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危機快炸開?中國地方政府隱性債達358兆、26兆瀕臨違約
2024/07/15 15:11
  債務危機快炸開?中國地方政府隱性債達358兆、26兆瀕臨違約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W2Jxgw
中國地方政府背負龐大隱性債務,儼然是中國經濟的不定時炸彈。(美聯社)
陳麗珠/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地方政府長期仰賴售地做為主要財源,在房地產開發商接二連三爆發財務危機及房市低迷衝擊下,許多地方政府財務吃緊,成為中國經濟不定時炸彈。尤其,許多地方政府的債務屬於隱性債務,金額高達7兆至11兆美元(約台幣228兆至358兆),大約是中國中央政府債務規模的兩倍,其中 8000 億美元(約台幣26兆)的債務瀕臨違約,恐造成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破產,導致金融業蒙受重大損失,進而削弱經濟成長。
《華爾街日報》報導,多年來,廣西柳州和中國其他數十個城市為經濟發展項目累積數兆美元的隱性債務不透明的融資一度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助力。如今,到處是雜草叢生的建築工地、人煙稀少的高速公路和廢棄的旅遊景點,這些景象讓債務驅動的中國經濟成長變得虛幻,也表明中國的未來充滿不確定。
報導提及柳州之前籌集了數十億美元建設新工業區的基設,一家中國國有金融集團在那裡購買了土地並開設了酒店和遊樂園,其他大片被徵用的土地已經閒置,許多地區的街道荒蕪,還有一座爛尾的大樓。一位柳州居民直言,政府已經破產了。
報導稱,過去三年中國房地產市場惡化,地方政府無法再依賴向房地產開發商出售土地做為財源。經濟學家估計,中國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規模高達 7 兆至 11 兆美元,大約是中國中央政府債務規模的兩倍。銀行家和經濟學家說,融資過程不透明導致債務膨脹,實際負債數據難以而知,甚至連北京也可能無法完全清楚。
經濟學家表示,在龐大的債務中,有高達 8000 億美元的債務面臨很高的違約風險。如果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無法履行其義務,北京可能會金援,但這可能會鼓勵不健全的借貸而造成更大的問題,或者可能導致資不抵債的融資平台破產,使得中國的銀行面臨嚴重損失,並引發信貸緊縮,進一步削弱經濟成長。
債務危機快炸開?中國地方政府隱性債達358兆、26兆瀕臨違約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W2Jxgw


每天多出3150億債務!美國國債每100天增加31.5兆
2024/03/02 21:19
美國政府債務大幅成長。(示意圖,法新社)
陳麗珠/核稿編輯每天多出3150億債務!美國國債每100天增加31.5兆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Il8Q77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媒報導,近幾個月來,美國債務負擔成長速度更快,幾乎每100天增加約1兆美元(約台幣31.5兆),相當於每天增加台幣3150億元。目前美國國債不僅突破34兆美元大關,並在上週逼近34.4 兆美元(約台幣1083.6兆)。
CNBC報導,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美國債務在去年12月29日短暫突破34兆美元關卡後,於今年1月4日永久突破34兆美元。數據顯示,2023年6月15日為32兆美元,2023年9月15日達到33兆美元,呈現明顯加速趨勢。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從31兆美元攀升至32兆美元,大約需要8個月的時間。
截至週三(2月28日),美國債務接近34.4兆美元,這是聯邦政府爲支付營運費用而借入的資金。美國銀行投資策略師哈奈特(Michael Hartnett)認爲,隨着美國債務從34兆美元升至35兆美元,這種百日增長態勢將保持不變。
鑒於美國財政風險上升,穆迪去年11月將美國評級展望下調至負面。穆迪表示,預計美國的財政赤字仍將非常龐大,削弱其債務負擔能力。這項降評事件,引起美國財政部反擊,強調不認同穆迪下調美國主權評級前景展望至負面的做法,美國經濟依然強勁,美國國債是世界上最安全、流動性最強的資產。
每天多出3150億債務!美國國債每100天增加31.5兆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Il8Q77


地方政府借債手法就是把土地當作可賣出的資產,成立融資平台向銀行借錢,借來的是民衆的存款,等於把民衆存款馬上從融資平台畫進財政,填充當年的財政收入。
 他指出,「最後造成地方財政把銀行存款搬家的方法,表面上好像財政帳目赤字稍微少一點,卻留下巨大的金融風險。因爲地方政府都是赤字沒有能力還錢,最後賴在中央銀行頭上,等於中央銀行要發行貨幣,填補銀行被地方財政掏空的存款」。
 他說,在自由國家,銀行是商業銀行,政府不能從銀行搬錢;但是在中國,銀行變成「官銀」,歸地方政府管,就能從銀行拿錢,問題是銀行不造錢,只能掏空存戶存款。-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IB1BsY


台灣家庭負債金額不斷增加,2016年平均每戶家庭負債達到新台幣168.5萬元,占GDP之比重達到87.5%,遠遠超過亞洲平均(不含日本)的46.6%,也高過全球平均的64.6%
台灣近 10 年家庭部門儲蓄率平均為 21.25%,遠高於德、美、日等主要國家,且家庭部門淨資產龐大,約占 GDP 的 8.5 倍,亦遠高於英、美、南韓及新加坡等國。  https://is.gd/icLgI5
香港家庭負債佔GDP比率70.2%---2015年南韓家庭負債佔GDP高達88.4%,超越美國和日本
美國家庭負債總額目前家庭總債務占名目國內生產毛額(GDP)約67%首季房貸仍然是家庭負債的主要來源,但在家庭總負債中所占比重已縮小至約68%  https://is.gd/ZzKikg
突破13兆美元 2017年美國家庭債務創歷史新高 | Anue鉅亨 - 美股 http://tinyurl.com/yya29cob
中國政府債務在2017年已達GDP的47.6%,約5.7兆美元。驚人的是,中國無論個人或企業一直熱衷於投資房地產,導致家庭的財務槓桿率已高達110.9%,超過美國;家庭負債占GDP上升至49.1%、企業負債占GDP比重為175%,遠高於全球80%。 https://is.gd/DJltnT
中國家庭負債總額超過人民幣47兆(6.5兆美元),較2013年增加140%,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約53%,高於2013年的33% https://is.gd/NVv4cQ
加拿大家庭債務總額首次超過GDP,這主要歸咎於房屋抵押貸款。加拿大的借款額已經超過了產出。加拿大家庭的凈資產額增加了1.9%至27.13萬美元,這主要歸功於加拿大房地產價格的上升。  https://is.gd/yklMxx
 


央行:台灣蟬聯全球第五大淨債權國
By 經濟日報, money.udn.com查看原始檔六月 15日, 2018
A- A+
2018-06-15 18:57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即時報導
中央銀行15日公布,去(2017)年底國際投資部位。央行統計顯示,去年底我國對外資產高於負債,兩相互抵後,國際投資的淨資產部位達1.18兆元美元,較前年底增加740.9億美元或6.7%,蟬聯全球第五大淨債權國。
央行資料顯示,去年底全球國際投資部位淨資產排名,依序為日本、德國、大陸、香港,台灣則排名第五大。
國際投資部位表是記載一國中央銀行、銀行、政府與民間對外持有的金融資產與負債的存量統計。
央行指出,去年底,我國對外資產總額計1.98兆美元,年增1,934.1億美元或10.8%,主要是居民對外證券投資增加,以及國外證券價格上揚。
央行官員解釋,居民對外證券投資增加,主要是壽險業加碼海外投資所致。
在對外負債方面,去年底為8,018.5億美元,較前年底增加1,193.2億美元或17.5%,主要是外資增持台股及股價上揚。
央行官員表示,台股指數在去年5月站上萬點大關,至今已超過一年,台股指數居高不下,也會讓外資持有台股的市值水漲船高。
央行指出,國際貨幣基金(IMF)等機構將國際投資部位視為監測一國債信、支付能力及金融穩定的指標,台灣由於先前經常帳長期順差,累積較多國際投資部位淨資產,對外債務穩定程度相對其他國家為高、流動性風險也較低。
國際投資部位也常被作為銀行國際聯貸、投資人進行投資決策時的參考指標之一。
央行統計顯示,去年底全球國際投資部位淨負債前五名國家,依序為美國、西班牙、澳大利亞、巴西和法國。


日本公民 每人負債236萬台幣
By 黃菁菁,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五月 11日, 2018
日本政府至去年年底的負債總額逾1087兆日圓(約台幣298兆元),再創史上新高紀錄,相當於每位公民約有860萬日圓(約台幣236萬元)的負債。
日本財務省指出,截至去年度底(3月底),日本的國債、貨款及短期證券加起來,國家的負債總額達1087兆8130億日圓。與前1個財年底相比,增加了16兆2536億日圓,而且是連續兩年打破新高紀錄。
主要原因是,日本隨著人口高齡化,醫療費、照護費等社會保障經費膨脹,光靠稅收還不夠支出,因此便靠發行國債來填補空缺,使得新的負債越來越多。
從細目來看,日本的國債為959兆1413億日圓,貸款為54兆228億日圓,為籌措短期資金而發行的政府短期證券為74兆6489億日圓。
日本的國家負債總額若除以1月人口的話,平均每個人約有859萬多的負債,在先進國家中是最差的水準,負債問題成為重建財政不得不解決的課題。
日本財政的歲出大幅超出稅收的情況已持續10多年,不足的部分大多靠發行國債來填補。
近兩年日本政府的負債總額連創新高,安倍政府預定明年10月將消費稅率從8%再調升至10%,原想藉此改善財政,以達成財政健全化的目標,但後來又改變消費稅增稅部分的用途,擬將增稅部分先用在社會保障和促進青少年免費教育方面。
安倍經濟學成長速度減緩,稅收不如預期,為刺激景氣一再追加預算,使得歲出膨脹,負債居高不下。


經濟邏輯的反思
By 于國欽,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一月 11日, 2017
2015年投資、生產與僱用
梭羅(Robert M. Solow)認為長期而言能讓經濟持續成長的是技術進步而非投資,於1987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赫克曼(James J Heckman)由於在研究人們生活決策分析上做出貢獻,也於2000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製造業計有食品、紡織等25個中業別,為方便分析,依其屬性可分民生工業、化學工業、金屬機械工業及資訊電子工業四大業別,其中資訊電子業包括電子零組件業、電腦光學製品業及電力設備業。
每當景氣衰退,政府便會想到以擴大內需來提振經濟,當經濟連年低緩,也習慣地認為罪在投資低迷,至於失業升高,因應之策就是多辦職業訓練。長期下來,這些思維不知不覺已內化到我們的心中。
我們經常會陷入思想的慣性,上述這些做法雖有道理,但若細心觀察也會發現,有時這麼做似乎是沒什麼用的,例如擴大內需經常會蓋出蚊子館,投資過頭也容易引起泡沫,而職業訓練成效亦是眾說紛紜,然而習於慣性的人們,即使有時心中飄過這些念頭,通常也就不再深思了。
辦職訓 經濟效益近乎零
但思想家和我們不一樣,梭羅(Robert M. Solow)就認為投資不是經濟成長的關鍵,真正的關鍵在於技術進步;而赫克曼(James J Heckman)更直指職業訓練的經濟效益近乎零。
赫克曼認為在就業這件事上雄心是最重要的,而有雄心的人通常會參加培訓,從統計來看,好像培訓讓他們在職場上脫穎而出,事實上這些有雄心的人即使不參加培訓,日後也會成功的。這個說法,值得政府做政策上的反思。
至於梭羅的論述,也有道理,依國民所得統計,民間投資對GDP的影響有兩個層面,其一是投資當期所進行的設備採購活動,其二是形成資本所帶來的生產活動。我們由於設備多自國外進口,第一層效果非常微小,至於第二層效果,從近年台灣產業的起落也證實,只有投資而沒有技術進步,成長是難以持久的。
近日行政院致力於解決投資所面臨的五缺,這是著眼於近年疲弱的民間投資,然而解決了五缺,投資動能回升了,若沒有源源不絕的技術進步,恐怕我們的經濟成長依舊在保一、保二邊緣。梭羅的論述提示我們,無形的技術進步,比有形的投資活動更加重要。
長期以來,我們慣性的思維會引導我們做出不準確的思考,一樣是投資這件事,當我們看到進口設備增加了,便慣性的認為民間投資回升了,景氣復甦了。
事實上,近年我國進口設備裡逾四成是半導體設備,半導體景氣回升雖會推升民間投資,然而這並不足以代表總體景氣將會好轉。
投資增 不代表各業好轉
因為半導體所屬的資訊電子業雖占製造業投資七成,但所創造的產值、所僱用人力占比卻只有五成、三成,這意思是說,當半導體業投資大增,民間投資成長,並不代表各業普降甘霖。若再把視野由製造業延伸至營造業、服務業,那麼資訊電子業僱用的人口只占總受僱人數12%,所創造的產值只占GDP的15%。
很明顯的,資訊電子業在投資上的占比,與它在產值、就業上的占比相去甚遠,它在民間投資上有決定升降之能,但在生產及就業上卻無法左右大勢,這是因為資訊電子業是資本密集產業,投資一億所創造的就業機會不滿百人,而機械業投資一億可創造四百多人就業,至於住宿餐飲、批發零售每投資一億更可創造七、八百人就業,產業特性不同,其在投資、生產及就業所展現的能量不可一概而論。
於此可知,我們許多慣性思維裡的因果關係邏輯,可能真假參半,不可盡信。

國債佔GDP比例/台灣蟬聯全球第五大淨債權國/中國負債破GD  


各國國債列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ci71sz


 國債佔GDP比例/台灣蟬聯全球第五大淨債權國/中國負債破GD  

景氣也有落後指標?
By 于國欽,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月 28日, 2017
近期景氣領先、同時及落後指標
歐陽修《戲答元珍》:「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雷驚筍欲抽芽。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落後指標構成項目有:失業率、工業與服務業受僱人數、製造業單位產出勞動成本指數、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全體貨幣機構放款與投資、製造業存貨率等6項指標。
春江水暖鴨先知,山雨欲來風滿樓,這話告訴我們大自然的變化總有些徵兆可循,若仔細觀察,便可提前看出這個變化。大自然如此,經濟走勢亦然,因此我們經常會看到景氣領先指標如何如何,其意大致也就是如此。
領先指標意在預告未來兩、三個月是春天來了,還是風雨到了,以讓大家提前做好準備,領先指標其重要性,不言可喻。但是除了領先指標,經濟數據裡還有同時指標、落後指標。什麼?落後指標,許多人一定會覺得奇怪,這世界竟然還有落後指標。
沒錯,真有落後指標,先別談景氣的落後指標,大自然也有落後指標,歐陽修曾嘆道:「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當年他為范仲淹仗義執言,被貶至夷陵山城,次年2月他發現這個偏僻的山城仍蒼茫一片,失意之餘寫下此詩。
我們今天都明白,山上四季變化會比平地晚一點,正所謂「山高地深,時節絕晚」,不是春天不來,而是晚點來,晚點來也就晚點走,唐朝詩人白居易也觀察到這個大自然的法則而寫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當平地春天已過,山上的春天才正要開始。
各指標消長 如同大自然
大自然的變化,可觀察到其領先的現象,也可發現其落後的景象,經濟景氣也是如此。有些數據有領先的味道,有些則有落後的特質,因此除了大家熟悉的領先指標,當然也有落後指標,領先、同時及落後指標構成了如同大自然變化一般,皆有可觀之處。
那麼,景氣的落後指標有哪些?依國發會編製的落後指標包括失業率、受僱人數、製造業單位產出勞動成本等。何以這些指標有落後的特質?以受僱人數而言,當景氣復甦之初,隨著生產活動增加,廠商會先提高加班工時,不會增加人力,直到景氣再熱一點,才會增加僱用,因此僱用人數的成長,總會在景氣復甦一些時日後才出現。
至於失業率的降低,又要更晚一點,得等僱用人數成長一陣子之後才會比較明顯,因為景氣回升,就業增加會吸引許多退出勞動市場的人重返尋職行列,所以景氣復甦之初,有時失業率反而居高不下,直到景氣熱到一定程度,就業機會夠多,失業率才會逐月降低。
依國發會所編製的落後指標,2001年台灣出現近半世紀首次衰退,年底景氣開始復甦,但落後指標直到次年5月才回升,落後7個月之久,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重創台灣,但在各國祭出擴大內需等振興方案,次年3月景氣走出谷底,但我國失業率非僅沒有即刻降低,反而一路升破6%,落後指標直到年底才回升,落後8個月之久。
景氣復甦強度待觀察
如今我們的景氣同時指標已連續5個月回升了,但落後指標仍走跌,這是正常現象,依往年的循環經驗,這些落後指標恐怕還得再等3、4個月才可能回升,但前提是景氣回升要夠強,若景氣只是在水平線上微幅升降,落後指標要回升恐怕還得再等更長的時間。
目前景氣復甦夠強嗎?看看領先指標回升了4個月才微升0.69%,同時指標回升了5個月也才升高4.2%,以此而言,落後指標能否在3、4個月走出谷底,還很難說。


豬與馬的寓言世界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極權國家的特色,是用籠子把人民關起來,以免人民傷害政府的權力,這種作法,剛好和民主國家把政府視為老虎,想盡辦法限制政府權力,防止政府傷人,恰恰相反。
中國政府權力大到通天,所以,歐威爾所預言的政府老大哥監控人民的世界,正一步步在中國實現,並且企圖推銷到全球,證明自己的合法,尤其是中國宣稱花費十億人民幣建構的天網系統,已經正式在各大城市展開作業,這個系統,是兩千萬個精密監視器,加上高解析度人臉辨識系統,連接網路所建置,北京最忙碌的三環街口,就裝置五百多個監視器,街上迷途小狗,也難逃法眼,國務院剛宣佈沒多久,上海即發生一件殺童案,警方48小時無法偵破,網民在平台上鋪文,酸爆政府浪費大錢,中國國務院才說,天網不是為了犯罪偵防,而是為了維穩,防止群眾運動而設。
中國在10月初,宣佈網路平台實名制,進一步扼殺言論自由,新浪微博也登出招募刪帖員的訊息,這是一個新創工作,專門把人民不應該看的文字移除,工作可以兼職,打工費兩百元起薪,網民說,加上五毛黨,合成一黨,剛好二百五,可見,中國加緊控制言論,加強洗腦,無所不用其極,更顯示出,中國各地的軟性反共產極權革命運動,正處於方興未艾狀態,只要稍微控制不好,政府就會倒台。
監控人民這些工作,絕對不是出於好腦袋想出來的,不免讓人想起歐威爾另一部大作《動物農莊》的故事:農莊裡的豬,時來運轉,當上了農莊的主管,這下子,馬就遭殃了,歐威爾筆下的豬當權,管理農莊的靈感,來自美國19世紀畫家格羅茲的一幅畫,這幅畫內容是:三位穿著警察制服的員警,衣服上掛滿勳章,手上拿著警棍,露出3個豬腦袋,嘲諷極權國家的暴力,腐敗和愚笨
豬管理馬的世界,辛苦的當然是馬,馬只能活在柵欄裡,無法看到外面世界的變化,不管馬如何努力工作,糧糟裡的糧食,只有減少,沒有增加,當豬責怪馬的時候,馬還必須說:對不起,我會更努力工作。這就是現在中國社會的寫實狀態,從來沒有人質疑,為甚麼我更辛苦工作,但是,收入卻在倒退,我的生活權力,為何不受保障。因此,巴黎大學經濟學教授克勞德柏椰在《金融霸權的誘惑》一書中說,中國是一個國家富有,人民貧窮的國度,人民所創造的財富,不是被貪官吞食,就是進了國家口袋,分給像豬的管理員,買了警棍,鎮壓辛苦的馬
根據統計,2016年,中國國民生產毛額已經排名世界第二,但是,人均可支配財富美元10000元卻排名全球72名,落差極大,相較美國國民生產毛額排名第一,人均所得排名第五,台灣生產毛額和人均24000美元落在28名,還算合理,顯見,中國財富分配,不只有問題,而是大大有問題,在2012年之前,經濟成長處在高檔,但是,人均還逐年下降,從1960年到2010年,50年來中國人像牛馬一樣,努力工作,但是,人均卻從1960年排名78名,一路下滑到2010年4800美元排名127名,比非洲國家還糟糕,人民辛苦賺到的錢去哪裡了?
貧富差距擴大,是其中一個原因,但是,另一個原因是被國家掠奪了,根據中國外匯局去年統計;兩兆美金的外逃資金,被500大權貴家族所掌握,北京大學去年一項調查報告說;高收入的頂尖人口,占比例1%,但是卻擁有40% 的國家財富,另外低收入的25%人口,卻只能分配1% 的國家財富,美國南卡羅來納的中國經濟學家謝田說:中國共產黨利用各種方法,把人民辛苦工作報酬,據為己有,盤剝人民,結果只肥了少數人,多數人成為奴隸。習近平上台後,喊出小康計畫口號,宣誓到了2020年,中國將達到所有人口全面脫貧,事實上只是吹牛,在洗腦口號之下,最終是農民工被煽惑,3億農民離開農村,轉進到城鎮居住,在二三級城鎮買了房,現在卻面臨失業,一無所有,既不能住,也無法賣,更還不起另外70 % 的貸款。
宏觀調控失效 失業率不斷攀升
中國國家總預算,分配相當不公平,百分之50的稅收由中央支配,另外百分之50由各省支配,但是,各省開銷需求高達百分之85,意思是每一個省,還必須自籌35%的不足,中央又嚴禁各省向銀行貸款,因此這些不足的花費,只有從審批土地上下手,這也是各地貪官和建商勾結一起,圈地佔地盛行主因,圈地搞項目,不惜得罪原來地主,因為中國人民本來就沒有私有地,把土地投入建築,使中國建築火紅,拉抬房價,大家有錢賺,政府再用錢搞建設,但是,也造成到處鬼城林立,從鄂爾多斯到天津曼哈坦造鎮,以及廣上杭蘇州,四處可以見到的空蕩蕩歐風別墅,只能成為拍攝婚紗照的景點。
鬼城空屋太多,但是,房價卻不斷上漲,這是非常反常的經濟現象,原因很簡單,中國市場上游資無處可去,海外投資和匯兌管道,完全被國家掐住,去年六月股災後,中國人視股票為畏途,於是,大量游資只能向房地產移動,就算中國政府多次警告泡沫有爆裂危險,但是,宏觀調控顯然已經失效,目前持有多套房地產的人,可能成為最後的老鼠,但是,更危險的卻是資金和產業,為了降低產能,或撤資外移,使失業率不斷攀升,這是中國不敢說的秘密,美國智庫評估中國失業率,絕對不是國務院所公布的4.9%,而是10.8%,從今年中國十一長假,外出旅遊人口下降,已經可以嗅到。
中國正走到失去的中產階級拐點上,謝田教授把這種現象稱為「返貧現象」,中國經過30年奮鬥,工作和儲蓄,好不容易富起來的2億中產人口,其中一億失業大軍,也因為房產泡沫和通膨,再度進入可支配收入下降狀態,根據聯合國調查;本來,中國人民有1億5千萬人,是所謂收入在貧窮線水平下生活的窮人,現在已經增加到2億比印度的3億人少了一億,因為大量的下崗人口,從二三級城鎮,搬回鄉下,本來已經購買的房子的人,面臨斷供,斷供意思就是不再續繳貸款,原因是房價貸款額,已經高於現在房價,就算賣屋,也等於欠了銀行,所以就乾脆斷供了,目前已經是普遍現象,失業的農民工回到鄉村,短期還可以依靠儲蓄過活,長期下去,就變成政府的負擔,中國政府對社福、醫療及教育預算一直偏低,三者總預算加起來9.6%,面對日漸龐大失業工人群,一旦上街鬧事,將成為政府維穩的一大挑戰,而中國目前50%的人口,是處於沒有醫療保險,沒有退休金制度
中國市場若有風吹草動 恐使社會信心崩盤
中國對外宣傳經濟一片大好的景象,剛好和世界頂尖的信評公司觀察呈現兩極。上個月,惠譽、穆迪、標準普爾全球三大信評,先後對中國調降評等,中國政府罕見暴跳如雷,發文反駁,認為三大信評估錯中國經濟,官方也出來喊話說,中國低度經濟成長,最壞時候已經熬過去,這種暗夜吹口哨壯膽行為,其實就是欲蓋彌彰,掩耳盜鈴,中國現在最擔心的是市場任何風吹草動,都會使社會信心崩盤,更會進一步牽動房市泡沫爆裂,甚至造成金融管控失靈,這是最大風險,泡沫,失業和通膨通縮,這三者是中國經濟陷入長期蕭條的主因,看起來,時間已經逼近,標準普爾對中國政府的批評,一笑置之,因為三大信評中,標準普爾一向最慎重,這是18年來,標準普爾對中國首次調降,房市崩解時間迫近,將對中國經濟潰爛,開出第一槍,證明了地方政府以土地養債,已經高到離譜的境地,不用說一級城市,連三級城鎮一畝土地的漲幅是30年前的10萬倍,太可怕了。
標準普爾的觀察來自人民幣表現,從去年股災後,就陷入非正常現象,這種反常就是貨幣外升內貶,人民幣對外升值,但是,對內卻急速貶值,通常,這種原因是政府政策過多干預,造成內外無法平衡的下場,在所謂自由市場,這種情況不會發生,因為有一隻看不見的手,會進行自然調控,但是,共產黨自以為能力很強,可以扮演那隻上帝的手,結果把經濟情勢搞得更糟,急遽增加的國內市場人民幣,數量龐大無法消化,只好往房地產轉移,更加墊高房市價格,另一方面,卻是不斷增加,無人空屋和鬼鎮,而普通升斗小民,用一生積蓄買樓,卻被套牢在僅由的一間套房裡。
中國經濟一旦崩盤,是否有救?這是一個大問題,過去的歷史來看,經濟蕭條少則十年,而且要看中國政府政策,是否能夠把集中在少數人的財富釋放出來,然後更進一步走向自由市場,這些都在考驗共產黨,簡單說,越龐大的經濟體一但倒地後,越困難扶正。
1980年到2010年,改革開放最重要的30年,造就了一大堆貪官和黨政軍商裙帶聯姻的大富豪金錢跑到海外,這是普通老百姓沒有分配福利的原因,2012年,老習上台後開始大力打貪,官員貪腐罪惡醜態,才有機會照到陽光,但是,習近平很清楚,現在的中國經濟,已經不是靠打貪一招,就可以挽救,放棄馬克思那一套政府控制術,回歸自由經濟,把黨國司法回歸憲政法律,讓人民分享權力,給人民自由民主,中國才有救,否則中國人民仍然會在大火中燒死。
郭文貴爆料視頻,還要被調查嚴辦
在這個豬管理馬的世界中,有一隻天上飛的鸚鵡看不下去了,這隻單挑老共的鸚鵡,名字叫做郭文貴,郭文貴說,我已經備妥170億美金的子彈,就是為了摧毀中國共產黨極權政府而來的,郭文貴的海外視頻爆料故事,已經掀起老共極大震撼,所有中國高官無不膽戰心驚,因為今天中國官場上,沒有一個人屁股是乾淨的,比滿清末年還糟糕,中共中央最近還下達不看、不聽、不傳,三不指示,還派出27位殺手遠赴美國,要暗殺郭文貴,老百姓看了郭文貴爆料視頻,還要被調查嚴辦,證明爆料內容的確具有殺傷力,老共貪官不只貪財盜國而已,還強取維權人士器官換腎,對知情者以謀殺滅口,霸佔已經丟官下馬貪官的資產財富,比黑道還更黑的中國官場,怵目驚心,但是,已經被圈養的中國報紙卻噤若寒蟬,若要比起民國時代的知識份子,現在中國讀書人風骨,真的天差地遠。
1928年,胡適和徐志摩等人創辦《新月雜誌》,一出刊的幾篇文章就討論中國人權問題,每一期都被國民黨查禁,胡適火大了,乾脆出了一本《人權論集》,在序言中如此寫道,連上帝都可以批評,何況是國民黨政府,胡適舉了一個例子,以前有一隻天上飛的鸚鵡,看見森林有大火,於是把自己的羽毛沾濕了,企圖用沾濕的羽毛,去撲滅森林大火,胡適說,中國目前的世道,就是大火燎原,我們為何就不能扮演一隻鸚鵡呢?鸚鵡力小,尚知救火,試問;80年後的中國,豬所管理的農莊,牛馬受到凌虐,農莊大火燃燒,災害超過以前百倍,14億人已經淪為牛馬,單靠一隻鸚鵡,如何拯救中國?中國實在需要更多鸚鵡,不怕沾濕羽毛,投入救火行列啊。


 

別被債務占GDP比騙了
2011.11.21

經濟學家喜歡講門檻,那種一旦跨過就會惹上麻煩的底線。一般來說,他們的說法,通常具有真理成分,但民眾往往對這類言論反應過度。
就以債務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為例,就在當前歐美搶了不少新聞版面。報導幾乎一面倒認為,希臘債務達到其年度GDP的一五三%,希臘等於破產了。伴隨這些說法效應,是最近電視畫面中,希臘街頭動亂頻頻。現在,那些代表什麼呢?
理由一:
國債超過GDP並不會破產
美國,當國債步步逼近年度GDP的一○○%,並持續攀升,它似乎描繪出我們的未來。不過也可能是我們的想像力太豐富。人們以為國債超過其GDP一○○%時就會破產,真是這樣嗎?
那很顯然是無稽之談。畢竟,債務(以貨幣單位衡量)和GDP(以貨幣單位除以時間單位衡量)是在一段絕對的時段中所產出的比率,單位是年。此外,沒有任何大不了的意義。一年是地球繞太陽一週所花的時間,除了對農業這類季節性產業,並無特殊的經濟重要性。
我們永遠要留意計量單位。大家應該都還記得,這是高中科學課裡學到的教訓:單位錯,往後只會一路錯到底。
如果經濟學家不是把季度GDP資料年度化,而是將季度GDP乘以四,希臘債務占GDP比率將是現在四倍多;或者,如果他們習慣將GDP十年化,季度GDP是乘以四十,而非四,那麼希臘的債務負擔將變成一五%。
從希臘還款能力來看,這樣的單位顯得更恰當,因為它並不需要在一年內還掉全部債務(除非這個危機導致希臘無法就現有債務再融資)。
順帶一提,希臘國債中有一部分是國內人民所持有。這麼一來,債務負擔嚴重低估希臘人民彼此之間的權利義務(大部分是家庭負債)。無論從歷史上哪一段時間來看,債務占年度GDP比(包括非正式債務)幾乎都是超過一○○%的。
理由二:
希臘公債殖利率上揚與此無關
大多數人理解媒體所報導的債務占GDP比率這件事時,從未想過這點。難道他們果真如此愚昧,被這些比率混淆?就我個人經驗而言,我必須說「是」,因為即使身為專業經濟學家如我,也得不時沉澱反思,以避免犯同樣的錯。
那些緊抓全球理性預期模型不放的經濟學家,永遠不會承認這點,然而市場上發生的很多事都是被純粹的愚蠢所驅動,就算不是,也還是會被粗心、對基本面認知錯誤,及過分關注眼前的繪聲繪影所擾。
現在發生在希臘的一切,是社會回饋機制造成:從某件事開始,讓投資者擔憂希臘債務最終會違約的風險也跟著上升。
投資者對希臘債券需求降低,會造成價格滑落,這便意味著,就市場利率來看,它的殖利率會上揚。這殖利率越高,希臘債務再融資的成本也越高,這麼一來便造成財政危機,繼而迫使政府祭出一些嚴厲的消費緊縮手段,結果是導致民眾不安和經濟崩潰,終至再進一步加深投資者懷疑希臘償債能力。
這種回饋機制跟債務占年度GDP比率是否超過某個門檻,一點關係都沒有,除非參與此機制的人認同此一比率。
的確,由於政府必須盡快針對其短期債務的部分再融資,此債務占年度GDP比率可幫助我們評估風險;而且,如果危機推升利率,當局遲早要面對財政緊縮的壓力,但絕不會是此比率讓回饋機制運作。
理由三:
債務國緊縮財政,只會惡化經濟
去年,一份由萊因哈特(Carmen Reinhart)和羅格夫(Kenneth Rogoff)合寫的論文《大債時代下的經濟成長》(Growth in a Time of Debt),因為文中分析四十四國超過兩百年來的經濟發展,因而被廣泛引述。文中發現,當政府債超過GDP的九○%,國家就會面臨成長遲緩,而GDP年成長率將因此損失一%。
這種說法恐會誤導人們,因為九○%和一○○%聽起來相去不遠,似乎這些陷入混亂的國家就要大難臨頭了。但如果認真閱讀他們的論文就會發現,萊因哈特和羅格夫顯然是武斷定義九○%這個數字。
他們選擇(卻未曾解釋原因)將債務占GDP比率分成四類:三○%以下、三○%到六○%、六○%到九○%,以及九○%以上。結果顯示,這四類GDP成長率均會隨債務占GDP比率增加而下降,只是最後一類幅度更明顯罷了。
另外一個問題是倒果為因。在那些經濟陷入困境的國家,債務占GDP比率總是傾向一路上升。如果這是債務占GDP比率高對應經濟成長率低的部分原因,那麼,國家就無須避免落入債務占GDP比率高的情況,因為凱因斯的理論暗示了,財政緊縮會讓經濟表現惡化,而非提振經濟。
當今,全球許多地區面臨的問題是,投資者對於債務占GDP比率的反應過頭,有些門檻彷彿就是魔咒般的令人害怕,而對財政緊縮計畫的求救也過早,他們要求政府在經濟體質仍脆弱時就刪減支出,各個家庭也如驚弓之鳥跟著撙節用度,企業則被勸阻別以貸款當作資本支出融資。
這一堂教訓很簡單:我們無須對債務比率和門檻過度大驚小怪,而應多花點時間擔心,為何我們無法看清這些其實是人為製造出來(且往往是不恰當)的指標。


2017年第2季美國公債餘額佔GDP比率為103.089%@投資級經濟指標使用指南- STOCK-AI.COM - https://goo.gl/PUHDfj

國債佔GDP比例/台灣蟬聯全球第五大淨債權國/中國負債破GD  


 

GDP再高又如何?這個大國債務全球第一,國民平均負債721萬
2016/05/08 來源:引領外匯網
據Zerohedge報導,日本債務與GDP的比率高達400%,日本平均每人負擔721.6萬日元,居全球第一位。美國債務與GDP比率為233%,居第16位。通常經濟學家用「債務與GDP比」來衡量一國債務負擔輕重程度,比率越高,意味著債務負擔越重。有人不禁為其擔心:日本能拿什麼還債?
按照標準且三令五申的說法,美國是所謂的「最乾淨的髒襯衫」。增長問題仍深不可測,尤其是從從歷史背景層面來看,但是至少美國並沒有在很多年內出現過五次衰退。日本在短短二十年內曾先後七次跌入衰退泥沼。同樣,通脹預期或許並沒有處在美聯儲主席耶倫希望它處在的位置,但是美國並沒有像日本和歐洲央行陷入通貨緊縮。當然,這並不僅僅是關於美國和歐洲及日本的對比。新興經濟體也處在完整循環中的某個點上。
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的財政狀況持續惡化已達20多年,成為日本經濟的一個頑疾。從歷史上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英國債務餘額對GDP比例也僅為240%,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為204%,可見日本財政目前困難之嚴重可謂「史上罕見」。
日本財務省披露,日本公共債務餘額達到創紀錄的1008.6萬億日元。按債務占GDP的比重看,日本已經達到247%位於世界首位。有描述稱,這一債務超過東協10國GDP總額的3倍並達到德法英三國生產總值之和,相當於日本人均負債800萬日元。有人利用這些描述表明日本已經處在債務危機的邊緣,但事實並非如此。
從某種程度上將,一個國家的債務如果失控,就等於它徘徊在危機的邊緣。雖然日本債務率達到247%甩開第二名希臘(157%)近100個百分點,但日本卻不具備爆發希臘式的債務危機的基礎。首先,日本央行擁有獨立執行貨幣政策和創造流動性的能力,而希臘央行沒有。無法執行獨立的貨幣政策從而不能通過通貨膨脹化解債務是「歐豬國家」債務問題無法得到解決的根本原因。
此外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日本債務多為內債,超過90%的債權人來自日本國內,而希臘在危機爆發前僅73%的債務屬於內債。在這些內債中,日本央行持有156萬億日元日本國債,占日本債務總額的約15%。基於日本仍然處於擺脫通貨緊縮並努力實現2%的溫和通貨膨脹的階段,日本央行有進一步擴大資產購買規模的空間。
二戰以來,日本在歐美經濟體系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套自己的金融系統模型——利用國民儲蓄進行投資。這個模型是企業家和中產階級財富迅速積累的重要因素。但是該模型帶來的經濟成功是非常脆弱的。現在,日本每年大約需要把一半的政府預算都花在支付養老金和借債的利息上。由於日本本國的養老金計劃規定每人必須購買大量的政府債券,以支撐政府開銷,因此日本政府債務的債權人95%都是本國公民。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包括《朝日新聞》在內的主流日本媒體都在渲染日本債務風險?這可能是日本政府的一石雙鳥之策:一方面債務風險可使日元更快更自然的貶值,另一方面可使日本政府名正言順的按照既定計劃提高國內消費稅率擴大財政收入。
隨著日本當地投資者流出本國市場及日本最終被迫在絕望的最後時刻抬高其債務,日本正駛向全面償債能力危機。零利率掩蓋了日本公共債務所構成的潛在危險。日本公共債務今年有望達到其GDP的250%,並在不可持續的軌道上繼續螺旋式上升。
目前對現貨原油、白銀、銅投資有興趣卻無從下手或者已經在接觸卻並不理想的朋友,如果對非農還是沒有思緒,或者現在手中有想解套,獲取每日行情走勢分析,交易策略技巧指導,可添加本人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M3dN6z.html


2017國富統計1123萬/家庭負債高/ 2014年平均每戶家庭淨值為新台幣1,099萬元,年增7.8%;平均每人資產為393萬元/台灣人均負債約1萬8030歐元,在亞洲排名第4,次於新加坡、日本、南韓;人均淨資產為8萬1240歐元,亞洲名列第2,僅次於日本。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UbbWes
美國國家負債佔GDP300%/美國當前非金融業負債佔 GDP 總值之比例已來到驚人的新高水平 275%,創下自 1929 年至 1933 年大蕭條以來的新高水準。非金融業負債佔 GDP 比重繼續攀升到達 300% 一線,這個世界恐怕就將迎來一場「巨變」上一次美國非金融業負債佔 GDP 比重來到 300% 後,1939 年九月即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vxqrqW

公債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bkYYgZ

國債佔GDP比例

國債佔GDP比例/台灣蟬聯全球第五大淨債權國/中國負債破GD國債佔GDP比例/台灣蟬聯全球第五大淨債權國/中國負債破GD國債佔GDP比例/台灣蟬聯全球第五大淨債權國/中國負債破GD  
-----------------------------------------------
IIF:全球債務飆新高217兆美元!中國負債破GDP的300%
鉅亨網新聞中心2017/06/29 15:000
(圖片來源:AFP)
(圖片來源:AFP)
國際金融協會 (IIF) 周二 (27 日) 發布報告指出,截至今年第一季末,全球債務在一年內大增 5000 億美元至 217 兆美元,創空前新高,並達到國內生產毛額的 327%。主要歸咎於新興市場國家負債增長了 5%,尤其中國債務更飆破 GDP 的 300%。在今日全球逐漸步入貨幣緊縮循環的時刻,格外令人擔憂。
全球債務水準進一步攀升至高水準,或許正因為消費者、企業及各政府預期貨幣積極寬鬆時代即將結束,而趕忙趁利率尚未顯升之前加緊舉債。根據 IIF 統計,先進國家債務其實在這段時間減少,但新興市場國家負債卻較一年前大增 3 兆美元至 56 兆美元,達到 GDP 的 218%,較去年同期上升 5 個百分點。
IIF 發現,全球已開發國家債務過去一年減少逾 2 兆美元,主要歸功於歐元區民間債務銳減,由去年第一季的 103.4 兆美元降至上季的 97.7 兆美元。美國債務則增加 2 兆美元至 63 兆美元多。
而在新興市場國家當中,中國債務也較一年前大增 2 兆美元至接近 33 兆美元,其他國家總債務僅增加 9000 億美元至 23.6 兆美元,由巴西及印度領漲,分別增加 6000 億及 2000 億美元,來到 3.6 兆美元與 2.9 兆美元。
IIF 指出,中國家庭債務相較於 GDP 的比例,已於第一季衝上空前新高的 45% 多,遠超越新興市場國家的均值 35%。此外,新興市場國家面臨今年底有超過 1.9 兆美元的債券及聯貸將到期,其中美元債佔 15%;眼見市場利率環境趨緊縮,這些債務恐將面臨再展延的難度升高。
-----------------------------------------
破除謠言 大陸政府負債率僅36.7%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5-05 10:45中央社 台北5日電
大陸央行官員分析,中國大陸政府負債率可能超過60%警戒線。中國大陸財政部昨天表示,截至2016年年底,中國大陸政府負債總額達人民幣27.33兆元,負債率為36.7%,風險總體可控。
中國大陸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徐忠日前分析,中國大陸政府地方債務餘額在2014年底累積達到人民幣24兆元,若是聯同城投債等其他隱項負債,中國大陸政府負債可能超過60%的政府債務警戒線。
中新社引述中國大陸財政部有關負責人的話指出,截至2016年底,中國大陸地方政府債務為15.32兆元,地方政府債務率為80.5%。加上納入預算管理的中央債務12.01兆元,兩者合計,中國政府債務為27.33兆元。
按照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6年國內生產總額(GDP)初步核算數74.41兆元計算,中國大陸政府債務負債率為36.7%,低於主要市場經濟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水準,風險總體可控。
這名負責人表示,一些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舉債融資問題仍時有發生,部分金融機構對融資平台公司等國有企業提供融資時,仍要求地方政府提供擔保承諾。部分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政府投資基金等存在不規範現象,違反現行法律法規,擾亂市場秩序,提高財政金融風險。
中國大陸財政部與中國大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司法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大陸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大陸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已經發布通知,進一步規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希望能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底線。
--------------------------------------
政府舉債無度 得付出代價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5-28 01:27經濟日報 編譯湯淑君
■舒曼(Michael Schuman)
穆迪公司23日調降中國主權債信評等,是28年來頭一遭,點出眾人避談的棘手議題:中國終究得為舉債無度付出代價。
全球金融海嘯後,中國債務暴增,信貸總餘額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從2008年的160%升至去年底的260%左右,信用擴張的幅度與速度堪稱歷來數一數二。
官員表示深知有必要去槓桿化,跡象也顯示近來處理債務問題的努力開始發揮作用。但還不明朗的是,若企業開始倒債、經濟降溫,政府能否貫徹持續推動改革的意志。
穆迪砍中國信評,基本上就是認清一個現實:著手解決債務問題,勢必日益加重中國政府和經濟的負擔。降評反映穆迪預期「未來數年,隨著潛在成長率減緩和債務持續攀升,中國的財政實力將遭到侵蝕」。
這次降評幅度輕微,中國債信評等仍屬投資級,但穆迪藉此示警,應會喚醒投資人,勿因中國股匯市看似風平浪靜,就以為沒有財務壓力。今日的情況也許不像1990年代南韓或印尼債務危機那麼嚴重,但可能只因中國政府仍掌控大局。若不是官員去年出手遏制資本外流,情勢可能更險峻。
這種「中國特色的危機」隱含所有可能導致嚴重景氣低迷的種子:債務持續攀升、未認列的呆帳、政府對問題嚴重性的輕描淡寫。Granite Peak Advisory中國分析師艾默里克最近在報告中指出,愈來愈多「殭屍發債人」借新債還舊債,以免債務違約。
縮減信用的努力將使中國企業承受莫大痛苦。加上經濟仍大致依賴藉舉債刺激成長,去槓桿化也會削弱這些公司擴張和償債的能力。這種雙重打擊可能把更多企業推向債務違約,拖累銀行的資產負債表。
北京當局的反應若是再度放寬信用,只是把無可避免的事往後延。借更多錢只能讓殭屍企業苟延殘喘得更久,卻會加重經濟的債務包袱。
政府遲早得出手為地方政府和國營企業紓困,並協助銀行資本重組。問題是,修復金融業會讓納稅人付出多大代價?從往例來看,恐怕所費不貲。南韓為清理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爛攤子,耗費逾30%的GDP。以此推估,中國付出的代價上看3.5兆美元。
若中國領導人現在就採取行動剷除殭屍企業,或許最終帳單會減少。最大的風險是,一味堅稱中國可豁免於債務危機。
(作者Michael Schuman是彭博資訊駐北京記者)
-------------------------------------
對中國負債的恐慌 可以按下「暫停」鍵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3-17 12:23經濟日報 記者任中原╱即時報導
中國人民大會於15日落幕,並未對中國經濟最須擔憂的負債問題做出多少決議。為了達成經濟成長6.5%的目標,今年信貸擴張速度訂在12%,這表示負債將再增加2.7兆美元。
數字聽起來很大,但實際情況並沒有如此嚴峻。中國是大型經濟,而且既有負債已相當龐大,因此要避免經濟成長洩氣,就必須多舉債。2017年舉債增加並不奇怪,2018、2019年還會節節高升。
如果中國突然減少舉債,那才值得擔憂。若使用震撼療法強力減債,並不能使工業更有活力,銀行業也不可能更有效率。如果突然停止舉債,只會造成經濟崩潰與金融業銷熔,並對全球造成衝擊。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表示,中國在降低負債之前,必須先穩住負債。能否做到?將是斷中國經濟能否進展的標準。
2015年底時,信貸年增率達14.4%。當時中國出現通縮,因此名目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僅6.4%;由於償債能力是以名目GDP(而非實質GDP)成長率來評估,因此中國的信貸成長率比償還能力成長率超出一倍多,中國將難以為繼。但現在情勢已較為好轉。2016年信貸年增率雖超過15%,但由於通膨回升,名目GDP成長率已回升到9.6%。這雖仍然難以持久,但還債壓力已經減輕。展望2017年,由於生產者物價加速上升,貨幣政策也稍稍收緊,因此名目GDP成長率將更快,而信貸成長也將減緩。
換言之,人大會議傳達出的重要訊息,是中國的債務負擔可能朝向較能夠控管的路徑邁出一小步。
當然仍有許多狀況可能使中國偏離此一軌道。在國內,房市降溫可能侵蝕總需求,購車獎勵措施也已結束;而且川普尚未對中國出手,一旦發生貿易戰中美雙方都須付出重大代價。
川普政府的經貿政策迄今仍不明確。川普的成長政策將使美國經濟加溫,因此若能避免貿易戰,對中國出口將非常有利。美國升息雖使中國更難控管人民幣,但只要出口繼續帶動中國經濟成長,中國仍可承受人民幣貶值的壓力。
反之,如果川普對中國產品採取廣泛的進口管制措施,包括大幅提高關係,估計將使中國GDP成長率縮小0.7個百分點。為了抵消此一影響,中國又須擴大信貸。
美國升息也加重中國壓力。人民銀行若升息以緩和人民幣貶值壓力,便會削弱實體經濟;若維持利率不變,人民幣又可能趨貶,再度引發資金外流,導致金融體系資金枯竭。
中國2017年經濟的口頭禪是「維穩」。儘管信貸數字依然嚇人,但從現有的軌跡來看應可達成。不過川普仍是可能使中國經濟脫軌的最大變數。
----------------------------------
中國舉債拉抬成長 恐爆嚴重金融危機
分享中國舉債拉抬成長 恐爆嚴重金融危機到Facebook 分享中國舉債拉抬成長 恐爆嚴重金融危機到Line 分享中國舉債拉抬成長 恐爆嚴重金融危機到Google+
2017-08-07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在全球金融風暴屆滿10週年前夕,前國際貨幣基金(IMF)首席經濟學家、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戈夫(Ken Rogoff)警告,中國沉迷於舉債和依賴投資來拉抬成長,一旦這種經濟模式無法支撐下去,恐引爆嚴重的金融危機。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戈夫(Ken Rogoff)警告,中國沉迷於舉債和依賴投資來拉抬成長,恐引爆嚴重的金融危機。圖為北京商務中心區新開幕高檔購物中心的展示櫥窗。(美聯社)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戈夫(Ken Rogoff)警告,中國沉迷於舉債和依賴投資來拉抬成長,恐引爆嚴重的金融危機。圖為北京商務中心區新開幕高檔購物中心的展示櫥窗。(美聯社)
硬著陸難免 未來5年風險大
過去幾年,羅戈夫已數度對中國成長放緩帶來的衝擊提出警告。他表示,由於中國決策人士試圖將經濟轉型為由國內消費來帶動成長,經濟發生硬著陸難以避免,未來5年中國將對全球經濟造成最嚴重的風險。
羅戈夫坦承,中國政府已採取「令人印象深刻的」行動,引導經濟成長減緩至10%以下,但強調中國快速的信貸成長,在中期內是難以支撐的。他指出,亞洲沒有任何國家能成功戒掉對出口和投資的依賴,轉向消費支出來帶動成長。
羅戈夫表示:「中國每年的信貸成長速度快於經濟成長,有時候是經濟成長速度的一倍,這種情況無法永遠持續下去。即便信貸成長速度放緩至與經濟成長速度一樣,北京當局仍會面臨問題:當你以高速駕駛火車,鐵軌上出現任何碎片,就可能導致火車出軌。」
中國第二季經濟成長率達6.9%,優於中國官方設定的全年目標6.5%。經濟學家認為,中國下半年經濟成長將放緩,因美國和歐元區需求減弱。中國政府已加強去槓桿行動,希望在中共19大舉行前夕維持經濟和金融穩定。
羅戈夫指出,除非中國決策人士持續保持警戒,中國經濟可能加速放緩。他說:「即便中國政府曾用出色的手段管控經濟,如果經濟加速放緩,很多泡沫可能破裂。」
------------------------
中國企業17兆債務 其實沒你想像那麼可怕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6-06 10:54經濟日報 記者任中原╱即時報導
中國高達17兆美元的企業債雖是全球金融市場的頭號隱憂,且信評遭到調降,但中國大企業的財務狀況已經明顯改善,股價後市看好。
據彭博報導,靠著擴張政策與國企改革,中國100大非金融業上市公司的負債比率已降到2010年來最低點,企業獲利能力與利息支付能力是至少5年來最強水準,自由現金流量也創空前高峰。
德意志資產管理公司指出,雖然小企業的改善有限,但大企業財務好轉,有助於緩解潛在的金融危機,也能支持中國股市的「牛氣」。
德意志指出,「普遍來說我們相當看好中國股市,尤其是大型股。獲利持續上升,而且不再是債台高築」。
目前投資機構對中國市場仍普遍悲觀。據美國銀行對基金經理人的例行調查指出,經理人普遍認為中國信用情勢吃緊是全球金融市場的頭號「尾部風險」。政府打壓信貸,已使公司債殖利率上升到兩年來高點,企業負債總額也占國內生產毛額的156%。
儘管有這些顧慮,但大型上市公司的財務卻愈來愈強。100大非金融上市公司的平均負債比率(以資本額為權數)已從2015年的72%,降到68%,獲利率與利息覆蓋率也改善,自由現金流量達930億美元。
高盛指出,由於企業財務改善,因此儘管舉債成本上升,大企業卻未出現倒債信號。我們認為政策仍有相當大的緊縮空間,不致對企業造成普遍的壓力」。
經濟成長加速,也使大企業更容易修補財務報表。第1季經濟成長6.9%,投資、零售銷售及工業生產都增選。政府致力於縮減過剩產能,也使原料業者受益。
摩根大通亞太區副董事長李晶表示,「一些工業類企業的負債仍重,但情況正改善中」。
不過一些人士仍懷疑企業財務改善只是暫時,主要是靠中國政府在中共「19大」會議之前採取的擴張政策。第1季經濟成長的強勁勢頭已經減弱,5月民間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出現萎縮。商品價格回跌,使原料業者尤其脆弱。
中國大型企業的股價表現也相對強勢。CSI 300大型股指數今年來上漲4.8%,而上證指數卻下跌0.4%,以小型股為主的創業板指數更大跌10%。由於大型股是中國經濟的支柱,因此是一項有利的指標。
-------------------
陸二線城市6萬億投資地鐵 大筆舉債存隱憂
十一又將來臨,北京當局近日除了加強對訪民們與異見人士的打壓之外,還將在地鐵上增設音訊採集器,對車內部進行錄音。圖為擁擠的北京地鐵站。(GETTY IMAGES)
最近中國多個二線城市相繼宣布即將開通或興建地鐵工程,投資規模共計6萬億,引發業界對債務問題的擔憂。圖為擁擠的北京地鐵站。(GETTY IMAGES)
人氣: 7794 【字號】 大 中 小
更新: 2017-06-25 11:35 AM 標籤: 基礎設施, 地鐵, 投資
【大紀元2017年06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默迪綜合報導)最近,中國多個二線城市地方政府宣布大規模修建地鐵工程,未來三年多的相關投資預計在6萬億(人民幣,下同),而這筆巨額投資主要依靠借債,甚至有些地區的投資規模超過財政收入,引發業界擔憂。
鳳凰財經6月24日引述數據表示,按照平均每公里7億元的投資計算,到2020年中國各地修建地鐵的投資就將高達6萬億。
報導引述中投顧問宏觀經濟研究員白朋鳴的分析表示,這種投資的規模很大,但是吸引資金的能力不強,短期內仍然是以銀行貸款為主要融資方式。
從5月下旬至今,石家莊、烏魯木齊、長春等多個城市宣布立即開通地鐵;安徽省、山東省的多個城市,以及武漢、福州、杭州等城市相繼稱未來幾年將大規模投資興建城市軌道工程。
比如安徽省發布公告稱,到2021年將有6個城市擁有或開建城市軌道交通,擬投資1400億元。
中國經濟學者劉煜輝6月21日公開表示,中共地方政府沒有約束的債務擴張,是中國的老問題了。
全球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公司去年曾發布研究報告顯示,在1992年至2013年間,中國的公路、鐵路、機場等基礎設施投資在GDP中的佔比接近9%。超出歐美總和,歐洲為2.5%,美國和加拿大共計2.5%。
劉煜輝舉例說,昆明市今年要同時修建四號線和五號線地鐵,計劃兩年內投資400億元,但是昆明一年的財政收入只有150億。
還有東部一個城市興建新區,估計規模至少要5000億至6000億,而去年該市又為修建一個小面積的樣板區,投資了500億。
地方政府的高槓桿的主要原因是,把借貸資金分給數個基建項目,然後每個項目又各自加槓桿,結果造成幾百億的債務激增到數千億。
牛津大學管理學教授Atif Ansar去年表示,中國不受控制的基礎設施建設可能會把國家推向金融危機,這些基礎設施建設中,超過三分之二沒有真正的經濟效益,不能滿足運輸需求,卻積累了大量債務。
另據媒體資料顯示,中國基礎設施頻現「豆腐渣工程」,比如上海地鐵8號線站內突然發生大面積天花板脫落事故、西安地鐵3號線被曝電纜偷工減料、長沙地鐵2號線僅運營兩年就出現主體結構開裂和滲漏的問題,等等。
《紐約時報》6月中旬的一篇分析文章還提到,過多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是中共官員貪腐的良機。
比如,《中共隱祕財富》一書中披露,江派前常委賈慶林的女婿李伯潭2005年以1億元註冊北京昭德投資有限公司,其投資項目包括金融證券、房地產、能源、基礎設施等。已經落馬的河北省政法委書記張越,在被調查中交代自己曾接受李伯潭的高額賄賂,李伯潭一度被傳禁止出境
---------------------------------
蔡慎坤:中國的總債務為什麼高得驚人
人氣: 484 【字號】 大 中 小
更新: 2015-02-10 10:27 AM 標籤: GDP, 影子銀行
【大紀元2015年02月10日訊】根據麥肯錫諮詢機構的報告,中國的總債務水平(包括金融業債務)自2007年7.4萬億美元增加為現在的28.2萬億美元,目前水平相當於GDP的282%。這個比率比美國還高出很多。
據BBC2月5日報導,權威諮詢機構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對47個國家的債務進行了調查,調查發現從2007年至今,全球債務已經從57萬億美元增至近200萬億美元。其中中國債務增加了 83%,如果包括金融業債務在內,中國2007年以來負債增加了將近4倍。
中國負債現在比澳大利亞、美國和德國的還要多,開發中國家通常負債比發達國家少,但中國卻並非如此,不得不令世人驚訝。
房地產開發、地方政府舉債投資、以及快速擴張的「影子銀行」, 在短短幾年之內,使中國從負債最少的國家之一,變成負債最多的國家之一。最讓人擔憂的是中國快速增長的負債中,有很大的一筆債務將無法獲得償還,因為房地產開發商和投機者最終都會走向破產的結局。
按照麥肯錫的計算,中國要挽救這場金融危機,就必須使總債務提高到GDP的79%。但這樣的一場金融危機仍然會給中國經濟帶來災難,經濟增長幾乎消失,家庭和企業推遲消費,經濟停滯不前也將成為常態。
去年10月2日,中國政府發佈了《國務院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提出建立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預警機制和風險應急處置機制,誰舉債誰負責,強調地方政府償債的「責」,明確地方政府對其債務負有償還責任,中央政府對地方債務實行不救助的原則。
這意味著,中央政府已經意識到中國債務的高風險,在中國,土地財政的本質是融資。過去十年來,地方政府從銀行、債市和影子貸款機構借了數量龐大的債務,用於沒有回報或沒有收益的重大項目或形象工程。實際上,這些年地方政府靠「土地財神」已經過慣了肆意揮霍的好日子,儘管中央一再要求地方政府將銷售土地的收 入,重點用於改善民生和償還政府債務,用於保障房建設、教育投入等等。但地方政府的土地獲利,更多是進行城市建設與改造、甚至大拆大建,與中央政府的要求相差甚遠。
由於中國債務門類繁多,數據更不透明,中國債務實際上已經處於失控狀態,地方財政也醞釀著極大的風險,但風險到底有多大,仍然莫衷一是。目前我國並沒有專門的機構和標準來統計各種債務,各地融資平台也越來越多樣化、隱蔽化,很多資金的來源和數量根本無從知曉,負債規模也難以統計。正因為這部分藏在黑箱裡的隱性債務是個未知數,更加劇了財經界對中國債務危機的擔憂。
更為嚴峻的現實是,目前披露的債務數據或許只是冰山一角,中國的總負債已經到了無人敢提及的地步!如果單從法律上講,地方政府是不允許向銀行借貸的,但市政建設和基礎設施需要大筆資金,政府通過設立融資平台的方式,以政府財政為擔保向銀行借錢,這個模式在2009年政府採取4萬億元刺激措施時,幾乎被所有地方政府如法炮製。
總部設在香港的里昂證券公司幾年前曾發佈過《中國債務危機報告》,警示中國債務總規模已上升到107萬億,與GDP的比率已達到100%以上,預計 2015年這一比率將達到245%。在2008至2012年間,中國債務規模/GDP從148%暴漲到205%。2012年中國新增債務比2011年增長 了一倍,2012年新的債務佔GDP的比重達到110%。新增債務增長了58%,約為GDP增長的2.9倍。而這些債務主要來自影子銀行系統和地方債務。
《財經》雜誌的「摸底中國負債」根據分門別類的統計,綜合金融部門債務、政府部門債務、居民部門債務與非金融企業部門債務,債務總規模高達120-128 萬億左右。僅2012年非金融部門債務就達到了GDP的2.21倍。該文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重點實驗室主任劉煜輝,他的結論是:「在人均收入 6400美元的情況下,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維持如此之高的債務水平」。
中國債務屢創新高,實際上跟各級官員的利益有很大關係,錢多了可以隨心所欲大搞建設大搞形象工程從而創造所謂的政績,另一方面可以通過這類項目大肆斂財瘋狂貪污,至於沉重的債務包袱扔給下一任或下一代,地方官員更不會考慮未來如何償還債務,很多地方在舉債時根本就不打算償還債務。
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坦承,對於地方欠債,如果中央政府來填補窟窿,必然要減少民生、公共事務等等方面的支出,最後等於是老百姓來替政府還帳,如果銀行將地方債務轉變成壞賬,仍然是老百姓的損失,如果通過多印鈔票製造通貨膨脹來稀釋債務,受害的也仍然是老百姓。
--轉自作者博客
------------------------------------------
國債占GDP150% 台灣會成為下一個希臘嗎?
唸給你聽
powerd by Cyberon
TNL 編輯
TNL編輯部專用帳號,發表每天整理的新聞、重點新聞分析整理。
訂閱作者
收藏本文
來試試我們的新功能!
Photo Credit: epSos.de CC BY 2.0
坐落在台北愛國西路財政部財政大樓門口上方,有一款LED跑馬燈。這個跑馬燈很像國外的國債鐘,上面跑著的我們政府欠的短期和長期債務。這個數字顯示,截至今年八月底短期和一年以上長期債務合併約5兆3771億。平均每台灣人約要負擔債務23萬元。
在國民黨中常會的「APEC第20屆財政部長會議暨重大財政施政報告」中,馬英九聽取財政部長簡報。簡報提到公共債務法修法後明訂債務上限,是以債務佔GDP的比例40.6%為限。而5.3兆的債務,佔GDP的比例已經來到38.6%,約還有2%的額度。國家舉債能力如總統在會上所說:「已被逼到牆角」。
馬總統表示財政十分困窘,但基本上算是穩健。更舉他國的上限50%為例:「人家還不是活得好好的,很多人說幹嘛怕呢?人家能我們為什麼不能?」這句話被反對黨罵翻,也引起社會關注。
台灣另有15兆潛藏債務未計入國債
目前公共債務法舉債上限的計算並不包含「潛藏債務」。潛藏債務指的是政府未來要支付的「預估金額」,包括退撫基金未提撥的退休金、勞保年金給付的責任準備。簡單來說,就如我們個人下半年要繳交的房租或學費,這種應付帳款,叫做潛藏債務。
根據主計處資料,截至去年底我國潛藏債務總和約為15兆。這個數字從2009的13.7兆到2012突破15兆,增加快速。主計處在新聞稿中表示,因為各類保險的投保人數太多,保險費率遠低於平衡費率,這個預估的金額才會增加。
外界質疑財政部國債數字失真,將潛藏債務加上跑馬燈上的5兆3771億合計,約為22.64兆,佔GDP約150%。中國時報評論擔憂台灣將會成為下一個希臘。
也有網路評論表示,將潛藏負債計入國家負債占現在生產總值的百分比,是對國家財政現況的嚴重誤導。台灣確實另有新台幣15兆元的潛藏負債。這是未來30年政府要承擔的基金虧損的總和。30年後的生產總值,當然不會是今天的規模。就好像1年後的房租有接下來1年累積的收入可以支付一樣,只是表示之後我們的負債可能會增加。
台北大學公共事務學院院長蘇建榮則表示,「潛藏債務」一般未列入政府債務,且各國「潛藏債務」內涵不同、揭露方式也不一,難以比較。
我們會不會和希臘一樣?
有人擔憂,台灣繼續這樣欠債下去,會落入和希臘一樣瀕臨破產的下場。但其實各國的債務和財政狀況有很大不同。台灣的債務和希臘的狀況並不一樣,我們幾乎所有的債務都是「內債」,也就是欠自己人的債務。希臘的狀況特殊,債務主要是「境外持有」。
欠自己人的錢,不會因為本國貨幣生貶值有所影響,政府可以透過出售土地或其他資產來償還內債;如果債主在國外,若本國貨幣在國際上一文不值時,就算大量出售政府財產也償還不了多少外債。這也是為什麼台灣不會變成希臘的原因。
根據若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定義,政府債務不列入社會保險給付義務等「潛藏債務」。政府債務佔GDP的比例,我們目前為38.6%。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資料,截至去年底,四小龍的南韓36.7和我們差不多、新加坡111.4%比我們高、香港37.8%差不多;其他國家如馬來西亞53.3%、日本為214.3%則是嚴重許多。
和美國和歐洲幾個外債較高的國家相比,台灣的狀況其實算還算樂觀。
政府債務佔GDP的比例,通常代表這個政府在財務上的風險。代表政府借了更多錢投資。台北大學財政稅務系副教授孫克難認為:這些舉債拿來創造就業,轉換成未來的資產。如果評估監理得當,並不是壞事。
但如果這些債務速度增加過快,我們還是應該監督政府,避免財政狀況惡化。台北大學公共事務學院院長蘇建榮表示,我國政府債務雖低於歐、美、日等先進國家,但這些國家花了幾十年才累積這麼多債務,我國則是近十年來債務快速增加,尤其2008年以後增加更快,令人擔心。
----------------------------
財政惡化新政府舉債空間剩9千億2016
瀕臨上限!台灣政府負債6兆220億約耗88年才能還完 (2016)
  (高達5兆2769億債務的中央債務,平均每位國民負擔金額高達75.5萬元)
  (但這還不包括高達17兆7400餘億元的潛藏負債)
10年來暴增5成台灣舉債上限按國際定義已破表
財部:中央舉債上限明訂四○%
財政吃緊明年舉債額度僅剩4870億
國債占GDP150% 台灣會成為下一個希臘嗎?
謝金河:台灣就像一輛超載的巴士
地方舉債上限提高「全民變卡奴」
---------------------------
馬政府支出膨脹+舉債暴增 新政府施政恐受限
分享馬政府支出膨脹+舉債暴增 新政府施政恐受限到Facebook 分享馬政府支出膨脹+舉債暴增 新政府施政恐受限到Line 分享馬政府支出膨脹+舉債暴增 新政府施政恐受限到Google+
2016-02-28
記者鄭琪芳/專題報導
馬政府執政期間,由於經濟表現不佳,加上大規模減稅,導致中央政府財政赤字擴大,因此大規模舉債彌補缺口,曾連續兩年舉債逾四千億元,創下歷史新高;累計馬執政近八年,中央政府一年以上非自償債務淨增加近一.七兆元,但馬政府僅留下九千多億元的舉債空間,加上法定義務支出占七成,新政府施政恐怕受到侷限。
近10年中央政府財政收支狀況(總預算)
近10年中央政府財政收支狀況(總預算)
舉債空間剩九千多億元
僅約馬政府舉債的一半
根據財政部統計,截至二月十九日止,中央政府一年以上非自償債務五兆三二一九億元、短期債務二八七三億元,加計非營業基金舉債,中央政府舉債已超過六兆元;若加計潛藏債務十八兆元及地方政府債務(包括長期、短期及非營業基金舉債)逾一兆元,中央及地方政府總負債已超過二十五兆元,換算平均每人負債一○七萬元。
財政部長張盛和日前在新春記者會上表示,預估今年底中央政府債務餘額占前三年GDP可降至三十四.八%,距法定債限四十.六%,尚有舉債空間九二六一億元,「新政府施政在財政方面非常有空間」。不過,扁執政八年債務淨增加一.四兆元、馬執政八年淨增加近一.七兆元,新政府可舉債額度幾乎只有馬政府舉債金額的一半,「非常有空間」的說法與事實有落差。
事實上,如果國內經濟表現不錯,GDP有一定的成長,舉債空間也會隨著增加;但近幾年經濟表現不佳,GDP老是淪為「保一」,要靠GDP成長提高舉債空間,有一定的難度。
財政部官員表示,馬政府執政前幾年,受到金融海嘯、八八風災及歐債危機等影響,採取擴張性財政措施,導致稅收短徵、支出增加,財政赤字擴大;此外,遺贈稅調降對稅收影響不大,但營所稅由二十五%降至十七%,確實影響稅收。
財政部官員強調,近幾年財政缺口已縮小,財政惡化狀況有所改善;但目前中央政府法定義務支出占了七成,其中軍公教退撫支出及各項社會保險補助就占二十三%,加上舉債空間縮小,財政確實吃緊。因此,新的支出應考量財源籌措方案,新政府擬加稅以籌措長照財源,不論可行性為何,仍是負責任的做法。
蔡英文︰控制債務成長
不高於過去3年GDP成長
民進黨智庫新境界文教基金會主任陳錦稷則表示,為了改善財政狀況,總統當選人蔡英文選前就宣示要重建財政紀律。他說,這幾年政府支出成長滿多的,未來將先從「節流」做起,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希望控制年度債務成長率不高於過去三年平均GDP成長率,以維持一定的財政空間。
--------------------------
如果全球要來排名哪一個國家債務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例最高,你腦海中第一個冒出的國家是誰呢?
post title
Photo: Raul Soler
你猜得到全球負債第一名的國家在哪裡嗎?
誰是第一名?
Newsy、《商業內幕》綜合報導,隨著難民危機越演越烈,希臘經濟更加雪上加霜,再加上欠下國際債權人的大筆債務,希臘看似是全球最還不出錢的國家,但你知道嗎?其實希臘並不是第一名,第一名的國家在亞洲。
透過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公布的全球競爭力指數,分析師只要拿政府債務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例,就可以知道一國的經濟狀況,也可以知道一國在不欠下新債的情況下,償還過去債務的能力。
究竟,哪十個國家負債佔GDP的比例最高,經濟狀況最嚴峻呢?
post title
Photo: frankieleon
第十名 美國 104.5%
去年 12月,美國七年來首度宣布加息。今年 3月,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葉倫(Janet Yellen)表示,美國經濟正在穩定且緩慢的成長。
post title
Photo: Christopher Michel
第九名 不丹 110.7%
不丹經濟和印度息息相關,他們非常依賴印度的金援還有外國勞工來負責不丹的基礎建設。
post title
Photo: bass_nroll
第八名 賽普勒斯 112%
賽普勒斯和希臘緊密的關係,讓它在 2010年希臘爆發債務危機時受了不少傷。賽普勒斯就像希臘一樣,需要國際債權人的金援,他們也不得不實施資本管制還有撙節措施來獲得資金。
post title
Photo: Giuseppe Milo
第七名 愛爾蘭 122.8%
愛爾蘭兩年前退出國際債權人的金援計畫,但當地仍然面對巨大的債務,好險愛爾蘭目前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他們已經成功重整大筆和銀行相關的債務。
post title
Photo: Charis Tsevis
第六名 葡萄牙 128.8%
在 2014年年中,葡萄牙從自己的金援計畫退場,但是葡萄牙的GDP還是比 2007年年底還沒受到金融危機影響時低了 7.8%。
post title
Photo: Riccardo Nobile
第五名 義大利 132.5%
義大利的國債對上GDP的比率是整個歐元區第二高的,歐盟執委會 3月時也警告義大利這樣下去很危險,希望當局可以盡快提出能復甦經濟的政策。
post title
Photo: Peter
第四名 牙買加 138.9%
牙買加的服務業造就了GDP的 80%,然而當地的貪腐、高犯罪率還有高失業率一再拖垮國家成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牙買加得改革稅務系統。
post title
Photo: Paul Saad
第三名 黎巴嫩 139.7%
過去,黎巴嫩是觀光大國,但隨著敘利亞內戰延燒還有國內政治不穩,讓黎巴嫩的國家預算面臨好幾個月的短缺。
post title
路透社
第二名 希臘 173.8%
目前,希臘已經接受超過 3,200億歐元(折台幣約 11兆9,840億元)的金援,看起來希臘越來越不可能還清這筆債,尤其希臘得實施痛苦的撙節措施以換取貸款。歐盟預測今年年底希臘國債對上GDP的比例會高達 185%不過,令人驚訝的是希臘居然不是全球負債程度最嚴重的國家。
post title
Photo: Moyan Brenn
第一名 日本 243.2%
日本深陷危機,經濟成長非常緩慢,現在日本央行不得不實施負利率政策,好讓民間銀行不要再把錢存在央行,鼓勵它們將錢貸款給民間企業,進一步刺激大眾消費而非儲蓄。
post title
Photo: Johnson Wang
那麼台灣呢?
看完了上述十個國家,根據Trading Economics的資料,台灣政府債務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例為 36.5%。
-----------------------------------------------

根據陸媒報導,中國目前有5.6億人完全沒存款,從「儲蓄大國」變成「負債大國,4主因也被揭開。中國人超有錢?陸媒曝「殘酷真相」:5.6億人完全沒存款 | 新奇 | NOWnews今日新聞 https://bit.ly/3pN5oYz
不少人對於中國消費者都有種出手闊綽、花錢不手軟的印象,像是以往來台的陸客,到各觀光景點消費通常都相當大方,不過,其實中國目前儲蓄率已降低至歷史新低,甚至還有下滑的趨勢,從過去50%跌至現在的45%,從「儲蓄大國」變成「負債大國」。
根據陸媒《搜狐網》報導,而中國現在也有高達5.6億人沒有存款,中國居民的負債率從過去幾乎為零,到近十年來快速上升,居民總負債已超過200兆人民幣,人均負債金額則高達13萬元人民幣(約台幣57萬元)。
據報導,中國在2010年本還是儲蓄大國,為何在短短10年內卻變成「負債大國」,主要分成「4大因素」。第一,「工資上漲速度趕不上物價上漲,百姓不僅存錢能力降低,甚至背了很多債務」。而在多數民營企業中,工資收入增長往往跑不贏物價上漲的速度。因此很多家庭收入開支正好相抵,沒多餘的錢存放銀行,有些人購買商品還分期付款,「負債率上升也不奇怪」。
第二,「自從房地產市場化後,房子價格就如脫韁野馬,20年時間翻十倍甚至幾十倍」。在過去,人們雖然工資少,但能消費的地方不多,房子也由單位福利分房,現如今,老百姓為了購買房子,不得不從銀行掏出頭期款,也因此儲蓄率降低,但由於房價過高,95%以上的人不可能一次付清,只能向銀行貸款2、30年買房,因此自2015年以後,居民要買房,向銀行貸款,負債率也急劇上升。
▲根據陸媒報導,中國有5.6億人沒有存款,也從「儲蓄大國」變成了「負債大國」。(示意圖,取自unsplash)
▲根據陸媒報導,中國有5.6億人沒有存款,也從「儲蓄大國」變成了「負債大國」。(示意圖,取自unsplash)
第三,「很多居民除了買房,還得買車」,因為出門辦事時,有車總是比較方便有效率,雖然買一輛車只需10、20幾萬元人民幣,與房價相比,價格不算太高,但是一輛十幾萬的車,要在2年內分24個月還,對普通家庭來說,也是蠻大的壓力。另外,除了分期貸款買車,車子每年需要保養、維護等各種費用,也是一大筆開支,對於工薪階層來說,買車壓力也是相當大。
第四,「中國負債率攀升還與年輕人的消費觀提升有關」,根據資料顯示,90後(1990年後)出生的群體,人均負債12.7萬,得用18個月的工資收入還清。同時,這群負債的90後,每4人就有1人使用螞蟻集團的小額信貸機制「花唄」每3人就有2人買手機喜愛用分期付款。這方面是因為90後的年輕人群體消費觀念更趨向於歐美國家的消費觀,更喜歡享受人生、追求生活品質。(編輯:郭佩蓉)中國人超有錢?陸媒曝「殘酷真相」:5.6億人完全沒存款 | 新奇 | NOWnews今日新聞 https://bit.ly/3pN5oYz


又割韭菜!中國突開放臨櫃投資債券 分析:用百姓的錢堵財政窟窿
2024/03/02 06:54又割韭菜!中國突開放臨櫃投資債券 分析:用百姓的錢堵財政窟窿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2XiTsx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突然發布通知 ,稱自5月1日起民眾可臨櫃投資國債、地方債等各式債券。有分析認為,此舉是債務壓頂的北京當局試圖用老百姓的錢堵窟窿。(路透檔案照)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中國經濟低迷,外資持續流出,長期累積的府負債已接近失控狀態,為了籌措財源,北京當局把腦筋動到老百姓身上,準備開放民眾臨櫃投資各式債券。但有分析認為,此舉是債務壓頂的北京當局已經徹底沒招了,試圖引韭菜入場接盤,用老百姓的錢堵財政窟窿。
 綜合《香港電台》、《新華社》等中港媒體報導,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突然發布「關於銀行間債券市場櫃檯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自5月1日起,投資人可臨櫃投資國債、地方債、金融債、公司信用債等銀行間債券品種,聲稱目前中國居民直接持有的政府債券規模較小,與成熟債券市場相比,還有很大提升空間,透過臨櫃投資債券市場,可以將儲蓄轉化為債券投資,增加居民收入。
 但有分析指出,在這番冠冕堂皇的說辭背後,就是債務壓頂的北京當局已經徹底沒招了,試圖引韭菜入場接盤,用老百姓的錢堵財政窟窿。
 根據《彭博》最新數據,2023年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又名城投債)餘額至少68兆人民幣(下同,約299兆台幣),地方政府債務餘額41兆,中央政府債務餘額39兆,債務合計達148兆,相當於GDP(國內生產總值)的117%。
 若中國GDP維持在每年5%的速度的成長,10年後GDP將達到200兆規模;而債務及財政赤字每年維持11.2%的成長,10年後將達到430兆規模,為GDP總量的210%。這個假設是建立在中國GDP成長率是真實的基礎上。國際投資銀行及研究機構判斷,中國2023年實際的GDP成長率很可能只有0至2.5%。
 「財經資料庫」分析指出,人口14億的中國,2034年前後政府債務規模將佔GDP的250%以上,日本歷經失落的30年後,2022年的政府債務佔GDP比重達263.9%,換句話說,中國用10年時間走就完日本30年的路,堪稱人類奇觀。
 如今中國土地財政崩潰,地方政府沒有收稅工具,最後不得不透過發新債還舊債來維持政府運作,但這些債都是無法償還的,未來即使不違約,也可能引發惡性通膨,近來中國國內的金價飆升,顯示中國民眾並不笨。
 資深財經人士老蠻2月29日在X平台發文分析指出,根據Wind的數據,1月發行的城投債規模達4763億,創近半年來最高,達到了3年前城投債最旺盛時期的發行水準。然而,這其中的4693億都用來償還舊債,借新還舊率達到了98.5%,跟3年前只有5成左右的借新還舊率,無法相提並論。
 老蠻寫道,也就是說,1年前中國地方政府發行的那些短期城投債,現在紛紛到期,必須借新債償還,債務滾雪球模式,在這樣的數據之下,已經走到尾聲了,因為中國整個金融市場的流動性,不足以支撐新債的發行。文章總結,未來北京當局可能打破「以債為錨」的印鈔機制,無錨印鈔,政府發債借錢不用還。
又割韭菜!中國突開放臨櫃投資債券 分析:用百姓的錢堵財政窟窿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2XiTsx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