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明正道 - Wikipedia - https://goo.gl/HGDDD4
思想の哲学: 新明正道著『ファシズムの社会観』 - https://goo.gl/ZcViqC
新明正道(しんめいまさみち)とは - コトバンク - https://goo.gl/2eqbSr
----------------------------

2017-07-23_194746.jpg


 

吉野作造(1878年1月29日-1933年3月18日)是一名大正時期的日本思想家、政治學者,大正民主的重要奠基者,外號為「古川學人」。
評論

2017-07-10_1326412017-07-10_132702  
2017-01-19 07:45 靜思沙迦 我要報錯
#日本近代思想家# 之吉野作造
大正年間活躍的政治學者、思想家、明治文化研究家。在東京帝國大學任教、日本大正民主運動的發起人。號「古川學人」。其弟弟是商工官僚・政治家の吉野信次。
他,是袁世凱的家庭教師,是李大釗的老師,資助過孫中山,是戴季陶的好友。周恩來曾慕名訪問他卻沒見到,王正廷在關東大地震後緊急會面......
我把他排在日本近代思想史上影響力第二大的思想家。冠軍是福澤諭吉。
以下我引用一篇人民日報的文章,讓大家了解一下這位和中國有千絲萬縷關聯的思想家。
今年十月六日,是李大釗同志誕生九十週年。李大釗同誌曾留學日本多年,在我國五四運動前後與日本的民主主義者吉野作造有過交往。他們當時都在本國發表文章,相互支持中日兩國的民主運動。
一九一九年中國五四運動時期,日本也有一個“大正德謨克拉西”(注)運動。它的理論指導者,就是日本著名民本主義者吉野作造。
吉野作造是李大釗同志的老師。他是日本一位民主人士,曾編纂《明治文化全集》二十四卷,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版了他的《民主主義論集》共八卷。在五四運動時期,他支持我國的五四運動,而李大釗同志也支持吉野作造領導的“大正德謨克拉西”。
吉野作造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部,一九○六年至一九○九年,在天津法政專門學校教書。李大釗同志當時在該校上學,聽過吉野的課。其後,李大釗同志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時,吉野在東京帝國大學當教授。吉野與中國留學生交往甚密。據日本人士回憶,李大釗同志回國後,對這位老師很懷念,“每遇日本人來華,都要問吉野先生好。”
吉野作造於一九一六年發表長篇論著:《論憲政之本義兼論達成其最終完善之途徑》,由此堅持宣傳“民本主義”(他特意把“德謨克拉西”譯為“民本主義”而不譯為“民主主義”),一九一八年十一月,他不畏強暴,在兩千多名青年學生和群眾的支持下,與右翼軍國主義團體“浪人會”公開進行辯論,影響很大。這次辯論之後,在日本相繼出現了黎明會、新人會等進步團體,形成了“大正德謨克拉西”的一個高潮。
日本近代思想家之吉野作造
評論
2017-01-19 07:45 靜思沙迦 我要報錯
與吉野上述活動約略同時,李大釗同志於一九一六年從日本回國投入反對袁世凱的鬥爭。他先編《晨鐘報》(後改名《晨報》),繼又參加改組後的《新青年》編輯部,主辦《每週評論》,以熾熱的文字,指導並組織了五四新文化運動和反帝愛國運動。
《每週評論》一創刊就寄贈吉野作造。該刊第五期上登載了吉野的來涵,感謝贈刊,並希望彼此“遙為聲援”。《每週評論》毫不遲疑地聲援了吉野作造的進步活動。第七、九兩期連續報道了吉野作造領導成立黎明會的詳細情況,說“黎明會”這三個字在日本政治思想史上真成了一個絕大的紀念。李大釗同志並寫了《祝黎明會》(署名:明明)、《黎明日本之曙光》(署名:TC生)兩篇文章,熱情地說:“黎明的曙光現了,東亞的晨鐘響了” ,希望兩國人民握起手來,使“中國的黎明”和“日本的黎明”相互輝映,造成“東方黎明”。一九一九年三月九日,《每週評論》第十二期又刊登了李大釗同志在《晨報》副刊發表的《新舊思潮之激戰》一文(署名:守常),肯定“黎明會”是“與頑迷思想宣戰”的新思潮代表。五月十五日,“黎明會”的刊物《解放》創刊,十一天之後,《每週評論》就全文轉載了該刊創刊號宣言。反映如此之快,報道如此之多,說明兩者關系之密切,也說明李大釗同志對吉野作造所領導的民本主義運動之關切。
吉野作造也真摯地支持了中國的五四運動。當時日本官方和資產階級報刊對五四運動一片污衊,吉野先生卻挺身而出,在《中央公論》、《東方時論》、《解放》、《新人》等報刊上連續發表文章,同情五四運動,駁斥各種污衊,號召兩國人民相互支持。
日本統治者污衊五四運動是受“某國煽動”。吉野則指出:這次運動“純然為自發的”,“發自一種確信精神,並為達到此確信之目的而正確選定了關鍵性事件”,所謂“煽動”雲雲,“純屬無稽之談”。日本統治者攻擊五四運動是“傳統的排日”,吉野指出:五四運動的目標,首先是“排除國內之禍根”。至於所謂“排日”,吉野說﹔有“侵略的日本”,有“和平的日本”。五四運動所反對的是“侵略的日本”而非“和平的日本”。吉野還說:“多年以來,吾人為此而致力於從官僚軍閥手中解放我所愛之日本,北京學生團之運動於此豈非與吾等同其志向目標乎?願我等速使這一解放運動成功,並真切祈願鄰邦民眾之同一運動也有所成功。從官僚手中解放,始可建築兩國間固牢之國民親善,而以往之所謂親善,其實乃妨礙真正親善之大障礙。”
吉野作造的這種見解是卓越的,可貴的。中國人民高度評價吉野的進步立場。上海《中華新報》和《東方雜志》(一九一九年七月號)全文譯載吉野所寫的《北京大學騷擾事件》一文,並摘登了他的《致北京某君書》。這個“某君”,很可能就是李大釗同志。吉野在這封信裡寫道:“我知貴國雖盛倡排日,所排之日,必為野心的、侵略的軍國主義的日本,而非親善的、平和的、平民主義的日本。侵略的日本,不獨為貴國青年所排斥,抑亦我儕所反對者也。侵略的日本行將瓦解,未來平和人道的日本,必可與貴國青年提攜”。
“五四運動”與“大正德謨克拉西”性質不盡相同。李大釗與吉野作造的思想也有差異。以對“五四運動”的評價而言,吉野作造同情這個運動,但並未能擺脫資產階級對群眾運動的偏見。在對華政策上,他拋棄了早年的某些錯誤論點,但並未能超越資產階級自由主義。盡管有這些局限性,卻並不妨礙我們對他的進步立場作出積極的、肯定的評價。
民主與反民主、對華友好與對華侵略,這是日本近代史上進步勢力與反動勢力長期進行斗爭的一個重要方面。吉野作造是屬於進步勢力一邊的。他歡迎中國進步,主張中日友好,希望日本民主。這就是共產主義者的李大釗能夠和民主主義者吉野作造相互支持的基礎。今天,中日友好已成為時代的潮流。李大釗烈士和吉野先生如果有知,亦當引以為慰吧!
注:“大正”是日本大正天皇的年號(一九一二至一九二六年)。“德謨克拉西”在英語中意為民主。
《人民日報》1979年10月07日


大正時代︱國內追求民主,國外繼續擴張
2016-03-10 由 澎湃新聞 發表于 歷史
何謂「大正時代」?
日本的大正時期,指的是年號為「大正」的嘉仁天皇(一般稱為大正天皇)在位的1912年7月至1926年12月這一時期,歷時15年,是近代以來一任君主在位最短的年代。不過,它在日本近現代史上的重要性卻絕不可小覷。有人曾將其比作中國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中的雍正王朝,就承前啟後這一角度而言,也有一定的道理,不過,大正天皇身心羸弱,並無雍正的堅毅果決,他本人的領袖角色,相當有限,主導大正政治的,倒是一些明治的元老和包括政黨在內的新興政治力量,社會大眾和媒體輿論也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大正天皇嘉仁
大正時期的開啟,只是因為明治天皇駕崩、大正天皇即位的緣故,絕不意味著一個新的時代的來臨,它的政治格局,只是明治脈絡自然延伸和發展的結果,不過由於外部環境的變化(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內部諸因素的積聚發酵,大正時代形成了一個與明治有些異色的局面。而且,大正時代也在各個領域為後來的昭和培育了諸多基因,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昭和的基盤。從這個意義上來看,說這是一個承前啟後的時代,大概也不為過。
ADVERTISEMENT
日本人的「德謨克拉西」:追求民主和憲政
大正時期在政治上最引人注意的是,以1912年12月開始的第一次護憲運動為起點、1925年3月普選法的通過為歸結點的民主運動。這並不是一場以某個人或某個政黨為主導、連貫有序的政治運動,但其目標比較明確,就是要打倒藩閥政治從而實現政黨政治和普選制度。民主運動大抵實現了這一目標,但完成得相當不徹底。
明治時期,由福澤諭吉和明六派等展開的一場思想啟蒙,導致了實踐性的自由民權運動,最終實現了頒布憲法(1889年)和開設國會(1890年)的目標,但實際上這個憲法卻是一個突出天皇絕對君權、民主色彩很弱的大法,而所謂國會,是由貴族院和眾議院組成,前者的成員是皇族和明治後獲得公侯伯子男爵位的上層權貴以及大額納稅者(即最富有的階層),後者雖由選舉產生,但是有選舉權的,僅限於年度繳納國稅15日元(在當時的日本這已經頗為可觀的了)以上的男子,全國共45萬人,不過占4000萬總人口的1%。當選為第一屆眾議院議員的45人中,有地主22人,實業家21人,人均年度納稅額是1500日元,地主階級則人均擁有200公頃的土地,相當於當時自耕農人均1公頃土地的200倍。而主掌歷屆內閣的,除了有過一次不徹底且短暫的政黨內閣外,基本上是當年在推翻江戶幕府中立了「功勳」的薩摩藩(大致相當於後來的鹿兒島縣)和長州藩(山口縣)出身的武士(諸如山縣有朋、伊藤博文等)或屬於他們一派的政治力量(所謂的「藩閥政治」),民眾、尤其是中下層階級參與政治的程度很低。
ADVERTISEMENT
伊藤博文
明治以後,日本竭力擴充軍備,逐漸建立起了現代的軍隊,並在日清(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中獲得了勝利,但民眾生活卻未見明顯的改善,龐大的軍費,大部分是由增加稅收的途徑獲得的,因此當人們獲知朴茨茅斯條約未能得到賠款和割地後,在東京日比谷爆發了大規模的暴亂,其中雖然包含了擴張國權的色彩,但從衝擊政府衙門的行為來看,更多的是發泄了人們對藩閥政治的不滿,此後,各種民眾運動此起彼伏,日後的一個高潮,便是1918年爆發的全國性的「米騷動」。這種矛頭指向當局的社會動向,便是大正民主運動得以展開的民眾基礎。
但是,一場大規模的政治運動,必須要具有思想上的領袖和一定的政黨力量。思想上最主要的領袖是吉野作造(1878-1933)。吉野在第二高等學校求學時加入了基督教青年會,在東京帝大念書的時候,就閱讀了多種社會主義的書籍,較多地接受了為民眾謀幸福的思想。1906年他帶著妻女來到天津,擔任了直隸總督袁世凱的長子袁克定的私人教師,其間曾在新開設的北洋政法學堂中講授政治學和國法學,學生中有後來成了中共創始人之一的李大釗。1910年他去歐美遊學3年,歸國後升任東大教授。或許是早年接受社會主義的影響,或許是在歐洲實際感受到的民主政治,回國後他就以《中央公論》為陣地,鼓吹「民本主義」(最早使用這個詞的人是新聞記者茅原華山),批判藩閥政治,主張普選。
ADVERTISEMENT
民本主義,其實也就是民主主義,即Democracy的日語表述。但日文漢字的表述為何不用「民主」而用「民本」呢?這是因為《大日本帝國憲法》第一章明文規定國家主權在於天皇,天皇擁有所有有關國家的最高權力,而「民主」一詞則表示主權在民,與憲法和天皇的統治發生衝突,有冒瀆天皇的危險,因此在二戰結束之前,日本禁用「民主」兩字,除了民本之外,一般用音譯的「德謨克拉西」表示。
吉野於1916年1月在《中央公論》上發表了長達一百多頁的論文《論憲政本意及其貫徹之途徑》,闡述了對民本主義的認識,討論了政治目的、方針的決定、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運用,論文大量介紹了以歐洲為中心的各國的歷史和現狀,從而展開了民本主義論。他主張,要用「憲政」(民本主義)的理念改革那些封建專制的舊體制和舊勢力,同時實行自由主義改革,實現政黨政治,擴大選舉權,他希望通過普選制度來提升民眾的政治參與度,從而改良國家的政治。
在吉野的理論提出之前,日本已經出現了護憲運動。1912年12月,以長州藩出身的陸軍大將桂太郎為首相的內閣試圖強行通過增加兩個師團的提案,以立憲國民黨等為主體的社會政治力量發起第一次擁護憲政運動,聲勢浩大,結果在1913年2月迫使桂太郎內閣下台,由此藩閥政治大為受挫。吉野的理論提出之後,社會上展開了一場有關德謨克拉西的大討論,民本思想逐漸深入人心。
ADVERTISEMENT
吉野作造
後來吉野又以東京大學為平台,於1918年組織了「黎明會」和「新人會」,出版了雜誌《德謨克拉西》等,以演講會的形式等向民眾宣傳民主和憲政思想。在這樣的氛圍中,以平民出身的政友會領袖原敬為首相的第一次真正的政黨內閣於1918年9月誕生了,除了海軍大臣、陸軍大臣(按明治時期立下的規矩,海陸軍大臣須由軍人擔任)等之外,其他內閣成員均來自政友會。這樣的政黨內閣,後來勉強維持到1932年的犬養毅內閣為止。1925年,在憲政會等政黨的大力推動下,終於在第50屆議會上通過了《普選法》,給予25歲以上的「帝國男性臣民」選舉權。於是,有選舉權的人從328萬增加到1240萬,1928年2月,實施了第一次普選法框架內的大選。
ADVERTISEMENT
政黨內閣的誕生和普選法的實施,是大正民主運動的結果。
持續的帝國擴張:德先生擋不住殖民的腳步
追求民主和憲政只是大正政治的一面,明治時期形成的向海外擴張國家權益的帝國主義思想和實踐並沒有因為這一面而有絲毫的收斂。可以說,整個大正時期,是日本人在國內追求民主憲政而在世界上擴張國權(也就是極端的國家主義或帝國主義)兩種政治慾望交織的時代。1905年的日比谷暴亂,既表達了民眾對政府苛捐政治的不滿,也表露出希望通過海外戰爭獲得更多的割地賠款來有益於國計民生的無理欲求。明治以來的向外擴張的政治脈絡,在大正時期有了進一步的膨脹。其最典型的表現,便是趁機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並向中國提出蠻橫的「二十一條」。
1914年7月一戰爆發後,決定參戰的英國依據日英同盟的關係,要求日本協助英國對遠東的德國海軍做些輔助性的打擊。日本朝野敏銳地察覺到了這是一次向外擴張的「千載難逢的良機」(外相加藤高明語),8月7日內閣徹夜討論此事,翌日決定對德宣戰。明治元老井上馨說:「大正新時代里的這次歐洲大禍亂,乃天助日本國運發展」(《世外井上公傳》第5卷)。一些輿論領袖都主張日本參戰,《東京每日新聞》的主筆、後任國會議員的石川半山在1914年9月號的《中央公論》上發表《歸根結底是支那問題》一文說,對於中國問題而言,這次戰爭是「一場等待已久的戰爭」。提出「民本主義」概念的茅原華山則主張在大戰之際向中國擴張勢力(《從文明史、國際史的角度觀察的歐洲戰爭》,發表在同一期的《中央公論》)。由此可見,政府的想法與輿論不謀而合,互相呼應,而這些輿論的鼓吹者中,不少還是德謨克拉西的宣揚者。
ADVERTISEMENT
1915年5月25日,「二十一條」簽字時中日代表合影。
日本的目的當然不只是打擊德國,更是為了奪取德國在膠東半島的權益。1896年12月,德國趁中國國勢衰敗,向清政府提出了租借膠州灣50年的要求,翌年通過實力占領了膠州灣。日本也一直在覬覦這一優勢的地理區域,只是懾於德國的力量,不敢輕易染指。如今在參戰的名義下可以堂而皇之地搶奪了。儘管中國是局外中立,但日軍還是擴大了軍事行動的範圍,於9月2日在山東半島登陸,11月7日攻陷青島。青島陷落後,日本國內一片歡欣雀躍,舉行提燈遊行,以示慶祝。愛國婦人會準備了慰問用的手絹和明信片,許多人聚集在日比谷公園,集會聲援。在對外擴張上,朝野每每能夠達到驚人的一致。
當然也不是沒有對此冷眼批判的人。在這種讚美戰爭的潮流中,批評「大日本主義」的石橋湛山,站在「不應向亞洲大陸擴張領土」的立場上,在1914年11月15日的《東洋經濟新報》上發表了《斷不可占有青島》一文,對日軍占有青島的行為進行了譴責。但這樣的聲音在當時的日本卻不是主流。
日本在攻占了膠州半島後,立即在1915年1月向袁世凱政府提出了咄咄逼人的「二十一條」,不僅要全盤接受德國在山東的領地和權益,並要確保日本在所謂「滿蒙」的既得利益,還意欲控制中國的行政和警察系統。此事大家已經頗為熟知,這裡不贅。1918年8月,日本聯合其他西方國家出兵西伯利亞(日本派兵7萬2千人,遠遠超過了其他國家的總和),干涉新生的蘇聯政權,其主要目的倒不是為了剿滅共產主義,而是藉機擴張在東北亞的勢力範圍,因此當1920年1月其他國家紛紛撤兵時,日軍依然駐紮在西伯利亞東部,目的是防止蘇俄有染指中國東北(滿洲)的機會,一直到1922年裁減軍備的華盛頓會議舉行時,日本才不得已將軍隊撤回。這也說明了在對外擴張國權方面,大正日本絲毫不比明治日本遜色。政黨內閣上台後,基本上也未能阻遏日本的帝國主義傾向。這一傾向在昭和之後愈益膨脹,一直擴展到侵占中國東北和全面侵華戰爭的發生。
通過武力來擴張日本在海外、尤其是中國的權益,這一源於明治時期的國策,即便在民主運動高漲的大正時期,也沒有發生絲毫的變化。整個大正時期,在國內政治方面,大部分日本人希望打倒傳統的藩閥政府,擴大民眾自由民主的權利,通過政黨內閣來實現政治的民主化運作,而在對外方面,卻很少有對殖民地統治和對外強行擴張政策的內省,大部分人認為後者能夠為日本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這種對內對外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分裂,正是近代日本的一個顯著特徵,非常耐人尋味,也值得今天的人們深入思考。
(作者系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教授)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varkpl.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