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薑黃素藥膏能治不舉 
 分享美國研究:薑黃素藥膏能治不舉到Facebook 分享美國研究:薑黃素藥膏能治不舉到Line 分享美國研究:薑黃素藥膏能治不舉到Google+
美國專家研究指出,咖哩粉製成藥膏能夠治療勃起障礙,薑黃(見圖)為關鍵因素。(資料照)
2018-05-10 00:15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紐約私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發布在《性醫學》(Sexual Medicine)期刊的最新研究闡明,用咖哩粉製成藥膏能夠治療勃起障礙,薑黃為關鍵因素。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研究團隊將咖哩粉顆粒加工處理至奈米大小,每個顆粒比人類頭髮直徑小100倍,並將顆粒摻水做成糊狀藥膏,用它在實驗用老鼠屁股上定期摩擦,為期2週的時間後發現,牠們在勃起時的充血量有所提升。
研究指出,該種薑黃素藥膏,主要是促進雄性動物臀部血管擴張,增加血流量,提升勃起時陰莖的充血量,但吃咖哩並沒有辦法達到這樣的效果,原因是大部分的薑黃素會在胃中被破壞,失去提升性功能的作用,此項藥物有望取代藍色小藥丸「偉哥」,有30%的勃起障礙患者服用偉哥依舊一蹶不振。美國研究:薑黃素藥膏能治不舉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 https://goo.gl/guKZpQ


咖哩中的薑黃素是一種抗氧化劑,可以防止動脈狹窄,而這正是陽痿或勃起障礙的主要因素。因此,薑黃素不但能促進雄性動物臀部的血管擴張,還能增加血流量,讓陰莖勃起時充血量提升。薑黃不但能抗癌,製成的藥膏也能幫助性功能勃起障礙,未來也許可以取代藍色小藥丸! https://is.gd/ELOXTe


咖哩含黃金成分 媲美維生素 怎樣吃最好? | 薑黃素 | 咖哩營養 | 咖哩飯 | 大紀元 - https://goo.gl/Y4ZSya


拉麵的良伴「餃子」如何傳入日本,並成為國民人氣美食?

故事
2017-01-30 14:00

胡川安

日文的漢字中,有「餃子」(ギョウザ)這個詞彙,發音是 Gyoza,但和我們對於餃子的認知有點不同。有在日本吃過他們「餃子」的朋友,或者沒有到過日本,但在拉麵店吃過「餃子」的人都會覺得相當有趣,點餃子的時候,他上的是鍋貼,或者我們說是煎餃,而不是我們吃的水餃。

日式餃子。(照片源自於網站)

橘逾淮為枳,由餃子從中國東傳的故事或許可以說得更清楚。透過飲食,看餃子如何在文化間穿梭,餃子從中國傳到日本的故事,可以看到文化的接觸、交融、轉換,再加以傳播的過程。

餃子對於日本人而言,現在已經是相當普及的國民料理,和拉麵一樣,深入民間、隨手可得,並且每個地方的餃子都會有點不同。我們先到日本最多餃子店的城市宇都宮看看,這裡有一座維納斯的餃子雕像。

維納斯的餃子雕像

宇都宮在日本關東的北部,從東京往東北地方的大城,也是栃木縣的縣治,這裡是日本最多餃子店的地方,光是宇都宮市,就有上百家的餃子店,甚至還有一尊知名的餃子維納斯像

宇都宮餃子像。(照片源自於網站)

如果搭乘火車到宇都宮,從車站的西出口下來,在人行天橋的下面有一尊以維納斯為造型,但維納斯卻被餃子所包覆的石像,這尊石像相當出名,宇都宮的人都知道,但為什麼要刻畫一座餃子的的雕像呢?

這是因為餃子是宇都宮人自豪的鄉土料理。其實不只宇都宮,在日本全國各地,餃子堪稱是現代的國民美食,但如果追溯餃子的流行時間卻相當晚,主要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還與日本侵華、滿州國的成立有關,我們先從餃子在日本最早的紀錄看起吧!

江戶時代的餃子紀錄

雖然餃子在江戶時代並不普及,但已經留下一些紀錄,當時很多與中國有關的事物,都跟著名的儒學者朱舜水扯得上邊,這位日本有名的儒學者其實是從明朝流亡到日本,因為不想降清,將中國的很多文化帶到日本。在《朱舜水談綺》這本書中提到,將使用鴨肉的餃子獻上給水戸藩的藩主德川光圀(後來大家稱他為「水戸黄門」),據說是水戸光圀日本第一個吃到餃子的(他也是第一個吃到拉麵的)。

除了朱舜水以外,要了解日本和中國的關係,也得到長崎。曾經任職長崎奉行的中川忠英,在《清俗紀聞》這本書中提到從浙江商人那邊理解到清國人吃餃子,是一種很像燒賣的東西,由於燒賣較早傳到日本,所以日本人必須要用燒賣理解餃子

《清俗紀聞》。(照片源自於網站)

江戶時代幾本關於異國料理的書籍,像是《卓子式》、《新編異國料理》和《普茶料理仕樣》都有餃子的紀錄,當時餃子的作法和現代差不多,就是用薄薄的麵皮加入肉餡,再包起來,但在當時的各種紀錄中提到的都是用蒸籠蒸,而不是放下在滾燙水中煮。

或許是當時傳入日本的飲食習慣都是南方廣東系的料理,點心類習慣用蒸的,所以水餃在江戶時代的紀錄,大部分是用蒸的。但不管是什麼作法,餃子在江戶時代沒有很多日本人吃過是可以確定的。時代往下,我們看看明治維新時候的日本人喜不喜歡吃餃子。

二次世界大戰前的餃子

明治維新對於日本人而言,不只是船堅炮利上的革新,也不只是西方政治、思想和文明的引進,還包含了飲食的革命,這時開始吃四隻腳的動物,是以前所不吃的,或是不能公開吃的,而餃子最主要都是包豬肉,因此相較於過去,明治維新以後有較多的人知道餃子。

如果要了解餃子在日本的普及,我們該如何著手找史料呢?或許可以從兩方面思考,一個是當時餐廳的開設,思考餃子餐廳鎖定的族群是誰?其二就是從料理書當中追尋。前者我們可以從電話簿、介紹美食的書、旅遊雜誌開始。或許也可以從一些報紙的文章,美食作家的評論開始找起,我們先看看當時日本中華料理的流行狀況。

吉田誠一的書《美味且便宜的中國料理哪裡找?》提到 1920 年代東京的中國料理店大量增加,總共有兩千多家。然而,餃子店的相關材料很少,因為大部分的中華料理都是賣廣東、上海菜系,沒有北方人常吃的水餃,只有南方的蒸餃。

我們來看看二次戰前的料理書和食譜好了!相較於餐廳,這是平常主婦在家中烹飪的菜色,看看其中是否有餃子的蹤跡。從草野美保的研究中,她從「味の素食文化センター」和國會圖書館中整理出所有中華料理關係的書籍、雜誌,在總數 730 種的書中,有餃子的只有五十種,時間從明治 20 年(1887)一直到二次大戰。

後來在日本說到「餃子」就是煎餃,但此一時期的料理書中可以看到對於餃子的認識較多,不只是蒸餃子、還有水餃子、煎餃子的作法,在料理書中都有介紹。雖然從料理書上看到餃子,但這時的料理書不像我們現在的圖文並茂,有些還有精美的圖片,讓人一看就懂,並且按圖索驥,當時的料理書要讓日本人了解什麼是餃子,必須從他們所理解的料理中介紹。所以這時的料理書說餃子像「柏餅」和「豚饅頭」。

(照片源自於網站)

什麼是「柏餅」?薄薄的外皮,裡面包著甜蜜的紅豆餡,端午節時中國人吃棕子,日本人吃柏餅。日本的關西人還有吃粽子的習慣,但關東人吃柏餅是江戶時代中期才發展起來的習俗,柏餅可以分為紅豆餡和味噌餡,為了區分兩者,會將葉子反過來包。因為怕一般人不知道餃子是甚麼,所以此一時期的料理書透過日本的甜點「柏餅」加以介紹。

另外還有說餃子像「豚饅頭」,日本的饅頭和我們對於饅頭的認識不大一樣,他們經常在饅頭中包紅豆餡,所以為了區別於一般的饅頭,「豚饅頭」的意思就是其中加豬肉的饅頭。在石森延男的書中,餃子(豚饅頭)的作法是以豬絞肉、蔥、生薑、白菜混和後的餡包上水餃皮再去蒸。

紅豆柏餅。(照片源自於網站)

有趣的是,放在水中煮的水餃,當時的日本人稱為「中國北方的燒賣」(北支の燒賣)。日本人還是將餃子與燒賣視為同一種東西,是點心的一種,而不是像中國北方將水餃視為主食。

雖然在二次戰前,日本已經有些書籍介紹餃子,但還未大量流行成為國民美食,按照學者田中靜一的研究,餃子會在日本盛行是因為日本侵華的關係,大量的日本人進入中國戰場,而且主要的地點在於滿州、華北,除了軍事人員外,眷屬和相關的人員也到中國居住,當時北方的飲食習慣,像是麵食、包子或是餃子都成為日本人較為熟悉的食物。

下集當中我們就看看餃子如何成為日本的國民美食,一個地方級的城市宇都宮就有一百多間餃子館。除此之外,日本的餃子不僅在國內風行,也走向世界。


 

韓國也懂餃子  但他們叫mandu(饅頭)

隨著韓國影視文化的崛起,連帶地提升韓國美食在台灣人心目中的地位,不過台灣人對韓國食品的印象都比較單一,比如蔘雞湯、韓式拌飯、韓式辣雞翅等等,遠不如台灣人對日本食品的瞭解。

與華人社會相近的韓國人也會吃餃子,但他們不叫餃子,而是만두(mandu),就是中文的饅頭,很奇怪吧!順帶一提,日本人所說的的餃子通常是指煎餃,通常不作主食,而是小菜。至於像華人那樣用水煮的餃子日本人叫「水餃子」。

韓國的「饅頭」也分為水煮與鍋煎,也有「蒸饅頭」,就是煎餃。總之華人煮餃子的各種形式他們都有,只是名稱各自不同而已。值得一提的是,韓國一種稱為왕만두(Wang mandu )的饅頭其實就類似於華人的肉包,也就是說,肉包與餃子類都被韓國人稱為「饅頭」。

與韓國人不一樣,日本人所說的饅頭近於華人的包子,但通常指豆沙包,據說包子傳入日本時因為僧侶不喜吃肉,所以做成豆沙包,因而「饅頭」成為一種甜點,是和菓子之一。至於肉包,日本人稱為「肉饅頭」。

根據《維基百科》,其實餃子這食品廣泛流行於中亞、北亞與東歐,包括波蘭、俄國都有餃子這種食物。事實上,韓國「饅頭」被認在王氏高麗時由蒙古人傳入,或更早之前由絲路從中東傳進韓國。華人普遍相信餃子是中國人發明的,但其實這類食品在中東比中國更早出現,因此有學者認為餃子最早發源於中東一帶。

「韓國餃子」長怎樣?

韓國的餃子有很多變化,包法未必是我們常見的月牙狀,有時會將餃子對合後的兩個邊角特別拉出捏合,使整個餃子成為圓形。

至於韓國餃子的內餡,不免俗的常有韓式泡菜這一味,韓國人愛吃泡菜簡直就像印度人愛吃咖哩一樣。其他的餡料還有絞肉、豆腐、豆芽菜等等,跟我們熟悉的口味不太相同。有時韓國的水餃會搭配牛肉高湯一起吃,類似我們的牛肉湯餃;或是搭配年糕湯成為年糕餃子湯,這就是台灣人想不到的吃法了。

(所有圖片均取自維基百科)


 

餃子:最深刻的年夜飯記憶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圖文/劉超

春節是中國人最看重的節日,年夜飯更是千萬家庭一年之中最隆重、最花心思的一頓飯。年夜飯沒有統一的標準,每個地區的差異很大。不過北方的年夜飯總是有餃子的身影。作為一個地道的北方人,我對於年夜飯的記憶,只有兩個字:餃子。

餃子,又名"餃餌"、"扁食',有水餃、蒸餃、煎餃等分類,是中國古老傳統的麵食之一,相傳是東漢南陽醫聖張仲景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從民俗學的角度考察,除夕夜吃餃子的原因是“餃子”又名“交子”或者“嬌耳”,有新舊交替之意,也有秉承上蒼之意。過春節吃餃子是人們辭舊迎新之際祈願的特有方式。另外餃子形狀像元寶,包餃子意味著包住福運。

餃子在我們家並不是隨時都可以吃到的食物,只有在家人生日或是重要節日的當天才會吃餃子。萬千種飯食,我爸只鍾情餃子,尤其是我媽包的餃子。記得小時候,我還沒有培養起對餃子的熱愛,在吃餃子時往往鬱鬱寡歡,我爸就會抿一小口酒,眯著眼對我說:“舒服不過倒著,好吃不過餃子。"

除夕夜,比起吃餃子,包餃子是更為重要的環節。洗菜、拌餡、和麵、擀皮兒、包餃子、煮餃子,所有家庭成員都有分工。一家人團簇在狹小的廚房,一邊幹活一邊聊天。講講自己在學校的趣事、談談對於新一年的打算、說說各自遇到的難事。彷佛一年的時光就在這包餃子的過程中慢慢稀釋,遭受的委屈和體會到的快樂在相互談心的過程中沉澱成生活的紋理。

可能是離家太久,如今對於這樣的家庭集體活動,會有暗暗的一種期待。除夕夜裏,窗外雪落無聲,屋內燈光暖人,鍋裏熱氣騰騰。所有的想念和希冀都包進了薄薄的餃子皮裏。

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有無數為了家人能夠過上殷實生活而遠離家鄉、獨自在外打拼的人們。或許除夕夜的那一頓餃子就是我們這些離家千裏的遊子心上的軟肋。不管在外有多苦、有多難、只要在年三十兒這天回到故土,吃上一頓媽媽包的餃子,就又變成了一個戰士,一個守護家人幸福生活的戰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