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欄
facebook 姜太公廟

祭武聖-周朝武成王姜尚為武聖/劉邦祭孔圖: 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經過魯地,首開皇帝祭孔的先河/1952年,在臺灣由政府規定於孔子陽曆生日九月二十八日舉行釋奠典禮/(1530年),孔子被尊為至聖先師/關公(1590年)加封帝號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JDCQdw
武廟文化節/第一代武聖-姜太公/第一代文聖-周公/台灣國家祀典武廟1665年/武廟之冠運城解州關帝廟/解州關帝廟是全球武廟之冠-廟於隋開皇九年(589年)創建,宋朝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重建,後屢建屢毀,現解州關帝廟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後重建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m68lfU
全台第一所共立幼稚園+台南市教育界發起在祀典武廟內設立全台第一所幼稚園遺址立碑紀念+「蔡夢熊與台南共立幼稚園」檔案+「台南共立幼稚園」,並於一八九七年在城內的關帝廟火神廳開園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ALgUjN
敬字亭/臺南祀典武廟旁惜字亭事件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Vslsuy

武廟文化節/第一代武聖-姜太公/第一代文聖-周公/台灣國家祀典武廟1665年/武廟之冠運城解州關帝廟/解州關帝廟是全球武廟之冠-廟於隋開皇九年(589年)創建,宋朝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重建,後屢建屢毀,現解州關帝廟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後重建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m68lfU


台南》祀典武廟祭典 廟方盼明年由中央接手
祀典武廟爭取春秋祭典恢復由中央主祭。(記者劉婉君攝)
台南》祀典武廟祭典 廟方盼明年由中央接手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AtihfY
2020/06/01 05:30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祀典武廟預計明年恢復中斷多年的春祭,昨天並向內政部長徐國勇提出,爭取恢復秋祭大典由中央主辦。徐國勇表示,國家祭典須由行政院核定,也允諾廟方,將會出席九月卅日的秋祭大典。
自前年起 廟方爭取由中央主辦
廟方說,祀典武廟原為官方祀典廟宇,原本春、秋二祭均由政府官員參拜,後來春祭因故中斷,台灣省政府時期,秋祭則由台灣省長擔任主祭,但廢省之後就改由市府辦理,廟方自前年開始,爭取恢復以前的傳統,希望由中央主辦祭祀,去年三月總統蔡英文蒞廟揭匾時,也曾向小英反映,希望春祭將自明年起復辦。
徐國勇允諾再向中央叩關、詢問
徐國勇昨天南下永康區視察滯洪池工程,隨後並到祀典武廟及鄭成功祖廟參拜。徐國勇說,蔡英文總統到祀典武廟參香時,曾表示會與相關單位研議,他也會協助將此案向上呈報。
徐國勇指出,祀典武廟是國定古蹟,也是地方的信仰中心,但國家祭典必須由行政院核定,不是他說了算。廟方有此需求會上報,是否列國家祭典,他認為,中央有中央的考慮,但答應今年武廟的秋祭將會出席。
台南目前有鄭成功中樞祭典,由內政部長擔任主祭,雖曾中斷兩年,改由台南市長代表,去年又重新恢復,徐國勇已連續兩年參加。他說,四月在中樞祭典上曾向開台聖王祈求消弭疫情,如今國內疫情穩定,昨天再到鄭成功祖廟上香還願。
台南》祀典武廟祭典 廟方盼明年由中央接手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AtihfY

2022-01-25_200238

 


台南市大小關帝廟在文獻中的里坊釐辨PDF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Gw5xbjzpesAL8m8cIAPJ-sV2dIWeWTY7


瘞毛血--此儀式意義在於毛血之埋兼有德仁歸藏之義

瘞毛血
     祭典太牢之毛血,「毛以告物,血以告殺」,預儲於盤中,由執事者恭謹捧舉,自大成殿降階過庭,經儀門、出櫺星門,當門之偏西掘土埋之,以示誠敬,埋西邊乃因西邊屬金,主肅殺。今太牢改為素太牢,此儀式主要是用以存古禮之意,此儀式意義在於毛血之埋兼有德仁歸藏之義。 中華民國文化部 孔廟文化資訊網
中華民國文化部 孔廟文化資訊網 http://bit.ly/2nRgn8f


亦稱“ 瘞血 ”。古時祭宗廟和孔廟的一種儀式。在正祭前一天殺牲口,用部分毛血貯放于凈器中,當正祭時,贊禮官唱“瘞毛血”,由執事者捧毛血瘞于坎中。

《通典·禮三》:“是以《三禮義宗》等并云:……祭地以瘞血為先,然后行正祭。”《宋史·禮志一》:“又請南北郊先行升煙瘞血之禮,至薦奠畢,即如舊儀,於壇坎燔瘞牲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壇》:“[贊]瘞毛血。迎神,參神,伏俯,興。”

百科解釋:    
瘞毛血,是一個漢語詞語,亦稱“ 瘞血 ”。
-----------------
瘞毛血
     祭典太牢之毛血,「毛以告物,血以告殺」,預儲於盤中,由執事者恭謹捧舉,自大成殿降階過庭,經儀門、出櫺星門,當門之偏西掘土埋之,以示誠敬,埋西邊乃因西邊屬金,主肅殺。今太牢改為素太牢,此儀式主要是用以存古禮之意,此儀式意義在於毛血之埋兼有德仁歸藏之義。
--------------------
瘞毛血詞語解釋
解釋
1.亦稱"瘞血"。2.古時祭宗廟和孔廟的一種儀式。在正祭前一天殺牲口﹐用部分毛血貯放於淨器中﹐當正祭時﹐贊禮官唱"瘞毛血"﹐由執事者捧毛血瘞於坎中。
-------------------------
1.亦稱"瘞血"。2.古時祭宗廟和孔廟的一種儀式。在正祭前一天殺牲口﹐用部分毛血貯放於淨器中﹐當正祭時﹐贊禮官唱"瘞毛血"﹐由執事者捧毛血瘞於坎中。
瘞毛血(瘞毛血)
拼音 yì máo xuè 
注音 ㄧ ˋ ㄇ ㄠ ˊ ㄒ ㄩ ㄝ ˋ
----------------------
瘞毛血(瘞毛血)
詞語解釋
古時祭宗廟和孔廟的一種儀式。在正祭前一天殺牲口,用部分毛血貯放於淨器中,當正祭時,贊禮官唱“瘞毛血”,由執事者捧毛血瘞於坎中。 [1]  《通典·禮三》:“是以《三禮義宗》等並云:……祭地以瘞血為先,然後行正祭。”《宋史·禮志一》:“又請南北郊先行升煙瘞血之禮,至薦奠畢,即如舊儀,於壇坎燔瘞牲幣。”清孔尚任《桃花扇·拜壇》:“[贊]瘞毛血。迎神,參神,伏俯,興。

​​​​​​​


祀典武廟

File:台南祀典武廟.jpg

祀典武廟創建於明永曆年間,主祀武聖關公,俗稱大關帝廟:清雍正五年(西元一七二七年)奉旨列入祀典,故又稱祀典武廟。
祀典武廟三進深邃,山牆渾厚宏偉,連成一氣;燕尾馬背、飛簷翹脊的造型或尖或圓、或緩或聳,高低起伏,呈現線條之美;石鼓石礎雕造精美,木雕構材典雅細緻;古匾古碑亦多,以清代咸豐御匾「萬世人極」與乾隆年間「大丈夫」匾、重修碑記最著名。正殿香火裊繞,虔誠篤敬:三代廳肯定尊長教化,觀音廳祥和肅穆;西社供奉文昌帝君為府城文人酬唱之所,振聲社絲竹悠揚,雅樂與古蹟長在
位置(地址) 台灣.台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229號
台灣祀典武廟,位於台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229號,俗稱大關帝廟,屬於一級古蹟

 「祀典武廟」的圖片搜尋結果

唯一官建武廟,雍正五年(西元一七二七年)列為祀典,每年春秋兩祭,是全省關帝廟之冠。原來武廟相傳為寧靖王府的一部分,現在規模是康熙末年重修,於雍正年間晉升為官方祀典廟宇後,每十年整修一次,故能保持完好。日據時期拓寬永福路,因尊重民意,不得拆廟,故有今日永福路「突兀」的現象。
祀典武廟分三進,依勢而建,壯麗的廟門上不繪門神,而以凸出的門釘代之,這是因為列入祀典廟宇才有此殊榮。門坎甚高,不易跨越,據說是因為古時不准婦女入廟之故。
廳內兩側壁上嵌有許多石碑,可藉以探究祀典武廟的歷代沿革,其中「重修郡西關帝廟碑記」是乾隆五十四年(西元一七八九年)府知事楊廷理所書,詳載林爽文之變時,武聖關公種種顯靈之事,碑上方有雙龍抱珠圖浮雕,是極珍貴的古物。
祀典武廟 一級古蹟 現址︰永福路二段二二九號
祀典武廟的門廳到正殿間有一天井,地鋪花崗石,在正殿拜埕位有一大型階石,上有龍紋浮雕,雕工樸拙,是乾隆末年的古物。
正殿屋頂很高,四角的木柱是百年福杉,至今仍屹然矗立著,神龕上方有一匾曰︰「萬世人極」,筆法雄偉,是康熙年間留下的古物。正殿後面是三代廳,奉祀武聖三代祖先,後殿西側是觀音廳,廳旁是西社,供奉文昌帝君。昔日府城有東、西、南、北四社,今僅存西社而已,這裡曾是府城文人雅士聚會之所,近日則有南管振聲社成立,悠揚絲竹,尚可追思一二。觀音廳後方有一小院,古木、小橋、流水、靜謐怡人。
祀典武廟 坐落於赤嵌樓南側,永福路與民族路交會口上,奉祀武聖關羽,俗稱「大關帝廟」。是台灣唯一列入官方祀典的關帝廟,位居全省關帝廟之首。無論就歷史地位、文化價值來說,祀典武廟都足以與號稱「全台首學」的孔廟分庭抗禮。堪稱台灣地區建廟最早、文物最豐、格局最壯偉,和地位最尊崇的台閩地區一級古蹟。
歷史悠久,西元1665年(明永曆19年),鄭經興修四廟於台南, 其中建關帝廳、佛祖廳於承天府署(今赤嵌樓)之南,正是祀典武廟前身。西元1690年(清康熙29年)重修整建,大致底定今日格局。 日治後,由於政治變遷,武廟不再列入官方祀典。1906年,日人為拓寬永福路,計劃拆除武廟。六條街商家群起抗爭,日人不得不妥協,繞道而行。由此也可見武廟在台南民眾心中的分量。光復後,武廟雖一度被駐軍佔領,卻仍維持崇高地位。民國72年被列為一級古蹟後,開始規劃整修。83年底完工,重現昔日雄風,顯得更為壯麗巍煥。
坐北朝南的祀典武廟,正身建築為3進3開間,門面窄而進深狹長,格局莊嚴,具有一氣呵成,簡潔明快的特色。其中,第一進的三川門後設初拜殿;第二進的正殿前又設有拜殿。這種「雙拜殿」的格局配置,是台灣地區僅見的。整體而言,祀典武廟格局完整,殿宇高大厚重,緊鄰永福路一側的山牆,氣勢宏偉,屋脊構畫之天際線,起伏有致,顯現台灣廟宇早期建築風格。 廟內文物豐富,除御匾「萬世極人」外,「文武聖人」「至聖至神」等,均為府城名匾。細部木石雕飾也十分細膩動人。有趣的是,雕飾題材多半以動植物與自然紋樣為主,武場人物較為少見。據說,這可能是因為忌諱在「關公面前耍大刀」的緣故。

「祀典武廟」的圖片搜尋結果「祀典武廟」的圖片搜尋結果1039799640_l1039800930_l  

祀典武廟 @ 米客相機日記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51e49P

「祀典武廟」的圖片搜尋結果

臺 南 市 中 區 永 福 路 二 二 九 號 ( 民 族 路 口 )
[ 創建年代 ] 明 永 曆 年 間
祀 典 武 廟 , 俗 稱 大 關 帝 廟 , 在 赤 嵌 樓 南 側 , 與 臺 南 市 之 文 廟 並 稱 為 臺 灣 地 區 保 存 最 完 整 、 最 壯 麗 之 古 廟 。
本 廟 建 於 明 鄭 時 期 , 與 寧 靖 王 府 邸 相 鄰 。
現 今 規 模 為 康 熙 末 來 所 建 , 雍 正 五 年 ( 西 元 一 七 二 七 年 ) 列 入 祀 典 , 故 稱 祀 典 武 廟 , 每 年 春 秋 兩 季 祭 以 太 牢 , 是 為 臺 灣 地 區 關 帝 廟 之 冠 。
祀 典 武 廟 採 用 狹 長 式 的 形 態 , 前 殿 樑 下 高 懸 康 熙 年 的 「 文 武 聖 人 」 , 乾 隆 年 的 「 大 丈 夫 」 , 和 嘉 慶 年 的 「 人 倫 之 至 」 等 巨 匾, 牆 邊 又 嵌 有 古 碑 兩 座 。
祀 典 武 廟 正 殿 剖 面 示 意 圖 , 正 殿 部 分 使 用 雙 層 屋 頂 是 其 特 色 。
1.天井
2.御路
3.山牆
4.拜殿捲棚頂
5.斗栱
6.下簷
7.上簷
8.壁鎖
9.雙龍拜塔

b2207042b2207041  i010001_1462880828  

祀典 武廟開運能量香火袋-硃砂紅 - PChome 購物中心 - https://goo.gl/MziL7F

台南武廟:[2014台南行] 台南祀典武廟~大驚!原來這裡有香火鼎盛的月老廟
 
說到台南武廟就會聯想到是拜關公的廟
不過同行友人卻說來這裡一定要拜個月老的
半信半疑的我就跟著她去瞧瞧了
 
走進武廟有一面皇牆
台南武廟:[2014台南行] 台南祀典武廟~大驚!原來這裡有香火鼎盛的月老廟
這可是乾隆皇帝御賜的呢
歷史超悠久的啦
 
當我們開始要點香祭拜時
才發現這間廟拜一輪要點19支香
台南武廟:[2014台南行] 台南祀典武廟~大驚!原來這裡有香火鼎盛的月老廟
可以說是規模很大的廟
提醒大家有兩個拜拜的殿堂在廟外旁的小殿喔
台南武廟:[2014台南行] 台南祀典武廟~大驚!原來這裡有香火鼎盛的月老廟
 
當我們逛到月老廟這區時
明顯發現小小的一區卻擠滿了人
而這小小的月老廟裡可說是有許多祈求姻緣的方法呢
 
首先是許願瓶
台南武廟:[2014台南行] 台南祀典武廟~大驚!原來這裡有香火鼎盛的月老廟
台南武廟:[2014台南行] 台南祀典武廟~大驚!原來這裡有香火鼎盛的月老廟
有姻緣的寫姻緣錄沒姻緣的則填寫許願卡
台南武廟:[2014台南行] 台南祀典武廟~大驚!原來這裡有香火鼎盛的月老廟
寫完後將填寫內容默念給月老聽
香爐上順時鐘繞三圈後放至吊瓶處就完成囉
 
另外還可以寫信給月老
台南武廟:[2014台南行] 台南祀典武廟~大驚!原來這裡有香火鼎盛的月老廟
信箱分為普件和急件
感覺急件信箱已經要塞爆了呢XD
這裡提供了信紙和信封
迷你版的size好可愛喔
台南武廟:[2014台南行] 台南祀典武廟~大驚!原來這裡有香火鼎盛的月老廟
話說我也提筆寫了信給月老
不過我不貪心只頭了普件台南武廟:[2014台南行] 台南祀典武廟~大驚!原來這裡有香火鼎盛的月老廟
台南武廟:[2014台南行] 台南祀典武廟~大驚!原來這裡有香火鼎盛的月老廟
 
月老公姻緣袋只要投入油香金
就可以領取一個自己喜歡的姻緣袋囉
台南武廟:[2014台南行] 台南祀典武廟~大驚!原來這裡有香火鼎盛的月老廟
 
這裡很特別的是除了姻緣線外還有姻緣粉呢
台南武廟:[2014台南行] 台南祀典武廟~大驚!原來這裡有香火鼎盛的月老廟
如果是要求男友直接向月老拜拜即可
但如果是要求姻緣而且不用筊杯向月老拜完後
就可以領取姻緣線和姻緣粉了
 
 
原來武廟裡有一間這麼厲害的月老廟
推薦想求姻緣的人一定要來這裡走走喔
 
而且這間廟的氣氛很棒走完一圈廟
心情也會覺得很好呢
台南武廟:[2014台南行] 台南祀典武廟~大驚!原來這裡有香火鼎盛的月老廟
 
附帶一提這裡考生也很適合來喔
提供了祈願單、御守和文昌筆
 
台南武廟:[2014台南行] 台南祀典武廟~大驚!原來這裡有香火鼎盛的月老廟
不過倒是提醒考生還是別臨時抱佛腳喔
 
台南武廟:[2014台南行] 台南祀典武廟~大驚!原來這裡有香火鼎盛的月老廟
 
推薦指數*****
 

地址:臺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229號(赤崁樓對面)

----------------------------------

祭武聖恐怕是-武八佾,非祭孔文八佾https://goo.gl/GbgnZA


台南市各界30日於祀典武廟舉行秋祭武聖大典,由市長賴清德擔任正獻官主祭,典禮儀式全依循古禮進行,以表彰武聖關公忠孝節義的精神及後世子孫對武聖公的尊崇。
祀典武廟秋祭大典開始後,啟扉、排班、班齊、執事者各執其事,接著樂舞生、糾儀官、陪祭官、正獻官各就其位、瘗毛血、迎神;正獻官、陪祭官面向大門全體肅立行三鞠躬禮;上香、奠、帛、爵行初獻禮,讀祝文時眾官皆禮;然後行分獻禮、亞獻禮、終獻禮、飲福受胙、徹饌、送神,全體行三鞠躬禮,望燎、眡燎、復位、闔扉、禮畢,樂舞生退班,禮成,典禮歷時近1小時。
祀典武廟創建於明朝永曆年間,主祀武聖關公,俗稱大關帝廟,清朝雍正5年奉旨列入祀典,故又稱祀典武廟。廟內古碑古匾眾多,以乾隆年間的「大丈夫」匾額最為著名,與忠義路天壇的「一」字匾、青年路府城隍廟的「爾來了」匾及竹溪寺內的「了然世界」匾號稱台南「四大名匾」
秋祭武聖典禮儀式依循古禮進行,場面莊重嚴肅,表彰武聖關公忠孝節義的精神。祭典依啟扉、排班、班齊、執事者各執其事進行;賴清德偕同臺南各界代表行初獻禮、亞獻禮、終獻禮,以及分獻禮等流程,全程約一小時。
根據資料記載,祀典武廟建於鄭氏時期,坐北朝南,是一座縱深式配置的三開間三進兩廊式閩南式建築,正對永福路,背倚民族路,左側朱色山牆立於路旁,屋坡由前而後,依各般的高度呈起伏的變化,造型美觀,是台灣國定古蹟之一。
秋祭武聖祭祀大典今9/30日晨6點45分於祀典武廟舉行,由台南市長賴清德擔任正獻官主祭(實習記者蘇福全攝)
--------------------------
官方舉辦的「祭典」,不同於庶民文化約定成俗的「民俗」,有其特定的舉辦目的、對象及地點。依《安平縣雜記》的記載,祭祀典禮有官民之分,其中官祭又有上祀、中祀、群祀之分,上祀設樂備物,中祀祭以太牢、群祀祭以少牢;就台灣而論,先師孔子廟、文昌廟、武聖關帝廟,均屬上祀;天后宮是中祀,其餘如風神廟、興濟宮、延平王祠、名宦祠、鄉賢祠等廿多處的廟、壇、祠等,均為群祀。
如此看來,祭孔、祭武聖當屬官祭無疑,但目前兩祭典在台南市政府內卻「沒人管」,豈不怪哉?前者春、秋二祭,曾幾何時已切割為春祭屬文廟管委員舉辦(今改為孔廟文化基金會)、秋祭才是市府舉辦,但今年就連秋祭,文化局都否認是市府舉辦,公開對外發布是由孔廟文化基金會主辦,祭孔官祭的歷史悄悄劃下句點;雖說孔廟文化基金會由市長擔任董事長,董事成員也不乏由市府官員擔任,具濃厚的官方色彩,但意義與本質上終究與「官祭」不同。
祭武聖更妙,既非市府文化局、民政局辦理,也非廟方主導,彷彿協助禮樂進行及祭品準備的以成書院才是主辦單位一樣,更顯荒謬。
維持官祭傳統 宜建立制度
台南市要做為「文化首都」,如何展現城市的文化內涵,傳統祭典的何去何從,不能不關注,尤其台南市政府常自詡台灣過去有二、三百年的歷史是以府城為首都,對「傳統祭典」的存在,態度更不能隨便。
其中首要釐清的,就是傳統祭典的定位問題;傳統祭典在台南,是除了古蹟之外,另一個足以顯現台南曾是全台首府的重要見證,有其象徵意義,如果要繼續維持「官祭」傳統,則在市府組織架構中就應要有相對應的負責單位、有預算編列,不能把祭典籌備工作丟給以成書院視為理由所然,一副無關市府、置身事外的心態,宜該建立一套辦理機制,將祭典制度化辦理。
如果認定民間化也無妨,改由孔廟基金會或祀典武廟舉辦,也該事先透過文獻委員審查程序,針對民間化是否有違傳統性及「降格」等問題進行討論,取得共識,不能任由現今不清不楚的局面繼續因循下去;甚至在六○、七○年代,台南祭孔不乏多次是由省政府主席主祭,如今官祭祭孔傳統要民間化,是否可以由市府說了算?
其次,傳統祭典歷經時代的變遷,到底改變了多少、又保留了那些?也有必要進行了解,才能針對「傳統祭典」在現在要以什麼面貌存在及進行傳承加以釐清,如祭武聖的分獻禮該什麼時候進行?祭典名稱數十年多來沿用「公祭」字眼恰不恰當?春祭武聖的傳統需要不需要恢復,還是維持現今一年一度秋祭就好?祭孔(祭武聖也一樣)使用真牛、真豬、真羊與現今動物保護觀念的矛盾等,凡此種種,都值得探討、推敲。
官祭祭典列民俗 待商榷
隨著台南市政府已將台南孔廟「大成至聖先師釋奠典禮」列市定民俗,並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青睞,在今年秋祭大典時邀委員到現場展開進一步登錄為「國定民俗」評估作業後,到底現行文化資產保存法如何看待「傳統祭典」,格外引人好奇。
依文資法所稱「文化資產」,是指具有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等價值,並經指定或登錄的資產,包括古蹟、歷史建築、聚落、遺址、文化景觀、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古物、自然地景等;「祭典」列入「民俗」之內,對於台南至今保有的祭孔及祭武聖兩傳統祭典來說,就顯得格格不入。
畢竟官祭祭典與民間約定成俗的信仰祭典有別,後者登錄為市定或國定「民俗」固然順理成章,但硬把官祭祭典也視為「民俗」,恐怕就值得商榷,與一般社會大眾對「祭典」的認知有差距,凸顯現行文資法對「無形文化資產」的認定仍有不足之處。
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長林韋旭分析,現行文資法所指出的「民俗及有關文物」,係指與國民生活有關之傳統並有特殊文化意義之風俗、信仰、節慶及相關文物,在施行細則中,對「信仰」的解釋確實包括祭典儀式在內,但此定義中的「祭典」過於統籠,無法區別是一般寺廟信仰的祭典還是傳統的官祭祭典,確有值得商榷之處。
他坦言,現行文資法對「無形文化資產」的認定,只有「傳統藝術」及「民俗及有關文物」,在實際作業中確有些是難以適用之處,如常民生活記憶的保存,就難以歸類,目前文化部已展開修法,會針對這些無形文化資產的尷尬處境進行反映。
曾提報九豬十六羊列「市定民俗」並獲得審查通過登錄,台南市文獻委員鄭道聰也認為,「民俗」與節令有關,時間到了,民間就會自發性辦理,其「祭典」與政府為了特定目的而舉辦的「祭典」當然有所不同,政府為了鼓勵民俗的保存,將民俗祭典予登錄,列在「民俗」項下無庸置疑,但若將官祭祭典也視為「民俗」,就值得推敲了,是否妥當,他贊成不妨開會討論。
消失祭典復辦 可行
444
與「大成至聖先師釋奠典禮」列為市定民俗有關的另一個有趣思考是,當有形的文化資產,如原林百貨店,在閒置多年後,可以透過修復再現風華,則無形文化資產,如傳統祭典,是否能比照辦理,復辦已消失了的傳統祭典?
尤其在鹿耳門天后宮傳承古禮,舉辦送迎神儀典多年終於提報登錄成功,在今年初正式公告為台南市定民俗之後,更凸顯復辦祭典不是不可以,而是要不要做的問題,如果民間都可以做得到,為何官方不行?
例如迎春古禮,台南市文獻委員會顧問謝碧連就主張應予恢復,雖說這是舊時社會的祭典,但農業至今仍是台南市重要的經濟動脈,也是除了文化資產之外另一個城市特色,如能在東門城恢復舉辦這項古禮,既能表達市府對農業的重視,又具有承先啟後及活化古蹟的歷史意義。
站在觀光的角度,台南市文獻委員詹伯望也認同,復辦祭典並無不可,可以告訴觀光客,這城市有何四季古祭典,值得前來觀光、感受,體驗台南與其他城市不同的古都特質與文化魅力。
現代祭典便宜行事 荒腔走板
 早年台南市政府將七月廿日訂為各界公祭明寧靖王從殉五妃祭典的日子,不知從何時起已悄悄消失,只能從老照片中見證過去這段歷史;廟內由市長主祭,廟外則有各界及學生與祭。
 傳統官祭祭典在市府內部淪為「沒人管」,現代祭典的處境也不好到那裡去;依《台南市志》人民志禮俗篇的記載,過去台南市每年的固定祭典,分別有:三月廿九日台南市各界在忠烈祠行春祭革命先烈及陣亡將士殉難官兵典禮。四月五日各界代表在忠烈祠舉行遙祭黃陵典禮。四月廿九日中華民國各界紀念鄭成功復台及春祭典禮,在延平郡王祠舉行,由內政部長主祭。七月廿日各界在五妃廟舉行公祭明寧靖王從殉五妃典禮。八月廿七日各界在延平郡王祠舉行紀念民族英雄鄭成功誕辰暨秋祭典禮。九月三日各界公祭革命先烈暨陣亡將士典禮,在忠烈祠舉行。九月廿八日各界紀念至聖先師孔子誕辰釋奠典禮,在全台首學(孔子廟)舉行。九月三十日各界公祭武聖典禮在武廟舉行。
 其中革命先烈暨陣亡將士祭典屬國家祭典,各地忠烈祠每年分別在三月廿九日青年節及九月三日軍人節舉行春、秋兩次國殤,以紀念包括國民革命先賢先烈、日據抗日烈士等在內,為中華民國殉職並有重大忠貞事蹟的官兵、警察或人民等;遙祭黃陵典禮也是國家祭典,是為紀念黃帝的功績,表達對民族遠祖的崇敬,在清明節「民族掃幕節」這一天舉行,有慎終追遠、飲水思源之意。
 這兩項祭典在祭祀對象及意義上均不相同,但台南市政府卻將兩者「送作堆」合併辦理,是否適合頗值得商榷,究竟為何「合併」,理由是什麼?令人好奇,如果只是為了便宜行事就將兩祭典合而為一,豈是一個「文化首都」應有的作為?
 鄭成功祭典原在延平郡平祠舉行的春、秋二次,目前除了春祭仍維持由內政部長主祭外,秋祭典禮已經民間化,改由鄭成功祖廟鄭氏宗親會舉辦,地點也改在鄭成功祖廟(原三級古蹟鄭氏家廟)舉行。
 五妃廟的祭典更不知何時已經停辦,文化局在二○○八年悄悄恢復,但僅由文化局人員依一般道教信仰自行祭拜,與昔日由市長主祭的規模差很多。
 這些祭典,都是進入民國以後才有的祭典,至今才幾十年的光陰就已走樣、變調,令人汗顏;台南市政府該思考的是,這城市到底還要不要有祭典?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則祭典該由那個單位、用何形式、呈現什麼樣的文化內涵舉辦?實應全面調查並予以制度化,不能任由祭典如此荒腔走板繼續下去。
 結語:台南的歷史猶如台灣歷史的一頁縮影,明清時期「首都」的光環隨著時代的巨輪走到現代,傳統祭典也好或現代祭典也罷,進入直轄市時代的台南市,如何寫下這一代的台南祭典歷史,有必要對祭典的存在全面的檢討及釐清,以彰文化古都之名。
傳統祭典定位 尋求解套
圖文 黃微芬
前言:台南府城做為開台首府,自古以來便有許多古祭典的記載,時至今日,有的已經消失,有的仍在,但已從官祀改為民間舉辦;到底在台南升格為直轄市的現在,該如何維持傳統祭典?又該如何看待現代祭典的存在?有必要重新檢討及思考。
府城官祭的祭典,依《重修福建台灣府志》的記載,包括有慶賀禮、接詔禮、迎春禮、耕耤禮、救護禮、鄉飲酒禮、鄉約禮、祭社稷禮、祭山川禮、祀先師禮、祭關帝禮、祭龍神禮、祭厲壇禮、祭旗纛禮等多項。
這些祭典各有各的祭祀目的,如「接詔禮」顧名思義是舊時接官亭舉行的宣讀及捧詔的古禮;在東門城外春牛埔舉行的拜芒神及春牛的「迎春禮」,則與舊時農業社會,在立春時慶賀一元復始、春耕順利有關;鄉飲酒禮是為了申明朝廷之法、敦序長幼之節;鄉約禮是宣達朝廷頒布的聖諭,以廣教化而舉辦;祀先師禮及祭關帝禮分別以文、武聖為對象,以彰儒學及忠義。
這些傳統祭典,走過日據來到民國,目前在台南府城,除了祭孔及祭武聖仍繼續維持以古禮儀式進行外,其餘都已蕩然無存,消失於歷史中。
就時代變遷的角度來看,傳統祭典隨著祭典場所的消失或不合時宜而不復存在,可以理解,但對於仍然保留下來的傳統祭典,現今社會究竟應如何看待,值得嚴肅以對,特別台南因歷史、文化的特殊性而升格,對傳統祭典的存廢更應謹慎思考。
----------------------
台南市各界秋祭武聖大典30日上午7時於永福路祀典武廟舉行,由市長賴清德擔任正獻官主祭,典禮儀式全依循古禮進行,並由成功國小學童擔任六佾舞舞生。
祀典武廟秋祭大典,祭典開始後,啟扉、排班、班齊、執事者各執其事,接著樂舞生、糾儀官、陪祭官、正獻官各就其位、瘗毛血、迎神;正獻官、陪祭官面向大門全體肅立行三鞠躬禮;上香、奠、帛、爵行初獻禮,讀祝文時眾官皆禮;然後行分獻禮、亞獻禮、終獻禮、飲福受胙、徹饌、送神,全體行三鞠躬禮,望燎、眡燎、復位、闔扉、禮畢,樂舞生退班,禮成,典禮歷時近一小時。
30日祭祀典禮是由市長賴清德擔任正獻官,武廟委員管理會副主任委員林培火擔任分獻官,南市各機關首長、各界代表、學校校長代表與祭、陪祭觀禮。有文化局長葉澤山、台南市後備指揮官江弘達上校、四四三聯隊邵志群中校、中西區區長黎燕玉及武廟各委員等出席。祭奠禮樂生由全臺首學文廟以成書院院生擔任,六佾舞則由成功國小四十二位學生表演,典禮儀式全遵循古禮進行,以表彰武聖關公忠孝節義的精神及後世子孫對武聖公的尊崇。
祀典武廟創建於明朝永曆年間,主祀武聖關公,俗稱大關帝廟,清朝雍正五年(西元1727年)奉旨列入祀典,故又稱祀典武廟。武廟座落共有三進,山牆渾厚宏偉,連成一器,燕尾、馬背,飛簷翹脊的造型,或尖或圓,或緩或聳,高低起伏呈現了各種線條之美。
廟內石鼓、石礎雕造精美,木雕則典雅細緻,古碑古匾眾多,以乾隆年間的「大丈夫」匾額最為著名,有人將之與忠義路天壇的「一」字匾、青年路府城隍廟的「爾來了」匾及竹溪寺內的「了然世界」匾稱為台南的「四大名匾」。
--------------------------
一年一度的武聖祭祀大典今(30)日在臺灣祀典武廟舉行,由臺南市長賴清德擔任正獻官主祭、武廟管理委員會主委林培火擔任分獻官,率領臺南市政府及與祭的臺灣祀典管理委員會,及各界人士進行秋祭大典,典禮全程依循古禮,行初獻禮、亞獻禮、終獻禮,以及分獻禮等,向武聖關公致上崇高敬意。今日祭祀典禮,在鼖鼓及詩歌齊奏中循序展開,整場禮儀由臺南文廟以成書院院生擔任,立人國小佾生表演六佾舞,場面莊嚴肅穆。典禮結束後,賴市長亦特別頒發佾生證給參與演出的學童。
俗稱大關帝廟的臺灣祀典武廟為國定古蹟,每年皆依例由現任市長循古禮主持秋祭大典,目的在表彰關聖帝君的威武英勇效忠的精神,及其仁義禮智信的人格,並期待後代子孫能傳承文化,延續其優良品德與風範。
今日典禮前先由武廟館理委員會進行三代廳三代祖的祭典,結束後,於早上7點隨即在武廟大殿舉行武聖的官祀秋祭大典,全程近一小時。
"賴清德參加秋祭武聖典禮 依循古禮六佾舞祭祀/台南報導臺南市各界秋祭武聖祭祀大典,昨日上午於臺灣祀典武廟舉行,由台南市長賴清德擔任正獻官主祭,祀典武廟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林培火任分獻官,文化局長葉澤山、中西區區長陳勝楠、空軍四四三聯隊唐志曜上校、臺南憲兵隊洪世詮中校及臺南市後備指揮部王亮峻少校等人分任陪祭官。圖說:臺南市各界秋祭武聖祭祀大典,昨日上午於臺灣祀典武廟舉行,由台南市長賴清德擔任正獻官主祭。(記者鄭德政攝)祭奠禮樂生由臺南">

武聖面前行醫 還好有賴神在

市長賴清德在典禮結束後還回頭關心暈倒的小學生。(記者王捷攝)

2015-09-30  09:12

〔記者王捷/台南報導〕台南中西區的祀典武廟今日早上6時許舉行秋祭武聖典禮,今年依樣由立人國小的學生演出六佾舞,市長賴清德穿著一席古裝參加,和過去一樣典禮冗長又繁複,但賴市長從頭到尾神情自若,不過小學生可撐不住,這次秋祭大典,累倒了三位小學生。

受到少子化的影響,這次的六佾舞一樣有女佾生參加,都是立人國小5、6年級的學生,一開始學生還很興奮,穿上古裝後都依然嘻嘻,直到進入正殿後開始跳起佾舞,學生才收起笑容。

典禮中主祭官賴市長出入正殿,但小學生全都待在正殿裡,跳了大約近一個小時的佾舞,由於殿內有牲禮,又煙霧繚繞,學生在運動服外又罩著古裝,這時一名黃姓女童突然臉色蒼白倒地,接著吳姓女童也撐不了多久,就跟旁邊的同學說自己不舒服,被帶離隊伍中。

正當快結束時,王姓男學童突然不支倒地,面部著地痛得他立刻驚醒,賴清德也看見這個騷動,立即箭步上前,輕撫男童的背部,直到男童沒有大礙才將典禮完成。有在旁觀看得民眾說還好有賴神在,另外也有民眾說,應該是正殿內空氣比較不流通,加上悶熱才會暈倒。

相關影音

 

有民眾猜,正殿內空氣比較不流通,加上煙霧繚繞又有牲禮才導致小學生在跳佾舞時身體不適。(記者王捷攝)


今年的秋祭典禮由立人國小的學生演出六佾舞,今年還是一樣有女佾生參加。(記者王捷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