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故宮博物院前助理研究員陳耀東、前研究助理葉麗珍,涉嫌利用故宮啟動國寶數位典藏計畫的機會,私下蒐集國寶「龍藏經」、「永樂大典」等影像檔,並向廠商索賄70萬元。一審將陳男重判9年、葉女判刑2年,案經上訴,高院二審改將陳男貪污部分分別判刑3年9月、3年7月。可上訴。
我國故宮所收藏的「龍藏經」是清聖祖康熙皇帝修造,共計108函,象徵對治眾生的108種煩惱。全函皆以藏文泥金書寫在特製的磁青箋上,使用金箔逾37萬兩銀,金粉近1800兩,上下經板彩繪756尊諸佛造像,飾以各式鑲嵌珠寶,製作極為精美,完成迄今已346年,是現存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的藏文大藏經,目前市價估逾百億元。至於「永樂大典」係成書於明朝永樂五年(1407),全書計22,877卷,凡例目錄60卷,共裝訂為11095冊,收錄宋、元以前重要的典籍文獻達七、八千種目,舉凡經、史、子、集、百家之書,或天文、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盡在搜羅之列,被譽為中國圖書史上規模最大的一部官修類書。
故宮在2006年啟動國寶數位典藏計畫,打算將「龍藏經」、「永樂大典」等國寶,以出版品的方式發行,當時由陳男負責承辦「龍藏經授權印製案」,並於2008年1月由龍岡數位文化公司以2016萬元標金取得複製權合約。但龍岡公司唯恐印製案無法如期完成受罰及延誤上市蒙受損失,趙姓負責人於2009年以50萬元行賄陳男,之後再分別行賄陳男、葉女各20萬元,請2人幫忙。
此外,陳葉2人也趁著數位典藏計畫期間,檔案管理較為鬆散的機會,將「龍藏經」等多項故宮館藏盜印,再用外籍出版公司向故宮申請出版「永樂大典」複製品等機會,將國寶檔案攜出,因而複製數位文物影像2791張,儲存光碟中。案經廉政署調查後,由檢方對2人依照貪污罪嫌提起公訴
一審認定陳男犯4罪、重判9年,褫奪公權3年;葉女判刑2年,褫奪公權2年,緩刑5年,葉女未上訴而定讞。陳男上訴,高等法院二審於25日宣判,高院改認定陳男犯下2個「不違背職務收賄罪」,分別判刑3年9月與3年7月,可再上訴。另外陳男犯「公務員利用職務詐取財物罪」以及公務員「背信罪」,審判刑1年10月與6月,這部分陳男撤回上訴,先行定讞。
盜印國寶「龍藏經」等影像檔並索賄 前故宮助理研究員判刑 | ETtoday社會 | ETtoday新聞雲 https://bit.ly/2UgkKXw


《象雄大藏經》公元7世紀之前的歷史-西藏文化和雲南納西文化的共同根基,融合了中原、西亞和南亞三大文明精華的古象雄文明/《象雄大藏經》並非單純的宗教經典,而是一部涵蓋了哲學、天文、地理、醫學、藝術、建築等領域的全景式反映象雄文明的百科全書,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計劃用10年時間完成的《象雄大藏經》漢譯工程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4jo38G


龍藏經 - https://goo.gl/aFve9w

龍藏經,為藏文大藏經之甘珠爾部,屬藏傳佛教法典,內容計有秘密、般若、寶積、華嚴、諸經、戒律等六大部,共收1,057種經典,總集釋迦牟尼之教法、律典之藏譯本。由於本法典係為清孝莊皇太后決策、聖祖康熙帝支持下修造,完竣後在總集宮廷收藏的藝術譜錄《秘殿珠林初編》中稱為《泥金寫本藏文龍藏經》,簡稱為《龍藏經》,為清朝第一部泥金寫本藏文甘珠爾經,亦是唯一以龍為名之大藏經佛典。《龍藏經》製作極為精美,現典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
歷史緣起
何謂藏文《龍藏經》
大藏經。又作一切經、一代藏經、大藏、藏經、三藏聖教。指包含三藏等之諸藏聖典。亦即以經、律、論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之總集。
「龍」在以前帝制的時代,是皇帝的代稱,凡皇帝御用的或所作的,都可以加一個龍字,而且只能是皇帝專用。因此,凡是皇帝降旨派人編輯、抄寫、刻印的《大藏經》,都可以叫作《龍藏經》。《大藏經》依其寫刻字體的不同,可分為漢文、滿文、蒙文、巴利語等各種不同語文的大藏經。此部《龍藏經》即是藏文《大藏經》。
藏文《大藏經》在藏傳佛教有非常崇高的地位,它是佛、法、僧三寶之一的「法寶」,代表佛的法身舍利,為信徒頂禮、供養的對象,以及日常修行的依據,它可再分為〈甘珠爾〉和〈丹珠爾〉兩大部,這兩個名詞都是藏文的音譯,「甘」是佛陀所親說的法語,「丹」是他人註解的釋文,「珠爾」是翻譯。〈甘珠爾〉是指釋迦牟尼佛所親說的佛典之藏文譯本,其內容相當於漢文《大藏經》的「經」和「律」。〈丹珠爾〉是指後代論師佛弟子所作。是故在藏文《大藏經》中,又以〈甘珠爾〉為尊為主。
《龍藏經》歷史緣起
清康熙朝《泥金寫本藏文龍藏經》是世界上年代最久遠,保存最完整的宮廷手抄本《大藏經》。康熙皇帝是開創康雍乾盛世的英主,八歲即位,平定三藩之亂,完成全國統一,奠定清朝三百年的的盛世基業,文治武功超邁前代,史稱「康熙大帝」。康熙皇帝能有如是成就,多賴其祖母孝莊太皇太后輔導教養之功。
孝莊太皇太后生長在十七世紀初蒙古,是佛教發展異常迅速的年代,她自幼耳濡目染,受到薰陶,成為虔誠佛教徒。嫁與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國」。她先後撫輔助夫君皇太極、皇兒清世祖順治皇帝、及皇孫清聖祖康熙帝。開創大清帝業,締造母儀天下的美名。
某日清孝莊皇后於宮廷庫房中發現一部於明代抄寫之甘珠爾(*甘珠爾即釋迦牟尼佛語錄),見其因年久而破損不堪,覺得很可惜,然出於自身對佛教的虔誠信仰,以懿旨命康熙帝遣人重新繕抄。抄製工程直至康熙八年(1669年)完竣,並由康熙皇帝賜其名為《龍藏經》。
此部藏文《龍藏經》的製作,在當時可歸納成三個作用:
一 康熙皇帝的孝心:
清聖祖之得以即位,開創大清聖世,端賴其祖母的護持,因此康熙皇帝對太皇太后非常孝順,不只晨昏定省,每逢祖母生日都御筆寫經並命臣工抄經為她祝壽,因此此部藏文《龍藏經》製作也是對太皇太后一種孝心的表現。
二 宮廷信仰的需要:
滿族未入關前,就已接觸信仰了藏傳佛教,定鼎中原後,內廷各個宮苑都設有藏式的佛堂,以為皇帝及皇族日常禮佛的場所,這部藏文《龍藏經》也能滿足其信仰需要。
三 籠絡蒙藏的目的:
滿族以少數民族統治人口多它兩百倍的漢人,它急需聯合與它同樣是少數民族的蒙族和藏族,而蒙藏兩族是藏傳佛教的虔誠信徒,尊崇藏傳佛教就能籠絡蒙藏兩族的人心,因此在剛入關不久,全國尚未統一頻繁用兵之際,從拮据的財政中,提撥數萬兩黃金來製作此部《龍藏經》,在政治上是有其特殊的需要。
大清國第一部《泥金寫本藏文甘珠爾經》,也是大清國唯一稱為《龍藏經》的佛典。是太皇太后倡導和決策,並在康熙皇帝大力支援下,由厄木齊等率領喇嘛、班第等於康熙六年九月十七日開始在南府動工,至康熙八年三月二十四日抄寫完竣,並於康熙八年十二月初三日經過為期五天開光活動後安供於慈寧宮花園中。從動念寫經至安放至慈寧宮花園,太皇太后傾注了大量心血,除了得到康熙皇帝捐助外,也得到了來自蒙古科爾沁、巴林、蘇尼特等地公主與額駙們的物力和財力支援,它也是清朝由皇帝參與,發起,抄寫及刻印的藏文、蒙古文、漢文、滿文《大藏經》的開篇之作。
製作沿革
製作沿革
《龍藏經》是奉康熙皇帝祖母孝莊太皇太后博爾吉特氏布木布泰之命並由皇家修造,故稱為《龍藏經》。全帙一百零八函,以藏文泥金書寫在特製的磁青箋上,上下護經板彩繪七百五十六尊諸佛造像,飾以各式鑲崁珠寶,再以黃、紅、綠、藍、白五色絲織經簾保護,華麗莊嚴。根據實物丈量,每函縱三十三公分,橫八十七.五公分,厚三百至五百餘頁不等,重約五十公斤:每函配備有包裹所用絲質袱包、五彩經繩及最外層以經被保護經函等。
從以下數據足以膫解兩年完成這皇皇巨著所耗費之人力與物力。
根據檔案記載寫經工作分僧俗兩班:僧班負責寫經,由駐京喇嘛厄木齊、默爾根綽爾濟及喬伊普勒格隆三人主持,帶領一百七十一名僧人書寫;俗班由內總管大臣米思翰、巴喀、吐巴、海喇遜等率領工部、糧署、內庫等衙役郎中及員外郎等,負責採辦調度寫經所需物資,如寫經專用的磁青紙、研製泥金專用的飛金、製作上下經板所需的木板、織造經簾、捆經繩及經衣袱包等,並需張羅所有參與寫經喇嘛的飲食、筵宴、生活起居及安全護衛,以免昂貴飛金被盜。
根據康熙六年﹙一六六七)十月二十七日內總管大臣米思翰等〈預估抄造甘珠爾經應用金粉數目奏本〉載:「一百零八塊上經板,每塊需要五塊飛金,共需五百四十塊;經葉五萬三百張,每四葉以飛金三塊計,需三萬七千七百二十五塊,總需飛金三萬八千二百六十五塊:每塊以銀兩七錢計,共需銀三十七萬一千一百七十兩五錢;經板上七百五十六尊佛,共需金粉一千七百八十二兩。」這段文字說明耗費之鉅。
飛金是極薄金箔,易於以濃膠研磨成泥金;寫金期間,北方飛金用盡,又需到南方採辦;至於裝幀用的經簾與經衣等也由江寧、蘇州、杭州三織造承製。再者,飛金既是如此昂貴之物,正式寫經前,先用白紙打樣,樣式妥當後,再據樣式書寫。據檔案記載,喇嘛打樣起稿期間,日供一餐,茶歇兩次;寫經期間,日供兩餐,茶歇三次;說明喇嘛是在茶足飯飽下慢慢書寫,以保證《龍藏經》的品質。證諸實物,一百零八函,五萬多葉經文,泥金成色飽滿,藏文書體端正,造像華麗莊嚴,裝幀考究精美,極富皇家氣派。
根據《總管內務府檔案》滿文文獻記載,《龍藏經》的修造,從發起到完成,太皇太后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她是寫經的倡導者,面對人力、財力與物資各方面困難與阻力,她力排眾議,在十四孫兒康熙皇帝的支援下,及娘家蒙古科爾沁部族的支援下,費時兩年終於完成她寫經宿願,也成就了大清第一部,也是最珍貴及最精美的藏文大藏經。
(本文轉載故宮月刊No335)
章節簡介
章節簡介
藏傳佛教法典中,以清康熙八年(西元1669年)清宮內府寫造《泥金藏文寫本龍藏經》最受矚目。內容包括秘密部、般若部、寶積部、華嚴部、諸經部及戒律部等六大部,一百零八函,共蒐羅經典一千零五十七種,總集釋迦牟尼一生所言〈教法〉和所制〈律典〉之藏文譯本,為《藏文大藏經》中的《甘珠爾》部。之所以稱為《內府泥金藏文寫本龍藏經》,是根據清《秘殿珠林初編》卷二十四所記:「太皇太后(孝莊)欽命修造,鑲崁珠寶、磁青箋、泥金書、西域字《龍藏經》一部,共一百八本,內有釋迦牟尼佛口授口傳諸經」這四十四字典出《龍藏經》的特色。
就經典不同的內容,依次編成
1. 秘密部(24函)
2. 般若部(24函)
3. 寶積部(6函)
4. 華嚴部(6函)
5. 諸經部(32函)
6. 戒律部(16函)
秘密部
二十四函七百三十一種。主要收錄本續、陀羅尼等屬於密教的經典,整個部數約占《龍藏經》的百分七十,是六部中經典數量最多的一部,由此也可以彰顯藏傳佛教的特色。這些經典按其內容、修行的次第以及翻譯的先後,再細分為無上瑜伽密、瑜伽密、修密、行密以及舊譯密續,其主要的經典有《最勝本初佛所出吉祥時輪本續王》、《吉祥金剛空行大本續王》、《大毗盧遮那現等覺神變加持方廣經自在王法輪》、《聖上妙金光明最勝經王大乘經》等。
般若部
共二十四函三十種。本部收錄有關「般若波羅蜜多」理論和實踐經典,「般若波羅蜜多」義為「無上的智慧」或「究竟的智慧」,它是大乘佛教最根本的思想,闡揚「緣起性空」的教理,即世間的一切現象均是因緣合和,並沒有永恆不變的實體,如能了悟,便可無所執著,斷除煩惱,而獲得解脫。主要的經典有《十萬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二萬五千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八千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聖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大乘經》等。
寶積部
共六函一種。寶積類經典的匯編,全書泛論大乘佛教的各種主要法門,如淨土信仰、般若性空之理、密教教義、如來藏等,於闡釋中復有所發展,尤其是提倡破除「空」「有」二邊的「中道正觀」思想,因所述均是大乘深妙之法,故謂之「寶」,將無量法門全攝其中,謂之「積」,合之為「法寶之集積」。本經全稱《聖大寶積法門十萬品》,包含《說三律儀大乘經》、《聖說修習無邊法門大乘經》、《聖不動如來莊嚴大乘經》、《聖護國所問大乘經》等四十九部經典,內容與漢譯《大寶積經》略同。
華嚴部
共六函一種。本經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又名《耳嚴經》,八世紀中葉,由印度論師吉納彌特羅、甦任達羅菩提和藏族譯師耶謝碟共同譯出,共一三○卷四十五品,前四十四品相當於漢譯八十卷《大方廣佛華嚴經》的前三十八品,第四十五品相當於第三十九品〈入法界品〉,而比漢譯本多出第二品〈如來耳嚴品〉及第三十二品〈普賢菩薩所說品〉。內容主要在開顯毗盧遮那佛與一切聖道菩薩不可思議的事業、剎土、眷屬和世界莊嚴,並闡述「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思想。
諸經部
共三十二函二六八種。主要彙集不屬於上述各部的大小乘經典,全部卷帙的份量幾占《甘珠爾》的三分之一,是六部中內容最龐大的一部。有宣揚唯識思想的《聖解深密大乘經》,講說彌陀淨土的《聖極樂世界莊嚴大乘經》,闡述三乘歸一的《妙法白蓮華經》,介紹賢劫千佛的《聖賢劫大聖經》,顯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聖大般涅槃經》,演說十善業、六趣和觀身不淨法門的《聖正法念住經》,以及以故事宣說因果報應、善惡賢愚的《賢愚經》等等。
戒律部
共十六函二十六種。戒律是佛弟子的行為規範和僧團日常生活及行事的綱紀,在佛教中享有特殊的地位,佛陀臨涅槃時曾以「以戒為師」告誡諸弟子,而不論小乘的「戒、定、慧」修行法門,或是大乘六度中的「持戒波羅蜜多」,都強調戒律的重要,在佛典結集中被獨立成「律藏」,與「經藏」、「論藏」,共同構成《大藏經》的「三藏」。本部主要輯錄有關解說戒律的經典,如《毘奈耶事》、《別解脫經》、《律分別》、《比丘尼別解脫經》等。
軼聞
相傳能夠親眼看見龍藏經之人,將可得七世福報,極言其華貴而法喜充滿。 故宮人員在清理揭裱時,其中有一函因為濕氣和地下水導致損毀。其中重新整理時,意外在某一函包裹的經被發現有夾縫,人員從縫隙中看到有團龍圖騰,於是小心的取出,驚訝發現竟是明朝時期的黃龍袍,所以另外展示龍藏─院藏大藏經展_展覽概述 - https://goo.gl/w6j1hf


《龍藏經》,公元1669年製作完成,是中國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佛學大百科全書,它是清代唯一也是中國最後一次官刻漢文大藏經,因奉雍正皇帝御旨而雕刻,每卷首頁又均有雕龍萬歲牌,故又名龍藏,也稱清康熙朝內府泥金藏文寫本,全套經文108冊,經文檢索1冊,圖像2冊,共計111冊;翻開書本,文字皆選用金絹印刷,蔚為大觀。

故宮鎮館寶《龍藏經》將全數移到南院 
 分享故宮鎮館寶《龍藏經》將全數移到南院到Facebook 分享故宮鎮館寶《龍藏經》將全數移到南院到Line 分享故宮鎮館寶《龍藏經》將全數移到南院到Google+
2017-10-19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開館第三年,參觀人數出現新低點,故宮院長林正儀坦言,目前故宮南院僅有八個展室,展品不夠多元豐富,是難以吸引民眾參觀的主因,除將朝更活潑多元的方向策展外,未來也規劃將故宮鎮館之寶院藏一○八函《龍藏經》全數移到南院,作為故宮南院「鎮院之寶」
 故宮南院目前展出1函《龍藏經》。(故宮提供)
故宮南院目前展出1函《龍藏經》。(故宮提供)
吸引遊客 108函龍藏經改當南院鎮院寶
故宮昨天在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朝野立委都關心故宮南院參觀人數下滑問題。故宮南院正式營運後,曾於一○五年三月及一○六年二月有超過十五萬參觀人次,但之後逐月下降,今年九月只剩下四萬九千多人。此外,南院本國籍參觀者超過九十七%,與北部院區外籍觀光客佔總訪人數六十七%,完全無法相比。
創造話題性 將首創「展場也是庫房」模式
為創造南院展覽的話題性與吸引力,故宮規劃待南院第二期建設完成之後,將鎮館之寶《龍藏經》全數移到南院,並引進法國羅浮宮朗思分館與倫敦大英博物館「展場也是庫房」的新展覽模式,於國內首創「典藏狀態中的展覽」形式,將一○八函《龍藏經》同時展出。
《龍藏經》全名泥金寫本《藏文龍藏經》,是奉清聖祖康熙皇帝的祖母孝莊太皇太后之命修造,以藏文泥金書寫在特製的磁青箋上,上下經板彩繪七百五十六尊諸佛造像,飾以各式鑲嵌珠寶,再以黃、紅、綠、藍、白五色絲繡經簾保護。
《龍藏經》泥金成色飽滿,據史料所載,光是寫經喇嘛就多達一七一名,期間曾因把北方金箔用盡而到南方採買,費時兩年完成一○八函,以藏文書寫,是極盡華麗且精緻的佛教經典。
林正儀表示,《龍藏經》在亞洲佛教文化裡有很重要的代表性,且規模壯大,若能在南院整體展出,應該能吸引國內外遊客關注。不過,《龍藏經》有多達五萬多葉經文,因此在南院二期建設計畫中,特別設計專屬展示典藏空間,表定六年完工,但林正儀希望儘可能於三年內完成。

由於印刷量極少,至今經板字口鋒棱俱在,完整如新。世界上只有兩部漢文大藏經板(另一部在韓國),龍藏是保存到今的一部(現藏於北京智化寺),在世界佛教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藏文龍藏經康熙八年(西元一六九九年)於紫禁城製作完成。清初為了統治人口多滿族兩百倍的漢族,急需籠絡同是少數民族的蒙族與藏族,而這兩族都信奉藏傳佛教。康熙皇帝遂在祖母博爾濟吉特氏(即大玉兒)鼓勵下,下旨撥款、以泥金將年久破損的明代藏傳佛教經典「甘珠爾」,以藏文重新抄寫一遍,祈求佛恩廣布、國泰民安,並賜名「龍藏經」。 
藏文龍藏經收錄一千一百種藏傳佛教經典,分成一百零八函(冊),象徵治療眾生的一百零八種煩惱。而每一函平均有五百多頁,加上兩層書蓋,重達五十公斤。 
 藏文龍藏經是金粉加上膠和成泥狀,書寫於深藍色的磁青紙上,並在側面畫上藏傳佛教八寶圖。書寫經文需黃金五千兩,如以一位精擅藏文書法的喇嘛每天抄寫四頁經文的速度來算,要抄完全部經書十萬頁,共需七十年的時間。
藏文龍藏經藏於慈寧宮佛堂多年,逢特別節日,由宮中高級喇嘛開書誦念,歷時三百年。對佛教徒來說,加持法力驚人。據說有緣親睹全套書的人,將可獲七世平安。藏文龍藏經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4《龍藏經》 -遭遇盜印
2011年11月14日台北故宮博物院聲明該院查扣《龍藏經》和《永樂大典》等上千件電子檔案及76片文物光碟,初步確認陳耀東從2008年起,以DVD光碟逐次複製故宮耗費巨資製作的影像數字文件,攜出後由其公司接洽買主進行倒賣。由於最少發現有10餘萬元的印製費用流向大陸,「廉政署」人員懷疑已有盜版流入市面,且不法獲利驚人。
這次涉及被盜印文物中的《龍藏經》,是清朝第一部泥金寫本藏文甘珠爾經,是台北故宮典藏極為重要的珍貴文物。台北故宮2008年以授權方式,委由台灣龍岡數字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印製出版210套,是台北故宮繼《四庫薈要》和《四庫全書》之後,最大的一次出版計劃,每套售價188萬元。


盜印國寶「龍藏經」賣中國 台故宮前研究員被判9年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二月 28日, 2017
【大紀元2017年12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懿勝台灣台北報導)國立故宮博物院文創行銷處前研究員陳耀東及前助理葉麗珍,涉嫌利用職務之便,盜取故宮典藏的「龍藏經」、「永樂大典」等國寶級文物數位影像檔,轉賣給中國廠商獲利,台北地院28日宣判,陳耀東被判9年徒刑,褫奪公權3年,葉麗珍被判2年、緩刑5年、褫奪公權2年,可上訴。
起訴指出,陳耀東負責「龍藏經」授權印製招標案,龍岡數位文化公司2008年1月,以2016萬元標金取得複製權,但龍岡恐印製案無法如期完成,因此負責人趙鈞震行賄陳耀東、葉麗珍。
起訴指出,龍岡取得標案後,陳耀東說服趙男成立「祥禾國際公司」,並利用職務擅自複製「龍藏經」等多部文物影像檔,私下交由「祥禾國際」對外洽談復刻與販售事宜,陳亦找中國合作廠商後製作復刻版。
由於陳耀東接受偵訊時否認犯罪,檢方認定毫無悔意,求處10年重刑,葉麗珍坦承犯行,並繳回24.5萬不法,檢方建議法官從輕量刑。
-----------------------
    清 康熙 泥金寫本《藏文龍藏經》
《龍藏經》全名泥金寫本《藏文龍藏經》,是奉清聖祖康熙皇帝的祖母孝莊太皇太后博爾濟吉特氏布木布泰之命修造。全帙一百零八函,以藏文泥金書寫在特製的磁青箋上,上下經板彩繪七百五十六尊諸佛造像,飾以各式鑲嵌珠寶,再以黃、紅、綠、藍、白五色絲繡經簾保護。根據實物丈量,每函縱33公分,橫87.5公分,厚300—500餘葉不等,各重約50餘公斤;每函配備有裝幀所用絲、棉等材質袍袱、五色經繩及最外層用以保護經函的經衣。
據滿文《總管內務府檔案》記載,《龍藏經》從發起到完成,孝莊太皇太后都傾注心血,她在年僅十四歲孫兒康熙皇帝支持下,力排眾議,突破人、財、物各方面阻力和困難,並在娘家蒙古科爾沁部族的支援下,費時兩年,於清康熙八年(1669)完成了這皇皇巨構。當時寫經團隊分僧俗兩班,僧班寫經共一百七十一名喇嘛;俗班負責採辦調度所需物資、張羅參與寫經者的飲食起居和安全防衛等,人數不詳,由內務府總管其事。據康熙六年十月二十七日內大臣米思翰等〈預估抄造甘珠爾經應用金粉數目奏本〉載:「一百零八塊上經板,每塊需要五塊飛金,共需五百四十塊;經葉五萬三百張,每四葉以飛金三塊計,需三萬七千七百二十五塊,總需飛金三萬八千二百六十五塊;每塊以銀九兩七錢計,共需銀三十七萬一千一百七十五兩五錢;經板上七百五十六位佛尊,共需金粉一千七百八十二兩。」說明耗費之巨。飛金是極薄金箔,寫經期間,北方飛金用盡,又到南方採辦;至於裝幀用的經簾和袱包等由江寧、蘇州、杭州織造承造。再者,飛金既是如此昂貴之物,正式寫經前,先用白紙打樣;喇嘛打樣起稿期間,日供一餐,茶歇兩次;寫經期間,日供兩餐,茶歇三次;說明了僧班是在茶足飯飽下慢慢書寫,保證了《龍藏經》的品質。證之於實物,一百零八函,五萬多葉經文,泥金成色飽滿,藏文書寫端正,造像華麗莊嚴,裝幀考究精美,極富皇家氣派。

                                                   

 龍藏經 108函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清康 熙朝內府藏文泥金寫本


                            

黃色經板經簾

紅色經板經簾

綠色八吉祥上經板經簾

藍色八吉祥上經板經簾 

白色八吉祥上經板經簾

        

上經板佛像

上經板背面

磁青紙經頁

下經板護法聖神

護經板正面

護經板背面

下經板背面


大藏經為佛教經典的總集,簡稱為藏經,又稱為一切經,有多個版本,比如乾隆藏、嘉興藏等。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語三大體系。這些大藏經又被翻譯成西夏文、日文、蒙文、滿文等。
漢文系大藏經
漢文系大藏經全套
佛教在傳入中國以後,經典日漸浩繁,經後人整理編輯成藏,內容非常龐大。中國最早的佛教藏經是東漢朱士行的《漢錄》與東晉時的道安法師編輯的《眾經目錄》大大早於道教陸修靜的《三洞經書目錄》,但是這兩部「經錄」經歷戰亂和北魏滅佛就失散。後來根據隋書經籍志記載:梁武帝在華林園中總集釋氏經典共五千四百卷,沙門寶唱撰《經目錄》。[1]自漢至隋唐,佛經都靠寫本流傳。到了晚唐(九世紀時)才有佛經的刻本。在現存許多經錄之中,以唐代智昇的《開元釋教錄》最為精詳。該書著錄當時已經流傳的佛經五千零四十八卷。
在漢傳佛教兩千年間,其經典經過歷代的翻譯、流通,數量日益增多,最後彙編成「藏」的,中國可考的有十餘次(宋及遼金八次、元二次、明五次、清三次);國外可考的,高麗三次,日本八次。漢文大藏經從開始的五千多卷,發展到後來的一萬卷以上,除了因為漢譯佛經數量有所增加以外,歷代編纂者不斷收集增補了以中國佛教文獻為重心的大量新出新見的佛教文獻及相關資料。
隋代智泉寺沙門靜琬(又作知苑、智苑、淨琬),因恐佛經毀滅失傳,乃決意繼承其師南嶽慧思之遺願,誓言刻經捲成石碑,遂於大業年間(605~617),在隋煬帝皇后蕭氏及其弟蕭瑀協助下,於房山山麓開鑿岩洞,並在石室四壁刻上經文,歷經隋、唐、遼、金、明五個朝代,前後達千餘年始完成,此為《房山石經》。
宋太祖開寶四年(971年)敕令益州(今四川省)雕刻《開寶藏》,中國始有板印大藏經,歷時12年全部完工。共刻板13萬塊,5048卷。後把經版運至開封,印成捲軸出版,又稱作《蜀藏》。[2]《開寶藏》以《開元釋教錄》目錄為依據。後歷代的大藏經,都以宋代《開寶藏》為基礎。北宋熙寧四年(1071)的校訂本,於元豐六年(1083)傳入高麗。
元世祖至元六年(1278年),《普寧藏》刻於杭州路餘杭縣大普寧寺,收錄佛經1430部,6010卷。明朝紫柏大師《徑山藏·刻藏緣起》稱元代曾刊刻十多種大藏經。
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敕令在南京蔣山寺點校開刻大藏經,至洪武三十一年雕板圓滿,歷時27年。名《洪武南藏》。全藏收經1600部,7000餘卷,分作678函。
清乾隆版《大藏經》(乾隆大藏經)史稱《龍藏》。雍正十三年開雕,乾隆三年竣工。全藏724函。全部經版有79036塊。
近代比較完備的漢文大藏經大正藏,全名大正新修大藏經,是日本大正13年(1924年)由高楠順次郎和渡邊海旭發起,組織大正一切經刊行會,小野玄妙等人負責編輯校勘,在1934年印行,85函,共收集13520卷。80634頁。
由於近代又發現了大量敦煌手抄經卷,1984年開始出版的由任繼愈主編《中華大藏經(漢文部分)》內容多於歷代藏經。1997年由北京中華書局出齊《中華大藏經(漢文部分)·正編》全部106冊。收集了經籍約4200餘種,23000餘卷,約一億多字。
其他重要的版本還有磧砂藏、嘉興藏、遼藏、趙城金藏、元官版藏經、永樂北藏、永樂南藏、萬曆藏、卍字正藏、卍字續藏、高麗藏。
漢文大藏經被翻譯成西夏語和日語,見西夏文大藏經和日文大藏經。
現存漢文大藏經,其編纂者的主觀目的是保存佛教經典的漢譯。不過事實上,其中亦有很多婆羅門教等非佛教的的文獻,比如《勝宗十句義論》,《金七十論》等。近代以來中文世界的印度學研究者很注重使用這些資料。
西夏文大藏經
主條目:西夏文大藏經
是西夏於公元1038年根據漢文大藏經翻譯印刷的,共3579卷,但由於西夏亡國,大部分已經毀損,只是近代考古發現部分殘卷,有許多流失保存在各國的博物館中。
日文大藏經
主條目:日文大藏經
藏文系大藏經
主條目:藏文大藏經
是在公元7─8世紀,佛教傳入西藏後,從梵文和漢文經典中逐漸翻譯形成的。到9世紀時編纂了《丹噶目錄》,共收集約700種20個門類的大乘佛教經典。13世紀以前都是手抄本。公元1313年雕版印刷了第一部藏文大藏經,以後陸續出版了11種版本。藏文大藏經主要分為三部分:正藏(甘珠爾),包括經藏、律藏和密咒;副藏(丹珠爾),包括論藏和讚頌、經釋、咒釋;雜藏(松棚),主要是藏、蒙佛教徒的著作。最全的官刻藏經是1683年開雕的北京版,收集甘珠爾1055部,丹珠爾3962部,松棚945部。藏文大藏經中關於密宗的論述比漢文大藏經要全,此外尚有許多關於天文、文法、詩歌、美術、邏輯、曆法和醫藥等方面的著作。
據統計,藏文大藏經(德格版)共收佛教經籍4569種。
康熙皇帝曾經奉祖母孝莊文皇后博爾吉特氏布木布泰之命,要求皇家修造龍藏經(《內府泥金藏文寫本龍藏經》),為藏文大藏經之甘珠爾部,屬藏傳佛典,內容計有秘密、般若、寶積、華嚴、諸經、戒律等六大部,共收1,057部,總集釋迦牟尼之教法、律典之藏譯本,現典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
藏文大藏經被翻譯成蒙語和滿語,見蒙文大藏經和滿文大藏經。
蒙文大藏經
主條目:蒙文大藏經
滿文大藏經
主條目:滿文大藏經
巴利三藏
主條目:巴利文大藏經
南傳佛教所傳之巴利三藏,台灣與日本佛教界通稱南傳大藏經,成立最遲之年代被推定為西元前二至一世紀。
日本於1935年至1941年,由高楠博士功績記念會將巴利聖典協會出版之巴利三藏翻成日文出版,名為南傳大藏經,1952年巴利聖典協會陸續出版巴利三藏用語索引。台灣於1990年至1998年間,由高雄元亨寺漢譯南傳大藏經編譯委員會,自巴利文原典翻譯成中文,刊行漢譯南傳大藏經。另有泰語和僧伽羅語等譯本。
傣文大藏經源於巴利文大藏經。


故宮南院擴建 各版《龍藏經》可望進駐 - 中時電子報 - https://goo.gl/KcwFJJ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