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客字典-老湖口天主堂藏/滿思謙神父 English-Hakka Dictionary 滿思謙 吉愛慈 梁木森 陳俊茂 邱金漳 編 1958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HDLmPt

從客語聖經翻譯看臺灣教會客家運動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天主教+基督教/中國客家人多在江西、福建和廣東省交界,江西贛南一帶差不多0.4%基督徒/世界上有一萬六千多個宗族,客家人是其中一個宗族,而客家人信主比例非常低。台灣教會對客家工作非常努力,但四百萬客家人中,僅有0.4%信主;全球保守估計有七千萬名客家人,五千多萬名在中國大陸,兩千萬人在其他各國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IGGXkn

利瑪竇規矩:允許中國教友繼續祭天、祭祖、祭孔的舊俗/明道會廢除了「合儒易佛」的策略,對祭孔祀祖指責導致了「禮儀之爭」/利瑪竇天主教開拓者《山海輿地全圖》《坤輿萬國全圖》/利瑪竇的傳教策略採取適應中國國情,分別將「敬孔」和「祭祖」解釋為「敬其為人師範」和「盡孝恩之誠」的非宗教禮儀。這樣使得那些具有一定政治、社會地位的天主教徒,在需要參加敬孔和祭祖儀式時,不會產生宗教上的阻撓和困難。這些觀點和實踐的方法就是後來康熙皇帝所說的「利瑪竇規矩」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82enr0


 

客家語列國家語言之正常性
陳禹瑄 中研院研究助理 2017-09-14 10:56
賴清德接任閣揆一職以來,有一項政績讓我十分認可——列客家語為國家語言。
的母語本身是台語,但是對於客家語可以列為國家語言甚感欣慰。一個國家如果同時有多種語言並存的話,其實是一件好事情,南島語族的語言多達20種以上,客家語在台灣一共有海陸腔、四縣腔、饒平腔、韶安腔、大埔腔,以及其他較為少數的永定腔、長樂腔、汀州腔……等,台灣面積沒有印度大,但語言的多元和複雜和印度可相提並論,也跟越南一樣,越南除了京族的越南語,還有其他54的少數民族的語言。
但是台灣在中華民國體制的教育下,很多人認為只能用華語為國語,且常以新加坡作例子,「與其學母語不如學英語」但是新加坡真的是這樣嗎?
先新加坡的官方語言也不是英語,是馬來語,新加坡獨立後,政府公文和正式場合一定是馬來語和英語雙語。現任總理李顯龍就會講馬來語。英語則作為馬來裔、印度裔和華裔三方溝通共同語言,同時切斷人口占大多數華人使用華語的動機和需求,兼具這兩個功能。印度裔跟馬來裔則可以自由選修母語。
進入21世紀,亞洲逐漸崛起,講求多元文化的時代,新加坡對於各族群的語言教育政策開始轉變,在學校,必須依照身分證上的種族註記,學英文以外的母語課程。像我的新加坡朋友,爸爸是印度裔,媽媽是華裔,他的身分證上註記為印度人,在學校學印度文和英文,回家媽媽教他華文,他會三種語言。
回頭看台灣,一個豐富多元語言的島嶼,被中華民國體制搞到大家幾乎只會華語。新加坡印度語並非所謂的北印度語(hindi),而是在印度南方但米爾納德邦以及斯里蘭卡的語言,其餘使用人口則分散在世界,大約7,400萬。客家語跟但米爾語類似,使用人口也只有4782萬人。一樣的處境,新加坡還比台灣小,人家有說我們只用一個語言,但米爾語沒有用嗎?但米爾文用坦米爾婆羅米文系統,客家語白話字是由瑞典學者韓山明研發的的,是羅馬拼音,學起來更容易
語言多元是人類的資產,看看印度、越南、新加坡,再回頭看看中華民國體制綁架的台灣吧!


2017-09-17_2312072017-09-17_231248  

韓山明(瑞典語:Theodore Hamberg,客家語:Hòn Sân-mìn,1819年3月25日-1854年5月13日),又譯韓山文,是一位活躍於中國的瑞典傳教士,以對早期太平天國的重要記載和在廣東省建立基督教差會而著稱。他還創立了西方研究客家語的基礎。他是瑞典化學家Nils Peter Hamberg的弟弟。1854年,韓山明在香港去世。
早年
韓山明是船長的兒子,從學校畢業後成為一名商人。1844年,他放棄了生意,加入巴色會,此後2年進入瑞士的一所傳教學校接受訓練,
在華傳教工作
1846年,韓山明被派往中國,次年3月19日抵達,開始在廣東差會工作,負責向客家人傳教。他還編寫了第一部客家語記錄草案,為紀多納的客家語詞典奠定了基礎。最初,韓山明協助著名德國傳教士郭士立傳教,但是逐漸地,韓山明對郭士立大群皈依的策略產生了懷疑,採取較為謹慎的做法,因而與郭士立和巴色會之間產生了衝突。郭士立去世後,韓山明得到了表白,並繼續為巴色會工作。
韓山明與太平天國
1852年,韓山明遇見逃到香港的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洪仁玕向韓山明提供了有關太平天國的重要信息,這些信息成了後來韓山明關於太平天國的著作的基礎。這本書是第一部用西方語言描寫太平天國的著作,現在仍然是關於洪秀全早年生活的重要文獻。

2017-09-17_225510  fd039245d688d43f51805d807d1ed21b0ef43b93  

韓山明(Theodore Hamberg,1819年3月25日-1854年5月13日),又譯韓山文,生於瑞典京都斯德歌爾摩(Stockholm)的卡達莉娜教區(Katarina Parina)。是一位活躍於中國的瑞典傳教士,以對早期太平天國的重要記載和在廣東省建立基督教差會而著稱。他還創立了西方研究客家方言的基礎。他是瑞典化學家Nils Peter Hamberg的弟弟。1854年,韓山明在香港去世。
韓山明是船長的兒子,在家排行第三,父親韓尼斯(Nils Hamberg),母親羅美娜(Magdalena Lovisa Lofvenberg)。韓山明從學校畢業後成為一名商人。1844年,他放棄了生意,加入巴色會,此後2年進入瑞士的一所傳教學校接受訓練。
在華傳教工作
1846年,韓山明被派往中國,次年3月19日抵達,開始在廣東差會工作,負責向客家人傳教。他還編寫了第一部客家方言記錄草案,為D. MacIver的客家方言詞典奠定了基礎。最初,韓山明協助著名德國傳教士郭士立傳教,但是逐漸地,韓山明對郭士立大群皈依的策略產生了懷疑,採取較為謹慎的做法,因而與郭士立和巴色會之間產生了衝突。郭士立去世後,韓山明得到了表白,並繼續為巴色會工作。
韓山明與太平天國
1852年,韓山明遇見逃到香港的洪秀全的侄子洪仁玕。洪仁玕向韓山明提供了有關太平天國的重要信息,這些信息成了後來韓山明關於太平天國的著作的基礎。這本書是第一部用西方語言描寫太平天國的著作,現在仍然是關於洪秀全早年生活的重要文獻。
著作
對於中國聯盟在香港報告。香港:打印在香港註冊辦事處,1851年鴻兆tshuen的願景,和劉廣SI起義的起源。香港,即中國郵局,1854年參考文獻Hannich,古斯塔夫。Treue二答恩德。Erlebnisse DES schwedischen Missionars西奧多到漢堡在中國。巴塞爾:巴斯勒Missionsbuchh,1941年麥基弗,D.一個中國的漢英詞典。如在講劉廣東省客家方言。由MC麥肯齊修訂。上海:長老團出版社,1926年Schlyter,赫爾曼。西奧多到漢堡:田園Fö RSTE svenske KinamissionÄ任。隆德:Gleerup,1952年因此關偉,尤金P.博德曼和仇萍。“洪仁根,太平總理,1859年至1864年。” 哈佛亞洲研究,卷。20,1/2號。(六月。,1957),262-294。
韓山明的貢獻
韓山明除了建立第一間客家教會以外,在文字工作方面也有特別的貢獻。他編訂了一本客家話字典,只因巴色會當年經濟拮据,無法替他出版。他所收集的資料,後來拼入著名的《英客字典》中。在1905年印行。他還用英文寫了一本有關太平天國運動的書,先在香港出版,取名“The Vision of Hung-Siu-tshuen and Origin of the Kwang-Si Rebellion”(洪秀全的異像以及廣西叛亂起源);這本書後來又在倫敦出版,改名為“The Chinese Rebel Chief Hung-Siu-tshuen and Origin of the Insurrection in China”(中國叛亂元首洪秀全以及中國叛亂之緣起),這本書是研究太平天國運動不可少的資料。(史萊達著,週天和英文譯中文:《韓山明——瑞典第一位前往中國的傳教士》,基督教香港崇真會出版,2008年12月第一版,第7頁。)

2017-09-17_2304322017-09-17_230444  2017-09-18_0838352017-09-18_0839062017-09-18_0839202017-09-18_0839402017-09-18_0839542017-09-18_0840182017-09-18_0840342017-09-18_0840422017-09-18_0840482017-09-18_0840552017-09-18_084121  


 線上閱讀 
英客字典 English-Hakka Dictionary 滿思謙 吉愛慈 梁木森 陳俊茂 邱金漳 編 1958 
台語文記憶 - https://goo.gl/vhHz19

c1c2fef4-15d9-4bd7-a7ba-c970f7102962 (1)  

 photo- https://goo.gl/dT1hVg

〈北部〉英客字典 湖口天主堂藏國寶 - 地方 - 自由時報電子報 - https://goo.gl/nZZ1KV
〈北部〉英客字典 湖口天主堂藏國寶
分享〈北部〉英客字典 湖口天主堂藏國寶到Facebook 分享〈北部〉英客字典 湖口天主堂藏國寶到Line 分享〈北部〉英客字典 湖口天主堂藏國寶到Google+
2008-08-24
〔記者廖雪茹/湖口報導〕新竹縣湖口老街天主堂,珍藏由已故滿思謙神父等編輯群編撰的「英客大字典」﹔這本台灣國寶書內容充實、索引簡易,獲客家學者肯定,不僅具有學術研究價值,也是實用的工具書,社區正準備大力推廣。
由已故滿思謙神父帶領編輯的「英客大字典」,內容充實、索引簡易,兼具學術與實用價值。(記者廖雪茹攝)
由已故滿思謙神父帶領編輯的「英客大字典」,內容充實、索引簡易,兼具學術與實用價值。(記者廖雪茹攝)
義大利籍神父滿思謙是湖口老街天主堂文物館展示籌建人,生前遺留許多珍寶,如用書法撰寫的中文聖祭經文、「飛天聖母」木雕像等;其中一本近50年歷史且絕版的英客大字典,堪稱西方傳教士來台研究客語的最佳見證。
大窩口促進會執行長羅美搖說,滿思謙神父在湖口傳教期間,為了讓更多外籍朋友學習客家文化,帶領地方人士吉愛慈、梁木森、陳俊茂、邱金漳等編輯群,花了2年時間,在1959年由光啟出版社出版「英客大字典」(English Hakka Dictionary)一書,共620頁、1萬3271字。
字典取用苗栗四縣客家話為發音基準,用羅馬拼音字母標音,另加海陸客語參照,國內大部份客家庄皆可通行。不過該會尋遍台灣各機關、社區,已找不到當初版的保留本,天主堂保存的英客字典,被視為僅存的台灣國寶書。
促進會已將計畫書提報文建會爭取補助,將訪談耆老調查英客字典編輯背景,修復泛黃掉頁等損害,並掃描成電子檔,複製並登錄網頁保存、推廣教學;同時傳承滿神父遺願,結合天主堂教會、各國中小學研習使用,讓更多朋友學習客家文化。
----------------
本藏品由老湖口天主堂文化館提供
二次大戰後,西方傳教士對客語的研究,主要出現在台灣。滿思謙神父(GUERRINO MASECANO)為了讓更多的外籍人士學習客家文化,帶領吉愛慈、梁木森、陳俊茂、邱金漳等編輯群,花了兩年的時間,終於在1959年由光啟出版社出版了「英客大字典」(ENGLISH HAKKA DICTIONARY)一大冊,共620頁另加七頁的附錄。這本字典以苗栗地區四縣客家話為發音基準,使用羅馬拼音(參照法國籍的FR. CHARLES REY於1901年在廣東出版的「客法大辭典」),並加了海陸客家話的參照,可通行於臺灣大部份的客家方言區。 全本收錄了13271個單字,20000的片語,內容很充實,對於西方人士學習客語的助益很大。
- https://goo.gl/dT1hVg
------------------------------------------------------

2017-09-18_0730072017-09-18_073439  

現代的外國人要認識客家文化相較於過去可能是容易很多,客家人也有跟多的機會跟介面來推廣自己的文化,過去呢?從前的外國人要如何認識客家文化,這恐怕是困難重重,十分不易,特別是語言,在英語成為我們重視的語言之前,要如何學習異國的文化。
  位於新竹縣湖口鄉的大窩口促進會,在整理湖口天主堂的過程之中發現了一本英客字典,這本字典是由已故滿思謙神父所編,當時飄洋過海來台傳教,為了傳教籌資興建了湖口天主堂,在傳教期間,為了讓更多外籍朋友學習客家文化,後帶領吉愛慈、梁木森、陳俊茂、邱金漳等編輯群,歷時二年,於一九五八年完成,一九五九年由光啟出版社出版「英客字典」(English Hakka Dictionary)一書,可以說為了在客家地區傳教下了非常大的工夫,特別是客家社會對於祭祖的神聖、慎重的觀念,以及對於傳統性仰推崇性,要將天主教這樣的宗教推向客家庄,想必是費了很大的心力,才能得到一定的認同。
  由滿思謙神父等編輯群編撰的「英客字典」,內容充實、索引簡易,這本字典以四縣客家話為發音基準,使用羅馬拼音,加上海陸客家話,在國內大部份的客家庄皆可通行,對於來台的傳教士和外籍人士而言,也是一本極好學習客語的工具書,對於當時傳教的幫助,想必是加了不少分,而滿神父這樣的用心,也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中大客家學院電子報第一二二期 - https://goo.gl/AviS17
------------------------------------------------------
義籍神父落腳客庄 撰英客字典
2010/4/23
【本報新竹訊】走進新竹縣湖口老街的天主堂,教堂裡斑駁的《英客字典》,記錄外籍神父融入客庄的用心。五十多年前,義大利神父滿思謙,隻身來到湖口客庄,並編撰《英客字典》,讓客家孩子重新認識自己的母語。
曾在中國、菲律賓傳教的滿思謙神父,一九五五年輾轉來台,落腳老湖口,在這個純樸小鎮展開長達十多年的傳教生涯。滿思謙神父當時初到客庄,不僅以客語融入客家,且為讓更多外籍人士學會客家話,他與在地士紳及國小校長合力撰寫《英客字典》,而這本厚達六百二十頁、一萬三千二百七十一字的典藏,就是當年滿思謙神父留下的心血。
另外,滿思謙神父也花費畢生積蓄,於一九六五年買下原是火車站的天主堂現址,不僅傳教,也附設仁愛幼稚園。自此,老湖口天主堂成為教友心靈寄託的場所、美援時期居民領取物資的中心,也是孩童兒時記憶最深刻的地方。
談起滿思謙神父,擔任老湖口天主堂文化館館長的汪文麟神父頗感讚嘆,「一個外國人能對客家話的研究如此深入,可見他已把客庄當成自己的家了!」但他說,這本巨著早已被人淡忘許久,後來是社區居民在整理天主堂文物時,才赫然發現。
社區居民於二○○一年推動老街新生,在湖鏡村村長羅美搖及時任縣府主任的范國銓奔走下,社區無償取得天主堂的租用權。當年滿思謙神父用客語傳教的聖堂,頓時搖身一變,成為地方文化館。莊嚴的聖堂裡高掛著客家花布,《英客字典》靜靜地躺在陳列館櫃裡,異國文化與客家的交融在這裡默默展現。
他說,湖口老街街頭是奉祀三官大帝、媽祖與觀音等神明的三元宮,走到街尾,則是掛著聖母聖像的天主堂。每年耶誕節,地方居民都會穿著耶誕服裝舞動三元宮的龍,遊庄祈福,其實,不論何種信仰,對居民來說,對已是客庄生活。
翻著《英客字典》,羅美搖感慨,當年政府規定不能講方言,很多客家子弟會說中文,甚至是一口流利的英文,但忘卻自己的母語。他希望,透過這本外國人編撰的《英客字典》,讓客家的孩子重新認識自己的母語。
台語文記憶 - https://goo.gl/vhHz19
---------------------------------------------
線上閱讀
英客字典 English-Hakka Dictionary 滿思謙 吉愛慈 梁木森 陳俊茂 邱金漳 編 1958
台語文記憶 - https://goo.gl/vhHz19


請賴揆導正客委會的業務走向
張世賢 苗栗南庄退休研究員 2017-09-14 10:46

賴清德上任後的第一個公開行程,是到新竹新埔參加義民祭。他未能免俗,致詞時首先用準備好的注音客語問候大家,誠意十足,但走味的腔調不免令人懷疑:長久以來,多少不懂客語的政界高層艱苦地用客語作秀,究竟發生了什麼作用?有讓客家鄉親們反省一直用「國語」和晚輩溝通的過錯嗎?高層必須日理萬機,卻被迫分心去學陌生的語言,佔用了擘劃國政的寶貴時間,那不是國家資源的浪費,不是總體國力的損失嗎?

那天在廟方的歡迎會上,前台灣省主席林光華透露,「賴清德的父母都是客家人」。在台灣的知名人物裡,父母或祖上為客家人者比比皆是,他們不會使用客語而成為「福佬客」,但他們大多保有客家人的一些特質,像李登輝、呂秀蓮和目前內閣中的賴清德、徐國勇等人,就是政壇上的這類人物。民進黨前婦女部主任彭婉如生前也曾告訴筆者,她和民主運動大老彭明敏都是新竹的客家人。

客家人大多聚居丘陵山區,在不佳的環境條件下普遍養成了勤勞節儉、硬頸抗壓、擇善固執、樸素務實的性格,形成客家文化的背景特色。受過這種文化氛圍薰陶者,一般都有優良的資質,假以時日磨練,即可成為棟樑之材。經常聽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周延一點應該說:台灣最美的是擁有多種語言文化背景的國民。因此,如果缺少了具備客家文化底蘊的國民,台灣將沒有那麼美。

在強勢的「國語」和普遍通行的福佬話雙面夾擊下,客語一直迅速流失,人數本來就少的客家人不斷加入「福佬客」的陣營,難怪從日治時代的賴和、廖文毅以來,已經出現了數不清的知名「福佬客」,眼看著客語就要被擠出台灣!

文學大老鍾肇政曾在蔡總統面前感慨地說,「沒有客家話就沒有客家人」。自從阿扁在台北市長任內開始重視客家議題以來,各級政府設立客家委員會已經超過20年。客委會的主要任務,應是搶救奄奄一息的客語,但各級客委會大多辦些無助客語紮根的活動,某些縣市連應歸民間辦理的義民祭也搶著主導,完全不管學校裡聊備一格的客語教學,選修者越來越少的現象,以及客家長輩絕大多數還和晚輩講「國語」的危機。可見客委會20年來不務正業,功能未彰,亟須通盤檢討,改弦易轍。

賴揆期許內閣「做實事」,接任一週來的表現普受好評。筆者希望賴揆打破陋規,不必為了作秀而從頭苦學客語,您一人學會也無助於遏止客語流失的趨勢,應把寶貴的時間用於經世濟民,包括把各級客委會的業務導正到優先搶救客語的方向上,讓每一分預算都發揮實質的效益。


 東部挪威公路之旅 (白比達、約維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