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葉春日公派下協進會首度舉行〈葉五美頌〉近萬人大合唱。(蔡明亘攝)
影》桃園新屋8千葉家人齊掃墓 首辦〈葉五美頌〉大合唱 https://bit.ly/49itf7W
桃園市葉春日公派下協進會每年在新屋舉行「葉五美公祭祖」,為全台最大規模清明祭祖活動,今年齊聚來自全球各地的8000名子孫,更首度舉行家族歌曲〈葉五美頌〉近萬人大合唱,凝聚宗親間的情感。桃園市長張善政今上午也到場致意,並表示葉五美家族的大型祭祀活動,充分彰顯中華文化慎終追遠精神。
影》桃園新屋8千葉家人齊掃墓 首辦〈葉五美頌〉大合唱 https://bit.ly/49itf7W
桃園新屋葉五美公祭祖活動全程以客語進行。(蔡明亘攝)
© 由 中時新聞網 提供
新屋葉姓宗親開台祖葉春日1735年來台,與其子葉特鳳於新屋大牛欄落地生根,葉特鳳共生5子,分別以「榮、華、富、貴、春」命名,象徵人生最美5件事,因此稱為葉五美公,自此建立5大房系統。
如今五大房的後代子孫合建祠堂祭拜祖先,整建為現在的5層祖塔,每到清明節,來自台灣各地、港澳、澳洲、美加、歐洲及南非等地的葉姓後代都會回到家鄉祭祖,人數近萬人,每年的祭祖活動成為地方盛事,號稱全台最大祭祖活動。
影》桃園新屋8千葉家人齊掃墓 首辦〈葉五美頌〉大合唱 https://bit.ly/49itf7W
「葉家後代子孫都回來了!」葉春日公派下協進會理事長葉國傑表示,今年約8000人參與,與去年人數差不多,協進會經過每季開會籌備,每年清明祭祀由5大房經理人輪派祭祀,採傳統客家儀式已傳承290年。此外,祖塔修繕部分,今年也將辦理晉金儀式,將暫置在祖塔兩側的祖先骨灰罈移至內部,也因為此處為寶地,祖塔未受到昨日強震影響。
張善政說,葉五美家族歷史脈絡清晰,從河南發跡一路到福建、廣東最後再到台灣,落腳桃園新屋,如今看見每房發展壯大,後代子孫事業有成、發展傑出,內心相當感動,相信能身為葉五美家族的後代子孫是非常光榮的事。
張善政提到,每年清明時節,新屋葉五美家族的後代子孫都會齊聚一堂祭拜祖先,可說是全台數一數二的大規模祭祖,其脈絡清晰的家族發展史,充分彰顯中華傳統文化慎終追遠的精神,祝福葉姓家族各個家庭美滿,未來持續壯大家族。
葉春日公派下協進會5年前製作一首〈葉五美頌〉,今年首度設置大型看板舉行「近萬人大合唱」,宗親們還特別自發性組成合唱團領唱。現場宗親分享,這首歌能凝聚家族成員情感,看見這麼多親戚朋友在祖塔前獻唱,令人感動。
葉家後代葉時濤分享,從小開始每年清明都會回新屋,秉持飲水思源精神祭拜祖先,他今年也首次帶妻子張瑜前來,她說,現場人很多很熱鬧,以前家庭掃墓不會有攤販擺攤,相當壯觀,也顯示家族成員都抱有感恩的心,凝聚力非常強。
清明連假,大部分的家庭都會到靈骨塔、墓園掃墓或祭拜祖先和往生親人,但是,家中神明廳的公媽可別漏掉了!可能有人會納悶,不是都是祖先嗎?那既然掃過祖先的墓,應該就不用再特別拜家中的公媽了吧?答案是錯的,就算掃墓仍要祭拜家中公媽。
家中拜祖先示意圖。(圖/shutterstock)
知名命理專家周映君老師曾在節目上解釋,每個人都有三魂七魄,往生後,一魂出世、一魂跟著屍骨走(在墳墓或靈骨塔塔位)、一魂則在家中的公媽牌位享受香火祭祀。所以,清明節祭祖追恩,除了掃墓外,家中神明廳的公媽也別遺漏。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祭拜家中公媽最適合的時段為清明節當天早上至中午,準備三牲、三杯酒(清茶也可以)、六碗菜飯(八碗、十二碗也可以)、水果、紅龜粿、草仔粿、春捲等供品祭拜;此外,可再多準備「種子食物」六種,像是花生、瓜子、腰果、杏仁、開心果、龍眼乾、大紅豆等食物,象徵後代子孫興旺、碩果累累;燒金紙部分,焚燒刈金、銀紙即可,如此便大功告成。
掃墓和祭拜家中公媽缺一不可,墳墓或靈骨塔的祖先、家中神明廳公媽兩相呼應,相互輝映,共同護祐後代子孫、加持家運,讓家中香火永不斷。如果家中沒有設置公媽廳,則無此限,到墓園、靈骨塔祭祀祖先即可。
資料參考:習俗百科/清明祭祖別忘家中公媽!「種子食物」祐子孫 https://bit.ly/3mhh5W4
周映君命理諮詢顧問中心
台灣族群多元和文化融合得無痕無跡,可從清明祭祖習俗洞窺部份端倪。目擊台灣最早的「草仔粿」記載?原住民掃墓祭祖不只吃粿,還要「揹祖靈」回家! | Mata Taiwan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匯流平台 https://bit.ly/3cC91uE
粿,18 世紀即有記載的原民美食
…… 酒飯各二種。飯不拘秫、糯,炊而食之;或將糯米蒸熟,舂為餅餌,名都都。
40、50 年前農業時代的「手工台灣」時期,「草仔粿」主要用在清明節掃墓(喜慶節日做的是「紅龜粿」),一般家戶都自己動手做。隨著台灣列名「世界工廠」,外食機會興起,可口的「草仔粿」成為大眾的甜食點心,甚至是今日新北九份的觀光產品。
文獻最早記載台灣的「草仔粿」,是清吏黃叔璥著《台海使槎錄》寫《番俗六考》,記述由北至南平埔族群的習俗和居處、飲食、衣飾、婚嫁、喪葬、器用等,其中記述巴布拉(Papora,或譯拍瀑拉族)大肚諸社「飲食」指出:
「…… 酒飯各二種。飯不拘秫、糯,炊而食之;或將糯米蒸熟,舂為餅餌,名都都。」
「都都」就是今日的「草仔粿」。
巴布拉人至今亦如此稱呼「草仔粿」,是巴布拉族祭祖主要祭品之一;近代平埔人因應通用語言河洛話而稱為「按啦粿」(編按1),取其以香蕉葉、月桃葉為包裹材料,摺按成形而炊,以名之。中部平埔各族群都熟習其製作法。
台灣許多地區草仔粿均以鼠麴草為原料。(圖片來源:素珍 徐,CC Licensed)
夏天才過清明節,「揹祖公」把祖靈背回家
巴布拉「揹祖公」祭儀又聯結「俯身葬」葬禮,是巴布拉族祖靈祭儀的完全表徵。
至於祭祖,巴布拉族數千年居住在台灣西岸中部地區,至今尚舉行「揹祖公」祖靈祭儀。每年農歷 7/1 上午,聚落族人聚集約定處,結伴前往聚落旁茄苳圳邊「土崙仔」,面向溪圳大聲呼喚「ataw malaw,bam be yo!」(巴布拉語:「祖公祖嬤,回家囉!」);幾度高聲呼喚後,一行人雙手交握背後作揹負狀,敬謹揹負祖靈回家。在家裡以魚、都都粿、糯米飯和米酒等 4 樣巴布拉族傳統祭品孝敬祖靈。
同一天,聚落也舉辦具有健身競技、族系選才、婚姻繁衍意向的「走鏢」活動,和緬懷先祖、教誨族人、吟唱傳承意向的夜慶「牽田」活動。惜乎「牽田」今已式微。
巴布拉族的原鄉在今日大台中市,數年來台中已出土數目可觀的「番仔園文化考古期」的「俯身葬」千年遺骸。根據考古學者研究,台中地區史前時代的番仔園文化就是巴布拉族祖先的遺留。
人類祭儀聯結了族群的生命價值觀,是族群傳統文化的最高彰顯;巴布拉「揹祖公」祭儀又聯結「俯身葬」葬禮,是巴布拉族祖靈祭儀的完全表徵。這是台灣島嶼目前繼續進行的祭祖儀式之一。
台灣族群多元和文化的久遠豐富,台灣教育體系教導後代完全沒有這一塊。
(本文原刊於《自由評論網》,原標題為 〈拍瀑拉 草仔粿 揹祖公〉,獲原作者張麗盆授權轉載。)
編按
按啦粿:同樣居住於南投埔里的噶哈巫族有類似的食物為「阿拉粿」,或以族語稱 tupalis yamadu,然而是以糯米粉加上黑糖製成。無論巴布拉族的「按啦粿」或噶哈巫族的「阿拉粿」,都是來自閩南語的 ah-lê(壓的),意思是「壓成的粿」。目擊台灣最早的「草仔粿」記載?原住民掃墓祭祖不只吃粿,還要「揹祖靈」回家! | Mata Taiwan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匯流平台 https://bit.ly/3cC91uE
自從爺爺、奶奶、爸爸相繼去世,蘇家祖先牌位也遷到新店某寺廟內供奉,家中狀況就越來越差了。無神論可以理解,起碼也得顧一下家中長輩吧!不需要每天拜,但逢年過節給祖先燒炷香以示尊重,並不難吧?外國人都會在親人忌日當天去買個花什麼的,你們就這樣把祖先扔在寺廟不管了?現在蘇家只有蘇小姐有空時會去廟裡燒庫錢拜拜,但蘇小姐是出嫁女兒耶。蘇家兄弟竟就此不祭祖了,連神主牌都往廟裡一放就再也撒手不管神主牌是傳到蘇爸爸家,其他祖先由叔伯們祭祀。一家不再祭祀,首當其衝的必然是他們兄妹三人。事實上,這些年蘇小姐一家確實不是很好過,問題接連不斷,甚至發生過很離奇的事情,進而影響了蘇小姐哥哥的看法,也有想過將祖先牌位重新請回來供奉。您孫女已經同意將蘇家的神主牌帶回家祭祀了,自家的飯怎樣都比較香吧。子孫的香火怎樣都比寺廟統一祭祀好,即便今天是外曾孫的香火都好許多。」清明節快到了,大家記得最少去上炷香啊。父親一死,牌位全扔廟裡…鐵齒男拒祭祖 頂了店面還要跑路 - https://goo.gl/dTiGkv
------------------------------------------------------
林靜芸/雲端公媽,不用擔心以後沒人拜了!
2019-02-11 00:48 元氣網 林靜芸林靜芸/雲端公媽,不用擔心以後沒人拜了! - https://goo.gl/stTyW7
曉耘當年嫁過來的時候,婆婆還年輕,拜公媽的事情,婆婆作主。平常日子早晚燒香奉茶,初一、十五插花兼拜水果。從過年、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陽、圍爐拜到又一個新年,拜三牲飯菜、奉酒,並燒紙錢。如逢祖先忌日,要再加上先人喜好的食物。公媽旁邊擺著觀世音菩薩,也要經年供奉水果。婆婆說祖先牌位旁邊擺神明,神明是陽,祖先是陰,陰陽圓融才能金玉滿堂。
婆婆拜公媽禮數周到,有的節日拜中午,有的節日拜晚上,雞鴨要整隻,豬肉整塊,魚要整條,菜盤要雙數,整電鍋的飯,十二副碗筷,有時還要加上應景的發粿、糖果餅乾,務必要擺滿供桌!
但她的婆家住透天厝,廚房在一樓,公媽在四樓。
婆婆負責買菜、作料理,曉耘負責備菜,整理供桌,端菜佈陣。都備齊了才能請在客聽看電視的家人現身,一起拿著香,說些保庇健康、保庇發財、考試高分之類的話。全套的拜公媽儀式必須倒酒三次,誠意等待公媽享受,並在擲杯得到聖杯才能結束。接著曉耘又是樓上樓下奔波,以及回廚房收拾。
這些還不算什麼,曉耘最頭痛的是剩飯剩菜。婆婆堅持要拜就要全套,拜過的食物,不能送人。有時家裏只剩婆媳二人,曉耘吃的常是煮過再煮的供品或是放久不新鮮的水果;曉耘心想以後換她作祖先一定不讓子孫這樣受苦。
科技進步,拜公媽的精神要維持,方法必須改變。 圖片/ingimage
科技進步,拜公媽的精神要維持,方法必須改變。 圖片/ingimage
婆婆過世之後,曉耘按照往例祭拜,到她六十歲時,膝蓋疼痛無法端菜爬樓梯,打電話求台北的子女回來幫忙。沒想到兒子說:「阿公阿媽在我的心裏,我常常想念他們。我在工作上努力希望顯他們的名,拜公媽是大陸傳來的習俗,但是大陸已經沒什麼人在拜了,母親自己身體不好,我縱使這次回去幫忙,下次也無法請假。何況我這一代不可能在家裏擺神桌,建議設個line群組,把祖先生平事蹟詳細列述,子孫有空去追思留言,比拜那塊牌子有意義!」
兒女不肯回來,菜無法端上樓,曉耘只好在一樓設供桌遙祭。曉耘擔心自己老後,公媽沒人祭拜。這天她去公園運動,一群同齡的人聊天,談到年節拜公媽,發現各家各有對策。有人出門走春,提前祭拜;有人省麻煩,拜禮券;有人雞鴨魚肉全用圖片。
曉耘想到自己的這一代,又稱為嬰兒潮世代;有機會接受教育,吸收資訊;加上勤奮努力,幫忙創造了台灣的繁榮;這一代有責任也有能力讓好的習俗繼續傳遞。
不過科技進步,拜公媽的精神要維持,方法必須改變。曉耘同意兒子的建議,她計劃整理長輩的生平,讓牌位不只是名號,而是人物介紹。子孫可以了解家族遺傳的特色避免重蹈覆轍,並以先人為典範,實現理想。以後家族在手機的Line群組拜公媽,沒有時間、空間的不方便,沒有性別的限制。公媽進入雲端,不必擔憂祖先變成孤魂野鬼,曉耘忽然覺得自己不怕變老,也不擔心死後沒人祭拜了!自從爺爺、奶奶、爸爸相繼去世,蘇家祖先牌位也遷到新店某寺廟內供奉,家中狀況就越來越差了。無神論可以理解,起碼也得顧一下家中長輩吧!不需要每天拜,但逢年過節給祖先燒炷香以示尊重,並不難吧?外國人都會在親人忌日當天去買個花什麼的,你們就這樣把祖先扔在寺廟不管了?現在蘇家只有蘇小姐有空時會去廟裡燒庫錢拜拜,但蘇小姐是出嫁女兒耶。蘇家兄弟竟就此不祭祖了,連神主牌都往廟裡一放就再也撒手不管神主牌是傳到蘇爸爸家,其他祖先由叔伯們祭祀。一家不再祭祀,首當其衝的必然是他們兄妹三人。事實上,這些年蘇小姐一家確實不是很好過,問題接連不斷,甚至發生過很離奇的事情,進而影響了蘇小姐哥哥的看法,也有想過將祖先牌位重新請回來供奉。您孫女已經同意將蘇家的神主牌帶回家祭祀了,自家的飯怎樣都比較香吧。子孫的香火怎樣都比寺廟統一祭祀好,即便今天是外曾孫的香火都好許多。」清明節快到了,大家記得最少去上炷香啊。父親一死,牌位全扔廟裡…鐵齒男拒祭祖 頂了店面還要跑路 - https://goo.gl/dTiGkv
特色墓碑/淡水外僑墓園-淡水馬偕墓園/大清欽賜雙龍三等第一寶星德國人巴恩士之墓/清明節阿淡水馬偕墓的外僑墓園/外僑墓園因為宗教信仰及職業不同,區分為4區,分別是東區基督教徒,西區以商人為主,北區為官員,南區則是天主教徒,葬於此處的外國人扣除不詳者,共計有10多國別,職業以傳教士居多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GPbS9l
葉五美公/新屋葉五美公祭祖 萬人齊聚/全台最大清明祭祖/傳承13代新屋葉氏家族,掃墓祭祖,近萬名子孫齊聚,萬人掃墓的金氏世界紀錄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DnUFZl
清明掃墓 客家庄數千人同拜祭掃來台祖備牲禮、請八音與禮生,最大盛事 全族約好一起來 有的趁機宗親會 聯誼並頒獎學金、敬老金、碩士以上學歷及高考及格,都可以在宗祠掛匾表揚,激勵子弟向學+這樣的機會,以唱山歌、辦茶席的藝文方式祭祖/客家人掃墓從農曆正月16日到清明節都有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LOyogW
清明掃墓 客家庄數千人同拜祭掃來台祖備牲禮、請八音與禮生,最大盛事 全族約好一起來 有的趁機宗親會 聯誼並頒獎學金、敬老金、碩士以上學歷及高考及格,都可以在宗祠掛匾表揚,激勵子弟向學+這樣的機會,以唱山歌、辦茶席的藝文方式祭祖/客家人掃墓從農曆正月16日到清明節都有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LOyogW
墳墓前的后土,土地公他的由來.起源在孟姜女哭倒萬里長城的故事...孟姜女的故事雛形始於《左傳》,經過宋、元、明、清-孟姜女既然無法挽救丈夫,只好拜託這位老公公永遠照顧他,這位老公公就是土地公(后土),也就是我們今天墳墓上有土地公的由來。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42wUyN
「三日節」和「清明節」/2016清明祭祖大典/清明節中華民族先祖祭祀大典/台港清明祭祖大典/儒釋道 三教,聯合祭祖大典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KMkNje
清明掃墓 客家庄數千人同拜祭掃來台祖備牲禮、請八音與禮生,最大盛事 全族約好一起來 有的趁機宗親會 聯誼並頒獎學金、敬老金、碩士以上學歷及高考及格,都可以在宗祠掛匾表揚,激勵子弟向學+這樣的機會,以唱山歌、辦茶席的藝文方式祭祖/客家人掃墓從農曆正月16日到清明節都有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LOyogW
晉文公怎沒封賞他?清明柳寒食節悼忠臣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四月 3日, 2018
山西綿山。春秋時代的忠臣介子推隱居在綿山留下不居功、不食祿道德典範。(severin.stalder/英文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寒食東風御柳斜
黃曆三月初,寒食節、清明節緊緊相隨而來。在中國古代,人們對寒食節比較重視,清明是節氣,最早只是包含在寒食節中的一天。
韓翃的詩《寒食》在唐代是響噹噹的名作:「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蠋,輕煙散入五侯家。」佐證了寒食節在歷史中的重要性。
孫多慈-春城無處不飛花(國立歷史博物館)
寒食節的起源
說起寒食節的起源,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是一個赫赫然不能忘的記憶。寒食節有禁煙節、冷節之稱。禁火不舉爨只吃冷食,有一傳說是為了紀念春秋時代晉國忠肝義膽的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又稱介之推)。介子推的忠肝義膽明顯展露在他的遺詩中: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介子推是春秋時代晉公子重耳的重臣。上面的詩是介子推留給主公重耳的「死諫」──「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重耳是晉獻公之子,因為避獻公寵姬之害而流亡國外十九年,終得以復歸祖國被立為國君,也就是晉文公。隨侍重耳遠走國外的有五個重臣,介子推是其中之一。
《史記‧晉世家》記載:「獻公子八人,而太子申生、重耳、夷吾皆有賢行。及得驪姬,乃遠此三子。」是說獻公有子八人,其中太子申生和重耳、夷吾都有賢能德行,然而獻公得了驪姬之後,就疏遠了這三人。後來驪姬要廢嫡立自己的兒子奚齊為太子繼承王位,害死了太子申生,接下來矛頭指向重耳和夷吾,他們兩人各自出奔國外。(見《史記‧秦本紀》記載:「晉驪姬作亂,太子申生死新城,重耳、夷吾出奔。 」)
晉公子重耳逃亡國外十九年,在提心吊膽的顛沛流離中,有過瀕臨死亡的境地。傳說有一次,重耳一行在衛國山中迷路,好幾天沒得到食物,眼看就要飢餓昏死了。那時介子推端來了一碗肉湯給重耳吃下,把他救了。後來,大家才知道,肉來自介子推身上。眼見主公生命陷入危急,介子推割下了一塊自己的腿肉,煮給重耳充飢,保住了重耳的命,保住了晉國未來的一位賢君。後來晉文公感懷他,定「寒食節」來紀念這位忠義之臣。
金王庭筠《柳蟬紅蓼》,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公有領域)
忠肝義膽 介子推
介子推忠心於國與他高貴的品行在史書中有記載,有一次是發生在重耳將要渡河返國之時。《史記‧晉世家》中的這段記載,白描了介子推出塵不染的品德。
在返國的渡河船上,眼見十九年的顛簸流離將劃下句點,重耳入晉就將被迎立為國君。此時,另一個隨侍要臣咎犯請求離去,說是因為自己隨著主公周旋天下,也犯下不少的過錯。重耳立刻回應說,會與咎犯一同享用返國後的好日子,說著就和咎犯走入河中發誓,並請河神見證誓言。(「若反國,所不與子犯共者,河伯視之!」)。
這一刻發生的一幕都被介子推看入眼中,他在船中笑說:「公子重耳將登王位是天意,子犯以為是自己的功勞而邀功,實在羞恥,我不願與他同位。」就這樣介子推沒有隨著重耳歸國,悄然「神隱」了!(是時介子推從,在船中,乃笑曰: 「天實開公子,而子犯以為己功而要市於君,固足羞也。吾不忍與同位。」乃自隱渡河。)
介子推渡船上的這段話,和他的遺志「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的高貴品行及忠心毫無二致。
介子推隱身離開主公,他的母親對他的德性非常贊同,遂隨他隱居山中。晉公子重耳回到晉國登位成了晉文公,封賞亡者和舊臣。那時介子推不在朝廷中,也沒有得到封賞。
《史記‧晉世家》記載,介子推的從人為子推抱屈而寫了一段文字貼在門上提醒晉文公。晉文公使人召介子推,已經不見介子推的蹤影。聽說他入了綿山中,於是文公環封綿山作為介推田,又將綿山改稱為介山(即山西介休縣境內的介山),以記自己的過失,也用來表彰忠臣介子推。
微風吹動柳枝帶來寒食節的信息:「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伊羅遜/大紀元)
民間傳說 寒食節清明柳
民間傳說,晉文公要封賞介子推,聽說介子推人在綿山卻找不著他,而後聽了臣下的意見令人火燒綿山要把介子推和他母親「逼」出來,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但並未如預期般見到介子推出來。火熄後搜山,才發現介子推與母親相倚死在一株大柳樹下,在殘存的樹洞裡發現了介子推留下的血書。介子推不惜以「重於泰山」之死為諫言:「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介子推知天命,知道重耳成為晉國之君是天命使然。他應該知道人是最容易迷失的,處在逆境時猶能生聚教訓,處順境時就容易忘我孤行!介子推清醒地履行自己的天命,作一個忠心於國家的臣子,以生命提醒國君「勤政清明復清明」。晉文公在和臣子的對話中說:「夫導我以仁義,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賞。 」介子推淡泊明志、捨生取「仁義」規導晉文公,堪當上上之賞!
晉文公以「寒食」紀念介子推。次年,到了介子推逝世那天,晉文公到介山,先在山下寒食一日,第二天才上山祭祀他。彼時,那棵殘柳已長出絲絲嫩綠柳條。晉文公折下了一支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這棵柳樹命名為「清明柳」,稱這一天為清明節。以「清明」來緬懷介子推,此時,他是深深明白介子推忠肝義膽背後的精神了。
「忠肝義膽」神貫日月。(貫明/大紀元)
四海同寒食 千秋為一人
後代,也就都在清明節的前一日「寒食」紀念介子推割股奉君、淡泊不居功的道德精神,在南北朝時代,這一天不舉火稱「禁煙」,見《荊楚歲時記》記載:「介子推三月五日為火所焚,國人哀之,每歲春暮,為不舉火,謂之禁煙。」《荊楚歲時記》也拾掇了《後漢書》的記載,東漢時,太原一郡有舊俗,因介子推被焚死,所以士民在冬天裡有一個月寒食,不生火煮食。
「寒食」喚醒中華兒女神傳文化的高標道德精神。唐代盧象《寒食》詩頌讚:「四海同寒食,千秋為一人」。@*#
民俗亂彈》春遊、春花與春餅:清明踏百草的民俗底蘊 - 自由電子報 自由評論網 - https://goo.gl/4jhdxF
春遊、春花與春餅:清明踏百草的民俗底蘊
在歷史上,清明節是什麼時候開始才被歸納為國定假日,它在廿四節氣中代表什麼涵義?而潤餅及草仔粿跟清明節又是如何碰撞在一起的?!染蛋民俗聽過嗎?更多的民俗大小事,讓我們一探究竟!
民俗亂彈
2017-04-01 10:57
推文到plurk
楊玉君
清明節與掃墓,在現代人的觀念中似乎早已合而為一。不過,掃墓在清明的發展史上,算是相當晚出的節日內容。直到宋代為止,清明只是個鄰近寒食節(在清明的前一、兩天)的一個節氣,相關文獻只有記載與農事相關的時令行事。而祭墓,原本是寒食的習俗。寒食這個起源於山西綿山的節日,原本最主要的習俗是以當天不生火炊爨,冷食以紀念介之推焚骸。但寒食後來被掃墓的民俗所取代,在唐代成了國定的掃墓假日,甚至官方規定寒食到清明前後連休四到七天(這應該就是後來中小學「春假」的始祖了)。連休的節期使得清明與寒食之間界限逐漸模糊,最終,融合了寒食掃墓及上巳春遊祓禊的清明,其節氣的身份逐漸淡化,竟至取代了前二者,成為了個歷久不衰的重要節日。而且,在慎終追遠的道德價值包裝下,被賦與了濃厚的倫理色彩。
清明掃墓祭祖。(資料照,記者吳正庭攝)
然而,掃墓的人文倫理層面畢竟是唐代以後才附加上來的。清明最初的時令意義仍是廿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有它既存的物候生態等自然面向。它是立春後的第五個節氣,距離寒冬已有一段時間,天氣逐漸晴和溫暖,萬物復甦,處處生機。在春暖花開的天地間,即使是掃墓、緬懷逝者等習俗,都不能不受到這蓬勃生命意識的影響。因此,在清明的民俗中,就呈現出生死並陳的明顯對比。
就掃墓這件事而言,墳塚多在聚落邊緣或遠離聚落,於是上墳祭掃這段說近不近說遠不遠的路程,往往就是一天的徒步行程。試想此時春光明媚,家人一同出門掃墓,暫時脫離了日常工作的節奏。若是先人已故去多年,掃墓的這趟探訪亡者的路程,哀悽之感已漸淡薄,沿路充盈於耳目的卻是春花盛放、百鳥齊鳴的春日勃勃生機,出城掃墓很自然就成了心情輕鬆的踏青賞花之旅。更兼掃墓必備各種飲食供品,輕易的造就了現成的野餐機會,這種祭墓順帶野餐的行程在唐代時就已相當普遍。
唐玄宗開元20年(公元732年)時的一道勅令指出:「寒食上墓…于塋南門外奠祭,撤饌訖,泣辭。食餘于他所,不得作樂。」
從「食餘於他所,不得作樂」的禁令反推,可知當時盛行的是祭墓之餘,就在墓前飲饌作樂。這行徑顯然毫無緬懷先人的悲戚,使得衛道人士十分不滿,因而朝廷規定祭畢撤下供品後,要揮淚辭別祖先,再另覓他處野餐。
掃墓時用的供品,自然是事先準備,祭畢的野餐即冷食不再生火加熱,這和寒食的精神不謀而合。以臺灣的清明節日飲食為例,常見的潤餅、草仔粿不但都可以冷食,同時也充份運用了當季的各種花草菜蔬。
潤餅,是清明用來祭祖的祭品,內裹的饀料,含有春季當令的韮、蒜、蔥及其他當地的菜蔬。這與中國北方立春吃春餅的精神相同,都是「春到人間一捲之」的時令飲食。
臺灣的清明節日飲食常見為潤餅,餡料充份運用了當季的各種花草菜蔬。
潤餅皮製作。
而俗稱草仔粿的食品,粿皮則通常以植物的汁液或花葉揉進粉團後製作。陰曆三月鼠麴草開黃色小花,正是臺灣閩南族群製作清明祭祖用的鼠麴粿的材料。這樣的食品製作方式也有千年以上的歷史。
鼠麴草(圖:楊挺奇)
曬乾的鼠麴草。
鼠麴粿(圖:蔡武晃)
飲食攝取當季盛產的食用植物本就是時令養生的主要原則,在春季這養生原則特別的明顯。中國西南許多少數民族則有在三月三時,採集不同植物染糯米飯野餐的風俗。人們三三兩兩結伴至郊外,互贈染成春天繽紛色彩的五色飯來野餐,青年男女也趁機對歌,進行求偶的社交活動。這類活動的民俗思惟在於藉著攝取春天當季菜蔬,也將春天的生命納入體內,加強了自身的生命力,藉用當代辭彙來形容,也就是一種「生機飲食」的概念。所以節日飲食常見的說法都是:吃了時令蔬果或節日特色飲食,就會無災無病,身體健壯。
植物的運用、青年男女求偶社交,一方面係屬遠古的上巳節日習俗的殘餘,另一方面,則是春季節日民俗的共同特徵。上巳的「祓禊(ㄈㄨˊㄒㄧˋ)」是在陰曆三月初三,到水濱以長流水輔以驅邪植物進行的驅邪儀式。連橫《臺灣通史》曾提到清明掃墓後,婦孺會在頭髮上簪榕枝以祓除不祥,也是上巳以驅邪植物祓災的餘緖。祓禊的目的雖是驅邪除災,但在春光明媚之時集體到水濱祓禊,就如同上述的出城掃墓一樣,在自然條件的催化下,形成了附屬於儀式的春日嬉遊風俗。《詩經》〈溱洧〉:「惟士與女,方秉蕳兮」記錄的就是這樣的場合。而王羲之著名的〈蘭亭集序〉,其中「流觴曲水」、「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遊目騁懷」、「極視聽之餘」等詞句,也都明白的顯示了在暮春祓禊的嚴肅目的外附加的嬉遊成份。春天,本就是求偶的季節,嬉遊幾乎一定會伴隨發展出青年男女社交的功能,像是唐代崔護「人面桃花相映紅」的故事,不妨視之為清明踏青求偶民俗的佐證。
春天的踏青郊遊,不只是休閒,也是順應時令的養生。根據中醫理論,春天萬物復甦,人體的陽氣能量也豐沛,此時應注意飲食運動的搭配,以保體內陽氣暢旺不絕。這些都是在節日人文倫理的詮釋之下,被長期掩蓋、但仍蘊藏於基底的自然層面。
藉著清明踏青,人與自然的關係獲得加強。即使不是使用驅邪植物在水濱祓禊,春郊踏青也會接觸到各種植物。踏青又名「踏百草」,貌似純然賞春休閒的活動,同時也是個生態教育的好時機,長輩藉著指認植物教給晚輩植物的名稱及功能,傳承民俗植物知識。而自「踏百草」又衍生出的「鬥百草」,更是一種植物辨識的競賽。競賽的方法就是各自採集不同植物,以能辨識採集的種類較多、較珍奇者或是較堅韌為勝。在遊戲的潛移默化中,達到生態教育的目的。
圖/陳佳蕙
春遊踏青所採集的植物,可以入藥或是入菜,或是作為節日飲食的天然染料。南北朝時的節日文獻《荊楚歲時記》記載:「古之豪家,食稱畫卵。今代猶染藍茜雜色,仍相雕鏤,遞相餉遺,或置盤俎。」直至唐宋,仍有記錄顯示寒食染蛋、雕蛋的風俗依然流行。染蛋、雕蛋,很容易讓人聯想起西方節日復活節的染蛋裝飾。東西方許多不同的文化都有相似的春季染蛋民俗,倒未必是互相影響,而可能又是春季民俗類同的思惟。基督教以春分後的第一次滿月後的第一個星期天為復活節的日期,名義上雖是慶祝耶穌復活,實質上卻是源自民間信仰中的春分習俗。在春季紀念復活與慶祝新生,還有什麼比蛋更適合用來作為春天生機的象徵呢?就連染蛋的顏色也與生命象徵有關。《荊楚歲時記》裡稱染蛋為「藍茜雜色」,即藍草染出的青藍及茜草染出的紅色。青色正是大地回春的顏色。紅色,則有基督教徒認為象徵的是基督寶血。即使不考慮宗教的寓義,血液是紅色,血液代表生命,紅色也是生命的顏色。染蛋自然也是春季「生機飲食」的一種形式。
植物染復活節彩蛋(圖:王貞文)
今年清明,除了追憶先人,請記得還有寓義豐富的踏百草。當你將春遊當成親近自然的儀式,莫忘將春草攝入眼眸、春菜納入臟腑、春花裝點鬢髮。
台南四埔吳聚落 清明節只祭拜
By 莊曜聰,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四月 1日, 2017
清明時節,又到了一年一度掃墓祭祖,在台南的將軍地區,占當地最大姓氏的吳姓宗族,數百年來卻保有「清明不掃墓」的罕見傳統,據聞與吳姓遠祖下葬的風水寶地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地方文史工作者表示,清朝將領施琅攻克台灣後,將軍地區即為康熙皇帝賜予他的勳業之一,施琅就招其家鄉族人及鄰村吳挺谷前來開墾,施姓一族在將軍未見發展,北遷到鹿港成為當地大姓,吳挺谷攜5子來台,後代繁衍,以當時的將軍往北埔、山仔腳、馬沙溝分居發展,統稱「四埔吳」,分房甚至到鄰近的北門溪底寮,「台南幫」的名人吳修齊據傳就是此一分支。
「清明不掃墓」的傳統習俗,一直在「四埔吳」聚落間流傳,但近年受到人口外移、公墓禁葬、喪禮儀式改變等影響,對於此說法有印象的,多半是年屆50歲以上的居民,將軍農會總幹事吳明成表示,他小時候聽過長輩說每次掃墓後,族人總會因意外往生,因此就有了「清明不掃墓」的慣例,但不知緣故。
「雖然不掃墓,但祭祖儀式還是有的,而且還是有另訂時間整理祖墳。」82歲的耆老吳柱麟說,土葬的墳墓若終年不整理,雜草叢生,對後人也不好,因此族人會另外選在農曆大寒日(國曆1月20或21日),相約前去整理墓園,清明僅是拜拜祭祖而已。
81歲的吳麒勝說,「四埔吳」先祖來自福建晉江市龍湖鄉,30年前政府開放探親後,吳姓宗親曾經組團前往謁祖,那時聽當地人轉述,因吳姓先祖葬在「睏虎穴」,歷來掃墓總會發生後人身故的意外,宗族開會後決議不再掃墓,此慣例跟著外移的族人流傳,數百年來無人挑戰禁忌,就延續到現在。
清明節為何要用石頭壓紙錢?原來是為了這個
tw.news.yahoo.com查看原始檔
一年一度的清明掃墓時節又到了。近日各家各戶都忙著準備供品與清掃、割草用具,以及紙錢。說到紙錢,掃墓祭祖時有一種紙錢特別不一樣,叫做「五色紙」,通常是紅(火)、黃(土)、白(金)、綠(木)、靛(水)五色,五色紙會在掃墓後用石頭或土塊壓在墳墓上。
五色紙是泉州人的習俗,漳州人與客家人則是用純黃色的「黃嘏紙」壓墓。除了做壓墓紙,黃嘏紙還能當作「過路費」,古代掃墓不像現今交通如此方便,人們會在路上撒黃嘏紙祈求一路平安,祈求路上鬼神別找自己麻煩。
壓墓紙是為了什麼?
就民俗學來看,壓墓紙可以清楚地表示自家墳墓是有子孫祭奠的,不是無人管理的孤墳,這樣可以避免別人來破壞。另一方面,民間相信有壓墓紙可讓祖先不會被鄰邊鬼魂奚落或欺負。
壓墓紙的起源
壓墓紙的起源已難考證,但有起源傳說。相傳是古代有位高官久在朝廷任職,十幾年後回鄉掃墓時發現父母的墓跟其他的墳墓埋沒在雜草中,無從找起。這時大官抓出幾片紙抛向空中,希望上天能幫他找到父母的墳墓。上天應了大官的祈求,那幾片紙被風帶到一座墓碑上定住不動,大官到墓碑前仔細一看,果然是自己父母的墳墓。
後來壓墓紙的習俗就這樣傳了下來。
生時就不和 死了還相伴? 家族塔位放一起 民眾顧慮多
2017年04月05日 01:07 社會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認為應鼓勵環保葬與家族葬,北市環保葬已有超過1萬3000人次,高居全國之冠,其他各縣市也都積極推廣,民眾接受度頗高;不過,家族葬則因家庭成員間生前的相處情況,顧慮較多,且部分已入塔的先人,子孫更不願做更動,「除非徵求祖先同意」。
近來公家機關推動樹葬、海葬等較為「環保」方式,其中,樹葬的接受度較高,海葬仍有待推廣。高市殯葬管理處表示,能接受樹葬民眾多屬知識水準較高民眾,但南部人對海葬尚無法接受,1年申請者僅個位數,且船家因無市場,無人願意經營海葬用的「喪船」。
不過,民俗專家廖大乙表示,客觀環境造成新趨勢,只是怕慎終追遠的觀念會因此淡薄。廖大乙說,掃墓主要意義是慎終追遠,並能夠凝聚同姓宗族的意識,不可偏廢,就算採火葬後進入納骨塔,也還有個牌位可以祭拜,現在地方政府推動的植存、花葬方式的確比較環保,但感覺少了點人味,追思的意義變淡。
柯文哲昨天參加清明法會後,鼓勵家族把塔位放一起,而且有些塔位時間一久沒人照顧,等於失聯;但有民眾認為,家族裡有些人在世時就與其他家人不和,怎麼可能死了塔位還放一起!
高雄市先前家族塔位熱銷,但5年前,一樁下一代不承認上一代合購塔位反目,引發財產爭議糾紛訴訟,讓高市殯葬處宣布停售家族塔位,改推夫妻雙櫃位,依然熱銷,還傳出有小三一起的「三人行」、同志戀人合購事情。
民俗學者林本炫表示,客家人重視集體組織,原先就有家族塔位的傳統,甚至會自行蓋塔並預留後代子孫的塔位。不過,閩南人沒有這個習慣,若變成家族塔位,要集體祭祀、討論分擔塔位費用等,「就像住透天厝習慣了,突然讓你搬到住公寓又要多繳管理費」。
台灣道教總會大法師邱天相也提醒,如果是家族式的靈骨塔,必須有4個方位,因應不同子孫的生肖,如果都擺在同一個方位,相當不好,除非整個家族生肖都一樣。
---------------
桃園葉家上萬名子孫返台祭祖 光燒金紙就燒好幾小時!
▲葉春日公派下協進會祭祖近萬名子孫參與,堪稱全國最大清明祭祖。(圖/桃園市政府提供)
記者楊熾興/桃園報導
在每年清明時有近萬名葉家子孫,從全國及海外各地回到桃園新屋永興里葉五美公祖塔祭祖,代表慎終追遠、系出同源的追思之情;雖然今天炎熱且舟車勞頓,現場更擠得水洩不通,但葉家子孫們依照傳統準備三牲素果供品祭祀他們祖先。
▲葉家後代子孫準備三牲素果等供品,排放祖塔前廣場祭拜。(圖/桃園市政府提供)
西元1735年葉春日公帶著兒子特鳳公渡海來台,在新屋大牛欄落腳、建立家業,特鳳公膝下育有五子,分別取名為為大榮、大華、大富、大貴、大春(音同客語、閩南語「餘」),「榮華富貴春」代表祖先家訓及期待,更是人生五件美事,因此被稱之為「五美公」,子孫開枝散葉,幾乎全球各地都有葉五美公的後代。
▲市長鄭文燦參與葉春日公派下協進會清明祭祖。(圖/桃園市政府提供)
到場致場的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葉家子孫非常團結,每年回到故鄉祭祖,表現出追思情懷,由於葉家祖先入閩而後移居廣東,因此祭祖時,閩、客語皆通,也成為特有傳統。他說,五美公祖塔周邊有永安漁港、農業博覽會基地,希望年輕朋友可以多走訪周邊景點,也能瞭解台灣歷史及先民走過的足跡。
葉春日公派系下協進會理事長葉倫表示,依照祭祖傳統,後代子孫準備三牲素果等供品,排放祖塔前廣場,並依序點香祭祖,單單焚燒金紙就燒了好幾個小時
春季的祭儀:清明
清明幾處有新煙―澎湖的清明節
《澎湖紀略》記載:清明節,澎人俱於節之前後五日內拜墓祭祖,邀請親友,壼漿殽核絡繹於原野之間。祭畢,藉草而飲,相為勸酬,必薄暮而返。或人家有新娶子婦者,即同新婦往祭,諸女客陪焉。也因澎民貧苦節儉,逢年過節才得宴飲飽食,故除媽宮外,豬肉平日亦不得食,西嶼地區是「遇節方屠宰」,望安更是「青菜、豆腐、豬肉俱無出賣」。除了祭祀祖先,清明節也是清代澎湖官民懷柔厲鬼的節日:「每歲清明、中元、十月朔,凡三祭。先期三日,牒告城隍;至日,迎城隍位於壇上以主之.設無祀鬼神牌於下,左右排列祭物、果品、羹飯、香燭、褚帛、冥衣數百具以祭焉」。百餘年後,我們清明節的習俗略有變化,從前後五日內變為前後十日內,拜墓祭祖。《澎湖廳志》也增加了澎湖人食春餅的習俗:「其製以麵粉煎成薄片,如鍋蓋狀,而以魚肉雜菜臠切至細,實其中,參以芥醬裹之,亦名薄餅。蓋本金、廈之俗也。」除了春餅,《望安鄉志》也記載:東坪村添丁娶媳當年的掃墓習俗,則是必須煮油飯來墳上祭拜先人。從清晨到黃昏的忙碌,由自家、宗祠到郊外的祖墳的奔波,都是澎湖人崇功報德的虔誠之心。
一年掃祭祖墳一次,祭祀的時間點澎湖人也十分講究,有的選擇當日午時陽氣最旺的11點左右開始祭祀,期待家族能如日中天;有的選擇潮水上漲的時刻,象徵運勢蒸蒸日上。砍除銀合歡與雜草,將祖靈安歇之地清潔打掃一番;再沿著墓龜以小石子壓上墓紙,馨香一束、虔誠祝禱祈求祖先的庇佑,此刻是不同世代,不同世界的溝通與交流。雖然「清明時節雨紛紛」帶著感傷,也因春雨使得「青草池塘處處蛙」,小孩子跟隨大人四處掃墓祭祖,有得吃又有得玩,平日人煙稀少的荒涼墓塚,也在此時憑添熱鬧的氣氛。
澎湖的清明節,除了本地獨特的飲食文化與習俗,西嶼竹灣村、小門村、二崁村,在農曆三月初三日掃墓,則有其大歷史的脈絡,這與1885年法軍攻打澎湖的戰役(中法戰爭)密切相連。1992年8月竹灣吳祖籠先生參與耆老口述歷史座談會提及:「西嶼鄉竹灣村、小門村、二崁村,都在農曆三月初三日掃墓,至今已沿用一百多年,據曾祖母在五、六歲時,剛好是中法戰爭,法國海軍登陸澎湖,追擊清兵,就在清明日的前夕(4月3日),在竹灣海灘登陸,法軍追擊逃亡的清兵,放了幾槍,上岸後到處搶刧,在路上走的雞鴨豬都被搶走。當刧後餘生的百姓回來,已過了清明日,大家商量,再來就是農曆三月三日,於是決定在這一天掃墓,三月節就這樣延續下來,……」
依民俗而言,1885年4月4日為乙酉清明節(1885年農曆2月19日) 。法軍於3月31日進佔媽宮後,孤拔將軍乃派遣一個海軍步兵中隊佔領漁翁島及西嶼燈塔一帶。4月4日法軍更編組游擊隊巡視澎湖全島,並在各村莊張貼告示安撫人心,澎湖因此很快平靜下來。假設法軍來到竹灣等村掃蕩殘餘清軍,竹灣等地居民驚嚇之餘逃難後再回到家鄉,可能已過陽曆4月4日清明節,而下一個節日為國曆4月17日(農曆3月初3日)的三月節,竹灣村民乃改以此節日掃墓祭祀祖先,就時間推算與歷史記載而言極為吻合,可信度頗高。藉由傳說與歷史的推敲,外國的元素又增添澎湖人清明節的文化深度。
時間的輪轉不曾停止,掃墓的地點也從郊野一座一座的墓龜,轉變為一層一層的巨塔。然而,澎湖的子民切不可遺忘「大蛤包飯」的滋味與底蘊,請記得在清明時節為我們的先人獻上一束裊裊香煙,傳承澎湖人世代的意志。
資訊引用|許玉河老師
「清明節,澎人俱於節之前後五日內拜墓祭祖,邀請親友,壺漿殽核絡繹於原野之間。祭畢,藉草而飲,相為勸酬,必薄暮而返。或人家有新娶子婦者,即同新婦往祭,諸女客陪焉」。林豪不僅提及「清明節,澎人俱於節之前後十日內,拜墓祭祖」。並引《石蘭山館遺集》所載:「按澎人清明節,家家皆食春餅。其製以麵粉煎成薄片,如鍋蓋狀,而以魚肉雜菜臠切至細,實其中,參以芥醬裹之,亦名薄餅。蓋本金、廈之俗也」。
澎湖有一諺語「公婆儘看清明七月半」,其意為死去的祖先每年期待的是清明及中元節,因為此二節慶是過年之外要盛大祭祖的日子,當日也要祭拜地基主與門口公。清明節不僅要往墳地掃墓,也要在家中祭拜堂上的歷代祖先。雖然掃墓在清明前後十日均可,若非特別原因一般家庭都選在清明當日。白沙島的漳州裔居民以及西嶼的竹灣、小門二村則在陰曆的3月3日掃墓。
掃墓時每門祖墳須準備供品及紙錢各兩份,一祭祖先另一拜后土;子孫在墳前燒香行禮後,可分頭壓掛墓紙及清理墳旁的環境。墓紙係裁成條狀的白或黃紙,可檢取石塊壓放在墳堆、墓碑、墳垣等處。新喪之墳及家中娶媳婦、添男孫者3年之中掃墓須慎重地準備牲禮,並在墓碑頂上加壓一疊五色紙,墓紙中也須雜以若干紅紙條。
一如林豪所言,澎湖人在清明當日食「薄餅」,並以此祭祖;「薄餅」一詞係來自廈門,臺灣各地及金門大都稱「潤餅」。但是近半世紀來並未聞澎人的薄餅中有參以芥醬者,實際上薄餅的「內餡」除切成細絲的肉、蛋、蔬菜、海藻、紅蘿蔔等等之外,另一要項是將炒花生加糖粉碾碎,吃薄餅時先鋪一層花生粉在餅皮上,放上肉、菜等之後再灑上一層花生粉,利用花生粉吸收菜湯以免餅皮破裂。清明日中午祭拜祖先時,薄餅及上述做為內餡的諸物項當然是不可或缺的。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十三)|宗教志》
清明節約農曆三月,新曆四月四號或五號,為掃墓的節日。若家族中有新婚的夫婦,就由新人決定整個家族掃墓的時間,除了讓祖先認識家族的新成員,也是讓新人與家族更為熟稔,聯絡彼此間感情。掃墓的時間多為清晨天剛亮時,攜帶著牲禮、炸棗、菜繭前往祭拜。先整理墓地周圍環境,繼而壓「膏」仔錢,燒金紙拜土地公,燒銀紙祭祖。家族成員趁此機會至郊外走走,故也稱為「踏青」、「踏草青」。有的民眾會以白紙錢一排排掛在墳墓上(掛墓紙),意謂為替墳墓整新門面,所以掃墓又稱為「翻厝」。有的民眾會在祖墳上以石塊「壓墓紙」,表示有後嗣子孫來祭拜。清明節當天在家裡也要準備飯菜拜公媽。
資訊引用|《七美鄉志》
清明節約農曆三月,新曆四月四號或五號,為掃墓的節日。目前原先土葬墳墓已撿骨至第一納骨堂或祥源莊,101鄉公所也會舉行清明節祭拜儀式。
另在基督徒方面,七美教會在清明時節亦會舉辦「清明省墓禮拜」,讓基督徒們聚集在主恩堂,透過禮拜,緬懷與家人過去生活的點滴,並祈求上帝為返回天家的親人賜福,亦是十分應景且溫馨的在地習俗活動。
若家族中有新婚的夫婦,就由新人決定整個家族掃墓的時間,除了讓祖先認識家族的新成員,也是讓新人與家族更為熟稔,聯絡彼此間感情。掃墓的時間多為清晨天剛亮時,攜帶著牲禮、炸棗、菜繭前往祭拜。先整理墓地周圍環境,繼而壓「膏」仔錢,燒金紙拜土地公,燒銀紙祭祖。家族成員趁此機會至郊外走走,故也稱為「踏青」、「踏草青」。有的民眾會以白紙錢一排排掛在墳墓上(掛墓紙),意謂為替墳墓整新門面,所以掃墓又稱為「翻厝」。102有的民眾會在祖墳上以石塊「壓墓紙」,表示有後嗣子孫來祭拜。103清明節當天在家裡也要準備飯菜拜公媽。
春季的祭儀:清明 https://bit.ly/4cGLkzh
慎終追遠、承先啟後 這家族近千人掃墓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4-04 11:56聯合報 記者范榮達╱即時報導
今天清明節,苗栗縣前縣長傅學鵬宗親近千人上午在公館鄉大坑村來台祖常達公清河墓園掃墓,行三獻禮祭祖,宗親會發敬老金、獎學金,鼓勵年輕學生參加用,也讓他們認識長輩、親戚,凝聚感情,饒富慎終追遠,承先啟後意義。
傅學鵬宗族第十三世祖常達公,清朝乾隆年間到公館鄉五谷岡開墾,傳承264年,1992年重修清河墓園,每年清明節掃墓祭祖是宗族大事,派下子孫開枝散葉,近千人從各地趕來,牲禮排滿供桌,千並行三獻禮祭祖,客家八音演奏,場面壯觀。
「『根深者葉茂,源遠者流長。』為人子孫者,數典不容忘祖,飲水該當思源」…清河墓園興建緣起碑文造告訴子孫慎終追遠,此外,墓園還豎碑記載各世字輩,讓子孫了解客家血緣。
客家八音演奏,傅學鵬家族掃墓祭祖有濃厚的客家風。記者范榮達/攝影
客家八音演奏,傅學鵬家族掃墓祭祖有濃厚的客家風。記者范榮達/攝影
苗栗縣前縣長傅學鵬家族宗親準備牲禮,掃墓祭拜祖先。記者范榮達/攝影
苗栗縣前縣長傅學鵬家族宗親準備牲禮,掃墓祭拜祖先。記者范榮達/攝影
苗栗縣前縣長傅學鵬家族近千人今天上午掃墓,饒富慎終追遠意義。記者范榮達/攝影
苗栗縣前縣長傅學鵬家族近千人今天上午掃墓,饒富慎終追遠意義。記者范榮達/攝影
2017年04月04日12:32
(新增:影片)
全台祭祖規模最大的桃園新屋葉春日公家族,今上午近八千名派下子孫返鄉掃墓掛紙,祖塔前千坪廣場擠得水洩不通。葉春日公280多年前從廣東遷台,家族分枝散葉已有萬餘名子孫,為了追思祭祖,30年前興建五層樓高的葉五美公祖塔及祠堂,每年都有8千多名族人參與。
葉春日公派下協進會理事長葉斯平表示,今年參加祭祖的子孫,有遠從巴西、美國、紐西蘭、南非等地趕回來。每年都那麼多人回來祭祖,家族會這麼有凝聚力,都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大家不敢忘記祖輩訓示。
回來祭祖的年輕人葉祈汶表示,家裡對阿公的感情很深,從小每逢清明節就跟著爸爸回來拜阿公。另位葉鴻霖也說,祖輩都在祖塔裡奉祀,所以每年清明大家很自然的都會來,從很久以前開始就這樣,也不需要誰通知。(突發中心吳詠平/桃園報導)
八千子孫齊聚 新屋葉家祖祠大掃墓
發稿時間:2017/04/04 13:21最新更新:2017/04/04 13:45 字級: 字級縮小 字級放大
桃園市新屋區葉家祖祠每年清明節總是湧進大批葉氏子
孫前往掃墓,今年約有8000人祭祖,更有不少從美加、
紐澳、巴西等地返台的後代,一起慎終追遠,緬懷先人
德澤。
中央社記者邱俊欽桃園攝 106年4月4日
桃園市新屋區葉家祖祠每年清明節總是湧進大批葉氏子 孫前往掃墓,今年約有8000人祭祖,更有不少從美加、 紐澳、巴西等地返台的後代,一起慎終追遠,緬懷先人 德澤。 中央社記者邱俊欽桃園攝 106年4月4日
(中央社記者邱俊欽桃園4日電)桃園市新屋區葉家祖祠每年清明節總是湧進大批葉氏子孫前往掃墓,今年約有8000人祭祖,更有不少從美加、紐澳、巴西等地返台的後代,一起慎終追遠,緬懷先人德澤。
桃園市新屋區永興里大牛欄的葉五美公祠,每到清明時節總是有來自海內外的葉姓子孫前往祖塔掃墓並參與祭祖儀式;而這項掃墓儀式,也成為當地清明掃墓的最大活動。今天更湧進近8000名葉氏子孫齊聚。
葉姓宗親會指出,葉姓始祖葉春日,於清朝雍正13年渡海來台。葉春日生下5子,分別命名為大榮、大華、大富、大貴與大春,這5人也是在新屋出生的在台第1代子孫,由於5個人名字為人間5大美事,後代子孫稱之為「葉五美公」,也是葉姓宗親5大房來台始祖。
隨著五大房的後代子孫合建祠堂祭拜祖先,後來又整建成為現在的5層祖塔,使得目前安奉在祖塔內的骨灰罐達2000多罐,綿延不斷的葉氏祖孫一起在葉家祖祠上香祝禱,場面壯觀。
祭祖的宗親長輩中,除了來自台灣各地外,也有來自港澳、澳洲、巴西、美加等地的葉姓後代,雖然很多人彼此都不認識,但是很多人也透過掃墓時,連結起共同屬於葉姓的血脈。1060404
全台最大 新屋葉五美公祠8千子孫祭祖
全台最大清明祭祖,新屋葉五美公祠8千子孫祭祖,盛況空前。(記者李容萍攝)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號稱全台人數最多的清明祭祖活動,有282年歷史的桃園新屋葉五美公祖塔清明祭祖,今天上午有近8000名派下各房子孫從海內外返回新屋,有從澳洲、巴西、美國、日本等回台,就是為了一起來參與這個盛會,對自己家族根源的認同,把「葉五美公祖塔宗祠」擠得水洩不通,場面隆重壯觀,大家也相約明年還要再一起來掃墓。
桃園市長鄭文燦到場致意表示,葉五美公祖塔的掃墓,每年清明節有近萬名葉家子孫從各地回來,甚至海外回來新屋區永興里發源地來祭祖,這代表慎終追遠、系出同根同源,是台灣一項特別、有特色的傳統,葉春日公1735年渡海來台,在新屋區的大牛欄落腳建立起家業,他有5房子孫分別命名「大榮」、「大華」、「大富」、「大貴」、「大春」,象徵人間5大美事,後世統稱為葉五美公,子孫開枝散葉、很團結,全球各地都有葉五美公後人。
葉春日公派下協進會理事長葉倫在表示,葉家子孫準備三牲、素果,供品分區擺放在廣場的地上;近8000名子孫輪流點香到祠堂祭祖,光是金銀財寶金紙就燒了好幾小時,今年感謝楊梅警分局派員協助交管,讓整個祭祖儀式更順利。
相關影音
桃竹苗客家宗親 千人祭祖壯觀
By 楊明峰, 林和生, 陳慶居, 王文吉, 賴佑維,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四月 1日, 2017
桃園市新屋葉五美公祠,清明祭祖人潮約有8000人,人數號稱全台之最。(本報資料照片)
傳遞心意 ←長輩坐在輪椅上雙手合十,透過網路祭拜親人。(林和生翻攝)
每年清明節,桃園市新屋區葉春日公派下家族無論身在何處,必定趕回新屋葉五美公祠,約8000人同時祭祖。而新竹縣湖口鄉張六和家族有春秋兩祭,其中農曆二月初二春祭即是家族掃墓,新埔鎮劉家雙堂屋每年掃墓,都出現千人祭祖場面壯觀。內政部南區老人之家昨選也舉辦網路掃墓,讓行動不便長輩就近完成祭祖心願。
苗栗縣前縣長傅學鵬家族,每年清明節都與來自各地宗親上千人,齊聚公館鄉大坑村的清河墓園掃墓祭祖,後代子孫遵循傳統三獻禮祭拜祖先,隨後席開百餘桌餐敘,場面壯觀。
位於台中市神岡客家庄的土牛劉家先祖,於清康熙50年間自廣東大埔縣來台開墾,目前已開枝散葉,傳至第25世,每年掃墓以「劉元龍祭祀公業」規模最為盛大,於24節氣「春分」當日舉行,劉家子孫自各地返鄉掃墓。
劉家主祭者需穿著長袍馬掛進行三獻禮,現場還備有「滿漢全席」、「五湖四海」等豐厚的祭品崇敬祖先,行祭間更有八音吹奏,一切依古禮進行,歷時2小時,場面隆重、壯觀。
為滿足行動不便長輩追思緬懷親人需求,內政部南區老人之家選在清明節前夕舉辦網路掃墓活動,透過網站陳列已逝親人照片,甚至連線國外與親友相聚,除解思親之愁,也了結長輩總是掛念的一樁心願。
今年共有11位長輩報名參加,高齡95歲阿嬤張程春英耳朵已有重聽,但遠在美國女兒透過網路喊的一聲「媽」,她聽得特別清楚,點頭笑著回應,母女連線共同祭祀已逝的老伴,透過網路與家屬連線,彷彿打破時間、空間限制,一年一次,完成親人一起掃墓心願。
--------------------------------------------
詩人吳晟《落葉》相陪 斗六樹葬園區隱含文學氣息
By 周麗蘭,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四月 4日, 2017
斗六市九老爺追思生命園區。(周麗蘭攝)
詩人吳晟把詩作《落葉》送給斗六市公所作為樹葬區的碑文,圖為2015年他在斗六市公所與學生黃民豊一起展出書法詩。(周麗蘭攝)
斗六市公所把詩人吳晟的《落葉》,印在DM上。(周麗蘭攝)
台灣最有文學氣息的墓園大概是斗六市新闢骨灰樹葬區「九老爺追思生命園區」,市公所從詩人吳晟的樹園移植90棵毛柿後,市長謝淑亞向他邀詩作為共同墓誌銘,吳晟慨然提供詩作《落葉》。
九老爺追思生命園區原為一般公墓土葬區,歷經公告禁葬、起掘整地後,闢成2.5公頃的樹葬區。
很多人想像樹葬是每人骨灰各埋於一棵樹下,其實並不是。斗六市公所的樹葬區闢為同心圓的五圈,間隔八到十公尺種一棵樹,骨灰是埋在草皮下的穴,並非樹下。
詩人吳晟自家樹園所種的毛柿,也有九十棵移植於此,存活率高達九成。
「九老爺追思生命園區」2015年闢建以來,迄今44名骨灰埋於此地,除斗六市民外,還有來自台南、嘉義、北港鎮、元長鄉、大埤鄉、莿桐鄉,費用每位6000元。
外人所不知的是此一樹葬區是有共同碑文的,而且出自詩人吳晟之手,不過為了環保緣故,市公所並未刻印成真的碑文,而是精神同在!
市長謝淑亞表示,她向吳晟邀詩作為九老爺樹葬區的共同碑文時,他即表示「已經寫好了!」原來吳晟有一首詩《落葉》恰巧主題就是關於死亡,他形容那只是「辭行」。
吳晟的《落葉》全文如下:
傍晚在自家小樹園
日常休憩
靜看葉片謝幕前
最後的舞姿
又如流連依依的揮別
偶有一截枯枝
啵一聲掉落
躺臥在鋪滿落葉的地面
我彷彿聽見
辭行的喟嘆 非常輕
拿起竹耙 掃成堆
像例行性清掃逝去的日子
抬起頭,落葉迴旋又紛紛
才正要輕吁出聲
赫然發現
每一截枯枝
是新芽萌發的預告
每一片落葉,輕輕鬆手
都是為了讓位給新生
如同逐年老去的我
在每一張童稚的面容
煥發的青春裡
找到生命延續的歡欣
(中時)
2017年04月04日21:36
台南後壁一名7旬老農賴國和,去年清明為田裡的古墓掃墓,準備鮮花、拔除雜草等整理門面,豈料原本該休耕的小黃瓜溫室,待廢株時仍不斷冒出瓜果,至今仍在收成,令他笑稱「飲水思源,好心有保庇!」,今天清明繼續掃墓,表達感恩。
賴國和說,他30年前買下這塊五分大農地,翻耕整修時在雜草堆中發現竟有個古墓,墓碑上刻有「皇清」,經考據應有一百四十年歷史,但地主不知道古墓的子孫是何人,這些年也沒人來拜。他選擇和古墓和平相處,每逢收成時都會準備鮮果上香。
賴國和數年前在農地上搭建溫室,改以自然農法種植小黃瓜,考量古墓不宜入室,還特別縮小面積只蓋三分大溫室。去年清明突有感應,「我來為祢掃個墓好了」,用為祖先掃墓的方式,拔除土堆雜草及上香祭拜、燒金紙、押墓紙等虔誠掃墓。
說也奇怪,溫室固定每年兩期的小黃瓜,在去年底收成後進入休耕,但產量卻未大減,原本一個半月前就該廢株栽植新苗,但至今仍在收成,令老農直覺跟古墓有關。今天清明準備鮮花素果來到古墓前祭拜,「多謝保庇!」他說,以後每年清明都會來。
對此異象,麻豆謝姓農民說,近年氣候不似往年穩定,大寒大熱多多少少會影響到作物生長,即便是溫室也是一樣,栽植方式、土質管理、農藥肥料等都是變因,跟拜古墓應該沒有關係。(王志弘/台南報導)
他掃別人百年墓後 廢株不斷冒果收成 | 即時新聞 | 20170404 | 蘋果日報 - https://goo.gl/7OWWV8
原本該休耕廢株的溫室小黃瓜,至今仍在收成。王志弘攝
李冠云:清明話祭祖
2017-04-02 由 闕里書院 發表于 文化
在儒學經義中,親親尊尊是人倫兩大要項,由親親而尊尊宗廟之禮始成。而宗廟祭祀的本意也正在於報本追遠,進而發揚尊尊親親之意、建立親疏有別之倫序。《儀禮·喪服小記》云:「親親、尊尊、長長、男女之有別,人道之大者也。」《禮記·大傳》亦曰:「上治祖禰,尊尊也。下治子孫,親親也。旁治昆弟,合族以分食,序以昭繆,別之以禮義,人道竭矣。」
又曰:
自仁率親,等而上之至於祖。自義率祖,順而下之至於禰。是故人道親親也,親親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廟嚴,宗廟嚴故重社稷,重社稷故愛百姓,愛百姓故刑罰中,刑罰中故庶民安,庶民安故財用足,財用足故百志成,百志成故禮俗刑,禮俗刑然後樂。詩云:「不顯不承,無斁於人斯。」此之謂也。
儒學經義之中,人倫秩序是對祖禰講尊尊、對子孫講親親,即由己及遠之意。而這一點,則又先從親親入手,然後再至「尊尊」。「親親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廟嚴,宗廟嚴故重社稷。」《論語·述而》篇載曾子之言:「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慎終指的是喪禮,追遠即祭禮而言。此二禮的形式及目的雖有差別,但本於人之真情和倫理孝思卻殊無二致。《禮記·禮器》云:「禮也者,返本修古,不忘其初者也。」《郊特牲》言郊祀之禮亦云「所以報本反始也」,《祭義》篇又云:「致反始,以厚其本也。」所謂「報本反始」,即傳統祭禮精義之所在。儒學經義的邏輯性是嚴密和完整的,人間秩序由家庭為起點而推演之,社會之秩序方能建立、邦國之文明方能推演。幾千年來,儒家文化、或曰中國文明的要義皆本乎此。在傳統中國社會和儒學義理上,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家族是一個最為重要的中心,這也更是摶系中國民族的一個最重要因素。
「禮有五經,莫重於祭。」《禮記·祭統》云:「是故孝子之事親也,有三道焉:生則養,沒則喪,喪畢則祭。養則觀其順也,喪則觀其哀也,祭則觀其敬而時也。盡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又云:「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於心也。」對祖先的祭祀和崇拜,自古就是中國文化之大者。但在古代,自天子至官師對祭祀祖先的廟制之設卻有着嚴格規定。《祭法》云:「庶士、庶人無廟。」《王制》則曰: 「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庶人祭於寢。」鄭註:「庶人,府史之屬也。」先秦時期關於寢廟之情況,散見於《書·顧命》、《儀禮·少牢饋食禮》、《周禮·考工記·匠人》、《禮記·月令》等篇。各書所述既有不同,後人解說亦各有異。所謂「寢廟」,古代宗廟分兩部分,後面停放神主與先人遺物之處曰「寢」,在廟曰「祭」,在寢為「薦」,前面祭祀之地為「廟」,合稱「寢廟」。《爾雅》曰:「室有東西廂曰廟,無東西廂曰寢。」孔穎達《正義》云:「寢廟者,《周禮注》云:前曰廟,後曰寢,則廟寢一物,先寢後廟,便文耳。」又,《月令》孔穎達疏:「廟是接神之處,其處尊,故在前;寢,衣冠所藏之處,對廟為卑,故在後。但廟制有東西廂,有序牆,寢制惟室而已。」但到了宋代,程伊川解釋云:「庶人祭於寢,今之正廳是也。」[1]朱子亦曰:「正寢謂前堂也。」[2]古時宗廟隆殺之制甚嚴,天子七廟,大夫、士立廟則依次遞減,庶士、庶人而不得立廟。此即《左傳·莊十八年》所云「名數不同,禮亦異數」之意。「祠堂」,乃後世衍生所出現。《說文解字》曰:「堂,殿也」。《釋名·釋宮》則雲「古者為堂……謂正當向陽之屋」;「祠」,乃祭祀之意。概而言之,「祠堂「即祭祀祖先神靈之場所、禮堂。
禮經中專言祭禮者凡三篇,即《特牲饋食禮》、《少牢饋食禮》、《有司徹》,其中《少牢》和《有司》為一篇。《特牲饋食禮》專述諸侯之士歲時祭其祖禰之禮,《少牢饋食禮》和《有司徹》則記載的是諸侯卿大夫祭祖儀節,對其祭禮的具體步驟和儀節均有着詳細的描述和說明。「濟濟蹌蹌,絜爾牛羊,以往烝嘗。或剝或亨,或肆或將。祝祭於祊,祀事孔明。先祖是皇,神保是饗。」在《詩·小雅·楚茨》中所反映的周人祭禮過程,與《特牲》、《少牢》也大抵基本一致。此不具錄。清人胡培翬《儀禮正義》引官獻瑤云:「大夫曰少牢饋食,所以別於天子國君之大牢也;士曰特牲饋食,所以別於卿大夫之少牢也。」又引蔡德晉云:「士喪遣奠用羊、豕,是士之祭亦有用少牢者,蓋特牲其常,而少牢乃其盛禮也。」所謂特牲,就是一豕。凡牲,一為特、二為牢。而所謂饋食,簡言之就是用食。鄭玄注「饋食」云:「祭祀自孰始曰饋食,饋食者食道也。」孰,即黍稷。士祭祖禰之禮,張爾岐注《儀禮》亦云「初祭即薦飪熟之牲體及黍稷」,以別於「天子諸侯之祭,先有先有灌鬯朝踐饋獻之事,至迎屍後乃進熟體黍稷也。」(《儀禮鄭注句讀·卷十五》「特牲饋食禮」) 《大戴禮記·曾子天圓》亦云:「諸侯之祭,牲牛,曰太牢;大夫之祭,牲羊,曰少牢;士之祭,牲特豕,曰饋食;無祿者稷饋。」
《祭義》曰:「孝子將祭,慮事不可以不豫;比時,具物不可以不備,虛中以治之。宮室既修,牆屋既設,百物既備,夫婦齊戒、沐浴、盛服,奉承而進之。洞洞乎!屬屬乎!如弗勝,如將失之。其孝敬之心至也與!薦其薦俎,序其禮樂,備其百官,奉承而進之。於是諭其志意,以其慌惚以與神明交,庶或饗之。『庶或饗之』,孝子之志也。」《祭統》云:「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於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禮,是故唯賢者能盡祭之義。」
君子生則敬養,死則敬享,思終身弗辱也。《祭義》曰:「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見乎其位,周還出戶,肅然必有聞乎其容聲,出戶而聽,愾然必有聞乎其嘆息之聲。」鄭玄《毛詩傳箋》亦云:「廟之言貌也,死者精神不可得而見,但以生時之居,立宮室象貌為之耳。」《祭義》:「二端既立,報以二禮。建設朝事,燔燎膻薌,見以蕭光,以報氣也。此教眾反始也。薦黍稷,羞肝、肺、首、心,見間以俠甒,加以郁鬯,以報魄也。教民相愛,上下用情,禮之至也。君子反古復始,不忘其所由生也。是以致其敬、發其情,竭力從事以報其親,不敢弗盡也。」故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尚書》曰:「祭者察也,言人事至於鬼神也。祭祀者,報本追遠也。追思其不及之養,而繼以未盡之孝也。」(《前人書札》)
漢季「漢世公卿貴人多建祠堂於墓所」,[3] 但彼時的墓祠並不是後世嚴格意義上對祖先祭祀的家廟存在,而是僅僅作為對墓主的祭祀場所而存在。換言之,此時的墓祠是為了舉行墓祭而設,因此它與後世的家廟有着完全不同的意義。程伊川因之指出:「葬只是藏體魄,而神則必歸於廟。既葬則設木主,既除几筵則木主安於廟。故古人惟專精於廟。」[4]
魏晉之時品官私廟之祭可見諸文獻,《隋書·禮儀志》載北齊武成帝高湛河清三年採用魏晉制度而頒佈的《河清令》云:
王及五等開國、執事官、散官從二品以上,皆祀五世。五等散官及執事官、散官正三品以下、從五品以上,祭三世。三品以上牲用一太牢,三品以下少牢。執事官正六品以下、從七品以上,祭二世,用特牲。正八品以下、達於庶人,祭於寢,牲用特肫,或祭祖禰。諸廟悉依宅堂之制,其間數各依廟多少為限。(《隋書·禮儀志二》,又見於《通典·卷四十八》「諸侯大夫士宗廟」)
唐代的廟制規定新舊《唐書》記載稍異,但當以《新唐書》和《開元禮》為有唐決定性版本。《開元禮·卷三》「序例下」云:「凡文武官,二品以上祠四廟,五品以上祠三廟(三品以上不須爵者,四廟外有始封者,通祠五廟),牲皆用少牢。六品以下達於庶人,祭祖禰於正寢,用特牲。」唐代的這個規定,即以一、二品大體比照先秦諸侯制度,三四五品及兼爵者大體比照古之大夫許立三廟。由唐到宋,是中國家廟制度的分水嶺。經過五代混亂的大破壞,文化遭到巨大斷裂,尊祖敬宗的倫理概念也隨之淡化。是以前人把這一時期稱為「五季」,即末代、最差之意。以至於在宋仁宗皇佑三年,文彥博請立家廟被許,也居然由於文化的斷裂而不知如何建築設計的地步[5]。同時,唐代門閥制度的崩壞和世爵的廢止,更使得宋代的家廟制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困境。唐代的世爵制,使品官子孫縱然品秩很低,總能在一定程度上維持其家廟的存在。到了宋代,世爵的被廢使品官將自己的地位傳給子孫已不再可能,而另一方面,其子孫一旦沒落,家廟亦將不存。宋初沒有家廟制度,到徽宗政和三年頒佈《政和五禮新儀》,始有明文「文臣執政官、武臣節度使以上祭五世,文武升朝官祭三世,余祭二世」的規定。然由於宋代無世爵,無世爵則廟制無法延續,故此時的制度實同虛設。同時,宋初的士人在禮制上,與庶人相同。而對於庶人的祖先祭祀,宋制並無成說。是以朱子評價曰:「政和之制,則雖稽於古者,或得其數,而失其意則多矣。」[6]
司馬溫公《文潞公家廟碑》云:「先王之制,自天子至於官師皆有廟。君子將營宮室,宗廟為先,居室為後。及秦非笑聖人,盪滅典禮,務尊君卑臣,於是天子之外無敢營宗廟。漢世公卿貴人多建祠堂於墓所,在都邑則鮮焉。」唐宋以前制度雖然對品官廟制多有規定,但對於普通士庶卻是依然「祭於寢」。然報本追遠,其義則一,禮,莫外乎人情。正是在這一局面下,司馬光、張載、程頤、朱子相繼發皇,主張不論品官大小,士人之家均應設廟,後世士庶祖先之祭祀由此而肇端。司馬光《書儀》明確提及士人祭曾、祖、父三世,對於祭祀場所並替代以「影堂」名之:「仁宗時,嘗有詔聽太子少保以上皆立家廟,而有司終不為之定製度。惟文潞公立廟於西京,他人皆莫之立。故今但以影堂言之。」[7]橫渠先生張載又站在禮學的立場上而發揚:「須參酌古今,順人情而為之。今為士者而其廟設三世几筵,士當一廟,而設三世,似是只於禰廟而設祖與曾祖位也。……便使庶人,亦須祭及三代。」[8]在傳統廟制中,由於各廟祭一世,故祖先的世代數與廟數是相當的,但祭三世的品秩要求又遠非普通士人所能及,溫公、橫渠此說,一方面遵從了古禮「士一廟」的規定,另一方面則變通的採用士人於一廟祭及三世(曾、祖、父)。到了程伊川先生,則更一步提出祭及高祖、乃至始祖:
有問程子曰:「今人不祭高祖,如何?」曰:「高祖自有服,不祭甚非,某家卻祭高祖。」又曰:「自天子至於庶人,五服未嘗異也,皆至高祖,服既如此,則祭亦須如此,其疏數之節未有可考,但其理必如此。七廟、五廟亦只是祭及高祖,若只祭禰,是為知母而不知父,禽獸道也。祭禰而不及祖,非人道也。」
《禮記·大傳》云:「大夫、士有事大事,省於其君,干袷及其高祖。」在禮經《喪服》篇中,並無高祖之服,但鄭注賈疏皆以高祖必當有服,後儒皆從之。伊川先生認為,高祖既有服,自當有祭高祖之義。且「禮以義起」,自不必拘泥於前人成說,高祖之服與其祭雖經無明文,但無論在服數、祭法、廟制上,皆合乎禮義之正。故,「且豺獺皆知報本,今士大夫家多忽此,厚於奉養而薄於祖先,甚不可也。……人家能存得此等事數件,雖幼者漸可使知禮義。凡物,知母而不知父,走獸是也;知父而不知祖,飛鳥是也。惟人則能知祖,若不嚴於祭祀,殆與鳥獸無異矣。」同時,伊川明確主張大夫士庶之家祭及高祖以上,乃至始祖:「時祭之外,更有三祭:冬至祭始祖,厥初生民之祖。立春祭先祖,季秋祭禰。他則不祭。……祭始祖,無主用祝,以妣配於廟中,正位享之。」[9]再至朱子,雖沒有接受伊川的祭始祖說,但以程伊川祭高祖之說「最為得祭祀之本意」:「古者只祭考妣,溫公祭自曾祖而下。伊川以高祖有服所當祭,今見於《遺書》者甚詳。此古禮所無,創自伊川,所以使人盡孝敬追遠之意。」[10]朱子遂承司馬溫公、張橫渠、程伊川之說,並以禮有大夫立三廟而可祭及高祖之先例,乃約前代之禮而創祠堂之制。朱子《家禮》云:「古之廟制不見於經,且今士、庶人之賤,亦有不得為者,故特以祠堂名之而其制度亦多用俗禮雲。」並引《曲禮》之義曰:「君子將營宮室,先立祠堂於正寢之東。」朱子首倡祠堂之設,作四龕以奉四世之祖而以四仲月祭之,另及冬至、立春、季秋、忌日之祭。「為四龕以奉先世神主」、「旁親之無後者以其班祔」,並對祠堂之位置、內部結構陳設、祭祀程式皆有着詳盡描述。關於朱子所定祠堂之設及其祭儀,詳見於《家禮》,此不具錄。古者庶人祭於寢而不得立廟,自官師適士以上則無不廟者。《家禮》祠堂之制,則貴賤通得用之。單就影響而論,朱子的的偉大貢獻一是打破了古代「禮不下庶人」的成說,使「士庶」——士階層和庶民階層——即為任何人提供了都可實行的禮儀內容;《家禮》的第二個貢獻是為繼禮之本經《儀禮》之後,為後世提供了具有時代意義和更具實踐性和操作性的「新古典」禮學文獻;第三是其影響之大,就地域而言,《家禮》對整個東亞地區都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朱子之說雖然詳盡,但在當時並未得到官方的允許和認可。明洪武三年詔定的《大明集禮》雖然尊崇《家禮》之說,但依然還是規定庶人只能祭及父祖兩代:
庶人無祠堂,惟以二代神主置於居室之中間,或以他室奉之,其主式與品官同而櫝。……若庶人得奉其祖父母、父母之祀,已有着令。而其時享以寢之,大概略同於品官焉。(《大明集禮·卷六·吉禮六·宗廟》)
這個局面一直延續至大明嘉靖十五年。「嘉靖大禮議」是中國禮制史上的重大事件,明世宗朱厚熜以外藩入繼大統,尊其本生父興獻王為皇考,尊明孝宗則曰「皇伯考」。嘉靖十五年十月戊子,嘉靖帝為乃父朱佑杬「更世廟為獻皇帝廟」,時禮部尚書夏言上《請定功臣配享及令臣民得祭始祖立家廟疏》,建議嘉靖帝在宗廟祭祖方面「推恩」於天下官民。夏言此疏有「三議」,分別是《定功臣配享》、《乞詔天下臣民冬至日得祭始祖》、《乞詔天下臣工建立家廟》。夏言主張品官家廟分為兩種類型:三品官以上祭祀五世祖先,四品官以下依舊祭祀四代之祖。並論述了祭祀五世祖的具體做法。但疏中依然明確庶人只可祭於寢,而不許立廟。《請定功臣配享及令臣民得祭始祖立家廟疏》曰:
臣民不得祭其始祖、先祖,而廟制亦未有定製,天下之為孝子慈孫者,尚有未盡申之情,……乞召天下臣民冬至日得祭始祖,……乞召天下臣工立家廟。(《大明會典·卷十一》)
萬曆十四年王圻編纂的《續文獻通考·卷一一五》「宗廟考」載嘉靖帝對於夏言之疏「乞詔天下臣民冬至日得祭始祖」「上是之」,對於「乞詔天下臣工建立家廟」世宗亦「從之」。即世宗採納了夏言的建議,於是下詔「許民間皆得聯宗立廟」。[11]
嘉靖十五年的家廟新制在嘉靖以後明代諸朝雖然並未得到承認,但詔令天下臣民得以祭祀始祖,這卻是中國禮制史上的重大變化和重大變革。該詔令本來只允許臣民在冬至、立春節日之時祭祖,並不准在家廟、祠堂中設立常祭之位。但允許祭祀始祖,即等於允許同姓各支得以聯宗祭祖。與此同時,政府又允許品官於家廟之中設置朱子所始議之祭始祖以臨時紙牌位,再加之又許「以今得立廟者為世祀之祖,世祀而不遷」,此舉則極易導致品官將始祖先祖之臨時性紙牌位改為常設之神主,繼而,遂一舉而開啟了家廟祭祀始祖之先河。品官家廟祭祀始祖一旦成為大宗祠,民間聯宗祭祖必然更競相仿效。而事實上自唐宋以訖,當時社會上本來就存在有着祠堂違制祭祖現象。如宋元之際的學者黃仲元在其所著《四如集》即云:「祠吾族祖所自出御史公諱滔以下若而人,評事公諱陟以下大宗、小宗、繼別、繼禰若而人。上治、旁治、下治,序以昭穆,凡十三代。」又曰:「猗歟吾族,餘四百祀。人世趨新,宗法不墜。」[12]「禮緣人情而立制,因時事而為范。」禮緣人情、禮因義起、禮尚報本,禮,本乎人情合乎道義,而並非一經制定即不可改變之事。誠如宋人馬端臨《文獻通考》論及程朱「高祖之祭」所說:
《禮》雲「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又雲「庶子不祭,明其宗也」。蓋謂非大宗則不得祭別子之為祖者,非小宗則各不得祭其四小宗所生之祖禰也。先王因族以立宗,敬宗以尊祖,尊卑有分而不亂,親疏有別而不貳,其法甚備,而猶嚴於廟祀之際。……後世大宗、小宗之法既亡,別子繼別之序已紊,未嘗專有宗子以主祀事。……乃執大夫三廟、適士二廟之制,而所祭不及祖禰之,上是不以學士大夫自處,而孝敬之心薄矣,烏得為禮乎!故曰古今異宜,禮緣人情,當隨時為之損益,不可膠於一說也。(《文獻通考·卷一百五》「宗廟考十五」)
清人秦蕙田《五禮通考》亦論始祖先祖之祭云:
程子有始祖先祖之祭,朱子以其似僭而廢之。是也。竊嘗思古今異宜,其禮當以義起。……若今人家之始祖,其義於宗法之別子同者,固當祭也。何則?古之所謂始祖者,在諸侯則始封者也,在大夫士則別子也,別子有三,後世封建不行,則為有國之始祖者寡矣。然有大功勳。爵至王公者。雖無土地。宜與古諸侯等。則其子孫宜奉為始祖而祭之矣。又後世天下一家,仕宦遷徙,其有子孫繁衍而成族者。則始至之人,宜為始遷之祖,與古別子之公子自他國而來者無異,是亦宜奉為祖而祭之矣。(《五禮通考·卷一百九》「吉禮、祭始祖先祖」。)
根據禮經本義,只有天子才能祭祀始祖,諸侯亦不得為之。而朱子倡祠堂之設,亦只是折中於伊川之說上至高祖而已。馬、秦二氏此論可謂精闢,當大宗小宗之法已亡之際,若完全拘泥於禮經之說而不知因革損益,其是先王制禮之本意?同時,禮緣人情而作,禮莫外乎人情,祖先崇拜作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精神信仰,完全本乎禮義、合乎人情、順乎天理。嘉靖十五年的規定亦只能導致其進一步的合法化,換言之,政府只能變相的默許之、承認之。嘉靖朝的允許士庶祭祀始祖,在客觀上為宗祠的普及提供了契機。故而祭祀始祖先祖必定成為普遍現象,家廟向聯宗祭祖的大宗祠方向發展,地方政府亦只能聽之任之,於是嘉靖、萬曆年間形成大建宗祠祭祀始祖的普遍現象。
再至清代,《清史稿·卷六十二》云:
一至三品廟五楹,三為堂,左右各一牆限之。北為夾室,南為房。庭兩廡,東藏衣物,西藏祭器。庭繚以垣。四至七品廟三楹,中為堂,左右夾室及房,有廡。八、九品廟三楹,中廣,左右狹,庭無廡。……庶士家祭,設龕寢堂北,以版隔為四室,奉高、曾、祖、禰,妣配之,位如品官儀,南鄉。……庶人家祭,設龕正寢北,奉高、曾、祖、禰位,逢節薦新,案不逾四器,羹飯具。
《欽定大清通禮·卷一六》亦云:
庶士家祭之禮,於寢室之北為龕,以版別為四室,奉高曾祖禰皆以妣配位。南向,前設香案總一。……歲以春夏秋冬節日出主而薦,粢盛二盤,肉食果蔬之屬四器,羹二,飯二。
庶人家祭之禮,於正寢之北為龕,奉高曾祖禰神位。歲逢節序,薦果蔬新物,每案不過四器,羹飯具。
據《清通禮》和《欽定大清通禮》的規定來看,清九品以上始得立廟,庶士庶人則依然於寢堂之北為龕而奉祀四代祖先。但清廷的這個規定和明嘉靖朝之後一樣,並沒能阻止民間祭祀始祖的進行。此不贅言。
需要說明的是,根據宗法制度是只有宗子才有祭祀權的。《白虎通·宗族》上說:「宗,尊也。為先祖主者,為宗人之所尊。」清儒毛奇齡《辨定祭禮通俗譜》說:「祭必以子,子必有兄弟。但周制兄弟最嚴嫡庶,不惟嫡庶並嚴長次。惟長嫡可以主祭,次嫡與庶皆名支子則皆不得主祭。然此惟封建之世,天子諸侯卿大夫惟長嫡得襲,次嫡即不襲故。古之重嫡非重嫡也,重貴也。」[13]故《王制》云:「自天子達於庶人,喪從死者,祭從生者。支子不祭。」《喪服小記》云:「庶子不祭祖者,明其宗也」。《曲禮下》亦曰:「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在傳統宗法制度中,並不是所有的子孫都有主祭權的,只有身為嫡長的宗子才能主祭。所謂「繼別者祭別,繼禰者祭禰,繼祖者祭祖,繼曾祖者祭曾祖,繼高祖者祭高祖,各有所繼,各有所祭」是也。
《祭統》云:「祭者,教之本也。」《中庸》曰:「宗廟之禮,所以祀乎其先也。」祖先祭祀「序昭穆,崇功德,敬老尊賢,追遠睦族」,千古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兩千餘年來一直是化育中國民族和摶系中國民族的最基本力量。家族祠廟,作為中國文化的最基本載體,非但是國人精神之歸宿,更在中國社會發展歷程中,發揮了舉足輕重、而又不可估量、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對祖先的祭祀,已成為中國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並深深融入了這個民族的血脈之中。
有明一代是朱子《家禮》研究的高峰期,學者們對於家禮的研究更是盛極一時,因此,明代之後民間士庶各種《家禮》文本傳世頗多。孫夏峰先生所撰《家祭儀注》,對祖先時令節日之祭羅列頗詳,亦較有代表性:
晨起櫛沐後入次三揖,自小學便不可廢。朔望焚香而拜,元旦昧爽設祭四拜,四仲月用分至日各設祭行四拜禮,令子孫供執事。凡佳辰令節、寒食寒衣皆拜,設時食。忌辰設食拜,子孫素食不宜享客。有事出門焚香拜,歸亦如之。吉慶事卜期設祭,兒女婚姻焚香以告。生辰彌月設食而拜,新婦廟見,設祭,主婦率之以禮。凡祭,婦人別行禮,各如儀。(《夏峰先生集·卷十一》「雜著」)
一般來說,後世常見傳統士庶祭祖禮儀大致為「參拜、降神、進饌、三獻、受胙」等一系列程式,此不贅引。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mo/culture/y8vrk8g.html
賴香吟專欄:以筆代花的紀念
www.upmedia.mg查看原始檔
小說家鄭清文(1932-2017)逝世消息傳來,令人愕然。每次見面,鄭先生總是親切,爽朗,7、80歲依然寫得順手,一個永康公園在他眼中故事百生。鄭先生談起文學,從來不是大口氣,笑稱自己用筆寫稿,寫得多了,讓代勞打字的外孫女嫌累呢。
如此的鄭先生,讓人忘記了歲月。這些年,讓人措手不及的作家之死,先是郭松棻先生,今是鄭先生,敲痛人我懺悔之心,來不及表達對他們的尊敬。
這個秋天,我去過一趟多洛帖墓園(Dorotheenstädtischen Friedhof)。除了同行者關心的黑格爾與費希特(Fichte),我注意到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隔幾個腳步,則是亨利希曼(Heinrich Mann),安娜西格斯(Anna Seghers)。這個墓園位於柏林市中心,自18世紀逐漸形成,許多哲學、建築、藝術領域的傑出名字長眠於此。布萊希特二次戰後結束流亡,回到東柏林,選擇傍此墓園長居,直到身故。該空間現改造成紀念館,參訪者看完布萊希特文稿,臨窗便能眺望作家墓旁那一株大樹。
那一天,布萊希特墓前,斜擺著一朵鮮艷紅玫瑰,大概是哪個探訪者在早晨放的,還沾著剛下過的雨。此外,彷彿東方上香的概念,濕潤土地圍插著多支日常書寫的筆,還有幾片黃葉,幾顆此地秋天常見的馬栗。
我們後來在墓園踅了半圈,恍若置身上世紀柏林文化的黃金年代,人人墓前各有追思,不過,倒是沒有看到有如布萊希特這般,以筆代花的紀念,直到取捷徑打算離開,才見轉角處,一座白色墓前,也插著滿滿的筆。
我走近端詳,墓碑上頭刻著:
Christa Wolf,1929-2011。
克里斯塔沃夫,是一個和鄭清文先生差不多同時代的女作家,儘管分隔世界兩端,文筆也不相同,不過,他們的青春成長所迎接的,同樣是戰爭廢墟,同樣經歷國家體制變革,飽嘗政治意識型態對人心的衝擊與教化。我遲至克里斯塔沃夫的訃聞才知曉這位作家的文學聲譽。作家這一行常因其死才得世人評價,命定的寂寞。不過,換個角度說,亦是冷戰把世界切成兩半,知識因政治阻絕,台灣對戰後德國文學的認識多重西德,東德付之闕如,無論是布萊希特或克里斯塔沃夫,都不是公眾熟悉的名字。
無論從出身或學經歷來看,克里斯塔沃夫很有理由作為東德菁英黨員,進入文化核心,事實上,她也確實有過這樣一段歲月,不過,當政治尺度橫向藝術,她終究挺身反對審查,失去了她的利益位置。東德時期克里斯塔沃夫的最後身影,出現於圍牆倒塌前夕的亞歷山大廣場,她對著近百萬群眾喊出民主呼聲。這樣的生涯與作為,與其將之評論為跟著政治風向走,不如檢視作品本身:克里斯塔沃夫的小說執著於自省與尋找答案,呈現的並非冷戰時空下所需要的道德偶像,而往往是帶著問號的人物。另一位同代人,成名於西德的鈞特葛拉斯(Günter Grass),於克里斯塔沃夫的葬禮致辭,先以「虔誠地誤入歧途」形容同代人青年時期的精神狀態,又以「懷疑自己的勇氣」稱許了克里斯塔沃夫的一生。
一個有良知的作家,終生如何思考?如何犯錯?如何相信?一個人,在政治的長夜裡,如何對黎明懷抱希望?如何不厭棄理想與人性?這些問號,說來是廢墟世代文學的重要價值。即使在統一之後的新德國,克里斯塔沃夫的精神生活亦非一帆風順,她人生最後一部大書,在安靜的暮年,追憶備受爭議的史塔西告密者主題。之後,她長眠於多洛帖墓園,純白色大理石墓碑,簡潔,新的死亡,人們對她追思未減,同樣玫瑰,更多的筆,以及據說有著微微毒性,不可食用的馬栗。
鄭清文先生離世後的幾日,布萊希特或克里斯塔沃夫墓前,以筆代花的紀念,經常縈繞我的腦海。我真希望,屬於我們的作家,也有真正安靜的悼念。世界在變,詮釋與價值也在翻轉,如鄭先生與克里斯塔沃夫這樣的作家,應該會從文學史的冰層浮升出來:不揭櫫使命也不歌頌英雄,而以人生堅忍給我們啟示,敏於觀察,敢於懷疑,即使那懷疑的對象是自我。說來奇妙,愈是嚴格自疑的作家,對外界他人往往帶著更寬透的視野,更深沈的關懷。鄭先生為人行文,謙沖溫和,可其小說藝術甚嚴,字斟句酌。他寫了一生,看似不沾政治,實是不落痕跡,把他沈痛的時代意見都灌注到生活細瑣裡去了。
寫作,確實如葉石濤所說是一種勞動,作家握筆如礦工把心靈的詞語從黑暗中鑿切出來。花或凋謝,字語長存,一個作家,一生要寫盡多少墨水呢?從這個古典意象來說,我很願意在下回經過墓園的時候,帶一枝自己的筆,放在心儀的作家墓前。
※作者為作家/台南市人,畢業於台灣大學、東京大學。曾任職誠品書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台灣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九歌年度小說獎、台灣文學金典獎等。著有《文青之死》、《其後それから》、《史前生活》、《霧中風景》等書。
【文史】激活生命的清明節俗 歷代留足跡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四月 4日, 2018
清明節激活生命力。(全宇/大紀元)
「清明節」與「寒食節」念往繼生
有關寒食節的一道明顯的節俗記憶,是紀念春秋時代的捨身名臣介子推;今人臨到清明節就想到慎終追遠的掃墓,在節俗的意義上來說,「寒食節」和「清明節」都是紀「死」、念「死者」的節日,寒食節俗也部分融入了清明節中。同時,中國人的清明節俗從「死」中展現了「新生」,激活了來者的生命力。
「清明節」與「寒食節」的融合
「寒食節」也有「百五節」的別稱,明確指出寒食是在冬至後第105日。南北朝時《荊楚歲時記》就記載冬節(冬至節)後一百五日是寒食,按曆合在清明前二日,也有一說冬至後一百六日是寒食。那麼,也就是說次日就是清明了。按南北朝的曆法和今人過清明的時間來看,是相當一致的。
冬至之後數到第七個節氣,就是清明。一年中每個節氣跨度約15天又幾個小時,所以清明節大約落在冬至後106天~107天,和寒食節的日期幾乎是緊緊相隨的。
寒食滅火 清明舉新火迎新
天地清明,花團錦簇。(陳文敏/大紀元)
清明節在春分之後到來,此時天地清明、繁花似錦,北半球上充足了陽氣,春熙日和,帶給人體新春的爆發力。
《荊楚歲時記》所記的南北朝時代的「清明」是節氣,還不是節日。跨入了唐代,已經有了「清明節」。和凝的《宮詞百首其二十六》提到宮中「司膳廚中也禁煙」的寒食時俗,同時寫到「清明節日頒新火」。顯然在唐朝時,寒食節和清明節日已經是並存的了。
「寒食節」舉國禁火,滅掉火種不舉炊,只吃冷食,所以一到清明就要鑽木取新火,寓含去舊迎新之意。清明節在春天,一年春季的新火,更具有一年之計在於春的意義。
春秋戰國時代就有「禁火」的制度,寒食禁火把所有的火種都熄滅了,一過了寒食入了清明,鑽新木取出春天的新火。《周禮.夏官司馬》記載四季變換不同的木材為火種(注1)。春天取榆柳,稱「柳之火」,四季新取的火都叫做新火。不用說,從寒食熄火到清明出新火,就代表著春天生命的甦醒、新生;春天是一年之始,春天的新火,更是具有生命新生的意涵。
柳枝皮。
攝像者: Shutterstock
寒食禁火 高韜明臣鑑來者
民間傳說寒食禁火,是紀念春秋時代晉國明臣介子推。春秋五霸中的明君晉文公重耳,在登位之前為了避殺身之禍流亡國外十九年之久,隨侍他的有五大輔臣,介子推就是其中之一。重耳回晉國登位成了晉文公,封賞亡者和舊臣。介子推心志淡泊清高,不居功、不居祿,並未追隨主公重耳返回晉國,他就在晉國界河的璧河上徑自歸隱而去,也沒有得到封賞。後來,介子推的跟從者為他抱屈;晉文公驚醒而派人召介子推,卻不得見。
民間傳說,晉文公聽了獻言,命人火燒綿山(即山西介休縣境內的介山)要把介子推母子「逼」出來,火燒了三天三夜,並未如預期般見到介子推,反而燒死了介子推和他母親。晉文公傷痛之餘,因而禁煙、禁火,不舉爨只吃冷食,以紀念介子推。南北朝時的風俗志《荊楚歲時記》記載了寒食節不舉火的緣故:「介子推三月五日為火所焚,國人哀之,每歲春暮,為不舉火,謂之禁煙。」禁煙念昔人,以作為未來重生的借鑑啊!
介子推隱居的山西綿山一景(severin.stalder/英文維基百科)
清明食俗寓「新生」之力
古代寒食節是禁火的、不舉炊的,只吃冷食以紀念介子推,今天的人們過清明節的習俗,有些地方仍然保有寒食的遺風,例如吃潤餅、冷食糕餅等等。同時,這節俗中也包含著新生的寓意。
清明節上墳祭祖的祭品一般很豐盛,常見的「三牲」或「五牲」之外,還有各種「粿」類的米製Q餅冷食點心,如紅龜粿、鼠麴粿、草仔粿,還有水煮蛋或鹹鴨蛋、潤餅等等。這是方便在郊外祭祀的冷食,是表現掃墓意義的節俗食物,同時又包含新生活力、精神。
潤餅、鼠麴粿、草仔粿包著當令的菜蔬、野草菜,吸收清明時節的陽氣,展現生命活力。中國古人早有吃「春盤」舒活身心的智慧;立春後春寒退去,清明時節萬物生發,那些取於天地間的當季食材把茂發的生命力傳輸給了人,人們以清新、清明之氣,迎接一年的新生。
古人在上墳祭祖後將粿分給當地的小孩子吃,這種習俗叫「揖墓粿」(又稱乞墓粿、印墓粿),象徵「祖德流芳」。
艾草粿,也稱草仔粿,包含春天茂發的生命力。(攝影:林仕傑/大紀元)
在祭祀完成後回家前,要將祭拜用的雞蛋、鴨蛋等在墓碑上敲碎,將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脫殼」或「蟬蛻」,表示新生。
祭祀結束後,要將祭拜用的雞蛋、鴨蛋等在墓碑上敲碎,將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脫殼」新生。
攝像者: fotolia
插柳 折柳 戴春意
插柳,也是寒食和清明節共通的習俗。宋代時每逢寒食、清明節,人們在門戶上、墳上插柳,在頭上戴著柳條編成的飾物。《東京夢華錄》載,寒食前一日,用麵造棗飛燕,以柳條串起來,插於門楣,叫做「子推燕」,顧名思義,就是紀念介子推的。宋朝俗諺說:「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那時已經成年的男女,在寒食日就將「子推燕」插在頭上,作為永保紅顏青春的象徵。
柳樹生命力強盛,相傳柳枝具有辟邪功能。這種插柳習俗和寒食一樣都可以追溯到春秋時代晉文公紀念介子推的一段歷史。相傳晉文公在介之推的周年忌日那天,在山下以「寒食」緬懷故人,待次日清明,他上山去祭祀。那時,山上那棵介子推藏遺書的殘柳已經長出翠綠的柳條。晉文公折下一段新生的柳條,編成頭冠戴在頭上,紀念介子推,一旁的輔臣也都學著折柳戴頭 。
清代時,清明日還盛行摘新柳佩戴的習俗,見《帝京歲時紀勝》的記載,當時俗諺云:「清明不帶柳,來生變黃狗。」清明節俗中,插柳、戴柳條頭飾,就是永保青春活力的象徵。
清余省〈清明三候柳花〉,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公有領域)
從歷代的風物誌中,可以發現古人過清明節的節俗中融合了部分古代寒食的節俗。清明節在追悼死者中展現了「新生」的節俗智慧,激活了後繼來者的生命力。
注1:《周禮.夏官司馬》記載「四時變國火以救時疾。季春出火,民咸從之」。
【節氣典故】清明緣何從「節氣」變「節日」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四月 4日, 2018
清明節氣之花——白桐花。(蘇玉芬/大紀元)
【大紀元2018年04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慧心綜合報導)今天是清明。《歲時百問》:「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既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華人掃墓祭祖的重要日子。在這一天,人們祭拜先人,慎終追遠。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太陽位於黃經15度。《曆書》記載:「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這時候萬物潔淨,空氣清新,風景明麗,花卉草木在這樣的環境中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所以叫做「清明」。
《淮南子‧天文訓》云:「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清明的三候為:「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鵪,三候虹始見。」意思是:在這個時節先是白桐花開放,接著喜陰的田鼠不見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後是彩虹出現在雨後的天空。清明時節的花信風為:「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
清明即是節氣也是節日。為何二十四節氣中唯有「清明」一枝獨秀,被當做隆重的節日呢?
清明節第三候:彩虹出現在雨後的天空。
攝像者: Fotolia
寒食節與清明節
民俗學家普遍認為,清明節來源於寒食節。在夏朝前五百多年黃帝時代即有「寒食節」,相傳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周禮記載的「司炬氏」就是負責在仲春用木鐸警告民眾天乾物燥、小心火燭,以免發生火災,後來為徹底防範火災,演變為禁火一個月,這期間三餐食物都為乾糧冷食,故稱為「寒食節」。
另外,在民間流傳著介子推的傳說,認為這是寒食節的由來。故事發生在二千六百多年前的春秋時期。
公元前655年,晉公子重耳為了躲避父王寵妃驪姬的迫害而背井離鄉,踏上流亡之路,歷十九年,備受艱苦。在衛地一處杳無人煙的地方重耳絕糧,命若懸絲。隨臣們找不到一星半點的食物,這時候,介子推端來一碗肉湯給公子喝下,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性命得保。事後,重耳方知是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煮湯救了自己。
重耳很感動,說日後定要報答,公元前636年,重耳入主晉國,即為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他歸國即位後,大賞群臣,卻忘記了介子推。介子推認為重耳復國是天意,不願「貪天之功以為己力」,於是背老母到山西的綿山隱居。當晉文公想起去找介子推時,介子推不肯相見。
晉文公聽信大臣建議,放火燒山以逼介子推母子出來。火熄後,才發現母子相倚死在一株大柳樹下。晉文公追悔莫及然而無力回天,將介子推安葬在介公嶺上,並下令介子推身亡之日為寒食節,民間寒食一月,不得舉火。每逢寒食節,天下禁火,吃涼食以寄哀思。
每逢寒食節,百姓都登上綿山進行祭拜,並成為風俗。後來該節日慢慢推而廣之,演變成為祭祀自家祖先的活動。至曹操榮登魏王寶座後,將寒食節改為三日。
大陸民俗學家張勃在其《中國節日叢書‧清明節》中介紹,初唐時期寒食節固定於冬至後一百零五天,而冬至距離清明的間隔大約為一百零六天或一百零七天,因此寒食節與清明只差一兩日。由於寒食節不只一天,清明日就成為寒食節的一部分。
明 仇英《清明上河圖》描繪出明朝中期蘇州繁榮的景象(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
改火制與清明節
另外張勃認為改火制的復興對清明節的興起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古人使用人工取火後,保存火種晝夜不滅,用以保證人們日常取暖、炊爨、照明等需要。「在遠古人類心目中,萬物有靈,火自不能例外。火焰的不斷跳動,小火迅速變成大火,再加上火種的長年不滅,使火更像一種有生命之物。」
人們認為要定期滅掉舊火,點燃新火,稱為改火。有關改火較早出現於《管子‧禁藏》中,陽春三月,要修屋修灶,還要鑽燧改火,掏井易水,以除毒害。
《後漢書‧禮儀志》中有「冬至日要鑽燧改火」的明確說法。不僅如此,中國古代還有專治改火的官吏,周代時叫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時變國火,以救時疾。」漢代時叫別火丞,也負責改火的具體事宜。到了唐代,改火之制復興。改火的做法不僅在宮廷中,也在民間普遍流行開來。
據文獻記載,那時寒食節將正用的火熄滅,到清明日再取得新火。這一滅一取構成了唐代的改火活動,張勃認為清明日由於是取得新火的時間而越發突出出來,有助於清明獨立成節。
另外,清明日皇帝會「賜新火」。據《輦下歲時記》載:「至清明,尚食內園宮小兒於殿前鑽火,先得火者進上,賜絹三匹,金碗一口。」皇帝則將鑽取的新火分賜給諸位臣工。
寒食清明節與端午節是中國兩大紀念性節日。(AFP/Getty Images)
寒食墓祭在初唐時期已在民間盛行,並在唐玄宗時被編入《大唐開元禮》,成為國家禮制的一部分。而至少在中唐時期,墓祭時給死者送紙錢也已蔚然成風,所以著名詩人張籍才有「寒食家家送紙錢」的詩句。
張勃在其書中介紹說,由於寒食節期間禁火,紙錢不能燒只能拋撒或壓於墳頂或掛於某處。人們認為紙錢不焚燒無法送達陰間,正如王建在其《寒食行》裡所說:「三日無火燒紙錢, 紙錢那得到黃泉?」因此人們更願意選擇在能夠用火的清明日上墳祭掃。這使得清明的地位變得更加重要。
到了宋朝,朝廷不再強調禁火的習俗,「寒食節」逐漸被「清明節」所取代。而寒食節的習俗也被「過繼」到清明節,包括:拜掃、祭祖、郊遊、蹴鞠(踢球)、踏青、鞦韆、鬥雞、鏤雞子、牽鉤(拔河)、賦詩、賞花等十餘種活動。@#
----------------------------
古代清明插柳折柳戴柳的習俗始於唐朝 199劄記(筆談) 古代清明插柳折柳戴柳的習俗始於唐朝 文/劉紹義 我國古代清明插柳折柳戴柳的習俗,始於唐朝。唐高宗于三月三日遊春渭陽,“賜群臣柳圈各一,謂戴之可免蠆毒”。後來,老百姓將此演化為插柳,每逢清明,家家戶戶將柳插在井邊,成語“井井有條”,就是來源於此。 人們不但自己樂於佩戴柳枝,還將它插在門楣之上,用以避邪。有的地方還用面和棗做成飛燕,再用柳枝串起來,插到門上,稱作“子推燕”。傳說清明節這一天百鬼出沒,人們一邊要祭奠祖先的亡靈,一邊還要小心翼翼地與他們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將他們阻擋在家門之外。柳,便成了人們避邪的武器,可以保護人們不受鬼魂的侵擾。《齊民要術》裏說:“取柳著戶上,百鬼不入家。” 人們還在乘坐的轎子上插柳避邪,據《東京夢華錄》記載:“轎子即以楊柳雜花裝簇頂上,四垂遮映。” “清明一霎又今朝,聽得沿街賣柳條”,“清明處處插垂柳,院宇深深綠翠藏”,清明的詩沒有嬌柔沒有做作,提筆就是直抒胸臆,這也是其他節日的詩所不能比擬的。在二十四節氣中,只有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草木回青,萬物萌發,柳又是最早給人們報告春天消息的植物,所以,柳也就成了春之信使,清明節也就成了春天到來的標誌。 來源:廣州日報 http://big5.huaxia.com/zhwh/wszs/2016/03/4785647.html 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習俗是指在清明節前後進行的祭奠先人的習慣風俗。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烈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重要的是認識先輩。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帶動後人。 感悟人生的價值,去除先輩遺留的干枝枯葉,保留可藉鑑的新芽,弘揚正能量。世世代代,清清楚楚的修正日,每年陽曆4月4-6日。 清明節已有2500多年曆史,古時又叫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掃墓節、掃墳節、鬼節等。[1] 它與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十月初一的寒衣節,並稱為中國三大著名“鬼節”。公曆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且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 2013年,清明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文名 清明節 英文名 "Tomb Sweeping festival"或者"Tomb-sweeping Day", 別 稱 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掃墓節、掃墳節、鬼節 節日時間 4.4,4.5,4.6 節日類型 傳統節日 流行地區 中國 節日活動 掃墓、踏青、插柳等 節日飲食 寒食 節日意義 紀念逝去的親人 設定地點 中華文化圈 起 源 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 主要習俗 掃墓、踏青、插柳。 已存時間 2500多年 習俗起源 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的正確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為一日。 在墓前祭祖掃墓,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東周戰國時代《孟子 ·齊人》也曾提及一個為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見戰國時代掃墓之風氣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皂隸傭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 《漢書 .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就中國人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發達、強固來看,嚴延年的舉動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後世把上古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五禮之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得到官方的認可,墓祭之風必然大盛。 節日習俗編輯 掃墓祭祖 清明節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為習俗。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於是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節俗傳統。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詩云:"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冥漠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宋朝詩人高菊卿也曾於《清明》一詩中描寫道:"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塚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 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踏青 清明之時,正是春回大地,人們乃因利乘便,掃墓之餘亦一家老少在山鄉野間遊樂一番,回家時順手折幾枝葉芽初綻的柳枝戴在頭上,怡樂融融。也有的人特意於清明節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生機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遠足,一抒在嚴冬以來的鬱結心胸,這種踏青也叫春遊,古代叫探春、尋春。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遊玩,觀賞春色。 清明前後正是踏青的好時光,所以成為清明節俗的一項重要內容。古時婦女平日不能隨便出遊,清明掃墓是難得的踏青的機會,故婦女們在清明節比男人玩得更開心,民間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說。 插柳 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折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簷上。 諺語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的說法,說明清明折柳在舊時是很普遍的習俗。據說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麼插柳戴柳不僅是時尚的裝飾,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 清明插柳也可能跟過去寒食節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習俗有關。今天看來,隨意折取柳枝是對樹木的一種損害,是不宜提倡的。 清明節插柳植樹的風習,據說是紀念發明各種農業生產工具並曾"嘗百草"的神農氏;另一說是介子推死時所抱的柳樹後來復活,晉文公賜名為清明柳,並折柳成圈戴在頭上,此習俗後傳入民間。雖然有著不同的典故源流,但這些風俗仍不離人們對春回大地的喜悅。 遊樂 清明節除了上述掃墓祭祖、踏青插柳的習俗之外,還有大量遊樂的風習,千百年來,倍受人們的喜愛,如延續至今的牽鉤、放風箏和盪鞦韆等,也還有曾盛行一時,惟今已不復見的射柳和蹴鞠(音:cu j?)。 牽鉤“牽鉤”是古稱,其實就是現代的拔河運動。據說春秋時,楚國為了進攻吳國,以牽鉤這種運動來增強人民的體質。它主要是以一根麻繩,兩頭分為許多小繩,比賽時,以一面大旗為界,一聲令下,雙方各自用力拉繩,鼓樂齊鳴,雙方助威吶喊,熱鬧非凡。 放風箏 放風箏是清明節人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將其病況寫或畫於紮製的風箏上,用線繫著風箏在空中放飛,讓它飛至高空就拉線剪斷,疾病災難便會隨著風箏一起飛走。後來,風箏亦逐漸發展成廣為流行的郊遊娛樂活動。 清人潘榮陛所著《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古人還認為清明的風很適合放風箏。《清嘉錄》中說:“春之風自下而上,紙鳶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斷鷂'之諺。”在古人那裡,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為:他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著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盪鞦韆 鞦韆最早叫"千秋",相傳鞦韆為春秋時齊桓公從北方民族山戎所傳入,漢以後成為清明及其它如端午節、寒食節等節日的民間遊戲。鞦韆最初是用一根繩子,以手抓繩而盪,後發展成於木架上懸掛兩繩,下拴橫板而成。 鞦韆之戲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 《荊楚歲時記》記載:“春時懸長繩於高木,士女衣彩服坐於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鞦韆。”唐代盪鞦韆已經是很普遍的遊戲,並且成為清明節習俗的重要內容。由於清明盪鞦韆隨處可見,元明清三代定清明節為鞦韆節,皇宮裡也安設鞦韆供皇后、嬪妃、宮女們玩耍。 今日的公園和遊樂場仍然有鞦韆,供兒童玩耍。 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裡,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蹴鞠 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之外,還有各項戶外活動,像踏青、郊遊、盪鞦韆等等,在祭奠追思的感傷之餘,還融合了歡樂賞春的氣氛。 在這些活動中,“蹴鞠”就是一項十分有趣的活動。 蹴鞠,就是現在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相傳蹴鞠早於商代已有,戰國時期流入民間,至漢代更成了軍中用以練身習武,並列於兵書。 “蹴鞠”就是用腳踢球,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故都臨淄,唐宋時期最為繁榮,經常出現“球終日不墜”,“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圖》描繪的就是當時情景。杜甫的《清明》詩中寫到,“ 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也說明了當時蹴鞠活動的普及。在講求“中庸”的傳統文化背景下,蹴鞠逐漸由對抗性比賽演變為表演性競技。 到了清代,在史籍上有關蹴鞠活動的記載,就寥寥無幾了。 蹴鞠的發源地山東淄博又興起蹴鞠熱,許多市民參與其中,既鍛煉了身體,又傳承了兩千多年的民俗。 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 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蠶花會 蠶花會“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尤為精彩隆重。馬鳴廟位於洲泉鎮西,在當地有“廟中之王”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近幾年烏鎮香市活動中的蠶花會,僅有迎蠶神、踏白船、翹高竿等幾個項目,大有潛力可挖。 植樹 清明節植樹[15]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 清明節植樹的習俗,發端於清明戴柳插柳的風俗。關於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種傳說。最古老的傳說,是說為了紀念教民稼穡耕作的祖師—神農氏,後來由此發展出祈求長壽的意蘊。再晚點的傳說與介子推有關。據說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時,發現介子推死前曾經靠過的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更晚點的傳說是唐太宗給大臣柳圈,以示賜福驅疫[16]。 相關詩詞 :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日》左河水 年歡未盡又清明,雨燕聲咽柳失魂。 寂靜青山人陡湧,冥錢紙燭祭先陵。 《清明》左河水 柳垂阡陌雨沉沉,千里子孫趕上墳。 處處青山煙霧起,焚香祭拜悼先人。 《途中寒食》(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寒食》(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注:另有一說為此詩描寫的是在清明前一天的寒食節。) 《閭門即事》(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宋)王禹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寒食上塚》(宋)楊萬里 ?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餘。 《郊行即事》(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 《清明》(南宋)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塚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江引清明日出遊》(明)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長安清明言懷》 (唐) 顧非熊 明時帝里遇清明,還逐遊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鶯自囀,萬家車馬雨初晴。 客中下第逢今日,愁裡看花厭此生。 春色來年誰是主,不堪憔悴更無成。 《清明日園林寄友人》 (唐) 賈島 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 晴風吹柳絮,新火起廚煙。 杜草開三徑,文章憶二賢。 幾時能命駕,對酒落花前。 《清明日與友人遊玉粒》 (唐) 來鵠 幾宿春山逐陸郎,清明時節好煙光。 歸穿細荇船頭滑,醉踏殘花屐齒香。 風急嶺雲飄迥野,雨餘田水落方塘。 不堪吟罷東回首,滿耳蛙聲正夕陽。 《洛陽清明日雨霽》 (唐) 李正封 曉日清明天,夜來嵩少雨。 千門尚煙火,九陌無塵土。 酒綠河橋春,漏閒宮殿午。 遊人戀芳草,半犯嚴城鼓。 農諺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相關禁忌 1、清明祭祀為何說“清明拜山” 此處的清明拜山指的是掃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諸多墓園在山上,故稱為拜山。 北方通稱為掃墓或上墳。含義都是一樣的,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在中國,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 2、清明節掃墓有民族之分嗎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是我國最大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因此我國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也有些民族會在其它日子裡進行類似活動。 3、清明掃墓的通常程序如何按照習俗,祭掃的順序是首先要先掃墓,就是將墓園打掃乾淨。 其次是祭祀,這一程序很關鍵,一是寄託哀思,二是與先人相感,因為山有靈而無主,先人有主而無靈,與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靈氣。這就是風水。 掃墓時,人們攜帶供品、財帛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先人墓前,再將財帛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修整墳墓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然後叩頭行禮祭拜。 也就是:修正墓地—上香—上供—敬酒—拜祭—放炮-徹供 4、清明掃墓越早越好嗎這是不一定的,一般來說早上七點到下午四點前完成掃墓山活動,因為陽氣已逐漸消退,陰氣逐漸增長,若是時運低的人,很容易會招惹陰靈纏身或騷擾。 5、懷孕的婦女能清明節去掃墓嗎通常來說懷孕的婦女要避開清明掃墓活動,不僅如此。嚴格說來,女性來例假,最好也不要參加此類活動,特別是不能在下午三點後參加清明掃墓活動。 6、清明節可以在家拜祖先嗎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墓地去舉行,但由於種種原因,很多人不能回鄉參加清明拜山活動,那麼也可以在家拜祖先。方法是在家裡陽台或客廳,朝家鄉方向,擺上祭拜用的供品,燒上三支香,鞠躬三次,默念相關詞語。然後,再燒財帛。 7、清明節悼念逝者買什麼花合適通常是菊花,因為我國古代把菊花當作寄託之花,有思念和懷念的含義。白色菊花是最適合的,也可以搭配一些綠草,如百合,綠葉,康乃馨等,會更漂亮。黃色菊花有長壽菊之稱,比較適合看望病人。 8、清明節早上為何要看看自己的額頭掃墓的當日早上,洗漱之前,先照鏡看自己的額頭,看看有沒有烏黑的氣色,如有則表示時運較低,盡量當日避開掃墓為宜;若一定要去,可隨身佩戴玉器(古玉更好),來作為化解。 9、掃墓之前需禁食嗎掃墓之前最好禁食:當你動身開始掃墓,就最好不吃食物或食素了,衣著整齊,以表示對先人的禮貌和尊重。 10、掃墓為何需要奉香給山神土地掃墓時,除了將帶來的香燭炮、鮮花果品、財帛、酒等物及先人生前喜歡吃的東西(祭祀禮品多寡隨意),擺放在墓前外,還要燃點香燭,奉香給看管墓地的山神土地,因為山神土地是墓地的守護神。此後才是恭敬地向先人叩拜上香獻花,然後燒化金帛,奠酒(即將酒灑在地上,這代表向先人敬酒),後即可撤供離開。 11、掃墓時為何不得嘻笑怒罵因為墓地是陰靈的安居之所,故不可跨過墳墓及供品,大聲喧嘩、嘻笑怒罵,污言穢語,亂跑亂碰,隨處小便,這樣做不單只對自己的先人不尊敬,更且對附近的靈體構成滋擾。更不能踐踏別家墳墓或對墓穴設計評頭品足,會被視之為褻瀆,遇到不好的氣場,那便惹到一身麻煩回家。 12、為何要謹慎在先人墓地照相在中國,祭祖並不只是紀念祖先,而是明顯得帶著向亡靈敬拜,祈求的意思。謹慎在先人墓地照相,無論是掃墓者自身合影,還是掃墓者與墓地合影。更忌諱照相時將其它墳墓拍進鏡頭。否則,你的運勢很可能下降,各方面失衡。 13、清明節忌諱探視朋友親人嗎最好不要清明節當天去探視親朋好友,隔天去探視為宜,因為清明節是祭奠的特殊時候,此時去探視親朋好友很說不過去的,或者說不吉利。當然,你也可以請親朋好友在外面吃飯為宜。 14、選擇清明時期結婚好嗎同上理,結婚是人生大事,最好避開選擇清明節時期結婚。當然,結婚的擇日講究還很多。 15、清明節可以出去旅遊嗎清明節的重要活動就是去踏青,春暖花開的時候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無可厚非。但是,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去別人祭掃比較多的山!不要說不吉利的話,更不能說對亡者不敬的話,晚上活動要謹慎。因此清明節休假出去旅遊不能說是對不起列祖列宗。 16、清明節穿衣配飾有講究嗎忌穿到大紅大紫的衣服,應穿上素色的服飾。 17、清明節拜祭輩分有講究嗎 當然需要講究,拜祭要分先後次序。依次為:父親、母親、長男、長女、次男、次女……餘此類推。拜祭完畢後,祭品讓祖先祝福過,眾人可食取祭品。最後當然要注意防火安全,待香燭點完後可離開。 18、清明節拜祭會將陰氣帶回家嗎 這種事情不一定會發生,不過當你運勢低落時,就有可能遇上這種狀況,當然我們可以佩戴一些佛像、護身符。其實只要你做人厚道,同時懷著尊敬先人的心情,對四周的亡者亦予以尊重,應當不會有問題。拜祭回家後,必要時可以進行淨身儀式,可除去因時運勢較低時,拜祭所招惹回來的氣場入宅。 19、丈夫去世妻子能去掃墓嗎 坊間有一說法:丈夫去世前3年,妻子都不能去掃墓。這個是習俗問題,只要尊重當地的習俗即可,如果當地有此習俗,那麼,最好迴避之,否則日後會帶來諸多的心理麻煩。如果當地沒有此習俗,則無關此禁忌。 20、能陪朋友去掃墓嗎 因為各種原因,許多人可能會碰到是否陪同朋友去掃墓的問題,比如女友陪男友去掃墓嗎,下屬陪同上司去掃墓,甚至生意場上陪同客戶去掃墓。外人最好不要陪同去掃墓,因為各自的氣場是不一樣的。如果實在不能避免,那麼這需要佩戴避邪吉祥物,如桃木手珠等,否則會犯了禁忌。 21、為何清明節前會夢到逝去的先人 一些人幾乎每年清明節前一段時間總會夢到自己已經逝去的親人或者朋友,甚至在夢中還跟他說話聊天。其實,這已經很明顯地告訴你該去給他們掃墓了。 22、為何清明節前忌買鞋 一些人恰巧是清明節過生日,因此有時難免就在清明節買雙鞋。豈不知鞋與邪同音,故而通常不在此時買鞋。真有需要也要錯開時間購買。你只要留意鞋店為何清明節生意不好就明白了。 23、老壽星清明節忌過生日嗎 如果恰巧是老壽星在清明節過生日,那麼禁忌會更多。比如當日不要接受鮮花,同時生日蛋糕自己不可以當天吃。坊間認為,這樣老壽星一定會過一個平安吉祥的年,會更加長命百歲。
----------------------------------
插柳
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折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簷上。
-------------------------------------------
燕上枝頭——清明寒食節之子推燕
2017-04-03 由 知彼 發表于文化
文/吳素琴
清明節臨近,在號稱「中國清明節(寒食節)發源地」的介休,能工巧匠們又開始大顯身手,做各種各樣的特色食品以備清明鄉俗之用。子推燕就是其中一種。
子推燕,是一種麵塑,形似燕子。燕子的形狀或展翅或停駐,或蹲坐於巢內,或棲息於枝頭,更多則是雙翅展開飛翔於天際的。其造型各異。但都以面做成。發麵在巧婦們的手中,經過揉、搓、團、剪、搭等工序,捏成燕子的模樣,綴以綠豆或者高粱米為眼,最終進入籠屜。蒸半小時後熟,再點上各種色彩,一隻栩栩如生的子推燕便呈現在桌面上了。
子推燕的名稱,與著名歷史人物介子推有關,介子推,晉國賢臣,又名介之推,後人尊為介子,春秋時期,周朝晉國(今山西介休)人,晉公子重耳流亡期間曾「割股奉君」,而晉文公稱霸之後卻隱居「不言祿」忠心耿耿之壯舉,深得世人懷念。死後葬於介休綿山。流芳百世,感人至深。自那時起,綿山腳下的介休人便開始以各種方式來紀念介子推,子推燕便是取介休方言「念念」(燕燕)來表現介休人不忘介子推高風亮節。
子推燕在介休,也是僅僅屬於未出嫁女孩子的麵塑食品。因為燕子是飛鳥,最終是要離開父母成家的。就像是家中的女兒一樣,總有出閣為人婦的日子。燕子飛去總有回來的時候,女兒出嫁也應當常回家看看,於是母親對女兒們最最美好的祝福和期許,便都寄託給了這一隻只精美的子推燕藝術品。
在我的記憶里,我母親善於製作各種形態的子推燕,且是她的夥伴中手藝最巧的一位。於是每年的清明節,母親都要幫着鄰居家的嬸嬸們做子推燕。母親還喜歡就着子推燕的形態編故事給我們聽:給大姐的子推燕是一對兒的,母親便說,大姐是快要出嫁的人了,當然就要成雙成對。給我的子推燕是張開翅膀的,母親便告訴我,那是希望我將來更有出息。給妹妹做的子推燕蹲在巢里,那是因為妹妹還小,需要照顧。哥哥聽着滿心羨慕,便問為啥沒有他的子推燕,母親就遞給他一個蛇盤兔的麵塑,告訴他,蛇盤兔必定福。於是一家子眉開眼笑,儘管父親不在身邊,清明寒食,介休人最隆重的節日,娘幾個也其樂融融。
食物不很豐盛的年代,白面也是奢侈品,所以即使是漂亮的子推燕,她的藝術生命也頂多幾個小時。只有在我們家,姐妹三個會按照鄉俗里的說法插上母親求人用煙盒紙做的雞形花朵,置於高處保存三天左右。那白花花的麵塑,點以各種鮮亮的色彩,再插上精緻的紙花,使得整間窯洞都格外亮堂!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當年一幕幕,如今眼前浮。對於子推燕的故事,只能就此打住,否則我又要陷入思念的泥沼,無法自拔了。
【民俗】清明蒸麵燕,民俗代代傳! _搜狐教育_搜狐網 - https://goo.gl/NUaMiJ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mo/culture/r9gevev.html
-------------------------------------------
『中華民俗植物考』之三:柳(Chinese Weeping Willow)
四月19th, 2010
清明已經過了半月餘,盛京還是柳色遙看近卻無的樣子。農諺說“五九六九,沿河看柳”,而在東北要想看柳絲如簾綠渡窗,則是四月末的事情了。每到這個時節,柳樹枝條才開始泛黃,長長的枝條上柳眼含青,尖頂拱出綠綠的嫩芽兒,而撩人的東南風也會徐徐吹過來,吹皺了一帶春水,吹響了細柳流弦上的春日樂章。
在我國古代,有寒食節插柳游春之俗。寒食節即現在的清明節。到了清明節這天,家家門前插上新鮮的柳枝,而且還在頭上戴個柳條帽圈,取生機勃勃之意。民間早就有“清明不帶柳,紅顏成皓首”的諺語。再坐著插滿柳條的車子、轎子,到郊外祭祖、踏青、游春;青翠柳色把春天的美好憧憬帶到了每個人的心野裡去了。
《詩經·小雅》采薇中云: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柳枝依依中已經隱著幾分故人羈旅、遊子遠行的憂思,而據史冊載,折柳贈別之俗,始於漢代。這裡有兩個寓意:一是柳的適應性強,用它送給友人以喻無論漂泊何處都能枝繁葉茂;二是“ 柳” 與“ 留” 諧音, 折柳含有“ 挽留” 之意。
今天看來,也許有人說隨意折取柳枝是對樹木的一種傷害,但古人與植物與大自然之間的親近和崇敬,卻不僅使植物物種進化發展、源遠流長,而且更多了許多精神層面的慰藉和文化上的啟迪。在科技不斷進步,物種卻不斷滅絕的當下,這難道不是更值得我們深思的一件事嗎?
因地域和物候的差異,在我的記憶中好像沒有清明戴柳和折柳贈別的體驗;只記得,小時候柳枝返青,芽苞越來越飽滿時,村里每個角落都會響起這樣調子那樣節拍的柳笛聲。姥爺給我和小妹做的柳笛是小伙伴裡吹得最響,也是最漂亮的,因為姥爺做好柳笛後,還會在上面刻上我的名字和一尾小草魚或一隻小黃雞。有時,小伙伴們也會爬樹折柳條編個柳條帽圈戴戴,不過那是學電影裡的解放軍和小兵張嘎呢。又或者,更多的人會憶起,小時候。柳芽還帶些稚嫩的鵝黃時,就和小伙伴們迫不及待地提籃荷鋤,去河邊擄柳葉回來讓外婆做柳芽餅了吧。
嗯,啃著清香勁道的柳芽餅呀,看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中文名:垂柳
英名: Weeping Willow
科名:楊柳科Salicaceae 楊屬
別名:垂絲柳、垂楊柳、倒垂柳、倒栽柳、柳樹、清明柳
原產地:中國北方
形態特徵:落葉喬木,小枝細長,下垂,淡紫綠色或褐綠色,無毛或幼時有毛。葉狹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楔形,有時歪斜,邊緣有細鋸齒,無毛或幼時有柔毛,背面帶白色;葉柄長6—12毫米,有短柔毛。花序軸有短柔毛;雄花序長2—4厘米,苞片長圓形,背面有較密的柔毛,雄蕊2,基部微有毛,腺體2;雌花序長1.5—2. 5厘米,雌花腺體1,子房無毛,柱頭4裂。蒴果黃褐色,長3—4毫米。花期4月。
柳樹原產自中國北方,其無與倫比的適應性使之成為我國古往今來最普遍的樹種之一。許許多多的鬚根深深地紮在泥土裡,伸向四面八方,緊緊地擁抱大地,為主幹提供豐富的營養。柳樹沒有鬆樹的偉岸挺拔,也不像楊樹那樣正直不屈,但卻有著“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樸實,有著“滿城風絮”的情思,有著“碧玉妝成一樹高”的清麗,更有著“萬條垂下綠絲絛”的儀態。
柳芽:淡紫綠色或褐綠色,覆柔毛,基部楔形。
柳花垂下如椹形,柳蕊淡黃色,古人亦謂之“柳筍”。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柳葉狹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頂端漸尖,邊緣有細鋸齒。
柳花熟,子為飛絮,隨風起,狀如飛雪。
【民俗用途】
清明插柳戴柳之俗:清明一霎又今朝,聞得沿街賣柳條。相約比鄰諸姊妹,一枝斜插綠雲嬌。清詩人楊韞華的幾句詩把這一民俗描繪得準確自然、恢諧有趣。插柳的風俗有說是為了紀念家事祖師神農氏的,但《齊民要術》言:『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清明又是中國三大鬼節之一,而柳“斷植之更生,倒之亦生,橫之亦生,生之易者,莫如斯木”的神奇的能力更為古人所崇拜,成為他們所追求的“死而復生,永生不死”的象徵。於是,正值柳條發芽的清明時節,人們在房檐上、出行的車馬上插上柳條,女子的頭上,兒童的衣襟上也都別上青茜可愛的嫩柳。充滿靈性的柳枝即可以避邪祭祖,初春悅目的新綠更具天天向上,長命百歲的意向,所以成為古代人們喜聞樂見的裝飾物。圖左選自王弘力新繪《古代風俗百圖》 。
柳芽餅和涼拌柳芽:中醫認為柳芽味苦、性涼,可清熱、透疹、利尿、解毒。柳芽既可用於泡茶,也可用於入饌。清明食柳芽也成為一些地區的民俗特色。柳芽餅,是將洗好的柳芽,在砧板上切得細碎,然後用手擠出汁液,摻入麵粉裡,攤成薄餅食用。涼拌柳芽,是將柳樹枝條上剛長出兩三片新葉的嫩芽摘下來,去除雜質,洗乾淨,放在沸水中焯透,再用涼水浸泡後,將涼透的柳芽撈出淋以香油、老醋,拌以蒜泥,撒上適量精鹽,拌勻,即可食用,青綠鮮嫩,味美爽口。
折柳贈別之俗:折柳贈別的風俗,據說始於漢代,古代長安灞橋兩岸,堤長十里,一步一柳,離開的人多到此地惜別,因“柳”與“留”諧音,以表示挽留之意。同時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親人離別去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像柳很快地生根發芽,舒枝散葉。寄託著對友人的美好祝愿。正是“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代詩人王維送別名作,千百年來為人們傳誦不衰。
以柳喻女子柔媚之美:因為柳樹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生殖力,古代人最初對柳樹執以宗教般感情,之後漸漸衍生出以柳喻女子柔媚之美,“柳眼梅腮春心動,芙蓉如面柳如眉”。文人墨客於柳絮飄渺中,更盡顯其柔美之意。現在人們還常以柳喻美女裊裊婷婷的長發、婀娜的腰肢。
觀音淨瓶柳絲長 :《西遊記》中,孫悟空在五莊觀拔倒了人參果樹,眾神仙束手無策,最後是南海觀音出場,拿著淨瓶柳枝在人參果樹上撒了一點水,那樹就活過來了。可見這淨瓶柳枝竟擁有如此神奇的法力。因為寫民俗植物-柳這個專題,讓我想起了西遊記這個情節,想起了觀音天天捧在手心的白瓶子,插的也是柳枝。是呀,為什麼不插梅蘭竹菊、荷蓮桂榴,偏偏是一枝柳條呢?網上一查,原來如此:首先我們看到的那個白瓶,叫“淨瓶”。“淨”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清潔的意思。 淨瓶貯水,用以淨手,亦可求咒聖水治病或灑淨,楊柳則為“齒木 ”,古人刷牙,都用柳枝。隋唐時期的《處台秘要》中載有“每朝楊柳枝咬頭軟,點取藥揩齒,香而光潔。同時柳條其柔順之態,又像徵觀世間菩薩恆順眾生、慈悲救度,常有“楊枝淨水”之說。這又讓我想小起小時候看的動畫片《三個和尚》,那三個拔去柳枝,搶著喝淨瓶之水的和尚,難怪觀音菩薩要託大火來點化他們呢:)
圖左選自道光綺春園射柳圖;圖右選自王弘力新繪《古代風俗百圖》
射柳之戲:端午祈雨置天棚,樂園東南柳色青。分朋賽射柔條斷,贏得神箭譽滿營。《遼史·禮志》載:契丹族為祈雨,進行射柳活動。先置百柱天棚,後奠先帝。皇帝、親王、宰執依次射柳;敗者向勝者進酒。第二天植柳天棚東南,子弟射柳三日。雨下,賜賞。後金代、明代皆有射柳之俗。而清滿族人的射柳習俗就是其先祖女真、契丹的遺存,《金史本紀太祖》載收國元年(1115年)五月“甲戍,拜天射柳。故事,五月五日、七月十五日、九月九日,拜天射柳,歲以為常。”今東北地區出土的大量文物中也可發現女真人及先祖崇拜柳樹,如在石器上經常雕刻柳葉花紋,箭頭骨針也製成柳葉的形狀。
康素爱萝的歌声 consuelo's » Blog Archive » 『中华民俗植物考』之三:柳 (Chinese Weeping Willow) - https://goo.gl/KAUFtc
-------------------------------------
清明紅棗糕原名“子推燕”
晉國賢臣介子推,“割股奉君”,隱居“不言祿”,深得世人懷念,死後葬於介休綿山。晉文公重耳深為愧疚,遂改綿山為介山,並立廟祭祀,由此產生清明節前的“寒食節”。北方地區用酵糟發麵,夾棗蒸食。他們還習慣將棗餅製成飛燕形,用柳條掛在門上,以紀念介子推的高尚品質,故名“子推燕”。做成燕狀的棗糕不但有意義還好吃。現在改良的紅棗糕是用烤箱做的一道健康小點心。
原料需去核棗50克、牛奶60克、雞蛋4個、鹽3克、紅糖150克、低粉150克、泡打粉5克、色拉油100克。大棗泡開切小丁,泡在奶裡。雞蛋紅糖打勻後快速打成濃稠狀,加牛奶棗,打勻;加色拉油慢速打勻,篩入低粉和泡打粉打勻,放入模具。烤箱190攝氏度下火烤20分鐘後上下火烤20分鐘就大功告成了。
製作「草仔粿」作為掃墓祭祖供品,而在埔里的中部平埔各族群,卻有一種流傳於族群間的特殊美食,稱為「按拉粿」,據地方耆老口述為現代草仔粿包裝方式的演化。
按拉粿是至今埔里許多聚落的族人都會在祭祖前製作的傳統美食,是將一種名為「刺殼仔」的植物搗碎並與糯米漿攪和瀝去水分後,放在月桃葉或芎蕉葉上,然後將兩側葉片按壓,包覆成長方形狀,放到蒸籠裡去蒸,蒸熟後的粿會呈現淡綠色,且有濃郁草香。
雖然在埔里地區河洛話的說法一般通稱為「按拉粿」,但在各族群語言中卻有各自詮釋;例如道卡斯族將粿稱為「hinpu」,巴宰族稱為「umu」,而巴布拉族則稱為「tutu」。
早期埔里地區族人大部分生活並不富裕,因此族人能吃到「按拉粿」機會並不多,通常是在一年當中舉辦祭典時才有機會能夠品嚐按拉粿,然而真正按拉粿的傳統作法在食材採集和處理過程中十分繁複,加上當代許多年輕族人旅外生活,失去傳承和學習的環境,耆老也逐漸凋零,使如此特殊的傳統飲食文化面臨斷層,能看到按拉粿的機會也越來越少。
Facebook https://bit.ly/3TWWvNe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