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a-Cola曾含有現今的一級毒品古柯鹼藥與毒:醫療的善惡相對論 - https://goo.gl/UPYie3


吃糖果會降低免疫力「愛吃糖」免疫力狂掉一般而言,吃下糖之後30分鐘,免疫細胞的活動會減緩,吃過量時甚至呈現暫時停止活動,而且必須經5~6小時之後,免疫細胞才能慢慢恢復正常的活動量。每週運動3次,每次超過30分鐘,心跳每分鐘130下。每天七小時以上睡眠-以此增進免疫力 https://is.gd/XAuer5


北市涉毒學生 集中10所高中職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3-22 02:25聯合報 記者廖炳棋/台北報導
台北市毒品查緝中心利用資料庫進行大數據分析,發現在台北市查獲的涉毒高中職學生,幾乎集中在十間北市學校內,且多利用網路交易;還有名私立大學研究生種植大麻賣給學生,並用比特幣交易。警方表示,針對這十間學校,將跨單位合作進行反毒宣導與防治。
警方並發現,大專院校學生喜歡的毒品以派對類毒品如大麻、毒郵票為主,毒品來自網路交易或社團、樂團同好轉售。高中職學生則以施用K他命、毒品咖啡包為主,供毒來源為網路聊天室及通訊軟體聊天室。警方認為網路因為便利,成為學生接觸毒品最方便管道。
台北市毒緝中心本月十七日到廿一日執行「封城掃毒」專案,查獲毒品案一百八十件與嫌犯一百九十五人,其中包括十四名中輟的涉毒學生,還有兩名非學生身分卻販賣毒品給學生的藥頭。被逮學生中,高中職與大學生都有。
警方指出,過去三年警方共查獲兩百零二名高中職與國中生涉毒案件,其中一百六十九人是高中職學生,占百分之八十四;百分之十六是國中生。警方指出,高中職涉毒學生多集中在十間北市學校,尤其前兩名學校更包辦其中三成。
警方不願透露這十間高中職學校名稱,但表示公私立學校都有,未來將由教育局、少年隊針對毒品熱點學校進行反毒宣導及輔導。另將組成「校園毒品查緝專責組」查緝供毒來源。


 

密報檢舉多次 華航空姐攜毒入境遭查獲

2017-05-20  21:30

〔記者朱沛雄/桃園機場報導〕華航一名林姓空姐上午從阿姆斯特丹返抵桃園機場,入境時遭海關稽查人員從其隨身行李中查獲大麻和K他命等毒品,林女已被多次密報檢舉攜帶毒品入境,海關稽查人員這次將林女人贓俱獲。

  • 華航一名林姓空姐20日上午從阿姆斯特丹返抵桃園機場,入境時遭海關稽查人員從其隨身行李中查獲大麻和K他命等毒品。華航空姐示意圖,圖中人物與本案無關。(記者朱沛雄攝)

    華航一名林姓空姐20日上午從阿姆斯特丹返抵桃園機場,入境時遭海關稽查人員從其隨身行李中查獲大麻和K他命等毒品。華航空姐示意圖,圖中人物與本案無關。(記者朱沛雄攝)

據了解,海關已經多次接獲密報指出該空姐攜帶毒品入境,海關之前所接獲的密報情資都沒有查獲,這次則被海關人贓俱獲,海關人員從其隨身行李中搜出大麻3公克以及K他命1.65公克。

林姓空姐攜帶毒品數量不多,接受偵訊時表示都是自己使用,海關人員在初步訊問後,交由調查局機場站調查員帶往桃園市調處接受偵訊。

對於自家空服員攜毒入境,華航表示非常震驚,絕不容許此違法行為,已全力配合檢調調查,若查清屬實依公司規定將立即開除。

毒品入侵嚴重 105年度查獲數較前一年多出1756公斤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蔡英文總統上台宣誓毒品防制為政府首要任務,經全國各檢警調機關積極查緝,105年度查獲各級毒品淨重高達6596.9公斤,較104年增加1756.7公斤,數據顯示毒品侵台情況嚴重,法務部表示,政府對於毒品供應者抱持零容忍的態度,將督促所屬檢察機關全力緝毒、從嚴追訴。
▼蔡政府全力掃毒,105年度共查緝各級毒品高達6596.9公斤,較104年增加1756.7公斤,顯示毒品入侵情況嚴重。(圖/本報資料照)
法務部指出,105年地方法院檢察署新收偵查毒品案件為8萬9038件,其中第一級毒品占24.8%,第二級毒品占71.8%,餘為第三與第四級毒品,較104年增加17.7%,其中第一級毒品較104年增加13.3%,第二級毒品增加22.9%。在新收毒品案件當中,施用行為者7萬2,610件占81.5%,較104年增加19.5%。
按當期鑑定純質淨重查獲各級毒品共計6596.9公斤,較104年增加1,756.7公斤(即增加36.3%)。其中第一級毒品為65.2公斤(海洛因等),第二級毒品為660.2公斤(安非他命等),第三級毒品為1219.0公斤(愷他命等)及第四級毒品為4652.5公斤。
就毒品來源地區別分,主要以來自中國大陸及香港,分占39.4%、35.9%。同期間經認定符合「毒品製造工廠認定標準」的毒品製造工廠計24 座。此外,基隆及台北地檢署指揮法務部調查局,並結合行政院海巡署、財政部關務署等機關於105年12月初,偵破國內最大宗之走私古柯鹼毒品案,查獲218.45公斤的第一級毒品古柯鹼計200塊,市值超過20億元。就查獲成果而言,105年較前(104)年顯著增加。
法務部強調,政府毒品政策為對於毒品供應者抱持零容忍的態度,督促所屬檢察機關全力緝毒、從嚴追訴外;對於單純施用毒品者,認為不能只是單純以處罰、排斥的方式對待,已督促所屬檢察機關對此類人士積極辦理附命完成戒癮治療緩起訴處分,期以機構外醫療資源及社區處遇等方式,協助單純施用毒品者戒除毒癮,復歸社會,以建立安全、健康、和諧的無毒社會。


 

糖尿病患難控糖 專家說改變「進食順序」:從菜吃起!
By Et健康雲粉絲團, health.ettoday.net查看原始檔
▲糖尿病患難控糖,專家說改變「進食順序」:從菜吃起!(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糖尿病患最需注意的,莫過於血糖控制,有些人為了降血糖不能吃飯,每天餓到沒力;有高齡患者說計算份量太複雜,拒絕執行。國泰醫院營養師賴秀怡引述日本研究表示,只要改變進食順序,先吃蔬菜、再吃肉、最後吃飯,就能讓血糖更容易達到良好的控制。
賴秀怡表示,許多人吃飯順序都是先扒幾口飯,再搭配雞、鴨、魚、肉等各式菜色,最後再用一碗湯作為收尾,但日本學者在2010年的對照研究中顯示,讓第二型糖尿病的受試者吃下150公克的蔬菜沙拉與150公克的白米飯,先吃蔬菜再吃飯的組別飯後半小時的血糖值明顯較先吃飯再吃蔬菜的組別低,飯後2小時期間的血糖變化也比較平緩。另外,先吃菜再吃飯,餐後2小時血中的胰島素濃度也明顯較低,表示改變進食順序,提升了糖尿病人胰島素的效能。
同一團隊在2013年,把研究的飲食順序改成:蔬菜(500公克)→豆魚肉蛋類→澱粉(全穀根莖類),每種食物吃的時間需達5分鐘,同時監測改變進食順序對於21位正常健康人及19位第二型糖尿病病人血糖變化情形。
▲良好的血糖控制,除了適當的藥物介入外,運動與飲食都是不可或缺的。(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研究結果顯示,無論是健康人還是糖尿病病人,先吃蔬菜比先吃澱粉,對於血糖的波動都有明顯的改善。利用相同指標針對333位糖尿病患者做2年半的飲食控制更發現,先吃菜的糖尿病病人在糖化血色素表現比先吃澱粉的病人更優異,同時也發現先吃大量蔬菜,不知不覺中病人熱量的攝取及飲料甜食的攝取也會慢慢減少。
賴秀怡提到,從上述的研究可證實,先吃蔬菜有利於控制血糖,因為蔬菜中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可延長碳水化合物分解時間,從而延遲糖分在小腸裡的吸收,進而延緩餐後血糖上升,血糖波動也較平穩。再者,蔬菜的熱量低,碳水化合物含量也低,先吃蔬菜與豆魚肉蛋類先有飽足感後,最後吃對血糖影響較大的澱粉與水果,自然就比較容易控制份量。
最後,賴秀怡提醒,良好的血糖控制,除了適當的藥物介入外,運動與飲食都是不可或缺的。飲食控制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定時定量與均衡飲食。很多病人不喜歡吃蔬菜,但如果只是改變一下自己的習慣,在吃飯前先吃8分碗以上的蔬菜,就可以輕易改變血糖的狀況,是非常值得嘗試的事。


 

糖是世上最受歡迎的毒品?甜食的愉悅感代價不低
tw.news.yahoo.com查看原始檔
過年期間大吃大喝,甜食自然不能少。
從小到大,大概每個人都有過這種經驗,突然很想吃甜食,隨手拿一片餅乾或巧克力,滿足一下吃甜的渴望,似乎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但你可曾想過,甜食讓人心情愉悅,還可振奮精神,會不會,糖其實是一種危險的嗜好,是一種會讓人上癮的毒品呢?
現代生活中,糖幾乎無所不在。我們也不疑有他,認為糖不過是一種無害、純真的嗜好,只要不過度食用,應無大礙。但為何必須限制糖的攝取呢?尤其是孩子,如果不加以限制,他們恐怕會吃撐了也不知停止。
其實成人也常和孩子一樣,一開始吃糖,便停不下來,許多人因狂吃糖導致過胖,甚至罹患糖尿病。
Gary Taubes在他的著作《為何不該吃糖?》(The Case Against Sugar)中,回溯歷史,發現幾百年來,隨著糖的價格逐步下滑,人們消耗的糖則直線上升。即使在1934年,大蕭條過後,美國糖果的銷售量也持續往上走,當時《紐約時報》評論:「大蕭條證實了人們需要糖果,只要手上有一點錢,他們就會購買。」
吃太多的糖果,短期內似乎沒有任何不良後果,不像酒精或古柯鹼,會讓人走路顛顛倒倒、暈眩、口齒不清、暈倒或意識模糊、心悸以及呼吸急促,但給孩子吃糖後,卻常發現孩子情緒有如雲霄飛車般,先是開心,下一刻則哭鬧不休,有如毒品戒斷症狀。
糖--18世紀的興奮劑
糖是一種營養素,也確實會讓人產生愉悅感。作家Sidney Mintz說,糖是一種「理想的物質,可以讓庸碌的生活顯得不那麼忙碌;讓工作和休息的轉換更順暢;比起碳水化合物,可以更快速提供一種滿足感。」但我們為了這種愉悅感付出的代價,可能要好多年,甚至幾十年後才能確定
不少歷史學家認為,把糖果比喻為令人成癮的毒品,相當貼切。但「我們多數人永遠不會知道我們是否出現了戒斷糖的症狀,因為我們根本無法撐到夠久不吃糖,以確認這個事實。」
蘇格蘭歷史學家Niall Ferguson寫道:糖、尼古丁和咖啡因都有一些刺激的特性,有助於提振勞動生產力,這些是「18世紀的興奮劑,可以說,大英帝國就是建立在糖、尼古丁和咖啡因所激發的衝動上。」
但歷來關於糖是否會讓人成癮的研究卻少之又少,而且直到1970年代,衛生當局似乎並未特別考慮到糖和人類健康的關聯性,相關的人類臨床實驗付之闕如,理由很明顯:我們無法比較人對糖、古柯鹼和海洛因的反應,以確定何者更會使人上癮。
然而,可以確定的是,糖在大腦內一個叫做「獎賞中樞」(reward center)的區域引發的反應,和尼古丁、古柯鹼、海洛因和酒精一樣。研究上癮的科學家認為,物種為了生存而必要的行為──進食與性愛,也是在同一個區塊中得到愉悅感,因此,我們不斷地重複這些行為
糖會釋放同樣的神經傳導物質,尤其是多巴胺。人類明瞭毒品在大腦誘發的作用,因而學會把毒品提鍊成更純粹的形式,以強化那股滿足感,就好比咀嚼古柯葉僅會感到溫和的刺激,但精煉成古柯鹼後,就變得高度成癮。糖也一樣,人類早已把糖從原始狀態,精煉成更快發揮功效的形式。
糖有害健康 吃越少越好
人類之所以會產生毒癮,是因為我們越常使用這些物質,大腦內自然產生的多巴胺就越少,結果就是我們需要更多的毒品,才能得到同樣的愉悅反應,而透過性愛和吃東西等所自然產生的愉悅感,就會越來越低。
早在20世紀初,全球糖的生產以倍數成長,逐漸地,糖成為我們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早餐、午餐、晚餐和零食都少不了糖。
一個世紀後的今天,就連包裝食品或調理包,成分也一定有糖。除了果醬、冰淇淋、汽水、巧克力這些甜食,其他如花生醬、沙拉醬、番茄醬、烤肉醬、罐頭濃湯、加工肉品、火腿、熱狗、烤花生、罐裝番茄和麵包,也都含有糖的成分。
那麼,究竟吃多少糖才安全?1986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說,多數專家認為糖是安全的,老生常談的說法,是適量攝取糖,但我們通常要到變胖或者出現了代謝問題,才會知道我們吃太多糖了。更何況,肥胖和糖尿病患者通常也常有高血壓,他們也是心臟病、癌症和中風的高危險群,還有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
如果糖和高果糖玉米糖漿,是肥胖、糖尿病的成因,是不是可能也是誘發上述種種疾病的因素呢?
萬一我們是吃了20年的糖,才出現這些症狀,我們又如何能在太遲之前得知我們吃了太多糖?既然沒有官方的標準可參考,吃多少糖就成了個人的抉擇,Gary Taubes認為,已有足夠的證據顯示,糖有害健康,那麼,現在就決定,吃越少糖越好,不是更合理嗎? (首圖東方IC提供)


重點熱區!北市十大高中職為掃毒重點

警方查獲大麻樹。(記者劉慶侯翻攝)

2017-03-21  15:56

〔記者劉慶侯/台北報導〕台北市刑警大隊毒品查緝中心,根據近三年校園查獲毒品案件進行大數據分析,發現計有十所高中職學校為「重點熱區」。

警方自17日起至昨日為止,針對這十所學校涉案學生作查緝和收網,仍查獲具學生身份(含中輟)涉毒者計14名,非學生身份販賣毒品予學生者計2人,同時由毒緝中心向上追查毒品來源,於桃園市破獲供毒之大麻工廠。

  • 警方查獲大麻樹。(記者劉慶侯翻攝)

    警方查獲大麻樹。(記者劉慶侯翻攝)

本局毒品查緝中心於去年成立後,市長宣告完成反毒拼圖,結合毒品危害防制中心、地檢署緝毒專責組,北市進入「緝毒鐵三角」時代。

警方分析台北市3年內高中職以下學生涉毒案件,高中職學生占80%以上,國中佔16%,其中80%高中職涉毒學生集中在10間學校,顯示涉毒學生有集中現象。

同時警方分析涉案大學生以施用派對類毒品(大麻、毒郵票)為主,毒品來自網路交易及社團、樂團同好轉售。高中職學生則以施用愷他命、毒品咖啡包為主,供毒來源主要為網路聊天室及通訊軟體聊天室。顯示網路之便利性,已成為學生接觸毒品最方便的管道。

為此,北市由教育局、少年隊積極進行熱點校區反毒宣導及輔導,強化學校反毒體質。另由毒緝中心、科偵隊及少年隊組成「校園毒品查緝專責組」針對校園供毒來源進行打擊。

☆少一份毒品就多一份健康,自由時報提醒您遠離毒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