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遠洋漁業台全世界第三世界漁業強權之一+全盛期漁船高達三千六百餘艘,現在僅剩下二千二百多艘漁船+年產值400多億元/豐群水產是全球前三大漁業貿易公司,年營業額高達400多億元,是台灣經手最多鮪魚的貿易公司/遠洋漁業,是指在離岸200海浬的經濟海域以外,或於公海上從事的海洋漁業。通常以大型遠洋漁船為主,使用鮪延繩釣、鰜鮪圍網、魷釣和秋刀魚棒受法等方法來進行捕撈作業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yp8UfM


澳洲海鮮商機 躍至900億
By 聯合新聞網, udn.com查看原始檔十二月 23日, 2017
A-A+
2017-12-23 13:26聯合晚報 編譯許祖菱/綜合報導
全球漁業資源因非法捕撈減少,但2017年澳洲海鮮食品銷售量卻成長近一成。根據澳洲農業資源經濟局數據,澳洲今年海產營收達到30億美元(約台幣900億元),年成長9%。
澳洲廣播公司(ABC)報導,澳洲在維持海洋永續生態上表現優秀,常出口龍蝦、鮭魚、鮑魚、藍鰭鮪等高附加價值海產至日本、香港、中國大陸、越南。但是澳洲境內販售海鮮卻高達70%由國外進口,消費者所購買漁產是否為合法捕撈引發疑慮。
全球約有400萬艘漁船駛向海洋捕撈漁獲,而大部分漁場未受任何國家管制。許多重要海洋生物如藍鰭鮪、鱈魚、黑線鱈、鱸魚和幾種鯊魚因此遭受威脅。
根據環保組織表示,許多北半球海域被開發殆盡。西非海域遭漁民過度捕撈,亞洲地區像是暹羅灣、爪哇海漁業資源也幾乎枯竭。
中國南海是世界漁獲產量最多地區之一,占全世界捕撈數量12%。而大陸政府為了擴張軍事力量範圍,將許多珊瑚礁變成軍事基地島嶼,已經威脅到沿海居民海鮮食物補給。
國家海洋資源與安全國家中心的斯庫菲爾德教授表示,他對未來海洋生態感到悲觀。斯庫菲爾德說:「前景黯淡。科學家提供種種跡象顯示,漁獲量可能歸零。」
聯合國估計,全球有30%漁獲由非法捕撈而來。許多漁船無視地區捕撈禁令,賄賂官員偽造漁獲紀錄;或關閉船隻定位系統,捕撈保育特種魚類。
另外氣候變遷也可能加速全球漁獲量崩盤。新南威爾斯大學法學教授蘿斯瑪麗.雷福斯表示,溫暖海水正推動魚類往南北極移動,而各國政府卻還來不及行動。
雷福斯說:「許多軟殼生物像是磷蝦,南極海洋生物鏈中基礎一環,可能就此消失。還有熱帶鮪魚漁業也將不復存在。如果海洋溫度提高幾度,可能對任何魚類生物而言都太熱了。」
不過還是有漁業業者們願意改變,全球海產貿易公司「TunaSolutions」的寇克表示,公司罐頭工廠正尋求方法,利用原本不需要廢棄部位如魚皮、魚骨製成其他產品,例如魚飼料或醫療食品。


台灣漁業 沒明天?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1980年代,國際上就出現禁用流刺網捕魚,我國《漁業法》也已規定底刺網為法定違規網具。尤其3層底刺網,由3個不同網目交疊組成,就連海龜都難掙脫,底刺網對海洋生態破壞力實在「恐怖」。
2003年11月起,「燈火漁業禁漁區」由海岸至3海里為範圍,但我在台金13層遺址的小木屋,經常看見漁船在海灣內,燈火通明地梭巡,海灣中的集魚燈閃閃爍爍,煞是壯觀,來訪的朋友還以為寒舍下方就是基隆夜市。 不過現在的情況,只有在每年11月至隔年4月的魩仔魚捕撈期,才偶爾看見焚寄網漁船(俗稱畚箕罾,網子在水中好像掃地用的畚箕)或棒受網漁船,捕撈魩仔魚,或每年農曆3月開始捕撈小卷。
近年來,漁業資源日漸枯竭,漁業署為了讓焚寄網、棒受網、扒網等傷害性漁法逐步退場,10年前修訂《燈火漁業執照處理原則》,除了主營業為棒受網者,可獲續發新執照,兼營者不再核發。以致,實際以棒受網作業捕撈小卷的漁船,有5成以上都沒有棒受網執照,這些漁船申請不出執照,就無法出海,揚網機、漁網、燈泡等設備閒置,擔心遭竊,每月還要負擔十餘萬元的外籍漁工薪水。
現今海洋魚類資源普遍過度開發(全球有31.4%為過度捕撈,地中海、黑海等海域過度捕撈率達60%),未來許多海域的允許捕撈配額,多數會採取縮減配額方式(秋刀魚、鮪魚等也都有配額限制)。台灣沿、近海漁業資源枯竭,統計光小卷的數量,已從10年前8千8百噸,銳減至3千多噸。
燈火漁業的經營許可,是要降低總量,但不會全面禁止,但也不是無限制開放大家都來抓魚,以使漁業能永續經營利用。不過我們還是盼望漁業署等機構,加強輔導漁民轉型經營,以維生計,黑潮文化,也才不至於凋零。


 2017-12-05_133834  

7公里1漁港 台灣海岸水泥化
By 楊騰凱,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二月 3日, 2017
台灣海岸充斥消波塊,水泥化嚴重。圖為員警到海岸尋找落水的釣客。(本報資料照片)
漁業署擬拆除20個漁港,約占漁港總數1成,但環團認為,台灣每7公里就有一個漁港,反觀漁業大國挪威每100公里才一個漁港,漁港分散使得管理不易,也害海岸水泥化嚴重台灣8成的漁港都該輔導退場,把海岸還給自然,並加強集中管理剩下的2成
快找不到天然海灘
海龍王愛地球執行長林愛龍表示,台灣天然海岸線的比例太低,依據內政部營建署統計,台灣西海岸約8成都已水泥化,就連要淨灘都快找不到天然的海灘,原因除了遭放置消波塊之外,漁港太過密集也是主因,台灣海岸線平均每7公里就有一個漁港,但反觀海產出口是全球前3名,且漁業管理名列國際排名前茅的挪威,是將近100公里才有一個漁港
海岸線還給大自然
林愛龍指出,台灣漁港太過分散,也不利於漁業永續管理,有些漁港連電子磅秤都沒有,做不好卸魚申報,台灣目前有224個漁港,約8成都該輔導退場,最後應剩下25個至50個就夠了,加強集中管理,做到符合歐盟期待的卸魚監視設施,部分港口可轉型成民眾自用小船或遊艇進出所用,也把海岸線還給大自然。
施工做好生態移植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研究員呂允中指出,有些港口因長期低度使用,周遭環境的生態可能已經成長的相當豐富,若漁港要拆除,事先應做好環境評估,並做好生態移植,例如基隆市政府過去辦理漁港疏濬時,發現有些石頭上長有豐富的珊瑚,但石頭會阻礙航線,不得不移除,就先請基隆海科館將珊瑚群移植到其他適合之處。
呂允中表示,此外,台灣工程大部分都不夠細心,漁港拆除過程中的廢棄水泥塊也應該做妥善的處理,避免直接拋入海洋,工程廢棄物妥善管理原本是最基本的原則,但在台灣,就有需要特別去要求施工單位。


 

慢魚運動Ⅱ:懂魚、愛魚、慢慢吃魚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人飽了、魚沒了
飯店、政府搶推海鮮季 從南到北吃光光
台中漁會總幹事趙朝森說,台灣是推什麼季,大家一窩蜂吃同一種魚,一下子就把一種東西吃光光,所以台中漁會不敢推觀光魚季,怕推一個少一個,完全沒有永續的機會了。
懂魚的故事非常重要,特別是台灣餐廳流行海鮮吃到飽,已經成了生態最大殺手,去年7月,君品酒店推澎湖海膽吃到飽,最後因為被抗議而緊急喊卡,就是一個台灣人不懂吃海鮮造成生態浩劫的負面教材。
陳昭倫說,海膽是珊瑚礁生態系的清道夫,如果珊瑚礁就像一座台北市,把海膽吃光了,就等於是全台北市都沒有了馬桶,那這個城市會發生什麼問題?整個生態會因此崩毀,海膽沒了、珊瑚死了、珊瑚礁魚也跟著活不了。
台灣四面環海卻不懂自己海洋、海鮮的故事,吃鯧魚卻不知道鯧魚捕撈方法破壞環境最大,連五星級酒店也推海膽吃到飽,幾乎造成珊瑚礁生態浩劫,想讓海洋有魚就必須學會吃魚的故事與美味。(王建棟攝)
偏偏台灣這種吃光光、吃到飽的商業模式當紅。台中漁會幹部說,新北辦萬里蟹活動,一時間抓到「萬里無蟹」,最後竟然跑到台中海域來抓螃蟹,想禁止他們捕螃蟹,竟然找立法委員關說施壓。
基隆漁會總幹事陳文欽說,「鎖管季推了10幾年,結果是觀光漁船推夜釣小管,遊客常常興沖沖出海卻空手回,連觀光漁船船長的壓力都很大。」
慢魚的好處五,懂魚的故事才能帶動改變。基隆市是最早改變的地方之一。
基隆市去年3月公告了望海巷海灣保育區,整個海灣約250公頃,目前公告保護10多公頃,完全禁止捕捉、採集、釣魚任何物種。協助推動保護區的,正是漁民子弟陳文欽。
向海洋存錢
本金永遠不拿 生態才能生生不息
有一次,陳文欽想親眼看看,望海巷海灣的魚究竟還剩多少,他買了25公斤的小蝦到海灣邊餵魚,沒想到丟了1個多小時的餌,卻連一隻魚都沒有。
「我真的很傻眼、很感慨,環境真的已經惡劣成這樣了嗎?」潛水教練拿海底照片給他看,「我看到真的嚇一跳,一堆流刺網、釣魚的垃圾卡在珊瑚礁上,海洋怎麼被我們搞成這樣?環境是大家的,如果能把環境保護好,讓魚回來、觀光也弄好,大家受益,」陳文欽說。
他決定參加每一場說明會,支持保護區,也是為了漁民的利益而出發,「把軟絲產卵的家保護好,牠們長大了,就會自己游出來,只有漁會的會員才能去捕,最後受益的還是我們漁民,」這就像是在海洋裡存錢,保護區是本金,游出保護區的是利息,永不取本金才能生生不息。
原本一聽到保育區就要反對的漁民,對於漁獲量下滑也都看在眼裡、痛在心裡,抗議與反對的聲音也愈來愈小。
陳文欽說,2、3個月前,保育區實施半年後,就有人說在保育區內看到海豚出現,「這是基隆從來沒有過的事,」可能表示保育區有成效了,小魚回來了、吸引海豚來吃魚。
義大利慢魚運動推動者馬蘭戈尼說,當所有消費者透過認識每條魚的故事,讓人知道海洋的狀況才能產生改變,「消費者消費海鮮最有害的習慣,其實就是對於海鮮的無知,只會盲目消費和食用,卻對海鮮的來源及種類,一無所知。」
我們正在失去對食物的連結,對於一塊鮭魚或一塊鮪魚到底是怎麼來的,毫不關心。
無知的購買行為是最糟的。就像是如果只在超市買切成一塊一塊的冷凍魚,永遠都不會知道海洋的狀況有多糟。
稀有、高價海鮮吃到飽、拚回本,是消費噱頭,卻也是最無知的消費方式。(劉國泰攝)
無知消費最糟
吃當季的美味 而非追求高價、稀有
其實海洋資源能夠恢復的,消費者改變,就能讓魚回來。馬蘭戈尼強調,有很多因素導致海洋資源枯竭,我們在歷史上看到,所有生態系統都必定會有循環期,我們的海鮮物種愈來愈單一化的原因,在於消費者的喜好決定了生產者怎麼捕撈。
當所有人都體會台灣黑鮪魚、鎖管、白鯧、黃魚出了問題,少吃或不吃就能改變,慢魚活動在歐洲就改變了鮪魚資源愈來愈少的問題。「在歐洲,因為消費者都體悟鮪魚過度捕撈,努力很多年,讓大型鮪魚捕撈公司受到規範,鮪魚的量其實已經慢慢回來了,」馬蘭戈尼說。
不只是歐洲國家重視海洋永續,堅持永續捕魚的思惟與作業方式,讓擁有全球第三大漁場的澳洲,賺取外匯也同時保護環境。
澳洲農業暨水利部副部長羅斯頓(Anne Ruston)受訪指出,澳洲2013至2014年的漁業產值高達28億澳幣(約674億台幣),其中一半產值來自出口。
「根據最新澳洲漁業現況報告,連續3年,由澳洲農業部主管的魚種,沒有任何一項被列為過度捕撈,」她表示。
羅斯頓更說,澳洲政府嚴格禁止未回報或未受管制的漁撈行為,執法單位對於制裁上述行為不遺餘力。「所有受澳洲政府管理的漁船,都必須在船上裝設監控系統,隨時回報作業地點與漁獲狀況,」她強調。
最後,慢魚好處是珍惜本地資源, 吃魚是吃牠真正美味,並不是稀有、高價,而是懂得欣賞牠的故事與風味。
Noi私廚創辦人兼主廚劉宴瑜從義大利回到台灣,她說,「每個義大利人從小就會教育每個食材的季節,到了餐廳或市場,都只會有當季的魚,如果去問不是當季海鮮,市場攤商或餐廳就會聳聳肩說,現在這個季節就是沒有,菜市場只有義大利產的魚,」劉宴瑜說。
台灣是推什麼魚季就把什麼吃光,從黑鮪魚、鎖管到螃蟹資源都枯竭,吃貨文化把是從南到北把海裡能吃的全放在嘴巴裡。(劉國泰攝)
慢慢吃魚
知魚、懂魚 形塑有文化的海洋強國
過年期間採訪劉宴瑜,她說這季節的鯖魚好吃,於是把沙丁魚改成鯖魚,再加上常見的白肉魚,「我覺得消費者是可以教育的,不一定非要龍蝦和高級牛排,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做,例如做成鯖魚棒棒糖,改變不同的形式讓客人能夠接受。」
這是一種善用在地豐富食材的概念。黃鴻燕說,台灣東北角也產很多鯖魚,而且資源也算穩定,缺的是如何鼓勵大家多吃本地漁產。
再從國土面積的角度來看,台灣四周環海,如果把200海里經濟海域也算進去,「台灣相當擁有18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保護漁業資源,可以提供國內食物的來源,」黃昭展說。
因為即便是用養殖魚類來取代海洋捕撈,但仔細懂每條魚怎麼來的,例如,石斑魚、午仔魚、海鱺這些肉食性的魚類,飼料不管是進口還是台灣自製,裡面添加的成分也有很多是野生的下雜魚,如果這些魚也沒有了,養殖漁業也可能崩毀。
黃昭展感嘆地說,日本對於這種在地教育就做得很徹底,他們當地社區的小學營養午餐,就會用他們在地的魚和和蔬菜,「這樣子小孩才知道他們有哪些魚。而台灣都市的小孩,每天只能看到鱈魚、鮭魚,不知道台灣到底真正有什麼魚。」
台灣需要一場慢魚運動,懂魚、知魚、吃在地、吃當季、會說魚的故事、學會慢慢吃魚,讓台灣海峽現抓、能做生魚片的新鮮竹筴魚,不再成為飼料;也可以不再花大錢遠從北歐、北美進口鮭魚、鱈魚、鯖魚,製造碳排放,能夠好好珍惜台灣海峽獨有的魚與海鮮資產,成為一個有文化底蘊的海洋大國。(責任編輯:李郁欣)


 

優秀島民都該問的一件事:請問我的魚哪裡來?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一個兜不上的數據,讓我們看到台灣海洋的真相!
台灣人愛吃海鮮,每人每年平均吃掉34公斤,全球排名第四;但台灣沿近海捕獲量卻年年創新低,甚至跌回民國51年的水準!
需求供給兩端的強烈落差,讓這個問題於焉而生:「國人長期以來吃下肚的海鮮從何而來?」這是魚販不會告訴你的秘密。市場標榜的「現流」、「本地水產」可能都是場騙局
不懂魚的故事,就難以避免吃下肚的危機,此時你我都需響應慢捕,慢食的慢魚運動!
「如果現在什麼都不做?未來十年會變什麼樣?」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說,「未來海鮮會全部進口,合法非法的一起來。」
台灣海洋正面對什麼危機?漁民說「大陸漁船的越界捕撈,即使台灣漁民禁補,台灣海洋還是不會有魚!」事實真相如何?我們出海拍攝,鏡頭記錄下的畫面將讓你不敢置信。
台灣周遭的海洋長期疏於管理,天然漁場嚴重破壞,再不採取行動,台灣將面對更嚴重倚賴進口水產的境地。
飲食革命又一波,從消費行為反思生態在國際間正當道!
不是不吃魚,而是「好好吃魚」--可以如何拯救台灣海洋?
從拒絕當海鮮文盲開始,吃在地、吃當季、吃適量,吃魚的最新態度!
吃在地:鼓勵重永續捕撈與養殖,減少碳足跡。
吃當季:品嚐海鮮最佳風味,讓魚種休養生息。
吃適量:減少特定魚種滅絕危機。


 

台灣四季海鮮指南:如何在對的時間,吃對的海鮮?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根據氣候與洋流的變化,台灣周遭海洋能捕捉到的魚蝦蟹貝都不一樣。例如,春天正是竹筴魚肥美的季節,夏天在地的鯖魚盛產,不必遠從挪威或冰島進口。
消費者要主動選擇本地海鮮購買,鼓勵、甚至要求店家提供台灣本地漁產。
台灣目前嚴重的問題是,從最上游的崁仔頂批發、社區菜市場到一般餐廳,都出現魚種銷售單一化的狀況。
進口鮭魚、大比目魚(假鱈魚)、挪威鯖魚成為主流,大量採購、進口壓低成本,替代了本地魚種,也使得一般人想在台灣社區魚市場看到本地海鮮愈來愈困難,想改變這狀況,必須要由消費者推動才最有力量。
消費者可以主動選擇本地海鮮,鼓勵、甚至要求店家提供台灣本地漁產。(王建棟攝)
另一個重點,是消費者先要懂得魚的故事,先不要有「吃海鮮就不永續」的罪惡感。例如,一味地認為底拖不是永續漁法,所以底拖的魚就不吃,但其實在實務上,有很多魚種、蝦類沒有底拖就無法捕捉,例如,白鯧、紅喉、部份蝦蟹類。
其實每條魚都有牠的故事,認識每種漁法、每條魚是怎麼來的,適量地吃。而漁法上要有保育概念與節制,珍惜每一條魚,真正的問題是管理。
懂得吃當季,才能吃到最新鮮、價格最合理的海鮮,避免仰賴進口的冷凍海鮮,才能幫助在地的水產從業人員,也避免進口海鮮製造大量的碳排放。
好好吃海鮮,不僅兼顧美味健康,更能對海洋資源永續有所貢獻。(責任編輯:李郁欣)



 

慢魚運動Ⅰ:你吃的海鮮,都從中國來?

凌晨1點半,當夜幕低垂、萬籟俱寂,橘黃色的燈光照亮了基隆崁仔頂魚市場。
魚販叫賣聲此起彼落、人群愈聚愈多,燈火下卻有另一種聲音,「在日本,這新鮮的竹筴魚可以切成生魚片,成為美味的料理,在台灣則非常便宜,甚至直接運到工廠打成飼料,」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副教授黃之暘帶著一群大學生,一攤挨一攤上起了課來。
魚販親切招呼,「教授,你又來了」、「每次都帶不一樣的人」,深夜海鮮課堂在有百年歷史的崁仔頂上課,已經進入了第五年了。
深夜崁仔頂魚市開張,黃之暘(右一)帶著學生認識漁產,要讓每個人都認識海鮮的故事,救台灣的海洋。(王建棟攝)
為什麼會在大半夜上課?
大部份人對水產品的認識都是在餐桌上,早已經被煮好了,卻不知道海鮮前段的旅程是如何,原因在於從產地到餐桌上的路途拉太遠了,大家不僅無感,還有很多迷思,這讓黃之暘起了開課的念頭。
他說,台灣人對海鮮最大的迷思就是魩仔魚可以補充鈣質,應該多吃,其實很多食物裡面也都有含鈣質,但這些魚苗其實是海裡很多小魚的食物,如果把這些魚苗都吃光了,小魚就沒有食物,連帶大魚的食物也會變少。
繪圖製表/劉姿嘉
走進崁仔頂
深夜的海鮮課 教會你每一條魚的故事
「我們對每一個食物的決定,都關係到海洋的永續,」黃之暘的終極目標,是希望每個學生看到餐桌上的魚或海鮮,都可以講出它背後的故事。
近年來,台灣海洋資源愈來愈少,但諷刺的是,現在台灣漁港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魚,是被丟棄或直接作為飼料。因為這些魚的大小達不到市場標準,或因消費者不熟悉這些魚種,購買意願不高。漁民知道賣不出去,就會直接當下雜魚賣給飼料業者。
「只有每個人都知道每條魚的故事,我們的漁業資源才有救, 」黃之暘說。
不僅基隆深夜有海鮮課堂,學吃魚、說魚的故事,在國際上已成為潮流,稱為「慢魚運動」(Slow Fish)
慢魚運動從義大利開始推行,他們體認消費者對海鮮的無知就是對海洋的最大傷害,所以吃魚之前要先上課,知道魚的故事、漁法,以及怎麼吃最美味。(GettyImages提供)
慢魚開始於2003年的義大利熱那亞(Genova),義大利生物多樣性慢食基金會與漁民組織開始了一場名為慢魚的運動,如今已擴散到歐洲其他國家,包括北非、美國、加拿大到加勒比海。
什麼叫慢魚?《天下》越洋採訪義大利生物多樣性慢食基金會議題專案經理馬蘭戈尼(Marco Marangoni)。馬蘭戈尼說,慢魚不是要人禁止捕魚,而是要縮短消費者與漁民之間的距離,讓更多人知道魚是從哪裡來的、怎麼被捕撈上來的、漁夫是怎樣的人、海洋的環境如何,又該如何去食用海鮮。
到義大利參加過慢魚活動的美食專家徐仲說,他參加的那一次,主題是蝦子,他們會先說這個地方最常見的7個蝦子是哪7個品種?牠們的棲息地如何、怎麼捕撈牠們、漁船與捕撈技術又有什麼改變與進步。
上完3小時的課程之後,重頭戲是主廚把這7種蝦子組成一個套餐,給參加來賓吃,目的是讓每個人懂蝦的故事、二是欣賞蝦的風味、三是珍惜本地資源。
近海漁獲枯竭
台灣人吃的海鮮 7成都是「舶來品」
此刻的台灣,正需要一場慢魚運動,學吃魚、吃美味也吃故事。
慢魚能為台灣帶來什麼?第一,能讓台灣人知道沿近海的現況。
台灣號稱全球前5大漁業強國,每年從遠洋捕獲漁產值超過400億台幣,作業船隊遍布三大洋,號稱在地球有太陽升起的地方,就有台灣人在捕魚,但自己的海洋資源卻已經快枯竭了。
台灣是空有其表的捕魚大國,遠洋大量捕魚,卻連自己吃的海鮮都要靠進口。
根據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2015年的研究報告,台灣北海岸魚種,30年來至少銳減了75%,從120種減少至30種。
跟著同步減少的是本土漁獲量,根據農委會的漁業年報,過去10年,台灣近海沿岸水產收穫量下降23%,反之,進口的水產量成長高達212%。(見表)
繪圖製表/劉姿嘉
情況有這麼嚴峻嗎?農曆年前,我們跟著黃之暘一起走進崁仔頂,發現海鮮攤位賣的魚種千篇一律,大型魚是鮪、旗、鯊、鮭魚,中小型魚是黃魚、石斑、紅魽、赤鯮、鯖魚、竹筴。魚種多樣性愈來愈少,進口海鮮卻愈來愈多。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陳昭倫說,台灣遠洋船隊從遠洋捕獲的海鮮並不是自己吃的,有的在國外直接賣往國際市場,或進台灣再轉出口賣到其他國家,而台灣自己吃的海鮮有7成是進口的。
再往更上游追蹤進口海鮮,小年夜前一晚,《天下》記者走進了北台灣進口海鮮的大門───財政部關務署台北關。
晚上10點的台北關,燈火通明,各種海鮮搶在年節前進到台灣市場。新鮮的鮭魚從挪威搭飛機來、帝王蟹來自韓國、怕冷包得密不透風的紅蟳、紅條石斑,以及各種珊瑚礁魚來自東南亞;年節餐桌上必備、諧音「昌盛」的白鯧,則來自印度。
檯面下,還有黃魚則從裝著貨櫃正式報關或透過海上交易走私,來到台灣,甚至連過年必備的烏魚子、新鮮的烏魚卵,竟然是從中國大陸進口。
一樣產自台灣周遭海域,中國大陸烏魚卵是台灣本地價格的三分之一,徐仲說,「台灣烏魚捕獲量愈來愈少,就是因為在上游就被中國漁船攔截了。
繪圖製表/劉姿嘉
假現撈、真進口
近海沒了白鯧、黃魚 「本地海鮮」從哪來?
白鯧、黃魚不是台灣沿近海就能捕獲的魚嗎?走在台灣大小魚市場,到處都有號稱現撈的白鯧與黃魚嗎?但這真的是現撈的本地海鮮嗎?
《天下》記者到了彰化漁港訪問船長,彰化塭仔港船長黃昭展回憶著說,1995年濁水溪口沿岸的漁獲,每天晚上出去捕獲的黃魚,都是以「噸」計算;六輕、彰濱等工業區完工之後,現在出去一次可以抓到20公斤就很好了。台灣沿海現撈黃魚成為稀有魚種,現在中台灣抓到的黃魚,在批發市場最高價竟然高達1公斤4500台幣。
能想像台灣吃的白鯧,主要來自印度與印尼嗎?台灣本土白鯧10多年來捕獲量大幅減少。根據漁業署的統計年報,從2000年能捕獲白鯧440萬公斤,到去年只剩30多萬公斤,數量銳減不到十分之一,台灣本地捕獲新鮮白鯧每台斤要上千台幣。
慢魚第二個好處是懂魚是怎麼被捕獲,消費者少吃、不吃,才能避免台灣沿近海的資源愈來愈少。
為什麼白鯧會減少到需要從印度進口?台灣永續鱻漁發展協會發起人之一白尚儒說,白鯧主要吃水母,生活在沙濘地形,沒辦法用釣的,台灣大部份漁法就是用拖網、刺網,網子直接拖過去,魚就起來了,快速、省能源又很有效率。
問題是,底拖是一種較為破壞環境的漁撈方法,網子過去就撈起白鯧,但周遭其他東西也跟著被撈起來,白鯧的家被破壞了。
「白鯧好撈但棲地恢復慢,過度捕撈、棲地沒有辦法再生。就像銀行儲蓄,我們固定拿利息,但索求過量就變成吃老本,沒時間生利息,到最後老本拿光就再也沒了,」白尚儒感嘆著。
灣人年年過年吃白鯧,祈求昌盛、年年有餘,卻沒有人想過、知道過度捕撈,已經快要讓這條魚在台灣沿岸消失了。
深夜的台北關,海關正一一查驗進口海鮮。(王建棟攝)
慢魚的第三個好處是,知道每種魚的來源。
其實,台灣一般人連本地與進口都分不清楚,魚市場充斥假現撈、真養殖的進口魚。其中,還有連政府也分不清楚是合法或走私進口的魚。這些沒有檢驗的走私魚,使消費者暴露在食安的風險之中。
有一種說法,台灣沿海沒有魚了,那就吃進口的,讓台灣沿近海休養生息,不可以嗎?
其實進口替代是可以的,問題是消費者是否獲得正確的資訊?有良好的管理嗎?崁仔頂魚攤上,金黃色的黃魚亮眼鮮活,黃之暘說,「這些都是中國大陸養殖黃魚,吃特殊飼料並刻意選擇在半夜捕捉,所以這些黃魚才會維持這麼亮眼的黃色。
國養殖 魚目混珠
養殖魚海上走私 裝成現撈賣進台灣
問題來了,沒有人會告訴買魚的人,眼前的黃魚是養殖的,更沒有人會說來自中國大陸,而且這種真養殖充當台灣沿海現撈的魚種,不侷限在黃魚
黃昭展透露,同樣在台灣已經逐漸枯竭、由中國大陸養殖、被當成是沿近海捕撈來魚目混珠的魚,「還有過年大紅色魚種用來討喜氣的嘉鱲(真鯛)、燕魚(富貴魚)等。」
更弔詭的是,這些魚竟然光明正大地走私進台灣。明明台灣漁民捕獲大黃魚已成為稀有的事情,拍賣價格頻創天高。為何漁業署的統計年報,台灣10年來沿近海的黃魚捕獲量竟然不減反增?
追問漁業署副署長黃鴻燕,他承認市面上的大、小黃魚,有透過合法及非法走私管道進到台灣,其中有的就是海上漁船交易,卻被當成台灣漁船捕獲進港卸貨,但這些黃魚是中國的養殖魚。
黃鴻燕說,其實黃魚人工養殖技術是台灣最早開發成功,但因為黃魚喜愛較為寒冷的天氣,並不適合在台灣養殖,反而是中國大陸特別適合人工養殖黃魚,成功大量出口、用相對低價賣進台灣市場。
慢魚的第四個好處是,適量吃魚,才能維護生態。
台灣人喜好吃到飽的消費習慣,讓魚貨枯竭。從北到南就是把海裡的東西往嘴巴塞,五星級酒店推海膽吃到飽、各地方政府推各種海鮮季,從北部的鎖管、萬里蟹、南部的黑鮪魚、到東部的曼波魚季,結局就是把每個海鮮吃光光。


 

邀請你一起參與「慢魚運動」|環境|201 : 4|天下雜誌第616期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台灣人愛吃魚、愛吃海鮮,卻非常不了解海鮮及其背後的故事。以下三個問題考驗你:
你知道年夜飯的餐桌上,象徵「昌盛」的白鯧大多是從哪裡進口?答案是印度。因為台灣白鯧魚獲量從二○○○年的四百四十萬公斤,去年只剩三十萬公斤。為什麼?(見六十二頁)
你知道代表台灣品牌、號稱「烏金」的烏魚子,野生魚卵大部份從哪裡取得?答案是中國大陸進口。因為烏魚子價格好,每年冬天烏魚從北往南洄游到台灣前,中國大陸漁民已經從遼東半島、山東、江蘇、浙江到福建一路攔截,然後以三分之一的價格賣給台灣。
去年五星級飯店推澎湖海膽吃到飽,會產生什麼後果?答案是海膽是珊瑚礁生態系的清道夫,捕光海膽、珊瑚礁毀了,珊瑚礁魚也沒了。
如果這三個問題,你都一無所知,那麼邀請你一起參與這項慢魚運動。從自身做起,也大量分享給親朋好友,讓婆娑之洋、美麗之島的台灣,能真正成為一個有文化底蘊的海洋大國。
矯枉過正的勞基法
當台灣希望由效率導向的經濟轉型為以創新導向的經濟時,政府卻提出一個與知識經濟背道而馳的勞基法,把最重要的力氣花在「一例一休」。
國家如同企業,提出經濟發展願景時,必須要相對應的人才戰略。新加坡政府著力於人才培育,以五年計劃提供人民學習基金,避免新加坡人民被全球化淘汰;最注重工時的德國,眼見工業4.0時代,人工智慧會將取代人力,更以彈性的「工時帳戶制」,鬆綁法規。知識經濟下,目前各國多只有規定一週工作四十小時,建立友善的協商機制,把彈性留給企業和員工。
未來的轉型,也請企業以增加附加價值為己任,而不是貪圖低人力成本。「過去十二年來,中國大陸調漲五次基本工資,台商有吵過嗎?」一位企業負責人表示,勞動力成本的增加已經是不可避免。根據OECD統計,台灣仍是全球工時最長的國家之一,政府、企業、人民,應該一起力求轉型。
台灣經濟轉型問題不在一例一休,而在於增加附加價值的產業發展與人才素質。政府不能單點思考、施錯力氣,更應該從本身所管轄的國營企業帶頭示範,才能知其疾苦,對症下藥。

---------------------------------------

 

建立具台灣特色的海產行銷模式
文/李武忠(農漁經學者) 2017-12-16 16:08
漁產品由於味美、營養價值高,深受消費者喜愛,特別是活跳跳的海鮮,更是消費者的首選,今年全球海產貿易較去年上升8%。而拜網路、視訊、臉書、社群等新科技之賜,在台灣除了批發、零售外,已有廠商採取「海鮮直播拍賣」方式來行銷,但是受到規模、貨源、品質、食安、後端直送、售後服務等等影響,目前銷售數量及金額仍然相當有限,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圖/資料照
漁產品由於味美、營養價值高,深受消費者喜愛,特別是活跳跳的海鮮,更是消費者的首選,今年全球海產貿易較去年上升8%。而拜網路、視訊、臉書、社群等新科技之賜,在台灣除了批發、零售外,已有廠商採取「海鮮直播拍賣」方式來行銷,但是受到規模、貨源、品質、食安、後端直送、售後服務等等影響,目前銷售數量及金額仍然相當有限,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圖/資料照
漁產品由於味美、營養價值高,深受消費者喜愛,特別是活跳跳的海鮮,更是消費者的首選,今年全球海產貿易較去年上升8%。而拜網路、視訊、臉書、社群等新科技之賜,在台灣除了批發、零售外,已有廠商採取「海鮮直播拍賣」方式來行銷,但是受到規模、貨源、品質、食安、後端直送、售後服務等等影響,目前銷售數量及金額仍然相當有限,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中國市場的海鮮消費訴求,越來越傾向於新鮮、健康、野生的海鮮體驗式消費。在政府政策推動下,運用互聯網行銷已經相當普遍,而生鮮食品雖然具備兆元規模市場,但因涉及檢驗、檢疫、食安及後端冷鏈配送等問題,成為最後一塊待克服的領域。近來透過生鮮超市與現場體驗的餐飲模式,正在中國大陸興起;其中阿里巴巴投資的「盒馬鮮生」以及騰訊入資永輝超市的「超級物種」扮演領頭羊角色,並透過併購、投資迅速擴大版圖。
目前新的生鮮海產行銷模式,消費者除了可購買自帶,也可以在現場立即享受美食,還有線上的外送服務(亞馬遜和沃爾瑪的成功,皆仰賴高效率的配送中心),消費者只要使用APP點選(在中國用手機支付,已經成為一種生活基礎設施),超市就會快速將生鮮產品送到家(盒馬鮮生標榜五公里內30分鐘送到家),相當方便,已經成為消費者購買生鮮海產的另一項選擇。
即便與中國距離遙遠的智利、挪威,其生產鮮活的鮭魚及其他海產品,在24小時內就可以到達中國消費者的餐桌上。此種結合電子商務(線上)、實體店舖(線下)以及物流的新營運模式,為中國消費者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體驗,也正在改變傳統的生鮮海產行銷模式,備受注目。
台灣三井集團子公司「上引水產」也把魚市場跟餐飲做結合,環境乾淨,有活體水產區,海鮮即食區,立吞壽司區等等,假日遊客相當多,但規模偏小,且沒有使用APP支付來得方便,若能結合外送及改進付款方式,應該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費客群,當然台灣不見得要採用中國模式。
至於其他於海港旁邊的海產店,雖然也有代客料理服務,卻因價格、品質、服務等,經常產生消費糾紛,讓許多消費者望之卻步,無法形成一種具台灣特色的休閒遊憩觀光,結合生鮮海產(代客烹飪)行銷模式,很可惜。日前上引水產標下台東金樽漁港經營權,據說未來可打造出邊吃海鮮、邊欣賞海景的觀光魚市場,讓人期待。
事實上台灣沿近海漁業資源早已枯竭,許多號稱「現撈」的海產,都來自對岸或鄰國海域,存在食安與人身安全。未來若能透過海洋牧場、栽培漁業推動(日本經過近40年持續海洋牧場建設,累計投入建設資金達1.2兆日圓(約合3000多億台幣),1/5以上的近海海域,已經建設為海洋牧場,取得了明顯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成為了當前維繫日本沿岸漁業發展的支柱產業。
而中國投入「海洋牧場」建設資金超過80億元人民幣,(台灣呢?)來復育沿近海魚類資源(台灣發展海洋牧場須與國情和漁業實際發展緊密結合),再結合觀光以及台灣特有的海產與烹飪方式的行銷模式,不僅可以吸引更多的觀光客與消費群,也可以避免四面環海的台灣成為「無魚之島」。這需要的不是口號而是跨領域的企業與人才的投入,問題是台灣政府行嗎?


餐桌上的一盤魚,比你想的更不簡單
opinion.cw.com.tw查看原始檔
大家有否認出照片中的魚?眼熟嗎?在哪看過牠?
沒錯,牠是菜市場、超商,至家中桌上常見的「布氏鯧鰺」,亦即俗稱的「金鯧」、「紅衫」或「黃鱲鰺」。
布氏鯧鰺Trachinotus blochii(Lacepède, 1801),屬鰺科(Carangidae)鯧鰺屬(Trachinotus)下的魚種,由Lacepède於1801年所命名及發表,模式種產地為馬達加斯加。雖中文名稱及俗名有「鯧」的稱呼,但牠在分類上卻與鯧有點差距。以分類的角度,反而跟廣泛被大家認識的「紅魽」相對接近。
在台灣海域有記錄分佈、以「鯧」字名命的科包括:銀鱗鯧科(Monodactylidae)、雞籠鯧科(Drepaneidae)、白鯧科(Ephippidae)、長鯧科(Centrolophidae)、圓鯧科(Nomeidae)、無齒鯧科(Ariommatidae)及鯧科(Stromateidae),常見的物種包括俗稱「白鯧」,屬鯧科的中國鯧Pampus chinensis、俗稱「富貴魚」或「燕魚」,屬白鯧科的圓眼燕魚Platax orbicularis以及俗稱「肉魚」,屬長鯧科的刺鯧Psenopsis anomala等。
鮮度極佳,屬長鯧科的刺鯧。黎諾維攝。
與布氏鯧鰺同屬鰺科,俗稱青魽的鰤魚(左)及俗稱紅魽的杜氏鰤(右)。黎諾維攝。
布氏鯧鰺在鰺科中屬中大型物種,本種最大體長可達110公分、重達3.4公斤。晝行、群居,為廣鹽性魚類,對鹽度的適應能力強,幼魚常出現在河口之汽水域(即鹹淡水交界水域)或是沿岸的砂泥底質水域內灣,成魚則單獨或群體出現於礁區及砂泥底海床水域。雜食性,因齒細小且呈絨毛狀,故只能以軟體動物或無脊椎動物為食。體側扁呈卵圓形,具脂性眼瞼但不發達,尾鰭十分深叉。體背青灰色,腹部銀白色,體側無任何斑點;背鰭、臀鰭及尾鰭則為暗色至暗橙色而具棕色緣,橙色會隨著魚齡的增長而變得金黃。
經常於河口出沒的布氏鯧鰺幼魚。黎諾維攝。
在亞洲地區,無論香港、台灣或中國大陸,布氏鯧鰺都被視為重點養殖魚種,於經濟海水魚類中佔有重要地位。抵抗力強,代表飼養過程中的死亡率低,推出市場亦有著較優良的品質;廣鹽性,對水質的適應能力相對高;雜食性,在馴餌方面的困難低,能容易接受人工飼料;能於高密度養殖,放養密度高,收成量多。以上種種因素,令布氏鯧鰺在養殖業成了對象魚種。
而最重要的一點,養殖魚類若能於愈短的時間內養成,代表飼養成本愈低,使魚能在較短時間內推出市場。以布氏鯧鰺為例,養成時間約7至9個月,體型便可達400-600公克,算是符合經濟效益的魚種。
90年代初期,布氏鯧鰺養殖首先於新加坡進行,養殖技術漸趨成熟後,20世紀產量於中國擴大,而近幾年除了中國及台灣等地區外,印尼、馬來西亞、印度、菲律賓和越南等亞洲其他國家也重點開發布氏鯧鰺的養殖。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統計,布氏鯧鰺在全球的養殖年產量由2006年的3萬噸,大幅增加至2014年的11萬噸,單是在越南年產量便達700噸
2006年至2014年布氏鯧鰺的全球年產量。圖片來源:聯合國糧農組織
明明不是鯧魚,為什麼也被叫作「鯧」?
「鯧魚」早在明朝已有記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提到:「鯧魚魚形似魚,而腔上突起,連背而圓,身肉甚濃,白如凝脂,只有一脊骨。治之以蔥、薑,之以粳米,其骨亦軟而可食。」清朝李調元的《然犀志》提到:「鯧魚有烏白二種,小者名鯧鯿,身正圓,無硬骨,灸味美。」但此鯧非彼鯧,單是「其骨亦軟而可食」及「無硬骨」我們便可得知古時文獻所記載的鯧魚,非布氏鯧鰺或鰺科魚類,指的大概是鯧科(Stromateidae)下的物種。那為何布氏鯧鰺會被稱為鯧?這跟飲食文化有關。
大時大節,一尾大白鯧(中國鯧)放在桌上,不但好看亦寓意年年有餘,加上白鯧頭小刺軟,肉多且爽口,適合男女老少品嚐,這彷彿成了一個傳統。但可惜不論白鯧或是鯧科的物種,主要以攝食水母為生,這在供應餌料生物的穩定性上有一定難度,而且鯧科物種在運輸過程中死亡率極高,獲得活體種魚的機會低,故此人工繁養殖技術尚未建立。
鯧科的中國鯧Pampus chinensis。黎諾維攝。
養殖難度高但需求卻大的物種,價格自然高昂,市場的供應量亦就海上氣象因素而變得浮動,因此外型甚似白鯧的布氏鯧鰺,成了不錯的替代品。
布氏鯧鰺除了在運輸過程中需較多溶氧外,一般運輸過程的死亡率低,而且身體結構缺乏長而硬的鰭棘,故此魚體在到達目的地後不會發生遍體鱗傷的情況,體表依然完整,完好無缺的魚貨更能吸引買家。此外活魚不但代表新鮮,在傳統上更被認為食味較佳,配上亮麗的名字──金鯧,在海產店魚缸中,顯眼的布氏鯧鰺成了受歡迎的海上鮮。
價格親民亦是牠的一優點,冰鮮的布氏鯧鰺價格更比活體便宜,死後僵直的新鮮個體比活體風味更佳,故亦成為一般家庭主婦料理的對象。大多為養殖魚類的布氏鯧鰺肉質雖然不及白鯧,但以豆豉蒜泥蒸、煎封或紅燒烹調,頭小肉多,食味絕對不輸部分野生魚類。種種優點讓牠在市場的受歡迎程度頗高,讓我們在享受水產品帶來的風味外,亦間接幫助舒緩捕撈野生白鯧的壓力。
全面走進你生活的魚類
同時,布氏鯧鰺帶來的,不只是桌上的海鮮。大型水族館注意到大型鰺科物種的群居性,數量龐大的魚群能帶給遊客身處大洋的震懾畫面,而生性溫馴的布氏鯧鰺就是被看上的其中一種。參觀者不但能透過導賞員的講解認識其習性,近距離觀察布氏鯧鰺在水的泳姿,伴隨著大型軟骨魚群游的布氏鯧鰺,也令整個水族館畫面更豐富。
此外,鰺科物種大多是游泳健將,均擁有強勁而持久的爆發力,布氏鯧鰺也不例外。國外盛行的飛蠅釣(fly fishing),其中一種對象魚便是生活於淺灘的布氏鯧鰺,或其他鯧鰺屬的物種。針對休閒漁業,布氏鯧鰺對海釣場來說可算是價廉物美,來貨價不高,同時能為釣客帶來釣魚的樂趣及刺激,亦能讓休閒漁業更廣為人民認識。
大型水族館水槽內常飼養群居的鰺科魚種。黎諾維攝。
布氏鯧鰺是海釣場常見的魚種之一。黎諾維攝。
好好認識你身邊的物種,別讓海洋資源耗竭
隨著世界人口不斷增長,海洋面臨人文活動帶來的種種後遺症。近年受到關注的,莫過於「過漁」導致漁資源減少的議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於科學期刊表示人類將在2048年無魚可吃;聯合國專家警告2050年海洋將無魚可捕。儘管我們不能預知未來是否真將如此,但不管哪年哪天海洋資源被耗盡,我們現階段從生活或數據中都可觀察到漁獲量大不如前,不論數量或體型都有持續下降的趨勢。
沿岸資源衰竭的速度比遠洋更快、更嚴重,老一輩的釣魚翁亦不時慨嘆漁獲大不如前,滔滔不絕的講起以往魚有多大量有多多的風光事跡。海底攝影愛好者於沿岸所能拍攝到的,大概就只有非主要經濟性魚種的小型雀鯛最多,幸運的話能遇上鮨科、笛鯛科、石鱸科或龍占科等常見海洋魚類,但一尾起兩尾止,有些固有物種更已甚少出現。這都讓我們能簡單且切實的意識到海洋資源枯竭近在咫尺。
沿海資源日溢枯竭。黎諾維攝。
或許我們都覺得個人的能力有限,或是學術界應負責找出應對海洋資源將被耗盡的問題。的確,學術界在其研究領域上應提供專業知識甚至解決辦法,但配合的還是數量龐大的消費者,亦即我們。面對現在的局面,我們責無旁貸。
每種魚類背後都有其獨一無二,背負著數以億段生命所寫成的故事,當我們愈能了解牠們的故事時,即使不用專家警告,每人對海洋的自覺性都應抬頭,這不但是對自己,更是對我們珍貴的海洋資源負責。
「哪些魚類能好好利用品嚐?哪些只能淺嚐?哪些應避免食用?」在未來的努力下,筆者相信這能成為每位消費者在採購海上鮮前思考的問題。保育行動已急不容緩,筆者、讀者更有責任為地球村上共享的一片海出力。
(作者為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學生)


把外籍漁工當「動物」,英國紀錄片揭發台灣漁船黑暗真相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 https://goo.gl/9Gv57J

把外籍漁工當「動物」,英國紀錄片揭發台灣漁船黑暗真相
By 環境資訊中心, www.thenewslens.com查看原始檔四月 1日, 2018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兩年前,台灣在「非法、未報告、不受規範(IUU)漁業」不合作第三國的名單上,被歐盟出示了警告的黃牌,兩年後的今天,透過英國環境正義基金會的影片,這個問題似乎沒有改善,而政府所做的,就只有發問卷和提供權益小卡而已。
唸給你聽
報導:鄒敏惠
英國環境正義基金會(EJF)13日公布影片〈剝削和非法:台灣漁船的黑暗真相〉。時逢歐盟官員來台審查兩年前我國遭舉黃牌一事,時機敏感,漁業署也在14日發布新聞稿回應影片內容「不全然是事實」,但現況是否真的改善了,環境正義基金會副執行長施密特(Max Schmid)表示,結構性的問題仍然存在,且IUU(非法、未報告及不受規範漁業)行為與剝削漁工的作法互為表裡,其實是高度相關。
施密特說,環境正義基金會多年前開始關注台灣外籍漁工處境以來,仍尚未見到證據顯示改善。他們去年底即規劃在今年初發布這部影片,只盼引發台灣主管機關重視,無關歐盟官員行程。未來也將持續進行影片拍攝及訪調,以環境正義為出發,直到終止剝削的一天。
數月不回港「與世隔絕」 遠洋漁船零勞檢漏洞
美國華府智庫「美國進步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CAP)今年1月發表台灣漁業報告,指出基於可信證據,台灣籍漁船近十幾年被投以指控,涉及不永續漁法、過漁、人口販運、「強迫勞動」(forced labor)等多個範疇,特別是針對外籍漁工的部分,直至今年都鮮少成案調查。
繼去(2017)年以短片揭露外籍漁工的血汗,環境正義基金會公開最新調查影片,參考也是關心漁工處境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員漁民服務中心」及各地庇護所,再次確認受虐的情形依舊佔多數。
遠洋漁船會數月不回港,在海上直接把漁獲轉交給其他的船。在這樣與世隔絕的環境,又缺乏適當的檢查措施之下,外籍漁工很容易被逼至受剝削、不人道的處境。施密特重申,目前仍沒有證據顯示漁業署在海上進行勞檢,這一年來也沒有看到對於人口販運案件的起訴。
雖然區域性漁業組織規定大型漁船應有5%的比例設有觀察員,但施密特表示,即便是在這少數5%漁船工作的漁工,也未必就獲得了保障,因為這些觀察員的任務是針對海洋資源進行科學紀錄,勞動檢查並非他們的職責,也就是說,在掌握漁工海外作業權益上,我國所能掌握的仍是一片空白,更不用說是勞動稽核檢查。
省成本! 非法漁業和剝削漁工的一體兩面
依國際勞工組織發布的2017全球奴隸指數(Global Estimates of Modern Slavery),2016年全球仍有2500萬名勞工以某種現代奴隸的形式生活著,其中十人就有一人來自農漁業部門,而環境正義基金會認為,非永續漁法和人權剝削通常是密不可分。
施密特表示,全球漁業資源枯竭,漁獲在減少,漁船也必須花更多時間捕魚,或航行至更遠的地方。為了維持固定的漁獲量及獲利,有的選擇違法進行IUU活動;有的則是打漁工的主意,以各種方式減少人力成本,高昂的職安風險也由漁工獨力承擔。
「所以即使漁獲量已經減少,漁船還是能維持獲利。」環境正義基金會執行長川特(Steve Trent)說道。
不顧職安風險 阮文雄神父:他們被當「動物」
影片訪問了數十位曾在台灣遠洋或沿近海漁船上工作的漁工,他們都表示曾受到不同程度的暴力、剝削和威脅。居住的船艙骯髒又狹小,船上的工作時間長,環境既危險又不人道,甚至還有漁工被要求以簡單的裝備潛到船底,清理船隻推進器的雜物,而氧氣僅從岸上的壓縮機透過一條塑膠管供應。
一位曾在台灣人的漁船上工作的漁工受訪時表示,他曾目睹自己的朋友因為工作速度太慢,回到岸上後就被拖到老闆的辦公室遭三個人圍毆,還被槍抵著以防他還手。
天主教新竹教區越南外勞配偶辦公室主任阮文雄神父在影片中這麼說:「他們是用動物這個字形容(外籍漁工),動物。」他們受到虐待,並且必須忍受這樣的虐待,直到回船到岸邊。
泰國組跨部會專案小組 漁業署:我們發問卷和權益小卡
同樣在2015年遭歐盟舉黃牌警告的泰國,也面臨非法漁業活動的國際壓力。但透過一連串的改善措施,特別是勞動部攜手漁業部門,組成專案小組,聯合執行港口檢查,不只看漁獲,也落實勞檢。環境正義基金會表示,泰國政府要求漁船每月回港,建立「進港離港」(port-in port-out,PIPO)機制,每次進出港口都需受檢。檢查作業甚至不侷限在港口,也延伸到海上漁船。
施密特認為,雖然泰國的漁業狀況和台灣不盡相同,但重點在於勞動部門和漁業部門的通力合作,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根據漁業署14日的新聞稿,我國目前的做法是向國內外船員發給問卷,同時印製船員權益卡片發放給船員,以瞭解自身權益。我國也無跨部會合作,而是在漁船進港時,由勞動部及漁業署各依業務職掌進行檢查。
ILO188號公約 國際漁工權益的保障
施密特還透露,泰國計畫在今年6月簽署國際勞工組織漁撈工作公約(ILO188)。根據國際漁業資訊290期資料,一旦公約實施後,將可建立一套勞工最低標準,以促進漁工安全、健康和醫療照護,並確保漁工受到雇用契約保障,且所受的社會保障與其他勞工無異。
ILO188號公約在去年11月16日獲得第十個簽署國的批准後正式生效,目前歐盟、立陶宛、挪威、阿根廷、南非等國都已批准。
曼谷郵報報導,國際勞工組織本月初發表一份報告,肯定泰國政府針對漁業黃牌的改善措施達成一部分的成效,例如減少漁工遭受的肢體暴力,但仍有薪酬過低及仲介欺騙等情事。
立委林淑芬去年曾要求勞動部會同漁業署依ILO188號公約研議相關法規,以扭轉我國血汗海鮮印象。
不過施密特表示,根據他們13日與漁業署面談的結果,在漁工權益方面漁業署仍表示傾向以國內法令處理[1],僅在新造漁船的結構規範方面,發文各單位要求應符合ILO188號公約對於床艙內生活環境的要求。
「權宜船」新增列管252艘 只公開船名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資料,全球高達三分之一以上的鮪延繩釣漁船都是懸掛台灣國旗,遠超過任何其他船旗國。我國擁有將近1800艘遠洋漁船在世界各大海域捕魚,不過還有上百艘台灣人投資,但註冊在一些法規鬆散國家的「權宜船」(FOCs)。
環境正義基金會表示,權宜船是一種註冊船籍與投資人國籍不同的船,投機業者將漁船註冊在某些漁業管理較鬆散、勞工保障較低、營運成本也較低的國家,以規避本國相關法規及漁獲量限制。
「船常常改名字,在海上改的,...我最後知道的是那艘船改名為Abundant9,很難把所有的名字一個個列出來,船名太常換了,我根本記不得所有的名字。」影片中一艘台籍經營、懸掛玻利維亞國旗的漁船在泰國普吉島被攔檢。經過去年的一波修法,漁業署才掌握了252艘此類型漁船。
然而環境正義基金會認為,這份名單不僅尚未向大眾公開,也並不完整,只有國籍和船名,在缺乏經營者和船員資料下,遇到疑似違法行為就很難立即確認船籍並向相關單位反應。以及,在掌握這份名單之後,也未見漁業署更積極的作為。
掀開漁業黑幕 海上的環境正義需要公開透明
全球有數以億萬「以海維生」和「以海為生」的人們,然而海洋資源逐步邁向崩潰,他們的生計與溫飽也直接受到衝擊。
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達席爾瓦(José Graziano da Silva)曾在會議上指出,全世界有超過30億人依賴海產作為主要動物性蛋白質來源,還有3億人依賴海產作為生計來源。
當環境正義被權衡,討海人就可能成為剝削的對象。施密特表示,相較於其他產業,漁業的不透明度更高。
根據漁業署以及勞動部2016年的統計,台灣漁撈產業共雇用了2萬6000 位移工,然而2014年美國人口販運報告的估計則指出,台灣僅遠洋漁業就雇用了高達16萬名的移工。EJF 認為實際的數字應該落於兩者之間,但確切數字為何仍難以確認。
施密特建議消費者,永續海洋應從有意識的關注海洋、漁工權益等方面開始。落實環境正義並不只是以黃牌或紅牌來判定,就如中央社報導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的說法,重點不是拿不拿掉黃牌,而是隨時都要配合執行打擊IUU。
註:外籍漁工可區分為「境內聘僱漁工」與「境外聘僱漁工」,前者主要從事近海漁業,後者主要從事遠洋漁業,但他們的身份區別不只是遠洋近海之分,最重要的是「境內聘僱」適用《勞基法》,主管機關為勞動部,後者則不適用《勞基法》、依《漁業法》及境外聘僱辦法相關規定聘僱,主管機關為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資料來源:台灣國際勞工協會。
參考資料:曼谷郵報(2018年3月8日),ILO finds progress in fixing Thai fishing industry abuses


台灣漁業要洗刷強迫勞動污名,企業供應鏈監管不能缺席!
作者 李于彤
2022-11-14
台灣漁業要洗刷強迫勞動污名,企業供應鏈監管不能缺席! | 李于彤 / 為環境發聲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hHM7b9
台灣漁業連續二度被列在美國勞動部「童工與強迫勞動製品清單」,引發各界關注。原因不外乎兩年過去,台灣政府雖然提出了不少有關前線作業漁船改善人權的計劃,但仍洗刷不了強迫勞動的污名。
令人擔憂的是,台灣政府改革漁業的方向,見樹不見林,情況就如只管自僱外送員、卻不管外送平台運作,根本無法真正解決台灣漁業的困境。
漁工血汗實況:飲食差、睡不飽,遭毆打與亮刀威脅
根據美國勞動部的資料,台灣漁船上的外籍漁工遭欺騙支付仲介費與簽下借貸契約,因而背負龐大債務,上船後更經常面臨身份證件被沒收、薪資被苛扣、工時長且生活條件惡劣,甚至遭受身心暴力對待,與綠色和平今年9月發布的《黑腥企業:鮪魚罐頭的騙局》調查結果吻合。
綠色和平團隊實際訪談的37個個案中,有高達27個個案遭扣發薪資、26個個案遭扣留身分證件,屬於業界最常見的限制漁工手段。此外,有受訪漁工表示,每天睡眠時間僅2至5小時,更曾有被迫兩天兩夜沒睡覺的經驗;也有個案說,出海一年只有晚餐有熟食可吃,早、午餐只能將乾泡麵捏碎果腹,其他食物經常在發霉過期後才被分出來,船上過濾水則是咖啡色的。甚至仍有漁工遭毆打及船長亮刀威脅,同船其他漁工都嚇到不願繼續在那艘船上工作。
政府有意改革,卻獨漏具影響力的貿易商
行政院在今年4月端出「漁業與人權行動計畫」作為對策,提高對漁船與仲介業者的要求,強化政府本身的監管量能,立意良善,亦有漁業公會發聲支持改革,卻獨漏「水產貿易商」。
水產貿易商在漁獲市場上,已形成寡頭壟斷的優勢,事業版圖更能橫跨供應鏈,舉凡漁業證照申請、漁船海上補給與轉載、漁獲冷凍倉儲與進出口報關,一條龍的垂直整合服務,在漁獲市場的定價上自然具有優勢。
以台灣的豐群水產為例,不僅是全球前三大鮪魚貿易商,2020年買下美國知名鮪魚罐頭品牌大黃蜂後,影響力更直達美國消費市場。豐群水產經手來自全球漁船捕撈的漁獲,若沒有謹慎審核把關,提供透明、可追溯的漁獲交易資訊,涉及非法漁業或強迫勞動的漁獲可能藉機混入,不僅導致消費者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將血汗海鮮吃下肚,也助長非法漁業持續橫行。
舉一個最近的例子,綠色和平美國辦公室在今年4月與7月實際走訪美國超市,發現由台灣權宜船大旺捕撈的漁獲,透過大黃蜂供應鏈製成鮪魚罐頭販售。但大旺漁船在2019年即因疑似涉及強迫勞動遭美國海關發出暫扣令,漁獲禁止輸美。這不僅明顯違反美國《關稅法》不得進口由童工或強迫勞動製成產品的規定,也凸顯貿易商與品牌商的失職,會阻礙政府打擊強迫勞動的成效。
經由Trace My Catch系統輸入代碼0168SC1SKN,證實美國市面販售的大黃蜂鮪魚罐頭,內容物摻雜在台已被檢調以人口販運罪名起訴的「大旺」漁船捕撈之漁獲。
放眼國際,台灣政府也應從供應鏈下手打擊強迫勞動
事實上,國際社會逐漸對企業捍衛人權賦予更多法律責任,包含法國、德國、荷蘭及挪威都已立法要求企業實施人權盡職調查,作為辨識與預防供應鏈中人權侵犯的答案,並對違規企業處以民事或刑事責任。歐盟執委會也在今年2月通過「企業永續性盡職調查指令草案」,試圖解決目前對企業監管制度不明與執法力不足的問題。
美國政府為了防堵血汗產品流入,亦有從供應鏈下手的前例,例如2019年美國海關對馬拉威的菸草產品發布全面暫扣令,要求進口商必須證明所進口的馬拉威菸草產品供應鏈不涉及強迫勞動,否則一概不准入境美國。
台灣近8成的遠洋漁船與豐群水產有交易關係,漁獲透過其供應鏈銷往全球,順應國際浪潮,台灣漁業改革不能獨漏對企業供應鏈的監管。行政院2020年公布「企業與人權行動計畫」,即強調企業在保護人權上的重要性,今年公布的「漁業與人權行動計畫」也承諾推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這次台灣漁業再遭點名,不排除未來美國海關也對台灣漁業發布全面暫扣令,衝擊不容小覷。台灣漁業要想洗刷污名,政府不能只空喊企業責任的口號,應立法要求落實供應鏈監管,並要求豐群水產提供改善供貨漁船作業環境的協助,善盡永續與保護人權的企業責任。
(作者為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台灣漁業要洗刷強迫勞動污名,企業供應鏈監管不能缺席! | 李于彤 / 為環境發聲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hHM7b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