣,所以,判斷勞工生活是否幸福,單看表面數字,無法一窺全貌。
南韓勞團主要力量,都是大財團企業的工會主導,根據統計:大企業的勞工,加入勞團的比率是47 %,但是,中小企業的勞工加入工會只有2%,所以,真正沒有發聲管道的勞工,其實都在中小企業居多,大企業的勞工,只要遭受到不平對待,很快就會找到媒體出力出聲,這種情況,在小企業根本看不到,台灣的情況也是如此,還有另一個使台灣勞團和南韓相較,更形弱化的因素,那就是「黨國體制」。
南韓曾經經歷過強勢軍人獨裁統治,但是,威權政府並沒有把黑手伸進工會,控制勞團,而台灣過去在黨國體制下,多數大企業甚至國營大企業,工會實際上是被資方控制的,這種情況一直到解嚴後10年,才慢慢改善,可見,沒有自由的工會,就不可能產生有力量的勞團,因為勞動權的抗爭,基本上是來自團結。
南韓在2005年,就通過每周工作時數40小時,南韓的《勞基法》稱為《就業及勞動標準法》,立法上採取同心圓理論,把母法放在中心,如同《憲法》位階,提供指導原則和綱領,然後才從中心向外延伸,外圍法律包括:《最低薪資法》、《退休金保障法》、《保障派遣員工法》、《保障兼職員工法》、《工業安全健康法》等等,這些由母法延伸出去的法則,大方向就是不違背母法,甚至對某些行業,也可以立特別法,台灣也有勞動學者建議:應該用這種「同心包圍」理論定訂法律,才不至於造成一雙鞋子,要給眾人穿的感覺。
但是,話又說回來,企圖用一個法律,就解決所有勞資雙法的問題,甚至把台灣十幾年低薪處境,以為靠一套《勞基法》就能處理,那根本是緣木求魚,更露骨說:總統的3萬元夢想,恐怕會等很久。
曾經擔任國策顧問的黃天麟,在一篇文章說:低薪的真正元凶,其實是中國對台灣的磁吸,80%的上市上櫃公司,在中國設廠,百萬台商台勞在中國,迫使每年70萬台灣移民工,只能遠赴海外,這些人口也相對降低了在台灣的消費,生產外移,固然是低薪原因,但是,要追問誰令致之?過去,台商貪求中國勞工便宜,是磁吸因素,現在,中國工資,已經不低於台灣,環保法令更是嚴苛,為甚麼不回家鄉?真正原因就是:台灣不是國家,而中國打壓,才是造成台灣非國家元凶。
鼓勵台商回到台灣設廠,固然可以提高薪資,增加就業人口,問題還是無法突破區域經濟整合的關稅障礙。同樣產品在中國出口,和台灣出口相比,關稅至少差3 %,而這個3%,等於是企業利潤,政府早就理解問題所在,企圖以南向政策,突破中國包圍,卻還是受到中國政治勢力牽制,這個問題短期內無解。
前不久,上海崑山發佈限汙令,300家台商中,一半決定出走,但是中國立即收回成命,因為走了一家,老共不怕,走掉一半,相當於10萬中國勞工準備失業,中國目前經濟調整期間,工人失業,已經是政權最大危機,事件的結果是:發佈限汙令的市長下台,更簡單說:老共還是想辦法扣住大型台灣企業,不讓台商出走,不要讓台商回家,幫助台灣經濟好轉,持續窮台亂台,仍然是老共最高指導政策。
《勞基法》再度修法下場了,會不會造成過勞血汗,短期間無法評斷,我想說的是:好法律不如遇到好老闆,勞工總有一天也會變成老闆,當你遇到壞老闆時,要善用吹哨子,那是勞工的權利,更重要的是:生命中,許多不平等待遇,正好是窮人奮鬥向上的原始動力,在過於舒適的環境下工作,不可能造就偉大企業家的。
1981至2009年來台灣勞動薪資之變化
王鼎鈞.古軒宇.李欣勵.高鴻文
2011.06.21
1980年代末期, 中國大陸實施經濟改革開放政策, 帶動全球產業分工的改變。 各國的
勞力密集型產業, 因為對勞力需求量相對於資本密集型產業來得大, 在成本考量下紛
紛外移至勞力較低廉之中國大陸生產。 而我國產業在這波衝擊下也不例外, 曾經在我
國經濟上有重要地位的勞力密集型產業如紡織業、 成衣業等, 大量外移至中國大陸與
東南亞設廠生產。 尤其1990年代後, 我國開放對中國大陸投資的管制, 對中國大陸投
資也開始快速成長; 1981年當年核准金額為174百萬美元, 2009年的核准金額則已至
7,142百萬美元。 1 如此大量的投資, 表示產業外移的情況愈來愈普遍, 這樣的改變自然
會影響我國勞動市場, 使高低技術勞工的薪資差距產生變化。
勞力密集產業或勞力密集的製程外移, 使得國內許多工廠生產線上的工人、 操作
員、 體力工等低技術勞工的工作機會大量流失。 而低技術勞工需求的減少, 對其薪資
產生不利影響。 相反地, 伴隨我國高科技產業如電子業的發展, 專業技術人員、 研發
人員、 管銷人員等高技術勞工的需求上升, 對這些人的薪資應有正面的影響。 兩者綜
合, 對外貿易將使我國高低技術勞工間薪資差距逐漸擴大。 特別是1990年代開始, 大
量勞力產業及製程外移至中國大陸, 對我國高低技術勞工薪資差異擴大應有重要的
影響。
本文嘗試用1981至2009年以教育程度區別之薪資資料, 分析近30年來我國高低
技術勞工間薪資差異之變化。 第1節先簡單介紹近年來的薪資概況, 第2節則討論高
低技術勞工間的薪資變化, 第3節則為本文結論。 結果發現, 近30年來我國高低技術
勞工間薪資差距擴大, 其中, 對中國大陸投資的成長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1 台灣近年來整體薪資概況
假設一個經濟體的生產函數為固定規模報酬之 Cobb-Douglas 生產函數, 在此函數
下, 勞動及資本報酬占 GDP 的比例將固定。 換句話說, 當 GDP 成長5%時, 勞動與資
本的報酬都將同步成長5%, 整個經濟體呈現平衡成長。 此時, 資本家與勞工的薪資比
維持穩定的關係, 社會的貧富差距不會產生變化。
1引自經濟部投審會, 《99年統計年報》 表13 核准對中國大陸投資分年分區統計表。
1
然而, 由圖1可以看出, 台灣的實質薪資成長率與實質 GDP 成長率並非處於平
衡成長。 1990年以前, 無論是工業部門或是服務業部門的實質薪資成長率皆和實質
GDP 成長率相去不遠。 但1991年以後, 各部門之實質薪資成長率則明顯低於實質 GDP
成長率。 值得注意的是, 1990年代開始, 台灣實質 GDP 成長率逐漸趨緩, 同時間各部
門之實質薪資成長率卻大幅下降。 往後的20年間除了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1年
科技泡沫與2008年發生之金融海嘯使得景氣衰退, 讓實質 GDP 成長率與實質薪資
成長率之間的差距縮小外, 實質 GDP 成長率皆高出實質薪資成長率許多。 其中, 工
業部門實質薪資成長率平均低於實質 GDP 成長率3.8%, 服務業則為3.93%。 2 而勞動
所得成長率相對 GDP 成長率低, 在經濟體僅有資本與勞動兩個投入要素的假設下,
表示資本報酬的成長率高於 GDP 成長率, 且勞動報酬占 GDP 之比例呈現逐年下降
之趨勢。
由圖1可知, 20年來勞動報酬相對資本報酬下降, 顯示資本家與一般勞工之所得
差距應呈擴大趨勢。 另外, 觀察圖1中實質薪資成長率之變化可以發現, 其成長大致可
分為3階段。 1990年以前與 GDP 一同快速成長, 1990年代成長率普遍低於實質 GDP
成長率, 2000年以後雖然亦低於實質 GDP 成長率, 多數時間實質薪資更呈現負成長,
顯示實質薪資不僅停滯不前還微幅下降。 關於這3期薪資變化的原因應各有不同, 尚
有待進一步的探討。 底下將更進一步區分高低技術勞工的薪資, 觀察是否存在薪資差
距擴大之情形。
2 台灣高低技術勞工所得差距變化
1980年代開始, 我國勞力密集型產業由於國內薪資逐漸上升, 加上東南亞各國挾其低
廉勞力競爭下, 開始外移至勞力低廉的國家進行生產。 特別是1980年代末, 中國大陸
2資料來源為主計處國民所得統計與薪資及生產力統計, GDP 成長率依2006年價格計算, 薪資成
長率為經物價調整後計算而得 (以2006年為基期)。
2
實行經濟改革開放政策, 其豐沛低廉的勞動力與語言文化的相似性成為我國對外投
資之首選。 這些大量外移的勞力密集產業或製程, 其工作性質大多不需專門技術, 如
體力工、 機械操作員等, 而所需學歷大多為高中職以下。 因此, 勞動市場上的低技術
工人在面對來自國外的低廉勞力競爭時, 很容易為外國的勞力所替代。 結果造成大量
低技術工作外移, 使國內對於低技術勞工之需求減少, 對其薪資產生負面影響。
相對地, 自1980年代以來, 我國高科技、 資本密集產業迅速發展, 帶動對高技術勞
工的需求。 這些知識及資本密集產業的發展, 需要大量專業技術人員與研發管理人
才, 其工作性質需要較高知識技術背景, 所需學歷大多為專科或大學以上。 由於這些
工作需要專門的技術作為基礎, 在面臨國外低廉勞力競爭時, 受到影響的幅度相對會
較低技術勞工要小。 故伴隨著我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 對於高技術勞工的需求將增
加, 使其薪資受到正面影響。
為了解高低技術勞工之薪資變化, 採用主計處人力運用調查之個體資料, 將薪資
區分為四種教育程度別: 國中以下、 高中職、 專科及大學以上, 再將其薪資調整物價
後 (以2006年為基期), 取所得在基本工資以上者作平均, 以去除臨時工以及非正職
工作者的部份。 3 接著以國中以下平均薪資作為低技術勞工之所得, 大學以上平均薪
資做為高技術勞工所得, 最後得到如圖2所示, 大學以上平均及專科之平均對國中以
下平均薪資之薪資比。
不過1990年以後, 台灣高等教育開放, 許多專科改制成為大學, 使大學生人數不
停上升, 但其平均素質可能降低, 進而壓低大學生本來的平均薪資。 為控制高等教育
開放對大學以上平均薪資可能的衝擊, 另取大學以上薪資最高千人之平均薪資對國
中以下平均薪資之薪資比, 以反映高等教育未開放下薪資比可能之變化趨勢。 在此
3資料來源為行政院勞委會勞動條件處, 參見基本工資之制定與調整經過內提及的數據並以此加以
自行推算出各年度之基本工資。
3
所謂之大學以上薪資最高千人, 代表的是無論高等教育有無開放皆有大學念的一群
人; 以其薪資之平均與國中以下的平均薪資做比較, 方可清楚看出近年來高低技術勞
工之薪資變化趨勢。
觀察圖2可以得知, 若以大學以上平均薪資對國中以下平均之薪資比來看, 30年
來薪資比不僅未上升, 反而呈下跌趨勢; 尤其是2005年以後薪資比明顯下跌, 2008年
左右更是低到30年來的最低點。 此一長期下跌現象推測與高等教育開放有關, 可能
是大學生人數增加使得平均薪資下降所致。 然而, 在控制高等教育開放之效果後, 大
學以上最高千人平均薪資對國中以下平均之薪資比明顯上升。 30年前薪資比為2, 現
今薪資比已接近3, 表示高低技術勞工在過去30年來, 其薪資差距的確呈現擴大之情
形。
更進一步觀察大學以上最高千人平均對國中以下平均之薪資比, 發現薪資比的上
升主要是從1990年代開始, 與1991年開放對中國大陸投資之時間點相同。 圖3畫出歷
年對中國大陸核准投資金額與薪資比之比較圖, 由圖中可以看出, 薪資比與對中國大
陸核准投資金額兩者趨勢幾乎相同, 其中1990年後的幾個波峰時間點也相同; 計算其
相關係數為0.88, 表示兩者高度相關。 此結果暗示開放對中國大陸投資後, 許多台灣
勞力密集產業外移至中國大陸設廠, 可能對台灣低技術勞工之薪資有不利的影響, 造
成高低技術勞工薪資比惡化。
3 結語
1990年以後, 我國實質薪資成長率普遍低於實質 GDP 成長率, 表示社會上實質勞動
報酬與實質資本報酬之差距正逐漸擴大。 2000年後, 這樣的狀況不僅持續, 實質勞動
報酬更時常呈現負成長, 表示實質 GDP 成長帶來的成果幾乎全為資本擁有者所有,
這將造成所得分配的惡化。 但關於勞動報酬占 GDP 比例下降的原因, 未來仍有待進
一步探討。
4
其次我們對勞動報酬的變化做更深入的探討。 依照學歷區分高技術勞工與低技
術勞工, 在控制1990年高等教育開放的影響後, 發現高低技術勞工的薪資差距於1990
年後明顯呈擴大趨勢。 這與我國開放對中國大陸投資之時點吻合, 推測對中國大陸投
資與貿易的開放, 對我國之低技術勞工產生不利影響, 導致高低技術勞工之薪資比逐
漸擴大。 此結果再次說明我國的所得分配在近年來出現惡化的現象。
綜合本文所有討論, 自1990年開始, 近20年來我國之所得分配已經呈現惡化趨
勢。 不僅實質勞動報酬占實質 GDP 比例下降, 即使是實質勞動報酬本身內部之高低
技術勞工所得分配也成惡化趨勢。 一般來說, 高技術勞工收入較高, 較有閒暇資金用
於投資儲蓄, 應較低技術勞工持有較多之資本。 在此條件下, 將兩效果合併考慮, 則
我國社會所得分配惡化實不容忽視, 未來應對惡化原因做更深入研究, 以提供改善之
道。
人力銀行調查:1980後平均起薪縮水逾2千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YES123求職網今(12)日公佈「薪資滿意度與窮忙世代調查」最新調查結果,比較不同世代在在畢業或退伍後「第一份工作」的起薪,20年來竟實際縮水逾2千元。該調查顯示,1990年以後出生的「九零世代」起薪平均為28,179元;1980到1989年出生的「八零世代」起薪平均為28,635元;1979年以前出生的「七零世代之前」起薪平均為30,288元。
人力銀行表示,雖然政府近期呼籲企業加薪,將獲利回饋給員工,甚至想積極解決低薪問題,但是社會中實際的薪資狀況、勞工對自己收入的期待、是否遭遇長期凍薪、「窮忙」認為薪資和努力不成正等議題仍有待調查,因而發起進行「薪資滿意度與窮忙世代調查」。該調查於2017年12月27日到2018年1月8日,以網路問卷進行抽樣,調查20歲(含)以上,且目前有工作的該求職網會員(已畢、退伍或免役者),有效問卷共1,134份,信心水準為95%,誤差值為正負2.91%。
勞工窮忙 付出不成正比
調查發現,勞工覺得對目前工作付出的「體力與心力」,與薪資水準有「成正比」的,僅佔34.4%,代表認為「沒有成正比」的,就高達65.6%。此外就工作的意義來看,覺得「薪資高低比較重要」的,比例為26.5%;覺得「成就感高低比較重要」,比例僅佔5.8%;其餘認為「兩者同樣重要」,比例高達67.7%。
評估自己的經濟與家庭狀況,調查也顯示,自認目前屬於「低薪階級」的,佔了66.7%,其中又分成:41.3%「無法兼顧家庭與事業」,以及25.4%「能兼顧家庭與事業」;另外,自認目前屬於「中產階級」的,則佔了30.2%,其中又分成:14.3%「無法兼顧家庭與事業」,以及15.9%「能兼顧家庭與事業」;至於自認目前屬於「高薪階級」的,僅佔了3.1%,其中又分成:0.5%「無法兼顧家庭與事業」,以及2.6%「能兼顧家庭與事業」。總的來說,合計有五成六(56.1%)的人,目前「無法兼顧家庭與事業」,處於工作與生活失衡的狀態。
調查結果更發現,合計有65.1%的勞工,認為自己「工作狀態算忙碌」,其中又分成:34.4%為「盲目工作中、無職場目標」,30.7%為「沒有盲目工作中、有職場目標」。其餘34.9%自認「工作狀態不算忙碌」,但其中又分成:27%為「盲目工作中、無職場目標」,7.9%為「沒有盲目工作中、有職場目標」。因此整體而言,合計有六成一(61.4%)的人,目前屬於「盲目工作」的狀態中。
世代差異 起薪縮水數十年
該調查亦針對不同世代進行交叉分析,將1990年以後出生者稱為「九零世代」(佔調查樣本比例90.1%);1980到1989年出生的「八零世代」(佔調查樣本比例85.8%);1979年以前出生的「七零世代之前」(佔調查樣本比例78.7%)。
交叉分析結果發現,不同世代畢業或剛退伍後第一份工作的起薪竟相差逾2千元,「九零世代」起薪平均為28,179元;「八零世代」起薪平均為28,635元;「七零世代之前」起薪平均為30,288元;第一份工作起薪總平均則是落在28,918元,由年輕世代拉低平均。
超過忍耐極限!八成二上班族凍薪2.4年
By 三立新聞網, www.setn.com查看原始檔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遭遇長期凍薪情況,是否總覺得薪資和努力不成正比,從早忙到晚,甚至毫無目標工作,結果收入還不夠用,導致生活吃緊?長時間薪水停滯不前,也讓多數人相當不滿!
從yes123求職網的調查顯示,上班族平均能忍受1.8年完全不加薪。不過同樣被詢問:已經多久沒有加薪了?答案恐怕早就超過忍耐極限,調查發現,合計在一年(含)以上「沒調薪」的,共佔了八成二(82.3%),平均下來則是2.4年,代表大概有876天沒被加薪!至於2.4年的長度,也是五年以來的新高。
有21.7%的上班族透露,曾經以「不滿意薪水」當成離職的理由;結果其中又有四成六(46.3%)表示,「有獲得」加薪慰留,也代表沒有獲得調薪留人的,比例過半,達到53.7%。
▲圖/pixabay
因此衡量在今年替自己「最快的」加薪方法當中,仍然有55%覺得是「成功跳槽,而且換到薪水更高的公司」;有42.3%卻認為,「靠投資理財,而且有獲利」;也有33.3%覺得是「選擇下班後或休假時去兼差」;還有26.5%表示,「花時間補習進修,然後考取證照」;或者「自行創業,而且有獲利」,也佔了22.2%!
對薪資不滿意的情況,是否從剛進社會時就開始?拉長時間來看,調查發現,在畢業或退伍後,「第一份工作」的月薪,平均落在28,918元。若以「世代」交叉分析,首份工作起薪的呈現為:「九零世代」為28,179元;「八零世代」為28,635元;「七零世代之前」為30,288元。
相較下,「目前工作」的月薪,平均落在35,566元,但「期望薪資」平均達46,000元,目標達成率77.3%,代表兩者的落差有22.7%。(35,566除以46,000,約等於0.773)而且畢業或退伍後至今,平均共跳槽3.2次,再以28,918元起算,等於出社會迄今,薪水增加了6,648元,增幅有兩成三(23%):因此估計每跳槽一次,月薪可提高2,078元,或者上升7.2%。
樣以「世代」交叉分析,「目前工作起薪」與「期望薪資」,以及「達成率」分別是:「九零世代」為29,908元與36,466元,達成率82%;「八零世代」為34,933元與44,172元,達成率79.1%;「七零世代之前」為43,758元與60,946元,達成率71.8%。
除了對薪資不滿意,還要擔心不夠用!根據yes123求職網的調查顯示,以目前薪資水準來看,高達75.7%的人自認生活屬於「手頭吃緊」狀態;至於生活經濟缺口有多大,調查發現,月薪平均要再加8,605元,才能解除危機。也以經常性薪資39,865元估算,大約要再加薪21.6%。
同樣以「世代」交叉分析,目前「手頭吃緊」比例結果呈現:「九零世代」為72.9%;「八零世代」為75.6%;「七零世代之前」為79.3%。
導致「薪水縮水」的另一項原因:就是被物價的漲幅吃掉了!調查也顯示,回顧2017年,高達九成一(90.7%)的上班族表示,生活總開銷「有增加」;他(她)們進一步認為,如果要完全彌補的話,平均期盼今年能加薪8.9%,以經常性薪資39,865元反推,大約要加薪3,548元。
更糟糕的是,還有高達53.4%的人透露,在去年(2017年)曾經碰過「變相減薪」!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發現,在可複選的情況下:其中五成九(59.4%)是遇到「年終獎金縮水」;36.6%屬於「刪減加班費」;29.7%為「分紅縮水」;有的則屬於「刪減績效獎金」(22.8%),以及「刪減三節獎金」(18.8%)等情形。
不論無法調薪的導火線為何,回顧整個職涯,曾經「主動」開口向老闆要求加薪的,其實僅有三成一(30.7%)的人,表示自己有過這樣的經驗;可惜最後「真正成功」被加薪的機率並不高,此次調查結果發現,「成功率」只有28.7%!相形之下,曾因「工作表現佳」,讓公司「主動」替自己加薪的,比例也僅有15.9%!
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建議,與老闆或主管「談薪」,不能光靠談心、論交情,必須拿出實際的工作成績!而且光KPI達成率並不夠,要凸顯與其他同仁不同的表現:像是某些專案成果,結果替公司省下多少成本,或者創造多少營收、獲利,拿出具體貢獻數據,作為要求加薪的依據!
另外若想轉行到高薪行業、職務,楊宗斌認為,首先要下定決心「大破大立」、「砍掉重練」,勇於走出職場舒適圈,薪資與職位才有翻轉的可能性!不過想要「跨界、跨部門」工作,補強產業知識、專業技能,甚至考取證照,其實是刻不容緩的,一旦規劃轉換跑道,就需要馬上投入時間與金錢,再去學習「一技之長」或「第二專長」。
薪資滿意度與窮忙世代調查是由yes123求職網於2017年12月27日到2018年1月8日,以網路問卷進行抽樣,調查20歲(含)以上,且目前有工作的求職會員(已畢、退伍或免役者),有效問卷共1,134份,信心水準為95%,誤差值為正負2.91%。
低薪窮忙 7億人日薪不到91元
By 經濟日報, money.udn.com查看原始檔一月 24日, 2018
A- A+
2018-01-24 01:32經濟日報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
雖然全球經濟成長,但國際勞工組織(ILO)22日發布報告指出,全球勞工今年要找到好工作可能仍不容易,今年全球失業率雖預估將下滑,但也警告勞工低薪窮忙的普遍現象,亞洲更有將近10億人的飯碗易受威脅。
ILO在「世界就業社會展望」報告中預估,受惠於經濟普遍成長,今年全球失業率為5.5%,略低於去年的5.6%略有改善,但針對全球勞工市場的健全狀態發出嚴重警告。ILO祕書長賴德說:「全球失業情況雖已回穩,尊嚴勞動赤字依然普遍,全球經濟仍未創造出足夠就業機會。」
報告也點出勞工低薪窮忙的現象,世界各地約7.3億人平均日薪不到3.1美元(約新台幣91元),這些勞工大多從事臨時工或季節勞工,缺乏合約保障與保證薪資。問題出在「弱勢就業」居高不下,這類工作包括幾乎沒有社會與契約保障的非正式工作安排,導致工作保障降低、收入不穩或是無法獲得社會保護。
報告說,全球在減少弱勢就業上取得的進展已陷入停滯,還可能在未來兩年出現逆轉,而這類工作已影響近14億人,占全球勞工42%,到2019年還可能衝擊另外3,500萬人。
ILO指出,這個問題在開發中國家最為嚴重,75%勞工缺乏穩定工作,處於「弱勢」就業狀態,而這些國家受到普遍的窮忙現象影響也最大。
在亞洲部分,報告指出,以全球標準來看,今年亞洲失業率可望維持在算低的4.2%,然而,亞洲將近10億人的飯碗依然易受威脅。
砲轟電視台肥貓多 他不為五斗米折腰
2018/01/15 07:47
邰智源曾以模仿節目上演藝事業高峰。(翻攝自邰智源臉書)
〔娛樂頻道/綜合報導〕52歲男星邰智源在麥卡貝網路電視主持《木曜四超玩》近3年,去年發展出「一日系列」體驗各行各業,大受好評,他卻抨擊電視台高層太多肥貓「尸位素餐」(意旨空占著職位而不做事,白吃飯)。
邰智源曾以模仿節目攀上演藝事業高峰,近來卻轉戰網路電視,《聯合報》報導,他坦言:「現在確實沒節目找我,沒人找就沒人找,我這人一輩子不為五斗米折腰。」他也認為,年輕人的力量會越來越強,所以尸位素餐的人會越來越少。
在網路世界發展,難免遇到酸民挑釁,邰智源表態「不歡迎毒舌」,「希望喜歡我的人都有禮貌,不歡迎發洩情緒的人,我的粉絲團也是,謾罵一律封鎖」,他自豪這輩子腰桿挺得直,不怕得罪任何人,更形容自己就像「丐幫」不怕要飯。
勞動部8日將審議基本工資,104玩數據分析全台10年來19縣市,共365萬筆正職工作後發現,新竹縣市以月薪4萬2000元拿下2021正職工作月薪中位數第1名,其次依序為台北市4萬、桃園市與新北市3萬7000元、苗栗縣3萬6000元、台中市3萬5000元。在「10年薪資成長王」項目中,新竹縣市也獲得第1名,而「2020年荷包大滿王」第1名則是苗栗縣。天龍國輸了!全台薪資王不是北市 台北人每月結餘不到8000元 https://bit.ly/3a8W5LU
104玩數據5日公布「19縣市薪資榜單」,在2021年薪資王中,新竹縣市月薪中位數是4萬2000元,位居第1名、其次為台北市4萬元、桃園市及新北市3萬7000元並列第3。104玩數據指出,產業發展長期重北輕南,薪資也呈現北高南低的現象,北桃竹是金融服務業、半導體、資通訊、製造業、軟體服務業之重鎮。
104玩數據:新竹縣市奪正職工作月薪中位數第1
至於「10年薪資成長王」比較2021年及2012年正職工作月薪中位數成長幅度,新竹縣市與苗栗縣、台東縣及屏東縣薪資成長幅度為20%,並列第1。宜蘭縣及南投縣則是18.5%,位居第2。第3名則是台南市及高雄市,漲幅為17.9%。
「2020年荷包大滿王」則是採用104求職會員2020年薪資,並參考主計總處最新2020年平均每人每月消費支出,將「薪資收入扣掉消費支出」得出。第1名是苗栗縣,結餘有1萬5000元、第2是桃園市,結餘為1萬2000元、第3則是新竹縣市,結餘1萬2000元。104玩數據表示,台北市月薪3萬8000元僅次於新竹縣市,但台北市每月支出超過3萬元,結餘不到8000元,台中及高雄也受到高消費支出影響,結餘僅有6000至7000元。天龍國輸了!全台薪資王不是北市 台北人每月結餘不到8000元 https://bit.ly/3a8W5LU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全球資訊網-便民服務-個人保險費/給付金額試算-勞保、就保給付金額試算-勞工保險-老年年金給付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全球資訊網-便民服務-個人保險費/給付金額試算-勞保、就保給付金額試算-勞工保險-老年年金給付
勞保老年年金月領,60歲還是65歲申請誰划算?達人算給你看:勞保局太精明「靠自己最有尊嚴」
2023/09/23 23:22:46
作者 R姐財富方舟-廖嘉紅
老陳是一個勤奮的工程師,58年次。他換過幾個工作,每個月的勞保投保薪資是45800元,累積勞保年資35年。他想要申請「勞保老年年金(月領)」,但他不確定是60歲申請,還是等到65歲再申請比較划算?老陳覺得很困惑。
首先,我們先了解勞保月退休金計算公式:
A式:平均月投保薪資 x 年資 x 0.775% + 3000
B式:平均月投保薪資 x 年資 x 1.55%
擇優給付。
所以勞保月退的金額,與勞保年資及「平均月投保薪資」相關。而「平均月投保薪資」,就是加保期間最高 60 個月之月投保薪資平均計算。
提前請領,勞保老年年金給付:
很多人都有聽說過「勞保老年年金(月領)」可以「提前領」或「延後領」,而且領到的錢會「加%」或「減%」,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勞保老年年金」法定請領年齡,自107年起逐步調高到65歲。所以今年112年,法定請領年齡為63歲,最快在滿58歲時,可以提前請領「勞保減給老年年金給付」,每提前1年會減給4%,最多提前5年,減給20%。
因為老陳58年次,看表得知法定請領年齡為65歲,最快在滿60歲時,可以提前請領「勞保減給老年年金給付」,但提早5年請領減給20%。
「勞保減給老年年金給付」試算:
當老陳年滿60歲,退休時前「平均月投保薪資」為45800元,有30年的保險年資,提早5年請領減給20%:
A式10919元,B式17038元。
擇優每月給付為B式17038元
5年後老陳65歲,「平均月投保薪資」為45800元,保險年資增加為35年:
A式15423元,B式24847元。
擇優每月給付為B式24847元
以上為「老年年金給付」線上試算結果(實際請領額度仍以勞保局核撥為準)
勞保老年年金(月領)」60歲領,還是65歲領最划算?
◆「老年年金」60歲每月領17877元,65歲每月領24847元。60歲可以提早5年領,65歲每月領得比較多,好難抉擇,你也是這樣覺得嗎?
◆我們一起算算看,60歲開始領月退,5年到底領多少?
17877元*5年*12個月=1,072,620元
5年總領大約107萬。
◆65歲月領比60歲的月領,每月多領多少呢?
24847元-17877元=6970元
哇!65歲月退每個月多領幾乎7千元,積少成多也很驚人,目前還很難判斷哪個年齡退休最划算,對嗎?
◆65歲月退要領多久,才能比60歲月退多呢?
5年的月退總領1,072,620元÷6,970元=約153.89個月,也就是大約12.87年。所要以78歲時「65歲申請月退」超越「60歲申請月退」,而目前的平均壽命約80歲,所以勞保局是有精算過的。
結語:
「勞保老年年金(月領)」的金額隨著年齡增加,但需要多繳納更多的勞保費。例如,65歲月退金額比60歲月退金額高,但需要再繳納5年的勞保費,且在78歲超過60歲申請「勞保減給老年年金給付」。 R姐財富方舟-廖嘉紅 - 老陳是一個勤奮的工程師,58年次。他換過幾個工作,每個月的勞保投保薪資是45800元,累積勞保年資35年。他… | Facebook
這只是單純從「勞保老年年金(月領)」來討論,我就曾經遇到長輩先申請失能給付,再申請老年給付。因此,何時辦理勞保退休,還需要依照各自的情況與需求決定。
重點是:計算後,你覺得,只依賴社會保險足以讓你過有尊嚴的退休生活嗎?還是除了社會保險,需要自行多準備退休金,好讓自己擁有美好的退休生活?勞保老年年金月領,60歲還是65歲申請誰划算?達人算給你看:勞保局太精明「靠自己最有尊嚴」 | 個人理財 | 理財 | 經濟日報 https://bit.ly/3LCnRDI
勞保局太精明「靠自己最有尊嚴」 | 個人理財 | 理財 | 經濟日報 https://bit.ly/3LCnRDI
「國民年金」後悔繳…若不繳交會被罰款嗎?5大國保常見問題!
2023-09-23 14:34 聯合新聞網/
「國民年金」後悔繳…若不繳交會被罰款嗎?5大國保常見問題! | 個人理財 | 產經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46riDmf
民國97年10月開辦的國民年金保險,今年10月就屆滿15年,而且目前已有138萬人正在領取國保老年年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民年金不繳有關係嗎?俗稱「國保」的國民年金,主要是保障沒有參加勞保、農保、公教保、軍保的國民,未來退休時也能有一定的經濟生活;然而,對於待業中的勞工朋友來說,卻彷彿是一筆額外的「失業懲罰金」,甚至近日就有網友發文抱怨「好後悔繳國民年金」,貼文曝光後,也立刻引起網友熱議。
一、國民年金該不該繳?過來人曝慘痛經驗:年輕人繳不划算
日前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怨2公社」發文表示「好後悔繳國民年金…」,並說「最近研究了一下國民年金,發現以後領回來的錢少得可憐,以前傻傻的不懂,不想一直被我爸媽念就去繳,說啥也是一個保障,最近自己了解以後發現真心不建議」,甚至在文末建議「待業不到一個月可能就算了,超過一個月的話還是想辦法加入勞保吧」。
而此番言論也引起兩派網友論戰,不少過來人點出:「年輕人繳不划算,要學公司阿姨快退休時立馬繳」、「繳得少當然領得少」、「領不回什麼錢,而且越繳越多錢」,甚至還有人指出「對爸媽那輩有保障啊,因為我們繳的都被他們領去了」、「都沒工作,哪有錢繳年金」、「已經失業還繳國民年金?是要叫我去搶劫嗎」。
但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善的循環,我的父母因為退休後有持續繳國民年金,所以65歲後開始領回,雖然每月幾千塊不多,但也減輕一些負擔,身為子女的我也稍微能喘口氣,至少家中的水電瓦斯網路的帳單能支付」、「我還賺到一小筆,一開始剛滿25歲,傻傻不懂乖乖繳了幾期,剛好也生了一個兒子,領了一筆生育補助」。
二、國民年金究竟是什麼?為何只有我收到繳費單?
看完以上真實案例,你是否對國民年金仍有一點點陌生呢?原則上,可先記得「有工作保勞保,沒工作保國保」這個大方向。
簡單來說,俗稱「國保」的「國民年金險」,當初推動的初衷是,希望民眾在沒有參加其他相關社會保險的期間,若遭遇人生重大變化時,也能夠讓自己或家人獲得基本的給付保障!
因此,可參與國民年金的對象包含:在學學生、替代役、家庭主婦、待業者、受刑人等族群,只要年滿25歲、未滿65歲,在國內設有戶籍,且未領取勞保老年給付、公教保養老給付及軍保退伍給付的國民;在未參加勞保、農保、公教保或軍保的期間,一旦符合納保資格,就會自動被納入國保並收到繳款單。此外,被保險人也不用額外辦理加保、退保手續。
三、國民年金每月要繳多少錢?參加國保能享有什麼好處?
首先,自2023年1月1日起,國民年金保險每月投保金額為19,761元,保險費率10%,而若換算成一般民眾自付比例6成、政府負擔4成,每月負擔金額如下:
一般民眾:每月需繳1,186元
計算公式
國民年金每月保險費=19,761 ×10%=1,976元
其中一般被保險人每月自付保險費=19,761×10%×60%=1,186元
政府每月應負擔保險費 =1,976-1,186=790元
所得未達當年度最低生活費2倍以及輕度身心障礙者:每月需繳889元
(民眾自付45%、政府負擔55%)
所得未達當年度最低生活費1.5倍以及中度身心障礙者、中低收入戶:每月需繳593元
(民眾自付30%、政府負擔70%)
(註1:低收入戶及重度以上身心障礙者為政府全額補助,被保險人無須自付保費。)
(註2:自109年6月起將「中低收入戶」納入補助對象。)
再者,或許你仍想問,「我都已經失業在家了,為何還要繳國民年金這筆錢?可以獲得什麼保障嗎?」事實上,只要你有按時繳納保險費,就可以獲得5大權益保障,包括:可請領生育給付、老年年金給付、身心障礙年金給付、遺囑年金給付以及喪葬給付等,讓你未來的生活更有保障。
四、可以不繳國民年金嗎?如果欠繳國保將損失什麼權益?
而若真的不去繳國民年金會被開罰,或是損失什麼權益嗎?根據勞保局網站指出,民眾若不繳保費,保險年資將不予計入,如果都沒有繳費,等於沒有有效的保險年資,未來也不能請領任何年金給付。
但需留意的是,勞保局曾在2020年9月隨機挑選200名國保欠費者,並針對欠費者本人發出催繳通知,若30天內仍沒有繳清保費,就會再對其配偶開出催繳單;而若其配偶在催繳單開出後,30天內也沒繳完保費,就會被開罰。
初次欠費者會被開罰3千元,之後再欠費12個月,罰鍰金額再增加3千元,最高可至1萬5千元。但須留意的是,如果被保險人年所得達50萬以上,或個人土地及房屋價值合計達500萬以上,就應自行繳納國保保費,配偶不須負擔他欠繳的國保費用。
五、真的有經濟困難怎麼辦?國民年金保險10年內都可補繳
另一方面,如果真的有經濟困難,短期內無法繳納國保費用該怎麼辦呢?原則上,只要是10年內的保險費都可以補繳,所以如果是因為暫時沒有收入無法繳費,可以等過一陣子經濟較寬裕時再補繳,延遲繳納期間會按照郵局一年期定存固定利率按日加計利息,但每月保險費核計利息如果在30元以下,將予免徵。
除此之外,如果家庭總收入較低,也可以向戶籍所在地的直轄市、縣(市)政府或鄉(鎮、市、區)公所洽詢申請是否符合所得未達一定標準的補助資格,經過審查符合條件者,可以提高政府補助保險費的比率。若欠繳保險費金額累計達3,000元以上,且公告年度的個人綜合所得總額在50萬元以下,甚至可向勞保局申請分期繳納。
「國民年金」後悔繳…若不繳交會被罰款嗎?5大國保常見問題! | 個人理財 | 產經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46riDmf
-----------------
台灣低薪的原因 https://bit.ly/3t4MIJZ
每次政府公布薪資統計,總要挨罵,薪資成長緩慢被罵,創新高被罵得更慘。有一年耶誕節前夕,經建會公布了薪資創新高的好消息,次日抗議電話如潮水湧入,民眾認為日子這麼難過,哪來創什麼新高。
觀察1990年以來的數字,台灣這些年薪資成長確實大不如前,1990~2000年國人在十年之間的總薪資成長72%,但最近十年(2012~2022)只成長25%,也許有人會說昔日基數低,因此成長率才比較高,那麼,我們直接比薪資的金額好了,1990~2000年增加了1.7萬,2012~2022年只增加1.1萬,今不如昔甚遠。
很明顯,1990年代的薪資成長快速,2000年以來則轉為龜速,只要通膨率略高一點,實質薪資馬上變為負成長,今年的情況就是如此。所以,如今台灣薪資成長低緩一事,已無庸辯論。只是上述薪資變化指的是各行業薪資平均數,若依個別行業觀察,有些行業的薪資仍佳,然而,僱用最多人的服務業,其薪資成長卻是緩慢無比,而這正是台灣平均薪資拉不高的主因。
統計顯示,2001年服務業受僱人數占比50.8%,隨著服務業就業機會逐年成長,2022年這個比重已升至58.1%,這意味著近21年來釋出就業機會最多的是服務業,尤其是住宿餐飲業、支援服務業21年來受僱人數成長逾2倍,藝術休閒娛樂業也成長逾1倍,諷刺的是,這些就業機會成長逾倍的行業,偏偏又是薪資成長最緩慢的行業,如此加權平均之後,自然會拉低平均薪資,如此,台灣焉得不低薪?
這些服務業的薪資成長究竟有多慢?依主計總處的資料,近21年(2001~2022)來製造業總薪資成長57%,服務業薪資增幅僅製造業的一半,同期間僱用人數增加最快的住宿餐飲業薪資只成長39%,支援服業更只有成長8%,藝術休閒及娛樂也只有40%,遠遠不及製造業的成長,當勞動市場釋出最多工作機會的行業,皆屬於薪資成長緩慢的行業,青年人怎會不生氣呢?
21年來服務業部門的受僱人數增加了184萬,是製造業的3倍,而服務業多數行業薪資本身就低,加以成長又慢,無異雪上加霜,以住宿餐飲業、支援服務業及藝術休閒服務業而言,2022年每月總薪資都不到4萬,莫說不及半導體業的9萬,連與製造業的6萬也有很遙遠的距離,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一個行業總薪資不到4萬,初入職場的青年人將會更低,還有總薪資是月薪加上年終獎金、加班費,真正的月薪那就更低了。
再把時間拉到近十年(2012~2022),就業機會在這段期間增加了110萬人,四分之三的就業機會來自服務業,僅住宿餐飲業、支援服務業即逾20萬,這個趨勢告訴我們,未來要紓解失業仍得靠服務業,只是服務業的低薪若不改善,不但會讓平均薪資難看,各階層的所得差距也將擴大,社會自此永無寧日矣。
小檔案■依主計總處調查,2012年受僱員工人數707萬,2022年817萬,十年之間增加110萬人,其中製造業增24萬,服務業增81萬,服務業中的住宿餐飲業增13萬,支援服務業增7萬,批發零售業增14萬,新增的就業機會有四分之三來自服務業。
小檔案■1980年我國產業結構仍以製造業為主,工業與服務業的受僱人數367萬裡有55%來自製造業,來自服務業的比例只有32%,2022年此一結構出現重大改變,817萬的受僱者有58%來自服務業,來自製造業者只占35%。
台灣低薪的原因 https://bit.ly/3t4MIJZ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