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推淨零轉型 全台首座零耗能辦公室曝光
全台第一座零耗能辦公室「芒果樹辦公基地」位於高雄大寮。(高市府刊物高雄畫刊提供)
高雄推淨零轉型 全台首座零耗能辦公室曝光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a3DcGv
2024/05/03 21:34
〔記者葛祐豪/高雄報導〕高雄市長陳其邁力推淨零轉型,成立淨零學院培育人才,全台第一座零耗能辦公室「芒果樹辦公基地」,就位於高雄大寮,該基地使用在地材料、環保建材,並節省不必要建材,達成「零耗能建築」目標。
陳其邁強調,淨零轉型需要跨領域合作,全台第一座零耗能辦公室「芒果樹辦公基地」,就位於高雄市大寮區立德路528號,3層樓高圓弧曲線建築物,經過7年的孕育,芒果樹基地誕生,只為環境與芒果樹共生。
「當遇見這棵守護百年芒果樹,第一個念頭就是保留它!」陳其邁說,從樹木的健檢及調養開始,為芒果樹設計最適宜的生長環境,進行一系列環境監測,包含樹木根系、日照、通風環境等微氣候量測,導入實測1年的環境微氣候資料,進行環境模擬,目的為了打造人、樹及環境融合共處建築,成為自然共生新典範案例。
陳其邁表示,「芒果樹辦公基地」使用在地材料、環保建材,並節省不必要建材,正是淨零轉型關鍵,建築設計整合不同領域專業,包含建築、土木、植物、民間團體等專家,找出因應氣候變遷危機的環境與建築解決方案,達成「零耗能建築」目標,兼顧舒適、美學及省能源。
陳其邁認為,2050淨零碳排已成為世界各國共識,高雄排碳量約占全國20%,市府全力支持產業減碳計畫,全國最大的碳交易供需市場就在高雄,市府去年通過「淨零城市發展自治條例」,陸續成立淨零學院培育人才、發行全國首檔政府綠色債券,迎接碳權交易所正式掛牌,期盼綠色金融等市場從高雄出發。
高雄推淨零轉型 全台首座零耗能辦公室曝光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a3DcGv

火力跟核能,提供台灣穩定又低廉的電力。2016年,台灣45%火力跟核能,提供台灣穩定又低廉的電力。2016年,台灣45%


▲台灣4月起將調漲電價(資料圖)
南韓電價3年漲8成!國際認證台灣電價超低 產業人士:重要的是競爭力 | 政治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https://bit.ly/49LKkrW
近年國際燃料成本大漲,去年各國紛紛調漲電價,國際能源總署(IEA)2023公布各國電價,台灣住宅用電排名全球第5低、工業用電排名第3低。以住宅電價來說,台灣過去2年漲幅約為3%,韓國則高達53%;工業電價台電累計漲幅32%,但韓國則高達87%。經濟部表示,台灣電價漲幅低、單價也低,低於世界各公各工業大國一定差距,持續保持產業競爭力。產業界人士就指出,會不會影響產業競爭力才是他們所關注的!
以日本為例,由於火力發電所需的液化天然氣(LNG)價格上漲,去年政府同意7大電力公司調漲家庭用電,東京電力為14%、北海道電力為21%、東北電力為24%、四國電力為25%、中國電力為29%、沖繩電力為38%,最高的北陸電力漲幅甚至高達42%。標準家庭用電價格漲幅在14%~42%,每度電最高來到33.03日元,約合新台幣7.2元,
南韓電力公社也表示,考慮到電費成本上漲等因素而提高電費,2023年幾乎每季都有調漲,全年設定電價每度將上調51.6韓元(台幣1.36元)的目標,第一季調高四分之一,之後再逐漸調漲。民生用電以四口之家為例,每月增加金額約為4,022韓元(台幣106.6元);工業電價則是連3年調漲,漲幅達到8成,均創1981年石油危機以來的最大值。
產業界人士指出,電力漲價大家都不樂見,但重要的還是會不會影響產業競爭力。若以IEA2023年公布的資料來看,我國民生電價仍排全球第5低,工業電價更是第3低。與2020年相比,主要國家如韓國、法國、日本、英國、德國工業用電單價每度在4.53元到10.76元,漲幅約為3%到160%,同期台灣工業單價為3.38元,漲幅則是32%,不論是漲幅或單價,均低於主要開發工業大國
對於電價議題,經濟部長王美花指出,會優先爭取政府補貼,再看電價如何調整。台電針對330度以下用電試算,120度以下用電如漲5%,每月約增加9元電費,用電量121到330度級距漲5%,每月增加25元,合計為漲34元。經濟部也強調將會兼顧產業發展、照顧民生、穩定物價等原則調整電價。
南韓電價3年漲8成!國際認證台灣電價超低 產業人士:重要的是競爭力 | 政治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https://bit.ly/49LKkrW


「電力供需必然有偶發情況!」經濟部:已考慮極端炎熱天氣問題 https://bit.ly/3BlI24j
「電力供需必然有偶發情況!」經濟部:已考慮極端炎熱天氣問題
2022年7月26日 週二 上午11:17
電力資源供需報告出爐,外界擔心用電量將使供電吃緊,對此,經濟部26日說明,長期電力供需報告是以平均成長的概念,考量經濟成長、重大投資等因素的預測模式,但電力供需必然有相關偶發情況,因此有另規劃備用容量,以因應如近期的極端炎熱及汽電共生減發且增用電力的問題。
經濟部指出,日尖峰用電雖超越預期突破新高,因日照佳、天氣炎熱時,光電表現同樣更佳,以7月22日為例,白天瞬時尖峰負載雖高達4,074.8萬瓩,但太陽光電最大時供電超過500萬瓩,已經是核二1號機容量的5倍,使日間備轉容量率仍達到10.3%,維持綠燈。
至於為何近日超過電力負載預測,經濟部表示,有兩個主要因素,首先是氣溫異常炎熱,冷氣用電大幅增加,從台電資料來看,7月22日光是低壓用電,就比2021年7月27日尖峰日增加高達69.4萬瓩。
第二,國際燃料價格大幅高漲,導致民間汽電共生業者不僅減少發電,還增加向台電購電。經濟部再以7月22日為例,民間發電同樣較去年尖峰日減發105.2萬瓩,另外還多用台電的電12.5萬瓩,增加負載、減少備轉容量。
經濟部強調,若考量這兩種因素的差額,事實上與長期供需報告及近日超高負載的落差相去不遠。
另外,為因應再生能源時代來臨,強化夜尖峰供電能力,台電試辦調整時間電價鼓勵大用戶推動挪移製程,由供電資料顯示,已經有效抑低夜尖峰約50萬瓩,也因為製程挪移至太陽光電充沛的日間,則使日尖峰負載增加約40萬瓩。
不過,因為是試辦,尚不在原先的預測模型中,新的年度供需預測時,將就試辦結果納入預測公式考量。
經濟部表示,雖然日尖峰因炎熱大幅增加用電,導致突破歷史新高,但近來太陽光電裝置量已達8.8GW左右,於炎熱時的尖峰發電實績都超過500萬瓩,是核二1號機容量的5倍、核四1號機的3倍多,「突顯若沒有建置光電,特定人士期待的重啟核四也完全不足以因應電力需求大量增加的情況,才真的會造成缺電。」
對於此次資源報告,經濟部說明,該報告已揭露未來電力規劃的方向,將以增強夜間尖峰供應能力為重點,依最新發布的長期電源開發方案,未來將加強夜間需求管理措施。
經濟部進一步指出,如時間電價尖峰時段挪移,以及需量反應措施調整等,同時新增燃氣機組預估2022至2028年間燃氣機組仍將淨增加1,697萬瓩(已扣除屆齡除役容量),再加上儲能及抽蓄、慣常水力的搭配使用,持續增加夜間供電能力
「電力供需必然有偶發情況!」經濟部:已考慮極端炎熱天氣問題 https://bit.ly/3BlI24j


【我們的島】能源台灣──便宜的代價(上)【影音】

火力跟核能,提供台灣穩定又低廉的電力。2016年,台灣45%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全球暖化、氣溫上升、用電量持續成長...,2017年夏季備轉容量持續亮橘燈,台灣,能不能度過缺電關卡?
一個茶葉蛋十塊錢,一顆水餃六塊錢,但是你知道一度電多少錢嗎?
在台灣,多數人用電不知電價,台灣住宅用電平均一度2.8元,跟世界各國相比,是倒數第三,工業電價的排名是全球倒數第八,比起鄰近的韓國、中國大陸、菲律賓,都還要便宜。在低廉電價背後,我們付出多少看不見的代價?
火力跟核能,提供台灣穩定又低廉的電力。2016年,台灣45%的電力來自燃煤、32%來自於燃氣、只有12%的電力來自核電,核電占比降到三十年來的最低點。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後,核電的安全性面臨質疑,近年來在全世界的占比持續下降,目前不到全球發電量的11%,除了安全考量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成本。
台灣住宅用電平均一度2.8元,跟世界各國相比是倒數第三,工業電價的排名是全球倒數第八。圖/公視我們的島
核廢何去何從?
基於安全考量,2016年核一、核二廠燃料棒乾式貯存設計,從室外改成室內。
經濟部估算三座核電廠的核廢處理,加上除役成本,將從原先預估的3353億,增加到6200億,暴增近一倍。一座核電廠除役的費用,將跟興建費用差不多,除役成本超出預期,而昂貴的善後費用,恐怕要留給沒使用的下一代去承擔。
一座核電廠除役的費用將跟興建費用差不多。昂貴的善後費用恐怕要留給沒使用的下一代承擔。圖/公視我們的島
台灣有一半電力來自燃煤,台中火力電廠就占了五分之一,這座全世界最大的燃煤電廠,替台灣創造源源不絕的穩定電力,然而跟這個世界第一比鄰而居,台中麗水里居民長期承受空氣污染之苦,逐漸搬離,寂寥村莊只剩下老人的身影。不只是麗水里,整個大台中,甚至南投、嘉義,經常都籠罩在嚴重的塵霾中,每年十月到隔年五月,長達八個月要忍受空氣污染的傷害。
台中麗水里居民長期承受空氣污染之苦,逐漸搬離寂寥村莊,只剩下老人的身影。圖/公視我們的島
中興大學教授莊秉潔利用電腦模擬煙流擴散,發現造成中部地區紫爆的禍首,大部分來自台中、雲林沿海的工業區,火力電廠是其中主要的排放源。以台中火力電廠為例,每年排放約14,000公噸的硫氧化物、23,000公噸的氮氧化物,和1,000多公噸的PM2.5,燃煤電廠排放出的細懸浮微粒吸附各種有害物質,比其他排放源的毒性更強,影響更大。
流行病學研究也發現,1980年代火力電廠在各地設廠後,週遭男性呼吸道癌症的死亡率,比設廠前明顯增加。呼吸乾淨空氣原本是最基本的生存權,曾幾何時藍天白雲、純淨空氣,竟然是種奢望?呼吸好空氣的權利跟用電需求間,難道無法兩全?
老舊核電廠即將除役,燃煤電廠又有空污問題,能夠最短期內遞補用電缺口,當作基載電力的,似乎就是天然氣了。
用天然氣過渡能源轉型
台灣天然氣98%仰賴進口,目前有兩座天然氣接收站,天然氣從高雄永安與台中港上岸,氣化之後,經由兩百多公里長的海管與陸管,到苗栗通霄匯合,再往北輸送給用戶,其中80%是送到火力電廠。
天然氣從高雄永安與台中港上岸,氣化之後經由兩百多公里長的海管與陸管到苗栗通霄匯合。圖/公視我們的島
燃氣發電比燃煤的污染少,其中PM2.5、硫氧化物等,是燃煤電廠的五十分之一到一百分之一,CO2排放不到燃煤電廠的一半。為了減輕空污與碳排放問題,這幾年「以氣代煤」的呼聲高漲。政府計畫在2025年,將天然氣從現在的36%提升到50%,預估天然氣需求量,將從現在的1400萬公噸提升到2000萬公噸以上,天然氣的接收與貯存設施,也必須跟上,在八年之內到位。
為興建天然氣第三接收站,中油計畫在桃園觀塘填海造陸七十七公頃,尷尬的是,當地擁有豐富的藻礁生態,生態團體擔憂設置接收站,藻礁將被活埋。生態研究者認為,觀塘工業區雖然不在保護區內,但生態豐富性並不輸給觀新保護區。
中油計畫在桃園觀塘填海造陸77公頃,興建天然氣第三接收站。然而當地擁有豐富藻礁生態。圖/公視我們的島
第三接收站該落腳何處?能不能在不犧牲藻礁的前提下,找到更好的替代方案?更多資訊必須被攤在陽光下檢視。其實,每種發電方式都有負面效應,究竟解決電力問題最好、最根本的方法是什麼?
台灣面積不大,卻是全世界第十七大用電國。二十年來台灣的用電量整整翻了一倍,人均用電高於日本、韓國、新加坡。近幾年工業用電成長趨緩,增加最多的是住宅用電,尤其夏季高峰,用電量比冬季高出七成。這又有什麼解決之道呢?
------------------------------------
【我們的島】能源台灣——便宜的代價(下)【影音】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新加坡 節能從建築開始
一棟棟耗能建築,在夏季成了吃電怪獸。許多國家都從政策上訂定建築節能目標,想辦法降低建築能耗,新加坡是其中之一。
位於赤道附近的新加坡,終年高溫,空調用電量非常可觀。從建築節能開始著手,由政府做示範,將一棟二十多年的政府建築,改造成東南亞第一座零耗能建築。
從零耗能建築外觀,清楚看到各種節能設計,包括整合太陽能電池做成的外遮陽、利用反光材料設計的光架,不只可以遮陽,也可以提供照明。整棟大樓分成兩個區域,一區完全沒空調,利用熱對流原理,讓室內熱空氣順著煙囪往上排出。另一區辦公室空調的冷氣孔設在地板上,冷氣由下往上,維持人體活動範圍的舒適度。
新加坡設計了一套適合於熱帶氣候的綠建築標章,要得到綠建築認證,在空調、隔熱各方面,都必須達到標準。目標是在2030年,80%的建築都必須是綠建築,政府提供業主或設計者各種獎勵補助。目前新加坡有三分之一的建築都是綠建築,按照節能成效區分成不同等級。
市區這棟飯店是新加坡指標性的綠建築大面積的綠化讓屋頂與外牆達到降溫的效果。圖/公視我們的島
市區這棟飯店是新加坡指標性的綠建築,大面積的綠化,讓屋頂與外牆達到降溫的效果,新加坡強制規定,不論新建築或舊建築改建,面積超過2000平方公尺,就要達到綠建築標準,政府也會針對後續的能源使用做追蹤查核。除了建築節能外,新加坡也以政府的力量,系統性地規劃供冷系統。
濱海灣是新加坡最知名的觀光景點,但很多人不知道,這裡真正最具有遠見的建設,不是地表聳立的建築,而是深藏在地底25公尺,全世界最大的地下區域供冷中心。金屬反光板隨風飄動,這是供冷中心在地面唯一的設施—冷卻塔,地底下巨大的廠房,有六座蒸發機與冷凝機、一座冰水儲存槽,透過管路不間斷供應攝氏4.5度的冰水,給附近二十三棟飯店與商辦大樓作空調使用。因為集中供冷,設備效率提高,估計跟一般的中央空調系統相比,可以節省40%的能源。
台灣 節能起步
台灣建築的規範,相形之下顯得寬鬆。雖然早在2000年就制定綠建築標章,但是對私人建物並沒有強制力,對後續能源使用等等,也沒有任何追蹤查核機制。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認為,政府如果真的要做前瞻性的建設,推動建築改造與節能,是非常重要且基礎的工程。翻轉耗能建築,台灣還要急起直追才行。
圖書館的藏書間暗暗的不開燈學生拿著智慧手機用APP查書書架上方的燈就會自動打開。圖/公視我們的島
圖書館的藏書間暗暗的,不開燈,學生拿著智慧手機用APP查書,書架上方的燈就會自動打開。節電不只是隨手關燈,節電可以更聰明。景文科大從2007年開始推動校園節能,自行研發智慧化能源管理系統,十年下來節電一千多萬度,相當於四千萬的電費。
工廠是用電大戶,節電更需要對症下藥。走進台南這家紡織廠區,一開始進入眼簾的不是巨大廠房,而是水草豐美、充滿野趣的自然景緻。2007年這家紡織廠決定投入節能,第一步從廠區環境改善開始,把柏油路面變成人工溼地全面綠化,廠區溫度降了三度,接著廠方決定撤換所有的冷氣設備。
業者將傳統利用在農業與畜牧上的水簾系統應用在廠房,發現效果不錯。目前紡織廠區除了員工宿舍,沒有任何冷氣機設備,全部使用水簾式空調,舊廠房更新後,節能比例達到92%。關掉冷氣,再加上節能染色機、廢熱回收等設備,工廠每年省下三千多萬電費。
這家紡織廠關掉冷氣,再加上節能染色機、廢熱回收等設備,工廠每年省下三千多萬電費。圖/公視我們的島​
台灣一半以上的電力都用在工業,其中最耗電的行業,分別是電子業、化學材料業、鋼鐵業、金屬製造業、塑膠製品業等等,用電量超過800KW的用電大戶共有4778家,占全國用電量的56%,造就台灣成為用電量居高不下的島嶼。
根據能源管理法,2015年起,用電大戶每年必須節電1%,五年節電5%,沒有達成將會依法開罰。要怎樣保證短期內達到節電目標?一種幫人節電的行業誕生,叫做能源服務業,簡稱ESCO。苗栗這家矽晶廠藉由與ESCO公司合作,改善空調、空壓機等設備回收廢熱,藉由能源管理,不到兩年就省下六百萬度電,投資成本很快就回收。
根據能源管理法,2015年起,用電大戶每年必須節電1%,五年節電5%。圖/公視我們的島
但是,目前的節電政策還是有些盲點。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所長李堅明,針對三千多戶工業能源大用戶做問卷調查發現,用電大戶多半只願意投資三年內、短期回收的節電設備。
另外,政府訂出五年節電5%的規定,反而變成節電天花板,無法激勵廠商採取更有效的節電措施。台北大學自然資源所長李堅明建議,政府可以學習國外的作法,廠商節電超出5%的部分可以頒發證書,抵換未來的節電量或其他實質獎勵。
錢 才是關鍵
節電最關鍵因素還是電價。李堅明表示,根據國外研究,電價只要提高10%,產生的節電誘因,將使住商部門用電減少10%,工業用電減少15%,在台灣相當於節省190億度的電,比核三廠一整年發電量還多。ESCO公會理事長吳俊彥直言,台灣低廉的電價,是節電最大的阻礙。
節電最關鍵因素還是電價。圖/公視我們的島​
假如我們繼續這樣的狀況,用電量持續增加,過敏、心血管疾病、肺癌機率繼續上升,孩童有更多時間被迫關在室內,乾旱、暴雨等災害更加頻繁,社會衝突更加劇烈,我們還會付出多少看不見的成本?要改變既有的用電結構,必須重新計算這些被隱藏的代價。
台大社科院風險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趙家緯指出,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估算,如果把環境污染、社會衝擊等外部成本計算進去,台灣一年用在補助化石燃料的金額,高達一兆台幣,相當於GDP的5%以上,比鄰近韓國、新加坡都高。
有多少納稅人的錢,在無形中補貼給耗能或耗電用戶?2017年跨國際的環保組織「台灣350」發起「撤銷化石燃料補貼」連署,呼籲政府揭露對化石能源和電費的各種補貼。學者也建議,政府應及早開徵碳稅或能源稅,讓耗電或耗能大戶付出應付的代價。
台灣的能源轉型之路,該怎麼走?告別低價格、高污染的能源結構,反映真實的用電成本,再生能源、節電產業,才有希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