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家七等生/劉武雄/作品以小說為主,以隱遁小角色作為抗議台灣社會總體壓力的象徵。代表作品有《我愛黑眼珠》《沙河悲歌》《重回沙河》等,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魯冰花搶先看!桃園龍潭大北坑茶園變妝 黃金花海超療癒
龍潭區大北坑魯冰花在農曆春節過後綻放,整個茶園變妝黃金花海。(記者李容萍攝)
魯冰花搶先看!桃園龍潭大北坑茶園變妝 黃金花海超療癒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sKQEvj
2022/02/14 23:01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黃橙橙的魯冰花開了!桃園市龍潭區的大北坑社區、三和以種茶為主是桃園重要的產茶區,也是全台最早種植魯冰花的地區,又被稱為魯冰花的故鄉,每年2月底至3月間,黃澄澄的魯冰花盛開在一攏一攏的茶樹間,成為茶園間的點點繁星。農曆春節過後,大北坑小吃附近、三水茗園及和窯文創園區等景點已有魯冰花盛開,吸引遊客攜家帶眷先睹為快,預計2月中下旬會是花況最美時期。
市府客家事務局去年因應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停辦活動,今年敲定19日至28日舉辦第5屆「戀戀魯冰花」系列活動,推出三大亮點活動,包括遇見客家風情(19、20、26、27日4天,以客家文化為主軸辦闖關活動)、走讀里山預見客家(26日於三元宮廣場設報到處),以及14個農事體驗等,有客庄生活的花布手作、童玩竹槍手作、客家米食手作、採茶和包粽子體驗,還有小小鯉師、小小園藝家、小小生態藝術家及香甜草莓手作活動,意者可至活動官網查詢報名方式。
市府農業局今年在龍潭茶園共種植14.4公頃魯冰花,其中,大北坑地區10.4公頃、三和地區4公頃,以黃色魯冰花為大宗,幸運的話,還可以找到少量的藍色鲁冰花,且新增大北坑第二遊客中心(三和青創基地)及大北坑9鄰、10鄰與新竹交界處(龍新路三水段)的路邊種植,讓往來桃竹交界民眾能看到魯冰花。
市府副祕書長邱俊銘表示,魯冰花不畏寒冬中成長,入春開花後結果,孕育繁衍下一代,凋謝後奉獻大地成為茶樹最好的肥料,可幫助茶樹健康生長,且可讓茶葉豐收,曾遍布於龍潭的茶園中,客家人感受到魯冰花對大地的貢獻,如同母親一生對家庭無怨無悔的犧牲奉獻與傳承,視魯冰花為「客家母親花」。
活動期間落實防疫,客家事務局於會場設置出入口管制,入場民眾需體溫量測、消毒、實聯制、戴口罩,以掌控人流總數進出,會場全面禁止飲食,也禁止試吃試喝。魯冰花搶先看!桃園龍潭大北坑茶園變妝 黃金花海超療癒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sKQEvj
林海音_互動百科 - https://goo.gl/QVEcLt
林海音(1918年4月28日-2001年12月1日),本名林含英,生於日本大阪,原籍臺灣新竹州竹南郡頭分街(今苗栗縣頭份鎮),4歲前居住在母親故鄉臺北州海山郡板橋街(今新北市板橋區),後遷居中國北京至成年,臺灣文學作家、,提攜了大量台灣的文學青年。成名作為小說《城南舊事》。在中國時曾任北平世界日報記者、,爾後隨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後跟著回到臺灣,之後曾任國語日報、聯合報副刊主編。身為的林海音,除了致力於發掘優秀的寫作人才並鼓勵停筆多年的日據時期作家重新寫作,同時也曾受聘於省教育廳及國立編譯館兒童讀物與編寫小學國語教科書,於語文教育上貢獻許多。而身為作家的林海音除了寫小說外,另有創作散文、兒童文學等。她也在1967年創立《純文學》月刊,隔年創立《純文學》出版社,堪稱我國第一個文學專業出版社。四十餘年來,林海音與其作家丈夫何凡(夏承楹)從事、寫作、出版三項工作,從未間斷,對台灣現代文學的推展,深具影響。[1]
【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整個文壇都是林海音的平衡木 | 想想論壇 - https://goo.gl/K2UDeP
生平[]
1918年農曆3月18日生於日本大阪絹笠町,原名林含英,乳名英子。就讀北京廠甸小學、春明女子中學、北京新聞專科學校。因喜歡美國作家露易莎·阿爾科特的小說《小婦人》,所以以書中老四的名字「Amy」作為自己的英文名字。
父親林煥文為台灣苗栗縣頭份客家望族,於總督府國語學校畢業後在新竹新埔公學校任教,一年後應板橋林家之聘北上,並在當地娶黃愛珍為妻。1917年偕妻子離開台北赴日本大阪經商,林海英出生後不久,因父親事業沒有發展、積蓄所剩無幾,因而回到台灣,但旋即又舉家遷往北京南城居住。
1925年進入廠甸小學就讀。1931年,父親在林海音13歲時病逝於車單三條的日華同仁醫院,剩下她與母親一起照顧四位妹妹秀英、燕珠、燕瑛、燕玢和兩位弟弟。初三的時候,北京國立藝專戲劇系的同學排演小仲馬的《茶花女》,並邀請林海音飾演茶花女的女僕納寧娜。在春明女子中學就讀時,喜歡上文學。中學畢業後投考北京新聞專科學校,求學期間積極參與排球隊。林海音因運動而結識了當時《世界日報》的,其中一位名叫夏承楹(筆名何凡)的人吸引了英子,他是北海溜冰場有名的花樣滑冰健將。
1935年,林海音進入《世界日報》工作,負責採訪文教及婦女新聞,與筆名何凡的作家共用一個辦公桌。兩人的感情在工作中油然而生,後於北平協和醫院禮堂結婚。婚後搬進位於永光寺街一號的夏家,和四十多口大家庭上下相處融洽。夫妻倆育有一子夏烈(夏祖焯)和三女夏祖美、夏祖麗、夏祖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林海音與家人搬到南長街三十八號。1948年,從南苑機場上飛機回到台灣,離開住了二十六年的北京。
1949年5月,林海音開始擔任國語日報。同年12月主編國語日報週末版(至1955年10月)。1953年11月受聘為聯合報副刊主編。1956年擔任世界新聞專科學校(世新大學前身)教師。1957年11月擔任《文星》雜誌的文學(至1961年10月)。1964年受聘於台灣省教育廳兒童讀物小組,擔任第一任文學,從此將筆頭拓展至兒童文學。1964年4月受美國國務院邀請,訪美四個月。1967年1月創辦純文學月刊並擔任發行人及主編,隔年成立純文學出版社。1970年加入國立館國小國語課編審委員會,主稿一、二年級之國語課本(至1996年)。
1998年,林海音於80歲高齡獲頒第三屆世界華文作家大會「終生成就獎」。隔年獲頒五四獎「文學貢獻獎」。2000年5月由中國文藝協會頒贈「榮譽文藝獎章」。晚年為糖尿病、腦中風、肺炎所苦,2001年12月1日11時46分因器官衰竭辭世於台北振興醫院,終年83歲。
文學創作生涯[]
林海音在1948年返台,並在1949年進入了《國語日報》擔任,而後在1953年轉到了《聯合報》,主編聯合副刊。作家鍾肇政發現聯合副刊漸漸不像以前只為了宣傳,反而多了許多文學氣息。此外,還蒐集了許多本省籍作家的作品,而他的作品《魯冰花》便是第一個被連載在報紙上的台灣作家的長篇小說。
而在光復期間,有許多作家努力開始用華語寫作,但文筆仍不夠通順,林海音身為聯合副刊的主編,也會替他們修改不通順的文字才會將文章刊登出來。後來因為王鳳池的「船長事件」,林海音解除了十年聯合副刊主編的生涯。
在從事新聞工作的這段期間,林海音也創作了許多的文學作品。她在1950年發表了第一篇小說《爸爸不在家》、1953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冬青樹》、1959年出版了第一本長篇小說《曉雲》等。一直以來,林海音從事新聞工作,但她心中夢想的新聞寫作是要將各方面的事情都誠實的記錄下來,不過漸漸的,她認為新聞工作不能加入主觀見解,而對於一成不變的採訪和記錄工作不再滿足,也因此開始了她的寫作生涯。除此之外,林海音的寫作理念和她所欽佩的前輩女作家凌叔華非常接近。
純文學這個概念最先由林海音提出,提倡不含政治及商業目的地創作文學。她於1967年創辦《純文學月刊》,並在隔年成立純文學出版社,培育無數青年作家。她的名言是「有人得意,看背影就可以知道;有人失意,聽腳步聲就可以知道。」
林海音曾不辭辛勞地為丈夫出版二十卷六百萬字的《何凡文集》,從1953年12月起至1984年7月12日止,何凡(承楹)一天不落堅持為這個專欄寫作三十年零七個月,刊文篇數超過五千,字數超過五百萬字。
寫作風格[]
林海音的成長過程豐富,不論是在日本,還是當時被稱作北平的北京,以及最後落腳的臺灣,都是她文學創作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她的創作範圍極廣,包含了小說、散文、廣播、兒童文學、雜文和文學評 論等。而他作品筆下的主角多為她所見聞的舊時代封建女性及她身邊的人。雖然所寫的故事劇情多半較為傷感,卻真實刻畫出社會的現實及對人性的描寫。
林海音的作品中並不會出現拗口難懂的詞彙,原因正是在於她率真坦然表達的個性,融入進作品中,希望讀者在閱讀時能更體會她筆下的人物。
船長事件[]
1953~1963年,林海音任聯合報副刊主編。1963年4月23日[2],《聯合報》曾刊登一首題為《故事》的詩,內容敘述一艘船在大海裡飄了很久很久,最後飄到一個孤島上,金銀財寶慢慢用完,生活陷於困境之中,台灣警備總司令部認為這是影射蔣介石和國民黨,把詩的作者署名風遲(被當局認為是諷刺的諧音,本名王鳳池)因「判亂嫌疑」收押,交付當時的台北縣生教所感化,共坐了3年又5個月的牢,副刊主編林海音也因此請辭離開《聯合報》。
《故事》 作者:風遲(本名王鳳池)
從前有一個愚昧的船長
因為他的無知,
以致於迷航海上
船隻漂流到一個孤獨的小島
歲月幽幽,一去就是十年的時光
他在島上邂逅了一位美麗的富孀
由於她的嫵媚和謊言,致使他迷惘
她說要使他的船更新,人更壯,然後啟航
而年復一年,所得到的只是免於飢餓的口糧
她曾經表示要與他結成同命鴛鴦
並給他大量的珍珠瑪瑙和寶藏
而他的鬚髮已白,水手老去
他卻始終無知於寶藏就在他自己的故鄉
可惜這故事是如此的殘缺不全
以致我無法告訴你那以後的情況
投訴內容提到:《故事》中寫的「愚昧的船長」為影射蔣介石,「飄流到一個孤獨的小島」明指台灣,「美麗的富孀」暗指當局接受美援,「她的狐媚」是說美國用美麗的謊言欺騙當局……, 然而林海音長期的生涯給她養成的不是政治嗅覺而是藝術觸覺,她不善於直接往政治上聯想,不習慣於去調查作者的政治背景。
林海音選稿正如鐘肇政在接受夏祖麗採訪時所說的,林氏「很明顯的是個自由派」。
她著重文本,不會事先預設政治框架,不管內容反共與否,或提及白色恐怖,只要是有藝術魅力的好稿,就會盡量爭取使其與讀者見面。
50年代是個政治力影響很大的時代,1963年4月23的船長事件,若不是《林海音傳》記載,我們便無從知道事件的內情。
因為她過去未有過「通匪」的前科,且是文壇有極高知名度的女作家,當局讓她「在和平的會談下辭去職務」了事。她果斷的處理,讓事件在尚未擴大之前順利落幕。
林海音編發稿件的出發點不是文學與政治的同構關係,而是作家與自由的親和。這種自由主義思想是對抗當局政治干預文藝的一種武器,也反映出匪諜事件及政府介入對文壇的影響及衝擊。
對這次事件的說法:
這次的事情,使我真正體驗到的是:「吞下眼淚」是什麼滋味!我是喜歡笑的女人,但是喜歡笑的人,大半也喜歡哭,我不例外,我像一隻受了委曲的鳥,本應當大哭一場的,但硬是把眼淚吞下去了。(林海音對鍾肇政所說)
在那個時代,這種事可大可小,能平安解決就很好了。我們能做的事很多,不做這件事,可以做那件事。 (林海音丈夫何凡所述)
對於台灣文壇的貢獻[]
林海音在擔任聯合副刊的時挖掘了不少意外文壇珍珠,現在鼎立在文壇中的翹楚們即是她當時慧眼所提拔的,她培育人才的勇氣與膽識成就台灣文學的根基,同時也給予了新人作家鼓勵,使他們繼續為台灣文學這條道路努力前進。許多作家們的第一篇作品,例如七等生〈失業、撲克、炸魷魚〉、鄭清文〈寂寞的心〉、黃春明〈城仔下車〉、林懷民〈兒歌〉等,都是由林海音主編「聯副」時所發表的。
黃春明曾說:「從小,我在人群、團體裡找不到一個位置,直到服兵役時開始向《聯合報》副刊投稿,第一篇作品〈城仔下車〉就受到素昧平生的林海音主編的肯定,彷彿也給了我的人生一個定位。」
鄭清文說:「這對我的寫作生涯有莫大的鼓舞……忽然有人肯定了你正在摸索的路,你便有足夠的勇氣走下去。」
林海音重視自戰前日語轉換至戰後漢語書寫的作家,林海音鼓勵他們重拾彩筆,如鍾理和、鍾肇政、廖清秀、陳火泉、施翠峰等。而她則耐心修改她們不太順暢的文字,予以刊登。林海音在主編《聯副》時,不僅廣闢各種文學專欄,大量刊載文學作品,更具開明風範廣納各路作家,也為台灣文學的建構立下功績。像是協助鍾理和《雨》、《笠山農場》能夠出版,鍾肇政《魯冰花》這部長篇小說也是受到林海音的賞識,讓他開始邁向作家之路。
鍾肇政說:「《聯副》篇幅是那麼小,除了一個方塊與一寫一譯的兩個連載之外,一篇小說只能有三千來字長,……我們相約拚命地向她投稿,收穫還算很豐碩,與編者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書信往返,經常不斷。」
客家及鄉土文學[]
林海音於五〇年代擔任聯合報副刊主編期間,發掘了鍾肇政、鍾理和、黃春明、七等生等作家,沒有她的賞識與提攜,這些作家或許無從開啟寫作之路,後人也就無法見證上述作家今日在文壇的巨作。
林海音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nClBdk
=====================================
作家林海音生平簡介 林海音怎麼死的
2016-05-05 15:17:24
林海音簡介
林海音是我國著名的作家,一九一八年生於日本,她的原名與之諧音相近,叫林含英。因為從小生活環境的原因,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後來一英子的視角不但描寫了自己的生活,也描寫了北京平民階層形形色色的小人物。
林海音照片(右)
她最擅長通過回憶描寫童年的手段將我們帶回自己的那個年代。第一眼看到林海音這個名字,會令人覺得非常熟悉,似乎以前在哪裡見過一樣。當看完林海音簡介才會發現,原來是她讓我們看到了關於爸爸和花的故事,雖然在先秦驪歌已經出現,但人們真正接觸驪歌卻是通過讀林海音的文章。她的作品在我國初中小學的多版課本中出現。
看完林海音簡介,可以專門回去重新看一下自己曾經在小學沒有讀懂的文章,從那些文章中看到那普普通通的民眾故事,一個小女孩在父親早逝的情況下,擔起家庭重擔的故事。文章並不華美,也不瑰麗。但就是這樣樸實的文章一直牢牢抓住讀者的眼球。華美也許是美酒,但只是用來助興的,平日裡要飲用生活就必須是這樣平白樸實的井水。
林海音簡介中出現了多部作品,也出現了他的家庭介紹。但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她發起的純文學運動。出生於一九一八年的她趕上了新文化運動,在舊與新的文學征戰中她有自己的見解,真的好感謝她,重新勾起我們對自己童年的回憶。
林海音怎麼死的
現在很多人尤其是中小學生對林海音這個名字也許很陌生,但是,當你看了一些林海音的作品,一定會對這個人物慢慢熟悉起來,這是因為林海音的影響不敢說對以後會有多大的影響,最起碼一些九零年左右上學的人都曾在那平淡的筆下流過。
林海音舊照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人上了高中上了大學,躁動的年紀里寫下了數篇浮華的詞藻,林海音的名字漸漸消失在大家視野里。2001年這位影響了千萬個學子的作家最後離開人世。林海音是怎麼死的?這是很多人對自己回憶的一個疑問。
通過在網上資料的查找,可以了解林海音的生平,了解她筆下那個小姑娘平凡的一生。同樣也能了解到林海音的最後的離去。兩千零一年,八十三高齡的林海英由於突發的心肌梗塞和腦中分,被緊急送完醫院,最後於十二月一日在台北振興醫院逝世。
林海音怎麼死的最後都已不再重要,千萬學子只能默默緬懷這位為中國現在文學做出突出貢獻的作者。她是著名的,這不重要。說她是偉大的,同樣不重要。重要的不管世界如何變化,她還是她,一個用文字書寫普普通通小女孩的作家。林海英一生留下諸多作品,大家與其去問林海音怎麼死的,林海英逝世的照片,不如從她的作品中去想像那個平凡的人。林海音的去世,讓每個人不禁在腦海中迴蕩著那首在長亭古道斜陽下的離愁別緒,他們分別會有再見,如果到了天堂思念你的學子該如何尋你。
林海音童年是怎樣的呢
林海音童年是怎樣的呢?其實林海音的童年並不神秘,從她的小說城南舊事中就可以清晰看到,她的小說或多或少都帶有一定的自傳色彩,雖然不完全真實,但她的童年大部分也就是小說中描述的樣子。
林海音年輕照
林海音一九一八年出生於日本大阪,不久後回到台灣,但台灣被日軍占領時,隨父親移居到北京。所以如果問林海音童年是怎樣的呢,完全可以用輾轉各地來回答。林海音在北京時已經記事,而且在北京就讀小學和專科院校,因此她的作品當中北京氣息格外濃厚。因為討厭上學,被父親拿著雞毛撣子趕到學校。討厭與那些同齡孩子的爭執。她也像普通的小女孩那樣圍著爸爸聽故事,比如駱駝的鈴鐺等等。
林海音也有比別人悲慘的一面,在她十三歲時父親便去世了,迫使她不得不學會獨立和擔當。幫助母親分擔家庭的重擔,立刻變得成熟而穩重。童年時的她還記父親的同窗好友韓叔,也記得母親為了自己拒絕韓叔的愛慕,直到聽到韓叔結婚的消息才放下心來,拿出自己的全部儲蓄要為韓叔買結婚禮物,林海音的童年便是,在大人的複雜與小孩的單純之間徘徊。
林海音在童年時期與大多數孩子是一樣的,都是那樣的單純可愛,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不一樣的是,她在很小就學會獨立,學會幫助母親分擔。對於林海英童年是怎樣的呢這樣的問題,大家完全可以以一個平常的心態去看去聽。
對林海音的評價
對林海音的評價需要從其作品入手,她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城南舊事中或多或少帶有自傳的意味,通過小女孩英子的視角,展現了北京舊社會下的風貌,無數平凡的人物躍然紙上,讓我們更清晰的看到那個年代。
林海音照片
如果從作品對林海音的評價是片面的,她在台灣地區致力於台灣的文學事業,除了自己繼續創作小說,對於台灣的文學新人仍著手提拔,自己創辦刊物為文學新人提供平台,刊物刊登文章的質量在當時的行業內首屈一指,後來創辦了著名的純文學出版社,時至今日,純文學出版社仍是台灣地區影響力最強的出版社之一。
在文學內涵上,林海音的作品依然之大大家考究。林海音的作品中對女人的刻畫格外細膩,無論是善良老實的普通民眾,還是悲慘不堪的弱勢群體都給人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的小說里有為了他們隻身守寡到老的母親,胡同里瘋瘋癲癲的瘋女人,斜著嘴的蘭姨等等。在表達市民生活的同時反襯出舊社會下女兒的悲慘命運。文章沒有批判,沒有控訴,更沒有抨擊和鬥爭。但就是這種無聲的訴說卻讓人更加憐憫。
如果說魯迅是與封建禮教作戰的鬥士,那麼林海音就是溫和修女。只需要在那裡默默的念著聖經,讓眾人感受到她的博愛,如同春風沐雨,讓人心安靜而祥和,慢慢的改變著悲慘的世界。
================================
原名林含英,1918年3月18日生,小名英子,原籍臺灣省苗栗縣,生於日本大阪,幼時隨家人居於北京。
日本出生、北京成長,把生命的光輝投射於故鄉台灣。十九歲畢業於北平新聞專科學校,曾任「世界日報」記者、編輯。三十歲回到台灣,在台五十年文學生涯中,每個崗位都留下傲人的成績。林海音擔任「聯副」主編時(1953-1963),以敏銳的文學觸感,發掘相當多的人才,如林懷民、七等生、黃春明、鄭清文、鍾理和等,並且鼓勵日據時代以後停筆的老作家,例如楊逵、鍾肇政、廖清秀等再出發,是推動台灣文學的重要推手。
五0年代後期,為創作力旺盛之期,共寫了四部長篇小說和三本短篇小說集。1960年,林海音最著名的小說集《城南舊事》出版,後來被改編成電影、圖畫繪本,並翻譯成各種外文出版。這部描寫北京三○年代生活,探討傳統女性成長的著作,奠定了林海音在文學界的傳世地位。
1967年創辦《純文學》月刊,林海音家的客廳是人人稱道的文藝沙龍、「是半個台灣文壇」,許多文學的夢想就在這裡碰撞、實現。1969年創辦「純文學」出版社,是台灣第一個文學專業出版社,培育無數作家、為文壇留下無數紀錄,文壇尊稱為「林先生」。
1968年至 1996年,任職國立編譯館國小國語教科書編審會,主稿一、二年級國語課本將近三十年。1990年,擔任《當代台灣著名作家代表作大系》顧問, 完整介紹台灣作家作品。1994年榮獲「世界華文作家協會」及「亞華作家文藝基金會」頒贈「向資深華文作家致敬獎」;1998年獲「世界華文作家大會」頒「終身成就獎」;1999年獲頒第二屆五四獎「文學貢獻獎」;2000中國文藝協會頒贈「榮譽文藝獎章」;2001獲頒世新大學「終身成就獎」。2001年病逝於台北。
林海音(1918-2001)擔任「聯副」主編期間(1953-1963),抵抗政治壓抑的風氣,發掘了林懷民、七等生、黃春明、鄭清文、鍾理和等新人,創辦「純文學」出版社。林海音家的客廳是「是半個台灣文壇」,文壇尊稱她為「林先生」。1960年《城南舊事》出版,寫北京城南的童年,奠定了林海音在文學界的傳世地位。 關於作家
About the writer
2001 獲頒世新大學「終身成就獎」2000獲選「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排行榜」,《城南舊事》2000中國文藝協會頒贈「榮譽文藝獎章」1999榮獲瑞士「藍眼鏡蛇獎」,《城南舊事》德文版1999第二屆五四獎「文學貢獻獎」1998第三屆世界華文作家頒贈「終身成就獎」1994第二屆「向資深華文作家致敬獎」1990 主編的《何凡文集》榮獲圖書主編鼎獎1985獲選1984年台灣最具影響力的十本書《剪影話文壇》1956第二屆扶輪社文學獎
=========================
⊙應鳳凰˙黃恩慈
穿越林間的海音-林海音
身兼文學家、出版家、編輯的林海音,對推廣台灣文學可說是不遺餘力。在五○年代時擔任《聯合報》副刊主編時期,提攜許多創作人才,並鼓勵停筆多年的日據時期作家重新寫作,努力扶植本土文學的發展。六○年代更創辦《純文學》月刊及純文學出版社,出版了許多優秀的文學作品。文學創作上,《城南舊事》一書更是兩岸三地知名的著作。即便到了晚年,林海音仍舊熱衷文藝活動,成為兩岸文學交流的重要橋樑。
※兩個故鄉
林海音,1918年農曆3月18出生於日本大阪絹笠町回生醫院。1921年先與父母返回台灣,1923年5歲時,又遷居北京南城。林海音的成長時光皆在北京度過,古城中的一物一景都深深絡印在心房,使得北京成為她台灣之外另一個精神上的原鄉。然而,無憂無慮的童年在12歲父親去世之際,已悄然結束。身為大姊的她,擔起了照顧寡母弟妹的重趕在月底前趕在月底前否則他一定會說話責,正如《城南舊事》中所言:「開始負起了不是小孩子該負的責任」。正因為如是的經歷,林海音比一般孩子早熟,在生活的磨練中變得更通透事理、堅毅幹練,這種人格特質對往後從事記者與編輯的她有相當大的幫助。16歲考入北平新聞專科學校,就學期間一邊讀書一邊擔任《世界日報》的實習記者。19歲甫畢業即進入《世界日報》當記者、編輯,主跑婦女新聞。而林海音也因工作之故,認識了一生的伴侶夏承楹先生。兩人於1939年5月13日在北平協和醫院禮堂結婚,為當時北平文化界盛事。婚後住進夏家永光寺街的大家庭,並轉入北平師範大學圖書館擔任圖書編目工作。1948年11月林海音一家返回故鄉台灣。返台後,便開始藉著閱讀《裨海記遊》、《民俗臺灣》及四處旅行,一解對台灣的鄉愁。但林海音同時也忘不了北平,《兩地》一書中,收集了有關她童年故鄉北京和定居地台灣幾十篇雋永的小文章,訴說了她對兩個故鄉的深厚愛戀。
※聯副與純文學時期
甫到台灣的林海音,很快的便重回編輯台上。1949年5月,進入《國語日報》擔任編輯;12月主編《國語日報》〈週末〉版,一直編至1955年10月。1953年受聘於《聯合報》副刊,她擔任聯副主編時,發掘了許多創作人才,最著名的例子當屬黃春明,他的處女作〈城仔落車〉就是發表在聯副。黃春明在〈我滿懷由衷的感激〉一文娓娓說道︰「因為從那信中,裡面看不到他為了拉稿湊篇幅的焦灼,而是一片愛才惜才的心,句句充滿著溫暖和鼓勵,於是從此我得到了信心,毅然決然地放棄了繪畫和詩的練習和習作,專心一致寫小說去了。」除了致力於培植文壇新秀外,也鼓勵日據時代停筆的老作家,如楊逵、鍾肇政、文心、陳火泉、施翠峰等,林海音可說是推動台灣文學重要人物。林海音在文學上的先知卓見確實獨到,陳芳明更將其與聶華苓並列為台灣文學50年代的重要女性編輯。
1963年因故離開主編十年的聯副,但這樣的挫折並未打擊到她,1967年她和幾位朋友合辦了《純文學》月刊,林海音擔任發行人與主編。這份刊物與當時的《文學季刊》、《現代文學》鼎足而立。編這份雜誌時,她曾親筆發出了一百多封信,向編報時所擁有的基本作者邀稿,她的熱情和真誠感動了好多人。秉持著對文學的堅持,《純文學》月刊得到極多好評、產生了不少佳作。隔年創立的純文學出版社(1968-1995),堪稱我國第一個文學專業出版社,出版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好書,如子敏的散文集《小太陽》、《和諧人生》,長篇小說《藍與黑》《滾滾遼河》等都。林海音夫婿何凡撰寫〈玻璃墊上〉專欄超過30年,彷彿是一部台灣社會發展史,純文學特將這些珍貴的資料出版《何凡文集》,並榮獲圖書主編金鼎獎之肯定。
林海音曾對自己的創辦純文學雜誌及出版社的理念,作過以下的闡述︰「我辦的這份雜誌,名字雖然是「純文學」,但並不是那麼純,那麼深奧的。它是給一般人看的,要使大家都有興趣看,不管是學術性的論文,或者詩、散文、小說、翻譯,我不希望它艱深,而且我也是老少兼容。只要是好作品,只要是好作品,只要是一般讀者能吸收而開卷有益的,我們都願刊登。這就是我們的原則,即使現在我經營的出版社,出版的讀物也是一樣的路線。」也就是這樣對純文學的堅持,一種不譁眾取寵的平穩風格,提攜了許多文學創作者。
※《城南舊事》與關注女性議題的小說
而她的文學創作生涯,也是來台才正式展開。1949年1月開始於《中央日報》及《國語日報》發表文章,在編輯之外也努力於從事小說與散文的創作,重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曉雲》、《城南舊事》、《孟珠的旅程》;短篇小說《冬青樹》、《婚姻的故事》、《金鯉魚的百襉裙》;散文集《我的京味兒回憶》等書。從早先的新聞工作者,林海音逐漸走進文藝創作的領域,她說:「我覺得把自己主觀的看法置身於外,而專為客觀的新聞寫作,已經不能滿足我的寫作慾望,這慾望便是我要發揮我自己對事物的看法或感受,因此才使我由新聞寫作進入文藝寫作,以至今日。」林海音相當欣佩的前輩女作家為凌叔華,並以凌的寫作理念來自我期勉。
林海音代表作《城南舊事》出版於1960年7月。小說以民國十幾年(即二十年代)北京城為時空背景,貫穿全書的中心人物是小女孩英子,全書共分為〈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和〈爸爸的花兒落了〉等5篇,經由她童稚之眼觀看著人世間的悲歡離合,直到父親病逝,她的童年隨之結束,故事也在淡淡的哀傷下落幕。除了以小孩的視角去體察成人世界外,英子更有雙專屬於女性的同情之眼,特別能見到在性別壓迫中的女性。《城南舊事》四段中,女性故事佔了三大段,正好包含了老中青三代不幸女人的三種典型,在小英子不作評斷的觀點之下,讀者才能更深入的體會當時女性所遭受到不平等待遇。1982年《城南舊事》被上海製片廠拍成電影,由吳貽弓導演,該片多次獲得國際影展大獎。1994年更改編以兒童繪本形式出版。由此可見,此書受到歡迎的程度。
除了《城》書,林海音的其他小說作品也多以女性作為描寫的對象,如長篇小說:《曉雲》、《春風》與《孟珠的旅程》。這三部小說的主人翁都已從女孩變成女人,是離鄉背井從大陸流徙到台灣的女性知識分子,在這裏經歷她們挫折的愛情與婚姻。王明月在《林海音研究》中說到:「其小說作品多以家庭為背景,擅寫婚姻愛情悲劇。主題除寫出眷戀鄉土外,還因自身經歷,寫出多篇以孤女為題材的篇章。且十分關注婦女命運,以女性的立場寫出封建制度下被壓迫的妻與妾不同的身分地位,共同的哀怨。又寫出受五四新思潮影響及抗戰前後的女性命運、處境與婚姻的諸多問題,對於人物的心理刻畫有很生動的描寫。」雖然林的寫作題材與大多數的五○年代女作家取材相同,然而由於她本身具有的女性意識,使得面對如是的議題呈現更有深度的思考與反省。
1990年,林海音回到闊別了41年半的北京,並成為兩岸文學交流的重要橋樑。她寄出全套的純文學叢書和純文學月刊給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又擔任《當代台灣著名作家代表作大系》顧問,對推廣台灣作家作品不遺餘力。因為她一身為台灣文壇犧牲奉獻,1994年榮獲「世界華文作家協會」及「亞華作家文藝基金會」頒贈「向資深華文作家致敬獎」;1998年獲「世界華文作家大會」頒「終身成就獎」;1999年獲頒第二屆五四獎「文學貢獻獎」。晚年糖尿病纏身,2001年12月1日病逝台北振興醫院,享年83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