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重訊公告庫藏股進度 已砸逾5.4億買回592張庫藏股
2024/06/18 09:57
台積電已買進592張自家公司股票,平均每股買回價格917.97元,總金額5.43億元。(示意圖,美聯社)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為抵銷發行限制員工權利新股所造成的股權稀釋影響,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2330)本月5日的董事會上宣布,將實施庫藏股。台積電昨(17日)晚間發布重訊,向外界公告庫藏股實施進度,稱公司已買進592張自家公司股票,平均每股買回價格917.97元,總金額5.43億元。
綜合媒體報導,台積電董事會日前核准通過自6月6日至8月5日,自集中交易市場買回3249張公司股票,買回區間價格每股598至1281元,買回金額上限為41.61億元。
台積電17日晚間發重訊,向外公告庫藏股實施進度,稱公司目前已買回592張庫藏股,平均每股買回價格917.97元,總金額超過5.43億元,執行率來到約18.22%。
買回的股票後續處理,台積電表示將辦理銷除,以維護股東權益。
截至台北時間18日早上9點50分左右,台積電股價暫報944元,漲幅2.5%。
台積電重訊公告庫藏股進度 已砸逾5.4億買回592張庫藏股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xc6Dcl
投資人爽翻!全球20大股市14個指數飆新高
2024/05/19 20:08
投資人爽翻!全球20大股市14個指數飆新高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UMf5Xs
全球股市近期表現亮眼,道瓊首度衝破4萬點大關。(路透)
陳麗珠/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全球股市近期表現亮眼,全球20大股市中,14個指數都飆破史上最高紀錄;那斯達克100指數及S&P 500指數上週同步創新高,道瓊工業指數則是首度衝破4萬點大關。
《彭博》報導,追蹤已開發及新興股市的MSCI全球指數拉出一波破紀錄行情,上週五(17日)再創新高。美國S&P 500指數、那斯達克100指數上週創新高,道瓊更是有史以來首次衝上4萬點。同一時間,歐洲、加拿大、巴西、印度、日本及澳洲股市,若非創新紀錄,就是逼近最高峰。
其中,美股表現亮眼,自去年10月下旬以來,美股市值增加12兆美元,S&P 500指數今年24次創新高。其中一大因素是經濟維持強勁及通膨降溫,美國經濟可望實現軟著陸,刺激市場押注Fed最快今年稍後將放寬貨幣政策。
另一個吸引投資人熱情的因素則是AI領域,AI晶片霸主輝達貢獻S&P 500指數漲了約4分之1,加上微軟、亞馬遜、Meta、谷歌等共5檔股票上漲,貢獻指數漲幅約53%。
歐洲股市也迭創新高,英國FTSE 100指數以美元計,過去三個月表現優於歐股Euro Stoxx 50指數。至於黃金及銅價今年屢創新高,推升加拿大龐大的礦業,加拿大S&P/TSX綜合指數創新高。
日經225指數今年上漲16%,加上去年已漲28%,隨著日本改善股東獲利,日圓走弱,年底又將結束負利率,都誘使投資人進場;印度也表現不凡,基準指數 S&P BSE Sensex 創下紀錄,超越中國。
報導認為,這一波漲勢有機會延續,有不少潛在驅動力,例如閒置的貨幣基金達6兆美元,而利空依然很少
投資人爽翻!全球20大股市14個指數飆新高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UMf5Xs
全球資金浥注 成長最大的股市LTN經濟通》全球資金浥注 成長最大的股市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aQ5k0U
2024/04/11 06:57
日股大漲,背後有不少「石油資金」從中東經由倫敦流進日本。(路透資料照)
日股創新高 英國是最大貢獻者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日本股市今年開局以來走勢強勁,屢屢刷新泡沫經濟時期以來的紀錄,日經指數也在3月22日首度站上4萬1000點,寫下41087.75點的盤中新高。日股大漲的背後,可以看到海外投資人進場的步伐正在加速,英國是最大的貢獻者之一,而值得關注的是其中有不少「石油資金」從中東經由倫敦流進日本。
東京證券交易所4月初公佈的資料顯示,2023年度海外投資人淨買入額7.6906兆日圓(約新台幣1.64兆元),這是過去3年以來首次出現淨買入,金額創下2013年啟動「安倍經濟學」以來最高,也是有紀錄以來第4大規模。
根據日本財務省資料分析可以發現,日本股市出現強勁漲勢的2023年4月至2024年1月,歐洲對於日股淨買入8.7038兆日圓(約新台幣1.86兆元),佔海外投資人淨買入額的9成。
從淨買入的規模來看,最受矚目的是英國,在這段期間內,每月淨買入額來到8231億日圓(約新台幣1764.7億元),與2018年4月到2023年3月的月均74億日圓(約新台幣15.8億元)相比,明顯成長。而讓英國投資快速膨脹的背後,則是「石油資金」的支持。
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在內的中東主權財富基金近期積極買入日股。(彭博資料照)
中東各國資金 藉英國分散到全球
自1970年代以來,作為英國金融中心的倫敦一直與中東有著密切的聯繫,扮演著將中東各國資金分散投資到全球各地的重要角色。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PIF)、科威特投資局(Kuwait Investment Authority,KIA)在內的主權財富基金皆在倫敦設有基地。
在中國經濟隱憂加強的情況下,中東正在減持中股,並將一部份資金投向日本股票。1名參與2月在利雅德舉行的沙烏地資本市場論壇(Saudi Capital Market Forum)日資金融機構高層表示,會中可以感受到沙烏地為達成「願景2030(Vision 2030)」改革計劃的熱情,希望成為投資強國以實現經濟成長。
各主權財富基金正在擴大對日本的投資,在2023年的新增投資目的地當中,日本在已開發國家中僅次於美國、英國和澳洲,排在第4名,整體而言,對美英澳的投資額和2022年相比有所減少,對日本的投資額則增加了63%。據報,中東的主權財富基金持有歐美、中國和印度的股票,而作為新資金的投資目的第,正在選擇投資仍不多的日本。
東京電子今年股價已狂飆逾60%,超過日經指數同期近20%的漲幅。(彭博資料照)
中東主權基金為擴大報酬 正爭取主動投資
中東資金的主要投資對象為「富時日本100伊斯蘭指數(FTSE Japan 100 Shariah Index)」當中成分股,這一指數由符合伊斯蘭教法的日企所構成。其中比重最大的成分股為東京電子(Tokyo Electron),今年股價已狂飆逾60%,明顯高於日經指數的近20%漲幅。
其他成分股像是信越化學(Shin-Etsu Silicone)、日立製作所(Hitachi)也都是過去1年以來,拉動日經指數上漲的股票,今年至今分別漲近14%、40%,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同樣看好的三井物產(Mitsui)和三菱商事(Mitsubishi)則漲逾35%、56%。
從倫敦到杜拜,現在中東資金為了獲得日本股票的投資委託,出現了激烈的「爭奪戰」。投資公司和券商透露,中東的主權財富基金為了獲得超額報酬,正在全面擴大日本個股的主動投資。
日經指數在3月22日首度站上4萬1000點,寫下41087.75點的盤中新高。(美聯社資料照)
油國主權財富基金 2030年將達245兆元
全球主權財富基金數據平台Global SWF報告表示,波灣產油國的主權財富基金投資資產正隨著油價走高而膨脹,2023年已達4.1兆美元(約新台幣132.3兆元),相較於2018年增加了6成,佔全球主權財富基金資產的4成,預計到2030年,將進一步增至7.6兆美元(約新台幣245.3兆元)。
報告分析指出,被稱為「Oil Five」的5檔中東主權基金是最主要的成長引擎,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穆巴達拉投資(Mubadala Investment)、阿布達比投資局(ADIA)、阿布達比發展控股(ADQ)和卡達投資局(QIA),這5大基金就佔據了全球主權財富基金,2023年前10大新增投資額的一半。
1970年代石油危機後,中東資金成為牽動全球市場的存在,1980年代,率先前進海外投資的科威特和擁有鉅額資產的沙烏地貨幣局(SAMA,現更名為沙烏地中央銀行)一直在買入日本股票。
根據日媒報導,千禧年前後的網路泡沫時代,光通信(Hikari Tsushin)股票暴漲背後也有中東資本支持。近期Oil Five也持續買入日本個股,沙烏地公共投資基金將電子遊戲開發商光榮特庫摩(Koei Tecmo)持股提升至7.7%,並持有任天堂(Nintendo)8.6%股票。
半導體類股帶動下,日股走高。(彭博資料照)
美限制中國晶片 帶動日本半導體
2022年,美國收緊對中國晶片出口的限制,加上隨之而來的AI熱潮,明顯帶動日本半導體類股走升。2023年4月巴菲特訪日,表明增持日本5大商社,以此為契機,外資買盤有所增加。在經過長達30年的停滯後,海外投資人現在對日本的看法出現改變,開始認為日本是「世界上最有變化的國家」,這也成為日經指數創下34年來新高的一大動力。
市場人士多數認為,隨著海外投資人押注日本企業資本效率改善、下一個會計年度利潤成長,買盤將持續湧入。施羅德投資管理(Schroder Investment Management)股票投資副總監高田亮太(Ryota Takada)表示,重視企業業績的中長期投資人,有進一步增持日股的空間。並提到,東京證券交易所公佈披露股價淨值比(PBR)改善對策的企業名單,敦促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重視股價,這也將成為日股助力。
日媒分析也指出,目前中東資金會選擇主動投資日股,正是因為東證提出改善企業PBR低於1倍的情況。據報,東證認為根據經營狀況的優劣,企業的股價將容易拉開差距。預計將出現根據是否被投資者所選中,而導致企業股價分化的行情。
LTN經濟通》全球資金浥注 成長最大的股市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aQ5k0U
德國股神比喻股市像「老人牽狗散步」——心理素質決定財富高度,選股決定財富速度
文 / 一流人
2022-05-29
德國股神比喻股市像「老人牽狗散步」——心理素質決定財富高度,選股決定財富速度 | 一流人 | 遠見雜誌 https://bit.ly/3GD7VNO
德國股神比喻股市像「老人牽狗散步」——心理素質決定財富高度,選股決定財富速度
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編按:心理素質決定財富高度,選股決定財富速度。財富能有多少,還是要看心理素質有多強。如果具備足夠的心理素質,即使短期虧損,最後也能因為把握住了幾次機會而致富。(本文摘自《隱市致富地圖》一書,作者為股市隱者,以下為摘文。)
德國股神安德烈.科斯托蘭尼(André Kostolany)比喻股市像是老人牽狗散步,股票本質不會每天改變,像是老人直線前行,而股票價格每天都會改變,像是狗的動作很快,還是會繞著老人移動,也就是說,股票價格短期再怎麼變動,長期還是離不開股票本質。
其實,心理素質和財富,也是老人牽狗散步,心理素質像是老人的步伐,不會每天改變,需要經驗累積,但養成後也不會突然消失,只會往更高的境界邁進。但財富會因為股價漲跌而每天改變,像是狗的步伐來回不停奔跑,但狗始終會跟隨著老人,財富能有多少,還是要看心理素質有多強,只要不夠成熟,靠運氣賺來的,都會用實力賠回去。反過來也一樣,如果具備足夠的心理素質,即使短期虧損,最後也能因為把握住了幾次機會而致富。
心理素質決定財富高度,選股決定財富速度
如果我們的目標是投資致富,那麼選股和心理素質,哪個比較重要?我的答案是:看情況。
如果是一張投資白紙,什麼都不會,那麼選股能力比較重要,因為選股是股市的入場券,不會選股,就成了賭博;但若選股能力及格,心理素質就會更重要。
選股能力好,能一次找到很多支股票,但心理素質不夠,再多支股票也是枉然,因為還是容易會被市場影響而買高賣低;相反的,只要心理素質夠成熟,即使只有一支好股票,投資也能賺到錢。
一個投資前輩,退休後享受生活,遊山玩水,沒有太多時間選股,但會集中時間和資金在幾檔看好且無須頻繁交易的個股上,我問他持有多久會賣股,常聽到的答案是:「不知道,因為基本面沒變差,未來也會越來越好,不用急著賣。」
過一陣子後聽到他的資產又創新高,是常有的事,這個關鍵在於他的投資經驗豐富,知道哪些是好股票,但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決策很少受到市場影響,即使研究股票的時間變少,但績效也未必較差。
延伸閱讀
耐性是人生的基本功!德州撲克冠軍在牌桌上、股市中,發現人生勝出關鍵
因此,心理素質決定每個人該擁有多少財富,但不表示選股能力及格後,就沒有提升的必要性。選股能力越好,就能讓財富更快、更順遂的抵達目的地。舉例而言,兩個具備相同心理素質的人,也會因為選股能力不同,累積財富的速度有所差異,假設A、B 兩人具備以下條件:
● A的選股能力強,一次能找到5支上漲機率高的股票。
● B的選股能力是一般水準,一次只能找到1支上漲機率高的股票。
當兩個人都看錯了1支股票,A還有4檔可以操作,而B就需要時間重找股票,另外,B只有1支股票可以單壓,因此財富累積的過程也會較顛簸。因此,
選股能力好,可以讓手上的王牌更多,對財富而言是加分的事。
選股決定財富速度。僅為情境圖,取自pexels圖/選股決定財富速度。僅為情境圖,取自pexels
舉例:4種投資類型,4種不同的投資成果
我舉幾個朋友的例子,就能了解不同的心理素質,對投資帶來的差異:
1. 聽消息買股票
A有投資經驗,在科技業工作,他不會選股,幾乎都是聽消息買股票,消息來自客戶、產業朋友、廠商等,喜歡用融資重壓,但操作紀律常受到市場影響。
剛開始的投資績效不錯,進入股市時遇到大多頭,許多題材股大漲,加上使用融資重壓快速累積財富,投資3年,資產從300 萬元增加到最高3000萬元。但現在他不做股票了,倒不是因為已經財富自由,而是在某一年投資到地雷股,不斷逢低攤平後遭到斷頭,把錢一次賠光。
2. 當沖、短線交易
B是畢業不久,學生時期就參加社團的上班族,他的投資以短線交易為主,主要是看股票論壇或財經新聞,也和幾個朋友一起行動,從盤中的強勢股或弱勢股做當沖或隔日沖,也會玩玩台指期。
投資結果是第1年沒賺沒賠,第2年買航運股,幾乎每天都當沖好幾次,半年內資產從50萬元增加到400萬元。但後來遇到股市修正,他一直急於回到財富高點,除了當沖之外,也開始玩個股期貨,後來在半年內資產從高點400萬元縮水到70萬元,吐回多數獲利。
3. 持股保守,長期投資
C是一位銀行小主管,有10年投資經驗,並且很有自己想法,雖然不是專職投資,但會簡單的選股,喜歡找有題材的強勢股來研究,曾經歷過幾次的挫敗,但持股很保守,只買大股票,而且持股時間以年計算。他的投資結果是從500萬元資金增加到3000萬元,年報酬率不是穩定賺10∼20%,而是有時候虧10∼15%,有時候又大賺超過1倍,但不變的是持股集中,而且長期投資。
4. 重視風險,執行停損也很乾脆
D是投資行業退休的股市老手,會選股,心理素質也很好。投資以基本面為主,喜歡波段或長線投資,不做短線,並且投資非常重視風險,除了持股分散之外,執行停損也很乾脆,很特別的一點是,即使是再看好的股票,他也從來沒有使用過融資或是期貨。
他的投資結果很穩健,剛認識他時就已有十幾年的股齡,累積7、8千萬元的財富,過了5年後再聚,從他的持股張數推測資產已經超過1.5億元。他分享了一個概念:
我的目標是每年賺20%,不要看20%好像比聽到的少年股神還少,投資久了,複利其實很可觀。
他除了金融海嘯那年虧了8%,其他時間每年報酬率超過20%。他不使用槓桿,也會做資產配置,因此看錯股票也不至於讓財富縮水太多。當遇到持股大跌時,他通常不是先停損,而是去收集相關資料,若當初買進股票的理由沒有改變,他反而會再買更多股票。
能賺到多少錢,還是要回到心理素質
4個朋友中,D的選股能力和心理素質都最高,C的心理素質其次,A和B的心理素質則都不及格。剛開始知道A的投資狀況時,滿羨慕他光聽消息也能賺這麼多錢,但在發現他投資上的致命問題後,再聽聞他從股市畢業也就沒有太意外。
A的致命性缺點就是從來不設停損,他曾告訴我:「只要股票沒賣都不代表虧」,並且虧損時他從不看對帳單:「看對帳單也不能改變什麼,反正船到橋頭自然直。」
延伸閱讀
投資前先認清自己是誰!「股癌」謝孟恭:定期檢視自己的對帳單
停損的紀律常被賭氣打敗,當股價跌到一個臨界點後,很容易因為不甘心而不願意賣股,心想:「現在價格和當初差這麼多,賣了也拿不回多少錢,就繼續擺著算了。」但這樣想之後,股價往往又再往下掉。
A的心理素質不夠,也不具備及格的選股能力,即使資產從300萬元翻倍到3000萬元,終究會再失去,只是時間早晚,因為這是人性,享受到股市帶來的榮華富貴後,就會幻想3000萬元能再賺到3億元,但好運不是常態,該來的還是會來。
因此,投資有很多種方式,無論是價值投資、短線交易,甚至聽消息買股,最後能賺到多少錢,還是要回到心理素質。
《隱市致富地圖:60億操盤手用一張圖,找到上漲超過30%的翻轉人生贏勢股》,股市隱者著,大是出版圖/《隱市致富地圖:60億操盤手用一張圖,找到上漲超過30%的翻轉人生贏勢股》,股市隱者著,大是出版
德國股神比喻股市像「老人牽狗散步」——心理素質決定財富高度,選股決定財富速度 | 一流人 | 遠見雜誌 https://bit.ly/3GD7VNO
為何他總在收盤前1小時下單?韓國「股市蟻神」的機智生活 | 遠見編輯部 | 遠見雜誌 https://bit.ly/3P1kUN1
在韓國股市,散戶被稱作「螞蟻」,而在散戶之中,能滾出好幾億獲利的高手,叫做「超級螞蟻」。韓國神級散戶金政煥,便是其中奇葩人物。
金政煥從理財小白起步,在5年之內,以7000萬韓圜(約160萬台幣)的本金,滾成80億韓圜(將近2億)。
更奇葩的是,他在獨生女尚在讀小學時,就讓她練習進入股市,學習股票投資,希望下一代也能提早獲得跟他一樣的三大自由:時間自由、關係自由、財務自由。
父女二人將超級螞蟻的賺錢祕訣,合寫成《股市蟻神的機智投資生活(第一次買股票就順手)》(台灣由「大是文化」引進出版)。該書上市不到一年,便暢銷超過10萬冊,榮登韓國各大書店排行榜第一名。YouTube累積觀看數高達6000萬次,成為韓國散戶最信賴的投資導師之一。
究竟螞蟻散戶汲汲營營,又能如何擁有聽起來十分美妙的機智生活呢?首先,金政煥給散戶的建議是價值投資心法,其次是選股策略及績優股三大要點。以下是該書精華摘要:
所謂價值投資,是以信任企業價值為宗旨的交易方式。構成企業價值的因素,有淨資產(按:將賺到的錢減去負債,代表實際擁有的金錢)、成長價值、收益、其他無形價值等。隨著因素不同,投資人也被分為多種類型,有將重點放在淨資產的資產價值投資者,也有側重成長價值的成長價值投資者。
在其他人還沒有興趣的時候,率先發現被低估、被忽略的企業,慢慢等待更多投資人跟進,使股價上升。話雖如此,價值投資也不是叫你傻傻等待,你必須看準時機行動,同時也要靈活的調整投資比重。
每個投資人都要知道的抗通膨升息妙招,錢進高殖利率股,REITs更保值
選股之前,先想6件事
買股票就像中樂透,總讓人忐忑不安。儘管我們努力去推估企業的內在價值,卻仍會心生動搖,但這份耕耘,終究會讓我們逐漸「看得到」企業的獲利能力。
所謂「看得到企業」,是指了解一家企業的價值,包括對外的投資,以及看不見的專業技術、市場行銷、護城河(按:對抗同業競爭的能力)等。要挖掘出這些無形的能力、價值,往往必須輔以檢視營收、營業利益。這就好比情人眼裡出西施,我們必須看得到、摸得到企業,才能找到好標的。
那麼該怎麼做?數十年來,即使投資於我而言,就像每天都會呼吸一樣,但我依舊每天都會思考以下這些問題:
▋該看無形的價值嗎?成長股:具有成長潛力,但往往價格較高、風險較大的股票。
▋ 該看有形的嗎?傳統價值股:價值相對被低估的股票、便宜的股票。
▋ 該看整片樹林嗎?總體經濟: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經濟問題,例如:消費、儲蓄、投資等。
▋ 該看一棵樹嗎?由下而上(Top-down):從總體經濟著眼選股。
▋該從高山俯視嗎?由上而下(Bottom-up):從個股的基本因素選股。
▋該看天空的變化嗎?:全球形勢。
現在的股市千變萬化,不僅技術日新月異,產業發展和全球趨勢也是瞬息萬變。甚至一覺醒來,就出現了新的名詞以及相關概念股。光是一天的波動之大,無論是投資小白還是達人高手,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為了順應這樣的時代,我每天都會看投資標的。不過,我也發現,盲目追高讓我慘賠,而原本不抱任何期待的股票,表現卻十分亮眼。這一切都是比別人看得更多、摸得更多的失誤,但同時也是沒有看得更深、更廣所致。
這位教師存股千張月領20萬,本利比公式滾出5500萬資產
尤其是,近幾年5G、材料、零件、裝備、非接觸(因應疫情推出的無接觸服務)和生技領域備受股民關注,造成大家一窩蜂的跟買趨勢股。然而,當我們盲目的跟隨潮流,反而容易錯過近在眼前的獲利。
尤其,在經歷疫情之後,市場上出現不少盈餘驚喜的股票。這些都再再證明,股票投資最終還是要看得廣、看得深,不管是由上而下,還是由下而上。
投資就像登山,不僅要走進森林裡看樹木,還要登上山頂俯瞰整片樹林;有時就連天空的變化,都得留意觀察—─比起看不到的東西,更要去觸摸容易看見的東西。
為了看得廣,我們必須反覆確認企業的財報;為了看得深,我們必須持之以恆的研究產業,乃至企業的變化。如果投資人不努力,就很有可能隨時在市場中黯然退場,但願各位都能藉由正確的股票投資,獲得財務自由!
績優股3要點:安全邊際、持續成長,還要有故事
在買入一檔股票前,一定要看業績表現。而在市場買賣最基本的就是,你必須比別人更快的判斷出,該企業是成長還是退步,而且還要有自己的選股標準。雖然每個人的標準不一,但我認為只要滿足以下3點,就是績優股。
要點1:營收增加,但要預留安全邊際。
基本上,營收增加的企業通常會是不錯的投資標的。當然,在操作股票時,最好還要預留安全邊際,才能買到更安全的價格。
但如果只注重安全邊際(按:替預估的股價打折扣;如果預估股票真實價值為100 元,但實際只花了70 元,安全邊際就是30元),有時反而容易錯失成長股(按:因大多數的優質企業,往往有較高的價格,因此投資機會相對較少)。
要點2:持續性的成長。
獲利能夠持續成長,也是所謂的潛力股。就算沒有超級亮眼的表現也沒關係,但投資人必須看出企業是否具備這個能力。除此之外,相關下游產業鏈是否有成長潛力,也是觀察的重點之一。
延伸閱讀
60億資金操盤手變「股市隱者」,一張選股致勝地圖翻轉財富自由
要點3: 股票要有故事,還要夠簡單。
任何企業都有故事,股票也不例外,而且故事最好簡單到,你能用一個單字說明。尤其我們生活在資訊爆炸的現代,被大眾搜索、提及的次數,以及人們的關注,都是決定股市走勢及報酬的關鍵因素,因此我們必須時常關注市場消息的變化。
比方說,「這支股票為什麼便宜?」「和競爭廠商相比,有多少競爭力?」「下游產業好嗎?」「大股東是什麼樣的人?」「有沒有積壓待發的股票?」「在全球有市場嗎?」等。投資人除了要能提出這些問題,也要能夠快速回答出來。
還有,散戶常常衝動地一開盤就下單,我卻在收盤前1小時才下單。因為資本雄厚的「超級螞蟻」或法人,在開盤(按:台股開盤時間為9點整,收盤時間為下午1點半)後會先觀望市場,如果市場不是那麼活絡,就將股票留給焦急的散戶,悠閒地做其他事情。
等到距離收盤剩不多時間的時候,他們才開始看盤,而且此時他們會發現,大部分盤勢真的如他們所預測的一樣變動。因為他們有確實做好功課,所以當然能得到很高的報酬。
如果要在早上買賣股票,請務必只進行少量交易。當然,這可能讓你錯過進出的時機點,但同時也能幫你養成減少損失的習慣,所以我會推薦新手們在收盤前1小時開始買賣。
為何他總在收盤前1小時下單?韓國「股市蟻神」的機智生活 | 遠見編輯部 | 遠見雜誌 https://bit.ly/3P1kUN1
上市不到一年暢銷超過10萬冊,
榮登韓國各大書店排行榜第一名!
YouTube累積觀看數高達6千萬次,
韓國散戶最信賴的投資導師第一名!
博客來-股市蟻神的機智投資生活(散戶實戰技巧) (電子書) https://bit.ly/39KtlMw
在韓國股市,小型個人投資者(散戶),被稱作「螞蟻」,
而在散戶之中,能滾出好幾億獲利的高手,叫做超級螞蟻。
本書作者金政煥,就是一個從理財小白開始,
在5年之內,將7000萬韓元(約160萬臺幣)
滾成80億韓元(將近2億)的超級螞蟻。
由於選股精準,被廣大的韓國散戶譽為投資人最信賴的股市蟻神。
他有個和自己長得很像的獨生女,為了讓女兒也能透過股票投資,
提早獲得跟他一樣的3個自由:時間自由、關係自由、財務自由,
他在女兒讀小學時,就讓她練習進入股市,傳授超級螞蟻的賺錢祕訣。
本書是由金政煥和他13歲小女兒共同執筆。
他的「第一次買股票就順手」,講的是投資心法,
本書則是操作入門書,從選股、估值、K線圖,到判斷市場預期及產業分析,
是人人都能學會的散戶實戰技巧。
◎撿到便宜還是買貴了?蟻神這樣判斷
財報數字密密麻麻,蟻神只留意3個數字:營業收入、營業利益和投資金額,
再用5大指標,判斷這股票現在是便宜還是貴。
怎麼計算昂貴價、合理價、便宜價?蟻神有獨門公式。
◎股海訊息這麼多,哪些才是真利多?
.蟻神心中的好股票有3點:安全邊際、持續成長,還要有故事,要去哪裡找?
.普通股、特別股、庫藏股,這3種股票哪裡不一樣?
.當公司宣布無償配股、現金增資或企業分割,對散戶是利多還是利空?
為什麼新手買股最常被外資割韭菜?怎麼看新聞,才能買對飆股?
看蟻神怎麼寫「明牌報告」,這樣預測行情,才不會受傷。
◎買進靠技術,賣出是藝術
新手買股,先持有1到3檔就好,這樣勝率最高。
還有,一家公司若沒有業績支撐,話題再強也別急著加碼。
技術分析百百種,其中最不會騙人的數字就是:交易量,為什麼?
蟻神最厲害的絕招:賣出前就要先想好下次要買進什麼股票,
絕對不讓自己的錢有太多空窗來喘息。
股市蟻神的機智投資生活,實戰操盤大公開。
練好這些基礎功,就是你行走股市的輕功。
推薦者
K線捕手/楊忠憲
倍數飆股達人/艾致富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金政煥
韓國散戶最信賴的投資導師。每當股市大跌,比起看新聞,散戶們會先請教他。
韓國成均館大學經營專業研究所MBA畢業,曾任ADCAPSULE soft公司副社長、e三星中國部長、e-SKetch代表董事、VALUE 25代表理事,並修習史丹佛大學高階經理人課程,現為K Space代表理事與YouTube「Super K—超級螞蟻金政煥」創作者。
金利晏
現年13 歲,就讀國際學校中學部6年級。為了延續爸爸的夢想而不斷努力兼顧學業與投資學習,目前已懂得自己分析企業,進行價值評估。
此外,她也有經營YouTube頻道「iANTrillionaire」,希望透過影片,為投資新手,帶來「我也做得到」的希望與勇氣。
譯者簡介
林倫伃
臺灣藝術大學電影系畢業,旅居韓國近十年,曾任臺韓影展及韓國視覺特效公司,現為自由譯者。喜歡轉換文字帶來的樂趣,譯有:《資深銀行員偷學客戶的錢滾錢祕笈》(大是文化出版)。
聯絡信箱:lunyulin@gmail.com
目錄
推薦序一從韭菜變股市蟻神,他只靠散戶實戰技巧/楊忠憲
推薦序二80%的散戶都在虧錢,蟻神教你練好基礎功/艾致富
前言人人都能學會的散戶實戰技巧
第一章撿到便宜還是買貴了?蟻神這樣判斷
1.財報密密麻麻,我只留意3個數字
2.5大指標,判斷這股票現在是便宜還是貴
3.蟻神的合理股價計算公式
4.昂貴價、合理價、便宜價,怎麼算?
5.估值先看產業,每個產業的本益比都不同
第二章股海訊息這麼多,哪些才是真利多?
1.選股,我先想6件事
2.績優股3要點:安全邊際、持續成長,還要有故事
3.聽市場預期會漲到多少,你就等著被割韭菜
4.新手,先研究一、兩支股票就好
5.想搭政策順風車,小心被甩下車
6.普通股vs.特別股,哪個賺比較多?
7.對抗通膨的最好方式,定期配息股
8.庫藏股不只抗跌,還能買人心
9.無償配股、現金增資,這是利多還是利空?
10.企業分割,多半是利多
11.連續3年都虧損的公司,早點脫手
第三章 買進靠技術,賣出是藝術
1.再好的股票,不到合理價,不買
2.買股不貪多,前提是找到10倍股
3.持有1到3檔就好,成功率最高
4.沒有業績支撐,話題再強也別加碼
5.最好的買賣時機,都藏在K線裡
6.最不會騙人的數字,交易量
7.回檔是必然過程,散戶請耐心觀望
8.財富自由的第一步,慢想
後記 蟻神基礎功,是行走股市的輕功
看更多
序
推薦序
從韭菜變股市蟻神,他只靠散戶實戰技巧
K線捕手/楊忠憲
我已經很久沒有閱讀關於基本面的書籍,但這次收到《股市蟻神的機智投資生活(散戶實戰技巧)》這本書,一翻開就忍不住一直看下去。
作者金政煥完全打破一般產業分析和基本分析書籍的缺點,非常適合沒有財經會計背景的讀者或是投資新手,因為這類書籍往往艱澀難懂,甚至讓人昏昏欲睡。
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述基本分析最重要的3個財務報表,也就是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以及如何拆解一家公司,並且從中找出優質潛力股。
除了最基本的財務指標以外,例如:每股盈餘(EPS)、股東權益報酬率(ROE)、本益比、股價淨值比(PBR)、每股淨值等,作者還以豐富的生活案例,結合適用不同產業的股價計算方式,教你按照步驟就能找到有潛力的成長股。
與一般價值型投資書籍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他具體論述了滾動修正的方法,而非一成不變的套用傳統的基本面框架。
另外,書中還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價值投資不等於緊抱不放。」很多人認為長線投資或者是價值型投資,就是買進之後就不再管。對此,作者的觀點可是說妙趣橫生。他說,這就像是「把股票放到發霉」──不少投資人都是毫無計畫且盲目的抱著股票,整天幻想著有一天股票會幫自己賺大錢。
但是,作者說投資絕對不是這樣,必須根據股價高低,一邊交互買賣投資組合裡的股票,一邊調整資金比重,價值投資絕對不等於盲目的等待,那只會變成幻想以及空談。
而且,買賣股票不能只看心情,更不能僅憑「感覺」,而是要理性且機械式的進行操作。書中也列舉了不少案例,可作為調節持股比重的參考。
最重要的,這本其實是作者寫給獨生女兒的股票書,當中加入了大量父女之間的問答,以及很多有趣的小故事和案例。
例如,股神巴菲特在2019年投資美國食品巨擘卡夫亨氏公司(H. J. Heinz Company)失利,之後又在2020年認賠賣出航空股、拋售部分金融股,就連巴菲特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雖然本書主要以基本面為出發點,但在最後一章「買進靠技術,賣出是藝術」,除了作者獨門的投資心法和策略之外,也介紹了技術分析、趨勢分析、K線圖、價量關係等進階版內容;以及在熊市或牛市中,身為投資人分別應該具有什麼樣的心態和準備;必須對市場要保持敏銳度,才能跟上世界的快速變化。
不論你是初學者,還是投資老手,相信《股市蟻神的機智投資生活(散戶實戰技巧)》這本書,都能帶給你嶄新的觀點和拓展你對投資的視野。
80%的散戶都在虧錢,蟻神教你練好基礎功
倍數飆股達人/艾致富
股票投資有多種學派,雖說各門派都各有擁護者,但實則並沒有所謂最好的投資方式,端看個人如何依投資頻率、個性,找出一套相對適合自己的模式。也就是說,其他人的方式不一定適合自己,唯有不斷去嘗試、改進,找到自己能穩定賺錢的模式,然後紀律化的操作,才是最棒的投資方式。
不過,一本好的股票書,我認為一定要談及世界級投資大師所倡導的觀念與心法,畢竟這些都是千錘百鍊的菁華,在經歷多次股市多空之下,依舊能創造出相當不錯的獲利績效。這就如同武學中的內功,內功要扎實,才來講究武功招式,然而多數投資人為求速成,往往只求投資方法,卻忽略觀念與心法的重要性,這也是為何80%以上的散戶都在虧錢。
《股市蟻神的機智投資生活(散戶實戰技巧)》這本書,主要以財報分析為主,新聞消息、技術面為輔,每篇都會搭配投資大師的觀念,並以安全、穩健為前提,教你尋找具有大波段、大成長的個股。
尤其是,全球多數國家股市面臨高檔、漲多,「股價週K線仍處在長線上的低基期位置」、「產業未來前景持續看好」、「財報逐步轉佳」的選股策略已成為主流,但這同時也代表風險會大增,因此能否找到股價仍在低檔、產業具未來性、公司獲利逐步轉好,甚至開始出現穩定或高速成長,正是獲利關鍵──而如此兼顧風險與成長的選股策略,就是作者從入門小白滾出2億身家的操作技術。
雖說在學習上,比起使用單一分析方式,作者的方法較為困難,卻能幫助投資人打好專業功夫。此外,本書也透過條列式重點,讓讀者能夠更快速掌握財務分析。尤其,作者還依成長型個股、地雷股,教讀者如何看出其中端倪,而非僅僅只是教科書式的照本宣科。
無論是再好的股票書,最終還是回歸到實際操作,而最快、最容易的方式,就是以步驟教學,一步一步的教讀者如何去做,並搭配實務案例、常見問題的解決對策。
我認為,這本書除了有非常實用的投資觀念與模式之外,在內容編排上也別出心裁。對於股票初學者雖稍具難度,但我建議讀者一定要多閱讀幾次,因為這對新手大幅增進投資功力是很有幫助的;對於已具備一定專業與經驗的讀者們,更是可以拿來修正、省思或補強自己的操作模式與觀念,非常適合推薦給各種程度的投資人!
前言
人人都能學會的散戶實戰技巧
我的第一本書是《股市蟻神的機智投資生活(第一次買股票就順手)》,讀完第一本之後,各位的感想如何?每個人的想法不盡相同,但如果你正在翻閱這本《股市蟻神的機智投資生活(散戶實戰技巧)》,那就代表你已經做好上場的準備。
第二本,我會以我個人的實戰經驗,引導你踏上股票投資的成功之路。從散戶必學的實戰技巧,像是如何挑選好公司、規畫投資組合、計算估值、分析K 線圖,到了解主流股、概念股、供需和交易量等基本概念,我都會詳細逐一介紹。
當然,這些並不是成功祕訣,更不是解決方法,它只能引導你達成獲利的夢想。想要獲取高報酬,最終還是得靠自己的努力。因此,我希望,即使偶爾出現艱澀難懂的內容,大家也不要在中途放棄,務必慢慢讀至融會貫通。
買賣股票就好比人生,任誰都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就連專家預測天氣預報也會失準。但只要我們盡可能的發揮智慧和知識,極有可能提早實現財富自由。為所有螞蟻加油!博客來-股市蟻神的機智投資生活(散戶實戰技巧) (電子書) https://bit.ly/39KtlMw
股神巴菲特在2001年12月時提出論點,採用股市總市值除以GDP或GNP(國民生產總值)的比值,做為判斷整體股市是否過高或是過低,若採GDP為基數,數值逾160%則判讀股市有過熱之虞。 台股22日市值達34.15兆元,而行政院主計處公布的2017年GDP水位則達17.79兆元,按巴菲特指標計算,水位已達191%,即將向200%,引發台股過熱的恐慌。 香港股市22日市值約4.12兆美元(32.32兆港幣),然2017年GDP達3,414億美元,巴菲特係數高達12倍,台股才挑戰兩倍,顯示此一魔咒不足為懼-就成交量來看,「要在1,300億元、甚至是2,000億元以上,才稱得上大量」,台股22日成交量約1,274億元,仍然在安全範圍內 http://bit.ly/2MF6mUZ
散戶常見「賠錢原因」有哪些?他列7大慘況:賠到爽 https://bit.ly/3b0fVsk
為了增加收入,不少人除了下班做副業外,也積極學習投資。就有網友好奇,投資股票「散戶常見賠錢原因有哪些?」引發討論。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投資經典心態。(圖/翻攝自PTT)
昨(26)日有網友在PTT指出,「散戶常見賠錢原因有聽消息買股票、漲到離月線有夠遠的時候才買、賺一點點就落袋為安、不停損還攤平,遇到大跌賠到爽」。
原PO也列出,「股價邊漲邊放空、要長期投資結果砍在阿呆谷、玩當沖、害怕虧損,導致無法按照紀律操作」等7點,他也貼出《投資經典》圖,完美詮釋了散戶在股價各階段呈現出的心態,也讓原PO好奇「散戶常見賠錢原因還有哪些?」
網友看了紛紛表示,「自以為股神買飆股」、「個人經驗覺得最傷的是追高」、「追高殺低,看新聞買股」、「買定存股,賺被動收入,結果套牢,慘賠殺出」、「看出貨台買股」、「追高不是問題,重點是不停損」、「聽明牌」、「加入散戶Line群,聽裡面散戶分析買股」、「小獲利就了結,大套牢卻一直捏」、「不怕死,低到變壁紙都相信還會漲」、「膽小、貪婪、沒耐心」
「柑仔店」吸金4.6億 主嫌3姊弟遭聲押禁見
分享「柑仔店」吸金4.6億 主嫌3姊弟遭聲押禁見到Facebook 分享「柑仔店」吸金4.6億 主嫌3姊弟遭聲押禁見到Line 分享「柑仔店」吸金4.6億 主嫌3姊弟遭聲押禁見到Google+
男子陳文宏涉嫌在開設的雜貨店地下室開設說明會,以代操股票,年息60到83%,聯手哥姊,吸金逾4.6億元。(記者陳慰慈攝)
2017-11-08 07:15
〔記者陳慰慈/新北報導〕新北市三重區陳文鶯、陳文隆、陳文宏姊弟三人,涉嫌組成家族吸金集團,以「柑仔店」為掩護,在陳文宏於開設的雜貨店地下室開說明會,以代操股票、保證獲利,年息60到83%,吸金逾4.6億元,新北地檢署昨依違反銀行法,約談陳家三姊弟到案,今凌晨訊後,依有串證之虞,向法院聲押禁見三姊弟。
女子陳文鶯(前)涉嫌聯手兩個弟弟,吸金逾4.6億元,被依違反銀行法移送新北地檢署複訊。(記者陳慰慈攝)
女子陳文鶯(前)涉嫌聯手兩個弟弟,吸金逾4.6億元,被依違反銀行法移送新北地檢署複訊。(記者陳慰慈攝)
女子陳文鶯(右)涉嫌聯手兩個弟弟,以雜貨店為掩護,吸金逾4.6億元,被依違反銀行法移送新北地檢署複訊。(記者陳慰慈攝)
女子陳文鶯(右)涉嫌聯手兩個弟弟,以雜貨店為掩護,吸金逾4.6億元,被依違反銀行法移送新北地檢署複訊。(記者陳慰慈攝)
涉嫌與姊弟聯手,吸金逾4.6億元,男子陳文隆(右)被依違反銀行法移送新北地檢署複訊時,面對媒體追問「覺得被冤枉嗎?」他深深嘆了一口氣。(記者陳慰慈攝)
Headline
涉嫌與姊弟聯手,吸金逾4.6億元,男子陳文隆(右)被依違反銀行法移送新北地檢署複訊時,面對媒體追問「覺得被冤枉嗎?」他深深嘆了一口氣。(記者陳慰慈攝) Headline
檢調調查,99年起,陳家三姊弟以投資代為操作股票為由,以每單位10萬元,游說民眾投資,「要大家不要錯過這次發財的機會」,宣稱保證獲利,年息最高達83%,還不定期推出優惠方案,投資者如小孩出國唸書或考上私校,均可提供無息貸款,此外,逢年過節還會發放2000元紅包,出手大方不手軟。
因每年均有高獲利,不少投資人覺得太好賺,拿回部分利息後,本金加碼再投入,並「呷好到相報」,親朋好友一個拉一個加入,甚至還自己站出來,在說明會分享,讓這個家族集團6年來,吸引670位民眾掏錢投資,投資者遍布全台,吸金逾4.6億元,直到今年9月發不出利息,投資民眾始知受騙。
新北地檢署企業犯罪專組檢察官姜長志,昨指揮法務部調查局新北市調查處搜索雜貨店與姊弟三人住處等地共5處搜索,查扣相關帳冊及現金50萬元,並約談陳家三姊弟到案說明,以釐清案情。
台股慘綠怎麼辦?別怕!快用這 4 招,搭上「大戶列車」逆勢賺 12%!
瀏覽人次 : 12219 撰文者:陳昱璋 標籤:CMoney官方, 讀書心得, Stanley, 權證小哥
7月 2015年
28
收藏
(圖片來源)
最近台股很不穩定,
受到希臘危機、大陸股市影響,
股市經常小漲大跌,
很多人應該跟小編一樣,
好奇有沒有股市跌,照樣賺錢的方法 QQ
有的~有的~
下面就要來介紹 4 招,
利用 權證 在股市慘綠時,
照樣賺錢的方法,
這些方法很簡單,
因為股市不穩時常給大戶操作空間,
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大戶舉動,
跟著大戶下單,
就能在逆勢中賺取傲人獲利囉!
( 贊助商連結 )
1. 緊盯短線大戶,
跟著他們賺快錢!
大戶逼券商買賣股票
藉此控制股價趨勢
有一種大戶,
我們稱為「隔日沖大戶」,
這種大戶抓住標的股價向上趨勢,
大量買進認購權證,
逼使發行商必須買入更大量股票避險,
藉此又推升股價,
隔日後再把認購權證倒回給券商,
這時券商會將避險股票賣出,
標的股票價格又會下跌。
反方向也一樣,
若標的股票有下跌趨勢,
隔日沖大戶也會大量購入認售權證,
逼迫發行商賣出股票避險,
使股價下跌,
隔日再把認售權證一次出脫...
這種操作方式需要大量資金,
因此散戶會集結「幫派」合作,
最著名的是「群益幫」,
他們進出的分點只在群益證券,
分布在海山、丹鳳、上新莊、大興幾個分公司。
(圖片來源)
跟著隔日沖大戶下單,
就可以搭上順風車賺錢
認真盯著這些隔日沖大戶,
跟著他們下單,
當他們做多權證時跟著做多,
當他們放空權證時跟著放空,
即使不加入他們,
也一樣可以搭上「大戶列車」,
享受主力作手幫推的快感~
例如昨天(7/27)台股一路向下時,
大戶大量買進 大立光(3008) 認售權證,
導致券商賣出標的股票避險,
大立光一路狂跌,
大立光認售權證則上漲。
資料來源:籌碼 K 線
資料來源:籌碼 K 線
如果我們能在 7/27 認售權證最低價 1.6 元買進,
7/28 一大早以 1.79 元賣出,
報酬率高達 12%!!!
資料來源:挑選權證小幫手
用軟體監控大戶動向
一有訊號立刻下單
有人會問,
我們該如何知道大戶是否開始放空了呢?
這邊要介紹一個很好用的軟體:
盤中獨門監控
這套軟體可以幫我們監控大戶購買權證的行為,
只要有連續大單做多或放空股票,
系統就會「逼逼叫」示警,
從左列也能清楚看到有哪先連續大單喔!
下面這張圖,
就是用 盤中獨門監控 監視大戶連續買賣行為
像這張圖有一整片連續紅色,
就代表 7/28 早上 9 點一開盤,
大戶就連續倒出 7/27 買的認售權證,
等於是做多行為,
所以用紅色表示。
資料來源:盤中獨門監控
這時候券商也買回股票,
股價開始上揚,
最高點來到 3225,
大家也可以考慮在上揚時買認購做多喔!
資料來源:盤中獨門監控
2. 發現慢慢布局的大戶,
也跟他們一起布局~
與隔日沖大戶大量下單、隔天急殺不同,
有一種大戶買得很慢,
常慢慢買進某標的股票權證,
而且一買就會放一段時間,
我們叫他「波段大戶」。
權證有時間價值,
波段大戶放著權證一段時間顯然不合理,
除非他們非常確定某檔股票會大漲或大跌,
因此合理的解釋可能是波段大戶有「電話線」,
事先知道了股價動向,
因此緩緩買進權證布局,
等待大漲或大跌時機。
遇到這類大戶,
跟遇到隔日沖大戶一樣,
也跟著他們買權證,
當他們賣出權證時,
同樣跟著他們賣,
甚至可以放空,
通常不會跟錯。
(圖片來源)
3. 找出股價的天花板與地板,
抓住反彈時機!!!
遇到股價大跌或大漲的情況,
上面第 1 點跟著隔日沖大戶是從籌碼面來分析,
如果大家不放心,
我們也可以從技術面來看,
股票是否有反彈空間。
這時就要用到 地板天花板反轉價位監控表
這套軟體可以根據過去統計資料,
畫出股價可能觸頂反彈的天花板,
或觸底反彈的地板。
以下圖 大立光(3008) 為例,
7/27 大立光在大戶放空下已跌至地板價位,
適合買進搶反彈,
果不其然隔天 7/28 就反彈會去了!
資料來源:地板天花板反轉價位監控表
要注意的是,
搶反彈就像搶銀行,
因為不確定反彈會持續多久,
有賺錢趕緊獲利了結,
免得情勢再度逆轉,
就得不償失囉!
上述 3 招非常適合在股價下跌時,
抓住反彈的時機、提高獲利,
小編最後再補充 1 點,
如果你「賭性堅強」,
或有閒錢可以運用,
就推薦你使用下面這招...
(圖片來源)
4. 買樂透權提高獲利
我們可以把一小部分的錢,
例如整體資金的 1 %,
拿去買高槓桿的股票,
高槓桿意謂高風險,
高風險意謂高報酬,
只要期望值是正的,
我們就可以試著賭一把,
來提升整體報酬率喔!
高槓桿的「樂透權」必備以下條件:
‧ 價平,架內外<10%
‧ 低穩波,隱含率<60%
‧ 快到期,剩餘天數 5~60 天
約接近到期日的權證,
時間價值越低、槓桿越高,
這樣的權證很危險,
但獲利同樣很可觀,
我們可以選擇 20 日波動率> 40%,
近日權證活潑一點,
勝率比較大。
( 贊助商連結 )
介紹完上面 4 招,
下次在遇到台股慘綠,
千萬別太緊張呀~
我們可以:
1. 用 盤中獨門監控 查看大戶動向,
如果有急殺就跟著放空,
隔天在力馬跟著大戶做多回來;
2. 用 地板天花板反轉價位監控表
買入標的股票跌到地板的權證
大盤慘時常是過度恐慌,
只要買入跌太多的權證,
就能搶反彈獲利喔!
股票漲的時候,
這些招式一樣能用,
下次大漲大跌都知道該怎麼做啦 ~
台股慘綠怎麼辦?別怕!快用這 4 招,搭上「大戶列車」逆勢賺 12%! - https://goo.gl/bK1AHx
--------------------------------
2015/10/12
大師的操作心法:科斯托蘭尼的關門弟子—里斯
引用本文加入書籤轉寄本文
投機,
能給自己賺錢機會財的可能,
但也被認為是一種冒險,
德國人是個運用他們「相信邏輯」的民族底蘊,
嘗試找到「最合理的冒險良機」,
當風險發生時,哪一招才能有效減緩衝擊?
沒有絕對答案,
德國人的邏輯很簡單,
該守規矩的部分守規矩,
才能把力氣花在更有加值效果的地方。
里斯(Stefan Riβe),
是德國投機之神科斯托蘭尼(「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作者)的關門弟子,
也是德國最著名的「現役」投資人,
在民風保守的德國,
他不斷鼓勵投資人多承擔一些風險,
賺取更多合理的報酬,
也有一套「安穩嘗試投機冒險」的獨特邏輯。
時常說,永遠要和市場絕大多數的聲音反向操作。
里斯18歲那年得到了科斯托蘭尼的電話號碼,
高中畢業決定放棄讀大學,直接投入證券市場當營業員,
自此開啟了一段與眾不同的生命之旅,
他盡得大師真傳,兩人合寫了3本書,
從師徒變成互相激盪思想的夥伴。
如今,
里斯已成為德國最著名的股市投資人,
成名原因並非他是少數能夠長期貼近科斯托蘭尼,
獲得大師親授心法的交易者。
據統計,
他在金融海嘯後的2009年至2012年間,
整體投資報酬率高達2554.3%,
今年以來的投資報酬率超過5成,
數字揭露後一時之間又成為德國財經界熱門的採訪對象。
里斯靠下述四招,短線操作勝率超高。
1. 短線投資者的心理素質:
不要怕犯錯,
重點是要檢討、判斷錯誤發生的原因,
並且僅記教訓。
2. 短線投資者的進出準則:
長線投資時可以設定預期目標,
買進或賣出的依據是市場情緒過冷或過熱。
3. 短線投資者的最佳機會:
當指數價位出現極端值時,
市場多數人的看法都是錯的,
此時進行反向操作,致勝率極高。
4. 短線投資者的頭號大敵:
「這一次,要把上次輸掉的錢全部賺回來!」
這個念頭是所有投資行為的大忌。
里斯認為,短線投機交易與長線資產配置兩者可以互相配合,
例如
從投機部位賺到的錢可以轉入長期資產配進行再投資。
因此,
他給定存族的建議是,
嘗試長期投資在地企業,從中體會股市波動,
給配息族的建議則是,不要投入太多資金,
否則將失去賺複利的機會。
-----------------------
短線投資者的心理素質:
不要怕犯錯,重點是要檢討、判斷錯誤發生的原因,並且謹記教訓。
短線投資者的進出準則:
長線投資時,你可以設定預期目標;但若進行短線交易,你要忘記獲利目標,買進或賣出的依據,是市場情緒過冷或過熱。
短線投資者的最佳機會:
當指數價位出現極端值的時候,市場多數人的看法都是錯的,此時進行反向操作,致勝率極高。
短線投資者的頭號大敵:
「這一次,要把上次輸掉的錢全部賺回來!」這個念頭,是所有投資行為的大忌。
------------------------------------------
看統計學碩士如何做到勝率超過50%
2016-06-17 15:34:06
【投資歷程】「發現在股市勝率超過50%的方法」
問:為何會步入股市呢?
Stevevai1983:我是計算機本科,統計碩士。目前從事專業統計數學建模,數據分析已經8年。這些經歷對我投資的影響是巨大的。我覺得投資就是機率學,必須對數字敏感。
我只參與自己評估勝率能超過50%的遊戲。根據周圍親戚的實際虧錢經驗,我本身是很反感股市的,所以工作後也沒有開始投資。
轉折點是2014年,讀了《聰明的投資者》這本書以後我認為價值投資是一個勝率超過50%的策略,裡面嚴謹保守的思維,我認為是股市投資的核心,同時我發現了股市分析的樂趣。
從此開始讀大量書籍:格雷厄姆,巴菲特,林奇,西格爾,大衛斯文森等大師的經典書籍都讀過,還有一些公司金融,CFA教材,專業會計教材等。
我2014年開始投資海外股市。2015年才來A股。2014年收益23%。2015年A股部分收益31%(因為定投加大分母所以收益率還被低估了),總組合收益21%。
問:您覺得靠股市實現財務自由可能嗎?
Stevevai1983:投資的信心來自我是學霸的學習能力,極有耐心的性格,大學統計專業和統計工作。完全可以實現財務自由,不過需要很長的時間慢慢複利積累。
問:您現在管理幾位數的資產?預期年化收益率是?
Stevevai1983:目前我投資資產為7位數,非股票部分主要為能產生現金流的資產——高租售比的出租房。股票資產雖然增長速度不錯,但是目前不到7位數,占家庭流動資產的100%。目前我對我整體現金流產出能力還不夠滿意,未來還需繼續投資穩定現金流類資產。穩定的現金流是我投資模式的基石。等到每月現金流夠了以後,未來的所有投資都會是證券。我的預期年化收益率為12%。
問:家庭流動資產全放股市是不是太多了?能保持一顆淡定的心嗎?巴菲特大師不是說「閒錢」放股市嗎?
Stevevai1983:我說的流動資產就是閒錢。當然不能影響日常生活啊。比如一個家庭一個月賺2w日常開銷用1w。那麼把剩下的1w投資就好了。當然銀行里要存一點小錢以防意外。我就是這麼做的。除非你是富二代那麼最靠譜的第一桶金就是自己慢慢存錢投資。
問:您現在是如何分配工作和研究股票的時間?
Stevevai1983:有時間的時候就刷刷雪球。晚上看公司公告,報表,研報等。有空就聽聽耶魯公開課,目前已經把2門金融學聽完,還準備聽很多課程比如心理學,資本主義分析,博弈論等等。一開始瘋狂讀書的階段是很累的,不過我現在已經過了這個階段。
【成長曆程】「滿倉的前提是純權益類資產(股票),但他們走勢不相互影響」
問:您入市以來是怎麼操作的?能講講投資思路的變化嗎?
Stevevai1983:我是閱讀完無數書籍以後才開始正式操作,開始就是格雷厄姆式的價值投資:也就是買入我認為價格低於價值的股票,並適度地分散投資。
2015年A股累計收益31%,股災回撤不大。因為我當時是半倉股票,半倉分級A,參與了3次分級A下折。其中2次收益非常恐怖,一次超過20%,還有一次17%。分級A的收益對沖了一部分股票的虧損,然後在10月反彈中就創新高了。
接觸分級A是靠萬能的雪球,去年5月我關注的幾個人開始聊到分級A可能有黃金坑。因為這些都是我認可的有真才實學的高手,作為一個學習、閱讀能力很強的人,我遇見什麼新東西總喜歡最快速度翻閱大量資料來學懂。我馬上就了解了分級基金原理和3種套利模式:合併折價贖回套利,申購溢價拆分套利,A類下折套利。為此還開通了一個戶(能買入當天合併的,合併折價套利只承受一天波動)。
那時候,我也覺得股市整體太瘋狂了。買入分級A的想法是最多2年肯定會出現下折,按照當時的折價率年化收益加上利息能超過14%相當不錯。結果沒過多久股市就崩了。
分級A最恐慌的時候是7月8號,那天分級A全線跌停,因為謠傳贖回有問題。當時的情況是A股有大量停盤的股票無法賣,千股跌停導致流動性進一步枯竭。我也有點害怕,所以去查了中證網站分級A對應的指數成分股。找停盤少的買入。股災2.0以後我就開始逐步加倉藍籌,到10月底左右就滿倉了。
2015年下半年加入了現代金融理論:有效前沿來優化配置大類資產。有效前沿理論讓我2016年一直滿倉也只虧了0.9%而已。目前感覺良好。
大致來講我的投資風格是先求不敗。我花了大量精力我研究如何能讓我不敗。有效前沿來最優化配置資產的同時,用價值投資來深耕細分類別,同時適度分散(每個類別8~15個股組合)。定投來持續投入。這個體系我認為風險已經相當的小了,也是我自信的來源。
投資體系里的一個核心假設就是:我未來一定會犯非常多的價值判斷錯誤,所以投資體系必須具有極高的容錯率。
同時長期潛在收益不能低,方式就是滿倉純權益類投資。滿倉的前提是你必須分散到幾個相關性低的市場。假設我只買A股我不會滿倉的。肯定會用保守的靜態平衡或者激進一點的動態平衡來管理。靜態平衡好處是非常穩定,代價是長期收益肯定不如滿倉。動態平衡就是有擇時的因素,所以難度大得多。用得好的人可以比滿倉的收益還高。當然這個超額收益就來自擇時。
問:有效前沿該如何理解呢?
Stevevai1983:簡單說一下:你想長期收益率高,就必須買入高收益的產品。比如股票,同時倉位不能低。但是買入高收益產品同時倉位不低,那麼你承受的波動也就會很大。有效前沿理論就是利用不同資產的非相關性來分散風險同時優化配置。達到不降低長期收益率的前提下把波動降低到最低。
*私人洽購亦可致電 1333-28-77772 聯繫客服
【投研理念】「先做大類資產配置,再選優勢龍頭」
問:我注意到,雖然您入市時間不長但投資理念和方法比較成熟,能講講嗎?
Stevevai1983:我的投資體系,基本以資產配置為主,2個細分市場選股,放棄了擇時這個手段。我的長期投資目標是:在超過30年的時間段保持年化12%的收益率。
我把除了居住房的資產和平時開銷以外的所有錢都會投入權益類產品,所以一套投資體系必須保證足夠的安全並且有強大的容錯空間,並且在極端情況下回撤也不會過於誇張。還要保證我未來犯錯,誤判的時候也不會遇見重大打擊。同時保證不錯的收益率。
總的來說,要提高收益率就必須維持權益類資產在高比例,但權益類資產風險是很大的。這個難題直到我研究了耶魯基金的配置以後才得以解決:定投配合權益資產為核心的多元化分散配置。
收益的3個來源:資產配置,擇時,選股。除非在極端泡沫的情況下,我在未來將放棄擇時這個手段,倉位永遠保持在不低於90%的位置,然後利用大類資產多元化來化解一部分高倉位的風險。
理論可以簡化為找到足夠多的多元化關聯度低的權益資產。最理想的情況是AB關聯性為0,也就是A完全不影響B的走勢。
我要投資的資產為A股,港股,紐西蘭股市,澳大利亞股市(資源股為主比如石油,鐵礦石),美股,海外商業地產,海外出租型小型公寓。
紐西蘭估計因為太偏遠和小所以和主流歐美的日關聯性相當的低,可能就是弱跟隨的套路。「啊呀美股了一點和我們沒關係,連續跌多了?我們也跌一點吧」。這裡的REITS是紐西蘭的海外商業地產,也是非常獨立的資產,和本國的股票市場都只有不到30%的周關聯度。最後要注意的是危機的時候各大資產的關聯繫會突然升高:大家一起跌。但是危機過後還是按照自己的節奏來走。
分配大類資產的方法
有了這些大類資產類別,該如何分配呢?這時候現代金融理論資產定價模型就派上用場了。每個市場作為一個整體其長期收益率和波動率是比較穩定的,資產定價模型用於具體的配置股票組合是不靠譜的,但是用於大類資產配置卻是很有用。
如果大類資產的選擇和配置完成了,下一步就是每個細分資產的操作。我把這裡分成了主場客場。主場為A股和紐西蘭股市包括REITS。其餘的都是客場。客場一律用指數投資。主場則使用價值投資為理念的選股模式。
主場投資資產類別介紹:
A:海外商業地產REITS。REITS是以股票的形式在交易所交易。REITS大致就是一個公司管理很多地產收租然後每年派息利潤的90%。
REITS還可以細分很多類型,比如:1)大型零售,類似家樂福,伊藤這種。這種出租通常很穩定而且簽約時間很長。我投資的那個平均租約為8年以上,出租率是99%,基本上全是大型食品超市。按照我買入的價格目前是6%的股息。
2)醫院地產。各種醫院和診所。這類地產的出租是最穩定的,租期也是最長的。通常平均租期能超過12年!絕對的優質資產。但是因為太優質所以價格一般有高溢價,股息反而低了只有4.2%左右。如果有機會等溢價下來這個將是最穩健的類別。
3)工業地產。這種出租率也挺高的。只要不出現嚴重的蕭條通常問題不大。但是對抗蕭條的能力要低於上面2種。
4)辦公樓。這種應該是最難保證出租率的也是對抗蕭條能力最差的。不投資這個。居住地產通常比商業地產具有更大的波動性。我選擇的是升值空間小,租售比高的熱門地段。
REITS是一年4次分紅,居住地產每月收一次房租。這個類別的另外一個核心作用是提供源源不斷的定投彈藥。
B:紐西蘭股市。大致就是一個高利潤派息比例,非常慢節奏,流動性極低的市場。
C:A股。A股就是大家的主場了,我歸納為3種股票:價值股,成長股,渣渣股。渣渣股就不碰了,價值股就是被低估的股票,成長股必須是真成長不是全靠外延式成長的。比例大致是7成價值股,3成成長股。
客場的投資全部以指數形式,比如美股納斯達克指數,澳大利亞礦業指數,香港的恆指。為什麼是恆指?因為恆指有很多在A股不上市的大公司,還有騰訊這種最牛的成長股。
選澳洲股市和紐西蘭股市為第2主場,主要是因為我比較熟悉,這2個地方的股市給人很淳樸的感受。非常「經典」和「復古」。在那裡就是典型的」把股票當做債券來投資「這種最本質的方式。
【研究體系】「先看企業盈利,在看股息情況」
問:您篩選個股的時候一般會看哪些指標?
Stevevai1983:第一看盈利,然後利用會計知識來看盈利的成色,還有報表中有沒有地雷。通常要看過去8年的財報。
第二看股息,我是非常看中股息的。因為長期收益中超過90%的收益會是來自股息再投入而不是單純的股價變動。
這種模式下選中的股票一般都是大龍頭或者細分領域的龍頭,通常盤子都會比較大,實際上我目前的持倉最小的市值也是200億以上。
最後我喜歡把我所有持倉都問一個問題:這個公司放在美股,澳大利亞股票市場大致會是什麼估值?能pass這個的才會買入。
問:在買入一隻個股前,您一般會做哪些準備?
Stevevai1983:最核心的就是連續讀幾年的年報。然後把多年的財務數據放進excel分析。主要就是看報表有沒有異常情況。長期庫存比例變化,應收帳款變化,現金流變化,三費,毛利變化等等。這個主要是用來排除企業。
問:您現在的投資研究範圍主要偏向哪些方面?
Stevevai1983:主要是讀書把大道理融會貫通。剩下的就是瘋狂的讀年報了。
【交易體系】「半有效市場,更適合價值投資」
問:您如何看待A股市場的本質?
Stevevai1983:A股市場長期是有效的,但是短期非常的無效。這種市場最適合價值投資的,因為短期的無效導致定價混亂,但長期的有效會讓價值回歸。也就是說你在A股更容易定價無效導致的買入便宜的股票。
我想真正長時間投資過海外成熟市場的人都有這個體會。實際上海外市場比A股更難跑贏大盤,因為市場有效程度太高了。
「風險就是分析的誤判,估值的錯算」
問:對於投資風險您是如何理解的?在風險控制方面是如何做的?
Stevevai1983:我理解的投資的風險就是分析的誤判,估算價值全錯。解決方案就是分散投資。錯幾個不怕,只要勝率超過50%就可以,也即是統計裡面的統計期望值為正。
統計期望,通俗的說就是按照機率的純理論值,比如你猜硬幣正反,理論上你的勝率是50%。但是你只玩2次,很可能2次都對的,或者2次都錯的,你實際勝率有可能得到100%或者0%。要得到這個理論勝率50%你就必須重複玩很多次。
這裡就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理念:你想得到理論值就必須重複試驗很多次。在股票裡面這個就是分散投資背後的基礎理論之一。
假設你認為白酒復甦了茅台「大機率要創歷史新高」,恆瑞醫藥「大機率有馬太效應,強者恆強,未來要長期走牛」,伊利股份「大機率要繼續領跑,拉開和蒙牛的差距」還有幾個判斷「X,Y,Z股票大機率未來要賺錢」好了。這麼多「大機率要贏」的投資你到底是投哪一個呢?是全力投資茅台嗎?還是全力投資恆瑞或者伊利,或者XXX股票?萬一你的判斷是錯的呢?股市裡面沒有100%確定的東西。
這時候統計期望值就能發揮作用了,讓你把分析出來的「大機率贏」實現。假設你找到15個「大機率贏「的股票組成一個組合。那麼只要這些股票真的勝率是比較高的,那麼你必然賺錢。但是如果你只押寶其中的1~2個結果就不一定了。
「成熟企業用股息估值,成長類企業用PEG(不包含併購型增長)」
問:對於個股一般怎麼估值
Stevevai1983:一般是對標海外企業。1)成熟類企業用股息來估值。比如美的和格力,一般國外這種企業都是大致股息5%~7%吧,PE12倍左右,當然國外派息水平一般是60~70%利潤,假設格力/美的是國外企業,盈利水平保持穩定,120億利潤派息78億(65%),那麼估值一般是1114億~1560億也就是PE9.3~13倍;如果有明顯的一點長期幾年的成長性(不用高成長大致8%左右就好了),那麼一般股息率在4~6%那麼估值是1300~1950億,也就是PE為10.8~16.3倍;如果業務有明顯的下滑風險,那麼一般估值是股息率7~8%,也就和現在A股格力估值差不多975~1114億,PE為8.2~9.3倍。
毛估結論:假設格力/美的會業績下滑那麼現在估值挺合理的,假設能維持住至少120億利潤那麼現在估值略低了一點點,但是上升空間也不大,假設未來還能增長那麼現在估值就有明顯低估。
2)成長類企業用PEG估值。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G不是明年增長率,至少要是未來3年企業內增長率(拋開併購增長),最優秀企業在海外一般能維持1.5倍PEG,所以比如拿恆瑞為例子。假設未來幾年恆瑞平均增長為20%。那麼給予TTM35。那麼現在恆瑞的價格就是合理的,不高不低。假設恆瑞平均增長為15%。那麼給予TTM22.5。那麼恆瑞就高估了。
「資產配置=價值股組合+價值量化組合+趨勢擇時量化組合」
問:您覺得該如何正確使用組合做投資?
Stevevai1983:任何人都該適度的分散。找8~20個股票做出一個組合。你認為確定性高的比例就高一點。持股數量就少一點。全倉1~2個股票不是投資是賭博。雖然如果你判斷正確全倉1~2個股票能獲得巨大的回報但是股市是長跑,在漫長的投資中你一定會出錯的。而且股市是%遊戲。你之前再牛也沒用,一次大失誤你就變成「曾經的輝煌」。一定要避免自己成為「曾經的輝煌「。也是人們常說的「只用富一次」。
問:您現在是如何配置自己的資產?
Stevevai1983:現在對量化投資也有些興趣,未來可能會分一部分錢在A股進行一些價值類的機械化投資。同時分一部分錢買蛋卷。所以未來A股部分可能會分成3部分。1:自選股價值投資組合。2:價值類量化組合。3:趨勢擇時類量化組合(蛋卷)。同時投資3個策略也是為了分散風險。量化的風險就是過去的規律在未來不一定有效。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gDgmQ2.html
------------------------------
高勝率 vs 高賠率 哪個比較好? ...告訴你一個勝率 95%的方法,你敢用嗎?
「哪一種投資方法,勝率最高?」
有一次和朋友聊天,遇到這個問題。
他是個保守的人,目前在台X電擔任工程師,
雖然他頭腦很清楚、想研究投資、有閒錢,但時間不多,
「做中長線的價值投資,勝率還蠻高的阿。」
「太久了,短線或波段有哪些方法,勝率比較高?」
他似乎對高勝率很執著。
「我曾經在網路上看過一個 選擇權賣方策略,回測過去幾年,勝率有 95%。」
95%很高? 但先別興奮得太早...
幾年前,曾經有個政大教授叫朱浩民,提出一個方法,
就是做深度價外 (500點之外) 的選擇權賣方,
自稱300次只有2次賠錢。
延伸閱讀:<勝率9成的「選擇權賣方策略」...你敢用嗎? >
當時新聞已經找不到了,不過有一些相關的評論,
對這方法有興趣,可以Google一下細節。(文章連結)
他的選擇權賣方進出場條件是:
1. 每月第二周,布局下個月的選擇權賣方
2. 挑價外500點之外,且權利金有20點以上的選擇權
3. 根據現在趨勢,如果上漲就賣出買權call,下跌就賣出賣權put
他這方法,每個月能穩穩賺個 40~160點
以多空各一口單20萬資金來說,
報酬率約 1%~4%一個月,一年報酬率10%~50%左右,甚至更高,
實際操作起來,的確勝率很高。
「那剩下 5% 虧損,應該很慘吧?」他已經聽出問題所在。
「這種方法通常小賺大賠,損失大的,可以抵銷 2~3年的獲利...」
也許這位教授,方法有些細節沒公開,
但如果按照他提供的方法確實執行,早晚都會碰上巨大災難式損失。
「...太扯了,那這種策略有人在用嗎?」
「聽說有些自營部門很愛,畢竟不是自己的錢,而且大多時候都很穩定。」
每當有大漲大跌,
就會聽到一些自營部門,出現這類選擇權賣方一次賠掉好幾年獲利的故事。
「難道不能高勝率又大賺小賠嗎?」
這就要從頭開始說起了...
反應一個投資策略好壞,有三種特性:
勝率、賠率、交易頻率
勝率越高,代表贏的次數 高於輸的次數
賠率越高,代表大賺小賠,獲利時賺的多,虧損時賠的少
交易頻率,代表多久有一次交易機會,多的天天有有機會,少的甚至幾年才有一次機會。
如果不考慮個人特殊的天分,只考慮一般情況
這三種特性,通常只要有一個很好,另外一個或兩個就會比較差。
只要統計過很多策略的績效,都會得到這個結論。
會賺錢的策略,
勝率和賠率兩個數字至少會有一個不錯。
但是當一個數字漂亮時,
另一個數字通常就比較普通,
至於兩個數字都很漂亮時,交易次數就會極為低落。
例如,
有些長線投資方法,只在很特殊時機才進場,
幾乎很少會虧損,但進出機會極少。
很多人喜歡「勝率高」,但各種策略都有自己的優勢
例如:
選擇權賣方策略:勝率極高、賠率極差、頻率高
選擇買方策略:勝率很低、賠率很高、頻率高
均線之類順勢策略:勝率略低、賠率高、頻率略低
價值投資法:勝率很高、賠率略高、頻率極低
逆勢當沖:勝率略高、賠率略低、頻率高
還有一件事要考慮:這策略能有效多久?
一個方法,總有失效的一天,
但在那之前能撐越久,代表能賺越久。
這世界上隨時都有很多高手,
在尋找能穩定獲利的方法。
當一個方法開始逐漸眾所皆知,
它的報酬率就會開始下降,最後下降到市場平均的報酬率。
問題來了,
哪些策略會容易先被找到?
勝率高、頻率高的策略,比較容易被人發現,有效的時間不長
高勝率又頻繁的策略,比較容易被開發出來
原因很簡單,
因為如果它高勝率,而且又很頻繁,
代表很容易用肉眼看出來。
反之,
長線、低頻率、低勝率的策略,
因為通常報酬率僅比市場平均報酬率高一點,
而且通常有很多難以量化的因素,
投機的人比較不會在這裡鑽牛角尖,
因此這些方法不容易失效。
當報酬非常巨大、賠率極高,不見得是好策略
如果有某種 賠率壓倒性高 的方式存在,
人們的注意力就會被賠率所吸引,
反而勝率低也無所謂。
這可以稱做「樂透效應」,
當賠率高到一個程度,
讓人覺得投入可能的虧損相較報酬非常趨近0時,
人的心理反而會不再在乎虧損,甚至不再去計算期望值。
這種情形在市場中,在選擇權與權證市場較容易發生。
平常股票虧個 5%就哀鴻遍野,
但樂透沒簽中,損失是投入的100%,大家卻反而沒甚麼反應。
例如:
台指有了周選擇權之後,常有人買進大量價外選擇權,
偶而會中大獎,但大多時候 選擇權價值是歸零。
投資跟做生意一樣,熱門的生意利潤小、冷門的生意利潤大
在投資裡,人多的地方盡量少去。
越冷門的,其實越好賺,
這道理搬到做生意上也是一樣。
當大多數人的思考 都傾向高勝率時,
你可以有不一樣的選擇。
1. 勝率不見得越高越好。
2. 越高勝率的策略,越容易被開發出來、被很多人使用,導致生命週期越短。
3. 當賠率超高,而勝率極低時,人會對期望值失去感覺。
「錯誤有很多種,而正確只有一種,這就是為什麼失敗容易成功難。」-亞里斯多德
-------------------------------------
股市心法-內功篇B(勝率vs績效)
2017/03/17 11:12:061112
[摘要]
你的勝率有多少,你算了嗎?
最近有人問我股票操作的績效如何,讓我想起以前幫一位迪化街布商富二代小姐朋友代操股票時,老是隔三差五的問他的股票績效如何.其實關心自己到底賺了多少錢也是人之常情.但我更想回答的不是績效到底有多少,而是勝率到底有多高.這也是很多操盤手關心的問題.
勝率到底是什麽,怎麼去計算,有沒算過,很少人會認真去想.因為大家只是關心有沒賺到錢而已.筆者覺得績效好不一定勝率高,反之勝率高績效一定好.爲什麽?因為績效好有很多是買到對的股票占的比例比較高,所以結算后仍然當下是賺錢的.如果勝率是平平的,那能賺錢只是剛好運氣好而已.如果反過來買到錯的股票占的比較多,勝率平平的操作將會導致績效反轉直下從賺錢變成虧錢.
勝率就有如武林高手修習內攻問你練到第幾層的意思差不多.筆者獨創的勝率計算為:
日勝率(適用於超短線當沖及期貨)=當日賺錢筆數/當日總筆數
筆數計算準則為賺的獲利率必需大於賠的虧損的2倍,比如你有一筆賺10%,一筆虧6%,那你賺的這一筆就不能納入賺的筆數,總筆數要算上這一筆.同理去計算周勝率(適用於短線),月/季勝率(適用於波段).
------------------------------
還在繳學費? 教你如何提高買股票的勝率
小投資大贏家版權所有;轉載請導回本站
文:WB
在文章開始前,先來看段故事
某家投資公司固定會舉行投資模擬競賽,某次比賽結束,冠軍出爐了,投報率竟然高達153%!頒獎典禮上就請了這位冠軍上台發表心得,冠軍上台後,只見臉上絲毫沒有喜色,他緩緩開了口:『也沒什麼,我只是把實際帳戶的單全部反向操作了一遍。』
主持人:......
主辦方:......
台下:......
看完後,大家有什麼感想?
是的,這很明顯就是台灣散戶的寫照。如果你身邊有在投資的親朋好友,你可以發現到賠者居多!
為什麼呢?
讓我們用最簡單的道理來想,今天買一支股票,之後不是漲就是跌,機率50%,且在獲得資訊加上自身的分析後應能再往上,但結果上卻大概是20%。難道八二法則無所不在?到了今日「十個散戶九個賠」,或許連2都不到了。
這其中的原因一部分可以歸咎於台股越來越難玩,政府各種扒皮(證所稅、股利扣抵減半、補充保費等),搞的到處都有反參加除權息的聲浪,而我們偉大的張部長還嗆降稅師出無名,繼續維護他馬皇的公平正義,這如何能叫人不心寒。
引述某位PTT鄉民的話「如果有個人拿把刀子在你身邊揮舞,你會不會怕,但是你叫他刀子不要亂揮,他回說又沒砍到你。」實是非常中肯。
在上月16號下午,是台積電和大立光的法說會,大立光不用多說是目前的股王,而台積電更一向是台股的風向。這個下午可說是相當關鍵,要是隨便爆幾個利空出來,法說會就要變法會。同時我們可發現整個台股已經欠題材,除了例行公事外(法說會、XX旺季),就只剩冷飯熱炒(蘋果概念股),實難以吸引投資者入場。
雖然說台股難玩,老是聽到有人說他要是早去玩陸股、美股現在早就賺多少了,這也讓筆者相當懷疑,說的好像國外股市老是都在漲一樣,永遠都是紅的。說實在牛市賺大家都會賺,搞不好矇眼隨便選一隻都能賺,想成為股市贏家,要能在盤整和熊市時也有獲利的能力。
回歸正題,在股市有人賺錢就有人賠錢,主力基本上就是賺,台灣三大法人持股比例也逐步遞增,散戶要如何獲利?
筆者建議先從不賠錢做起(即使沒賺),說到賠錢大家都說繳學費、繳學費,筆者本身也繳了不少學費,在這邊就分享一下經驗,希望能幫到讀者省下學費。
有道是「人在股市飄,哪有不接刀。」猜頂摸底大家一定都做過,但是摸不成就反變接刀怎麼辦?
一定要設停損,看在範圍內是否到了反彈點,要是沒有就認賠賣出,買大家都會買,賣出才是學問所在。
而有個情況是,一下子就超過了停損點怎辦?
例如在前一天瀕臨停損界線,今日就直接跌停鎖死,碰到這種情形很多人都會傻掉、繼續凹單,筆者也曾經碰過,只能說該割的還是要割,不然下場只會賠更多。
套住不認賠,跌停就攤平。最標準的輸錢方式,不曉得怎麼這麼多人愛攤平,但往往是越攤越平。股價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別在盤中才決定價格,除非你對當天盤勢已有把握,否則很難去判斷到底是波盪起伏還是一路到底,不知已多少人栽在這上面過。
追高追低跟聽信明牌是講爛的東西,也不是說不行,而是需要自己仔細去研究分析過,推斷可不可行。(身邊有人聽電視喇叭嘴買,結果輸到脫褲。)
另外,操作上的損失最要不得,像什麼數量打錯、下錯單、當沖沒沖到,一定要避免,技不如人還無話可說,當學經驗,犯這些低級失誤可是會欲哭無淚。
至於選股方法在這邊還是推崇巴菲特大師的價值投資,找出好公司做中長期投資,先預設好將來的價格,即使價錢買得不漂亮,就算住了套房也能住的心安。
但要記住!基本面也不是一切,像是大家都知道的,最近跌很慘的面板雙虎-群創2015Q1本益比4.58、友達7.79,一堆人不是認賠就是被套住,忽略了市場面其實前景堪憂。
而最多人用的應該就是技術面分析了吧,雖然筆者比較不以為然,但還是有其參考性,可用K線來當停損點指標,少賠就是賺,要切記!
在經過不少慘痛的學費代價後,推斷出最合適的是以基本面為主,再以市場面、消息面為輔找出好標的長抱,買賣點就參照籌碼面、技術面,目前這方法勝率還可以。如果手癢想玩玩短期的話,建議可以用權證(可以參考權證怎麼玩? 小資族1000元也能參與股王大立光的小本投資工具),成本小、槓桿大但風險也大,沒太大把握的話小玩就好。
最後最重要兩點-資金控管、心理層面,特別是心理層面,容易影響下單的判斷,許多不理性的決策就是因為心理因素,這方面筆者也不是什麼專家,只能推薦幾本好書給大家-投資心理學、黑天鵝效應、跟著巴菲特賺大錢。希望大家也能夠從投資中獲利、真的賺大錢!
----------------------------------
2016年03月02日17:36
本內容由今周刊官網提供
他是投機之神科斯托蘭尼晚年最親密的合作夥伴,也是德國最著名的「現役」投資人。 在民風保守的德國,他不斷鼓勵投資人多承擔一些風險,賺取更多合理報酬。 當然,他也自有一套「安穩嘗試投機冒險」的獨特邏輯。
1986年,一位18歲青年參加了德國知名投資大師科斯托蘭尼的簽書會,他提早到場,搶了個好位置,興致勃勃的記下大師所說的每句話。
即使早早拿到親筆簽名,但他還是留在現場直到最後一刻,甚至找機會和科斯托蘭尼身邊的隨從主動攀談,毫無一般高中學生的害羞與稚氣。他的積極主動讓大師注意到他,「科斯托蘭尼忽然起身,繞過一大群媒體走來,然後開口與我說話……。」
「要不要和我一起去機場,等待登機時,我們可以一起喝杯咖啡。」科斯托蘭尼親切地說。
站在少年眼前的,是全世界最有名的股票投機交易者,他有一籮筐極盡誇張但也極為貼切的封號,「二十世紀的股票市場見證人」、「金融史上最成功的投資人之一」、「德國證券教父」、「歐洲股市的奇蹟」……。如果說,巴菲特是價值型投資的神,那麼,在投資光譜的另一端──投機交易,科斯托蘭尼的神人地位當之無愧。
直至1999年9月14日因病去世前,科斯托蘭尼寫了13本投資書,《這就是證券市場》被拍成電影;《證券心理學》成為德國大學經濟系的必讀教材;而生前最後著作《一個投機者的告白》,全球銷量估計達三百萬冊,成為投資者的必讀聖經,書中用來解釋股市週期的「科斯托蘭尼雞蛋」,至今仍被廣泛運用,被視為決定買賣時點的圭臬。
與眾不同,是對比於整個德國社會普遍存在的害怕風險、保守謹慎心態。對於投資理財,不少年齡稍長的德國人,至今仍把投機交易視為一種賭博行為。至於里斯,不僅在那一刻決定走上投機交易的路,甚至大膽放棄就讀大學的機會,直接走進證券市場。
如今,里斯已成為德國「現役」最著名的股市投資人,成名原因並非他是少數能夠長期貼近科斯托蘭尼、獲得大師親授心法的交易者,「雖然我以好友的身分在《一個投機者的告白》書中寫序,但德國人對此興趣不高,沒想到你們台灣媒體反而有興趣。」接受專訪時,里斯打趣地說。而他的名聲崛起,還是在於扎實的投資績效與獨到見解。
在過去幾年間,他其實已不斷透過專欄寫作或受訪機會,向德國民眾傳達「多承擔一些風險」的投資理念,德國理財族對報酬率逐漸重視,多少與里斯的呼籲有關。
他,靠這4招 短線操作勝率超高
作為德國目前最著名的股市投資者,里斯經常接受德國當地財經媒體專訪,而若歸納訪談內容,以下4點,應是他最常對投資人提醒的成功關鍵。
1. 短線投資者的心理素質:不要怕犯錯,重點是要檢討、判斷錯誤發生的原因,並且謹記教訓。
2. 短線投資者的進出準則:長線投資時,你可以設定預期目標;但若進行短線交易,你要忘記獲利目標,買進或賣出的依據,是市場情緒過冷或過熱。(閱讀全文)
-----------------------------
童再興: 一個投資素人勝率82%的啟示
她對股票似懂非懂,都是看電視得來的常識。她認識的上市公司不多,連買股票都要兒子幫忙下單。這樣的菜籃族、家庭主婦,玩股票3年,竟能賺錢,還獲利52%,買賣勝率高達82%,令人難以置信,連她老公都認為她信口開河。
上網查詢她的交易歷史,果真賺錢,100萬賺了52萬1369元。一個對財務報表,技術分析的專有術語,都不甚了解的股票素人,竟能經過3年股市起伏而仍能獲利52%,必有她的贏家訣竅,也值得菜籃族、上班族投資股票的參考。
李彤結婚之後,便辭掉工作,在家相夫教子。過去一直厭惡人家做股票,因為身邊玩股票的親友,賠的多如過江之鯽,賺的少如鳳毛麟角。
2007年一位老朋友退休後開始玩股票,剛好遇到股市大多頭行情,賺到錢,便去借房貸幾百萬,加上退休金,全押上股票。不聽親友勸說,把一生家當全擺進股票賭場「豪賭」。他最多賺到上千萬元,還設宴請客。天有不測風雲,股市則必有不測風雲,接下來的是2008年金融風暴的大崩盤行情,這位退休公務員輸光一生積蓄,連安身立命的房子都必須賣掉,幸虧長兄出手幫他度過難關。
這段悲慘故事是李彤常要人不玩股票時引用的「警世良言」。
為了戰勝利息太低的定存而買股
沒想到李彤年輕時厭惡股票,年紀大了卻進場買股。也許是孩子長大後空閒多,又手中幾張保險單到期,多了幾百萬現金,嫌現在儲蓄險和銀行定存利息太低(以前保單年息8∼10%),正愁閒錢何處去,在宸鴻科技當副總的姊夫給她一支明牌:勝華(2384),她相信姊夫的業內消息,便開始玩起股票。
2011年8月,她以33.95元價位買了8張勝華,放了1個月後以25.7元賠錢賣,虧損25%。這是她與股票的第一次接觸,結果是大敗一場。但是「奇蹟」在此後出現,查看她進出券商的歷史紀錄,82% 賣出次數是賺錢,18% 次數是賠錢,大半是小賠5% 以內。換言之,這位股票素人,投入100萬元資金,經過3年股市漲漲跌跌,仍能獲利52萬元,金額雖小,但總獲利率52%,3年年均報酬率17%,買賣勝率高達82%,恐怕不少基金經理人的3年績效都輸她。
李彤1年進出沒幾次,不融資買股票,只會做多不做空。平常看看電視股票節目,不天天看盤。她說,「盯盤常使人患得患失,衝動行事,當想進出的時候,才上券商網站看盤。」常說「沒知識,也要看電視」的李彤,股票知識都是看電視得來的。她玩股票,是典型的菜籃族,1張、2張的買,又1張、2張的賣,一支股最多買10張。股市沒有專家,只有贏家。李彤能在險惡的股市勝出,必有她的道理。
第一,只買熟悉的績優股。
......
第二,危機入中,看電視新聞找進場時機
......
第三,套牢不賣,才會賺錢
......
投資其實可以很簡單,李彤的素人投資術,並無高論也不複雜,而為何多數人却是赔錢呢?關鍵不在於知不知道,而在於做不做到這些道理簡單的投資基本法則。
短線投資者的心理素質:
不要怕犯錯,重點是要檢討、判斷錯誤發生的原因,並且謹記教訓。
短線投資者的進出準則:
長線投資時,你可以設定預期目標;但若進行短線交易,你要忘記獲利目標,買進或賣出的依據,是市場情緒過冷或過熱。
短線投資者的最佳機會:
當指數價位出現極端值的時候,市場多數人的看法都是錯的,此時進行反向操作,致勝率極高。
短線投資者的頭號大敵:
「這一次,要把上次輸掉的錢全部賺回來!」這個念頭,是所有投資行為的大忌。
--------------------------
一張素淨的娃娃臉,孫慶龍不但是電視財經節目的寵兒,也擁有不少忠實粉絲;不要看他說話語氣溫和,年紀還不到40歲的他,6年內就從股市累積將近5000萬元身價,操作績效相當剽悍。
10年前,孫慶龍就和大部分投資人一樣,在股市中載浮載沉、最後慘賠收場。念成大中文系的他,一心嚮往財富自由,退伍後就當起營業員,也做過投資公司研究員。當時他操作高槓桿的權證,本來一切似乎很順利,但是1、2次行情大波動,獲利就全部吐光光,最後賠了200、300萬元。
在海參崴悟出投資心法
均線糾結、跌深股 買點浮現
震撼教育讓孫慶龍不敢再碰金融性衍生商品,接著卻是股票大賠的災難。他認識一家廠商主管,拍胸脯保證公司業績好,孫慶龍買進後,股價從40跌到30元;他賣掉現股換融資,接著股價跌到10多元,結果就是被斷頭。
看似與散戶沒什麼兩樣,提早被迫從股市畢業的孫慶龍,他的精采故事卻是從這裡開始。他帶著所剩不多的錢去留學,2008年孫慶龍從英國研究所畢業,把行李運回台灣,隻身展開了120天的旅程。靠著在旅行過程中自己反覆與自己對話,他發現眼前的方向愈來愈清晰。更重要的是,他在這趟旅程中領悟出三個投資心法,並因而奠定了股市常勝軍的基石。
這120天,孫慶龍的足跡橫跨了歐、亞,其中全世界最長的西伯利亞大鐵路,讓他印象深刻。「那是一趟7天6夜的漫長旅程,窗外的景象千篇一律,只能用孤寂、乏味、平淡來形容。」火車駛進終點站的俄羅斯大城海參崴,他卻大受衝擊,那是一幅完全不同的面貌,一個充滿現代化建築的大城市。孫慶龍最喜歡坐在港口、喝著啤酒享受碧海藍天,微風迎來,陽光溫暖的撒在身上。
也就在此時,他想起大師們奉行的危機入市法則時,突然明白了投資的簡單道理。他說,公司一定是遇到麻煩導致股價重挫,但解決麻煩需要時間,例如開發新客戶、新市場、新產品等,這時技術面就會呈現均線糾結;「就像在西伯利亞鐵路上漫長的孤寂與平淡一樣,均線會走向糾結、股價度過長時間打底、籌碼沉澱的階段;最終就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這麼多大師都推崇危機入市,但投資人往往是在此時接到正在下墜的刀子。「例如宏達電股價從1000元跌到500元,投資人以為掉到地板了,但是沒想到還有地下3樓,甚至是18層地獄。均線糾結才是利於多方買進的位置」。
七%現金殖利率投資法
耐心等對的價格 獲利滾雪球
孫慶龍後來做了大量的計量研究,驗證這個想法。結果是,採用在股價跌深、均線糾結這個位置買進,來回溯印證○四至一三年台股歷史,平均勝率為62.72%,投資組合年化報酬率為57.62%,同期間大盤指數年化報酬率僅有3.46%。反映在投資實績上,他用這個策略找到了醫材股邦特,在一二年低檔布局,一年後獲利高達1倍;一四年也抓到南電這檔個股,半年獲利就超過5成。
---------------------------------
勝率近九成的超簡單操作策略
選舉剩下倒數兩天,選前十天這段時間是民調空窗期,任何媒體不得公佈具有民調形式的數據,避免對選舉造成影響(新世代觀點:選前不能公佈民調的歷史與討論)。相較於先前定期有各家民調持續公佈,可判斷出民意與風向的軌跡,現在可以說是摸黑在競選階段,還挺不習慣的。
不過,這並非台灣獨有的規定,全球有選舉制度的國家,大多有這樣的規定,作為冷靜思考期,不要讓投票行為,受到民調影響。下圖是全球各國的冷靜期長短:
相對於選舉的民調空窗期,股市裡現在也正值財報空窗期,每年的第三季季報在11月中公布之後,下一次就要等到隔年度的3月底,才會公布年報的資訊。也就是說,從12月到隔年的3月,足足有長達四個月的摸黑期,讓大家看不到公司損益狀況。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種說法,每年上漲機率最高的期間,就是從11月底到隔年3月底。有沒有這麼巧,剛好就是財報空窗期,這期間是大家矇著眼睛拼命做夢,不需要考慮基本面財報的問題,喊出的夢想越大,股價表現越強勁。
基於實驗的精神,我還是決定寫個簡單的程式做個證明,每年11月底買進,隔年3月底賣出,以大盤跑出來的績效真的是太猛了,從1987年以來的27個年頭,有高達24個用這樣的策略是獲利的。
27年來這策略的勝率,居然高達88%(即使是程式交易,都很難找到這麼高勝率的。),平均漲幅是632點,平均報酬11.1%。難得的是,即使是行情不好的金融海嘯2008年,也有16.8%的報酬率,真是太驚人了。累積起來的績效如下:
好吧,我承認這策略雖然超簡單,雖然勝率超高,但是要徹底做到也超難,每年只做這四個月,只交易一次,投資變得很無聊,非常無聊。不過,這也是要告訴我們一件事,這段期間,沒事不要亂放空,順勢挑選好的標的做多,安全多了。
現在剛好是11月底,該怎麼做,有這數據支持,還會覺得很難嗎?
左手畫線圖,右手寫股市: 勝率近九成的超簡單操作策略 - https://goo.gl/QXmZd9
-------------------------------------------------
每年上漲機率最高的期間,就是從11月底到隔年3月底。有沒有這麼巧,剛好就是財報空窗期https://goo.gl/QXmZd9
-------------------------------------------
股市比的是勝率,操作A股提高勝率的不二法門竟然是!?
01013
在Facebook上分享 Tweet on Twitter
澳洲《每日電訊報》報導指出,一個由19名數學天才所組成的賭博集團,在過去憑著自己的專業,每年於賭場中至少贏得5000萬澳元,相當於新台幣15億3000萬的收入,而其關鍵為何,無非在於用『統計』進而提高在賭桌上之勝率。
同樣的,股市儘管比喻為『賭』並不妥當,但不可否認卻在於投資者每回出手,無非都是運用了各類技巧後,想要獲取較大勝率的一個結論。是故本週主題特別挾著大陸IPO進而討論,繼1月大舉入市後,6月18日再度搶市下,其是否將再度引爆『資金排擠』,及上證A股攻擊功敗垂成,回歸2000之隱憂!
而討論前,讓我們先由遠而近探討『IPO』歷史吧:
1、大陸IPO不只一回,加上今年共八回
11
22
顯見就統計來看,大陸最常控制股票下跌方式之一就是暫停IPO!
2、而中國證監會於2013/12/02公佈2014年1月將重啓暫停14個月之IPO,結果造成當日創業版指數重摔近10%(大陸A股每日漲跌幅10%),等同於一籃子的股票當日幾乎全部打入跌停。
33
爾後上證A股至農曆過年前的走勢,相信大家在看完後,必然對上證緊接而來之方向感到不寒而慄吧!
44
然而事實真為如此悲觀嗎??讓我們耐著性子繼續看下去!
1、創業版:
自重挫後,至農曆春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指數達到最高至1507.87點,波段由低1194.75點,則勁揚了26.21%。有沒有很驚訝,原來重災區居然沒有持續破底,反倒呈現大舉創高之表現,那麼當空不再空之際,您真可評估大陸股市存在資金排擠效應,且會進一步干擾股市不佳嗎?或許,答案並沒有那麼肯定吧!
55
2、歷史統計
看看以下,您是否已對大陸IPO行情已有改觀?或許有,原因在於大陸在重啓IPO後多方勝率達57.14%;或許無,原因則在於57.14幾乎一半一半,您認為壓根子沒有統計的意義存在。
66
77
也正因為您存在很多疑慮,是故進一步的再看看以下:
88
然後我們大致可以得到二大結論:2014/01/08 收盤 2044.34點
a.重啓IPO,多大於空:
自1994年來數據顯示,IPO的暫停主因大都聚焦於股市不佳。而就重啓經驗觀察,七次中有四次上漲、57.14%,故估2014/1/8重啓IPO將同樣多大於空。
b.漲跌幅比較:
依七次重啓經驗觀察。往後一年為跌勢,將達14.29%~18.96%水平。反之,若往後一年為漲勢,將達5.56%~128.48%水平。
綜合以上,讓我再一次的用不洽當的比喻,若投資與賭的內含略同,而賭由統計的確可以獲得比較高的勝率。那麼同樣的,在我們明白了,為了控制跌而中止了IPO,理論在重啓之後,本易因體質的改善而上漲,當然我們由統計的數值亦可獲得『勝率高、賠率高』之結論,那麼現在的您還在擔心害怕嗎??老話一句,不買來不及拉!!加快您的佈局腳步吧!!
-----------------------------------------
外資進多出少 台股多頭大功臣
www.wealth.com.tw查看原始檔
籌碼流向大戶,實際上,外資就是台股站上萬點的大戶。一○年歐債危機爆發,當年外資持有台股總市值(上市加上櫃)達31.19%,此後逐年攀升,一四年底達36.43%,一六年底三八.14%,到今年6月底,已經來到39.8%的歷史新高,市值達13.1兆元,包括上市12.8兆元,上櫃6327億元。
而且,全球資金氾濫,資金朝大型股集中,拉高本益比。台股上市公司市值約30.7兆元,但台灣五十權值股的市值就占了七成、21.6兆元。
其中,外資持有台灣五十權值股的市值已達48.54%、或10.5兆元,將近半壁江山在外資手中,除非遇到國際性的金融震盪,不容易大舉撤退。
------------------------------------
烏龍錯帳 台股「胖手指」事件一籮筐
By 聯合財經網, money.udn.com查看原始檔八月 3日, 2017
A- A+
2017-08-03 11:18 經濟日報 數位部內容中心
台指期上午開盤後不久,下殺近1000點,期指指數一度大跌至9408點。記者楊萬雲/攝影
台灣證券史上錯帳事件層出不窮,業內人士指出,烏龍錯帳幾乎天天上演,只是金額大小而已。隨著網路下單、程式交易的風行,倫敦、華爾街股市也偶聞發生重大錯帳事件,相關券商與投資人損失難以估計。
台股方面雖有烏龍,但至今並未造成大型股災,最為人知的烏龍錯帳是富邦證的「金手指事件」。2005年6月27日,台股盤中一度超過200檔個股急拉漲停,加權指數急漲50餘點,富邦證隨即在盤後承認疏失,許姓營業員將客戶美林國際下單的8000萬元誤輸入成80億元,為當時台股史上錯帳金額最高的紀錄。
事發後10分鐘,富邦證所有主管迅速衝入交易室沖銷挽回10億元金額,至傳聞事後損失還是超過數億元。
事實上,更早以前2002年9月初富邦金與台北銀宣布合併的大喜之日,所羅門美邦證券錯賣4800多張富邦金股票,造成富邦金跌停鎖死,大潑富邦集團一大盆冷水,市場謠傳是看壞雙方締姻,慘遭「修理」最具戲劇性。
近期胖手指事件還有2015年7月的百元生技股中裕錯帳事件,為興櫃有史以來價差逾百倍的離譜錯帳。
當時股價百元以上的中裕,因為元富證交易員上午9點15分09秒報錯價,將105元的報價,誤值為1.05元,且在那離奇的1秒,順利成交20張,造成中裕股價出現長黑棒,元富證馬上發現異常,立即將報價恢復正常,並向櫃買中心主動申報錯帳事件,中裕股票交易隨即回歸正常;元富證表示,會負責到底吸收損失。
2016年11月時,第一金證券兼營期貨商,因系統異常下錯單。據了解,錯帳約2,487口,錯帳估計虧損金額約在1,000至1,300萬元左右。
至於國外近期受到關注的錯帳事件,則是2016年10月英鎊兌美元東京早盤在短短兩分鐘內「閃崩」6.1%,隨即反彈、跌幅縮小到約1.7%,當時市場紛紛討論罪魁禍首是「胖手指」還是「硬退歐」?
交易商猜測,「閃崩」可能是交易員的「胖手指」誤按鍵盤,加上早盤交投清淡、停損賣壓出籠等,使英鎊貶勢如水銀瀉地。事實上,過去三年匯市電腦程式交易額增加逾二倍,每天約2000億美元,助漲、助跌效應更強。
由於近年金融市場愈來愈仰賴自動交易,一旦程式失靈,就可能導致金融市場大起大落。這類閃電崩盤(flash crash)事件早有前例,包括2010年美股在不到10分鐘內暴跌600點,2014年美國公債價格突然上漲。
----------------------------------------------
台股站上萬點50天 可望改寫歷史紀錄
By 聯合新聞網, udn.com查看原始檔八月 1日, 2017
A-A+
2017-08-01 12:30中央社 台北1日電
台股今天持續站穩在10400點之上,在萬點之上的天數,已達第50個交易日;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統計,史上台股站在萬點之上期間,最長是65個交易日,今年有機會改寫紀錄。
根據統計,1990年台股自1月11日起大漲越過萬點,當天收在10134.97點之後,即展開長達65個交易日的萬點之旅,期間曾創台股史上高點12682點,直到4月6日才跌破,是台股史上最長萬點紀錄。
若今年這次不算,台股還有兩次曾經站上萬點超過10個交易日,都落在1989年。其中,1989年10月19日至11月21日,台股站在萬點之上26個交易日;同年9月7日至9月30日,也站在萬點之上18個交易日,只不過這兩次高點連11000點都沒碰到。
台股七月收漲0.31%,月線連八紅;櫃買指數漲幅2.56%,月線連三紅。統一台灣動力基金經理人劉彥伯表示,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預計在第三季開始緩慢縮減資產負債表,下次升息可能延到年底;由於下半年資金依然充沛,全球景氣溫和上升趨勢不變,且無重大系統風險,台股仍是偏多格局,而電子業進入新品上市與出貨旺季,依然是盤面亮點。
劉彥伯指出,指數上萬點後,資金在類股間輪動速度加快,形成一種翹翹板效應,加權股價指數和櫃買指數輪流表現,選股策略著重有業績支撐與新題材的個股。
劉彥伯表示,近期美股發布的財報大致表現強勁,幾家指標性的大型科技公司業績亮眼,激勵美股三大指數頻創歷史新高,儘管美國六月零售銷售意外出現連續第二個月下滑,但房市與出口數據良好,且失業率持續下降,經濟溫和緩慢增長的態勢,使得FED將不致太快升息,資金面有利國際股市延續多頭行情。
受惠外部景氣復甦,國內主要智庫及主計總處對今年台灣全年經濟預測皆維持2%以上,劉彥伯說,基本面好轉可望強化市場投資信心,雖外資對台股買超動能在五月中達到高峰後,買超力道略減,但評估大幅轉向的機率不高,以審慎樂觀的心態保持觀察。
---------------------------------
台股8月行情 要看四關鍵
By 聯合財經網, money.udn.com查看原始檔七月 31日, 2017
A- A+
2017-07-31 00:47 經濟日報 記者周克威∕台北報導
台股8月行情即將展開,市場專家表示,8月共有四大變數,尤其是全球央行高峰會(Jackson Hole)、國內外主要企業財報兩項最關鍵,前者是第3季行情多空的風向球,後者以2日蘋果宣布財報最受矚目,影響台股能否站穩10,500點。
除此,另兩項需要關注的變數是,外資的動向與新台幣匯率的變化。法人表示,外資仍是目前主導台股走向的一股重要力量,而新台幣匯率與外資動向相互影響,兩者對台股的資金流動均相當重要。至於8月的實際操作,法人任為,投資人應從基本面出發,並特別留意手機關鍵零組件等業績成長股。
7月行情今(31)日是否拉出罕見的月線連八紅,頗受關注,對8月的表現,多數本土法人抱持謹慎態度。由於8月下旬全球央行高峰會即將登場,包括美國聯準會(Fed)主席葉倫、歐洲央行(ECB)總裁德拉基都將出席,前者是否會進一步宣示9月啟動縮表、後者是否說明縮減量化寬鬆(QE)規模,是全球股市矚目的焦點。
此外,在Fed預料今年秋季將宣布啟動縮表之際,美國本周將發布7月就業報告,將是透露經濟強度的重要訊號。
財子學堂創辦人林成蔭指出,今年全球央行高峰年度會議將於8月24日至26日舉行,美、歐、日等重量級央行都將與會,由於聯準會多年前,正是透過此一會議,宣布推動量化寬鬆(QE)政策,許多央行也會透露未來貨幣政策動向,德拉基日前更透露,將在今年秋季檢討QE規模,各主要央行動向,成為全球第3季行情多空的聚焦點。
台新投顧總經理李鎮宇則認為,基本面上,2日蘋果將宣布最新一季財報,目前華爾街預估第2季每股獲利約1.57美元、第3季1.82美元來看,蘋果對未來一季的實際展望,包括iPhone8是否延後問市等,都將影響台股接下來站穩10,500點大關。
國內方面,8月中旬上市櫃公司將公布第2季財報,台積電、大立光、面板雙虎等占台股權重達41%的已公布公司中,獲利較去年同期成長14%,低於外資圈原預期的23%;愈晚公布的公司、愈需提防獲利不如預期的效應。
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表示,第3季電子股仍是台股行情的領頭羊,其中業績前景看佳的蘋果供應鏈、PA等手機關鍵零組件等,以及報價調漲、且供需吃緊的DRAM、矽晶圓、被動元件等族群,將是焦點。
怎麼擴大除權息行情獲利槓桿?券商教你這樣選權證 | 鉅亨網 - https://goo.gl/7tiFNq
怎麼擴大除權息行情獲利槓桿?券商教你這樣選權證
鉅亨網記者王莞甯 台北2017/08/06 08:120
(鉅亨網資料照)
相關個股鴻海119.5+0.42%統一證13.50%
除權息旺季已過了近半,今年以來觀察到個股除息當日開高現象較以往不明顯,統一證券金融商品部統計,至 7 月下旬已除息標的,當日開盤平均上漲幅度僅 0.3%,較去年平均約 1% 減少 3 成,且漲勢多提前在除權息前三天啟動,因此,建議投資人若後續有意透過權證在除權息日前布局,可挑選委買隱含波動率「時刻皆固定」的權證,比較能完整參與現股的波段行情不打折。
統一證券金融商品部說明,今年個股除息表現不再以開高為主要特色,漲幅反而集中在除權息 3 天前、甚至更早,且 T(除權息日)-3 到 T-1 日漲越多,T 日開盤下跌比例越高。
分析原因為,由於去年 6 月時大盤約處在 8000 點左右相對低點,但今年多頭為主調,大盤表現強勢,因此上漲的空間較小。
另一方面,權證投資人多已抓住股票在每年除權息當天開高的特色,因而買盤提前湧入,自營商避險需求升高,拉抬了現股行情,也是漲幅出現在 T 日前的原因之一。
因此,統一證券金融商品部表示,除權息若要用權證以小搏大,選擇的權證是否能全程參與現股行情,是最重要的考量,若券商委買隱波若能時時刻刻皆固定,就可以免去許多不確定因素。
以鴻海 (2317-TW) 除權息狀況為例,除息日現股開高約 1.75%,若委買隱波降 1%,則投資人的平均報酬率會減少 0.21-4.17%,即便收盤再將隱波調回,行情一去不復返,投資人的損失也已造成。
若現股開高,應選擇在開盤 5 分鐘內盡早鋪單百張,正常造市的權證,才可以在開高的黃金 5 分鐘內盡早獲利了結。
前仆後繼的台灣散戶 機構是最明顯的贏家 - 工商時報 https://bit.ly/2YE9Iy9
每個人都各自持有不同的投資組合,多樣化程度幾乎達到無限多種。前仆後繼的台灣散戶 機構是最明顯的贏家 - 工商時報 https://bit.ly/2YE9Iy9
在台灣,機構是最明顯的贏家,比較不那麼老練的投資人則是明顯的輸家。
羅伯.默頓是薩繆爾森最有名的門生,當年我為了寫《投資革命》一書而訪問他時,他剛從麻省理工學院跳槽到哈佛商學院。目前默頓依舊在哈佛商學院教書(編按:默頓二○一○年從哈佛大學退休,重回麻省理工學院),不過這一次我們是在他設於紐約市的顧問公司辦公室見面,這個公司的業務實在繁忙。見面地點從哈佛轉到紐約,也更加凸顯出我們這次要討論的焦點。
從很多方面來說,默頓已將理論甩在腦後:因為理論已經完成。現在他一心一意尋找重新設計金融體系的方法,將金融體系目前忙碌大雜燴的狀態轉變為一個力量強大且架構合理的機制,以期達到風險分享與發掘獲利機會的目的。
儘管默頓已有了新目標,並不代表他失去了對投資組合理論、市場行為和選擇權評價等原始投資創意的推崇之心,他說:「它的力量在於它直搗核心問題的方式——問題核心在於資產定價與風險的角色。多美好的事物啊!這些事物儘管抽象,但你卻不會覺得不自在,因為它們的力量強大,可以在不參考機構的要素下,讓你了解很多東西。」
最重要的是,這些創意的核心都和風險有關。默頓表示:「風險並非附屬品,它滲透了整個思想主體。」
默頓總是以溫和的方式容忍外界對革命性的投資觀念的批評。他早在一九七五年就曾說過:
外界對我們的基本「神話」的攻擊早已見怪不怪,尤其是我們的這些假設的確隱含著一種「象牙塔」的本質……這些(詆毀)言論就像是星期天早晨的佈道,扮演非常重要的功能。其中一個功能是,這些言論能夠壓抑我們的專業自負心態。另一項功能是,這些言論提醒我們,即使我們的專業同儕認定某一個貢獻非常重要,但對外面的現實世界來說,這項貢獻在實際操作上的重要性卻不見得等量齊觀。此外,這種言論也可以讓甫進入這個領域的人略感安慰,讓他們知道前人所完成的貢獻並不多,還有很多事情等待他們去完成。
在默頓進入現實世界的商業界,開始設法將他所謂的新古典革命創意運用到實務運作時,他確實也發現了理論的嚴重缺點。革命性的投資觀念是在一個靜態且完全沒有機構的環境下發展而成,這個理論環境充斥許多沒有臉孔的人,每個人都以個體的方式進行交易,當然不可避免的,每個人所持有的風險資產投資組合全都是一模一樣的。所以這個偏離現實世界錯綜複雜情況的抽象理論只適用於零摩擦的完美市場環境。
默頓認為就本質上來說,行為財務學文獻中所隱含的缺陷和古典理論的缺陷其實很相似,因為行為學派的文獻也假設市場是由許多自動的個體所組成。所以,充其量它不過是另一個和效率市場假說或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相同的不食人間煙火模型。默頓對現實世界的觀點比較接近日常財務行為的現實情況。他看見一個由許多機構(代表個體做事)互相干預的世界,而這形成了一個不同且更有效率的市場環境。
一旦開始導入人類、機構的做法以及交易成本,也等於是導入摩擦與代理問題。這時投資人就不再是革命性的投資觀念裡那些長得一模一樣,行事完全相同的群眾。每個人都各自持有不同的投資組合,多樣化程度幾乎達到無限多種。機構的特性和交易成本的本質也對市場的多樣化與面貌、投資人行為及財務工具的發展等產生極大的影響。例如大學捐贈基金和一個擁有401(K)計畫(美國於1981年創立一種延後課稅的退休金帳戶計畫)的員工就是完全不同的投資者。
從《投資革命》一書自一九九二年出版以來,金融市場的機構結構已經歷過一次根本的改造。這些變化包括:由於目前電腦與網際網路已極為普及,投資人可以得到大量的資訊,相較之下,一九九○年代早期的投資人能取得的資訊量簡直就是現在的九牛一毛;另外,有很多工具已經實際在交易,各個交易所也開始實行電腦化交易、股票交易所本身開始建立管理體制、全球連鎖關係的建立、較大型投資人的規模、老練度和導向、貨幣市場基金與共同基金和避險基金的蓬勃發展、風險分享工具的發展讓商業銀行或保險公司與資本市場之間的界線變得愈來愈模糊、退休基金從確定給付制改變為確定提撥制等。而即使我列出了那麼多革新作為,但卻依舊不完整。
默頓強調形式(做法)是追隨著功能而產生。這些新穎的機構推動力並未改變財務理論,不過這些演變確實也以革命般的方式延伸了理論的運用範圍。做法與功能的雙雙改變是推動革命性的投資觀念再進化的最強動力之一。就像行為財務學派要探尋阿法值的機會何在一樣,多變的機構結構和功能也具備深奧的意涵——這個意涵牽涉到市場的運作方式、投資人的行為模式、投資人應有的行為模式,以及我們應到何處尋找改善與強化的方式來因應當今圍繞在我們周遭的一切情況。
接下來我們將討論默頓、席勒和羅聞全都在尋找新的使用方式,甚至思考發明新的機構來緩衝各種不同領域的風險,同時進一步改善投資成果。
◎機構矯正散戶的偏見
默頓是偉大的社會學家老羅伯.默頓之子,他對默頓個人與他理解問題的方法影響甚鉅。老默頓的社會意識啟發了小默頓,讓他著迷於機構不可或缺的角色,因為機構的功能實際上可能會改變整個投資流程的做法,而且機構能為散戶投資人執行一些散戶永遠都無法為自己執行的功能。
這個觀點並不是說機構就能免除行為上的缺陷。基金會、捐贈基金、退休基金和共同基金的決策也有他們本身的系統性怪誕行為。雖然我們都希望一群專家的個體行為會比一般未受過良好訓練的散戶投資人自行操作時的行為更冷靜、更重分析,但這樣的要求或許太高。
問題並不在於這些委員會的成員都和散戶一樣(都是人)。多數因集體決策而產生的訂價偏誤與異常情況,和散戶各自行動所衍生的異常情況有所不同,此外,代理問題也是無法逃避的。投資委員會對來自其他基金的同儕壓力通常都非常敏感,尤其是在表現超越他們的基金時。投資委員會也必須承擔來自贊助企業經營階層的批評,不管是退休基金、捐贈基金或基金會都難以規避這種壓力。另外,所有委員會成員都不可能永遠連任到基金結束為止,因為沒有人能活到那麼老;而由於他們的任期相對(基金的存續期間)較為短暫,所以自然會導致他們的觀點較偏向短期結果,而非以基金的期望生存期間為考量。
不過,關於機構對資本市場功能運作的長期影響,默頓卻依舊懷抱樂觀的期待。他認為想追求利潤的機構——如共同基金和保險公司等——所發展出來的革新作為一定可以緩和甚至克服現實世界裡散戶投資人所創造的行為異常甚至市場無效率。就經濟層面來說,決定價格的是最低成本生產商,而機構的革新與競爭則是敦促交易成本降低的動力,也會對行為失調產生分散的影響。隨著這些動力的影響力持續上升,「新古典模型(革命性的投資觀念)的預測對資產價格與資源分配的影響將接近有效」。
默頓曾針對這個見解寫過非常深入的探討文獻。他和波士頓大學的茲威.伯迪(Zvi Bodie)在二○○五年共同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歸納了他的很多見解和建議,這些內容將新古典、機構與行為財務觀點全部融合在一起。默頓和伯迪將他們結合這三個觀點的目標稱為功能與結構金融理論(Functional and Structural Finance)。就他們的觀點而言:「這個分析對投資管理流程和資產管理產業的未來發展具備直接的意義。」
◎革新機構改變市場
不過,首先有一個重要問題必須釐清:為何要有這些機構?這些機構為何要採用現在的組織模式?默頓的中心主張(起源於社會學的分析)認為,機構是內生的,是為了回應需求、異常現象以及失調偏差而在體系內自然發展而成。舉個例子,「我可以設計一個保險公司,但我能賺錢嗎?如果它不符合市場需求,就不能賺錢。這就是我所指的內生發展」。
多數散戶的資金太少,無法達到有效分散投資的境界,也無力支付強勢的投資管理公司所要求的費用。於是,他們將資產集合成具備經濟規模效益的共同基金。這麼一來,分散投資的程度將遠超過散戶自行管理的程度,而手續費與交易費用等成本也較低。同樣的,確定給付退休基金計畫讓個別員工得以擺脫自行籌募退休基金的工作與風險,並降低退休基金的投資成本,這是確定提撥計畫所缺乏的優點。
這種持續不間斷的機構創造力是催生變革與動態變化的推手。其中最頂尖的發展是衍生性金融商品,這是來自布萊克—休斯—默頓選擇權定價模型的創見,目前這個模型已經三十歲了。這個模型創造了一個完全不同於革命性的投資觀念的世界;在革命性的投資觀念的世界裡,機構的結構並無變化:在那個世界,今日和昨日並無不同,無論是資產定價、投資組合形成、風險規避方式等都不會改變,結果到最後什麼事都不會發生。
談到籌募退休基金的問題,應屬默頓的論點最為貼近現實人生。每個人都勢必要退休,只是形式不同而已,不過,隨著時間的演進以及不同國家的情況,人們在面對這個最終結局時,可選擇的機構有很大的差異。照顧退休人士的工作並未改變,不過負責這些功能的機構卻隨著科技的進步、不同的文化情況以及對未來(「一個讓我們朝思暮想的富有局面」)的動態觀點而有所轉變。
默頓和伯迪指出,他們的功能性觀點提供了一個架構來研究這件事情。這個架構也說明了機構為何與如何演化,而這些機構正是某個問題的答案。所以,現在我們要做的是再回頭檢視投資創意,看看這些創意在機構環境下的運作情況,並思考我們要如何才能做得比以前更好。誠如默頓看待這個問題的方式:「你可以從理論不切實際的世界(每個人都認同資產價格與風險)移動到現實世界(每個人認同使用機構)。」
從幾個例子就可以清楚見到革新機構改變市場的力量,默頓和伯迪是以「財務革新螺旋」來描述這個現象。目前貨幣市場基金已開始和銀行及互助儲蓄銀行搶奪家庭的儲蓄。汽車貸款和應收信用卡款的證券化已經導致仰賴這些放款業務為生的金融機構間的競爭更加白熱化。高收益債券讓很多企業得以不需要面對其往來商業銀行的冷淡態度。在全國性的房貸市場方面,很多機構都已發展成不同於互助存款銀行的主要替代選擇。這些機構圈革新已改善消費者與企業的命運,讓他們付出的服務成本明顯降低。
◎衍生性金融商品是整個系統的「皇冠寶石」
默頓認為財務革新螺旋最豐碩的來源,將會來自選擇權評價,更精確一點來說,它是從「或有求償權」發展出來的。這是讓他獲得諾貝爾獎的財務理論。默頓在一九七○年春天加入費雪.布萊克和麥隆.休斯的行列,共同推敲選擇權定價方法,因為當時他們二人堅信他們能以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導出正確的答案,但默頓卻對他們的信念有所懷疑(見《投資革命》)。
默頓向他們提出一個複製投資組合的概念,適時為他們解開了迷惑。所謂複製投資組合是指一個結合標的資產和現金或借款的投資組合。複製投資組合持有標的資產的比重將因資產價格波動高於或低於選擇權履約價而定。雖然複製投資組合的設計是為了模擬選擇權價值的變化,但除非它所涉及的動態交易可以在沒有摩擦的世界裡執行,複製的投資組合才能精確執行這項功能,而所謂沒有摩擦的世界就是即時反應、沒有券商佣金、沒有買進與賣出價差、市場不會收盤、沒有稅金。在這些情況下,挑選選擇權或複製投資組合是沒有兩樣的。事實上,如果所有投資人都能處在這種完全沒有摩擦的環境底下,選擇權就會顯得多餘。只要兩種資產就能創造出任何型態的或有合約,能創造各式各樣的收益型態。
不過,現實世界畢竟又是另外一回事。在現實世界,交易成本不可能消失,因為複製的投資組合會持續買進與賣出標的資產如股票與現金,結果,複製的投資組合根本無法精確模擬選擇權的價值,因為現實世界的情況是不一樣的。
一九八○年代中期起,有人開始建構複製投資組合的實務運用,兩個學界人士提出一個他們所謂投資組合保險的策略(見《投資革命》第14章)。投資組合保險的目標是要讓投資組合的績效表現得好像其持有者買進了史坦普五○○指數的賣權一樣。在這個策略下,一旦市場下跌,客戶的投資組合就會系統化的從股票轉向現金;而當市場上漲,就會從現金轉向股票。不過,一九八七年十月十九日大崩盤的打擊卻導致投資組合保險走入悲傷的結局。那一天股價崩跌超過二○%。雖然有使用投資組合保險的投資人確實表現得比沒有保險的投資人好,不過,結果終究和他們原先所預期的相差甚遠。由於那一天根本難以執行交易,結果形成一股壓倒性的恐慌氣氛,並導致整個造市流程變成一場大災難。
由於實務運作上的困難,尤其管理複製投資組合的交易成本也過高,所以投資人最好是操作衍生性金融工具如選擇權或期貨合約即可,當然也要有這些工具可供操作才行。誠如默頓的解釋:「因為交易成本的存在,布萊克—休斯才有價值。」如果任何人都不需付出交易成本,賣權與買權就完全無用,投資組合保險就會是一場榮耀的勝利,而布萊克、休斯和默頓就得另外找事情忙,可能根本無法得到諾貝爾獎。
就現實情況而言,各方機構效率十足的創造了許多選擇權和其他或有求償權,並將這些工具出售給希望以低成本獲得複製投資組合的收益型態的投資人。這個方法幾乎為選擇權創造了一個無限大的市場,同時也創造了無數種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就如同我們目前所見。對默頓來說,這些市場是整個系統的「皇冠寶石」,因為衍生性金融工具讓風險分享的機會大幅度擴增、促使交易成本下降,也降低了資訊與代理成本。
不過,這當中的問題是:我們無法在不付出生產者成本的情況下交易這些工具,因為實質上來說,這些生產者是在為我們執行複製的工作。不過,也有好消息;競爭一定會迫使資本市場中的各方機構尋求降低交易成本的方法。因此,機構的變遷讓現代投資人獲得龐大的利益,過去的投資人根本無法獲得這種科技與競爭奇蹟下的利益。
舉個例子,Plexus集團的專長是交易成本分析,該公司預期純電子交易所如Instinet與擁有大廳仲介商的傳統證券市場(如紐約證交所或那斯達克)的合併,將促使交易成本大幅降低。Plexus於二○○五年一份先知先覺的聲明中寫道:「投資人將是最明顯的贏家。」「當成本因市場功能的強化而降低,就會有更多想法變得可行……真正的利益將來自更多新投資策略的使用……機構投資人能利用期望值較小的創意獲取利益,這對投資人是有利的。」
默頓認為這些發展幾乎有無限多種的變異。他和伯迪點出幾種為降低交易成本而設計的新投資策略。其中一個例子是他們預見共同基金的角色將出現重大轉變,「從一個直接零售的產品變成一種媒介,或者是包含在更高整合性產品中的『基礎材料』型產品,而這種高整合性產品的用途是執行消費者的財務計畫。所謂『基金中的基金』(常見於避險基金界)就是一種早期但還很粗糙的例子。」
針對行為財務學研究中經常提及的各種「認知困難」,機構的因應做法有很多種,默頓和伯迪為這些做法做了一個分類。在各種認知困難當中,其中一種是投資人對決策感到後悔所產生的影響。有些人可能因為擔心在買進股票後股價跌破他們的買進價而害怕買進股票,有些人則因害怕賣掉股票後股價又繼續上漲而不願賣出股票。於是,默頓和伯迪提出了一個「回顧型」選擇權來作為因應這些不確定性的「保險」。回顧型買權讓買家有權以選擇權存續期間內最低交易價格買進標的證券;回顧型賣權讓選擇權持有者有權以選擇權存續期間內標的證券最高交易價格賣出這檔證券。這些選擇權當然不是免費的,不過一旦有這些選擇權,投資人就不需擔心會在上述情況下感到後悔。
默頓大聲說:「就是這些個東西讓我感到興奮。我永遠都不要退休。」接下來,他又將話題延伸到以下內容:
對於我相信的事,我一定會去實行,例如將財務理論落實到工作這件事。不過,由於科技的相助,我們有了全新的典範,不,應該說是更豐富的典範。革命性的投資觀念給我們的答案依舊有效——我並不是說這些創意是錯誤的,而我們做了一番革新。我認為重要的是去了解各方機構與它們如何讓這些創意變得可實行……
我喜歡將自己看做一個管線工人,我希望取得所有工具——政府、民間部門、家族機構,全都是我們需要的。工具的選擇取決於工作的內容……最美妙的事是發展新理論概念,接下來看著這些概念被落實到現實世界的運作,並開始產生影響。
◎機構操作者的造市功能
談到落實理論的層面,默頓的思想向來非常宏觀。假設A國擁有非常繁榮的汽車產業,但卻缺乏電子產業;而B國的情況正好相反,它有電子產業,卻沒有汽車產業。這兩個國家都想分散產業發展風險。
傳統的做法是兩國分別設立新產業,不過這樣一來,兩者都不再擁有相對利益。但另一個方法的成本低很多,而且比較有效率:只要使用一個名為「交換」(swap)的簡單財務工具即可。如果採用這個做法,A國可以將汽車股全球投資組合所獲得的報酬支付給B國,而B國可以將全球電子投資組合所獲得的報酬支付給A國。這樣一來,就達到分散投資的目的,不過,每個國家還是因為繼續生產它們擁有相對利益的產品而受惠,這兩個國家只消在一張紙上簽幾個名就可以得到這些利益!誠如默頓所描述:「在進行『交換』之前與之後,每一國的工人還是以原本的方式繼續著他們的工作……國內金融體系並不需進行任何變革,人們處理業務的方式也不需改變。所以,這個可能大幅度移轉風險的方法並不會對國內體系造成侵入性的影響。」
類似這種本質的一對一直接交換交易並不常見。舉個例子,一個投資人可能尋求以一個彼此同意的價格以及能節省彼此清算某個市場部位、再買進另一個市場部位的成本的方式,將他在歐洲股票市場的報酬用來和另一個投資人交換史坦普五○○的報酬。這個概念很簡單,但是要找到願意做另一端交易的人則不容易。此時,機構操作者就派上用場了,因為這屬於它們可以媒介的業務——為兩方的交易造市。默頓說,到最後,交換的市場「已經從雙邊的往來交易變成一種標準化與宣告型的工具,只要用大約幾個百分點的成本就能執行一項交換,這些交換可以在幾秒之內完成,金額甚至可高達數兆美元。」當然,讓金融工具結構與能力出現如此大轉變的全都是各方機構。
默頓的過人眼光正在於此:這個過程並沒有界線可言,不管是在哪一個財務領域,它都不需要停止,也不會停止。隨著這個流程持續前進,今日的異常現象都將在機構間的競爭、新技術與交易成本下降(不可避免的趨勢)的影響下而逐漸萎縮。屆時,情況就會像我們先前指出的:「新古典模型(投資觀念)對資產價格與資源分配的預測將近乎有效。」
◎台灣:前仆後繼的散戶
目前有一個有趣的實際案例正驗證默頓的樂觀期待,也就是台灣的股市。台灣股市是全世界第十二大金融市場。台灣股市和紐約一樣,一九九○年代末期的交易都非常忙碌,當時台灣的平均周轉率比紐約證交所的歷史最高水準高出三倍以上。那一段時間的當日沖銷交易(也就是在同一天之內買進與賣出同一檔證券)大約佔每天交易量的四分之一。
在台灣,機構是最明顯的贏家,比較不那麼老練的投資人則是明顯的輸家。加州大學達維斯分校的巴伯與其他三位同事在一篇論文中曾提出這個值得注意的現象。他們分析一組廣泛的台灣股市資料(這些資料涵蓋一九九五年到一九九九年間每一筆交易的資訊、每一筆交易的標的訂單,以及交易者的身份等),並針對分析結果提出報告。
在這段期間,企業、券商、外資和共同基金的總體投資組合,其年度獲利比隨著市場整體沈浮操作的報酬高出一.五%。相對的,散戶投資人的投資成果卻像災難,他們透過股票操作所獲得的報酬比直接採用「買進且持有」策略的報酬低三.八%。這個數字的絕對重要性非常驚人,因為這個數字等於台灣一九九五年到一九九九年名目國內生產毛額的二.二%,也大約等於台灣衣物與鞋類消費支出的總額。
這個奇怪但卻持久不變的市場行為模式讓人想起丹尼爾·康納曼對這些現象的概略描述:「這個現象非常值得注意,雖然散戶是虧本的,但他們卻好像總是前仆後繼,永遠都打不死,因為這不是一種短暫現象。所以,儘管這當中的均衡是一種奇怪的均衡,但卻好像一直都存在著。」
台灣股市這種令人沮喪的表現究竟會持續多久?事實上,台灣的情況是否足以代表全球其他股市?有時候,可能有人會希望散戶們了解自己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巴伯等人提出的這篇論文以及其他所有類似的研究,應該遲早會形成一股刺激世人採取行動的動力。屆時散戶投資人將放棄自行管理資金的想法,將他們的資金轉給法人投資機構,由後者來為他們進行投資。到最後,台灣股市法人投資機構間的競爭將愈來愈激烈,而屆時隨著散戶投資人所營造的異常現象消失,要打敗市場將會愈來愈困難。到那時,默頓的預期就會實現——機構的結構將持續轉變,「直到新古典模型(投資觀念)對資產價格和資源分配的預測接近有效為止」。
默頓對整個過程的發展一直非常樂觀。機構影響力將產生非常強大的動能,而這個動能將會冷酷的排擠掉目前普遍存在於台灣的行為異常現象,朝向一個近似權威投資理論所描述的市場架構推進。再重申一次,功能將繼續驅動投資流程形式(做法)的發展。前仆後繼的台灣散戶 機構是最明顯的贏家 - 工商時報 https://bit.ly/2YE9Iy9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