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仲專指墓前的石人二品官以上才能設置/一級古蹟-王得祿墓/清朝台灣最高官階是王得祿一品官/石虎/鄭崇和墓+-二品官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qOprCi


 

秦始皇愛現?他鑄造12金人其實有陰謀
2016年04月16日 10:30 唐宜雯/綜合整理
秦始皇為何要鑄造12金人?(圖/雷霆軍事)
中國歷史上出現中央集權的秦王朝,秦滅六國以後,除了在原來政權機構的基礎上調整和完善統一的封建國家,建立一套從中央到地方的、嚴密的統治機構和封建官僚制度外,還採取一系列其他措施,其中有一條就是下令收繳天下兵器,鑄成十二個重千石的銅人,立於咸陽
十二銅人屹立於秦都咸陽阿房殿前,因為銅是黃色的,所以又稱作「金人」。他們身著外族服裝,每個都非常巨大和沈重,個個耀武揚威,精神抖擻,英勇無比,日夜守護著秦王宮殿。銅人造形之大,製作之精巧考究,為歷史上所罕見。
據史書記載,銅人背後銘刻著李斯篆、蒙恬書:「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諸侯為郡縣,一法律,同度量」等字樣。《史記·秦始皇本紀》也記載:「二十六年……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鍾鐻,金人十二,各重千石,置遷宮中。」秦代一石約折合現今37.5公斤,以此推算,十二個大銅人就重達四十五萬公斤
秦始皇或許是有安定政治的考量(圖/《秦時明月》劇照)
秦始皇或許是有安定政治的考量(圖/《秦時明月》劇照)
秦始皇為何要鑄造十二個巨大的銅人?對這個問題,有人認為秦始皇在統一全國後,始終在憂慮和思考著如何長治久安、使江山傳之萬世的問題。而要坐穩天下、江山水固,首先解決的問題就是應該收繳和銷毀流散在民間的各種兵器。應該說,秦始皇收兵器造銅人,完全是出於政治上安定的考慮。
也有人認為秦始皇鑄造銅人是出於迷信,是為了「祥瑞」。秦始皇相當迷信,曾求仙人,輕信方士之言,竭力搜尋長生之藥。《漢書·五行志》記載:「秦始皇帝二十六年,有大人長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見於臨洮。天戒若曰,勿大為夷狄之行,將受其禍。是歲始皇初並六國,反喜以為瑞,銷天下兵器,作金人十二以像之。」這種說法有一定依據,但也有疑點,那就是秦始完全可以徵集天下一般銅料作為鑄造的原料,何必非要下令收繳天下的兵器呢?
一部分學者還認為,秦始皇銷毀兵器、鑄造銅人,是表明今後不再將銅兵器作為主要作戰武器。但是,這種說法同樣就有疑點,那就是雖然鐵製兵器始於秦始皇之前,但到漢代才普遍化。秦始皇統一天下時,便決然把青銅武器廢除不用,使百萬軍隊全部換上鐵製武器,以當時的製鐵水平來說,是不可能的事情
關於秦始皇鑄造十二金人的傳言眾多(圖/科技訊)
關於秦始皇鑄造十二金人的傳言眾多(圖/科技訊)
最讓人信服的說法是:秦始皇這一舉動目的一是為誇耀武功、粉飾太平;二是為防止人民反抗。實際上,秦統一後,曾採取不少措施防止人民反抗。令人遺憾的是,如今已看不到這12個銅人;那麼,它們究竟到哪裡去了?目前,關於金人的下落問題存在著三種猜測:有人認為,當初楚霸王項羽在攻克秦都咸陽後,曾經火燒阿房宮。在火燒阿房宮時,連同象徵秦王朝永固的這12個金人也一起燒毀了。這種說法始於元明時期,證據並不充分。
還有一些歷史學者指出,這12個金人是毀在董卓和苻堅的手上。晉人潘岳《關中記》:「董卓壞銅人,餘二枚徙清門裡。」也就是董卓將其中的10個銅人銷毀,並鑄成銅錢,而剩下的兩個被他下令遷到長安城清門裡。東晉十六國時,後趙的石季龍將這兩個金人運到鄴城;後來前秦的秦王苻堅統一北方,他又把這兩個金人從鄴城運回長安銷毀。至那時,存在於世間約600年的12個金人全部被銷毀。
另一種較樂觀的看法,那就是因為12個金人是秦始皇生前的最喜愛之物,所以在秦始皇陵墓營造好後,這12個金人和其他精美的珍寶一起隨著秦始皇的死去被當作隨葬品葬於陵墓中。現在由於一些技術等方面的原因,秦始皇陵墓的發掘工作暫時還不能開屎,因此十二金人的下落問題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

20160416002335 (1)  


 

 符瑞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fú ruì,是一種吉祥的征兆。多指帝王受命的征兆。


關於秦始皇鑄造的12個重4萬多公斤的金人之謎
February 21, 2017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防止人民反抗而盡收天下之兵所鑄成之十二個大銅人像。據傳是秦始皇用來防止金屬流通,收集天下金屬所鑄,也有傳說是秦皇用大禹九鼎所鑄。
關於秦始皇鑄造的12個重4萬多公斤的金人之謎
一夫起,而帝國崩。秦始皇用盡一身心血統一了天下而建立的大秦帝國,短短十來年就被焚之一炬了。在這一片火海中,消失的除了恢宏的阿房宮,還有十二座被人忽視的”金人“。
這十二個大銅人,屹立於秦都鹹陽阿房殿前,因為銅是黃色的,所以又稱作“金人”。他們身著外族服裝,每個都非常巨大和沉重,個個耀武揚威,精神抖擻,英勇無比,日夜守護著秦王宮殿。銅人造形之大,製作之精巧考究,為曆史上所罕見。在這方面,有很多曆史書籍記載。據《三輔黃圖》載:“營朝宮於渭南上林苑中”;“可受十萬人。車行酒,騎行炙,千人唱,萬人和,銷鋒鏑以為盎人十二,立於宮門”。又據史書記載,銅人背後銘刻著李斯篆、蒙恬書:“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諸侯為郡縣,一法律,同度量”等字樣。《史記·秦始皇本紀》也記載:“二十六年……收天下兵,聚之鹹陽,銷以為鍾鐻,金人十二,各重千石,置遷宮中。”賈誼的《過秦論》也有“收天下之兵聚之鹹陽,銷鋒鑄鐻,以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的記錄。
關於秦始皇鑄造的12個重4萬多公斤的金人之謎
秦代一石約折合現今三十七點五公斤,以此推算,十二個大銅人就重達四十五萬公斤。秦始皇為什麼要鑄造十二個如此巨大的銅人?圍繞這個問題,存在這幾種主要說法。
有人認為秦始皇在統一全國後,始終在憂慮和思考著如何長治久安、使江山傳之萬世的問題。而要坐穩天下、江山水固,首先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應該收繳和銷毀流散在民間的各種兵器。應該說,秦始皇收兵器造銅人,完全是出於政治上安定的考慮。
也有人認為秦始皇鑄造銅人是出於迷信,是為了“祥瑞”。秦始皇相當迷信,曾封泰山,禪梁父,訪神州,求仙人,輕信方土之言,竭力搜尋長生之藥。《漢書·五行誌》也記載:“秦始皇帝二十六年,有大人長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見於臨洮。天戒若曰,勿大為夷狄之行,將受其禍。是歲始皇初並六國,反喜以為瑞,銷天下兵器,作金人十二以象之。”這種說法有一定依據,但也有疑點,那就是秦始皇完全可以征集天下一般銅料作為鑄造的原料,何必非要下令收繳天下的兵器呢?
一部分學者還認為,秦始皇銷毀兵器、鑄造銅人,是表明今後不再將銅兵器作為主要作戰武器。但是,這種說法同樣就有疑點,那就是雖然鐵製兵器始於秦始皇之前,但到漢代才普遍化。秦始皇統一天下時,便決然把青銅武器廢除不用,使百萬軍隊全部換上鐵製武器,以當時的製鐵水平來說,是不可能的事情。

關於秦始皇鑄造的12個重4萬多公斤的金人之謎
最讓人信服的說法是:秦始皇這一舉措的目的,有兩方面:一是為了誇耀武功、粉飾太平;二是為了防止人民反抗。實際上,秦統一後,曾采取不少措施防止人民反抗,而收繳天下兵器的做法,也是有先例的。《左傳·襄公十九年》載,春秋時魯國的季武子曾經“以所得於齊之兵,作林鍾,而銘魯功焉”。秦始皇鑄銅人隻是做得更為徹底,把民間的兵器也收繳了。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統一後,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議,不封國置王,說:“天下共苦戰鬥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複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於是“收天下兵,聚之鹹陽,銷以為鍾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這里把“收天下兵”與“求其寧息”聯系在一起,可以看出,秦始皇的意圖是為了太平無事。他宣布“大酮”,舉國同慶這一偉大勝利,表現出好大喜功的情緒,而銅人、鍾鐻也是象征吉祥、天下太平的意思。此外,秦始皇巡遊各地的刻辭,也都是誇耀武功、粉飾太平之語。
令人遺憾的是,今天我們已經看不到這12個銅人的蹤影了。那麼,它們究竟到哪里去了呢?目前,關於金人的下落問題存在著三種猜測:有人認為,當初楚霸王項羽在攻克秦都鹹陽後,曾經火燒阿房宮。在火燒阿房宮時,連同象征秦王朝永固的這12個金人也一起燒毀了。這種說法始於元明時期,證據並不充分。

關於秦始皇鑄造的12個重4萬多公斤的金人之謎
還有一些曆史學者指出,這12個金人是毀在董卓和苻堅的手上。據《後漢書》和《三國誌》記載: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董卓“壞五銖錢,更鑄小錢,悉取洛陽及長安銅人、鍾鐻、飛廉、銅馬之屬以充鑄焉。”晉人潘嶽《關中記》:“董卓壞銅人,餘二枚徙清門里。”也就是董卓將其中的10個銅人銷毀,並鑄成銅錢,而剩下的兩個被他下令遷到長安城清門里。到三國時期,魏明帝曹睿下令把這兩個銅人運到洛陽。當成千上百的工匠們運到霸城時,由於金人的重量太沉,不得不放棄了這個巨大的工程,於是就停止了搬運。到了東晉十六國時,後趙的石季龍又把這兩個多人運到了鄴城。後來前秦的秦王苻堅統一北方,他又把這兩個金人從鄴城運回長安銷毀。至那時,存在於世間約600年的12個金人全部被銷毀了
還有一種比較樂觀的看法,那就是因為12個金人是秦始皇生前的最喜愛之物,所以在秦始皇陵墓營造好後,這12個金人和其他精美的珍寶一起隨著秦始皇的死去被當作隨葬品葬於陵墓中了。現在,由於一些技術等方面的原因,秦始皇陵墓的發掘工作暫時還不能開展,因此十二金人的下落問題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也許到了我們的考古技術達到秦始皇陵墓開掘的那一天,這個曆史上的未解之謎才有可能被解開。
---------------------------------------

2017-06-04_1601272017-06-04_1601362017-06-04_160149p6357121a9435514  
不同朝代銀錠純度不同 一兩銀子貨幣價值相當高
歷史學者曾提出一個公式:
1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銅錢=10000文銅錢
除非是戰亂,如明末、三藩、太平天國等時期,這個公式在清朝
末年以前,大致是通用的。
例如,史載明朝萬曆年間一兩銀子可以購買一般品質的大米二石
當時明朝的一石約為94.4公斤,一兩銀子就可以買188.8公斤大米。
現在我國一般家庭吃的大米約為一公斤20元左右,可以算出明朝一
兩銀子=台幣3776元。而一枚銅錢則折合台幣約為3.8元。
綜合歷史學者的研究,銀子與今天台幣的對應關係是:
清朝中晚期,一兩銀子可兌台幣2000—2500元;
明朝中期,可兌3500—4500元;
北宋朝中期,可兌3200元—8000元;
盛唐時期,可兌18000—23000元。
--10元台幣大約是2.34港幣
(元寶的造型就是很酷XD)
也就是說最便宜的時候~
1兩銀子=8名小朋友@@
--------------------------------
古代官員真實收入:跟想像差太遠
華夏經緯網 2013-01-07 13:55:03
字號:小 大
古代的一兩銀子相當於多少人民幣?
  古裝劇中大爺們手中的銀子賣相幾乎都光滑閃亮,古人真正流通使用的銀子其實並不是這樣。作為貨幣,白銀其實很實在,都是只在乎重量,不注重外觀的,也許只有官家的紋銀才會比較注重“賣相”。
  老百姓也不都用得起一整錠銀子,多是銅元、銅板交易,但銀子仍是歷朝歷代流通量頗廣的貨幣之一。比如《朱子語類》卷一三○:“傅欽子聞其貧甚,懷銀子見他,欲以周之。”《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這幾行字值得甚麼,我卻受你銀子?”吳晗的《朱元璋傳》第六章二記錄:“銀子終於取代寶鈔成為全國通用的通貨。”
  只是各朝代銀兩的貨幣價值都有所不同,有人以大米為衡量單位,嘗試推算過銀子的價值,雖然換算數字不一定準確,換算方法卻值得參考。比如:明朝萬曆年間一兩銀子可以購買一般品質的大米二石,如果當時一石約為94.4公斤,一兩銀子就可以買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現在我國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間,以中間價1.75元計算,可以算出明朝一兩銀子等於人民幣660.8元;又如唐太宗貞觀年間一斗米只賣5文錢,通常一兩銀子折1000文銅錢(又稱一貫),可買200斗米,10斗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約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價1.75元一斤計算,一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4130元的購買力;唐玄宗開元年間通貨膨脹,米價漲到10文一斗,也是一兩銀子等於2065元人民幣;根據《宋史食貨志》提到“熙、豐以前,米石不過六七百”和《宋史職官志》“每鬥(米)折錢三十文”的記載,姑且以2000個銅錢折銀一兩計算,太平時期米價是1石600-300錢。1兩銀子基本上可以買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計算,1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近924-1848元。
  綜上所述,關於“一兩銀子值多少人民幣”的問題,基本上能夠得出的結論是:清朝中晚期一兩銀子價值人民幣150-220元左右;在明朝中期價值人民幣600-800元;在北宋朝中期價值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在盛唐時期價值2000-4000元。
  宋朝百官的俸祿在歷代封建王朝中最為優厚,月薪餉最高達400貫(一貫為千文),是漢代的10倍,清代的2至6倍。除俸錢外,還有祿米,宋朝大小官員錦衣美食,生活奢華。
  正一品官,月領祿米150石,俸錢12萬文,外加每年綾20匹,羅1匹,綿50兩; 從九品官,月祿米5石,俸錢8000文,外加每年綿12兩。 除以上薪餉外,各種福利補貼名目繁多,計有茶酒錢、廚料錢、薪炭錢、馬料錢,等等。
  從白居易的詩裏可以大約了解到唐朝時做官人拿的工資是多少。白居易當時與王司馬同級,五品官。他貶到江州不久,即寫信給元微之,略雲:今雖謫佐遠郡,而官品至第五,月俸四五萬。這個按照唐時一文銅錢約折合後世人民幣三毛計算,月俸四五萬相當於人民幣12000至15000左右。
  王安石深得宋神宗賞識。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出任參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官員首次大幅度加薪,仁宗嘉祐年間正式制定“祿令”,宰相、樞密使月俸三百貫,有人據當時每石米價約六七百文到一貫文折算,得出宰相的月薪幾近90000元人民幣。
  包拯“倒坐南衙開封府”時,頭上戴有三頂帽子,即龍圖閣直學士、尚書省右司郎中、權知開封府事。按宋仁宗嘉佑年間頒布的公務員薪水法規《嘉佑祿令》,包拯作為龍圖閣直學士,每年有1656貫的貨幣收入,還有10匹綾、34匹絹、2匹羅和100兩綿的實物收入。
  按《宋史·職官志》,包拯在開封府做第一把手,每月有30石月糧,其中包括15石米、15石麥。此外每月還有20捆(每捆13斤)柴禾、40捆乾草、1500貫“公使錢”。
  作為外任藩府的高級地方官,朝廷劃撥給包拯20頃職田,也就是2000畝耕地,允許他每年收租,並且無需納糧。這2000畝耕地按每畝租米一石估算,每年也有2000石米的進項。再查《嘉佑祿令》,權知開封府事每月還有100貫的添支,每年冬天又發給15秤(每秤15斤)的木炭。
  根據史料包拯每年的各項實物收入都換成錢,加起來大致是1022貫,加上20856貫貨幣收入(工資),總共是21878貫。這就是包拯任職開封府時的年薪。按當時400文銅錢的購買力和現在250元人民幣的購買力是相倣的,21878貫銅錢合計1367萬元。
  東晉陶淵明辭去了他仕途生活中的最後一任官職——彭澤縣縣令。按照《晉百官注》記載,當時縣令的年薪是四百斛,按月發放,每月米十五斛,錢二千五。十五斛米除以每月三十天,恰好是五斗米。無論怎麼講,這份收入不算是太低。
  蘇東坡晚年被貶海南時,所有財產只剩下一所透風漏雨的“桄榔庵”,連吃飯都成了大問題,於是寫信向友人發牢騷,說朝廷還欠他三年的俸錢共兩百貫錢幣,按京都幣值計算也有一百五十貫。真是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天性樂觀的蘇大學士,這時也苦惱得像被欠薪的民工。
  老闆追逐利潤,不要工資。其實也不是,就像一家大企業,董事長除了分紅,還有薪水;一個皇帝則除了威權,還有“好用”。“好用”就是皇帝的工資。以北宋為例,自太宗趙光義以降,幾乎每個皇帝都有1200貫的“好用”,而且每月如是,相當於月薪。
  與此相倣的是蜀國丞相諸葛亮,他借“曬薪”來表達自己鞠躬盡瘁、精忠報國之志。他晚年時在《自表後主》中寫道:“臣初奉先帝,資仰于官,不自治生。今 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
  劉瑾:明代正德朝大宦官。根據陳洪謨的《繼世紀聞》記載:劉瑾被抄出的家產,有黃金1205.78萬兩(按最新國際黃金牌價每克306元計算達1153.24億元);白銀2.59億兩(按最新國際白銀牌價每克6.5元計算達526.5億元)。總計:1679.74億元。
  和珅(1750—1799),清代乾隆時大貪官。其事跡不再贅述,和珅貪污的總額約是9萬萬兩白銀,嘉慶抄家時所獲財產相當於乾隆盛世18年的全國賦稅收入,難怪時諺要說“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了。
  梁冀(?—159),東漢外戚,兩個妹妹皆為皇后,廣斂財富,鴆殺皇帝,時稱“跋扈將軍”。漢桓帝時被收,繳得家財30億多。順帝時任大將軍,專斷朝政近 20年。聚斂財富,大肆搜刮,並向求官者收取賄賂。建私家林苑,方圓近千里。桓帝治其罪,被迫自殺。
來源:新浪讀書
-------------------------
在清代,一石=28KG
在宋代,一石=97KG
在唐朝,一石=53KG
在秦代,一石=109KG
---------------------
古代一兩銀子到底值現今多少錢呢?
看了那麼多的歷史電視劇常感到疑惑,古人動輒使用幾十兩或幾百、幾千、幾萬兩的銀子。像那些富家公子哥兒,更常能從口袋裡掏出成百上千兩面額的銀票。或是客棧吃兩三個饅頭一碗湯是5兩銀。這種富可敵國的多金和小城小民荷包差距頗大的情節,"古代一兩銀子到底值現今多少錢呢?"這問號又冒了出來
於是決定上網查一下,以解心中之謎
我國古代貨幣單位很多,且各朝不同。
現在先查歷史電視劇常提到的三種單位:一文制錢(一枚標準的方孔銅錢),一兩白銀,一兩黃金。
原來他們的兑换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匯價格一樣常有變動,不像1元錢等於100分這樣的明確。
都知道萬歷年間國庫年收入經張居正改革後才達200萬兩。而紅樓夢的劉姥姥看賈府上下一餐螃蟹24兩銀子,感嘆小戶人家可過一年了。看明朝戲裡也提到七品知縣一年正當俸祿45兩白銀。明朝萬歷年間一兩銀子可買一般質量的大米二石,當時一石約94.4公斤,一兩銀子就可買188.8公斤大米=377.6斤。
難怪劉姥姥第一次上賈府打秋風得了20兩銀子就千恩萬謝的不過紅樓夢故事以清朝為時代背景,生活狀況卻以明朝為藍本,以明朝銀兩價值計算,所以就算劉姥姥家當時也算中產階級,有房有地還雇工人丫頭,但劉姥姥拿到一萬三千多元的過年費當然高興了。
這一兩銀子若拿到唐朝兌換值就更高了。唐太宗貞觀年間物質文明極大豐富,一斗米只賣5文錢,通常一兩銀子折1000文銅錢(又稱一貫)就可買200斗米,10斗為一石就是20石,唐代的一石約59公斤。唐玄宗開元年間通貨膨脹,米價漲到10文一斗,也是一兩銀子=2065元人民幣=8988.7。
究竟一兩銀子值多少錢,查到誤差較小的結論是:清朝中晚期一兩銀子價值人民幣150~220元左右=約台幣653~958元;明朝中期價值人民幣600~800元=約台幣2612~3482元;盛唐時期價值人民幣2000~4000元=約台幣8706~17412元
到民國時就流通銀元又稱國幣。民間稱為"袁大頭"。它的價值也較高,可兌換180多個銅元。按當時物價水準折算,一元銀元約等於今人民幣35元=約台幣152元。想想在當時辦個較好的印染廠投資也不到一萬元。買輛當時較好的轎車又約是人民幣1000元=約台幣4353元。
看到這邊是不是又被上面一堆數字沖昏頭了 因為我自己現在是滿腦子數字飛揚
一兩銀子到底值現在的多少錢?若還不是很清楚那就看下面的換算
1兩黃金=人民幣2000元=台幣8706元=10兩白銀
1兩白銀=人民幣200元=台幣871元=1000文錢=1貫(吊)錢
1文錢=人民幣0.2元=台幣0.87元
1石米=1兩白銀
這樣以後只要看古裝電視劇或武俠小說時,就對當時幣值換算有些概念了。
另外據古代當官的俸祿換算方式: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 = 唐朝時,初級公務員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員年俸45兩白銀 = 清朝的局級幹部,年薪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 那些當官的,那個不是千萬富翁的
乾隆初年,捐一個道臺需一萬三千一百二十兩銀子,明碼標價。難怪一堆有錢人都會買官當當。
------------------
古代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Pinterest LinkedIn
紐約時間: 2015-05-26 07:56 AM
古代 | 一兩銀子 | 價值
点此看大图片
網絡圖片
關於銀子到底價值幾何,今人大多毫無概念,經常犯錯誤。很多電視劇尤其可笑,描寫古人動輒使用幾十兩,甚至幾百、幾千、幾萬兩銀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出現從口袋裡掏出面額成百上千兩銀票這些荒唐的情節,顯示了創作人無知以及不認真到了何等程度。
包括金庸這樣的大師也對銀兩的貨幣價值沒有進行深入研究:郭靖初遇黃蓉,被她宰了一頓,結果「一會結賬,共是一十九兩七錢四分」。這些錯誤荒唐嚴重到什麼程度,你往下看就知道了。
之所以犯錯誤的原因,主要為兩個誤區:
一是以為古代一兩銀子等於今日的一元錢;二是以為古代的銀票就是今日的鈔票或者支票了。
其實,古代中國銀子缺乏,看過一些古籍就可以發現,一兩銀子的貨幣價值相當的高。一兩銀子等於制錢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後)。而直到清末,一斤(相當於1.2市斤)豬肉只要二十文錢,一畝良田只要七至八兩銀子或者十二、三個銀元。幾兩銀子、幾十兩銀子就是件大事情,有百兩銀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夠買上十幾畝良田。在明代,一個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兩半銀子就夠了,所以戚繼光的士兵軍餉一日只有三分銀子,一月不足一兩。清代稍貴點,主要是鴉片戰爭前外貿順差大,銀子大量流入後,銀價下跌造成的。後來大量賠款後,銀與銅的比價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銅錢,清末時使用銅元,很少用銀子作為日常交易用。許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見過銀子。所以口語中表示沒有錢(貧窮)時用「銅錢(鈿)沒有」而不說「銀子沒有」。要知道萬曆年間國庫年收入才達到200萬兩,而且還是經過張居正改革後國庫收入豐富才有的數字。
《紅樓夢》里劉姥姥看到賈府上下一餐螃蟹24兩銀子,感嘆說小戶人家可以過一年了。要知道劉姥姥家當時也算中產階級的,有房有地還雇得起工人丫頭,第一次上賈府打秋風,得了20兩銀子,千恩萬謝的。《明史》里也提到七品知縣一年的正當俸祿(基本工資)只是45兩白銀。而《射鵰》時代在南宋中晚期,白銀流通量還低於明清,其價值只能更高才對,這19兩多一餐飯,不管是怎樣難得的美味佳肴都似乎太過分了。(小編加注:當然也有可能金庸大師就是為了突出黃蓉的身家背景而有意誇張。)
中國古代的貨幣單位制度極為混亂。不同朝代之間有差異,甚至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區之間也有差異。但唐宋之後卻也相差不大。因為各朝代銀兩的貨幣價值都有所不同,那麼現在一般推算古幣值都採用一般等價物交換的方式來計算,對中國人來說千年不變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以下採用太平年間的大米物價記錄為標準,進行一個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銀兩的貨幣價值答案。
史載明朝萬曆年間一兩銀子可以購買一般質量的大米二石,當時的一石約為94.4公斤,一兩銀子就可以買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現在我國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間,以中間價1.75元計算,可以算出明朝一兩銀子=人民幣660.8元。由於《紅樓夢》故事雖以清朝為原型,生活狀況卻以明朝為藍本,姑且以明朝的銀兩價值計算,劉姥姥拿到了一萬三千多元的過年費,當然很高興了;而郭靖則付出了超出一萬二千元人民幣一餐飯錢,還是在張家口這樣一個小地方,太誇張了吧。郭靖就算傻,但窮苦出身,不可能不知道錢的價值,黃蓉更不可能挨店家的這一宰吧。
這一兩銀子要是拿到唐朝就購買力而言更是高得嚇人了。唐太宗貞觀年間物質文明極大豐富,一斗米只賣5文錢,通常一兩銀子折1000文銅錢(又稱一貫),就可以買200斗米,10斗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約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價1.75元一斤計算,一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4130元的購買力。唐玄宗開元年間通貨膨脹,米價漲到10文一斗,也是一兩銀子=2065元人民幣。
最大的問題出在宋朝,主要原因是宋朝的錢幣制度極其混亂,而其記載也矛盾重重。宋朝是以「錢」為流通貨幣的,因為宋朝的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工商業也前所未有地發達,因此貨幣需求量也前所未有的龐大,而且白銀的產量和進口量都不高並且當時沒有類似央行這樣的政府宏觀調控管理機構,造成了極為混亂的情況。我們知道一般朝代1000個錢為一貫,等於一兩銀子,但是宋朝卻不是這樣的。
《宋史食貨志》及《續資治通鑒》均提到自真宗朝開始因白銀存量偏少不足以趕上經濟的發展,銀價不斷上漲,基本上是2000個以上的銅錢當銀一兩。而且宋朝「錢法」很亂,有銅錢、鐵錢還有鉛錫錢同時流通,各州都有權自行鑄錢,還存在私人鑄錢的情況,錢的大小不一、成分不宜、價值多變,「隨時立制」,非常混亂。川陝地區通行鐵錢,十個換一個銅錢,江南和江北流通的錢還不一樣。一貫實際有多少個錢也是不確定的,有800或850個為一貫的,也有480個為一貫,還要下詔以770個為一貫,並且各州「私用則各隨其俗」,完全是筆糊塗賬。
根據《宋史食貨志》提到「熙、豐以前,米石不過六七百」和《宋史職官志》「每斗(米)折錢三十文」的記載,姑且以2000個銅錢折銀一兩計算,太平時期米價是1石600—300錢(靖康之亂前後到南宋初期有一兩銀子一石米的,不在正常計算範圍)。1兩基本上可以買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計算,1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近924—1848元;(一說宋石為96斤,就相當於1兩銀子672—1344元)。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宋朝以前白銀總量太少,價值過高,還沒有成為流通貨幣(想想看,你拿一張面額2000元以上的紙幣去市場買東西會怎樣?),只存在於朝廷賞賜與會計結算當中,比如稅收、國家支付(如向金、西夏送交的歲幣「銀帛」多少之類),實際上明朝以前,市場流通均使用銅錢(北宋局部地區出現了紙幣)。銀兩成為流通貨幣只是明清兩代對外貿易活躍,外國白銀大量湧入以後的事。
但為何在很多人心目中一向以為銀兩是歷來的流通貨幣呢,主要是因為明清小說的盛行,均按照當時的生活情況為常識對前朝進行描寫,如《水滸》、《三言二拍》等等,而這些作品中的銀兩價值均以明朝的銀價為標準,與原有的文、貫、緡、銖等貨幣單位攪合在一起,並且對後世影響很大,因此今人所寫較多以中國古代為背景的歷史小說、武俠小說作品如《射鵰》等書中也跟著把古代流通貨幣統統說成「銀兩」。但畢竟現代人比起明清時代的人時距更遠,對前朝貨幣制度及銀兩的實際購買力的認識更加不足,才會經常出現天價饅頭、天價酒菜,而認真的讀者或觀眾出於對古代經濟情況的好奇應該對「銀兩」的價值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
綜上所述,關於「一兩銀子值多少人民幣」的問題,基本上能夠得出的結論是:
清朝中晚期一兩銀子價值人民幣150—220元左右;
明朝中期價值人民幣600—800元;
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
盛唐時期2000—4000元。
下面再提供一些古代數據,提高一下感性認識: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唐朝時,初級公務員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員年俸45兩白銀=年薪9千元;
- See more at: http://www.ntdtv.com/xtr/b5/2015/05/26/a1199360.html#sthash.nGvTPkcb.dpu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