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嬪妃皇子長相曝光!橄欖形眼睛配高鼻 驚見歐洲血統
2018/07/19 15:46:00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陝西省考古人員近日還原了從秦始皇陵中發現的男子及女子的面孔,男子很有可能是秦始皇眾多兒子中的一員,女子則可能是嬪妃或小妾。專家透過臉部辨識系統復原兩人長相,女子有一雙圓圓的大眼睛和輪廓分明的挺鼻,可能有中亞或是歐洲血統,男子則有橄欖形眼睛和隆起的鼻子。
 ID-1452053
▲秦始皇嬪妃皇子長相模擬。(圖/翻攝自西安晚報微博)
根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考古人員在秦始皇陵一個包含約100座墓塚的墓群中,發現這名被肢解的女子屍體,初判這名女子死時年約20歲。專家透過臉部辨識系統復原了該名女子的樣貌,女子有一雙圓圓又深邃的大眼睛和輪廓分明的挺鼻,可能有中亞或是歐洲血統。
報導提到,這座墓中所有的死者都是女性,專家推測這些人很可能是秦始皇的嬪妃或小妾,在秦始皇死後成為陪葬的一部分。
除了女子之外,考古人員也在東側上焦村的墓群中發現一位男性的頭骨,男子死時年約在30歲。專家透過臉部辨識系統發現,男子擁有橄欖形眼睛和隆起的鼻子,還在右顳骨發現了一枚青銅箭頭,頭和四肢及身體被分開擺放在多層棺材中的寶物盒上,墓中有大量陪葬品,推測死者很可能是皇室成員。


藍立琪觀點》 秦始皇禁書令與習近平禁詞令
newtalk.tw查看原始檔
秦始皇34年(西元前213年),咸陽宫舉行一場酒宴,70位學問淵博博士集體向始皇帝敬酒,首席博士周青臣代表祝賀詞。他說,秦土不過千里,位處西陲,仰仗陛下神靈聖明,平定海內、驅逐胡人,日月所照之處,無不服從。昔日諸侯被郡縣替代,天下人安樂不再受戰爭之苦,始皇帝聽得飄飄然。
突然,齊地博士淳于越跳出來斥責周「面諛陛下,是何居心?」,淳于越說,商周兩朝傳承千年,乃因大封子弟、功臣為諸侯,以輔佐王室。如今陛下擁有天下,大王子弟無尺寸之地,萬一出現齊國那樣,篡奪姜式王朝的大臣,沒有諸侯輔佐該當如何?頓時朝廷悄然無聲。
此時,一心推行郡縣制取代諸侯分封制的秦始皇,收起笑容、強抑怒火,交付廷議。後來,丞相李斯跳出來駁淳于越的觀點。
李斯認為,夏商周與秦所處的時代不同,治國方法也不同,陛下開創大業、建立萬世之功,非一般愚儒所能明白。那個時代諸侯相爭,廣招游士,如今天下太平,法令一統。李斯還主張,禁私學以滅異說。
他認為,古代天下混亂,諸侯相互兼併,議古非今,虛言亂實,若不禁止,皇上尊嚴會下降,進而結黨營私。李斯請求秦始皇批准,不是秦國史官寫的史書全部銷毀,不是博士職務需要的詩、書及諸子百家集中銷毀,這就是歷史有名的禁書令。
二千多年前,秦始皇的禁書令是愚民政策,讓百姓無法讀書識字,沒有知識就不會去議論朝政,透過暴力手段控制輿論,消異議者之音,進而鞏固政權
這段故事,在二千多年後,異曲同工之妙在北京上演。資訊發達的21世紀,中國當然無法仿效始皇帝焚書,卻有能力限制資訊、管控言路。習近平主政後,國家雇用大批網軍嚴格控管網路言論,尤其,十九大即將登場,禁止任何對中方不利報導與言論,全力回擊流亡美國的富商郭文貴等。
日前,中國國家通訊社「新華社」發布最新修訂「新聞禁用詞與慎用詞」,禁止中國媒體使用「一中各表」,只能提「九二共識」,不能出現「中華民國」,也限制香港與澳門論及台灣時,不得使用具有中央政府或國家象徵的用詞。而禁用詞範圍也含蓋中國境內的不雅用詞。
這道新聞禁令,最尷尬的莫過於,一直與中共政權稱中道弟的國民黨政權。馬英九主政時代,與北京政府簽署多達34項合作協議,國共的政治基礎與通關密語就是九二共識。當初,馬英九一再對台灣人民強調,九二共識就是「一中各表」,如令「禁詞令」,立即戮破「一中各表」的政治謊言
不論是秦朝的焚書令或是21世紀的禁詞令,目的在於限制語言、用詞,無非管控人與人之間的思想交流,也在嚴防組織發展,乃進一步打擊言論自由的表現,這道命令表面上只適用於中國人民,其實也是命令中國人民砲口一致,思想統一「包圍」台灣。
翻開中國歷史不乏控制言論思想自由的朝代,兩蔣白色恐怖時代,台灣一樣沒有言論自由。幸運的是,台灣歷經民主化歷程,也在全國舉行多次總統大選,民主逐漸在深化與鞏固,台灣已經擺脫那段幽暗晦澀的黑暗年代,不再有言論與思想迫害。


 

2017-06-05_12434290525f15-8438-4a0a-928f-0eeb3c07e9cad3b0c278-9afa-4429-9a72-8ae946c15e63ddb783a0-8cea-4621-9981-d8c7e3f62b9f下載 (14)下載 (15)201653083131530070 (19)20165308313153007 (1)2201415792855626906  

秦刻石_百度百科 - https://goo.gl/6D76Kf
-----------------------------------------------
秦泰山刻石,又稱封泰山碑,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東巡泰山時所立。
碑高四尺五寸、寬一尺四寸,字型工整、筆畫圓健,是秦始皇統一文字後的小篆,相傳為宰相李斯所書。刻石北、東、西三面為秦始皇詔書,共144個字,南面為秦二世元年(前209年)所刻二世詔書78個字。
刻石原立於岱頂,至明只存29字。清乾隆五年(1740年)遭火,刻石遂失;嘉慶二十年(1815年)在山頂玉女池中搜得殘石2塊,尚存10字,移至岱廟;現在位於泰山岱廟東御座的露台前西側,僅存二世詔書中的10個殘字:斯、臣、去、疾、昧、死、臣、請、矣、臣。[1]最著名的拓本為宋拓百六十五字本,收165字,曾由明朝大收藏家安國收藏,現藏於日本東京台東區立書道博物館。
全文
茲錄刻石全文如下:[2][3]
皇帝臨立,作制明法,臣下修飭。廿有六年,初並天下,罔不賓服。寴𨊩遠黎,登茲泰山,周覽東極。從臣思跡,本原事業,祗誦功德。治道運行,者產得宜,皆有法式。大義箸明,陲於後嗣,順承勿革。
皇帝躬聽,既平天下,不懈於治。夙興夜寐,建設長利,專隆教誨。訓經宣達,遠近畢理,咸承聖志。貴賤分明,男女體順,慎遵職事。昭隔內外,靡不清凈,施於昆嗣。化及無窮,遵奉遺詔,永承重戒。
皇帝曰:「金石刻盡始皇帝所爲也,今襲號而金石刻辭不稱始皇帝。其於久遠也,如後嗣爲之者,不稱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德昧死言:「臣請具刻詔書,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請。制曰:「可。」
------------------------------------
秦始皇刻石記功

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為了證明自己受命 於天,以水德而有天下,遂於公元前219年在泰山之顛,舉行了封禪,以祭告天地,並且立 下刻石以頌功德。
  秦始皇在此後十年間(公元前219-210年), 曾五次大規模巡視天下,在泰山、嶧山、琅琊 台、芝罘、碣石及會稽等地留下了刻石。
  秦始皇時期的原刻石,保留至今者只有兩 件,而且皆破損嚴重。「泰山刻石」如今只剩 十個字。有關文字拓本現存最好的就只有明朝 拓印的二十九字本;另一件殘存的「琅琊台刻 石」,現在已成碎石,雖經黏合,也僅得八十 六字。目前,只有清代前期及乾隆年間的兩個 拓本傳世。
----------------------------------------------------
秦始皇泰山刻石屢屢遷移之謎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也是第一個登上泰山封禪的皇帝。威武的始皇帝將自己的功德篆刻在泰山刻石上,碑文出自李斯之手,然而這並沒有給泰山刻石帶來福氣,相反泰山刻石的坎坷正從中而來。泰山刻石到底經歷了怎樣一個坎坷的歷程?泰山刻石是如何“長腳”越走越低,最終一分為二?文字又是如何越來越少的?讓我們跟隨秦始皇的腳步來探索這些謎吧。
五嶽之首的泰山是中國封建帝王心中的聖一地。古人都認為泰山是離天最近的地方,而作為天子的皇帝為了表明自己的受命於天,都希望通過祭拜泰山來顯示自己是真龍天子。在中國封建社會中,總共有七位帝王曾經登上過泰山,進行過祭拜泰山的封禪儀式。為了紀念登上泰山,帝王們總會留下一些碑刻來,而在這些帝王所留下的碑刻紀念中,最有歷史價值的當推第一個登上泰山祭拜的秦始皇所留下的“秦皇泰山刻石”。但正是這塊刻石在流傳千年之後,竟然被無數次的遷移,從最初的位列泰山之巔,到最後埋沒在泰山的荒草瓦礫之中,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泰山刻石遭到如此的遷移劫數呢?我們還得從泰山刻石本身講起。泰山刻石原來是由兩部分的石刻所組成。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巡遊全國,來到泰山並且登上了泰山的最高峰進行祭天儀式。祭天之後,為了將自己統一全國的功績昭布後世,秦始皇命人在一塊高五尺的大石頭上刻字歌頌自己的功德,留下了泰山刻石的上半部分。
秦始皇死後他的兒子一胡一亥即位,史稱秦二世。這個昏庸的皇帝為了效法自己的父親,也開始巡遊全國,公元前209年他到達泰山,在秦始皇刻石的字的下邊接著刻下了詔書和隨從大臣的名字,來歌頌秦始皇的豐功偉績。於是這便是完整的泰山刻石,當時刻字總計有22行,分東、西、南、北四面雕刻。其中前12行144字為秦始皇時所刻,後10行78字為秦二世時期所刻,兩次刻字總共222字。
泰山刻石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碑刻,其歷史意義重大,同時它在中國的書法史上也有極高的地位。我們知道秦始皇統一全國之後,為了更好的統治管理國家,於是對六國的文字進行了整理,推行“書同文”,將秦國的小篆作為統一文字。而小篆的產生也為漢字逐漸演化成現今通行的漢字奠定了基礎。
組織統一各國文字,並對小篆進行系統整理,樹立統一標準的是秦相李斯,而據說兩次刻石也都是李斯所書寫的文字,可以說小篆的創始人來書寫歌頌皇帝的碑文,自然是難得的一精一品,再加上當時的刻石都是皇帝親臨現場的,因此也要求刻字人書法水品特別高超,書寫者和刻字者的完美結合,可以說秦泰山刻石代表了秦代小篆的最高水平,在書法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泰山刻石自刻成之日起便一直矗立在泰山的玉皇頂上,由於沒有人注意它的價值,所以直到宋朝為止,泰山刻石可以說是默默無聞。
北宋時候的宋真宗趙恆是個非常迷信的皇帝,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十月,他為了感謝上天賜給他“天書”,於是親自來到泰山封禪。皇帝要到,當地官員自然要準備禮物,可當時的兗州太守卻沒有什麼東西可以送的。沒有辦法,只得將自己所拓泰山刻石南面的40個字的拓本作為貢品進獻給真宗。
泰山刻石作為貢品被進貢給了皇帝,一夜之間,原來默默無聞的泰山刻石立即變成了人們眼中的一精一品。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泰山刻石進行臨摹拓寫。但由於刻石暴露在野外已逾千年,風吹雨打已造成原先222字的碑刻到北宋的時候已經毀缺76字,僅剩176字可以辨認。
從宋代到元朝末年,泰山刻石還是在玉皇頂上,但是從明代開始,泰山刻石便開始不斷被遷移。明朝初年,泰山刻石已經被人從玉皇頂上遷移到唐摩崖附近;明朝成化元年(1465),有人在離唐摩崖十幾步遠的草叢中發現了泰山刻石;到了嘉靖時期(1522-1566),泰山刻石又被安置到碧霞元君寺的側室內;最後到清朝嘉慶21年(1815)泰山刻石被人從玉女池中打撈上來並被安頓在東嶽廟新建的西宅內,而此時,經過如此坎坷遷移經歷的泰山刻石已經變成了兩塊殘石,刻石上也僅存10個字了。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泰山石刻頻繁遷移呢?
筆者以為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不斷有人對泰山刻石進行拓寫,使得刻石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從而最終無法再立足於玉皇頂之上了,並最終被搬到了唐摩崖附近;在此之後,一方面由於沒有保護,從而風雨摧蝕了石刻上的文字,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有拓片商人為了使自己的拓本獨一無二而故意毀壞泰山刻石,從而導致石刻表面刻字的不斷減少;最後自然災害也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原因,泰山石刻在明代曾經被安置到碧霞元君寺,但到清乾隆五年六月碧霞元君寺一場大火後便失去了踪影,最後刻石被發現時已經殘斷成兩半。正是因為種種人為和自然的原因導致中國最早的石刻到現在僅剩下10個字的殘文。
清代中期之後,泰山刻石仍命運多舛,先後遭到過盜賊的劫掠和日本飛機的轟炸。直到解放後,泰山刻石才真正得到了妥善的保護,被安置在重新修建的“讀碑亭”之中,再也不會遭受自然和人為的破壞了。雖然泰山刻石只剩下了10個字可以辨認,但可喜的是宋代的泰山石刻的拓本已經找到,上有165個刻字,根據這個刻本,泰山石刻總共222字得以補全,人們終於可以鑑賞到中國小篆書法藝術的最高成就了。
-----------------------------------------
瑯琊刻石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現存殘石為豎直的長方體,高132.2厘米、寬65.8~71.3厘米、厚36.2厘米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二次巡遊,登臨瑯琊山(今山東省膠南市南)時,修瑯琊台,勒石頌揚他統一中國的功績。刻石書體為秦篆,傳為隨行廷尉李斯所書。《史記·秦始皇本紀》載有刻辭全文。此刻石本在山崖上,清代被人鑿下保存,已成秦刻石存世的稀世珍品,是了解秦代統一事業的重要文獻。
此殘石為豎直的長方體,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到瑯琊郡(今山東膠南西北)時所立刻石的後半部。書體為秦篆,相傳為李斯所書。現殘存13行87字,前2行為公元前219年隨秦始皇巡視的從臣最後二人的官職和姓名,後11行為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補刻的詔書及其從臣姓名,字已漫漶。
在瑯琊刻石中,秦始皇熱情歌頌了自己統一中國的豐功偉績,強調了製定統一的法律制度作為辦事的準則,重申了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以鞏固國家統一的重要性。秦二世在補刻的詔書中則強調統一度量衡是秦始皇的功績,並表示將統一度量衡的法令繼續推行下去。
---------------------------
“千古一碑”秦泰山刻石為何能躲過文革浩劫?
小大掃描到手機 2017-01-04 16:52:52 濟南日報
泰山腳下,岱廟巍然,其城垣高築、古木參天、殿宇巍峨,宛若皇城。因為是歷代帝王祭祀泰山神的地方,所以岱廟又被稱作“天子廟”。
漫步岱廟,但見碑刻林立,古蹟雲集。在岱廟東御座院內大殿前,有一座磚砌碑亭,一塊並不起眼的石碑密封於玻璃罩中。不少人在遊覽東御座時都會忙著穿上古代皇帝的戲服,在大殿中皇帝坐過的寶座上拍照留念,卻往往忽略了這塊石碑。而事實上,玻璃罩中的這塊石碑卻大有來頭———它叫秦泰山刻石,也叫“李斯碑”。它是泰山上下年代最為久遠的一塊刻石,距今已有2200多年曆史,它也是我國古代第一塊石刻詔書,是泰山眾多碑刻中最為珍貴的一塊,對研究秦代歷史,中國書法史、石刻史,均具有重大價值。
歷經兩千多年歲月滄桑,曾經刻滿222字的石刻,如今只剩下9個半字,“ 千古一碑 ”九死一生,秦泰山刻石的意義早已超越文化層面,成為記錄時代變遷的一塊“活化石”。
秦泰山刻石
秦泰山刻石
秦始皇封禪泰山刻石記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消滅了韓、趙、魏、燕、楚、齊六國,結束春秋戰國以來500多年的諸侯割據局面,完成了統一大業。
始皇帝氣勢不凡,滅六國時金戈鐵馬,完成統一大業之後,又立即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他廢分封制為郡縣制,奠定了此後2000多年的行政格局,他統一法律、貨幣和度量衡,實行車同軌、書同文,以丞相李斯的小篆體作為官方的統一文字。
為了鞏固統治,震懾六國反抗勢力,顯示自己的豐功偉業,秦始皇決定巡視全國。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項目,就是封禪泰山。
何為封禪?按照古人解釋,在泰山上堆土為壇,祭祀天神,叫做“封”;在泰山下的小山掃出一片地,祭祀地神,叫做“禪”。在古代原始宗教信仰中,東方主生,東岳泰山正是代表著生死交替、朝代更迭,因此,在改朝換代、國家統一之時,帝王為顯示功業,都要到泰山封禪,昭示天地太平,答謝天地恩澤。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群臣來到了泰山。在泰山極頂,秦始皇除舉行盛大的祭天外,還命李斯書寫記功刻石。這篇總共144字的刻辭全文被記錄在《史記·始皇本紀》中,在刻辭中,秦始皇著重宣揚了統一天下的功績,表達了治理國家的決心。總之,意思就是皇帝第一次統一天下,制定法律,巡視黎民百姓,為了處理政務,早起晚睡,很辛苦很偉大。
據泰安市博物館原保管部主任劉衛東的研究,秦始皇選定的這塊刻石,是一個似方似圓的自然生成的石柱,原石高1.6米,共四面,秦始皇的刻辭佔了三面。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在東巡的歸途中,他的小兒子胡亥繼位為二世皇帝。秦二世即位後,曾對趙高說:“先帝巡行郡縣以示強,威服海內,今晏然不巡行,既見弱,毋以臣畜天下。”於是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也東封泰山,並在秦始皇刻石的剩餘一面刻其詔書,也由李斯書寫,二世詔書共78字。
後來的歷史證明,秦始皇希望二世、三世……代代相傳、江山永固的夢想很快破滅,立於泰山之巔的刻石,也無法阻擋歷史的巨輪。
“千古一碑”秦泰山刻石為何能躲過文革浩劫?
“千古一碑”秦泰山刻石為何能躲過文革浩劫?
從222個字到9個半字
秦始皇的144字,加上秦二世的78字,秦泰山刻石總共有222字,但如今,卻為何只剩下9個半字?
據劉衛東的推測,刻石立於岱頂野外,風吹日曬​​,加上舉世矚目,不斷有人來做拓片,字跡(損自在情理之中。到宋代,刻石還保存完好,但字只留了160多個。到明代嘉靖以後,秦泰山刻石被移到碧霞祠西牆外的玉女池旁。由於年代久遠,風雨剝蝕及人為破壞等原因,曾幾移其所,面目全非。彼時,刻石上僅存秦二世詔書中的29字。
明萬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以後,北平許某將刻石殘碣移置碧霞祠東廡壁間。此後屢遭劫難,損壞嚴重。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碧霞祠毀於大火,此石遂亡。嘉慶二十年(公元1815年)春,一位參加過當年修玉女池的老人在談到泰山刻石時說,他曾經在玉女池中看到過刻石殘片。此事很快被當時的知縣汪汝弼得知,便與前任知縣蔣因培一起,在玉女池找到殘石兩塊,發現尚存秦二世詔書十個字:斯、臣、去、疾、昧、死、臣、請、矣、臣,而且其中還有一個殘字,因此只能算9個半字。殘石遂被嵌置於岱頂東嶽廟西“讀碑亭”內。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西牆倒塌,泰安縣令徐宗幹“索殘石於瓦礫中”,囑道人劉傳業將殘石移至山下,嵌置岱廟西道院壁間,並刻跋語碑記載事情經過。
秦泰山刻石碑文
秦泰山刻石碑文
兩次被盜有驚無險
秦泰山刻石雖然僅剩9個半字,但這一稀世珍寶早已名重天下,因此也引來了盜賊的目光。歷史上,它經兩次被盜,然而幸運的是,每次都有驚無險。
秦泰山刻石的第一次被盜發生在清光緒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890年。在一個漆黑的風雨之夜,幾個鬼鬼祟祟的黑影翻牆進入了岱廟,不一會兒就扛著一塊殘石跑了。這幾個人偷走的,正是國寶秦泰山刻石。
第二天,秦泰山刻石被盜的消息驚動了當時的泰安縣令毛蜀雲,他下令官兵封鎖全城,嚴加搜查。十天之後,好消息傳來,有人在泰安城北的石橋底下發現了刻石。原來,這夥盜賊偷了刻石之後,由於城內封鎖嚴密,一直找不到機會轉手,又害怕東窗事發,就把刻石丟棄在了石橋底下。
秦泰山刻石的第二次被盜,是劉衛東在上世紀70年代聽泰山管理處一位姓薛的副處長說的:那是在1937年底日軍佔領泰安之前,日本的文化間諜買通漢奸,偷走了刻石。岱廟的管理人員發現後立即上報,當時的國民政府非常重視,立即展開追查,幾天之後,竊賊心虛,將刻石丟棄在泰安城東桿石橋底下,並讓人給官方捎話,說了刻石丟棄的地點。政府於是立即派人取回了刻石。等到日軍佔領泰安,因為這塊刻石名氣太大,日本人再也沒敢打它的主意。
劉衛東說,此後秦泰山刻石一直保存在岱廟,沒再遭遇不測,而它之所以能幸運躲過“文革”,還有一段故事:“文革”初期,紅衛兵打算在泰山山頂、中天門和岱廟塑三座毛主席銅像,於是砸了岱廟中的一些銅像,但銅依然不夠,所以銅像也沒豎起來,但岱廟砸銅像以及曲阜破壞“三孔”的消息傳到北京後,週總理專門給山東省革命委員會下令要保護文物,岱廟隨之實行軍管,並於1968年成為毛澤東思想展覽館,因此,整個“文革”期間,岱廟並未受到多少衝擊。而劉衛東的父親,就是當時管理岱廟的軍方負責人,劉衛東跟隨父親住在岱廟裡,對那時候的情況,自然記憶頗深。
“千古一碑”稀世珍寶
史料記載,秦始皇曾多次巡行全國,所立刻石七種:《嶧山》、《泰山》、《瑯琊》、《芝罘》、《東觀》、《會稽》、《碣石》等頌其功德。現僅存《泰山》、《瑯琊》兩塊。在中國文字和書法的發展史上,必須提到秦代的小篆,由於瑯琊刻石字跡太過漫漶,秦泰山刻石成為秦代小篆目前可依據的最為權威的材料。而李斯,也因此而可能是中國書法史上第一位有名有姓,並有作品流傳的書法家。
秦泰山刻石是小篆的典範,具有較高的書法藝術價值,魯迅先生就曾評價說:“質而能壯,實漢晉碑銘從出也。”秦泰山刻石既為李斯的代表之一,也代表了秦篆的最高水平,歷代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元代郝經讚譽:“拳如釵股直如筋,屈鐵碾玉秀且奇。千年瘦勁益飛動,回視諸家肥更痴。”清人宋思仁說:“李斯小篆為八分之祖,而碑實為可寶,能繼周之石鼓鼎銘,為漢金石刻之前步焉。”清代王家榕讚頌:“零星兩片石,卓越二千年。”
秦泰山刻石並非中國現存最早的刻石,唐代時在陝西鳳翔附近發現的石鼓文,被稱為“石刻之祖”,石鼓上刻的是讚頌君王行獵的詩歌,原本被認為是周宣王時期,經過近代學者考證,這位行獵的君王不是周宣王,而是秦文公或秦穆公,其時代要早於秦泰山刻石,但劉衛東認為,作為秦始皇和秦二世留下的刻石詔書,泰山刻石的規格無疑是最高。
拂去歷史的塵埃,靜望這塊小而殘的刻石,彷彿讓人看到秦始皇當年封禪泰山時那種百官隨行、驊騮開道、甲乘如雲、旌旗蔽日的盛大場面。在泰山之巔立石刻辭,“頌秦德,明得意”,是何等榮光!如今,這份榮光已逝去,只有這殘石留下了,見證了一段不朽的歷史與藝術。
-----------------------------------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巡行各地時,臣下歌頌其功德,鐫刻於山石之上的文字。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載,有嶧山、泰山、瑯琊台、之罘、東觀、碣石和會稽刻石七處(見彩圖)。其字體皆為小篆,傳為出自李斯之手。是最古的碑文,對後世的碑誌文也有一定的影響。
正文/秦刻石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巡行各地時,臣下歌頌其功德,鐫刻於山石之上的文字。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載,有嶧山、泰山、瑯琊台、之罘、東觀、碣石和會稽刻石七處(見彩圖)。其字體皆為小篆,傳為出自李斯之手。原石大都湮沒不存,瑯琊台刻石現存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文辭已殘,僅存二世詔書一段;泰山刻石僅存數字;會稽刻石至少在南朝時尚存,《南史》中有記載。這7篇刻石文,有6篇見於《史記·秦始皇本紀》,嶧山刻石文《史記》不載,但有五代時南唐徐鉉的摹本傳世,《古文苑》亦載其文。其餘刻石文大多亦有摹拓本傳世,其中如會稽刻石摹本,文字尚有幾處與《史記》所載不同。
秦刻石
秦刻石圖冊
  秦刻石的內容主要是頌揚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功績,以及統一後推行的各項改革措施的效果,雖多溢美之詞,但可以從中看到秦王朝統一中國以後發生的巨大的社會變化及歷史作用。如《瑯琊台刻石文》,為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秦始皇第二次出巡,東到瑯琊台(今山東膠南縣)時所作。通篇對秦王朝統一中國後所推行的各項政策作了全面的頌揚,其中如“端平法度,萬物之紀”;“上農除末,黔首是富”;“器械一量,同書文字”的敘述,可以與史籍相印證,反映了統一封建帝國的新氣象。
  秦刻石是《詩經》 “雅”、“頌”歌功頌德傳統的延續,但在形式上較之頌詩更加註意形制的整齊,基本是四言韻文;語言上又缺乏“雅”詩的清麗雋永,而是刻板典重,重疊堆砌。除瑯琊台刻石為雙句押韻外,其餘均為三句一韻,這是秦刻石的一個特點。這一特點,對後世文學作品有一定影響。象唐代岑參的《走馬川行》、元結的《大唐中興頌》等都為三句一韻。
  秦刻石是最古的碑文,對後世的碑誌文也有一定的影響。
-----------------------------------------
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曾多次巡視全國,立石刻,歌頌秦德。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有《嶧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芝罘刻石》、《東觀刻石》、《碣石刻石》、《會稽刻石》等七種。
這些立石有政治意義,也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始皇三十七年七月,秦始皇去世,二世元年,東行郡縣,李斯隨從,於始皇
所立石旁刻大臣從者姓名,以彰始皇成功盛德,複刻招書於其旁。
至宋代蘇軾為高密太守時,始皇刻石已泯滅不存,僅存秦二世元年所加刻辭,世稱二世詔文,也就是現在保存下來的《琅琊台刻石》。屬於秦篆最精品。
石刻原在山東諸城東南百六十裡山下,東南西三面環海,
據《山左金石志》載:“乾隆間泰州官懋讓知事見石裂,熔鐵束之,得以不頹。”
清道光中,鐵束散,石碎。後毛澂知縣事,築亭覆之。
光緒廿六年四月前後一次大雷雨,此石毀失。
一九二一至一九二二年,王培裕前後兩次列琅琊台搜尋,將散碎石塊湊合,所幸傷損很少。
後移置縣署,並題識得石始末,有孟昭鴻、柯昌泗等刻跋。
解放俊移置山東博物館。
一九五九年移置中國歷史博物館。
《琅琊台刻石》,高一二九釐米,寬六七·五釐米,厚三七釐米。今存原石
本十三行,八十六字,並原空一行,計十四行。
清初所傳拓本,只二世詔十二行,凡八十四字。
後阮元遣書佐至其地,剔秦篆於榛莽中,拓之多得首行“五夫”二字。
凡十三行,八十六字。
《琅琊台刻石》是秦代傳世最可信的石刻之一,筆劃接近《石鼓文》,用筆
既雄渾又秀麗,結體的圓轉部分比《泰山刻石》圓活,確實為小篆第一代表作。
所以一般研究篆書、篆刻學和學習小篆的人們都十分重視這個刻石。
傳世秦代小篆刻石,除《泰山刻石》和《琅琊台刻石》外,餘皆屬覆刻。
而《琅琊台刻石》存字獨多,且字形較《泰山刻石》更為完美。
孫過庭《書譜》說“篆尚婉而通”。 李斯被人們視為“小篆極則”。
王澍評其書法“筆法敦古,於簡易中正有渾樸之氣,不許人以輕心掉之。”
清楊守敬跋《琅琊台刻石》說:“嬴秦之跡,惟此巍然,雖磨泐最甚,而古厚之氣自在,信為無上神品。”故頗為世重。
刻石原文:
(始皇)南登琅邪,大樂之,留三月。乃徙黔首三萬戶琅邪台下,複十二歲。作琅琊台,立石刻,頌秦德,明得意。曰:"維二十八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萬物之紀。以明人事,合同父子。聖智仁義,顯白道理。東撫東土,以省卒士。事已大畢,乃臨於海。皇帝之功,勸勞本事。上農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摶心揖志。器械一量,同書文字。日月所照,舟輿所載。皆終其命,莫不得意。應時動事,是維皇帝。 匡飭異俗,陵水經地。憂恤黔首,朝夕不懈。除疑定法,鹹知所辟。方伯分職,諸治經易。舉錯必當,莫不如畫。皇帝之明,臨察四方。尊卑貴賤,不逾次行。奸邪不容,皆務貞良。細大盡力,莫敢怠荒。遠邇辟隱,專務肅莊。端直敦忠,事業有常。皇帝之德,存定四極。誅亂除害,興利致福。節事以時,諸產繁殖。黔首安寧,不用兵革。六親相保,終無寇賊。驩欣奉教,盡知法式。六合之內,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盡北戶。東有東海,北過大夏。人夡所至,無不臣者。功蓋五帝,澤及牛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維秦王兼有天下,立名為皇帝,乃撫東土,至於琅邪。列侯武城侯王離、列侯通武侯王賁、倫侯建成侯趙亥、倫侯昌武侯成、倫侯武信侯馮毋擇、丞相隗林、丞相王綰、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趙嬰、五大夫楊樛從,與議於海上。曰:“古之帝者,地不過千里,諸侯各守其封域,或朝或否,相侵暴亂,殘伐不止,猶刻金石,以自為紀。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假威鬼神,以欺遠方,實不稱名,故不久長。其身未歿,諸侯倍叛,法令不行。今皇帝並一海內,以為郡縣,天下和平。昭明宗廟,體道行德,尊號大成。髃臣相與誦皇帝功德,刻于金石,以為表經。”
-------------------------------------------
秦刻石是我國古老的碑文。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後,數次出巡各地,群臣為歌頌其功德、昭示萬代而所刻之石,共有七處,即“ 秦七刻石”。秦始皇去世後,秦二世於元年(公元前209年)出巡,復刻詔書於其旁。秦二世詔書全文七十九字,字體與七刻石相同。它們相傳均由秦相李斯以秦統一六國後通行的秦文(秦篆體)篆寫而成。秦七刻石為始皇頌詩,除個別字句外,均為四言韻文:多三句一韻,“ 琅邪刻石 ”為兩句一韻。二世詔書為無韻之文。秦刻石對後世文學作品和碑誌文都有一定的影響。
秦刻石一般是指《史記· 秦始皇本紀》中記載的,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後,數次出巡各地,群臣為歌頌其功德、昭示萬代而所刻之石。共有七處,分別稱“嶧山刻石”(公元前219年)、“ 泰山刻石 ”(公元前219年)、“瑯琊刻石”(公元前219年)、“ 之罘刻石 ”(公元前218年)、“東觀刻石”(公元前218年)、“碣石刻石”(公元前215年)和“ 會稽刻石 ”(公元前210年)。故又稱“ 秦七刻石”、“秦七碑”。
秦始皇去世後,秦二世於元年(公元前209年)出巡,又於始皇所立石旁刻大臣從者姓名,以彰始皇成功盛德,復刻詔書於其旁。秦二世詔書全文七十九字,七刻石相同。
秦七刻石原石大多毀損無存,經考證,屬於秦代原刻者,僅存“ 泰山刻石 ”和“ 琅邪刻石 ”殘石。其中“泰山刻石”僅存二世詔書10個字,又稱“泰山十字”,現存於泰山腳下的岱廟內。“琅邪刻石”也已大部剝落,僅存十二行半,八十四字,現存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七刻石碑文載於《史記· 秦始皇本紀》的有六篇,“ 繹山刻石 ”有記載,但無碑文。刻石大多有摹拓本傳世,各傳本碑文與《史記》所載略有不同。[1]
歷史溯源編輯
在碑刻如林的岱廟裡,最珍貴、最有價值的,自然是秦代的李斯小篆
泰山刻石
泰山刻石
它刻於公元前209年,雖歷經百世,而風韻猶存。
對李斯小篆歷來評價很高,魯迅譽之為“漢晉碑銘所從出”,堪稱是一件藝術瑰寶,其道勁若虯龍飛動,其清秀如出水芙蓉,足見其藝術魅力。正因為它舉世矚目,被視為珍品,才引來它一段非凡的經歷。
據說,此碑是秦丞相李斯奉秦二世胡亥之命所刻,立於岱頂玉女池上,為其歌功頌德。明代嘉靖年間,為防止風蝕雨淋,移於碧霞祠東廡。到了清代乾隆五年,碧霞祠突然遭火,火借風勢,越燒越旺,結果把碧霞祠燒了個一塌糊塗,李斯碑也因之不翼而飛,下落不明,許多人都嘆為可惜。
到了嘉慶二十年,泰安知縣汪汝弼是個喜文弄墨的人,他早知李斯碑的珍貴,一直為不能親睹而慨嘆。他來到泰安以後,便下決心要把它找到。於是他四處散貼告示,有告知其下落者,懸賞重金。
不久,一位90餘歲的趙氏老翁,由家人攙扶來到縣衙,對汪知縣說:“知縣大人,在下是個瓦匠,以前在山頂修玉女池時,見過一截殘碑,不知是否是大人所尋之物。”趙氏老翁把碑的形狀、字蹟等,一一告知,說:“當時被人扔進玉女池,望大人差人前往查視。”
汪知縣聽了趙翁的介紹,已知十有八九是李斯碑,自然喜不勝喜,也不怕山高路險,便邀前任知縣蔣因陪同赴上山。果然從玉女池中找到一截殘碑,沖洗後,“臣斯臣去疾昧死請”等字,歷歷在目,確是李斯真跡。於是汪知縣大加慶賀,在山頂造房興宮,於東嶽廟西築起精美的小亭,取名曰“寶斯亭”,以後又改為“讀碑亭”。安放之日,還舉行了隆重的儀式,重賞了趙氏老翁。算來,從失而復得,已有75年。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晃又過了一十七個年頭。到了道光十二年,東嶽廟因年久失修,西牆在一場暴雨中塌倒,此禍殃及“讀碑亭”,碑亭被砸塌。新任知縣徐宗幹得知,忙差人從瓦礫中找出,將碑移到山下,放置於岱廟道院壁間。
光緒十六年,有一小偷,看到人們將此碑視若珍寶。想必此物定值千金,便在一個風雨之夜將此碑偷走。事發以後,即任知縣毛蜀雲下令全城戒嚴,大索十日,終於在北關的石橋底下發現,重新置於岱廟。真可謂千載碑文能歷世,失而復得不尋常。
李斯碑存於岱廟東御座內。我們能一飽眼福,目睹此碑,確是三生有幸,遊泰山定要睹此碑,不睹乃一大憾事。[1]
秦七刻石
繹山刻石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東行郡縣,
繹山刻石文
繹山刻石文
第二次從咸陽出發經函谷關、洛陽、滎陽至東魯鄒縣繹山(今山東鄒城市東南嶧山,亦名鄒繹山、鄒山、邾繹山,在今山東鄒城市東南,或寫作嶧山)。繹山高五里,在山頂豎立第一幢刻石,是為“ 繹山刻石 ”。《史記· 秦始皇本紀》有其名,未載刻石原文。本刻石文是根據南唐徐鉉摹本。
釋文:
皇帝立國, 維初在昔, 嗣世稱王。
討伐亂逆,威動四極, 武義直方。
戎臣奉詔, 經時不久, 滅六暴強。
廿有六年, 上薦高號, 孝道顯明。
既獻泰成, 乃降專惠, 親巡遠方。
登於繹山,群臣從者,咸思攸長。
追念亂世, 分土建邦,以開爭理。
功戰日作,流血於野,自泰古始。
世無萬數, 陀及五帝, 莫能禁止。
乃今皇帝, 壹家天下, 兵不復起。
災害滅除,黔首康定,利澤長久。
群臣誦略,刻此樂石,以箸經紀。
註釋:
“ 武義直方”,用武之意義是正義的。
“上薦高號,孝道顯明”,指尊稱秦始皇之父莊襄王為太上皇。
“惠”,恩惠。
“親巡”,原文為古體字。
“繹山”,《史記》繹山的“繹”,不用“山”旁,用“纟”旁。現亦稱“ 嶧山 ”。
“樂石”,可製樂器的石頭,磬在古時為樂器,故將做磬的石頭稱樂石。“ 繹山刻石 ”就是用這種石頭刻的。《禹貢》“ 泗濱浮磬 ”,即泗水之濱的靈璧產這種磬石。繹山離靈璧不遠,近在下游。用此磬石刻“繹山刻石”,故稱“刻此樂石 ”。[2]
泰山刻石
始皇下鄒繹山,隨即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遂登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風雨暴至,休於樹下,因封其樹為五大夫。禪梁父,在泰山所立之石是為“ 泰山刻石 ”。
釋文:
皇帝臨立,作制明法,臣下修飭。
嶧山刻石刻石
嶧山刻石刻石
廿有六年, 初並天下, 罔不賓服。
親巡遠黎,登茲泰山,週覽東極。
從臣思跡, 本原事業, 祗誦功德。
治道運行, 者產得宜, 皆有法式。
大義箸明, 垂於後嗣, 順承勿革。
皇帝躬聽, 既平天下, 不懈於治。
夙興夜寐,建設長利,專隆教誨。
訓經宣達,遠近畢理,咸承聖志。
貴賤分明, 男女禮順, 慎遵職事。
昭隔內外, 靡不清淨, 施於昆嗣。
化及無窮, 遵奉遺詔, 永承重戒。
註釋:
《史記》“二十有六年”,石本“廿有六年”。
《史記》“親巡遠方黎民”,石本“親巡遠黎 ”。
“祗”,恭敬。
《史記》“諸產得宜”,石本以“者”通假“諸”。
《史記》“大義休明”,石本“大義箸明”。
《史記》“垂於後世”,石本“垂於後嗣”。
《史記》“皇帝躬聖”,石本“皇帝躬聽”。
《史記》“施於後嗣”,石本“施於昆嗣”。“施”,延續。[2]
琅邪刻石
始皇及從臣從泰山下來,沿渤海東行到琅邪郡琅邪縣
琅邪刻石
琅邪刻石
(秦二十六年滅齊所設,縣治今山東青島市膠南市琅邪鎮),登琅邪山。皇帝很喜歡此地,駐蹕三個月。徙百姓三萬戶,免除徭役十二年作琅邪台(在今山東青島市膠南市西南)。琅邪台共三層,三面環海。所刻石是為“ 琅邪刻石 ”(亦稱“ 琅邪台刻石 ”)。
釋文:
維廿八年, 皇帝作始。端平法度, 萬物之紀。
以明人事, 合同父子。聖智仁義, 顯白道理。
東撫東土, 以省卒士。事已大畢, 乃臨於海。
皇帝之功, 勤勞本事。上農除末, 黔首是富。
普天之下, 摶心揖志。器械一量,同書文字。
日月所照, 舟輿所載。皆終其命, 莫不得意。
應時動事, 是維皇帝。匡飭異俗, 陵水經地。
憂卹黔首, 朝夕不懈。除疑定法, 咸知所闢。
方伯分職, 諸治經易。舉錯必當, 莫不如畫。
皇帝之明,臨察四方。尊卑貴賤,不逾次行。
奸邪不容, 皆務貞良。細大盡力, 莫敢怠荒。
遠邇闢隱,專務肅莊。端直敦忠,事業有常。
皇帝之德, 存定四極。誅亂除害, 興利致福。
節事以時, 諸產繁殖。黔首安寧, 不用兵革。
六親相保, 終無寇賊。歡欣奉教, 盡知法式。
六合之內, 皇帝之土。西涉流沙, 南盡北戶。
東有東海, 北過大夏。人跡所至, 無不臣者。
功蓋五帝,澤及牛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
列侯武城侯王離、列侯通武侯王賁、倫侯建成侯趙亥、倫侯昌武侯成、倫侯武信侯馮毋擇、丞相隗狀、丞相王綰、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趙嬰、五大夫楊穆。
註釋:
“摶”與專字同。“揖”與輯字通,和同,齊一。
“方伯”,意為一方之長。這裡指郡守。
“經”通“徑”,簡單,直接。“經易”,簡單易行。
“流沙”,指我國西北沙漠地區。
“ 大夏 ”,一說為古國,即巴克特里亞,建都於阿姆河南岸之監氏城(今阿富汗巴爾赫)。《淮南子·墜形訓》雲:“西北方曰大夏,曰海澤 ”,《山海經》、《周逸書》中均載其名。西漢張騫通西域,曾親臨大夏其地。其時大夏已為月氏人征服,其地分置五部翎侯。一說在先秦史籍中泛指極北地區,秦代仍沿用之,並非指地處我國西北之大夏國。[2]
之罘刻石
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春季第二個月第三次出巡東行,
之罘刻石
之罘刻石
路線同第二次。途經齊魯地區至陽武博浪沙(今河南中牟)時,遇到早已埋伏在此地的張良與其僱傭的力士的伏擊,誤中副車,未傷及秦始皇。始皇行至之罘,登之罘山(在今煙台市芝罘半島)。立石,是為“ 之罘刻石 ”。
釋文:
維廿九年,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皇帝東遊,巡登之罘,照臨於海。
從臣嘉觀, 原念休烈, 追誦本始。
大聖作治, 建定法度,顯著綱紀。
外教諸侯, 光施文惠, 明以義理。
六國回闢, 貪戾無厭, 虐殺不已。
皇帝哀眾, 遂發討師, 奮揚武德。
義誅信行, 威燀旁達,莫不賓服。
烹滅強暴, 振救黔首,周定四極。
普施明法, 經緯天下,永為儀則。
大矣哉,宇縣之中,承順聖意。群臣誦功,請刻於石。表垂於常式。
註釋:
《史記》“臨照於海”,石本“照臨於海”。
“ 原念 ”,追念,回憶。“休”,美好,“烈”,功業。
“回”,邪惡,姦回。“闢”,邪僻。
“燀”,熾盛。[2]
東觀刻石
立“ 之罘刻石 ”後,始皇在之罘島上往東行至東觀
東觀刻石
東觀刻石
(在今威海市榮成市成山頭),又刻一石,是為“東觀刻石”,又稱“ 之罘東觀刻石 ”。“東觀刻石”與“之罘刻石”,漢後亦有人稱“之罘二碑”。
釋文:
維廿九年,皇帝春遊, 覽省遠方。
逮於海隅,遂登之罘, 昭臨朝陽。
觀望廣麗,從臣咸念,原道至明。
聖法初興, 清理疆內, 外誅暴強。
武威旁暢,振動四極,禽滅六王。
闡並天下,甾害絕息,永偃戎兵。
皇帝明德, 經理宇內, 視聽不怠。
作立大義,昭設備器,咸有章旗。
職臣遵分,各知所行,事無嫌疑。
黔首改化, 遠邇同度, 臨古絕尤。
常職既定, 後嗣循業, 長承聖治。
群臣嘉德, 祗誦聖烈, 請刻之罘。
註釋:
“昭”與“照”字通。“ 昭臨 ”與“臨照”意思相同。
“闡”,開拓。
“昭設”,明確設立。“備器”,器用,主要指為統一度量衡而設立的標準器具。
“章旗”,章程,標誌。[2]
碣石刻石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第四次出巡。
碣石刻石
碣石刻石
目的地是碣石和北方邊塞。到碣石,始皇在此駐蹕(行宮遺址在北戴河金山嘴)。使燕人盧生與韓人方士韓終、石生、侯公求仙人羨門、高誓的不死藥。刻碣石門,是為“碣石刻石”,亦稱“ 碣石頌 ”、“ 碣石門刻石 ”。
釋文:
皇帝建國, 德並諸侯, 初平泰壹。
卅有二年, 巡登碣石, 照臨四極。
從臣群作, 上頌高號。爰念休烈,
戎臣奮威, 遂興師旅, 大逆滅息。
武殄暴強, 文复無罪, 庶心咸服。
惠論功勞, 恩肥土域, 賞及牛馬。
墮壞城郭, 決通川防, 夷去險阻。
地勢既定, 黔首無繇, 天下咸撫。
男樂其疇, 女修其業, 事各有序。
惠被諸產, 久並來田, 莫不安所。
群臣誦略, 請刻此石, 垂箸儀矩。
註釋:
“遂”,於是。
“文”,與武相對,包括文化教育、典章制度。“复”,與“覆”字通,庇護。
“決通川防”,挖通六國利用河川堤防築成的軍事障礙物,這與上面提到的“墮壞城郭”和下面的“夷去險阻”,都是對六國殘餘勢力的防範措施。
“久”,“來田”,是就時間上區分的兩種農民。“久”,“為久田者”,即長期在秦國耕墾的農民。“來田”,指從他鄉遷來墾荒的農民。[2]
會稽刻石
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第五次巡遊。左丞相李斯從,
會稽刻石
會稽刻石
右丞相去疾留守,近侍趙高等從,少子胡亥請從,始皇許之。從咸陽出發,出武關(在今陝西省洛縣西南丹江北岸),沿丹水(即漢江支流丹江)、漢水流域至雲夢(在今湖北境內,地跨江、漢之間),又沿江東下,望祀虞舜於九疑山(一作九嶷山,又名蒼梧山,在今湖南寧遠縣南)。浮江下,渡海渚,過丹陽,至錢塘(今杭州)臨浙水,水波惡,及西百二十里從狹處渡。上會稽山(在今浙江紹興市東南),祭大禹,望於南海(此處實指今東海),而立刻石,是為“ 會稽刻石 ”。
釋文:
皇帝休烈, 平一宇內, 德惠攸長。
卅有七年, 親巡天下, 週覽遠方。
遂登會稽,宣省習俗,黔首齊莊。
群臣誦功, 本原事蹟, 追道高明。
秦聖臨國, 始定刑名, 顯陳舊章。
初平法式, 審別職任, 以立恆常。
六王專倍,貪戾慠猛,率眾自強。
暴虐恣行,負力而驕,數動甲兵。
陰通間使, 以事合從, 行為闢方。
內飾詐謀, 外來侵邊, 遂起禍殃。
義威誅之, 殄息暴悖, 亂賊滅亡。
聖德廣密, 六合之中, 被澤無疆。
皇帝並宇, 兼聽萬事, 遠近畢清。
運理群物,考驗事實,各載其名。
貴賤並通,善否陳前,靡有隱情。
飾省宣義, 有子而嫁, 倍死不貞。
防隔內外,禁止淫泆,男女絜誠。
夫為寄豭,殺之無罪,男秉義程。
妻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
大治濯俗,天下承風,蒙被休經。
皆遵軌度,和安敦勉,莫不順令。
黔首修絜, 人樂同則, 嘉保太平。
後敬奉法, 常治無極, 輿舟不傾。
從臣誦烈,請刻此石,光陲休銘。
註釋:
《史記》“德惠修長”,石本“德惠攸長”,“攸”,長久,攸遠。
《史記》“黔首齋莊”,石本“黔首齊莊 ”,齊,都。“齊莊”,全都端莊。
《史記》“ 追首高明”,石本“追道高明”,追溯事物的開端。
“倍”,通“悖”,違謬。
“通”,通曉,洞察。
“飾”,通飭,整飭,整治。“省”,通“眚”,過錯。
“倍”,通“背”,背棄。
“絜”,與“潔”字同。
“豭”,公豬。“寄”,把自己的公豬寄放到別人家母豬處,使母豬受孕。謂之“ 寄豭 ”,這裡指主動亂搞男女關係的男人。
《史記》“皆遵度軌”,石本“皆遵軌度”。
“舟輿不傾”,車和船不會傾覆。譬喻政治平穩,局勢安定。
“銘”,記載。[2]
胡亥詔書編輯
據《史記》載:“二世元年,東行郡縣,到碣石,至會稽,而盡刻始皇刻石。”
釋文:
皇帝①曰:“金石刻盡始皇帝所為也。今襲號而金石刻辭不稱始皇帝,其於久遠也如後嗣為之者,不稱②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請具刻詔書, 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請。”制③曰“可”。
註釋:
“皇帝”,此處指秦二世。
“稱”,相稱。
“制”,皇帝的命令。[2]
書法藝術編輯
秦七刻石,傳為秦相李斯以秦統一全國後通行的秦文(秦篆體)篆寫,其用筆勁秀圓健,結構嚴謹,為秦篆的代表作,是秦統一文字的標準和歷史見證。秦七刻石是傳世書法篆刻藝術的瑰寶。[2]
研究評價編輯
秦刻石的內容主要是頌揚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功績,以及統一後推行的各項改革措施的效果,雖多溢美之詞,但可以從中看到秦王朝統一中國以後發生的巨大的社會變化及歷史作用。它記載著秦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基本製度政策以及民風民俗道德觀等等方面的豐富史料,反映了秦始皇堅持國家統一,堅持以法治國,實行中央集權制,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勵精圖治,“ 夙興夜寐,建設長利”,謀求長治久安,“誅亂除害”,興利致福,注意發展生產,發展交通,興修水利,力求“諸產繁殖”,重視農業,樹立良好的社會秩序和道德風尚,證明秦人博大而寬廣的胸懷,高瞻遠矚的卓識,講求實幹、實效,不尚繁文縟禮。從秦始皇七刻石中也可以感受到:秦人具有積極向上,不斷進取,注重實利和長遠利益,如中央集權,郡縣制,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統一貨幣。興修的水利流傳至今,直到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是實踐有效的歷史見證。秦始皇七刻石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學術等方面研究價值。秦七刻石在統一之後還特別提出“顯陳舊章”,並有群臣頌揚,“孝道顯明”,表明秦始皇善於繼承弘揚本國歷史的優秀傳統。秦七刻石的文字內容,也證實了秦始皇是很有作為的政治家、軍事家,具雄才大略,不愧為千古一帝[3] 。
秦刻石是《詩經》“雅”、“頌”歌功頌德傳統的延續,但在形式上較之頌詩更加註意形制的整齊,基本是四言韻文;語言上又缺乏“雅”詩的清麗雋永,而是刻板典重,重疊堆砌。除瑯琊台刻石為雙句押韻外,其餘均為三句一韻,這是秦刻石的一個特點。這一特點,對後世文學作品有一定影響。象唐代岑參的《走馬川行》、元結的《大唐中興頌》等都為三句一韻。
秦刻石是最古的碑文,對後世的碑誌文也有一定的影響。
--------------------------------------
秦刻石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巡行中國各地時所立的紀功刻石。韻文每句4字,為對秦始皇的頌辭;後附秦二世詔書。字體為小篆,傳為丞相李斯所寫。據《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東巡嶧山,泰山,瑯琊,之罘,東觀,碣石,會稽時,都曾立刻石。除《嶧山刻石》外,內容都見於本紀。其中《碣石刻石》可能是摩崖刻石,其他都刻在鼓形的碣石上。通行的之罘,碣石,會稽三石拓本是後世仿刻的。《東觀刻石》未見流傳。今實物僅存《瑯琊刻石》和《泰山刻石》殘石。
小篆
小篆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統一文字,這種文字就是小篆。通行於秦代。形體扁長,勻圓齊整,由大篆演變而成。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稱:“秦始皇初廉天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李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今存《瑯琊台刻石》,《泰山刻石》殘石,即小篆代表作。
秦權上刻製的小篆,據說是李斯書寫的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六國的異體字,創制的統一文字漢字書寫形式。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但由於其字體優美,始終被書法家所青睞。又因為其筆劃複雜,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隨意添加曲折,印章刻製上,尤其是需要防偽的官方印章,一直採用篆書,直到封建王朝覆滅,近代新防偽技術出現。康熙字典上對所有的字還注有小篆寫法。
秦小篆
1 概論: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實行了一連串的改革;其中,統一文字就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政策。此種書體上承東周時秦國器銘與刻石文字,會融各地書風而成,為中國第一次統一之字體,居書史轉變之關鍵。
2 發展:周朝自平王於公元前770年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後,五百餘年,經歷了諸侯兼併的春秋時期和七國爭霸的戰國時期;在語言文字方面,出現了“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的現象。據史料記載,當時“寶”的寫法,就有194種形態。“眉”字的寫法有104種,“壽”字的寫法,也有百種以上。有的字體柔婉流動,疏密誇張,有的體勢縱長,有的結構狂怪。這雖對書法藝術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內容,但對思想交流帶來了不便。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天下,為了有利於統治,在文學上進行了改革,實行“書同文學”的政策,“罷其不與秦文合者”。秦文是沿襲西周的文化傳統,在“金文”、“籀文”(大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書體,故秦文又稱“秦篆”,後人又用“小篆”稱之,以與“大篆”區別。《嶧山刻石》,是秦始皇二十八年(219)東巡峰山(山東縣境)時刻立的第一塊石刻。《泰山刻石》,是在此年秦始皇東巡泰山時刻立。《瑯琊刻石》(山東膠南)、《芝罘刻石》,是秦始皇二十九年(218)於芝罘山(山東煙台市西北)刻立。
《碣石頌》,是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東巡至石(今河北昌黎縣西北)所立。
《會稽刻石》,是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0年)第五次巡行登會稽山(今浙江紹興東南)所刻。這些刻石都是標準的小篆書體,相傳為丞相李斯所寫。
《嶧山刻石》,是秦篆(即小篆)的代表之作。字的點劃均為線條,粗細一致,圓起圓收。字體端莊嚴謹,有實有虛,疏密得當,從容和且勁健有力。有人評之為“畫如鐵石,千鈞強弩”。字的結構上緊下松,垂腳拉長,有居高臨下的儼然之態,似乎讀者仰視而觀。在章法上行整齊,規矩和諧。這種整齊化一的風格與秦朝政治理想是一致的。秦刻石在總體上從容、儼然、強健有力的藝術風範與當時秦王朝的時代精神是相統一的。
殷商人的甲骨文刻辭,企圖用以溝通人與神的信息,獲得神秘世界的心理感應。商周人在青銅器上的鑄刻銘文在於祭祀神靈,記錄事件或顯示富有或權威。秦始皇刻石,將其立於名山之巔,則是用以炫耀他統一六國的功業,作為帝王的威嚴、自信與長治天下的意願。然而在秦刻石這一精神目的實現的過程中,同時也創立了一種可以使書法更長久留存的形式,一為碑系,一為帖系。秦刻石則是在此前石鼓文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碑系開山之作。
《嶧山刻石》原石已被後來曹操登山時毀掉,但留下了碑文。今天所見到的是根據五代南唐徐鉉的摹本由宋代人所刻,現藏在西安碑林裡。在李斯之後,五代徐鉉、唐代李陽冰、清代鄧石如,近人吳昌碩等都以篆書為長。秦代小篆文字資料流傳下來的有泰山刻石、琅邪刻石、嶧山刻石、會稽刻石等,以及無數秦量、秦權、詔版。東漢時許慎作《說文解字》,收集了小篆9353字。小篆產生年代雖然不早,數量卻很大,在中國文字發張史上有特殊地位,是古文字通向近文字的橋樑。
3、小篆的風格
秦代時的小篆風貌,可由現存的《泰山刻石》、《瑯琊台刻石》及權量銘文等遺物中得見之。小篆的筆劃較細,所以也有“玉箸篆”之稱;在字形上呈長方形,結構往往有左右對稱的現象,給人挺拔秀麗的感覺。
---------------------------------------------
一丁臨【泰山刻石】
【原創】一丁臨【泰山刻石】 - 聽泉閣主的日誌- 網易博客 - https://goo.gl/VZ50qv
《泰山刻石》以29字拓本,10字拓本較為常見,傳世拓本當以明人無錫安國所藏宋拓本為最早,計存165字,此藏本於昭和十五年(1940)七月一日,由中村不折氏(1866-1943)購自晚翠軒。另一本存53字,亦流至日本,上海藝苑真賞社,日本《書苑》,二玄社《書跡名品叢刊》等均有影印,秦刻石中,僅此與《瑯琊台刻石》為真,餘皆後人摹刻。
摹刻本中,現存清聶劍光摹刻的明拓本29字和徐宗幹摹刻的舊拓本29字兩塊刻石,均陳列於岱廟碑廊。1987年泰安市博物館複製秦刻石全文立於岱廟后寢宮。


有沒有秦始皇受騙還可以讓國家更富強的卦?
buzzorange.com查看原始檔
【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中國古代的秦國,藉由君王嬴政的政治改革商鞅變法,為秦國崛起打下基礎,也對往後的建設、經濟命脈、人文方面造成深遠影響,甚至連近代的中國共產黨都與之牽連。
那你相信秦朝後來消滅六國的根本原因來自於一個美麗的錯誤嗎?被人欺騙的嬴政卻因為自己所施行的政策,陰錯陽差讓國家變得更為富強,這是一個怎麼樣的道理?  
(責任編輯:黃梅茹)
圖片來源:Wiki。
文/貓斯圖 
製圖/孫綠
秦國統一六國是中國歷史上一場重要的變革。先秦時期的貴族分封傳統開始讓位於皇帝下派的流官制度。國家治理方式的不同也徹底改變了中國古代的文化風貌,其影響一直到晚清都沒有消散。而這一切的原點,則是秦成功地統一了六國。
今天的文章,就讓我們回到中國君主時代的發源,重新觀察秦國最終消滅六國的一個人為的原因。
(圖片來源:地球知識局)
秦國背後的經濟基礎
深究秦國的崛起和最終統一六國,人們會發現背後的原因有很多。
最為人所熟知的,是在戰國末年變法圖強的年代, 秦國最早完成了政治體制改革和軍事體制改革 《過秦論》中所謂「奮六世之餘烈」,指的就是秦始皇借助六代秦王以來對制度的不斷完善,最終從體制上成為了一個適應新時代變化的強國,碾壓六國。再往前推,春秋時代的秦王們向西拓展的土地也為秦國奠定了疆土基礎。
強秦的四處擴張,有賴於軍隊機器的高效(圖片來源:地球知識局)。
除了外部的擴張和體制改革對資源調配效率的提升,秦國 在原有的國土內部也進行了極力的開發 。提高關中盆地的產能,對於秦國鞏固原有的經濟基礎大有幫助。而這一系列工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著名的 鄭國渠 。
鄭國(人名)渠(圖片來源:地球知識局)
在今天的陝西涇陽縣中部,有一條水道將縣境一分為二,這就是戰國歷史上有名的鄭國渠。鄭國並非春秋時代的鄭國這個國家,而是一個戰國晚期的韓國人。準確說,他是一名 韓國派來的間諜 。
弱國韓國位於四戰之地,常年受到周邊大國的威脅,突然崛起的強秦是它最恐懼的對象。趁著秦王嬴政剛剛上臺, 韓國君臣決議通過修水渠的方式讓秦國做無用功,拖入無盡的消耗當中,無暇攻擊韓國 。不過要說服秦王做這樣的決定,還是需要真正的水利專家。鄭國就是他們選出來的人。
弱國韓國瑟瑟發抖(圖片來源:地球知識局)。
鄭國到達秦國以後,很快說服了嬴政引涇河水灌溉涇河到洛河之間的土地, 預計能夠為秦國帶來 110 萬畝的額外灌溉面積 。嬴政深以為然,便讓鄭國主持這一工程。鄭國帶著秦國的民夫,開始在關中平原挖掘這一條雄偉的水道。
鄭國渠局部靴子灣,繞著山走,修建不易。攝影師 @張新強
鄭國渠工程西起今天涇陽縣西北,攔截涇水入渠。利用西北微高,東南略低的地形,渠的骨幹沿北山南麓自西向東伸展,總長近 300 里。沿途攔腰截斷沿山河流,將冶水、清水、濁水、石川水等收入渠中,以加大水量。最終在關中平原北部,涇、洛、渭之間構成密如蛛網的灌溉系統,使 高旱缺雨的關中平原得到灌溉 。
涇河與鄭國渠滋潤下的關中沃野(圖片來源:地球知識局)。
儘管鄭國最終被發現是間諜,卻因為這道渠切實提高了關中的農產量,而被關中農民奉為水神。
道渠在中國古代被反復擴充、修建、維護,也就讓鄭國渠上游流經的 涇陽地區 , 成為了中國水利、地質研究的中心之一 。去涇陽縣參觀鄭國渠是很多水利、地質、歷史愛好者的必修課。同時,他們還能在涇陽縣發現 陝西水利博物館和標記中國地理定位網路中心的大地原點 。
尤其是大地原點,是中國科研工作者的一座豐碑。在涇陽的大地原點確定之前,中國還要使用以列寧格勒為原點的蘇聯大地網路。設定在涇陽的大地原點,則讓中國人有了自己的大地定位網路。
大地原點,擎天一柱的感覺。攝影師 @王建剛
文雅之風與茶
鄭國渠灌溉了 關中 沃野,使得關中在四川之前就獲得了「天府之國 」的稱呼。整個關中的經濟因為鄭國渠大為發展,各種高雅的文化和與之相稱的物產開始出現。
在鄭國渠上游的涇陽縣,因其特殊的地理和氣候環境,催生出了一種讓士大夫們趨之若鶩的茶葉── 茯磚茶 。
好茶是文人雅士的最爱(圖片來源:地球知識局)。
涇陽的茶葉產業,和中國的物產沿著絲綢之路在縱向上的傳播有關係。 漢代的絲綢之路起點是西安,連帶著整個關中都成為了絲綢之路上物產集散的中心 。茶葉的轉運主要在涇陽完成,盧坤《秦疆治略》記載:「涇陽縣官茶進關,運至茶店,另行檢做,轉運西行,檢茶之人,亦有萬餘。」南方來的茶商在涇陽轉運、打包時發現,在涇陽放過的黑毛茶葉生長出了一種「金花 」,對茶的風味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關中為天下之中(圖片來源:地球知識局)。
直到 北宋神宗熙寧年 ,這種偶然發現的物產終於形成了製作的系統方法論,涇陽現在著名的 物產涇陽茯磚茶也就這麼誕生 了。關中學風濃郁,自古為風雅之地,連這裡的士大夫喝完原產的茯茶以後都發出了「自古嶺北不植茶,唯有涇陽產名茶」的感歎。
現代科學為茶葉上的這種「金花」做出了解釋:金花其實是一種菌類,學名「冠突散囊菌」。 這種菌產生的酶能夠促進茶葉中的營養物質轉化為人類更易感知和吸收的物質,並有降脂降壓調節糖類代謝的功效 。金花越多,茶湯也就更加甜滑甘爽,對消化系統及睡眠有改善效果。
放大 40 倍的金花。
不過「金花菌」孢子是原茶自身就帶有的,卻 唯獨在涇陽才能發育出來 。原因主要在於,涇陽地處關中平原腹地,位於冶峪河和涇河兩河下游之間,北有嵯峨、北仲兩座山系,南有終南山,地勢低窪,形成了一種既具有關中氣候特點又具有濕地氣候特徵的獨特自然環境。
這一獨有氣候條件,恰好適宜「金花菌」生長、發育、繁殖。亦因此,涇陽也被譽為「中國茯茶之源 」。
再加上涇陽在絲綢之路上扮演的茶葉中轉站角色,有著濃厚的炒茶傳統,關於製作茶葉那些「存乎一心」的經驗性操作,只有在涇陽才能完成。 老茶客 都說,「離不開涇陽的水土,離不開涇陽的氣候、離不開涇陽的技藝 。」
茯磚茶的發酵過程,攝影師 @荊海星
這種茶葉是後來中原王朝在絲綢之路上的重點出口產品之一,甚至成為了一種戰略物資,用於控制邊疆外族。
在習近平總書記接待英國首相特蕾莎·梅時還被作為 陝西名片 而受到了推薦,可見其在關中的崇高地位。
兩對好奇的元首伉儷。
近年來,涇陽縣也著力於推廣這款茶葉奇珍, 吸引了大量農業資本進入 ,使茯茶得到了更廣的傳播。2014 年 9 月,一支由 100 餘人、136 峰駱駝和 8 輛馬車組成的商隊馱上涇陽茯茶重走「絲綢之路」。駝隊歷時 500 多天,步行 1.5 萬公里,穿越陝西、甘肅、青海、新疆,最終到達中亞哈薩克。這種「絲路黑黃金 」,在此後的中國「一帶一路」規劃中,將要重拾千年的輝煌,作為陝西的特色產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巨商與革命家
關中自古化氣息濃厚,涇陽縣始建于萬曆年間,現存最好的磚塔之一 ── 崇文塔就是一例。
氣勢磅礴的崇文塔。
正是這種文化氛圍下,走出了陝西的地方商人群體 ── 大義秦商 。
涇陽文廟,有沒有一種風雪山神廟的肅穆。攝影師 @荊海星
秦商群體中最著名的就是 安吳堡吳家 。
粗通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的人,就一定會聽說一位比較文學大師── 吳宓 。作為 清華大學國學院創辦人之一 ,吳宓與陳寅恪、湯用彤並稱「哈佛三傑」,在任清華國學研究院主任時聘請當時學術界最負盛名的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四位學者為國學院四大導師,是中國文學界的一位奇人。他就是 涇陽安吳堡吳家的後人 。
陳丹青作品《清華國學院》,自左至右:趙元任、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吳宓。
不過這一家人為人所熟知,近年來是因為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 》中由著名演員孫儷飾演的傳奇女子周瑩。歷史上這位奇女子只留下了「吳周氏 」的名字, 在家族男丁全部亡故之後利用高超的商業技巧和重義輕利的秦商心態繼續維持吳家的運轉 。不僅沒有讓吳家的產業凋敝,甚至將它越做越大。
看到孫儷的蜜汁微笑,有沒有覺得還真挺精明的。
八國聯軍攻破北京城,慈禧太后帶著小皇帝「西狩」,國家威儀盡失。 吳周氏 深明大義,不僅 為皇室和朝廷百官提供食宿,更毀家紓難,向清廷捐獻白銀十萬兩 ,以作皇家的開銷和軍費所用,深得慈禧喜愛,收為一生中唯一的漢族義女。涇陽茯茶在晚清的出名,正源自吳周氏進貢特產的特別介紹。
吳家大院的望月樓,亦商亦儒的氣質。
吳家雖為一代鉅賈,但也並非只和清政府保持聯繫。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家人和 中國共產黨 的隊伍也關係密切。
在涇陽縣雲陽鎮,接受八路軍改編的紅軍佇列。
1937 年 初,國民黨派重兵進駐西安,中共陝西省 委機關 遷至 紅軍抗日前敵總指揮部的駐地 涇陽縣雲陽鎮辦公 。「七七事變」後,全國掀起抗戰高潮。不久,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在雲陽誓師奔赴抗日前線。
心懷天下的吳家後人,也是 吳周氏的養子吳懷先 ,將位於涇陽縣北的吳氏莊園捐贈給共產黨用於培訓進步青年,成立了「安吳青訓班 」。安吳青訓班三年 14 期 共培訓 12000 多名學員 ,為 抗日 戰爭的勝利和中國革命培養了大批幹部。
安吳青訓班紀念館,攝影師 @荊海星
青訓班的班主任馮文彬後來擔任中央黨校副校長,副主任胡喬木更是在後來成為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在青訓班如火的歲月裡,朱德、林伯渠也經常去給投身抗日救國的青年學員們講課。
毛澤東也在 1939 年 10 月 5 日為紀念安吳青訓班創辦兩周年揮毫題詞:「帶著新鮮血液與朝氣加入革命隊伍的青年們,無論他們是共產黨員或非黨員都是可貴的。沒有他們,革命隊伍就不能發展,革命就不能勝利……」
安吳青訓班和承載這個機構的安吳吳家大院,如今已經 成為了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這不可不說也是歷史的奇妙轉折。
延伸閱讀
秦始皇陵動員 70 萬人修建,寶藏深藏在進不了的地宮 
【回到秦朝大冒險】公務員薪水+福利超優,帶你看秦朝的國考教戰手冊 
台灣把外籍人士當賊,但連兩千年前的秦始皇都知道要開放跨國人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