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蚊爛茶壺竟是國寶 拍賣價625萬
hk.news.appledaily.com查看原始檔
一個只是用15鎊(約160港元)買回來、被當成爛茶壺的陶瓷茶壺,經專家鑑定後升價萬倍,因它出自相信是美國首位陶瓷師巴特蘭(John Bartlam)之手,周二在英國一個拍賣會中以57.5萬鎊(約625萬港元)成交。
茶壺原本的收藏家是在2016年,以15鎊價錢在拍賣會上買下這茶壺,當時因壺柄受損影響價值。不過專家鑑定後證實這是唯一一個現存世上、出自巴特蘭之手的茶壺,除此之外目前傳世的巴特蘭作品只有6件,經過拍賣會一輪競投,終由紐約大都會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買下。代表大都會博物館競標的18世紀古董專家傑利科(Roderick Jellicoe)表示:「這茶壺代表著美洲歷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件國寶。」巴特蘭原居英國斯塔福德郡(Staffordshire),在1760年前後與家人移居美洲拓展陶瓷生意,希望可省下運輸開支及順勢壟斷市場,被視為是當地首位陶瓷師。英國《每日郵報》


魯王墓,中華民國三級古蹟,現位於金門縣太武山西麓小徑路旁,墓主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荒王朱檀的第九世孫魯王朱以海。
位置
出土之前
原位於金門城東門外古崗湖西側,為清道光十六年(西元1836年),金門名士林樹梅按沈光文輓魯王詩序尋得。[1]據報,福建興泉永巡道周凱定為魯王墓,林樹梅並為此寫下『修前明魯王墓即事』詩。抗戰期間,並建有蔣中正所題的『民族英範』碑亭。一百年餘來衍誤傳說,至1959年偶然發現真冢、出土壙誌,方知舊墓的為假墓。
真墓出土
1959年金門構工部隊[2] 於舊金城東炸山採石,意外在西紅土一巨石前挖得一三合土砌成的墓壙,長250公分,寬140公分,墓碑高120公分,露出地面20餘公分,碑面平滑未刻一文,後發現「皇明監國魯王壙誌」八字及全文石碑後交由中央研究院院長胡適博士研考,亦使魯王真塚重現人間。魯王墓的發現確定《明史》稱鄭成功將魯王沉入海中殺死並非事實[3]。
現在位置
1959年冬,蔣中正巡視金門時指示金門縣政府在太武山小徑建築新墓,於1963年2月4日舉行安葬典禮,此即小徑魯王新墓的由來。至今每年農曆5月15日魯王生日,金門縣都會在魯王墓舉辦祭典[4]。
形式
舊墓
新墓
墓園靠山面海,可眺望大陸山河,依天然形勢成三級梯狀,首先牌坊再來黃蓋亭,亭中安置千斤鼎,最後看見石塊砌築的圓形新塚。
其它文物
為魯王墓內出土的「買地券」磚契及「皇明監國魯王壙誌」連同寄存在國立歷史博物館。
參考資料
台灣風物叢書 南明研究與台灣文化/楊雲萍著
何培夫主編,金門馬祖地區現存碑碣圖誌,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1999。


金門碑林二考
*2009/10/01 作者:羅元信。 點閱率:126
  在中國傳統建築類的古蹟之中,各種碑碣可說是最能保有「原汁原味」的一項:將文字鑿於石材,本即期能傳之永世,故除非遭到重大外力破壞、完工後大抵不會有加添更改;不像屋宇亭台日久或需抽樑換柱、抑是匾額重鐫後可能原物無存。而較之其他得賴專家才能看出門道的古蹟,碑碣之上便有說明自身的來由、是有文字之載體,真正可算是歷史記載中的「一頁」,能印證或補充典籍中的記錄。在史料中的開拓記載可溯至千餘年前的金門,地域雖小,但各種現存碑碣亦足於文化遺跡中自成一門,繼續為今人揭示往昔的種種活動或值得誌記之人事物。然而,石材雖堅,畢竟不是金剛不壞;在長年的風化與兵燹之後,金門的現存碑碣亦間有字跡缺損,甚且有原貌難辨、導致其所載相關資料滅失殆盡者,殊是可惜。
  據盧志輝先生「金門中正圖書館碑林設置始末」(載於「金門」第廿三期、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及姚琳先生「金門碑林考」(載於「金門」第廿五期、民國七十七年一月。筆者按:「姚琳」即已故郭堯齡先生之筆名,郭先生「金門紀實」一書收入此文。)二文中所述:當年擔任社教館館長的盧先生於下鄉訪視時,見到各地有多座石碑傾頹毀損之狀,十分痛心,便已有蒐集以便陳列保存之念。民國七十五年,金門地方各界在中正圖書館聯合祭祖後,司令官兼政務委員會主任委員趙萬富上將於鄰近巡視時,見到「金門昭忠祠記」碑倒置於地,當下便指示在中正圖書館建置「碑林」。在軍方的協助下,散置金門各地由明、清至民國時所立十五塊各種石碑,經整補後復樹於中正圖書館,這是金門「碑林」之肇始(後於民國七十六年三月,又添重勒名碑八塊)。其後這些石碑再遷至現今文化局圖書館前,九十六年底又添了為清代金門通判程煜所立德政碑。這十六座石碑,雖僅是金門現存明清迄民國以來百多件碑碣的一部分,但包含種類多樣、加之有年代古老居台閩地區之冠者,雖小數亦足大觀。當年的主事者,能在地區軍事色彩漸褪之時,加意保護這些地方重要史料文化財,其用心是值得欽佩的。
  關於金門的「碑林」,在初成時便已有前述盧志輝、郭堯齡兩位先生發而為文,對其種類和內容作了初步的整理與考釋。之後民國八十八年國立中央圖書館出版、何培夫先生主編之「金門.馬祖地區現存碑碣圖誌」(由李增德先生撰寫金門碑文說明),以及民國九十五年楊宏龍先生的碩士論文「金門明清古碑之研究」,對這十五塊「碑林」的元老,也作了不少考證、釋義與辨明句讀等工作。不過,文物考古,常有囿於本物現況殘缺與可徵文獻缺乏,以致對其涵涉內容猶不能盡明的晦澀區域存在,尚待探索。筆者於九十七年底再度至金門遊覽時,初訪文化局圖書館前的碑林,便被其中兩件石碑引起興趣,希望能對其來歷與原貌作一番考究--在現今碑林之中,年代最古之三件:「都督俞公生祠記」碑及「李明忠夫婦墓道碑」、「蔡中溪夫婦墓道碑」,其誌記者是大名鼎鼎的俞大猷或金門本地名人,其來由就毋庸筆者置喙。倒是年代稍晚一些的兩件:「副將軍紀公德政碑」與「參閫胡公功德碑」,在以往的考釋、解析工作中,尚不曾對其作到充足的地步。以下筆者便不揣棉薄,試藉由各種文獻記載,為此兩塊石碑所涉人物與碑文原貌內容,彌補其尚乏明晰之處。
  一、「副將軍紀公德政碑」
  在民國八十八年出版的「金門.馬祖地區現存碑碣圖誌」一書中,撰寫說明的李增德先生已對「副將軍紀公德政碑記」這篇碑文作過初步的斷句,使其較易解讀。不過,由於此碑原本仆埋於金門城城隍廟東的圮地中,已遭泥土濕氣侵蝕,部分碑文模糊難辨,造成李先生對正文的辨讀成果仍有約八十個字闕文。關於此碑,「圖誌」一書第八頁的圖版旁說明其年代是「明萬曆四十六年三月(西元一六一八年)」(但「圖誌」第二四四頁為此碑撰寫的說明中則誤為「明萬曆四十三年」)。比起碑林中最古早的「都督俞公生祠記」(立於嘉靖甲子四十三年、西元一五六四年),「副將軍紀公德政碑」雖比較「年輕」,但由於保存狀況較差、所記載之「紀公」也比不上俞大猷的知名度,以致過去對這塊石碑的來由瞭解仍屬有限。近年楊宏龍先生的碩士論文「金門明清古碑之研究」,對「副將軍紀公德政碑」的內容亦未特予探究、僅沿襲李增德先生已作的說明便帶過了。雖然由現存闕文間出的碑文中,還是可讀出當年地方軍民對這位將領的欽慕稱頌,但往昔值得立碑誌記的功勳者,今人卻對之不甚了了,未免是美中不足。
  其實,以現存「副將軍紀公德政碑」的已知內容,欲對其所載稱頌對象和相關資料作進一步瞭解並不難,只要再加把勁就成。在李增德先生為「副將軍紀公德政碑記」整理斷句後的釋文之末,已可知這位「紀公」的大名:「公諱元憲」、其籍貫為「南直隸貴池」。撰寫碑文者的自署「駱日昇」也仍清晰可辨。有了這些已知的基本條件,便能在文獻中循線追溯,爬梳出一番結果。紀元憲之籍貫「南直隸貴池」,即是安徽省的貴池縣(明代屬南直隸池州府);在清乾隆四十三年刊本「池州府志」卷第四十八「列傳十.武勳」中,便有為紀元憲所立傳記,全文如下:
  紀元憲,字藎莪,貴池人。由武進士授汀漳守備、陞中營遊擊,尋擢廣東東山營參將,既又陞福建南路副總兵;未幾,復陞廣東總兵都督僉事,晉神機營提督。蓋閩、粵雖號兩省,而提封(筆者按:原指諸侯之封地,此指兩省邊境地區)相錯,並屬海邦,海氛不時犯境,居民咸被其累。所設鎮守武員,率多葸懦,賊至,則望風逃遁;飽而颺去,則冒軍功以邀陞賞。惟元憲自初任汀漳,即竭誠供職、馭下嚴明,每蒞戎事,無不身先士卒;勦撫不持成見,機宜默定,而星流霆擊,旌麾所指,皆能奏功。一時東南數千里倚為長城,朝廷喜無南顧之憂。故蒞官數十年,非閩則粵,未嘗一日他徙也。方元憲之初晉神機營提督也,適征蠻將軍印缺,朝議所應補者。掌理戎政諸大臣,意各有屬。而閣臣(原書夾註:失名)特正召兵科問曰:「昔年勦滅袁八老(筆者按:本名袁進,同安人,萬曆末之海寇,後歸順朝廷)之總兵官,何人也?」兵科以元憲對。閣臣曰:「袁八跳梁數載,屢勦不除,紀元憲一鼓而擒,此功可無錄耶?」時政府論功,秉正不阿,為舉朝所服,故本兵(筆者按:兵部尚書)亦無異議,即奏陞右府都督、掛征蠻將軍印(筆者按:據「明史」卷七十六「職官志」載,「征蠻將軍」為廣東或廣西總兵之印)。萬曆四十七年事也。始元憲少時專精制舉義(作八股文,科舉必備之技),不為韜鈐之學(兵法),而生有奇表。一日偶遇異人,謂曰:「子銕面冰牙(面色黧黑若鐵,但牙齒瑩白如冰),他日兵權萬里,管城(毛筆別稱「管城子」,典出韓愈「毛穎傳」;此謂翰墨文事。)非爾事也。若建牙吹角,合在蠻疆瘴海之區。殆七九加年(按:六十三歲以後),即宜急流勇退。幸自愛!毋忽視吾言!」至崇禎二年,年六十有六,忽追憶前言,遂求致仕。章凡數上乃允,賜銀建坊,誥封三代如其官,馳傳回籍。晝錦之榮,不多覯焉。家居值大江以北,流寇滿野,風鶴之警,時聞於南岸。郡守深以為憂,時就其家,商城守之策,參贊為多。以崇禎十二年卒。子四:伯一任、季一讓,皆諸生。仲元奇,貫山東籍,中武科,力軍前,以征白蓮教功,晉守備。叔元照,三科武舉。史可法巡撫安慶,以防江徵聘,累官至後軍都督同知。
  (關於清修「池州府志」中的這篇傳記,有些枝節雖是與本文大旨無關,但筆者還是得說明一下。依此傳中所言,紀元憲有四個兒子:長子紀一任、四子紀一讓是讀書人,對此筆者沒有疑問;但次子名叫「紀元奇」、三子名叫「紀元叔」,這就大有問題--兒子的名竟會犯父親的「元」字諱,這在中國古代真是匪夷所思。按照同是「元」字排行來看,「紀元奇」與「紀元叔」應該是「紀元憲」的同輩兄弟才對;不知何故,清代修纂「池州府志」的仕紳們竟沒察覺這點蹊蹺。而在清修「池州府志」關於「紀元奇」的資料,還有一項錯誤:在該志卷第三十五「科目表」關於武舉人、武進士的記錄,於萬曆四年已載有一名武舉人「紀元奇」,其名下註:「貴池人,以征白蓮教功,給守備銜。」乍看下應就是附載於紀元憲傳記後的那一位;但此「科目表」於萬曆四十年的武舉名單中竟又出現一位「紀元奇」、且籍貫也是貴池--到底「紀元奇」是幾時考中武舉?真使人茫然。由於筆者並無貴池紀氏家乘可查,在此就姑置不論了。)
    對於「紀公」紀元憲的生平,「池州府志」已提供了一個大致概要,包括由他中武進士後的歷任官職等等。而對於他獲得於金門立碑稱頌時的職位,「福建南路副總兵」,筆者還得多些說明,因為此一職位在史料中是記載較缺乏的。像在「明史」卷七十六「職官志五」的記載中,對福建的武職僅列舉有「總兵官一人」及「分守參將一人,守備三人,把總七人,坐營官一人」,並未提到有「南路副總兵」。而在清同治十年重刊本「福建通志」卷一百之六「職官」部分記載的明代武職中,也僅列出「總兵」、「副總兵」、「南澳副總兵」,及其他參將、守備等,也沒提到有「南路副總兵」一職。「正史」和後代方志缺乏明確記載,因為福建的「南路副總兵」時有時無、並不是固定常設的武職建置。關於這一點,「明史」卷七十六「職官志五」於「總兵官」的記載部分開頭便有言:「總兵官、副總兵、參將、遊擊將軍、守備、把總,無品級,無定員」--因為是「無定員」,故由總兵官以迄把總等職,都是可視情況需要而增設或裁撤、陞格或降格。關於福建的「南路副總兵」雖然記載較少,但「明實錄」與明代地方官員的奏疏中,仍間有提到此一職位。例如「明穆宗實錄」隆慶三年閏六月間便有載:「命分守福建南路參將張元勛為副總兵,管參軍事」;約一年半之後,「明穆宗實錄」隆慶五年正月間又載:「陞分守福建南路副總兵署都指揮僉事張元勛為署都督僉事,充總兵官,鎮守廣東。」
-------------------------------
文化局碑林增添程煜德政碑
*2007/12/29 記者:蔡家蓁/金城報導。 點閱率:66
    金門縣文化局最近重現精緻典雅的清代金門通判程煜德政碑,並遷移安置功德碑至文化局旁的碑林,文化局強調,希望透過石碑重現讓民眾親身走入文化之美。  
    金門縣文化局表示,為推廣石碑碑林之特殊景觀,且為了讓民眾能進一步了解金門許多珍貴的史料,其所記載之由來或是經過,及了解文化資產保存的遺跡,他們近年來著手進行石碑清理、描繪、抗風化之處理,希望讓珍貴碑文重現。  
    這座清代金門通判程煜德政碑,現今殘碑尺寸,長(高):265公分、寬約32公分。此碑現立於文化局碑林中,周遭林立各式各樣大小不同的石碑,那一塊塊青青的石碑,雕刻著多篇書法傑作,無論隸書、楷書,抑或行書、草書,在朗朗的陽光下,都洋溢著書法魅力之千變萬化,其或秀麗、豪邁、端莊、龍飛鳳舞、妙趣天成等等,既有詩情畫意,又有幽深意境。  
    根據『金門明清古碑之研究』一書中對此一德政碑解說如下:功德碑的種類有很多,以紀年職官員的德政所樹立的政績碑,數量最多,又稱德政碑、美政碑、清德頌、遺美頌等。此殆有補國史立傳不足。姚鼐的︽古文辭類纂︾有云:『史館凡仕非賜諡及死事者,不得為傳。乾隆四十一年,正一品官乃賜諡,然則史之傳者,已無幾矣。』好官非位居一品或死事者,難能青史留名,而地方士紳對好官感恩戴德,樹碑刻文,以收『聞風激烈,廉貪立懦者,君子之介行也』、『前事不遠,後事之師,吏茲土者,可以聞風而起矣』的功效,後來逐漸變成一種官場慣例。是否真人真有德政,已無法單從德政碑加以考証了。而且此類碑文多數用典雷同,經常採用固定套話,很多已成為八股;但是這些德政碑中,也確實藏有許多珍貴的史料,若加細心挖掘,仍有相當多內容可以証史。  
    縣志記載全部碑文如下:『浯洲島嶼懸海,縱橫三十里,地瘠產薄,居民苦之。父母司牧者,念切民隱,振興教化,未有如郡侯程公也。公諱煜,字旭文,漢川宦裔。累世簪纓,特簡閩縣參軍,攝篆於浯。浯固海濱名區,風土人物,誌書足記,厥後風移俗易,士氣浸微,豪富紛爭,貧窮宄竊。自公蒞斯土,廉明方正,鋤奸懲暴,教養咸周,恩威並著,民少訟獄之苦,士敦禮讓之風,誠不易覯也。邇以書院舊規狹隘,不足廣培多士,復捐清俸,倡建堂廡,費糜千餘金,置膏火,延名師,為多士式,海濱鄒魯,於焉不替,公之實心實政,澤被浯民,真上不負朝廷設官治民之意,下不負蒼生叔度來暮之思矣。凡我浯士庶,沐膏戴德,銘刻難忘,相與歡欣鼓舞,紀績署前,俾觀風者有所採,而浯民永以頌明德於不朽。則海疆片石,即為南國甘棠可耳。乾隆三十五年庚寅臘月,順天府丞提督學政陳桂洲撰。』  
    現今殘碑尚存碑文如下:「聖天子之設官治民之意,下不負蒼生叔度來暮之思矣。凡我浯士庶,沐膏戴德,銘刻難忘,相與懽欣鼓舞,紀績署前,俾觀風者有所採,而浯民永以頌明德於不朽。則海疆片石,即為南國甘棠可耳。  
    青天廉明福建按察使司經廳署泉州糧捕駐鎮金門分府加三級程諱煜字旭文號賜川德政碑。特授順天府府丞提督學政加四級治年家眷 弟陳桂洲 頓首拜撰。欽點癸未科會元探花治年家眷 弟 葉時茂 頓首拜書。特授廣東韶南等處地方右翼總兵官治年家眷 弟李耀先 頓首拜。舉人:黃帝賚、張允和、陳吉夢、張世。副恩:顏嘉、許亮熊、許振聲。生 員:蔡苑、宋韜光、許  、陳雲濤、蔡隆鑣、許恩謶、盧龍江、黃來儀、盧蒼霖、陳  、吳存必、張錫金、陳良策、洪聯登」。  
    文化局強調,石碑碑林不僅是歷史上珍貴的文化資產,更是美學上最豐富的寶藏;文化的傳承是一項永續的志業,在以往的環境中,她雖然曾經被漠視,但是,她卻不曾放棄文化這片土地;文化局一次次的碑林重現傳承首要是讓「碑文」驕傲地站出來,站出來認同先人留下的資產,也共同面對當前我們風格獨特的文化。
文化局碑林增添程煜德政碑
文化局碑林增添程煜德政碑


離開金門近60年 國寶「魯王壙誌」回家了 - 中時電子報 - https://goo.gl/AUaEjM

離開金門近60年 國寶「魯王壙誌」回家了
國寶明監國魯王壙誌碑,重返暌違近60年的金門「故鄉」展覽。(李金生攝)
2017年06月09日 16:57 中時 李金生
國寶明監國魯王壙誌,今起在金門進行為期3個月的特展。(李金生攝)
陳福海縣長主持魯王朱以海400年冥誕祭典。(李金生攝)
遷葬於太武山麓的魯王墓。(李金生攝)
兩岸藝文人士應邀參加「南明詩韻」詩會,為魯王壙誌特展增添丰采。(李金生攝)
金門樂府傳統樂團的悠揚樂聲,讓特展洋溢思古幽情。(李金生攝)
國寶明監國魯王壙誌原件在金門特展後,將再回到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李金生攝)
國立歷史博物館以3D列印擬真複製壙志,提供金門史博館永久展示。(李金生攝)
1959年國軍在金門城東郊炸山採石時發現明監國魯王朱以海真塚,內有記載魯王生平的726字壙誌碑。這件洗刷鄭成功「沈魯王入海」300年歷史冤屈的國寶,在軍方移交國立歷史博物館珍藏近半世紀後,今(9)日終於回到魯王曾住過8年的金門故里展覽3個月,歷歷往事再為鄉親所津津樂道。
魯王朱以海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9子荒王朱檀的10世孫,明末曾被奉為監國於紹興,輾轉沿海抗清復明18年,其間在金門寓居8年之久,薨逝金門後塚墓成為疑案,清道光年間居民誤以為金門城郊的古墓即是魯王墓,名人題刻不少,連先總統蔣公也頒題「民族英範」4字。
迄1959年國軍在金門城東方,距離古崗約1里處炸山採石,發現1座古墓,內有記載魯王生平726字,玄武岩雕刻的「皇明監國魯王壙誌」,才確認為魯王真塚。根據壙誌記載:「王素有哮疾,壬寅十一月十三日,中痰而薨。」說明魯王朱以海是因為哮喘病發不治,而不是如清史稿記載被鄭成功扔進海中淹死,一舉洗刷鄭成功遭到「栽贓」的300年歷史冤屈。
當年,同時出土的文物還有白磁碗5個、永曆錢3枚,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憂心古物保存,全部移交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魯王壙誌從此遠走台灣,與後來遷建於太武山腳的魯王墓隔開兩地。
國立歷史博物館於2011年以「皇明監國魯王壙誌」釐清鄭成功退至東南小島,以台灣為據點反清復明,對台灣南明史的研究有高度重要性的歷史價值,提報中央公告指定為國寶,成為該館6萬多件文物中,僅有的5件國寶之一。
金門縣府與地方人士曾數度表達想迎回魯王壙誌,1994年金門籍立委陳清寶即曾領銜46位立委提案。迄2014年底,陳福海縣長向來訪的國立歷史博物館長張譽騰建議讓壙誌回到金門展出,重現金門與南明這一段影響國族、台澎發展的重要歷史印記,並帶動金門文化觀光,獲得張譽騰館長的認同與大力支持。
今年適逢魯王朱以海400年冥誕,國立歷史博館在「大館帶小館」構想下促成此事,也獲得文化部全力支持,同意讓國寶返回金門故鄉,自6月9日至8月30日在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B1藝文特區進行為期3個月特展。
國立歷史博物館表示,魯王壙誌返鄉後仍將回到國立史博館。但該館已以3D列印1:1大小比例,外觀線條與原作擬真的複製壙誌,提供金門史博館永久展示,協力做好文物遺產保存和教育推廣工作。
-----------------------------------------
蒼茫雲海懷王孫-金門城魯王疑墓(宋元豐命婦之墓)
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金門城魯王疑塚(舊魯王墓,宋元豐命婦之墓)
出金門城東門後左轉直走可以通往古城國小,在這個每年古地城隍遶境時以獅陣豔驚四種的學校旁有一個斜坡,下斜坡的鋪石地面縫隙中長滿了青草,沿著坡道走到底,可以看見一個由石製結構組成的場域。這個場域裡,有一個宋代就存在的古墓,只是在近千年的時光之流中,扣除不為人所知的漫長歲月,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它是被當作明末清初的王者之墓,人們稱它為「魯王墓」。
關於這個以千年古墓為主的場域的故事,要從清道光十一年(西元1833年)開始說起了。當時金門文人林樹梅在金門城城東發現一個古墓,當地人稱為「王墓」。他參考文獻,跟據明太僕少卿沈光文輓魯王詩序的記載:「葬於金門城東之青山岩,坐酉向卯,其前有湖,右多石峰,魯王嘗徜遊其地,題『漢影雲根』四字於石」,判定這個墓就是南明魯王朱以海的墓塚,並且報知福建興泉永巡道周凱。周凱知道後命令金門縣丞清界址,加封植,禁樵蘇,樹碑以表之。直到民國四十八年8月20日,國軍部隊在金門城東炸山取石,發現了魯王真正的墓塚所在,人們才知道這裡並不是魯王的墓,才結束百餘年來的錯誤。
金門城魯王疑塚(舊魯王墓,宋元豐命婦之墓) 金門城魯王疑塚(舊魯王墓,宋元豐命婦之墓)
一進入這個場域,最明顯的就是一塊巨大的花崗岩石碑,上面寫著:
大清道光十六年歲次丙申四月建
明監國魯王墓
福建興泉永道富陽周凱書
這就是當年周凱將此墓當作是魯王墓時所立的碑,碑的背面則有《明監國魯王墓碑陰記》,目前現場所見碑文如下:
明監國魯王墓碑陰記
王諱以海字巨川明太祖十世孫崇禎甲申襲封魯王乙酉監國紹興師潰鄭
綵自舟山迎王入閩居中左所鄭成功脩寓公之禮戊子居閩安頒監國三年
厤有興化以南二十七州縣旋失癸巳去監國號居金門凡十年壬寅成功死
海上諸臣議復奉王監國會王得哮疾於十一月十三日薨王於萬曆戊午五
月十五日年四十五葬於城東王所嘗游地野史載成功沈王於海又稱王薨
於海外皆傳訛也沈太僕光文挽王詩序云墓前有大湖按之即今鼓岡湖去
墓里許湖南多石鐫王手書漢影雲根四字並從亡諸臣題詠知王嘗游息於
此則墓在金門無疑惜久湮失林生樹梅訪得之凱於分巡閩為樹墓碑禁樵
蘇加封植焉懼其久而復湮也為記於碑陰願金門士人歲時祭掃共保護之   
大清道光十有六年歲在柔兆涒灘孟夏之月富陽周凱記又書
但此碑文與《金門志》中引周凱《內自訟齋文集》的文字有出入:
王諱以海,字巨川;明太祖十世孫。崇禎甲申,襲封魯王。乙酉,監國紹興。師潰,鄭彩自舟山迎王入閩,居中左所,鄭成功修寓公之禮。戊子,居閩安,頒監國三年曆。有興化以南二十七州縣,旋失。癸巳,去監國號;居金門,凡十年。壬寅,成功死;海上諸臣議復奉王監國。會王得哮疾,於十一月十三日薨;距生於萬曆戊午五月十五日,年四十有五。葬於城東(王)所嘗游地。野史載成功沈王於海,又稱王薨於海外,皆傳訛也。沈太僕光文挽王詩序云:『墓前有大湖』;按(之)即今鼓岡湖,去墓里許。湖南多石,鐫王手書(書漢影雲根四字)並從亡諸臣題詠。知王嘗游息於此,則墓在金門無疑。惜久湮失!林君樹梅訪得之,凱(於分巡閩)為立墓碑、禁樵蘇,加封植焉。懼久而復湮也,為記於碑陰。願金門士人,歲時祭掃,共守護之。
  (大清)道光( 十有六年歲在柔兆涒灘孟夏之月富陽)丙申月日,周凱(記)又書(「內自訟齋文集」)。
金門城魯王疑塚(舊魯王墓,宋元豐命婦之墓)
一般說來,刻在石碑上的文章通常會比較完整,但不知為何目前現場所見的碑文疏漏不少,而且有些字句是不應該漏掉的,像「距生於」是明顯漏植的,鄭「彩」寫為鄭「綵」更是讓人覺得奇怪,而《金門志》中也漏了不少,以()標示者皆碑文中有而《金門志》中無的字句。
民國四十七年八二三砲戰發生時,這塊碑在8月24日下午被砲擊中,「王」字右上方被敵炮擊缺約一尺。9月8日下午,這塊碑第二次被擊中,這次被砲彈打斷倒塌。隔年1月7日下午,這塊碑連同古墓被俄製122加農砲彈命中,損傷慘重。或許後來把碑扶正修復時,由於受損過於嚴重,加上重刻時沒有做好比對的工作,讓碑文與原本有出入,但就保護文化資產的觀點來看,相關單位真的該好好處理一下,不能因為現在確認不是魯王墓就不重視,當作不知道這回事。
19831104kmdn-01.jpg 19831104kmdn-02.jpg
721105金門日報.jpg
既然魯王真墓出土,那麼這個墓到底是誰的墓呢?
同樣的疑問也存在許多人的心中。
所以民國七十一年12月時,金門地方人士集合研討,經縣政府層呈國防部轉行政院,由文建會推薦成功大學黃典權教授及師範大學王啟宗教授兩位專家到金門監掘,出土了銀鐲、纓絡、宋元豐銅錢、小瓷碗、古磚等,墓中骨骸經土公蔡水源鑑定為女骨。黃、王二教授根據遺物並參考文獻,確認墓主為宋元豐年間(1078-1085年)命婦之墓。之後將骨骸以瓦棺裝歛,仍就原穴封葬,並在墓穴上豎立「宋元豐命婦之墓」的墓碑,原本周凱所立的碑則移到一旁。
上面兩篇是當年《金門日報》關於此事的報導,日期分別是民國七十二年11月4日跟5日,有興趣的人可以讀一下相關報導。
金門城魯王疑塚(舊魯王墓,宋元豐命婦之墓) 金門城魯王疑塚(舊魯王墓,宋元豐命婦之墓)
這件事情過後,除了相關場域予以保留之外,還在墓旁豎了一塊石碑,說明整件事的經過:
明監國魯王疑墓掘考誌
明監國魯王朱以海薨於金門,墓址年久莫稽,致明史有成功沉王之誣;清道光間,
邑之士人林樹梅發現此古塚,以其氣局恢宏,誤為王墓,而報諸於福建興泉永巡道
周 凱,勘考樹碑,蓋欲以白沉王之冤,表景懷魯王英範之忱,砥礪民族精神志節
也,後人更因而建亭封植,遂為懷古勝蹟。迄民國四十八年秋,守軍於古崗湖西構
工,掘出魯王真塚,壙誌詳實,昭雪三百餘年成功沉王之冤誣;今魯王新墓己崇建
於太武山麓,而此古墓猶以魯王疑塚並存;慮後世之混淆、度懸疑之可決,乃建議
行政院文建會同意掘考,即委史學家黃典權、王啟宗兩教授於七十二年十一月三日
來金監掘,依據掘出之宋元豐通寶、銀鐲、珠結頂架、骸骨、棺釘及朱漆碎片等項
詳加鑑考研析,確認為宋代命婦之墓,使此自道光以來百餘年之魯王疑塚豁然澄釋
,而攸關北宋史蹟之墓中人,則有待續考,因葬復原墓,樹碑曰:「宋元豐命婦之
墓」,立石敘掘考經過。原有周碑、魯亭、古蹟,均予維護保存,並美化景觀,藉
供觀遊憑弔而懷古勵今,當有得於心而志於道焉!
中華民國七十三年歲次甲子孟冬榖旦 金門縣江蘇邳縣張人俊印謹識
到此,千年古墓回復了原有的寧靜,只有隨風飄來的琅琅書聲相伴,仰視過往的白雲悠悠。
金門城魯王疑塚(魯亭) 金門城魯王疑塚(舊魯王墓,宋元豐命婦之墓)
當年周凱立「明監國魯王墓」碑時,發現這個墓的林樹梅寫了一首名為《修前明魯王墓即事》的詩:
蒼茫雲海懷王孫,遺骨猶存亂石根。
島嶼十年依故老,東南半壁望中原。
地經兵燹無留碣,字蝕莓苔有舊痕。
從此青山妥抔土,春來杜鵑莫啼冤。
雖然現在知道這個墓不是真正的魯王墓,但周遭的氛圍卻讓人有種淡淡的惆悵,或許百多年來到此憑弔魯王的人,對於魯王身為監國卻是一生窘迫困頓,有了無限感概,這些感概深入了這塊土地,化作了無可言的孤寂,跨越時空,千秋萬世,成為無可化解的遺憾。
【附錄】:
《金門志》中關於魯王墓的記載:
監國魯王墓 在古坑後埔。
附錄
世傳明監國魯王薨於金門,葬後埔,墓久堙失。道光壬辰春,林生樹梅訪得之城東鼓岡湖之西。墓前合灰土為曲屏,不封樹;土人稱王幕,不知何王墓也。下一墓形制相似,相傳瘞王從亡,歲久為耕犁所侵。林生急白凱,檄金門縣丞清界址、加封植、禁樵蘇,樹碑以表之,期於勿替。
顧按外史諸家所載,王薨葬年月互異,辨之者亦異。茲就凱所見諸書為考證:據阮文錫「夕陽寮集」謂:『王薨於金門,歲在庚子』。無名氏「臺灣外史」亦云:『王以庚子十一月殂於金門,鄭成功令兵部侍郎王忠孝禮葬於後埔』。江日升東旭「海濱紀錄」及鷺島道衲夢菴「海上見聞錄」所載並同,全祖望「鮚埼亭集」據沈光文「斯菴集」挽王詩序則謂,王薨於壬寅冬、十一月,在成功卒後;且謂王同成功入東甯,故即葬焉。引張煌言「蒼水集」與盧牧洲書,以成功既卒,海上諸臣議復奉王監國;及祭王文有『十九年旌節』之語。由乙酉監國數至癸卯,適合以為證。鄧傳安「蠡測匯鈔」辨之謂:『謝山據楊陸榮輩野史訛傳「成功沈王於海」一語為昭雪,而並易其年月薨葬之地,以釋群疑,其說當存疑。而引外史諸書,主阮夕陽說為庚子,且言魯王未嘗至東甯。沈斯菴居臺灣,在鄭氏之先,何由與王唱和?臺灣太湖之魯王墓,疑為王世子極皇葬處;諸臣尊宗室,亦稱魯王,並疑議復奉監國之魯王亦為王世子。其說雖近臆創,而辨王之未至東甯為較確。然則墓何由在東甯,又「鮚坷亭集」之訛也。凱又按林霍子濩「續閩書」載:『王素有哮疾,十一月十三日,中痰薨。生萬曆戊午五月十五日,年四十有五,葬於金門王所嘗遊地』。林生樹梅又搜得盧若騰「牧洲島噫集」,有辛丑仲夏壽魯王詩、壬寅仲夏作「泰山高」壽魯王詩。按林子濩,同安欖里人,學詩於牧洲,自少與紀許國、阮夕陽遁跡鷺島,稱遺民;必及聞見之。牧洲,金門人,從王於島上,其詩與「績閩書」誕日符合,豈有王薨而猶為之壽者?則壬寅又若可據。凱要而斷之,成功之攻臺灣也以辛丑三月,克以十二月,其卒也以壬寅五月。當渡臺攻取時,勝負未可知,斷無挾王同行之理;則鄧說為是。遜荒諸遺老與甯靖王及諸王子之渡臺也,皆在鄭經襲位、二島將破之時,當在癸卯。甲辰牧洲之作壽王詩,猶在金門也。又紀許國「石青集」亦有壽王詩,不載年月。而「續閩書」並詳記王薨之日,則似當以壬寅為是。蓋當日諸臣流離瑣尾,道途梗塞,傳聞異詞,故所載亦異詞;而墓在金門後埔,則無疑焉。今墓前有鼓岡湖,廣四十餘丈。湖南多石,鐫王手書『漢影雲根』四字,並鐫從亡諸公題詠;其為王嘗遊處,又似可信。甲辰以後,二島糜爛,或碑碣無存。惜不得沈斯菴集而讀之;其云墓前有太湖,謂鼓岡耶?抑謂臺灣之大湖,即今鯽魚潭耶?凱嘗遊其處,魯王墓亦無考焉。嗚呼!王以有明宗室,間關顛沛,漂泊海上數十餘年,惟鄭氏是依;而又不以禮待,致受沈海之誣。卒至埋骨荒島,榛莽為墟。春霜秋露,麥飯無聞,亦可憫巳!   
我國朝加惠前代,自陵寢及名臣賢儒墳墓俱有禁;今於明史,不諱唐、桂諸王事,靖節諸臣,皆錫之謚典。聖德皇仁,超越千古。若魯王墓,固守土者宜恪遵禁令,急為防護者也。而斯邦人士展念陳跡,宜何如之感慕嘆息保守之,期勿再失乎!因為考以實之(巡道周凱「內自訟齋文集」)。
王諱以海,字巨川;明太祖十世孫。崇禎甲申,襲封魯王。乙酉,監國紹興。師潰,鄭彩自舟山迎王入閩,居中左所,鄭成功修寓公之禮。戊子,居閩安,頒監國三年曆。有興化以南二十七州縣,旋失。癸巳,去監國號;居金門,凡十年。壬寅,成功死;海上諸臣議復奉王監國。會王得哮疾,於十一月十三日薨;距生於萬曆戊午五月十五日,年四十有五。葬於城東王所嘗游地。野史載成功沈王於海,又稱王薨於海外,皆傳訛也。沈太僕光文挽王詩序云:『墓前有大湖』;按即今鼓岡湖,去墓里許。湖南多石,鐫王手書並從亡諸臣題詠。知王嘗游息於此,則墓在金門無疑。惜久湮失!林君樹梅訪得之,凱為立墓碑、禁樵蘇,加封植焉。懼久而復湮也,為記於碑陰。願金門士人,歲時祭掃,共守護之。
 道光丙申月日,周凱又書(「內自訟齋文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