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

亦黑迭兒丁(13世紀-1312年),又譯也黑迭兒,元朝初年穆斯林建築師。他主持設計了元大都。[1]
亦黑迭兒丁早年即為忽必烈服務,當忽必烈即位為蒙古大汗後,他於至元三年(1266年)八月,被任命為茶迭兒局諸色人匠總管府達魯花赤兼領監宮殿,負責宮殿的營造工作。次年,他以金中都東北殘存的大寧宮為中心,重新規劃設計了一座都城,是為元大都。

t010e7438b6b33c15f30 (13)  


2017-11-07_132811201109112229173691654849005561568277616886163408050310178a916b744c2eab42e149b79c61b045c9a7f1a326e5855206bad9d0e2d1dbf284bb4c437ced111fcfb829fdf027d5816fa2017-11-07_1333432017-11-07_1333532017-11-07_1334032017-11-07_133701  3043784f306130383043784f306130393043784f30613041d4628535e5dde711957af28aa7efce1b9d166125  
北京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是在元朝的首都大都土城遺址上建造起來,西起海淀區學院南路明光村附近,向北到黃亭子,折向東經馬甸、祁家豁子直到朝陽區芍藥居附近,大體與地鐵10 號線北段重合。馬甸附近土城牆高12.5 米、寬31 米。德勝門外,有一處名叫土城關的地方,即為元代建德門遺址。
元大都城是元世祖忽必烈用18 年時間建成。大都城的城牆共2.8 萬餘米,用土夯築而成。 元大都城的興建,選址在金中都城東北郊外,為今日北京城奠定了基礎。它的規劃設計繼承了我國歷代都城建設的傳統。元大都城垣的最北部分,在明初北牆南移時,遺存城外,俗稱土城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_劍倚芙蓉_新浪博客 - https://goo.gl/a8fkxF
------------------------------------------------------
強國網友崩潰了 官媒:北京城是穆斯林設計
14436建立時間:2017/11/07 07:17
翻攝微博
北京城是誰設計的呢?中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旗下的《中國民族報》日前發表文章,指「北京城最初設計者是穆斯林」,沒想到新聞一出馬上令不少中國網友崩潰,他們聲稱,完全不能接受這種說法,還有網友更怒轟《中國民族報》:「徹底的不要臉了!」
《中國民族報》的文章指,有人說北京城是由劉伯溫為防止水患,建造「八臂哪吒城」,但這只是「民間傳說,本不足信」。北京第一次作為中國首都是在元朝,當時的正史記載,是由一名叫「也黑迭兒」的人設計,他先為元世祖忽必烈設計花島(今北海公園),後來又設計及監修元大都宮殿。
文章稱,元朝時,巴格達是伊斯蘭世界的中心,也黑迭兒在設計建築北京時,「適當借鏡巴格達的城市建築也是很有可能」。
可是,中國網友不太接受這個說法,有網友說,當時元大都是由「原籍河北邢台地區的劉秉忠負責規劃設計」,也黑迭兒只是劉秉忠請來幫忙的阿拉伯人。也有人批評這篇文章是「無知」、「不要臉」、「徹頭徹尾的瘋話」、「我華夏幽燕故地什麼時候輪得到沙漠蠻夷來認親!」、「民族報這種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反動報紙就應該依法關閉!」(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
北京城的“一軸一線”,一軸即北京中軸線,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全長7.8公裡,是世界上最長的城市中軸線。一線即從朝陽門至阜成門的大街,大街兩旁有許多文物,被稱為北京的歷史景觀長廊。
北京城的“一軸一線”,一軸即北京中軸線,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全長7.8公裡,是世界上最長的城市中軸線。一線即從朝陽門至阜成門的大街,大街兩旁有許多文物,被稱為北京的歷史景觀長廊。
建筑大師梁思成在《北京——都市計劃的無比杰作》一文中寫道:“大略地說,凸字形的北京,北半是內城,南半是外城,故宮為內城核心,也是全城布局中心,全城就是圍繞這中心而部署的。但貫通這整個部署的是一根直線,一根長8公裡,全世界最長,也是最偉大的南北中軸線,穿過了全城。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的建立而產生。前后起伏、左右對稱的體形或空間的分配都是以這中軸為依據的。氣魄之雄偉就在這個南北引申,一貫到底的規模。”
中國古代建筑中具有中軸線的歷史十分悠久,三國時曹操的鄴北城出現了城市中軸線。根據考古勘測,一條南北中軸線串聯了城中的重要建筑。到北魏興建洛陽時,出現了更為明確、壯觀的城市中軸線。唐宋時期,中國城市規劃和建筑都達到了高峰,尤其是帝王都城的規劃更加成熟,中軸線的運用也更為明確。在北京城市的歷史變遷中,金中都是一個裡程碑。金中都依北宋東京(汴京)城建造,有一條長達4公裡的城市中軸線。從城的南門一直向北直達北門,整個宮殿群都在這條中軸線上。
1
元大都的城市中軸線
元代在建大都時,因金中都水源枯竭,因而舍棄了金中都舊址(今北京城西南方),在它的東北郊另選新址,規劃設計了新都。元大都是經過嚴格規劃設計,建造起來的。在規劃時,繼承了唐宋都城建設的傳統,設計了明確的城市南北中軸線。
但關於元大都中軸線在哪裡?它與明清北京城中軸線的關系是什麼?學界卻有幾種不同的認識。
一種較主流的看法認為,明清北京中軸線與元大都中軸線是一致的,重合的。明滅元后,沿用了元朝的中軸線,並向南延伸。元代中軸線是怎麼確定的呢?它在積水潭的最東端萬寧橋,即現在后門橋的位置找到一個基准點。又在城市的南門麗正門外找到一棵樹(后封為獨樹將軍),以此兩點連成一條南北直線,即城市中軸線。皇城正門靈星門,宮城正門崇天門以及大明門、大明殿、延春門、延春閣、厚載門等皇城宮城主要建筑都在這條中軸線上。再向北,中軸線穿過萬寧橋后,直至城市北部的中心台。這是一條非常明顯的城市中軸線。
考古發掘也支持這一觀點。在今景山北牆外探出東西寬18米的南北大街一段,又在景山公園內壽皇殿前探出大型建筑夯土基址。這些都表明元大都城市中軸線與明清及當今的北京舊城北部中軸線是在一條線上。在確定中軸線以后,從中軸線向西直到積水潭西端,約3.3公裡,以此長度為半徑,確定了東西城牆的位置,即全城的寬度。
第二種觀點認為元大都中軸線的位置比明清中軸線位置偏西約150余米,是在今天的舊鼓樓大街。而明代將中軸線東移了150余米。當時元代的鐘鼓樓就建在舊鼓樓大街上,明代將鐘鼓樓遷往現址,所以這條街叫舊鼓樓大街。當時這裡是最熱鬧的城市商業中心。以鐘樓為中心還有東西大道。舊鼓樓大街向南直達銀錠橋,再向南可達紫禁城中的斷魂橋(斷虹橋),橋在武英殿東牆外,被認定為元代的周橋,此橋具有元代的特征。那麼,為什麼這條中軸線被水(什剎海前海)阻斷呢?支持此說的認為水面原比現在小,是明代拓寬的結果。
第三種觀點則是折中的。認為元大都有兩條中軸線,現鐘鼓樓以南的中軸線是宮廷中軸線,主中軸線,而元代鐘鼓樓以北還存在一條市井中軸線。
不管元大都的中軸線是哪一條,它在城市中的地位、作用沒有明清時那麼明顯、重要。因為元大都建設的中心是太液池(北海與中海)中的瓊華島,元時稱萬歲山。在萬歲山東面是大內,西南面是隆福宮,西北面是興聖宮,三組宮殿以萬歲山為中心,弱化了城市中軸線的位置。
北京城的“一軸一線”,一軸即北京中軸線,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全長7.8公裡,是世界上最長的城市中軸線。一線即從朝陽門至阜成門的大街,大街兩旁有許多文物,被稱為北京的歷史景觀長廊。
2
明代的北京中軸線
明代北京城的中軸線基本沿襲了元大都的中軸線,並在元代的基礎上有很大的創新與發展。
一是紫禁城向南擴展,強化了皇帝面南而王的地位。嘉靖年間修建外城,繼續將中軸線向南延伸至永定門,使進入皇城的距離拉得更長,縱深感更強。
二是在紫禁城后堆積了一座土山,當時叫萬歲山,后改為景山,使紫禁城形成背山面水(金水河)之勢,有了靠山。這座山起到鎮山的作用,鎮壓了前朝的“王氣”,增加了中軸線的制高點。
三是將元朝安排在城東西兩側的太廟、社稷壇安排在皇城內,紫禁城前面兩側,強化了“左右對稱、中軸明顯”的皇城格局。
四是將鐘鼓樓移到了元代中心台的位置,使中軸線在此恰到好處地結束。
五是將天壇、山川壇(先農壇)安排在進永定門后,中軸線兩側,使中軸線一開始就有整齊對稱,中心明顯的特點。
3
清代的北京中軸線
清代北京城完全承襲了明代的中軸線,沒有變動,但經過精雕細琢,進一步完美。經過明末的戰爭,皇宮中的建筑受到很大破壞。清代定都北京后,全面修繕了皇宮和城樓。如清順治八年(1651)重新修建了天安門城樓,將原承天門正式改為天安門,將北安門改為地安門。清初重修了三大殿,將明末的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改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奠定了“內和外安”的文化定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重修永定門,不僅提升了它的規制,還增建了箭樓,使中軸線起點更加宏偉、突出。
清代對景山的修建是對中軸線的重要貢獻。清順治十三年(1655),將明代的萬歲山正式改名景山。不僅寓意觀景之山,還有更深的含義,景由“日”與“京”組成,寓意“日下的京城”,“日”代表皇帝,即皇帝所居之所。
后來又對山前、山后、山峰都進行了精雕細琢。山前修建了綺望樓,山后修了壽皇殿,都在中軸線上。而在山上對稱地修了五座亭子,最高處的亭子名萬春亭(觀妙、周賞、萬春、富覽、揖芳)居於中峰中軸線上,方形,三重檐,四角攥尖頂。整齊對稱排列的五座亭子更突出了中軸線的作用。將中軸線的完美推向高峰。
------------------------------------
中軸線要申遺了!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是建立在它身上
中華網官微 2017-06-07 14:46:05 查看源網址 閱讀數:1887
​​【中華網文化頻道綜合】翻開北京地圖,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規整有序、氣勢宏大的中軸線,恰似龍脊,貫穿皇城南北,壯觀、考究。
這條7.8公里長的中軸線,貫穿的不僅是一座北京城,更是這座城的千年史。這條線好似老北京的脊梁,它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所有的皇室宮殿、廟壇、政府衙署等重要建築都依附著這條中軸線。
一根長達八公里,全世界最長、也是最偉大的南北中軸線穿過全城。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的建立而產生。”這句話,是建築大師梁思成對北京中軸線的讚譽。
申遺文本年內將定稿文保花費2年約20億
市文物局召開全市文物保護情況介紹會,北京市文物局有關負責人介紹,2015年-2016年,全市大體上使用文物保護資金約20億元,用於文物保護修繕。
“啟動了文物修繕項目259項”,該負責人說,累計的修繕面積達到27萬多平方米,首先重點用於推動恢復一軸一線文化魅力景觀,配合中軸線申遺,積極推進城市中軸線文物保護修繕計劃。
該負責人介紹,這兩年在中軸線上的項目,有天安門東西朝房修繕工程,還有皇城牆遺址修繕工程,“主要指天安門兩側東西皇城牆修繕”,他說,還有景山大高玄殿、壽皇殿古建築群修繕項目,目前正在施工階段,預計今年要竣工。
另外,該負責人還透露,今年北京中軸線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文本將完成初稿。
北京中軸線申遺的相關工作至少可以上溯至2011年,為何經曆七年還未定稿?
“近年來北京城市規劃不斷調整”,北京市文物局有關負責人解釋說,同時還有疏解非首都功能、建設城市副中心等相繼啟動等,所以北京中軸線申遺的文本也在不斷微調,以至於今年年內才有可能完成初稿。
此次初稿內會涉及申遺工作的文本製作、保護規劃和緩衝區範圍劃定等內容。
該負責人同時首次明確,由於中軸線一帶的保護面臨三大問題:文物單位產權混亂、使用不合理和文物騰退資金缺口較大等問題,中軸線短期內仍會處於籌備申遺狀態。
北京中軸線的前世今生
中國古代建築中具有中軸線的歷史十分悠久,三國時曹操的鄴北城出現了城市中軸線。根據考古勘測,一條南北中軸線串聯了城中的重要建築。到北魏興建洛陽時,出現了更為明確、壯觀的城市中軸線。唐宋時期,中國城市規劃和建築都達到了高峰,尤其是帝王都城的規劃更加成熟,中軸線的運用也更為明確。在北京城市的歷史變遷中,金中都是一個里程碑。金中都依北宋東京(汴京)城建造,有一條長達4公里的城市中軸線。從城的南門一直向北直達北門,整個宮殿群都在這條中軸線上。
元代在建大都時,因金中都水源枯竭,因而捨棄了金中都舊址(今北京城西南方),在它的東北郊另選新址,規劃設計了新都。元大都是經過嚴格規劃設計,建造起來的。在規劃時,繼承了唐宋都城建設的傳統,設計了明確的城市南北中軸線。
明代北京城的中軸線基本沿襲了元大都的中軸線,並在元代的基礎上有很大的創新與發展。
一是紫禁城向南擴展,強化了皇帝面南而王的地位。嘉靖年間修建外城,繼續將中軸線向南延伸至永定門,使進入皇城的距離拉得更長,縱深感更強。
二是在紫禁城後堆積了一座土山,當時叫萬歲山,後改為景山,使紫禁城形成背山面水(金水河)之勢,有了靠山。這座山起到鎮山的作用,鎮壓了前朝的“王氣”,增加了中軸線的製高點。
三是將元朝安排在城東西兩側的太廟、社稷壇安排在皇城內,紫禁城前面兩側,強化了“左右對稱、中軸明顯”的皇城格局。
四是將鐘鼓樓移到了元代中心台的位置,使中軸線在此恰到好處地結束。
五是將天壇、山川壇(先農壇)安排在進永定門後,中軸線兩側,使中軸線一開始就有整齊對稱,中心明顯的特點。
清代北京城完全承襲了明代的中軸線,沒有變動,但經過精雕細琢,進一步完美。經過明末的戰爭,皇宮中的建築受到很大破壞。清代定都北京後,全面修繕了皇宮和城樓。如清順治八年(1651)重新修建了天安門城樓,將原承天門正式改為天安門,將北安門改為地安門。清初重修了三大殿,將明末的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改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奠定了“內和外安”的文化定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重修永定門,不僅提升了它的規制,還增建了箭樓,使中軸線起點更加宏偉、突出。
清代對景山的修建是對中軸線的重要貢獻。清順治十三年(1655),將明代的萬歲山正式改名景山。不僅寓意觀景之山,還有更深的含義,景由“日”與“京”組成,寓意“日下的京城”,“日”代表皇帝,即皇帝所居之所。
後來又對山前、山後、山峰都進行了精雕細琢。山前修建了綺望樓,山後修了壽皇殿,都在中軸線上。而在山上對稱地修了五座亭子,最高處的亭子名萬春亭(觀妙、週賞、萬春、富覽、揖芳)居於中峰中軸線上,方形,三重簷,四角攥尖頂。整齊對稱排列的五座亭子更突出了中軸線的作用,將中軸線的完美推向高峰。
北京中軸線的文化內涵
北京中軸線自形成以來,就體現出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體現。就政治方面而言,紫禁城裡面的三大殿是帝王歲時舉行各種慶典的地方。如每年元旦、元宵、端午等節日以及帝王生日等,皆在三大殿舉行各種慶祝儀式,宗王、大臣、少數民族領袖等在這裡受到帝王的款待。而每當有重大的軍事活動時,明清帝王們又會在午門或天安門前舉行命將出征和回師獻俘的隆重儀式。天安門至今仍是中華民族的政治象徵,代表了國家和首都的形象。
就文化方面而言,許多重要的文化活動也是在這裡舉行的。文華殿是明清帝王的課堂,他們在這裡聘請著名學者講授儒家治國的道理,稱為“經筵進講”。與之對稱的武英殿,雖然以“武”為名,卻也是重要的文化活動場所。這裡在明代是皇家畫院的主要活動場所,宮廷畫家被封為“武英殿待詔”。而到了清代,這裡則成為皇家刻印書籍的主要場所,“武英殿聚珍版”書籍名揚天下。而作為國家選拔人才的主要方式的科舉考試,最後的殿試也是在三大殿舉行的。
位於中軸線北端的鐘鼓樓,則代表了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最高水準。在元代都城的鐘鼓樓上,就曾經陳列著當時由著名科學家郭守敬主持製作的精確計時儀器蓮花漏。而當時頒行的《授時歷》所計算出來的天體運行規律,也體現在京城鐘鼓樓的晨鐘暮鼓之間。今天的鐘鼓樓雖然已經失去了報時的作用,但是《授時歷》所測算出來的科學數據卻一直保存到今天,印證中華民族科技發展曾經的輝煌。此外,在紫禁城現存的眾多宮殿建築上,也表現出中國古代高超的建築科技水準。
至今,老北京中軸線,已走過近600年的滄桑歲月了。她以世界最高貴的美,最獨特的氣質,最無與倫比的雍容,征服了世界人民。於老北京人來說,中軸線不僅是地理位置,而且是根植於血液中的成長記憶。​​​​
中軸線要申遺了! 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是建立在它身上 - https://goo.gl/cZR47Q

劉秉忠(1216年-1274年),金國瑞州(今遼寧省綏中縣前衛鎮)人,原名侃,敕賜名秉忠,法名子聰,字仲晦,號藏春散人。元朝忽必烈可汗宰相。諡文正,贈太傅、常山王。
生平
劉侃出身華北,十七歲時曾仕金朝,蒙古滅金後,曾擔任邢台節度府令史。
時逢亂世,劉侃感慨「大丈夫懷才不遇,應當隱居起來尋找機會」,於是放棄官職上了武安山。後被武安山天寧寺虛照禪師招至該寺內為僧,授法名子聰。後被海雲禪師推薦給尚未即位的忽必烈,成為其重要謀臣。時人更以他才能卓著,稱其「聰書記」,位列「邢州五傑」之首。
劉侃出仕後,他與姚樞等人,制定「廣招天下英俊,講論治道」的用人方針,大舉招賢納士。如當時的大儒許衡、王恂、張易等人入仕,為當時仍為藩王的忽必烈出謀劃策。
後來,蒙哥可汗在釣魚山被宋兵的矢石擊死,忽必烈聽從張易計策,搶在其弟阿里不哥行動之前,帶著劉侃、姚樞等重要謀士,日夜兼程,輕騎奔回北方稱帝。先後被任命他為光祿大夫,位太保、中書令,敕賜名「秉忠」。
秉忠根據《易經》中「大哉乾元」,將政權名為「大元」,同時他亦向忽必烈進言「治亂之道,系乎天而由乎人」、「以馬上取天下,不可以馬上治」,主張參照漢人法律,改善法度、革除弊政。
而他擔任中書令期間,他先後參與位處舊金朝首都燕京的都城,其後名為上都、以及興建國都大都兩座城市的工程,並與同鄉郭守敬一同訂定授時曆。而在他任太子太保期間,更在他出家的地方修建了「紫山書院」,同時在此收徒講學,不但傳授儒家經典,也教授自然科學,使紫山書院成為學習研究科學技術的基地。
至元十一年八月,在南屏山別墅無疾而終,時年五十九。忽必烈悲慟不已,追封太傅、趙國公,諡文貞。至元成宗時,贈太師、諡文正。迄元仁宗時,再加封常山王。
秉忠著作甚豐,計有《藏春集》六卷、《藏春詞》一卷、《詩集》二十二卷、《文集》十卷、《平沙玉尺》四卷、《玉尺新鏡》二卷等。
------------------------------
劉秉忠是忽必烈大元帝國的設計師,位列三公身後封王 - 壹讀 - https://goo.gl/7deLGy
------------------------------------
歷史故事:大元開國元勛劉秉忠
翔風
【正見網2011年07月29日】
《易經》中說:「大哉乾元」。大元國號的由來,與一位精通《易經》的大元開國元勛密切相關,那就是劉秉忠。
劉秉忠,字仲晦,初名劉侃,出家為僧後又名釋子聰,拜官後才改為劉秉忠。先祖瑞州人,世代仕遼做官,曾祖父劉澤仕金為邢州節度副使,後人於是定居邢州。蒙古將領木華黎攻取邢州後立都元帥府,任命劉秉忠父親劉潤為都統。劉潤事後改任州錄事,歷任巨鹿、內丘兩縣提領,所至對百姓都有惠愛。
劉秉忠天生風骨秀異,志氣英爽,不受拘束。八歲入學,每天背誦幾百字文章。十三歲作為人質被送入都元帥府。十七歲擔任邢台節度使府令史,以此來養親。如此人生讓劉秉忠常常鬱鬱不樂,一天,他投筆嘆道:「我家累世衣冠,我竟湮沒為刀筆吏嗎?大丈夫懷才不遇,就應當隱居以求志向。」隨即棄官而去,隱居武安山中。很久之後,天寧虛照禪師派徒弟來招他去,劉秉忠於是跟和尚走了。
因為劉秉忠能寫字,虛照禪師讓他掌管書記。後來劉秉忠雲遊雲中(大同),留居南堂寺。元世祖忽必烈未即位前,海雲禪師被召,經過雲中時聽說劉秉忠博學多才藝,就邀劉秉忠同行。劉秉忠入見忽必烈後,因為應對稱旨,屢屢被忽必烈垂詢。劉秉忠於書無所不讀,尤其精通《易經》以及邵雍《皇極經世書》,至於天文、地理、律歷、三式六壬遁甲之類,無不精通,議論天下事了如指掌。忽必烈非常喜愛他,海雲禪師南歸後,劉秉忠就留居王府。幾年後,劉秉忠父親去世,忽必烈賜銀百兩作為喪葬費,派使者送劉秉忠到邢州。劉秉忠服完喪後又被忽必烈召往和林。
劉秉忠向忽必烈上書數千言。劉秉忠認為「以馬上取天下,不可以馬上治」,希望忽必烈能「思周公之故事而行之」,力行善政。上書內容包括整頓官場、愛護百姓、重視人才等數方面。例如:「督責舊官,以遵王法」,「治者升,否者黜」,「有犯於民,設條定罪」,「今百官自行威福,進退生殺惟意之從,宜從禁治」,「今窮乏者益損,富盛者增加。宜禁行利之人勿恃官勢,居官在位者勿侵民利,商賈與民和好交易,不生擅奪欺罔之害」,「禁私置牢獄,淫民無辜。鞭背之刑宜禁治,以彰愛生之德」,「天下之民未聞教化,見在囚人宜從赦免」,百姓徭役「宜比舊減半,或三分去一」,百姓欠債「凡陪償無名,虛契所負,及還過元本者,並行赦免」,稅收「禁橫取,減稅法,以利百姓」,「罷繁碎,止科征,無從獻利之徒削民害國」,「鰥寡孤獨廢疾者,宜設孤老院,給衣糧以為養」,「宜從舊制,修建三學,設教授,開選擇才」,「宜訪名儒,循舊禮,尊祭上下神碉」,「養天下名士宿儒之無營運產業者,使不致困窮」,「大開言路,所以成天下、安兆民也」等等。劉秉忠還建議撰修《金史》,出發點是「國滅史存,古之常道」,「令一代君臣事業不墜於後世,甚有勵也」。這種征服者對被征服者的尊重,與中共邪黨篡改、抹殺、歪曲歷史,打倒在地再踏上一隻腳的那一套大相逕庭。
忽必烈嘉許採納劉秉忠的意見,對他幾乎言聽計從。癸丑年,劉秉忠隨從忽必烈征大理。第二年,征雲南。劉秉忠每每規勸天地好生,神武的王者不殺,因此破城之日,有屠城習慣的蒙古軍沒有妄殺一人。己未年,劉秉忠隨從蒙古軍伐宋,又用在雲南說的話力勸忽必烈,所到之處保全百姓性命不可勝計。
中統元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詢問劉秉忠治天下的大經、養人民的良法。劉秉忠採集祖宗舊典,參照適宜於今世的古制,一條條列舉出來稟奏皇帝。於是忽必烈下詔建元紀歲,立中書省、宣撫司;朝廷舊臣、山林遺逸之士,都被錄用,衣冠文物粲然一新。秉忠雖居皇帝左右,卻不改僧人舊服,當時人還是叫他廟裡的稱呼「聰書記」。至元元年,翰林學士承旨王鶚上奏道:「劉秉忠久侍王府多年,參帷幄密謀,定社稷大計,他的忠勤勞績,應該被褒崇。聖明御極,萬物惟新,劉秉忠卻還是野服散號,非常不合適,應該讓他穿上臣子衣冠,封以高官厚祿。」忽必烈讀罷,當天就拜劉秉忠為光祿大夫、太子太保,參領中書省事;下詔將翰林侍讀學士竇默的女兒嫁與劉秉忠,賜予他位居奉先坊的府第,撥給他少府宮籍監戶服侍左右。劉秉忠受命後,以天下為己任,事無巨細,凡有關於國家大體的,知無不言。忽必烈則是言無不聽,寵信愈隆。劉秉忠有相人術,與忽必烈閒談時,往往推薦可用之才,凡是被他選拔上來的人,後來都成為名臣。
至元元年,忽必烈命令劉秉忠在桓州東、灤水北看風水,在龍脈上建城,三年後完工,命名為開平,繼而升格為上都,而以北京為中都。中統四年,忽必烈又命令劉秉忠修築中都城,開始建造宗廟宮室。中統八年,劉秉忠上奏請建國號為大元,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而以中都北京為大都。其它諸如頒布規定章服、朝儀、俸祿、官制等制度,都是出自劉秉忠的意見,從而成為元朝一代的準則。
至元十一年,劉秉忠隨從忽必烈到上都。其地有南屏山,劉秉忠在此山修築禪房居住。劉秉忠曾向忽必烈推薦陰陽家田忠良主管司天台。七月十五日夜,出現白氣橫貫三台的天象,忽必烈問田忠良是何徵兆。田忠良回答:「有位居三公的大臣要死了。」不久,秋八月,劉秉忠無疾而終,端坐圓寂,終年五十九歲。忽必烈得知後震驚悲悼,對群臣說:「劉秉忠輔佐朕三十多年,小心慎密,不避艱險,毫無隱瞞。他的陰陽術數之精,預測之準確,只有朕知道,他人誰也不知道。」下令出內府錢為劉秉忠辦喪事,派禮部侍郎趙秉溫護送其棺木回大都安葬。至元十二年,劉秉忠被追贈太傅,封趙國公,諡文貞。元成宗時,贈太師,諡文正。元仁宗時,又進封常山王。
劉秉忠自幼好學,至老不衰。他雖然位極人臣,卻齋居蔬食,終日淡然,不異平常往日。他雖然娶妻,卻沒有生育,以弟弟劉秉恕兒子劉蘭璋為後。劉秉忠自號藏春散人,每每以吟詠自娛,其詩蕭散閒淡,類似其為人。一般開國元勛都功成名就、躊躇滿志,對手的毀滅就是自己的榮耀;他的曲作《干荷葉》卻「悽惻感慨,千古寡和」,在趨炎附勢者眼裡似乎有點「敗興」。
「干荷葉,色蒼蒼,老柄風搖盪。減清香,越添黃,都因昨夜一場霜。寂寞在秋江上。」
「干荷葉,色無多,不奈風霜銼。貼秋波,倒枝柯,宮娃齊唱採蓮歌。夢裡繁華過。」
「南高峰,北高峰,慘澹煙霞洞。宋高宗,一場空,吳山依舊酒旗風。兩度江南夢。」
《干荷葉》通過描寫江南景物感慨逝去的南北宋文明。這位大元開國元勛放在邪黨黨文化文字獄環境下,恐怕要被批判為「思想反動」、「惡毒攻擊」、「誣衊新中國」了。要理解劉秉忠,首先應理解真正的傳統文化是修煉文化,不是政治文化,更不是邪惡黨文化。
-----------------------------
劉秉忠(1216年—1274年),邢州(今河北省邢台市)人[1] 。元代政治家、文學家。初名侃,字仲晦,號藏春散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聰,任官後而名秉忠。曾祖於金朝時在邢州任職,因此移居邢州。劉秉忠是一位很具特色的人物,在元初政壇,他對一代政治體制、典章制度的奠定發揮了重大作用。同時,他又是一位詩文詞曲兼擅的文學家。劉秉忠逝世後,元世祖贈太傅,封趙國公,諡文貞。元成宗時,贈太師,諡文正。元仁宗時,又進封常山王。[2]
劉秉忠是元朝國都元大都的規劃設計者,奠定了北京市最初的城市雛形。[1]
早期經歷
劉秉忠,字仲晦,初名劉侃,因信佛教改名子聰,任官後而名秉忠,邢州人。劉秉忠自幼聰穎,八歲入學就能日誦文數
劉秉忠
劉秉忠
百言。十三歲在帥府做人質,十七歲為邢台節度使府令史,以便於就近奉養其親。劉秉忠為令史時常鬱鬱不樂,一日感嘆道:我家世代為官,難道我寧願淪為書記小吏嗎?大丈夫生不逢時,只有隱退以待時而起。便棄官隱居於武安山中。若干年後,被天寧寺虛照禪師收為徒弟。後又云遊雲中,留居南堂寺。[3]
元世祖即位之前,海雲禪師奉召,路過雲中時聽聞劉秉忠博學多才,邀與同行。劉秉忠拜見元世祖後,元世祖甚為稱讚,多次垂詢。劉秉忠於書無所不讀,尤其深入研究《易經》及宋邵雍《經世書》,至於天文、地理、律曆、占卜無不精通,天下事瞭如指掌。元世祖甚是寵愛,留其身邊供職。後數年因父歿奔喪回家,元世祖賜金百兩為治葬之用,且遣使送至邢州。服喪期滿,便召還至和林。劉秉忠至和林後上書數千百言。[4] 元世祖對他的這番議論,甚為讚賞,均加採納。劉秉忠又上言道:“邢州戶口原有萬餘,自興兵以來都不滿數百,若派真定的張耕、氵名水的劉肅這樣的良吏去治理,必定能恢復舊日盛況。”於是朝廷派張耕為邢州安撫使,劉肅為副使。不久流民複業,升邢州為順德府。[2]
從旁建言
元憲宗三年(1253)、四年和九年,劉秉忠隨元世祖征伐大理、雲南和伐宋時,力勸元世祖勿濫殺,所以每克一城都沒有妄戮一人,所至人民全活者不可勝計。[6]
中統元年(1260),元世祖即位,採納劉秉忠的建議,下詔建元紀年,設立中書省和宣撫司。朝廷舊臣、山林隱士都被錄用。[7] 劉秉忠雖居於皇帝左右,但仍著舊服,當時人稱他為“聰書記”。[8]
詔命還俗
至元元年
劉秉忠半身像
劉秉忠半身像
(1264),翰林學士承旨王鶚奏言,劉秉忠早在陛下即位前就參與軍國大事,有勞有功。今陛下即位,萬象更新,而劉秉忠仍著舊裝,我等於心不安。應正其衣冠,給以厚爵。[10] 皇帝採納,拜劉秉忠為光祿大夫,位至太保,參與領導中書省政事,並詔令以翰林侍讀學士竇默之女為劉秉忠的妻子,賜奉先坊作為劉秉忠府第。[11]
功勳卓著
劉秉忠受命後以天下為己任,凡國家大小事務,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深得皇帝寵信。所推薦和提拔的
邢台·劉秉忠
邢台·劉秉忠
人,後都為名臣。[12] 至元三年,劉秉忠又受命在原燕京城東北設計建造一座新的都城。新城規模宏偉,工程浩大,在劉秉忠和張柔、段楨等主持下,進展很快。
至元六年,訂立朝儀。至元八年,劉秉忠建議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將蒙古更名為“大元”,忽必烈採納了,這就是元王朝命名所由來。[13] 劉秉忠還主持了元朝首都大都和陪都上都的營建。[2] 至元十一年正月,大都宮闕建成。[14] 劉秉忠還為皇帝制定官制,朝見皇帝禮節、百官的服飾及俸祿等。[15]
無疾而卒
至元十一年八月,劉秉忠忽然無病而卒,年五十九歲。元世祖聞耗驚悼,對群臣說:“秉忠為朕盡忠三十餘年,小心謹慎,不避艱險,言無隱情,其學問之深,惟朕知之。”下令出內府錢將其安葬於大都。[16] 至元十二年,贈太傅,封趙國公,諡文貞。元成宗時,贈太師,諡文正。元仁宗時,又進封常山王。[17] 在有元一代,漢人位封三公者,僅僅劉秉忠一人而已。[2]
文學成就
劉秉忠不僅是元朝初年的大政治家,他學問功底深厚,也是一個非常著名的學者、詩人和散曲家,自號藏春散人,每以吟詠自適。一生在天文、卜筮、算術、文學上著述甚豐,計有《藏春集》六卷、《藏春詞》一卷、《詩集》二十二卷、《文集》十卷[18] 、《平沙玉尺》四卷、《玉尺新鏡》二卷等。部分詩詞:
《南呂·幹荷葉》[19]
《雙調蟾宮曲》[20]
《木蘭花慢·望乾坤浩蕩》
楊鐮先生的《元詩史》就用了相當篇幅評價其詩,認為“他是元初北方詩壇有代表性的詩人之一”,評價劉秉忠的文學成就,主要依據今存之《藏春集》 (或名《藏春散人集》、《藏春詩集》)六卷,所收為詩和詞,收詩計七律二百三十九首,七絕一百五十一首。《永樂大典》殘卷中尚有一部分劉秉忠詩。劉秉忠一生寫作有大量文章,但後世所能夠看到的,僅有《全元文》卷一一五所收三篇。評其詞作,大致可依據《藏春集》卷五與《全金元詞》所收劉秉忠的散曲,今知有小令《幹荷葉》一組八首和《蟾宮曲》一組四首,分別載《陽春白雪》前集卷一和《陽春白雪》後集卷一,《全元散曲》收錄。其中《幹荷葉》第五至第八首可以斷定非劉秉忠作,則實存散曲兩組八首。[21]
劉秉忠詞曲在元代都稱名家。人們談元詞,無例外地要舉出《藏春詞》,清人編《歷代詩餘》,選劉秉忠詞五首(兩首誤收,一首《沁園春》非劉秉忠所作,一首《幹荷葉》雖為劉秉忠作但屬曲而非詞)。今人論元詞,劉秉忠也居重要位置。前人論劉秉忠詞,最有影響的文獻有二:一為王鵬運《藏春樂府跋》,二是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三之《藏春詞》。王鵬運“謂雄廓而不失之傖楚,醞藉而不流於側媚”二語,為劉秉忠詞風格評論定調。後人研究,多由此二語生髮。[21]
歷史評價
元朝王鶚:秉忠久侍籓邸,積有歲年,參帷幄之密謀,定社稷之大計,忠勤勞績,宜被褒崇。[22]
明朝宋濂《元史》:秉忠生而風骨秀異,志氣英爽不羈。.......秉忠自幼好學,至老不衰,雖位極人臣,而齋居蔬食,終日淡然,不異平昔。自號藏春散人。每以吟詠自適,其詩蕭散閒淡,類其為人。[22]
劉秉忠在元以事功稱,故閻复《藏春集序》稱其“當云霾草昧之世,天開地闢,贊成文明之治”,“至於裁雲鏤月之章,陽春白雪之曲,在公乃為餘事”;張文謙《劉公行狀》則稱其“詩章樂府,又皆膾炙人口”;清顧嗣立《元詩選》小傳稱其“以佐命元臣,寄情吟詠,其風致殊可想也”。顧奎光《元詩選》錄其詩三首,評價在耶律楚材上。[21]
查洪德:劉秉忠詩文詞曲兼擅。.......可以肯定地說,在元代詩史和詞史上,其成就是不可忽視的,並且具有他自己的個性特色。他的散曲還不具備元散曲的典型風格,但寫得也不錯,所以才贏得後人的注目。在元好問、耶律楚材之後,郝經、姚燧、盧摯、劉因之前,因為有劉秉忠的創作,北方文壇便不寂寥。[21]
家族成員
劉秉忠祖籍瑞州,世為遼朝官宦大族。曾祖父任金朝邢州節度使,家居邢州,所以從他祖父劉澤始為邢州人。元太祖十五年(1220),木華黎攻取邢州,立都元帥府,任劉秉忠之父劉潤為都統,後改署州錄事,又歷任鉅鹿、內丘兩縣提領。[23]
祖父:劉澤
父親:劉潤
兄弟:劉秉恕,為劉秉忠的同父異母弟弟
妻子:翰林侍讀學士竇默之女
子嗣:劉蘭璋,劉秉忠結婚較晚,無子,僅有一女,將他弟弟劉秉恕的兒子劉蘭璋過繼為自己的子嗣。[24]
孫子:劉虎、劉彪,均為劉蘭璋之子
侄子:劉友直、劉友諒、劉友聞、劉友益,均為其弟劉秉恕之子。
侄孫:劉紹祖
後世紀念
慶壽寺墓塔
大慶壽寺裡有兩座磚塔,一座七級,一座九級。那座九級的磚塔是元朝開國功臣怪僧劉秉忠師傅的墓塔,寺裡還保留著劉秉忠寫的讚文。
盧溝橋墓地
劉秉忠的墓就在盧溝橋北不遠的地方。姚廣孝來到北平後就去拜謁了,而且先後去了兩次,並且寫下了這樣的詩句:“良驥色同群,至人跡混俗;知己苟不遇,終身不怨……一朝風雲會,君臣自心腹;大計業已成,勳名照簡牘。” [25]
劉秉忠墓址
劉秉忠墓址(2張)
姚廣孝春日謁劉太保墓寫詩讚劉秉忠:
芳時登壟謁藏春,兵盾松楸化斷薪。
雲暗平原眠石獸,雨荒深隧泣山神。
殘碑蘚蝕文章舊,異代人傳姓氏新。
華表不存舊鶴怨,幾多行客淚沾巾。
邢台墓地
劉秉忠墓後來由北京遷回老家邢台,劉秉忠墓位於邢台市橋西區賈村,原本完好,規模宏大,是邢台三大古
墓之一,如今已經被邢台人破壞殆盡,石人石馬被砸毀了,墳被挖了,只餘一個殘碑。
三文貞公祠
“三文貞公祠”建於元代,在順德府城內(今邢台橋東區),祭祀籍貫邢州的諡號都為文貞的三大名相魏徵、宋璟和劉秉忠。魏徵是邢州鉅鹿人,千古諍相,貞觀之治之功青史流芳;宋璟是南和人,唐代四大宰相之一,開元盛世之功名垂千古,劉秉忠是邢州邢台人,元帝國國號和都城、朝政的總設計師,元初三公之一,名彪千秋。此三公者,邢州之英華也。
祭詞:“世間明賢,同產此邦,文章德業,先後相望,歷時愈遠,聲則彌光”。
此祠解放後被拆毀。
--------------------------------------
 劉秉忠(1216年-1274年),元代政治家、作家,初名侃,敕賜名秉忠,法名子聰,字仲晦,號藏春散人。原籍瑞州人,曾祖於金朝時在邢州任職,因此移居邢州(今河北邢台市)。
  蒙古王朝滅金後,劉秉忠出任邢台節度府令史,不久就歸隱武安山,後從浮屠禪師雲海游,更名子聰。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前,注意物色人才,他與雲海禪師一起入見,忽必烈把他留在身邊,商議軍國大事。即位後,國家典章制度,他都參與設計草定。拜光祿大夫太保,參領中書省事,改名秉忠。
  劉秉忠曾經建議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將蒙古更名爲“大元”,忽必烈采納了,這就是元王朝命名所由來。
  劉秉忠的作品有詩、詞和散曲。他的詩流露出三種思想感情:一是歸隱,如《寓桓州》、《癡坐》、《謾成》。二是有用世之心,如《對鏡》、《秋感》。三是在政治鬥爭尖銳時,感到進退兩難,如《蜀先主孔明》、《留燕》。《元史》稱他的詩作,蕭散閑淡,和他的人品、風度一樣。劉秉忠的詞表現的思想感情,和他的詩作基本是一致的。不過更加清冷,在《好事近》中說:“一曲竹枝歌罷,滿襟懷冰雪。”
  劉秉忠敬仰元好問,他有《讀遺山詩》10首,其中有兩句說:“自古文章貴辭達,蘇黄竟不在新奇。”其實這也是他的創作追求,明白曉暢而不追求新奇,正是他的詩歌的特點。但同時也帶來平淡而缺乏詩味的缺點,他的有些詩作還給人以詩句粗厲之感。元中葉時虞集和蘇天爵等人批評中統、至元年間詩歌有粗疏笨厲之病,當是針對包括劉秉忠在内的一些作家而言的。劉秉忠的詞宗豪放派,但偏於直露,這也是元代早期詞作存在的普遍性弱點之一。
編輯本段生平
劉秉忠
劉秉忠
  劉侃出身華北,十七歲時曾仕金朝,蒙古滅金後,曾擔任邢台節度府令史。
  時逢亂世,劉侃感慨“大丈夫懷才不遇,應當隱居起來尋找機會”,於是放棄官職上了武安山。後被武安山天寧寺虛照禪師招至該寺内爲僧,授法名子聰。後被海雲禪師推薦給尚未即位的忽必烈,成爲其重要謀臣。時人更以他才能卓着,稱其“聰書記”,位列“邢州五傑”之首。
  劉侃出仕後,他與姚樞等人,制定“廣招天下英俊,講論治道”的用人方針,大擧招賢納士。如當時的大儒許衡、王恂、張易等人入仕,爲當時仍爲藩王的忽必烈出謀劃策。
  後來,蒙哥可汗在釣魚山被矢擊死,忽必烈聽從張易計策,搶在其弟阿里不哥行動之前,帶着劉侃、姚樞等重要謀士,日夜兼程,輕騎奔回北方稱帝。先後被任命他爲光祿大夫,位太保、中書令,敕賜名“秉忠”。
  秉忠根據《易經》中“大哉乾元”,將政權名爲“大元”,同時他亦向忽必烈進言“治亂之道,系乎天而由乎人”、“以馬上取天下,不可以馬上治”,主張參照漢人法律,改善法度、革除弊政。
  而他擔任中書令期間,他先後參與位處舊金朝首都燕京的都城,其後名爲上都、以及興建國都大都兩座城市的工程,並與同鄉郭守敬一同訂定授時曆。而在他任太子太保期間,更在他出家的地方修建了“紫山書院”,同時在此收徒講學,不但傳授儒家經典,也教授自然科學,使紫山書院成爲學習研究科學技術的基地。
  至元十一年八月,在南屏山别墅無疾而終,時年五十九。忽必烈悲慟不已,追封太傅、趙國公,諡文貞。至元成宗時,贈太師、諡文正。迄元仁宗時,再加封常山王。
編輯本段年表
元朝疆域圖
元朝疆域圖
  邢州在1220年即歸蒙古政權統治,劉侃十七歲時爲邢台節度使府令史。
  1238年,辭去吏職,先入全真道,後出家爲僧,法名子聰,號藏春散人。
  1242年,他受到北方禪宗臨濟宗領袖海雲的賞識,被推薦入藩王忽必烈(即元世祖忽必烈)的幕府。子聰博學多能,善於出謀劃策,深受忽必烈重視,時年二十七歲。
  1250年,他向忽必烈上萬言策,提出:“治亂之道,系乎天而由乎人”,“以馬上取天下,不可以馬上治”。主張改革當時的弊政,建立制度。如定百官爵祿,減賦税差役,勸農桑,興學校等。他的主張對於忽必烈采用“漢法”起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1253年,從忽必烈出征雲南。1259年,又從征鄂州(今湖北武昌)。
  1260年,忽必烈稱帝,命子聰制定各項制度,如立中書省爲最高行政機構,建元中統等。
  至元元年(1264),忽必烈命子聰還俗,複劉氏姓,賜名秉忠,授光祿大夫、太保、參領中書省事、同知樞密院事。至元六年,訂立朝儀。至元八年,忽必烈以大元爲國號,也出於劉秉忠的建議。劉秉忠還主持了元朝首都大都和陪都上都的營建。
  1251年,蒙哥即大汗位,以忽必烈管理漠南漢地軍國庶事。忽必烈將營帳移到金蓮川,並在1256年命他在當地建立一座新城。
  1258年,新城建成,定名開平,忽必烈稱帝後改爲上都。至元三年,劉秉忠又受命在原燕京城東北設計建造一座新的都城。新城規模宏偉,工程浩大,在劉秉忠和張柔、段楨等主持下,進展很快。至元九年,忽必烈根據劉秉忠的建議,命名新都爲大都。至元十一年正月,大都宮闕建成。同年八月,劉秉忠去世。
  劉秉忠長於詩詞,沉鬱豪邁,在元代文學中别具一格。其作品有《藏春集》六卷傳世。
  十三世紀初,崛起於漠北草原的成吉思汗揮師南下,趕跑了黄河北岸的女真人,在邢州設立大元帥府。這時候,勾畫大元帝國的劉秉忠降生了。
  時逢亂世,劉秉忠感慨“大丈夫懷才不遇,應當隱居起來尋找機會”,於是放棄官職上了武安山。過了幾年,天寧寺高僧虛照禪師聽說劉秉忠是個人才,派弟子請他下山:“不要在那里作道士了。”於是劉秉忠在天寧寺當了和尚,做了虛照的徒弟,法號子聰。其實道士也罷,和尚也罷,對於劉秉忠來說,出家是假,尋求機會是真。師徒二人游曆山西大同,他看南堂寺是個好地方,就居留了下來。
  1242年,高僧海雲印簡(1202----1257)奉召前往和林漠北王府覲見忽必烈,路過大同,聽說劉秉忠博才多學,邀其同行。有機會接近蒙古親王,劉秉忠自然很高興地答應了。忽必烈召見二人,問:“佛法里有沒有安天下的辦法呢?”海雲回答道:“應該在天下大賢碩儒中求問古今治亂興亡的事情。” 劉秉忠於書無所不讀,尤精於易經,至於天文地理律曆,三式六壬遁甲之術,無不精通,論天下事如指諸掌,忽必烈大爲賞識,於是把劉秉忠留在幕府,參與軍政大事,令其還俗,賜名秉忠。和林之行,劉秉忠得遇明主,自此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改變了蒙古帝國的命運。
  蒙哥即位後,忽必烈受命在金蓮川設置王府,管理漠南地區,廣招漢族人才,開始施展“大有爲於天下”的抱負。劉秉忠、姚樞等人輔佐忽必烈在金蓮川制定了“廣招天下英俊,講論治道”的用人方略及施政方針,藩府舊臣,四方文士,大批有識之士迅速雲集到忽必烈的王府,由劉秉忠薦引,他的同學、學生、故交如張文謙、張易、李德輝、劉肅、李簡、張耕、馬亨、王恂、劉秉恕(劉秉忠弟弟)等,先後進入王府,爲忽必烈獻計獻策。1251年,受封邢州的答剌罕(蒙古貴族稱號)上表忽必烈,陳述情況說,邢州連年天災人禍,百姓逃散,沒有多少戶人家了,快派有能力的官員來治理吧。劉秉忠與張文謙一起向忽必烈推薦熟悉邢州情況的燕趙名士張耕和劉肅,忽必烈采納了他們的意見,在邢州設立安撫司,派近侍脱兀脱帶張耕和劉肅前往。邢州吏治,是忽必烈潛邸中漢臣的初步貢獻,也是劉秉忠向事業成功邁出的第一步。
  蒙哥汗六年(1256年),忽必烈爲便於統治中原地區,命劉秉忠在恒州東、灤河北岸的龍崗(今内蒙古多倫附近)興建都城,三年竣工,命名開平。1259年蒙哥汗在南伐南宋中戰死,忽必烈聽從張易計策,搶在其弟阿里不哥行動之前,從武昌出發,帶着劉秉忠、姚樞、郝經、廉希憲、阿合馬、董文忠兄弟等重要謀士,日夜兼程,輕騎奔回北方;公元1260年6月4日,忽必烈在開平即大汗位,設開平府,年號“中統”,取“中原正統”中兩字,大有囊括天下之意。1264年又改年號爲“至元”,取自《易經》中“至哉坤元”。
  至元三年,劉秉忠受命在原燕京城東北設計建造一座新的都城,命名新都爲大都,郭守敬負責都城水系和建築材料的運輸問題,這就是明清兩朝的皇城,今天的北京。公元1271年的舊曆十一月,劉秉忠領銜給忽必烈上了呈文:“元正、朝會、聖節、詔赦及百官宣敕,具公服迎拜行禮。”就是說按照忽必烈認可的方案,制訂典章朝賀禮儀制度以及命名國號行朝儀的一系列策劃工作已經完成,蒙古大汗可以顺理成章地成爲中原正統的至高尊者。
  至元十一年(1274年),劉秉忠隨元世祖到上都避暑度夏。同年八月,劉秉忠在南屏山别墅無疾而終,時年五十九歲。元世祖得到喪報,非常吃驚,悲痛不已,他對群臣說:“秉忠事朕三十多年,小心縝密,不避艱險,言無隱情。其陰陽術數之精,占事知來,若合符契,隻有朕知道,别人是不會了解的啊。”於是委派禮部侍郎趙秉溫護喪,厚葬大都,最終改葬邢州祖塋(今邢台縣賈村)。劉秉忠拜光祿大夫,位太保,參領中書省事,死後贈太傅,封趙國公,諡文貞。成宗時,贈太師,諡文正。仁宗時,又進封常山王。在有元一代,漢人有這樣尊貴榮譽的人,僅劉秉忠一人。
編輯本段史籍記載
元太保劉秉忠墓
元太保劉秉忠墓
  《元史○劉秉忠》
  劉秉忠,字仲晦,初名侃,因從釋氏,又名子聰,拜官後始更今名。其先瑞州人也,世仕遼,爲官族。曾大父仕金,爲邢州節度副使,因家焉,故自大父澤而下,遂爲邢人。庚辰歲,木華黎取邢州,立都元帥府,以其父潤爲都統。事定,改署州錄事,曆巨鹿、内丘兩縣提領,所至皆有惠愛。秉忠生而風骨秀異,志氣英爽不羈。八歲入學,日誦數百言。年十三,爲質子於帥府。十七,爲邢台節度使府令史,以養其親。居常鬱鬱不樂,一日,投筆歎曰:“吾家累世衣冠,乃汨沒爲刀筆吏乎!丈夫不遇於世,當隱居以求志耳。”即棄去,隱武安山中。久之,天寧虛照禪師遣徒招致爲僧,以其能文詞,使掌書記。後游雲中,留居南堂寺。世祖在潛邸,海雲禪師被召,過雲中,聞其博學多材藝,邀與俱行。既入見,應對稱旨,屢承顧問。秉忠於書無所不讀,尤邃於《易》及邵氏《經世書》,至於天文、地理、律曆、三式六壬遁甲之屬,無不精通。論天下事如指諸掌。世祖大愛之,海雲南還,秉忠遂留藩邸。後數歲,奔父喪,賜金百兩爲葬具,仍遣使送至邢州。服除,複被召,奉旨還和林。上書數千百言,其略曰:典章、禮樂、法度、三綱五常之教,備於堯、舜,三王因之,五霸敗之。漢興以來,至於五代,一千三百餘年,由此道者,漢文、景、光武,唐太宗、玄宗五君,而玄宗不無疵也。然治亂之道,系乎天而由乎人。天生成吉思皇帝,起一旅,降諸國,不數年而取天下。勤勞憂苦,遺大寶於子孫,庶傳萬祀,永保無疆之福。
  愚聞之曰:“以馬上取天下,不可以馬上治。”昔武王,兄也;周公,弟也。周公思天下善事,夜以繼日,每得一事,坐以待旦,以匡周室,以保周天下八百餘年,周公之力也。君上,兄也;大王,弟也。思周公之故事而行之,在乎今日。千載一時,不可失也。
  君之所任,在内莫大乎相,相以領百官,化萬民;在外莫大乎將,將以統三軍,安四域。内外相濟,國之急務,必先之也。然天下之大,非一人之可及;萬事之細,非一心之可察。當擇開國功臣之子孫,分爲京府州郡監守,督責舊官,以遵王法;仍差按察官守,治者升,否者黜。天下不勞力而定也。天下戶過百萬,自忽都那演斷事之後,差徭甚大,加以軍馬調發,使臣煩擾,官吏乞取,民不能當,是以逃竄。宜比舊減半,或三分去一,就見在之民以定差税,招逃者複業,再行定奪。官無定次,清潔者無以遷,污濫者無以降。可比附古例,定百官爵祿儀仗,使家足身貴。有犯於民,設條定罪。威福者君之權,奉命者臣之職。今百官自行威福,進退生殺惟意之從,宜從禁治。
  天下之民未聞教化,見在囚人宜從赦免,明施教令,使之知畏,則犯者自少也。教令既設,則不宜繁,因大朝舊例,增益民間所宜設者十數條足矣。教令既施,罪不至死者皆提察然後決,犯死刑者覆奏然後聽斷,不致刑及無辜。天子以天下爲家,兆民爲子,國不足,取於民,民不足,取於國,相須如魚水。有國家者,置府庫,設倉廪,亦爲助民;民有身者,營產業,辟田野,亦爲資國用也。今宜打算官民所欠債負,若實爲應當差發所借,宜依合罕皇帝聖旨,一本一利,官司歸還。凡陪償無名,虛契所負,及還過元本者,並行赦免。納糧就遠倉,有一廢十者,宜從近倉以輸爲便。當驛路州城,飲食祗待偏重,宜計所費以准差發。關市津梁正税十五分取一,宜從舊制。禁横取,減税法,以利百姓。倉庫加耗甚重,宜令權量度均爲一法,使錙銖圭撮尺寸皆平,以存信去詐。珍貝金銀之所出,淘沙鍊石,實不易爲,一旦以纏絲縷,飾皮革,塗木石,妝器仗,取一時之華麗,廢爲塵而無濟,甚可惜也,宜從禁治。除帝胄功臣大官以下章服有制外,無職之人不得僣越。今地廣民微,賦斂繁重,民不聊生,何力耕耨以厚產業?宜差勸農官一員,率天下百姓務農桑,營產業,實國之大益。古者庠序學校未嚐廢,今郡縣雖有學,並非官置。宜從舊制,修建三學,設教授,開選擇才,以經義爲上,詞賦論策次之。兼科擧之設,已奉合罕皇帝聖旨,因而言之,易行也。開設學校,宜擇開國功臣子孫受教,選達才任用之。天下莫大於朝省,親民莫近於縣宰。雖朝省有法,縣宰宜擇,縣宰正,民自安矣。關西、河南地廣土沃,以軍馬之所出入,治而未豐。宜設官招撫,不數年民歸土辟,以資軍馬之用,實國之大事。移刺中丞拘榷鹽鐵諸產、商賈酒醋貨殖諸事,以定宣課,雖使從實恢辦,不足亦取於民,拖兑不辦,已不爲輕。奧魯合
  奏請於舊額加倍榷之,往往科取民間。科榷並行,民無所措手足。宜從舊例辦榷,更或減輕,罷繁碎,止科征,無從獻利之徒削民害國。鰥寡孤獨廢疾者,宜設孤老院,給衣糧以爲養。使臣到州郡,宜設館,不得於官衙民家安下。子爲百王師,立萬世法,今廟堂雖廢,存者尚多,宜令州郡祭祀,釋奠如舊儀。近代禮樂器具靡散,宜令刷會,征太常舊人教引後學,使器備人存,漸以修之,實太平之基,王道之本。今天下廣遠,雖成吉思皇帝威福之致,亦天地神明陰所佑也。宜訪名儒,循舊禮,尊祭上下神隻,和天地之氣,顺時序之行,使神享民依,德極於幽明,天下賴一人之慶。
  見行遼曆,日月交食頗差,聞司天台改成新曆,未見施行。宜因新君即位,頒曆改元。令京府州郡置更漏,使民知時。國滅史存,古之常道,宜撰修《金史》,令一代君臣事業不墜於後世,甚有勵也。國家廣大如天,萬中取一,以養天下名士宿儒之無營運產業者,使不致困窮。或有營運產業者,會前聖旨種養應輸差税,其餘大小雜泛並行蠲免,使自給養,實國家養才勵人之大也。明君用人,如大匠用材,隨其巨細長短,以施規矩繩墨。孔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蓋君子所存者大,不能盡小人之事,或有一短;小人所拘者狹,不能同君子之量,或有一長。盡其才而用之,成功之道也。君子不以言廢人,不以人廢言。大開言路,所以成天下、安兆民也。天地之大,日月之明,而或有所蔽。且蔽天之明者,雲霧也;蔽人之明者,私欲佞說也。常人有之,蔽一心也;人君有之,蔽天下也。常選左右諫臣,使諷諭於未形,忖畫於至密也。君子之心,一於理義,懷於忠良;小人之心,一於利欲,懷於讒佞。君子得位,有容於小人;小人得勢,必排於君子。明君在上,不可不辨也。孔子曰“遠佞人”,又曰“惡利口之覆邦家者”,此之謂也。
  今言利者眾,非圖以利國害民,實欲殘民而自利也。宜將國中人民必用場冶,付各路課税所,以定榷辦,其餘言利者並行罷去。古者明王不寶遠物,所寶惟賢,如使賢者在位,能者在職,此皆一人之睿知,賢王之輔成也。古者治世均民產業,自廢井田爲阡陌,後世因之不能複。今窮乏者益損,富盛者增加。宜禁行利之人勿恃官勢,居官在位者勿侵民利,商賈與民和好交易,不生擅奪欺罔之害,真國家之利也。
  笞箠之制,宜會古酌今,均爲一法,使無敢過越。禁私置牢獄,淫民無辜。鞭背之刑宜禁治,以彰愛生之德。立朝省以統百官,分有司以禦眾事,以至京府州郡親民之職無不備,紀綱正於上,法度行於下,是故天下不勞而治也。今新君即位之後,可立朝省,以爲政本。其餘百官,不在員多,惟在得人焉耳。世祖嘉納焉。又言:“邢州舊萬餘戶,兵興以來不滿數百,凋壞日甚,得良牧守如真定張耕、洺水劉肅者治之,猶可完複。”朝廷即以耕爲邢州安撫使,肅爲副使。由是流民複業,升邢爲顺德府。癸醜,從世祖征大理。明年,征雲南。每讚以天地之好生,王者之神武不殺,故克城之日,不妄戮一人。己未,從伐宋,複以雲南所言力讚於上,所至全活不可勝計。
  中統元年,世祖即位,問以治天下之大經、養民之良法,秉忠采祖宗舊典,參以古制之宜於今者,條列以聞。於是下詔建元紀歲,立中書省、宣撫司。朝廷舊臣、山林遺逸之士,鹹見錄用,文物粲然一新。秉忠雖居左右,而猶不改舊服,時人稱之爲聰書記。至元元年,翰林學士承旨王鶚奏言:“秉忠久侍藩邸,積有歲年,參帷幄之密謀,定社稷之大計,忠勤勞績,宜被褒崇。聖明禦極,萬物惟新,而秉忠猶仍其野服散號,深所未安,宜正其衣冠,崇以顯秩。”帝覽奏,即日拜光祿大夫,位太保,參領中書省事。詔以翰林侍讀學士竇默之女妻之,賜第奉先坊,且以少府宮籍監戶給之。秉忠既受命,以天下爲己任,事無巨細,凡有關於國家大體者,知無不言,言無不聽,帝寵任愈隆。燕閑顧問,輒推薦人物可備器使者,凡所甄拔,後悉爲名臣。初,帝命秉忠相地於桓州東灤水北,建城郭於龍岡,三年而畢,名曰開平。繼升爲上都,而以燕爲中都。四年,又命秉忠築中都城,始建宗廟宮室。八年,奏建國號曰大元,而以中都爲大都。他如頒章服,擧朝儀,給俸祿,定官制,皆自秉忠發之,爲一代成憲。
  十一年,扈從至上都,其地有南屏山,嚐築精舍居之。秋八月,秉忠無疾端坐而卒,年五十九。帝聞驚悼,謂群臣曰:“秉忠事朕三十餘年,小心慎密,不避艱險,言無隱情。其陰陽術數之精,占事知來,若合符契,惟朕知之,他人莫得聞也。”出内府錢具棺斂,遣禮部侍郎趙秉溫護其喪還葬大都。十二年,贈太傅,封趙國公,諡文貞。成宗時,贈太師,諡文正。仁宗時,又進封常山王。秉忠自幼好學,至老不衰,雖位極人臣,而齋居蔬食,終日淡然,不異平昔。自號藏春散人。每以吟詠自適,其詩蕭散閑淡,類其爲人。有文集十卷。無子,以弟秉恕子蘭璋後。
  秉恕字長卿。好讀書,年弱冠,受《易》於劉肅,遂明理學。兄秉忠,事世祖,以薦士自任,嫌於私親,獨不及秉恕。左右以聞,召見,遂同侍潛邸。世祖嚐賜秉忠白金千兩,辭曰:“臣山野鄙人,僥幸遭際,服器悉出尚方,金無所用。”世祖曰:“卿獨無親故遺之邪?”辭不允,乃受而散之。以二百兩與秉恕,秉恕曰:“兄勤勞有年,宜蒙茲賞,秉恕無功,可冒恩乎?”終不受。中統元年,擢禮部侍郎、邢州安撫副使。二年,賜金符,遷吏部侍郎。三年,升邢爲顺德府,賜金虎符,爲顺德安撫使。至元元年,轉官法行,改嘉議大夫,曆彰德、懷孟、淄萊、顺天、太原五路總管。淄萊府有死囚六人,獄已具。秉恕疑之,詳讞得其實,六人賴以不死。他所至,皆有惠政。召除禮部尚書。出爲淮西宣慰使,會省宣慰司,曆湖州、平陽兩路總管。平陽歲荒,民艱食,輒開倉以賑之,全活者眾。年六十,卒於官。


城池的標準配置:
台北城做足了配置嗎? 東城隍、西縣衙、南觀音、北關公、左文廟、右武廟、東道觀、 西佛寺的格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