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也能玩AI穿越時空 通往台灣詩社的文學任意門
2024/09/27 20:46文學也能玩AI穿越時空 通往台灣詩社的文學任意門 - 自由藝文網 https://bit.ly/3ZHPaEu
台灣文學館「文學任意門—通往台灣詩社」特展今日開幕。 (台灣文學館提供)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國立台灣文學館「文學任意門—通往台灣詩社」,今(27)日開幕。展場利用AI人工智慧與詩文、圖像結合,穿越時空探索台灣現代詩的魅力。
1950至1980年代可謂台灣現代詩發展最為蓬勃時期,詩人們召集同好成立詩社、創辦詩刊,並高喊對社會的倡議、藝術型態的主張,以及對未來的大膽設想。
「文學任意門—通往台灣詩社」利用AI結合詩文、圖像,以有趣方式探索台灣現代詩的魅力。(台文館提供)
「文學任意門—通往台灣詩社」計畫,聘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劉正忠(唐捐)擔任策展文學顧問,結合時下熱門的AI圖像生成技術,與當時各具鮮明風格的六家詩社,現代詩社、藍星詩社、創世紀詩社、笠詩社、陽光小集、四度空間,連結各詩社美學與藝術風格。
台灣文學館「文學任意門—通往台灣詩社」結合各詩社美學風格呈現。 (台文館提供)
觀眾透過現場裝置,即可連結進入串聯生活與詩意風格的「異時空」,回答情境選擇題後,即可解鎖自己的台灣文學屬性,並與契合度超高的台灣詩人社團相遇。測驗結果由AI生成專屬圖像,並輸出實體明信片,讓觀眾保留與台灣現代詩劃時空交集的珍貴瞬間。
台灣文學的現代詩範疇,已納入國中小的課程學習內容。台文館長陳瑩芳表示,台文館近4年在文化部「智慧型博物館計畫」的支持下,嘗試透過各種方式將文學與科技結合。「文學任意門」不只是心理測驗,更結合詩文、圖像,為參與者產生專屬圖片,希望台文館成為學校的後盾、最好的教學場域。
文學也能玩AI穿越時空 通往台灣詩社的文學任意門
今日來館參與的嘉義縣新港國小六年級學生,首批體驗「文學任意門」科技互動。(台文館提供)
「文學任意門」也納入文化部校外文化體驗計畫,今日來館參與的嘉義縣新港國小六年級學生,成為首批體驗「文學任意門」的國小學子,孩子們彼此分享測驗結果,直呼太有趣了。
「文學任意門」即日起至12月1日於台文館一樓藝文大廳展出。
文學也能玩AI穿越時空 通往台灣詩社的文學任意門 - 自由藝文網 https://bit.ly/3ZHPaEu
張芳慈(1964年5月13日-),台中東勢人,台灣客家女詩人[1],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系碩士,曾獲吳濁流文學獎新詩獎、竹塹文學獎散文獎、陳秀喜詩獎,現參與笠詩社及女鯨詩社,並和賴玉枝、張典婉、劉慧真等多位客家女性成立「臺灣客家女性創作聯誼會」。著有客語詩集《天光日》。
張芳慈創作文類以新詩為主,內容有人文與土地的關懷,在《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中稱張芳慈為「晚近客家詩人的代表」[2]。
張芳慈首本《越軌》詩集〈與詩相戀〉中,以「愛詩、讀詩、寫詩」三種詩活動強調自己對詩的喜愛、思考和創作。[3]
早年生活
張芳慈出生於台中縣東勢鎮,的父親是國中歷史老師,母親是家庭主婦,成長於中部山區,童年有多次搬家的經驗。就讀小學期間,母親從事家庭代工,縫手套、串燈泡。就讀豐南國中時,舉家搬至豐原,即使面對升學壓力,她還得協助家中早餐店,幫家中店裡炸完油條才能上學。[4]
創作經歷
從國小到國中,張芳慈總在作文、語文項目拿下優異成績,她從小預想以書寫為職志,另外因為父親同事的繪畫指導下,走上習畫之途。1981年考上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術科,繪畫技巧或並不特出,苦悶抑鬱的年紀,常有莫名的哀感,於是寄託於文學創作。她熟讀鄭愁予等人的詩集作品,也因欽羨教授油畫的席慕蓉,能畫能詩,對於同樣熱衷寫詩的自己,也就認真地積累著書寫,但總有不被瞭解的痛苦,不知創作何以為繼,所幸求學期間,李鄒龍、莊雅洲、范文芳老師,讓她有繼續創作的動力。莊雅洲教授四書五經,也引領她接觸現代文學;范文芳老師,開闊她對事物的視野,讓其充分的展現自我,張芳慈回憶,當時常擅自更改作文的題目,老師們也十分的包容她。
師專四、五年級時,張芳慈在繪畫遇到創作瓶頸,轉而全力從事寫作,希望藉此完成自我實現。在學校文藝獎中,得到散文、現代詩、童詩方面的創作榮譽。然而寫詩的動能,除了大量閱讀現代詩人作品,也有來自於身個人生命體驗,並且在古典詩詞與美學中尋找創作的養分與靈感。在一九八六年畢業的隔一年後,她鼓起勇氣帶著自己的詩稿,去見台中文英館見陳千武,陳千武便推薦她去笠詩社,進而認識一群台灣詩壇前輩,在接觸到許多作家的詩觀與作品,更加激發她創作與思考的層面,激揚歷史意旨,也養成更多層次的個人書寫,關照過去,這土地與人們。
尋找自己定位的第一本詩集,《越軌》收錄她早期求學間,以及出入文壇作品,能在其中發現她深刻的觀察內省與心靈轉移,語言多含蓄、優雅,並圍繞著個人生命歷程。1999年第二本詩集《紅色漩渦》,以月經比喻女人的慾望騷動,呈現和時空交感後的思維,包含著生命的肅穆。 對於關懷台灣這塊土地,從早期書院內的書寫,到晚近嘗試客語之詩集《天光日》,或有生活環境、弱勢族群的題材,藉助著社會、環保議題的抒發,飽含她對這島強烈的觀照。2001年,她毅然投入母語詩創作;2005年,將其自1984年以降發表的客語詩作集結成冊,出版《天光日》一書。2002年其客語詩作品由「寮下人劇團」,發表出演「在地的花蕾」。二○○三年客語詩作也於「光環舞集」作品「平板」中,融入現代舞蹈元素,2007年則是與「歡喜扮戲團」合作,以跨領域的影音形式演出。二○○八年成立個人部落格「石沒」,開啟其網路發表的嶄新場域。
在遭遇九二一地震後,她積極關懷家鄉的事。創作客語詩,是在第二本詩集《紅色漩渦》發表後,透過教科書文教機構之邀,加入教材的的選編工作,驚覺對故土的認知十分的缺乏,當八○年代末期客家還我客家話運動時,便開始醞釀客語書寫的可能,也希望透過閱讀理解客家,理解腔調上的殊異,來完成客語詩集。以少見的東勢腔顯現認同。[5]
詩作評論
張芳慈曾在華語詩集《紅色漩渦──張芳慈詩集》寫出自己對詩的看法: 「現代詩的內容無論是抒情也好,批判敘事也好,詩的現實基調是必須的,儘管意象的掌握;技巧的運用,隨著各人的表現而風格不同,但是詩的本質不是虛無朦朧,而是發自心靈深處的吶喊。」她認為詩的基調仍須有現實的鷹架去支撐。因此張芳慈詩歌的定位是女性意識的書寫和現實的寫真,以自身為基礎。
初期鄭炯明、莊金國、黃樹根等人對張芳慈的詩評論使用了婉約、溫柔、知性美、平實含蓄……等形容詞,而對張芳慈第一本華語詩集《越軌》的評論中則是認為張詩宿命、不安,似乎是她作品的中心主題;評論是「婉約感性的書寫文字,實際承接了華文語系傳統的抒情脈絡……。」 陳千武則出了另外一種看法:「……她本身具有少女純情的思維,而能相當知性客觀的深入思考,才不墮入 Sentimental(感傷的、情緒化)的泥沼裡迷失自己。……抒情中帶清潔的知性批判的意象表現,我認為是張芳慈的詩令人喜愛的獨特風格。」他認為張詩雖帶有女孩的思維、詩風抒情,但是卻不會陷入過分的感傷,認為可成張芳慈詩歌之風格。[6]
詩集
《越軌》,笠詩刊社,1993年6月,華語詩集
《紅色漩渦》,女書店出版,1999年9月
《天光日》,台北縣文化局出版,2004年12月,客語詩與華語詩對照
獲得獎項
1991年 «花市» 吳濁流文學獎 佳作
1992年 «輪迴» 吳濁流文學獎 佳作
1999年 «蜘蛛的微笑» 竹塹文學獎 貳獎
1999年 «詩» 吳濁流文學獎
2000年 «紅色漩渦» 陳秀喜詩獎
2009年 教育部推展本土語言個人貢獻獎
2012年 榮後台灣詩人獎 (第一位以客語詩人身份獲得)
作家年表
1964──出生於臺中縣東勢鎮。
1974──自新竹師專畢業。
1982──開始發表散文、童詩。
1983──發表短篇小說獲竹師青年文藝創作獎首獎
1984──發表散文、現代詩分獲竹師青年文藝創作獎首獎。
1986──加入笠詩社。
1987──首次詩畫個展於臺中市立文化中心文英館。
1991──獲吳濁流文學獎新詩獎佳作。
1992──再獲吳濁流文學獎新詩獎佳作。
1993──詩集《越軌》由臺灣詩庫出版社出版。
1994──作品<邊緣人>入選《前衛文學選》。
1995──作品〈悼畫家之死〉入選《前衛文學選》。
1997──<答案>入選《年度詩選》由現代詩社印行。<苦瓜>、<規>入選《可愛小詩選》由爾雅出版社出版。<虱目魚和玫瑰>入選《卡片情詩選》由河童出版。
1998──作品<聲音>入選【Taiwan Literature English Translation Series】。杜潘芳格為社長,與李元貞、陳玉玲、江文瑜等多位國內女性詩人合創「女鯨詩社」,合編《女鯨詩叢》。
1999──作品<母親的信>入選雲林縣古坑國中語文補充教材。作品<蜘蛛的微笑>獲竹塹文學獎散文類第二名(第一名從缺)。作品<城市重現>獲臺中風華評審獎。作品<詩>獲吳濁流文學獎新詩獎。詩集《紅色漩渦》由女書文化出版社出版。第二次詩畫個展於臺北市客家文藝中心,所得全數捐贈援助921災區。拍攝大愛視臺李喬主持的「文學過家--秋詩篇篇」個人專輯。
2000──作品<現場>、<愛的輪廓>等四首參展921地震心慟.記憶特展。作品<瘀>入選《年度詩選》由爾雅出版社出版。獲陳秀喜詩獎。客語詩集寫作計劃《誰來唱山歌》獲國家藝文基金會創作補助。
2001──完成客語詩集《天光日》(原《誰來唱山歌》)。
2002──發表論文《客家童謠的美感》。客語詩數首由徐登志等東勢婦女組成的『寮下人劇團』,在臺中鐵道20號倉庫發表演出《在地的花蕾》。
2003──作品<誰來唱山歌>、<粢粑>在楊宛蓉、劉紹爐共同創辦的『光環舞集』作品《平板》中,融入舞蹈的元素,以跨越領域的形式演出。應邀參加228紀念美展。
2004──拍攝客家電視臺「臺灣客家文學之美」個人客語詩專輯。客語詩集《天光日》由臺北縣政府文化局出版。主持「臺灣客家細妹寫歷史」計畫案,並舉辦「臺灣客家細妹主體論述研討會」。
2005──與賴玉枝、張典婉、劉慧真等多位客家女性成立臺灣客家女性創作聯誼會。[7][8][9]
帶孝、微笑,唱輓歌 Tòa-hà、Bî-chhi-ò、C-koa. - 樂多閱讀 - https://goo.gl/AlrBWg
張芳慈 詩情畫意客家心
2014-03-28 傅如尉
一個女人,坐在咖啡廳的一處角落,靜靜喝著手中那杯暖熱的柚子茶,頭上的燈光照下來,一身紫衣的她,流露出一股藝術家獨有的氣質。她是張芳慈,是一個畫家,更是一個詩人,而她自認其中最重要的身份,就是身為一個客家人。抱持著對客家文化滿腔的認同,並為了讓更多人發現客家文化的美,她決定用自己的方式,揮灑手中的彩筆,真切地描繪出對客家文化的熱愛,客家樸實的精神,就在她手裡完整呈現。
出生於台中東勢的張芳慈,說著一口大埔腔的客語,因為從小在山林間長大,她笑稱自己是野蠻的小女孩。或許是因為成長環境的因素,養成了她獨特的性格──愛好自由、樂天開朗。但你可能會想問,藝術家不都是獨來獨往、陰陽怪氣的嗎?但是,眼前的這個人,卻大大顛覆了人們對藝術家的刻板印象。從她的言行舉止中,可以看見一個年輕的靈魂在體內發光發熱,拼命地伸出雙手想要抓住更多的靈感,把握每一個創作的機會。
寫童詩保有赤子之心
與其說她是一個畫家,她更想讓大家知道的是詩人這個身分。從小,她便對文字具有一定的敏感度,並在學校的寫作比賽中得了許多獎。她說自己雖然是美術系畢業,但有時會覺得,畫畫並不能完全傳達出自己想表達的事物,也就是很難達到與觀賞者的溝通。然而,文字對她來說,感動力量幾乎可以比擬影像,就像在看電影,觀賞者很容易進入影片中的情境,隨著劇情發展而情緒高低起伏,當你仔細品味,畫面就會在腦中浮現,引領你進入另一個世界。
從十八歲就開始寫作的她,由童詩起步,人們常覺得這樣很幼稚,「那麼,成熟是什麼?」她說,保有一顆赤子之心,不就是一個詩人最需要的寫作動機嗎?如果只是為了展現自己的文筆,那麼詩人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吧!之後,她也陸續嘗試了散文、小說等各類文體,最後選擇了現代詩這條路。她說,寫作最需要的,就是大量的閱讀,從閱讀不同作者的作品中,可以體會到一段的生命經歷,增加感受。另外,養成寫日記的習慣也相當重要,只要運用簡單的文字,就能寫出你的每一天,這也是提升文筆的好方法。
張芳慈情感豐富才華洋溢,她很努力讓更多人看見客家文化豐富精采的一面。(傅如尉/攝影)
入笠詩社寫台灣經驗
張芳慈從閱讀中接觸到很多不同的經驗,但在她那個年代,許多故事寫的是從中國大陸來台灣的種種經歷,而她只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台灣女性,很難跟這些故事產生共鳴,所以,她決定寫出對台灣這片土地的熱愛,及對客家文化的堅持。於是,她開始從事詩的創作,期間也加入了「笠詩社」,努力地寫出台灣經驗。從第一本詩集《越軌》出版後,第二本詩集《紅色漩渦》也在幾年後上市。當時,正好遇到九二一地震,也就是因為這突然的悲劇,讓她體認到,世界上沒有所謂的永恆,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掌握的,所以,想完成的事情不能等,要趕快行動。因此,在這段期間,她不輟地創作各類詩文,其中也包含了客家詩。
身為客家人又是說著少數大埔腔的她,更能體會客家文化的逐漸流逝,為了不讓這份傳統消失,她以自己最擅長的寫作,來喚醒國人對客家文化的重視。她說,剛開始寫的時候,曾遇到一些困難,因為客家話許多用字跟語法和國語不同,所以如果用國語來思考創作的話,常常會讓詩的感覺變了調,因此,她決定以母語來思考創作,加上剛好那時候在出版社編輯客語教材,釐清了許多用字問題,果然,成品讓她很滿意:「這就對了!」她面帶自信地說。以母語思考,不但藝術本質不變,寫出來的內容,也更能讓讀者體會到作者對自己族群的熱愛,這也正是這類作品感動人心的地方。
不安的靈魂愛上旅行
張芳慈愛好自由的個性,讓她散發出一股流浪感的基調,雖然從小到大搬過九次家,但她反而將之視為養分,讓她可以在不安定中,思考得更深入,對生命的感受力也更強。這種流浪的性格,讓她愛上旅行,常常覺得興致一來,就跑出去,享受只有一個人的旅程,甚至決定退休之後,要去旅遊雜誌社工作,藉此四處旅行。這種隨性的態度,也表達在她的作品上面:「寫作,已經是一種生活習慣,是一種檢視生命的形式。」她說,每個人會因為各種不同的原因寫文章,而她,只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想法,不為成名,因為她認為,只要寫作的當下是快樂的,那就夠了。或許是因為這種不強求的態度,讓她的作品充斥著一股真實的感動力量,因為她只是把要說的話、要表達的情感,完完全全不加多餘裝飾地呈現給大家而已。
目前,張芳慈與同樣也是客家人的先生育有四名子女,除了在學校任教外,兩人更共同致力於保存與發揚客家文化,不讓它的光輝消失。張芳慈更擔任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的委員,及舉辦多次有關客家議題的專題演講,建立許多管道,讓人們能更加認識客家內涵並參與討論,共同為客家文化打拚。即使有了一個美滿的家庭和固定的工作,她依然按照自己的步調,從容地享受生活,而她的生活依據,就是「靈感」。「我做任何事,都要有靈感,才會去做。」露出大大笑容的她說道,無論是做家事、教課、畫畫還是寫詩,一定都要有「靈感」蹦出來,她才去做。她說,因為自己太大喇喇了,很怕背負責任,也不太會照顧自己,有時家人都覺得她實在太迷糊了,甚至覺得她不像個妻子、不像個母親,幸好有老公的包容及孩子們的獨立懂事,她才能真正的做自己,而不被外務拘束。
多愁善感的藝術家
她說,自己很愛胡思亂想,也就是如此,讓她有種多愁善感的藝術家氣息。有一次,她看見一面在風中搖曳的旗子,突然有種莫名的悲傷自心中湧出,覺得旗子很可憐,被大風吹著,並任憑這股力量隨意飄蕩,沒有自由。還有一次,她去欣賞音樂會,看著台上的手風琴被左右拉扯,心中感到相當痛苦,覺得自己好像就被困在那手風琴的狹小世界,身體彷彿就是那把手風琴,沒有伸展的空間。張芳慈也常常一個人開車,感觸一來,就停在路邊。靠著方向盤大哭,哭完,再繼續上路。她的坦率反而讓人形成一種反思,常常很多時候,人們心中有波濤洶湧的感覺,卻不知該如何表達,這時候,可能就成為壓抑,這也是現代人越來越無法大方表達自己情感的原因。就是如此的感情充沛,讓她在創作方面,有著自然質樸的風格,更能讓讀者進入詩中的情境,與她一同分享這一段段的故事。
或許,在任何事物都進步的這個年代,許多人早已摒棄自己的根本,盲目地追求所謂的流行,但是,張芳慈依然固守她的文化,努力地讓更多人看見客家文化豐富精采的一面,因為她明白,既然身為客家族群的一份子,就應該做些什麼,而不是在一旁看著它如落日般西沉。所以,她找到了自己的方法,寫出對客家文化的關懷,並邀請更多人加入她的行列,讓這份美麗永遠留在人們心中,延續客家文化的經典。
台北縣秀朗國小的老師張芳慈說,我們一直要新台灣之子,就是新住民的孩子學什麼,其實我們台灣人應該先學的是如何尊重別人的文化。像以前我們都說原住民怎麼樣怎麼樣,有很多的誤解和歧視,如果我們可以早一點把多元文化的觀念教給孩子,這樣他們對別人的文化就可以用一個比較尊重的心態,才不會覺得我的就是比較好。
其實,台灣除了原住民之外,原本就是一個移民社會,「多元文化教育」並不是要為學生提供各種文化教材,而是要讓每個人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和差異。這些大陸和東南亞的外籍配偶從母國帶來的文化,就是她們的嫁妝,要如何讓她們的嫁妝成為台灣的資產,需要我們的政府和社會一起學習。
《榮後台灣詩人獎》張芳慈 首位客語詩人得主
自由時報自由時報 – 2012年8月2日 上午4:25
〔自由時報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第十九屆「榮後台灣詩人獎」的得主張芳慈,台中東勢人,目前擔任小學老師,曾獲吳濁流新詩獎、第九屆陳秀喜詩獎及教育部推展本土語言個人貢獻獎,為華語、客語詩人。
「榮後台灣詩人獎」為律師莊柏林為感念其父親而創辦,每年的得獎詩人只有一位,迄今已經第十九屆。昨天頒獎典禮於海翁台灣文學營始業式後舉行,由方耀乾教授代表莊柏林頒獎。
得獎的張芳慈,新竹教大碩士,現任新北秀朗國小藝術與人文教師,曾任笠詩社社務委員及編輯委員、北市客委會委員、教育部客語編審等,作品被譯為英、日、印、蒙和土耳其文等多國文字,出版有詩集「越軌」、「紅色漩渦」、「天光日」等。
這次獲獎,她感謝評選委員的支持與鼓勵,指得獎令人感到又愛又怕,沒有想到的禮物,到了手反而有驚恐的感覺。方耀乾則肯定她的創作,強調這應是該獎項頒發以來,第一位客語詩人,而過去也頒發過華語、日語及台語詩人,這也顯示該獎項對各語言創作的包容。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