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埔慈天宮收冬戲閹雞比賽-胡撇仔戲/客家閹雞文化/客家庄的收冬平安戲/北埔地方以觀音菩薩祭期為收冬戲日「掛纓絡」/閹雞比重活動是客家聚落傳統習俗/閹雞比賽所代表的客家傳統文化卻逐漸流失/農曆一月十五日是祈福上蒼天神保佑黎民平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敬天祈福日,而在年末的農曆十月十五日,則是完福感謝上蒼天神澤福庇祐百姓五榖豐收的日子,依客家傳統習俗在祭拜日的當天,村民通常會把一年來所飼養的閹雞宰殺祭拜上天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XMPJw7

---------------------

臺灣歌仔戲「胡撇仔」表演藝術進程與階段性特質__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 https://goo.gl/FnBNtd
-------------------------------
臺灣日治時期,歌仔戲備受批判,以為猥瑣,甚至傷風敗俗。中日戰爭期間,日本殖民當局開始厲行皇民化運動,開始禁絕歌仔戲等漢人傳統戲曲演出,歌仔戲藝人只得改穿和服、佩帶武士刀演出,唱日本軍歌,宣揚日本當局政策,也促使歌仔戲胡撇仔的形成。
「胡撇子」一詞,其意義大約可歸納為以下兩種:一說是戲界從歌劇(Opera)而來,一說則將「胡撇子」解釋為胡亂一氣,不照正本演出。歌仔戲班將「胡撇子」視為與傳統歌仔戲的區隔。
---------------------------
臺灣日治時期,歌仔戲備受批判,以為猥瑣,甚至傷風敗俗。中日戰爭期間,日本殖民當局開始厲行皇民化運動,開始禁絕歌仔戲等漢人傳統戲曲演出,歌仔戲藝人只得改穿和服、佩帶武士刀演出,唱日本軍歌,宣揚日本當局政策,也促使歌仔戲胡撇仔的形成。
「胡撇子」一詞,其意義大約可歸納為以下兩種:一說是戲界從歌劇(Opera)而來,一說則將「胡撇子」解釋為胡亂一氣,不照正本演出。歌仔戲班將「胡撇子」視為與傳統歌仔戲的區隔。
--------------------------
【台語原來是這樣】台灣的「歌劇 」─ 胡撇仔戲
「胡撇仔戲」又寫作「烏撇仔戲」,語源有此一說為日語發音的オペラ(opera),因為當時的造型和傳統歌仔戲大相逕庭,於是又有一說「胡撇仔戲」是指當時日本時代、相對於正規歌仔戲而言,這種穿著和服的新式演出方式,有「烏白撇撇」、胡亂湊合著演出之意,是故將這種不按正規演出的戲碼命名為「胡撇仔戲」,恰好間接與傳統「歌仔戲」產生了區隔。
故事
2015-07-11 10:05
推文到plurk
粉紅色小屋
講到台灣的本土戲曲,現在大多數人直覺反應八九不離十會說:「歌仔戲」對吧?但是你知道「胡撇仔戲」嗎?什麼又是「胡撇仔戲」呢?
先說到「歌仔戲」,有一說其實應寫作「歌兒戲」、「歌子戲」,但民間早已約定俗成寫作「歌仔戲」,台語又常簡稱「歌仔」、「歌戲」等等,目前的教育部線上字典亦收錄為「歌仔戲」一詞,顧名思義便是以歌入戲的戲曲演出。然而「歌仔戲」也是融合了台灣民間各種表演形式產生的本土文化,最早期的表演形式跟今日我們所熟悉的樣貌截然不同,不需要專屬搭棚舞台、可以在空地即興演出的形式,俗稱為「落地掃」(˙ㄌㄛ ㄉㄝ ㄙㄠˇ lo̍k-tē-sàu),可以算是雛型,之後才融合了南管、北管等元素,並登上舞台演出,這才逐漸形成了今日我們熟悉的「歌仔戲」表演形式。
目前的教育部線上字典亦收錄為「歌仔戲」一詞,顧名思義便是以歌入戲的戲曲演出。
這樣我們大致上可以簡單瞭解「落地掃」跟「歌仔戲」,可以說是表演場域的差別、以及不同的表演形式,但可以知道的是,這都是台灣戲曲的精華。然而這樣的表演形式到了日本時代,也因為時空背景的不同,而又有了不一樣的樣貌,當時的「歌仔戲」演出者開始穿著和服、搭配武士刀,逐漸將表演形式推向另一種樣貌,這也就是「胡撇仔戲」的開始。
如此一來,原本融合了台灣在地戲曲元素而成的「歌仔戲」,又進而轉化出另一種名為「胡撇仔戲」的表演形式。
「胡撇仔戲」(ㄏㄛˊ ㄆㄧㄝ ㄚˋ ㄏㄧˇ ôo-phiat-á-hì)又寫作「烏撇仔戲」,語源有此一說為日語發音的オペラ(opera),因為當時的造型和傳統歌仔戲大相逕庭,於是又有一說「胡撇仔戲」是指當時日本時代、相對於正規歌仔戲而言,這種穿著和服的新式演出方式,有「烏白撇撇」、胡亂湊合著演出之意,是故將這種不按正規演出的戲碼命名為「胡撇仔戲」,恰好間接與傳統「歌仔戲」產生了區隔。
這種表演形式,可以說是一種混搭風格的美學,恰好符合台灣多元文化的背景。所以在「胡撇仔戲」中,我們很常可以見到更誇張的服裝造型、更生活化的口語對白,載歌載舞的形式也多少反應了時下流行文化或熱門話題。
「胡撇仔戲」又寫作「烏撇仔戲」,語源有此一說為日語發音的オペラ(opera)。(圖:網路)
時至今日,「胡撇仔戲」仍持續存在於台灣,並且用更生動豐富的方式傳達舞台戲劇的表演效果。例如金枝演社的一系列表演作品,其表演形次都讓人意猶未盡,近期作品浮浪貢開花二部曲《我要做好子》,表演方式載歌載舞、穿插融合傳統及現代時事梗,更利用舞台燈光效果以及服裝造型讓動作表情更加生動,這一切都將「胡撇仔戲」的特色,通俗、綜藝、生活化的效果呈現出來。
真的很有意思,而 opera 本身就是結合音樂及歌唱的表演藝術,那麼台灣的「胡撇仔戲」簡直可以算是台灣的歌劇了呢!
------------------------
「三小」?「胡撇仔戲」?漫談台灣獨有之原創戲曲:歌仔戲
2017/01/04 14:13:00
友善列印友善列印
好友人數
A- A A+
分享fb 分享g+ 用LINE傳送
文/Ramble Taipei 漫步台北
「身騎白馬走三關,改換素衣回中原,放下西涼無人管,思念三姐王寶釧。」
歌仔戲是台灣獨有的原創戲曲,在民國40、50年代,一度是戲院中最受歡迎的戲劇,更曾是許多家庭每天傍晚必定收看的電視連續劇。很多人藉由歌仔戲來瞭解歷史興衰、忠孝節義與愛恨情仇,看透人生酸甜苦辣,體悟「戲如人生、人生如戲」的道理。為了進一步瞭歌仔戲,「Ramble Taipei漫步台北」特別專訪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教授徐亞湘,為我們介紹歌仔戲的歷史與文化。
ID-766662
▲明華園演出之白蛇傳。(圖/Ramble Taipei 漫步台北)
從「歌仔」到「三小」
歌仔戲最初是以民謠的型式出現,透過第三人稱的方式吟唱、敘說故事,因此被稱為「唸歌仔」。後來結合蘭陽當地「車鼓陣」的表演方式、角色及妝扮,逐漸發展出「本地歌仔」,並改成為第一人稱來舖陳劇情。
「本地歌仔」早期有所謂的四大齣,包括陳三五娘、山伯英台、什細記及呂蒙正。宜蘭目前仍有許多傳承本地歌仔的團體,像是「壯三新涼樂團」,持續在演四大齣戲。
「本地歌仔」或稱「老歌仔」,屬於小戲,多以七字仔或老調等曲調來唱,故事劇情簡單。就角色而言,原只有小丑及小旦兩個角色,約莫清末時期才有小生的角色出現。一直到日本殖民統治時代,歌仔戲開始具備大戲的規模。
小丑、小旦及小生,簡稱「三小」;「三小」可以說是歌仔戲的組成要素。
ID-766661
▲金龍歌劇團演出。(圖/江武昌授權提供/Ramble Taipei 漫步台北)
「胡撇仔戲」
「有人認為歌仔戲是拼貼,但這也是歌仔戲之所以壯大的原因。」徐亞湘認為,歌仔戲是個不停地成長與茁壯的戲劇,極具生命力。
從一開始的「歌仔」傳唱,歌仔戲吸收了「車鼓陣」的表演型態,開始簡單在外搭台演出;從原為農暇與迎神賽會的業餘演出,多方學習各種戲曲的長處,像是崑曲、北管、四平及京劇等,信手捻來,無一不學,逐漸發展成具規模與成熟的戲曲。同時,歌仔戲演出內容多以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為主,採用地方流行的小調,使用民眾熟悉的台語表演,很快地贏得大眾的喜愛。
太平洋戰爭後期,日本開始推行皇民化運動,禁絕所有中國式或漢式的傳統戲曲。當時在劇院演出的歌仔戲,為了應付日本官員的檢查,有的在官員巡查時,改穿時裝、唱流行歌曲演出,巡查結束再換回古裝或漢服;有的則以拼貼的劇情,淡化中國的色彩;有的則直接穿著和服與唱日本軍歌演出。
對於這種融合多種元素的歌仔戲,被笑稱為「烏白撇撇」,意指湊合亂演之意。徐亞湘指出,「胡撇仔」來自於日語中對於opera戲劇的發音,因而將這種從日本時代開始、不按正規演出的劇碼,稱做「胡撇仔戲」。
「胡撇仔戲」透過混搭的形式與通俗的趣味,結合日式、中式乃至於西式的表演,不停地創新,充分反應出歌仔戲驚人的生命力與學習力。
ID-766660
▲日本武士裝扮的歌仔戲演員。(圖/江武昌授權提供/Ramble Taipei 漫步台北)
歌仔戲的極盛時期
1940至1960年代是台灣歌仔戲最盛行的時期。
台灣光復後,歌仔戲班又重新恢復在劇院演出,重現百家爭鳴的情況。一開始是以內台的方式,與崑曲、京劇一樣在劇院演出;1950年代,台語片風行,歌仔戲演員朝多元化發展,不論是唱片、電視或電影等,都可看到歌仔戲演員的身影。
1960年代,由於內台歌仔戲已不具競爭力,戲院多傾向播電影,歌仔戲演員為謀生路,有的轉進廣播歌仔戲,有的則參加賣藥團演出。同時期,老三台開播,當時的黃金時段為晚上六點半,歌仔戲成為黃金時段的首選。許亞湘笑稱,許多家庭都會趕著在六點半前吃飽飯,一邊做手工代工,一邊收看歌仔戲。
電視歌仔戲的盛行也可從台視演出楊麗花歌仔戲「貍貓換太子」看出端倪。「貍貓換太子」原為一京劇劇目,1924年,台北市的「永樂座」與「新舞臺」對台競演,盛況空前。歌仔戲也不令人意外地移植了「貍貓換太子」劇碼,藉由大眾媒體的推播,據說當時扮演太監郭槐的呂福祿老師,因為詮釋得太經典、太成功,連走在路上都會被人指著竊竊私語,「這就是電視上那個壞人」。
ID-766664
▲楊麗花歌仔戲扮相。(圖/江武昌授權提供/Ramble Taipei 漫步台北)
歌仔戲的瓶頸與未來
多年鑽研歌仔戲的徐亞湘表示,劇種的起落與大環境息息相關,曾經盛極一時歌仔戲,也開始面臨瓶頸。
徐亞湘指出,著作權是歌仔戲目前碰到的瓶頸,由於新編戲都是找別人寫的,寫出來的劇碼只能為這齣戲所用,無法讓觀眾累積對於歌仔戲的經典劇碼。過去因沒有著作權的概念,旋律簡單,很容易令人拷貝傳唱,造成風靡。
近年來,歌仔戲也嘗試走出新的路線。1980年初,明華園興起,開啟了專家學者與歌仔戲從業人員合作的模式,推出精緻歌仔戲,結合編劇、導演、編曲、唱腔,透過現代化的燈光、音響與舞台設計,將歌仔戲帶進國家戲劇院,也讓歌仔戲從過去的野台戲邁向國家級殿堂與世界舞台。
在傳承方面,歌仔戲目前大致分為學術體系及各戲班培養兩大管道。學術體系部分,像是台灣戲曲學院的歌仔戲學系,還附設國中及高中部,大部分學生多從國中一路唸到大學畢業。另外還有從各戲班培養出來歌仔戲演員,有的原為戲班的家族成員、有的則是歌仔戲愛好者。另外,還有些資深藝人所辦的傳承班,例如台灣第一苦旦廖瓊枝老師,已經帶領了兩屆藝生,培養出幾位出色歌仔戲演員,例如藝生張孟逸,不僅頗得廖老師的真傳,更發展出自己的特色。
ID-766663
▲台灣第一苦旦廖瓊枝扮相。(圖/江武昌授權提供/Ramble Taipei 漫步台北)
徐亞湘表示,由於生態與環境的因素,外台歌仔戲將愈來愈難發展,只有少數幾個較強的歌仔戲團能夠存活,精緻歌仔戲將成為未來的主流,像是明華園、河洛、秀美、一心等劇團,都已走出自己的風格。
「給歌仔戲一個機會,進劇場看場戲,相信你會愛上歌仔戲。」徐亞湘表示,期望台灣的歌仔戲能與國外的演藝節目平起平坐,為台灣戲劇爭取到一個好的戰略位置。
----------------------------------
胡撇仔戲—台灣女俠白小蘭
導演 :王榮裕
編劇 :王榮裕、陸欣芷
舞臺設計 :張鶴金
音樂設計 :余奐甫
作詞作曲 :郝志亮
編曲 :李宜蒼
1996年12月, 台北縣
二重埔疏洪道萬善同夜市首演
戲劇界首創將「胡撇仔戲」搬上現代舞台的原創代表作品。
以一台小卡車作為舞台,「落地掃」式的戶外演出,觀眾自由的圍坐在四周,和表演沒有距離,常常隨著劇情起伏被演員引逗得捧腹大笑,甚至直接和演員對話,產生絕佳的即興表演效果,高度發揮了野台魅力。
自1996年首演,每年不斷受邀巡演,成為劇場界的「長青」作品,也創下了連演十年不輟的驚人紀錄。
-----------------------
王二哥開講:蝦米係「胡撇仔戲」?
王二哥開講囉
話說早期台灣農閒之餘,地方上很流行歌仔戲,
是到處都有廟會、到處都有演出、到處都人山人海。
一直到日本統治、皇民化時代,
當時政府要求台灣人要改說國語(日文)、改穿和服、改作日本姓,
不能講台語、當然更不能演歌仔戲,
喜歡看戲的老百姓就很鬱卒,
劇團團員和戲院老闆也很焦慮,因為沒有生意可做。
不過台灣人不是省油的燈,窮則變、變則通,
於是戲院老闆就在觀眾席最後方、門口上方設兩顆燈,
一個紅燈一個綠燈,
再派一個看門的負責把風。
戲院內持續演出一般民眾喜歡看的歌仔戲,
比方說《陳三五娘》、《梁山伯與祝英台》,
但是當看門的遠遠看見日本警察出沒時,
他必須趕緊按下紅燈,
第一時間快快回應給舞台上的演員知道,
演員一發現紅燈亮起便會曉得「啊!日本巡察來了」,
馬上回到後台換裝──穿上和服、拿起油紙傘、腳踩木屐,
舞台上原本敲鑼吹笛的文武場也迅速調換樂器,
換奏起三味線、薩克斯風和爵士鼓。
如此一來當日本警察進場巡視時就一切OK。
等日本警察一走遠,看門的再把紅燈轉回綠燈,
演員發現了,再換回歌仔戲服,
剛剛演到哪裡?迅速給它接下去演。
久而久之,演員們為了吸引觀眾目光,
也為了順利演出、不受巡查訪視干擾中斷,
發展出多套融合各種不同風情、文化、時空的本子,
在舞台上可以「張飛打岳飛打得滿天飛」樣樣精彩,
觀眾們也看得陶醉入戲。
後來當有喝過洋墨水的學者看見這般有歌有舞有戲的表演時,
便說這叫作「OPERA」,也就是國外流行的「歌劇」,
台灣人唸英文唸不順,OPERA、OPERA,唸久了就唸成「胡撇仔」,
另一方面也很有台灣「黑白亂撇」的味道啦!
承襲傳統戲曲養份,融合西方現代劇場,
金枝的胡撇仔戲別具拼貼趣味。
圖為金枝演社《台灣女俠白小蘭》劇照,陳少維攝影。
金枝演社《台灣女俠白小蘭》戶外公演現場照,
李旭彬攝影。
專家學者說:
「胡撇仔」一詞,來自日語外來語「オペラ」(opera),
是一種融合新劇、歌舞劇、西樂等的表演風格,
普遍存在於臺灣傳統戲曲如歌仔戲、客家戲、四平戲等之中。
在皇民化運動下,傳統戲曲都必須「改良」才能演出,
因而產生一種戲曲與新劇結合的戲劇型式,
雖然演出傳統戲齣,
但演員必須身著和服、手執武士刀、改唱流行歌,
並以爵士鼓與小喇叭等西洋樂器伴奏。
戰後商業演劇蓬勃發展,與之同臺競爭的傳統戲曲,
也漸以「變體」的面貌出現以增加票房,
在演出非傳統歷史故事的新編戲齣時,
就加入幾曲流行歌,配上西樂與霓虹燈光增添娛樂效果,
劇情多走「愛情武俠倫理悲喜劇」的通俗路線。
今日外臺歌仔戲的夜戲亦多上演胡撇仔戲,
劇目除承襲內臺,亦有根據電影電視劇進行改編,
音樂多元,服裝傾向華麗鮮豔,
演員亦會穿著洋裝及和服上場,表演方式較寫實生活化。
----------------------------
流動的客家戲概念
圖片
1950年代苗栗內台客家戲班新樂社《貍貓換太子》演出劇照。(徐亞湘提供)
早些年因田野所需,常到廟口看外台客家戲的演出,相較於夜戲,我更愛看下午日戲演出歷史演義的古路戲,摻雜四平、亂彈、外江、客家、歌仔等曲調於一戲是再自然不過之事,音樂內容豐富,聽來過癮極了,看著不同學習背景的演員在台上合作,更有份臺灣戲曲史演進的感動,這就是我早先認知的客家戲。
近年,客家戲的概念似乎變了,因著主客觀因素的改變,主唱平板、山歌仔、老山歌以及九腔十八調才是真正的客家戲,這樣的概念似乎成了許多人的「共識」,以及相關評審、比賽場合的「標準」。客家戲到底是什麼?什麼才是客家戲?或許,我們試著從歷史發展中進行觀察,將會有更多的認識與理解。
客家戲的初發階段採茶唱、採茶戲,在清領後期即有演出紀錄,日治初期報端偶會出現桃竹苗、臺中等地客家子弟(粵人)業餘演出一丑一旦採茶戲的訊息,甚至已傳演至板橋、臺北等地閩南聚落。此時皆稱其為採茶戲,並未冠上「客家」字樣。到了1920年代臺灣商業劇場發展興盛,採茶小戲開始吸收四平戲、亂彈戲、京戲、潮州戲、福州戲的優點,漸次發展為改良大戲並進入劇場商業演出,當時大湖小美園、新埔明興社、銅鑼新樂社、苗栗中明園等皆為知名的內台改良採茶班。因多有上海戲師、京劇演員入班指導,他們常能兼演京戲。另外,他們為擴展演出範圍,也常至全臺閩南城鎮的戲院演出歌仔戲,而被時人稱之為「客人仔班」。這指涉演員結構而非藝術內涵的習稱,也同時發生在日治時期知名的本土京班廣東宜人園與中壢的四平戲班大榮鳳、小榮鳳上,因為該三班的演員多為桃園的客家人之故。
戰後,客家戲走過一段輝煌的內台戲時期,勝美園、勝春園、小美園、新樂社、三義園等皆為當時名班,加演京戲仍為彼時常態。待1960年代客家戲敗出內台轉往外台戲發展,由於四平戲、亂彈戲、京戲演員的加入,外台客家戲班的演出其實已然豐富多元,尤其日戲的演出最為明顯,兼唱四平、亂彈、京戲、客家曲調的情形普遍,此因應演員結構與觀眾審美的情形很是自然。不過,隨著具備原習劇種各種「底」的老藝人及老觀眾的凋零,客家戲也漸漸地開始「純化」- 亦即只有唱採茶三大調及九腔十八調才是客家戲,這一方面是現在演員藝術能力侷限的現實反映。
文化是在時間的流動中疊加累積而成並形成自身特色,客家戲曲亦然。若我們透過上述歷史的視角觀察,我們的客家戲曲概念是否會有著更多的可能性呢?我就認為只要演出時使用客家話口白,演出內容為客家人喜愛並樂於接受的劇種皆為客家戲曲,現在榮興的客家戲是,過去宜人京班的京劇是,小榮鳳的四平戲也是。你們認為呢?
---------------------------------
金枝演社「胡撇仔戲」系列劇作的表演美學與劇場修辭(上)
文/于善祿
(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專任講師)
 
到目前為止,金枝演社已經製作了三齣「胡撇仔戲」,計有《胡撇仔戲──台灣女俠白小蘭》(1996)、《可愛冤仇人》(2001)及《羅密歐與茱麗葉》(2003),前二者是團員的創作,後者則是改編自莎士比亞的原著Romeo and Juliet;不論從「創作」或是「改編」來看,胡撇仔戲的諸多表演美學都貫穿其中,算是金枝演社成團十年以來,作品風格最鮮明的一個系列,值得吾人為文細細論析之。
金枝演社自從1996年推出了《胡撇仔戲──台灣女俠白小蘭》之後,「胡撇仔戲」──日據時代為躲避巡警檢查而發展出來的特殊歌仔戲演出形式──似乎又重回俗民娛樂的舞台,或喚起了老一輩歌仔戲迷的記憶,此一形式的「自由亂撇」風格不但成為金枝演社往後數年的主要創作路線,甚至成為大多數觀眾對該團作品風格的主要印象,若干民間的歌仔劇團也開始在戲名裡頭或媒體文宣上,加上「胡撇仔戲」的字眼,希冀達到吸引更多觀眾的目的。
所謂「胡撇仔戲」,其實是由opera一字的日語讀音而來,根據謝筱玫〈胡撇仔及其歷史源由〉一文(《中外文學》2002年5月號),具有「濃厚的綜藝特質與效果」、「寫實的表演手法」、「著重象徵手法的意象劇場」、「通俗的劇情」等內在與外顯的特質。這種表演形式繁榮於1950年代的台灣社會,原先指的是跳脫正統戲曲規範的一種獨特表演風格,這個詞的涵義隨著時代的演進與使用者的引申,慢慢有了新的詞變:「胡」字原有胡來、不依規範之意,「撇」字原有拋開、清除之意(denote),「仔」在台語當中,多半當語氣助詞,沒有太多的意義,「戲」指的當然就是戲劇表演;到後來,再語用學上,甚至有「這齣戲實在非常的胡撇仔」、「沒那麼撇」、「太撇了」等形容詞的用法,「撇」字儼然有了「延義」(connote),有誇張、過度之意。
說到金枝演社,不能不提的便是該團的創辦人兼藝術總監王榮裕,從小生長在一個台灣中部的歌仔戲班家族裡頭,年少輕狂的執拗叛逆性格,使得他除了歌仔戲之外,什麼都願意去做,待過蘭陵劇坊和優劇場,在創辦金枝演社之前,曾經是電腦公司的高薪職員;然而,在歷經一番社會打滾之後,終於還是體認到劇場才是他的生命志向,就在1993那年,成立了金枝演社。
另外,則是王榮裕的母親謝月霞女士,從小就很辛苦地在歌仔戲班裡頭學戲,由於她的聲音具有沙啞的特質,被封為「稍聲小生」而走紅歌仔戲界,目前擔任金枝演社的藝術指導,除了擔任團員的歌仔戲身段與聲腔的指導之外,並在台北縣的永和社區大學教授歌仔戲的課程,其對於歌仔戲的傳習教授精神,成為金枝演社一大精神支柱。該團創團前三年(1993-5),陸陸續續發表了《成年醴》、《停頓》、《春天的花蕊》、《潦過濁水溪》等作品,以筆者曾經看過的《春天的花蕊》的印象來說,當時(印象中似乎)肋骨受傷的謝月霞仍坐輪椅帶傷上場,保留了唱腔的表演,贏得眾人的尊敬與喝采。
1996年的《胡撇仔戲──台灣女俠白小蘭》自創作以來,幾乎年年應邀演出不輟,以筆者個人的看戲經驗而言,至少就曾經在台北縣二重疏洪道橋下夜市、台北關渡宮前廣場、西門町鬧區廣場三度看過這齣戲,為什要特別強調「三度」、且在不同的戶外露天廣場觀賞這齣戲?主要是因為這齣由王榮裕與陸欣芷合作編劇的戲,其表演形式的靈活與自由,原本就是為了戶外演出而寫,一開始是隨著流動夜市到處去流浪演出,後來也接受各地社區鄰里、廟會所提出的邀請演出,其野台演出的形式,竟成為台灣「現代戲劇作品唯一被廟會酬神戲接受的例子」。
順帶提一下,金枝演社在過去的演出記錄當中,一直在為演出尋找另類空間,像是1997年的《祭特洛伊》在台北華山舊酒場演出,還因為王榮裕被帶回警察局偵訊而引起藝文界的關注,並因此而促成華山藝文特區正式運作;或者像1998年,在台北市濟南路的一棟都會大廈頂樓的露天陽台,演出改編自《浮士德》的《天台之蛙》;甚至還有2002年的《觀音山恩仇記》,在淡水殼牌倉庫史蹟園區演出。就這一點而言,頗有承繼一九八○年代末期台灣小劇場走出劇場建築框框的味道,不管是試圖衝破硬體藩籬,或是開發表演新場地(反過來說,也象徵台北或台灣演出場地不足的老問題),都具有相當政治性與美學性的意義。
《胡撇仔戲──台灣女俠白小蘭》演出以發財小卡車做為主要舞台,簡單的改裝之後,在車上加上一幅舊日電影看板畫風的景片,並配合小卡車方圓十數公尺的空間,如此就成了這齣戲的表演舞台。故事內容主要在描寫一個歌仔戲班一對苦旦(采英)與小生(俊鴻)的愛情,遭受波折,不但有養母來不仔對采英的諸般虐待,還有黑大仗著惡勢力橫刀奪愛的威脅,再加上俊鴻懦弱的性格,這一切都使得采英的感情與未來均岌岌可危;幸虧有白小蘭仗義相助,一切才化險為夷,團圓結局。劇中安排了一小段戲中戲──梁、祝的〈樓台會〉,戲裡因為馬俊的捷足先登,使得梁、祝二人不得生前結褵,只得死後化蝶相依相守,有點呼應了戲外采英與俊鴻之間,有黑大與來不仔等人從中作梗。
故事梗概看起來,就像是許多通俗劇的翻板,總是笑中帶淚、悲中有喜,而且集奇情、武俠(黑道、俠女)、愛情、倫理於一身,就表演形式而言,更是極綜藝效果(variety)之能事。從服裝造型來看,白小蘭身穿台灣原住民服裝,戴有頭飾,蒙著黑色眼罩,腳穿著及膝馬靴,手拿日本武士刀,出場亮相唱的是台灣布袋戲史上極有名的〈苦海女神龍〉(台語):「無情的太陽,可恨的沙漠,逼阮滿身的汗流甲溼糊糊,╱拖著沉重的腳步,欲走千里路途,╱阮為何,為何淪落江湖,為何命這薄。╱有情風吹動三尺黑頭毛,有情的月照阮胸前半身光,╱流浪著千里遠,無一個相借問,╱心頭酸,心酸孤單女,為何命如此。」(王榮裕、陸欣芷1996:6)單以這個角色造型看來,儼然就是一個原、台、日的文化大混血(hybridity)。再比如另外一個角色黑玫瑰,有一次的出場亮相,身穿黑色皮衣勁裝,手執皮鞭,一副性感小貓╱川島芳子╱SM施行者的綜合體,身後跟著一批伴舞群,勁歌熱舞,妖、嬌、騷、辣,可堪比擬,唱的是〈我一見你就笑〉:「我一見你就笑,你那翩翩的風采太美妙,╱和你在一起,我永遠沒煩惱。(repeat一次)╱究竟是為什麼,我一見你就笑,因為我已愛上你,出乎你的意料。╱我一見你就笑,你那翩翩的風采太美妙,和你在一起,╱我永遠沒煩惱,永‧遠‧沒~煩惱~~~。」(王榮裕、陸欣芷1996:6)仍然可以在這個角色造型上,看到許多文化象徵符號的混合。根據謝筱玫的解釋,「『寧可穿錯,不可穿破』可以很貼切地形容胡撇仔在服裝造型上所呈現的喜好與原則,一切以視覺美感為依歸,幾乎完全跳脫時空與邏輯的限制……我們必須知道,在這個講究視聽華麗感的『綜藝』胡撇仔劇場上,服裝造型只是烘托氣勢的一種手段。『對不對』並不是這個氛圍裡的觀眾[及]演員們所在乎的問題,大家只關心『美不美』。因此,服裝在胡撇仔戲中成了一種『展示』。」(謝筱玫2002)

[傳統藝術]對歌仔戲沒興趣?先看過「胡撇仔戲」! | Waknow我懂 - https://goo.gl/dxEZS1

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

 

 


野台----胡撇仔+野台戲
By 中時電子報,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二月 17日, 2017
當盛裝的野台戲藝人,在炙熱氣溫中、賣力搬演「胡撇仔」的胡謅搞笑戲時,他們心中卻仍惦念著後台的幼小子女,在極短促的進出場空檔,將襁褓的幼兒抱起,盡情疼惜…
幾年來創作不斷推陳出新,這回我迷上了台灣大街小巷曾隨處可見的「野台戲」。
當朋友乍聽我有這個念頭,個個露出狐疑的神情,怎麼一個聽慣了西洋歌劇、京劇、崑曲的人,竟會看上了這通俗鄉土、在某些人眼中不登大雅之堂的「野台戲」?!
不同於那已步入殿堂的京劇與崑曲等,野台上的歌仔戲可是道道地地的台灣鄉土劇,更是許多上了年紀的人,最甜美的童年記憶!
單看外觀,當燈光投射在由五彩繽紛帆布包紮起的戲台上,在夜幕低垂的大街小巷,甚至荒郊野地裡,真像一個超現實的花花世界。搭上台上人物信手拈來的獨特造型,即興發揮的戲劇情節,野台戲的張力自成一格,大氣磅礡、渾然天成,相較任何可想見的cosplay,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比如,我就見過一位扮演勾魂婆的男演員,將民間常見的紙錢、香柱往頭上隨意一插,再搭配一朵大紅花,雖然詭異卻韻味無窮。演員臉上塗著白粉及乖張的腮紅,以及那雙空洞無神的雙眼,真是勾魂攝魄,令人不禁打個寒顫。光看這些五光十色襯托下的人物造型與故事情節,野台戲就是個了不起的創作題材。
野台戲來無影去無蹤,它或在一處車水馬龍的路邊,或在一處逼仄、侷促的小巷弄裡,甚或是在山之巔、海之角的廟埕廣場上,恰如夜空中的流星,野台戲能將原本黝暗寂寥的周遭環境霎時變成一座光影繽紛的人間劇場,一場流動的盛宴,具體呈現出文字難以描繪的台灣人文風景。
在每個人都可隨興發表意見且具影響力的後網路時代裡,整體社會將無可避免的日趨庸俗化,當所謂上層結構文化受到擠壓且日趨無力時,我卻在野台戲場域體會到台灣土地最底層、卻最有活力的文化面貌。
除了追尋藝術的肯定與成就,與庶民生活緊密相依的野台戲團,不斷在與嚴酷現實生活搏鬥,當盛裝的野台戲藝人,在炙熱氣溫中、賣力搬演著傳統老戲,或俗稱「胡撇仔」的胡謅搞笑戲時,他們心中卻仍惦念著後台的幼小子女,就連在極短促的進出場空檔,仍會情不自禁地將襁褓的幼兒抱起,盡情疼惜,而就在同時,後台的另一個不起眼角落,往往還放著一個熱氣蒸騰、能填飽一團老小肚皮的大電鍋。
別名「民戲」的野台戲,本就與庶民同在,為此,在諸多藉此維生的劇團身上,總可見到那怎麼也無法掩飾、來自草根的誠懇與稚真,例如他們就深信,自己的演出除了娛樂大眾,更有酬神與供冥界兄弟欣賞的功能,為此即使戲台下空無一人,他們也不會懈怠演出,更會在夜戲完畢後再度扮仙, 只為提醒好兄弟,戲已結束,他們儘可離去。這種敬神如神在的執著與認真,叫我著迷與尊敬。
而我這個不請自來的闖入者,在跟拍期間,更受到他們如自家人般的對待,吃的、喝的除了有我一份,甚至還會叮嚀我騎車慢一點、衣服要穿暖和。 我的「野台戲」拍攝,在台灣特有的人情裡充滿喜樂。
拍攝野台戲讓我有機會窺見一個不熟悉的世界,而許多流轉在戲棚間的俚語,竟能言簡意賅地闡明為人處事之道與敦厚的文化特質,例如:
「戲棚飯桶咖大,不缺給人一個碗、一雙筷。」
「甘願做牛,毋驚無犁通拖。」
「樹再大也要有樹根,樹根顧乎著,才會有樹蔭。」
這些沒有任何潤飾、甚至近似粗俗的語彙,卻也是放諸四海皆準的真理。
為了完成「野台戲」專題,我拍了近四萬張影像檔案,更為此耗費了比拍攝期還多數倍的時間去編輯、整修。在多似繁星的影像中,我以野台戲演出的流程來編輯呈現,從扮妝、扮仙、日戲,一路到中場的後台人生,再到晚間、夜戲登場依序呈現。至於拍攝時的點滴與感受,且讓我隨著書的鋪陳向您娓娓道來。
願這個我自己拍得歡喜也感恩的題目,能提供一個全新的觀照與參考,讓更多人能順乎人情,以開放的視野來了解早已存在我們周遭的珍寶。
此刻,您不妨回到過去,變身為一位好奇的小小孩,盡量睜大雙眼,如路過一個野台戲現場那般,來欣賞這部以紙本型式演出的「野台戲」吧! (本文摘自《野台戲》一書,時報文化出版)

-----------------------------------------

台灣的「歌劇 」─ 胡撇仔戲
七月 5, 2015|分類:全部文章, 台語原來是這樣|作者:粉紅色小屋
講到台灣的本土戲曲,現在大多數人直覺反應八九不離十會說:「歌仔戲」對吧?但是你知道「胡撇仔戲」嗎?什麼又是「胡撇仔戲」呢?
胡撇仔戲=粉紅色小屋
先說到「歌仔戲」,有一說其實應寫作「歌兒戲」、「歌子戲」,但民間早已約定俗成寫作「歌仔戲」,台語又常簡稱「歌仔」、「歌戲」等等,目前的教育部線上字典亦收錄為「歌仔戲」一詞,顧名思義便是以歌入戲的戲曲演出。然而「歌仔戲」也是融合了台灣民間各種表演形式產生的本土文化,最早期的表演形式跟今日我們所熟悉的樣貌截然不同,不需要專屬搭棚舞台、可以在空地即興演出的形式,俗稱為「落地掃」(˙ㄌㄛ ㄉㄝ ㄙㄠˇ lo̍k-tē-sàu),可以算是雛型,之後才融合了南管、北管等元素,並登上舞台演出,這才逐漸形成了今日我們熟悉的「歌仔戲」表演形式。
這樣我們大致上可以簡單瞭解「落地掃」跟「歌仔戲」,可以說是表演場域的差別、以及不同的表演形式,但可以知道的是,這都是台灣戲曲的精華。然而這樣的表演形式到了日本時代,也因為時空背景的不同,而又有了不一樣的樣貌,當時的「歌仔戲」演出者開始穿著和服、搭配武士刀,逐漸將表演形式推向另一種樣貌,這也就是「胡撇仔戲」的開始。
如此一來,原本融合了台灣在地戲曲元素而成的「歌仔戲」,又進而轉化出另一種名為「胡撇仔戲」的表演形式。
「胡撇仔戲」(ㄏㄛˊ ㄆㄧㄝ ㄚˋ ㄏㄧˇ ôo-phiat-á-hì)又寫作「烏撇仔戲」,語源有此一說為日語發音的オペラ(opera),因為當時的造型和傳統歌仔戲大相逕庭,於是又有一說「胡撇仔戲」是指當時日本時代、相對於正規歌仔戲而言,這種穿著和服的新式演出方式,有「烏白撇撇」、胡亂湊合著演出之意,是故將這種不按正規演出的戲碼命名為「胡撇仔戲」,恰好間接與傳統「歌仔戲」產生了區隔。
這種表演形式,可以說是一種混搭風格的美學,恰好符合台灣多元文化的背景。所以在「胡撇仔戲」中,我們很常可以見到更誇張的服裝造型、更生活化的口語對白,載歌載舞的形式也多少反應了時下流行文化或熱門話題。
時至今日,「胡撇仔戲」仍持續存在於台灣,並且用更生動豐富的方式傳達舞台戲劇的表演效果。例如金枝演社的一系列表演作品,其表演形次都讓人意猶未盡,近期作品浮浪貢開花二部曲《我要做好子》,表演方式載歌載舞、穿插融合傳統及現代時事梗,更利用舞台燈光效果以及服裝造型讓動作表情更加生動,這一切都將「胡撇仔戲」的特色,通俗、綜藝、生活化的效果呈現出來。
真的很有意思,而 opera 本身就是結合音樂及歌唱的表演藝術,那麼台灣的「胡撇仔戲」簡直可以算是台灣的歌劇了呢!
--------------------

「胡撇仔戲」!
在中日戰爭期間,也就是日本於臺灣實行皇民化運動之時,就如同布袋戲遭受到的對待,傳統的歌仔戲曲演出也受到極大限制。所謂「胡撇仔」一詞就是來自日語外來語「オペラ」(opera),還有「烏撇仔」、「黑撇仔」、「黑碟子」、「胡撇拉」等寫法,是一種融合新劇、歌舞劇、西樂等的表演風格。在皇民化運動期間,歌仔戲藝人必須在爵士鼓與小喇叭等西洋樂器的伴奏下,穿著和服、佩帶武士刀,一邊演唱日本軍歌一邊宣揚日本當局的政策,而當時的照片流傳到現在,也成為十分特殊和新鮮的史料。
胡撇仔戲在戰後並未因皇民化運動的解除而式微,相反地陸續有此類非傳統的歌仔戲上演,其中最大的因素,就在於其極度開放的表演形式下所演化出的「通俗路線」。除了流行歌曲、華麗戲服和霓虹燈光等直接的感官刺激,胡撇仔戲於取材上也可能來自臺灣社會寫實案件,甚至是當下流行的電視與電影,寫實生活化的表演風格與口白讓演員更能投注真實情緒帶動表演,在上演經典的「愛情武俠倫理悲喜劇」時,觀眾便能輕易投入感情而隨著劇情又哭又笑──這是別於一般傳統戲曲「疏離性」的一大特點。
不過,雖然在形式上力求多變,現在的胡撇仔戲無論是在敘事程式上有故事原型可循;演員表演須具備基本功底;歌曲的安插段落以及背景音樂的運用概念也仍然與傳統邏輯相符。換句話說,胡撇仔戲在追求通俗感與聲光刺激之時,仍然保有了傳統歌仔戲的內涵,是種極有流傳價值的歌仔戲表演形態。



爵士鼓、和服與日本軍歌的新鮮混搭:胡撇仔戲
2015 年 07 月 17 日 / 發表迴響
以現代人的審美觀而言,這樣的化妝術即使是出現在舞台上,還是蠻有事的〜(笑)
以現代人的審美觀而言,這樣的化妝術即使是出現在舞台上,還是蠻有事的〜(笑) 。原圖出處:http://j.mp/1gEXnQM
布袋戲起源於福建泉州、京劇由徽劇為始,逐漸融合、漢劇(楚調)、崑曲、秦腔…等百家民間藝術的影響,自北京開始盛行。
只有歌仔戲,約產生於日治時期1900年代前後,從宜蘭本地的落地掃,吸收車鼓陣等元素,慢慢發展成小戲,而後又學習崑曲、高甲戲、北管戲、京劇等各類大戲逐漸具備完整的戲曲形式,是正港誕生於臺灣宜蘭的本土漢文劇種。
到此時此刻,歌仔戲的發展時間一百多年,相對於大家所熟知的老外們:貝多芬、莫札特或者莎士比亞那些「古典」音樂、歌劇與戲劇,歌仔戲其實是很「年輕」的「傳統」劇種。
但是,你有聽過「胡撇仔戲」嗎?
我們一起來看看,爵士鼓、和服與日本軍歌的新鮮混搭:胡撇仔戲,揪〜竟是蝦米款吧!
-------------------------
衛武營藝術祭 | 你知道歌仔戲,但你知道胡撇仔?看《鞍馬天狗》的天才七問
轟動武林、驚動萬教,半仙半妖的天狗大人駕到!創新歌仔武俠劇場《鞍馬天狗》混血台/日、傳統/現代,金光炫麗,靚氣逼人。歌仔戲?胡撇仔?《鞍馬天狗》系蝦咪?還有一堆疑問嗎?沒關係,讓我們一步一步解開它的秘密。《鞍馬天狗》的天才七問!
%e9%9e%8d%e9%a6%ac%e5%a4%a9%e7%8b%97_poster_0921
《鞍馬天狗》海報,圖片提供:衛武營營運推動小組
衛武營自去年委託創作《釧兒》,今年再次推出《鞍馬天狗》,由奇巧劇團製作歌仔胡撇仔劇場,靈感源自日本大佛次郎原著小說,描述一個存在傳說中的鞍馬天狗,與一群挺身對抗軍政的革命志士,生成一場結局未知的大戰…。
%e6%97%a5%e6%9c%ac%e9%9e%8d%e9%a6%ac%e8%bb%8a%e7%ab%99%e5%87%ba%e5%8f%a3%e8%b1%a1%e5%be%b5%e6%80%a7%e7%9a%84%e5%a4%a7%e5%a4%a9%e7%8b%97httpblueapple48-pixnet-netblogpost23265152
日本鞍馬車站出口象徵性的大天狗 圖片轉自: http://blueapple48.pixnet.net/blog
擅長搓融傳統戲曲與現代戲劇的奇巧劇團,這次挑戰歌仔戲、武俠、搖滾樂、豫劇、寶塚風格融合,推出經典劇目《鞍馬天狗》,由劉建幗編導,全明星卡司,如豫劇王子劉建華、歌仔戲魅力小生李佩穎、劇場才子韋以丞、明華園天字團主力菁英孫詩雯、明華園總團優質小生李郁真主演,也是對歌仔戲與胡撇仔精神的致敬。因為每個身在臺灣的人,心中都有一抹歌仔戲魂,歌仔戲對於大家都有一種特殊的記憶解讀。而胡撇仔文化從日治時期的不得不發展,到如今已自成一格,變成混搭美學精神的代表。
「在通俗文學過渡到大眾戲劇的過程中,以淺入深,在娛樂中得以領略藝術。」–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教授徐亞湘
關於《鞍馬天狗》的天才七問
對於《鞍馬天狗》還有一堆疑問嗎?沒關係,讓我們一步一步解開《鞍馬天狗》的秘密。
Q1:天狗是什麼?是熱狗的一種嗎?
A1:天狗是日本傳說中一種半神半妖的生物,鼻高高,面笑笑,臉紅紅,有雙翅膀會飛,具有難以想像的怪力和廣大的神通,但性情陰晴不定,難以捉摸,會拐走森林裡迷失的人,導致大亂。在日本有些地方,天狗被當作神而成為信仰,廣為人知的包括鞍馬山的「僧正坊」(鞍馬天狗)、愛宕山的「太郎坊」等。
220px-%e6%96%b0%e9%9e%8d%e9%a6%ac%e5%a4%a9%e7%8b%97_
新鞍馬天狗,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Q2:《鞍馬天狗》的故事到底系蝦米?
A2: 《鞍馬天狗》取材自日本昭和文學家大佛次郎的同名小說,這部小說曾被改編成無以計數的電影、電視劇,半神半妖又能飛天遁地的天狗和劍術高超的革命志士們一同對抗暴政的俠義故事,曾經撫慰不少臺灣小孩盼望到電影院看戲等待的心情。《鞍馬天狗》原著設定的時代為德川幕府末期,這回演出的《鞍馬天狗》則將時空設定在一個未知的恐怖時代,增添魔幻色彩。
Q3:為什麼要選《鞍馬天狗》做為這次的演出劇目?
A3: 俠義故事人人愛看,小說、電影、布袋戲版本的《鞍馬天狗》飛天鑽地的形象,風靡數載魅力不減。奇巧胡撇仔的定位一直是做娛樂熱鬧的戲,推出第二部胡撇仔劇場,取材上自然要兼具聲光娛樂效果又能快速讓觀眾心領神會感動人心。
Q4:進劇院看《鞍馬天狗》可以看到什麼?
A4:衛武營委託奇巧劇團全新製作的《鞍馬天狗》是一部具有胡撇仔色彩的「創新歌仔武俠胡撇仔劇場」,臺日混血,融合傳統與現代,有感動人心,鋤奸扶弱的故事、最炫的寶塚歌舞、最殺的武打、現場搖滾音樂演出,由星光熠熠的全明星卡司-包含豫劇王子劉建華、歌仔戲魅力小生李佩穎、劇場才子韋以丞、明華園天字團主力菁英孫詩雯、明華園總團優質小生李郁真主演。華麗的舞台效果,一刀打開你「阿搭馬(腦袋)」對歌仔戲的想像,到底有多好看?只有一級棒可以形容。請抱持著進劇院看好萊塢爽片的心情放鬆大膽地享受看戲的樂趣。
「我幾乎是笑得肚子痛的把劇本看完…」–臺灣大學戲劇系教授林鶴宜
Q5:聽起來好像會有武打場面?會打到什麼程度啊?
A5: 《鞍馬天狗》的演員這次全部都上了魔鬼特訓武打訓練,由世運武術金牌選手彭偉群擔任武術教練親自指導。演出中演員不僅在舞台上拿跟真刀重量相仿的刀劍對打,騰空蹦床,還有吊鋼絲飛來飛去的橋段。值得一提的是,通常只有在日本武士片或大河劇出現的武打殺陣,也會在舞台上原汁原味呈現。
%e8%83%a1%e6%92%87%e4%bb%94%e6%88%b2%e7%b2%89%e7%b4%85%e8%89%b2%e5%b0%8f%e5%b1%8bgushi-tw
胡撇仔戲粉紅色小屋,圖片轉自:gushi.tw
Q6:為什麼《鞍馬天狗》演員穿的衣服和平常看到的歌仔戲服裝有些不一樣?
A6:《鞍馬天狗》是一部胡撇仔歌仔戲,因此延續胡撇仔的混搭精神,在服裝造型上具有日式風格,但演出上則是融合傳統戲曲與現代劇場的元素在舞台上金光炫麗一併呈現。《鞍馬天狗》的服裝造型是由金鐘獎最佳美術設計李育昇設計的,造型之繁複,平均一位主要演員需要耗費2小時完成穿戴與化妝。
Q7:蝦米系胡撇仔?會不會很難懂?
%e6%98%94%e6%97%a5%e9%ab%98%e9%9b%84%e9%b9%bd%e5%9f%95%e5%9c%8b%e9%9a%9b%e6%88%b2%e9%99%a2%e5%a4%96%e9%a0%ad%e6%8e%9b%e8%91%97%e9%9e%8d%e9%a6%ac%e5%a4%a9%e7%8b%97%e5%bd%a9%e5%b8%b6%ef%bc%8c%e9%ab%98
昔日高雄鹽埕國際戲院外頭掛著鞍馬天狗彩帶,取自《高雄老舊電影院探索》
A7: 有句話說:「歌仔戲看不懂沒興趣,沒關係,先看過胡撇仔戲。」歌仔戲是融合臺灣民間各種文化的演出形式,到了日治時代因時空背景有了不同的樣貌,演化成為「胡撇仔戲」。「胡撇仔戲」(ㄏㄛˊ ㄆㄧㄝ ㄚˋ ㄏㄧˇ ôo-phiat-á-hì)又寫作「烏撇仔戲」,語源有此一說為日語發音的オペラ(opera)。在皇民化運動時期,歌仔戲演員必須在小喇叭和爵士鼓的伴奏下,穿著和服帶著武士刀演出。相較正規歌仔戲,這種演出形式十分混搭、通俗與綜藝,常可見到誇張的服裝造型,對白也更加貼近生活,載歌載舞的形式反映了時下的流行。時至今日,胡撇仔仍持續在發展,儼然已是混搭美學極致的代名詞。近期例如:金枝演社、奇巧劇團都曾推出過胡撇仔劇場,受到好評。《鞍馬天狗》是奇巧劇團推出的第二部胡撇仔劇場,由衛武營委託製作。
演出劇團簡介
奇巧劇團成立於高雄,2014年起連年入選文化部扶植團隊。其核心成員為豫劇皇后王海玲及女兒建華(小名「奇」)、建幗(小名「巧」,為現任團長)。生長在熱情的南臺灣,加上豫劇世家背景、以及姊妹從小對歌仔戲的熱愛,使奇巧擁有豐沛創作能量,以混融、跨劇種的「奇巧戲曲音樂劇」,反應臺灣多元的繽紛文化特色。作品曾獲讚譽「不僅在戲劇表演上玩耍現代趣味、翻轉某些題材的詮釋觀點,更為戲劇注入具有現實感的現代意識,讓歌仔戲真正成為當代台灣最有代表性的劇種。」
*有關胡撇仔參考資料出自:粉紅色小屋【台語原來是這樣】台灣的「歌劇 」─ 胡撇仔戲https://goo.gl/Ik9qFE
對歌仔戲沒興趣?先看過「胡撇仔戲」!https://goo.gl/jBQNaC
衛武營藝術祭-衛武營委託奇巧劇團全新製作
《鞍馬天狗》Kurama Tengu
11.18 (Fri) 19:30 / 11.19 (Sat) 14:30/19:30 高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
◎演出全長約150分鐘,含20分鐘中場休息│建議觀賞年齡 12歲以上
主辦單位保留節目異動權
衛武營藝術祭 | 你知道歌仔戲,但你知道胡撇仔?看《鞍馬天狗》的天才七問 – 衛武營本事 - https://goo.gl/esj8NM

-----------------

https://www.facebook.com/tsewaii/videos/611177466034844/

2020-01-10_12120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