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論文的要件:跨領域的共同指標
      由於有這些學術界跨領域共同目標的引導,因此嚴謹的研究發現:不管是什麼學科領域,論文口試委員(以及期刊審查委員)最在乎的論文品質指標都是「原創性」(對學術界與實務界的可能貢獻)和「嚴謹而清晰的寫作(呈現)」。
     其中「嚴謹而清晰的寫作(呈現)」包含:(1)對於與研究主題相關的既有學術知識有完整、詳盡而精確的了解;(2)論文中具有原創性的發現,而且絕大部分是作者個人獨立完成的;(3)研究成果具有足夠的深度、細膩度與完整度;(4)研究成果彼此緊密關聯,不是勉強拼湊而成;所有論述前後一致,沒有任何矛盾或衝突;(5)對於研究方法與證據的選擇能夠給予合理的解釋,對於論文的發現與主張可以進行有效的論證與辯護;(6)對於既有文獻和自己的見解具有成熟的批判能力,不會輕率地接受既有知識、證據或自己的推理與論述;(7)論文的架構與論述層次井然、條理分明且措詞明確,可以清楚地表述其思想與觀念,並且能正確地引述既有文獻,沒有嫖竊他人研究成果的嫌疑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 學位╱期刊論文的評量指標 https://bit.ly/3RkfLkM


論文寫作的第一步:想清楚你對學術界的貢獻
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 論文寫作的第一步:想清楚你對學術界的貢獻 https://bit.ly/3TTFIaV
      不管是學位論文、學術會議論文,或者學術期刊論文,論文寫作的第一步是「想清楚你對學術界的貢獻」。
      一個具體的作法是:先將你對學術界的貢獻按照想到的次序逐一條列下來,再將它們依重要性(貢獻大小)重新排次序(先大後小,先重後輕);接著把你的研究題目、研究方法與首要貢獻寫成一個段落(未來可以當學位論文中「摘要」的第一段;或者期刊論文的「摘要」);最後將這一個段落變成一個精簡的句子(這就是你的論文標題)。很明確、簡單,對吧?
     錯!社會學界被引述次數第三高(67,179次)的期刊論文〈弱連帶的優勢〉就曾毀在這一步,因而被無情地退稿!而作者 Mark S. Granovetter 則是戰後所有社會學家中論文被引述總次數最高的學者,也曾有媒體報導說「他是社會學家中最有機會拿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人」。
      這篇文章想用這個故事說明一個事實:再好的研究成果,如果定位錯誤,就有可能被寫成不值得一讀的論文。
Right time, wrong place:大師也會找錯戰場
      Mark S. Granovetter 這一篇論文最初(被退稿的那一版)的題目是〈再論異化:弱連帶的優勢〉,被退稿後把題目改為〈弱連帶的優勢〉而獲得刊載。
      第一個題目顯示的是:他誤判了自己對學術界的主要貢獻,因而找錯了戰場,也就注定會被退稿。第二個題目顯示的是:他承認這篇論文對馬克斯以降的異化理論貢獻不彰,不值得一提(insignificant)。後來他也對友人坦承:「這個退稿事件闡明了論文的選題與架構的重要性。」
      Granovetter 這篇論文的主要內容是在討論都市中人際網絡的功能與重要性。他先定義社會的「強」連帶:兩人在一起的時間越長,或者情感越強烈,談話內容越親密或私密,彼此的協助越稀有、難得,就意味著他們之間的社會連帶越強。
      接著他舉證歷歷地說,既有的社會網絡分析都把討論的焦點放在「強連帶」,然而許多證據都顯示:弱的社會連帶反而較有利於訊息與影響力的擴散、工作機會與商機的找尋、社會階層的流動,以及社區與社群的組織等等。
      這個研究對當時學術界的首要貢獻等於是顛覆傳統的研究,把焦點從「強連帶」轉向「弱連帶」。事實上它的序言從第一句就直陳社會學的根本問題,一付非革命不可的口吻:「目前的社會學理論有一個根本的弱點,那就是它無法用令人信服的方式將微觀層次的人際互動與宏觀層次的模型給聯結起來。」而 Granovetter 的論文提出了豐富的證據和案例來支持他的主張:想要把宏觀層次的社會模型跟微觀層次的人際互動給連結起來,關鍵就在於研究人際網絡的形成機制與功能,尤其是了解「弱連帶」的社會功能。
      這確實是革命性的觀點和主張,Granovetter 也因而成為社會網絡分析的創始者。
      然而 Granovetter 在撰寫第一版論文稿〈再論異化:弱連帶的優勢〉時,還只是一個即將畢業的博士生,論文撰寫的經驗還很生嫩,卻野心很大。他硬把這個社會網絡分析的理論說成是馬克斯以降「異化理論」的重大新發現,因而以「都市環境中人際關係的異化」來陳述他的觀察與思索,並且在1969年將論文投稿到當時社會學界兩大期刊之一的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結果呢?一般期刊論文的審查結果分為四等:(1)以現況直接刊載,(2)適度修改後刊載,(3)大幅修改後重新審查,(4)直接退稿。通常沒有委員會勾選第一項,因為那只有兩種情況:論文完美到連錯字都沒有(這根本不可能),或者審查委員沒有認真找該論文的缺點(那等於承認自己在混)。就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這種頂尖期刊而言,能在第一次投稿就獲得「3)大幅修改後重新審查」就已經算得上是種肯定,甚至榮耀。然而〈再論異化:弱連帶的優勢〉的審查結果卻是「(4)直接退稿」。為何會這麼慘?
      第一個審查委員算得上是慧眼識英雄,但是第一句就說:「這篇超長的論文寫得極好,而且在很多方面引人入勝,但是它不該被發表。」他第一個批判的就是:這篇論文的內容跟「異化」扯不上重要的關聯,甚至根本就是硬扯過去。接著是扼要指出「異化」的理論該談的是什麼(而不是什麼)。再接下去是針對論文稿的一系列批判。
      有趣的是最後一段:「最後,如果我的批評顯得太全面而不顧情面地,那是因為這篇論文至少是富有啟發性的。這正是作者們對自己論文的期待。然而僅只這樣是不夠的。」也就是說:這篇論文確實有料,作者的寫作功力也值得稱讚,但是僅僅這樣還不夠?(第二個審查委員的意見更慘,見文末的 [註一] )
      那麼,缺的是什麼?找到學術界既有理論真正的缺失或缺口(畫對地盤),或者找到最合適的對話對象(找到某個議題上具有代表性與影響力的著作,一針見血地指陳其缺失或不足,並且證據確鑿且論述嚴謹地提出自己的替代性見解或主張),然後將這些研究成果安置在最適合的學術界位置。
      如果畫錯地盤,找錯對畫的對象呢?下場就會像〈再論異化:弱連帶的優勢〉。
      後來, Granovetter 把論文中跟「異化」有關的部分悉數刪除,把論點集中在比較「強連帶」與「弱連帶」的社會機制與功能,同時把題目改為〈弱連帶的優勢〉,然後改投另一個同等級的頂尖期刊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就被接受了。
      為了感謝第一位審查委員的肯定與無情的批判,他特地在〈弱連帶的優勢〉的論文題目上加了一個註腳,感謝匿名審查委員的寶貴建議。
Engaging:論文寫作 & 刀光劍影而不流血的戰爭
      柏克萊大學社會系的研究生們在長期為了自己的論文寫作感到痛苦,又為協助批改大學部學生繳交的報告痛苦後,一起去訪問系上老師們的對學術寫作的建議,然後加上自己的心得,編寫成一本 Creative Commons 版的「Writing for Sociology」。其中最醒目的建議是「Be engaging」。
      「engaging」是什麼意思?當作形容詞的話,它是:「令人愉快的;有吸引力的;迷人的」。然而在討論論文寫作時,「engaging」同時也是「engage」的動名詞,意味著(針對某個議題、觀點、主張、證據)「進攻;與(某人、某主張或某議題)交戰,與(XXX)開戰」——質疑它、批判它、取代它。
      有很多時候,學術論文之所以能讓讀者感到「令人愉快、有吸引力、迷人」,就是因為它一再挑戰你的既有認知,甚至「觀點週延、證據確鑿、論證嚴謹」地挑戰、顛覆既有的重大學理,讓你「眼界大開」、「思想更上層樓」。
      事實上,不管是哪一個學術領域,絕大部分的期刊論文都會在導論(甚至摘要)裡直接而明確地指出這篇論文要挑戰或對話的對象(既有學術領域被普遍接受的某個觀點、證據或方法,或者企圖釐清某個長期以來的爭論);而所謂的「原創性」也常常是「顛覆既有、取代既有、解決爭論、填補既有之空缺」的代名詞。
      但是,既然想要「顛覆既有、取代既有、終結爭論」,就要拿出證據與嚴謹的論證來證明「新的主張(觀點)比舊的主張(觀點)」更週延、嚴謹、可靠。
      也就是說,不管你是在擬論文的題目,或者寫論文摘要,或者在導論裡寫你的研究問題(research problem),你往往就等於是在劃定地界(地盤),宣告要在這一塊學術領域裡顛覆既有、取代既有、終結爭論;或者開疆拓土,在某塊未知的領域上建立起經得起學術界嚴苛審查的可靠知識。
      譬如,"Does Cultural Capital Structure American Consumption?" 這篇論文從 1998 年發表以來,已經被引述了 2,142次,作者 Douglas B. Holt 曾是牛津大學的講座教授與哈佛商學院教授,以「品牌與創新」的研究著名於士林。熟知相關文獻的人可以從篇名就知道:這篇論文在反駁(質疑)1990 年代美國文化社會學界盛行的「雜食」(omnivorousness)理論以及當時美國學界對 Bourdieu「Cultural Capital, taste &class」的批判。
      事實上,這篇論文的摘要裡第一句就是「本研究檢視文化社會學裡最具爭議性的問題之一:Pierre Bourdieu 的理論將文化資本的水準與消費的類型關聯起來,這個理論是否適用於當代的美國?」而它針對(挑戰)的首要對象,就是另一個文化社會學著名學者 Richard A. Peterson 在 1992 年發表的論文與論點 "Understanding audience segmentation: from elite and mass to omnivore and univore"(這篇論文被引述次數已達 1,562次,文中質疑 Pierre Bourdieu 的理論,並掀起一股關於 omnivorousness 的研究熱潮)。
      這種直指問題核心,在議題與觀點上具有明確針對的論文寫作風格(engaging),在歐美學界是主流而非例外。在論文的第一句話就直接指陳論文的企圖,更是英美「學術寫作」(academic writing)一再鼓勵的寫法,甚至是「topic sentence」的一種典型應用。
      然而兩岸華人寫的論文,卻經常在迂迴地繞圈子而不直接點名研究的課題和主張,讀了半天都既找不到「topic sentence」,頂多只知道這篇文章要討論的課題,讀完整個摘要還往往不知道它想要對學術圈有何新穎貢獻(挑戰該議題中的哪個觀點或主張,代之以怎樣的觀點或主張)。這種溫吞水的寫作風格,絲毫都不 engaging。
      譬如,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劉愛玉在 2019年發表了一篇論文〈初中生家庭文化資本與影子教育獲得——基於控制要素的調查問卷〉,整篇文章沒有要挑戰任何國際學術界的既有理論,摘要中的結論則是「研究認為,影子教育作為文化資本傳遞和轉化的一種方式,實現了家庭資本優勢的代際傳遞,進而推動了社會結構的再生產。」這個結論平淡無奇,不用研究就已經預知是這樣的結果。這樣的論文如果寫成英文投稿到國外,很難想像會有哪個 SSCI 的期刊有興趣刊登。
      對比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鄭文鵬的博士論文〈文化資本影響學業成就之研究:以臺灣地區為例〉摘要至少還有比較清楚的論文定位:「Bourdieu 所提出的「文化資本」是當前教育社會學界,用以解釋社會階級、家庭與學校教育如何相互構建,有利於階級再製的重要概念。然而自從 DiMaggio 將『文化資本』概念化為變項進行量化分析後,有關文化資本的實際效果,一直是爭議的焦點。」為了釐清這個爭議,「本研究參酌過去台灣地區有關文化資本的研究,歸納出本論文的文化資本操作定義,並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建構文化資本影響學業成就的路徑機制,且利用結構方程模式的統計方法,針對所提出的路徑機制進行分析與討論。」
      不管這個研究的貢獻有多大(可以顛覆多大範圍內的學術界既定看法),它至少清楚挑明自己要挑戰(或對話)的學術話題,也指出它可能的貢獻,用以合理化這篇論文存在的必要(被閱讀與傳播的必要性與參考價值)
論文的「定位」(positioning)與擬題
      毛澤東曾說:「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致,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
      論文寫作亦然,雖然是不流血,不動武,卻絕對是在搞思想革命。
      但是,既然想要挑戰既有理論,你就要有十足把握「攻防兼備」:不但要一針見血且證據確鑿地攻破既有理論的缺失,還要有足夠的證據和論點將自己的替代性主張捍衛得滴水不漏(所以英文裡的學位口試又稱 oral defense)。
      簡言之,「論文的定位」就是選擇你的戰場和想要駁倒的論點——並且要有把握你在攻破對方的弱點之後,也有能力守得住自己的主張。
      但是要做到「攻守兼備,滴水不漏」,你就必須對既有文獻的論戰與攻防有相當的熟稔程度。
      最佳的典範之一,是在 2010年發表的論文 "Minimum wage effects across state borders: Estimates using contiguous counties"。在這篇論文中,不只是拿出堅實而一針見血的證據指出過去論戰雙方各自的關鍵性缺失,還提出遠比既往更週延、可靠的研究方法和證據,甚至針對各種可能的質疑預先準備好各種證據來捍衛核心結論(詳見擬於 2023年年初出版的新作《論文寫作完全求生手冊:「精準表達,以理服人」的技藝》)。因此在這篇論文發表後,迅速終結基本工資長達數十年的論戰。
      這一篇論文的作者(柏克萊大學的 A. Dube, T. W. Lester & M. Reich)為何能「未卜先知」地預先看到未來的各種可能質疑,並且在論文中預先準備好證據去和味道滴水不漏?因為他們以充分關於這個爭議性議題數十年來的關鍵性論文與攻防的角度、論點。
結語
      滑鐵盧(Waterloo)一役是拿破崙生平的最後一戰,這個軍事天才以 72,000人的優勢兵力決戰 68,000人的英荷聯軍,卻潰不成軍,且傷亡人數將近對手的兩倍。
      與其說成敗的關鍵原因是威靈頓公爵的作戰計畫遠比拿破崙傑出,不如說是因為威靈頓公爵找到了對自己有利的戰場(滑鐵盧這個戰場易守難攻),而拿破崙則被時勢所迫,不得不在不利於己的滑鐵盧戰場跟對方的聯軍對抗。
      類似地,當你的研究期限將屆滿,不管你的既有研究成果品質如何,選對戰場跟選錯戰場將攸關你的論文品質(對學術界的貢獻)。而你選擇戰場的能力,則跟你對既有文獻的掌握能力有密切的關係。
      所以,論文寫作真正的第一步,其實是:完成文獻回顧,評價既有成果對學術界的可能貢獻,據此擬定論文題目、研究主旨與 research problem(選擇戰場與對手)。完成這個工作之後,下筆時才會方向清晰、論文結構層次井然,論證過程滴水不漏且證據確鑿。這種擲地有聲的論文,才經得起口試委員無情(但是富有專業精神與責任感)的審查,也才有投稿成功的希望。
      有鑑於「文獻回顧」既是論文寫作真正的第一步,又是研究規劃與研究設計的第一步,所以《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才會用了整整八章(5~12章)的篇幅去教讀者文獻回顧的技巧。
註解
[註一] 
      第二個審查委員絕情地說:「這個作者熱切地想要推翻一個目前的學理,但是把該學理所賴以建立的論據給過度簡化。」這位委員所指的「目前的學理」,是社會學芝加哥學派大師 Louis Wirth 和 Robert Redfield 在 1930年代建立的都市社會學理論,而他認為 Granovetter 的論文只掌握到這個學理的次要論點而忽略了該理論的首要內涵。他接著說:「因為作者沒能充分了解他所批評的學理論點,作者連帶地將自己誤導進重大的曖昧和混淆。」也就是說,這位委員先認定 Granovetter 的論文主題是討論都市環境中人際關係的異化,並且從這個角度去批判他的論文,甚至認為他既沒有把被他批評的都市社會學著作給讀懂,還只會製造類似於「弱連帶」的膚淺而浮誇的詞彙,而無法對自己的論述提供有力的證據和論證。最後,他建議作者讀一本1969年剛出版的新書,並且無情地認定:作者對相關問題的文獻只有很基本的認識,對學術界較新的進展嚴重地欠缺掌握能力。
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 論文寫作的第一步:想清楚你對學術界的貢獻 https://bit.ly/3TTFIaV


台大資工即將超越台大電機,「結果今年差距又被拉開」,讓他相當好奇「台大電機怎麼高於台大資工了」台大電機狠甩資工? https://bit.ly/3jyw8uG
110學年大學指考於8月31日放榜,不過,就有一名男網友表示,每年都有風聲,說台大資工即將超越台大電機,「結果今年差距又被拉開」,讓他相當好奇「台大電機怎麼高於台大資工了」,貼文一出,掀起熱議。
該名男網友在社群平台《Dcard》上以「台大電機怎麼高於台大資工了?」為題發文,表示每年都有風聲,說台大資工即將超越台大電機,結果今年差距又被拉開了,「早就說電機比資工好很多了」。
原PO接著說,事實上就是資工要跨考電類研究所難度高很多,而且電類研究所基本上隨便一個中位數也都比資工高,「請不要再帶大資工時代的風向了,臺灣純軟根本不算科技新貴,寫韌體,電機也能寫,甚至機械也能寫,很明顯電機還是比較好」。
貼文一出,掀起熱議,就有過來人分析「這幾年台灣科技業賺翻,年薪加一加都幾百萬起跳,遠超台灣純軟體與新創公司,所以想走純軟就只能出國;另外,資工學士也不像電機還會有面試驗血統,採100%筆試,補個習都能隨便跨考,門檻低自然價值低薪水也低,資工早就過氣」。
不過,也有不少人認為,「電機資工一家親」、「能去一線IC廠寫韌體的科系就是好科系」、「資工跟電機到底有什麼好分的,兩個一家親啊」、「電機厲害到出國的很多都是走資派欸」、「吵這個幹嘛?大家都是糊口飯吃,資工留國內跑ic產業,電機跑出國也轉碼農,兩個都是能賺錢的科系,誰第一很重要嗎」。(編輯:郭佩蓉)台大電機狠甩資工?過來人揭關鍵 https://bit.ly/3jyw8uG


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演講、摘要及投影片 - https://goo.gl/XasbPn


國內碩士生休學比例達17%,約有2萬名碩士生休學中,光是107學年第一學期就有9812人新辦休學。 
博士生的中輟率更高,達27%,加上一學期5%的退學率,讓懷抱著學位夢卻以暫離或永別研究所收場的案例,占據了就學人口的1/3。http://bit.ly/2ogV5ka
清華大學榮譽教授彭明輝退休後出版《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不少研究生雖在學術圈打滾多年,但對於研究是什麼、為什麼要做研究,仍舊不明所以。如果沒有弄清楚讀研究所的動機,為學習定向,找老師、找領域都是枉然。多年指導學生的他,摸索出一套訓練研究生的理想制度,透過五至六人一組的讀書小組,從升碩一的暑假開始,每週一人輪流報告最新的期刊論文,如此學到的新知,往往比上課還多。
此外,認識學長姐也是讓研究之路更順利的要素。台灣科技大學資工系副教授劉一宇在〈給研究新鮮人的經驗談〉一文中,建議理工科學生勤走實驗室,熟悉環境外,也讓團隊的前輩認識自己,當指導教授忙碌時,憑著他們豐富的經驗 http://bit.ly/2ogV5ka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與文科學生
mhperng.blogspot.com查看原始檔
網路上有人問:《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與文科學生有關嗎?有!——除非你把「文科」一詞理解得非常地狹隘。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與大學部學生有關嗎?有!有什麼關係?看你如何理解「學術寫作」(academic writing)一詞,以及你想在大學裡獲得什麼樣的能力。
我甚至認為,讀這本書的最佳時機是大二開學的時候,好好讀它三年,根據它的啟發去學習閱讀、思索「文科」的書和寫報告,將是培養批判性思考與創新能力的最佳方法之一。
一本書必須要有所聚焦與取捨,所以我最後決定聚焦在以量化研究為核心,旁及實證的質性研究。但是,我沒有捨棄「文科」學生,也沒有捨棄積極認真的大學部學生。
一、理工與人文的異同
「客觀知識」這個詞在 Karl Popper 手裡可以變成一本 philosophy of science 的經典巨著,不過在這篇文章裡我們姑且用一般的、含糊的意思去理解它和運用這個詞。
基本上《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這本書跟所有企圖生產出「客觀知識」的學科都有密切的關聯——不管它是量化的研究或者質性的研究。所以,它跟社會科學院有密切關係,也跟文學院(尤其是歷史所)的某些研究取向有密切的關係(和參考價值)。
我之所以不曾主張這本書跟文學院有關,也不曾企圖為文學院的寫一本類似的書,主要的原因不是因為不關心文學院學生,而是因為「文科」的研究領域裡有太多元而殊異的研究取向和價值取向,不是任何一本這種主題的書可以面面俱到地顧及的。
譬如,我在《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一書的「2.3、系統性與客觀性:從工程科學到人文科學」(47-49頁)裡,特地指出不同學科領域所追求的學術價值有異有同,譬如:「德國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理論和法國的後現代文化批判都把啟蒙運動的理性思維與「客觀知識」看成是意識形態的枷鎖,而刻意要掙脫,尤其法國後現代文化批判的手段更激越,因此更加跟英美學術界的實證主義傳統格格不入。」此外,後結構與解構主義就不會認同「系統性知識」這樣的訴求。
但是,盡管有著這麼根本上的差異,他們的著作仍舊在三個特質上跟實證科學的訴求是一致的(詳見48頁)。
而且「2.1、學術著作的基本要件」裡的七項要件,基本上也是所有學院多多少少在追求的目標。
其實,我相信,除了後現代文化批判(文化研究)這麼獨特的學科領域之外,《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裡的建議都是有很高的參考價值的。
或許可以這麼說:每一個學院的學生都可以參考這本書,但是性格上越接近理工的科系必須越認真、嚴肅地看待這本書所提供的方法與潛規則,越是接近文科(以創意與洞見為主要訴求,客觀性為次要訴求)的學術領域,越需要有能力突破這本書的「規範」,而不要被它拘束。
二、「文科」學生的使用建議
其實,我很鼓勵社會科學院與文學院的學生仔細讀《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一書,了解堅守實證科學與客觀知識的學科領域是如何做研究的;然後再讀一本跟自己學科領域相近的類似書籍,以便藉以放寬自己的想像和創意,而不要被《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一書過度侷限。
我在《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一書的「附錄二:網路資源與延伸閱讀」(319-320頁)裡列了一本「文科」的書和一些參考文件,都是可以免費從網路下載的。
Wayne C. Booth, Gregory G. Colomb and Joseph M. Williams(芝加哥大學英語系教授), The Craft of Research, 2nd Edition (Chicago Guides to Writing, Editing, and Publishing),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
此外,底下這本書也都是可以免費從網路下載的。
John Biggam, Succeeding with Your Master’s Dissertation: A step-by-step handbook, Open University Press(作者是 Glasgow School for Business and Society 的助理教授,書裡兼顧質性研究和量化研究,據說該書在劍橋等校頗受學生歡迎。)
不過,相對於《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一書,這兩本書對於如何從文獻回顧彙整批判的原則,如何從文獻回顧與其他訣竅產出創意都談得太少,以至於整本書太偏技術性與枝節——仍舊有參考價值,但是對於學生最感困難的批判性思考和創新卻最幫不上忙。
三、《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的獨創處
其實,我還讀過好幾本相關主題的書,因為不比前述兩本書更值得推薦,就此略去不談。
看了好幾本書和一大堆相關的論文之後,我很清楚地看到:大家都避開最關鍵的問題(如何培養批判性思考與創新的能力),似乎大家都沒想過這兩種能力是有可能教的。
所以,我故意挑了大家最不想談(但是學生最想知道,最需要知道)的兩個主題當做《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的寫作焦點。結果,也確實寫到我自己心力耗竭。
四、有讀有差,增進智慧
我相信每一個學生(研究生或大學生)讀了都會有心得,會長智慧,多寡因人而異,但是都可以幫你把思考能力拉到你目前的極限。
這本書好不好讀?因人而異。
台大的畢恆達教授在九月六日就寫信給聯經的總編,指出書中四個錯別字,三個措詞待釐清,和兩個英文拼字錯誤(typing error)——會在第二刷更正。顯然他已仔細讀過整本書了。
政大的紀大偉教授說他「搶購這本書之後趕緊看了半本」,似乎還沒看完,忍不住先寫一篇文章再說。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的陳聖智教授好像也是趕在一天裡把它給讀完。
學生呢?我不知道,大家在網路上搜尋看看。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序言
mhperng.blogspot.com查看原始檔
底下是我為《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寫的序言,介紹這本書的特色。
一個台大校友在出國留學前特地來訪,問我新書會不會出版電子書。她曾聽我講過文獻搜尋、篩選與分析的簡要方法,自己練習過,知道這個方法的重要性,也知道台灣的學生都不會這一套方法,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
談話結束時,我不禁有了這麼一個念頭:以前留學出國要帶大同電鍋,現在留學生出國或許應該帶《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文獻搜尋、篩選、分析、彙整,以及學術寫作的能力,在國外頂尖大學是從大一就開始培養的,而國內的絕大部分學生是連碩士畢業都還沒學過;如果沒有這本書的引導,就只好完全靠自己跌跌撞撞地摸索了。
這本書談研究生所需要知道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獻回顧、批判性思考和創新的策略——它們的步驟、要領、秘訣與潛規則。它把研究工作分成十五個步驟,並以十六章的篇幅依序討論每一個研究步驟的方法與要領,從時程的安排、選指導教授、選題目、文獻回顧、彙整批判性思考、創新的策略,以及研究的構想與規劃等,直到論文寫作與口試。
我曾把其中一小部分內容寫成〈學術文獻回顧與分析的程序與技巧〉,這篇文章傳遍海峽兩岸,網路上未經同意的轉載不計其數;北京四大高校的博士生為它舉辦了一次跨校討論會,一個學術研討會將它印給全體與會者。交通大學圖書館連續兩年邀我演講並錄影,很多實驗室都把這錄影帶列為「新生必看」。退休至今至今,在我部落格裡有三十萬人次點閱該文章;加上退休前實驗室網站的點閱量,累計應該已經超過一百萬次。
這本書和前述文章寫的都是攸關研究成敗的要領,但卻又是國內外指導教授通常不會教的。所以,我把這本書命名為「 研究所完全求生手冊」——當你在學術叢林中迷失方向或進退維谷時,希望這本書可以告訴你如何自力救濟,困境求生。
本書特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用前人的智慧解決自己的問題
學術的首要任務是創新,這本書不談難以掌握的天分和靈感,只談一般研究生都可以學會的要領:從學術界的文獻找創意,以便「用前人的智慧,解決自己的問題」。只要學會這些方法,就可以產出夠資格拿碩士的創意;至於個人的才華與靈感,則是用來追求「更上層樓」的創意。
牛頓曾說:「如果我看得比別人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本書的核心目標就是教讀者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只要有能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距離創新有就只剩一步之遙而已。
學術研究不只需要創新,還要有專業級的批判性思考與自我批判的能力——你必須先找到既有文獻的不足或缺失,才能繼而談改善與創新。要碩士生去找到學界大師們的缺失與弱點,豈非癡人說夢?不然!只要從既有的學術文獻去彙整大師們的彼此批判,就可以整理出研究工作所需要的批判法則和要領,並且在研究過程中隨時保持自我批判,挑出所有的弱點並加以補強,而不讓口試委員找到任何重大的缺失。
很多教授和學生都認為專業領域的批判性思考與創新能力很難教,只能意會而不可以言傳,因而稱它為「默會知識」或內隱知識(tacit knowledge)。其實,高段的研究方法雖然無法教,「取法前人」和其他的基本研究方法還是可以教導也可以學習的。
本書的寫作目標很務實,它聚焦在碩、博士生所需要的基本能力,以及畢業前所需要的研究方法、訣竅與潛規則,而不奢談更高深的創意或研究方法。此外,為了讓這些方法易學、易用,它把不可捉摸的研究方法與創意精煉成一套「研究工作 DIY」的分解動作,引導讀者由淺入深地逐步掌握文獻回顧,批判性思考與創新的要領,讓他們可以只靠前人的智慧就產出不錯的碩士論文,但又為讀者的個人天分保留充分的發揮餘地。
本書對讀者的背景知識要求也不多:大學剛畢業的學生,認認真真地想學會文獻回顧和研究的方法、訣竅、潛規則。它像是一本「學術叢林的探險地圖和求生手冊」,或者「所羅門王寶藏導引手冊:含地圖、重要地標、沿途土著方言對照,及非洲野外求生舉隅」。只要你有心想學,這本書就可以引導你由淺入深地逐步發展出你所需要的能力。
但是別低估這本書所能帶給讀者的好處。如果你學會這一套方法和技巧,不但可輕易地完成碩士論文的研究和撰寫,還可以進而發展出博士論文的研究構想與創新的策略。
此外,身為後進國家,台灣技術升級所需要的核心知識往往就在國外的學術期刊與專利文獻裡。如果你擅長文獻回顧與「用別人的智慧,解決自己的問題」,找到答案所需要的時間與成本將遠遠低於自己埋頭苦幹,閉門造車。
深入淺出,易學、易用——且夠用
為了要讓這本書深入淺出且易學、易用,我在第三章把研究工作的流程分解成十三個主要步驟,藉此呈現學位論文研究的完整流程與各個主要步驟的目標,以及完成研究工作所必須經歷的所有路標和關卡。接著,我根據DIY的精神,依序把每一個步驟的工作內容、目標、方法和要領各寫成一章,讓讀者在讀完每一章之後都可以清楚掌握到每一個步驟所要完成的工作內容,評估成效的判準與潛規則,以便讀者在每一個階段都知道自己要挖的「寶」具有什麼特徵——而不是抱著「創新」這個抽象而空洞的概念,卻茫然地不知道自己在找的究竟是什麼,以及「為何而戰」。
如果說學位論文的研究歷程很像「摸著石頭過河」,這本書企圖標示河裡頭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大石塊所在位置,以及渡河的路徑和基本要領,讓讀者減少摔跤的次數和滅頂的風險——而不是像很多指導教授那樣,站在遙遠的彼岸,對著險象環生的研究生不斷地大喊:「不要灰心,再試一次,我相信你最後一定會做得到的。」
有些學者認為研究方法是隱性知識,無法有系統地寫出來。但是如果把討論範圍侷限在博碩士階段所需要了解的研究方法、訣竅和潛規則,則可以寫清楚的部分是很可觀的。本書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毫無經驗的研究所新生必須讀兩次:第一次讀完後可能只懂五、六成,但是會知道要如何開始,邁向何處,要經歷哪些步驟,以及每一個步驟的主要目標;接著一邊做研究,一邊逐章溫習每一個步驟所需要的要領與潛規則,確實體會其中訣竅,從而逐步完成全部的研究工作,並且懷著自信(而非惶恐)地走向口試會場。
這本書適合理工學院和其他計量科學的學生,絕大部分的內容也適用於重視實證精神的質性研究
一本針對時弊的書
過去十年來我有機會跟許多不同學科領域的年輕人互動,有些是博碩士生,有些已經拿到博碩士。在跟他們談研究所的學習經驗時,我發現幾個研究生普遍的困擾和時弊。
首先,不管是哪個科系,絕大部分研究生都無法精準地說出博碩士論文所需要具備的要件,也不知道如何評價一篇論文的好壞。但是,假如你無法精確地陳述博碩士論文所需要具備的要件,也不知道要如何評價一篇論文,你就不知道為何而戰,如何迎戰,以及該如何寫論文和準備口試。
其次,很多人都不知道文獻回顧可以協助自己提升批判能力和創意,而誤以為研究過程所需要的批判能力與創新都完全靠天分。其實,只要認真整理文獻中不同派別的彼此批判,就可以勾勒出既有方法的相對優缺點;只要再從這些既有方法截長補短,並考慮到自己的需要,就可以產出解決問題所需要的創意——所以我把這訣竅叫做「用別人的智慧,解決自己的問題」。因此,只要你擁有了高段的文獻回顧的能力,就可以「用最少的創意,產出最大的突破」,也自然地可以具備產出博碩士論文所需要的能力。
然而學術期刊論文的閱讀方式和要領迥異於大學時代讀書的經驗,卻很少有哪個指導教授在教學生文獻回顧的方法與要領。因此,許多博碩士生拿到學位之後,對於「何謂研究方法」依然一頭霧水,甚至對於「為何要進行文獻回顧」也說不出所以然,至於「如何才能畢業」和「什麼是好的學位論文」更是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也就是說,整個研究所生涯都是在「不知為何而戰」中度過,也不知如何自衛與進擊,完全是「不教而趨之戰」,甚至淪為指導教授接計畫與發表論文的助手、工具、廉價勞工。
我希望這本書可以引導碩、博士生走出上述的學術叢林,不再讓象牙塔變成虛度青春的苦牢或煉獄。
本書的結構與章節次序
本書第一章介紹研究所可以學到的能力,以及它們如何讓人「終生受用」;第二章區辨學術論文的良瓢,讓讀者知道自己要找是怎樣的「金礦」;第三章把研究工作分成十三個主要步驟,並且建議一個工作進度表,供讀者參考。如果把研究工作比喻為一趟探險之旅,這三章合起來等於是「行前說明」。
接下來是如何進行研究工作,第四章談如何選指導教授,第五章到第十六章討論選題、總覽式文獻回顧、彙整批判性思考的要領與原則、創新的策略、十倍速文獻回顧的要領、研究規劃與風險控管、盤點研究成果與鞏固深化、論文寫作,以及口試委員的期待。這十三章就是「研究所完全求生手冊」的核心。看似遺漏的一章是關於論文研究計劃書的撰寫,它是很多博士生和少數碩士生資格考的項目之一,但是絕大多數碩士生不需要寫論文研究計劃書,因此我把它放在書末的〈附錄一:碩博士論文計畫書〉。
這本書所介紹的研究能力不只是對研究生有用,它們還可以轉化為對台灣產業界與制度設計非常有參考價值的能力,用以促成產業升級。緣此,第十七章談研究所核心能力在職場與人生重大事件裡的轉化與活用;第十八章談台灣這種後進、小國較適用的低成本、低耗時、低風險、高產出研發策略;第十九章討論學界如何跨越產學鴻溝。
雖然本書的寫作動機與過程很嚴肅,但下筆時都力求流暢、易懂;並且用具體案例來深入讀者的吸收。這本書強調方法論層次的觀念、要領和潛規則,目的在掌握建立讀者文獻回顧、自我批判與創新的能力,並且避免用瑣碎的技術性細節和規範來糾絆讀者的理解。
至於技術性的細節與規範,可以參考書末的〈附錄二:網路資源與延伸閱讀〉,或者從期刊論文的閱讀過程培養出來。


大學入學面試和研究生面試,有什麼區別?
更新: 2017-08-01 10:46 PM
問:大學面試應該註意哪些細節?
Kuorageous入學諮詢創辦人郭睦怡:
申請大學的面試跟申請研究生面試不一樣。大學面試是咨詢的面試,是了解學校的機會,而不是像找工作面試一樣收取面試表現好的人。他們的面試官通常是已經畢業的校友,他想要回報給學校,所以做義工來替學校面試。
所以在大學入學面試的時候,這些面試官對學生的感覺即使寫在申請書裡面,學校也不一定真的采納。雖然你還是要給對方很好的印象,但是你要把這個面試當成是真正的咨詢——你想要去這所學校,你想要知道什麽信息?用這個面試當諮詢的機會,反而更重要。
如果是研究生的面試,那就不一樣了。比如你要去醫學院面試的話,真的就像找工作一樣。你要練習,或找個專家跟妳練習,因為專家知道他們會問什麽問題。不只是你的面試回答內容,還有你的表現、談吐都要訓練。所以研究生的面試就真的比較重要。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9/06 上市
mhperng.blogspot.com查看原始檔
聯經出版社的計畫是要在九月六日讓《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這本書上市,博客來的網上訂購日期有時候會早個兩、三天。
從今天開始,我會先寫一個系列的文章,冠以「研究生必讀(n)」的標題,目的是:(1)為這一本書寫一些較簡要而易讀的入門文章,希望能讓讀者在九月六日拿到書以前就先了解一些研究生必需知道的關鍵知識,拿到書後讀起來會較有熟悉感且容易讀進去和吸收。(2)附上相關資料的網頁連結,方便有心進一步了解的讀者。
我希望這一系列文章和《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這本書可以互補短長,讓讀者從而獲得更大的助益。
一、《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語音導讀
我曾經在二月底寫過一篇文章〈「研究所完全求生手冊」導讀與使用指南〉,裡面有一份 26.5分鐘的語音導讀,介紹這一本書的特色。
未來我會刊載七位產、學界傑出人士對本書的推薦和序文,他們來自不同的科系、社會背景和年齡層。
底下我先複製一次這本書的目錄,再解釋為何需要寫一系列的「研究生必讀(n)」。
二、《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目錄
序:用別人的智慧,解決自己的問題
第1章:達摩面壁,慧可立雪——研究所學什麼
第2章:黃金與糞土——學術著作的要件與良瓢
第3章: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研究的歷程與時間表
第4章:恩師與廉價勞工——指導教授與研究能力的養成
第5章:萬綠叢中一點紅——研究主題與論文題目的關係
第6章:告別大學時代——期刊論文的閱讀技巧
第7章:鳥瞰全局——總覽式文獻回顧與田野
第8章:眾里尋他千百度——論文題目與研究範圍
第9章:青出於藍——批判與創新的要領(上)
第10章、青出於藍——批判與創新的要領(中)
第11章、青出於藍——批判與創新的要領(下)
第12章:上窮碧落下黃泉——十倍速文獻回顧要訣
第13章、運籌帷幄——研究工作的策劃、進展與風險
第14章:為山九仞——整併補強,鞏固戰果
第15章、擲地有聲——學位論文的寫作要領
第16章:終戰秘笈——考古題與口試委員的期待
第17章:終生受用——研究能力的活用與轉化
第18章:後發優勢——後進國的產業研發策略
第19章:走出象牙塔——跨越產學鴻溝的經驗談
附錄一:碩博士論文計畫書
附錄二:網路資源與延伸閱讀
在寫《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這本書的時候,我有許多兩難的問題需要解決。
第一個問題是內容的深淺難以拿捏,太深則受惠者寡,太淺則受惠不深;後來我決定針對比較積極且能力相對成熟的學生寫作,希望其他閱讀能力較弱的讀者可以在指導教授和學長的協助下讀完這本書。
但是有讀過完稿的人跟我反應:這樣值得讀的書,應該設法讓閱讀門檻再下降,以便讓更多讀者受惠。
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再寫一系列「入門級」的文章,讓讀者可以輕鬆地了解整本書的議題,對整本書有一個概略的了解,之後再讀《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這本書,就不會覺得它很難讀。於是,就有這一系列文章的寫作發想。
第二個問題是,一本書的內容必須有所拿捏和取捨,書不能太厚,不可以有太多枝節干擾讀者的閱讀與思考。但是,另一方面,一旦讀者掌握到全書的要領之後,在自己開始動手時卻會需要了解很多枝節的規定或進一步的參考資訊。我的解決辦法是:《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這本書裡著重在有系統的陳述主軸和核心能力,避開會干擾讀者的枝節;未來在另外寫一系列文章補充細節。這些文章有些會放進「研究生必讀(n)」這一系列的文章寫作發想裡,有些可能會在《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這本書出版後再寫一系列「研究生Q&A」。
此外,為了避免讓讀者有「太學術了」的印象,《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這本書裡沒有提供任何的參考文獻。但是,有些參考文獻對認真的讀者還是有進一步釐清的作用(譬如,牛津、劍橋、倫敦大學有關「學位授予標準」的規定,就可以幫讀者釐清很多問題)。因此,在「研究生必讀(n)」這一系列的文章和「研究生Q&A」那一系列文章裡我就會放進參考文獻的網頁連結。
四、未來
未來我打算要在這個部落格特譬一個「研究生專欄」,彙整《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這本書,以及相關系列文章的篇名和網頁連結,以便利大家的有系統閱讀。
五、請粉絲們幫忙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這本書,以及相關系列文章的推廣,需要大家幫忙。也希望借助大家的力量,爭取到各大學的研究所或圖書館去演講的機會,以便盡量地讓台灣的碩、博士生知道這本書的存在,以及協助他們釐清一些對於研究方法與研究能力該如何培養的觀念(和理解)。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册 - 阮一峰的网络日志 - https://goo.gl/CG4AOG

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
吃台灣米,讀古今中外書,思索台灣的未來; 善待自己、善待鄰人、善待土地
首頁關於我版權聲明部落格導覽演講邀約
2017年2月26日 星期日
「研究所完全求生手冊」已完稿
其實,我在一月底就已經完稿,並且在二月一日交給出版社。主編說預期要在九月出版,我將找時間跟她討論是否有可能提前到七月份。
我看過好幾本中英文的相關書籍,沒有一本滿意。讀者真正需要懂的是如何找出前人的缺點(如果前人沒有缺點,就不需要你來研究了),如何創新與突破(沒有創新與突破,論文就變成沒有內容可寫,無病呻吟),以及如何自我批判以便自己找出所有可能的缺點和漏洞,隨時更正與補強(這樣就可以不讓口試委員抓到毛病,出去當研究人員時可以自己管好自己的工作,不太需要有人審查跟監督)。
但是大家都避開這個有關「研究方法」三大問題,或者語焉不詳,用厚厚的篇幅談一些瑣碎的規定和低層次的技術性問題。還有人乾脆把這三大問題的答案歸類為「默會知識」(tacit knowledge)或「隱性知識」(implicit knowledge),認為它們「只能意會,無法言傳」,所以只能跟著師傅日夜浸染,言教加上身教來承傳。
這些知識的確很難寫出來,所以很多人念完碩博士以後根本沒有學到研究方法,只是修過一些更深、更加沒讀懂得課程;還有些人學會作研究和發表論文的技巧,卻很像鸚鵡學舌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因為我硬要把這些很難言傳的內容有系統地寫出來,所以吃進了苦頭,除了一再反覆修改之外,還把已經完稿的第一版廢掉,全部重寫。寫完的時候心力交瘁,有如燈枯油盡般地身心俱疲。
研究方法無法分為等級(etc, 進階級、碩士級、博士級),它就是必須同時兼具三大能力,否則就沒有學術價值:批判前人的著作而找到前人的不足,形成研究主題和研究動機;分析前人的缺點與成因,找到突破與創新的關鍵,發展成研究的架構與步驟;隨時自我批判,找出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以便讓研究成果符合學術界所要求的嚴謹度。
沒學會這三種能力,研究所就白念了(你在大學時代已經學過讀書方法,再多花兩年練習讀書沒什麼必要);學會了這三種能力,你就不需要再當學生了(學校能教的都教完了,懂多少和會不會發揮看你自己)。
所以,這一本書已經盡可能地易懂,且寫成 DIY 的格式,但是讀起來仍舊不可能像「深夜食堂」那樣輕鬆。
我覺得最理想的讀法是由指導教授或研究所學長帶著讀,當作新生訓練的教材。
下一篇我會談一談這本書的最佳使用指南。


 

「研究所完全求生手冊」導讀與使用指南

mhperng.blogspot.com查看原始檔

新竹的讀書會開學了,按慣例第一週是談寒假發生的事。我跟他們談起「研究所完全求生手冊」這本書,一時興起變成一個26分鐘的語音導讀,現在掛在 YouTube 上面。 

這篇文章會列出全書綱要,以及建議如何使用這本書,以便獲得最大的閱讀效果。不過,話說在前頭,這本書教的是學術界最難學成的研究方法,而不是武俠小說和深夜食堂,必邊讀邊想才會懂,絕不是睡前隨便看兩頁的那種枕邊書,而是要用心去讀的書——「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一、錄音導讀 

新竹讀書會的錄音講得有一點跳躍,但是用較生動的方式勾勒了梗概,可以當作跟本書第一次接觸者的「導讀」或「簡介」。裡面偶有跳躍或交代不清楚的,可以看第二段的「全書綱要」來補充。 二、全書綱要 

序:用別人的智慧,解決自己的問題 

第1章:達摩面壁,慧可立雪——研究所學什麼 

第2章:黃金與糞土——學術著作的要件與良瓢 

第3章: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研究的歷程與時間表 

第4章:恩師與廉價勞工——指導教授與研究能力的養成 

第5章:萬綠叢中一點紅——研究主題與論文題目的關係 

第6章:告別大學時代——期刊論文的閱讀技巧 

第7章:鳥瞰全局——總覽式文獻回顧與田野 

第8章:眾里尋他千百度——論文題目與研究範圍 

第9章:青出於藍——批判與創新的要領(上) 

第10章、青出於藍——批判與創新的要領(中) 

第11章、青出於藍——批判與創新的要領(下) 

第12章:上窮碧落下黃泉——十倍速文獻回顧要訣 

第13章、運籌帷幄——研究工作的策劃、進展與風險 

第14章:為山九仞——整併補強,鞏固戰果 

第15章、擲地有聲——學位論文的寫作要領 

第16章:終戰秘笈——考古題與口試委員的期待 

第17章:終生受用——研究能力的活用與轉化 

第18章:後發優勢——後進國的產業研發策略 

第19章:走出象牙塔——跨越產學鴻溝的經驗談 

附錄一:碩博士論文計畫書 

附錄二:網路資源與延伸閱讀

三、使用指南 

本書有兩種可能的用法:其一碩士生自己培養研究能力或博士生和研發工程師提升研究能力的工具書,其二是研究所新生訓練或企業界研發單位新人訓練的教材。 

本書是以 DIY手冊的風格寫就,博士生應該可以自己讀懂,有些碩士新生或許有能力自己讀懂,但是還有很多碩士生可能需要指導教授或學長先帶著讀過一次,之後才有能力自己重複閱讀,並且把本書當作DIY手冊來使用。 

我建議有心培養學生研究能力的指導教授和研發單位主管以讀書會的形式帶著學生和新人閱讀此書,並且指定學長或資深員工當他們閱讀過程的諮詢對象。 

有心於此的研究所指導教授和企業界研發單位的基層主管,可以針對自己的研究領域遴選較具有代表性的期刊論文二至三篇(或者一兩本較優質的碩、博士論文),一邊叫學生閱讀本書,一邊用這些論文當案例來講解本書的內容。由於本書各章末尾都有重點回顧,可以要求學生利用這些重點去分析這些論文的相關內容與要點,以確認學生的學習成效。 

碩士生只需要先讀本書的前十六章,如果要求學生加入研究室後每週閱讀四章並且集體討論,一個月內可以完成新生訓練。之後隨著研究進度的發展,要求學生重讀相關篇章,並再度通過討論確定學生已經掌握該篇章要領,再讓學生進行該步驟的研究推展。 

如果你是一個研究生,但是覺得本書讀起來有點困難,可以請求指導教授或學長組織讀書會來引導你和研究室同學一起閱讀。 

研究的能力是一個人一輩子所有學習過程的最高點,就像是攀爬最難登頂百岳,過程不可能像是在讀《深夜食堂》或任何一本暢銷書那麼輕鬆,但是一旦走過辛苦的學習過程,你會一輩子受用,並且覺得所花的心力非常值得。 

畢竟,如同序言所說的,本書的內容絕大部分都屬於研究工作的核心能力,而且是其他相關書籍視為「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秘訣。


研究生必讀(1):碩博士授予標準&論文評審重點
mhperng.blogspot.com查看原始檔
許多博碩士生(和畢業生)都不知道學位論文的審查重點是什麼,評分的依據是什麼,及格和不及格的衡量標準又是什麼。結果做研究與寫論文時沒有方向和重點,交出論文後和口試時緊張到幾乎要抓狂。
然而,英語系國家的學位論文與口試審查重點在學界都有高度共識,連口試的問題都離不開最常問的十二個問題。而且這十二個問題還可以再被精簡成 3~4 個核心問題。
如果從一入學你就知道這些「考古題」,研究所期間是不是會比較有方向感,比較有效率,也可以省掉一些沒必要的焦慮?
而且,這十二個問題剛好對應著研究過程的十二個關鍵步驟,其目的就是要檢驗你的創新能力、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和活用專業知識的能力。如果從一入學就知道這些「考古題」,並且在研究過程逐步認真回答這十二個問題,就可以培養出上述三種能力,一輩子受用不盡。
在這個高教文憑嚴重地供過於求的時代裡,是文憑重要?還是能力重要?
一、英國名校的規定
英語世界的學術制度與精神都受到英國的強烈影響,就像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校址都是「劍橋」(Cambridge),並非偶然。
英國三大名校的碩博士學位授予標準大同小異,最後還被全國通用的規範彙整成措詞明確的授予標準。所以,讓我們先來看看英國三大名校的規定,下一節再看全國通用規範裡更明確的措詞。
牛津大學 "Memorandum for examiner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的第6.1條裡規定,博士學位的授予標準是:(1)對於研究的主題有良好的知識,(2)對該主題的學界有重要而可觀的(significant and substantial)貢獻,(3)論文寫作清晰且吻合學術界的風格。
劍橋大學 "Guide to Examiners for the PhD, MSc and MLitt Degrees" 的第 2(b) 條規定,博士學位的授予標準是:(1)論文寫作清晰,(2)適切地思考(參考)過該主題的相關著作,(3)對學術界有重要的(significant)貢獻(通過新知識的發現、將過去的知識形成新的連結、發展新理論、修正過去的觀點);而碩士學位的授予標準是:(1)論文寫作清晰,(2)適切地思考(參考)過該主題的相關著作,(3)有用的(useful)貢獻。
倫敦大學的規定最明確,根據 "Regulations for the degrees of MPhil and PhD" 4.1.2 條,博士學位的授予標準主要是:(1)內容屬於候選人在註冊期間的個人研究成果;(2)對該研究主題的知識有明顯的(distinct)貢獻,並且通過新的事實或批判力表現出原創性;(3)論文是一個不可切割的整體(非屬拼湊而成),且論證過程是前後一致的;(4)批判性地評價既有文獻,指出自己的創新處,將自己的研究成果適切地安置在既有文獻的脈絡裡,從而展現出對該領域相關知識了解的深度與概觀性的(synoptic)掌握。
此外,倫敦大學 "Regulations for the degrees of MPhil and PhD" 的 4.2.2 條規定,碩士學位的授予標準主要是:(1)內容屬於候選人在註冊期間的個人研究成果;(2)是原創性的成果,或者對既有知識的有秩序的批判,並且對相關文獻充分地回顧過;(3)論文是一個不可切割的整體(非屬拼湊而成),且論證過程是前後一致的。
三校的精神內涵一致,只有措詞上的差異。根據這些規範,我們可以說:碩博士的培養目標就是判性思考的能力、文獻回顧以及活用最前緣知識的能力,以及創新的能力。
假如這樣的說明還不夠明確、清晰,在英國全國通用的博碩士學位授予標準(見下一節)裡,不但措詞很清楚、明確,連擁有碩博士學位的人應該具有什麼能力,可以在(學術與產業界)承擔什麼責任並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也都一一明確地陳述與規範。
認真讀一讀下一節,就會知道英國的碩博士訓練是玩真的(為學界與業界培養有用的人),而不是寫一些沒有用(也沒幾個人讀)的論文,或者混個文憑順便玩幾年。
二、英國通用的 QAA 博士授予標準
英國共通的碩博士授予標準是由一個跟教育主管機構密切合作的獨立法人機構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簡稱 QAA)訂定(建議)的,這個標準對各校沒有強迫性,但是卻具有很強的誘導性(因為 QAA 會對各校進行評鑑,並且公布評鑑結果——其結果可能會影響社會觀感,學生入學意願以及政府經費的撥予和申請)。
QAA 在 2014年公布了一份 "UK Quality Code for Higher Education Part A: Setting and Maintaining Academic Standards",詳細規範了所有高等教育的學位授予標準。其中 4.18條(第30頁)規範了博士學位的授予標準,一共四項:(1)通過原創性的研究或高階的學術活動(能力),創造並詮釋新穎的知識,這些知識必須要能滿足專業同儕的審視與評鑑,拓展該學科領域的知識疆界,並且具有發表的價值;(2)對於一個學術分支或專業領域最前緣的一整個區塊的知識,能夠以有系統的搜尋、取得並理解;(3)在一個夠寬廣的領域內,針對該領域最前緣知識的生產、應用或理解,有能力將相關的任務或需要適切地概念化成為專案,並且設計、執行該專案(研究)計畫;(4)有能力鉅細靡遺地了解進行高階學術研究所需使用的技術(方法、理論)。
達到前述授予標準的人應該要展現出兩種能力:(1)在一個專業領域內面對複雜的問題時,雖然經常欠缺完整數據,仍然可以充分利用該領域的既有知識來做出(高品質的)判斷,並且能夠清晰而有效地將觀念與結論跟人溝通——不管聽眾是否該領的專家;(2)繼續進行高階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或(產品與政策)發展,對於新穎技術、觀念或方法的發展做出可觀的( substantial)貢獻。
因此,(聘僱者)可以預期擁有博士學位的人「在複雜而不可預測的工作環境下,擁有獨立研究與解決問題的能力」。(the qualities and transferable skills necessary for employment requiring the exercise of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and largely autonomous initiative in complex and unpredictable situations, in professional or equivalent environments.)
很多研究生都會說念研究所是為了培養「研究的能力」,學習「研究的方法」,卻無法具體地說出什麼是「研究的能力」。其實,「研究的能力=判性思考的能力+文獻回顧以及活用知識的能力+創新的能力=在複雜而具有不確定性的工作環境下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英國通用的 QAA 碩士授予標準
根據 "UK Quality Code for Higher Education Part A: Setting and Maintaining Academic Standards" 的 4.17條(第28頁),碩士學位的授予標準共有四項,跟博士學位授予的審查內容大同小異,只是要求水準較低而已:(1)對跟研究主題有關的學術界前緣知識可以有系統地進行瞭解(與吸收),對於研究中的問題保有批判性的警覺或新的洞見;(2)對於他們研究中所能應用的技術、方法或學術專業技能有完整的理解;(3)有能力以創新的方式應用(學術界最前緣的)既有知識,並且能從實用的觀點理解既有技術(方法、理論)是如何被用來創造和詮釋該學科領域的知識;(4)能從概念上理解該學科最先進的學術進展與進行中的研究,且有能力評估與批判各種研究方法,且在必要時提出新的假設。
擁有碩士學位的人通常上會具有兩種能力:(1)在一個專業領域內面對複雜的問題時,即便欠缺完整數據,仍然可以做出嚴謹的判斷,並且能夠清晰而有效地將觀念與結論跟人溝通——不管聽眾是否該領的專家;(2)有能力規劃自己的研究方向,並且在面對問題或解決問題時表現出創意,並且在自主的規劃與執行計畫時表現出專業的水準;(3)(靠自己)繼續擴張知識與理解,並且發展出高階的新技能(skills)。
因此,(聘僱者)可以預期擁有碩士學位的人:(1)也能力獨立且主動地負起責任,(2)在複雜而不可預測的環境下作決策,(3)有能力自主學習,並且在專業領域上持續精進。
你可以看得出來,基本上碩博士的培訓目標完全一致,只不過要求的標準有高低而已——主要差異在於博士必須有能力創造新知識(偏基礎研究)而碩士則可以只是應用上的創新(偏應用研究),至於批判能力、文獻回顧與靈活運用的能力則是碩博士都必須具備的能力。
但是這些能力是如何培養的?跟論文審查(口試)時必問的十二組問題有何關係?
四、論文審查委員(口試委員)必問的十二組問題
根據英國兩位教育系的學者(Vernon Trafford 和 Shosh Leshem)的研究,各校學位審查委員在審查論文與口試時,所問的問題都可以歸納成十二組問題,而且這十二組問題剛好對應著研究工作的十二個步驟:
(1)你為何要選擇這個題目當博士論文題目?(問題意識與研究動機)
(2)你如何將原初的問題概念化(conceptualisation)成一個學術性的問題?
(3)你是如何發展出這個研究研究架構(research design)的?
(4)你的研究架構(research design)合理嗎?有沒有任何牽強之處或弱點?
(5)你為何採取這個手段(instrument)來取得所需要的證據或數據?
(6)你如何選擇樣本、材料或研究範圍?
(7)你如何產出主要的結論(conceptual conclusions)?
(8)要如何將你的發現更廣泛地解讀或應用(generalization)?
(9)你的研究對學術界有何貢獻?
(10)你對自己的研究成果有何意見(批評)?
(11)你畢業後有何打算?(暗示口試即將結束)
(12)你還有些什麼話想說嗎?
這十二個問題和步驟,就是所謂的「研究方法和程序」。Vernon Trafford 和 Shosh Leshem 因此乾脆在 Stepping Stones to Achieving your Doctorate-By focusing on your viva from the start 這這本電子書裡建議:如果讓博碩士生從入學的那一天就知道這十二個問題和步驟,他們就可以看清自己的最終目標與必須經歷過程,以及在每一個步驟中必須嚴謹、仔細地回答的問題。這樣,學生是不是可以更有方向感,更有效率,也學得更紮實?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這本書則更進一步,我在書中的「第十六章:終戰秘笈——考古題與口試委員的期待」裡扼要地整理了這十二個問題(所以讀者不需要去讀厚厚的一本電子書 Stepping Stones to Achieving your Doctorate-By focusing on your viva from the start ),再將它們歸納成八大核心能力,然後告訴讀者:整本書的前面15章就是在教讀者如何培養這八大能力。 五、口試委員如果太苛求,怎麼辦?
由於英語世界的博碩士授予越來越浮濫,以及歐盟想要把各國博碩士學位的授予標準給統一,因此應運而生了許多關於博碩士教育(生產)與審查(品管)過程的研究,甚至有專屬的學術期刊與國際學術會議。譬如,J. Assessment &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這個期刊。
在 "What examiners do: what thesis students should know" 這篇期刊裡,三位研究高等教育的紐西蘭學者分析了31篇各國發表的期刊論文後,指出來:(1)論文審查委員的觀點與行為大同小異;(2)論文審查不及格的機率偏低(對於上軌道的學校而言,原因是指導教授被學校要求擔任把關、過濾的角色;對於不上軌道的學校而言,原因是指導教授會拜託審查委員放水;(3)審查委員往往在看完前論文的兩章之後就形成「傾向於通過」或「傾向不通過」的判斷(原因是前兩章就可以看出作者對文獻的掌握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和批判能力,也可以大致看出這篇論文可能的貢獻和價值,更具體的詳情以後再另文闡述);(4)審查委員希望論文的研究方法(理論、研究架構)具有說服力與嚴密的批判性思考,且分析深入而論述鞭辟入裡(而不是平舖直敘、欠缺批判性與分析性的論證)。
不管是國內或國外,審查委員不講理的機率遠低於指導教授有問題(細節或許以後另文說明)。
國外名校博士生的自殺率較高,不是新聞。哈佛大學在 1980~1998 期間共有八個研究生自殺,將近美國各大學平均值的兩倍(多出一倍)。傳聞其中一個很出色的學生的遺書說自殺原因有一部分是「指導教授濫權」。這種傳聞實際上有三種可能性:(1)指導教授真的濫權,把學生當成就個人名利的工具;(2)指導教授的要求比其它實驗室高,引起學生不滿;(3)指導教授的要求正常,但是學生卻聽信傳聞而認定他要求太高。
另一方面,牛津大學東方研究所也曾有一位韓國藉博士生在口試結果發表後自殺。事實上口試委員並沒有裁定他「不及格」,而是要他修改論文。在英國的學術傳統裡,口試委員一定會要求研究生修改論文。如果讓學生一字不改地畢業,通常被看成是兩種可能之一:學生的程度高到無法令人置信(絕不犯任何錯),或者口試委員混到連一個錯都找不到。但是愛面子的東方學生卻不一定能理解這種文化。
不過,據說指導教授表示口試委員要求修改的幅度超過他的預期,這件事情在劍橋的理工學院是很難發生的。我擔心的是兩種可能性:(1)指導教授經驗不足而誤判學生論文水準,(2)牛津(或英國)的東方研究學術社群對論文要求的認知差異太大。
至於國內,口試委員通常是指導教授邀請的,除非你的論文有嚴重的瑕疵,頂多只要按照口試委員的要求修改內容即可。
因此,只要願意認真培養自己的研究能力,實在沒必要去找一個「很罩」卻不見得能學到本事的指導教授。

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 研究生必讀(1):碩博士授予標準&論文評審重點 - https://goo.gl/1w6zM7 



2017年7月17日 星期一
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 研究生必讀(1):碩博士授予標準&論文評審重點 - https://goo.gl/1w6zM7
研究生必讀(1):碩博士授予標準&論文評審重點
許多博碩士生(和畢業生)都不知道學位論文的審查重點是什麼,評分的依據是什麼,及格和不及格的衡量標準又是什麼。結果做研究與寫論文時沒有方向和重點,交出論文後和口試時緊張到幾乎要抓狂。
然而,英語系國家的學位論文與口試審查重點在學界都有高度共識,連口試的問題都離不開最常問的十二個問題。而且這十二個問題還可以再被精簡成 3~4 個核心問題。
如果從一入學你就知道這些「考古題」,研究所期間是不是會比較有方向感,比較有效率,也可以省掉一些沒必要的焦慮?
而且,這十二個問題剛好對應著研究過程的十二個關鍵步驟,其目的就是要檢驗你的創新能力、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和活用專業知識的能力。如果從一入學就知道這些「考古題」,並且在研究過程逐步認真回答這十二個問題,就可以培養出上述三種能力,一輩子受用不盡。
在這個高教文憑嚴重地供過於求的時代裡,是文憑重要?還是能力重要?
一、英國名校的規定
英語世界的學術制度與精神都受到英國的強烈影響,就像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校址都是「劍橋」(Cambridge),並非偶然。
英國三大名校的碩博士學位授予標準大同小異,最後還被全國通用的規範彙整成措詞明確的授予標準。所以,讓我們先來看看英國三大名校的規定,下一節再看全國通用規範裡更明確的措詞。
牛津大學 "Memorandum for examiner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的第6.1條裡規定,博士學位的授予標準是:(1)對於研究的主題有良好的知識,(2)對該主題的學界有重要而可觀的(significant and substantial)貢獻,(3)論文寫作清晰且吻合學術界的風格。
劍橋大學 "Guide to Examiners for the PhD, MSc and MLitt Degrees" 的第 2(b) 條規定,博士學位的授予標準是:(1)論文寫作清晰,(2)適切地思考(參考)過該主題的相關著作,(3)對學術界有重要的(significant)貢獻(通過新知識的發現、將過去的知識形成新的連結、發展新理論、修正過去的觀點);而碩士學位的授予標準是:(1)論文寫作清晰,(2)適切地思考(參考)過該主題的相關著作,(3)有用的(useful)貢獻。
倫敦大學的規定最明確,根據 "Regulations for the degrees of MPhil and PhD" 4.1.2 條,博士學位的授予標準主要是:(1)內容屬於候選人在註冊期間的個人研究成果;(2)對該研究主題的知識有明顯的(distinct)貢獻,並且通過新的事實或批判力表現出原創性;(3)論文是一個不可切割的整體(非屬拼湊而成),且論證過程是前後一致的;(4)批判性地評價既有文獻,指出自己的創新處,將自己的研究成果適切地安置在既有文獻的脈絡裡,從而展現出對該領域相關知識了解的深度與概觀性的(synoptic)掌握。
此外,倫敦大學 "Regulations for the degrees of MPhil and PhD" 的 4.2.2 條規定,碩士學位的授予標準主要是:(1)內容屬於候選人在註冊期間的個人研究成果;(2)是原創性的成果,或者對既有知識的有秩序的批判,並且對相關文獻充分地回顧過;(3)論文是一個不可切割的整體(非屬拼湊而成),且論證過程是前後一致的。
三校的精神內涵一致,只有措詞上的差異。根據這些規範,我們可以說:碩博士的培養目標就是判性思考的能力、文獻回顧以及活用最前緣知識的能力,以及創新的能力。
假如這樣的說明還不夠明確、清晰,在英國全國通用的博碩士學位授予標準(見下一節)裡,不但措詞很清楚、明確,連擁有碩博士學位的人應該具有什麼能力,可以在(學術與產業界)承擔什麼責任並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也都一一明確地陳述與規範。
認真讀一讀下一節,就會知道英國的碩博士訓練是玩真的(為學界與業界培養有用的人),而不是寫一些沒有用(也沒幾個人讀)的論文,或者混個文憑順便玩幾年。
二、英國通用的 QAA 博士授予標準
英國共通的碩博士授予標準是由一個跟教育主管機構密切合作的獨立法人機構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簡稱 QAA)訂定(建議)的,這個標準對各校沒有強迫性,但是卻具有很強的誘導性(因為 QAA 會對各校進行評鑑,並且公布評鑑結果——其結果可能會影響社會觀感,學生入學意願以及政府經費的撥予和申請)。
QAA 在 2014年公布了一份 "UK Quality Code for Higher Education Part A: Setting and Maintaining Academic Standards",詳細規範了所有高等教育的學位授予標準。其中 4.18條(第30頁)規範了博士學位的授予標準,一共四項:(1)通過原創性的研究或高階的學術活動(能力),創造並詮釋新穎的知識,這些知識必須要能滿足專業同儕的審視與評鑑,拓展該學科領域的知識疆界,並且具有發表的價值;(2)對於一個學術分支或專業領域最前緣的一整個區塊的知識,能夠以有系統的搜尋、取得並理解;(3)在一個夠寬廣的領域內,針對該領域最前緣知識的生產、應用或理解,有能力將相關的任務或需要適切地概念化成為專案,並且設計、執行該專案(研究)計畫;(4)有能力鉅細靡遺地了解進行高階學術研究所需使用的技術(方法、理論)。
達到前述授予標準的人應該要展現出兩種能力:(1)在一個專業領域內面對複雜的問題時,雖然經常欠缺完整數據,仍然可以充分利用該領域的既有知識來做出(高品質的)判斷,並且能夠清晰而有效地將觀念與結論跟人溝通——不管聽眾是否該領的專家;(2)繼續進行高階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或(產品與政策)發展,對於新穎技術、觀念或方法的發展做出可觀的( substantial)貢獻。
因此,(聘僱者)可以預期擁有博士學位的人「在複雜而不可預測的工作環境下,擁有獨立研究與解決問題的能力」。(the qualities and transferable skills necessary for employment requiring the exercise of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and largely autonomous initiative in complex and unpredictable situations, in professional or equivalent environments.)
很多研究生都會說念研究所是為了培養「研究的能力」,學習「研究的方法」,卻無法具體地說出什麼是「研究的能力」。其實,「研究的能力=判性思考的能力+文獻回顧以及活用知識的能力+創新的能力=在複雜而具有不確定性的工作環境下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英國通用的 QAA 碩士授予標準
根據 "UK Quality Code for Higher Education Part A: Setting and Maintaining Academic Standards" 的 4.17條(第28頁),碩士學位的授予標準共有四項,跟博士學位授予的審查內容大同小異,只是要求水準較低而已:(1)對跟研究主題有關的學術界前緣知識可以有系統地進行瞭解(與吸收),對於研究中的問題保有批判性的警覺或新的洞見;(2)對於他們研究中所能應用的技術、方法或學術專業技能有完整的理解;(3)有能力以創新的方式應用(學術界最前緣的)既有知識,並且能從實用的觀點理解既有技術(方法、理論)是如何被用來創造和詮釋該學科領域的知識;(4)能從概念上理解該學科最先進的學術進展與進行中的研究,且有能力評估與批判各種研究方法,且在必要時提出新的假設。
擁有碩士學位的人通常上會具有兩種能力:(1)在一個專業領域內面對複雜的問題時,即便欠缺完整數據,仍然可以做出嚴謹的判斷,並且能夠清晰而有效地將觀念與結論跟人溝通——不管聽眾是否該領的專家;(2)有能力規劃自己的研究方向,並且在面對問題或解決問題時表現出創意,並且在自主的規劃與執行計畫時表現出專業的水準;(3)(靠自己)繼續擴張知識與理解,並且發展出高階的新技能(skills)。
因此,(聘僱者)可以預期擁有碩士學位的人:(1)也能力獨立且主動地負起責任,(2)在複雜而不可預測的環境下作決策,(3)有能力自主學習,並且在專業領域上持續精進。
你可以看得出來,基本上碩博士的培訓目標完全一致,只不過要求的標準有高低而已——主要差異在於博士必須有能力創造新知識(偏基礎研究)而碩士則可以只是應用上的創新(偏應用研究),至於批判能力、文獻回顧與靈活運用的能力則是碩博士都必須具備的能力。
但是這些能力是如何培養的?跟論文審查(口試)時必問的十二組問題有何關係?
四、論文審查委員(口試委員)必問的十二組問題
根據英國兩位教育系的學者(Vernon Trafford 和 Shosh Leshem)的研究,各校學位審查委員在審查論文與口試時,所問的問題都可以歸納成十二組問題,而且這十二組問題剛好對應著研究工作的十二個步驟:
(1)你為何要選擇這個題目當博士論文題目?(問題意識與研究動機)
(2)你如何將原初的問題概念化(conceptualisation)成一個學術性的問題?
(3)你是如何發展出這個研究研究架構(research design)的?
(4)你的研究架構(research design)合理嗎?有沒有任何牽強之處或弱點?
(5)你為何採取這個手段(instrument)來取得所需要的證據或數據?
(6)你如何選擇樣本、材料或研究範圍?
(7)你如何產出主要的結論(conceptual conclusions)?
(8)要如何將你的發現更廣泛地解讀或應用(generalization)?
(9)你的研究對學術界有何貢獻?
(10)你對自己的研究成果有何意見(批評)?
(11)你畢業後有何打算?(暗示口試即將結束)
(12)你還有些什麼話想說嗎?
這十二個問題和步驟,就是所謂的「研究方法和程序」。Vernon Trafford 和 Shosh Leshem 因此乾脆在 Stepping Stones to Achieving your Doctorate-By focusing on your viva from the start 這這本電子書裡建議:如果讓博碩士生從入學的那一天就知道這十二個問題和步驟,他們就可以看清自己的最終目標與必須經歷過程,以及在每一個步驟中必須嚴謹、仔細地回答的問題。這樣,學生是不是可以更有方向感,更有效率,也學得更紮實?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這本書則更進一步,我在書中的「第十六章:終戰秘笈——考古題與口試委員的期待」裡扼要地整理了這十二個問題(所以讀者不需要去讀厚厚的一本電子書 Stepping Stones to Achieving your Doctorate-By focusing on your viva from the start ),再將它們歸納成八大核心能力,然後告訴讀者:整本書的前面15章就是在教讀者如何培養這八大能力。
五、口試委員如果太苛求,怎麼辦?
由於英語世界的博碩士授予越來越浮濫,以及歐盟想要把各國博碩士學位的授予標準給統一,因此應運而生了許多關於博碩士教育(生產)與審查(品管)過程的研究,甚至有專屬的學術期刊與國際學術會議。譬如,J. Assessment &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這個期刊。
在 "What examiners do: what thesis students should know" 這篇期刊裡,三位研究高等教育的紐西蘭學者分析了31篇各國發表的期刊論文後,指出來:(1)論文審查委員的觀點與行為大同小異;(2)論文審查不及格的機率偏低(對於上軌道的學校而言,原因是指導教授被學校要求擔任把關、過濾的角色;對於不上軌道的學校而言,原因是指導教授會拜託審查委員放水;(3)審查委員往往在看完前論文的兩章之後就形成「傾向於通過」或「傾向不通過」的判斷(原因是前兩章就可以看出作者對文獻的掌握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和批判能力,也可以大致看出這篇論文可能的貢獻和價值,更具體的詳情以後再另文闡述);(4)審查委員希望論文的研究方法(理論、研究架構)具有說服力與嚴密的批判性思考,且分析深入而論述鞭辟入裡(而不是平舖直敘、欠缺批判性與分析性的論證)。
不管是國內或國外,審查委員不講理的機率遠低於指導教授有問題(細節或許以後另文說明)。
國外名校博士生的自殺率較高,不是新聞。哈佛大學在 1980~1998 期間共有八個研究生自殺,將近美國各大學平均值的兩倍(多出一倍)。傳聞其中一個很出色的學生的遺書說自殺原因有一部分是「指導教授濫權」。這種傳聞實際上有三種可能性:(1)指導教授真的濫權,把學生當成就個人名利的工具;(2)指導教授的要求比其它實驗室高,引起學生不滿;(3)指導教授的要求正常,但是學生卻聽信傳聞而認定他要求太高。
另一方面,牛津大學東方研究所也曾有一位韓國藉博士生在口試結果發表後自殺。事實上口試委員並沒有裁定他「不及格」,而是要他修改論文。在英國的學術傳統裡,口試委員一定會要求研究生修改論文。如果讓學生一字不改地畢業,通常被看成是兩種可能之一:學生的程度高到無法令人置信(絕不犯任何錯),或者口試委員混到連一個錯都找不到。但是愛面子的東方學生卻不一定能理解這種文化。
不過,據說指導教授表示口試委員要求修改的幅度超過他的預期,這件事情在劍橋的理工學院是很難發生的。我擔心的是兩種可能性:(1)指導教授經驗不足而誤判學生論文水準,(2)牛津(或英國)的東方研究學術社群對論文要求的認知差異太大。
至於國內,口試委員通常是指導教授邀請的,除非你的論文有嚴重的瑕疵,頂多只要按照口試委員的要求修改內容即可。
因此,只要願意認真培養自己的研究能力,實在沒必要去找一個「很罩」卻不見得能學到本事的指導教授。


研究生必讀(2):台灣頂尖企業所需要的人才
mhperng.blogspot.com查看原始檔
英國 QAA 和兩大名校都要求碩士畢業生具有三項能力:(1)進行文獻回顧並吸收學術界最前緣的知識(發現),(2)以批判性思考決定對既有方法的取捨與改良,(3)創新與突破的能力。(見前一篇)
而且 QAA預期他們就業後將可以:(1)在複雜而高度不確定的環境下進行嚴謹的決策,(2)能自主的規劃與執行專業水準的計畫,(3)持續地吸收學術界最前緣的知識與方法,藉以發展出越來越高階的新職能。
看起來很夢幻?這些能力恰恰是台灣頂尖企業所需要的,偏偏連頂大的碩(博)士畢業生也往往欠缺這些能力。
到底是誰出了問題?
一、來自業界的聲音
為了要了解台灣的業界如何看《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這本書,我特地問兩位不算很熟的業界朋友「願不願意試讀,並考慮是否寫序文」。沒料到兩位都很快地答應了,並且陸續交出他們的序文。最令我意外的是他們序文的內容(八月下旬會陸續刊出全文)。
第一位是四零四科技的創辦人之一柯茂全先生(目前擔任該公司董事),我曾跟他一起參與一項公益活動,所以只有一面之緣,但是我對這個公司的印象很深。這公司是台灣典型的「隱形冠軍」,曾被「中華徵信所」評選為2007年「金磚企業」之首;他們靠不斷地研發高難度的技術,而成為全球工業及串列通信產品製造商中的第三名(2007年),2006年每股稅後盈餘(EPS)高達20.57元,比鴻海高出將近一倍。
他們不是靠壓榨員工勞力、超時加班來拼業績,而是善待員工的才華和付出,因而獲得「2016年台灣最佳雇主獎」(主辦單位是全球知名人力資源顧問公司 Aon Hewitt,另外三個獲獎公司為美國運通、DHL、聯邦快遞、以及星展銀行)。
柯先生在序文中先講一段四零四科技摸索許多年而悟出來的創新策略,然後接著說:「讀了彭教授的《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才驚訝地發現,原來在產業界摸索許久的方法,彭教授在學界早有一套類似的 SOP。」最後一段則是「本書撰寫雖從研究生角度出發,一般企業的產品或技術研發部門,若能依循本書的 DIY 技巧詳實操作,相信在新產品的開發上,也能獲得極大的助益。」
不過,最讓我感到意外的,是台積電研發中心處長楊光磊的序文。楊博士是台大電機校友,柏克萊電機博士,1998-2005年就擔任台積電研發處長,負責0.18/0.13微米與65奈米先進製程研發,曾獲14屆國家產業創新獎(研發管理創新獎)及行政院92年度「傑出科學與技術人才獎」。
強將手下無弱兵,楊博士手下不乏台成清交的頂尖碩博士,然而他的序文卻寫到:「研究所是進入職場前的最後一哩路,目的是希望能培育研發人才、具備進入職場的能力,這些能力包括彭教授所說的:『 1. 主動取得並正確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2. 自我批判與辨別是非的能力,3. 創新的能力』。我自己身處的半導體技術領域,不像資訊軟體的快速變化,除了新的材料、新的儀器,大多數的理論都可以透過學校的半導體相關課程學通。然而,往往我所接觸到的研究所畢業生,除了基礎半導體無法貫通外,更缺乏彭教授所說的三項能力。」
到底是 QAA 的期待太夢幻,還是台灣的研究所教育出了問題?楊博士認為,頂大學生的能力還是可以被培養出來的,只不過「台灣研發產業花在新進員工『基礎』專業的大量訓練資源,是我在美國矽谷高科技公司中無法想像的。」
所以,問題出在研究所的教育!
二、截頭去尾的研究所教育
台灣頂大的理工學院碩博士畢業生論文發表量往往超過劍橋、普渡等全球頂尖名校,但是這亮麗的成績卻是營養不良症的表徵。
事實上,因為老師要拼業績(論文篇數),所以很多老師採取一貫作業的大量生產模式:題目、創意與研究計畫通常是老師(或高年級博士生)規劃好,碩士生(甚至博士生)只要照原規劃把該做的事給做完,再寫一篇(滿是瑕疵)的論文給老師(或學長)去修改發表。因此,研究工作截頭去尾(沒有尋找與形塑研究題目的過程,沒有文獻回顧、研究構想,也不需要學習嚴謹的學術寫作),學生像代工業或生產線上的小工。另一種典型遭遇則是,執行老師去業界接(純為賺錢養自己和學生)的研究計畫,沒有完整的方法論基礎與學術性的創新,也沒有紮實的文獻回顧和專利回顧過程。
如果跟前一篇第四節所提的十二道問題(研究程序)比起來,這樣的研究過程缺了:(1)問題意識與研究動機,(2)問題的概念化(conceptualisation)與形塑(problem formulation,也就是將複雜而帶有不確定性的實際問題轉化成定義明確而有清楚答案的學術問題),(3)研究架構(research design)的發展,(4)研究架構的合理化與自我批判,(5)選擇合適的手段(instrument)來取得所需要的證據或數據。
因為缺了前兩個步驟,所以到了產業界去面對真實的問題(複雜而帶有高度不確定性)時,不知道要如何在最短時間內進行完整的文獻回顧,也不知道該如何將實際問題轉化成定義明確而有清楚答案的學術問題,因為缺了後面三個步驟,所以沒有能力以高度自我批判、自我檢視的方式規劃研究計畫(在沒有人引導方向,也不確定會不會成功的高度風險下)、執行研究計畫,並自行調整研究計畫方向。此外,因為不需要自己把論文寫到能發表的程度,因而論文寫作過程所能培養出來的自我批判、檢視能力更加疏於鍛鍊。
聰明的學生還是可以靠自己的聰明而在執行過程中有些創意,但是到了有預算、人力與時間限制的業界,他們的創意往往無法吻合業界對時間與經費效率的考量;又因為沒有規劃、設計與管理研究方向的經驗,在創意被上級冷處理時可能會發展成不滿。
對於學生而言,這種截頭去尾的研究方式,最大的「好處」就是不需要面對各種不確定性和風險,壓力輕、論文生產速度快、容易畢業;最大的壞處是最核心的研究方法與能力沒學到,只不過是靠大學部的讀書習慣和天生的聰明在解決問題,(博碩士)畢業時的能力比大學畢業時增加得很少。
而老師呢,不需要花時間去教導學生很難講清楚的研究方法與能力,不需要處理學生情緒低落的問題,而且每個學生的論文平均產量超高,可以用來申請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升等為特聘教授、講座教授,再利用這些頭銜跟業界合作,去騙國科會科專計畫或者經濟部業界科專的經費,好處說不完。
反之,一個老師如果認真引導學生,從找問題開始一路培養各種能力,最後往往只有對學生的付出,而沒有從學生身上得到太多好處,因此論文產量低,升等慢;此外學生壓力大,甚至沒有好學生願意跟(只能指導別人檢剩的學生)。
台灣的研究生壓力有多低?哈佛平均每兩年有一個研究生自殺(連大學部合起來是每年一個),幾乎是美國各種好壞大學平均值的兩倍。台灣的五個頂尖大學呢?從沒聽過!
壓力比國外二流大學低,論文產量卻比國外頂尖大學高,這才是台灣高等教育最病態的「奇蹟」!
頂尖的學生浪費兩年以上的時間在研究所,卻沒培養出該學且產業界需要的能力,當業界抱怨浪費資源在訓練新人時,我看到的卻是大學在浪費年輕人的青春。
何以致之?問題的源頭在那裡?能改嗎?或者能自力救濟嗎?
三、體制是元兇,老師是劊子手,怎麼難?
錯誤的升等與獎勵體系是最大的元兇:整個體系都在重複獎勵把研究生當工具的老師,同時懲罰(貶抑)努力栽培學生的老師——傑出教學獎只不過是用來取悅學生,遮掩(校方與教師)共犯結構的遮羞布。
而且,這個體系、制度發源於美國,在愚蠢的台灣政客(五年五百億的背後推手)手裡「發揚光大」。
在美國呼籲工程教育必須改革的聲音,早在 1994年就已經從個人式的呼籲上升到工學院院長聯席會議以及美國工程教育學會,但是言者諄諄而聽者藐藐的局勢至今很難改變,以致於熱心推動者幾乎都多少懷著「孤臣孽子」的落寞。
譬如說吧,Frank G. Splitt 是西北大學 1963年畢業的電機與電腦博士,1986年獲得 IEEE fellow 的頭銜,之後就積極推動美國的工學院教育改革達30年。他在 2003年寫了一篇長文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form: A Trilogy",裡頭除了感慨工學院學生的素質和學習意願越來越差之外,也充滿挫折、氣憤與無奈地說:美國的「學術」(scholarship)已經被「研究經費」(grantsmanship)所取代,甚至一個世代的學者從被聘任到升等、終生職、學術地位、榮譽與金錢報酬等等獎勵,通通僅扣著他所發表的論文,而研究經費(主要是來自政府)的爭取也經常以論文發表為重點;對這個世代而言,「發表論文」跟「熱心教育」是一場「零合」的遊戲。
在美國的許多學校,教授爭取到的研究經費除了一部分教給學校當管理費,一部分當研究生的獎學金之外,還有一個可觀的部分就進入教授的口袋。這樣的獎勵制度當然會鼓舞教授的自私自利,所以很多留美歸國的理工學院教授稱自己的博士生生涯為「廉價勞工」。Frank G. Splitt 因而很感慨地說了一句話:「You get what you reward」。
1970~2017年,美國有兩、三億人口,孤臣孽子當然就不會只有一個。在電腦科學界享有盛譽的 William A. Wulf 在 1998 年就寫過 "The Urgency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form" 呼籲大規模地改變跟時代嚴重地脫節的工程教育,但是他也感慨於「體制不變,什麼也改變不了」,因而莫可奈何地說出「what you measure is what you get」。2012年時,維吉尼亞大學校長 Teresa A. Sullivan 拒絕用企業的營利觀點經營學校而被董事會(Board of Visitors)解聘,William A. Wulf 憤而辭職抗議,並發函給全校教師呼籲他們跟進。
普渡大學的十位工學院教授(和研究生)信心滿滿地在 2004年倡議發表了一個工學院研究所教育改革方案(見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Program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2005年發表的論文 "A New Framework for Academic Reform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裡增加了一個作者,但摘要的第二句就說:「參與工程教育改革的研究是艱難而可畏的」(engineering faculty find the challenges to engaging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search formidable)。
2016年,六個分別來自英國、美國澳洲與香港的大學聯合發表一份調查研究報告 "Achieving excellence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the ingredients of successful change",其中指出:極少數看得到成績的案例,都是一再歷經溫和的改革而無效後,才覺悟到改革必須是激進(radical)且全面的(widespread)。但是,在大學教過書的老師只要看一下這一份報告的「2.4 How? The mechanisms for sustaining change」,大概就知道這種規模的改變應該叫做「革命」(推翻所有的既得利益),而不叫改革——這當然是(幾乎)不可能的。
台灣呢?大學教授論文浮濫掛名極其嚴重,被捲入的「大老」們都號稱不知情。但是,就像生醫學界各大期刊普遍認同的 ICMJ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Conduct, Reporting, Editing, and Publication of Scholarly Work in Medical Journals",掛名論文的共同作者可能涉及學術、社會與金錢方面的好處,但是同時也必須要(對等地)為論文中的(造假)一切負起共同責任(見該文第2頁「II.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Authors, Contributors,. Reviewers, Editors, Publishers, and Owners. 」中的「A. Defining the Role of Authors and Contributors」的「1. Why Authorship Matters」)。
此外,牛津大學的「Research integrity and ethics」
中規定:必須是對論文有重大貢獻(substantial contribution)的人,才能掛名為共同作者(見該網頁的「Authorship」一節)。
以台灣學術界論文浮濫掛名之嚴重,可推知其中所涉及的各種利益有多龐大。當學界大老紛紛涉入此弊端時,能期待台灣的學術界不把研究生當工具驅使嗎?能期待他們帶頭去改變體制的弊端嗎?
四、自力救濟
假如體制無法改,美國工程教育改革的30年經驗告訴我們:老教授們也會被體制綁架而很難(沒機會)改。
只靠學生的自力救濟,有機會學到該學的本事嗎?我相信可以,所以才會費盡心血地去寫《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這本書。
這本書當然不可能像《深夜食堂》那麼有趣,也不可能像《正義:一場思辨之旅》那麼容易讀;因為它要教的是碩博士級的本事,是頂尖企業所需要研發能力,而不是大一通識課上培養外系學生一般性興趣的課程或暢銷書。
此外,我還會利用這一系列的文章補充一些《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這本書裡所遺漏的資訊(含延伸閱讀),一方面試著提供一些相對易讀的初階觀念。
退休是為了要作一些更有意義的事,寫《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和這一系列的文章就是我認為比跟體制妥協更有意義的事


知識經濟時代最要緊的本事
離開學校,進入職場,立即要面對新興國家的廉價知識勞工,和機器人的競爭。你用什麼本事在職場上爭得一席之地?
其實,你只需要一樣本事:用別人的智慧,解決自己的問題。
你在職場、家庭與人生中所需要回答的每一個重大問題,都早就有許多世界級的大師回答過了,並且可以在網路或圖書館的期刊論文資料庫裡搜尋到。
如果你比別人更擅長學術文獻與專利的搜尋、篩選、比對、分析與彙整,就可以比別人更快速地找到最完整的答案。這就是「用別人的智慧,解決自己的問題」。這是不是比背一堆書,仰賴自己的聰明與智慧(20世紀的方法)更省力且有效?
但是,讀不懂期刊論文和不同科系的術語,怎麼辦?21 世紀有太多工具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但是,你會用嗎?
網路上有 Wikipedia、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MBA智库百科,以及各種深淺不一的教學文件和影片,刻意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引導初學者去掌握各種問題的不同角度(full spectrum);它們可以協助你克服閱讀論文與術語的困難。
問題在於:你必須在最短時間內搜尋出你所需要的所有文件,並篩選出最值得讀(含金量最高)的那些文件,由淺至深安排出適合自己的閱讀次序,然後在最短時間內閱讀、消化、吸收。
我把這個本事叫做「知識經濟時代的九陽神功」。
但是,如果你不擅長這本事,將會花太多時間在閱讀和過濾垃圾文件(或含金量太低的文件),又花太多力氣在面對各種術語所形成的閱讀障礙而不知道要如何跨越,因而認定這種方法太耗時而成效太低——就像一個不會開車的人,他會寧可跑步到 30公里外去,還認定跑步遠比開車省時、省力。
一、知識經濟時代的九陽神功
只要你學會九陽神功,腳程之快就有如施展上乘輕功,隨手一推就可以震碎敵人五臟六腑,摘花就可以傷人於百步之外,遠勝過郭靖從江南七怪學到的所有功夫。
知識經濟時代也有類似的功夫,在這個「web 2.0+全文檢索+行動運算+線上學術期刊論文資料庫」的 21世紀裡,只要你學會學術文獻與專利的搜尋、篩選、比對、分析與彙整,就可以「用別人的智慧,解決自己的問題」——不管那個問題是屬於哪一個科系或學術領域,甚至跨越好幾個科系或學術領域。
而且,這些「別人」往往都是世界頂級大師。這樣的本事,是不是足以抗衡中印兩國的學霸?
二、學習方法的大革命
這個21世紀新興的本事,正確名稱應該叫做「文獻回顧 4.0」(昇華版),它截然不同於你所聽過(或學過)的「文獻回顧」(1.0版)。以下是各版功能的擴充與進化過程:
文獻回顧 1.0版:還沒有「期刊論文索引」的年代(我念大學時),只能靠美國國會圖書館編號找書讀,沒辦法有系統地找期刊論文來讀,任何人所能使用的知識都極其有限。
文獻回顧 2.0版:有「期刊論文索引」(我在劍橋念博士時),但還沒有數位化的全文檢索,查期刊論文全靠手工,經常漏掉重要的期刊論文和專書著作而不知道,很多人都在浪費時間研究早已有定論的問題。
文獻回顧 3.0版:「期刊論文索引」已數位化並可全文檢索(1997年之前),但還沒有 wikipedia 和 Google,碰到不懂的術語還是不知道該怎麼辦,所以很少人有跨領域閱讀的能力。
文獻回顧 4.0版:這一版的功能突然比 3.0版強大十倍以上,所以我稱它為「昇華版」。數位化的「期刊論文索引」結合了線上搜尋工具 Google Scholar(2004)與線上資料庫 Ei Compendex(1995+)、PQDT Open(1997)、EBSCO(2003),和 Wikipedia(2001)等工具,擅長各種搜尋方法的人可以很快地找到補充資料來協助他克服陌生術語的障礙,也可以主動搜尋相關文件來補足自己閱讀期刊論時背景知識的不足,跨領域閱讀變成可能,且隨著你練習的時間越久,跨領域的閱讀變得越來越容易。
21世紀的IT技術以及龐大的期刊文獻資料庫為人類準備好了革命性的學習方法、工具&環境,那是 1990年代絕大多數學者無法想像的。
很可惜,今天的年輕人很少人知道有這個好的學習環境、工具與方法,他們還在使用 1960年代的讀書方法(不信?去問問你的爸媽、老師,看他們年輕時讀書的方法是不是跟你現在一樣,但比你更用功。
如果你想用文獻回顧 1.0版的方法去對抗大陸的學霸,有機會嗎?
三、魯蛇與溫拿的新定義:數位落差2.0
1998年的時候,美國電信暨資訊管理局與商務部發布一份報告 “Falling Through the Net II: New Data on the Digital Divide(數位落差)”,指出數位落差把人分成兩個階級:可以使用電腦和網路的人將成為未來的贏家,沒辦法使用電腦和網路的人將成為未來的輸家——不管你的聰明與努力程度。
為了消除這種天生的(機會的)不平等,美國和全世界都積極鋪設網路和普及電腦(以及手機和行動運算網路)。於是,在許多國家和地區,1998年的「數位落差」。
但是,新形態的「數位落差」(digital inequality)馬上接著誕生:有些人會在家長的教導與鼓勵下利用 IT 工具提升(enpower)自己各方面的競爭力(投資、理財、學習新知識與新技能,etc);有些人會在乏人引導的情況下染上網路惡習(網路賭博、打 game 成癮、把太多心力用來經營社群媒體——以無助於提升生活品質的方式,etc),因而癱瘓自己的競爭力。
根據 Princeton 大學的研究,你在網路上的活動以及你使用網路的方式決定了你是屬於贏家,或者輸家。
所以,試著統計一下,你在網路上的時間有幾 %是在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有幾 %是在拖跨自己的競爭力?
四、九陽神功哪裡學?
我的一整本《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都是在教「知識經濟時代的九陽神功」,所以台積電的研發處長和四零四科技的董事才會同聲地說:這是一本對研究生和研發工程師都很有用的書。
不信?你再仔細地重讀幾次前一篇文章第一節「來自業界的聲音」裡摘述的業界推薦(證詞),看看他們究竟是怎麼說的。
五、一本書能有多少用途?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可以有另外一個書名:21世紀的研究方法。
什麼叫做研究(research)?給你一個問題,設法在最短時間內找出最完整而可靠的答案——不管這個問題是有關於工程,或財經,或市場調查,或各種市場行銷策略的相對優缺點分析,或親密關係的實證研究,etc,它們的工具、程序與方法都大同小異。
所以,你可以用《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裡的方法解決學位研究過程的問題,也可以用它解決職場、婚姻和人生的問題。
不信?再把〈研究生必讀(1):碩博士授予標準&論文評審重點〉中的「二、英國通用的 QAA 博士授予標準」和「三、英國通用的 QAA 碩士授予標準」拿出來仔細讀讀看,看 QAA 以為碩士畢業生在職場可以表現出那些能力。
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 知識經濟時代最要緊的本事 - https://goo.gl/AHJKz4


 


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 研究生必讀=職場、家庭、婚姻、人生必讀 - https://goo.gl/TU5cXU

研究生必讀=職場、家庭、婚姻、人生必讀
mhperng.blogspot.com查看原始檔
你想學會創新或批性思考嗎?那麼,研究生該具備的能力就是你想要的能力。
在職場、家庭、婚姻、親子與其他人生情境裡,你會不會碰到重大的事件,必須找到完整而可靠的答案?那麼,研究生該具備的能力就是你想要的能力。
你想跳出所有政黨、族群、教派、媒體、商業、文化、民俗等的詐騙、偏見、洗腦與意識形態嗎?你相信這是公民基本素養嗎?如果是,那麼,研究生該具備的能力也是你應該要設法培養的能力。
研究生該具備的能力跟那一種人無關嗎?如果想不出來,那麼「研究生必讀=認真的人必讀」。
人生需要那麼辛苦嗎?我試著舉幾個例子供你參考。

一、醫師怎麼對你那麼好?
每個人一生裡都要做出好幾次關於醫療選擇的重大決定,卻又經常陷入資訊不足且左右為難的困境。
如果你的親人年邁或體弱,家又住在新竹或高雄,有必要長途跋涉去台大就醫嗎?——光是從急診室排隊排到病房(或單人房),往往就要一兩個禮拜,住院期間人力的調度跟後勤得支援更是龐大的工程,往往一個人住院,全家有一半跟著病倒。
就算到了台大,醫療過程醫師經常會請病患或家屬做許多的決定:要不要在呼吸道插管?要不要氣切?要不要插鼻胃管?要不要考慮經皮內視鏡胃造口術(PEG)?你如果不小心做錯決定,就有可能像前衛生署副署長蕭美玲那樣永遠遺憾:「父親(第二次插管)醒來後,瞪著大眼、生氣的眼神,似乎在怪我:『為何不遵照我的話?』看到父親痛苦的表情,我知道我做錯事了,至今這件事仍一直糾纏著我,三不五時父親痛苦的表情仍會在腦海浮現。」
如果你上網去查報紙、網頁或健康雜誌的相關報導,永遠往往都是資訊不完整且分歧或矛盾,而結論則是「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無法一概而論;家屬和病患必須考慮自己的經濟、心理和各種身體因素來作決定,才不會後悔。」看完後常常還是無所適從。
十年前我父親罹患肺腺癌,一發現就是末期,而且年事已高,但是他表示要忍受痛苦接受所有可能的治療,以便盡量陪著我母親。我陪著他走過將近三年的路,一路上自己上網閱讀許多中英文的相關文章、報導,甚至於醫學論文,一路上仔細解釋各種現況、未來的可能發展給日日憂心如焚的媽媽聽,也在爸爸探詢時進行必要的解釋。最後,在爸爸體力無法支持長途搭車去台大的痛苦時,我建議他接受在家緩和醫療。
父親過世沒多久,校內一位教授經來問我肺腺癌的相關資訊,因為他父親也罹患肺腺癌,持續地在資訊不足的情況下做出許多醫療的決定,後來既疲累且慌亂。我詳細解說許久後,他安了心,卻滿臉疑惑地問我:「你父親原本在那裡治療?」「台大。」「我爸也在台大,為什麼你知道這麼多,而我的醫師卻幾乎什麼都沒講清楚?」
你找個機會在剛吃過中飯的時候去台大門診間外面看看,很多熱門的醫師不到 9:00就進診間,下午 2:00還沒離開,也還沒吃午飯(我父親的醫師每次都這樣)。你想想,他們有時間跟你詳細解釋嗎?更何況醫療過程有許多的不確定性,解釋過程難免牽涉到許多專業術語和專業知識背景,醫師要如何跟病患或家屬解釋?
為了讓醫師可以用最簡短的術語和時間像我解釋病程進展與用藥原則等,我自己門診前都先閱讀過大量資訊,預測數種可能會發生的情況,了解關鍵的資訊;門診時我會站在醫師後面跟著看斷層掃描,並扼要提問,沒聽懂的術語硬背下來回家上網查;醫師有醫囑時也一樣,盡可能用術語問最關鍵的問題,聽不懂得背起來會家查索網路資訊。後來,醫師發現我很用功,也聽得懂許多簡潔的解釋,就讓我跟他帶的醫學院研究生一起聽他講解斷層掃描的主要發現,以及扼要提示病程發展,讓我回家去跟爸媽慢慢溝通、講解。
你可以從台大醫師獲得多少醫療資訊,不是看你跟他有多好,而是看你的醫療知識有多完備,有多好教。
我父親在台大就醫時,為了減輕他的痛苦,我主動跟醫師詢問可不可以先用標靶藥物愛瑞莎;愛瑞莎先是有效,繼而失敗,考慮到要長期抗戰,我接受醫師建議:改採化療,循健保給付的療程,到最後再用健保不給付的最新標靶藥物。等到父親體力已無法忍受新竹台北的奔波後,我徵得父、母親同意,回到家裡接受新竹馬偕的居家安寧療護。
同樣一種病,可以有多少種醫療選擇,不盡然是取決於醫師的決定,而有一部分是看你事前準備了多充足的醫療資訊。
校內這位同事埋怨他們家所獲得的醫療服務和醫療資訊遠比我們家少,問題是:在健保費這麼便宜而醫師工作負擔如此沈重的事實下,我們(病患及家屬)只能靠自己去取得必要的資訊。

二、只有研究生需要學研究方法?
如果你知道研究(research)的目的和方法,就會知道:每一個認真想要扮演好職場、家庭、婚姻、親子角色的人都需要學會研究方法;而且,研究的第一步就是用最短的時間找到所有可供參考的既有答案(在21世紀,這就叫做「文獻回顧 4.0」)。
研究的目的是為一個撲朔迷離的謎題找可靠的答案(sound answer to a question)或者為一個惱人的問題找有效的解決方案(effective solution for a problem)——前者是基礎研究的典型,後者是應用研究的典型。
假如這個謎題(問題)已有現成的答案(解決方案),你不該閉門造車地從頭研究起(start from scratch),而應該先研究現成的答案(解決方案)。
如果你看不出現成的答案(解決方案)有何疑點或需要改進的地方,就接受它而不需要再研究下去;如果你看出現成的答案(解決方案)有疑點或需要改進的地方,就以前人的研究為基礎,再針對這些疑點或缺點研究改進的方法,而不需要浪費力氣在不需要改進的地方(re-invent the wheel),或者漫無頭緒地亂想。
所以,研究的標準步驟是:(1)先從文獻回顧取得前人的智慧,(2)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往前邁進一大步或一小步。
很多人都說:念研究所是為了要學習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很多念過碩博士的人都誤以為解決問題(和創新)是完全靠自己的聰明。
如果每一個世代的人解決問題時都只靠自己的聰明(而沒用到前人的智慧),人類是很難進步的。這種無效率的方式,在中文叫「閉門造車」,英文叫「reinvent the wheel」(漫畫版較傳神)。
牛頓的方式是:「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整原意見 [註 1])
牛頓的萬有引力則是以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定律和刻卜勒的天體橢圓軌道運動定律為基礎,加以整合成一個理論體系。所以,就物理學的發展史而言,牛頓確實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才能夠比前面的巨人看得更遠。
但是,你不能小看文獻回顧的重要性:只要你掌握到比前人更完整的文獻,就有機會突破前人難以克服的障礙(而不需要比前人更聰明)。美蘇太空競賽就是一個重要的教訓。

三、美蘇太空競賽的教訓(節錄自《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
太空競賽的勝負攸關一個國家發射間諜衛星和長程核子導向飛彈的能力,因此美國率先在1955年宣布太空計畫,預定要在兩年內發射第一枚人造衛星。蘇聯馬上跟進,但是卻在兩年後先馳得點,完成衛星的軌道運行;而晚兩個月發射的美國的火箭卻在全國矚目中爆炸,使蘇聯贏得了第一回合的勝利。隨後,蘇聯太空人又在1961年完成軌道任務後安全返航,創下入類太空旅行的第一個紀錄,再次打敗美國。
為了抗衡蘇聯太空科技的潛在威脅,甘迺迪總統爭取到國會的支持,宣布要以比蘇聯多一倍的預算加速太空科技的發展。雖然許多美國人已經對太空總署的能力嚴重欠缺信心,阿波羅十一號卻出乎意料地在1969年登陸月球,終於讓美國超越蘇聯。
根據後來的研究和評估,居功厥偉的是科技人員文獻回顧能力的巨幅提升,而幕後英雄則是圖書館界對學術文獻的索引編撰有了突破性的發展,使得跨科系、跨領域的知識流通變得很方便——如果只是盲目地增加人員和經費,美國不可能後來居上。
其實,美國贏得太空競賽所需要的許多理論和技術,都早已存在於美國的學術刊物裡。但是負責太空計畫的人並不知道這些理論和技術的存在,而擁有這些理論和技術的人則不知道太空計畫裡需要該理論和技術。
譬如說,美蘇兩國科學家都想要知道如何計算出最省燃料的軌道飛行策略。為了達成這個任務,蘇聯一群最頂尖的數學家在 1958 年破解了這個問題,並且在1961年將研究結果集結成書(這就是後來「最佳控制理論」的起源)。
其實,美國的數學家麥克夏恩(Edward J. McShane)早在 1939年就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並且發表在一個跟太空計畫無關的純數學領域裡;但是太空科學家都不知道這個理論的存在,而知道該定理的數學家則從來沒去想過它的實際用途——1960年代以前的學術界像是一座又一座的孤島,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鮮少知道其他領域的研究與成果。此外,當時圖書館的目錄與索引(index)是以書本(或整本期刊)為單位,而沒有針對已發表的學術期刊論文編撰目錄、摘要或索引(index)。由於這兩項缺失,學術界的許多智慧都被淹沒在黑暗的角落裡,乏人問津。
為了促進既有知識的流通與應用,美國太空科學學會從1961年起開始出版學術期刊索引摘要《國際太空摘要》(International Aerospace Abstract),它的覆蓋範圍包括全世界跟航空與太空科技有關的期刊、專業雜誌、學術會議論文、學術會議論文集(proceedings)、學術文獻的翻譯,以及學位論文,讓這些文獻以摘要的形式出現,以便於查索與流通。此外,美國太空總署(NASA)在1963年開始出版期刊《太空科學與技術報告》(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Aerospace Reports),它實際上是引文索引(citation index),把過去一個月以來被引述過的全球政府研究報告、專利,以及學位論文整理成摘要,以促進既有知識的流通。
這些學術論文的摘要和索引將大量過去累積的科學與技術文獻攤在陽光下,突破知識流通的障礙,使得美國的太空科技因而突飛猛進,也使得20世紀下半頁的理工學科進步神速。
因此,太空競賽的最大挑戰並不是如何「拓展人類既有知識的邊界」,而是如何讓「既有知識」被那些需要它們的人知道其存在(exists for those who are in need)——或者說,如何突破文獻回顧的瓶頸。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提升應用研究的首要關鍵是促進知識流通(強化文獻回顧的能力),而不是強化基礎研究。

四、後進國的競爭優勢
後進國家的進步速度原本可以比先進國家快,因為先進國家的任何進步都靠「前無古人」的創新,而後進國家的(技術與制度)進步只需要靠技術擴散或者向先進國家學習。
此外,有些人誤以為只有工程師需要「研發」,其實即便是個小餐廳也需要研發,而服務模式的創新或管理模式的創新更是知識經濟時代重要的工作和競爭力所在。國外的管理學院有那麼多的研究成果,我們為什麼不去參考?
心理學界有那麼多關於兩性關係、親子教育的嚴謹研究,為什麼我們老是要仰賴媒體和二手傳播裡嘩眾取寵、扭曲誇大或過度簡化事實的「幸福科學」與「愛情科學」?
為什麼我們不肯自己讀論文,根據自己的需要與遭遇去尋找「量身訂做的幸福」?

五、《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是為誰寫的?
其實,我之所以願意嘔盡心血去寫這本書,就是因為書裡的方法可以被用在研究所、職場、社會重大議題的爭議、家庭、婚姻,etc。
而且,我確實刻意要點醒讀者:這本書的方法可以用在職場以及國家的制度設計,所以才會去寫最後兩章(〈第18章:後發優勢——後進國的產業研發策略〉,以及〈第19章:走出象牙塔——跨越產學鴻溝的經驗談〉),並且在討論案例時採用了「基本工資」和其他制度設計的案例。
我也的確期待著,因為這本書的出版與推廣,可以加速台灣產業技術的升級,可以提升台灣人對公共議題的討論水準與視野的完整度。

六、一個冷笑話
我剛寫完《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2011,商周出版社)時,編輯問我:「老師,你期望這本書可以賣多少冊?」當時我對出版界一無所知,簡單推算一下,既然糧食問題攸關全台灣人,至少每十戶裡面會有一戶人買一本吧?如果平均每戶四人,那應該可以賣出60萬本吧?
編輯聽傻了,跟我說:現在只要能印 7,000本的話,就算暢銷書了;只有深夜食堂那種漫畫書才有機會賣到五萬本以上。今天收到出版社的通知,《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共印了 9,028本,賣了 8,426本,去年一共賣了 27本。
明明不只是寫給研究生的,為什麼卻命名《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
台灣人離開學校之後,即使知道自己沒有學到研究方法,還有多少人會願意自己買書來學習研究方法嗎?
我把最後這一個問題留給每一個讀者。

七、最後一句話
這一篇文章原本的篇名是「研究生必讀(4)」,而前一篇原本的篇名是「研究生必讀(3)」;可是因為有人誤以為不是研究生就不需要讀,所以只好把「研究生必讀(n)」取消。
台灣人怎麼會變成只對美食、健康、賺錢和旅遊有興趣,而對提升自己(self-empowering)?我實在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想起來就傷感、悲哀,忍禁不住地一直跟自己說:「算了!算了!算了!.........」
請記得:下一篇是「研究生必讀(5)」......... [註 1]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出處與原意
這句話原本出處是牛頓在 1676 年寫給競爭對手虎克(Robert Hooke)的一封信(原信影像在此),其中所謂的「巨人」是指笛卡爾和虎克兩人對光學的貢獻。
曾有人斷章取義並任性臆測地質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用來譏諷虎克的矮小,但是一個很認真地研究牛頓生平的部落客 Andrew McNab 在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這篇文章裡有憑有據地否定前述質疑。
根據 Andrew McNab 的查證,牛頓與虎克有關光學原理的爭議始於 1675年12月7日,當時牛頓寄給皇家學院秘書 Henry Oldenburg 的一篇論文 "An Hypothesis explaining the Properties of Light discoursed of in my severall Papers"。當這篇論文在皇家學院被宣讀時,虎克認為其中有許多發現跟他過去的研究成果雷同。
當 Henry Oldenburg 把會議的重點告知牛頓後,牛頓在 1675年12月21日回信給 Henry Oldenburg,除了肯定笛卡爾和虎克的貢獻之外,也指出自己的發現跟他們有何差異。
牛頓的回信於1675年12月30日在皇家學院宣讀後,虎克立即寫信給牛頓說他擔心牛頓被「奸詐小人(暗指跟虎克不和的 Henry Oldenburg)誤導」而誤會他的原意,其實他的原意是一方面要釐清自己曾有的貢獻,但是另一方面也完全肯定牛頓的貢獻;他同時在信中建議以後跟牛頓直接通信,不要再假手他人轉述。
收到虎克的信之後,牛頓在1676 年2月5日寄出那一封有名的回信給虎克,再度肯定笛卡爾和虎克在光學原理上的貢獻,並且說出:「you defer too much to my ability for searching into this subject. What Des-Cartes did was a good step. You have added much several ways, & especially in taking ye colours of thin plates into philosophical consideration. If I have seen further it is by standing on ye shoulders of Giants. But I make no question but you have divers very considerable experiments besides those you have published, & some it's very probable the same wth some of those in my late papers. Two at least there are wch I know you have observed.」
Andrew McNab 在比較三封信的語氣以及事件始末後指出,也許虎克一向都不是很有風度的人,但是牛頓的語氣是一貫地平和、誠懇,因此質疑牛頓在諷刺虎克的人可能是穿鑿附會,誇大其實而不值得採信。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 研究生必讀=職場、家庭、婚姻、人生必讀 - https://goo.gl/TU5cXU


許多學生在大學畢業後,都會選擇繼續進修學業,而往上研讀碩士。不過日前就有網友好奇,表示碩士生在找尋指導教室時,會第一選擇哪種教授呢?問題一出後,也立馬引起許過來人曝光解答。碩士生要找哪種指導教授才好?  http://bit.ly/2F8R06G
日前有一名網友於 PTT 八卦版上發文,表示知道台灣越來越多人開始研讀碩士,但不論是推甄還是考試,碩士生都需要找教授指導。這樣的情況,就讓原 PO 好奇提問「這時候碩士生都選哪種教授比較多?一種準時兩年畢業,舒舒服服,學的東西軟軟的;另一種硬的要死,非常操但過程扎實,出去真的技術高強,可能三年。有沒有卦啊?」
▲原 PO 好奇,碩士生到底要選擇哪種當作指導教授呢?(圖/取自 Pixabay )
問題一曝光後,就引來相當網友討論,但許多人紛紛秒選「準時畢業」,直言「準時阿!你學再多,出去薪水也不會更高」、「準時,工作專業可以看人練,能畢業才是真的」、「浪費一年就是 1~200 萬,看你有幾個一年浪費」、「良心推薦準時畢業的,太硬的教授你會寫到」、「當初選硬的,然後我現在超想死想休學」、「除非硬的在業界有背景,不然當然挑準時」。
不過,也有人持不同意見,表示「硬點的,出社會擁有的技能來自做學問的過程」、「硬的好!且會準時 2 年放人,不讓你廢在研究室裡的」、「來要繼續做研究才選硬的」
除此之外,也有給出不同答案,指出「校名與系所」才是最重要的,直言「只看校名系所 +1 ,履歷看到三年畢業直接跳過」、「校名 >>>> 會的一切」。(編輯:陳雅雲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研究所完全求生手冊《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bit.ly/2FeBMND


代寫論文商機大 槍手:供需穩定
代寫論文商機大 槍手:供需穩定 https://bit.ly/3bmkcLm
陳鴻偉/台北報導
2022年7月31日 週日 上午4:10
民進黨桃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身陷論文抄襲風波,民進黨傾全黨之力捍衛林的清白,但代寫論文的現象其實一直存在,1名有代寫經驗5年的槍手「阿健」表示,即使現在面臨少子化,甚至有些研究所面臨生源不足的現象,但代寫論文市場依舊興盛,且供需兩方都很穩定,有口碑的團隊生意都很不錯。
30多歲擁有商業相關博士學歷的阿健認為,以前研究所不好考也不好念,能夠考上的學生都具備一定實力,反觀現在有些大學生選擇讀研究所,是因為大環境不好,工作不好找或薪水不高,對未來茫然的他們不知道要幹嘛,乾脆找個碩士來念念。
「問題在於不少人根本沒能力讀」阿健直言,他們入學後上課沒問題,但到寫論文這關,就沒那麼容易應付,有人在大學連報告都寫不好,何況是論文。既然讀了當然想順利畢業,為了拿到學位,就得向阿健他們求助。
阿健的背後正是一個團隊,他自豪「成員實力很堅強」,很多是流浪講師,其中不乏留學歐美。他感嘆這又得歸咎少子化,許多大專院校招不到學生紛紛倒閉,老師需求大減,很多人失業在家,幫寫論文變成重要收入,這現象就是阿健說的供、需兩方都很穩定。
論文槍手服務項目五花八門,有人什麼都不會,直接要求「生一本論文出來」。有的是不太會分析、整理問卷資料,也有一類人是都會做,但只是嫌麻煩,通常是讀在職班的社會人士,一般來說整本寫好收費10萬元,其他細項3到5萬都能談,甚至有人的問卷找不到人填,他們也能幫忙,1份問卷收30元,量大還有折扣。
一般而言,文科論文通常較容易,寫法都有固定格式和套路理科的話有的要做實驗,他們團隊也有頂大的化學博士能幫忙,讓實驗做出符合期望的數值,真的太偏門,有時會和同業合作再轉包出去。
他透露,找寫手者粗分兩種,一種是庶民百姓,這是他們的主要客戶;至於大老闆、政要名流,為免被曝光、事後勒索,他們都會請心腹、下屬代勞,但下屬有時也忙,會偷偷透過他們來處理一些細目,這個擁有龐大商機的代寫網絡,就在學術界的暗處不停運轉。代寫論文商機大 槍手:供需穩定 https://bit.ly/3bmkcLm


https://mhperng.blogspot.com/p/qa.html

2022-11-21_195758

https://mhperng.blogspot.com/p/qa.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