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號 HOW IT WORKS 知識大圖解 中文版: 新世紀超級戰士:綜觀改變未來戰爭 ... - LiveABC編輯群 - Google 圖書 - https://goo.gl/2l1xHz
中國古代是如何觀星圖的
2016-03-15 00:00:00
中國古代先人是如何觀星的
古希臘星圖與中國古代星圖是人類歷史上較完整的兩大星圖體系,前者逐漸演變為目前國際通用的88個星座,而中國古代星圖則自清末逐漸淡出主流,甚至連不少天文界專業人士也不清楚我國古代先人是如何觀星的,天文學博士、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告訴記者,自己是基於現代天文學的教育培養出來的,對於中國古代星象體系的了解也極其有限,當得知中國古代星空的原貌後,不禁感慨古人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漫步中國星空》作者之一的齊銳告訴記者,中國古人非常聰明,早在上古時代就開始將滿天星斗劃分成群為它們取名,到了三國時期,由天文學家陳卓統一全天星官,形成了以「三垣二十八宿」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星官體系。到隋代時出現了《步天歌》,以生動的韻文將周天恆星連綴在一起,彌補了星圖難以流傳、文字不夠形象的缺點,做到了「名中有圖,言下見象」,由此繁難而神秘的星空因它而變得平易而充滿詩意。而歷朝歷代都有恆星觀測資料,傳承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是天文學家在宋代皇祐年間(1052年)所觀測的恆星數據,它是「三垣二十八宿」傳統星象的典型代表。
「為了恢復宋代星圖數據,復原古人眼中的星空,我們運用現代天文觀測數據,結合天文史學文獻,一一比對了中西星圖中1400多顆星,下了很多功夫,終於完整呈現了中國古代星空的盛景。」
最早的星官圖,失散已久未能傳世
星座在中國古代被稱為「星官」,東漢張衡描述星官的命名:「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於是備矣。」
中國古代的星官,從天皇大帝到農丈人、從戰場到市場、從天槍到簸箕,其名稱和布局都非常社會化,地上王國、山川百物、人間百業都搬上了天際,涵蓋了古代神話、歷史典故、社會制度和人文習俗等,幾乎是按照地上人間的模式在天上複製了一個世界。
約公元前270年前後,三國時期吳國的太史令陳卓統一了全天星官,編成一個具有 283個星官、1464顆恆星的星表,史稱「陳卓定紀」,陳卓綜合而成的283官星象體系被後世史書所採納,成為我國觀測星象的基礎。
陳卓關於全天星官的劃分凸顯了中國「二十八宿」星官體系,「二十八宿」簡單地說,就是先以歷史上一些重點觀測的恆星作為標準,然後再以線形聯絡起它近旁的部分星,如此構成一宿。全天共有28個宿,分為四組,稱為東、南、西、北四官,即東官蒼龍、南官朱雀、西官白虎和北官玄武,以這二十八宿為代表,攜領囊括全天的所有星官。
「三垣」的創立比「二十八宿」晚一些。人們仰觀天頂,先把北極周圍的廣泛天域定為「紫微垣」,也叫「紫宮」或「中官」。由於古人已將二十八宿分配入東西南北四官,而中官僅含一個紫宮,有些單薄,先人便將紫微垣和二十八宿之間的部分天域進行了劃定,分別命名為「天市垣」和「太微垣」。三垣在隋唐之際趨於成熟,合併二十八宿後成為新的「二十八宿三垣」體系。後來「三垣」的地位逐步提升,在此基礎上成為「三垣二十八宿」體制。
《漫步中國星空》作者之一的萬昊宜告訴記者,基於傳統文化的「三垣二十八宿」星象體系,是中國古代天文學有別於西方的最引人注目之處,自陳卓初定至體制完全建立,傳承了千餘年,一直到明清之際。
遺憾的是,三國時代陳卓關於星官的著作和原圖早已散失,未能傳世。
《步天歌》長度,內藏天文常識
雖然最早的星官圖未能傳世,但後人能通過相關史籍來觀其原貌,這些史籍主要是隋代丹元子的《步天歌》。公元600年前後的隋代,法號為丹元子的隱居者,按照陳卓所定全天星官的布局,將此前流傳的星官知識重新整理,作了一首認星歌謠《步天歌》。唐朝初年時有人又對歌詞作了修訂,從此《步天歌》成為表述中國星象的代表作,至今流傳。
《步天歌》首次詳細整理和記錄了二十八宿三垣的全部成員,其分章、星官、星數、尋星順序都嚴格遵循實際觀測。先描述每宿的主體,再以宿星為主,描述所統率的各星官與主體間的相對方位關係。形式上採用通俗的詩歌體例。《步天歌》成為後世對中國古代天文學研究與著述的一種標準範例,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
清代學者梅文鼎對它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步天歌》所列星象,特為簡括。故自宋以來,天官家多據為準繩。」 《步天歌》易懂、易學、易掌握,成為中國古代學習天文的必讀書,宋代著名史學家鄭樵就一面讀《步天歌》,一面觀察星象,「時素秋無月,清天如水,長誦一句,凝目一星,不三數夜,一天星斗,盡在胸中矣」。
萬昊宜告訴記者, 《步天歌》的特點是文辭淺顯,內涵豐富,星名完備。它所用語言並不深奧,所取用的材料也不過是整理串聯起已有的專業知識,這些特點使它能夠在中國天文學史上長久地發揮重要作用,這一點很少有其他著作能與之相比。
更讓人稀奇的是,在流傳下來的《步天歌》各個版本中,基本都是360句到366句。作為一部天文學著作,這當然不是巧合,作者細密的設計心思暗藏其間,中國古代周天為365.25度,一句一步,一步一度,至365度而恰好步天一周,此即「步天」一詞原意所在。
北斗七星,愛被古人描繪成座駕
我國地域範圍處北半球30度到45度間,生活在這個緯度區域的先人們仰望星空,發現所有的星星都是東升西落,旋轉的中心就是北天極,它相對固定不變,而處在北天極最近的一顆星,也就是現代人稱作「北極星」的星,在古代實際上被叫做「勾陳」。而北天極附近的天區就被稱為紫微垣,它是天皇居住的地方,紫微垣含有37個星官。
在《步天歌》里,對紫微垣的部分星官是這麼描述的:勾陳尾指北極巔,勾陳六星六甲前,天皇獨在勾陳里,五帝內座後門是,華蓋並槓十六星,槓作柄象華蓋形……
在民間知名度最高的星恐怕就是北斗七星了,這七顆星有各自的名稱,從勺頭開始依次是「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位於勺頭的前4顆叫斗魁,其餘3顆叫斗柄。
由於「北斗」圍繞北極日夜不息地旋轉運動,所以從很早開始,「北斗」就被人們想像成天帝的車駕。《史記·天官書》說:「斗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方。」意思是:北斗七星是天帝坐著的馬車,天帝以中央為樞紐,坐在馬車上巡查四方,定四時,分寒暑。
在山東嘉祥縣東漢時期的武梁祠中,就有「斗為帝車圖」的畫像石,圖中的北斗七星,由斗魁4星組成車輿,有一帝王形象的人端坐在斗勺之中,斗柄3星組成車轅。這輛車沒有車輪,它
是騰雲駕霧而行的。
把北斗七星看作車子的民族很多,如古巴比倫人把「北斗」看作貨車,古埃及人看作是伊西斯女神之車,英國人看作是亞瑟王之車;阿拉伯人稱「北斗」為車星,鬥口4星是四個車輪,斗柄3星是三匹馬或三頭牛,「開陽」旁的「輔星」則是趕車夫。
萬昊宜介紹,在每天的黃昏時分觀察北斗七星,人們發現在不同的季節,「北斗」的方位和斗柄的指向不同。因此北斗七星很早就成為指示季節的星空標誌。戰國時代的《冠子·環流篇》中寫道:「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其中的道理可如是解說:戰國時候,在春分時節每當黃昏來臨,仰望北天,可以看到斗柄正指向東方。由於地球繞日公轉的緣故,斗柄「東指」的時間會逐日提前4分鐘。如果每天晚上同一時間抬頭仰望北斗星,會看到斗柄指向逐漸沿逆時針旋轉,到了夏至黃昏,斗柄已旋轉到指向南方的位置,標誌著夏季的開始;而到了秋分和冬至,斗柄則分別指向西方和北方,標誌著秋季和冬季的開始。
不過由於歲差的影響,從戰國時期到今天,已經過去了兩千多年,現今在春分時要看到「斗柄東指」,已不再是黃昏時分,而是在幾近子夜的23時30分左右了,其他的季節延時也與此相同。
天上的街市,劃分也是按片區
除紫微垣外,天上還有其它獨立的天區,我們的先人用星星組成的城牆,分別圍起天上三個獨立天區——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以它們為縮影,講述了社會運行最重要的三個因素——文化、政治和經濟。仰觀頭頂的三垣,細細琢磨每個星官的含義,讓人回味無窮,對先人智慧的敬仰油然而生。
要想在天上同時看到這三垣,最好的時間是每年的六月中下旬,也就是夏至節氣前後。當黃昏來臨,一絲清風送走夏日西邊最後一線光亮,舉目北望,莊嚴的紫微垣,儼然高懸北極四周,「北斗」和「文昌」居於垣左,而「華蓋」和「傳舍」列於垣右;轉身回望,在西南方天空中,明亮的「五帝座一」高掛,以它為中心的是天帝和大臣們處理政務的太微垣;向東看去,東南方地平線上銀河正慢慢升起,銀河西岸邊就是熱鬧的天市垣,仔細傾聽,穿過林間悠揚的蟬鳴,是否能聽到來自天上集市的叫賣聲……
至於人們常在評書里聽到的「二十八宿」,其實是28片天區,按照方位分為東、北、西、南4組,每組含7宿,分別是:東方蒼龍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共有46個星官;北方玄武包括斗、牛、女、虛、危、室、壁七宿,共有65個星官;西方白虎包括奎、婁、胃、昴、畢、觜、參七宿,共有54個星官;南方朱雀包括井、鬼、柳、星、張、翼、軫七宿,共有42個星官。全天三垣二十八宿一共283個星官,共計1464顆星。
在每一宿天區的眾多星官中,人們選取其中的一個作為代表,並以它的名稱來命名該宿。這個代表星官稱為宿星。例如:角宿有 11個星官,其中「角」這一星官是角宿的代表星官,它就是角宿的宿星。283個星官中擁有的星數多少不等,少的只有 1 顆,多的有 40餘顆,人們在每一個星官的若干顆星中,選取一顆星作為主星來代表這個星官,這顆星被稱作該星官的「距星」,例如「帝席」星官有 3 顆星,其中位置居東的大星是它的距星,稱其為「帝席一」。
中國古代觀星圖 展現古人的詩意與智慧
迄今為止,中國的星官和希臘的星座是世界天文學中兩個研究星空的最完整體系。然而,中國古代星圖自清末逐漸淡出主流,當下已很少有人了解我們中國自己的星空了。近來,完整的中國宋代傳統星空得以恢復和重現,展現了中國古代星空中的生活和詩意。
從古至今,光輝的日月、燦爛的星空,一直吸引著地球上人們的目光。西方星座多以希臘神話和動物名稱來命名,如仙王座、仙后座、小熊座等。目前國際通用的88個星座是由古代巴比倫和希臘天文學演變而來的,而同樣有著悠久歷史的中國古代天文學則因西方科學體系的衝擊,同時又版本眾多,謬誤頻現等原因自清末逐漸淡出主流。
星座在古代中國被稱為「星官」,東漢張衡如此描述星官的命名:「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於是備矣。」中國古代的星官,從天皇大帝到農丈人、從戰場到市場、從天槍到簸箕,其名稱和布局都非常社會化。山川百物、人間百業都搬上了天際,涵蓋了古代神話、歷史典故、社會制度和人文習俗等,幾乎是按照地上人間的模式在天上複製了一個世界。[pagebreak]
不同於西方星座以神話中的神、人或動物來給星座命名,中國古人把紫禁城裡的生活投射到了天上,皇帝有紫禁城,天上就有個「紫微垣」,紫微垣是三垣的中垣。它以北極為中心,並以北極附近的一片星群為基礎而構成。中國古人發現,北極有一顆星星是不動的,其他星星都圍繞著它轉,因此把這片天區選作皇宮。那顆不隨天球旋轉而轉動的星星被古人稱為「天極星」,成為皇帝的象徵。自然也少不了代表後宮、庶子、太子、妃子的星名,還有星星被叫作丞相、侍衛官、輔弼、少尉等,另外還有星星被稱作天廚、天床、天牢、天廁等。而太微垣是三垣的上垣,主要指朝廷,天市垣則是三垣的下垣,就是老百姓的集貿市場。
要想在天上同時看到這三垣,最好的時間是每年的六月中下旬,也就是夏至節氣前後。當黃昏來臨,一絲清風送走夏日西邊最後一線光亮,舉目北望,莊嚴的紫微垣,儼然高懸北極四周,「北斗」和「文昌」居於牆左,而「華蓋」和「傳舍」列於垣右;轉身回望,在西南方天空中,明亮的「五帝座一」高掛,以它為中心的是天帝和大臣們處理政務的太微垣;向東看去,東南方地平線上銀河正慢慢升起,銀河西岸邊就是熱鬧的天市垣,仔細傾聽,也許能聽到來自天上集市的叫賣聲……
在民間知名度最高的星恐怕就是北斗七星了,這七顆星有各自的名稱,從勺頭開始依次是「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位於勺頭的前4顆叫斗魁,其餘3顆叫斗柄。
由於「北斗」圍繞北極日夜不息地旋轉運動,從很早開始,「北斗」就被人們想像成天帝的車駕。《史記·天官書》說:「斗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方」,意思是:北斗七星是天帝坐著的馬車,天帝以中央為樞紐,坐在馬車上巡查四方,定四時,分寒暑。
在山東嘉祥縣東漢時期的武梁祠中,就有「斗為帝車圖」的畫像石,圖中的北斗七星,由斗魁4星組成車輿,有一帝王形象的人端坐在斗勺之中,斗柄3星組成車轅。這輛車沒有車輪,它是騰雲駕霧而行的。
在每天的黃昏時候觀察北斗七星,人們發現在不同的季節,「北斗」的方位和斗柄的指向不同。因此北斗七星很早就成為指示季節的星空標誌。戰國時代的《冠子·環流篇》中寫道:「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其中的道理可如是解說:戰國時候,在春分時節每當黃昏來臨,仰望北天,可以看到斗柄正指向東方。由於地球繞日公轉的緣故,斗柄「東指」的時間會逐日提前4分鐘。如果每天晚上同一時間抬頭仰望北斗星,會看到斗柄指向逐漸沿逆時針旋轉,到了夏至黃昏,斗柄已旋轉到指向南方的位置,標誌著夏季的開始;而到了秋分和冬至,斗柄則分別指向西方和北方,標誌著秋季和冬季的開始。[pagebreak]
不過由於歲差的影響,從戰國時期到今天,已經過去了兩千多年,現今在春分時要看到「斗柄東指」,已不再是黃昏時分,而是在幾近子夜的23:30左右了,其他的季節延時也與此相同。
早在上古時期,當時的人們就將滿天星斗劃分成群,並一一取名。約公元前270年前後,三國時期吳國的太史令陳卓統一了全天星官,編成具有283個星官、1464顆恆星的星表,史稱「陳卓定紀」,這一星象體系被後世史書所採納,成為我國觀測星象的基礎。陳卓關於全天星官的劃分凸顯了中國「二十八宿」星官體系,二十八宿簡單地說,就是先以歷史上一些重點觀測的恆星作為標準,然後再以線形聯結起它近旁的部分星,如此構成一宿。全天共有28宿,分為四組,稱為東、南、西、北四官,即東官蒼龍、南官朱雀、西官白虎和北官玄武,以這二十八宿為代表,攜領囊括全天的所有星官。
三垣的創立比二十八宿晚一些。人們仰觀天頂,先把北極周圍的廣泛天域定為「紫微垣」,也叫「紫宮」或「中官」。由於古人已將二十八宿分配入東西南北四官,而中官僅含一個紫宮,有些單薄,他們便將紫微垣和二十八宿之間的部分天域進行了劃定,分別命名為天市垣和太微垣。三垣在隋唐之際趨於成熟,合併二十八宿後成為新的二十八宿三垣體系。後來三垣的地位逐步提升,在此基礎上成為三垣二十八宿體制。
可以說,基於傳統文化的三垣二十八宿星象體系,是中國古代天文學有別於西方的最引人注目之處,自陳卓初定,至體制完全建立,傳承了千餘年,一直到明清之際。遺憾的是,三國時代陳卓關於星官的著作和原圖早已散失,未能傳世,後人只能通過隋代丹元子的《步天歌》來窺其原貌。公元600年前後的隋代,法號為丹元子的隱居者按照陳卓所定全天星官的布局,將此前流傳的星官知識重新整理,作了一首認星歌謠《步天歌》。
《步天歌》首次詳細整理和記錄了二十八宿三垣的全部成員,其分章、星官、星數、尋星順序都嚴格遵循實際觀測,採用通俗的詩歌體例,以生動的韻文、將周天恆星連綴在一起,彌補了星圖難以流傳、文字不夠形象的缺點,做到了「名中有圖,言下見象」,由此繁難而神秘的星空因它而變得平易而充滿詩意。
清代學者梅文鼎對《步天歌》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步天歌》所列星象,特為簡括。故自宋以來,天官家多據為準繩」。
更讓人稀奇的是,在流傳下來的《步天歌》各個版本中,基本都是360句到366句。這當然不是巧合,作者細密的設計心思正暗藏其間——中國古代周天為365.25度,一句一步,一步一度,至365度而恰好步天一周,此即「步天」一詞原意所在。[pagebreak]
古代天象記錄-石刻紀錄
中國在殷商時期就有天文觀測的紀錄,從古代的甲骨文出土就看到有關太陽月亮等的圖騰,因此在歷史上由文字和圖形記載的天文紀錄當然也不計其數。
古星象圖大致可依性質區分為具示意性或科學性兩類,一類是為裝飾或宗教目的製作的示意性星象圖,如漢唐以來的墓室頂部,經常發現有彩繪的或石刻的星象圖,這類星圖顯然繪製得比較粗糙,且象徵意義遠比精確性來得凸顯,內容往往也不完整,有的只繪出單一的星宿(可能和當事人生前的官位相關);另一類是常出現在書籍、畫卷、石刻儀器等上面具科學性的星圖,是古代天文觀測者為認知教學和記錄天空星星位置而繪製的,其內容除了受肉眼能見度而局限於個數較少的恆星,無法和現代望遠鏡能觀測到的眾多恆星個數和星座數目相比較外,星圖內容較準確、記載的天象也比較完整,有助於我們了解古代人對恆星的觀測,和研究地球自轉和公轉運行的變遷,如「歲差」規律的探研。可惜這類星圖流傳下來的不多,依文獻記載所提及的戰國時代的甘、石、巫三家星圖、三國時期陳卓編制的星圖等都早已失傳。現存的星圖有唐代的敦煌星圖、宋代蘇頌《新儀象法要》中的星圖及蘇州石刻《天文圖》等較具科學價值。
歷史上有非常多具有高科學研究價值的古星圖都已經失傳,得以流傳至今的大多是以石刻記載的方式留下:
蘇州石刻
三千年以前的殷商時代就有了關於天文星象的文字記載,繪畫和雕刻天文星象也有悠久的歷史。南宋時在蘇州雕刻的天文圖碑,是中國現存較早且較有系統的一塊天文圖石刻。此圖不僅是重要的科學史料及文化遺產,也是世界著明的天文文物,引起了世界各國學者的重視和研究。
蘇州石刻天文圖是南宋淳佑七年(即公元1247年)所刻的,原圖是黃裳所獻。由王致遠負責書文和刻碑的工作。所依據的素材主要是北宋元豐年間(公元1078至公元1085年)的觀測結果。碑石高216公分、寬108公分,碑額題「天文圖」三字,故俗稱「天文碑」。碑石上部是一幅圓形全天星圖,星圖外圈直徑約91。5公分,星圖本身直徑約85公分。畫法是按古法,以天球北極為圓心,用三個同心圓加宿度線來表示的。整個天文圖 共刻恆星1434顆,星圖下方有兩千多字的說明,概括地敘述當時所知的一些天文知識。它保存了我國在十一世紀恆星觀測的部份資料,提供了古代星宿位置的重要訊息,具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中圖是用現代星座盤觀測的方式參閱蘇州石刻天文圖製作的星圖。
山東嘉祥武梁寺石刻北斗星
山東嘉祥武梁祠石刻畫像北斗星圖說明以北斗七星作為車子的框架,意表《天官書》所說:「斗為帝車,運於中央」。[pagebreak]
五代吳越文穆王前元墓石刻星象圖
五代吳越文穆王前元墓石刻星象圖是依「蓋天說」而繪製的「蓋圖」, 它類似於現今天文觀測使用的星座盤:觀測者坐北朝南(因我國位處於北半球, 長年見到的日月都出現於南方),仰天觀星, 以看起來似乎不動點(北極星附近)為 蓋頂 , 下方為南方,日月星辰將從「左」而右周期地「旋」轉運行。 到了漢代,出現了改進型的蓋圖,圖中有了三大小不等的同心圓:上規、內規、下規。 在上規內的星辰,一年四季不落地平,到夜晚即可看見,故上規內又稱之為「恆顯圈」。 內規表示「天赤道」,上規和下規間的中圈其上的星宿會陸續路經頭頂上空。在下規外的星辰, 終年在地平以下,常隱不現,故稱之為「恆隱圈」。恆顯圈和恆隱圈與中圈的距離相等。 這類星圖以五代吳越文穆王錢元墓的石刻 二十八星宿圖和蘇州石刻天文圖 為代表。五代吳越文穆王前元墓石刻星象圖是公元 941 至 960年間建造,刻星象用陰紋勾刻,星和星之間用線聯接,刻工細緻,星象位置也相當準確。比蘇州石刻天文圖早了三百多年,同時,尺寸約比蘇州天文圖直徑大一倍。
敦煌星圖中紫微垣
1899年敦煌莫高石窟內發現藏經洞。1907年被英國人斯坦因和法國人[pagebreak]伯希和盜走了九千種敦煌歷史文物及藝術品卷子,其中有一卷編號 MS3326 的星圖, 上繪有1350多顆星,這星圖約畫於公元八世紀初,是世上現存古星圖中星數最多、 最古老的重要星圖。現藏於英國圖書館中。這捲圖的畫法是以十二月開始,按照每月太陽位置的所在,分十二段把赤道附近的星座繪出,並文字說明;最後, 再把紫微垣畫在以北極為中心的圓形平面投影圖上。在此應該特別提出,國外使用類似的畫法要比敦煌星圖晚六百多年。上圖是現仍藏於英國圖書館中的敦煌星圖之一部分,星圖中繪的是北極附近的紫微垣。
洛陽西漢壁畫墓中的日、月、星象圖
洛陽西漢壁畫墓中的日、月、星象圖。12塊長方磚上的彩繪,由東而西,第1幅是太陽,第7幅是月亮,其餘10幅都是星象圖。
石氏星表
星表者,乃是天文觀測者長期觀察後,將大量測得的恆星以坐標系統性的彙編而成,它是天文學家們的重要參考工具。我國古代最早的星表編制人是戰國時代的魏人石申(約在公元前4世紀),他編的《天文》一書共八卷,被後人譽為《石氏星經》。可惜至宋代後失傳,還好在唐代《開元占經》中可看到《石氏星經》的一些片斷,並整理出一份《石氏星表》,其中明列28 宿距星和一百餘顆恆星的赤道坐標位置。依據歲差規律推算證明,石氏星表中至少有一部分可以肯定是公元前4世紀測定的,遠比古希臘天文學家依巴谷在公元前2世紀編制的星表還早。可見石氏星表是現知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之一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L2QNNj.html
------------------------------
中國星宿故事之一:北斗星的故事 此博文包含圖片 (2010-11-18 13:34:19)轉載▼
標籤: 雜談 分類: 風水
帝車
北斗七星
文/陳久金http://www.skyandtelescope.com.cn/viewthread.php?tid=161679
導語:“天上的星星參北斗”,天上的群星為什麼要參拜北斗呢?讀完這篇文章你就會明白其中的原因了。中國古代的星座(古稱“星宿”或“星官”)故事,就從我們最熟悉的星座——北斗星講起。
北斗七星與大熊星座
對於中國人來說,北斗七星幾乎人人認識。它分佈在紫微右垣的外面,因其形狀似殷周時盛酒的勺而得名。它的原本寫法作“枓”,由勺和一條長長的勺把組成,用木頭或銅製成。勺又稱為“魁”,勺把又稱為“斗柄”。它分佈在北極圈外圍,不停地繞北極旋轉,由於靠近北極,它的位置大部分都處於地平線以上,僅在下中天附近才落入地平線以下不見。
北斗七星,是北極附近最明亮的星座,在七顆星中,除勺、把相接處的一顆星(天權)稍暗為3等星外,其餘均為2等大星。所以看上去光彩奪目,十分顯要。北斗星在希臘星座中對應為大熊座,魁四星為熊的身軀,斗柄為熊的尾巴。
北斗七星在中國人心目中十分重要,有著特殊的地位,其中每一個星都有它的專名,自斗口至鬥尾依次為: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和搖光。
在開陽星旁邊不遠處,還有一顆被稱作“輔星”的4等星。古代大氣透明度好,通常觀看4等星沒有困難,但由於它緊鄰開陽星,視力不好的人分辨起來就有一定的困難。阿拉伯人稱這顆星為“乘車者”,並用其作為判斷士兵視力是否正常的標準。即使在現今城市燈光的影響下,視力好的人也能夠判斷出輔星的位置。
北斗星這個名稱可能起源於夏商周三代。北斗星的含義,為北方星空的斗星,以示與南方有別。在南方黃道上,還有南斗星,亦稱鬥宿,為二十八宿之一。經研究發現,三代時盛酒的鬥,與秦漢時才出現的量米之鬥,在形狀上是有區別的,量米之斗星,分佈在天市垣中。
北斗星與季節星象
北斗星之著名,不僅是北極附近最明亮的星座,更重要的是上古定季節的三大辰之一,所以北斗又稱為北辰。辰為定季節的標誌,北辰即北方定季節的標誌,另外兩個大辰為大火星和參星。
相傳夏代的永年曆書《夏小正》載正月斗柄懸在下,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由此可知早在夏代時就用北斗星的指向確定正月和六月。相傳作於戰國時代的《鶡冠子•環流》也說:“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可見戰國時,人們就已利用北斗星指向東南西北,以確定春夏秋冬。
西漢初年的《淮南子•天文訓》則說:“帝張四維,運之以鬥,月徙一辰,復反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醜,一歲而匝,終而復始。”可見西漢初年已經將北斗定季節的方法,發展到以斗柄指向寅卯等十二方位,確定正月、二月等十二個月了。
西漢中期的《史記•天官書》則總結說:“鬥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鄉。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係於鬥。”言天帝坐在由北斗組成的馬車上巡行四方,行一周就是一年,並由此區分出一年中的陰陽兩個半年,分判出四季和五個時節,節氣和太陽的行度也由此可以確定。由此可知,人們利用觀測北斗星的方位,對於確定農時曆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便是為什麼古人那麼重視北斗星的原因。
鬥為帝車和開陽附星的故事
在山東武梁祠石刻壁畫中,載有一幅“鬥為帝車”圖,在圖的中央刻有北斗七星的星象,開陽星旁,並附有一顆小星。小星旁有一個長著翅膀的仙人,他顯然是輔星的象徵。有一個帝王模樣的人,端坐在斗魁之中。其周圍有若干乘著雲氣的仙人,在向天帝朝拜。其右方刻有一輛馬車,顯然是“鬥為帝車”的象徵。
在先秦文獻中,我們只能見到以民族和國名組成的二十八宿星名和不成系統的少數大星名稱。至《史記•天官書》,才第一次出現了以國家機構和官員命名的星官體系,以後在此基礎上完善發展,形成了獨立的中國星座體系。很顯然,武梁祠這幅“鬥為帝車”圖,是司馬遷星官思想的典型反映。
在這個星官系統中,天帝是最高統帥。紫微垣就是天帝的家,它相當於帝宮的紫禁城。宮中除天帝及其家屬外,還有為其服務的臣僕。太微垣是其最高行政機構,天市垣則是國家市場。按照這個星官體系,北斗就不再是盛酒的勺,而是天帝乘坐的一輛馬車。它除了載著天帝巡行四方外,還有指示判斷時節的功用。至於那顆象徵飛翔仙人的輔星,《荊州佔》曰:“輔星,丞相之像也。”《春秋緯》曰:“輔星近、明,則輔臣親、厚;疏、小,則輔臣微弱、無道。”故這顆輔星雖然不很明亮,在古代星占家的眼裡,卻是用以判斷皇帝的輔臣是賢良或是微弱無道的標準:輔星接近開陽星而且明亮時,為輔臣賢良;當輔星遠離開陽星並且微小時,則為輔臣微弱、無道,政治不夠清明。這是提示帝王需要更換大臣、改革政治之時。
按照星占家的意見,這顆輔星有近、明、疏、小的變化,它與開陽之間,真能發生這種變化嗎?根據近現代觀測研究,開陽和輔星的確是一對相互之間有物理聯繫的雙星,它首先是意大利天文學家里奇奧利於1650年發現的,兩顆星的距離為14"。後來進一步觀測發現,開陽和輔星本身也都是一對分光雙星。故開陽和輔星是一組聚星系統,從而位置和光度均可發生變化。由此證明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的目視觀測是十分精勤準確的,早在望遠鏡和新的探測手段出現之前,就有許多重要發現。
遠古豬崇拜的標誌——一行捉豬救王姥之子的故事
枓為盛酒之器,只有在發明酒之後,才會出現這個器皿,故在石器時代,人們雖然用北斗星定季節,但並不把它稱為北斗星,而是稱之為彘星。“彘”即豬。這一稱呼,後來雖然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被人遺忘了,但終究還有線索可尋,經過近一代人的發掘研究,終究可以恢復它原有的面目。
李約瑟在《中國科學 術史•天文卷》中引用唐代鄭處海《明皇雜錄•補遺》記載的僧一行擒縱北斗星神的故事說:
一行年幼的時候,家裡很窮,他的鄰居王姥姥,前後接濟他數十金,一行常想要報答她。
唐玄宗開元年間(713年~741年),一行受到玄宗的敬遇,對他言聽計從。後來王姥姥的兒子殺人犯罪,在獄中正待處決,王姥姥向一行求救。一行為難地說:“姥姥要金帛,我當十倍相酬,但犯了王家王法,是難以用私情了卻的。我實在想不出好辦法來!”王姥姥生氣地罵道:“我認識你這個和尚又有什麼用呢,虧我當初還那麼幫你!”一行求她寬恕,姥姥氣呼呼地頭也不回地走了。
一行十分愧疚,不斷地想著既不違法又可以解救王姥姥之子的辦法,終於想出了一條妙計。當時在他渾天寺裡,作勞務的工人有數百人之多。他找來二人,讓他們騰出一間屋子,搬進一隻大甕,並給他們一個口袋,囑咐他們從下午到黃昏時,在一個作坊院子裡埋伏著,看到有東西進來,就必須一個不漏地將它們捉住。如果逃走一個就將受到鞭打。二人按計劃辦了,到了酉時,果然見到進來一群小豬,二人全部捕足而歸。一行大喜,將其裝入甕中,用木板蓋上,並用六一土封好甕口,用朱筆寫了數十個梵文字。
第二天早晨,宮中派人敲開一行的大門,將其召到便殿,玄宗焦急地問道:“太史官來奏,昨夜星空不見了北斗星,這是什麼徵兆?大師有什麼解救辦法嗎?”一行說:“後魏時發生過熒惑(即火星)不見的事,如今發生帝車不見,這是自古未有的事。俗話說,即使匹夫匹婦之星不在其位,也將發生隕霜乾旱之事。現在帝車星不見,就將對陛下不利了。但陛下的盛德終久是能感動星辰的,我們佛門講求寬恕一切人,依臣下的意見,不如大赦天下。”玄宗聽從了一行的勸告,宣布大赦天下。於是,王姥姥的兒子得到赦免。第二天傍晚,太史奏說見到北斗第一星,到第七天傍晚,北斗大星便全部再現於天空。
據研究,六一土就是普通泥土,僅是藉用河圖洛書所謂“天一生水於北與地六並。”根據五行理論,北方為水,故北斗與北方水相對應。以六一土封甕和寫上梵文字,都是為了增加神秘感,用以達到欺矇世人的目的。
這個離奇的故事無疑表明豬精為北斗星之神,豬與北斗星有著對應的關係。儘管正史中的天文志和流傳至今的各家星占書,均未明確記載北斗為彘星,為大豬,但《明皇雜錄》所記載的這則故事,卻明確的宣示出相互之間的關係,而揭示這種關係,則是當代科學史家的任務。
經過多年的努力,人們終於弄清了它們之間的關係,首先是從考古界取得突破的,陸思賢、李迪在《天文考古通論》和馮時在《天文考古學》中,均指出在中國新石器時代的三大遺址,即遼寧紅山文化、山東大汶口文化、浙江河姆渡文化遺址中,曾普遍地發現有豬崇拜和北斗崇拜的現象。有一些刻有豬形象的器物和禮器,大多與四季星像或北斗星 有關。
例如,出土於河姆渡遺址第四期文化層中的長方形陶缽,經碳14測年為公元前5000年~前4500年間,缽外壁各刻一豬,豬身上就刻有圓形星象,它反映出以豬星定季節的關係。它只能被看作當年北極星的標誌。如果說河姆渡陶缽所反映的星像還不夠具體,那麼良渚文化遺址出土的玉璧豬象就更清楚了。在豬身上,明顯的刻有呈斗魁形的四顆星,便是豬身應合斗魁四星的象徵,斗柄則對應於長長的豬尾巴。
馮時則找到上古文獻中“鬥為彘星”的直接記載,《初學記》引《春秋說題辭》曰:“斗星,時散精為彘,四月生,應天理。”散精為彘,即其精靈為豬。豬懷孕四月而生產,這個數字對應於四季,故曰應天理。正是這句話,古代天文學家還將斗魁中的四顆小星命名為天理星。
《山海經•海內經》有“司彘之國”的記載,義即為觀測彘星定季節的國家。這個“司彘之國”是與《山海經》中多處記載“司日月之長短”相對應的,均為定季節的方法。
北斗九星之謎
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天文卷》中,曾經指出中國上古有北斗九星之說,但由於歲差的原因,使得八九這二星退出恆顯圈,這是北斗九星改為七星的原因,但他未指出八九是兩顆什麼星。
《宋史•天文志》說:“第八星曰弼星,在第七星右,不見;第九星曰輔星,在第六星左,常見。”宋誌所說的弼星,已經不見,難以評說。又曰第九星為開陽之輔星,則不明確。八九這兩顆星,當在杓端之外。
《史記•天官書》說:“杓端有兩星,一內為矛,招搖;一外為盾,天鋒。”集解引晉灼曰:“外,遠北斗也,在招搖南,一名玄戈。”由《晉書•天文志》及以後的星圖可知,玄戈介於搖光和招搖之間,可見《天官書》“內外”的說法有誤。北斗九星的第八星為玄戈,第九星為招搖。
作為北斗九星指示時節的一個實證,《淮南子•時則訓》有如下記載:
孟春之月,招搖指寅;
仲春之月,招搖指卯;
季春之月,招搖指辰;
……
季冬之月,招搖指醜。
《時則訓》用招搖星在十二個月中不同指向來判斷時節,表明了北斗九星有利用其指向判斷時節的功用。《時則訓》使用招搖的指向,而非玄戈或搖光的指向,可以確定第九星是招搖而不是它星。因為若使用北斗九星判斷時節,不可能排除第九星而用第八星。《時則訓》的記載,進一步證實了招搖為北斗九星的結論。
北斗星相對於北極星,位置也是基本不變的,但地球的自轉會讓人感到北斗星在繞著北極星轉(其實是繞著地軸轉),如果你在一個晚上持續地看北斗星,會發現它也是從東往西轉,到了白天太陽出來就看不見它了。
而當地球公轉到其他位置的時候,比如轉過半個公轉軌道,這時候的晚上正好是半年前的晚上看到的宇宙空間的另一半,所以看到北斗星的指向就相當於半年前北斗星在白天的形式。斗柄東指,天下皆春。
斗柄南指,天下皆夏。
斗柄西指,天下皆秋。
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北斗七星還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
北斗星由七顆恆星即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組成。先民們把這七星聯繫起來,想像成為古代舀酒的斗形,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組成鬥身,古曰魁、斗魁;玉衡、開陽、搖光組成為斗柄,古曰構。天璇、天樞相連成直線並延伸約五倍的距離,就可以找到北極星,構成北極星區。按現代國際星名的命名體系,北斗星屬大熊星座。
北斗七顆中國星名由斗口至斗柄連線順序為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和搖光。前四顆稱“斗魁”,有稱“璇璣”;後三顆稱“斗柄”,有稱“玉衡”。現代星名則命名為大熊座α、大熊座β、大熊座γ、大熊座δ、大熊座ε、大熊座ζ和大熊座η。通過斗口的兩顆星連線,朝斗口方向延長5倍可以找到北極星,這兩顆也稱作“指極星”。
北極星是天空北部的一顆亮星,離北天極很近,差不多正對著地軸,從地球上看,它的位置幾乎不變,可以靠它來辨別方向。由於歲差,北極星並不是永遠不變的某一顆星,現在是小熊座α星,到公元14,000年將是織女星。大概每兩萬多年,極星要循環一次。比如在麥哲倫航海的時代,北極星距離北天極有約3.5度的角度差,而到今天,北極星更靠近北天極了,角度差只有42′,還不到1度。天文學家根據地軸搖擺和恆星引力計算,到公元2100年,北極星將到達離北極點正上方最近的位置,它距離北天極將只有27′,不到半度。然後,北極星就將逐漸遠離北天極。
北極星現在在很靠近地球北極指向的天空。因此,看起來它總在北方天空。正是因為它所處的位置重要,才大名鼎鼎。其實,按亮度它只是一顆普通的二等星,屬於“小字輩”。它離我們約400光年(也就是我們看到的400年前的北極星發出的光芒)。北極星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一顆恆星,也叫小熊座 α星。是一顆光譜型為晚型的F型高光度星,視星等2.02等,距離約400光年,質量約為太陽的4倍,是離地球最近的造父變星。中國古代稱它為“勾陳一”或“北辰”。在星座圖形上,它正處於小熊的尾巴尖端。
不同於西方以黃道坐標為中心的天文體系,中國古代發展了以赤道坐標為中心的天文體系,北極星在這一體系中處於天球正北,無疑具有獨特的地位,在中國古代往往作為帝王的象徵。但小熊星座α星並非自古以來就是北極星由於地球自轉軸存在周期性的緩慢擺動。因此,地球自轉軸北極指向的天空位置也在發生變化,北極星的“皇位”也存在輪流坐莊的可能。地球自轉軸北極指向的天空以每年15角秒的速度運動,在4800年前,北極星不是現在小熊座α星,而是天龍座 α星,中國古代稱它為右樞。到公元1000年,也就是中國北宋初年的時候,地球北極指向的天空離現在北極星的小熊座α星的角距還有6度。可見,那時它還遠遠不能作北極星。現在地球自轉軸北極指向的天空離小熊座α星的角距只有約1度。到公元2100年前後,地球自轉軸北極指向的天空和小熊座α星之間的角距最小,僅有約28角分。以後,地球自轉軸北極指向的天空將逐漸遠離小熊座α星。到公元4000年前後,仙王座 γ星將成為北極星。到公元14000年前後,天琴座 α星織女星將獲得北極星的美名。地球自轉軸這樣擺動一周的時間,大約是26000年。這說明一切事物都是在運動的,靜止只是暫時的,是相對的,運動變化才是永恆的。而且在公元2000年後大約13200年後北天極又會指向小熊座α星。
-----------------------------
中國天文學與術數
2017-05-09 由 禾火水 發表于 資訊
奇門遁甲中作為一門高級預測學,其中有九星,九星是指天蓬星,天任星,天沖星,天輔星,天英星,天芮星,天柱星,天禽星,天心星,九星代表了天上九星對時運的影響作用。那這九星是指什麼呢?就是天上的北斗九星,經常說的是北斗七星,我這裏怎麼成了北斗九星,北斗九星是包括北斗七星還有身邊兩棵較為暗淡的兩顆星。可見北斗星對我們的影響非常重要。在了解北斗星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整個星空的結構。
中國古人把我們的宇宙視作一個大雞蛋,地球是雞蛋的蛋黃,然後無限放大,如同地球有經緯度,天道也一樣有經緯度,日月星辰就星羅棋佈布在蛋殼上,(看宇宙模擬)把所有的星辰劃分為三垣四象,三垣(yuán)是紫微垣,及微垣,天市垣,垣是宮牆的意思,紫微垣就是天帝所居之皇宮,太微垣是天庭機構,天市垣是天上的街市。地球北極上方是北極星,所有的天體都是圍繞北極星旋轉。北極星稱為紫微星,為天帝星,紫微星周圍就是紫微垣,在北天中,紫微星周圍同人間皇宮一樣,有許多皇帝身邊的官星。如太子,庶子,上宰,少宰等等。太微垣位天紫微垣的東北方,是行政機構。有太尉,廷尉等類似星官。天市垣位天紫微垣東南方向,是天上的街市。四象就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分列四面八方,拱衛三垣,東方青龍統領東方七宿,西方白虎統領西方七宿,南方朱雀統領南方七宿,北方玄武統領北方七宿。有人問,為什麼西遊記上孫悟空每次上天庭都是走的南天門,這是因為天上與人間的通道就是在南天門,因為天帝是居住在北天極。如同把地球儀從南極剖開,像雨傘一樣攤開,不考慮伸縮,就是這樣一副圖。傘頂就是北天極,傘邊緣就是南極,下界要到天頂,就要走南天門。
擺成一個平面來看,北天極就是圖中央,南天極就是四周,所以要去天庭,無論從平面四周的任意方向走 ,都是走的南天門。
我們再來說奇門遁甲的九星。北斗星是九顆星,他就是天上的天帝的輦車,一年四季天帝坐輦車巡視天下,治理天下太平。北斗星有九顆星組成。
北斗是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七星組成的。古代中國人民把這七星聯繫起來想像成為古代舀酒的斗形。
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組成為斗身,古曰魁;玉衡、開陽、瑤光組成為斗柄,古曰杓。
北斗星在不同的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出現於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據初昏時斗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宋代道教天書『雲笈七籤』24卷「日月星辰部」曾提及北斗七星還有輔星、弼星的存在,時稱北斗九星。後來兩顆漸漸隱失,成為「七現二隱」,故今有北斗九星之說。傳說能看見這兩顆隱星的人可以得到長壽。自然界天地的運轉、四時的變化、五行的分佈,以及人間世事吉凶否泰皆由北斗七星所決定。
天樞和天璇連線五倍長的距離有一顆明亮的星就是北極星。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晚上子時,斗柄所指的方向分別是東南西北。古人就是依此定四季的中間時節。
北極星是帝星,也稱為紫微星,因為他永遠處在北方固定不動,所以人們用它來辨別方向。尤其在沙漠和航海中,可以用北極星來確定航行是否偏離。因為地球表面劃定了經緯度,根據緯度就可以確定方向。而通過計算視平面與北極星的夾角就可以確定經緯度。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hk/news/z34bvy3.html
--------------------------------
北斗星相對於北極星,位置也是基本不變的,但地球的自轉會讓人感到北斗星在繞著北極星轉。在北天有排列成斗(杓)形的七顆亮星,通常稱它們為北斗七星。
1 北斗星 -簡介
所屬:紫微垣
北斗:北斗有7顆星,在天空像一隻大勺子,古人把它想像成為一隻盛酒用的「斗」,因為它在北天,故名北斗。《石氏星經》稱:「第一星為天樞,二為璇,三為璣,四為權,五為玉衡,六為開陽,七為搖光。」 即天樞是七星的樞,天璇掌旋轉,又叫天睿,是美玉的意思。天機是變動的機構,又叫天璣,是耀珠是意思。天權掌權衡,玉衡是衡平輕重,開陽是開陽氣,搖光是照耀光芒的意思。
因為北斗繞「天帝星」所在的北極日夜不息地旋轉,所以從很早開始,北斗就成了天帝的車子。西漢司馬遷在《史記•天官書》里說:「斗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方。」意思是:北斗星是天帝坐著的馬車,天帝以中央為樞紐,坐在馬車上一刻不停地巡行四方。
北斗星北斗星
北斗星相對於北極星,位置也是基本不變的,但地球的自轉會讓人感到北斗星在繞著北極星轉(其實是繞著地軸轉),如果你在一個晚上持續地看北斗星,會發現它也是從東往西轉,到了白天太陽出來就看不見它了。
而當地球公轉到其他位置的時候,比如轉過半個公轉軌道,這時候的晚上正好是半年前的晚上看到的宇宙空間的另一半,所以看到北斗星的指向就相當於半年前北斗星在白天的形式。
在北天有排列成斗(杓)形的七顆亮星,通常稱它們為北斗七星。
2 北斗星 -名稱由來
北斗星北斗星
北斗星由七顆亮星組成,形似斗勺,易於辨認。
它的勺頭兩顆星叫「指極星」,指向北極星,可以幫助我們在夜間辨認方向。
北斗星周年繞北極星旋轉。
古人云:
斗柄東指,天下皆春。
斗柄南指,天下皆夏。
斗柄西指,天下皆秋。
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北斗七星還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
北斗星由七顆恆星即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組成。先民們把這七星聯繫起來,想象成為古代舀酒的斗形,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組成斗身,古曰魁、斗魁;玉衡、開陽、搖光組成為斗柄,古曰構。天璇、天樞相連成直線並延伸約五倍的距離,就可以找到北極星,構成北極星區。按現代國際星名的命名體系,北斗星屬大熊星座。
北斗七顆中國星名由鬥口至斗柄連線順序為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和搖光。前四顆稱「斗魁」,有稱「璇璣」;后三顆稱「斗柄」,有稱「玉衡」。現代星名則命名為大熊座α、大熊座β、大熊座γ、大熊座δ、大熊座ε、大熊座ζ和大熊座η。通過鬥口的兩顆星連線,朝鬥口方向延長5倍可以找到北極星,這兩顆也稱作「指極星」。
中國古代已十分重視北斗七星,《甘石星經》 :「北斗星謂之七政,天之諸候,亦為帝車。」皇帝坐著北斗七星視察四方,定四時,分寒暑。把北斗星斗柄方向的變化作為判斷季節的標誌之一。古籍《?i冠子》記載:「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3 北斗星 -星體位置
按現代國際星名的命名體系,北斗星屬大熊星座。
北斗星- 台灣Wiki - https://goo.gl/ovu23Q
----------------------
在考古學的視角下揭示「最初中國」的夢想
2016-05-13 06:43:00
考古學揭示「最初中國」的夢想
我們的講述從5300年前的一次超過1000公里的傳奇旅行開始。
用考古資料證明這次長途旅行需要三條重要線索:一是距離遙遠的兩地有特殊的相似性,難以用分別發明解釋,只有交流才能形成;二是兩地之間沒有發現中介者;三是社會發展程度為這樣的旅行提供了可能性。
1、相距1000公里的驚人相似
距今5300年前後,安徽含山凌家灘的史前社會高度發展,出現大量蘊含原始宇宙觀的玉器。
屈原曾向天發問:寰天有九重,是誰規劃?連接天地的繩索系在什麼地方?天極怎麼能固定不動?凌家灘大墓中的一塊刻畫著複雜圖案的玉版,簡直可以做《天問》的插圖:中心兩重圓圈代表圜天;內圈中心的八角星紋代表極星;「繩索」圖案表示不同層的天庭之間和天地之間的繩索。玉版出土時夾在玉龜中,而龜則是天然的宇宙模型,背隆起像天,腹平整像地,足為連接天地的巨柱。凌家灘的另一件「神器」是胸有八角星紋、雙翅末端為豬首的勾喙玉鷹,解答了《天問》中的另一個問題:天極是由神鳥馱負的,所以穩定不動。豬首則是終年繞極星旋轉的北斗星的象徵——我們看北斗星像勺子,古人看它像長吻的豬首。很明顯,在凌家灘時期,先秦文獻中記載的原始宇宙觀的各個要點均已齊備,精美的玉器成為宇宙知識的載體和地位與權力的重要象徵。
與此同時,遼寧建平牛河梁,舉行盛大葬禮的紅山文化的社會上層們,在石砌大墓中鄭重地放置著龜、神人、豬龍、模仿龜殼的筒形器等珍貴玉器,其外形和內涵均與凌家灘的發現驚人相似。是什麼原因讓相隔千里的兩個文化的社會上層具有如此相似的宇宙觀,並同樣用玉器表達?相互交流是最可能的答案。
占據海岱地區的大汶口文化與南北兩個鄰居均有交流,其墓葬中隨葬的連環式璧和用獸骨或象牙製作的筒形器即是明證。但大汶口社會上層並未接受各種蘊涵宇宙觀的玉器,以炫耀自己溝通天地的能力,而是更喜歡用精美陶器表達世俗的身份、威望、地位和財富。
這讓我們有充足的理由構想一次相隔千里的凌家灘和紅山的直接交流。
2、5300年前的一次長途旅行
凌家灘編號為07M23的大墓主人可以做我們的主人公。他的豪華墓葬中放置著玉器200件,包括長72厘米、重達88公斤的玉豬和著名的仿龜殼玉筒形器。雖然酸性土壤完全腐蝕了他的骨骼,但炫人眼目的隨葬品仍能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他生前作為凌家灘領導者的權威。
旅行發生在他莊重地舉行成年禮之後。作為社會上層的一員、權位的繼承人,他已經獲得最好的教育,掌握了豐富的高級知識,包括日月星辰運行、與超自然溝通、管理社會和玉器製作工藝等。只是這些還不足以樹立威望。他需要完成一次跨越千里的旅行,經歷磨難,展示智慧和勇氣,拜訪久負盛名的紅山儀式中心,學習本地人群難以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這次旅行他期待已久,整裝待發時,興奮難抑,躊躇滿志。
他一路北行,渡淮河,溯泗水,到達大汶口文化區。如果按照每小時行進5公里、每天行走6小時計算的話,大約需要20天。善飲的大汶口社會上層應該會舉辦盛大的宴會招待遠方來客,因為這是他們不能放過的展示財富、威望和廣泛交友的好機會。在精緻的黑陶杯交錯暢飲之中,賓主間的交流漸入佳境。展示罷自己的玉器及其蘊含的宇宙觀,討論過控制溝通天地的權力和控制世俗權力的關係之後,凌家灘的年輕人發現主人並未熱烈響應,同時也感到宴飲中濃重的世俗氣息與自己格格不入。友誼的小船雖然不能成為巨輪,但也不至於傾覆——他有禮貌地辭別,繼續向著心中的聖地前行。
渡過當時東出太行、橫貫海岱的濟水,沿黃河一路北上,翻越燕山,再溯凌河而上,30天後,醫無閭山深處的牛河梁終於遙遙在望。沿著山間谷地逶迤前行,白色的積石高冢在林端時隱時現,這是遠離聚落的儀式聖地,甫一進入便令人從心底肅然起敬。終於來到高居牛河梁頂的祭祀平台和神廟,我們的主人公應該會被邀請參加祭祀或者葬禮吧。那是與大汶口宴飲迥然不同的場景,沒有酒香瀰漫,只有燎祭的青煙直入藍天,而祭師的舞蹈抑揚頓挫,令人神馳。
歲月流逝,不知道我們的主人公停留了多長時間,也不知交流的全部內容。所幸美玉溫潤如故,讓考古學家可以管中窺豹,推想交流的方式,見證因交流產生的文化精髓的共享。
歷時數月,終於回到凌家灘的主人公會受到英雄般的歡迎吧。面對眾人,他展開記錄旅程的《山海經》一樣的長卷,會引起怎樣的震撼?考古論證止步於此,難以描述生動的細節,但足以清楚地告訴我們,這位經過長途旅行洗禮的年輕人,最終成為凌家灘掌握溝通天地和世俗權力的強有力的領導者。
3、史前交流開啟的「奠基時刻」
事實上,距今5300年前後是中國史前時代的燦爛轉折期,各主要文化區幾乎同步上演著跨越式的發展,區域間交流互動也進入前所未有的階段。象徵威儀的玉鉞、代表重要葬儀的大口缸、奢華的象牙器,這些特殊物品在各地區普遍出現,表明各地新湧現的社會上層構建起了遠距離交流網。交流的內容包括象牙等稀有材料,但更主要的是原始宇宙觀、天文曆法、高級物品製作技術、權力表達方式、喪葬和祭祀禮儀等當時最先進的文化精粹。我們描述的遠行只是多彩交流的一個事件。
交流結果,如張光直先生所說,使各地區「彼此密切聯繫起來,而且它們有了共同的考古上的成分,這些成分把它們帶入了一個大的文化網……到了這個時候我們便了解了為什麼這些文化要在一起來敘述:不但它們的位置在今天的中國的境界之內,而且因為它們便是最初的中國。」這個「最初的中國」的形成,是中國史前劃時代的時間,是中國文明形成的重要標誌。
像我們的主人公一樣參與交流的社會上層們,積累了大量可以交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範圍的豐富知識,並產生了對「最初的中國」的地理範圍和文化心理範圍的認同。但他們還只是認識到彼此共同擁有一個可以相互交流、共享文化精華的「世界」或者「天下」,沒有考古證據表明他們已經開始認為自己屬於同一個更高層次的「整體」或「族群」。
那麼,是誰開啟了將「最初的中國」構想為一個有強大核心的整體、促進各地區的一體化,進而構建一個廣域統一國家的「中國夢」呢?蘇秉琦先生認為這一宏大的理想誕生於夏商周三代。《禹貢》可以視作促進各地區一體化的政治神話和高超宣傳策略:「禹跡」所到之處,如文明之光普照,宜居宜耕。禹跡遍九州,使之成為與蠻荒之地迥然有別的文明世界。因為禹的功績,九州一體有了充分的理由;一體的九州由像禹一樣的聖王統治,四方朝貢也有了充分的理由。夏人自己可能是這一政治神話的創立者。
是否還可以將這個「中國夢」追溯到更早呢?
我們先回到4000多年前的一個春天,到山西襄汾陶寺大城外的天文觀測儀式現場看個究竟。晨曦微露,面積達280萬平方米的陶寺大城一片沉寂。東南城牆外一座特殊建築內,陶寺貴族們已經陳設好了石磬、鼉鼓、俎豆和犧牲,肅穆以待。這座建築面向塔兒山,略呈半圓形,有12座連續的夯土台基,呈扇形排列,台基上起牆,森然壁立,牆間形成11道神秘窄縫。半圓形的圓心處,是一個圓形的夯土台,站立其上,11道縫隙盡收眼底。東方漸白,貴族們躬身屏息,等待著一個莊嚴而神奇的時刻。朝陽終於從塔兒山頂噴薄而出,剎那間,一道燦爛的陽光從第四道縫隙中精準地射入這特殊的建築,直達圓心。春分太陽的準時來到,意味著「敬授民時」的權威安然無恙。鼓樂奏起,犧牲獻上,「敬道日出」的儀式達到高潮。
這是陶寺遺址發現的「觀象台」遺蹟為我們提供的生動場景。
陶寺文化與文獻記載的堯的活動中心正相符合,占據中原,勢力超群,無出其右。值得關注的是,陶寺顯貴階層的特大型墓葬中,似乎刻意展示著源自不同地區的琮、俎刀、鼉鼓等儀式用品。顯然,陶寺的領導者們胸懷四方,並以展示獲得四方物品的能力為提高地位的重要政治策略。這種胸懷和策略為從文化心理上推進各地區一體化的進程,至少從理念上構建一個廣域統一國家提供了豐富的可能性。我們不能低估陶寺領導者的能力,他們可以建造300萬平方米的大型城郭和結構複雜的天文觀測設施、可以匯納四方物品和知識,他們或許已經心懷「理想的中國」,實施各種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尚書·堯典》中提到的「協和萬邦」。
考古資料已經為我們描繪出中國奠基時刻的畫面,它比古史記載更真實更生動更壯麗。隨著新資料的出土和研究的深入,考古學家會為我們講述更精彩的「中國夢」的故事。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PgOgdL.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