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台灣1926年社會台灣日日新報公開稱呼客家人為廣東、客人,正是從粵到廣到客家人的稱呼轉變時期。當時閩南語稱福建語/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台灣客家文學生活基地。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dFfSni


承認台灣:美國是否考慮「索馬利蘭模式」?
2020/11/15 05:30
◎譚慎格(John J. Tkacik)
「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雷根政府為制定對台政策所做的工作也承認(recognized)這一點,過去三十五年來,美國兩黨政府皆遵循這些政策。」
現在,我很肯定美國國務卿龐皮歐週四(十一月十二日)並非突然發表這項聲明。他並不是「即興發揮」。事實上,國務卿似乎已提示採訪他的老朋友休‧修伊特(Hugh Hewitt),詢問「中共(中國共產黨)最激進份子的瘋狂言論,認為在必要時應該以武力收復台灣。」修伊特是哈佛大學畢業的律師,自雷根政府以來,他在歷屆共和黨政府中擁有豐富的資歷。修伊特的問題集中在美國對協防台灣的「跨黨派承諾」(bipartisan commitment)上。
龐皮歐宣示台灣議題三觀點
龐皮歐國務卿隨後就台灣議題發表三點「必須公告周知」的觀點:(一)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二)這項政策始於雷根政府;(三)這是跨黨派共識。「兩黨」,即共和黨和民主黨都同意,只要「中國人和台灣人無法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項承諾就會延續下去。
這是一項只有美國國務卿才可能公開宣示的政策,美國四十多年來對此始終沒有明確表態。台灣政府根本什麼都不必說。中國宣稱的「台獨意謂著戰爭」,現在被「戰爭意謂著台獨」的「龐皮歐主義」(Pompeo Doctrine)反將一軍。然而,台灣可以沒有真正宣布獨立就能「獨立」嗎?
大約七十年前,中國國際法專家陳體強教授在他《關於承認的國際法—英國與美國的實踐》(The International Law of Recognition)一書中問道:「假設兩個不被任何第三國承認的國家彼此承認,他們是否可以宣稱自己是國際法的主體?」陳教授認為:「是的,他們可以!」如今證明陳教授是對的。
索馬利蘭承認的是「台灣」
目前,台灣是唯一一個承認索馬利蘭的國家;索馬利蘭則是僅有兩個承認「台灣」、但不是「中華民國」的國家之一。
就在兩個月前,索馬利蘭共和國大使穆姆德博士(Dr. Mohamed Omar Hagi Mohamoud)在台北正式成立索馬利蘭駐台代表處。有人隱晦地注意到一個事實,即索馬利蘭並非承認「中華民國」,而是承認「台灣」。在此之前的八月十七日,台灣也在索馬利蘭首都哈爾格薩(Hargeisa)開設正式外交辦事處。這也是台灣目前唯一以「台灣代表處」(Taiwan Representative Office)做為正式外館名稱的海外辦事處。
就在兩個月前,索馬利蘭共和國大使穆姆德博士(Dr. Mohamed Omar Hagi Mohamoud)在台北正式成立索馬利蘭駐台代表處。有人隱晦地注意到一個事實,即索馬利蘭並非承認「中華民國」,而是承認「台灣」。(資料照)
前述外交突破是台灣發展「國際人格」的里程碑。建立「國際人格」是台灣外交進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階段之一。
台灣必須謹慎行事,一步一腳印地說服國際社會接受它的「人格」,在此同時又不會引發與中國的戰爭。
當然,台灣必須要有充分的自衛能力,足以制止中國採取軍事行動。如果台灣不能首先取得令人信服的能力,足以對入侵或滲透的敵人造成重大破壞和傷亡,我將無法確定台灣如何繼續向前推進。我和參與台北時報「On Taiwan」與自由時報專欄撰稿的專家學者,幾乎在每週的專論中都強調這一點。中國也會透過恫嚇與經濟封鎖,從心理上壓制台灣。為了抵抗中國,台灣必須與全亞洲及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夥伴維持緊密關係。我注意到美國陸戰隊上週抵達台灣,參加美台聯合反恐演習,這無疑是向中國發出警告,表明美國對這個西太平洋夥伴的堅定承諾。順道一提,這些陸戰隊員在台灣慶祝盡忠報國的美國陸戰隊成軍二四五年。我真希望我當時在場。
第二步是台灣此刻正在國際社會中打造自己的具體身分—一種獨立於中國之外,且獨立於國際社會與中國的關係之外的身分。對台灣來說,棘手的問題在於,如何在不主動積極地過早否定其「中國」身分的行動下,達成這個目標。
台灣的所有其他「邦交國」(diplomatic allies),實際上承認的是「中華民國」,而不是「台灣」。
台灣想在國際社會中被承認為一個獨立國家,又不會為此被指責為「改變現狀」,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讓其他國家承認它是「台灣」。然後,這些國家如何及在何種情況下承認台灣就是「台灣」,這就變成他們的問題,而不是台灣的問題。這個問題可能不像看起來那麼棘手。
現在地球上似乎有兩個國家正式承認台灣就是「台灣」,而不是「中華民國」。這兩個國家都沒有預設立場,要求「台灣」必須宣告放棄自稱為代表全「中國」的政府。
另一個承認「台灣」 就是美國
正如龐皮歐國務卿所暗示的,一個國家就是美國。
美國總統吉米‧卡特在日期註明為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三十日的「致所有部門和機關的備忘錄」(Memorandum to All Departments and Agencies)中,首次在法律上承認台灣是一個「外國、國族、政權、政府」(foreign country, nation, state, government)。甚至是在美國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撤銷承認」(de-recognized)「中華民國」之前,卡特指示整個美國政府:「…當美國任何法律、規定或命令中提及外國、國族、政權、政府,或類似實體時,各部門和機關應將這些措辭解釋為包括台灣,並將這些法律、規定或命令適用於台灣。」一九七九年的「台灣關係法」在第四條B項第一點,對此賦予永恆的憲法莊嚴性。
這種表述是明確的立法語言,允許美國與台灣的貿易、文化、安全、防務和「其他關係」,能夠在撤銷對「中華民國」的承認後,仍不受阻礙地繼續發展。這些用語的所有目的,就是為了確保台灣不被視為「中國的一部分」,也不受「中華人民共和國」任何管轄。事實上,所有美國與「中華民國」簽訂的條約及協定,都被視為與「台灣」簽訂;而台灣的一切法律,在美國法律下均獲得充分信賴與尊重。
此外,美國在法律上並不在乎台灣正式或非正式地如何稱呼自己。根據「台灣關係法」(TRA),「台灣」一詞係指:
「……將視情況需要,包括台灣及澎湖列島,這些島上的人民、公司及根據適用於這些島嶼的法律而設立或組成的其他團體及機構,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以前美國承認為中華民國的台灣治理當局,以及任何接替的治理當局…」。
因此,就字面上的意義而言,台灣關係法是美國在法律上正式接受台灣在國際體系中做為一個「國家、國族、政權、政府」的獨立存在。
就字面意義而言,台灣關係法就是美國承認台灣的「法理」(de jure)宣告。歐巴馬—拜登政府推動美國在台協會(AIT)遷移內湖新館,謹慎低調地舉行幾次升旗典禮,將美國在台協會變成一個重要的美國大使館,使其提升到具備「大使館館長」(Chief of Mission)和領事官員的規格。川普政府更加碼一支「派駐台灣台北」的陸戰隊衛兵,以及所有正常大使館理應具備的條件。此外,在過去的一週裡,美軍陸戰隊突襲營(U.S. Marine Raider Battalion)還在高雄左營基地與台灣海軍陸戰隊共同操練。
第二個承認「台灣」的國家是索馬利蘭。
索馬利蘭在今年夏天承認台灣。當然,雖然索馬利蘭在一九九一年的種族戰爭和此後斷斷續續的衝突之後,已獨立存在於「索馬利亞」之外,還是有人會辯稱「索馬利蘭」不是一個真正的「國家」。和台灣一樣,索馬利蘭也是在內戰中誕生。索馬利蘭在一九六○年代與索馬利亞強行合併,但它曾經歷殖民統治,法律、語言和貨幣與鄰國索馬利亞截然不同。索馬利亞壓迫少數族群,在政治上剝奪索馬利蘭的公民權,引爆戰火肆虐,使索馬利亞成為一片廢墟。然而,索馬利蘭得以倖存,且繁榮昌盛。到了二○○○年,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形容索馬利蘭「大致平穩」,與「可以被稱為無政府狀態」的索馬利亞形成強烈對比。
因此,索馬利蘭比索馬利亞更有資格宣稱自己是一個國家。在二○二○年,索馬利蘭是非洲國家政局穩定和相對民主的典範,索馬利亞卻是恐怖主義肆虐橫行。然而諷刺的是,做為「失敗國家」(failed-state)的索馬利亞,卻在聯合國被承認為獨立國家,主權涵蓋索馬利蘭!在國際事務中,似乎沒有哪個良善國家能逃脫殘酷國家的懲罰。因此,我們能夠理解索馬利蘭共和國為什麼對台灣的特殊國際地位感同身受。
ROC友邦 未來可能轉承認「台灣」
現在承認「中華民國」的國家,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內轉而承認台灣是「台灣」,這將會是一個有趣的可能事件。「中華民國」政府不需要做任何「挑釁」的事。
我懷疑北京當局可能會在某個地方找到尋釁點。然而,如果台灣、美國以及我們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友邦和夥伴都能盡其所能,屆時台灣將會擁有令人信服的反制力量。過去三年裡,現任美國總統川普的戰略顧問一直在為這些突發狀況出謀劃策。正如龐皮歐國務卿的前述證詞,共和黨和民主黨在新政府即將上台或二○二一年一月二十日就職之際達成不可動搖的共識,就是他們對台灣的承諾堅定不移。
◎譚慎格(John J. Tkacik)
(作者譚慎格為美國國際評估暨戰略中心「未來亞洲計畫」主任。國際新聞中心陳泓達譯)
星期專論》承認台灣:美國是否考慮「索馬利蘭模式」? - 自由評論網 https://bit.ly/35DDXrO


 2017-12-12_0803362017-12-12_080401  

400年前的「十八啦」 西拉雅遺址找到4個
分享400年前的「十八啦」 西拉雅遺址找到4個到Facebook 分享400年前的「十八啦」 西拉雅遺址找到4個到Line 分享400年前的「十八啦」 西拉雅遺址找到4個到Google+
西拉雅族的文化遺留中,找到以鹿角製作的4枚骰子。(史前文化博物館 南科分館籌備處提供)
2017-12-12 00:04
〔記者黃文瑜/台南報導〕400年前就有「十八啦」!世界古文明中,很早就有「骰子」的存在,不過各文明的骰子都長得不同,但南科所在地距今300到500年間的西拉雅族的文化遺留,竟有4枚和現在世界各國通用,長得一模一樣的「6點骰子」!
由於全台南僅找到這4顆,目前也無相關文獻可確認其用途,推測可能與祭祀或娛樂有關,但這項文物因為太珍貴,「成為典藏品」主要為研究使用,連拍照都要特別申請,但在即將完工的台灣史前博物館南科分館,未來也能公開展示。
國立台灣史前博物館南科分館,歷經3年多來施工,日前外觀已經完工,館外圍籬拆除,在南科發掘的文物時間,是從距今5千年到3百年前的史前文化遺址,包含大坌坑文化、牛稠子文化、大湖文化、蔦松文化、西拉雅文化,到近期明清漢人文化,遺物從陶器、石器、玉器等文化遺物、到生態遺物、建築遺跡等,正積極遷入館內。
史博館表示,台南平原原是西拉雅族主要活動地區,關於西拉雅族的考古資料過去幾乎沒有發現過,而且被認定與蔦松文化有某程度關聯,但在南科園區西南側的大道公遺址上,卻發現大量的西拉雅文化遺留,除了有各式陶器外,鐵器數量也較多,還會以周刻穿孔的鹿角及玻璃珠作為飾品。
其中在社內遣址發的土骨器中,有4枚骰子,和現今常用的骰子完全相同,而成為典藏品,史博館南科分館籌備處主任陳俊男指出,典藏品需具有特殊性、重要地位或能解決歷史段落,每件文物的地位與價值都不同,能否成為典藏品還需透過「典藏委員會」審查。
400年前的「十八啦」 西拉雅遺址找到4個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 https://goo.gl/MYyGbY


 

《今日印度》 將中國版圖刪除西藏台灣
《今日印度》 將中國版圖刪除西藏台灣 | 兩岸要聞 | 兩岸 | 聯合新聞網 - https://goo.gl/fZZy7H
2017-07-27 10:19聯合報 記者戴瑞芬╱即時報導
印度反中情緒升溫,印度權威媒體《今日印度》8月號提前出版,以「中國的新小雞」為主題, 故意將中國版圖刪除西藏、台灣,高調挑釁中國。
《今日印度》創刊於1975年,是印度以英文發行的最大報業集團,以五種語言版本全球發行,周發行量達110多萬,讀者超過1500萬 ,也是在美國市發行量最大的印度刊物。
新浪報導,《今日印度》8月號原本7月31日發行,但提前出版,封面主題「 中國的新小雞」,刻意強調封面因設計獨特、受到美國出版設計師協會(SPD)青睞,入選「當日最佳封面」。不過,明眼一看就發現印度故意在中國版圖刪除西藏、台灣。
將中國版圖「老母雞」變「小雞」,印度不但將台灣捲入爭端砲火,也向美國喊話,美國應和印度結成「超級聯盟」來保護印度。《今日印度》 網站也發文「我們將了中國一軍!」引用美國前參議員拉里·普瑞斯勒署名的文章,主張美國應和印度結成「超級聯盟」,在南海爭端上軍事同盟,對抗中國。
中印兩軍正持續在邊界對峙,而中印媒體也火上澆油。被惹怒的陸媒砲轟印度「猖狂!」,環球網回擊,《今日印度》文章內容不過是老調重彈,只會片面控訴中國利用巴基斯坦鉗制印度、中巴軍事合作威脅印度,但印度人民嘴上說不愛中國,但「每買10部手機,就有5部是中國品牌」,行動卻很誠實!
印度權威媒體《今日印度》8月號提前出版,以「 中國的新小雞」為主題, 故意將中國...
印度權威媒體《今日印度》8月號提前出版,以「 中國的新小雞」為主題, 故意將中國版圖刪除西藏、台灣,高調挑釁中國。取自環球網
《今日印度》封面主題「 中國的新小雞」,刻意強調封面因設計獨特、受到美國出版設計...
《今日印度》封面主題「 中國的新小雞」,刻意強調封面因設計獨特、受到美國出版設計師協會(SPD)青睞,入選「當日最佳封面」。取自環球網
《今日印度》 網站發文「我們將了中國一軍!」主張美國應和印度結成「超級聯盟」,在...
《今日印度》 網站發文「我們將了中國一軍!」主張美國應和印度結成「超級聯盟」,在南海爭端上軍事同盟,對抗中國。取自環球網

「台語」歷史早於「閩南語」釋疑
2017-03-07 10:00
推文到plurk


 

王顥勳
關於林智凱先生回應「台語」歷史早於「閩南語」一文,能感受到其追求事實與族群融合的用心,但文中的觀點有相當瑕疵,較難令人接受。

日前文化部召開《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公聽會,文化部次長丁曉菁。(資料照,記者王文麟攝)
首先,說閩南語是中國國民黨發明,確實不夠精確。但無法否定的是,這個名詞是在中華民國時期才出現,並且由中國國民黨政權帶進台灣。1920年至1930年間發生的台灣話文論戰,當時皆以「台灣話」指稱Holo話,根本沒有「閩南語」這個說法,顯示閩南語不是創生於台灣本土的稱呼,它是由中華民國殖民政權帶進台灣,這點無庸置疑。此外,閩字意指蛇,史書中提到「閩」時多有輕視為「蠻夷」之意,閩字本身就是很政治的字眼,因此說命名為「閩南語」無關政治,絕對無法同意。 
第二,認為台語做為單一語言的指稱是霸權,完全忽略這個名詞形成的歷史脈絡。台灣這塊土地,自古就被視為化外、蠻荒之地,日治時期也僅是日本海外的殖民地,當外來統治者來到台灣,用「台灣」這個地名稱呼島上多數人使用的語言,這是很正常的事。更何況,「台灣」在當時根本不是令人重視的名詞,把一個不受重視的地理名詞指稱單一語言,何來霸權?
如果這是霸權的話,台灣北部這麼多地區,憑什麼使用「台北」代表單一城市!台灣有這麼多大學,憑什麼「台大」專指特定的學校!難道這些都是霸權?而中國閩南地區也有客家人居住,用「閩南語」稱呼河洛話,這不也是霸權嗎?照林智凱先生反對霸權的邏輯,怎麼可以認同閩南語這個霸權的稱呼?
第三,台語在學術上稱為Taiwanese,是一個明確的學術名詞,而台灣的語言是Languages of Taiwan,這本來就是兩個不同的詞語、概念,是一般人不懂區別將其混淆。
最後還是要呼籲,族群平等是給予每個族群平等的資源,以及發展環境,強迫台語族群更改長久以來習慣使用的名稱,這不僅無助於族群和諧,更是一種法西斯的做為。


 

2017-02-15_205920  

鄭成功時期台灣叫東都,台南叫丞天府,台南以北稱天興縣,台南以南稱萬年縣。鄭經政權把台灣稱東寧,東寧王國於焉誕生

78567  

鄭成功屯田政策


 

台灣為什麼叫台灣 - https://goo.gl/0VAws6

台灣為何叫台灣
2015年07月29日 更多專欄文章
《蘋果日報》論壇版昨刊載一篇《老外問我 你們為何叫台灣》的投書,一名土耳其人問:「台灣為何叫台灣?」一群來自台灣的博碩士生幾乎被考倒。我們聽過中國自古稱台灣為「東鯷、夷州、流求」,卻少有人知道,台灣地名是本土西拉雅族語地閩南語漢字音譯,一度也稱為「大員」、「大灣」或「台窩灣」。
這群博碩士生的尷尬其實也是多數台灣人的尷尬,我們知道長江、黃河源自何處,流經中國哪些省分,卻少有人知道濁水溪源自何處、孕育多少台灣土地,它甚至是日本人所命名。
不懂台灣怎懂世界
歷史教育應該是希望透過對周遭事務的了解與探討,培養自我認同,據此去理解其他人的想法,從而互為主體,尊重多元。但長久以來,我們的歷史教育卻成了愛國教育,成為意識形態灌輸的工具,與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馳。
以前台灣的歷史教育不教台灣史。一直到1997年國中社會科才有「認識台灣」課程,高中甚至等到1999年的八八課綱,才開始教台灣史,且完全是在中國史的脈絡中呈現。一直到之後的九五暫綱、再到九八課綱,台灣史才得以獨立成冊。
若干人,當然包括馬英九政府在內,一直把這樣的課綱發展視為「腰斬中國史」、「建構台獨史觀」,所以急於「撥亂反正」,要「課綱微調」。不過,與其說這是兩種史觀之爭,我們更認為這是台灣的歷史教學回應台灣解嚴之後民主化、本土化的必然發展。台灣人如果不立足台灣了解台灣,又如何理解中國與世界?「由近而遠」、「略古詳今」,不正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史學教育原則?
歷史竟變愛國教育
在這大原則之下,談日本是不是「殖民」?台灣是不是「光復」?根本無關宏旨。日本當然是殖民台灣,但如果單純就「殖民」的定義,從荷蘭、西班牙、明鄭、滿清以及戰後的國民政府,哪個不是「殖民」?如果一定要用「光復」,那是「光」什麼?「復」哪裡?台灣有不同的族群,就算同一族群也有不同的歷史記憶,即便是漢人要拿回「屬於自己」的地方好了,那你又把原住民放在哪裡?既稱課綱,本來就該簡明、扼要,不下價值判斷,這種「微調」已治絲益棼。
教育部前部長蔣偉寧曾說,課綱微調是要「去日本化」。這是把歷史教育當成愛國教育,從根本上就違逆歷史教學的初衷。歷史教育從不是要「去除」什麼東西,而是要告訴現代公民,你們從哪裡來、可以往哪裡走;從了解自己做起,才能理解、包容與尊重不同的族群與文化。


「臺灣」為什麼叫「臺灣」?
「臺灣」為什麼叫「臺灣」?眾說不一,較廣為人知的說法有以下幾種:
1.「臺灣」原作「臺員」,依閩南語諧音而改稱「臺灣」。(明朝.周嬰《東番記》:「泉州之東有一海島,曰『臺員』。」)
從臺語的發音來看,「臺灣」的臺語為「ㄉㄞ ㄨㄢ」,「臺員」的臺語為「ㄉㄞ 完」,但直到今天,臺灣居民仍使用「ㄉㄞ 完」而不是「ㄉㄞ ㄨㄢ」,事實上「臺員」一詞在漳泉人之間,從明代中葉就十分盛行,這個說法由於有語言作為佐證,可信度頗高。
2.因荷蘭人築城堡於此,其城狀似高「臺」,且建在水「灣」內,故名之。(清朝.謝金鑾《臺灣縣志卷五外編》
然荷蘭人並不習用漢字「臺灣」,此說有穿鑿附會之嫌。
3.「臺灣」為臺語「埋冤」之諧音,因明代漳泉移民入臺者,屢為惡劣天候所虐而喪生,故以「埋冤」之處稱之,後以不祥而改。(清朝.連橫《臺灣通史》開闢記)
事實上埋冤之情形發生在清朝初年,而臺灣一詞早在明代中期就已經出現,此說亦不正確。
4.「臺灣」源於台南先住民西拉雅族「臺窩灣(TAI-OUAN)支族」之諧音,該族原居住在今台南安平附近之海邊,因荷蘭入侵,該族內遷,移至內陸,因此「臺灣」一名由安平一帶擴大到內陸全島,成為全島的「代稱」。(日本.幣原《臺灣名稱論》)
荷蘭人入侵臺灣約在明代末期,當時荷蘭人所謂的「臺灣」並非指整個臺灣,而是指「臺南安平港」附近的區域,他們將整個臺灣叫做「福爾摩沙」(Formosa),因此這個說法可信度頗高。
結論
法國人早期地圖中,將三貂角和宜蘭地區標記為Formosa,又將全台灣標記為Formosa或TAI-OUAN,至明鄭時期,鄭成功初到安平,聽說此地為「臺窩灣」與河洛語「ㄊㄞ ㄏㄛ 完」(即「殺光」)同音,以為不祥,乃改其名為「東都」(即明朝的東方臨時首都),傳到鄭經,改為「東寧」。明鄭敗亡後,清康熙二十三年(西元1684年)恢復其舊名,但用字改「臺員」為「臺灣」,沿用至今,由此可知「臺灣」一詞應與「先住民」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為什麼叫「臺灣」?
「臺灣」這個名詞的由來,說法有很多種,其中以跟原住民「臺窩灣」支族有關的說法,最合理,也最可信。
第一種說法:1624年荷蘭人來到台灣,在今天台南市安平附近(當時屬-鯤鯓島),建立市集,並開始築砲壘城堡,城堡的樣子像座高「臺」又臨海灣,可以停泊船隻,所以叫做「臺灣」。這種說法好像很有道理,其實一點道理都沒有。因為,荷蘭人沒有理由要用漢字「臺灣」來做稱呼,他們稱呼安平古堡叫「熱浪地牙」(zealandia)。是德語「海國之鄉」的意思。早在荷蘭人建城堡之前,就已使用多年。所以這種說法有穿鑿附會之嫌。
第二種說法:清末日據初期的臺灣人連橫(連戰的阿公),在他所著的「台灣通史」裡認為:「或曰台灣原名『埋冤』,為漳泉人所說。明代漳泉人入臺者,每為天氣所虐,故以『埋冤』名之。志慘也。以後以埋冤為不詳,乃改今名。」「或曰」,就是「有人這麼說」。有人說台灣是『埋冤』之地,所以就叫『埋冤』,因為『埋冤』不吉利,台語音近似「臺灣」,所以改以較文雅的「臺灣」稱呼。但,事實上,「臺灣」一詞,早在明朝中期就出現,而大量移民形成「埋冤」之地,卻在清領時代,所以此種說法並不正確。也想當然爾,卻缺乏充分證據。
第三種說法:日本人「幣原」博士所著「臺灣名稱論」中,認為應源自台南原住民西拉雅族「臺窩灣支族」。該族本來住在今安平的附近海邊,後因荷蘭入侵,該族內遷,移到內陸,因此,「臺灣」一詞由安平一帶擴散到內陸全島,成為全島的「代稱」。這種說法較為合理。
第四種說法:日本人安倍明義在所著《台灣地名研究》中認為。這種說法也有牽強之處。


 

駁「台灣不是獨立國家」的12種論述

駁「台灣不是獨立國家」的12種論述 | 即時新聞 | 20161215 | 蘋果日報 - https://goo.gl/QS3yoX
字級:最小字型預設最大字型
分享到 Facebook分享到 Plurk分享到 Twitter2016年12月15日08:20
范盛保/澳洲昆士蘭大學政治學暨國際關係博士、崑山科技大學副教務長
「川蔡」端上國際舞台後,持反面看法的人開始用「中國武力威脅」來嚇台灣人。只不過打個電話,中國就瘋了。問題點在於很多人不願意承認事實,如美國《波士頓環球報》專欄作家雅各比(Jeff Jocoby)以「有一中和一台,讓我們停止假裝(There is one China and one Taiwan. Let’s all stop pretending otherwise.)」為題之文章所闡述,國際上都在假仙嘛。許多人在國內外都常被中國人嗆聲,說:「台灣哪是個國家。」在台灣的認同議題上,我們一直是一個沒有共識的國家,連「是不是國家」都沒有共識。有一部分人認為掛著「中華民國旗幟、國號」的台灣不算是真正獨立的國家,一定要做某些事後才算真正獨立國家。筆者亦關心許多的年長者,或是跟隨的年輕人,有愛台灣的熱情,但卻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一種一定要「獨立建國」才算是「獨立國家」的意識型態。
1991年原屬蘇聯的烏克蘭舉行獨立公投,90.32%贊成烏克蘭獨立;2014年原屬烏克蘭的克里米亞舉行獨立公投,96.8%贊成克里米亞獨立。1999年原屬印尼的東帝汶舉行獨立公投,78.5%贊成東帝汶獨立。獨立,不就是這樣嗎?不是「獨立公投」,就是打一場「獨立戰爭」(美國跟英國打、越南跟法國打、印尼跟荷蘭打等)。釐清了獨立的定義,接著要問何謂國家?
最常被引用的是1933年簽訂的《蒙特維多公約(Montevideo Convention)》,這份公約的第一項條文聲明:「在國際法上的國家實體應該必須擁有以下條件:固定的人口;既定的國界;政府;與其他國家發展關係的能力」。其它政治哲人、學者講的一堆要素(國際承認啦、UN會員國啦等等),在後面會談。就法論法,我們先打個比方,何謂直系親屬?法有規定「己身所從出或從己身所出」。那試管嬰兒算不算直系卑親屬? 當然算呀! 但試管嬰兒不是「從己身所出」呀?他是「試管所從出」(啪,這種人給他打下去)。這告訴我們,形式不重要,法律意涵、法律實質才重要。當探討台灣是不是國家時,也是如此。請讀者們先這樣想像,台灣這個主體就是你的身體,你的身體就是台灣(要裸的還是穿衣服的?啪,這種人也給他打下去啦,波多姐姐看太多了)。其它加諸在你身上的國旗、國歌、國號等圖騰把他看成是風衣、雨衣或夾克等外在形式。好,台灣做為獨立國家的論述開始,以下這12種情形,都不影響台灣做為國家。
第1到3種是說要「改國號」、「改國旗」、「改國歌」之後,台灣才算國家。這三種事都應該要考慮,但不做也不影響台灣是獨立國家,做了也不叫「獨立建國」。中亞的哈薩克總統認為要更改國號,把「斯坦」去掉,因為蒙古的國名沒有「斯坦」,所以強大,哈薩克應該改名去掉「斯坦」,意思是「哈薩克人的土地」;中歐國家捷克共和國受不了又臭又長的正式國家名稱,希望大家改以Czechia稱呼他們;越南民主共和國(俗稱北越),在1976年跟南越統一後,改國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大家應該知道英國全名是「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王國」。所謂大不列顛是那個包含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的大島嶼。倘若,蘇格蘭獨立公投贊成獨立,「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王國」要不要改名? 扣掉了蘇格蘭的「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王國」其新國名有以下選項: 「聯合王國其他地區」(The rest of the UK),縮寫為rUK;「未來聯合王國」(Future UK)和「前聯合王國」(Former UK),縮寫都是fUK;另外還有一個叫「繼續聯合王國」(continuing UK),縮寫是cUK。
你覺得以上這些國家,改不改名有影響到國家的實質內涵嗎?台灣這個主體就是你的身體,你叫唐山、阿山、老三有影響嗎?
紐西蘭總理最近宣布,在三年內舉辦公投來決定,是否要改國旗,因為紐西蘭的國旗是殖民時代遺留下來的,但多方民調卻顯示一般大眾對改國旗一事顯得興趣缺缺,更換國旗並非社會共識,最後公投失敗。但你說,改不改國旗跟他做一個「獨立國家」有關嗎?台灣這個主體就是你的身體,現在用的國旗,有人把它當遮羞布,有人把它當袈裟;有人嫌它臭,有人把它當寶。有人不甩這面國旗,但我們還是要尊重跟這面國旗有感情的人。我們的大戰略是保護台灣這個主體(也就是你的身體),外面那件遮羞布或是袈裟,只是一個工具。當大家對於這個工具沒共識時,我們就要尊重他人對這塊布的感情。雖然,這是意識型態教育的結果,但硬要把他人的袈裟弄成是遮羞布,也是一種意識形態的霸凌。
土庫曼政府在2008年決定修改國歌,理由是國歌中多處提到了已故前總統。這也不影響土庫曼做為一個國家。我們的國歌當然是國民黨黨歌,用黨的力量凌駕在國家之上,老孫的三民主義當然是鬼扯蛋的說古,只是那八個字(三民主義、吾黨所宗)要怎麼改?還是曲也要改?這些都可以討論,但都不影響台灣做為獨立國家。
第四種說法是說,老孫、老蔣的靈魂不消失,就會影響台灣做為獨立國家。這兩位老兄,一個是跟台灣人沒關係的花心大蘿蔔,一個是殺台灣人的劊子手,卻分別被官方或是部分人尊稱為國父與蔣公。不過,要把這兩位歷史人物掃進歷史的垃圾桶,再用水泥控起來,只不過是還原歷史事實,並不影響台灣做為獨立國家。
第五種否定台灣為國家的說法是說台灣的領土不確定,獨立建國的主張就是要「確定台灣的領土」,因為中華民國的《憲法》規定,「中華民國的固有疆域,非經全體立法委員1/4提議,全體立委3/4出席,及出席委員3/4之決議,提出領土變更案,並於公告半年後,經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投票複決,有效同意票超過選舉人總額半數,不得變更之」。論者認為,因為中華民國領土不曾變更,所以還包含大陸,所以台灣不是獨立國家。
大法官許志雄曾說,《憲法》規定「領土為固有之疆域」,沒有意義,「若寫月球是我國領土,會有效力嗎?」你還真的把「固有疆域」這句話當真喔。固有疆域「理論上」有沒有想要包括外蒙古? 有呀!有通過變更疆域了沒?沒呀!外蒙古是不是獨立國家?是呀;固有疆域「理論上」有沒有包括南海十一段線?有呀! 是不是比中國的南海九段線還大?對呀!有通過變更疆域了沒?沒呀!來個國際仲裁法庭的判決就變了,有沒有經過立法院呀?沒呀!1999年12月9~10日,江澤民與俄羅斯政府簽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俄羅斯聯邦政府關於中俄國界線東西兩段的敘述議定書》。江澤民以法律條文將中俄世代相爭面積相當於100多個台灣的30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拱手讓給俄羅斯,有沒有經過台灣立法院來變更固有疆域呀?沒呀!(愛講固有疆域的人去管一下江澤民呀!)。
法理上的固有疆域有沒有包括釣魚台?其實沒ㄟ(1970年以前中華民國地圖疆域從不包括釣魚台)!有通過變更「增加」疆域了沒?沒呀!怎麼馬英九這些人常常在吵釣魚台?法理上的固有疆域有沒有包括台灣?其實沒ㄟ(1936年55憲草所規範的疆域不包括台灣,1946年通過實施的《憲法》其主張固有疆域沿用至今,但通過《憲法》的當時,台灣是日本的領土,不是固有疆域喔)!有通過變更「增加」疆域了沒?沒呀!怎麼現在中華民國政府還賴在台灣?
你如果把《憲法》裡面的用語當聖經,你就會陷入精神分裂。你還相信以前那些御用學者講的,中華民國主權及於中國大陸、治權止於台灣?幾百年來哪個政治哲學家、哪個國際法學者說過主權跟治權是分開的?這些完全不在國際政治領域出現的理論,是老李時代的學者搞的,你把它當真喔!!在台灣還有像馬英九、洪秀柱這種狂人主張「中華民國主權、領土及於中國大陸」,或是有人主張「一中憲法」,但我們是正常人,又何必因為他人(老馬、小夫、小夫媽)這樣講而讓自己也陷入瘋狂呢?
第六種主張台灣不是獨立國家的說法是說台灣要自立新憲法的,才是獨立國家。我們都同意,這部《憲法》早已不合時宜。但如果堪用,何必急在一時。六法全書裡面的「五法」趕快修一修以符合現今世界潮流比較重要。制憲、修憲談何容易?《憲法》是台灣的根本大法,台灣這個主體就像是你的身體,你信啥律法? 舊約?新約?可蘭經?佛法?道法?不會影響你當人。制憲、修憲跟是不是當獨立國家沒有全然的關係。
第七種主張台灣不是獨立國家的說法是說要「推翻中華民國體制」之後才算是國家。這是中了孫中山的毒。老孫說「革命民權」,人民的權力是由革命而來。實際上民權早已進步到2.0,人民的權力是由選舉而來,把老孫的「革命民權」留在100年以前吧。你再講「革命民權」,根本是在鼓勵喜好暴力犯罪的宋楚瑜(說過衝進總統府殺陳水扁)、屈肇康(鼓吹刺扁)以及馬英九(說過「子彈已經上膛」......陳總統會死得很難看)等人。
我還是百思不解一定要「推翻中華民國體制」才算是一個「獨立國家」。日本統治台灣時,台灣人叫日本為內地。當時總公司在日本,台灣有個分公司叫總督府,你講「推翻日本統治」、「推翻日本體制」,我同意這叫做「獨立建國」,把日本人趕回去,讓分公司自己管自己。但你要推翻什麼「中華民國體制」?特別是當他的總公司跟分公司都在台灣,你要推翻啥?是他的國號、國旗、國歌、領土主張、憲政體制、老孫老蔣?如果說前述第一種到第六種個別的主張都不能否定台灣的國家地位,那這第七種論述,尚未「推翻中華民國體制」(其實是1到6的總成),又怎能否定台灣國家地位?我同意有個「幽魂」環繞在台灣上空,影響台灣成為正常國家,這個幽魂不是小倩,是「中華民國幽魂」,但也不要被這「幽魂」嚇到,用聖嚴法師的話,面對它(中華民國幽魂)、接受它(中華民國幽魂)、處理它(中華民國幽魂)、放下它(中華民國幽魂),我們來慢慢處理它嘛,再把它放一邊嘛。
第八種主張台灣不是獨立國家的說法是說,「宣布獨立可以讓全世界知道台灣人 有作為國家的意願,向國際表達我們是一個國家,宣布獨立就可以名正言順成一個國家」。其實不盡然,請再看一下獨立國家的要素:「固定的人口、既定的國界、政府、與其他國家發展關係的能力」。國家的成立從來沒有「宣布獨立」這個要件。你出生時,有可能是醫生宣佈出生、也有可能是助產士、接生婆宣布;你有可能出生在醫院、出生在家裡、出生在公車、火車、高鐵,你也叫出生。難道一定要在醫院由醫師宣布才叫出生嗎?國家也是一樣,他誕生的方式很多,古老的帝國「不曾宣布獨立」;德國、義大利是「統一」成為民族國家。「宣布獨立」只是其中一種形式,但對台灣而言卻是最不需要方式。
你要知道隔壁的共匪三不五時說「反對台獨」(最近還硬拉台商一起講)、說你台灣「宣布獨立」,我就打你,你台灣何必要「宣布獨立」「欠打」咧?你跟他鬥的方法很多呀,總統可以三不五時講「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講「台灣跟鄰居國家間互相尊重主權」,但總統不必笨到說「我今天宣布台灣獨立」。更進一步說,台灣自1895年始已經法理獨立於清國、中國至今122年了,用這個來向世界論述台灣沒有獨立問題,不是很有說服力嗎?122年ㄟ,比你阿祖還老!!!
各位不妨去看看所有國家的獨立宣言是怎麼寫的,都是先把殖民母國痛罵一頓,但也有少數像芬蘭怕激怒俄羅斯而稱讚他好話以確保獨立地位,總之,有母國才有「宣布獨立」的必要。話又說回來,當台灣有一群拉低台灣人平均智商的政大選舉研究中心或是各媒體,整天問你「支不支持獨立呀」、「支不支持統一呀」、「支不支持未來獨立呀」、「支不支持未來統一呀」,我又頓悟了,這一切的誤會都是他們的錯。不過,主張台灣要「宣布獨立讓全世界知道台灣有作為國家的意願」的人,不妨考慮一下我的建議。各位知道在公元前十世紀,猶太人建立起一個古老的國家,就叫以色列(Israel)。在1948年,猶太人宣告 Israel 正式「復國」。我們可以遍地開花的說要「復國」,復「大肚王國」、復朱一貴的「大明」、復「台灣民主國」。隱含的意思就是,台灣有「古國」,論梯次,「中華民國」這個流亡政府還要排在後面哩。
第九個論點說台灣不是國家的,最喜歡引用台灣僅被「極少數的國家承認」,或是說這「極少數的國家是跟中華民國建交、承認中華民國」,不是承認台灣。先說後者,不管是承認誰(中華民國或是台灣),1971年以前的主體是代表中國,但近40年其主體是台灣,大家也心知肚明啦。而邦交國數是值得好好解釋的。
很多的學者很喜歡誇大「承認」的效力,說要有一定數量的國家承認你才是國家。國家四要件是「人民、領土、政府、與其他國家交往的能力」,這是法律要件,你這個國家被不被人家承認、人家要不要承認你、人家爽不爽承認你,那是政治因素、是心理因素、是奇摩子因素。你叫阿拉伯國家去承認以色列是個國家,他肯定被阿拉打屁股;你叫烏克蘭去承認克里米亞是個國家,烏克蘭人肯定集體自殺。
國際上現存有限承認國家的國名(邦交國數)如下: 一、索馬利蘭共和國(0)、二、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1)、三、頓內次克人民共和國(2)、四、盧干斯克人民共和國(2)、五、聶斯特河沿岸摩爾達維亞共和國(3)、六、納哥諾卡拉巴克共和國(3)、七、阿布哈茲共和國(8)、8. 南奧塞提亞共和國(10)、9. 中華民國(22)、10. 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46)。編號9的中華民國有22個邦交國數,其實跟編號1-8這些有限承認的國家其邦交國數0到10的意義是沒差啦,還狂輸編號10的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一半(我慚愧,沒聽過此國家)。
就法論法,一群國家承認A國為國家,但另一群國家不承認A國為國家,如果國家的身分是因為被承認而存在,這時A國同時有兩種身份,「國家」與「非國家」,這叫做「international law chaos」(國際法的混亂)。你說要多少國家數承認才算數?哪一個法律條文有跟你規定要多少?沒有嘛!一些裝懂的專家老是跟你說要有一定數量國家的承認才是國家,你只要問他,「多少」?你看看剛剛那些括號的數字,編號1到編號10,有限承認的國家數字是0、1、2、3、8、10、22、46,你叫那些專家挑個數字吧,是多少才算呀?多少嘛?回答我呀?數到三,回答! 1、2、3,多少? 答不出來啦。國際法上所謂要人家承認,是要承認是否有「與其他國家交往的能力」。馬英九執政時,是「只有與中國交往能力」,還被人家當小弟呼之來揮之去,無能到極點。你說台灣無「與其他國家交往的能力」? 當然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有174個邦交國,台灣有22個邦交國(你要說中華民國也可以啦,畢竟是跟中華民國這個幽魂簽約的),兩者總數差不多是全世界國家數。這是零和遊戲,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不會跟台灣建交。所以我說,這是奇摩子因素、政治因素而已啦。
順便一提,科索沃共和國有110個邦交國,巴勒斯坦國有136個邦交國、以色列國有164個邦交國,萬那杜有65個邦交國。很多小國沒那麼多經費搞外交,像斐濟,在其國境內大使館約20個,其他100多個設在紐約,擺明共用嘛。台灣不是因為沒有國家人格而不被承認,假設今天彗星撞中國、三峽大壩垮了、中國崩潰了、消失了,其它國家會不會承認我們?肯定會嘛。所以,台灣不被承認,是中國在搗蛋嘛。如果有天,台灣邦交國是0,怎麼辦?0跟10 跟22 沒差多少啦,用聖嚴法師的話,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我無解,大家再想想吧!
第十種說台灣不是國家的論點,是認為「如果你是國家怎麼不能加入聯合國」? 「如果你不能加入聯合國你就不是國家」。各位還記得前一陣子文化總會的事情嗎? 理論上,文化總會會長應該由總統擔綱,但政黨輪替後,劉兆玄們把持著不放,突然有600多個會員要加入,文化總會卻一直流會,擺明了不給他們加入,這是一種技術性的阻擾。聯合國的《憲章》規定,「凡愛好和平的國家,接受《聯合國憲章》所載義務,經本組織認為確能履行這些義務,都可以成為聯合國會員國」。你說台灣愛好和平嗎?是國家嗎?接不接受他的義務?有沒有能力履行義務? 這些都不是問題,問題是申請加入聯合國的國家,需經安理會推薦,再由大會決定。程序是這樣,我們國家要向秘書長提交申請書,再弄一個申明說我接受你講的義務,接下來安理會審議申請,15個理事要有9個投票贊成,而且常任理事國(美、英、法、俄、中)沒有任何一個投反對票才能通過接納新會員的建議,接著大會審議需要3分之2會員國投贊成票。你想,常任理事國的中國會同意嗎?
台灣不能加入聯合國,並不是因為欠缺「國家人格」,而是因為在「程序上」被阻擾。就像那600多個會員要加入文化總會被阻擾一樣,程序問題而已嘛。在可見的未來,台灣無法加入聯合國,你家的小孩也不去必去打伊斯蘭國,但重要的是台灣人一定要有憂患意識,沒辦法,誰叫你是惡靈古堡的鄰居。至於說是要「重返聯合國」還是「加入聯合國」,且聽我說。
1971年時,兩個代表團同時出現在大會上,各自宣稱自己代表那一整個中國,此取決於聯合國大會去決定要讓哪一個代表團來代表中國。大會可以決定讓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離開會場,如同大會在1971年以前所做的每一次的決議;大會亦可以決定讓兩個代表團入座,但是大會決定讓蔣介石的代表離開會場,讓中共的代表入座。此決議案焦點純粹是一種「代表權」的替換(坐位的大吹啦,蔣介石被吹走,毛澤東被吹進來坐,坐在蔣介石的位置),並非是有新會員國加入讓聯合國會員國增加一席,也不是有舊會員國被逐出而讓聯合國會員國席次減少一席,更不是台灣被逐出聯合國。瞭解這個原委後就應當知悉在聯合國裡「並無空一座位」等著「中華民國政府」「重返」聯合國(全世界只有印尼重返聯合國一次啦,他離家時位置空著,一年後重返時屁股對準直接坐下),中華民國當然也不能再用中華民國這個名字「重新加入」在《聯合國憲章》第110條裏早已出現的「中華民國」(會有美國、法國、英國、俄國重新加入聯合國嗎?),而不曾入聯的台灣更不會有「重返」聯合國的神話。那剩下啥? 唯一選項,「加入聯合國」。會不會成功? 不會。要不要做? 當然要。而且要天天做。
第十一種說台灣不是國家的,是「台灣民政府」的論述,他們說台灣是被軍事佔領,以後會歸給美國。有看新聞的人都應該知道,他們跟馬英九一樣最近都要跑法院了。以前人家說「愛國主義是無賴的最後避難所」,「台灣民政府」的主張,只是利用人們愛台灣的心,要求付出金錢來給他們享受。1850年代的美國曾經有建議要買下台灣、佔領台灣,但是美國那個時候因為農奴問題,實在是太忙了, 並沒有拿下台灣。別再跟台灣民政府一樣一直想要做人家的跟班,做自己台灣的主人吧。
最後一個論點說台灣不是國家的主張最喜歡問,國慶日哪天呀? 何年何月何日獨立建國呀?10月10日?那是中華民國推翻滿清,跟台灣沒關係,所以台灣不是獨立國家嘛。請你聽我這樣說,國慶日不等於獨立日,獨立日只有一天,但國慶日可以廣設。前次收到韓國大使館10月國慶日酒會邀請函(去跟大使演講一次,他就記得要寄邀請卡哩!),韓國其實還有另外2個國慶日,都與脫離日本有關;斯洛伐克有3個國慶日,分別是獨立的、起義反抗納粹的跟施行《憲法》的日子;阿根廷有2個國慶日,分別是5月革命日跟7月獨立日;孟加拉有2個國慶日,分別是獨立日與勝利日;貝里斯有2個國慶日,從西班牙獨立1次,從英國獨立1次;布吉納法索有2個國慶日,改國名1次,獨立1次;多明尼克有2個國慶日,從海地獨立1次,從西班牙獨立1次;希臘有2個國慶日,從鄂圖曼帝國獨立1次,拒絕義大利最後通牒1次;立陶宛有2個國慶日,分別是獨立日1個,1253年古老王國建立時也是1個;匈牙利有3個國慶日,印度有2個國慶日,馬爾他有5個國慶日。
那台灣有獨立紀念日嗎?請看前述第八種論證,或是「台灣的總統」還有必要去「宣布獨立嗎」一文。國家的成立不是都由獨立而來,但尊重過去歷史,我們可以再創幾個記憶國慶日。
除了10月10日官方規定的國慶日外,哪幾個日子可以考慮為獨立日或國慶日? 依時序來看,第一是台灣法理上從清國獨立出去的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訂日,紀念這個122年前的日子似乎有其歷史意義。第二是聯合國大會1971年10月25日在第26屆聯合國大會的第2758號決議,「關於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組織中的合法權利問題」,這一天,「中華民國」在「國際上」正式壽終正寢,他從此不代表中國。第三個日子是1991年經國民大會決議及時任總統李登輝公告並於同年5月1日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之時。本來是要「全國總動員戡平叛亂」,當日以後不動員、不勘亂,就是承認中國合法權,雖然晚了國際20年,但「中華民國」在「國內裏」已經完全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政府已將國家領土範圍限定於台、澎、金、馬,正副總統與國會議員也僅由台灣選出,並也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性。第四個日子是由時任總統李登輝在台北時間1999年7月9日下午接受德國之聲錄影專訪時提出兩國論,台灣和中國大陸的關係早就已經是「國家與國家」,或「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而非「一合法政府、一叛亂團體」,或「一中央政府、一地方政府」的內部關係。
那「中華民國」是國家嗎?蔡總統打給川普後,你有聽到任何美國媒體討論「中華民國」嗎? 最多的形容是說「蔣介石輸了跑來台灣」,「中華民國」這四個字早已被水泥控起來,沒人講ㄟ,新聞偶爾講一下說台灣國號叫「中華民國」,但,都在討論「台灣」。再度說明,中華民國那個國號的形式不重要,實質意義的台灣才是討論主題。
不過,國際媒體老是有一個盲點,跟政大選舉研究中心一樣,喜歡講,「台灣尋求獨立」,「從中國獨立出去」。我想,我們內部自己人要先講好,台派要團結一起,當我們首要戰略目標是要確保台灣國家的存在時,你必須尊重喜歡「中華民國」袈裟的人。我們如果想扭轉國際媒體這種聲音,在任何情況與媒體接觸時,所傳遞的訊息就不是「台灣要尋求獨立」,而是我們要國際正視「台灣國家」、「一中一台」的存在。我必須稱讚呂前副總統所推的「台灣中立國」最有戰略高度。如果有一天,國際媒體報導,「為避免與美國與中國衝突,台灣很有責任的推動中立國」。這時,我們的國格是比「國家身分」更上一層,從「國家」邁向「中立國」。別先說不可能,大家想想,結合共識,為台灣找出路


 

1948~49年,美國考慮將臺灣改交由聯合國託管 | 台灣回憶探險團 - https://goo.gl/YLRBha

1948~49年,美國考慮將臺灣改交由聯合國託管

2017-02-21_22_35_38-000035382221350238

1945二戰結束後,日本戰敗,日治下的臺灣由盟軍委請蔣介石派員前來暫時軍事託管。在惡劣統治下一年後(1947)爆發二二八事件,臺灣人遭到軍隊無情屠殺鎮壓。1948年,中共逐漸在國共內戰中取得優勢,美方於是開始考慮改承認中共,但為了避免臺灣落入中共手中影響美國遠東戰略防線,因此打算將臺灣改委任聯合國託管,亦有鼓動臺灣獨立的意圖。蔣介石方面取得情資後,電請駐日本軍事代表團團長朱世明與麥克阿瑟溝通「聞盟軍總部有意將臺灣移交盟國或轉由聯合國暫管…..臺灣可能成為中國反共之新政治希望,甚盼美國政府勿承認中共政權協助中國反共」「…臺灣迄無共黨力量之滲入」(奇怪,現在不是說228是共黨幹的嗎)。(如圖:國史館典藏號:002-060100-00253-020,蔣中正總統文物)
1949年,在內戰中全面潰敗的國府軍及大量難民,竟直接湧入尚待議約確認歸屬暫被軍事託管中的臺灣,之後就賴著不走。1950年韓戰爆發,世界局勢疋變,美方轉為支持逃來臺灣的國民黨勢力,在美援挹注下得以苟延殘喘,逐漸演變為今日的局面。

看到這裡,請問你還會認為「要不是國民黨保衛臺灣,臺灣早就被中共佔領了」?
每一個臺灣人都必須了解,這一切的苦難,是誰帶來的。那些人明明都知道真相,卻一直欺騙所有人。
甚至直到今日,他們還一直要你感恩,宣稱他們沒有來我們就完了。

#自己的命運自己了解

《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陳翠蓮著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708298595499

延伸閱讀:
要不是國民黨保衛臺灣,臺灣早就被中共佔領了?
https://goo.gl/NSUPmX
破解二戰後黃金傳說神話
https://goo.gl/lRgx7H
林炳炎《保衛大臺灣的美援》
http://goo.gl/Z7zQBB


林艾德:「台灣是華人民主典範」這也要重新去殖民哦!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一些受到台灣生養的台灣人,老是覺得自己跟中華民族密不可分,以擁有千絲萬縷關係為榮。以語言為例,號稱華語一員的「台灣國語」,取自於北京官話;媽祖及關公信仰皆源自於中國漢族;在血緣上,亦有人認為現在的台灣族群,係出自漢人唐山過台灣,一脈相承傳衍帶來。事實上,這是漢民族思維的中華文化保衛戰圈套;一些台灣人卻對此信以為真,奉為圭臬。以英語系國家為例,紐西蘭、澳洲、加拿大、美國多數皆源自大英盎格魯薩克遜民族,然而在英語發音,以及族群融合元素與發展,又各自有所不同;所以這些以白人為構成主體民族,各自分道揚鑣,形塑出各自不同的文化與國度。準此,台灣人應以自己獨特,立基於土地所發展出來的文化為榮,不必認為必須依附「中華文化」來求取驕傲感。
皮格子樂團主唱、獨立建國運動倡議者林艾德12月16日,在臉書PO文,直探那些「台灣人中國心」者的要害之處指出,看到一些「台灣保留了繁體字的書寫美感」、「台灣是華人民主的典範」,或是「台語保留了古漢語的和諧音韻」之類的"稱讚"都不太舒服,就好像有人跟你告白時,說的卻是:「我喜歡你,因為你好像我前男友。」
拜託,那不是(真正)喜歡我,你喜歡的是前男友啊啊啊。
好,冷靜來說,喜歡前男友沒什麼不好,你就回去找前男友;不要因為我會幫你付醫藥費就留在我身邊找前男友的影子。就像有人喜歡的根本不是台灣,只是在台灣身上找幻想裡美麗中國的影子一樣,他們為繁體字的美感動,因為那是中國傳統文化之美;(當我們)為民主感到驕傲(之際),因為那表示Chinese(而非Taiwanese台灣人)也能民主;喜歡台語,因為台語吟唱古詩更動人,畢竟他們覺得那是中國閩南語,比滿大人話(Mandarin)更接近古漢語。
換個方式想,如果中國民主了、如果中國也用繁體字了、如果中國也跟我們說一樣口音了呢?那是不是台灣就成為世界強權中國的一部分也沒關係了呢?讓你以「台灣人」(為)傲的(元素)究竟是什麼?
(林艾德臉書原文補充:那個箭頭是解殖、是建立新國家,而不是變成的意思,中華民國不管變成什麼樣子,都不會是我的國家)
我們都是被中國文化之美強暴的一代,自幼讀著國立編譯館給我們的垃圾,彷彿台灣沒有自己的文化,僅能以作為「中國脈絡裡獨特的一環」而驕傲;如果只是把台灣當成中國文化的延伸,那就像談新戀情時找的卻是「前任替身」;一旦前任者變得更好,重新回到妳身邊時;或當台灣在中國脈絡中的特殊性消失時,台灣的天然獨(認同)就難以自保。
林艾德質疑,目前仍受中華民國荼毒的多數人,會不會如同那些「華國」(註:即代指中華民國)權貴一樣?「少年反共晚年投共」,畢竟良禽擇木,當你被教育成「獨尊中華文化」,(那麼)投奔甚至投降中國自然是大中華文化圈中的選項之一。
林艾德強調,台獨不能獨尊華語,台獨(也)不是換個國旗國號憲法就正常化了;而是要建立一個族群平等的新國家,而族群平等必要解除中華文化殖民、讓華文化和其他本土文化一樣成為台灣文化的一支,互相尊重對方的獨特性,而不是現在這種,客、原、台罵來罵去,卻全部放任中華文化(來)"融合"我們的假平等。
林艾德說,解殖就是這樣一個的簡單概念,它不是某群人或某個黨的神主牌,而是每個追求群族平等的建國志士(之)共同目標。(若非)透過「解殖式」建國,只會得到中華民國第二共和;不會有真正彼此尊重的新國家,不要再活在華國族群融合的神話裡,大家心知肚明,華國哪有什麼融合,從來都只有中華文化在侵併別人,根本沒有尊重,更不要談什麼融合。我們不需要融合中華文化才能驕傲,我們大可以為自己的文化驕傲,我們不是什麼在華人世界比較之下最好的Chinese,我們就是Taiwanese,獨一無二的。


台灣需要一部愛國法案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本以為穿著舊中國《憲法》大衣的新政府,粉墨登場,初試啼音,期待表現,雖不必然,如公雞一啼,天下大白,但是再不濟事,至少也會驚醒部分裝睡的人民。沒想到,一年啼叫到年尾,聲音卡來卡去,天還黑,聲已歇,實在令人扼腕。本想這整年,春暖乍寒,就此將過,沒料到,卻冒出來一場「四少造反捉放諜」大戲,變成2017年底壓軸,此戲也暴露出:不忍脫下舊中國《憲法》大衣的政府,在面對敵友共同體的老共,捉襟見肘的兩難處境。
台灣遭受中華民國舊《憲法》捆綁,是台灣無法成為正常國家的主因,但是,寄望民進黨突破僵局,恐怕力有未逮,甚至還需要漫長時間等候。因此,坐等年輕人,在國家認同問題上,逐漸迷失,或者被老共宣傳大中國崛起的思想吸納,甚至做出進一步傷害台灣的舉措,由舊《憲法》延伸出來的荒腔走板事件,一再發生。
你只能說,像王炳忠這樣的年輕人,既可憐,又可恨,他們踏在自由土地上,大聲呼喊民主人權,在中國,卻只能裝啞巴,向反人權的獨裁者屈膝磕頭,以促統反獨,向獨裁者交心,而且企圖把2,300萬人,一起帶進不自由,且無人權的國度,這是瘋狂?還是錯亂?我只能無語。台灣在無法立即制定新憲情況下,想要防止更多的王炳忠出現,台灣國會需要一部愛國法案,凝聚所有人民對台灣的愛,防止這塊土地被中國吞沒。
最近,演很大的新黨;劇目:「四小造反捉放諜」,成為媒體焦點,新黨古稱「新國民黨」,但是,在脫離國民黨之前,還只是被稱為老警總管轄的一批「極右疾風集團」,打著捍衛中華民國,反共反獨口號,搖著青天白日旗,奔走街巷,專門暴力對付黨外人士和美麗島雜誌社,民間慣稱:此集團為特務走狗。沒想到,今天會發生特務走狗被特務辦了的怪事,劇情內幕半真半假,我們這種內行人,都看得雲中霧裡,灰傻傻。
過去,80年代,只要有黨外聚會場所,就可以看到這一批以李勝峰為首的鬧場份子,狀似紅小兵,只差頸子上沒綁上紅巾,我還記得:當年,李勝峰華髮盛茂,年輕瀟灑,如今頭已禿,黃旗改,啊!真是歲月不饒人啊!
小蔣死去後,李登輝在國民黨眾多長老虎視耽耽之下,靠著老宋危急之中,溫情送暖,終於鬥倒蔣宋美齡,成為黨主席,引起「疾風集團」不滿,這批極右憤青,決定離開國民黨,自立門戶,所以自稱是「新國民黨」,其實是跟不上時代變遷的舊政黨。
新黨自立門戶後,也曾風光一時,可惜好景不長,在老宋親民黨打著正藍旗出現後,這支極右鑲黃旗,被排擠到邊緣站隊,逐漸變成只有不到2 %支持率的小黨,現在看著四個無知小孩,被訊問後,還喊著打倒日奴漢奸口號,不敢捍衛中華民國,也不敢打倒老共,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如今,同樣的陳年舊戲,最近再次搬上戲台,主角變成柱柱姐和敦義哥,如同李登輝對戰宋美齡,結局雷同,親近新黨的柱柱姐,不敵國民黨本土敦義哥,於是,該出走的還是出走,回到中國老共懷抱,藉以排遣愁緒,趁機東山再起,因為地球是圓的,向右走到黑的人,一定會與向左走到黑的人相遇。
此黨,過去澎湃激昂,痛罵老共的經典語句畫面,人民記憶猶新,中國國台辦不可能不知道,只是清算時間沒到而已,或許有一天,台灣真的在這四個小孩努力內應下,被老共拿下,先被批鬥的一群人,肯定就是這一群所謂「呼群保義」的新黨四小們。所以,真的要奉勸年輕人,加入政黨之前,不能不謹慎,雖然台灣是民主社會,入黨隨人,但是,臉上貼上政黨符碼,等於是個人意識思想表白,不是嗎?
話說從頭,許多台灣人以為,戰後台灣已經得到自由,其實並非如此。1945年起,台灣只是被中國另一股軍事力量占領統治著,這股舊中國勢力,帶來一部舊《憲法》,捆綁台灣至今,即便2000年,政黨輪替一次,舊《憲法》依舊控制台灣。
甚至到現在,台灣還是被這部歷經7次修憲的舊《憲法》掌控,以致於造成台灣和中國,敵友難分的現象,公然主張台灣應被中國併吞者,法律上是正確的,這是全球唯一的奇觀,而且,中國還毫不避諱,干涉台灣內政,還自稱是台灣內部促統力量的後盾,這個國家還向全世界大聲說:只要台灣人不接受和平併吞,就要以武力併吞台灣,這是已經觸犯《國際法》的預備戰爭罪。
台灣被錯亂的《憲法》捆綁,以致於變成一個錯亂國家,連帶的使惡鄰居中國,也被瘋病傳染,兩國一起大跳探戈,舞步變的很不正常,於是,這兩個不正常國度。在2017年尾,合演的這齣抓放諜劇碼,堪稱今年度最爆笑黑色悲劇。話說,前不久,一位台灣公民李明哲,在台灣發表民主自由,多黨政治理念,到中國卻被老共抓走後,判了5年監禁,罪名是「顛覆國家」,老共對舉世滔滔的人權呼喊,冷漠以對,當時,台灣的新黨四小們,不斷在網路嘲笑李明哲活該,只差點放鞭炮慶祝。
現在,新黨四小,被懷疑涉及《國安法》,接受調查,抓捕台灣公民的老共當局,卻一反常態,緊張起來,呼喊起「保障人權」,還動員紅色媒體和中國人民拿紙板一起喊,差一點到聯合國控訴,實在讓人越看越不懂。老共國台辦,急著要台灣政府趕快放了四位小將,正好說明了此地無銀三百兩,請問:這四位小將,是否已經加入共產黨?何勞貴國如此關心,這問題,恐怕老共心裡最清楚,更不用說,這四位小將,藉著這齣司法事件,把自己打扮成「政治受害者」,還沒銬手銬,也還沒判刑,而是免保請回,就哭哭啼啼,一副要成為烈士的樣子,這場面實在太搞笑了。
我不明白,這幾位年輕人,是為何加入新黨,如果,誠如炳忠先生所言:從父親起,就一脈相承,熱愛當中國人,厭倦山寨中國,那麼拋棄台灣護照,回到中國,加入共產黨,才是光大門楣正途,沒準還可以撈個人大代表幹幹,難道這四小將還不如女子盧麗安的勇氣?還是想要繼續留在台灣,充當老共抓耙子?等到戰爭時,做內應嗎?好搶下更大的功勞。
我只能奉勸一句話:四小們,千萬不要走不知路,以你們四小將家庭背景來看,一個出身搞宮廟迷信家庭,三個來自中產家庭,全部是黑五類,就算可以加入8千萬共產黨員行列,上無太子幫可拉拔,下沒工農革命戰功,想要在中國出頭天,比登天還難。貴黨主席還是賣特權菸起家的醫師富豪,用菸品毒害中國,以為和習大王握了手,就拿到免死金牌,實在想太多。真的有那麼一天,台灣回歸中國,鑲黃旗一樣等著被清算,回去讀一些新疆西藏的書吧,看一看:藏疆兩地非老共族類,也非低端人口,在中國,是如何被老共排斥迫害的下場。
這場大戲演到這裡,尚未落幕,如果,新黨四小將演出頭了,一但被捧成為當紅小生,最受傷的就是國民黨,敦義哥哥會聽紅色傳聲筒號令,持續呼喊「綠色恐怖」,持續挺新黨嗎?主席哥哥想一想:這件事弄錯了,下場恐怕會很嚴重。
談到加入政黨這鳥事,我和這四小將一樣,曾經年輕過,充滿愛國熱情,也曾經加入國民黨,但是,入黨動機,和這四位小將,相差很大,我還很清楚記憶,加入老國民黨那一天,是在高中一年級,那時代是所謂殺朱拔毛,充滿激情的年代,那天下著雨,軍訓操練移到室內,有一位教官上課時,眉頭深鎖,說了一句話:老共已經喊出打算血洗台灣口號,有一天,老共入侵台灣時,第一位要殺的,就是國民黨黨員,諸位在坐同學們,怕死的人,就不要來參加。
現在想起來,這位教官是最厲害的心戰直銷高手,我當時,血氣方剛,一聽之下,捲起袖子,衝到教官前面說:「怕死的不要來,教官,我現在就加入國民黨」,幾位同學,也跟在我後面,表態加入,而且一個比一個還激動,場面感人,我就這樣成為國民黨黨員。
現在想起來,當年真的是罪人,當時,一個月黨費是5塊,算是大錢了,我交了一年多,每月開小組會議,有時候,還要寫心得報告,搞搞罵老共的海報,很忙的,上了高三,有一次,我問上級領導教官,是否應該給黨員們公布一下黨費開銷明細表?想不到這句話,卻引起教官不高興。
我心裡想:我跑第一,有一天戰爭爆發,就只為等著被老共砍頭,才加入了黨,沒想到這個黨,連一個帳都不會算,心裡悶啊。後來,就藉著考試太多,不去開會了,慢慢也被當作失聯黨員了,上了大學,校園黨部要我開會,也被我拒絕,從此就當個無黨遊民了。
一位愛沙尼亞的朋友,聽說台灣第五縱隊密布,不只一次來函,對台灣未來表示憂心,他說: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像台灣,如此愛好和平,卻被暴力脅迫,聽到此話,我也感到不勝戚戚。這位朋友是在1990年,我採訪波海三小國獨立運動時認識,這三個國家,是抵抗俄羅斯的命運共同體,1939年,蘇德秘密簽署互不侵犯條約,蘇聯趁機併吞三小國。
50年後,蘇聯崩解,三小國也趁機脫離蘇聯掌控,成為獨立國家,但是,因為距離俄羅斯太近,俄羅斯又充滿野心,因此三小國在新《憲法》之下,把防止俄羅斯再度併吞,作為重大國策,先去俄羅斯化,再去共產黨化,宣布老共為非法政黨,在這個國策之下,實施愛國法律,或稱為新的歸化政策,以語言和民族主權,作為決定1940 年之後,才移民到三小國的俄羅斯人家庭,是否可以成為公民。
三小國在被併吞的50年中,俄語是唯一官方語言,但是獨立後,三小國的各自語言,變成國語,說俄羅斯語遭受排斥。2002年,普亭曾向歐盟抗議三小國排斥俄語人口,種族歧視,但是,歐盟安全委員會調查後認定:三小國為保衛自己國家,制定的國語政策,合乎主權語言規定,沒有不法。
三小國用這樣的政策,檢驗所有國民的愛國心,要求俄語人口,融入現居的自己國家,然後熱愛自己的國家,絕對不容許有那種既是愛莎尼亞人,也是俄國人的模糊空間,如果不願意學習本地語言的俄語人口,將只能拿到居民證,若有頑劣分子,甚至可以依法驅離國境。
看看三小國,為了愛國的強勢做法,台灣人民和民進黨不感覺汗顏嗎?自己高興在中國泥漿打滾,有一天被併吞,還有甚麼話說?說真的,台灣被中國併吞的危險處境,難道不會比三小國還嚴重嗎?即使是美國這樣的民主國家,911之後,也有新的愛國法案,藉以排斥恐怖份子和敵意國家,二戰前,美國政府擔心日裔美國人,會背叛美國,把日裔人口,關押在加州沙漠集中營,等到戰爭結束後才釋放,美國傳統上認為共產黨是敵人,在美國組織共產黨是犯法的,這些都是現在進行式。
試問:老共統治的中國和台灣關係,真的好到可以同穿一條褲子嗎?愛國其實很單純,唯一就是不能模模糊糊,哪裡像台灣這種亂七八糟《憲法》,國家根本大法,白紙黑字,公開出賣自己的國家,這種《憲法》本子,拿來擦屁股太硬,貼牆壁太軟,真的無路用,明文規定:希望敵人快來併吞,還可以講得義正辭嚴,真的有夠扯蛋。
期待中國和台灣成為一個國家,是四小將的信念也好,被老特務洗腦也罷,更重要是:不能以此信念強制別人,用傷害無辜者達到目標,如果你真愛台灣,那麼回去面告習大王,請老共回到民主自由人權道路上,一起相伴而行,就是國家統一了,不必浪費一顆子彈,如果你們急著珍愛中國,也請回去,機票錢我出,而且在機場拉紅布條,熱烈歡送。

台灣是中美解決國際爭端的棋子?籌碼?(邱智淵)
newtalk.tw查看原始檔
針對4月將召開的「川習會」,行政院陸委會主委張小月上週表示,美國跟中國間將會觸及台灣問題;我方事前已透過相關管道提醒美國注意,跟中國交往不能犧牲台灣利益,不能把台灣作為籌碼或棋子。政府的預警態度正說明了中美的「新型大國關係」仍處於未定詭譎之局,也說明了兩岸關係正處於波濤洶湧之時。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台灣在中美台三角關係間屬於弱勢,所以,台灣是中美棋局中的過河棋子?還是中美博弈中的賭注籌碼?是我們無法迴避的國際現實,這個攸關我國國家利益的兩強過招就是我們今年必須很關注的國際議題。
然而,台灣是不是國際強權的棋子?是不是籌碼?並非始於今日,如果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看,就注定了台灣處於海權與陸權相爭利的交集點,而成為各路強權擺弄的對象。自16世紀中葉,葡萄牙水手一聲「Ilha Formosa!」把台灣帶進了世界史的框架後,台灣就受到青睞成為列強在東亞發展的立基點。這當然是根源於台灣所在的地理位置。台灣正處於東北亞與東南亞的交匯點,也是陸權國家要進入太平洋,海權國家要進入亞洲大陸的極佳據點,加上台灣海峽這個優良水道,提供了東西南北之間便利的交通運輸。再者台灣島的大小適中,有作為生產加工,倉儲轉運的幅員與縱深,因此航海時代興起後台灣就一直成為列強覬覦的寶地。
元明之際,倭寇集團就利用台灣作為騷擾中國大陸沿海的攻擊與補給的據點;此外,隨著西南季風跨海而來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與荷蘭人都曾經考慮把台灣當作遠東據點,最後荷蘭人把台灣當作當時與中國和日本進行接觸的前哨站。明末清初,鄭成功與荷蘭人爭鬥,明鄭與清朝的對抗都是著眼於台灣的發展潛力。
19世紀後,伴隨著科學發展日新月異而來的海外殖民時代,台灣的重要性更屢屢成為列強設置據點甚至強以占領的對象。這當中以法國與日本最為積極,從而導致1895年中日戰爭後,台灣成為日本的戰利品。
20世紀以來,台灣的島鏈位置成為了日本、美國與中國三強之間相互利益競逐的焦點。二次大戰前,台灣是日本南進政策與對中國東南沿海發動戰爭的前進基地,這除了源於台灣正位於東北亞與東南亞,亞洲大陸與太平洋交界的十字路口,也在台灣的亞熱帶氣候成為日本人前進東南亞前適應環境的絕佳場所。
韓戰後,為了圍堵前蘇聯與中國勢力的興起,以免損害美國在太平洋的獨霸地位,美國不僅基於軍事安全曾把台灣視為太平洋上不沉的航空母艦,並把台灣視為其圍堵陸權勢力進入太平洋的鎖鑰,這種論調雖因美中建交而逐漸隱沒,但是美國對於兩岸關係始終曖昧,對於中國與台灣的交往一直保持戒心,這種軍事圍堵的戰略觀點更隨著近來中國崛起重新抬頭。
這也許就是地緣政治帶來的歷史的輪迴,台灣無法迴避成為棋子或籌碼的宿命。正由於台灣的地理位置成為強權覬覦的甜蜜點,在未來的美中權力對抗中,不免會在兩大洋流捲起的漩渦中感受強烈撞擊。所謂兩大之間難為小,這是國際關係舞台中弱肉強食的現實,夾縫中的台灣必須找出能「遠交近攻」的應對之策,別被美中的衝突漩渦捲入無底之處無法自拔。
作者: 邱智淵(自由評論員)


「台灣話」不是「閩南話」
文/何建毅(高雄市民、自由作家) 2019-10-21 12:15 https://is.gd/OLDiAr
今天仍有教育當局和外來權貴、學者,公開硬指台灣人是「閩南人」,台灣話是「閩南話」台大教授官俊榮把說台語,比喻成二手菸,會侵害(不會台語的)別人的自由,歧辱台灣人和其母語,莫此為甚!圖/擷自台大台語文社臉書
今天仍有教育當局和外來權貴、學者,公開硬指台灣人是「閩南人」,台灣話是「閩南話」。台大教授官俊榮把說台語,比喻成二手菸,會侵害(不會台語的)別人的自由,歧辱台灣人和其母語,莫此為甚!圖/擷自台大台語文社臉書
1946年5月,我和一位表兄初次訪問上海,遇見一位曾在重慶從事抗日運動的前輩對我說:「我們都是閩南人,講的是閩南話,不是台灣話」。我生平首次被叫成講閩南話的閩南人而頗感意外。日本統治台灣時期,日本人指我是講台灣話的台灣人,本來我就認為我是。據悉、中日戰爭期間在重慶抗日的台灣人,因恐受到當地中國人歧視而自稱「閩南人」。二戰後從重慶回台的連震東、劉啓光、林頂立、游彌堅等人即被台灣人稱為「半個唐山人」,簡稱「半山」。
「台灣話」慣稱「台語」或稱:福佬話、鶴佬話、河佬話等是台灣最大族群的母語。台灣在十七世紀初開始經荷蘭、西班牙的殖民統治,又經鄭王朝與清朝統治234年之後,自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中葉接受日本殖民統治50年期間、由於福佬人口達百分之八十以上,所以日本人認為多數族群的福佬人就是台灣人,說的是「台灣話」客家人說的是「廣東話」,原住民說的是多種高砂話。台灣總督府一直在各級學校推行日本「國語」教育,但並未禁止各族人說母語。不少派駐在地方鄉村的日本警察和官員自動學習當地人的母語,以利與當地民衆溝通
據查,「國語」這兩個字是由日本人三宅米吉於1885年所創作的「日製漢字」,而由日本政府引用後來朝鮮半島亦採用。70年前流亡來台的中國國民黨威權政府效法日本將満清帝國的「北京官話」制定為「國語」、開始在台灣嚴厲推行國語教育政策。台灣各族群和中國各省人民均有各自的母語,國民黨政府却把所有各族群的母語都說成「方言」,更禁止台灣學童在學校說方言,強逼學生學說國語,說方言者一律處罰,以消滅各種台灣母語為己任,致使大部分二戰前後出生的第二代以降的台灣人不會聽、說各自母語者激增,受害所及不少母語正面臨完全消失的危機1949年在中國大陸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則把北京官話定為「普通話」。
台語表達方式異於「閩南話」
台語早已具有異於「閩南話」的語句、腔調、發音、語意和表達的方式。台語的「雪文(肥皂)」是來自西班牙語的肥皂(jabon) 和葡語的肥皂(sabão);宜蘭的「三貂角」是來自西班牙語San Diego;已台語化的日語,如「看板 (招牌) 」、「多桑(父親)」、「卡桑(母親)」、「歐吉桑」(叔、伯父)」,台語化的英語如「奥托拝」(autobicycle=motorcycle=機車)、「抗固利」(concrete=混凝土) 、「巴士」(bus=公車)等等不勝枚舉; 可說,台語已是多元化的語言,與傳統的閩南話殊異。可是,時至2019年的今天仍有教育當局和已退休的外來權貴和學者還公開硬指台灣人是「閩南人」,台灣話是「閩南話」,還有一個莫名其妙的台灣大學教授官俊榮把說台語,比喻成二手菸,會侵害(不會台語的)別人的自由,歧辱台灣人和其母語,莫此為甚!
聯合國組織已設定每年8月9日為「世界原住民日」。世界各族群的母語是最不可或缺的世界文化資產。多年前政府設「公視原住民台」與「公視客語台」,今年7月才增設「公視台語台」,有助台語的復興。筆者曾建議台語台在節目中必須說「華語」以取代北京話的「國語」, 並希望明年起「台語台」的節目能全程以「台語」發言。 https://is.gd/OLDiAr
筆者是台灣人,我會說華語、日語、英語、我的母語是「台灣話」,不是「閩南話」。


美國憲法與承認台灣
星期專論》美國憲法與承認台灣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yMq9Z9
2021/12/19 05:30
◎譚慎格(John J. Tkacik)
我想請教讀者一個問題:如果美國總統拜登想要行使他的專屬憲法職權,發表一份明確的白宮聲明:「美國現在不承認,也從未承認過中國的主權及於台灣島和澎湖群島。而且,美國已經將此一事實再三告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聯合國秘書處。」可能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這種聲明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說出真話。
美國的完整對台政策是以一九五一年的「舊金山和約」(San Francisco Peace Treaty)為基礎,這份對日和平條約使得台灣的國際法律地位處於未定狀態。直到二○二一年十二月,美國仍然對台灣的「主權」問題不持任何立場。這種「沒有立場」的立場,是所謂「我們的一個中國政策」的核心,這項政策經常被美國總統、國務卿和其他美國內閣官員引用,但它簡單的語法掩蓋了複雜的法律見解。
「我們的一個中國」的說法,是在二○○四年四月二十一日,由當時負責東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凱利(James Kelly)提出的,他在眾議院國際關係委員會的公開聽證會上對此做出解釋,引述如下:
「關於『一個中國』的定義,我們在這裡可能會花太多時間去討論。在我的證詞中,我提出了『我們的一個中國』的觀點,但我沒有真正做出定義,而且我也不確定我能夠非常輕易地做出定義。我可以告訴各位它不是什麼。它不是北京方面所說的…一個中國『原則』。」
自二○○四年以來,「我們的一個中國政策」這句話,一直是一個體現外交藝術的術語,美國堅決不承認中國對台灣的主權,除非台灣人民自由且不受脅迫地給予同意。「我們的一個中國政策」包括美國總統根據一九七九年「台灣關係法」承擔的法律義務,以及美中三個聯合公報的技巧性表述,最後雷根總統個人還向台灣總統蔣經國做出書面承諾,「美國…未改變關於台灣主權的立場。」 台灣關係法、聯合公報與六項保證,構成美國對台政策的基礎文獻。
一九八二年八月,雷根總統透過美國駐北京大使恆安石(Arthur Hummel)知會中國領導人鄧小平,他已向台灣領導人保證「我們與北京達成的任何協議,都將以北京維持對台灣的和平善意為前提。」雖然鄧小平從未承諾過一定和平解決台灣問題,卻基於這項諒解同意美國繼續向台灣出售防禦性武器裝備和服務。在雷根政府執政期間,美國持續向台灣出售武器,包括為台灣的自製防禦戰機(IDF,經國號戰鬥機)提供一條完整的生產線。鄧小平和中國人民解放軍默許美台軍事密切合作,因為與此同時,美國也對中國出售一系列防禦系統、服務和武器升級專案,包括一份五億五○○○萬美元的航空電子設備和射控系統現代化合約,在一項被稱為「和平珍珠」(又稱「八二工程」)的計畫中,為中國空軍的五十架「殲-8-II」噴射戰鬥機進行升級。在雷根政府時期,中國和美國是對抗蘇聯的戰略盟友。因此,鄧小平為了取得美國的武器技術,暫時擱置他和雷根在台灣議題上的分歧。
承認、否定外國領土主權 為美國總統專屬憲法職權
可是,這個「我們的一個中國政策」,與美國外交承認台灣是「台灣」有什麼關係?答案是:總統有權決定美國承認或否定外國聲稱的領土主權。
美國歷任總統鮮少動用這種專屬的憲法職權。令人意外的是,川普總統是建設性地使用這種權力的唯一一人。美國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Golan Heights)的主權,以及摩洛哥對西撒哈拉(Western Sahara)的主權,這是他在二○二○年促成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接受他的「亞伯拉罕協議」(Abraham Accords)時最有效的手段。更巧妙的是,川普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至耶路撒冷,並正式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然而,他很謹慎,沒有將大使館遷至名義上仍由聯合國管理的東耶路撒冷邊界地區,也不承認以色列的正式主權及於耶路撒冷舊城有爭議的地區。
美國總統這種獨特和排他性的特權,是一種具有如此深遠外交意義的工具,但令人困惑的是,美國歷任總統並沒有更經常性地利用它。
幾個月前,我和一群台灣學者和國家安全專家透過電子郵件交換意見,他們思考如果在危機情況下有必要,美國將如何給予台灣外交「承認」。一位觀察家問道,「所以,美國會承認台灣嗎?承認什麼?中華民國?」
問題在於美國幾乎不可能承認台灣是「中華民國」。而對美國總統來說,用一個台灣自己沒有使用的名字來承認一個國家,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台北的中華民國政府,由於戰爭可能迫在眉睫或其他一些幾乎同樣糟糕的結果,而無法自己宣布獨立。當然,如果中國對台動武,美國將立即承認台灣從中國獨立,但遺憾的是,沒有什麼威懾價值。
因此,即使是在最寬大的條件之下,華盛頓認為,在戰爭開始之前或瀕臨戰爭之際就給予台灣外交承認,未免過於牽強。
比較沒有這麼牽強的會是一份「否定的」總統聲明,亦即前述的「美國現在不承認,也從未承認過中國的主權及於台灣島和澎湖群島。」正如我在自由時報和台北時報前幾期專欄中所說的,七十年來,美國甚至拒絕承認國民黨中國對台灣的主權—雖然「中美共同防禦條約」(US-ROC Mutual Defense Treaty)的適用範圍明確地限定在「中華民國統治下」的台灣和澎湖。
正如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二○一五年齊沃托夫斯基訴凱瑞案(Zivotofsky v. Kerry)中所確認的,根據憲法,承認外國領土主權是總統的專屬特權。二○○七年六月,美國總統布希(George W. Bush)透過國務卿萊絲(Condoleezza Rice)通知聯合國秘書處,如果聯合國「堅持將台灣描述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或使用台灣的名稱來暗示這種地位,美國將不得不以國家名義與這種立場劃清界線。」所以,這無論如何都不能算是新穎的論點。
美應發表權威政策聲明 強調中國並未擁有台灣
可是,在二○二一年十二月的今天,由於中國日益咄咄逼人的武力犯台言論,加上「台灣是全體中國人民共同擁有的台灣」,以及「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和公認的國際關係準則」之類的嚴詞恫嚇,華盛頓要不保持沉默、俯首屈服或兩手一攤,否則就應該發表權威性的美國政策聲明,強調事實並非如此。
誠然,美國在卡特政府時期曾經向中國領導人聲明,不會碰觸台灣政治地位「未定」的議題,但這些聲明是基於葉劍英元帥在一九八○年承諾的「爭取和平解決與台灣之間分歧的方針政策」。在缺乏這種「方針」政策的情況下,美國有義務進一步關注台灣的主權。面對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主張,美國總統重申「我們的一個中國政策」,明確地「以國家名義與這種立場劃清界線」,距離在外交上承認台灣的國家地位僅有一尺之遙。這份聲明的預期效果應該會讓北京暫時偃旗息鼓;如果不這麼做,恐怕大勢已去。
一九七六年十月二十九日,在國務院七樓國務卿辦公室的一次非常、非常秘密的談話中,季辛吉詢問他的高階助理群,「如果我們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可能會成為中國無法抗拒的誘惑。我們希望和平解決的說法軟弱無力。因為台灣是中國的領土。我們在這個問題上該怎麼辦?」當時的助理國務卿恆安石回應道:「嗯,也許未來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台灣獨立。」
(作者譚慎格為美國國際評估暨戰略中心「未來亞洲計畫」主任。國際新聞中心陳泓達譯)
正如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二○一五年齊沃托夫斯基訴凱瑞案中所確認的,根據憲法,承認外國領土主權是總統的專屬特權。圖為現任美國總統拜登。(美聯社)
星期專論》美國憲法與承認台灣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yMq9Z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