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巾文化/背帶/嬰兒揹巾/搖籃揹法/「rebozo」墨西哥「踞織機」織布/「襁褓」又稱背兒帶,可讓母親或照顧者空出雙手/最代表墨西哥風情的傳統服飾,也是最耀眼的流行配件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qhbSi4
【育兒教學】多元揹巾,採買該跟著流行走? – 媽媽經|專屬於媽媽的網站 - https://goo.gl/7F9Skm
【育兒教學】多元揹巾,採買該跟著流行走?
流行趨勢總是被牽著走,而引領流行的往往就是業界領導的品牌商,他們決定著下一季流行的顏色或是明年即將火紅的神器;流行會讓主流大眾久而久之就認為當下的流行才對,但關乎嬰兒安全的商品,銷售廠商與消費者是否都應該更謹慎?
嬰兒揹巾並不只是個攜帶器具、或外出背包,它可能影響著嬰兒的安全、健康與舒適。對於媽媽來說,揹巾使用的習慣也是影響產後身體健康及體態的一大因素。
父母對於揹孩子的印象,除了長輩、店家或朋友的傳授,往往是受到揹巾宣傳照片、代言名人、或網路紅人的影響。要避免被風向吹著走,請家長不要做個單視覺動物,美麗的宣傳照不一定代表揹巾正確使用的方式。在理解揹巾穿戴的正確知識與原則後,我們才能自行決定揹巾育兒的方法,而且不輕易被別人簡單的一句話而影響。
簡單的來說:“適合我的不一定適合你;適合妳與孩子一起用的揹巾就最好”
這聽起來理所當然的結論,其實重點是,揹小孩是你跟小孩一起做的一件事情,有可能長達一天8小時都揹在身上,替代徒手抱小孩、減輕腰痠背痛媽媽手、更是能讓家長騰出雙手的方法,你必須先思考過你們家庭決定的育兒生活,依照你們的需求,選擇一條合身又符合嬰兒安全、嬰兒舒適、與家長舒適的揹巾(通常可能一條也搞不定)。跟買衣服一樣,合不合身穿過就知道;前提是試揹前要先學會如何揹、怎麼調整才合適。身高 190 開超跑,人塞不進去、進去了不會駛,車再快也沒用是吧?
使用揹巾非常安全,也沒那麼複雜
其實很困難有一個標準答案。那麼不同揹法會不會造成的身體健康發展影響?因為無法用嬰兒研究,我們只能透過對嬰兒發展、大人需求、與親子關係來剖析較為理想的揹法,若需要特定的依據,或許只能透過長期的人類社會學等研究來推論與借鏡 (例如日本髖關節問題的研究)。
近期一份發表於美國兒科醫學協會的研究顯示,針對美國 1990~2010 20年期間的數據統計,5 歲以下嬰幼兒在推車上因為發生意外而需要到急診室治療的人數比起使用揹巾的人數高出 2.64 倍之多。相信只要依照廠商的使用指示、遵照揹巾安全原則、並依賴家長的直覺與常識下正確的使用揹巾,家長們不必太過慌張放心的揹小孩。
“理想的揹巾穿戴,是從新生兒開始,在育兒生活各種情況下,能夠以揹巾替代照顧者的手,照護嬰兒安全與親子雙方的舒適度;讓家長在提升日常生活品質的同時,更能親近孩子獲得親密關係的各種好處”
街坊鄰居都這樣揹,哪種才對?常常看到小小嬰兒揹在肚子前,大人走路小孩跟著晃呀晃、或是整個嬰兒藏在揹巾袋子裡面,幾乎看不到、也有掛在腰間像是吊降落傘的姿勢。如果你有注意過,這些姿勢跟揹巾的部分宣傳照片是否似曾相識?有時候在課堂或網路上來詢問的家長可能甚至沒有發現她們平時就是這麼揹,這是否因為長久以來接收到的視覺訊息讓她們習以為常了呢?
雖然揹巾使用很困難分出對與錯的標準答案,但總有個參考的理想方式。下圖可以參考在嬰兒不同發展時期,較符合嬰兒與大人人體工學的姿勢與相對位置。大一點的嬰兒就算在揹巾裡面也是會動,不太可能無時不刻都處於 100 分的理想姿勢,父母在參考的同時也不必太緊張。一時半刻的不理想姿勢並不會造成終身遺憾。擁有正確揹巾育兒的知識、相信家長自己的直覺才是正途。
單肩斜揹巾在國內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屬於雙環揹巾、或常稱作親密揹巾(一塊長布縫在兩個環上)。但不論哪一種揹巾,如果選擇以搖籃式的揹法(嬰兒側面斜躺在你身前的揹法),都建議符合以下安全原則,尤其針對脖子尚未有力氣通常是指 4 個月以前的嬰兒、或早產、體重較輕的嬰兒:
1.嬰兒頭部應靠近媽媽胸口,且頭高過於屁股。媽媽要能看到嬰兒臉部或眼睛、嬰兒也要能看到妳。
2.嬰兒臉部朝上、且口鼻沒有遮蔽。嬰兒的臉應該要高於揹巾布料邊緣、確保臉部隨時可見,避免嬰兒臉部正面面向大人身體以確保呼吸安全。
3.嬰兒身體避免過於彎曲、避免嬰兒下巴碰觸到胸口導致呼吸阻礙。
4.哺乳時有些媽媽採用較平躺的姿勢,建議定點親餵,並且結束後回歸到上述建議的抱法。搖籃揹法比較可能造成嬰兒在揹巾裡面逐漸下滑而身體過於彎曲,照顧者必須時常檢視揹巾內的嬰兒。
B牌袋子型的揹巾與其他單肩揹巾很相似,但其實是完全不同的類型。B牌特色是造型像個袋子、有很深且平面底部的袋子,嬰兒放在袋子的中間(有些款式有安全帶在中間固定嬰兒)、穿戴者與寶寶中間隔著布料,兩側布邊緣還有鬆緊帶把這塊寬鬆的布料收緊。這類揹巾無法調整袋子的深度也幾乎無法調整嬰兒的姿勢。
很意外發現其實國內許多家長擁有這款 S牌揹巾,卻不知道這款揹巾已經在美國由品牌商召回。召回起因是這樣的設計容易造成嬰兒身體越來越彎曲以致嬰兒下巴碰觸胸口,進而影響呼吸順暢產生窒息的危險,在美國因為使用此揹巾而造成嬰兒死亡的回報案例於 2009 年就有三起(分別是 7 週、6 天、3 個月的嬰兒),隔年,infantino 便召回了 100 多萬條該款揹巾。
要確保直立揹的安全,需要揹高一點、靠近你、緊一點,請依循 TICKS 原則 (嬰兒揹巾安全五字訣:緊、看、頭、胸、背) 。這是由英國揹巾協會(UK Sling Consortium — Daniel Lucas, Becky Ward..等揹巾業界領導專家所帶領)針對嬰兒揹巾穿戴所設計的安全指標。在使用任何品牌及款式的揹巾時,尤其針對 6 個月內的嬰兒,更應該要先確認是否能達到這個指標。另外,脖子未硬 (約 4 個月以內) 必須特別注意揹巾是否能提供脖子後面足夠的支撐。肌肉與骨骼的發展是嬰兒期很重要的里程碑。考量到嬰兒的人體工學,我們必須注意到 1 歲以內嬰兒的脊椎變化與髖關節發展。我們的脊椎其實是一個延長的 S 型,有 4 個微小的彎曲。這些彎曲讓我們有韌性,幫助我們保持平衡,還能吸收每天的活動 (如行走跑跳) 所帶來的壓迫感。但這幾個脊椎彎曲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脊椎在發育過程中,是透過適應地心引力而逐步產生了這些彎曲。新生兒處於一種彎曲的狀態,身體還是捲起來的,而脊椎也很自然的形成一個 C 型的曲線。開始的時候,新生兒沒力氣抬頭,脊椎也沒有相應的抗衡曲線。但慢慢的,當嬰兒頸部肌肉變得強壯時,他就可以抗拒重力而抬起頭來,與此同時,脊椎也在他的頸部發育出一個彎曲 (即頸椎前凸),以平衡頭部重量。當寶寶開始爬了,他的腰部會發育出另外一個彎曲 (即胸椎後凸)、連同發育起來的周邊肌肉來幫助他。嬰兒的脊椎需要差不多一年的時間才能發育出這 4 個彎曲。
在這樣一年的變化之間,我們都希望讓嬰兒能夠維持一個他所需要的脊椎自然彎曲。在頸椎發展以前,也就是我們所稱的 C 型背最為顯著的時期,這樣的自然彎曲能讓嬰兒的椎間盤獲得最大的發展空間。頸椎發展後,隨著發育變化逐漸趨緩的自然彎曲還是能維持嬰兒的舒適度。不論是因爲在揹巾裡坐姿的限制、或是雙腿的支撐度不足,若造成骨盆前傾的姿勢 (背後簍空成反 C 型) 最不理想。通常嬰兒在揹巾裡面的時間比起其他攜帶寶寶的工具都還要長,因此,在揹巾裡面時,合適的臀部姿勢是非常重要的。揹著嬰兒時若能夠維持合適的臀部姿勢,將對於髖關節正面自然發展有非常大的益處。
建議以下蹲 (Spread Squat position) 姿勢 (通常簡稱的M字腿、或騎姿 Jockey Position) ,在大腿有支撐的情況下,讓嬰兒雙腿張開、依靠在大人的身軀上,同時將嬰兒臀部彎曲進而促使膝蓋抬起比屁股高、或與屁股等高。這個揹巾穿戴的姿勢將可降低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機會。“6 個月內的嬰兒因為自我的控制力還不夠,特別需要家長注意。5.C.M.,是綜合揹巾顧問專業所整理出來的揹巾安全信賴指標,建議家長以此原則挑選並且操作合適的揹巾來符合你與寶寶的需求”千古以來,一條布就能夠妥善的揹起小孩。我認為最好的流行,應該檢視傳統的智慧、並且符合現代社會大人與小孩的需求。
落落長一篇… 如果你看到了這裡,那你肯定是非常非常用心而且關心這個議題的家長。那麼就別再擔心了,當你擁有了正確的知識,相信你愛孩子的直覺,多和他抱在一起就對了。
【揹巾穿戴互援團 Babywearing Taiwan】授權轉載原文出處:揹巾育兒這條路,該跟著流行走?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