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人類學系教授陳有貝,他的助理楊宏政說這是大湖文化,早在日據時期就有文獻資料,在台南市地區常見,首批已開挖面積400平方公尺,發現總計26件完整遺骸與約1公噸黑陶等,暫存於台南市文資處隆田庫房裡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南島一家親】紐西蘭毛利人 拜訪阿美族「兄弟」 告知祖靈「我們回家了!」〔2012-11-21〕
紐西蘭毛利人 拜訪阿美族「兄弟」 - 地方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1FnD7a
毛利語教師Winiata(右一)彈唱毛利人的「創世紀」故事,全場族語教師跟著哼唱,太巴塱部落頭目王成發(右二)感動拭淚。(記者花孟璟攝)
【南島一家親】紐西蘭毛利人 拜訪阿美族「兄弟」 告知祖靈「我們回家了!」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2012-11-21〕
「我們回家了!」兩名紐西蘭毛利族語言學者來到南島語族發源地台灣,直奔阿美族太巴塱部落,見到部落Kakitaan祖祠的形制和毛利人的聚會所幾乎完全相同,就連語言、傳說都類似,他們流淚唱起毛利人禱歌,向祖先報告「我們回來了」!部落頭目王成發盛裝迎接,見到「兄弟」來訪,也感動流淚。
語言與建築 隔千里竟相似
語言學研究顯示,台灣很可能是南島語系的源頭,紐西蘭威靈頓維多利亞大學的毛利族女教授Te Ripowai Higgins、毛利語教師Winiata Vincent Whare十七日抵台,參加語言研討會,傳授毛利語從瀕臨滅絕到復振的三十年經驗,會議還沒開始,兩人就帶著孺慕之情,直奔太巴塱部落。
兩位毛利族人一到部落,看見Kakitaan祖祠建築形式和屋內祖靈柱雕刻,竟與毛利人部落的聚會所幾無二致,當場問前來迎接的太巴塱部落頭目王成發:「能不能在這裡唱毛利人的禱歌?」開口唱沒二句,他們倆淚水潸潸,直呼:「我們回家了!」
毛利人參訪太巴塱部落祖祠,發現門窗開的位置、建築樑柱等結構都和毛利人聚會所相同,大受感動。(記者花孟璟攝)
太巴塱「尋根」 飆淚說回家了
研討會昨天第三天,台灣參加研習的五十名族語種子教師及兩位毛利教授重返太巴塱祖祠,族人在祠堂內燃起火堆,用煙霧告知祖靈:「來自紐西蘭的自己人,回來了!」毛利語教師Winiata還拿起吉他彈唱毛利人的「創世紀」歌曲,歌聲充滿血濃於水的凝聚力。
Te Ripowai Higgins教授說,雖然是第一次來台灣,聆聽到阿美族祖先的故事,卻很熟悉,證明毛利人和台灣原住民系出同源,感覺就像「受到祖靈的引領」,有「回家」的感覺!
她也說,希望幫助台灣的原住民延續祖先傳下來的文化、語言,「我們永遠是一家人」。
頭目王成發說,當他聽見兩位老師介紹自己是「在大洪水的年代,從台灣漂流到紐西蘭的人」,想到遙遠的地方有那麼多「兄弟」,他也不禁感動流淚。
紐西蘭毛利人 拜訪阿美族「兄弟」 - 地方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1FnD7a

2021-04-01_2215422021-04-01_221521


紐西蘭政府賠償當地原住民族部落2350萬紐西蘭幣(約新台幣4億6820萬元)。圖為紐國總理阿爾登(右)與當地毛利原住民族(左)。(歐新社檔案照)簽署和解協議!紐西蘭政府賠償毛利部落4.6億並歸還土地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1EdTtV
「這是我們歷史上的關鍵時刻。」簽署和解協議!紐西蘭政府賠償毛利部落4.6億並歸還土地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2021/03/31
紐西蘭政府與當地原住民族部落簽署和解協議,賠款2350萬紐西蘭幣(約新台幣4億6820萬元),並歸還12處文化遺址,作為19世紀年殖民入侵時期殘殺當地部落族人、強制沒收土地的補償金。
根據《紐西蘭廣播電台》報導,紐西蘭「Ngāti Paoa」部落後裔與政府官員在毛利會堂進行和解簽署儀式,由於未能保護原住民族的土地權益,過去的敵對行為、相關法律與政策,更造成該部落族人死亡,紐國政府對此致上歉意,賠款2350萬紐西蘭幣,並歸還12處文化遺址。
紐西蘭司法部長利特爾(Andrew Little)表示,官方試圖彌補這些不公不義,並希望找到方法解決,重建與「Ngāti Paoa」部落的關係,使雙方進入合作與夥伴關係的新時代,官方也承認未能及時面對「Ngāti Paoa」長期的不滿聲浪,這些坦承和補救措施「早就該做了」。
「Ngāti Paoa」部落後裔代表圖普西(Glen Tupuhi)表示,「對我們而言,要原諒政府是一項挑戰」,他指著身旁的部落孩子們說:「他們值得獲得賠償。」圖普西表示要開始重建部落莊園,保存相關文化與經濟資產,並處理定居點等問題,「這是我們歷史上的關鍵時刻。」
簽署和解協議!紐西蘭政府賠償毛利部落4.6億並歸還土地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1EdTtV

2021-04-02_074541


毛利人來台灣尋根的啟示
2018-08-28 06:00
社論》毛利人來台灣尋根的啟示 - 自由電子報 自由評論網 https://bit.ly/2yNKySW
一個來自紐西蘭的毛利族青少年團,正在台灣訪問。他們從大洋洲迢迢九千公里遠來,為了文化尋根:他們認定,毛利人的最早祖先,數千年前從台灣出發,憑藉高超的航海技術、天文及水文知識,以獨木舟航向怒海,克服汪洋阻隔,分階段最終抵達紐西蘭。對毛利人來說,台灣就是「一切起始的地方」,訪問團因此以毛利語Hawaiki Nui(Hawaiki:祖先的開始、起源之地)為名。
來台進行文化尋根之旅的紐西蘭毛利族青少年22日下午到行政院拜會,並在行政院大廳表演毛利族傳統舞蹈Kapa Haka。(中央社)
台灣對毛利人的文化歷史意義重大,率團的紐西蘭北島Ngāti Manu部落傳統領袖Arapeta Hamilton感性地說,一到台灣,從山巔看到日出,他就哭了,「為我們共同的祖先感動落淚」,這裡有美麗的人們、美麗的島嶼。訪問團帶來毛利人傳統文化藝術表演,包括毛利戰舞(Kapa Haka);也與台灣的原住民族群透過語言、文化、祭儀交流,觀摩狩獵與生態教育、海洋知識、傳統編織與樂舞。
毛利人與台灣原住民血緣及歷史的連結,有科學的嚴謹考證為基礎。包括語言學、考古人類學及基因等研究都顯示,台灣應為整個南島語族的發源地,或至少是「祖居地」之一,國際間早有「出自台灣(Out of Taiwan)」之說。如今分布廣及台灣(最北)、紐西蘭(最南)、復活節島(南美外海、最東)、馬達加斯加(非洲外海、最西)的南島語族,語言一千二百多種,人口近四億。台灣南島語言最受重視,因總共近三十種的原住民語,保存了多元豐富的南島古語特徵,顯示南島語族可能最早從台灣出發,向外擴散。
台灣對毛利人的文化歷史意義重大,率團的紐西蘭北島Ngāti Manu部落傳統領袖Arapeta Hamilton(前排左1)感性地說,一到台灣,從山巔看到日出,他就哭了,「為我們共同的祖先感動落淚」,這裡有美麗的人們、美麗的島嶼。(中央社)
另外,從基因及考古人類學角度,兩年前由澳洲主持,美、德及愛爾蘭等多國跨領域、包括DNA的研究都指出,台灣最可能是南島語族的原鄉。據學者推斷,南島語族在台灣最早的活動可追溯到八千年前,五千五百年前他們以在嘉南平原練就的航海技能,從台灣出發,往南太平洋擴散,七百多年前到達紐西蘭,也是遷移的最後一站。台灣與紐西蘭、原住民與毛利人,一為源起、一為移民最南境,血緣與歷史文化關係至為深厚。
從而,這次毛利訪客不啻以實際行動,強調了台灣在文化上是發祥地,不是邊陲。澳洲考古學者史普里格斯(Matthew Spriggs)曾嘗試描繪南島語族這一路線︰從台灣出發,先在菲律賓北部、印尼東部停留,形成如今南島語族共同的拉比塔(Lapita)文化,再一路枝葉擴散,及於所羅門、萬納度、新喀里多尼亞、斐濟、東加、薩摩亞、夏威夷、復活節島、紐西蘭。
這段在東亞、全球都很重大的人類遷移史,在起始之地的台灣,反而遭到輕忽。多少年來,不斷有外來政權把台灣視為偏鄉,對原住民橫加貶抑,壓制人們對美麗之島的歷史探究和了解。然而,即使後來居多數的漢人,到台灣最久也不過四百年,豈能與南島語族在這片土地當主人的數千年相比?尤有甚者,戰後黨國當局以「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我們中國人」、「中華民族一份子」云云,強要人民認同,扭曲、輕賤各族群在這片土地的歷史,所憑藉的是強勢統治力量,自難持久。
這段在東亞、全球都很重大的人類遷移史,在起始之地的台灣,反而遭到輕忽。多少年來,不斷有外來政權把台灣視為偏鄉,對原住民橫加貶抑,壓制人們對美麗之島的歷史探究和了解。圖為紐西蘭毛利青年尋根團24日晚間參加花蓮阿美族豐年祭。(中央社)
台灣因此需要以更寬闊而嚴謹的角度,重建歷史及史觀。漢文化、荷西文化、日本文化,乃至戰後影響重大的西洋文化,四百年來這些外來文化在這一片土地的發展融合,都已構成台灣文化的一部分;但原住民才是美麗之島最早也最長久的主人,台灣歷史不能一直在這方面是空白的,文化上也應從漢人移民到來之前廣為延伸。另外,具備南島語族起源地優勢的台灣,多元豐富的南島語系是文化知識寶庫,自應投入更多經費及資源加強研究,包括跨國及科際合作,長期必將有成,這是民主台灣足可向世人推倡的軟實力。
毛利族青少年來訪之際,正逢十二年國教課綱審議之時。其中,高中歷史新課綱將改變編年史方式,不再以中國史、台灣史及世界史呈現,而採區域式、主題式的方式編寫,並強調原住民、被殖民國家的主體性等議題的思辨。毛利人來台灣尋根,正好凸顯這一重新建構歷史及史觀綱要的進步性、國際視野、符合現實,我們至表歡迎。社論》毛利人來台灣尋根的啟示 - 自由電子報 自由評論網 https://bit.ly/2yNKySW

2020-05-11_0924302020-05-11_0924452020-05-11_092435


有些紐航員工為毛利人(Maori)後裔,以刺青來展現其家系和文化的傳承-紐西蘭航空公司廣泛使用毛利文化中的語言和圖騰當作宣傳,因此對於刺青的禁令過去曾飽受批評-每5位成年紐西蘭公民,即有1人紋有至少1種圖案的刺青,30歲以下年輕人中則有35%的人擁有刺青。而毛利人將紋身(moko)視為神聖的傳統-男性紋面(moko kauae)遍及全臉,女性多在下巴周圍-請員工務必「將刺青視為言論表達的一種」,他說:「就像你上班的時候不能罵人、發表仇恨言論或不適當的笑話,刺青也是一樣的  https://bit.ly/2K7L0je


紐西蘭原住民發源地Taiwan/毛利人學生8月將來台尋根
許銘洲/編譯 2018-07-26 14:30
台灣原住民在太平洋的擴散路線。圖取取自/紐西蘭The Hawaiki Project臉書
台灣原住民在太平洋的擴散路線。圖取取自/紐西蘭The Hawaiki Project臉書
紐西蘭10位毛利人(Māori)學生,將在8月20日抵達台灣原住民部落,進行文化交流。該活動是紐西蘭夏威克(Hawaiki)計畫的一環(毛利語Hawaiki,即為玻里尼西亞人祖先的「故居」之意。)行之有年的慈善組織夏威克計畫,著眼於在太平洋的玻里尼西亞部落與東南亞原住民,發展文化交流。台灣被視為紐西蘭毛利人祖先移居的發源地,他們的祖先從台灣遷徙到奧特亞羅瓦(毛利語:Aotearoa,原意為「綿綿白雲之鄉」或「長白雲之鄉」,即泛指紐西蘭北島。)
負責這次10位紐西蘭毛利人學生參訪活動的夏威克計畫(Hawaiki Project)主任,現年32歲的毛利人瑪麗亞.漢彌爾頓(Marareia Hamilton),7月20日向《紐西蘭先鋒報》(New Zealand Herald)指出,毛利人與台灣原住民擁有相似血源親戚關係;而且「台灣是毛利人祖先的發源地。」其擴散路線為,屬於南島民族的台灣原住民,先是往東遷徙至中太平洋,然後再往南抵達紐西蘭。
她還提到:玻里尼西亞人(Polynesian)祖先的遷徙路線,始於台灣;屬於南島民族的毛利人部落(毛利語:iwi),想要透過這次文化交流拜訪,告訴我們孩子,過去的祖先經歷。
台灣原住民目前人口數約50萬人,佔台灣2,300多萬總人口數的近2%。漢彌爾頓指出,基因學家已經證實,現代玻里尼西亞人(包括毛利人在內)與台灣原住民有清楚的血統關係。
其它的關聯證據還包括有,原住民歌唱形式與歌曲內容的相似性,聚會場所的構造(marae structure)、語言,甚至還包括黥面方式(Tā moko, 塔莫科),這類黥面方式,同樣讓皮膚留下凹痕而不是現代紋身式的光滑表面。
她還提到,台灣一些原住民,與河流、土地關係緊密,毛利人亦然;透過這些相似的文化聯結關係,我們想讓孩子增強自己的原住民身份認同。為期12天的毛利人學生在台參訪行程,將在3個台灣原往民部落停留,其中之一為阿美族;毛利人與阿美人,擁有類似的粒線體DNA(mitochondrial DNA)。
促成這次的交流活動者,包括設在奧克蘭(Auckland)的台商協會(Taiwanese Business Association);另外,台灣原住民委員會,將在經費上協助提供交通與住宿事宜。
台裔紐西蘭女性Eva Chen,是這次毛利人學生來台參訪的共同主任,她在「只需一點點」贊助網頁(Givealittle),為這次的參訪學生發動募款,預計募款目標為10萬元美金的來回機票費用。她指出,台灣人對於跟毛利人建立文化友誼,感到興奮。這次毛利人學生來台,也將把毛利人傳統的徒手搏鬥合唱, 舞蹈 (kapa haka)曲目,介紹給台灣原住民。
(紐西蘭毛利人學生,將來台灣與原住民部落進行文化交流。台灣部落圖像/取自Hawaiki Project FB)紐西蘭原住民發源地Taiwan/毛利人學生8月將來台尋根 | 民報 Taiwan People News - https://goo.gl/tePScX


英國每日郵報:毛利人是台灣人後裔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 https://goo.gl/1DniHF
英國每日郵報:毛利人是台灣人後裔
分享英國每日郵報:毛利人是台灣人後裔到Facebook 分享英國每日郵報:毛利人是台灣人後裔到Line 分享英國每日郵報:毛利人是台灣人後裔到Google+
毛利人的戰舞表演。(法新社資料照)
2017-08-24 09:07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英國每日郵報發表重要研究報告,經過最新的DNA 比對研究,紐西蘭毛利人以及大多數大洋洲島民都是台灣的後裔
在紐西蘭曾經流傳著一個有關毛利人的說法,就是他們是台灣人的後裔,因為曾經有人做過DNA 比對,發現他們的DNA 和台灣人的DNA 有些類似,但是這個說法一直並未得到證實。根據《自然》(nature)一篇研究報告,科學家認為波利尼西亞人(大洋洲島民)是巴布亞人的後裔。今天科學家們宣布,他們提取了778 具在大洋洲及東亞地區的屍體頭骨進行比對得出結論,大洋洲島民,確實是台灣人的後裔。
科學家經過DNA比對發現,紐西蘭毛利人和大多數大洋洲島民源自台灣。(圖擷取自nature)
科學家經過DNA比對發現,紐西蘭毛利人和大多數大洋洲島民源自台灣。(圖擷取自nature)
曾經有人嘗試讓毛利人學中文,他們發現毛利人學中文,發音異常的標準,學的非常快。還有的人嘗試讓毛利人去一次台灣,沒想到毛利人的感受卻是:「很有家的感覺」
研究報告顯示,4萬年前人類已經從東南亞擴展到印尼、新幾內亞島和澳大利亞各地,但大洋洲的島嶼依然無人居住。直到約3000年前,人類的文明被認為可以遠距離海上航行,他們還帶著當地的動物、植物種子飄洋過海。
台灣島上的居民也就是在4萬年前,開始移居印尼、新幾內亞島和澳大利亞等地,3000年前左右又開始遷徙到大洋洲上宜居的小島,約300年前台灣人後裔到紐西蘭建立了毛利文化。
總結一句話,就是台灣人,用了4 萬年,跑遍了三分之一的地球。或者說,整個大洋洲的波利尼西亞人,都是台灣人的後裔。

2017-08-24_095742  


台灣南島民族與毛利人-點鼻禮

 凱特王妃出訪獲毛利人碰鼻禮問候 盤點六大奇特禮節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7gnfY5

紐毛利人迎習 獻碰鼻最高禮遇 - 中時電子報 - https://goo.gl/BX2clS

與毛利人碰鼻切莫睜眼

毛利人部落中最有威信的長者向我們致以毛利人最高的敬禮──碰鼻禮。按毛利人的習慣,鼻子碰的次數越多,時間越長,表明來賓受到的禮遇越高

馬祖亮島的「亮島人」經DNA演化基因証實為最古老的南島民族/「一直以為自己的祖先來自大陸,不過這次發現自己的祖先是亮島人,相當驚訝,也相當自豪。/南島語族及紐西蘭毛利族等,發源地均與台灣/毛利語和台灣原住民各族語皆屬於波里尼西亞南島語系/馬祖在2年多前,發現8300多年歷史的「亮島人」骨骸。學者今天說,這代表南島語族起源從6000多年,往前推到8300多年前+南島民族約在5000年從台灣擴散出去,所以「起源於台灣論」還是成立。+南島民族在東南亞島嶼起源說」一定被推翻+紐西蘭毛利人祖先來自台灣?語言學的考據指出應該是從台灣來-母系遺傳的粒線體DNA追溯也指出相同結果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DTXWQH

※毛利人的起源※

許多考古學和歷史學家認為毛利人的祖先是從庫克群島和玻里尼西亞地區的島民漂洋過海來到的紐西蘭,甚至科學家發現毛利人與台灣的原住民的DNA是很接近的,而且,毛利人與台灣原住民在語言、文化、風俗、舞蹈上也十分相近。

現在全世界的毛利人總人口有70多萬人,其中紐西蘭有62萬,澳洲有12-13萬,英國有將近1萬人,美國和加拿大有4-5千人左右。

毛利語是紐西蘭官方語言之一, 另一種官方語言是英語。隨著毛利人與其他人種的混居和發展,基本上所有的毛利人都會說英語,甚至有些毛利人自己已經不太會講本族的語言,而僅僅會說英語。

紐西蘭原住民與台灣人是近親?帶您全面了解神秘的紐西蘭毛利人 - 壹讀 - https://goo.gl/wdxSHf

1817 年紐西蘭毛利人戰士的圖像。紐西蘭毛利人祖先來自台灣?主流南島語族遷徙-毛利人的祖先從那裡來?考古學的證據說毛利人是從東玻利尼西南的。調查更古老的祖居地,語言學的考據指出應該是從台灣來-母系遺傳的粒線體DNA追溯也指出相同結果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1RZzxP

從毛利人來自台灣的新聞談南島民族的遷徒史 | TechNews 科技新報 - https://goo.gl/CN9Eyy

=============================

毛利人的禮儀--碰鼻禮 - https://goo.gl/4DrgaJ

1082  70215677_270215677_170215677_2770215677_2870215677_2970215677_3170215677_3570215677_1070215677_22  12538701829835777553  

習近平接受碰鼻禮揭秘特色禮節
2014-11-20
正在大洋洲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抵達新西蘭惠靈頓,習近平在惠靈頓政府大樓前接受毛利人的碰鼻禮。除了碰鼻禮,其他地區還有著各種特色禮節,例如拱手禮、鞠躬禮、擁抱禮、吻手禮、接吻禮、合掌禮、跪拜禮、吻腳禮以及貼面禮等。
習近平訪問新西蘭
碰鼻禮是新西蘭的最早主人毛利人還保存著一種遠古留傳下來的獨特見面問候方式。如果有客人來訪,新西蘭的毛利人必定要為來賓組織專門的歡迎儀式,安排下豐盛的宴席。最讓客人滿意的是男女老幼,傾巢出動,一邊引吭高歌,一邊興致勃勃地拉著客人手舞足蹈。這一切過去以後,一定要舉行毛利人傳統的最高敬禮,那就是碰鼻禮。
拱手禮是中國古代使用的一種禮節,也叫做作揖。通常為相見或感謝是使用。作揖在中國至少有2000年的使用歷史,行禮時不分尊卑,拱手齊眉,雙手互握合於胸前。當代一般右手握拳在內,左手在外;若為喪事行拱手禮,則正好相反。
握手禮就民俗角度講,最早只是被英國以及受英聯邦國家使用的一種禮節。握手禮的由來據說在戰爭期間,騎士們都穿盔甲,除兩隻眼睛外,全身都包裹在鐵甲裡,隨時準備沖向敵人。如果表示友好,互相走近時就脫去右手的甲胄,伸出右手,表示沒有武器,互相握手言好。後來,這種友好的表示方式流傳到民間,就成了握手禮。當今行握手禮也都是不戴手套,朋友或互不相識的人初識、再見時,先脫去手套,才能施握手禮,以示對對方尊重。
鞠躬禮起源於中國,意思是彎身行禮。是表示對他人敬重的一種鄭重禮節。在中國一般是下級對上級或同級之間、學生向老師、晚輩向長輩、服務人員向賓客表達由衷的敬意。鞠躬禮不僅被中國人使用,日本和韓國也使用這種禮節,只是表達的意思有一些不同。
對日本人來說,背部彎曲程度不同所表達的意思也不同,彎15度左右,表示致謝;彎30度左右,表示誠懇和歉意;彎90度左右,表示懺悔、改過和謝罪。
鞠躬對韓國和朝鮮人來說也很講究。我們可以經常看到,韓國和朝鮮婦女在會談、宴會或作客時,一手提裙,一手下垂鞠躬,告別時面對客人慢慢退去,表示一種誠懇和敬意。行鞠躬禮掌握的尺度更要恰當,脖子不可伸得太長,脖子不可伸得太長,不可挺出下頦;耳和肩在同一高度保持正確的站立姿勢,兩腿併攏,雙目注視對方的胸部,隨著身體向下彎曲,雙手逐漸向下,朝膝蓋方向下垂。
擁抱禮是一種在歐美、中東以及南美經常使用的一種禮節。一般用於熟人和朋友之間,有時也可能會伴隨著接吻禮,是比較親密的一種見面禮儀。這種禮節一般會用於同性或者親密的異性之間。擁抱禮行禮時,通常是兩人相對而立,各自右臂偏上,左臂偏下,右手環撫於對方的左後肩,左手環撫於對方的右后腰,彼此將胸部各向左傾而緊緊相抱,並頭部相貼,然後再向右傾而相抱,接著再做一次左傾相抱。
吻手禮是由生活在大約8至10世紀的維京人發明的。吻手禮是流行於歐美上層社會的一種禮節。英法兩國喜歡“吻手禮”,不過在英國和法國,行這種禮的人也僅限於上層人士。這種禮節的特點,決定了它宜在室內進行。吻手禮的受禮者,只能是女士,而且應是已婚女士。手腕及其能上能下部位,是行禮時的禁區。
合掌禮,曾經是印度古國的文化禮儀之一,後來隨著佛教的傳播而流行與一些佛教盛行的國家。行禮時,雙掌合於胸前,十指併攏,以示虔誠和尊敬。泰國、緬甸、老撾、柬埔寨、尼泊爾等佛教國家都使用這種禮節。另外,遇到不同身份的人,行此禮的姿勢也有所不同。晚輩遇見長輩行禮時,要雙手高舉至前額,兩掌相合後需舉至臉部,兩拇指靠近鼻尖。男行禮人的頭要微低,女行禮人除了頭微低外,還需要右腳向前跨一步,身體略躬。長輩還禮時,只需雙手合十放在胸前即可。拜見國王或王室重要成員時,男女還均須跪下。國王等王室重要成員還禮時,只點頭即可。無論地位多高的人,遇見僧人時都要向僧人行禮?而僧人則不必還禮。
還有一種南亞搖頭禮也很特別,在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尼泊爾、孟加拉等國,人們相互交往的時候,往往非常有禮貌地搖搖頭。他們的表敬禮俗是:向左搖頭表示讚賞;點頭則表示不同意,這和我們的表述方式正好相反。
由於歷史的發展不同,以及民族、政治、經濟、文化的不同,這就導致了各國的交往禮節也不盡相同,我們要入鄉隨俗,就要多多了解各地不同的文化禮節,因為這個世界需要平等與尊重,這個世界也需要一種融合,所有充滿特色韻味的民族文化都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

【組圖】習近平訪新西蘭行“碰鼻禮”--時政--人民網 - https://goo.gl/y5A9JV

============================

毛利人「碰鼻禮」。(到當地土著居民毛利人的家裡作客,主人會馬上就熱情地迎上來,用自己的鼻子在你的鼻子上碰一下,可別嚇一跳,這是他在向你行碰鼻禮。碰鼻禮可是毛利人最高的禮節,而且碰鼻的次數愈多,時間愈長,表示客人愈是尊貴,受歡迎的程度也愈高。)

當聽到一聲聲「kiaora!kiaora!」,然後以鼻子碰鼻子的方式問候對方時,沒錯,正是毛利人在向您打招呼。紐西蘭島的毛利人原住民,屬波里尼西亞的一支臉上獨特的漩渦刺青花紋是地位象徵。

毛利人最早時是亞洲居民,三世紀時向南太平洋的玻里尼西亞群島遷徒。當歐洲人還在懷疑地球的彼端有沒有土地時,位於夏威夷南方的夏威基(Hawaiki)島民,已乘著木筏向南方探索,並在西元八五○年來到紐西蘭。偉大的毛利航海家庫珀(Kupe )在星辰的導引下,率領族人橫渡大洋,給這個杳無人煙的島嶼取了一個詩意的名字──長雲裊繞之島(Aotearoa)。公元1200年,毛利人已分佈在北島和南島的許多地方。他們從豐富的自然資源中獲取食物並有著簡單的貿易行為,所謂的“毛利文化”便日漸形成,並在口耳相傳的文化之下一代接一代地流傳下來。

紐西蘭毛利人種植的甘藷、芋頭、洋山芋、葫蘆、麵包樹、椰子樹等,都是遠從故鄉波里尼西亞帶來的,平日是靠捕魚、打獵來獲得蛋白質,他們在木雕方面具有獨特天賦,連小屋入口或柱子及身上的裝飾品、石器和武器都刻有毛利獨特的漩渦或人面花樣,毛利的紋身亦相當重要,凡居於重要地位的男子都在臉上、腿上、臀部刺上線條或漩渦狀花紋,而女人只在下巴刺上花紋。

男人是優秀的獵人,勇猛的士兵,善於以歌唱舞蹈來表達情緒,在打仗前會跳稱為「哈卡舞」的戰鬥舞,配合打擊樂器奏出壯烈戰鬥舞,舞中吐舌動作表示不屈服,現在則是表示歡迎之意。毛利人可說是天生的藝術家,木雕、音樂、舞蹈都展現出極佳的天賦。毛利文化是紐西蘭所獨有。全世界只有在紐西蘭,您才能充分感受到這個古老民族充滿活力的文化。

紐西蘭擁有特殊的地熱,毛利人的飲食文化中,利用地熱蒸氣便成為特有的烹調方式。有一種傳統食物叫「Hangi 」的石頭火鍋,先在泥窖裡放一些已烤熱的石頭,上頭放上以新鮮葉子包好的食物,再封上泥窖,利用石頭的熱氣燜烤,很類似台灣的烤地瓜,是毛利人的主食之一。

毛利人的宗教信仰觀念,接近於「萬物有靈論」。原住民原有的宗教皆根源於大地萬物神靈的說法這都是頗值得玩味的現象。

毛利人的神話說『蘭奇』和『巴巴』是天(父神)和地(母神),是萬物源頭,當時天和地未分開,四下漆黑,其兒子渴望得到光明,便用力將天地推開,光明於是出現,一向藏在黑暗中的人類便被發現,原來他們也是天地所生。每當父神想念母神,便會落淚下雨。母神想念父神,所以會噴出地熱或噴泉。毛利人很尊敬一位森林之神,森林之神,又稱為莊稼之神。因為這位森林之神在天地之間種了很多的大樹,為人類爭取生存的空間。

1817 年紐西蘭毛利人戰士的圖像。紐西蘭毛利人祖先來自台灣?主流南島語族遷徙-毛利人的祖先從那裡來?考古學的證據說毛利人是從東玻利尼西南的。調查更古老的祖居地,語言學的考據指出應該是從台灣來-母系遺傳的粒線體DNA追溯也指出相同結果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1RZzxP

親歷:與毛利人碰鼻切莫睜眼
2014-11-21 11:16:00
"Kia Ora" 這是毛利人非常流行的一句問候語,相當於英語的 "Hello" 或漢語的「您好」。我不久前去紐西蘭北島的羅托魯阿市參加一個國際會議。由於該會議自始至終充滿了毛利人的文化色彩,加之羅托魯阿城又是紐西蘭毛利人居住最集中的地方,那段時期毛利人的文化無時無刻不在敲打著我的心靈,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使我對這個陌生的民族產生了極強的好奇心。我反覆在問,這是一個怎樣的民族呢?

毛利人的祖先據信是玻里尼西亞人的一部分。他們最早是從印度的某個地方向東遷移,先到達了印度尼西亞。所以玻里尼西亞語同印度尼西亞語的一些方言相似,在雅加達的「微縮印度尼西亞景區」,許多少數民族的高腳屋,其屋頂都是船形的,有的像揚帆遠航的船,有的像倒扣的船。後來,這部分人又繼續向東遷移,最後散落在南太平洋的許多群島和赤道以北的夏威夷島。
最早到達紐西蘭的毛利人可能是來自庫克群島或是塔希提島的航海者,約在一千年前,他們乘坐一隻或多隻雙體獨木舟來到鬱鬱蔥蔥的紐西蘭。這些是技術嫻熟的航海家,駕駛著給養充足、堅固耐用的船隻,依靠星星的導航,衝風破浪,尾隨候鳥遷徙的航跡來到紐西蘭。
這些玻里尼西亞定居者抵達紐西蘭後,很快適應了這片充滿飛鳥和近海哺乳類動物的新大陸上的生活方式。從此,獨特的毛利人文化開始逐漸形成,出現了許多圍繞移居「長白雲之鄉」的神話和傳說。
據說塔希提航海者庫佩是第一艘獨木舟──瑪塔赫羅瓦號的船長,他的妻子把這個地方命名為「奧蒂阿羅瓦」(意即「長白雲之鄉」)。根據毛利人的歷史傳說,他們的祖先是乘坐獨木舟船隊從哈瓦依基來到紐西蘭北島東北海岸的。
毛利人所崇拜的莫伊是神話傳說中的人物。有一天,莫伊和他的兄弟們出去漁獵。他說服兄弟們向南方未曾去過的深海駛去。莫伊釣魚時用的魚鉤,是用他祖母的額骨製作的。他用拳頭把鼻子打破,用他自己的鮮血做釣餌。就是用這個魔鉤和具有魔力的釣餌,莫伊釣到一條無比巨大的魚──紐西蘭北島,毛利人稱之為「蒂伊卡阿莫伊」(意為「莫伊的魚」)。毛利人稱南島為「蒂外鮑納姆」(意即「碧玉般的水」)。有時則被想像為「莫伊的獨木舟」。

莫伊的傳說在玻里尼西亞各地廣泛流傳。很多人相信他就是早期的探險者並且很可能是最先發現紐西蘭的人。據說莫伊的權力很大,隨後從哈瓦依基乘獨木舟來的人只有在證明與莫伊的關係後才能在這塊新大陸上落腳。
這些著名的獨木舟的登陸地點對毛利人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因為他們的家譜可以追溯到航海來到這裡的那些水手。隨著更多的獨木舟來到這裡,各個部落逐漸建立起來並開始逐漸擴大。
在傳說的毛利人社會中,每個人主要在家庭中生活。各個家庭組成小的團體,毛利人稱之為「哈普」(意即「小部落」)。最大的團體被稱之為「伊維」(意即「部落」)。由酋長領導。據說,一名重要的酋長具有偉大的「瑪納」(意即「精神權力」)並被視為「塔普」(意即「神聖」)。「塔普」這個概念對毛利人具有深遠的意義,任何膽敢冒犯這個原則的人都可能遭到老天的報應。
玻里尼西亞人帶進了老鼠和狗,以及莊稼植物。這些植物包括白薯、芋頭和葫蘆等。他們發現這塊土地上到處都是鳥類,而且許多鳥類都不會飛,這其中包括直立起來比人高一倍的恐鳥。海水中成群遊動著海洋生物,沿海岸線棲息著成群的大型海豹。

毛利人的生活是同他們所熱愛的環境緊密結合的,在歐洲人未到達紐西蘭這塊新大陸之前,他們的生活是平和的、安詳的,也是豐富多采的。

羅托魯阿,又稱溫泉城,是南半球最有名的泥火山和溫泉區。整個城市都散發著硫磺的氣味,在硫磺噴泉區里,蒸汽瀰漫,泥漿跳躍,其中的華卡雷瓦雷瓦噴泉,定時噴發,水柱擎天,這一景色已成為羅托魯阿的象徵。羅托魯阿也是毛利人的文化中心,著名的毛利人文化藝術研究所就坐落在泥火山下,每天來此參觀的人絡繹不絕。作為會議主辦國的紐西蘭將此次會址選在毛利人文化氛圍很濃的羅托魯阿市可以說是頗具匠心了。
大會的第一個活動就是參觀著名的毛利人文化藝術研究院。那是8月下旬的一個早晨,南半球正是冬季,涼風習習,空氣異常的清新和涼爽。我們來自各國的與會代表全部西裝筆挺的站在研究院的大門口,目視前方,對面是一個毛利人的大禮堂,相距大約100多米,毛利人身著黑色衣服從四面八方向禮堂門口匯集。臨來前,每個代表都發了一份了解毛利人風俗習慣的須知。說實話,光看須知根本不解決問題,最聰明的辦法就是學著最前方的領導人去做。此時和我們遙遙相望的毛利人也全部站成了兩排,賓客雙方都不做聲,空氣驟然凝固了,好象是古戰場上兩軍對陣。突然,站在毛利人左邊的一個赤身大漢向我們吼叫了幾聲,我們的毛利人導遊也回應了幾聲,又是幾秒鐘的寂靜。突然,毛利人右邊的一個赤身大漢猶如猛虎下山一樣,手持一根木杖,一邊大聲吼叫,一邊氣勢洶洶的向我們跑來,大有把我們趕走的意思。不知情的代表們被這陣勢嚇住了,情不自禁的地往後退。這個武士轉眼就來到眼前,只見他又吼又叫,不斷地做鬼臉、瞪眼、吐舌頭,手裡的木杖揮來揮去,樣子十分嚇人。其實這是毛利人的一種迎賓禮儀,源於毛利人早期部落之間的戰爭,毛利人又吼又叫,不斷做鬼臉的舉動不是向來人挑釁,恰恰相反是一種測試。如果你是敵人被嚇跑了更好,如果你是朋友那就勇敢的迎上來,接待你的將是毛利人的真誠和友好。眼前這個武士突然扔下一根挑戰棒,然後奪路而退。我們的領導人在毛利人導遊的指導下,從容地揀起這個挑戰棒,表明我們都是和平的使者。頓時毛利族的婦女們高聲歡呼,邊歌邊唱,跳起迎賓的哈卡舞。舞罷,由部落中最有威信的長者向我們致以毛利人最高的敬禮──碰鼻禮。按毛利人的習慣,鼻子碰的次數越多,時間越長,表明來賓受到的禮遇越高。我們排著隊,依次和毛利人長老碰鼻,輪到我時,我有些緊張,學好的要領忘得一乾二淨。我生怕碰鼻時出洋相,眼睛緊盯著對方,相反,毛利人長老們卻是那麼的慈祥、友善,在鼻子前伸的一剎那,眼睛微閉,非常的安詳友好。令我感到詫異的是毛利人雖然閉著眼睛碰鼻,但準確度卻是百分之百。事後當我向毛利人導遊說起我碰鼻時睜著眼的情景時,她很認真地說,這在我們毛利人看來是很不禮貌的,也是一種不信任對方的表示。我慚愧地點了點頭並向她保證,下次在碰鼻的時候,我一定閉著眼睛。她非常理解地點了點頭。


歐洲人最早發現紐西蘭是在十七世紀上半葉,也就是1642年,荷蘭航海家塔斯曼才發現紐西蘭,但沒有登陸。1769年,也就是毛利人在紐西蘭定居400多年後,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才首先踏上紐西蘭的土地。1840年,英國殖民者霍布森採用威脅利誘的手段,與毛利人酋領定立了《威條哲條約》,強迫毛利人承認英國為宗主國。當時霍布森曾答應不侵犯毛利人的土地,但後來英國人背信棄義,對毛利人大肆掠奪和殘酷鎮壓,迫使毛利人在1843年和1860年兩次舉行抗英起義。但由於力量懸殊,大批毛利人遭到殖民者屠殺。簽定《威坦哲條約》時,紐西蘭有25萬毛利人,此後不到50年時間,毛利人被殺得只剩下4334人,也就是六分之五的毛利人都被屠殺了。毛利人雖然暫時被征服,但毛利人爭取民族權利的鬥爭,卻始終沒有停止過。即使現在,毛利人不但在積極爭取平等權利及合理的政府賠償(毛利人對政府提出的賠償方案不滿),還有一些毛利人在從事爭取獨立的運動,呼籲國際社會支持毛利人進行民族自決。
毛利人現有人口約50萬,占紐西蘭總人口的15%,但毛利人在紐西蘭議會中只有3個席位,只占整個議會的2.5%,遠遠低於其人口數。
毛利君主制出現於十九世紀五十年代。1858年,新全國23個毛利部落的代表協商一致推選出泰努伊(TAINUI)部落的酋長波塔濤(POTATAU)為第一任國王。波塔濤的祖先於公元1000年前後率領船隊自玻里尼西亞來到紐西蘭,是最早在新定居太平洋島民之一。泰努伊部落自身也是新最大的毛利部落聯盟,包括瓦卡托(WAIKATO)、瑪尼波托(MANIAPOTO)、哈拉齊(HAURAK)和拉卡瓦(RAUKAWA)等地區的所有部落。因此該部落在新毛利民族中享有較高的威望,受到廣泛尊敬。毛利王位為世襲制,但新國王必須經各部落酋長確認國王后才能繼位登基。
紐西蘭雖有毛利國王,但並沒有毛利王國。目前分散在全國各地的毛利族群以部落的形式存在,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酋長。毛利國王對其他部落並無管轄權,他只是毛利民族的一個象徵性代表。
現任女王阿齊奴(全稱TEARIKNUI TE ATAIRANGIKAAHU)出生於1931年7月23日,於1966年5月23日繼位,是第五任毛利君主。她父親去世時由於沒有男性繼承人,因此各部落首領同意推選她為女王。女王擁有「女爵士」等眾多榮譽封號,還於1996年被日本授予「銀星」稱號,1999年被紐西蘭維多利亞大學授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她還擔任著毛利婦女福利聯盟等七個重要組織的負責人的職務,也是紐西蘭千萬富翁之一(全國共有139位)。
女王現居住在奧克蘭以南約一百公里處主要由毛利人聚居的小鎮那拉瓦哈(NGARUAWAHIA)。該小鎮內有一毛利村,(也可稱之為其王宮),她在那裡主持所有的對外活動和各種各樣的毛利儀式。遺憾的是該鎮離羅托魯阿市還有一段距離,沒有機會去實地訪問。會議組織者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在會議結束時專門安排了毛利人藝術家進行專場文藝演出。
演出就在會議大廳舉行,身穿草裙的毛利人藝術家載歌載舞,雖然只有兩把吉他伴奏,但聲音的和聲都非常的悅耳動聽。伴隨著藝術家的動作,他們中有些人不時地瞪眼,伸舌頭向觀眾做鬼臉,十分有趣;演出中還穿插著毛利人一些傳接棒、球的遊戲,反映了他們的早期生活。演出結束時,主持人突然宣布由這些藝術家向與會各國代表贈送禮品,禮品是一個用魚骨製作的小首飾可以佩帶在胸前。上台的順序是按英文字母,叫到中國代表時,正好輪到漂亮的毛利少女給我送禮品,台下有的人還發出了嫉妒的聲音。走到台口時,忽然見到上次在毛利人文化藝術研究院碰到的毛利人導遊,只見她沖我笑了笑,做了一個閉眼的動作。我心裡明白,她是在提醒我和毛利人行碰鼻禮時,一定要閉眼。我充滿信心地上台走到那個漂亮的毛利少女對面,沉著地接過她遞過來的禮品,然後是握手,行碰鼻禮,此時此刻,我清楚地看到眼前這位如花似玉、美如天仙的毛利少女,先是友好而又羞澀地看了我一眼,然後深情地閉上眼睛,把鼻尖輕輕地向上挑起,整個面容向我慢慢地探過來。我幾乎傻了,愣了一下,竟把閉眼的事又給忘了,只是在鼻尖即將碰上的一瞬間,我突然想起導遊的提醒,猛地閉上眼睛,幾乎是在同時我感覺到鼻尖和前額同時碰到美少女的鼻尖前額。台下一片哄叫聲和鼓掌聲。此時此刻,我覺得我和毛利民族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許多。我想,這個從外表看來威猛、雄偉、剽悍,有時又有點令人生畏的民族,同時又是一個溫順、柔美而又謙和的民族,是一個與人為善、愛好和平的民族。我從心靈深處為這個可愛的民族祈禱,祝他們繁榮昌盛,幸福美滿。哈樂麥(HAERE MAI, 毛利語再見)。

============================


台灣古今真相
2017-09-17_215427  46146a47-445c-424f-9bf2-91100ae3842b  
神秘的陸沉古文明遺跡,被誤導的台灣族群身世……
放下一切你所知道的舊思維,
讓埔農帶你一探「原台灣人」真正的歷史與文化!
16世紀末,大航海時代重商主義的西方勢力發現了「Formosa」,台灣自此登上了洋文世界的舞台。20世紀下半葉起,台灣再度引起西方學界的高度興趣,陸續有不下20位以上的國際知名學者,分別從考古學、人類學、文化發展學、語言學研究,及體質血緣遺傳基因的檢測分析上,發表重要研究成果,證實原台灣已有數千年以上的古文明,台灣也是現今南島語族的原始發源地,並喻這是台灣獻給世界的最珍貴禮物。
「台灣古文明論」及「南島語族台灣原鄉論」的新發現,自是老台灣的歷史光采,凡台灣人都與有榮焉,但是現今多數本來應是原台灣族人後裔的台灣人,數百年來在明鄭、滿清二朝強勢執行漢化政策,及二戰後蔣幫集團徹底洗腦教化下,儒教大中華思想及漢族意識已根深蒂固,不僅鄙夷原台灣老早已自有悠久的歷史文化,連血緣認知上,也都自認是漢人後代了,其實根本就是假漢人。
何以致此?因為制式中國史書充滿了太多的假相,「漢人社會」也滿佈眾多積非成是的謬誤,本書就以所可能蒐集得到的各種直接、間接史實證據和可靠旁證,推翻相沿成習的既有史說,真話直言,一點一點來揭露「台灣古今真相」。
精選書摘:
埔農本非文字工作者。二十幾年來,多次去函台灣聞達人士(尤其台灣文史學者),誠懇地舉證說明他們的各種誤認,禮貌地給予重新檢視其台灣文史知識的機會,但無人肯理會。在重症「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台灣受虐症候群)的固化下,多數是用假漢人、假華人的虛妄高級姿態,以「埔農你算什麼東西」直接排斥。埔農無奈,只得一再投書所謂的中立媒體,也因為埔農之舉證和台灣聞達人士的認知大異而不被接受。眼見台灣靈魂的沉淪已近滅頂,埔農深感痛心又無奈,覺得,想要讓全體台灣人醒覺,就只能從「向普羅大眾展示台灣歷史事實的證據」做起。
有朋友看了埔農的文稿說,即使心急,若語氣委婉,可能會有多一點效果也說不定。可是,這二十多年來,埔農持續禮貌、懇切的請求台灣聞達人士及台灣歷史學者聽一聽埔農的說明、看一看埔農所蒐集的台灣歷史文獻舉證,他們有誰確實願意聽了?又有誰願意看了?埔農實在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向普羅大眾實話實說了!今日台灣,真相和自我尊嚴常因眼前名利而被棄置,許多直言,是不得不而非說不可。說真話又能是好話,當然最好。但若無法兼顧,則做人應盡量講好話,做事就必須說真話了。埔農既本非文字工作者,文詞有限,若得知有更好的說法,必定改進。只是,因為大眾的錯誤認知,不論是來自學校教育或社會教化,絕大部分都是受到聞達人士和學者的影響,所謂風吹草偃,聞達人士和學者怎可不慎?怎可不用心?既已聞達,相對的責任自然應該較大。
由於台灣聞達人士,歷經70年中國壓霸集團的洗腦教化,是中國式洗腦教育長大的「優秀」學生。是全心全意認真學習才能脫穎而出,已根深柢固,以致「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終生纏身。台灣聞達人士已假漢人、假華人當上癮,以「虛妄高級」自負,當然是較難自我覺醒,這是事實。埔農深知,台灣普羅大眾的迷糊、迷失,多數是受到深陷『台灣受虐症候群(重症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台灣聞達人士(尤其台灣歷史學者)所影響,並非自願,是被誤導、是被拖累。一般台灣人靈性智慧尚存,應該會比較容易清醒。如果多數一般台灣人已明白台灣史實真相而清醒,這些已假漢人、假華人當上癮的台灣聞達人士,即使內心仍在掙扎,仍不得不面對事實真相。基於這認知,埔農不得已才勉力出書,試圖向普羅大眾展示歷史證據的真相。《台灣受虐症候群的煉製》、《台灣受虐症候群的延燒》及《失落的智慧樂土》三書是責任心驅使才覺得必須出版的,原以為至此已盡了身為台灣人應有的責任。
但是,大部分的台灣聞達人士,都對埔農嗤之以鼻。還心存理性的台灣史學者則說「埔農的說法仍有爭議性」。可是,這些全是可靠的原歷史證據啊,他們都應該是早已知曉的,那裡是埔農個人的說法?這時候還在假裝失憶;還在說「仍有爭議」,簡直是睜眼說瞎話。好吧!若是真的認為「埔農列舉的史實證據仍有爭議性」,那就出來和埔農逐條對質啊!由於他們原本都對埔農擺出不屑的態度,所以,埔農就想盡辦法,拜託幾位不會鄙視埔農的前輩,懇請代為請求一些還有理性的台灣聞達人士(尤其台灣史學者)出來和埔農舉證對質。起初,看在前輩的面上,是有幾位學者回應,但後來他們卻也似乎惱羞成怒,以「不屑理會」搪塞、迴避。《原台灣人身份認知辨悟》是回答一般台灣聞達人士對埔農提出的質疑;《台灣人被洗腦後的迷惑與解惑》是回答教授級台灣聞達歷史學者對埔農提出的責問,二書可說是責任延伸的義務。
《靈性》本來是自己要留傳子孫的筆記,有看過的朋友勸說,雖然台灣人的靈性因遭受中國壓霸集團蹂躪而漸次流失,但多數人智慧的本質都還在,也許還有一些人樂意接受分享,所以才請前衛出版社林文欽社長幫忙出版。
埔農原本不會使用社群網路。2015年底,有朋友看過以上數本埔農著作,好意幫埔農設定facebook帳號,以方便和更多朋友溝通。由於埔農拙於漢字輸入,並未立即使用。2016年初,朋友Pan來函勸說:「畢竟臉書是個間接改變台灣媒體獨佔資訊的新鮮媒體,很多媒體掩蓋的真相的確是因為臉書才把真相傳播給所有人。」鼓勵埔農學習使用,埔農才勉力而為。
埔農使用臉書後,確實有不少心靈清明的朋友來提供寶貴意見和資訊,埔農除了受到鼓勵,也獲益良多。但由於原台灣人以及六、七十年前逃難來台的華人移民子孫,都是歷經六、七十年中國壓霸集團的洗腦教化,台灣人所被灌輸的知識,全是來自充斥「蔣幫中國集團為洗腦台灣人之偽造文書」以及「早期因漢化深而轉性,寧願認盜作祖當走狗、勾結霸權、乞求其殘羹的所謂台灣士紳所虛構之小說」的所謂「標準歷史教科書」,已習於以中國為中心的虛妄,有些朋友看了埔農列舉的史實證據,還是會一時難以接受,仍心存疑惑。埔農一貫保持的心態是,關於所列舉的史實和證據,任何有不同認知的朋友,都請隨時提出質疑或反駁。因為唯有如此,埔農才得以知曉朋友尚存迷惑之處,埔農也才能補上更詳細的史實證據,以便朋友們能澈底明瞭台灣史實的真相。有台灣聞達人士(尤其台灣文史學者)或所謂的中國人要來謾罵,也十分歡迎,只請求留給埔農進一步舉證回答的時間和空間!任何人的質疑、責問,埔農都一一詳細再舉證說明,直到朋友們已不再有疑惑。
感謝友人Crichton Lee的分享,看了華人袁紅冰先生自主替台灣總統代撰的《台灣國家安全白皮書》內容,不禁仰天長嘆!雖然全文內容並沒有擺脫所謂的華人思維,但畢竟袁紅冰本人是華人,而台灣國內又到處充斥著假漢人、假華人,能寫出這樣真誠又懇切的建言,已屬難能可貴。埔農感嘆,沒想到一位華人竟然能替台灣人寫出這樣字字入骨、句句箴言的白皮書!然而,在多數台灣史實證據已被攤開的今日,不少原台灣人台灣聞達人士(尤其所謂的台灣文史學者)卻仍寧願選擇羨慕虛妄高級的中國式壓霸思維,對眼前的史實證據視若無睹,還鄙夷原台灣(Paccan)的智慧文明和文化,續認盜作祖,偽裝假漢人、假華人,仍在配合中國壓霸集團繼續洗腦台灣住民,埔農真是傷心又無奈。由於台灣聞達人士在學校教育和社會教化都掌握了十足影響力,連累多數原台灣人也還在跟著誤以為自己是漢人移民的後裔、誤以為自己是華人。這景況,在外國人看來,事實上就是我們台灣人自己要把國家送給中國。
加上不久前埔農心想,既然多數台灣文史學者已假漢人、假華人當上癮了,才會不肯承認自己是台灣原住民的史實證據,那埔農就整理出一段無關認盜作祖的精神障礙之史實證據:「明辨北汕尾、鹿耳門的所在處以及荷蘭人與鄭成功集團登陸台灣的地點」。這段史實無關意識形態,台灣文史學者純粹是被少數虛構的小說所迷惑,並被來台專門竄改台灣史實的壓霸中國人黃典權所誤導,因而未能仔細認知,才一錯再錯。埔農請求台灣文史學者至少能先改正這段明顯被誤導的單純歷史。結果,連這些無關意識型態之事實證據攤在眼前的情況下,台灣人文史學者仍然能視若無睹,裝聾作啞。在面對這麼多台灣史實證據時,這些台灣聞達人士自己心虛,不敢出來和埔農相互舉證對質,卻自恃是既得名利的在位勢力者,大言不慚的以「不屑理會」迴避這些證據。作孽啊!實在不知這些台灣聞達人士(尤其台灣人的所謂台灣文史專家)晨間梳洗時有何臉皮面對鏡子。這已不僅僅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心理障礙或是遭受中國壓霸集團詐騙的問題了,而是貪慕虛榮的自以為高級之為虎作倀、自願參與竄改台灣史實、奴化台灣人之行徑,進而陷眾多原台灣人於萬劫不復的罪大惡極啊!
台灣人即使在表面民主選舉中取得持續的執政權,以現在多數台灣聞達人士已假漢人、假華人當上癮的情況看來,政黨輪替的政權接管,只是表面形式上的民主,不可能發展成穩定的實質民主形式,更不可能建構一個正常的台灣國家,也缺少全體台灣人深層的整體意志和國家感情。台灣人若仍持續糾葛於所謂「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殘餘中國形式裡(死而不僵的中華民國),則台灣人永遠須面對另一個實質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在旁虎視眈眈,要展開新的國家建構必然極為困難,而且充滿危險。這景況,實在令人難過、傷心且驚惶!
埔農明白自己身為一個台灣人應有的責任,然心力微薄,雖然勉力出版《台灣受虐症侯群上、下冊》、《失落的智慧樂土》、《原台灣人身份認知辨悟》、《台灣人被洗腦後的迷惑與解惑》,期望多數台灣人能及時覺醒、尋回台灣人的靈魂尊嚴,進而回復台灣(Paccan)的完整自主國,但似乎仍成效不張。近來健康每況愈下,埔農雖不在乎於何時回歸塵土,但對於原台灣人的遭受洗腦、蹂躪而心靈逐步走向沉淪,一直無法釋懷。埔農想到,現今台灣人都是同樣在六、七十年中國壓霸集團的洗腦教化中成長,想必不少人會心存相同的疑問,所以埔農決定克服不濟的身體,打起精神,勉力將朋友在臉書上的質疑、責問,以及各項傳話、來函或當面對埔農的駁斥,連同埔農一再耐心舉證說明的內容,整理成書出版,以期讓還心存疑惑的其他更多朋友能早日覺醒,也要明白原台灣(Paccan)的智慧文明和文化,恢復台灣人原有的理性和靈魂尊嚴,不要枉費台灣(Paccan)人早有的天賦,才能對得起天地!

【專文】《台灣國家安全白皮書》(上) | 民報 Taiwan People News - https://goo.gl/446RDW
【專文】《台灣國家安全白皮書》(下) | 民報 Taiwan People News - https://goo.gl/k84aXz


 5千年前海洋台灣/早就透過玉器貿易輸出「南島基因」
許銘洲/綜合報導 2017-12-17 04:00
台灣衛星圖。圖片取自/美國NASA航太總署/Wikimedia Commons
台灣衛星圖。圖片取自/美國NASA航太總署/Wikimedia Commons
基於重塑台灣親海歷史與文化,並推動台灣邁向主權獨立,自由民主海洋國家願景,由海洋台灣文教基金會(Ocean Taiwan)、文化部與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於12月16日在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展演廳舉辦「2017海洋國家永續發展論壇 」。海洋國家永續發展論壇從2015年於中央研究院開始舉行,前2屆都是廣泛針對海洋各種面向進行研討,今年則聚焦於「台灣歷史文化與親海歷史」的聯繫關係。
目前於維吉尼亞州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教授台灣史,荷蘭前外交官韋傑理(Gerrit van der Wees)博士, 在昨日研討會中提出,「台灣:海洋國家」觀點,他認為台灣早期原住民於5千年前(即約為西元前3千年),開始在太平洋進行「大遷徙」(Great Migration)。從相關地圖資料顯示,台灣南島語族在太平洋海地域分布狀況盛極一時,其擴散範圍遠及今天的紐西蘭,以及夏威夷群島。台灣人的海洋視野,以及對外的貿交流活動,數千年來始終與世界維持開放關係,甚至一直到17世紀荷蘭據台時期皆未曾中斷。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於專題演講內容明確指出,(數千年前)新石器時代,位於台灣北部的大坌坑文化,一路發展演變為今天的「台灣原住民族。」…,該新石器文化後續的發展、變異,也代表著南島語系人群,在台灣與東南亞島嶼、東南亞半島的形成與分化;台灣南島語族(文化),還進一步成為「東南亞、(西)太平洋區域的構成基礎。」
劉益昌的講題,「從台灣出發的海上南島玉路」內容提到,透過出土的玉器文物顯示,台灣南島族群與台灣以外持有玉器族群之間的關係為「台灣史前文化(成為)其他南島族群的『祖源』」;透過其它研究面向,例如基因、文化要素,以及語言,皆可得到同樣結論
大坌坑遺址,為台灣一級古蹟,位於今台灣新北市八里區埤頭里公田聚落南方,海拔約30至40公尺的緩坡上。根據考古發掘的報告,該遺址的年代在距今約7,000-4,700年之間,為台灣「新石器時代」最早期的一層文化。該文化不但是最早可以辨認出來的南島語系祖先(台灣原住民祖先)原型文化,同時也是台灣農業最早的起源地。
劉益昌教授也指出,從台灣出發的海上南島玉路,不僅只是一系列貿易活動路線;更是「台灣南島祖先,透過玉器流通,將海洋文化基因(在太平洋諸島)散播開來。」
劉益昌進一步指出,「南島玉路」的輸出途徑,是由多個航向出發;台灣當時也成了東南亞沿海國家的「玉器工藝」中心,而且台灣玉器生產重鎮,是位於台東而非今天的西部;所以,從史前史角度而言,應該採取「從東部看台灣」的思維。
劉益昌還說,當時的台灣人,甚至在國外的玉器貿易地點設置生產工廠,部份玉石半成品,則由東台灣運過去,抵達當地後再進行細緻加工。由於玉器的輸出與傳播,甚至誕生了新的台灣原住民族;劉益昌教授大膽舉例指出,東部較新的人種阿美族,可能是當時生產玉器的台灣人,在異地與東南亞國家居民通婚之後,所帶回來的新興民族。他並指出,台灣史前時期,已具備生產青銅器、瑪瑙、以及煉金、煉鐵等高溫生產的技術與能力
(12月16日由海洋台灣文教基金會主辨的「海洋國家永續發展論壇」。張家銘/攝影)


 研究團隊自關島北部的瑞提迪恩(Ritidian)遺址發掘出兩具史前人類骨骸,發現其親緣關係與菲律賓呂宋島北部的坎卡奈族及台灣的阿美族最接近,並得出關島原住民的祖先是從台灣遷移到菲律賓、最後渡海到關島的結論。(圖取自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網頁pnas.org)
跨國團隊分析古DNA 證實關島原住民祖源為台灣 | 生活 | 重點新聞 | 中央社 CNA https://bit.ly/3henGOm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4日電)台灣考古學者洪曉純參與的跨國團隊,經古DNA分析,發現關島原住民的親緣關係與菲律賓呂宋島北部的坎卡奈族及台灣阿美族最接近,證實關島原住民的祖源可追溯至台灣。
來自台灣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員洪曉純與關島大學教授Mike Carson、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教授Mark Stoneking等人合作的跨國團隊,在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支持下進行考古發掘研究。
洪曉純告訴中央社記者,馬里亞納群島位在台灣東南方,離最近的菲律賓約2000多公里,包括關島、塞班島等島嶼都在其中,根據過去研究可知,史前人類最早在3500年前就到達馬里亞納群島,但第一批島民是從哪裡來,考古學家則意見不一。
考古學者在關島北部的瑞提迪恩海灘洞穴遺址發掘出史前人類骨骸,經由古DNA分析,證實關島原住民的祖源可追溯至台灣。(洪曉純提供)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傳真 109年12月24日
研究團隊於2016年自關島北部的瑞提迪恩(Ritidian)海灘洞穴遺址發掘出兩具史前人類骨骸,並進行古DNA分析對比,發現其親緣關係與菲律賓呂宋島北部的坎卡奈族(Kankanaey)及台灣的阿美族最接近,並得出關島原住民的祖先是從台灣遷移到菲律賓、最後渡海到關島的結論,研究成果近日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網站。
跨國團隊分析古DNA 證實關島原住民祖源為台灣 | 生活 | 重點新聞 | 中央社 CNA https://bit.ly/3henGOm
洪曉純指出,近年來學者經由古DNA研究,證實台灣是南島語系的祖源地2018年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古DNA實驗室也證實她在菲律賓呂宋島北部史前遺址挖掘的人骨,與台灣阿美族的親緣關係最近,這與她多年來考古學研究獲得的結論一致;目前可確定南島語族在4000年前從台灣遷移到菲律賓後,有一支向東遷移到關島及塞班島等地區,其他族群則向南擴張到印尼及太平洋上的群島
洪曉純表示,研究團隊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網站刊登的最新研究也間接證實關島史前島民的航海能力,在3500年前就能駕馭2000多公里的遠洋航行,也是當時全世界最遠距離的跨海航行。(編輯:謝雅竹)1091224跨國團隊分析古DNA 證實關島原住民祖源為台灣 | 生活 | 重點新聞 | 中央社 CNA https://bit.ly/3henGOm

2020-12-24_2258182020-12-24_2258411280x769_508940679951


林榮康的父親(右)身著原住民傳統服裝,與族人站在貓公溪出海口,感嘆獨木舟復興計畫難以實現。【公務員惹部落戰3】中國統戰又一招 祭優渥條件挖角台灣原住民 https://bit.ly/2XR4PAf
政大民族系博士候選人、阿美族人林榮康向本刊投訴,指控自己獲中央肯定的獨木舟造舟計畫,欲透過花蓮縣原民處代為發函申請,沒想到卻遭官員刁難,不僅計畫被擱置,最後還被退文。除了質疑遭公務員從中作梗,林榮康還透露,近年中國政府在廣西省及海南省建立了2個「台灣原住民族自治區」,提供大量資源,不斷對台灣的原住民進行滲透與文化統戰,企圖塑造「台灣原住民族是中國一分子」的假象。
林榮康指出,部落一名洪姓族人已經接受中共資助與邀約,前往廣西省「台灣原住民族自治區」居住、擔任政協委員,並回台吸收族人赴廣西,甚至還有族人為了利益,改口稱自己的文化源自中國大陸,他擔心阿美族獨木舟文化缺乏保護,也會遭中國剽竊,無法繼續傳承。
花蓮縣政府(圖)原民處承辦人,被控因門戶之見扼殺獨木舟復興計畫。© Mirror Media 花蓮縣政府(圖)原民處承辦人,被控因門戶之見扼殺獨木舟復興計畫。
根據林榮康的考證,阿美族祖先傳承的獨木舟之旅,是從台灣出發,航行經過菲律賓沿岸抵達赤道之後,在南緯5度的地方張開獨木舟的帆,利用黑潮的水流到達新幾內亞,並與當地原住民文化交流、禮物交換,但是清朝統治台灣之後,對原住民實施海禁,將阿美族獨木舟焚燒殆盡,相關文化幾乎滅絕。
直到近年,紐西蘭毛利族人來台進行文化尋根,也曾多次前往花蓮的太巴塱部落,向台灣原住民宣告,他們是從台灣漂流到紐西蘭的族人,才還原了阿美族與其他的南島語系民族之間的聯繫
【公務員惹部落戰3】中國統戰又一招 祭優渥條件挖角台灣原住民 https://bit.ly/2XR4PAf

2021-01-19_0917012021-01-19_091708


台灣人如何述說自己的故事?看毛利文化如何回歸紐西蘭的認同主體
更新日期:3月 15
台灣人如何述說自己的故事?看毛利文化如何回歸紐西蘭的認同主體 https://bit.ly/3tf0SmP
台灣人如何述說自己的故事?看毛利文化如何回歸紐西蘭的認同主體
做個「中華文化領航者」是我國某一時期外交政策的一環,但這個概念到目前仍然受到主流社會所接受,社會上大致會將「中華文化」與宣揚正體字或學習文言文連結在一起,論者以世代作為團塊,各自擁護自己的立場。
我個人有個論述,台灣就跟洋蔥一樣,對切之後你會看到內部一層一層的結構。最核心的部分,是長時間與土地互動的原住民文化,接著是中國閩南一帶的文化,參雜點大航海時代荷蘭、西班牙的影響,短暫的明鄭時期之後是清帝國制度的影響,再來是日本帝國時代,緊接著是國民黨來台,之後有民主化、網路與新移民世代。
洋蔥台灣中的每一層都可以建構出一個讓人相信的故事,而說故事者的能力決定故事的傳播力。某些故事雖然在台灣被建構,但具有相當普遍性,然而故事載體——人類的生命有限、或因政權移轉、或科技突破加速資訊傳播與辯證的速度,並不是每個故事都能一代傳一代下去
《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以色列歷史學家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曾說過,人類之所以能夠稱霸地球,是因為我們具有編造以及相信故事的能力。宗教、國家、政權,甚至貨幣價值這都是人類建構出來的故事,不是物理上能夠觸摸到的,有時人類會因為彼此相信的故事不同而產生爭執,例如說宗教戰爭、世界大戰或者藍綠衝突,但是應該是所有人都相信貨幣的價值。
台灣人的故事是什麼?
台灣從過去到現在,或許只有清帝國、日本帝國、國民黨史觀以及近代台灣本土立場是比較具有傳播力的故事。清國的所建立的系統以及社會制度目前已經沒人相信與認同、變成歷史;然而台灣社會近120年來,卻有三種故事被三個不同年齡層的人所接受,而這三者故事的轉換之間卻充滿許多衝突的回憶,導致相信不同故事的人將彼此立場建立與團結在這些衝突的回憶之上。
相信國民黨史觀的,會將團結度建立在中國與台灣兩地反抗日本帝國的故事之上(但相信貨幣價值的故事遠大於相信與共產黨對抗的故事);台灣本土立場的會將團結度建立在對抗國民黨史觀的故事之上。所以你會看到反年改團體對日本軍旗的反應如此大,但同時台灣本土立場的人卻對反年改團體共感度極低,這是因為台灣社會目前承載了不同的認同故事,而這些故事間大概已如同宗教般被不同世代的人所信仰,相互衝突跟宗教戰爭的層級差不多。
但如果從「故事是否由台灣土地原生的觀點」來看,日本帝國與國民黨史觀都是外來引進的故事。目前相信台灣本土立場故事的人,在逆著時間往前學習自己的故事時,同時理解到自己父母被甚至祖父母輩的故事,會想為自己的認同找一個定位,但由於台灣本土立場故事的形成非常短,同時也有很多外界的干擾,導致目前還沒有能夠精準定錨這故事的符號與象徵;搞得同一世代的人也很混亂,甚至相互指責。
有趣的是,大多數人或接受或不反對「中華文化領航者」這樣的身分認定,但曾對台灣這塊土地施力過的外來政權這麼多,我們卻從多數人口的觀點上認定了我們應該獨尊中華。換個角度,假設今天紐西蘭立下一項「紐西蘭應該要當傳統英國文化領航者」外交政策,你覺得毛利人或新來到的移民會怎麼想?
近代國家成立「nation state」其實有兩種不同的路徑,一個是像英美一樣,將「nation」定義為國民,由國民所組成的國家稱之為「國民國家」,這建立在國民認同國家制度規範的基礎之上;另外一個路徑,則是將「nation」定義成民族,由共同民族所成立的國家稱之為「民族國家」。「民族國家」這個概念從德國傳到了日本,日耳曼民族及大和民族成為德日兩國建國與認同的基礎。近代民國建立前,為了要推翻「滿」這個民族所成立的政權,有留日經驗的人將「民族國家」的概念帶進來後受到漢族人的歡迎,經由鼓吹滿漢對立思維後,將中國牢牢建立在民族國家的概念上,精確一點的說,是漢民族國家;中華文化,也就是認同漢族文化,將國家多元面向擠壓成單線思維;從「尊重保護少數民族」的用詞上,更可以明確知道民族這條線是用以區別我者與他者。現在的台灣無論哪個世代、相信何者的故事,這個「中華文化」的概念應該是大眾少數擁有的共同共識與認同之一。
但是台灣是南島語系的發源地,但是無論是清國、日本帝國還是中華民國,都將台灣原住民視為他者,或撫、或剿、或貶抑或特別對待,這些花上長時間與土地互動產生文化的台灣核心族群,被貼上各種標籤往山裡趕去。
毛利文化如何回歸紐西蘭的認同主體
南島語系終點站的毛利人,自19世紀開始面對越來越多來自歐洲的殖民者,外來者帶來的槍枝科技對毛利人反而造成了史稱「火槍戰爭」的更血腥部族殘殺,毛利人年輕人口大幅減少。殖民者的運行制度讓他們能夠組織大量的人與科技,一步步的將毛利人的原生土地佔領,將紐西蘭改變成為一個農業國家,為了殖民母國英國提供所需的原物料。在損失人員與土地的慘痛復出後,毛利人建立了「毛利」(Maori)個概念,這個詞直翻成英文是「normal」,紐西蘭原住民自認相較於歐洲殖民者,他們是普通人,在這「他者」出現的歷史進程,毛利人建立了「我者」的自我的認同。
紐西蘭有意識地去建構自我認同是非常非常近期的事情,自從英國加入歐盟後,對於紐西蘭的經濟造成重大的打擊,紐西蘭整體也開始思考「我者」的意涵為何。毛利人經過長年的抗爭之後,終於依據懷唐伊條約(Waitangi Treaty)的精神跟紐西蘭政府要回了土地與賠償,並且重新形塑了自己的母語教育紐西蘭首相(1990–1997)Jim Bolger時期讓讓小學必須要教毛利語(當然不是台灣這種考試形式的教導);另外伴隨著紐西蘭國家體育代表隊在世界各地爭戰的「戰舞」(Haka)開場,逐漸將紐西蘭的符號與認同由英國移轉到毛利。
現在紐西蘭(New Zealand)這個國家的毛利文名字是Aotearoa,意思是長白雲之鄉;國歌有毛利文與英文兩段歌詞,毛利文先唱;重要場合致詞時,主講人都會先用毛利文講上一段;政府組織的Logo都跟紐西蘭植物銀蕨(Silver Fern)有關;在各級學校會有基本的毛利語教學;學校間會舉辦毛利戰舞比賽,有時參加人數可以達到上千人,更別說紐西蘭國家代表隊參加國際體育賽事的用毛利戰舞自我激勵的形象深植人心,保護毛利人傳統利益更變成紐西蘭政府與其他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重要考量
多元化與在地化的共存,並非不可能
在以上作為的同時,紐西蘭也在1960年代開始引進太平洋島國之移民以充足國內勞動人口,並且在1980年代始開放亞洲人口移民。因此,紐西蘭可以說是一個建立在「雙重認同」的國家,並且同時社會另有「多元認同」,政府同時也鼓勵、補助移民社群延續自己的母語及文化。
在台灣,「中華文化」的概念能夠代表原住民,甚至能代表眾多的東南亞移民嗎?原住民文化才是長時間與台灣土地互動的原生文化,即便你自認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你要知道所謂中華文化根本不是以你為中心創出來的故事,不信你去翻翻農民曆,那是黃河地區的氣候,年獸的故事,也不是早期台灣人所理解的新年故事。我們直至今日,仍然沒有把原住民視為我族,即便政府在2016年對原住民道歉了,但是在原民土地正義、母語教學甚至文化保存面向,只要是與漢民族利益相衝突的,進度非常緩慢;因為道歉也只是區分我者/他者的另一種方法而已。
現在的台灣大多數人認為自己處於與中國完全不同的體系,但是在認同的建構上,我們仍然無法說出自己與眾不同的故事。洋蔥台灣的多層次其實顯示出台灣身為移民社會的島嶼性格,民主思維也讓國內可以有多元聲音,只是我們尚未將自己的認同建立在洋蔥的所有層面上,而僅限於其中的某一些層次而已,尤其是所謂的「中華文化/漢民族」思維。
想像一個畫面,今天台中市的少棒隊與花蓮縣少棒隊在賽場上相遇了,兩方開始比賽前分別用泰雅以及阿美族的激勵方式拉抬自己士氣以及比賽氣氛,會是一個多麼不一樣的台灣?
台灣原住民族如此多元,分布在全國各縣市,地方政府應該跟轄區內的原住民族合作,將該族的音樂、舞蹈、文化習俗融入基本教材之中,而不是只有在課本上用簡短的章節帶出我們土地上最值得我們建構認同的故事。如果音樂課可以教學生唱「唐山過台灣」,沒有理由不能教更具音樂性的原住民歌曲;如果體育課可以教導世界其他國家發明的球類,沒有道理不能教導原住民族的舞蹈或運動;如果課文中可以讀到麥克阿瑟將軍寫的文,那學習原住民的價值觀以及故事或許更為必要。
構成台灣社會根基的中華/漢文化,絕對不會因為增加原住民認同而變為弱勢漢人認為構成自己族群的必要資格是血緣,然而原住民對於新成員的接納,則建構在部落與個人相互認同之上,也就是說,原住民這輩子無論讀了多少漢學經典,還是會被漢人視為異族,但是漢人有可能因為瞭解、學習原住民文化後,被部落接納成為一份子;從這角度來說,漢人只要透過學習,是有可能獲得原住民認同的,台灣建構在雙重甚至多元認同是可行的。為什麼我會特別強調原住民的這一層面,因為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只有原住民才是與土地互動最久的主體,也只有原住民才是長久以來被所有來過的政權壓抑至今的群體。
台灣在此時此刻,更需要建立一個新的、屬於所有台灣土地上人民的故事。我們應該向紐西蘭學習,將國家認同建立在「原、漢雙重認同」之上,輔以對「新移民多元文化」的尊重與扶持,重述屬於我們自己的認同觀。在國內,這樣的概念有助於提高民眾對原民事務的共感與理解。台灣要建立出自己的品牌,必須要先有動人的品牌故事;在國際場域,則會讓我們與眾不同,而不再去爭執正統中華文化之代表,因為那時後我們對於自我故事的建構,已不是出自於與中國對抗的思維,而是來自於徹底瞭解、接納自己,之後才能表現自己。台灣人如何述說自己的故事?看毛利文化如何回歸紐西蘭的認同主體 https://bit.ly/3tf0SmP
原文刊登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2698


紐西蘭毛利人台東尋根 發現「巴圖」(patu)傳家寶〔2013-12-10〕 https://bit.ly/3jwZfgv
紐西蘭毛利人台東尋根 發現「巴圖」(patu)傳家寶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2013-12-10〕
毛利人的祖先來自台灣?紐西蘭毛利師生,今天到台東尋根,在卑南遺址公園,發現毛利人家傳的「巴圖」,相當興奮。
近幾年學者陸續從考古、文化、血緣提出台灣是南島的原鄉,台灣的老祖宗移民至夏威夷和紐西蘭,紐西蘭毛利人也認為自己的祖先來自台灣。
在「台灣原住民族部落藝能產業協會」安排下,一群紐西蘭奧克蘭理工大學的電影系毛利師生,遠渡太平洋到台灣尋根,並且將過程拍成紀錄片。
尋根師生今天到台東,參觀卑南文化公園內的卑南遺址文物展示廳,裡面陳列的文物讓他們驚訝不已,有許多都和毛利人相同。
南島文化交流協會創辦人兼會長陳華友 (Tony Coolidge)說,毛利師生參訪了北部和中部,發現台東的卑南遺址和毛利人最接近。
一群紐西蘭奧克蘭理工大學的電影系毛利師生,10日到台東尋根,發現卑南遺址人蓋的穀倉會利用石頭做成防鼠板,這和毛利人的祖先防老鼠方法相同。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攝
參訪師生看到展示館玉器展示櫃時,相當驚訝,停留了很久,每位女學生都配戴玉器項鍊,身上也隨身帶有玉器,他們的玉器和卑南遺址出土的玉器相同,尤其是當作工具用的玉錛。
另外,卑南遺址人蓋的穀倉會利用石頭做成防鼠板,這和毛利人的祖先防老鼠方法相同;釜和鋤頭也是一模一樣。
最讓毛利師生震撼的是卑南遺址人農耕用的「巴圖」 (patu),因為這在其他地方未曾發現,只有在卑南遺址看到。奧克蘭大學考古文化老師說,「巴圖」是早期毛利祖先戰爭用的武器,後來變成象徵領導人的信物,現在成為家傳之寶。
7年前台中市長胡志強訪問紐西蘭時,在奧克蘭戰爭紀念博物館中,發現官方文獻記載,毛利人是4000多年前從台灣移民到紐西蘭。
圖為史前館所展示的巴圖形石器。中央社記者盧太城攝
一群紐西蘭奧克蘭理工大學的電影系毛利師生,10日到台東尋根,發現卑南遺址出土的玉器和他們身上配戴的玉器很像,毛利女孩身上都會配戴玉器。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攝
紐西蘭毛利人台東尋根 發現「巴圖」(patu)傳家寶〔2013-12-10〕 https://bit.ly/3jwZfgv

2021-08-06_2145062021-08-06_2145452021-08-06_2145292021-08-06_21451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