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有「國姓爺」鄭成功標誌的西班牙硬幣
臺南文史研究資料庫 鄭成功「招討大將軍印」印文
招討大將軍印:
郡王資賦聰穎,喜讀春秋與孫子兵法,於制藝(讀書)外,時常勤練舞劍騎射,智勇雙全。二十二歲隆武帝即位福州,隨父入朝,帝奇其相貌,與語大悅,特加賞識,賜國姓朱,名成功,自此中外均尊以國姓。二十三歲封忠孝伯,賜尚方寶劍,便宜行事,掛招討大將軍印,詔鎮仙霞嶺,抗禦清兵。天后宮-媽祖-台灣之門鹿耳門官方網站 https://bit.ly/3aVqjD7
鄭成功祭典暨開台357週年系列活動 延平郡王祠展開
▲「2018鄭成功祭典暨開台357週年」系列活動」,在延平郡王祠展開,由代理市長李孟諺擔任主祭官。(圖/記者林悅攝)
▲「2018鄭成功祭典暨開台357週年」系列活動」,在延平郡王祠展開,由代理市長李孟諺擔任主祭官。(圖/記者林悅攝)
記者林悅/南市報導
「2018鄭成功祭典暨開台357週年」系列活動」,於29日上午9時在延平郡王祠展開,祭典由代理市長李孟諺擔任主祭官,李孟諺在祭後表示,鄭成功的「反清復明、漢賊不兩立」信念,值得所有台灣人敬佩。
「2018鄭成功祭典暨開台357週年」系列活動」,由文化局先循例舉辦「明延平王」祭典儀式,由代理市長李孟諺擔任主祭官、金門縣副縣長吳成典擔任陪祭官、文化局長葉澤山等擔任與祭官。
祭典儀式由市長李孟諺帶領依循上香、獻花、獻果等古禮展開,過程精簡扼要,約五分鐘完成。市長李孟諺主祭後表示,鄭成功是開台英雄、是民族英雄,大家一定要予以肯定。
▲李孟諺在祭後表示,鄭成功的「反清復明、漢賊不兩立」信念,值得所有台灣人敬佩。(圖/記者林悅攝)
▲李孟諺在祭後表示,鄭成功的「反清復明、漢賊不兩立」信念,值得所有台灣人敬佩。(圖/記者林悅攝)
李孟諺指出,鄭成功來台後,經營台灣有多項建設,墊定台灣發展基礎,譬如屯田制度等;尤其是鄭成功的「反清復明、漢賊不兩立」信念,值得所有台灣人敬佩。
祭典到場貴賓包括金門縣副縣長吳成典、日本平戶是黑田成諺市長、日本長崎線西川克己議員、台南市議員洪玉鳳、馬來西亞檳城開山聖王鄭成功廟、中國福建各是團體代表、台南市鄭氏宗親會、國內鄭氏宗親團體及各協辦單位代表。
原文網址: 鄭成功祭典暨開台357週年系列活動 延平郡王祠展開 | ETtoday地方 | ETtoday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429/1159755.htm#ixzz5E6xl1dNb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歐洲與中國的第一場戰爭
一六六一至一六六八年間的中荷戰爭,是歐洲與中國的第一場戰爭,也曾是歐洲與中國軍隊之間意義最重大的一場武裝衝突,此一地位直到兩百年後,才被鴉片戰爭所取代。當然,歐洲在鴉片戰爭當中使用的是威力強大的工業化輪船,結果清帝國以慘敗收場。而中荷戰爭採用的武器,則是當時最先進的大砲、火槍與船隻,結果中國戰勝。
歷史修正主義者與反歷史修正主義者都明確提及這場戰役,但兩者從中得出的結論並不相同。歷史修正主義者認為國姓爺打敗荷蘭,證明歐洲在亞洲的強制性權力頗為有限。反歷史修正主義者卻反駁指出,國姓爺之所以能夠戰勝,純粹是因為他採用了歐洲的軍事科技,所以這場戰役其實支持了舊模型。
哪一方說得對?本書將循序漸進地提出我的完整論證,但我願意在此先概述我的研究發現。荷蘭的優勢並不在於大砲與火槍。如同揆一所認知到的,國姓爺軍隊的大砲威力並不遜於荷軍,這點也已為華人史學界所證實。舉例來說,台灣的一名學者指出,只要對國姓爺的火砲及其使用方式加以分析,就不免令人「訝異於他麾下軍隊的現代化程度」。此外,荷蘭的火槍部隊雖然採用本國發明的排槍射擊法,能夠達成連續射擊的致命效果,但面對國姓爺的部隊,卻無用武之地。實際上,中國早在兩百多年前就發展出排槍射擊的方法。國姓爺的士兵訓練精良、紀律嚴明,又受到妥善的領導,因此荷軍部隊的陣式無可避免地潰散,導致人員四散奔逃。
所以,荷蘭的優勢其實在於這兩者:文藝復興堡壘與舷側砲戰艦。文藝復興堡壘是軍事革命模型的核心要素,而荷蘭人在台灣建造的這麼一座要塞,就阻礙了國姓爺的攻擊(圖二)。國姓爺打過的圍城戰雖然不下數十次,也攻陷過更大的堡壘與更厚實的城牆,但卻無法自行找出方法破解荷蘭堡壘的交叉火力。直到他獲得荷方一名叛降人士的協助——就是我先前提到的那個言行粗鄙的日耳曼酒鬼——才終於得以克服荷軍的防守。
《決戰熱蘭遮》內文附圖-圖_2
Photo Credit: 時報出版
至於有關荷蘭船隻的論點,則稍微複雜些。在此只需簡單說明一點,即荷蘭的船艦正如軍事革命模型預測的一樣,在深水作戰中能夠輕易擊敗中國戰艦。這點可明確見於中國的史料。而且,中國與荷蘭對於海戰的描寫,都顯示中國的戰艦指揮官必須採用奇招,才能克服荷蘭海軍的優越性。除此之外,荷蘭的船隻似乎還有另一項優勢:逆風而行的能力遠遠超越中國船隻。這是支持歐洲航海能力優越性的一項古老論點,有些人也很可能會提出異議。不過,我們後續將會看到,荷蘭人逆風航行的能力差點扭轉了戰局,在戰爭中的一個關鍵時刻令國姓爺訝異不已,也導致他的將領陷入一片慌亂。
這些要點以及該場戰爭的其他資料都堪為軍事革命模型的佐證,由此得出的結論,則是介於歷史修正主義者及其反對者的立場之間。反歷史修正主義者認為荷蘭在戰爭方面的科技水準高於中國,這種看法確實沒錯;但歷史修正主義者認為這項落差不大,可輕易被彌補的觀點,也一樣正確。國姓爺使用的武器,比一百年前的武器還要先進,所以我們不該輕易採信以往的舊式論述,認為亞洲社會停滯不前,歐洲社會則是充滿活力。過去四十年來大量出現的亞洲歷史資料,已明確指出這種論點全然不實。
就許多方面而言,亞洲與歐洲社會都沿著類似的道路前進,邁向專門化、商業化、更有效的農業技術以及更致命的武器。不過,歷史修正主義者也應該承認,至少在特定的領域當中,歐洲社會的發展確實比較快。也許歐、亞兩洲不是在一八〇〇年突然出現大分流,而是從十六世紀開始出現速度逐步加快的小分流。在許多領域當中,這種小分流可能難以察覺或是根本不存在。不過,隨著數十年悠悠而過,分流的速度愈來愈快,結果到了工業化時期——也就是西方的大起飛——這樣的分流變得極為迅速,以致事後回顧起來,彷彿是一場突然發生的劇烈變動。
這些關於歷史修正主義辯論的論點都很重要,但本書不只是一部長篇論述,也是針對這場深具重要性但欠缺理解的衝突所撰寫的敘事史。歷史文獻與教科書經常提及中荷戰爭,但無論在任何種語言裡,卻都不曾有人利用中西現存史料,針對這場戰爭從事重大研究。史學家無疑會再發掘新文件,並且在本書中發現錯誤與疏漏,但我希望這部著作能夠促成世人對於全球史當中這起引人入勝的事件,有更多了解。
撰寫本書確實為我帶來許多樂趣。在我閱讀史料的過程中,有一點令我深感著迷,就是天氣——地球本身——竟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風暴不只一次扭轉了這場戰役的局勢。在戰爭還沒開始之前,一場颱風就摧毀了台灣的一座荷蘭堡壘,並且大幅改變這座堡壘所在的沙洲,以致荷蘭人根本無法加以重建。揆一因此難以抵禦國姓爺的入侵。此外,原本有支救援艦隊應揆一的要求逆風前來,卻遭到另一場風暴的阻撓,導致其中一艘船隻撞上陸地,更重要的是,破壞了揆一原本希望達成的出其不意的效果。暴潮、出乎意料的洋流、怪風——自然的力量一次又一次改變了戰局的發展。我因此認定,自然力量是這場戰爭中最重要的一項因素。
我稱之為「自然力量」,原因是在我眼中看來,種種影響因素都體現了這個優美絢麗但對人類漠不關心的宇宙所具有的不可預測性。如同我一個身為植物學家的朋友所說的:「星辰怎麼可能會關心某個銀河邊緣的一群黏菌呢?」不過,那時候的荷蘭人與漢人,當然不這麼想。雙方都認為冥冥之中必然有一股崇高的力量干預著人間事務:荷蘭人稱之為上帝,漢人稱之為老天爺。儘管他們雙方的宇宙觀與神學觀各自不同,但卻都認為風暴與潮汐、饑荒與洪水乃是天意。交戰雙方都認為上天站在自己這邊——或者應該站在自己這邊——這顯然是人的本性。
我之所以一再提及自然的力量,主要是受到史料當中記載的影響;但我會對這點深感共鳴,則是因為我也企圖理解當前這個時代:如今,氣候災難的陰影揮之不去,自然界更是即將發揮人類史上前所未有的衝擊力。自然界在十七世紀中葉也曾造成重大的衝擊,就在本書描寫的事件發生之際,全球氣候突然迅速降溫。降溫本身也許不至於造成太大的問題,但溫度下降,卻伴隨了劇烈的氣候不穩定,正如全球暖化也將帶來同樣的影響。當時陸續發生了水災與旱災、蝗災與饑荒、暴動與叛亂。強盜四處橫行,政府垮台的情形更是空前絕後。實際上,若非因為十七世紀的全球氣候危機,中荷戰爭說不定根本不會發生。國姓爺也許會成為一名儒生,忙著寫詩以及追求科舉功名;荷蘭統治台灣的時間,也可能會再延長幾個世代。
那麼,國姓爺戰勝是因為他正好受到天氣的眷顧嗎?非也。儘管運氣扮演了一定的角色,國姓爺卻是贏在他的領導能力。比起荷軍,他的部隊訓練比較精良、紀律比較嚴整,更重要的是,將領的指揮能力也比較出色。再加上中國「戰爭之道」的豐富軍事傳統,國姓爺與他手下的將領於是一再挫敗荷軍。
直到今日,西方與中國仍普遍存在一種想法,認為中國人並不重視戰爭。然而,我們已逐漸發現這種觀念有多麼不符事實。實際上,近來就有一位中國史學家指出:「在一八〇〇年以前,中國的軍事傳統是世界上其他民族都無可比擬的。」
因此,中荷戰爭為我們帶來軍事史方面的珍貴教訓。這場戰役發生的時候,中國與西方的科技水準大致相當,和當今的狀況比較相似,而不像其他的中西戰爭——如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以及韓戰,都是發生在西方科技遠遠勝過中國的情況下。軍事史學家向來假定有一種「西方的戰爭方式」,一種「西方獨有的作戰方法……使得歐洲人成為文明史上最致命的士兵」。不過,這種論點的支持者通常對中國軍事傳統一無所知。在中荷戰爭裡,中國軍隊的戰略、戰術與領導作為都較為傑出,且這一切背後的行動守則,都是取自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一段與歐洲史一樣充滿戰爭的歷史。我閱讀的中文史料,攙雜了許多古代經典的智慧,如《孫子兵法》與《三國演義》。實際上,中國史學家向來認為國姓爺之所以能夠戰勝荷蘭人,正是因為他精通中國傳統的軍事智慧。
在我的學術生涯中,我經常覺得自己似乎走在鋼索上,試圖在歐洲中心論與過度以亞洲為中心的論點之間取得平衡。每當我開始覺得自己重心不穩時,我發現最好的做法,就是向史料求救。歐洲文獻明確記載了荷軍如何一再敗於鄭軍將領的謀略下,中文文獻也毫不諱言「紅夷」的武器與船艦較為精良。雙方都深深認為自然的力量——無論是全能的上帝還是天意——乃是人類事務的至高決定因素。
所以,且讓我們回到十七世紀初,在戰爭開始之前,當時揆一的前任官員正忙著奠定荷蘭帝國在東印度的基礎。他們試圖在利潤豐厚的對明貿易當中分一杯羹,從而發現自己需要漢人的協助。他們結識的其中一名漢人,就是國姓爺的父親:一個名叫鄭芝龍的海盜。鄭芝龍協助荷蘭人把台灣這座殖民地發展為荷蘭海上帝國「王冠上最美的一顆珍珠」,荷蘭人則是協助鄭芝龍成為全世界最強大的海盜,而他也善用這個地位,攢積了大筆財富,收入甚至超越荷蘭東印度公司。由於他的財富與權勢大致上都遺留給了他的兒子,因此我們可以說,荷蘭東印度公司其實協助造就了後來打敗他們自己的人。
相關書摘 ►《決戰熱蘭遮》:鄭成功擊敗荷蘭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決戰熱蘭遮:中國首次擊敗西方的關鍵戰役(全新審訂版)》,時報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歐陽泰(Tonio Andrade)
譯者:陳信宏
聲名鵲起的漢學家歐陽泰,在挑戰全球史領域的重大議題:「為何西方主宰了近代世界的形成?而非中國?」之中,發現了鄭成功與荷蘭東印度公司之戰的重要性。歐陽泰以此戰為主軸,詳細地描述了這場十七世紀中最具世界史意義的戰爭細節,以及台荷雙方在軍事科技及戰略的差異,如何讓鄭成功翻轉本來可能失敗的結局。
透過這場影響東西未來百年布局之戰,我們得以一窺火藥科技發展的堂奧,以及科技對戰爭成王敗寇之影響,並打破過往「十五世紀後西方突飛猛進」之推論,驗證了十七世紀中西實力尚在勢均力敵的年代。
本書融合歐洲軍事卓越主義與歷史修正主義學派的優點,為軍事史研究中的傑作。更難能可貴的是,歐陽泰挖掘大量的文獻,化繁為簡,還原台荷大戰的現場,使讀者彷彿身臨其境,鳥瞰全局。是研究台灣史的學者及一般大眾不可錯過的精彩作品。
《決戰熱蘭遮》本為《火藥時代》架構的一部分,兩書皆旨在探討「西方為何能取得現代世界的主導權?中國為何衰落?」,並陳述東西方在軍事發展上的分野。而鄭成功與荷蘭東印度公司之戰,正是歐洲經歷軍事革命的時刻,足以佐證十七世紀東西方的實力尚在勢均力敵之間,打破傳統對於十五世紀後西方突飛猛進的印象。這也使得詳細描述台荷之戰的《決戰熱蘭遮》,不僅具備台灣史的研究價值,更在軍事科技史上別具意義。
日人那須豐慶臨摹之鄭成功畫像。(台南市文化資產處提供)
2017年11月23日 04:10 中國時報 朱和之
督守北線尾的宣毅前鎮陳澤,在這座沙洲上觀察了一日一夜,仔細張望鯤鯓島和大員的形勢,守禦之策已默然在心。
近午時,陳澤獲報荷兵來攻,隨即整隊備戰。日正當中,風勢寂微。雖才初夏,全身披掛的將士們已悶得出了一身汗,但誰也不敢稍有亂動。陳澤勒韁凝視,除了海浪反覆席捲進退之聲,只聽得座下馬兒不時蹬蹄喘氣,將士鐵甲偶然碰撞,錚鏦作響。
前方樹叢中忽然隱隱傳出恆定的鼓聲,不久之後笛鼓聲自林投叢後轉出,二百四十名荷蘭銃兵肩扛火槍,踏著齊整的步子走到平地,又隨即左右展開,前後各成三列裝填火藥備戰。
陳澤看著敵兵裝束──頭戴寬邊大帽,身著棉布短衫,褲腳甚緊,皮靴極短,渾身上下沒有半片戰甲,只斜揹著一條皮帶。領頭的軍官帽上還飾著蓬大的毛羽。陳澤不由心下奇怪,這樣一支部伍,人數既少,又無披掛,卻敢孤軍與大隊為敵,甚且吹笛打鼓宣揚行蹤,莫非當真會施法術不成?
他轉頭看看,西邊海上兩軍戰船即將接戰,東邊臺江中則有敵人運兵的舢舨,架砲待發,於是下令將大斑鳩銃朝向臺江,準備反擊。
荷蘭軍官舉刀一揮,舢舨隨即發砲。第一發越過大軍頭上,第二發擊在陣前沙中,激起一片飛塵。又一發砲彈過來,這次準準地擊在隊伍正中間,幾個士兵霎時血肉模糊、傷亡倒地。然而全軍文風不動,沒有人發出一丁點驚呼哀鳴,後隊俐落地拖走傷亡,補上缺口,陣形旋即完好如初。
敵船接連幾砲打來,銃兵也施放三排火槍,鄭軍又有十多人中彈受傷,同樣隨缺隨補,不稍動搖。陳澤下令五十門大斑鳩銃還擊,咚、咚、咚三輪放過,雖然傷敵有限,畢竟將對方舢舨稍稍壓制,不能再恣意發砲來擊。
荷蘭軍官大膽地命隊伍壓上前來,以增加火槍威力。陳澤長劍橫擺,嚴令全軍穩守原地,不可輕動。荷蘭軍官再次舉刀,正要下令攻擊時,後方林投叢中忽然一陣吶喊,是包抄敵人後方的林進紳領著五百藤牌手驀地殺出,跳舞橫衝。荷軍一陣慌亂,幾個銃兵未得號令便擅自掉頭射擊,卻都被藤牌擋住,毫無作用。
陳澤舉劍高喊:「放箭!」後隊頓時萬箭齊發,遮天蔽日,暴雨般落在荷軍身上。陳澤大劍一揮,喝道:「全軍衝鋒!」數千甲兵齊聲呼嘯衝出,如激湍洪水似地殺向荷軍。
就在這個時候,海面上傳來一道轟然巨響,震撼天地。
●
海面上,四艘荷蘭夾板船由最大的赫克特號領頭,緩緩向鹿耳門口迫近,六十艘福船出海迎戰。
登船出發前,侍衛鎮陳廣看了看桅杆上的旗幟,道:「吹的是西北風,雖然風力甚微,但我軍順風有利,可從正面迎擊。」
「不然!」中衝鎮蕭拱宸反對道,「紅毛夾板船高大堅固、火器厲害,正面與其放對並無勝算。不如從他後梢砲火不到處欺過去,登船肉搏,才是上策。」
陳廣道:「既然如此,我有一計──準備幾艘小船,上面多載乾草火藥,點著之後順風飄過去,趁敵人混亂之際,再繞到船尾攻擊。」
就在沙洲上荷蘭銃兵與陳澤對陣同時,夾板船也已開到鹿耳門附近。鄭軍船隊先在淺水區集結引誘,荷船不為所動,反向外海駛出。幾艘福船接近試探,發射砲彈和火箭,當先的赫克特號以加農砲還擊,發射十二磅(古荷蘭磅,約九斤多)重彈,當即洞穿數船,更一舉擊沉其中兩艘。
這時微弱的風勢忽然完全靜止下來,所有船隻桅杆上的旗幟全都筆直垂下,巨大的荷蘭船隻就此停滯海中,不能稍動。鄭軍趁機派出六艘槳船四面圍攻赫克特號,更從正面推來幾艘燃燒中的火船。赫克特號上四門加農砲和二十四門大砲上下左右轟擊不絕,硝煙瀰漫,又無風吹散,竟整個被濃煙團團包裹,不見形影。
蕭拱宸指揮數艘鳥船划槳欺近,從赫克特號船尾靠上,準備登船刃戰。船上荷兵發現,開槍攻擊,卻無法阻擋鄭軍來勢,情急之下將一門大砲推到後艙的砲長房中,從窗口伸出砲管連番轟擊,鄭軍立時傷亡慘重。
荷兵士氣大振,射擊方酣,那砲長卻氣急敗壞衝了進來,高聲詈罵:「白癡!我的房間旁邊就是火藥室,快關上艙門……」他話未說完,士兵已然一砲轟出,四處飛濺的火星彈進火藥室裡,霎時「碰磅」一陣巨響,引發無比劇烈的爆炸,整個船尾碎爛噴飛,炸成一個巨大的空洞,無數木片、金屬和血肉拋擲上天,大雨挾雹一般嘩啦啦地落在方圓數十丈的海面上。爆炸之巨,連數里外熱蘭遮城堡的房屋窗框都簌簌震動。
蕭拱宸只覺渾身一震,五臟六腑全移了位,「嗡」地一下再也聽不見任何聲音,又有無數血雨和各種碎塊打在身上。待騷動靜止,抬頭一看,那艘大船只剩下破碎不堪的小半截,燃燒著迅速沉入海中,殘骸上一道道火舌接連被波濤所吞噬。原本緊靠在大船尾端的幾艘鄭軍鳥船,也已被炸得不見蹤影。
海面上所有人全都給震傻了,過了半晌才又忽然開鍋沸響起來。蕭拱宸怒吼道:「發甚麼楞,後頭還有三艘,攻過去!」儘管他聲嘶力竭,一時耳中嗡鳴未止,連自己都聽不到。不過兵士們目睹了眼前慘烈景況,都已喪心瘋狂,不待指揮便蜂擁向第二艘夾板船格拉弗蘭號圍攻過去。
格拉弗蘭號噸位不及赫克特號,火力也遠遠不如。後方的白鷺號是一艘平底船,腹艙廣大利於載貨,用於戰場卻顯笨重。壓後的瑪利亞號則更只是一艘小貨船,見苗頭不對,趕緊向外海逃逸去了。
對荷軍來說,幸運的是這時又吹起風來,格拉弗蘭號得以憑藉高大優勢迴旋衝突,逼開第一波靠近的鄭軍船隻。即便如此,更多福船又似蟻群般尾追而上,難以擺脫。
有了先前的經驗,鄭軍緊緊跟在夾板船後頭,藏在對方砲火不到處,伺機靠上。先是陳廣親率兩艘大福船抓住格拉弗蘭號的纜索,綁縛纏繞在自船上。後方福船見狀紛紛靠攏,側舷相接綁成一條船鍊,由六艘變成八艘,又變成十艘。船上士兵逐一跳躍向前,攀著纜索想登上敵船。
格拉弗蘭號上的荷兵見狀,急著施放火銃、劈砍纜索,又自行將尾樓後方的飾板從裡撞開,露出一個大洞,推砲轟擊。砲手裝填散彈和鐵砂,每開一砲,就如鐵雨激噴,鄭兵當者非死即傷,甲板和舷側的洩水孔都淌出一道又一道鮮血。
鄭軍並未因此退卻,陳廣雖被鐵砂刮得渾身是血,依然仗劍督促後船士兵頂上,並指揮弓手在敵人兩次開砲之間將火箭射入尾樓開口,引發火勢。荷兵忙不迭潑水灌沙滅火,鄭軍便趁機從尾樓洞口鑽入,拋下繩梯援引更多士兵攀上。
荷兵殊死拚戰,聚集銃兵朝著尾艙開火,又拋擲數枚手榴彈,將登船鄭軍盡數炸死,繩梯也被炸斷脫落,上面的士兵紛紛跌入海中。這時凶猛的火勢忽然將船尾纜索燒斷,張著滿帆的格拉弗蘭號倏然大力前衝,後面大串粽子似的十艘福船幾乎仰天翻倒。格拉弗蘭號遂和白鷺號乘風衝出重圍,從外海繞回鯤鯓島旁的南錨地去了。
---------------------------------------
國寶有假?鄭成功畫像被質疑後世所為 台博館反駁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7-10 22:17聯合報 記者修瑞瑩、吳佩旻╱即時報導
目前收藏在國立台灣博物館、被列為國寶的鄭成功畫像,原本認為是17世紀鄭成功在世或死後沒多久的畫像,最接近真實像貌,但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教授盧泰康發現畫中有許多證據顯示,推測是在18-19世紀時後世的畫作。
面對館藏作品受質疑,台博館研究員李子寧表示,目前無直接證據判定畫作年代有誤,且因確認是真跡,有不少文史家支持該畫不失為國寶之作。早期申請認定國寶時,曾測得畫作中有疑似亞鐵氰化鐵元素,推測與普魯士藍顏料有關,但光測出此元素就要認定畫作年代有誤稍嫌籠統,因為該元素不一定就是普魯士藍顏料,且也有可能是後代補筆時添上。
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教授盧泰康最近接受台南市文化局委託,進行相關文物調查,並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補助出版「文化資中的古物研究與鑑定」一書,其中收錄了鄭成功畫像的研究資料。
盧泰康表示,過去相關研究對這項國寶的年代就有質疑,這次的研究再從畫像人物的服飾等驗證其年代,「相關的資料已完整,就看中央要不要修正」
盧泰康說,前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及故宮博物院都曾對該畫的顏料進行研究,發現畫像中袖口所用的「普魯士藍」,是在18世紀之後才發現使用,「不可能出現在17世紀的畫裡」。盧泰康表示,推測畫作的時間應該18到19世紀。
目前由國立台灣博物館收藏,被認為是17世紀鄭成功在世時畫像,因而被列為國寶,但有...
目前由國立台灣博物館收藏,被認為是17世紀鄭成功在世時畫像,因而被列為國寶,但有學者研究認為大有問題。記者修瑞瑩/翻攝
目前由台南市政府收藏的鄭成功畫像日人仿製版本,透露出許多原畫沒有的細節,有學者認...
目前由台南市政府收藏的鄭成功畫像日人仿製版本,透露出許多原畫沒有的細節,有學者認為可以應證原畫有許多謬誤。圖/台南市文化局提供
國寶竟是假?國姓爺袖口露餡
By 聯合新聞網, udn.com查看原始檔七月 10日, 2017
A-A+
2017-07-10 22:39聯合報 記者修瑞瑩、吳佩旻/連線報導
台博館收藏的鄭成功畫像,原被認為17世紀鄭在世或死後沒多久所畫,但有學者研究認為是18、19世紀的畫作。 記者修瑞瑩/翻攝
分享
國立台灣博物館收藏的「鄭成功畫像」,原被認為是17世紀鄭成功在世或死後沒多久的畫像,最接近真實儀容、具特殊歷史及文化價值,列為「國寶」,但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教授盧泰康依畫法、顏料等分析,認為這幅畫是18、19世紀創作。
盧泰康說,從畫像人物的服飾、顏料等驗證年代,鄭成功畫像創作年代應比原來認定晚了1、200年,「相關的資料已完整,就看中央要不要修正。」
面對館藏作品受質疑,台博館研究員李子寧表示,目前無直接證據判定畫作年代有誤,且因確認是真跡,有不少文史家支持該畫不失為國寶之作。早期申請認定國寶時,曾測得畫作中有疑似亞鐵氰化鐵元素,推測與普魯士藍顏料有關,但光測出此元素就要認定畫作年代有誤稍嫌籠統,因為該元素不一定就是普魯士藍顏料,且也有可能是後代補筆時添上。
盧泰康接受台南市文化局委託進行文物調查,並出版「文化資產中的古物研究與鑑定─台南瑰寶大揭密」,揭示13件台南古物蘊含的歷史精華與文化記憶;盧研究市府收藏「鄭成功彩繪畫像」,直指台博館收藏的國寶資料有誤。
盧泰康調查指出,目前列為國寶的鄭成功畫像是日據時期,日方從鄭家後人手中得來,最後由台博館典藏。日本人保管期間,日本畫家那須豐慶曾畫過兩件仿品,一件目前收藏在台南鄭成功文物館,一件在當年交給鄭家後人,目前下落不可考;過去就有相關研究質疑原畫創作年代。
盧泰康表示,原畫因年代久遠損毀嚴重,雖經專業修復,但許多細節喪失;反觀台南鄭成功文物館內的仿品,保留更多原畫細節,具有文化研究價值。
盧泰康指出,明代龍紋裝飾幾乎都是縫製於素地衣袍,但仿畫中鄭成功袍服下擺龍紋周邊有大量雲紋裝飾,與清代畫法相同。最有力證據是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及故宮博物院,都曾對該畫的顏料進行研究,發現畫像中袖口所用的「普魯士藍」,在18世紀之後才被發現使用,「不可能出現在17世紀畫裡」。
另外,畫像中的帽冠正中央有紅色圓球,這在明代資料從未出現,反而像是清代官帽頂帶。盧泰康推測,應該是清代描繪時,以戲曲中明代服飾做為參考,出現謬誤。國寶竟是假?國姓爺袖口露餡 | 綜合 | 要聞 | 聯合新聞網 - https://goo.gl/Vq4fke
鄭經/二王廟/台灣
延平郡王祠
延平郡王祠建於清同治年間,位於臺南市開山路,奉祀臺灣開山始祖鄭成功及其部將,為臺灣的重要古蹟。佔地9400餘坪,庭園修築風格莊嚴典雅,是臺灣少見的「福州式」廟宇建築。
西元1661年,鄭成功帶兵在鹿耳門登陸,趕走了荷蘭人,並積極建設臺灣,以做為反清復明的根據地。鄭成功經略臺灣,除設立官署,清查戶籍外,還下令屯田,允許官兵圈地成家,並招募大陸沿海居民來臺開墾。明隆武帝曾賜姓朱,後人多以「國姓爺」稱呼,成為後世朝拜的民族英雄。
鄭成功去世後,後人為了感懷他的豐功偉績,特在此地立廟奉祀,尊稱他為「開台聖王」和「開山王」,現在全臺灣的「開台聖王廟」有50餘所之多。各地寺廟祠堂香火不斷,也因此在臺灣留下了深厚的影響與眾多傳說。清同治13年,欽差大臣沈葆楨奉命來臺辦理防務,深入瞭解民意,發現鄭成功對建設臺灣的貢獻,建議建祠紀念。清廷同意後撥款立祠,諡號忠烈,從福州載來工匠、材料,將開山王廟擴建成「福州式」建築,並在正門石匾提「明延平郡王祠」。
祠中珍貴文物豐富,尤其為數眾多的清代楹聯,包括沈葆楨手書,筆力雄渾、意義雋永,仍極具歷史價值。位於祠旁的「民族文物館」收藏著許多臺南文物:1樓主要陳列史前文物,說明臺灣與大陸的地緣關係,及先民生活的演進過程。2樓所展覽的多為臺南歷史文物,包括與府城相關的先賢,例如鄭成功、沈葆楨等人的畫像或遺墨。此外,舊日府城的日常生活用品,如街牌、眠床、地契、銀票等均有陳列,讓人深入了解先人生活起居狀況,十分值得一遊。
--------------
延平郡王祠(歷史建築)
延平郡王祠【住址】臺南市中西區開山路152號
【簡介】
延平郡王祠中文物豐富,包括原廟創建者沈葆楨手書,祠旁的「鄭成功文物館」收藏著許多臺南文物,值得一遊。
【歷史沿革】
延平郡王祠中珍貴文物豐富,尤其為數眾多的清領時期楹聯筆力雄渾、意義雋永,仍極具歷史價值。
位於祠旁的「鄭成功文物館」(昔稱民族文物館)收藏著許多臺南文物,1樓主要陳列史前文物,說明臺灣與中國的地緣關係及先民生活的演進過程,2樓所展覽的多為臺南歷史文物,包括與府城相關的先賢,例如鄭成功、沈葆楨等人的畫像或遺墨。此外,舊日府城的日常生活用品,如街牌、眠床、地契、銀票等均有陳列,讓人深入了解先人生活起居狀況,值得一遊。
延平郡王祠還有獨家發行的成功御守,藉由開台聖王的加持,讓您考試、求婚事事都成功。
【特色】
明永曆15年(西元1661年)國姓爺鄭成功來台驅荷,隔年國姓爺鄭成功去世後,府城居民為感念鄭氏驅荷開臺、開疆拓土的功績與精神,便在今延平郡王祠之處立廟奉祀國姓爺,爾後因顧慮清政府,而不敢光明正大奉祀國姓爺,而以「開山王廟」稱呼。
鄭成功為率兵攻臺驅荷成為開臺第一人,並以臺灣為反清復明基地,招攬遺民,從此展開篳路藍縷的屯墾養兵,為臺灣奠定了發展根基。1662年鄭成功英年早逝,卻以開臺勛功,奕世留芳,民間崇祀,建廟立像,名曰開山王廟。康熙23年(1684年)臺灣納入清帝國版圖以後,唯以「誠心敬」、「心同敬」、「和心同」等神明會隱晦奉祀,維繫香火。同治13年(1874年)沈葆楨奏建延平郡王祠以勵風俗、正人心,次年(1875年)祠成,官方、民間與鄭氏家廟合祀,香火尤盛。光緒21年(1895年)清國割讓臺灣,日本亦表崇敬,明治30年(1897年)改祠為開山神社。民國52年(1963年)本祠重建,2年後聘請楊英風塑像,鄭氏端坐殿堂,風采再現。民國54年(1965年)原開臺聖王神像卻因蔣介石總統欲前來祭拜,而被移往祠外,始終未見回鑾,迄由民間輪流奉祀,歷40載,直至民國94年(2005年)3月17日,由開山王廟王添富主委議請寄祀媽祖樓。民國96年(2007年)臺南市政府尊崇信仰源流,乃請筊奉允迎回「心同敬」開台聖王金身,恢復崇祀原貌,展呈祠廟合一的重大歷史意義。
民國99年(2010年)12月5日為呈現臺南府城文化面貌,市府再次迎回「誠心敬」、「合心堂」二尊開臺聖王,恢復全臺祭拜鄭成功的祖廟。誠心敬」、「合心堂」二尊開台聖王回鑾安座,恢復全台祭拜鄭成功的祖廟。
(資料來源:府城逍遙遊網站/人文景點、整修工程資訊源自97.2.14舊臺南市政府網站/市立文化中心最新消息【延平王祭】、99.12.5舊臺南市政府網站/新聞暨國際關係處最新消息【延平王祭】)
台南延平郡王祠 - https://goo.gl/KDgyAN
台南延平郡王祠 - https://goo.gl/42tPFV
[台南旅遊] 延平郡王祠:開台英雄鄭成功祠與鄭成功文物館 833 @ 貓大爺部落格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7VCXzl
延平郡王祠
牌坊及三川門正殿 延平郡王祠
創建:
於明永曆十六年(1662)之後,主祀開臺聖王,乃因東寜王國亡後,民眾對鄭成功感念依舊,彰頌其來台驅荷,開疆擴土,稱以開山王廟,之後曾擴地重修但不久傾塌。清同治十三年(1874),沈葆楨因牡丹社事件來臺籌防,奏請專祠賜謚,遂改開山王廟為「延平郡王祠」,並列春、秋祀典。明治二十八年(1895),日本領臺後,以鄭成功的日本血緣關係,改建為「開山神社」。民國五十二年(1963)重建,並核定中樞祭典於四月二十九日。
延平郡王(鄭成功)沿革:
*1624 明熹宗天啟四年,生於日本肥前平戶藩的千里濱。母親為日本人田川松。
*1630 明崇禎三年,七歲時自日本回中國,風儀整秀,父親鄭芝龍取其名:鄭森。
*1645 (明弘光元年)晉見隆武帝,賜國姓,改名成功,封御營中軍都督,賜尚方寶劍,當時的人稱為「國姓爺」。
*1646 (明隆武元年)隆武帝封其招討大將軍。八月,福州失守,唐王被擄,絕食殉國。父親鄭芝龍降清,被押解北京,母親自殺殉節。
*1647 (明永歷元年)詣孔廟,焚儒服,投筆從戎,立志抗清復明。在烈嶼號召與清兵對抗。桂王進皇帝位,改年號為永曆。
*1649 永曆三年,受封為「威遠侯」。以金門、廈門為抗清基地。
*1658 桂王再封鄭成功為延平王。永曆十二年五月十三日,率大軍,由廈門啟碇北伐。
*1661 三月二十三日,鄭成功自料羅灣出發,東征臺灣。
*1662 荷蘭人投降離臺。結束三十八年(1624-1662)的佔領。鄭成功在臺南赤崁設承天府,為當時行政中心。設天興縣、萬年縣,置知縣掌理縣務。稱臺灣為「東都」,熱蘭遮城改名「安平鎮」,在澎湖設安撫司。漢人的典章制度正式移植臺灣。五月初八,病於安平,壯志未酬享年三十九歲。
*1875 光緒元年,沈葆楨上奏謚號建祠,清政府准於臺灣府城建專祠,並謚之「忠節」。官方遂改開山王廟為延平郡王祠。
*2010 民國九十九年,迎回「誠心敬」、「和心敬」二尊開臺聖王回鑾安座,三座開臺聖王神尊全都回鑾延平郡王祠供奉,恢復全臺祭拜鄭成功的祖廟。
數典忘祖去鄭成功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4-25 03:00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鄭成功祭典每年都在台南延平郡王祠舉辦,圖為去年的祭典中由當時的內政部長陳威仁(前...
鄭成功祭典每年都在台南延平郡王祠舉辦,圖為去年的祭典中由當時的內政部長陳威仁(前排左二)及台南市長賴清德(前排左)主祭。圖/本報資料照片
四月二十九日的鄭成功祭典,五十四年來皆由中央政府派內政部長主祭,是「中樞祭典」的規格。
但是,據稱是為了「尊重多元族群的聲音」,今年將改由台南市長主持祭典,內政部長不再主祭。
這是繼去蔣、去孫、去孔、去黃帝之後,續以去鄭的操作,骨子裡仍是去中國化及去中華民國化。其中的道理,可待探究:
一、去鄭的理由是否因蔡總統說「荷蘭及鄭成功政權對平埔族群屠殺和經濟剝削」?然而,鄭氏對原住民或有侵害,但要因此就應否定其開台奠基的功勛嗎?這正如欲以一個二二八即全盤否定蔣介石革新保台的績業。這是何等扭曲的歷史觀?又是何等扭曲的比例尺?
二、賴清德是民進黨官員中「最獨」者之一,但他過去不斷運用鄭成功來裝飾台南市,喚起「府城」的光榮感,宣稱要以鄭成功「加強本土認同/提升主體意識」。如今,即使中央不再祭祀鄭成功,主祭官賴清德又將如何用他的台獨史觀來解釋鄭成功?
鄭成功不論曾對原住民如何,作為漢人後裔的今人也很難還土地給原住民。鄭成功容或有功有罪,但從大歷史來看,凡屬當年漢人的後代皆仍承續鄭成功的餘蔭。甚至可以這麼說,無鄭成功,即無今日「台灣人」在台灣政治上的優勢。所以,欲對鄭成功鞭屍的河洛後裔,即使不知飲水思源,也不可數典忘祖。
去中國,走到「去鄭成功」的地步,豈不正是數典忘祖。
---------------------------
綠委要內政部長別去鄭成功祭典:他讓原民流離失所
By 程子威,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三月 6日, 2017
雕刻大師陳啟村受鄭成功祖廟之邀,打造的鄭成功銅像。(中時資料照/曹婷婷攝)
228去蔣風波,掀起部分歷史人物遭神格化的討論,民進黨籍原住民立委谷辣斯•尤達卡(Kolas Yotaka)今(6)日就於質詢時,要求內政部長葉俊榮別參加鄭成功祭典,因為鄭當初來台屯墾時,導致原住民流離失所。
部長祭鄭成功 原民綠委促喊卡
旺報觀點-轉型正義 不該以今視古
「原住民對鄭成功的心情,就像對蔣介石的心情!」由於從1946年開始,每年的4月29日,台南市政府皆會舉行有中樞祭拜的「民族英雄鄭成功祭典」,歷任內政部長也都曾參加;《蘋果日報》指出,谷辣斯•尤達卡強調,對於以中樞、公共資源的方式祭拜鄭成功,自己不能接受,但會尊重想要祭拜鄭的地方家族。
葉俊榮認為,這問題相當值得正視,對於不同文化相異的感受也都得重視,自己會將這些事情放在心裡;至於祭典當天會不會去祭拜,他則強調行程不見得許可,但也提及,現行做法內政部長是被指定得參加,且已行之有年。
-------------------------------
鄭成功開臺356週年嘉年華4/29 「台南迓成功」!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臺南市鄭成功祖廟近年來透過文化活動的推廣,讓鄭成功開臺傳統祭典轉為慶典,今年更朝嘉年華會的方向推進,規畫親子踩街、尋三寶活動、攝影比賽、青年文創市集、成功講古堂…
臺南市鄭成功祖廟4/29為慶祝鄭成功開臺356週年將舉辦嘉年華系列活動,,鄭有懋理事長
攝像者: 中
每年4月29日在臺南市延平郡王祠隆重舉辦的鄭成功開臺中樞祭典,今年非常不一樣!
臺南市鄭成功祖廟今年為慶祝鄭成功開臺356週年,在傳統慶典中注入嘉年華會的元素,4月29日當天將舉辦「2017年台南迓成功-繞境踩街親子健走」並融入成功講古堂等系列活動,擴大民眾瞭鄭成功在台相關重要歷史場景及文化。
臺南市鄭成功祖廟近年來透過文化活動的推廣,讓鄭成功開臺傳統祭典轉為慶典,今年更朝嘉年華會的方向推進,為慶祝鄭成功開臺356週年所籌辦的「2017年台南迓成功-繞境踩街親子健走」,全程3.5公里,鼓勵全家一同參與,日前開放網路報名取356名,迴響熱烈!主辦單位指出,健走活動名額有限,未報到名的民眾,當天仍能隨隊一起健走,此外,當天還有尋三寶活動、攝影比賽、青年文創市集及成功講古堂等系列活動,歡迎大家一同前來「迓成功」,攏成功!
鄭成功祖廟建於1663年,為台南市三級古蹟,本次慶祝鄭成功開台356週年系列活動突破以往傳統廟會文化神轎遶境,結合儀隊、親子踩街活動,臺南市鄭成功祖廟指出,在本次傳統廟會文化神轎遶境中,結合健康及家庭元素的親子健走活動,讓開臺紀念成為全民都可以參加的廟宇文化體驗活動及家庭健康活動,使全民能更加認識鄭成功文化,發揚其「移孝作忠」之大忠大孝精神,共同建立祥和安康家園。
延平郡王祠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PtJyZy
延平郡王祠,又名開山王廟或鄭成功廟,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清代臺灣府城油行尾街[2]),為清治時期最早的官祀鄭成功紀念祠,其前身為民間所建的開山王廟[1],臺灣日治時期曾改名為開山神社,是日人在臺最早設置的神社,也是二次大戰前日本海外神社中唯一是從廟宇改為神社的特例[3]。但現今樣貌實為民國五十二年(1963年)動工改建的結果[4],所以該廟長久以來未被列為古蹟,直至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將延平郡王祠(含鄭成功文物館)登錄為臺南市第九座歷史建築[5]。
建祠以前
早在明永曆十六年(1662年)時,當地百姓們便建有一座小廟祭祀延平郡王鄭成功,而在清治時期因有政治上的顧慮,所以使用「開山王廟」之名來稱呼此廟,「山」暗指「臺灣」,有隱喻鄭成功為「開臺聖王」之意[1]。此時期該廟為民間私廟,於乾隆十年(1745年)[註 1]、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註 2]有重修的紀錄[2]。而在清代方志中,大多僅記開山王廟位在東安坊,偽時建,但並不清楚所祀神明之由來名姓[3]。
奉旨建祠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因牡丹社事件,清廷派福建船政欽差大臣沈葆楨來臺[1]。沈葆楨來臺後,接受臺灣府進士楊士芳、臺灣道道員夏獻綸與臺灣知府周懋琦等人的稟請,與閩浙總督李鶴年、福建巡撫王凱泰與福建將軍文煜等人一同上疏追諡鄭成功、建立專祠與入祀典中[2]。光緒元年(1875年)正月初十,朝廷准奏,下詔曰[1]:
前明故藩朱成功,曾於康熙年間,奉旨准在南安地方建祠。該故藩仗節守義,忠烈昭然。遇有水旱,祈禱輒應,尤屬有功臺郡。著照所請,於臺灣府城建立專祠並與追謚,以順輿情。欽此。
日本時代留下的石製鳥居,被拆掉的最頂端橫樑已挖掘出來放於鄭成功文物館。
日治時期的開山神社
現今所用的神轎。
開山神社時期所用的神轎。
朝廷批准後,工程在同年三月動工,秋八月完工[2]。工程耗費白銀7400兩,聘請福州師傅前來營造,材料也全來自福州[2],而成為一福州風格的建築[4]。
改為神社
在日治時期時,鄭成功因具有日本人血統亦受到日人敬重,並將之作為臺灣與日本間的「導引線」[3]。明治廿九年(1896年)7月25日,臺南縣知事磯貝靜藏上書臺灣總督桂太郎,建議以鄭成功之忠烈與開臺事蹟與其母田川氏的貞烈事蹟為由,將鄭成功廟(延平郡王祠)改為「開臺神社」之社號並列為國幣社,隔年(1897年)1月13日日本拓殖大臣表示將清朝的延平郡王祠改為「開山神社」,列格為縣社,並舉行「奉告式」,每年2月15日舉行例祭[3]。之後並增建了日式的拜殿與鳥居,但大致建築仍維持原本的福州風格[1],前殿供奉鄭成功,後殿供奉其母田川氏。每年農曆三月「迎媽祖」(迓媽祖)時,信徒也會請出開臺聖王神像為繞境隊伍做頭轎[1]。大正三年(1914年)8月,開山神社進行大規模改建,保留原建築,增建必要附屬設施(神饌所、手水舍、神樂殿、社務所、宿舍)與改建原有建築,於隔年(1915年)4月下旬完工[3]。改建後的開山神社正殿與偏殿仍為中國傳統建築,拜殿則改為日本具有唐風的形制。
恢復祠祀
二次大戰結束進入民國時期後,該廟曾於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重建,並於六年後由臺灣省政府指定為臺灣史蹟[2]。但由於民國五十二年(1963年)[註 3]的重建中該廟被改建為鋼筋水泥的中國北方式建築,所以在後來並未列為古蹟。直到了民國99年(2010年)7月21日,指定為臺南市第九座歷史建築,但仍非古蹟[5]。
建築特色
庭園一景。
古井。
現今的延平郡王祠基本上由祠廟本身與庭園和鄭成功文物館組成,主入口位於開山路上[4],而原本周圍有圍牆環繞,但現在已經打掉,只留主入口和正對著祠廟山門的一部分(做為照壁)。
祠廟的山門前有一座牌坊,原是日治時期臺南神社的鳥居,但在戰後重修時拿掉了最上方的橫樑,並放上中國國民黨黨徽[註 4][4]。祠廟的本體是三進合院類型,座西朝東,由山門、正殿、後殿與兩側廂房組成[4]。山門之左有過廊接到「甘輝將軍祠」,祠前有一門通往北邊的庭園,而自祠前往西則為東廡,供有明鄭殉難文武諸臣牌位,此外祭器所亦設於此[4]。而山門之右為「張萬禮將軍祠」,同樣在祠前有一門通往南邊的庭園,且從祠前往西為西廡,除供有諸臣牌位外,儀仗所也設於此處[4]。
正殿是供奉鄭成功之處,最外圍有迴廊,裏頭正中央為洗石子神龕,上有雕塑家楊英風所做之鄭成功塑像[4],但近年整修後有不少反彈聲浪[6]。此外在塑像之前為昔日廟裏的神像金身,該神像一度在民間輪祀,直至近年才迎回安座[註 5][7]。
後殿中央則為依祀典廟宇的慣例所設的太妃祠,供奉鄭成功之母翁太妃田川氏[4][註 6]。而在太妃祠之左,則為供奉寧靖王朱術桂與其五妃的寧靖王祠,右邊則為供奉鄭成功長孫鄭克𡒉及其夫人陳氏的監國祠[1]。此外在太妃祠前的庭院內有古梅一株,據說乃鄭成功親自種植[1]。該梅原本長於臺灣府衙門的「鴻指園」中,而臺灣府衙門即是明鄭時的承天府府署,而該梅則是在光緒元年(1875年)時才自鴻指園移植至此[1]。
延平郡王祠的四扇門面所繪之八個門神並不是中國常見的門神,而是藍眼珠、黃頭髮、皮膚白皙的洋人(據說是荷蘭人),是因為台灣人感念鄭成功率軍驅走荷蘭人,是故延平郡王祠是全台的廟宇道觀中的門神唯一用穿著明朝中葉後期的將官袍的洋人。
鄭成功文物館
1940年代臺南市歷史館
日治大正八年(1930年)在臺南舉行「台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活動,收集臺灣史料展示,昭和七年(1932年)設置「臺灣史料館」於安平臺灣城內(原安平稅務司公館,今熱蘭遮城博物館),1935年日本政府慶祝「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臺南市役所配合成立「臺南歷史館」共計三處會場,第一會場臺南州商品陳列館(今臺南高分院址),第二會場今熱蘭遮城博物,第三會場今大南門址。1937年後興建「興亞式」鋼筋混凝土新館於大正公園(原民生綠園,今湯德章紀念公園)武德殿舊址(今中西區公所址),太平洋戰爭期間遭美軍炸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於赤崁樓重新設立「臺南市立歷史館」,民國五十三年(1964年)延平郡王祠改建為北方宮殿式建築,於南側興建西式平頂館舍乃自赤崁樓舊址遷移並易名為「臺南市民族文物館」;民國九十二年(2003年)文物館重新整理完成更名為「鄭成功文物館」。
儀典
清朝時期由於延平郡王祠列入官方祀典中,每年春、秋兩季舉行祭祀,費用來自臺灣縣(後改為安平縣),主祭者為臺灣兵備道、臺灣府知府、臺灣府海防同知、臺灣縣知縣、縣經歷、縣右堂等,而民間祭祀則照開山王廟時期的慣例,於正月十六日到十九日舉行祭祀[註 7],並在七月廿二日舉行盂蘭盆會[3]。
日治時期改為開山神社後,例祭定在每年2月15日,但是民間的祭祀仍依傳統的農曆進行[3]。而在二次大戰後臺灣省參議會在1948年定4月30日的「鄭成功登臺日」為官方春祭之日,但1959年臺南市文獻委員會認為鄭成功登臺之日換成陽曆應為4月29日,臺南市政府向臺灣省政府提議改以4月29日為春祭之日,而秋祭之日則是在1950年8月15日由臺灣省政府通知臺南市政府,依據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的研究定於8月27日[註 8][4][3]。春秋二祭由內政部長主祭,公祭後由各地鄭氏宗親家祭,有時還會有日本代表以神道教儀式祭祀[4]。
祭祀團體------延平郡王祠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PtJyZy
延平郡王祠(開山王廟)的祭祀團體派下分為五祧,分別是「同心敬」、「誠心敬」、「和心敬」、「忠雅堂」、「崇德堂」,簡介如下[3]:
名稱 | 簡介 |
---|---|
同心敬 | 辦理祭祀與迎神時的事物,人數約60人;刻有開山王神像奉祀,高約兩尺[3]。 |
誠心敬 | 負責轎班,人數約60人;刻有開山王神像奉祀,高約七寸[3]。 |
和心敬 | 充任法師,人數約60人;刻有開山王神像奉祀,高約七寸[3]。 |
忠雅堂 | 由福州旅臺人士組成的社團[3]。 |
崇德堂 | 臺南鄭氏宗親[3]。 |
「蚵仔煎」與鄭成功有關 「大陸妹」非歧視
2016-11-12 13:36聯合晚報 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
台灣文史作家曹銘宗探訪台灣食物身世,除了從語源著手,也看食物如何產生。他指出,蚵仔煎的誕生,可能是鄭成功軍隊來台與荷蘭軍交戰時,因糧食不足發明的食物。曾引發歧視爭議的「大陸妹」蔬菜用語,來自「萵仔菜」閩南語「Me仔菜」、妹仔菜,不見得是存心歧視。
曹銘宗指出,蚵仔煎一般說法源自閩南小吃,但在台南另有傳說。據說當時鄭成功軍隊苦於糧食不夠,就地取材,用番薯粉等穀粉打漿,混雜各種找得到的海產、蔬菜等煎成餅,成為蚵仔煎原型。
2000年左右開始出現的「大陸妹」蔬菜,是台灣從中國大陸引進的新品種萵苣。曹銘宗指出,閩南語稱萵苣類蔬菜為萵仔菜,由於「萵」(e)與英文字母A諧音,不少人就稱為A仔菜或A菜。但在台灣有些地方,萵仔菜閩南語為me-a-tshai,所以就變成Me仔菜、妹仔菜,從大陸引進的妹仔菜就成了大陸妹。
曹銘宗推測,滷肉飯正式成為美食,應是在日據時期,日本政府引進日本粳米、也就是較黏較Q的蓬萊米之後。當時日本看上台灣氣候適合種稻,有助解決日本糧食不足問題,但又吃不慣在來米,找來日本稻作育種專家引進日本米。外來的蓬萊米意外和滷肉很合,激發如今名揚國際滷肉飯。
曹銘宗認為蚵仔煎的誕生,可能與鄭成功來台與荷蘭軍交戰有關。 曹銘宗/提供
雞捲裡面沒有雞,台灣文史作家曹銘宗尋找台灣食物身世發現,稱雞捲可能跟形狀像雞脖子有關。 曹銘宗/提供
番茄醬英文ketchup來自閩南語?高麗菜名稱來自荷蘭語?台灣文史作家曹銘宗尋找台灣食物身世,發現不少食物名字都與台灣過去與各國接觸相關,從歐美、日本、東南亞、古中國都有,光從食物名字就可讀到台灣史。
曹銘宗一直對許多台灣食物名字充滿好奇,例如高麗菜究竟跟韓國古稱的「高麗」有何關係,蓮霧又跟蓮、霧有何關聯?經由歷史典籍抽絲剝繭、尋訪各地學者人士,曹銘宗找到初步答案,寫成「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他整理出台灣眾多食物語源,其中不少食物名源自各國,也有食物英語名稱源於閩南語,反映食物全球化很早就開始。以蕃茄醬的英文Ketchup來說,曹銘宗從中研院語言所研究員黃居仁的「Catchup來自閩南語」文章,發現Catchup說法最早出現在1690年,到1711年轉成Ketchup。
曹銘宗爬梳典籍,發現歐洲早期Ketchup最早並非指番茄醬,而是魚醬或其他醬。這種魚醬源於中國南方沿海居民,當地居民醃魚保存食物,以其語音譯為Ke-Tchup,前者指醃魚做法,後者指醬汁。到了17世紀,從歐洲航海來東亞的英、荷水手和商人,把這種叫Ke-Tchup的中國魚醬帶回家鄉,就成了Ketchup。
紅燒鰻應是紅糟鰻,只是用華語念容易搞錯,若用閩南語念就不會弄錯。 曹銘宗/提供
曹銘宗指出,後來原本只用於觀賞的番茄,18世紀用來吃並傳到亞洲,19世紀歐洲開始製造番茄醬後大大流行,Ketchup就此成為番茄醬。
高麗菜讓人以為跟高麗有關,是個誤會。曹銘宗從古籍發現,台灣在清代就有高麗菜,台灣方志稱之番芥藍,是早年由荷蘭人引進的蔬菜。後來他請教中研院台史所副研究員翁佳音,得知這種菜在荷蘭語稱Kool,為閩南語高麗諧音。
蓮霧兩字則源於馬來文、印尼文Jambu閩南語音譯lian-bu。曹銘宗指出,蓮霧原產於馬來群島,可能在17世紀由荷蘭人從印尼引進台灣,蓮霧只是荷人引進台灣的植物之一。
--------------------------------------
鄭成功若非西進而南向,台灣大不同
菲律賓想成中國一省? 17世紀就曾被乾隆皇帝打槍
By Fb, www.ettoday.net查看原始檔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Rodrigo Roa Duterte)上任以來積極向中國大陸示好。(圖/路透社,下同)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19日開玩笑稱,菲律賓很願意成為「中華民國」(編按:杜特蒂用詞為Republic of China,應為口誤)的一省,在同個場合又勸告中國別再理會台灣,「如果你拿下菲律賓,將不會有任何問題。」引發熱烈討論。其實菲律賓早在清朝時期也曾要求併入中國,沒想到卻遭乾隆皇帝拒絕了。
早在17世紀,清朝便與蘇祿國(東王後裔)建立「朝貢體系」,蘇祿國正式成為滿清王朝的19個藩屬國之一,而當時的蘇祿國便是現在的菲律賓。蘇祿國國王在1752年時向乾隆上書《請奉納版圖表文》,請求納入中國版圖之中,土地、丁戶全部編入中國,希望成為中國的一個省而不是藩屬國。
原來當時的蘇祿國正在遭受西班牙侵占,蘇祿國國王認為自己的國家被併入中國遠要比被西班牙蠶食要好得多,所以才希望依託中國,尋求庇護,沒想到卻遭到拒絕。當然乾隆的大清王朝拒絕接收菲律賓也有其自身原因,首先是清朝鎖國政策帶來的對海岸線極不重視,使得清朝海軍的極度落後,若想派遣軍隊前往幫助菲律賓可能會得不償失,再加上當時的乾隆也不願因此與西班牙交惡,所以最終只能拒絕了。乾隆的決定導致了菲律賓被西班牙殖民上百年,直到1946年菲律賓才正式獨立。
杜特蒂19日出席菲華工商總會第10次全國會員大會,中國駐菲律賓大使趙鑒華也是現場賓客之一。杜特蒂談及主權爭議時,他稱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一個榮譽的男人,「我尊敬習近平,他保證中國不會在黃岩島(位於南海的島嶼)建設任何設施。」此外,杜特蒂還補充,願意與中國共享菲律賓的石油資源,其中三分之一都給中國。
杜特蒂還在會上表示,中國很有錢,因此如果「你們想要的話,就讓菲律賓成為中華民國(應為中國)的一個省吧,這樣不會有問題。」他還比喻,如果中國是個女生,他早就展開攻勢追求了。此外,談及台灣時,他又繼續勸中國別管台灣,乾脆拿下菲律賓,這樣什麼問題都不會有,「就讓台北在那吧,它非常小,讓它漂浮吧!如果你拿下菲律賓,將不會有任何問題。」
鄭成功不應該西進,如過是南向菲律賓,將改變自己與台灣歷史
杜特蒂要中國別管台灣「讓台北漂浮吧」 勸北京拿下菲律賓
▲杜特蒂多次向中國表達善意。(圖/路透社,下同)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19日先是開玩笑稱,菲律賓很願意成為「中華民國」(編按:杜特蒂用詞為Republic of China,應為口誤)的一省,展現出他親中的態度,在同個場合又勸告中國別再理會台灣,「就讓台北在那吧,它非常小,讓它漂浮吧!如果你拿下菲律賓,將不會有任何問題。」
綜合外媒報導,杜特蒂19日晚間出席菲華工商總會第10次全國會員大會,談及主權爭議時,他稱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一個榮譽的男人,「我尊敬習近平,他保證中國不會在黃岩島(位於南海的島嶼)建設任何設施。」此外,杜特蒂還補充,願意與中國共享菲律賓的石油資源,其中三分之一都給中國。
杜特蒂笑稱,中國很有錢,因此如果「你們想要的話,就讓菲律賓成為中華民國(應為中國)的一個省吧,這樣不會有問題」;他還比喻,如果中國是個女生,他早就展開攻勢追求了。
▲杜特蒂雖然以直言聞名,但他也擁有被外界認可的獨特外交手腕。
此外,談及台灣時,杜特蒂又繼續勸中國別管台灣,乾脆拿下菲律賓,這樣什麼問題都不會有。面對中國持續將南海島礁軍事化,杜特蒂則回應,中國的行為是針對會摧毀中方的國家,那就是美國,而這些都不關菲律賓的事情,「忽略那頭的導彈吧,那不是用來對付我們的。」
事實上,中國與菲律賓長期以來一直在南海爭論主權問題,但在杜特蒂上任後,原本緊張的關係已趨於和緩,杜特蒂對中國態度放軟,希望能夠藉此獲得北京政府在菲律賓的商業投資。
2014年開始,北京政府擴大在南沙群島的7個據點,包括回收和建造人造島嶼,現在已成為擁有飛機跑道、港口等的軍事基地。針對外界批評杜特蒂過於親中反美的立場,他為自己辯護,他並沒有足夠的力量來捍衛菲律賓在南海的利益,「我不會讓菲律賓人的性命不必要的犧牲,我也不會參加一場我永遠不會贏的戰鬥。」
雖然致詞期間杜特蒂多次開玩笑,但他在開頭也表明,他會用生命與名聲來堅守菲律賓的主權。期間,中國駐菲律賓大使趙鑒華也是現場賓客之一。
故事》鄭成功究竟是海盜,還是民族英雄?中研院臺史所研究員這麼說
1661 年,臺灣面臨一場東西海權爭奪大戰。當東方航海王對上歐洲海洋霸主,這一局,由鄭成功搶下福爾摩沙!在島上,鄭成功只度過短短一個秋,神奇的是他彷彿擁有影分身,至今三百多年仍不斷以各種樣貌登場。
2020-01-26 10:30
研之有物 │中央研究院
不住開山里,也知開山王
一封登革熱警報,全臺秒變開山里。開山里在臺南,但你知道開山一詞和誰有關嗎?臺南開山里鄰近(郡王里)有一座延平郡王祠,過去曾為「開山廟」、「開山神社」,供奉鄭成功。研之有物專訪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張隆志,和一日里民們聊聊,開山王鄭成功如何被我們記憶?歷史如何活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
去年2019年七月,衛福部疾管署誤把南市開山里登革熱疫情警示訊息傳到全國民眾手機,意外讓開山里大爆紅,網友各式P圖搞KUSO比創意,讓人大開眼界,圖為「藝遊台南」PO圖另類宣傳登革熱防疫。(擷自臉書)
斬妖除魔、殘暴海盜、神級代言人都是鄭成功
1661 年,臺灣面臨一場東西海權爭奪大戰。當東方航海王對上歐洲海洋霸主,這一局,由鄭成功搶下福爾摩沙!在島上,鄭成功只度過短短一個秋,神奇的是他彷彿擁有影分身,至今三百多年仍不斷以各種樣貌登場。
教科書、民間信仰裡,國姓爺歷來正氣凜然,砲擊鶯歌精怪、力斬劍潭魚怪,全臺粗估至少有近百間主祀的廟宇。
然而,歷史的有趣迷人,就在於觀點不斷挪移轉變。西洋文獻史料,呈現了人們不太熟悉的「殘暴系」鄭成功,嚴苛蠻橫、殘害俘虜。荷蘭土地測量師的檔案《梅氏日記》如此描述:「嘴巴時常處於開啟狀態,並露出數顆大間隔的圓磨長牙……說話聲音淒厲,咆哮又激昂,動作古怪,彷彿將要起飛一樣。」
暗黑版還有臺灣漫畫《1661國姓來襲》,創作者採用迥異於傳統的視角,漫畫中鄭成功不再是正義的民族英雄,他面戴神祕面具、有點好色、陰險殘暴,十足「反派」黑武士。若問問年輕世代,鄭成功是……?潮青還有新答案:超「成功」的啤酒、洋芋片代言人!
正襟危坐的國姓爺 VS. 殺氣震懾的大魔王,呈現出視角截然不同的鄭成功。圖片來源│左:wiki,右:©李隆杰_蓋亞文化提供
民族英雄的養成
「鄭成功應該很訝異,自己竟然會這麼百變!」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張隆志半開玩笑地說。
張隆志近年關注歷史記憶與公共史學的研究,他選擇臺灣戰爭史的三大轉捩點:17 世紀鄭成功、清末臺灣民主國、戰後光復節,試圖從人物、事件、節日,理解當代臺灣如何活在大眾的記憶,但張隆志笑言「光是明鄭階段就花了好多時間」。
在許多人心中,「民族英雄」是鄭成功最鮮明的形象,也是最常被提及的傳統定位。然而「民族」是誰的民族?又是哪一個民族?張隆志曾在演講中拋出這個問題:
鄭成功究竟是臺灣人、中國人,或日本人?
每個答案都有人贊成。顯然光是這個提問,已顯露出國姓爺歷史形象的複雜性。張隆志認為,國籍、身分的多重衝突,或許是當代不斷重新定義鄭成功的原因之一,也是我們爬梳這位西方眼中的「海賊王」,如何走向英雄化、神格化的可能線索。
回溯歷史,鄭成功在清初還被斥為侵擾海疆的賊寇;到了清末,他卻搖身登上忠義英雄寶座,關鍵點就在牡丹社事件。為了鼓動臺灣百姓的民族大義、抵禦倭賊,沈葆楨奏請為鄭氏追諡立祠,讓百年的反賊封印就地解除。清國既收編了臺灣民間對國姓爺的情感崇拜,同時還巧妙吸收他的「忠義」形象,轉換成「大清國」子民的表率。
這套收編、挪用的招法,日本官方也發揮在鄭成功出生日本平戶、母親是日本人的血統論。江戶時代的流行戲劇《國姓爺合戰》中,鄭氏就被稱作「和藤內」,以東洋武士之貌神勇登場。日本統治臺灣後,鄭成功又順勢被尊為開臺的「日本人」先鋒,臺南延平郡王祠也改為「開山神社」。
日本民間從 18 世紀便曾颳起「國姓爺熱」,江戶時代頗受歡迎的戲劇《國姓爺合戰》,後來衍生歌舞劇、小說、繪本、電影。圖為 1940 年的電影海報,男主角鄭成功為日本武士的形象。圖片來源│臺灣歷史博物館
隨著國民政府的反共復國大旗,「光復故土」成為鄭氏氣節的不滅光環,延平郡王祠再度被改建為中國北方式建築。1963 年以後,臺南延平郡王祭典被訂為中樞祭典,正式由官方傳承民族英雄的形象。
三百多年來,儘管歷經不同政權,鄭成功始終是重要的政治宣傳符號,稱得上百搭款「官方代言人」。張隆志分析,鄭成功歷久不衰的英雄形象,即是在民間的國姓爺信仰與歷代政權推波助瀾的民族忠烈等文化脈絡中,共構型塑而出。
國姓爺託夢!鄭成功的當代變身
不過,當我們重新將鄭成功放入當代不同脈絡,他不再只是蓋世英雄,而變得更有血有肉、複雜多面。
「鄭成功的當代形象有幾個不同於過去的特色,」張隆志闡述:
一是相對於中國的政治性,二是相對於日本及荷蘭的國際性,三是相對於原住民的爭議性。
1950-60 年代,明鄭研究做為歷史顯學,研究者不只爬梳明史、清史等文獻,還引入西班牙文、荷蘭文資料,開啟了新的史觀,也反映出臺灣史的研究軌跡逐漸從中國中心史轉向海洋史。面對 17 世紀的風起雲湧,當代臺灣已能從臺灣島史、全球史的視角,重建島嶼在大航海時代的歷史位置,更加側重「多元文化」和「跨國交流」的敘事觀點。
這種詮釋視角的轉變,也能在地方文化活動看出端倪。
「2011 年我去參加鄭成功文化節,當中最有特色的是臺、中、日博物館跨國合作的展覽『成功啟航:17 世紀船舶文物特展』。策展者引用荷蘭文史料,重新塑造鄭荷戰爭與議和過程的鄭成功,也不避諱提到他殘忍處決荷蘭傳教士的情節。」張隆志分享了踏查心得。
另一個例子是臺南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策劃的展覽,從「文化資產」的角度重構鄭成功,將他的四種特質「祖先、神明、民族英雄、傳奇人物」,連結到府城的在地文化記憶,包括建築、文物、民俗傳說。
國姓爺悄悄「變身」!從神格化與政治性的反清復明、民族英雄,轉向做為 17 世紀東方海權代表,以及臺灣在地文化記憶的一部分,
當代的國姓爺論述逐漸從「神化」過渡到「生活化」,而且更強調本土性(開臺)與國際性(海洋)的特色。
原住民史觀是另一面向的新論述。「國姓爺託夢了!」2016 年,供奉國姓爺公的臺南鹿耳門鎮門宮公開表示,鄭成功託夢要向原住民道歉。電影《看不見的台灣》便運用幽默手法直視這段衝突,導演帶著攝影機,一路參與鎮門宮與西拉雅族和解的三天法會。
紀錄片呈現出不同面貌的鄭成功,不再只有漢人單一史觀,更多元的文化觀點正重新建構「21 世紀版」國姓爺。
《看不見的台灣》一路紀錄「與神同行」的互動。從海報裡可以看到,鄭成功依然穿著傳統戰袍,但形象顯得可愛親民,還以手勢致意。圖片來源│影市堂提供
歷史記憶滲入我們的生活
「當代對英雄的期待、紀念或討論方式不見得是仰望,而是多元、多中心,由下而上。」張隆志緩緩說道:「這種多元解讀的敘事轉變,反映出臺灣的歷史記憶不一樣了。」
過去人們相信,歷史是客觀求真、讓史料說話。但近代歷史學逐漸轉向,所謂的「客觀」史料依然要透過詮釋、建構才能出聲。那麼,除了史學家的詮釋,一般大眾對過去是否也有自己的記憶與想像建構?比如不同世代對 228 的回憶,不同族群對鄭成功的歷史情感。張隆志強調,當代歷史學除了求真,也關切人們的「歷史記憶」。
歷史不單是文獻中的史料,還包括大眾如何記憶過去,這些記憶又如何被建構、延續。
博物館展覽、文化活動、文學創作等大眾文化,皆是學院外集體記憶的具體展現。
以臺南鄭成功文化節為例,最初是官方性祭典,在逐漸轉型為城市文化觀光後,開始擴大到古蹟走讀、文化講座、美食觀光,突破了過往宗族祭典的型態。大眾文學裡的鄭成功樣貌,更是多姿多采,海洋之子、反派大魔王、每天被自己帥醒的混血型男、荷蘭與西拉雅女子視角的敵軍領袖,百變國姓爺不斷更換影像濾鏡,變得豐滿立體,超有哏!
「明鄭的生活記憶非常鮮活,」張隆志隨手舉了例子:「比如你走在臺南任何地方,飲食、寺廟、建築、學校、路名,『成功』無所不在。現在去臺南除了看國姓爺雕像,還能搶購限量啤酒、洋芋片!」國姓爺依然家喻戶曉,但我們的想像記憶已融入生活細節,伴隨越來越多輕鬆的庶民日常。
手比愛心、臉頰紅通通,Q 版鄭成功成為文創商品代言人。圖片來源│臺南市政府文化局(飲酒過量 有害健康)
張隆志認為,當代臺灣對鄭氏的記憶不再是嚴肅、樣板的政治味,也不只是純粹去解構、挑戰英雄神話,還增加許多趣味、創意、Kuso 的多重想像性。這顯示我們的歷史記憶已然鬆動而多元,能自由閱讀這個過去被高度政治符碼化的英雄人物。他進一步提到,這個轉變歷程也正是記憶研究的焦點:
誰在記憶?為何記憶?如何記憶?從這三個命題做理解的起點,或許能幫助我們在歧異衝突的史觀之間,展開對話。
公共歷史:讓歷史重新走入生活
從「鄭成功是誰」轉向「鄭成功如何被記憶」,鄭成功的記憶研究是臺灣公共歷史的重要題材。
相較於傳統學院,公共歷史(Public History)更面向讀者的視角,關心歷史如何被大眾思考、閱讀、應用,將歷史重新帶回生活。這也意味,權威不再是史學家獨有,而是由專家與讀者共構歷史。
公共史學的具體展演,除了大家熟悉的展覽、影視翻拍、大眾文學,把厚重史料重新拼貼、裁剪,變得更通俗趣味。這幾年,還有另一波「知識公共化」風潮,強調專業知識的科普。創作者努力服用「翻譯蒟蒻」,將生冷拗口的冷硬派學院論文,轉譯成白話文。例如,芭樂人類學、巷仔口社會學、歷史學柑仔店、法律白話文運動、故事……(當然,還有你此刻閱讀的中研院研之有物)。
「這是我最關心的公共歷史面向。」張隆志說。除了趣味、娛樂化,他更期待公共歷史背後的另一層使命:透過寬廣深入的討論,提升公眾對話與論述。
當代臺灣的許多衝突不單是政治問題,亦是歷史問題。面對這些糾結爭議,歷史思考能提供的是一種脈絡性理解,以較寬闊的視角來思考。訪談最後,提及對記憶研究與公共史學的關懷,張隆志語帶感性地說:「如何促進大家的理解對話、提升公共思考,包含集體記憶與認同衝突等議題,這是當代無法迴避,也是做為臺灣史研究者的我們責無旁貸之事。」
從歷史記憶、文化資產的探討,到公共歷史的知識傳播,張隆志認為臺灣仍有許多發展空間,他也期待未來參與更多博物館、文資合作,從歷史人文角度促進公共對話。攝影│林洵安
故事》鄭成功究竟是海盜,還是民族英雄?中研院臺史所研究員這麼說 - 自由電子報 自由評論網 http://bit.ly/2RSphxa
竹市東寧宮恭賀延平郡王聖誕千秋 捐贈消防衣50套共同守護竹市安全
大成報/ 2022.08.17 18:28 竹市東寧宮恭賀延平郡王聖誕千秋 捐贈消防衣50套共同守護竹市安全 | 蕃新聞 https://bit.ly/3A2UlQH
【大成報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每年農曆7月25日延平郡王聖誕,新竹市政府與東寧宮管理委員皆一同於東寧宮舉行慶典緬懷,今年因有法會,祝壽典禮提前至8/16日舉辦,並由代理市長陳章賢擔任主祭,除恭賀延平郡王聖誕千秋,也祈求保佑市民,更謝謝東寧宮長期將信眾奉獻轉換成大愛,捐贈救護車、消防車、消防衣等物,守護市民及消防弟兄的安全。
陳章賢代理市長表示,恭賀延平郡王鄭成功聖誕,他虔誠的向延平郡王及地藏王菩薩祈求,希望疫情早日退散,新竹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也保佑市民百姓們幸福、身體健康。陳章賢代理市長也感謝東寧宮於今日捐贈50套消防衣,保護第一線消防同仁的救災安全,他表示市府一直非常重視消防人員的安全,自104年以來共編列將近1億1千萬的預算購置裝備、器材,保障出勤人員的安全、提昇救災效率,非常感謝吳主委及東寧宮體現地藏王菩薩慈悲精神,與市府一同守護新竹市。
東寧宮吳榮聲主任委員表示,今年因為法會,提前舉辦祝壽大典,歡迎信眾前來參拜,也祝大家平安快樂。新竹市鄭姓宗親會鄭逸榛榮譽理事長則呼籲大家盡心盡力愛護我們生長土地,因為取之不容易,更要珍惜,並祝福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民政處表示,300多年前,鄭成功率領千軍萬馬,驅逐侵佔臺灣多年的荷蘭人,在他的領導之下,臺灣農業經濟繁榮開創了重要的基礎,在教育方面也多有著墨,貢獻甚大,改寫了臺灣歷史,留給後世無限緬懷。
消防局指出,東寧宮是市民重要的信仰中心,長期致力慈善公益,包含發放愛心白米、愛心便當、提供清寒個案急難救助金等,每年度也針對國小至大學學生頒發獎學金,熱心公益造福地方,堪為宮廟典範。多年來亦陸續捐贈消防車、救護車、住警器及消防衣等車輛裝備器材,累計捐贈金額達新台幣1仟500萬元以上。
吳榮聲主委說,廟方有感消防人員執勤辛勞,特捐贈消防衣讓消防人員可於執勤時替換使用,未來每年也將持續捐贈50套消防衣給消防局,為社會盡心力,共同守護消防人員與市民安全。
消防局長李世恭特別感謝東寧宮對於消防局的支持與肯定,消防局一定會更加珍惜這緣份,為公共安全努力,守護城市安全。
今日鄭成功聖誕千秋大典,東寧宮吳榮聲主任委員、榮譽主委莊燦耀、新竹市鄭姓宗親會鄭逸榛榮譽理事長,議員曾資程、劉康彥、鄭美娟、陳建名皆到場,一同向延平郡王恭祝聖誕千秋。
(圖由竹市府提供/1.延平郡王祝壽典禮提前至8/16今日舉辦,新竹市鄭姓宗親會鄭逸榛榮譽理事長、陳章賢代理市長、東寧宮吳榮聲主任委員和與會貴賓大合照。2.東寧宮轉換信眾奉獻成大愛,捐贈50套消防衣給竹市消防局,保護第一線消防同仁的救災安全。3.東寧宮今捐贈50套消防衣給竹市消防局,消防局副局長陳家慶(左)致贈感謝狀。)
竹市東寧宮恭賀延平郡王聖誕千秋 捐贈消防衣50套共同守護竹市安全 | 蕃新聞 https://bit.ly/3A2UlQH
客家在台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