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熊徵-台灣首富/《宮前町九十番地》/一八九五年到一九四五年日本統治台灣期間,林熊徵一直是板橋林家的代表人。板橋林家跨清治和日本兩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LHfIFX
杜聰明林雙隨夫婦-一見鍾情。然而「門當戶對」「一個醫生必須要懂藝術、哲學、文學、宗教」娶妻四個條件:
一、要當上高等官
二、取得博士學位
三、要會作詩
四、聘金五千日圓(概略換算約現值至少500萬)
當時臺灣根本還沒有人取得博士學位 杜聰明 - https://bit.ly/3GNpNUy
情人節快樂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oldtwcolor/permalink/863677087592165/
臺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的愛情故事
2019-02-13
臺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的愛情故事 - 聚珍臺灣 https://bit.ly/3u1Q7VN
情人節即將到來~一起看看臺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的愛情故事吧!
從小就是學霸的杜聰明,淡水公學校畢業之後,榜首考取臺灣總督府醫學校並以第一名畢業,因為對研究很有興趣,杜聰明畢業之後沒有和多數同學一樣選擇開業,而是在校長鼓勵下隔年考取日本京都帝國大學醫學部研究藥理學。
【故事就發生在這個時候……】
在日本潛心研究的杜聰明,在一次返鄉探親的亞美利加丸輪船上遇見出身霧峰林家的林雙隨,並對她一見鍾情。然而「門當戶對」的觀念卻讓相戀的兩人受到很大阻礙,面對杜聰明的誠懇提親,林雙隨的父親雖然不願也不好直接回絕,便提出四個條件:
一、要當上高等官
二、取得博士學位
三、要會作詩
四、聘金五千日圓(概略換算約現值500萬)
當時臺灣根本還沒有人取得博士學位,如此困難的條件就是希望他可以知難而退。沒想到杜聰明並沒有因此放棄,反而加倍努力,先是在1921年返臺擔任臺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助教授兼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技師,敘高等官七等(高等官條件達成!),並在1922年成功取得博士學位,也是臺灣的第一位醫學博士(博士學位達成!),在臺灣造成轟動,報紙都以頭條來報導~
1922年5月20日,杜聰明和林雙隨終於如願舉行結婚典禮,成為一生的伴侶。
之後他也持續投入本土研究,發明「漸進斷癮法」,幫助鴉片與嗎啡上癮的人逐漸戒除毒癮,對於蛇毒的研究,也在國際上享有盛名。
杜聰明曾說:「一個醫生必須要懂藝術、哲學、文學、宗教」,看完這麼勵志的愛情故事,不管是單身或是有伴侶的朋友,是不是都更想充實自己了呢XD
臺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的愛情故事 - 聚珍臺灣 https://bit.ly/3u1Q7VN
杜聰明博士124歲冥誕紀念『重拾杜聰明精神』819研討會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為紀念臺灣醫學之父暨高醫大創辦人杜聰明博士124歲冥誕,及其對臺灣醫學教育之貢獻,高醫大將於本月19日在高醫大演藝廳舉辦『重拾杜聰明精神 研討會』。
研討會除重拾杜聰明研究及治學精神外,並將呼籲訂定「杜聰明博士逝世日」為醫師節。
『重拾杜聰明精神 研討會』由高醫大、杜聰明博士獎學基金會擔任主辦單位,協辦單位為臺灣醫界聯盟基金會與臺灣醫學史學會,兩大研討Session為(1)、創辦人杜聰明博士與早期的高醫(2)、台灣轉型正義脈絡下的高醫,分別由臺大醫學院鄧哲明教授與臺灣醫界聯盟董事長吳樹民擔任座長。
主講人包括高醫大教授林永哲、高雄長庚醫院榮譽副院長陳順勝、輔英科大副教授鄭志敏、高醫大教授陳正生、中研院台史所吳叡人、民報創辦人陳永興醫師、高醫大透明革命要角 甫畢業的「盟大夫」林子盟。
杜聰明誕辰為1893年8月25日,民視『台灣演義』今年1月8日曾播出「台灣現代醫學之父」,主持人胡婉玲在開頭是這麼說的:現代的傳播通路發達強勢的宣傳造勢,很容易讓人霎時功成名就,然而熱烈過後,能夠經的起洪流淬煉,而留名青史的就不容易了,真正創造過許多第一名、許多的貢獻值得註記在歷史當中的杜聰明先生,其不僅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位博士學者,也是日治時期唯一獲得台北帝大聘任的台籍醫學教授,戰後他擔任第一任台大醫學院院長,之後更創辦台灣第一所私立醫學院(高雄醫學院)培育無數醫師人才…,節目48分鐘從創下史上許多第一的杜聰明成長歷程看起…眾多與談人包括杜聰明後代家屬與其學生說明杜聰明與臺灣醫學史,也包括其南下篳路藍縷創辦高醫卻被陳啟川以「佃農地」所騙與因應學生實習與服務南台灣鄉親執意開辦附設醫院,陳啟川反對並掌控財務等過程….
【專文】祖父杜聰明對我的影響 | 民報 Taiwan People News - https://goo.gl/kTtV9z
祖父杜聰明對我的影響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我的一生和高雄醫學大學(以前的高雄醫學院),有密切的關係。我出生在台北,那時祖父杜聰明是台大醫學院院長,因為我父親是長男,照台灣的傳統,和他父親一起住,所以我從出生就和祖父一起住,住在台大醫學院院長宿舍。我一歲那年,杜聰明因為南台灣沒有最高學府,而且台灣的醫生不夠,決定南下創辦高雄醫學院。1954年杜聰明帶領一批台大的教授和醫師,南下在高雄創辦了台灣的第一所私立醫學院。我和祖父搬進前金區自強二路83號的院長宿舍,成為在高雄長大的孩子。
我的哥哥武青、弟弟武祥、我,都唸附近的大同國民學校。祖父在社會上設立不少獎學金,在家裡也有給他孫子的獎學金。每學期如果是全班第一名,他會給我們新台幣一百元,在當年那是很大的數目。我認為祖父對我們三兄弟的影響很大,我們在大同國民學校,年年都是全班第一名,後來我們三個都在學術界工作。
我和哥哥武青因成績優秀,保送到高雄市立二中 (現在的前金國中)。我們那時的一些同學,現在都成了社會的泰斗,譬如陳永興做了立法委員、民報董事長,為轉型正義賣力,陳志鴻做了成功大學醫學院院長,陳翰容是義守大學醫學院院長。
我初中時,高雄醫學院起了很大的風波。據我所知,問題的癥結在於董事長陳啟川,把學校的錢1200萬台幣放在個人帳戶,院長杜聰明要他拿出來,他拿不出來,反而要把院長解聘。高醫的董事會和教授分成陳派和杜派,互相攻擊。我父親杜祖智那時在高醫任教,也受到攻擊。我父親對我說,他在高醫是為了幫助我祖父,可是因為高醫的糾紛,他決定離開,去美國留學。他先去了賓州大學,後來去了阿拉巴馬大學做博士後。在我13歲那年,媽媽帶著我們三兄弟去阿拉巴馬州,從此離開了台灣。
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台灣醫界本土教育之父,杜聰明博士(右圖),杜聰明長子杜祖智的次子,杜武亮博士(左圖)。圖/杜武亮提供。
我父親接著去了加拿大的阿爾伯塔省,在那裡的大學做「博士後」,然後再唸第二個博士學位,修藥理學的理學博士。我在加拿大的艾德蒙頓唸初中和高中,因為離開台灣不久,英文不是很好,最容易的科目是數學,漸漸的興趣偏向數學。高二時全國數學比賽,我得加拿大第二名,我那時開始想終身研究數 學。現在回想起來,我不覺得我有數學的天才,我在這方面有些成就,只是因為我下了很大的功夫。
初中離開台灣,是我一生的關鍵,改變了我的將來。我如果留在台灣,很可能學醫,因為台灣的環境壓力很大。在美國、加拿大,比較注重個人興趣,沒有學醫的壓力。另外一點不同的是,台灣的中小學教育注重考試,一些科目如公民和地理,我覺得很枯燥。美國的教育,重視啟發了解,讀書輕鬆多了。
在台灣祖父的名氣很大,我可能因此受到不同的待遇,被老師特別疼愛也說不定。在美國這不是一個因素,一切都要靠自己的表現,對我來說,這是一件好事。
我祖父雖然富裕,他在世時,並沒有什麼財產給我父親。我中學、大學唸書的時候,我父親做博士後或研究生,收入不多,不能支持家境,一方面靠我母親在醫院的廚房打工。還好我們三兄弟都得到McGill 大學的獎學金,順利上大學。大學的暑假時,我們也都去打工賺錢。後來我轉學到普林斯頓大學,武祥轉學到哈佛大學,也都是靠學校的獎學金。這一段經驗,使我對低收入階層的人特別同情。我現在有些財產,也在一些大學設立獎學金,特別補助清寒學生。去世後,大部分的財產也想捐給大學做獎學金。
我的祖母林雙隨是霧峰林家的小姐,姑丈林衡道是板橋林家的公子,外人很難想像,台灣五大家族的後代,需要獎學金才能上學。但是事實上,我父親20年左右沒有什麼錢,我們過著很節儉的生活。這一段生活給我很寶貴的人生經驗。
杜聰明博士的墨寶。圖/杜武亮提供
有人好奇,說我家是特殊家庭, 想知道我長大的過程。其實霧峰林家在19世紀的顯赫,我是長大以後才知道的。我和祖父一起住, 無形中接受他的價值觀,從小就尊重學術,不太重視物質享受。我祖父給我兩幅他的書法,「淡薄明志」「寧靜致遠」,成為我的座右銘。我還記得祖父用台語唸白居易的「長恨歌」,和用國語唸比較,好像平仄押韻都比較對,好聽得多。 祖父給我一本「唐詩三百首」,培養我對古詩的興趣。我家是書香門第,我小學看了很多改編給兒童看的世界文學名著。不過西遊記、 水滸傳、三國演義、封神榜等,都是看原本。
我在大學時,主修純數學。最初在加拿大的McGill ,後來我對McGill的程度不滿意,轉學到普林斯頓。普林斯頓真是集天下菁英, 我交了很多傑出的朋友。我在哈佛念研究院,也是這樣,我的同學大多成了傑出的數學家。
我大三時,祖父來普林斯頓看我,他說:「武亮看起來很孤單。」說得一針見血,我那時的確很孤單。
我大學畢業後,一度意志動搖,對自己有沒有才能成為數學家產生疑問。我申請醫學院,也被錄取了,可是後來還是回到了哈佛的數學研究所。
在哈佛對我影響最大的是Raoul Bott教授,我很喜歡他的課,他開什麼課,我都去修。他為人風趣,對數學有獨特的看法,一切都很自然。我上他的課,總覺得什麼觀念都一目了然,非常清楚。後來他要我跟他合寫一本書,成為Differential Forms in Algebraic Topology。
我雖然特別欽佩Raoul Bott教授,但是我沒有請他做指導教授,因為我那時一心一意想學代數幾何,所以我跟Phillip Griffiths教授寫博士論文。我一度從事代數幾何的研究,不過20年來,還是回到了Raoul Bott做的代數拓撲和幾何。這兩位都是數學的一代宗師,我能拜他們為師,是非常幸運的事。
研究院畢業後,我又一次意志動搖,曾去考法學院。二十幾歲時,有很多感情上的問題,一方面自我認識不夠,另一方面要適應外來環境,覺得很困苦。我曾經去看精神科的心理醫師,不過最後還是我的一個好朋友,把我帶過了幾次人生的危機。
1982年8月杜武亮、杜聰明、杜聰明二媳婦杜鄭寵兒於台大醫院918號病房。圖/杜武亮提供
1982年祖父90歲時,我第一次回到台灣,才知道因為我們三兄弟都沒有學醫,沒人繼承衣缽,他覺得失望。不過他說我既然已做了選擇,就要在自己的專門另創高峰。
我在密西根任教後,就很專心正業,沒有再想做其他的事情了。後來我去霍金斯大學三年,然後轉到塔芙茨大學,在這裡已經30年了。
我因為高中在加拿大唸,高中時開始學法文。開始工作後去法國幾次開會,非常嚮往法國文化。後來我在巴黎買房子,每年都去住一段時間。現在我覺得我有三個國家,台灣、美國和法國。
我在海外50年,深深地感受到台灣要受國際的肯定,在各方面要有傑出的表現。可惜出國後的第二代,都成了美國人,跟台灣沒有認同,對台灣沒有什麼感情。台灣在國外,只能靠著出國的第一代。我的一個意願是,在自己的領域上,能為台灣爭光。
杜武亮 2017 年 11 月 8 日
杜聰明~台灣醫界本土教育之父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本文取材自民報文化雜誌2016年/第13期】
杜聰明,1893年8月25日出生於淡水(滬尾)的北新庄,這個身材瘦小的男孩,竟然成為台灣醫學史上的小巨人,不僅是台灣第一個有史以來的博士(醫學博士),也是日治時代台灣醫學校唯一的台灣人教授,二次戰後台灣大學醫學院第一任院長,又是台灣第一所私立醫學院(高雄醫學院)的創校校長,也是第一個招收原住民醫學生,培養山地偏遠地區醫師的倡導者,更是將台灣醫學研究推上國際舞台的學者,他最重要的研究有蛇毒,鴉片和中草藥,奠定了日後台大藥理學教育人才輩出聞名世界的基礎,杜聰明可以說是台灣醫學本土教育之父,幾乎所有的台灣醫師都是他的學生或學生的學生。
台灣第一個博士
杜聰明,人如其名,小時候就成績優異很會讀書,1904年入淡水公學校,1909年公學校第一名畢業,入台北總督府醫學校,當年入學成績考試第一名,但日籍主管看其身材瘦小,還怕他無法勝任體育課,而以試讀錄取。杜聰明受此刺激,決心鍛鍊體魄,每日洗冷水澡並做體操自我訓練,生活規律並勤練書法和游泳,終生維持健康至94高齡才逝世,可見其毅力,在醫學校時與蔣渭水、賴和、翁俊明等同學友好,曾因同情孫文的革命,欲攜細菌前往北京圖害袁世凱未成,醫學校第一名畢業後,任總督府醫學校研究所雇員,研究細菌學。1915年杜聰明在醫學校長推薦下,赴日本京都帝大藥理學教室深造,1922年榮獲醫學博士學位,這是轟動當時台灣社會的第一個博士,杜聰明成為台灣家喻戶曉的人物,也受聘擔任總督府醫學校藥理學教授,專攻細菌、蛇毒、鴉片、嗎啡、中草藥各方面研究,後來從杜聰明藥理學教室培養出許多台灣本土的醫學博士。
日治時代,總督府為了增加稅收,設置鴉片專賣局獲取龐大利潤,蔣渭水的民眾黨向國際聯盟控訴日本政府殘害台灣人民健康,日本政府為掩飾售販鴉片之不當,設置了「台北更生院」為鴉片成癮者提供戒治,杜聰明於1930年出任更生院醫局長,研究鴉片毒癮者的診斷和戒治方法,有效幫助許多病患,獲得日本學術界和國際社會的肯定。
第一任台大醫學院長
二次大戰結束,日人撤退,杜聰明是當時唯一台灣人教授,負責接收台大醫學院,並獲國民政府聘任為第一任台大醫學院院長,熱帶醫學研究所所長,台灣省戒菸所所長。在戰後重建期間,杜聰明帶領年輕輩的台灣人醫師和講師、副教授,在戰火摧殘後的廢墟中,把台大醫學院和台大醫院很快的變成台灣最高學府,也是台灣年輕學子最想投考的第一志願學校。
1947年杜聰明受聘為台灣省政府委員,他也是當時國民政府許多科學、教育相關委員會的顧問,不幸的是1947年發生228事件,以當時他在台灣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影響力,很自然的也被邀請成為(228事件處理委員會)的委員,當國民的府援軍來台展開大屠殺大逮捕的行動當中,(228事件處理委員會)的許多成員也受到牽連兒慘遭犧牲,杜聰明幸好去走避了相當長的時間而免於受難,直到陳儀下台,魏道明來台接任省政府,杜聰明才被保證安全下回任台大醫學院院長,但他的好朋友林茂生(當時台大文學院長)還有台大醫學院的很多人都被殺或被捕,杜聰明的心情可想而知充滿了無奈和低落。
南下高雄創立高醫
杜聰明後來決定離開台北,前往高雄創立第一所台灣的私立醫學院,他相信不用政府的力量,台灣民間自己可以打造第一流的學府,像美國的哈佛、日本的早稻田,他希望把高雄醫學院辦成最好的私立大學。他的願望受到台灣醫學界極大的支持,高醫一開始設立就成為台灣年輕學子選擇醫科的第二志願,杜聰明親自帶領學生到西子灣上游泳課,也親自講授藥理學,又以「樂學至上,研究第一」殷殷勉勵師生,早期高醫畢業生他必須贈送一幅自己親筆的書法墨寶。在高醫杜聰明很重視熱帶醫學研究,也關心台灣的原住民和山地偏鄉的醫療,所以高醫是全台灣第一個設立(原住民專修班)招收原住民醫學生的學校,這些學生畢業後返鄉服務,成為現今全台灣原住民醫療健康最重要的守護者。
1972年杜聰明八十歲時,出版了回憶錄,他的回憶錄幾乎是台灣現代醫療發展的歷史,跨越日治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珍貴史料和具人格特質令人感佩,他終生作育台灣醫學英才無數,他的學生和學生的學生,成為今日台灣醫界的主要力量,照顧著台灣國民的健康和生命,他的貢獻無法衡量,他終生實踐「醫學為人類健康服務」的理念,也身體力行至94歲辭世,他是台灣醫界第一的小巨人,讓所有後人站在肩膀上望向未來!
1986.2.25 醫學博士杜聰明紀念日 | 台灣回憶探險團 - https://goo.gl/qpUhf2
1986.2.25 醫學博士杜聰明紀念日
杜聰明醫師,1893 年 8 月 25 日生於淡水,他是臺灣史上第一位醫學博士,在醫學研究貢獻為臺灣貢獻良多,例如他發明了「漸進斷癮法」,幫助鴉片與嗎啡上癮的人逐漸戒除毒癮,對於蛇毒的研究,也在國際上享有盛名。
橫跨兩個時代的生涯,帶給他非常特殊的際遇,1947 年,二二八事件爆發,身居臺大醫學院院長、國民參政會參政員等要職的杜聰明挺身而出加入「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當時許多臺籍菁英先後失蹤或遭到殺害,如林茂生被軍警「帶走」後就再也沒有回來,而杜聰明本人也被通知先行躲藏,才能全身而退。
1986 年 2 月 25 日,杜聰明於臺北逝世。杜醫師可以說是當年臺灣知識份子的代表之一,很幸運地,他躲過了二二八的災難,但我們不能忘記的是,有多少我們知道或者不知道名字的前輩未能倖免於難,而至今轉型正義之路卻依然遙遠。
與林獻堂一起漫遊 1930 年代的紐約港
林獻堂,早期臺灣文化與民主運動領袖,後人稱之為「台灣議會之父」、「台灣第一公民」。透過《林獻堂環球遊記》與現今紐約港的時空交流,回顧其在國外美好的過往。
故事
2017-02-27 12:10
洪德青
猜猜林獻堂 1928 年登上的全球第一高樓是哪棟?答案在文中。
幾年前,我們參加傍晚六點的紐約觀光遊船,號稱是 90 分鐘星光班次,可惜夏至時節天黑的晚,無緣見到曼哈頓星鑽夜景,只有夕陽伴歸。想到紐約港與安平港曾同飄荷蘭旗,就覺得冥冥之中注定了什麼。
最近看了《林獻堂環球遊記》,驚覺他在 53 號碼頭上岸,而我在 78 號碼頭上船,他住的旅館跟我住的旅館走路只要五分鐘,他受了鳥氣我也發生鳥事。
早年台灣山線海線各路菁英,來過紐約的比我想像中多,多集中在禁酒令時期(1920-1933)與爵士時代(1918-1929)。林獻堂行走紐約時遇過醉漢騷擾,也許他跟酒癮頗重的《大亨小傳》作者費滋傑羅曾在紐約街頭擦身而過,但那也是美國排華、排日、排亞嚴重的一段時期,身為路人甲的他曾受波及。
1624 年的紐約港與安平港
史上第一個登陸紐約的歐洲人是效忠法國的義大利人—韋拉札諾(Giovanni da Verrazzano),因船在曼哈頓島附近拋錨,印地安人用獨木舟接他上岸。 1609 年,英國探險家哈德遜(Henry Hudson),是第一位航行紐約哈德遜河的歐洲人,這條河因而以他命名。
1624 年,荷蘭西印度公司從印地安人手中買下曼哈頓島,取名新阿姆斯特丹(Nieuw Amsterdam),就在同一年,荷蘭東印度公司也在地球另一端的福爾摩沙島,叮叮咚咚建造熱蘭遮城。荷蘭人在紐約把蒐購來的動物皮毛銷往歐洲,也在安平把台灣鹿皮銷往日本,而安平港卻比紐約港早兩年卸下荷蘭旗。
1664 年,英國人趕走了荷蘭人,取得曼哈頓島,以約克公爵命名。1783 年,英軍來到惜別的港邊,紐約是他們撤離北美最後一個據點。1807 年,華盛頓歐文首次用高譚市(Gotham City)暱稱紐約市,百餘年後被漫畫《蝙蝠俠》沿用,意指山羊安全的地方。
紐約的南街海港(South Street Seaport),與安平古堡一樣,歷史均上溯荷蘭人。
去過紐約的古早台灣人
1880 年,五股女子張聰明,隨著加拿大夫婿馬偕牧師,成為史上第一位環遊世界,也可能是第一位踏上美國的台灣人,那時她才 19 歲,但不清楚她是否到過紐約。1905 年,大稻埕帥氣如電影明星的茶商貴公子李延禧,赴紐約求學,他是史上第一位留美的台灣人,關於他的事蹟可參閱陳柔縉的書。
一戰結束後的 1920 年代,大甲的陳炘、基隆的顏國年、三芝的杜聰明、鹽水的黃朝琴、萬丹的李昆玉、士林的郭馬西、埔里的羅萬俥、萬華的吳錫源、台南的劉清風、府城的林茂生、基隆的陳炳煌、板橋的林柏壽等,紛紛踏上紐約這顆大蘋果,或求學或觀光,或短待或長住,他們當中有人衣著光鮮在紐約留下這張合照(下圖)。
1926年紐約台灣同鄉會照片。 (照片出自林淑慧的論文《醫學訪察的記憶:日治時期杜聰明歐美之旅的敘事策略》PDF 檔)
根據朱真一的文章說,這張最早的旅美台灣同鄉會照片,拍攝於 1926 年 2 月 21 日,紀錄他們在紐約日本料理亭太陽樓召開的「台灣懇親會」。
當時年近五十的林獻堂,已成立台中一中(第一所台灣人自辦學校),而第一間台灣人自辦的銀行也順利運作(大東信託株式會社後併入華南銀行),向日人提出設置台灣議會的運動也展開。
不過,台灣文化協會出了狀況讓他灰心,林獻堂遂帶著懂英文的次子林猶龍環遊世界,加上歐美有親友照應,英國有長子林攀龍,巴黎有林柏壽,瑞士有林景仁(小眉),紐約有林茂生(耕南),萬事俱備,輸人不輸陣,出帆囉。
看到自由女神像之前
林獻堂暢遊歐洲後,在 1928 年 3 月從法國出海前往美國紐約。
當年他們坐的是大西洋航線上最知名的英國汽船阿基塔尼亞號(R.M.S. Aquitania),與歐洲貴族、黑白片明星、政客名流等同船共度。在六天船程中,頭兩天父子倆嚴重暈船,靜臥兩日,之後才更衣盥漱,調整錶時,他在船上也見識到洋人上午做禮拜,下午入賭場等有趣現象。
1928 年 3 月 20 日下午兩點,林獻堂搭乘的阿基塔尼亞號通過了自由女神像,他在船上想必也看到了這尊法國慶賀美國建國百年的大禮。
我看到自由女神像時,感覺她比我想像中小很多,雕工精細優雅,一點都不霸氣,自由女神像迎接超過千萬人次的歐洲移民到來,也迎接了台灣第一公民、台灣議會之父入港。
過了自由女神像及飄著國旗的愛麗斯島,紐約到了。
自由女神像的尺寸比想像中小。
曼哈頓高樓宛如拜天公糖塔,可惜海關真是討厭
林獻堂描述了他對紐約第一印象:「船行漸進紐約,遙望市中高樓,其狀宛如棹上陳列許多之糖塔。」
為此我還查了一下「糖塔」是啥?原來糖塔是早期台灣酬神祭祀用的高級供品。如今曼哈頓有近 6 千座摩天大樓,一棟比一棟高,直達天聽。
下午三點半,哈德遜河的 53 號碼頭,船上千名乘客都陸續上岸了,弄到後來只剩下林獻堂父子與另一對義大利婦人無法上陸。他老人家很是焦急,不斷叫次子猶龍去催逼遲到的關吏,一直苦等到傍晚五點半:
「其人使倉皇而至,汗流滿面製皮包於棹上,以手巾拭汗,又向其同僚做無關緊要之閒談,有頃,方向余索旅券,既而又思吸菸,遍身尋覓不得火柴,乃將卷菸至於棹上,始詢問余等來美國為何、滯在幾日、帶多少金錢、家中尚有幾多財產、有妻子否、妻子何名,做此種無用之問,真是討厭,待其寫完,已六時餘已。」——摘自《林獻堂環球遊記》
林獻堂通關時遭到冷落,可能跟美國排華、排亞有關。
1882 年起,美國的《排華法案》持續進行,但事實上,美國人也排日本、排菲律賓。早期美國曾隔離日本學生也禁止日本移民購買土地。就在林獻堂抵達紐約前幾年,美國更通過了《東方排斥法》(Oriental Exclusion Act),禁止大多數的亞洲移民,也把中國學生從白人公立學校剔除進行隔離,這種對亞裔、亞洲人的歧視一直到 1952 年後才逐漸減輕。
林獻堂當年入港時,岸邊的砲台公園(Battery Park)與世貿中心都不是長這樣。
這是世貿雙子星大樓 911 遺址。2012 年紐約最高樓、世界貿易中心一號大樓(One World Trade Center)正式落成。
過了世貿往北,這岸上應是當年林獻堂下船的 53 號碼頭,當時帝國大廈也還沒蓋,是說帝國大廈真的很像台灣早期拜拜用的糖塔。
登高樓、吃雜碎、遇酒空
林獻堂上岸後天已暗,他下榻於 1919 年開幕的賓夕法尼亞旅館(Hotel Pennsylvania),如今這間旅館仍在全美最繁忙的火車站 Penn Station 與麥迪遜廣場花園(Madison Square Garden)對面,只是風華不再,現為二星級旅館。
當晚九點,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的林茂生來訪,兩人暢談,一掃之前通關不順的鳥氣。他曾聽林茂生講述美國選美大會,「言之津津有味,使聞者可以解渴,可以療飢」,他聽的一愣一愣,自愧無眼福,不知是否就是這夜聽到的,很是消除疲勞。
隔天,他迫不急待登上當時全球最高的57層建築伍爾沃思大樓(Woolworth Building):「俯視街上,人如蟻陣,車若蟬聯……瞻眺半晌,心曠神怡,飄然欲仙,觀世間之事如塵芥,無一物足以滯於胸中也。」
不過電梯裡有件事他很傷腦筋,當年電梯只要有女士進,眾男子皆脫帽以示禮儀,他感覺脫帽後女士通常不太回禮,內心有點受傷,不脫嘛又怕丟黃種人的臉,常為了要脫還是不脫內心 OS 半天。
右邊那棟 22 層樓,就是林獻堂當年住過的賓夕法尼亞旅館。
林獻堂當年登上的伍爾沃思大樓,左二尖塔那棟,如今算細漢了。
林獻堂也去看黑人歌舞秀,但發現觀眾都沒有白人,其實他應該去看賽馬,1920 年代一位紐約賽馬專欄記者借用非裔俚語,將紐約比喻成冠軍馬贏得的那顆香脆大蘋果(Big Apple),紐約遂成為蘋果的滋味。
林獻堂也到中央公園,直言是紐約市裡最美風景,卻驚呼美國女子跨鞍穿馬褲,而歐洲女子則側坐著長裙,害他差點分不出迎面而來的騎士是男是女,要脫帽還是不脫帽;他到中國城,點了 1896 年李鴻章訪美時留下的名菜雜碎(Chop Suey),結果大失所望,不過就是竹筍炒肉絲嘛
林獻堂也親眼見到禁酒令時期,餐廳侍者把威士忌放到茶瓶中,從茶瓶倒出來的就不算酒,大家心照不宣乎乾啦,倒也開心;但他遇到醉漢騷擾可就不開心了,第一次在紐約市街上差點被醉漢撞到;第二次在紐約商店,醉漢對店家糾纏不休,害老闆差點掏槍出來;第三次在波士頓看拳賽,鄰座青年爛醉,如無骨之人。
再見紐約
林獻堂在紐約,那是經濟大蕭條前,最後一年閃亮亮好光景。
當他要離開紐約時,差點趕不上火車,幸好兒子機靈,塞點小錢才讓父子倆速行,他說「蓋自旅行以來,未有如此次之著急與驚惶也」。而我要離開紐約時,竟然也出差池,記錯機票日期差點一家老小露宿街頭,我嘆「蓋自搭機以來,未有如此次之著急與驚惶也」。
故事》與林獻堂一起漫遊 1930 年代的紐約港 - 自由電子報 自由評論網 - https://goo.gl/c9dmfM
.臺灣女性環球之旅第一人:張聰明
臺灣女性環球之旅第一人:張聰明
從童養媳到偕師母
張聰明(1861-1925),原名蔥仔,是五股坑張忠之長女,幼時送給五股坑口的陳烏、張氏夫婦為童養媳。蔥仔12歲時,預定與他匹配的對象不幸病逝,蔥仔即常受養母虐待。1873年馬偕在北部興建第一間禮拜堂五股坑教會後,開始招收12歲以上的小孩到教堂學習羅馬字,蔥仔參加後,開始會讀聖經,成績優良,常得到第一名的獎學金。蔥仔在1878年2月3日受洗,馬偕同時將她改名為聰明。1878年5月27日,張聰明與馬偕在淡水英國領事館內由領事福證,完成了結婚大事。張聰明婚後追隨馬偕的傳教工作,由於她熟知臺灣的風俗習慣,因此更能清楚表達聖經的涵意,讓各地的婦女有機會參加聚會,也增加婦女接受教育的機會。張聰明早年雖未受過正式教育,但她婚後認真學習,不但學會羅馬字,也會說英語,在牛津學堂開校時,她即是六位老師中唯一的女性教師。馬偕夫婦育有一子二女,皆從事傳教工作。長女偕瑪連(Mary)嫁給陳清義牧師,次女偕以利(Bella)嫁給柯維思長老,長子偕叡廉(William)為宣教師,於1914年創立淡水中學。
首位到加拿大的臺灣女子
1879年12月31日,馬偕夫婦帶著本年5月出生的長女偕瑪連出發返回加拿大,這是馬偕第一次返國述職,19歲的張聰明也成為臺灣首位出海展開環球之旅的女性。
馬偕夫婦第一次的歐洲之行是西行航線,從1880年1月到3月之間,經過廈門、泉州、汕頭、香港、新加坡、檳城、加爾各答、孟買,在各地講道、參觀教堂、寺廟及博物館等,並拜訪各地教會及醫師友人;4月7日抵達亞丁;8日進入紅海航行,4月13日到過蘇伊士運河,4月14日到達開羅,參觀金字塔、人面獅身像等;4月21日到5月3日間在約旦、耶路撒冷,參觀聖墓禮拜堂、哭牆、死海、伯大尼、騎驢去伯利恆;9日從亞歷山大港進入地中海,15日至18日間在義大利那不勒斯,參觀龐貝城遺跡、維蘇威火山;18日搭火車去羅馬,參觀競技場、聖彼得大教堂及萬神殿;20日參觀梵諦岡宮;23日搭火車穿過阿爾卑斯山;24日到達巴黎;26日搭火車去加來和多佛,橫越多佛海峽;27日搭火車去倫敦,待到31日,除了馬偕的演講、聆聽佈道、拜訪友人等行程之外,也參觀了聖保羅大教堂跟西敏寺大修道院;6月4日到達愛丁堡,馬偕在此作了許多次演講,參觀愛丁堡城堡,還看高地軍團和軍事法庭的審判;6月12日繼續航行,因在高緯度航行,6月20日還在海上看見巨大的冰山。
1880年6月24日早上終於抵達加拿大魁北克,25日到達安大略省。到1881年10月21日他們離開加拿大返回臺灣這一年多之間,馬偕在加拿大及美國各地講道、演講、參加聚會,並得到許多募款,張聰明也與馬偕一同前往各地教會報告,參加聚會,並對婦女們演講。由於她是第一位來訪的臺灣女性,引起許多的好奇與關心。當時,馬偕牛津郡的鄉親發起在淡水建立神學院的募捐運動,在1881年他們返臺前,親友們在Woodstock最大的教堂「中央衛理教會」舉行了一場歡送會,張聰明於會中被邀請上臺,向眾人致詞,並發表她在加拿大的種種經驗與感想。最後由報社代表,將六千多美元的募捐成果贈送給馬偕。
此行馬偕獲得加拿大皇后大學(Queen‘s University)贈與神學博士學位。此外,1880年9月4日,張聰明在加拿大生下了他們的次女Bella (偕以利)。馬偕一家於1881年10月21日從加拿大出發返回臺灣,航程是經過美國西岸到達日本的太平洋航線,途中曾在芝加哥、舊金山、橫濱及東京停留。12月19日抵達淡水港。
二度東航前往加拿大
1893年8月18日,馬偕率全家及門徒柯玖(柯維思)第二度返回加拿大向母會述職,這也是張聰明第二次航海遠行。歡送他們的是熱烈的遊行隊伍,樂隊演奏、鳴槍、燃放鞭炮和煙火。8月20日抵達香港停留數日,9月6日登上英國籍汽船「印度女皇號」出發,展開東越太平洋的航程,途經上海、長崎、橫濱等港。船上的乘客有日本人、法國人、美國人,在船上由船長主持做禮拜,船長並安排馬偕一家人參觀船隻引擎,是一趟愉快的航行。不過,9月26日抵達維多利亞港時,馬偕一家卻受到海關官員刁難,禁止登岸,因官員堅持張聰明的華人身分,必須繳付「人頭稅」,所幸得到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公司人員的幫助,宣告張聰明是英國人,擁有完全的權利免費上岸。
1893年10月9日回到加拿大的家之後,馬偕全家在加拿大展開近兩年的生活。馬偕仍然忙碌於四處講道,尤其他在1894年6月13日被推選為總會議長。馬偕此行許多時間忙於寫作,即於1895年9月完成並付印的著作From Far Formosa(《臺灣遙寄》),這是他在臺灣18年間的經歷見聞和研究。此外,馬偕全家也有許多拜訪親友、參加聚會、一起採收作物、一同出遊、釣魚的愉快活動。 1895年9月27日,馬偕全家離開Woodstock,展開返回臺灣的航程。1895年11月19日抵達淡水港,面對的是統治者已改變的日治時代。
近幾年來移動、跨界、旅行成為流行的研究議題,林獻堂在1927-28的環球旅行更是討論的焦點,然而比他早近個半世紀,一介女性的張聰明就展開環球之旅,在19世紀末的臺灣,連男性都很少能出國旅行的時代,張聰明以馬偕夫人的身分,兩度遠航加拿大,尤其有不同的東西、向航程,更使她成為名符其實的「臺灣環球之旅第一女」。
全人教育中心戴寶村主任筆
台灣教會史上的奇女子
──「蔥仔」張聰明 (上)
文/ 林治平 照片來源/ 真理大學校史館、淡江中學校史館
分享
↑「蔥仔」張聰明的少婦與年長盛裝照。
她是一個出身窮困、從小遠離父母家庭、流浪在外、沒有受過正規教育的童養媳,她原來的名字叫「蔥仔」!
在世人眼中,她只是一個卑賤的、沒人會用正眼瞧上一眼的一根蔥。
更不幸的是,在她十二歲時,她未來的小丈夫竟然染疾而終,從此──
她被養母婆婆視為不祥剋星,
更因為她違反傳統習俗,堅持不肯包纏小腳,
不能見容於族里家人,
因而飽受歧視虐待、承擔勞務重擔,
在鄉里鄰居的眼中,
她只是一個可憐的、沒人疼愛的小蔥仔。
日子在平淡無奇、沒有什麼盼望中,一天一天過去。
然而,當1872年,一位被當時台灣人稱為「黑鬚番」的加拿大年輕人,也就是台灣北部第一個宣教士馬偕博士來到台灣以後,
這個名叫蔥仔的可憐鄉村小女孩的命運,卻有了一番完全不同、令人意想不到的改變。
很快的,黑鬚番馬偕從眾人的猜疑排斥中走了出來,
他快步走進台灣社會、混雜在平民牧童身邊,學習閩南語,一心一意想成為一個正港的台灣人;
他四處奔走,不辭辛勞,拔牙行善,宣講天國福音;
他提供資金,興學辦校,掃除文盲,不遺餘力;
他提倡平等,想方設法,鼓勵婦女,接受教育。
1873年,馬偕在蔥仔的故鄉──五股坑建立台灣北部第一所教堂,蔥仔的養祖母陳塔嫂成為台灣第一個女信徒,在五股坑教會中熱心投入參與,帶領蔥仔進入教會、認字讀書,從此改變了蔥仔的一生,使這一根從來無人珍惜憐愛的蔥仔,有了一個完全不同、令人驚歎羨慕的人生。
在課堂中的蔥仔,對字辭文句的認識了解,總比其他孩子迅捷快速,屢次拿到獎金的鼓勵,使她的養母決定讓她繼續到教會賺取外快、作為家用缺乏的補充。
蔥仔卻在認字讀書之際,
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知道自己是上帝手中的珍寶、為上帝所愛疼;
日日成長中的蔥仔,聰慧可愛,不知不覺吸引了眾人關注的目光。
在學校中的蔥仔,始終名列前茅、獲獎無數,
老師一致決定要好好教導她、雕琢她,把上帝的愛與救贖傳給她。
1878年2月3日,蔥仔十八歲,
她決定站在聖壇前,獻上自己,接受洗禮,成為一個基督徒,
馬偕為她取了一個新的名字──張聰明。
因為每次都考第一名的蔥仔,實在聰明。
在三十四歲仍然獨身的馬偕眼中,張聰明的確是上帝手中一顆無價的珍珠,必須好好珍惜愛護。
在女性地位不彰、飽受歧視的台灣,馬偕孤獨的身影在北台灣各地,愈顯得孤獨,誰能向閉鎖在深閨後院中的婦女傳遞上帝愛的福音?想著這些、想著蔥仔,一向抱持獨身的馬偕,不禁心中怦然一動。
上帝的感動不僅在馬偕的心中,
祂也同樣感動陳塔嫂及教會的同工陳雲騰、嚴清華等人,
〈創世記〉中的一句話:「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創世記二章18節)
一直在陳塔嫂心中迴響。
在他們的媒介牽引之下,
馬偕幾經禱告,
決定放下自己的想法,
讓自己成為台灣的女婿,愛台灣、也融入台灣。
1878年5月27日,馬偕與張聰明在淡水英國領事館領事的福證下,舉起右手,宣讀婚姻誓言,在眾人的祝福聲中,娶她為妻,結為夫婦。愛她、尊重她,與她牽手,共度一生。(文未完……繼續閱讀)
台灣教會史上的奇女子
──「蔥仔」張聰明 (下)
文/ 林治平 照片來源/ 真理大學校史館、淡江中學校史館
↑穿唐裝的馬偕博士全家福。
從此蔥仔變成了張聰明──
在家養兒育女、辛勤持家、默默不語,
成為馬偕最好的賢內助,使他放心四處奔走,拓展上帝國度;
出外則陪伴夫婿,緊緊相隨,遍歷天涯海角,不辭辛勞;奔走四方、應酬交際、落落大方;登壇宣講,中英並用;鏗鏘有力,撼人心弦;見證分享,親切、真誠、震撼,吸引世人回歸真道;
在校教導學生,諄諄善誘,作育英才;成為牛津學堂初辦期間,六位老師中唯一的女性;
三個子女,長大成人,皆有所成,獻身教會事工,興辦教育,扎根台灣本土,培育天國人才;
年老慨捐大塊土地,支持籌辦淡江中學,推廣音樂體育專業,完全不遺餘力;
一生開放家庭,伸開雙臂,歡迎接待各方人客,撫慰枯乾疲憊心靈;
在台灣教會史中,不!在台灣的近代史中,她的確是一位最重要卻完全被忽略了的奇女子──蔥仔,張聰明。
後記:
2015年是台灣教會歷史年,這幾個月來,我們一直沉浸在「馬雅各入台宣教150年」各項慶典活動的籌備工作中。「馬雅各入台宣教150年歷史圖片展」已於上(6)月中在高雄隆重登場,《馬雅各入台宣教及內地會創設150年紀念套書》也在各種不可能的困難阻擾中,如期出版了,我們的心中充滿了感恩讚美。而來自世界各地學者專家熱烈參與的兩大研討會「迦密山論壇──天地人和諧與可持續發展」、「內地會與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也將於8月、11月間分別召開。除此以外,由宇宙光愛心合唱團及師曠知音雅集國樂團聯合排演的史詩音樂劇,也正密鑼緊鼓地進行中。這些活動都跟華人教會史密切有關,所以你可以想像,過去一百多年來的教會歷史故事,每時每刻如走馬燈似的,一直在我們眼前恍恍悠悠地跑來跑去,是一種多麼奇妙的感覺。而在許多生動的人物中,張聰明的身影,正如她的本名「蔥仔」一樣,完全淹沒在她的丈夫──馬偕博士的耀眼光芒中。奇怪的是,在爬梳整理思考這些資料的時候,張聰明的身影卻越來越清晰明瞭,讓人忍不住想要為張聰明喊冤叫屈一番。這麼一個重要的人物,在歷史上怎麼可以如此被忽略、甚至近乎遺忘?
在這種感嘆的心情中,寫下這篇小文,附記於此。希望有人有心上山下海找材料,填補這段歷史的空缺。(全文完,更多精采圖片,請看2015年7月號雜誌)
宇宙光北美電子報 - https://goo.gl/0SId6W
超越灰姑娘童話─張聰明(1860-1925)
張聰明,原名張蔥仔,於淡水根據《天津條約》開港通商兩年後,在淡水河另一頭的觀音山腳下誕生。自小就被送走,身為養女的她,卻因為不願意纏足,時常遭受打罵。幼小悲慘的生活經歷,只有祖母陳塔嫂疼惜。陳塔嫂在1872年(同治11年)聽完偕叡(George Leslie Mackay,即馬偕)牧師講道後,成為第一位女信徒,除協助傳道外,更助馬偕在五股興建第一間禮拜堂。當時教會招收附近的小孩至教堂學習白話字,張蔥仔便也跟著到教會學習,還曾經拿過第一名。1878年(光緒4年)2月,蔥仔受洗,馬偕為她取名「聰明」。
原本打定終身不婚的馬偕,在看到臺灣婦女不受重視,往往男性參加教會禮拜時,女性卻得留在家中的景況;又加上,傳教的考量,經由陳塔嫂作媒後,1878年(光緒4年)5月,張聰明與馬偕在紅毛城的英國領事館舉行婚禮。他們的蜜月旅行就是拜訪北部教會,由於張聰明熟悉臺灣風土人情,使得馬偕的傳教更為順利。1879年(光緒5年),張聰明與閏虔益(Rev. Kenneth Junor)牧師的夫人,同心合力在教會內從事婦女工作,是北部教會最早的婦女工作紀錄。
1880年(光緒6年),張聰明隨馬偕離開臺灣,經過印度、歐洲、英國前往加拿大,並與他一同前往各地教會報告。由於她是第一位來訪的臺灣女性,她的同行引起許多的好奇與關心。當時,馬偕的故鄉,發起在淡水建立神學院的募捐運動,在1881年(光緒7年)他們返臺前,教會舉行了一場歡送會,張聰明於會中被邀請上臺。身著臺灣傳統服飾的她,向眾人致詞,並發表她在加拿大的種種經驗與感想。最後,由報社代表,將六千多美元的募捐成果贈送給馬偕。
1882年(光緒8年),馬偕創辦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ege,即牛津學堂),身任校長,張聰明則擔任五位教師的其中一位。能說能寫,又諳英文,張聰明不愧為超越時代的新女性。1883年(光緒9年),加拿大提供興建女學堂的經費,使原本推展不順的女子教育,露出希望的曙光,我們相信張聰明的風采絕對是關鍵性的助力。女學堂建立後,張聰明自然也是義務教師之一。
張聰明,在婚後為馬偕育有二女一男。1901年(明治34年),馬偕辭世,1925年(大正14年)張聰明將馬偕留給家族的五千多坪土地,捐給1904年(明治37年)開辦的淡水中學,做為運動場,日後培育出知名的橄欖球校隊。同年9月,張聰明辭世。
童養媳遇到臺灣開港的新時代,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嗎?臺灣歷史中,常常提及許多無名小卒藉開港的機會,開創自己的命運,如李春生等流。但是,像馬偕這樣知名的傳教者,其幕後的重要推手─張聰明,她的聰明、膽識、能力,我們未必能及─卻少有人知悉。如果說,那是因為她是女性的緣故,好比童話故中的灰姑娘遇到王子,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那麼,也許真的是我們還不夠聰明,無知到忽視她對臺灣的付出與貢獻,早已超越灰姑娘。
陳塔嫂原名朱定,五股坑(即今五股區)人,曾協助馬偕牧師在五股坑建立台灣北部第一間教堂,並成為北部首位受洗女信徒,她甚至把她十分疼愛的養孫女張聰明女士許配給馬偕。
依據馬偕牧師於《台灣傳道記》(From Far Formosa, 1895, p.148-152)的回述,1972年某一天,陳塔嫂(原名朱定)來到淡水聽馬偕講道,她是五股坑的一個窮寡婦,在世上歷經許多苦難,深感神佛不能她安慰,聽了馬偕的傳道,相信上帝會帶給她平安喜樂。後來陳塔嫂陸陸續續帶許多婦人同來,她的同伴一禮拜一禮拜地增加,最後竟乘滿一條小船。她們很熱心,就勸馬偕到她們家鄉五股坑看看。再依據《馬偕日記》的記載,馬偕牧師及學生嚴清華於1872年8月28日先溯淡水河到關渡,再溯一條小溪抵五股坑。到達時很多村民出來迎接,並引領去見頭人陳炮。陳炮借了一個空穀倉給馬偕佈道,數個月之後陳炮捐出自宅前的一片土地,供馬偕在該地興建禮拜堂。落成典禮於1873年3月2日下午舉行,這是北部第一所興建的禮拜堂,可容150人。
陳塔嫂是馬偕的第一位女信徒,於1876年9月17日(62歲)受洗。她是一位很賢慧且有口才的婦人,常替人幹旋調解,並熱心傳道至其一生,1881年去世,享年84歲。
陳塔嫂,本名朱定,五股坑人,是北部首位女信徒;而偕教理牧師娘(Mrs. George Leslie Mackay)張聰明,原名蔥仔(參見《教會史話》 189),就是陳塔嫂之孫媳婦。
蔥仔在養家受苦毒,陳塔嫂似是同情者。一本英文見證集—A Cloud of Witness(1930年)—曾述偕牧師娘(曾被叫Little Minnie)。略云:她幼時被人家收養,長大後就要匹配養家男孩。養母管教甚嚴,不示一點愛情。好在養家裡有一人對她尚好,就是男孩的祖母塔嫂。塔嫂會細心地聽她悲傷但正當的訴苦,而盡其能使她免受責罰。
關於塔嫂,偕牧師所撰的台灣傳道記(From Far Formosa, 1895, p.148-152)也有記載,摘錄如下。
偕牧師回述:1872年的某一天,我在淡水的家裡談道時,五股坑的一窮寡婦(指陳塔嫂)來聽,禮拜後她走到前面說,她經歷經許多苦難,神佛不能給她安慰,聽了今日道理浚,覺得所講的上帝會給她平安。下一主日這位寡婦帶幾位婦人同來。她的同伴一禮拜一禮拜地增加,最後竟滿乘一小船而來。她們很熱心,就勸偕牧師到她們的本鄉去看看。終於(據偕牧師日記是1872年8月28日)偕牧師及學生嚴清華溯淡水河先到關渡,後向邊再溯一條小溪而抵五坑。有很多村民出來迎接,就領去見頭人陳炮。偕牧師送陳炮幾張印好的十誡。陳炮隨即將十誡貼在牆壁上,並向眾人說,他對神佛(偶像)已失去信心,今後將依照所貼十誡而生活。偕牧師借用一個空穀倉,就開始佈道。數個月之後陳炮捐出自宅前的一片土地,並在該地興建禮拜堂。艋舺官員曾派兵來阻,但對身材高大歷經變難的陳炮無可奈何;陳塔嫂亦不示弱,高舉聖詩冊說,她衹能信仰真神。這是北部第一所興建的禮拜堂,容150人。(據偕牧師日記,1873年3月2日下午舉行落成典禮)。
嚴清華受派為五股坑教會的傳道師,而陳塔嫂成為他的左右手。3年之後(1876年9月17日)陳塔嫂受洗,時62歲。她是個堅定不移的信仰者和熱心的事奉者(她賢慧有口才,常替人調解,有「女總理」之雅稱)。
1892年陳塔嫂渡海到大陸,找她女兒傳福音,她似不虛此一行,與女兒共住了幾個禮拜後返台灣。她覺得要作的工作完了。偕牧師曾在她死之前幾天去看她。2日問她安靜未發一言,但忽然以明晰有力的聲音唱出聖詩「我目舉起向天」(現行聖詩64首)及「永遠與主居起」(聖詩355首」的句……後兩眼大開,臉孔潤光耀……陳塔嫂在世上為主事奉20年,終於受恩寵而榮歸天國。
五股坑教堂設立與陳塔嫂
published by MMC on 四, 02/16/2012 - 00:32
1872年偕叡理牧師(Rev. George Leslie Mackay)在淡水設教,馬偕牧師的首間教會成立於淡水,只係借用民居而已。第一間教堂的興建卻在淡水對岸的五股坑(1873年)。事緣某一天,馬偕在淡水的家裡談道時,五股坑的一個窮寡婦陳塔嫂來聽,禮拜後她走到前面說,她經歷經許多苦難,神佛不能給她安慰,聽了今日道理後,覺得所講的上帝會給她平安。下一主日這位寡婦帶幾位婦人同來。她的同伴每週與日俱增,最後竟滿乘一小船而來。她們很熱心,就勸馬偕到她們的本鄉五股坑去看看,同年8月28日馬偕首次採訪五股坑,馬偕及學生嚴清華溯淡水河先到關渡,後再溯一條小溪而抵五股坑。有很多村民出來迎接,就領去見村長陳炮。馬偕受到村長陳炮的盛情接待,馬偕送陳炮幾張印好的十誡。陳炮隨即將十誡貼在牆壁上,並向眾人說,他對神佛已失去信心,今後將依照所貼十誡而生活。馬偕借用陳炮的一個空穀倉,就開始佈道。數個月之後陳炮捐出自宅前的一片土地,並在該地興建禮拜堂。艋舺官員曾派兵來阻,但對身材高大歷經變難的陳炮無可奈何;陳塔嫂亦不示弱,高舉聖詩冊說,她衹能信仰真神。在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厚條件下,第一間教堂遂順利建築完成。這是北部第一所興建的禮拜堂,容150人。 1873年2月17日嚴清華被任命為傳道師駐五股坑,而陳塔嫂成為他的左右手。3年之後(1876年9月17日)陳塔嫂(本名朱定)受洗,時62歲,是北部首位女信徒。她是個堅定不移的信仰者和熱心的事奉者,她賢慧有口才,常替人調解,有「女總理」之雅稱。
Reference: 《台灣教會公報》 2093期 主後1992年4月12日 190 北部首位女信徒 http://www.laijohn.com/book2/190.htm
十月仁月小故事 - 台灣黑鬚番 馬偕博士 文/余文生 http://www.holyheart.com.tw/magazine/bm63/bm63cont08.htm
內容描述:陳塔嫂原名朱氏定,某一個禮拜天,陳塔嫂,到淡水來聽馬偕講道。她是五股坑的一個窮寡婦,在世上經許多辛酸苦楚,深感所拜的偶像不能帶給她安慰。她聽了馬偕的傳道甚是喜歡,並且相信福音會帶給她平安喜樂,因此成為馬偕的第一位女信徒。於1876年9月17日(62歲)受洗。她是一位很賢慧且有口才的婦人,常替人幹旋調解,並熱心見證主的道,傳道至其一生,1881年去世,享年84歲。 陳塔嫂是五股坑成立教會和創建教堂的重要引人,她甚至把她十分疼愛的養孫女張聰明許配給馬偕。
十月仁月小故事 - 台灣黑鬚番 馬偕博士
文/余文生
馬偕在台灣時期:西元1872年—1901年
座落在台北鬧市中山北路,有間佔地廣袤的宏偉建築,乃台灣歷史最悠久的私立醫院,為紀念百多年前一位來自加拿大的宣教士馬偕牧師而興建,理所當然定名「馬偕紀念醫院」。萬里迢迢遠渡重洋,來到當時生活環境落後得多的台灣,傳揚上帝愛的信息。在傳道之餘贈醫施藥,開辦醫療課程,並當起牙醫。馬偕醫院造福人群,馬偕之名遂深入民間,廣受大眾景仰。
馬偕牧師在27歲那年,長老教會總會差派前往中國。同年12月抵達廣州,然後再轉到台灣高雄,認定該地為他今後的宣教工場。於是安頓下來先研習中文及台灣話俾作好準備。接下來馬偕選擇前往台灣北部,展開在台灣長達30年的宣教生涯。
向牧童學習台語
外來宣教士抵達陌生地區,首要工作乃突破當地語言和文字障礙,馬偕當初曾數度延聘專人任教,然而效果不彰。後來他以其獨特手法,每天抽出大部份時間前往田野間,去找放牛的牧童嬉戲玩樂,與他們混在一起,從而學習台語。此舉非常奏效,令他在短期內就可以掌握台語發音奧秘;再經過五個月,他首次嘗試用台灣話作簡短講道,居然語驚四座,博得滿堂掌聲,令人刮目相看,為了更融入華人社會,他取了一個中國化名字—偕叡理,以後大家都尊稱他為「偕牧師 」。
歷盡艱辛卓然有成
每位宣教士在開始時候都會面對不少辛酸,端賴不屈不撓的意志,大無畏的勇氣來支持,超越種種危難。馬偕的座右銘是「寧願燒盡,不願朽壞」,當初進行宣教期間,無法信服當地老百姓。因此常受到排擠,被暴民恐嚇、驅趕、威迫,丟擲石頭,淋潑糞便,甚至數度在土匪刀口下逃生,嚐盡各種辛酸。最後終於雲開月明,成為台灣歷史上最成功的西方宣教士。
當上台灣女婿
有位陳塔嫂體會到偕教師已超過適婚年齡,感念聖經上話語:「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個配偶幫助他」(創世記2:18),將自己孫女張聰明許配給偕牧師為妻。這突然而來的禮遇,令偕牧師受寵若驚,惟有向神作長時間敬虔的禱告,明白此乃神善意的安排,遂接納婚約,表示對台灣的認同和愛的投入。
遊行佈道贈醫施藥
由於他做了『台灣女婿』,也自認是台灣人,更講得一口流利本地話。因此每次佈道會都召聚大批聽眾,坐無虛席。在台灣北部開設了教會50餘間,福音遍及基隆、蘆州、大龍峒、艋舺、三峽、羅東、礁溪、蘇澳,亦深入到平埔原住民的區域。另有英國的專業醫生隨身。偕牧師的拔牙技術「出神入化」,曾一次一口氣拔掉100顆蛀牙;手法迅速俐落,令人難以置信。
開辦牛津學堂
偕牧師宣教成效卓絕,他在淡水成立「牛津學堂」,除神學外亦兼授天文、地理、動植物學、生理衛生、化學、物理、醫學常識和解剖學等,更聘不少專家擔任授課。教學理論與實驗並重,所以教導出來的學生除神學外,知識豐富更具備西方醫學理論。開設的教會皆設有藥局,提供醫療服務,為大眾的健康帶來莫大裨益。
鞠躬盡瘁為台灣
偕牧師一生熱愛台灣,將自己畢生金色年華奉獻給台灣社會。除自己娶了台灣女子為妻外,後來兩位千金亦成為台灣媳婦;偕牧師晚年患上喉癌,仍放心不下教會發展和牛津學堂的教學,於1901年6月2日逝世,在世寄居58載,遺體下葬淡水馬偕墓園。他在台灣傳教30年,建立教會60餘所,施洗信徒近3,000人;他的貢獻,常存台灣民眾心中。偕牧師臨終前幾年,曾以下面的詩詞,表達他對台灣美麗島的無限摯愛:
我衷心所愛的台灣啊!
我把有生之年全獻給妳
我的生趣在於此;
我衷心難分難捨的台灣啊!
我把有生之年全獻給妳,
我望穿雲霧,看見群山,
我從雲中的隙口俯視大地,
遠眺波濤大海,遠眺彼方,
我好喜歡在此遠眺。
誠願在我奉獻生涯終了時,
在那大浪拍岸的聲響中,
在那竹林搖曳的蔭影下,
找到我的歸宿……
台灣溯源∕台灣的呂底亞
◆王昭文
使徒行傳16章提到一位婦女呂底亞(註1),她很用心聽保羅的講道,主開她的心,之後全家受洗,並且熱誠接待保羅和西拉。
呂底亞和保羅在腓立比相遇。這是一個位於東馬其頓的城市,附近有金礦,有大路通過,羅馬軍團駐在此處。呂底亞是一位賣紫色布的婦女,來自推雅推喇,那是座手工業城,以紡織、染布聞名,特別是製作紫色布。這種布以貝類製作的染料染就,價格昂貴,只有王公貴族、大商人買得起。以今日的眼光來看,呂底亞就是在大都會開精品店的老闆娘,貨源來自家鄉。她也是一位敬虔的猶太教信徒,「素來敬拜上帝」。保羅和西拉到腓立比之後,在河邊尋找猶太人聚會的地方,向一群婦女傳道,這群婦女很可能大多是來此做生意的人。
呂底亞聽到有關耶穌的福音,她敞開了心,或說,上帝讓她的心開啟,福音像種子落在好土裡。她帶領全家信主,並且邀請兩位使徒到家中住。有人說,這就是腓立比教會的開始。16章的後半,又是一個精采的神蹟,保羅和西拉被捕入獄、奇蹟出獄,出監後又到呂底亞家,「勸慰弟兄們」(應該包括姊妹),之後離開。可見這段期間,呂底亞家已經成為基督徒聚會的地方。
呂底亞是一位有經濟實力的女商人,透過保羅的傳道,主敞開她的心,她願意傾聽、接受真理。接受真理後,她的回應是:愛護使徒,讓自己的家成為聚會的地方。呂底亞可說是平信徒典範、基督徒婦女典範,教會的基礎。
木柵的兩位女性:台灣的呂底亞之一
像呂底亞這樣的故事,在很多教會的發展史上,不斷出現。台灣也不例外。19世紀在台灣,像呂底亞一樣透過宣教師和耶穌相遇的婦女,是福音傳開相當重要的力量。在此分享南台灣、北台灣教會開拓之初,幾位婦女的關鍵角色。
英國派來台灣的首位宣教師馬雅各醫師(James Laidlaw Maxwell),最初的傳教工作並不順利,到台南開設醫館,沒多久就因為居民的反對而不得不遷移到旗後(今天的高雄旗津)。 1868年馬雅各結了婚,在「樟腦協議」的保護下回到台南府城開設醫院、進行傳教工作。他的新家庭和醫館都需要幫手。透過商人必麒麟( William Alexander Pickering)的介紹, 1869年木柵(今日的高雄內門)有兩位女性Niu-i和Ngauh-a,到醫館幫忙,很快接受基督教。透過她們的親族網絡,許多木柵的西拉雅族人經常到醫館來,獲得醫治後就把福音帶回自己的村子。很快,木柵每個禮拜就有百多人聚集,一起敬拜上帝。1870年,已經有四間西拉雅平埔族的教會建立,就是:木柵、柑仔林(今日的永興教會)、拔馬(今日的左鎮)、崗仔林(今日的岡林)。
根據當時的宣教雜誌報導,1870年4月11日木柵的禮拜堂落成,參加禮拜的聽眾有120名左右。4月12日起,馬醫生夫婦往訪木柵兩星期,其間主持禮拜、談論道理、看病、教白話字、教唱詩等。社民反應熱烈,醫生娘教白話字,一日上課6小時他們都不嫌多。
最近台南神學院舉辦「巴克禮行腳」,回顧巴克禮牧師在府城東邊山丘教會巡迴牧養的歷程,參加者有人問:「為何當時宣教師會到這麼偏遠的山間傳教?」我的回答是:「這不是宣教師建立的教會,是平埔族的女性生出來的教會。」上帝在宣教師意料不到的地方,賞賜一群熱心的教徒,敞開心胸,接納耶穌。
木柵的Niu-i和Ngauh-a兩位女性,如同呂底亞,聽了道之後,主開她們的心,立刻成為福音的行動者,在自己的家鄉創造出奇蹟。宣教師以為是硬土的台灣,從偏遠山區居民、從女僕開始,鬆了第一塊土,開始第一波大成長,也為往後的教會發展立下重要基礎。台灣第一批本地傳道人,很多都是平埔族。例如左鎮出身的卓道生,岩前出身的潘明珠(他是男性)。第一位漢人信徒、後來成為傳道人的高長,也娶了岩前的朱鶯。平埔教會成為當時台灣宣教的重要後盾。
陳塔嫂(朱定):台灣的呂底亞之二
南部的教會開始大成長得關鍵,是兩位平埔婦女的入信。北部教會,則是因為一位寡婦的入信。
1872年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 ,正式漢字名字是偕叡理)來到淡水,開始傳教。他向牧童學台灣話,又得到一位受過教育的讀書人嚴清華為助手。來聽道的人不少,但入信的人不多。直到一位熱心的婦女出現。
根據偕牧師的記載,1872年某天在淡水的家中談道時,五股坑的一窮寡婦(指人稱陳塔嫂的朱定)來聽道,禮拜後她走到前面說,她經歷經許多苦難,神佛不能給她安慰,聽了今日道理後,覺得所講的上帝會給她平安。下一主日這位寡婦帶幾位婦人同來。她的同伴一禮拜一禮拜地增加,最後竟滿乘一小船而來。她們很熱心聽道、接受了信仰,就勸偕牧師到她們的本鄉去看看。終於在1872年8月28日,偕牧師與嚴清華溯淡水河先到關渡,後向右再溯一條小溪而抵五股坑。有很多村民出來迎接(不少人已經多次到淡水去參加禮拜)。偕牧師被引見給村長陳炮。偕牧師送陳炮幾張印好的十誡,陳炮隨即將十誡貼在牆壁上,表示願意遵循。偕牧師借用一個空穀倉,開始佈道。數月後,陳炮捐出自宅前的一片土地興建教堂,這是北台灣第一座教堂(淡水的聚會是借用馬偕牧師的住處,此時尚未建堂)。 嚴清華受派為五股坑教會的傳道師,而陳塔嫂成為他的左右手。
1876年9月17日陳塔嫂正式受洗,時62歲。她是個堅定不移的信仰者和熱心的事奉者,據說賢慧而有口才,常替人調解,有「女總理」之雅稱。84歲時去世。 陳塔嫂甚至把她十分疼愛的孫女張聰明許配給馬偕。透過張聰明,馬偕和台灣人的關係更加親密,向婦女傳教的工作也更有進展。
陳塔嫂朱定雖然是個「窮寡婦」,卻對社區擁有極大影響力,就像呂底亞,一接受福音之後,就熱心去傳,影響身邊的人,是建立教會的重要動力和支柱。
結語
呂底亞的故事,講的是一位敞開心接納耶穌的婦女,成為使徒的幫助者,成為教會的開拓者。她帶領整個家受洗,更開放自己的家、運用自己的社會資源,促進教會的建立、福音的廣傳。
教會在台灣的發展,也是由幾位婦女的熱心,開創出宣教師料想不到的集體歸信。雖然不像呂底亞那樣有錢有勢,但是馬雅各醫師的兩位幫傭也運用自己的社會網絡,在平埔族人當中把福音迅速傳開來。窮寡婦陳塔嫂,憑著信仰熱誠,可以帶領五股坑全村改信。
從古到今,婦女都是教會支柱。不管有多少資源,都可以為主做工。只要敞開心,認真追求信仰,就會像種子落在好土裡,結出許多新的福音種子。
註釋:
呂底亞:腓立比教會的第一位信徒
(作者為新使者雜誌執行總編輯)
所謂的「聰明藥」,其主要的成分與冰毒相似,就是類似安非他明、利他林、莫達非尼等的神經中樞性興奮劑,在大陸屬於嚴控的一類精神類藥物。服用者原本是想提升學習、工作效率,最終卻成為了癮君子。 https://goo.gl/UvNBmp
馬偕牧師在宜蘭武暖(噶瑪蘭)平埔教會為信徒拔牙看病。
【噶瑪蘭來的夏芥辣】
夏芥辣是噶瑪蘭族奇立丹社(湯仔城,今屬於宜蘭縣礁溪鄉德湯村)人。1883年求信,翌年2月25日在奇立丹受洗,時22歲。同年入牛津學堂,成為第3屆生之一。同年入學的有李壬水(參見《教會史話》654)、彭鳳年、張日新等。求信以前他是個風流才子,善唱管絃曲、演木偶戲。
夏芥辣可以說是噶瑪蘭族最早的信徒之一。當1883年馬偕帶學生到噶瑪蘭(宜蘭地區)傳福音時,無人肯相信,至番社頭(今壯圍鄉紅葉村、後村),始有夏芥辣、烏面及八寶良三人相信,並帶偕牧師到鄰接各社去傳福音了。其事蹟見於《台北的記錄》(其第16條:哈仔蘭)、《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歷史》,而《北部教會大觀》(p.652)也有一小段的介紹。我想查閱馬偕日記原稿本,不巧就是缺少1883年的記錄。
傳述說:那一年偕牧師和學生去好幾個宜蘭縣平埔社,想要建立教會,先到了武暖社(礁溪鄉光武村),大人小孩都避開,到別的社大人小孩都出聲咒罵,有的唆狗咬人,一連好幾社皆受到如此的對待。後來他們來到番社頭,靠近海邊,遇見了名叫夏芥辣、烏面及八寶良三個人,這三個人出面,說平埔族怕漢人及官府,所以不敢接納他們。帶頭的就說:「你們到那麼多地方,沒有人理會你們,不如到我們那裡去,我們會來聽」。果然,到他們那裡,就有數人來聽,也邀請吃晚餐。那天晚上用船桅和帆搭建一間寮仔,又用帆布蓋在石頭上當作講台,之後有人吹海螺殼,全社的人就出來,就在那裡向他們講道理至天亮。這樣一連數禮拜之久,後來聽道的人,自己喜歡蓋禮拜堂,這事發生於1883年(按:《馬偕施洗簿》記載,番社頭教會設立於1883年2月5日)。
別社的人聽見之後,很羨慕也很想聽道理,就派人請偕牧師要到他們的庄社,於是偕牧師、嚴清華、幾位傳道師及剛信主的人二百多人一起前往。途中二人二人並排而行,抵達時大家出聲吟詩,平埔族人聲音響亮,唱起詩來很好聽。講道畢,那社的人說,他們也要一間禮拜堂,而蓋了一間,偕牧師就留下兩位在那裡當傳道(按:據《馬偕施洗簿》繼番社頭之後,設教的是婆羅辛仔宛(1883年2月8日)、淇武蘭(1883年2月12日)、武暖(1883年2月13日)、打馬煙(1883年2月17日))。
不久,蛤仔蘭的讀書人都出面,向官府誣告說:平埔族人有三人帶頭要造反,官憲就逮捕夏芥辣、烏面、八寶良,投入監獄。後來查明並非事實而獲釋。這三人中有二人後來擔任傳道。夏芥辣非常忠心於教會,八寶良也擔任傳道師工作許久(以上三段,錄自《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歷史》1923年白話字本,pp.45~47,陳宏文譯本pp.40~41)。
1884年2月18日馬偕在番社頭首次施洗,受洗者42名,八寶(時21歲)、八寶良(時41歲)、八寶良嫂(38歲)、張日新(20歲)在內。奇立丹設教於1883年8月22日,首次施洗於1884年2月25日舉行。夏芥辣就在此日和其他55名受洗。夏芥辣的傳道生涯的情形、他何時死去、他的後裔都待查。翻閱《馬偕日記》,1898年8月4日曾被日憲拘捕,顯然地他在日人治台初期仍活躍於教界。
【更多圖片資料參考來源】
http://www.laijohn.com/book7/656.htm
https://vocus.cc/TWcostumerevive/5da71131fd89780001d3b629
----------------------------
【專文】認同台灣熱愛台灣的宣教士馬偕(1844-1901)
北台灣基督教、醫療和教育的至聖先師
文/林衡哲(台北市文化局顧問) 2016-06-12 17:15
馬偕雖然沒有正式的醫學教育,但曾在神學院受過醫療訓練的他,仍能為民眾治病。當時台灣瘧疾流行,馬偕免費贈送特效藥奎寧,果然治癒了不少病人,同時他也替有牙疾的人拔牙。圖/馬偕醫院提供
馬偕雖然沒有正式的醫學教育,但曾在神學院受過醫療訓練的他,仍能為民眾治病。當時台灣瘧疾流行,馬偕免費贈送特效藥奎寧,果然治癒了不少病人,同時他也替有牙疾的人拔牙。圖/馬偕醫院提供
近一百五十年來,抱著犧牲奉獻的宗教熱忱來台灣的宣教士不少,他們是促進台灣現代化的先驅,其中以馬偕牧師(Rev.Dr. George Leslie Mackay, 1844-1901)最認同台灣,他娶台灣老婆,而且兩個摰愛的女兒都嫁給台灣人,他講得一口標準而流利的台語。當他28歲那一年經過中國的廈門、汕頭,和台灣的高雄、台南等地,最後於1872年3月9日來到北台灣的淡水時,他在日記裡寫道:「約下午三點,船進淡水港靠泊,我心激動,於是我立刻明白就是這個地方了,過去從未有人在此宣教,感謝主!」他對淡水的山水之美一見鍾情,直至他1901年6月2日因喉癌去世,終身沒有改變他對淡水這塊土地的愛戀。此後他便以淡水為基地,展開長達29年的宣教生涯,除了作為上帝忠誠的僕人,成為台灣北部基督長老教會的創辦者之外,他也成為北台灣教育和醫療方面的至聖先師。他死後葬在淡江中學的馬偕墓園,雖然淡水產生了不少台灣的歷史人物,但是唯一在他去世紀念日,被全城熱烈慶祝的人,便是這位由加拿大人變成台灣人的馬偕博士。
作為宣教士的馬偕
1844年3月21日馬偕出生於加拿大東部安大略省牛津郡左拉村,他的父母親原是蘇格蘭人,因此馬偕遺傳了蘇格蘭祖先堅忍、強韌與虔誠的性格。在1830年他的父母抱著拓荒者的心情移民到加拿大開拓新天地,他們全家都是虔誠的基督徒,而宗教也成為他們克服困難的重要支柱。在這樣的環境成長,很自然地馬偕身上也流著拓荒者與十字架鬥士的血液,並以此自勉。
來自加拿大的馬偕博士。(圖取自典藏台灣,
來源:真理大學宗教學系馬偕與牛津學堂)
大約在十歲時,因為聽到旁人描述海外傳教士事蹟,激發他前往異國傳教的情懷,加上受「馬可福音」裡的一句話「你們要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讓他從小便立志成為一位傳教士。22歲時,馬偕進入多倫多大學和諾士神學院深造,隔年轉入美國普林斯敦神學院。1970年畢業返國後,他立刻向海外宣道會申請成為海外宣教士,在等待期間,他還回到祖先的原鄕---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神學院繼續深造。
經過9個月的漫長等待,馬偕終於接到加拿大長老會總會通知,他獲准成為海外宣教士,並被指定前往中國傳教。1871年10月19日,馬偕離開了家鄉,在長達兩個多月的旅程中,他一路經過日本、香港、廣東及廈門,最後終於在12月30日抵達台灣的打狗(即今天的高雄)。其實渡海來台,並非他的原訂計劃,不過正如他日記裡的自述:「好像有一條無形的缐,牽我到這美麗之島」,因此對馬偕而言,既來之則安之,一切就順從神的旨意吧!
在打狗短暫停留之後,馬偕前往屏東里港拜訪李庥牧師(Rev.Hugh Ritchie),除了向這位前輩學習閩南語,他還從李牧師口中得悉台灣北部人口雖多,卻沒有傳教士前往,因此在宣教熱情的驅使下,馬偕就這麼決定了他接下來的目的地,終於在1872年3月9月下午三點,當他塔乘的「海龍號」帆船駛入淡水河口時,馬偕在日記裏贊嘆道:「我舉目向北向南,然後向内陸遙望青翠的山嶺,心靈非常的滿足,心神安寧且清靜,有一股明確的聲音對著我說:此地就是了。而同行的李庥牧師也同時對我說:馬偕這就是你宣教的地方了。」下了船,馬偕陪同李牧師南下到大社(今台中豐原),並在沿途中考察自己將來要進行傳教的地區。與李牧師在大社辭別後,馬偕決定回到淡水租了一間房子,作為日後傳教的據點,為了更流利地與淡水居民溝通以便傳教,他就近找了一位牧童,每天跟他練習用閩南語對談,經過五個月苦練,馬偕終於站上講台,開始嚐試用閩南語向淡水民眾傳教。
雖然傳教過程中,有人譏笑或侮辱馬偕,但也有不少人洗耳恭聽;1873年1月9日他初嚐甜蜜的果實,馬偕為嚴清華等五位信徒施行洗禮,他在北台灣的傳教事業終於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馬偕的宣教秘訣,就是持續不斷地旅行,其足跡踏遍半個台灣,他在淡水短暫停留後,就開始一個月的北部踏查大旅行,遠達埔里和日月潭;接著一年內兩次登大雪山,以冒險家的精神深入高山原住民禁地。他曾越過三貂嶺進出宜蘭20多次,深入在南部平埔族村落,甚至遠至花蓮數次;他也出航彭佳嶼、棉花嶼、花瓶嶼等北方三島,甚至在龜山島建立教會,這些都是外國傳教士極少涉足的地方。他率領學生到南台灣開會時,也都是選擇徒步往返。
馬偕博士以淡水為基地,北臺灣為宣教區,與其學生到處徒步傳道,並隨時授課;
右起穿草鞋者為馬偕,其後為學生。(圖取自典藏台灣,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
當時在台灣旅行很危險,除了地形險惡、土匪劫殺、原住民出草外,惡劣的氣候和落後的衛生環境更是殺手,必須有過人的體力和適應力,才能克服這些天災人禍,因此馬偕不僅是偉大的宣教士,他更是一位偉大的探險家。
馬偕牧師29年宣教成果豐碩, 在台灣共創設60間教會,並培養台灣籍傳道師60人,台灣籍聖經宣道婦24人,受洗者總共2633人。
開創北台灣牛津學堂的先師
有效地訓練台灣本土人才作為宣教精兵,是馬偕牧師的成功要素。他到淡水不到半年,已經有十多位學生在他家中生活和讀書,在民眾眼中嚴然是一所書院,官方也稱其信徒為他的「門生」;這些學生除了滿足心靈與信仰的追求,並藉著馬偕所提供的西方知識,大大拓展了他們的視野。
起初馬偕講課的地點並不固定,有時在海邊沙灘、有時在山坡小丘;在巡迴傳道的旅途中,他也隨時就地授課,為學生進行機會教育,這種教育方式如同孔子周遊列國時的「消遙學院」,或是新約中的耶穌和門徒般,以「青天為頂,青草為蓆」的森林大學模式,雖然克難,實際上卻產生相當良好的教學成果。在來台的最初八年間,他培訓出21名學生,這些學生有的成為前往各地傳遞福音的種子,有些成為協助創設新教會的幫手。直到馬偕1880年返回加拿大述職時,故鄉親友聽到他這種「在大榕樹下,蒼天為屋頂」的露天教育,引起很多鄉親的同情,因此馬偕向牛津郡親友提及在淡水設立學校的計劃時,由當地報紙刊登新聞並發起募款運動,目標為五千美元,1881年馬偕休假一年返台時,已經獲得6215美元的建校經費。
返台後,馬偕在紅毛城與其寓所後方砲台埔土地上覓得土地,由他親自設計督工建造,終於在1882年7月21日落成,他以故鄉命名為 Oxford College(牛津學堂),漢文名「理學堂大書院」,在落成典禮那天的來賓中,中國官方代表孫開華提督致辭稱讚:「台灣蕞爾小島而有此等學堂,誠為全國最善之舉」,而成立時間比劉銘傳的「西學堂」(1887)更早,是台灣新式教育的搖籃。
牛津學堂在1882年9月14日開學,第一期18位學生是由各地傳教士推薦的優秀青年;教學師資,則由馬偕親自培育出來的學生擔任;課程方面,除了聖經和神學之外,也教授社會科學(歷史、倫理等)、自然科學(天文、地理、植物、動物和礦物等)、醫學倫理及臨床實習、體育、音樂等,馬偕的課程設計除了在校本部課堂外,也有野外實地授課、醫學臨床見習、傳道工作實習,甚至有畢業參觀旅行。同時他更重視學生的生活教育,嚴格培養其良好生活習慣,而且非常疼愛學生,常為學生紓困,而自己熱心教學並做各種研究,因此深得學生愛戴。他過世時學生踴躍捐款為他所立的墓碑上刻著:「偕叡理老夫子牧師翰林」的尊稱,道盡了他們對馬偕的尊敬。
牛津學堂在當時是相當先進的西式教育學校,學生經過三年的培訓後,便從學堂畢業前往教會服務。在馬偕的引領下,牛津學堂成為當時台灣最重要的神職人員養成中心,前後共培養了二百多位傳教士,在全台各地進行傳道的工作。1901年馬偕博士逝世後,牛津學堂由吳威廉牧師(Dr.William Gauld)接棒,日後一度成為神學院(即現今陽明山台灣神學院之前身),而牛津學堂所在地,變成現在擁有一萬師生的真理大學。
牛津學堂舊址,現座落於真理大學淡水校區。
(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wikimedia commons,CC BY-SA 3.0)
北台灣女子教育先河----淡水女學堂
台灣最早的女學校,在北部是馬偕在1884年創辦的「淡水女學堂」,在南部是李庥牧師在1887年催生的「長榮女子中學」。淡水女學堂是北台灣新式女子學校的濫觴,馬偕在傳教之餘,也看到台灣社會嚴重存在重男輕女的觀念,因此他創辦「淡水女學堂」的目的,就是希望透過教育來改變台灣重男輕女的社會風氣,並割除社會上溺殺女嬰、男性蓄妾及女性纏足、深居簡出等陋習,他希望台灣女性也可以活出自信,享有與男性相同的自由與幸福,並藉此機會培養出女性的傳教士。
1884年1月「淡水女學堂」正式開學,一共有34名婦女入學,大半是來自宜蘭的噶瑪蘭平埔族人。為鼓勵婦女入學,女學堂不僅免學費,並補助旅費、膳宿、服裝等,但當時台灣民眾遵循古老中國傳統,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因此不讓女子拋頭露面,但經馬偕大力推動女子教育的宣導後,女學堂也曾增加到八十人,台灣第一位女醫師蔡阿信便是其中之一,此時女學堂是以基督教為中心,結合老少婦女的新式學堂。女學堂校長由馬偕擔任,馬偕夫人張聰明和幾位傳道士師母擔任舍監和教師,牛津學堂的教師也來此授課,課程有:讀書、寫字、算術、歌唱、歷史、地理、婦女技能、聖經和聖經教義等,同時學生也接受教學的訓練,為的是在往後傳道之際,也能夠充分發揮她們的才能。
這所開風氣之先的淡水女學堂,一直經營到馬偕博士逝世才停辦。女學堂的建立,不僅為女子帶來新的學習管道,而新穎的智識體系和教學方式,也為台灣日後的男女平等之路建立穏固的基礎。1914年馬偕博士之子偕叡廉返台創辦淡江中學,他也將「淡水女學堂」改為四年制的「淡水女學校」。
台灣北部西式醫療機構的先驅
為了吸引民眾前來聽道,馬偕想出先免費醫療服務的方法,馬偕雖然沒有正式的醫學教育,但曾在神學院受過醫療訓練的他,仍能為民眾治病。當時台灣瘧疾流行,馬偕免費贈送特效藥奎寧(又名金雞納霜),果然治癒了不少病人;同時他也替有牙疾的人拔牙,在29年中,他和他的弟子一共為台灣人拔了2萬1千顆牙齒。此外,馬偕同時也引進西方公共衛生的觀念,鼓勵大家除雜草、清水溝,以預防傳染病的流行,他不但進行醫療傳教,同時也為台灣引進大量的醫療資訊,讓台灣人民得以開始接觸西方文明的新知識;而1879年「滬尾偕醫館」的成立,更直接造福北台灣的民眾。
馬偕牧師雖然醫療智識豐富,醫術高明,但並非執照醫生,正式醫療則邀請淡水海關稅務司所聘的洋醫到偕醫館駐診,並請本地漢醫為助手,這些外僑公醫先後來了五位:(1) 林格(Dr.S.Ringer 英人,1873-1880)他在台灣發現了肺蛭蟲;(2) 鍾森(Dr.C.H.Johansen 德國人,1880-1893);(3) 瀝尼(Dr.B.S.Rinnie 英國人,1880-1892);(4) 安基爾(Dr.F.C.Angear英人,1886-1895);(5) 魏金遜(Dr.W.Wikson 英人,1897-1898)。這五人先後主持「滬尾偕醫舘」,對台灣現代醫療有不可抹滅的貢獻,尤其1879年馬偕博士和林格醫師在醫館解剖一名因呼吸道致命的水手,而發現肺蛭蟲之寄生人體,此乃全球首例,因此此寄生蟲被命名為「Dr. Stoma Ringer」(學名 Paragonimus Westerman)。此外,加拿大海外宣道會也在1875年派華雅各醫師兼牧師(Dr.&Rev.J.B.Frazer)來淡水主持醫療,可惜不到兩年因喪妻而返國;馬偕去逝後,加拿大長老會於1906年再派宋雅各(Dr.J.Y.Ferguson)醫師,重開馬偕的「滬尾偕醫館」,並建立護理工作,直到1912年為了紀念馬偕宣教40週年,才把醫療中心移到現在的台北馬偕醫院。
馬偕對台灣農業和東西民俗文化交流的貢獻
馬偕到台灣各地傳播福音時,發現台灣蔬菜種類並不多,於是他從國外輸入不少蔬菜種子例如蘿蔔、甘藍菜、蕃茄、敏豆、花椰菜、胡蘿蔔、高麗菜、甜菜和西洋芹菜等,介紹給台灣農民種植,普遍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準以及收入。
由於馬偕非常博學,因此他蒐藏台灣文物的智慧與鑑別文物的能力,令人刮目相看。他在1893年第二次返回加拿大時,曾運走600件台灣民俗文物,其中三分之一代表原住民文化、三分之二代表漢人文化;原住民文物中以凱達格蘭佔大多數。這些文物被加拿大多倫多安大略博物館所珍藏,在北美洲所有博物館中,以此博物館收藏最多的台灣文化寶貝,這些都是馬偕博士的功勞。
由家庭生活可以知道馬偕對台灣的熱愛與認同
馬偕雖來自異邦,但從他的家庭生活就足以證明他對台灣的熱愛與認同。馬偕夫人張聰明是台灣五股人,小馬偕15歲,馬偕來台六年後於1878年與她結婚,此乃北台灣首位女信徒陳塔嫂居中媒妁而成;在他們同甘共苦的23年婚姻中,育有二女一男。張氏非但熟諳英語亦曾數度回加拿大,於1925年逝世台北。馬偕夫人有獨特的行事風格和聲望,「來去馬偕娘仔那裡坐坐」是學生和信徒的樂事;來台的西方人更是絡繹不絕地造訪她,而女學堂的設立期間,她當教執、舍監和事務三個任務,可以說是上帝賜給馬偕的最佳助手。
長女偕媽連匹配台灣人陳清義牧師,他們曾一起赴東京留學,夫妻兩人在艋舺教會奉獻多年,對北台灣長老教會的發展貢獻良多,膝下無子嗣,僅領養一男一女,養子陳敬輝是台灣早期的名畫家之一。次女偕以利嫁給馬偕愛徒柯維思,也是台灣人,他是馬偕的機要秘書,常隨馬偕到處旅行傳教、拔牙治病,後來都在馬偕醫院服務,偕以利除了擔任新任女宣教士的台語老師外,並在「女學堂」和「婦學堂」二間女校的教師和舍監;他們育有一男柯設偕,他是著名的台灣文史學者,長年任教於淡江中學。他們三代都當過淡水教會的長老。
馬偕唯一的兒子叫偕叡廉,繼承父親遺志,學成歸國後,在2014年創辦淡江中學;夫人為加拿大人,夫婦兩人一直定居在淡水。偕叡廉先生曾擔任淡水長老教會長老,這間教堂是他在1933年親自設計的,晚年病逝台灣,他們育有二男三女,他們一家人都會講流利的台語,除長男偕威理在二次大戰期間為國捐軀之外,其他後代都已回加拿大定居。
結語
1901年6月2日下午4時,馬偕在淡水家中蒙主寵召, 享年57歲2個月12天,他終於渡過他多彩多姿奉獻一生的使徒生活。家人遵從他的遺囑,將馬偕安葬在他所謂:「最後的住家」(淡水砲台埔),他特別交代不要安葬在「淡水外僑公墓」,因為他自認自己是「台灣人」,在台灣將近30年的愛的奉獻生涯中,他積極進行傳教、醫療、教學和文化交流等工作,從未因政局的變動而改變他服務上帝的信心,他憑藉著「寧可燒盡,不願鏽壞」(Rather burn out than rust out)的精神,將他的一生獻給台灣人民。
偕博士次女婿柯維思、次女偕以利、外孫柯設偕、外孫媳蕭美玉等
合影於馬偕博士夫人張聰明女士墓園。(圖取自典藏台灣,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
馬偕為台灣留下的教會、醫院和學校等硬體設施,如今在北台灣隨處可見,而他為台灣的無形付出,則在台灣歷史上留下永難磨滅的光輝史頁,每年的6月2日全淡水都在紀念馬偕的逝世紀念日;每年5月8日嘉南水利協會也在紀念烏山頭水庫的創建者八田與一,這兩位比土生土長的台灣人,更愛台灣的外國人,我們台灣的電影導演們,希望能在有眼光和視野的文化部長協助下,為他們兩人拍出有歷史價值的傳記片,為台灣史留下永恆的記憶。
【專文】認同台灣熱愛台灣的宣教士馬偕(1844-1901) | 民報 Taiwan People News https://bit.ly/2Y7dGz5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