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佚千年寶典《群書治要》從日返中土(上)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一月 12日, 2017
唐閻立本《步輦圖》(局部),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此畫描繪唐太宗接見吐蕃使者祿東贊的場面。(公有領域)
治世寶典:《群書治要》
《群書治要》是唐貞觀初年,魏徵、虞世南、褚亮、蕭德言等受命於唐太宗李世民,輯錄前人著述諫書的一部匡政著作。
《群書治要》一書,整理歷代帝王治國資政史料,擷取經、史、諸子百家中有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精要彙編成書。「上始五帝,下迄晉年」,以「務乎政術,存乎勸戒」為宗旨,從一萬四千多部、八萬九千多卷古籍中,「採摭群書,剪截淫放」,博採典籍六十五種,共五十餘萬言,歷經數年,於貞觀五年(公元631年)編輯成書。目的在於尋求治國理政的要領,因此書名明稱《治要》。
遣唐使傳回治世寶典 日本歷代奉為圭臬
因為當時中國雕版印刷尚未發達,加之唐末戰亂,致使此書至宋初已失傳。非常幸運的是,此書經由日本遣唐使帶到了日本,從此被日本歷代天皇及皇子、大臣奉為圭臬,成為學習研討中華文化的一部重要經典
根據日本人細井德民為《群書治要》寫的「考例」中談到,「慎重考察我國(指日本)歷史,承和、貞觀年間(日本第五十六代天皇年號「貞觀」,相當唐乾符二年,即公元875年),御前屢次講解此書,距離現在幾乎有一千年了,而(中國)宋代和明代的儒家學者,沒有一個提到的,可見此書(在中國)已經散失很久了。」
《群書治要》亡佚千年重現中土
日本的鐮倉幕府(1185年—1333年)第五代將軍金澤實時特別喜歡收藏書籍。他發現了《群書治要》覺得非常有收藏價值,於是請人抄錄此書。
到日本德川幕府時期,德川家康(公元1543年-1616年,於1603年建立江戶幕府)看到了這部書的價值,於是在元和2年(公元1616年)下令印刷了51部駿河版的銅活字刻本。不過這套書並沒有來得及廣傳,因為德川家康也在這一年(公元1616年)逝世,只有傳於德川氏族系具有繼承幕府將軍權位的御三家,就是尾張、紀伊和水戶德川家。
到了天明光格天皇元年,德川家康的第九子德川義直的子嗣尾張藩主有感於《群書治要》治國治家的重要意義,用了5年的時間命人把書校正後,在1786年(日本天明六年)重新刻印活字版「天明本」,並分贈諸藩主和親臣。這就是今天流傳於世的天明本《群書治要》,不過當時已經有三卷失傳(詳註二)
《群書治要》,日本元和二年(公元1616年)銅活字刻本(駿河版),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公有領域)
日本寬政八年(公元1796年)尾張藩主家以五部移送長崎海關掌管近籐重藏,托其轉達中國。近籐氏以一部存長崎聖堂,一部贈諏仿社,三部贈唐商館,由中國商人攜回,《群書治要》重回東土。
明朝嘉慶七年,鮑廷博輯《知不足齋叢書》,序中已言及天明本《群書治要》。其後,《群書治要》入阮元輯《宛委別藏》。民國年間,商務印書館曾將《群書治要》重新排校出版。《群書治要》得以傳世。
《群書治要》編成由來
《全唐文》收錄了唐太宗的《答魏徵上群書治要手詔》,其中可以追溯唐太宗下令編輯《群書治要》原委,唐太宗看了魏徵上呈《群書治要》慨言:
朕少尚威武,不精學業,先王之道,茫若涉海。觀所撰書,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使朕致治稽古,臨事不惑。其為勞也,不亦大哉!
唐太宗說自己年輕時崇尚帶兵打仗威武之事,先王治世之道、聖賢經典浩如汪洋大海,前所未見、聞所未聞的竟然這麼多。讀了這部書,能夠從古人處學得治理國家之道而不惑。這部書的功勞真是很大!
清陳士倌《聖帝明王善端錄》之唐太宗一。(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主編《群書治要》的魏徵是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創建「貞觀之治」的大業,而青史留名。魏徵在《群書治要》序言中,闡述了《群書治要》書成的由來。
魏徵在序言中寫道:「聖上您生來富有才智,有著生而知之的聖明智慧,本性和天道相通,行為和神明接近。用自己含而不露的美德潛移默化的改善了社會風俗,教化出了前代國君沒有教化出的良好社會風氣;克制自己,利益他人,完成了歷代帝王所不能完成的偉業。北方異族的地域都歸入了大唐的版圖,遠至海外的日本也都學習穿戴我朝的服飾。天下和平安寧,人民生活美滿。然而我皇並不因此而沾沾自喜,態度謙恭溫和,處處以堯舜為榜樣,言行有依有據,完全考察古聖先王的常道而行事,不只在平靜的水面上照看自己的容顏,更要從古聖先賢的教誨中得到治國的大道。」[注1]
「皇上認為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內容繁多,百家的學術非常駁雜,想深入研究和完全掌握這些典籍,以此窮究天地萬物之理,就需要花費很多時間,而且收效甚微;即使全部閱讀,泛泛的瀏覽,雖然很廣博,但卻不得要領。因此,就下詔讓臣等採集摘錄各種書籍,刪除削減淫濫迂腐的內容,使古聖先王的傳世典籍得以彰明顯揚,發揚光大。」[注1]
「聖上的目的是為了得到治國理政的方略。我們從群書中選取重要的文段,這都是出自皇上的主張。我們力求摘取書中的精華內容和深刻思想,學習聖賢宏大深遠的志向,力求全面蒐集古人治國的綱領,而不是侷限於某一個方面。」[注1]
《群書治要》從六經開始至諸子百家的著作,時間跨度上自五帝,下至晉朝,全書原本編為五冊,共計五十卷。
《群書治要》內容
《群書治要》蘊含大量名句、格言、警句。唐代道家修煉得以廣泛弘揚,求道訪道者非常之多。太宗扶持正教,不計教派。歸正儒學,尊崇道家。這在《群書治要》的摘選內容上可以體現出來。
《群書治要》以「務乎政術,存乎勸戒」為宗旨,全部五十卷目錄如下:
卷一《周易》;
卷二《尚書》;
卷三《毛詩》;
卷四《春秋左氏傳》(上)[缺][註2];
卷五《春秋左氏傳》(中)
卷六《春秋左氏傳》(下);
卷七《禮記》;
卷八《周禮》《周書》《春秋外傳國語》《韓詩外傳》;
卷九《孝經》《論語》;
卷十《孔子家語》;
卷十一《史記》(上);
卷十二《史記》(下)《吳越春秋》;
卷十三《漢書》(一)[缺][註2];
卷十四《漢書》(二);
卷十五《漢書》(三);
卷十六《漢書》(四);
卷十七《漢書》(五);
卷十八《漢書》(六);
卷十九《漢書》(七);
卷二十《漢書》(八)[缺][註2];
卷二十一《後漢書》(一);
卷二十二《後漢書》(二);
卷二十三《後漢書》(三);
卷二十四《後漢書》(四);
卷二十五《魏志》(上);
卷二十六《魏志》(下);
卷二十七《蜀志》《吳志》(上);
卷二十八《吳志》(下);
卷二十九《晉書》(上);
卷三十《晉書》(下);
卷三十一《六韜》《陰謀》《鬻子》;
卷三十二《管子》;
卷三十三《晏子》《司馬法》《孫子兵法》;
卷三十四《老子》《鶡冠子》《列子》《墨子》;
卷三十五《文子》《曾子》;
卷三十六《吳子》《商君子》《尸子》《申子》;
卷三十七《孟子》《慎子》《尹文子》《莊子》《尉繚子》;
卷三十八《孫卿子》;
卷三十九《呂氏春秋》;
卷四十《韓子》《三略》《新語》《賈子》;
卷四十一《淮南子》;
卷四十二《鹽鐵論》《新序》;
卷四十三《說苑》;
卷四十四《桓子新論》《潛夫論》;
卷四十五《崔寔政論》《昌言》;
卷四十六《申鑑》《中論》《典論》;
卷四十七《劉廙政論》《蔣子萬機論》《政要論》;
卷四十八《體論》《典語》;
卷四十九《傅子》;
卷五十《袁子正書《抱樸子》
[注1]:此處三注皆為魏徵所言,文中為參考白話譯文,原文古文請參閱原著。
[註2]:卷四、卷十三、卷二十等《群書治要》書中三卷,日本鑄版當時已經亡佚。

「群書治要」的圖片搜尋結果「群書治要」的圖片搜尋結果「群書治要」的圖片搜尋結果「群書治要」的圖片搜尋結果相關圖片「群書治要」的圖片搜尋結果「群書治要」的圖片搜尋結果「群書治要」的圖片搜尋結果「群書治要」的圖片搜尋結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