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馬戛爾尼,第一代馬戛爾尼伯爵,KB(英語:George Macartney, 1st Earl Macartney;1737年5月14日-1806年5月31日),英國政治人物、外交官。
早年生平
馬戛爾尼出身於一個蘇格蘭貴族家庭,在愛爾蘭出生。1759年,他畢業於都柏林三一學院,之後進入倫敦坦普爾大學進修,師從荷蘭伯爵亨利·福克斯。
1764年,他被任命為全權特使,赴俄國與葉卡捷琳娜二世商談結盟事宜。之後他進入英國議會。1769年,他返回愛爾蘭出任愛爾蘭議會議員,並出任愛爾蘭事務大臣。1772年,在他辭職之後,被封為騎士。
1775年,他出任加勒比群島總督,1776年被封為「馬戛爾尼男爵」,屬愛爾蘭貴族序列。1780年,出任印度馬德拉斯總督,駐今昌奈。1786年,他拒絕出任印度總督,返回英國。1792年,他被加封為「馬戛爾尼伯爵」。
出使中國
1792年9月26日,英國政府任命馬戛爾尼為正使,喬治·斯當東為副使,以賀乾隆帝八十大壽為名出使中國,這是西歐國家政府首次向中國派出正式使節。隨員80餘人,包括天文數學家、藝術家、醫生,和95名衛兵,由兵船護送,費用歸東印度公司負擔[1]:39。所攜「貢品」,約值1萬5千餘英鎊,內有天文、地理儀器、圖書、毯氈、軍用品、車輛、船式,總計600箱,俱為用心選購,以表示英國文明[1]:39。
1793年8月,馬戛爾尼一行抵達北京[1]:39。8月5日(清乾隆五十八年六月廿三),英國使團乘坐一艘六十門炮艦「獅子」號和兩艘英國東印度公司提供的隨行船隻抵達天津白河口,之後換小船入大沽。奉命在此等候的天津道喬人傑和通州協副將王文雄上船迎接,並準備菜蔬酒肉迎接。使團進入天津,受到直隸總督梁肯堂的歡迎。
馬戛爾尼晉見乾隆
詹姆斯·吉爾雷所繪此事漫畫
8月9日,使團離大沽赴北京,途中在通州停留,與中國禮部官員發生禮儀爭執。9月2日,又離北京赴承德避暑山莊晉見乾隆帝,途中參觀了長城。9月13日,使團抵達熱河,向中國政府代表和珅遞交了國書,並同其就禮儀問題再度發生爭執。最終雙方達成協議,英國作為獨立國家,其使節行單膝下跪禮,不必叩頭。[2]
9月14日(八月初十),乾隆帝正式接見使團,馬戛爾尼代表英國政府向其提出了七個請求,要求簽訂正式條約:
開放寧波、舟山、天津、廣州之中一地或數地為貿易口岸
允許英國商人比照俄國之例在北京設一倉庫以收貯發賣貨物,在北京設立常設使館
允許英國在舟山附近一島嶼修建設施,作存貨及商人居住
允許選擇廣州城附近一處地方作英商居留地,並允許澳門英商自由出入廣東
允許英國商船出入廣州與澳門水道並能減免貨物課稅
允許廣東及其他貿易港公表稅率,不得隨意亂收雜費
允許英國聖公會教士到中國傳教
同時,英國使團向清政府贈送了一批國禮,其中包括:前膛槍等武器、望遠鏡、地球儀等天文學儀器、鐘錶和一艘英國最先進的110門炮艦模型。然而對於英國人在大型禮物上的擺譜,清廷工匠、官員認為天球、地球之類的與清宮所陳列者並無差別,裝飾反而不如,玻璃掛燈也與圓明園中者無異,所謂需要專人裝配的鐘錶,其方法「並無奇巧」,和北京城內鐘錶匠的作法相同。乾隆在看到禮物之後,覺得英使不過是誇大其詞,因為「所稱奇異之物,只覺視等平常耳」,馬戛爾尼也驚嘆清朝宮中的物品不輸於訪華團從英國送來的禮物[3]。
乾隆帝要馬戛爾尼跪拜,他只肯行英式一膝一跪之禮,堅持不肯行三跪九叩之禮,乾隆帝大為不懌[1]:39。及見到國書,復知英使之來,並非專為賀壽,實別有干請,決定要他早日離去[1]:39。
馬戛爾尼以書面列舉請求,所有浙江、天津通商,京城設立貨行,給予舟山小島,另撥廣州地方一處居住,減免廣州、澳門往來各稅,明定海關稅則,俱不准行[1]:39。馬戛爾尼提出開放寧波、舟山、天津等地為商埠,由於上述請求涉及割地和免稅,因此清政府嚴正拒絕。
9月21日,使團回到北京。10月7日,和珅向使團交呈了乾隆帝的回信和回禮。使團離開北京,經京杭大運河往杭州等地參觀。在遊歷了中國東部之後,11月9日,使團抵達杭州,12月9日抵達廣州,兩廣總督在廣州送行。
之後,使團在澳門停留了一段時間,並於1794年3月17日離開中國,9月6日回到英國朴次茅斯軍港。馬戛爾尼的隨員安德遜說:「我們的整個故事只有三句話:我們進入北京時像乞丐;在那裡居留時像囚犯;離開時則像小偷。」[4]馬戛爾尼和他的隨從團員撰寫了大量的回憶錄,成為了歐洲研究清朝的珍貴資料。在總結自己失敗的原因時,他認為是翻譯水平過低導致的[5]。
晚年經歷
1795年,馬戛爾尼作為密使出訪撒丁王國,商談反法同盟事宜,之後他再次被封為「馬戛爾尼男爵」,不過這次是作為大不列顛貴族受封。
1796年底,他被任命為好望角總督,統治新獲得的開普殖民地。1798年11月,他因健康原因辭職。1806年逝世。
著作
《一七九三乾隆英使覲見記》,有劉半農的中文譯本。
英國使者馬戛爾尼訪華歷史背景如何
2016-05-12 10:33:15
馬戛爾尼訪華背景
馬戛爾尼是英國的使者,他是前往中國來給大清朝的乾隆皇帝祝壽的。根據歷史可以知道馬戛爾尼訪華背景是這樣的:18世紀的歐洲有著許多關於中國的傳說,比如東方遍地是黃金,歐洲人都十分嚮往和崇尚中國的生活。
馬戛爾尼訪華畫像
當時的英國學者們認為英國要想更加強大就要向中國學習,就像大作家伏爾泰所說的,英國人應當是中國人的徒弟。歐洲人認為中國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因為儒家思想,中國整個國家都十分和睦親善,百姓也十分淳樸,團結。這是史料記載中一段關於馬戛爾尼訪華背景的描述。
馬戛爾尼訪華背景中英國方面的歷史背景是到了18世紀的後半頁,英國的資本主義經濟已經相當發達,大工業生產的產品膨脹,在中國的廣州這一座通商口岸早就不能滿足英國對中國的貿易需要。在乾隆二十五年的時侯,英國國王就答應了東印度公司的要求,派遣了一位使者,從英國出發來中國協商關於商業貿易的問題。但無奈的是,這位使者在海上因為疾病去世,協商的問題也就耽誤了,直到數年後,因為中國地大物博而且中國的瓷器、茶葉在英國都十分受歡迎,英國才派遣馬戛爾尼再次訪華。值得一提的是,在馬戛爾尼使團離開英國之時,當時英國的內務部長叮囑他說,一定要服從中國的禮儀,但不要損害了英國國家的利益。
馬戛爾尼訪華的目的
到了乾隆五十七年,英國政府派遣馬戛爾尼擔任使者率領英國使團訪問中國,馬戛爾尼打著慶祝乾隆皇帝83歲生辰的旗號,為打開中國國門鋪墊道路,這也是馬戛爾尼訪華的目的。
馬戛爾尼畫像
馬戛爾尼使團的訪華的種種行為,都是為了達到馬戛爾尼訪華的目的。馬戛爾尼訪華期間,英國與清王朝高層談判,爭取英國在與清王朝的貿易中獲取更多的利益,達到互利共贏的目的。並且積極拓寬中國市場,打開中國國門。其實馬戛爾尼訪華的目的還包括馬戛爾尼是一名間諜,刺探中國的相關情報,提前預估一下中國的綜合國力,研究中國是不是像傳說中的那樣強盛,為英國的下一步動作提供情報。
英國對馬戛爾尼訪華十分重視,進行了十分完善的準備。首先馬戛爾尼就是一個經驗十足的外交官,也是一位徹底的殖民主義者。馬戛爾尼擔任過英國在俄國的外交官,並且與俄國簽訂了對英國十分有利的條約。而且使團乘坐的軍艦也是經過精挑細選的,都是當時英國的頂尖船艦。總的來說馬戛爾尼訪華的目的有著軍事、政治和經濟多種目的,也是英國殖民和經濟擴張活動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
馬戛爾尼訪華失敗原因
根據記載,馬戛爾尼訪華失敗原因有許多,但是最終導致馬戛爾尼訪華失敗,是因為中英禮節問題,往大里說就是中國和英國的主權問題。
乾隆畫像
根據歷史記載,1793年6月馬戛爾尼率領的使團就已經到達天津港。由欽差大臣親自到天津接待。此時正是夏天,乾隆帝在承德避暑山莊內避暑,於是便讓欽差大臣護送馬戛爾尼等使者去避暑山莊覲見。但是外交活動還沒有開始,禮節的問題就已經發生。清朝政府強烈要求馬戛爾尼他們按照附屬國的禮儀行中國的三跪九叩大禮。但是馬戛爾尼認為這是一種侮辱歧視的行為。關於利益的紛爭從天津一直到承德都沒有妥協,乾隆皇帝聽到後十分生氣,對英國使者不予理睬。這便是馬戛爾尼訪華失敗原因。
馬戛爾尼認為,英國與清朝是兩個擁有完整主權的國家,並且馬戛爾尼是英國的使臣,是來給乾隆皇帝祝壽的。但是在大清國方面,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認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認為天下萬國都是大清的附屬國,萬國仰視大清國。天下沒有人可以和大清皇帝平起平坐,就算是英國皇帝親自來也得下跪。乾隆皇帝直接避而不見,讓馬戛爾尼很苦惱,為了這次來到中國的協商成功,英國全國準備了很長時間。所以馬戛爾尼訪華失敗原因一直是中英兩國之間的隔閡,觸怒了乾隆皇帝,這次訪華也就不歡而散。
馬戛爾尼訪華影響
馬戛爾尼訪華影響十分深遠,史料記載馬戛爾尼訪華是一次失敗的經歷。馬戛爾尼訪華影響最直接的就是改變了西方人對中國的印象和對中國的態度。當時清朝軍事十分落後,馬戛爾尼都看在眼裡,並且看透清政府的軍事實力。並且清朝落後的封建體制和官僚制度危機重重,馬戛爾尼看破清政府的問題所在。當時清政府正處在所謂的康乾盛世,從上到下都十分自負,認為自己是天朝上國。這群歐洲使者卻看出中國早已外強中乾。
馬戛爾尼訪華所乘船隻
馬戛爾尼訪華影響,第二點就是為1840年的鴉片戰爭埋下伏筆。馬戛爾尼訪華之後,歐洲人徹底改變對中國的看法,認為中國早已不堪一擊。並認為中國統治者頑固不化,只有動武才能打開中國的大門,派遣使團禮貌謙虛的對待中國已經沒有任何作用。而且當時英國正在實行對印度的全面殖民,財政正在虧損,為了盈利必須和中國開展貿易,面對閉關鎖國的清王朝只能侵略。
馬戛爾尼訪華影響的第三方面就是因為乾隆王朝的愚昧無知與自負,徹底讓中國失去全面融入世界的機會。馬戛爾尼訪華的實質就是當時兩個世界超級大國的第一次近距離的交流。史學家稱如果清政府能夠很好的把握住這次機會,積極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和制度,到了清朝晚期中國人民也不會承受那麼多的災難。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Kk27m5.html
馬戛爾尼和乾隆的趣事 馬戛爾尼訪華的目的
Posted on 2016-10-23 in 歷史
馬戛爾尼和乾隆的趣事
馬戛爾尼生於1737年,是大英帝國的一位伯爵,曾經多次代表大英帝國到大英帝國的殖民地任職,馬戛爾尼曾經在加勒比島國任總督,也曾經在印度的馬德拉斯任總督,後來在1792年出使中國,這次出使給馬戛爾尼留下了深刻印象,馬戛爾尼和乾隆的見面也讓馬戛爾尼終生難忘。下面說一下馬戛爾尼和乾隆的趣事。
馬戛爾尼覲見乾隆
1792年9月26日,英國政府任命馬戛爾尼為正使,以賀乾隆帝80大壽為名出使中國,這是西歐各國政府首次向中國派出正式使節。1793年9月14日馬戛爾尼在朝廷避暑的熱河行宮中參見了清朝當時的皇帝乾隆皇帝,被允許覲見乾隆的有馬戛爾尼勳爵,他的副手喬治·斯當東爵士,他的翻譯李神父,還有托馬斯·斯當東,也就是12歲的見習侍童,喬治爵士的兒子。一個內侍為他引路,馬戛爾尼用雙手把一隻裝著喬治三世國書的精緻的金匣高舉額前,交給了乾隆皇帝,乾隆皇帝交給馬戛爾尼一根由硬玉雕製成的白色權杖作為對喬治國王的饋贈;又給了大使本人另一根玉石節杖。馬戛爾尼與見習侍童倒退著走下來。喬治爵士由他的兒子陪同給乾隆行了屈膝禮。皇帝同樣賜與他一塊雕刻過的寶石。乾隆聽說見習侍童會講中文,便解下掛在腰間的黃色絲織荷包,將它賜給孩子,表示希望聽他說話。托馬斯自如地向君主表示他從尊貴的乾隆手中接受饋贈時的感激之情。乾隆顯得很高興,在這場見面中英國使者滔滔不絕的說出自己出使中國,希望與中國如何如何的想法,而乾隆一直默不作聲,仿佛是一個啞巴,雙方都認為自己是文明強大的國家,為自己的國家驕傲著,將對方當做是蠻夷之人,雙方明顯的溝通不暢,簡直就是雞同鴨講。
趣歷史官方微信號:qulilshi_v5
通過馬戛爾尼和乾隆的趣事可以看出在當時中西方之間的文化是相當不同的,東西方之間的第一次交流是困難的。
馬戛爾尼訪華背景
馬戛爾尼是英國的使者,他是前往中國來給大清朝的乾隆皇帝祝壽的。根據歷史可以知道馬戛爾尼訪華背景是這樣的:18世紀的歐洲有著許多關於中國的傳說,比如東方遍地是黃金,歐洲人都十分嚮往和崇尚中國的生活。
馬戛爾尼訪華畫像
當時的英國學者們認為英國要想更加強大就要向中國學習,就像大作家伏爾泰所說的,英國人應當是中國人的徒弟。歐洲人認為中國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因為儒家思想,中國整個國家都十分和睦親善,百姓也十分淳樸,團結。這是史料記載中一段關於馬戛爾尼訪華背景的描述。
馬戛爾尼訪華背景中英國方面的歷史背景是到了18世紀的後半頁,英國的資本主義經濟已經相當發達,大工業生產的產品膨脹,在中國的廣州這一座通商口岸早就不能滿足英國對中國的貿易需要。在乾隆二十五年的時侯,英國國王就答應了東印度公司的要求,派遣了一位使者,從英國出發來中國協商關於商業貿易的問題。但無奈的是,這位使者在海上因為疾病去世,協商的問題也就耽誤了,直到數年後,因為中國地大物博而且中國的瓷器、茶葉在英國都十分受歡迎,英國才派遣馬戛爾尼再次訪華。值得一提的是,在馬戛爾尼使團離開英國之時,當時英國的內務部長叮囑他說,一定要服從中國的禮儀,但不要損害了英國國家的利益。
馬戛爾尼訪華的目的
18世紀英國資本主義經濟因為工業革命取得了很大的發展,然而中英兩國的貿易卻是完全閉塞的,中國唯一的通商口岸廣州,已經不能滿足英國的需求。到了乾隆五十七年,英國政府派遣馬戛爾尼擔任使者率領英國使團訪問中國,馬戛爾尼打著慶祝乾隆皇帝83歲生辰的旗號,為打開中國國門鋪墊道路,這也是馬戛爾尼訪華的目的。
馬戛爾尼畫像
馬戛爾尼使團的訪華的種種行為,都是為了達到馬戛爾尼訪華的目的。馬戛爾尼訪華期間,英國與清王朝高層談判,爭取英國在與清王朝的貿易中獲取更多的利益,達到互利共贏的目的。並且積極拓寬中國市場,打開中國國門。其實馬戛爾尼訪華的目的還包括馬戛爾尼是一名間諜,刺探中國的相關情報,提前預估一下中國的綜合國力,研究中國是不是像傳說中的那樣強盛,為英國的下一步動作提供情報。
英國對馬戛爾尼訪華十分重視,進行了十分完善的準備。首先馬戛爾尼就是一個經驗十足的外交官,也是一位徹底的殖民主義者。馬戛爾尼擔任過英國在俄國的外交官,並且與俄國簽訂了對英國十分有利的條約。而且使團乘坐的軍艦也是經過精挑細選的,都是當時英國的頂尖船艦。總的來說馬戛爾尼訪華的目的有著軍事、政治和經濟多種目的,也是英國殖民和經濟擴張活動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zq8v5l.html
揭秘馬戛爾尼訪華失敗的真正原因
2016-05-12 10:45:08
馬戛爾尼訪華失敗原因
根據記載,馬戛爾尼訪華失敗原因有許多,但是最終導致馬戛爾尼訪華失敗,是因為中英禮節問題,往大里說就是中國和英國的主權問題。
乾隆畫像
根據歷史記載,1793年6月馬戛爾尼率領的使團就已經到達天津港。由欽差大臣親自到天津接待。此時正是夏天,乾隆帝在承德避暑山莊內避暑,於是便讓欽差大臣護送馬戛爾尼等使者去避暑山莊覲見。但是外交活動還沒有開始,禮節的問題就已經發生。清朝政府強烈要求馬戛爾尼他們按照附屬國的禮儀行中國的三跪九叩大禮。但是馬戛爾尼認為這是一種侮辱歧視的行為。關於利益的紛爭從天津一直到承德都沒有妥協,乾隆皇帝聽到後十分生氣,對英國使者不予理睬。這便是馬戛爾尼訪華失敗原因。
馬戛爾尼認為,英國與清朝是兩個擁有完整主權的國家,並且馬戛爾尼是英國的使臣,是來給乾隆皇帝祝壽的。但是在大清國方面,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認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認為天下萬國都是大清的附屬國,萬國仰視大清國。天下沒有人可以和大清皇帝平起平坐,就算是英國皇帝親自來也得下跪。乾隆皇帝直接避而不見,讓馬戛爾尼很苦惱,為了這次來到中國的協商成功,英國全國準備了很長時間。所以馬戛爾尼訪華失敗原因一直是中英兩國之間的隔閡,觸怒了乾隆皇帝,這次訪華也就不歡而散。
馬戛爾尼訪華要求
公元1792年馬戛爾尼率領浩浩蕩蕩的使團,從海上而來。攜帶了大量英國的先進科技產品和金銀財寶,其實馬戛爾尼也不是白來的,馬戛爾尼訪華要求可以概括為五點。
馬戛爾尼畫像
馬戛爾尼訪華要求第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允許英國商人在中國沿海的舟山,寧波,天津等港口城市進行貿易活動。因為當時英國經過第一次工業革命,工業產品堆積如山,積極與中國進行貿易才能獲取更大的利潤。馬戛爾尼訪華第二點要求是,准許英國商人在北京設立貨棧,貨棧也就是英國商人的來往倉庫,當時歐洲上層貴族極其喜歡中國的瓷器、茶葉之類的產品,瓷器一經銷售到歐洲大陸便被熱捧,價格更是高得上天。
第三點是在舟山附近的一個小島上面和廣州附近開闢一隅土地,可以讓英國商船在那裡停泊、暫居、存放貨物。這個要求是為了連結舟山、天津、北京一線,使英國商品流通順暢。馬戛爾尼訪華要求第四點是,英國商人在澳門、廣州兩地的內河進出運送貨物時,可以免去稅務或者可以減除一點稅務。針對中國的稅務一直都是大臣為所欲為的制定,進出口稅務都高的離譜這個問題,英國又提出了第五條要求,要求在粵海關免除一切稅務,而且要求中國公布一切關稅方面的稅率問題,好讓各國都有章可循,不會再出現稅率高得離譜的問題。
上一篇:馬戛爾尼訪華禮儀有什麼問題
下一篇:很抱歉沒有了
馬戛爾尼訪華禮儀
馬戛爾尼使團訪問中國前曾準備了十分長的時間,特別是馬戛爾尼訪華禮儀方面做了充足的準備工作。馬戛爾尼訪華禮儀的首要體現就是在禮物的選擇上,馬戛爾尼使團選擇禮物時,徵求的兩位義大利人,這兩位義大利人曾經來到過中國,並且生活過一段時間。不僅如此,英國還研究了中國歷史和皇帝的喜好,發現中國人喜歡天文地理方面,便精心準備了七政儀,七政儀是英國在天文方面最傑出的研究。而且英國為了迎合中國帝王胃口,把七政儀改名為天文地理音樂鍾。
馬戛爾尼畫像
甚至就連使團坐的船隻也是精心挑選的,船隻中有一艘叫做獅子號的炮艦,整條船身裝了64門火炮,這是當時英國一流的軍艦。馬戛爾尼所攜帶的禮物中不僅有討好中國的物品,更多的是展現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科技發明,希望展現給中國讓中國接受,其中就有像瓦特發明的蒸汽機,工業織布機等。值得一提的是,英國在禮單中還專門送上了英國當時先進的軍事武器。比如卡賓槍和迫擊炮還有最先進的連發手槍,英國以為清國會十分歡喜,但是清朝朝廷中大多都是文人,對這些軍火併不是多麼感興趣,認為英國人只不過是在耍小把戲。
但是馬戛爾尼訪華禮儀中,有一個鴻溝難以逾越,就是禮節問題。禮節問題也是導致此次談判失敗的直接原因,因為英國人無法接受中國的三跪九叩大禮,最後協商的是單膝跪地,導致乾隆皇帝勃然大怒,致使馬戛爾尼訪華活動失敗。
馬戛爾尼訪華影響
馬戛爾尼訪華所乘船隻
馬戛爾尼訪華影響,第二點就是為1840年的鴉片戰爭埋下伏筆。馬戛爾尼訪華之後,歐洲人徹底改變對中國的看法,認為中國早已不堪一擊。並認為中國統治者頑固不化,只有動武才能打開中國的大門,派遣使團禮貌謙虛的對待中國已經沒有任何作用。而且當時英國正在實行對印度的全面殖民,財政正在虧損,為了盈利必須和中國開展貿易,面對閉關鎖國的清王朝只能侵略。
馬戛爾尼訪華影響的第三方面就是因為乾隆王朝的愚昧無知與自負,徹底讓中國失去全面融入世界的機會。馬戛爾尼訪華的實質就是當時兩個世界超級大國的第一次近距離的交流。史學家稱如果清政府能夠很好的把握住這次機會,積極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和制度,到了清朝晚期中國人民也不會承受那麼多的災難。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MkEa2d.html
比較馬可波羅與馬戛爾尼眼中的中國
王允瑄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研究所
壹、前言
西元一二六零年,一名叫做尼古剌(Nicolas)的義大利商人,與其弟瑪竇(Matteo)兩人,要從威尼斯到君士坦丁堡從事貿易。兩人決定渡海經商,於是從君士坦丁堡搭船往東,之後棄船乘馬,一路到了當時由蒙古人統治的中國,並見了當時的統治者---忽必烈。之後,兩兄弟帶著忽必烈交付的使命回到歐洲。尼古剌為了回覆忽必烈所交付的使命,於是在西元一二七一年,帶著其兒子---馬可波羅(Marco Polo)回到了忽必烈的朝廷。後來被俘虜在吉那哇(Genes)監獄馬可波羅將沿途所見所聞口述,透過同獄的比薩(Pise)市人魯思梯謙(Rusticien)記錄下來,成了《東方見聞錄》。當時的西方人也因為這本書,而對東方國家有了極度的嚮往。
五百多年後的西元一七九二年,當時的中國正值滿人統治的大清帝國。大英帝國以「給乾隆祝壽」為名,向中國派出以馬戛爾尼率領的龐大使團。一路上辛苦的航行,於一七九三年抵達了天津大沽口。這個以「祝壽」為名的大使團,背後的目的,其實是要解決日益漸增的中英貿易問題。在中國的這段時間內,中英
雙方曾為了覲見的禮節起了爭議,而英國提出的貿易請求,也一一的被乾隆皇帝回拒了。雖然馬戛爾尼這次的出使目的並沒有達成,但回國後出版了《紀實》一書,詳實了記錄了在中國的所見所聞。
兩個年代差了五百多年的外國人,面對的雖然都是外族所統治的中國,但不可否認的,這兩個朝代皆是中國史上的大朝代,所面對的君王在中國歷史上也都是赫赫有名。而這兩個外國人當時所面對的中國,又會是怎麼樣的呢?
貳、馬可波羅眼中的中國
一、雄偉壯觀的城市建築
根據馬可波羅的記載,忽必烈所住的住所,會因為打獵、避暑而有所不同:
「居汗八里都城大宮中六月,即陽曆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是已。以而赴海岸舉行大獵者三月,即陽曆三月、四月、五月是已。獵後復返其汗八里宮中,留居三日。其後赴其營建之上都,竹宮所在之地,歷陽曆六月、七月、八月。最後復還其汗八里城。」 ---第九十三章 大汗獵後設大朝會
由記載可知忽必烈一年之中所會居住的地方,包括了汗八里(Khan-baligh)、打獵的察罕腦兒(Tchagan-nor),以及他所建造的上都。
(一)上都
馬可波羅跟隨父親及叔叔到達中國時,當時忽必烈所駐的地方就是在上都。據其遊記描述,該城「內有一大理石宮殿,甚美,其房舍內皆塗金。」可見忽必烈建造此城時,國家之富庶,足以在房舍上鑲金。而上都「有牆垣環之,廣袤十六哩,內有泉渠川流草原甚多。」約十六見方的宮城,內有河流及草原,規模之廣大,可見一般。大都城內另有一宮殿,「純以竹莖結之,內塗以金,裝飾頗為工巧。…此宮建築之善,結成或拆卸,為時甚短,可以完全拆成散片,運之他所,為汗所命。」忽必烈之所以每年六至八月會到上都來居住,除了是因為上都當地的溫度較為涼爽,另一個就是上都比較適合打獵遊樂。
(二)汗八里(Khan-baligh)
「汗八里」,即元朝首都—大都。馬可波羅對於汗八里城的印象,有如下的記載:
「外國巨價異物及百物之輸入此城者,世界之城無能與比。蓋各人自各地攜物而至,或以獻君主、或以獻宮廷,或以供此廣大之城市,或以獻眾多之男爵騎射,或以供屯駐附近之大軍。」 -----第九十四章 汗八里城之貿易發達戶口繁盛
由此知道當時的汗八里,貨物的流通非常興盛,各地的物資都會聚集到這裡,使得市集上充滿著其他國家的珍品,如此才會使得汗八里城「百物輸任之眾,有如川流之不息」,儼然像是一個國際化的都市。
既然有其他國家的貨物在城內流通,必定也會有許多外國商人。能容納大都的人口及外來的商人,就可以想見大都城的規模。馬可波羅所記載的汗八里城:
「汗八里城內外人戶繁多,有若干城門即有若干附郭。此十二大郭之中,人戶較之城內更眾。郭中所居者,有各地來往之外國人,或來入貢方物,或來售貨宮中。所以城內外皆有華屋巨室,而數眾之顯貴邸舍,尚未計焉。」
-----第九十四章 汗八里城之貿易發達戶口繁盛
這段文字記載了汗八里城的十二個城門,共十二個城郭。而城郭內所居住的人數比城內還多,當然就包含了來汗巴里經商的外國人。
(三)察罕腦兒(Tchagan-nor)
至於馬可波羅對忽必烈每年的打獵之處,則沒有很多的記載。只有提到「中有大宮一所,屬於大汗。周圍有湖川甚多,內有天鵝,顧大汗極願居此。…周圍平原頗有白鶴、鷓鴣、野雞等禽,所以君主極願居此以求畋獵之樂。在此馴養鷹隼海青,是即其樂為之藝也。」流著游牧民族血統的忽必烈,當發現此地有大片草原,並有天鵝、野雞等動物時,忽必烈就喜歡到此居住,養一些老鷹當自己的興趣。
二、方便完善的驛站
馬可波羅對於元朝的驛站制度感到「其事之其,其價之巨,非筆墨所能形容者也。」元朝的驛站制度,從汗八里城通往各省的道路上,每隔二十五至三十英里,就有房舍接待過往的使臣或商人,稱作「驛站」。
每個驛站內備有四百匹馬,專供大汗的信使使用。信使每到一個站,就把疲累不堪的馬換下,換上健康強壯的馬,繼續完成任務。如果是在人煙罕至的地區,也同樣有搭建驛站,並提供了各樣設備。
另外,在每個驛站之間,每隔三英里就會有一個小舖,小舖周圍有房屋四十所,而遞送信件的信差就住在小舖理。這些信差「腰繫一寬大腰帶,全懸小鈴,俾其行時鈴聲遠聞。彼等竭力奔走一切道路,止於相距三哩之別舖,別舖聞鈴聲,立命別一舖卒繫鈴已待。」信差就這樣每三英里就做替換,一站一站傳遞下去。
對於這樣龐大的驛站制度,需要為數眾多的馬及信差,當然也需要龐大的資金,故馬可波羅稱讚「是為最盛大之舉,從未見有皇帝國王藩主之殷富有如此者。」
三、通行全國的紙幣
在元朝汗八里城城中,有一所製幣局,製造一種流通於全國的貨幣。該貨幣是用桑樹所製成。製幣工人先將桑樹的樹皮剝下,取出樹皮和木質間的細皮並浸於水中,之後再搗成泥、製成紙。
在元朝統治的領土之下,上至政府官員,下至平民百姓,都一律使用紙幣,「蓋拒用者罪致死也。」就連外國商人帶著金銀、寶石、皮革到大汗前出售,大汗也是用紙幣來付帳。而外國商人拿到紙幣後,就可以去交易他們所想要的物品。
這樣的紙幣,若因使用久了而破損,則只要支付百分之三的費用,就可以換成新幣。而如果有臣民需要金銀、皮革製造酒杯、皮帶飾物,則亦可以到製幣局以紙幣購買。
四、占卜迷信及靈魂信仰
馬可波羅也記載當時的一些習俗。忽必烈要進攻長老約翰前,「召基督教及回教之星者來前,命卜戰之勝敗」,或者要進討乃顏之前,「迨其徵集此少數軍隊之後,命其星者卜戰之吉凶,星者卜後告知曰,可以大膽出兵,將必克敵獲勝,大汗聞之甚喜。」,忽必烈都迷信占卜,可想而知當時的中國社會,應該也都是相信占卜。另外,當時的人相信「靈魂不死」的觀念:「靈魂不死,以為某人死後,其魂即轉入別一體中。」
參、馬戛爾尼眼中的中國
一、沿途所見城市
(一)中國威尼斯—定海
馬戛爾尼從英國往中國,於西元一七九三年六月到達中國外海,並停泊於澳門海面上,之後沿著海岸上北上,並於有「中國威尼斯」之稱的「定海」停靠。但其實定海只是因為城內街道狹窄,因而溝渠縱橫,用「威尼斯」這個名稱事實上是誇大的。
(二)首都—北京
馬戛爾尼要前往熱河覲見乾隆皇帝時,途中經過當時的北京。當進入北京城後,盡收眼底的是人潮,包括了出嫁的隊伍、出殯的隊伍、護送官員的隊伍…。當然,也包括了作生意的店家,及人來人往的顧客與商人。
除了以上這些人之外,還有很多是來看熱鬧的人。對當時中國人來說,對「外國人」會出於好奇,於是當大批外國人出現在北京城裡,想必會引起很大的騷動。
馬戛爾尼一行人,之前已被指定住於圓明園當中。馬戛爾尼在《乾隆英使覲見記》提到圓明園:「此園為皇帝游息之所,周長十八英里。入園之後,每抵一處,必換一番景色,與吾一路所見之中國鄉村風物,大不相同。」馬戛爾尼一路所見,是落後的、貧窮的景觀,但進了圓明園,發現裡面的景色跟他之前所經歷的不一樣,所以他才認為「蓋至此而東方雄主尊嚴之實況,使為無虧見一二也。」
(三)避暑地—熱河
因為乾隆每年夏季的三個月,都會到熱河來避暑,所以有「帝國的第二首都」之稱。馬戛爾尼認為:「此間山光水色,略如歐洲之阿爾伯司山,居是與居於瑞士無異,乾隆皇帝避暑於此,良有以也。」而佩雷菲特(Alain Peyrefitte)則指出,要不是乾隆每年都來熱河避暑享樂,熱河其實是「一座貧窮的城市,街道彎曲而骯髒,由簡陋的木板房組成。」這樣的一個城市,根本不值得讓人長途跋涉。
二、信件的傳遞
清朝文件官方信件的傳遞,是透過驛站,一站一站的傳遞。當時的驛站會以每天三百公里的速度,幾天後就將聖旨送到接旨官員的手上。馬戛爾尼對這種驛站制度,感到很驚訝,在《乾隆英使覲見記》中記載:「華人傳遞文書之迅速,則誠有出吾歐人意料之外者,大約為程一千五百英里,費時不過十日,或多至十二日。」這樣的速度,依當時的交通情形來說,的確是很驚人,也難怪當時一路進中國,看著這個落後國家種種的馬戛爾尼,會覺得出乎意料。
三、中國人的風俗
馬戛爾尼在訪華途中,遇見了許多中國人,也詳實的將眼中的中國人記錄下來。
中國婦女傳統的纏足,馬戛爾尼其實早就知曉,但他卻也好奇一些婦女的腳是「大足」。後來才知道「纏足僅為上流婦女之風,下流婦女為便於作工自活計,纏者甚少。」平民和農家婦女這樣的不纏足行為,也讓其他的女子所看不起,認為他們只能做最卑微的工作。
中國人「四海之內皆兄弟」的觀念,也見於馬戛爾尼的記載:
「登州府長官到船拜見,其中為中國大員,一與我見,即言兄弟已奉到朝廷命令,優待貴使,貴使苟有所需,第在兄弟所能辦者,當無不如命。」
因為如此,馬戛爾尼船隊得到相當的食物,並也得到登州府長官派遣的引港老人至船上,聽候其差遣。
中國人敬老及崇拜祖先的觀念,也在馬戛爾尼的眼中呈現。中國的家庭中老人是和年輕人住在一起,成為大家庭為主的社會,這跟外國多為小家庭狀況是截然不同。也因為如此,年輕人就要學會敬重老年人,如此生活才會融洽。而家族每年至少會有一次祭祖掃墳,且不管家族成員不斷的更替,這樣的習慣也一直持續下去。
另外,馬戛爾尼對中國的工藝及建築也保持驚艷的態度,他曾見一天井,其四周之牆壁繪有五彩圖畫。他原本以為是此牆是木製,外面加以油漆,但逼近一看,才發現整片牆壁竟是瓷瓦,而瓦上的花紋是自窯中燒出的。另外對於長城,馬戛爾尼則有「全世界各種有名工程,雖盡合於一處,決不能與此中國長城之工程相敵。」的看法,可以看出長城壯大的景象,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覺得可惜的是國人不甚重視,任其毀壞。
肆、兩個人記載的異同
馬可波羅與馬戛爾尼兩個西洋人,一前一後因為不同的原因來到中國,雖然兩人來中國的時間差了五百多年,來中國的目的不相同,所面對當時的中國情勢也不同,但也許透過兩個人的記載資料,我們可以去發現兩個不同時代的中國,在哪些方面是相同或相似。
首先,先來看看兩人記載資料的背景。馬可波羅到中國的目的,只是因為聽聞了父親及叔叔的經歷,而心生嚮往,於是趁父親要回中國交付忽必烈的使命時一起到中國遊歷,所以他紀錄的觀點是基於「遊玩」性質,一邊在中國遊歷,一邊將所見所聞記錄下來,沒有特定目的;而馬戛爾尼到中國,雖打著「祝壽」之名,但卻是要行「貿易」之實,所以他的紀錄是基於「官方」眼光,偏重「政治方面」,要將雙方交涉的過程記載下來,其他方面的記載反而沒有那麼重要。
再來看看兩個人到中國時當時的狀況。兩人到達中國時,當時的政權都是由中國史上所謂的「外族」統治: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以及滿州人所建立的清朝。馬可波羅遇到的,是建立大元國的忽必烈,而馬戛爾尼遇到的是有「十全老人」之稱的乾隆皇帝。兩位皇帝皆在該朝代中有一番作為,對當時的中國有很大的貢獻。
只是馬可波羅到中國時,當時的中國是忽必烈統治初期,一切看起來就是一幅繁榮的景象;而馬戛爾尼到中國時,已經乾隆統治晚期了,當時的乾隆寵信和珅,很多政策都讓人不滿意,所以被指責是昏君,跟在位前期相比可以說是天壤之別。
從兩人的紀錄中也可以發現當時中國的人口組成比例。馬可波羅遊記中紀錄的人,多是用「契丹人」、「韃靼人」稱呼,很少見到其用「漢人」或是「中國人」這樣的稱呼,我們可以得知當時的中國,外族的人口比例比中國人還多。反觀馬戛爾尼的記載中,卻是常用「中國人」,反而不常見「滿人」詞彙,可看出清朝中國人的人口比例比滿人大。
接著,馬可波羅到中國時,所記載的都市是首都或者多是忽必烈常住的都市,所以遊記中勢必是紀錄著建築物頗有規模、房屋眾多林立、人口稠密的地方,故他才會把中國寫成是一個「都市興盛繁榮」的國家,而對中國毫無所知的西方人看到這些記載,也就開始將文字轉成畫面,心裡開始有所嚮往。而馬戛爾尼到中國後先停泊於澳門海面,之後沿著海岸線北上,並換陸路到熱河覲見乾隆。沿途中他所經過的多是中國的農村地區,如馬可波羅所見的繁榮景象並不常有。所以在馬戛爾尼的記載中,常見的多是中國的傳統生活景象。
在兩個人的記載中,有一件事同時被記載著,就是中國的驛站傳遞制度。中國自古幅員廣大,因為要便於傳遞信件或皇帝的諭旨,於是發展出一套傳遞系統。
這樣的一套「驛站制度」很繁複,需要的物資、人力、資金相當的龐大,所以馬可波羅才會感到元朝是一個富足的帝國。而馬戛爾尼則對驛站人員傳遞的速度感到不可思議,會有如此的傳遞速度,就可以看出這種系統的龐大、所需人員的眾多。也因為這種傳遞系統在西方國家很少見,所以兩人感到很新奇。
另外,兩人的記載雖然差了五百多年,都卻都記載了一些中國的傳統習俗跟信仰。像馬可波羅所記載的占卜、靈魂不死;馬戛爾尼的纏足、敬老觀念、崇拜祖先…等。也許兩人記載的習俗不同,但是這些傳統的中國式習俗,卻是歷朝不變的,現今的臺灣社會也都仍然受其影響。而西方人也可以透過這兩人所記載的中國習俗及信仰,去了解不同世界的不同文化。
伍、結論
自古以天朝自居的中國人,常視西方人為「化外之邦」,所以稱他們為「蕃人」。在中國人眼中,他們是粗魯、野蠻、沒有禮貌、沒有文化的族群。倘若西方有任何新奇的事物傳入,大部分中國人會用瞧不起的眼光視之,甚至不屑一顧。西方先進的科技對中國來說,根本就毫不起眼,沒有想學習的念頭。一般中國人都是這樣在觀察西方,那西方人眼中的中國人又是怎麼樣的呢?透過馬可波羅及馬戛爾尼到中國的紀實,我們可以去發現在西方人眼中的中國人的模樣。
西方人在沒有看過有關描述中國的文獻之前,在西方人眼中,他們國土以外的範圍,到處充滿了野獸、怪物,是一個不適合居住的地方。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後,將所見所聞經由口述紀錄成冊,西方人才恍然大悟到在自己的國家之外,還有一個領土廣大、人口眾多、都市繁榮的國家。這樣的一個國家,引起了西方列強的注意,極力想在這樣的國家開拓廣大的市場,以獲取龐大的利益,所以馬戛爾尼才會打著「祝壽」的名義,實際是來解決中英貿易問題。只是馬戛爾尼來到中國後,又因為「覲見下跪」問題引起爭議,這樣的問題,也讓西方人看見了另一種不同於自己的文化。
從現代的觀點來看,也許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現代科技的進步、網路的發達,隨時隨地都能透過電腦去瞭解全球各地不同的文化,也就不會抱著任何偏見去對待它們。現今全球化的時代,對於不同的文化,應該抱持著彼此尊重、互相學習的心態去對待,也許我們可以學習馬可波羅,到不同地區、不同文化去遊歷,然後記錄下來,讓其他沒經歷過的人能夠藉由文字去體驗一番;也許我們也可以學習馬戛爾尼,將自己與不同文化之間的互動或衝突躍然於紙上,讓沒有觸碰過該文化的人理解彼此,減少彼此間的歧見與衝突。
期待生活於同一個地球上的人們,能接納、尊重彼此的文化,減少彼此之間的衝突,讓我們互相關懷,一起面對美好的明天!
陸、參考資料
1. 沙海昂(A.J.H. Charignon)註,馮承鈞譯,《馬可波羅行紀》,臺灣商務書局,2000。
2.馬戛爾尼,劉復譯,《乾隆英使覲見記》,臺灣學生書局。
3.佩雷菲特著,《停滯的帝國(上)-兩個世界的衝擊》,風雲時代,1995。
馬戛爾尼訪華:英國使團究竟給乾隆帝下跪了沒?
2016年08月12日 歷史紀事 暫無評論 閱讀 149 次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和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英國政府先後派出兩個使團,穿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來到中國。第一個使團由喬治第二個使團由阿美士德勳爵領銜,史稱「阿美士德使團」。
馬戛爾尼使團不遠萬里來到北京,僅僅是為了祝壽嗎?還有沒有更重要的目的和任務呢?乾隆皇帝是怎麼接待他們的?傳說乾隆皇帝要馬戛爾尼等人在覲見時必須磕頭行禮,馬戛爾尼做到了嗎?如果沒有磕頭,會不會讓這場歷史性會見不歡而散呢?
這是兩個大國的歷史性碰撞,意義非比尋常。
一、萬里迢迢欲何為
中國的海外貿易由來已久,但跟英國人打交道比較晚。直到明朝崇禎年間才有了第一次接觸。崇禎十年(1637年),英國武裝商船隊開到廣州虎門,開炮射擊,搶劫市鎮,強迫貿易,嚴重侵犯了中國主權。這次接觸很不愉快。
乾隆五十七年八月初十日(1792年9月26日),馬戛爾尼使團從樸茨茅斯港起航,奔赴萬里之外的中國。等待他們的將會是什麼呢?
二、男兒膝下有黃金
馬戛爾尼的事前策劃和細緻準備,乾隆帝當然不知道。在乾隆眼中,英國使團既然打著給自己拜壽的旗號,那就跟朝鮮、暹羅等當時向中國稱臣的國家一樣,是來進貢效忠的。不過,英國地處偏遠,來一趟不容易。既然來了,就要熱烈歡迎,好生款待。於是,乾隆帝下令,破例允許使團的船隻進入沿海任何口岸,要求地方官員做好接待準備。
東印度公司是英國政府在遠東地區做生意的特許商。為配合馬戛爾尼使團的行動,特地向清朝兩廣總督福康安寫了一封信。雖然言語謙恭,但稱呼中英兩國君主時不分高下,平等相待,而且說明真實來意就是構建中英兩國的外交關係。
眼下,福康安正在西藏打仗,這封信就轉到了廣東巡撫郭世勳手裡。郭巡撫看了這封信,有些為難。如果原原本本地奏報朝廷,乾隆帝肯定不高興:遠來小邦,怎能跟我天朝平起平坐呢?可是,郭巡撫長期跟英國人打交道,知道英國是海上第一強國,平等交往似乎也沒什麼錯。
於是,郭世勳將這封書信的譯文加以修飾,添了許多吉祥話。正是這樣一封口氣和意思都變了味的書信,蒙蔽了乾隆帝,讓他以為馬戛爾尼使團就是來祝壽的。
乾隆帝雖然八十多歲了,但不糊塗,大概他也聽說過英國是海上霸主。他覺得,既然英國派使團送上門來,應該藉機炫耀下「天朝的威嚴」。就這樣,乾隆帝讓沿海口岸在歡迎使團的同時,整肅海防,嚴陣以待,既要展現八旗軍容,又不能因此擾民。沿海各省督撫領會聖意,時刻跟蹤和奏報使團的行蹤。不過,由於語言不通,只是迎來送往,接洽並不深入,他們對使團的真正來意也不清楚。
乾隆五十八年六月十八日(1793年7月25日),馬戛爾尼使團抵達天津大沽口,登岸後受到直隸總督梁肯堂,欽差大臣、長蘆鹽政徵瑞的隆重歡迎。然而,雙方的分歧很快就出現了。
馬戛爾尼一行跟著梁肯堂、徵瑞等人抵達天津,乘船沿白河向北京前進。船上插「英吉利貢使」旗幟。馬戛爾尼覺得不對頭,又怕惹麻煩,只好不吭氣。
七月初六日(8月12日)梁肯堂在奏折裡說:
「該正副使(在筵席中)向(皇)上免冠叩首,並令通事轉向臣等告知,初入中華,即蒙大皇帝種種恩賜,今又給以筵宴,實在感激無地。」
梁肯堂提及的「免冠叩首」,乾隆帝有點懷疑,就下了一道諭旨。其中講道,不管馬戛爾尼是否懂得清朝禮節,抑或是英國的習俗就是脫帽鞠躬,必須在赴宴的時候,要他結結實實地磕頭。聽說英國人是用布扎腿,跪拜不便。那就在行禮前鬆開布條,行禮之後再扎上好了。如果他堅持脫帽鞠躬,就要婉言相勸,告訴他其它來北京進貢的國家,無論是使臣還是國王,都要對皇帝三跪九叩。如果他不磕頭,那大老遠地跑來進貢,未免讓別的國家恥笑,朝堂大臣不容。
既然皇上發話了,徵瑞就得奉旨辦事。七月初九日,馬戛爾尼使團來到北京東郊的通州附近。徵瑞前來拜會,傳達了聖旨:覲見皇帝時,應按中國禮儀,行三跪九叩禮。方法是雙膝跪地三次,每次叩三個頭。任何國家朝貢,都不能免此大禮。
馬戛爾尼直接答道,我們願意按照向本國國王行禮的方式,向清朝皇帝行禮。不過,英國的禮儀有所不同,不是下跪磕頭,而是脫帽鞠躬。後來,雙方幾次交涉,徵瑞還派人給使團做示範。馬戛爾尼就是不同意磕頭,堅持鞠躬行禮。
七月十九日,馬戛爾尼提出了一個折中方案:如果清朝皇帝能派出一位官銜跟我相當的大臣,穿著朝服在英國國王的畫像前行三跪九叩大禮,那我就向清朝皇帝三跪九叩。徵瑞一聽,臉都氣綠了。在他看來,英國國王算老幾,怎能跟大清皇帝享受同等待遇!大清臣子膝下有黃金,跪爹跪娘跪皇上,憑什麼給你的國王下跪啊!
使團抵達北京,把大件禮品都擺在了圓明園陳列,小住了幾天後,就前往承德避暑山莊,參加萬壽慶典。可是,行禮的事還沒著落,大臣們都很著急,大家只好搬出乾隆帝身邊的紅人——軍機大臣和珅出馬。
八月初五日,和珅首次會見馬戛爾尼,當面否決了對等磕頭的提議。兩天後,倆人再次會面。流傳至今的記載卻有了不同版本:
英方的記載是,和珅同意馬戛爾尼對乾隆帝行英國的脫帽鞠躬禮,並約定八月初十日(9月14日)首次覲見皇帝。中方的記載是,馬戛爾尼同意在覲見乾隆皇帝時三跪九叩。那麼,到底誰說的對呢?咱們還是看看那天的現場實況吧。
八月初十日凌晨寅時(清晨四五點鐘),馬戛爾尼和隨員一起從駐地啟程,前往避暑山莊萬樹園,準備覲見乾隆帝。半個時辰後,使團抵達山莊門前。馬戛爾尼走出轎子,跟著陪同官員一起來到萬樹園等候。隨行的只剩下使團秘書斯當東爵士及其兒子小斯當東。此時,皇子皇孫、各國使節已經到齊。
接見儀式將在萬樹園內的一座大帳篷裡舉行。禮樂聲後,乾隆皇帝乘坐無蓋肩輿,在眾多侍衛的簇擁下來到萬樹園。馬戛爾尼提前走出帳外,迎接聖駕。當乾隆帝經過人群時,大家全都跪倒了,接下來就是三跪九叩。
大家都跪了,馬戛爾尼如果還堅持站著不跪,在那個場合裡將會「鶴立雞群」,何等尷尬!他和斯當東爵士只好從眾,「單膝下跪,把頭低在地上」。
雖說事後馬戛爾尼等人在向英國政府的匯報中有意強調,單膝下跪與三跪九叩在「動作上的不同」,但他們都迴避了這一動作是否重複。大家可以想像,既然大家都三跪九叩,你如果只堅持單膝下跪一次,顯然不合拍。所以,他們只能跟著三跪九叩的節奏不斷重複。只不過,跟別人不一樣的是,他們沒有雙膝跪倒叩頭,而是重複單膝下跪、以頭向地的動作,即「九次單腿下跪,伴隨著九次鞠躬向地」。
乾隆帝在大帳篷裡坐定後,大家也各就其位。在專人引導下,馬戛爾尼雙手捧著裝有英國國王書信的精美盒子置於頭頂,從御座旁拾級而上,呈給乾隆帝。乾隆單手接過,但並不啟封閱讀,而是隨手交給旁邊的御前大臣。御前大臣也不拆閱,而是放在皇帝寶座旁邊的墊子上。
乾隆帝拿出一柄如意交給馬戛爾尼,請其轉贈英國國王。馬戛爾尼收下後,也取出兩塊鑲嵌鑽石的金錶獻給乾隆帝。接下來,馬戛爾尼向乾隆帝介紹斯當東爵士和其他成員。大家逐一行禮,接受贈禮。只是,所有的談話都必須經過翻譯。乾隆帝可能覺得這樣有點麻煩,就問使團裡有沒有會講漢語的人。馬戛爾尼立即推薦了斯當東爵士的兒子——年僅12歲的小斯當東。乾隆帝很高興,就把他叫到跟前試講漢語,隨後解下自己腰帶上的一個檳榔荷包相贈,以表喜愛之情。
覲見儀式結束後,馬戛爾尼等人回位,宴會正式開始。席間,乾隆帝把馬戛爾尼和斯當東叫到跟前,親自溫酒碰杯,寒暄一番,問及英國國王的年齡。宴會結束,乾隆帝起身離開。在斯當東爵士的印象中,乾隆帝雖然年邁,但情緒不錯。
其後兩天,馬戛爾尼在和珅等大臣的陪同下,在承德參觀。八月十三日是乾隆帝83歲壽辰,馬戛爾尼再次前往避暑山莊參加萬壽慶典。在禮樂聲中,全體人員向皇帝寶座方向行三跪九叩禮。馬戛爾尼一行該怎麼辦?
英方的記載裡,有說行了屈膝禮,有說行了深鞠躬禮。中方的記載裡,軍機章京管世銘說馬戛爾尼一行「一到殿堂齊膝地,天威能使萬心降」;嘉慶皇帝後來也堅稱馬戛爾尼行了三跪九叩禮。在我看來,大家都跪倒磕頭,只有一個人搞特殊,恐怕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很可能跟前次一樣,單膝跪倒,頭碰地面九次。
雖說男兒膝下有黃金,雖說敦達斯事先有過訓令,讓馬戛爾尼必須維護英國國王的尊嚴,可為了完成此行的使命,他還是在清朝的禮儀規矩面前屈服了。然而,他的讓步能否換來使命的圓滿呢?
三、話不投機半句多
這幾天,馬戛爾尼一直希望跟和珅進行外交談判,把英方的條件攤牌。可和珅很滑頭,總以「回北京再討論」為由加以搪塞。馬戛爾尼心急火燎,於是決定先回北京,再做定奪。
生日過完,乾隆帝消停了,開始讀英國國王的國書。他發現,這國書的內容裡鋒芒畢露。英國國王提議英方派人在北京常住,這讓這位老皇帝警覺了起來。他又想起馬戛爾尼為了磕頭與不磕頭的問題,對和珅、徵瑞等大臣態度強硬,因此,乾隆帝覺得英國人「異言異服,逗留京城,或其心懷窺測,其事斷不可行」。他立即傳諭各省督撫嚴加提防,避免使團成員和在華英商串通勾結,藉機惹事。
八月二十二日,馬戛爾尼一行回到北京。三天後,乾隆帝就傳旨,要求使團於九月初三日離京走人。壞了,敦達斯交給他的事情還沒辦呢!不行,必須跟和珅攤牌了。
想約和珅?人家日理萬機,忙得很。好不容易約上了,馬戛爾尼跑到皇宮,一等就是三個小時。就在馬戛爾尼等到不耐煩,甚至崩潰,打算離開之時,和珅出來了。
和珅把他領到太和殿。這裡放著一些桌椅,上面擺滿了各種物件。和珅傳令,一會兒派人把這些物件送到使團駐地。都有哪些物件呢?有乾隆皇帝對英國國王的諭旨,有皇上賜給使團成員的禮品,有使團贈給他和珅的禮物。馬戛爾尼見此情景,心都涼了。他知道,這不光是攆人走、退禮品的做法,還是要斷交的節奏呀!
馬戛爾尼希望跟和珅再談談條件,和珅搖搖頭:你還是把想說的寫成書信給我吧。
回到駐地,馬戛爾尼垂頭喪氣,只好看看那份諭旨裡講了啥。他發現,這諭旨其實就是清廷給英國國王書信的復函。裡面就一個意思:英國沒必要派人常駐北京,照顧中英貿易,因為天朝啥都不缺,不需要英國置辦。話說得很高傲,讓馬戛爾尼很無奈。
看罷諭旨,馬戛爾尼趕緊起草了給和珅的書信,希望清廷答應英國政府的六項要求:
第一,增開舟山、寧波或天津為通商口岸。第二,允許英商在北京設立貨棧,出售商品。第三,為英商提供舟山附近的一個小島或一小塊空地,用來存放貨物。英國人不駐軍,但希望跟中國人分區居住。第四,允許英商常駐廣州。第五,降低粵海關的關稅。第六,為英商提供納稅清單,免除額外加征的規費。
按照今天的眼光,這六條要求基本體現了自由、平等的貿易原則,起碼在這個基礎上可以一談。然而,在乾隆帝看來,一個來祝壽和納貢的使團,不僅拒不執行三跪九叩大禮,而且提出了一大堆咄咄逼人的外交和商業要求。這還了得?!
九月初三日清晨,馬戛爾尼使團離開住所,前往通州。和珅等人到朝陽門送行。同日,乾隆帝發出了致英國國王的第二份諭旨。他不僅以輕蔑的口吻全盤拒絕了馬戛爾尼的六項要求,還加了一條:禁止英國人在中國傳教。這意味著,馬戛爾尼使團在北京的外交努力歸於失敗。
馬戛爾尼離開北京後,沿著運河南下來到杭州,然後轉乘馬匹和舟楫,途經浙江、江西、廣東,最後來到廣州,乘船回國。沿途之上,各地督撫奉旨接待,不但規格降低,而且嚴加防範。使團成員安德遜事後回憶道:「我們進入北京時好像是窮極無依的人,居留在北京的時候好像是囚犯,離開時好像是流浪者。」那種感覺,真是糟糕之極。
乾隆五十八年十二月初六日(1794年1月10日),馬戛爾尼等人乘船駛離廣州,八個月之後,他回到英國,結束了長達兩年的遠東之旅。
http://www.mh.sinica.edu.tw/MHDocument/PublicationDetail/PublicationDetail_74.pdf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