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中記載:「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此句以石堅丹赤為喻,說明具有高潔品質的人不會因外界的壓力而改變操守,即使粉身碎骨,精神也是永存的。歷史上伯夷和叔齊認為自己是殷商臣民,堅持不食周粟,去首陽山隱居,最終餓死在那裡。他們的故事被古人當作堅守節操的範例來稱頌。司馬遷將《伯夷列傳》列為《史記》七十列傳的首篇,表現出對氣節的推崇和讚美。 https://is.gd/gsGONx
姜太公呂尚說︰「伯夷、叔齊這兩位是忠義之人啊!」於是扶起他們,讓他們離開。
為什麼古人稱隱居山林為「采薇」?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二月 13日, 2017
在《詩經.小雅.采薇》中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采薇是〈小雅〉的篇名,此段大意是說,採薇菜啊!採薇菜,薇菜已破土冒出綠芽。說回家啊!說回家,一年又快過去了。據載,此詩是借採薇起興,描寫久戍邊界軍士的懷鄉之情。
薇,一種天然生長的野菜,就是俗稱的野豌豆,是清貧人家日常生活糧食的補充,也是常備的青菜。采薇,又作採薇,即採擷野豌豆。
薇,俗稱野豌豆。
攝像者: 영철 이/flickr,CC by SA 4.0
那麼,為甚麼古人稱隱居山林為「采薇」呢?
采薇,作隱居山林之意,則源自於《史記.卷六十一.伯夷傳》︰「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
據載,孤竹國是商湯時受封的諸侯,姓氏是子姓、墨胎氏,為神農之後。伯夷、叔齊是孤竹君(國君)的兒子,父親想立三子叔齊為儲君,但等到父親去世後,叔齊就讓位給長兄伯夷,伯夷認為叔齊繼位是父親遺願,於是離家逃走。叔齊不肯繼承君位也逃避,國人只好立仲子(原孤竹君的二子)為王。
當時,伯夷、叔齊正好聽說西伯姬昌尊老養老,兩人商量後決定去投奔他。但他們到周地時,西伯姬昌已經去世,他的兒子武王用車載著父親的靈位,稟明神主,追諡西伯為文王,就向東出發,準備討伐紂王。
伯夷、叔齊攔路拉住武王乘坐的馬勸諫說︰「父親去世了不埋葬,竟興兵發動戰爭,能說是孝順嗎?身為臣子卻弒君,能說是仁義嗎?」武王的左右侍衛想殺他們,姜太公呂尚說︰「伯夷、叔齊這兩位是忠義之人啊!」於是扶起他們,讓他們離開。
武王平定商紂的戰亂,天下人都歸順周朝,可是伯夷、叔齊卻對周朝的行徑引以為恥,堅守節義不吃周朝糧食,隱居在首陽山,採摘當地的薇菜來充飢,後來便餓死在山上。
他們快餓死時,作了一首歌叫〈采薇歌〉,後人譜為琴曲,稱為〈采薇操〉,簡稱〈采薇〉。後來,人們也把「采薇」作為隱居山林的代稱。
伯夷、叔齊並非為商紂而死,他們是為自己的國家殉難,表現了對國家民族的忠義精神;他們的言行,體現的是以仁德為重,廉讓為先和堅守理想的固有中國正統文化。@#
不食周粟指殷商遺民伯夷、叔齊二人在商亡後以食周粟為恥,便隱居於首陽山採薇而食。有婦人曰:「子義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二人羞憤絕食而死,葬於首陽山的故事。
內容
伯夷和叔齊本是孤竹國國君的二子,其父死後遺命叔齊繼位,但叔齊認為伯夷是長子遂讓位於他。伯夷認為父命不可違而逃,叔齊隨之。
武王伐紂時車載著文王的牌位行軍。伯夷、叔齊叩馬進諫:「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忠乎?」衛士欲殺之,姜太公曰:「此義士也。」衛士便沒有傷害而把他們趕走了。
武王會八百諸侯於洛陽孟津,渡河後與紂王軍隊交戰於牧野。紂王因奴隸陣前倒戈而敗,後自焚於鹿台,商朝滅亡了。伯夷、叔齊二人以食周粟為恥,便隱居於首陽山採薇而食。有婦人曰:「子義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二人羞憤絕食而死,葬於首陽山。
評價
歷代對伯夷、叔齊推崇備至,稱其二人為「二賢人」、「二君子」,唐朝韓愈和柳宗元都曾撰文稱頌,惟獨西漢東方朔不以為然,說這兩人是「古之愚夫」,認為「賢者居世,與之推移,不凝滯於物。」
【文史】李唐《采薇圖》刻畫氣節(1)
作者:鄭行之
宋.李唐〈采薇圖〉畫上伯夷、叔齊,面容清瘦,目光堅定,神情、姿態生動傳神。(公有領域)
更新: 2018-07-14 6:00 PM 標籤: 伯夷, 叔齊, 李唐, 中國名畫欣賞, 采薇圖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
於嗟徂兮,命之衰矣!
--《采薇歌》,伯夷、叔齊離世前所作
南宋傑作《采薇圖》
《采薇圖》,乍看畫題,可能有的人會以為是個很浪漫抒情的畫作,其實非也。它是宋朝畫家李唐以商朝末年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的故事為題材而畫的作品。這幅畫不但具有導正人心的作用,也是李唐晚年人物畫中最傑出的創作,是南宋傳世名畫之一。
畫家簡介
李唐(約公元1085-1165年),字晞古,河陽三城(今河南孟縣)人。李唐和劉松年、馬遠、夏圭為南宋畫壇四大家。他自小聰慧好學,詩文書畫無一不精。在北宋徽宗政和年間(公元1114年)參加畫院殿試,因所畫十分切題而且畫境極佳,奪魁補入畫院。
「靖康之難」時,李唐被押往北,聽聞高宗在臨安(今杭州)即位,他設法南逃,飽受顛沛流離之苦。可能因為他曾遭這種家國之難,那種徹骨之痛他十分了解,所以他會選擇伯夷叔齊的故事做為繪畫題材,也許是希望當時的宋人能有所借鑑,也可能想讓後人借古鑑今。郁逢慶在《欽定四庫全書.書畫題跋記》中說《采薇圖》「意在箴規,表夷齊不臣於周者,為南渡降臣發也」,也就是說此畫要砥礪南宋群臣的氣節,尤其是規諫南宋的降臣。
李唐抵臨安後,以賣畫度日,就在窮途末路之時,曾作一詩感嘆:「雲裡煙村雨裡灘,看之如易作之難。早知不入時人眼,多買胭脂畫牡丹。」紹興十二年(公元1142年)經宋高宗舅父韋淵推薦,授成忠郎,任畫院待詔,賜金帶。
宋高宗特別欣賞鍾愛李唐的畫,在李唐《長夏江寺圖》卷後,留有高宗題跋,稱「李唐可比唐李思訓(畫家,創青綠山水,又稱金碧山水)」。或許是李唐和他畫中的堅貞精神,正是風雨飄搖中的南宋皇室賴以「紹興」(宋高宗年號)的樑柱。
宋.李唐《長夏江寺圖》(公有領域)
伯夷叔齊事蹟
《史記.伯夷列傳》中記載了伯夷和叔齊的事蹟。伯夷和叔齊是商朝的諸侯孤竹君(在今河北盧龍南)的兩個兒子,孤竹君立三子叔齊為繼承人。孤竹君死後,叔齊不肯繼位,要把繼承權還給大哥伯夷,伯夷不接受,說「父命不可違」,最後伯夷竟隱遁了。而叔齊也不願意繼位,也跟著離家。
伯夷、叔齊聽說西伯姬昌(周文王)敬重老人,兄弟二人先後投奔周文王。(註1).
周文王畫像。(公有領域)
周文王畫像。(公有領域)
後來周文王死了,兒子姬發(即周武王)要出兵討伐紂王。伯夷、叔齊聞訊,急急趕去攔住周武王的馬並加以諫阻:「臣子討伐君王稱仁嗎?」武王的侍從要抓他們,姜太公勸阻道:「此二人是義士!」並扶他們離開。
周武王伐紂成功後,伯夷、叔齊深以為恥,表示再也不吃周朝土地上的任何糧食,兩人隱居到首陽山(位於山西永濟縣境),每天採「薇」(註2)這種野菜充饑,最後雙雙餓死在山裡。
臨死前他們作了一首《采薇歌》:「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於嗟徂兮,命之衰矣!」在感傷中,透露出了堅決不屈的意志。
司馬遷把《伯夷列傳》列入史記列傳之首,並於《太史公自序》贊稱:「末世爭利,維彼奔義;讓國餓死,天下稱之。作伯夷列傳第一。」
志節鏗鏘 有聲出絹素
李唐的《采薇圖》,主要是在刻劃這兩位寧死不願失氣節的人物。圖中描繪伯夷、叔齊對坐在懸崖峭壁邊的一塊大石上,伯夷背靠著松樹雙手抱膝,目光炯炯,但又予人神思邈然的感覺,平和、堅定;叔齊則上身稍稍前傾,右手撐地,左手比畫著,正在跟伯夷述說著什麼,神氣清淡優雅。
宋.李唐《采薇圖》以商朝末期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的故事為題材而畫的作品。(公有領域)
畫面上,伯夷、叔齊兩人的面容看起來都相當清癯,因為整日待在野外,又只以野菜充饑,兩人的肉體歷經諸多折磨與困頓,精神上卻如松如石般堅貞。畫家把伯夷、叔齊當時的神態描繪得相當合宜,也相當傳神。
兩人旁邊是一小籃薇草和採薇的工具,點出此畫的主題。兩人在採薇之餘,放下了籃子和工具,席地對坐,姿態自然,閒散不造作。在松石之間,隨興地閒聊著,輕鬆中又帶著肅穆,或許心中還帶著「失國」隱痛,兩人的語音想必鏗然鏘然、擲地有聲,其殷切情志彷彿能自絹素中彈跳而出。(本文待續)
註1:《史記‧伯夷列傳》:「伯夷、叔齊聞西伯昌善養老,盍往歸焉。」
註2:薇,一種自然生長的野草,俗稱野豌豆,是窮人家糧食的補充。采:摘取,通採。因伯夷、叔齊的事蹟,「采薇」後來用以比喻隱居山林。
【文史】李唐《采薇圖》刻畫氣節(2)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七月 15日, 2018
宋.李唐〈采薇圖〉畫上伯夷、叔齊,面容清瘦,目光堅定,神情、姿態生動傳神。(公有領域)
續前文【文史】 李唐《采薇圖》刻畫氣節(1)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
於嗟徂兮,命之衰矣!
--《采薇歌》,伯夷、叔齊離世前所作
《采薇圖》不凡的筆墨技法
畫師李唐加大力度刻意去表現伯夷的衣褶線條,以映襯出其心境。圖為宋.李唐《采薇圖》局部。(公有領域)
本畫的主角是伯夷和叔齊,賞畫的焦點自然集中到他倆身上。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他們的衣褶線條,李唐在這部分是加大力度刻意去表現的,試圖映襯出兩人的心境。
有些線條在起筆、收筆處都作狹長尖利狀,另有一頭粗,一頭尖細的,就像人們經常看到的「釘頭鼠尾描」(註1),只不過它是倒過來走的。而碰到衣褶轉折時,畫家往往鈍角銳角依勢而出,有的還加上頓挫,增強了衣紋扭曲的力度。
像伯夷胸腹以下的線條,很容易就讓人聯想到他內心的志節(結)。特別是抱膝動作比較複雜,所畫的皺褶有如刀砍斧斫,犀利交鋒,銳利程度幾可裂帛。我們由此可對照,他的意志力是何等決絕不可屈。
因為角度的關係,我們看到的叔齊大概都是他的後背及右袍袖的線條,銳利的衣紋也和衣服的主人一樣,存在著鮮明的性格。
這幅畫中人物,外表都還保有清朗俊雅的形象,我們可見到兩人臉部和四肢大都以細緻圓潤、沒明顯粗細變化的淺色線條來描繪。至於鬍鬚、頭髮也都加意細細描層層染,展現兩人雖然隱遁野地也難掩的高貴氣度。
蔓籐纒繞松樹,沿著樹身攀著枝葉而上,但一點也不影響松的自在,好像隱喻伯夷的心境、志節。圖:宋.李唐《采薇圖》局部。(公有領域)
李唐藉由特殊的筆法來塑造襯托畫中人物的性格及心理狀態。在這種筆致的烘托下,伯夷叔齊的個性顯得更是稜角分明,氣節操守更見堅定出塵。
宛如屏風的背景 松石喻志節
伯夷與叔齊附近有幾棵樹,樹貌傾斜奇倔,展現的是歷經霜雪而不屈的堅靱生命力,特別是伯夷前後那兩株松,蔓籐纒繞,沿著樹身,攀著枝葉而上,自在地與松樹交織共構出一道絕佳的屏風式背景。再往後是幾呈直立面的峭壁,李唐以大小斧劈皴直劈橫掃,給這個絕佳背景再添一道屏障。松表勁節,石喻堅貞,映襯伯夷與叔齊的志節。
畫中兩位主角的主食「薇」只是小小的一籃,而松與石則成了此畫中的巨構。「金石磨不磷,松柏寒逾芳」(宋.劉俸世《自述》),松與石是主角的精神象徵,食物對他倆來說,反而是微不足道的東西了。
另有一處更顯畫家心思靈巧,其實那是一種虛實互映的手法。在畫幅左側峭壁將盡之處,有一棵奇木,以它矯曲如鐵的枝幹橫展著,擺出最愜意的姿態,在風中自在地搖擺。可是這樣一來,它就把僅剩的一點空間給占了一大部分。這好像也映現著,伯夷、叔齊兩人在現實中僅餘的一點空間,是那麼的有限。
觀賞者只能透過枝葉往前探看,在那枝葉的掩映下,乍然見到一片開濶平坦的土地,一匹白練似的曲折河道平鋪其上,在廣袤的平野中蜿蜒。這小小一方天地和屏風式的背景產生了一個對比,從而讓觀賞者感受到另一種渺遠、悠長的氣韻。
宋.李唐《采薇圖》側邊,一匹白練似的曲折河道蜿蜒在廣袤的平野中。(公有領域)
註1:「釘頭鼠尾描」是人物衣紋的描法之一。此種描法據傳為北宋畫家武洞清首創,它是以中鋒細勁的線條描繪衣紋,因落筆之處較鈍,而收筆尖細,宛若釘頭與鼠尾,故稱之為「釘頭鼠尾描」。
註2:李唐流傳下來的作品件件都是絕世精品,除了《采薇圖》,山水畫的《萬壑松風圖》,在畫史上享有盛名。 李唐的其他傳世作品如下:
《乳牛圖》軸(藏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江山小景圖》卷(藏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長夏江寺圖》卷(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濠梁秋水圖》卷(藏天津市藝術博物館)
《晉文公復國圖》(藏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山水》(藏日本京都高桐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