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村史自己寫》
未竟的殖民 窺探灣生情
By 許文貞,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七月 8日, 2017
張素玢1996年拍攝位於花蓮壽豐鄉豐裡村的豐田村森本聚落移民住宅。(衛城提供)
台灣最多日治時期移民村的地方在哪裡?答案不是一般人熟知的花蓮,而是彰化。早從1993年就開始研究「灣生」的歷史學者張素玢表示,「花蓮有三個移民村,但我跟人說彰化有六個,大家卻都不相信!」
張素玢現職為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她在念研究所時,聽到老師提起花蓮有日本移民村,因為從未聽聞,一直記在心裡,沒想到回到彰化員林的老家,卻聽到父執輩聊天時提起「日本移民仔」,「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彰化也有!」
新書《未竟的殖民》源自張素玢的博士班論文,2001年時曾透過國史館出版,由於角度完整,面向多元,成為後續許多「灣生」相關研究和報導的重要參考資料,「有紀錄片導演曾跟我說,幸好有這本,讓他可以直接用書中的資料按圖索驥。」
張素玢先從日治時期的文獻資料中尋找彰化移民村的所在地,走訪當地問人找線索,意外發現,許多替移民村的日本家庭工作的台灣佃農,在戰後都住進了移民村,甚至仍和被遣返的日本移民往來。
張素玢於是列出研究問題,循線寄信到日本請移民們回答,本來以為會被拒絕,沒想到回應非常踴躍,「他們寄回好幾大張的手寫回應,甚至提供了早期的剪報。」這些信件以及剪報,現在都還夾在她最初發表的研究報告裡。
從這些信件和歷史資料中,張素玢逐漸勾勒出日治時期政府推動的官營移民村樣貌,「最早的官營移民村在花蓮,後來則是在濁水溪一帶和高屏溪都有。」在日本政府的嚴格控管下,移民村的日本人不能和台灣人往來,彼此交惡,後來逐漸因為戰爭和農務需求而有台灣佃農,日本移民和台灣人才開始交流。
日本戰敗之後,花蓮移民村的日本人甚至曾發起請願,想留在台灣,最後仍然被遣返。由於遣返時規定只能攜帶少量物品,許多日本人便將物品賣掉,或直接贈送給有交情的台灣佃農。「有一位佃農就和移民二代相認,將幾十年前移民遣返前托他保管的物品交還。兩個人相認時哭著說:『你怎麼到現在還保留著啊!』」
大和志:一個村落的誕生
大和志:一個村落的誕生 作者: 赫恪
出版社: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出版年: 2003大和志:一個村落的誕生 作者: 赫恪http://glurl.co/n8Q
台糖敗訴 吳金城開拓紀念碑全列古蹟
2015年01月26日 17:09 記者張國仁/台北報導
台糖不滿花蓮縣政府將「吳全城開拓記念碑」為古蹟,而且將原古蹟範圍擴張17倍達到552坪,因此打起行政官司,但最高行政法院日前將台糖的上訴,判決駁回;本件文化資產保存爭訟事件終告塵埃落定。
台糖主張,在花蓮縣壽豐鄉「吳全城開拓記念碑」的原址及面積本來只有128.8坪,花蓮縣政府卻將原址週遭屬於台糖的4筆土地,一起劃定為古蹟範圍,使得古蹟的面積擴增到552坪,逾越古蹟本體17倍之多,顯違明確性原則及比例原則。
台糖指出,該公司所有這4筆土地,自被劃入古蹟範圍後,既無法出租也無法利用土地外,還需善盡管理維護及修繕之責,嚴重侵害原告財產權。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指出,文化資產保存、傳承,具有公益性,相對的,其對人民財產權的限制,也不能忽視,自應公、私利益衡平兼顧;台糖所有緊臨古蹟的4筆土地,地目旱,位處鄉間,除碑體及通道外,其餘均雜草叢生,荒草並將卵石堆砌田埂蔓延覆蓋,顯示台糖已有相當長久時間閒置荒蕪未供耕作,並無收益,花蓮縣政府以碑體為中心將之劃入古蹟定著土地範圍,自不致造成台糖所稱過重的不利益。
法院說,為妥善保存古蹟及其周遭環境景觀、整體風貌,保留觀覽古蹟通道,同時與時俱進前瞻宏觀為將來留設再利用的妥適空間,花蓮縣政府擴張古蹟定著土地範圍,自屬必要,與比例原則不違悖。
判決指出,台糖這4筆土地現況及過去長久與其他鄰地有所區隔,花蓮縣政府將之劃入古蹟範圍,尚屬合理。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第一庭審判長黃本仁、陪席法官徐瑞晃及受命法官洪遠亮等,在審理時為充份瞭解古蹟現況,還親自前往花蓮縣壽豐鄉現址實地勘察,認定花蓮縣政府在處理「吳全城開拓記念碑」列為古蹟時並無違誤。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台糖敗訴後,台糖上訴最高行政法院,該終審法院在本月22日判決,駁回台糖的上訴。
2012年3月26日,花蓮縣壽豐鄉公所向花蓮縣提報「吳全城開拓記念碑」為古蹟,花蓮縣遂於同年8月17日會同文化資產審議委員及台糖所屬花蓮區處代表進行現場勘查,並於同年8月20日召開101年度花蓮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第一類組第2次會議,也請台糖與會表達意見,會中經8位出席委員一致決議指定該標的為古蹟,指定範圍包含碑體及附屬構造、碑後糖遺蹟,於2012年9月19日函送台糖。
2012年10月30日花蓮縣政府依該會議決議,公告「吳全城開拓記念碑」為古蹟,並於同日函報文化部備查。
根據「吳全城開拓記念碑」的介紹指出,追溯吳全地區的開墾歷史,始於清嘉慶年間,由莊找、李享二人開始,後於1825年淡水富豪吳全、蔡伯玉兩位先生從噶瑪蘭(今宜蘭),率領漢人2百餘人來到花蓮溪口,逆流向上,在花蓮溪西岸,一路步行到現在的平和村吳全社區一帶,與莊、李倆人締約分耕,從事開墾荒地。
但,當時木瓜社人常常窺伺侵襲,為防原住民危害,吳全率眾人築石堡防禦,後遂稱當地石堡為吳全城。然而因眾人水土不服,加上原住民常予攻擊,導致眾人意志動搖,在吳全不幸病歿後,眾佃農即相率北歸,耕地乃漸漸荒蕪圮毀。
吳全城為一平地聚落,乃漢族先民為防禦原住民的侵襲,因而建成的城牆石堡,用石台和石頭建築。吳全城另有一先民逃生的地洞,也在1825年(清光緒5年)建造,還有一口深井約四十丈,亦為先民所挖。因村民開闢農園已將石壘圍牆拆除,地洞消失無蹤;深井也因危險而於1999年被填平,不復蹤跡。殊為可惜。
見證花蓮開發╱吳全城開拓記念碑 列縣定古蹟
吳全、賀田金三郎先後拓荒 日人立碑紀念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西元一八九九年,日本人賀田金三郎經營的「賀田組」公司,召募大批日本人、漢人佃農至花蓮壽豐鄉吳全村一帶開墾,至一九四○年(民國二十九年),日人在村內建立「開拓記念碑」,紀念吳全、賀田金三郎二人先後開發吳全城的功績,花蓮縣政府日前正式公告,指定為縣定古蹟。
文化局長陳淑美說,台灣許多日本人豎立的碑,戰後都被破壞,吳全城「開拓記念碑」與花蓮開發史關係密切,碑碣類型具稀少性,不易再現,深具歷史文化價值,因此依文化資產保存法開會後,指定為縣定古蹟。
「開拓記念碑」碑文為日文,譯文全文:「企圖拓荒開發被險山怒濤所阻隔的花蓮港平野者,前有吳全,後有賀田金三郎之兩君,然由於遭受蕃害與瘴癘之難關,致其偉業竟未能達成。乃由鹽水港製糖會社繼承此大業,並聘請篤農大槻幸之助君擔任墾荒開拓大業。邇來移殖內地人,並愛撫使役本島人(專指台灣之漢人)、高砂族(指原住民)等,興起大規模農耕事業,專心意志於灌溉排水、施肥驅蟲,尤其最致力於蕃害、惡疾防衛,從此遺寶(指土地)得逐年而有收穫,終於今日萬頃土地上蔗葉,如薰風吹起之波浪,奠定了花蓮港發展之基礎。因此而建立此碑,以稱讚歌頌創業當時之氣魄,慰藉罹疫、遇害而殉職者在天之靈,並將其遺績傳留於千古。昭和十五年九月廿四日建‧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 。
壽豐盼打造史蹟公園
壽豐鄉長張懷文說,吳全社區內這處日本人留下的記念碑很有歷史意義,但多年來雜草叢生、環境髒亂,鄉公所計劃成立史蹟公園,為此今年初提報計畫給花蓮縣文化局審查,最近通過指定為古蹟後,將加緊腳步,由於記念碑及周邊土地為台糖所有,希望能爭取無償撥用讓鄉公所妥善整理。
對此,台糖花蓮區處表示,台糖國營企業受立法院監督,依規定不可無償撥用,年租金以每平方公尺申報地價十%計算,包含記念碑及周邊面積近二分地,年租約二萬餘元,但行政機關租用可以再打八五折。
糖業、樟腦盛極一時
壽豐鄉吳全村開拓史最早追溯清嘉慶年間,由莊找、李享二人起始;一八二五年(清道光五年),淡水富商吳全、蔡伯玉從宜蘭帶領兩百名漢人佃農至吳全開墾,惟常被木瓜蕃原住民襲擊,加上瘴癘導致水土不服,吳全病逝後佃農紛紛北歸,耕地荒蕪;當年吳全率眾築石堡城牆,以抵禦來襲的原住民,而有地名「吳全城」由來。
日人領台後,一八九九年(明治三十二年),賀田金三郎的「賀田組」公司,招募日本農業移民開墾,建設「賀田移民村」、僱用客家佃農種甘蔗、煉樟腦,面積一千餘公頃,加工後的紅糖、樟腦回銷日本;至一九一○年,賀田組的事業由台東拓殖合資會社接手,一九一五年台東拓殖會社併入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在壽豐興建「鯉魚尾糖廓」;日本人並於一九四○年在當年的鹽水港製糖會社辦公室前廣場,設立「開拓記念碑」,以紀念吳全、賀田金三郎先後開發吳全城。
-----------------------------------
壽豐吳全城拓城紀念碑、賀田組之墓、土地公廟、東華大學-吳全城的開墾與發展變遷之見證以文找文
catshih 在天空部落發表於22:27:48 | 花蓮縣壽豐鄉
位在現今壽豐鄉志學村與平和村一帶,為台灣清領時期由漢人吳全所開墾的吳全城,然而當年吳全的開墾僅止於一半就終告結束,這促使吳全城一直沉寂到日據時代才由日人賀田金三郎所創立的賀田組製糖公司接續其開墾的工作且一直持續至戰後日本戰敗為止。在吳全城這段近130年的開墾史中,儘管至今吳全本人所開墾的遺跡已不復見,但接續吳全城開墾工作的賀田組卻遺留下了許多的文史遺跡,如:吳全城開城紀念碑、賀田組之墓等文史遺跡。
花東地區在清領時期一直是清政府口中的後山及被視為是不毛之地,在清康熙60年(1721年)時,在台灣的朱一貴起兵造反之亂平定後,因擔心朱一貴的餘黨逃入後山並夥同當地原住民再一次作亂及台灣對後山並無土地的需求,而採取了劃界封山的政策,禁止漢人與原住民往來。儘管清政府當初是基於治安考量,但卻也使得清政府對於花東地區不聞不問且延誤了花東地區的開墾時間。儘管在清領時代初期,清政府極力的禁止漢人與原住民往來,但漢人卻屢次進入花東地區與當地原住民進行交易及尋找良地開墾。這樣的私自進入,到了清乾隆年間近進入高峰。到了清嘉慶17年(1812年)時,宜蘭人李亨、莊找,以布質五千餘大元與荳蘭、薄薄、美樓、拔便、七腳川諸頭目,購地拓墾。清道光八年(1828年)淡水廳富豪吳全與其有蔡伯玉於噶瑪蘭招募民眾前往墾殖,自蘇澳由海道南下至新城上岸,來到今治學村與平和村一帶,開鑿水圳,取木瓜溪水,深耕三年,開得膏田數頃。當時為了抵禦泰雅族木瓜社的原住民攻擊(出草),開始築城抵禦,而被稱為吳全城。後來因水土不服與傳染病肆虐,許多的開墾者相繼死亡,不久之後吳全也因病去世。在吳全去世之後,原跟隨墾民便散去(部分墾民南下秀姑巒阿美諸社為傭)原開墾的良田又成了廢墟。當時的開墾行動,除了民間私人的開墾行為之外,官方的清政府對於花東地區仍還是採取漠視的態度,一直到了清同治十年(1860年)的牡丹社事件之後,清政府對於後山才開始逐漸重視。
在清同治十年(1860年)的牡丹社事件,日人假借琉球人被牡丹社原住民所殺害之事而出兵攻台,其目的便是要攻下不被清政府承認版圖的花東地區。在此事件之後,清政府因擔心若不再重視後山,將會有危害到台灣全島的可能性,而開始對花東地區稍有重視。當時清政府派船政大臣沈葆楨與軍隊前往花東地區並向日人宣稱「番地」為清朝版圖,日人因國際輿論壓力及軍隊水土不服而同意撤兵。此後,清政府便積極的開山撫番,派遣軍隊駐紮。
1895年,台灣被割讓給日本,花東地區在此時期開始被積極的開發。明治42年(1909年)到大正6年(1917年),日人因看上東部地廣人稀,未開發的土地還很多,開始花蓮的吉野(今吉安)、豐田、林田設置了三個移民村。在此同時日人賀田金三郎也接續了原吳全城的開墾範圍,經營糖廠、種植作物(稻米、甘蔗等)、畜牧與移民事業。
從整個吳全城的發展歷史來看,漢人吳全與日人賀田金三郎為重要的開墾先驅,且是在賀田金三郎之後,吳全城才有較完整、較全面的開發,且現今立在吳全社區內的吳全城紀念碑也是由賀田金三郎所立,因此在這樣的開墾背景之下,現今在吳全城較為明顯的開發文史遺跡,仍還是以日人所遺留下的遺跡為主。
(1).吳全城開拓紀念碑、賀田組之墓:
日本明治32年(1899年)時,賀田組的擁有人賀田金三郎取得加禮宛(平野村)、吳全城(賀田村)、馬里勿(林田村)、大埔尾(大原村)、加路蘭(豐原村)間2萬町步之預約開墾許可。
賀田組的開墾事業,主要是栽種甘蔗等農作物(稻米、薄荷、鳳梨等)及製腦、畜牧和移民等,並試行利用機械的大農工方式,及雇用當地原住民(以木瓜、七腳川、薄薄、里漏及荳蘭等番社充當)為農業勞動力。自明治34年(1901年)起,開始在吳全城種植甘蔗和菸草;三年後,吳全城的墾地達到了490町步,其中213町步種植甘蔗,並於當地設製糖工廠,引進新式壓榨機生產赤糖,其餘的277町步土地為放牧地,至明治38年(1905年)後改為蔗園。此外在同年又在吳全城及璞石閣兩地開始設置製腦所,其品質良好,僅次於宜蘭文山堡所產,當地腦造各200個,一年製腦量約20萬斤,由台北及番地雇用腦丁。明治39年(1906年),為了響應總督府獎勵私營移民政策,便招募了日本德島縣農民30戶、愛媛縣50戶籍福山人11戶,欲選擇加禮宛地區作為荒地開墾,後因碰上太魯閣群番攻擊而改在吳全城與鳳林一帶進行開墾。明治42年(1909年)賀田組之事業,以採腦為主,農園方面維持現狀,並從事畜牧、海岸之裝卸貨物、運送業。
賀田組的事業自日本明治32年(1899年)開展後,因頻遭原住民襲殺、水土不服、傳染病盛行、生產收入無法自主,使得移民開墾意願逐漸降低,而紛紛解約歸國或逃走。明治32年(1909年),賀田金三郎與荒井泰治、楨哲、原修次郎等合組「台東拓殖合資會社」,繼承了賀田組之事業。該社社款命定「於台東及花蓮港兩廳管轄區內,以經營開墾、甘蔗、米穀及其他農作物,砂糖製造、樟腦採收、畜牧、採礦、挖掘粘板岩等,以及上述產品的販賣及一般運輸業為目的」,本社設於花蓮港,以荒井泰治為社長。至大正3年(1914年),與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合併。
由上面的日人賀田金三郎的開墾過程來看,可得知當時賀田組的主要開墾之地是以吳全城為主,因此賀田金三郎可以說是漢人吳全的後繼的主要開發者之一。現今的吳全城遺址位在平和村吳全社區內。
有關於吳全城的行政區名演變,在日據時代稱為吳全城庄,到了明治44年(1911年)時,日人將此庄與賀田庄及知伯社合併為賀田村以紀念賀田金三郎的開墾,到了戰後,原賀田村被改名為志學村。民國40年(1951年)時,由原志學村內劃出平和村;民國53年再增設吳全村;到了民國67年(1978年)時,由於吳全村的人口不斷流失,而被併入平和村至今。
吳全社區為早年吳全村還未被併入平和前的聚落中心,當年由賀田組所開發的後所遺留下的文史遺跡,都位在於此。
現今的吳全社區入口處,就位在東華大學大門斜對面的小巷子內。
在這條通往吳全社區的鄉間小路中,人車稀少,感覺相當的寧靜。
從這條小巷子走到底右轉(T字型路口),當年的平和國小吳全分校即位在於此,在這座國小舊址旁,有一座在戰後由國民政府所立吳全城紀念碑。
這座吳全城紀念碑,是在民國77.7.7(1988年)時,位在此的平和國小吳全分校旁的新建水塔落成,地方人士倡議將吳全城的開發歷史紀念碑鑲於水塔旁的吳全社區石柱上以紀念吳全的開發功績而來。
吳全社區的石柱,刻意設計成像城堡一樣的形狀,其用意就是為了凸顯出當地在早期曾為城牆的特色。
側面即為當年所鑲上去的吳全城紀念碑,這塊紀念碑上還留有當年吳全分校的師生落款。至今這塊紀念碑已存在了24年之久(至民國101年),在此紀念碑上,可看見歲月所留下來的痕跡。
吳全社區的字在正面,碑文則在側面。
紀念碑的旁邊為吳全社區活動中心(地址為吳全12號),這座社區的平稱,是在吳全村還未被併入平和村之前就已存在,因此它可說是保留了吳全村的村名及見證了吳全村被併村的這段過程。
在活動中心旁邊的建築物,為原平和國小吳全分校的舊址。當年隨著吳全村的人口不斷外流,使得吳全分校的學童就學人數大減而中遭致廢校。在民國92年(2003年)時,原吳全分校舊址改為北區職業訓練中心-花蓮分部至今。
大大門口處的右側牆上的職訓局招牌,已氧化腐朽,佈滿了歲月的痕跡。
現今的職訓中心建築,為當年的吳全分校校舍。
當年的升旗司令台,至今仍保存完好。
在司令台旁邊,有許多條由職訓中心的員工所栽種的農作物。
在入口內側的牆上,掛著一塊在民國75年(1986年)時的校舍重建紀念碑,在這座紀念碑上,還留有當年吳全分校的校長的落款。這塊紀念碑,為吳全分校被廢校之後,所遺留下的珍貴歷史文物。
有關於這座紀念碑的確切位置,一直以來,在網路上的資料,都是指在「平和國小旁」,然而這樣的說法是錯誤的,會容易誤導大眾,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在「平和國小-吳全分校旁」或是說在吳全社區活動中心旁才正確。
回頭往紀念碑的另一個方向走(T字型路口左轉),有一座小廟在此。
這座小廟名為順天宮,主神為三王公。三王公為南宋末年時,帶領當時遭蒙古軍所攻擊的百姓之義民將領-柳信、葉成、英勇,後來因寡不敵眾而犧牲,之後其遺體便被湖西坑民埋葬於坑仔尾獅球山後,並被當地居民焚香祭拜,稱之為古三王公。清乾隆51年(1786年)時,漳州湖西鄉民廖池渡海來台,將三王公像分靈至自己所開墾的蘭陽溪南畔的二結庄,並於嘉慶2年(1797年)時蓋廟祭祀。到了嘉慶21年(1816年),墾民廖池在回漳州湖西將大王公神像與二王公神像分靈公迎回二結王公廟供奉。
從三王公的廟的歷史由來可知,三王公像最早是由漳州墾民分靈至宜蘭二結,然而隨著宜蘭墾民的南下,三王公又再被分靈至現今的壽豐吳全社區。試著問當地耆老得知,吳全順天宮約是在三十年前所建,其歷史並不悠久。
現今被供奉在此的三王公像,為吳全社區居民重要的守護神祇之一。
在廟對面的這棵榕樹,是在建廟時所種,儘管此廟還不到50年,但這棵榕樹的外貌仍看起來相當具有歷史性。
由於吳全社區在日據時代時,為賀田金三郎的主要拓墾地,因此在此有許多間的木造房屋,這些木造房屋的屋主,都是當年由賀田組從西部招墾過來的漢人移民。
有的木造房子已混合了鋼筋水泥的建材。
有的日式房屋,仍還保有其原貌-木建材。
約大概在順天宮前方三百公尺處,還有一間土地公廟,由開墾的時間來看,這間土地公廟,應是在日據時代所建。
在廟的梁柱上的捐贈芳名路石碑的紀載年份為庚辰年,這應是在2000年時改建成現今的規模。
廟裡的土地公神像為石刻,這應是當年建廟之初的重要歷史文物。
對面的柑仔店為當地居民採買日常用品的小雜貨店。由於現今的吳全社區,仍還是保有傳統鄉村型的規模,因此這座小雜貨店可以說是仍反應出戰後居民們的生活方式之情景。
在土地公廟前方的這條鄉間小路稀鬆平常毫無異樣,但實際上卻隱藏著吳全城最重要的歷史遺跡。
從這條鄉間小路走到底後左轉,在日據時代由賀田金三郎所立的吳全開城紀念碑就位在於此。
有關於這座紀念碑的由來,乃是在日據時代明治30年時(1899年),日人賀田金三郎組織賀田組開墾吳全城種甘蔗,漢人佃農指定採用客家人,日人移民採用北海道農民,移民至吳全城,設黑糖部生產紅糖,運銷日本大發利市,昭和15年(1940年)日人在吳全城的鹽水港製糖會社辦公室前廣場建開拓紀念碑,紀念吳全及賀田金三郎開發吳全城之功績。
目前這座紀念碑依舊保存完好,唯一可惜的地方,就是在左上角之處遭到損毀。
碑文為日文,其中文為:「企圖拓荒開發被險山怒濤所阻隔的花蓮港平野者,前有吳全,後有賀田金三郎之兩君,然而由於遭受蕃害與困難苦境,致其偉業竟未能達成。乃由鹽水港製糖會社繼 承此大業,並聘請篤農大概幸之助君擔任墾荒開拓大業。邇來移殖內地人(指日人),並愛撫使彼本島人(日人專指台灣之漢人)、高砂族(指原住民)等而大規模 的興起農耕事業,專心意志的用於灌溉排水、施肥驅蟲,尤其最致力於蕃害、惡疾防衛,從此遺寶(指土地)得逐年而有收穫,終於(遂)使萬頃土地之蔗業有薰風 吹起波浪之今日,奠定了花蓮港發展之基礎。因此而建立此碑,以稱讚歌頌創業當時之氣魄,以及慰藉罹疫、遇害而殉職者在天之靈,並將其遺績傳留於千古。昭和15年9月24日建立,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
紀念碑後方的形狀,有點類似於海波浪。
圍繞在紀念碑四周的石柱,原本是還有鐵條的架構,但如今鐵條以氧化損毀。
後方利用石頭堆積起來的圍牆不知是日人還是當地居民所築。
這些石頭的外觀,看起來似乎沒有很久。
在紀念碑的後方,還有一座房舍的遺跡,不知這座房舍是否就是當年的鹽水港製糖會社辦公室。
在紀念碑的前方,還有一座廢棄民宅,其看似也是存在了一段時間,不知這也同為當年的辦公室。
除了這座吳全城拓城紀念碑之外,位在其附近的吳全公墓裡,也還存在著兩座日據時代賀田組所留下來的墳墓遺跡。
從土地公廟前方的小路一直往前走約200公尺(在附近電線桿上標示吉豐老人安養中心的方向),吳全公墓就在前面。
吳全公墓自日據時代以來就已存在,當年這裡原有許多座日本移民的墳墓,但約在幾十年前,日本政府已下公文給壽豐鄉公所,將大部分的日本移民遺骨運回了日本,這使得現今僅存在吳全公墓中的這兩座墓遺跡極為珍貴。
現今這兩座墓的遺跡位在公墓的南側。
由於位在南側的墳墓當年欠缺規劃,因此每座墓的位置都顯得雜亂無章。
從南側的小路約走一百公尺後,看見一處雜草叢生的地方,當年賀田組的墓遺跡就位在這些墓的後面。
在公墓管理員的帶領之下,終於找到這兩座已埋藏在公墓中許久的賀田組墓遺跡。
看到的第一座賀田組墓遺跡為日本昭和年間所立的納骨堂。這座建築應是早期用來放置火化骨灰的墓室,其建材為混凝土,墓室的屋頂有點類似於神社的屋頂建築。
原擺放在裡面的骨灰似乎已被移走,目前裡面空無一物。
墓室的正面寫著納骨堂三個字,「納」即為放的意思。
墓室的側面一邊,寫著昭和六年二月(1931年)建立。
另一側邊,則寫著施主-塩糖會社。由此可判定,這座墓為當年賀田組的員工之墓。
納骨堂的四周雜草叢生,雖然有稍微清理了一下,但仍還是被隱沒在雜草中,若無專人帶領,真的很難發現隱藏在這之中的奧妙。
另一座墓遺址,為立石碑之土葬墳墓。
這座墓的四周也是雜草叢生,但因幸好其體積較為高聳因此仍能夠看得見。
墓碑上的碑文寫著:「賀田組 拓殖部 役業員之墓」。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看,這座墓的主人應該也同為當年賀田組的員工。
在墓碑的下方,有一座鋼筋水泥製的石造容器,這似乎是焚燒金紙的地方。
在墓的上頭還特意的黏上一個酒瓶,不知是做何種用途。
在墓碑的背面,刻寫著:「大正五年十一月 業主賀田金三郎立」。從字上的意思可見,這座墓為當年賀田金三郎本人所立的墳。
在墓碑的左下角留有雕刻者的名字-「石工井上○造」(倒數第二個字看不太懂,故用○字表達)。
在墓碑的後下方,則為當年遺體的埋葬處,當年埋葬的方式,是在將鋼筋水泥造的容器中鋪上土的方式埋葬,目前這座墳墓上長滿了雜草,且埋葬在此的遺骨似乎仍還存在,若這座墓的遺骨真的還在此而沒有被遷走,那這座墓的主人是否為當年賀田金三郎從西部招墾來的漢人?
在這座賀田組墓的四周,圍繞著多座戰後所立的墳墓。
在公墓南側的盡頭處,有著一條小溪,這條小溪名為花蓮溪。
旁邊圍繞著海岸山脈。
另一端為養豬的豬寮。
在豬寮內,傳來了豬的叫聲,還飄逸著豬隻排泄物的味道。看到此景,不禁讓人想到我們所吃的豬肉就是源自於這些豬隻的肉,全省的牲畜養殖場及屠宰場,似乎都是設在相當偏僻的地方,這似乎是在避免著被他人看見,這應是出在於衛生及心理層面的諸多考量,倘若我們一般人看見豬被屠宰的方式,或許就不會想要吃豬肉了。
現今如果上網去搜尋吳全公墓的地址,似乎是找不太到,因此位在公墓附近的顯著地標為這座吉豐老人安養中心。
若欲想要前往尋找這兩座墓遺跡者,只要記住他們是位在「吳全社區內的吉豐老人安央中心旁邊」即可,試著去詢問當地居民,都應該會知道這座公墓的位置。
(2).志學村土地公廟、聚落、東華大學:
志學村原為阿美族的居住地,因其地多志哈克樹,逐以樹名為社名,到了日據時代,日人取其音為「知伯」社,並於明治44年(1911年)將之與吳全城、賀田庄合併為賀田村。到了戰後,漢人以閩南語音譯為「志學」。志學村原本為人煙稀少的小鎮,然而約在幾十年前,因東華大學設立之故,而開始繁榮起來,並促此志學村成為花蓮縣重要的文教區。
位在東華大學北端的台九線,為志學村最主要的汽車道路,約在幾十年前,隨著木瓜溪上方的木瓜溪橋通車之故,志學村台九線來來往往的車輛有與日俱增的趨勢。
在往花蓮方向的台九線上,有一間土地公廟,其名為志學福德祠。有關於這間土地公廟的由來,其乃是因為約在幾十年前,在台九線還未拓寬之時,此地經常發生車禍,而促使當地的居民人心惶惶,之後便興建了這座小土地公廟,以祈求土地公能夠保護當地。
在土地公廟內的捐贈者芳名錄石碑外觀,看起來相當的新,然而在其石碑上,並無興建年份的記載,因此並無法得知其興建的確切時間。
位在志學福德祠的後方,為鐵軌與農田共構的景觀,辛勤的農夫正在田裡工作,而農田後方的鐵軌正在進行鐵路電氣化工程。看到此景,不禁想起在之前所閱讀過的一篇由台灣本土作家-阿勝的<火車與稻田>中的情景。
在這座土地公廟附近,還有一座小柑仔店,這座柑仔店應為志學村早期的生活用品販賣店。
除了志學福德祠之外,往台九線右側的鄉間小路內轉入,還另有一間土地公廟-龍巖福德宮隱藏在其中。
雖然龍岩福德宮的位置較為隱密,但一路上都有指標,因此不用擔心會找不到。
土地公廟左方的駁坎看起來相當的新,這應才剛堆砌沒多久。
龍岩福德宮建於日據時代,當時因日人曾禁止漢人的傳統信仰而致使這座土地公廟荒廢了一段時間。民國70年(1981年),龍嚴土地公向一位居住在吉安鄉的鄉民賴阿慶先生託夢說:祂被一顆大石頭困住,需要有緣人來開墾解困。於是賴阿慶先生召集了一些朋友前來找尋數次,但始終無法尋獲,賴阿慶先生依然不放棄,繼續前來尋找,有一天終於聞到陣陣焚香的味道,於是巡視周遭環境,隨著焚香味道的來源,終於在碩大的芒草中,大石頭底下尋獲年久失修、又無人奉祀的土地公廟及土地公。之後,賴阿慶先生便重新整頓環境、粉刷牆面,重新將土地公廟安置好。到了民國90年(2001年)初,賴阿慶先生的次子-賴清池先生,在此成立了管理委員會,並將土地公廟重新再整修,促使現今的龍岩福德宮成為志學地區的重要信仰中心。
現今的龍岩福德宮,為一座廟中廟的兩層建築物,在大廟中的這座小型土地公廟,即為當年賴阿慶先生重新整修時的規模。
這座小土地公廟的四周牆壁外觀,看起來相當的新,這應是有重新再將之粉刷。
在這座小土地公廟正中間的這尊土地公神像為龍岩福德宮最早的土地公像(聽現今龍岩土地公廟的總幹事賴清池先生說,神像之前曾經有遺失過)。
在廟後方的這顆巨石,為當年從山上滾下來的巨石,由於體積龐大且外觀特殊,因此便被視為是神石,而龍岩福德宮也是因此巨石而得名(「岩」是指這顆巨石,而「龍」象徵著吉祥)。
廟方封這顆巨石為「靈石公」。
在廟外面的這棵雀榕下,也另有一顆巨石被廟方視為是神石祭拜著。
這顆巨石被廟方封為「金石大將軍」。
與土地公廟後方的巨石相比,這顆巨石沒有被綁上紅布。
隱藏在中央山脈中,除了龍岩福德宮之外,另還有一座土地公廟也位在於此。
在這條鄉間小路的四周,都是一片片美麗的農田。
其中的一塊田地剛收割完畢,吸引了許多的水鳥前來在此短暫停留。
有的田地上,還有許多的牛在低頭吃草。
停在牛群吃草田地前方的卡車,為飼養牛隻的牛農,牛農跟我提到,這些牛隻為肉牛,當飼養到一定的程度之後,要被送進屠宰場,而販賣的對象為台灣的中南部與北部,由於現在台灣的黃牛肉稀少,因此其販賣的價格也較高昂(約1000頓可賣10萬)。時間一久,牛農對於飼養的牛隻也產生了感情,但只是礙於生活,他仍必須要將之販賣,且是不要看到牠們被屠宰的情景。
走到這條鄉間小路的盡頭右方,第三座土地公廟就位在於此。由於這裡的行政區為平和村,因此這座土地公廟,又稱為平和福德宮。
從廟中的捐贈芳名錄石碑上得知,這座土地公廟創建於日據時代,為當地居民的守護神,而試著詢問附近的當地居民得知,在這座土地公廟附近的族群為客家人,這群客家人是在日據時代從桃園移居於此,因此這座土地公廟是居住在此的客家人的守護人。
雖然這座土地公廟在不久前才剛經過整修,但仍還是保持著精巧可愛的規模。
廟中的土地公神像,儘管為石刻,但外觀看起來相當的新,因此這應是後來新立的土地公神像。
在廟中共有兩塊捐贈芳名石碑:
白色的捐贈芳名石碑,為民國76年(1987年)所立,第一次是增添電燈設備而立。
第二塊捐贈芳名石碑為民國100年(2011年)所立,這次的立碑是增添土地公廟的四周圍牆。
在土地公廟旁,還有一座木造房屋,這是移居於此的客家人的傳統房屋。前往當天,因正好巧遇屋主,所以大約得知了此座木造房屋的過去與現況。
這座房屋的屋主姓吳,來自桃園,約是在日據時代為了討生活而移居於此,但隨著下一代出去成家立業及時代變遷,原屋主已搬到這座木造房屋旁新建的透天厝居住,但儘管如此,他們仍還是對於這座已居住近八十年年的老房子身懷情感。
房屋的內部構造為檜木,這為木造建材中最上等的建材,也因為使用這樣的建材,而促使這座老房子至今仍還是保存完好。
牆上的拉窗,仍還是為當年的格局。
當年拿來壓粿的器具,目前被閒置在屋子的某一處角落。
早年的長板凳至今仍沒有損壞。
古早的縫紉機彷彿是在訴說著過去的勤儉生活。
這幾樣早期所使用的生活用品,為少數所留存的物品,老一輩的人們因為沒有保存的觀念,因此幾乎都被丟棄的差不多了。
在屋子的某一角落處的牆上,為蜜蜂的蜂窩。這座蜂窩是在幾年前由外面的野蜜蜂前來此處築巢而形成,牠們相當的溫馴,並不會主動地攻擊人,有時屋主也會取這些野蜜蜂窩中的蜂蜜來食用。
屋子的側邊處是特意設計成斜的樣式,其目的是為了防自然災害。屋主回憶道,幾年前曾有過幾次相幫強烈的颱風侵襲於此,但都沒有把這間屋子給吹垮。
在木屋的後方,還有一處養雞場,這是屋主自行眷養,由於沒有施打任何抗生素及生長激素,且都有可以活動的空間,因此這些土雞的肉質相當的具有嚼勁和鮮美。試著問屋主會不會對於這些自己所眷養的雞隻產生情感,他笑著回我說:「養牠們本來就是要殺來吃的啊,為何會跟他們有感情?」
這些土雞跟在市場中所看到的雞隻真的是完全不一樣,不論是體型還是毛色,看起來都相當的漂亮及健康。
屋子旁邊還有一座自行搭建的洗衣寮,這邊圳溝的水取自於荖溪,雖然現今已有洗衣機,但有時屋主與家人也會來這邊洗衣服,因為取水方便。
在洗衣寮內,還有一座自製的洗衣板。
圳溝內的水質至今仍然清澈,無任何汙染。
洗衣寮前的老蓮霧樹,據屋主所言,約已有百年的歷史,比這座木造房屋的歷史還要悠久。
在田左側盡頭處的中央山脈層層排列,看起來相當的壯觀。
在距離土地公廟左方約500公尺處的這座社區,為原住民阿美族所居住的社區,但至今多已被漢化。
在社區裡的石盆栽上,還有許多類似是原住民人形的雕刻。
繼續來到志學郵局後方的社區,這裡也同為阿美族所居住的社區,但也幾乎都已被漢化。
位在台九線中山路三段與中正路交叉處的志學火車站,為志學村最重要的運輸交通工具。此站建於日本明治44年(1911年),初名為知伯驛;大正7年(1918年),隨著賀田村的成立,而改名為賀田驛;到了戰後民國37年(1948年)改名為豐年站;民國41年(1952年)時,再改名為志學站至今。
繼續來到位在志學火車站對面中正路上的東華大學。
東華大學建於民國83年(1994年),是中央政府為了要平衡各區發展而設立在花蓮縣的高等學府,其校舍用地,最早屬於台糖公司的吳全農場,在日據時代為賀田組的花蓮糖廠所在地之一;戰後因為在壽豐的製糖廠被炸毀,而將所有的製糖設備遷往光復糖廠,致使位在壽豐一帶的製糖業逐漸沒落。隨著東華大學的設立,志學村的人口逐漸回流,當地因而興建了諸多住宅房屋及加油站,且為配合東華大學城的發展,將再設立科學園區,到時將會再徵收平和農場土地132.05公頃,屆時平和農場將如同吳全農場全部消失。
位在大學路上的校門,雖然是東華大學的正門,但由於此條路因離人來人往的火車站及台九線尚有一段距離,因此顯得比位在台九線上的志學後門還要冷清。
在校園內四周的道路上,都種滿了許多的樹木,這促使校園內的許多條道路都成了綠色植物滿布的林蔭大道。
位在約校園中央位置的華湖,為東華大學著名的人工景觀湖之一,這美麗的風景常吸引許多的遊客慕名前來。
在湖的東端,四周的綠色植物滿布,這有點類似於所謂的濕地之景。
連結東湖兩端道路的景觀橋,其外觀設計,有點類似於城堡的堡壘形式。
來到華湖的北端,其為了防止有人落湖,而設計了水泥柱與鎖鏈,看到此景,彷彿讓人有一種商船進出的港口之感。
在校園內,也可看見美麗的中央山脈。
東華的校園標誌為綠色,因此幾乎每一棟建築上,都有綠色的建材設計。
圖書館為東華的主要地標,其外觀設計具有西方大學(歌德、羅馬)的設計風格。
在圖書館的屋頂上方,有一座像是煙囪的高聳建築,這座似煙囪的設計,象徵著知識,即知識之塔,不論走到校園的哪個角落,幾乎都可以看見這座燈塔。
到了晚上,這座燈塔顯得比圖書館本體還要來的明亮。
在校園內的部分地區,也有植物滿布的森林。
此外,在校園內的某一小角落處,還有一座紀念碑佇立在此。這座紀念碑為2004年時,十二屆羅浮童軍大會因在東華大學舉辦,而特立碑紀念這場曾經如此盛大的活動。
在紀念碑的側邊,還刻有羅浮童軍大會的歷年記事。
紀念碑上的標誌設計,名為未來之鑰,其意指吾人努力創造未來的優質環境,為自己和大自然尋找對策。
繼續來到位在台九線上的志學門,由於台九線是壽豐鄉重要的聯外道路,這使得身為後門的志學門遠比大門還要熱鬧。
志學門前的廣場處,小吃店與商店林立且車子來來往往好不熱鬧。
到了晚上,燈火通明,更加地凸顯出它的繁榮景象。
在這條小吃商店街的左側處,也有一座小土地公廟-志學慈德宮。
由於廟裡沒有捐贈芳名錄,因此這座宮名的匾額,就成為該廟創建年份的重要文物。匾額上的興建時間為己卯年,這約是在1999年時所創建。
廟內所供奉的土地公像看起來還很新,因此這應是剛興建沒有多久。
在廟的後方的這棵綁有紅布條的神樹,由其樹幹的粗度來看,至少有70年以上,出現時間應比土地公廟還要早。
(3).平和村慶天宮、火車站、聚落:
平和村在日據時代為專運送檜木的轉運站,其隸屬於賀田村。到了戰後,賀田改名志學,於民國42年(1953年)從志學村劃出,獨立成為平和村。
儘管平和村與當年吳全城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但在日據時代與吳全城都隸屬於賀田村,而到了民國67年(1978年),又與因人口外流嚴重的吳全村合併成一村,因此就行政區的演變上來看,平和村與吳全城存在著一種分分合合的關係。
現今的平和村為人口稀少的小聚落,儘管離壽豐市區僅一橋之差,但仍還是沒有多大的改變。
在一小巷弄處,有一座木造房屋,這座古房,也同為目前平和村中,少數還保留完整的傳統民宅。
木造的大門,讓人想起在早年的農村當中,人們刻苦耐勞的情景。
屋頂的瓦片,為仿日式的設計。
屋子牆上的木板,保留著過往的歲月痕跡。
屋內目前則是空無一物。
在這座木屋旁邊,還有一座疑似是用來做豬寮的建築。
這座石造建築的房間內,凌亂不堪。
繼續往小巷子裡面走,會經過花東鐵路的平交道。
穿過這座平交道之後,有一座大廟-慶天宮佇立在此。慶天宮建於民國61年(1972年)
http://glurl.co/n8R
整頓吳全開拓紀念碑張懷文盼打造成地標
作者是 東方報
週六, 21 四月 2012 23:37
記者李婕妤/報導
壽豐鄉平和村吳全社區內有一座「開拓紀念碑」是日治時期留下來的古物,該紀念碑的位置也是舊時吳全城的遺址,因為缺乏維護管理而雜草叢生,壽豐鄉長張懷文表示,已與台糖公司協調,希望取得用地,由鄉公所規劃出環境整頓計畫,營造出更優質的遊憩空間,不僅要發揮觀光效益,也要讓村民們了解紀念碑的歷史背景及重要性,將此地打造成平和社區的地標。
開拓紀念碑於昭和十五年立碑,附近有水井、魚池、麵包樹等,是歷史、文化生態和生活生態的縮影,也是花蓮溪最重要的紀念,以前物資是從日本或大陸沿岸運到花蓮溪,由吳全(花蓮溪與吳全內陸的溪口)進入花蓮,再轉入到各鄉鎮,包括藥物、布匹、食物、中藥材等,於是立碑紀念之。
村民蔡實彥表示,他們家族住在吳全社區至少一百年,從祖父時代就聽聞「吳全城」的故事,已超過三代,他說,吳全是淡水的富商,帶領兩千多人走水路到花蓮,行經壽豐平和上岸後,開始開墾,但是受到附近的太魯閣族及撒奇萊雅族人夾攻,便興建城池做堡壘。
蔡實彥說,吳全城從清朝道光年間便已興建,後來因城內的人逐漸搬離,直到民國二十九年後,日本人進駐開墾,才又設了一個「開拓紀念碑」做紀念,他說,這裡是小時候遊戲的地區,現在卻是荒煙蔓草,希望政府可以幫忙保留,不要讓空間閒置。
張懷文表示,數年前還在擔任縣議員時,便向文化局表示希望能夠將該處列為古蹟,文化局對此也相當重視,而吳全城屬於台糖公司的土地,目前鄉公所正積極與台糖協調取得土地,未來,計畫將當地規劃成充滿歷史的友善空間,並連結附近的社區,在古蹟周圍建立「老人關懷據點」,健全社區的功能及觀光發展。
文化局文化資產課陳建村表示,為避免後續不必要的紛爭,待鄉公所與台糖達成協議釐清產權及相關管理維護工作,進而申請提報該紀念碑為文化資產,經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取得共識後,便得將該處列為文化古蹟。
修復吳全城紀念碑 將變身社區公園
2014年11月12日 04:10 李書綺/花蓮報導
修復吳全城紀念碑 將變身社區公園
文化局副局長侯玉珍(右一)、縣議員徐雪玉(右二)等人走訪「吳全城開拓紀念碑」古蹟遺址。(李書綺攝)
壽豐鄉平和村吳全社區是花蓮開發史的源頭。記載當地開墾與糖業發展歷史的「吳全城開拓紀念碑」於2012年列為縣定古蹟,花蓮縣文化局昨天舉行修復再利用說明會,聽取在地居民期許及建議,未來將朝社區公園發展。
據歷史記載,1825年淡水富商吳全從宜蘭率2000多人,登陸花蓮溪西岸開墾荒地,以溪中卵石推砌成牆,防範原住民侵擾,俗稱「吳全城」。
日人據台後,賀田金三郎於1899年招募移民再次開發並廣種甘蔗;後由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接管,1940年建造「吳全城開拓紀念碑」,記載吳全、賀田金三郎先後開發吳全城的功績。
花蓮縣文化局文化資產科長陳建村表示,吳全城開拓紀念碑為獨立碑碣,紀念碑本體及基座保存完整,碑文上記載當地開墾與糖業發展歷史及吳全、賀田金三郎等開發者,具歷史意義。
平和村長張裕勝對古蹟修復再利用計畫樂觀其成,期盼能打造綠美化的社區公園,做紀念,孩子也能回顧歷史。壽豐鄉長張懷文期盼,吳全城開拓紀念碑修復再利用後,為壽豐鄉觀光景點再注入新元素。
壽豐鄉吳全公墓 錫蘭王子後代世家家族之墓-----------http://glurl.co/n8S
638跟阿榮來去花蓮尋幽
2011年10月份幾次來到位於東華大學 東側的吳全公墓,只為了尋找一座賀田組留下的一座記念碑-「元賀田組拓殖部從業員之墓」碑,這座記念碑不是我們熟悉的那座「吳全城開拓記念碑」,這座紀念碑位於吳全公墓內,不過幾次到吳全公墓繞了好幾次,始終不見這座記念碑的蹤影!後來聽村內的老人家表示,約十多年前,日本政府行文至壽豐鄉公所,請求鄉公所協助將日本人的遺骸收集,並運回日本國內..
在網路鞠園論壇中曾出現過一篇類似的文章,文中記載到中日斷交前,日本大使館的公文記載,已由網友翻譯成中文,文章如下:
「按前揭書第133頁載錄當時日本大使館的整理報告云:
「昭和三十二年日本政府確定了整理散在台灣日人遺骨的方針,同年日本大使館開始直接調查,同時也仰賴中華民國政府的協助。在昭和三十三年雙方都調查完畢,開始在昭和三十四、五年度的預算中編列所需經費,委託中華民國政府進行墓地以及遺骨的蒐集作業,在今年(昭和三十六年)三月全部整理完竣。」(原文為日文,由筆者所譯)就可知其梗概。」
目前台灣日本人遺骨的集中安置所有三處:北部在北投中和禪寺,中部在台中寶覺寺,南部就在覆鼎金這裡。
在某次與東華大學 臺灣文化系副教授潘繼道老師談起這座記念碑時,潘老師告訴我在吳全公墓內另還有一座錫蘭王子後裔家族的墓,於是靠著這個線索,又再次來到吳全公墓尋找這座傳說中的錫蘭王子後裔之墓..
明朝永樂9年(1411),鄭和下西洋,回程途經錫蘭羅依伽摩王國,國王維羅·阿羅吉濕婆羅[1]欲予加害,鄭和率兵敉平,並押解回明朝,隔年後釋放。改立邪巴來那為王,即波羅伽羅摩巴忽六世,是為「科提王朝」[2]。波羅伽羅摩巴忽六世親自至明朝朝貢,後並四次遣使。
天順3年(1459),錫蘭國王派遣王子世利巴交喇惹擔任使節,出使明朝,錫蘭稱王儲為巴來那。適值錫蘭國王去世,巴來那遂留居中國泉州,明朝授其授四夷館通事之職,改以世為姓氏,並娶阿拉伯裔女子蒲氏為妻。
註1;《明史》譯作亞烈苦奈兒。
註2:解開鄭和在斯里蘭卡的歷史謎團 新華網
目前在泉州也可見錫蘭王室後裔的蹤跡,在臺灣的東部花蓮、北部基隆與西部的彰化的花壇鄉等地也都可見錫蘭王室後裔的蹤跡,據說他們的組先約在清朝時期(第十五世)從中國大陸渡海來臺灣,=而何時來到花蓮??目前不得而知,不過推測或許是日治時期賀田金三郎至賀田村 開拓時,從西部募工至花蓮時的年代吧?!
註:2011/10/28晚間收到「錫蘭王子後裔部落格」板主的回信
我們跟花蓮屬同一支與花壇他們不同,我們是彰化市不同與彰化花壇鄉,花蓮那一房是我們這邊大房,但是世溪水是養子原姓謝彰化市人,他們應該是在世溪水這一代才去花蓮定居,(光復後的時間)。
從1945美軍空照、舊地圖看"吳全城開拓記念碑"(101年縣定古蹟)
吳全城開拓紀念碑與花蓮地方開發史密切相關,為該地拓墾與製糖產業發展之重要紀錄實物,亦為花蓮漢人開發史的重要紀念物,極具歷史文化價值。這紀念碑終於在今年被指定為縣定古蹟(坦白說真的有點晚,幸好還沒被破壞或拆除)。
根據花蓮縣文化局網站的說明,賀田組開拓紀念碑全文如下:「企圖拓荒開發被險山怒濤所阻隔的花蓮港平野者,前有吳全,後有賀田金三郎之兩君,然而由於遭受蕃害與價厲之難關 (或困難苦境),致其偉業竟未能達成。乃由鹽水港製糖會社繼承此大業,並聘請篤農大概幸之助君擔任墾荒開拓大業。邇來移殖內地人(指日人),並愛撫使彼本島人(日人專指臺灣之漢人)、高砂族(指原住民)等而大規模的興起農耕事業,專心意志的用於灌溉排水、施肥驅蟲,尤其最致力於蕃害、惡疾防衛,從此遺寶(指土地)得逐年而有收穫,終於使萬頃土地之蔗業有薰風吹起波浪之今日,奠定了花蓮港發展之基礎。因此而建立此碑,以稱讚歌頌創業當時之氣魄,以及慰藉罹疫、遇害而殉職者在天之靈,並將其遺績傳留於千古。昭和十五年九月廿四日建立‧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
根據自由時報11月23 日的報導:壽豐鄉長張懷文說,吳全社區內這處日本人留下的記念碑很有歷史意義,但多年來雜草叢生、環境髒亂,鄉公所計劃成立史蹟公園,為此今年初提報計畫給花蓮縣文化局審查,最近通過指定為古蹟後,將加緊腳步,由於記念碑及周邊土地為台糖所有,希望能爭取無償撥用讓鄉公所妥善整理。對此,台糖花蓮區處表示,台糖國營企業受立法院監督,依規定不可無償撥用,年租金以每平方公尺申報地價十%計算,包含記念碑及周邊面積近二分地,年租約二萬餘元,但行政機關租用可以再打八五折。也許很快的我們就有機會看到周邊整理為史蹟公園了。
吳全城開拓紀念碑所在位置的現況衛星影像(1公尺解析度),目前的開拓紀念碑已被淹沒在樹林中,不易從衛星影像判釋。
下圖則是1945年美軍空拍下的吳全城聚落影像,可清楚看到開拓紀念碑位置(照片中紅色箭頭所指的白色部分)
從此歷史空照中可看出吳全城當時還只是一個很小的聚落,那麼紀念碑上署名的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怎麼會選在此立碑呢? 仔細看下面這張1929年的五萬分一地形圖就知道囉。左下角今日壽豐車站後方就有一個鹽水港製糖工場,往上延伸有製糖用鐵道,穿越今日的東華大學校園,連結到賀田村及賀田車站(今日的志學站)。吳全城剛好位於整個製糖原料運輸路線的中繼站位置,而鹽水港製糖會社就在此設有辦公室,開拓紀念碑就設於當時辦公室前廣場處。
製糖──甘蔗-《天工開物》栽蔗極講究土質 唐西來僧傳製糖法
《天工開物》栽蔗極講究土質 唐西來僧傳製糖法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一月 2日, 2017
甘蔗。
攝像者: fotolia
【編按】《天工開物》初刊於1637年(明崇禎十年)。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書中記述的許多生產技術,一直沿用到近代。先後有日、英、德、法、俄等譯本。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十八卷,並附有一百二十三幅插圖,描繪了一百三十多項生產技術和工具的名稱、形狀、工序。特分節刊登,以饗讀者。
製糖──甘蔗的種類
甘蔗有兩種,盛產於福建、廣東一帶,其餘地方產蔗加起來也只有這兩地的十分之一。甘蔗中像竹,但比竹大的,是果蔗,切斷後生吃,汁液可口,但不能製糖。
像荻,但比荻小的是糖蔗,口嚼則棘傷唇舌,人不敢生吃,白糖、紅砂糖都是由糖蔗生產的。
古代中國不知用蔗造糖。唐代大曆年間(766-779)西來僧人鄒和尚遊經四川遂寧,始傳製糖之法。現在四川種植很多甘蔗,也是從西域逐漸傳來的。
栽植糖蔗
種植糖蔗都是在冬初快降霜時,將蔗砍下,去除其梢及根後埋在土內。雨水節氣前五、六日天氣晴朗時,將蔗取出並去其外殼,砍斷約五、六寸長,每段要有兩個節,密排在地上,用少許土蓋上,使頭尾相疊,像魚鱗似的。每段蔗上的兩個芽要平放,不得一上一下,以免向下的芽難以萌發。芽長到一、二寸時,經常以清糞水澆,待長到六、七寸時,便挖出來分栽。
栽種甘蔗必須用夾沙土,靠近江河邊的土地最好。試驗土質時,掘一尺五寸左右的坑.將其中沙土入口中嘗味,味苦者不可栽蔗。但靠近深山河流上游的河邊土,即使土甜也不可栽蔗。 這是因為山地氣候寒冷,他日用蔗製成的糖也會味苦。在離山四、五十里的平坦、向陽的河邊土地,選擇最好的地段進行種植。
栽蔗時要整地作畦(讀其,意:田一區),每行寬四尺,犁四寸深的溝。將蔗裁在溝內,大約七尺栽三棵,蓋上一寸厚的土,土太厚時發芽便少,每棵長出三、四個或五、六個芽時,逐漸培土,每逢中耕除草時都要培土。培土逐漸加厚,則蔗稈高而根深,可避免倒伏之患。中耕除草不厭其勤.澆糞多少視土地肥瘠而定。待長至一、二尺高時,則將芝麻枯餅或油菜子枯餅泡水澆肥,肥料要施在行內。蔗高至二、三尺時,用牛在蔗田行內耕作。每半月犁一次,一次用來翻土並犁斷旁根,一次用來掩土培根。九月初則培土護根,以防砍後蔗根被霜雪凍壞。
原文
《天工開物》甘嗜第六卷──蔗種
天工開物。(公有領域)
凡甘蔗有二種,產繁閩廣間,他方合併得其十一而已。似竹而大者為果蔗。截斷生啖,取汁適口,不可以造糖。似荻而小者為糖蔗,口啖即棘傷唇舌,人不敢食,白霜、紅砂皆從此出。凡蔗古來中國不造糖,唐大曆間,西僧鄒和尚遊蜀中遂寧,始傳其法。今蜀中種盛,亦自西域漸來也。
凡種荻蔗,冬初霜將至,將蔗砍伐,去杪與根,埋藏土內(土忌窪聚水濕處)。雨水前五、六日,天色晴明,即開出,去外殼,砍斷約五、六寸長,以兩個節為率。密布地上,微以土掩之,頭尾相枕,若魚鱗然。兩芽平放,不得一上一下,致芽向土難發。芽長一、二寸,頻以清糞水澆之。俟長六、七寸,鋤起分栽。
凡栽蔗必用夾沙土,河濱洲土為第一。試驗土色:堀坑尺五許,將沙土口嘗味,味苦者不可栽蔗。凡洲土近山上流濱者,即土味甘,亦不可種。蓋山氣凝寒,則他日糖味亦焦苦。去山四、五十里,平陽洲土擇佳而為之(黃泥腳地毫不可為)。
凡栽蔗治畦,行闊四尺,犁溝深四寸。蔗栽溝內,約七尺列三叢。掩土寸許,土太厚則芽發稀少也。芽發三、四個或六、七個時,漸漸下土,遇鋤耨時加之。加土漸厚,則身長根深,庶免欹倒之患。
凡鋤耨不厭勤過,澆糞多少,視土地肥磽。長至一、二尺,則將胡麻或芸薹枯浸和水灌,灌肥欲施行內。高二、三尺,則用牛進行內耕之,半月一耕,用犁,一次墾土斷傍根,一次掩土培根。九月初培土護根,以防砍後霜雪。#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