諡號-姜太公制諡/古人往往一人多名,有諡號、別名、別號、室名、筆名......等/依《逸周書·諡法解》對立諡制度的起源的解釋周中期為周公旦和太公望制諡,用以如實反映逝者的生前事跡與功勞/古人往往一人多名,有諡號、別名、別號、室名、筆名......等,可反應其思想行為或作為精神寄託。若辨認不清,往往產生謬誤。故須利用查別名、別號或筆名之工具書,以幫助查找、辨認正確資料。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Ndn5gQ


子承父業是自古以來的定理,尤其是對皇家而言,天下間沒有比繼承皇位還讓人幸福的事情了。然而,子孫後代在繼承家業的時候,往往不願意接手一個爛攤子,就像溥儀那樣,剛當上皇帝沒多久就被迫退位,很是尷尬。相對於溥儀而言,他的那些老祖宗卻十分講究,康熙帝留給了雍正800萬兩白銀,雍正帝留給乾隆6000萬,那麼乾隆帝又給嘉慶留了多少呢?康熙留遺產8百萬、雍正留6千萬 乾隆遺產:只有1個人 https://bit.ly/2ZCeOtM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康熙留遺產8百萬、雍正留6千萬,乾隆遺產只有1個人。(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康熙帝名叫愛新覺羅·玄燁,是清朝的第四任皇帝,他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時間共計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對康熙帝而言,他執政初期的形勢卻不大樂觀,先有權臣鼇拜虎視眈眈,後有三藩和噶爾丹暗中蓄力,康熙帝唯一能做的,就是堅持大規模用兵,一舉奠定天下,從而實現領土完整和統一。
經過多年的努力,康熙帝做到了,他不但將國內的反抗勢力全部剷除,還讓意欲侵犯邊境的沙俄不敢來犯。在那之後,康熙帝便開始休養生息,發展國內經濟,不但停止滿人圈地,還放寬開墾荒地的免稅年限,採取輕徭薄賦的政策。此外,康熙帝還秉持藏富於民的思想,免去了全國二十多個省區的錢糧丁銀、通賦,共計1.5億兩白銀。因此,康熙帝死後,留給雍正的遺產(國庫)只有800萬兩。
雍正帝繼位後,為了扭轉國庫錢虧空的問題,設置了專門審查錢糧奏銷的機構——會考府。此外,雍正帝還加大了對貪贓官員的整治力度,不再像康熙帝那樣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把查抄貪官之後得來的錢財都放進了封樁庫,一年下來,不但補上了往年的虧空,還多出來了3000多萬。到了1735年雍正帝去世的時候,國庫裡還有6000萬兩白銀。
子承父業是自古以來的定理,尤其是對皇家而言,天下間沒有比繼承皇位還讓人幸福的事情了。然而,子孫後代在繼承家業的時候,往往不願意接手一個爛攤子,就像溥儀那樣,剛當上皇帝沒多久就被迫退位,很是尷尬。相對於溥儀而言,他的那些老祖宗卻十分講究,康熙帝留給了雍正800萬兩白銀,雍正帝留給乾隆6000萬,那麼乾隆帝又給嘉慶留了多少呢?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康熙留遺產8百萬、雍正留6千萬,乾隆遺產只有1個人。(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康熙帝名叫愛新覺羅·玄燁,是清朝的第四任皇帝,他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時間共計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對康熙帝而言,他執政初期的形勢卻不大樂觀,先有權臣鼇拜虎視眈眈,後有三藩和噶爾丹暗中蓄力,康熙帝唯一能做的,就是堅持大規模用兵,一舉奠定天下,從而實現領土完整和統一。
經過多年的努力,康熙帝做到了,他不但將國內的反抗勢力全部剷除,還讓意欲侵犯邊境的沙俄不敢來犯。在那之後,康熙帝便開始休養生息,發展國內經濟,不但停止滿人圈地,還放寬開墾荒地的免稅年限,採取輕徭薄賦的政策。此外,康熙帝還秉持藏富於民的思想,免去了全國二十多個省區的錢糧丁銀、通賦,共計1.5億兩白銀。因此,康熙帝死後,留給雍正的遺產(國庫)只有800萬兩。
雍正帝繼位後,為了扭轉國庫錢虧空的問題,設置了專門審查錢糧奏銷的機構——會考府。此外,雍正帝還加大了對貪贓官員的整治力度,不再像康熙帝那樣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把查抄貪官之後得來的錢財都放進了封樁庫,一年下來,不但補上了往年的虧空,還多出來了3000多萬。到了1735年雍正帝去世的時候,國庫裡還有6000萬兩白銀。
由於雍正帝多年來的不懈努力,使得乾隆繼位的時候已經沒有什麼亂七八糟的事情了,他只要負責在前人的基礎上擴大發展就行。不過,要發展國內經濟,必須先平定邊疆。乾隆帝曾說:非師旅征伐,則梗我王化者無以伏懲創,不敢抗幹。他一向主張以武力震懾邊疆,並且一再聲明,其十全武功並非是窮兵黷武,而是為了穩固江山社稷。
在經濟上,乾隆帝比較重視農業發展,他始終相信民為邦本,食為民天,因此他鼓勵開荒。另外,乾隆帝還十分看好商業的前景,他減免了商人們的賦稅,還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自由貿易的範圍,使得國家財政收入從乾隆28年起便逐漸提高,幾乎每年都有6、7千萬兩。然而,乾隆帝卻沒有留給嘉慶什麼遺產,只是告訴他,自己留了一個人。
嘉慶帝深知此人是誰,但是礙於乾隆的面子,一直沒有動他。直到乾隆帝死後第15天,嘉慶帝賜和珅自盡,並收繳了他所有的財富,大約在8億兩到11億兩之間,已經超過清朝15年財政收入的總和。
由於雍正帝多年來的不懈努力,使得乾隆繼位的時候已經沒有什麼亂七八糟的事情了,他只要負責在前人的基礎上擴大發展就行。不過,要發展國內經濟,必須先平定邊疆。乾隆帝曾說:非師旅征伐,則梗我王化者無以伏懲創,不敢抗幹。他一向主張以武力震懾邊疆,並且一再聲明,其十全武功並非是窮兵黷武,而是為了穩固江山社稷。
在經濟上,乾隆帝比較重視農業發展,他始終相信民為邦本,食為民天,因此他鼓勵開荒。另外,乾隆帝還十分看好商業的前景,他減免了商人們的賦稅,還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自由貿易的範圍,使得國家財政收入從乾隆28年起便逐漸提高,幾乎每年都有6、7千萬兩。然而,乾隆帝卻沒有留給嘉慶什麼遺產,只是告訴他,自己留了一個人。
嘉慶帝深知此人是誰,但是礙於乾隆的面子,一直沒有動他。直到乾隆帝死後第15天,嘉慶帝賜和珅自盡,並收繳了他所有的財富,大約在8億兩到11億兩之間,已經超過清朝15年財政收入的總和。康熙留遺產8百萬、雍正留6千萬 乾隆遺產:只有1個人 https://bit.ly/2ZCeOtM


乾隆與朱珪間的故事 朱珪與和珅的不同之處
2016-02-26 13:33:59

朱珪與和珅/乾隆與朱珪/姜太公望制諡/諡號「文正」,屬於文職
乾隆朱珪

朱珪生於1731年,卒於1807年,一生中大部分時間是在乾隆在位的時候度過的,乾隆皇帝雖然說不是一名昏君,但是作為皇帝還是有所喜好的,和珅是最能體察乾隆皇帝的心意,從而為皇帝做好服務的,在拍乾隆皇帝馬屁的功夫上無人能及,而朱珪為了保護自己和自己的學生嘉慶對乾隆也有一套獨特的取悅方式

朱珪畫像

朱珪雖然是才學超群,但是卻並不是一個迂腐的人,有時候為了保護自己與自己的學生嘉慶難免會對乾隆投其所好,而朱珪取悅乾隆的方式是和珅不能比的,也是和珅做不到的。那就是對乾隆的作品從自己的角度大加讚賞,這些溢美之詞讓乾隆很是受用。比如乾隆58年,朱珪進奉《御製說經文》,並親自題跋,跋中對乾隆的說經文大家讚賞,說其「刊千古相承之誤,宣群經未傳之蘊,斷千秋未定之案,開諸儒未解之禍。」乾隆59年9月,進《御製紀實詩》十二函,12月,進《御製幾余詩》一部,這兩部都對乾隆詩詞按照門類進行了編排,列敘案語,並且高度評價和頌揚了乾隆精業自持、孜孜不倦牽掛天下蒼生的高尚情懷。乾隆皇帝非常的高興,雖然也自謙「訟皆過當」、「稱頌過當」、「尚覺歉然」,但是能夠得到學富五車,能夠堪為帝師的一代大儒的頌揚是乾隆皇帝無比開心的事情。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對於自己的情況是無法做到自知的,乾隆皇帝肯定也是這種情況,朱珪能夠給與乾隆皇帝的喜悅是和珅不能及的。就這樣朱珪通過不算是違心的拍馬屁就輕鬆獲得了乾隆皇帝的好感,這是朱珪的智慧,也是朱珪不迂腐的一個表現

朱珪 和珅

朱珪生於1731年,卒於1807年,享年77歲,去世之後嘉慶皇帝痛哭失聲,親自前往弔唁,而朱珪的門甚至是不能讓皇帝的轎子抬進去,可見其府邸的寒酸和珅,生於1750年,卒於1799年,是被嘉慶皇帝處死的,和珅死後嘉慶皇帝抄沒了和珅的府邸,據說抄出的金錢富可敵國,和珅死的時候只有50歲。

和珅畫像

朱珪與和珅都是乾隆年間的臣子,和珅堪稱是一人之下,億人之上,有著「二皇帝」的稱號,生前可以是風光無限,和珅參加了考試,但是卻沒有考中,所以和珅沒有什麼才學。和珅最大的本事就是會哄得乾隆皇帝開心,對於這樣一個人我想英明如乾隆也不是不知道其秉性的,但是作為一代帝王只有和珅最了解乾隆,最能夠讓乾隆開心,所以乾隆對於和珅的貪婪也睜一眼閉一眼罷了。乾隆一旦死去,接下來的新皇帝最先要懲治的就是和珅這個大貪官,據說和珅死後嘉慶皇帝抄了和珅的府邸,抄出來的財物甚至比國庫還要多。現代人已經將和珅作為貪官的代名詞,可見和珅生前榮耀,死後卻是遺臭千年。


朱珪與和珅生活在同一時代,卻是一代清正廉潔的代表,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後來做了皇帝的老師,才學人品堪稱一流,嘉慶皇帝對朱珪的評價極高,在朱珪去世之後嘉慶皇帝親自下旨祭奠,並且親自前往弔唁,甚至是親自到朱珪的墓前祭掃,為自己的來世上諡號「文正」,屬於文職官員能夠獲得的最高的諡號

從朱珪與和珅的人生軌跡來看,能夠取悅與一個人,隨著那人的離開必然會恩寵不再,作為一個人來說最靠得住的還是自己的才學與品德

朱珪為什麼能諡號文正

朱珪,生於1731年,卒於1807年,享年77歲,在當時可以算得上是高齡的老壽星了,朱珪生前生活非常的清貧,從十七歲殿試成為進士之後開始入仕,為官60載,在這六十年中,朱珪對自己的要求非常的嚴格,據說朱珪去世之後嘉慶皇帝痛哭失聲,親自前往弔唁,並且追諡自己的老師「文正」,屬於文職官員能夠獲得的最高諡號。

朱珪畫像

朱珪為什麼能諡號文正呢?下面我就說一下朱珪諡號文正的三個原因。

首先,朱珪能夠獲得諡號文正是因為朱珪確實是學富五車,非常的聰明,也非常的有才華。從朱珪十七歲就參加了殿試並且被欽點為進士及第就可以見到一斑,很多人窮其一生也不能獲得一個進士,朱珪作為一個十七歲的少年就能夠獲此殊榮,可見朱珪是非常聰明的,才學一定是非常紮實,也非常有才華。

第二個原因,朱珪為官清正,端肅,從來不收受賄賂,愛民如子,也就是說朱珪具有非常好的政績,堪稱是文職官員的表率,嘉慶皇帝評價自己的老師「有內有守,無偽無私,心款款以效忠,政優優而著績」「持躬正直,砥節清廉,經術淹通,器宇醇厚」「半生惟獨宿,一生不言錢。」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朱珪的政績和清廉的品德。

第三個原因,朱珪與嘉慶皇帝的感情非常的深厚,感情這種東西是一種無形資產,在關鍵的時候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嘉慶皇帝與自己的老師感情非常好,從嘉慶皇帝對朱珪的評價就可以見到嘉慶皇帝對朱珪的感情,並且朱珪去世之後嘉慶痛哭失聲,可見其感情至深。

朱珪為什麼能諡號文正?以上三點是其原因,正是由於以上的原因朱珪諡號文正是實至名歸的事。

==========================

立諡制度的起源是周中期為周公旦和太公望制諡,用以如實反映逝者的生前事跡與功勞[1]。後世諡號之制定遂以諡法為綱。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因「諡號」的定奪將形成「子議父、臣議君」的局面,故而廢除諡法[2],改而自稱為始皇帝,後世按數字順序稱二世皇帝、三世皇帝……萬世皇帝等[3]。漢代時期諡法又告恢復,至清末止。

諡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ps1KnB

----------------------------------------------------------

文正 (中國古代諡號)
在中國的歷史上,在宋代以後,有一個很奇特的現象,文人做官後,夢寐以求的想得到一個諡號--文正。而作為統治者的皇帝,是不輕易的把這個諡號給人的。在歷史上,能得到文正這個諡號的人,大多都是當時文人敬仰的對象,如范仲淹、曾國藩。
諡法
逸周書 ·諡法解的記載為:
文: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賜民爵位曰文;勤學好問曰文;博聞多見曰文;忠信接禮曰文;能定典禮曰文;經邦定譽曰文;敏而好學曰文;施而中禮曰文;修德來遠曰文;剛柔相濟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萬邦為憲、帝德運廣曰文;堅強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聖謨丕顯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純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與賢同升曰文;紹修聖緒曰文;聲教四訖曰文。
正:內外賓服曰正;大慮克就曰正;內外用情曰正;清白守潔曰正;圖國忘死曰正;內外無懷曰正;直道不撓曰正;靖恭其位曰正;其儀不忒曰正;精爽齊肅曰正;誠心格非曰正;莊以率下曰正;息邪詎诐曰正;主極克端曰正;萬幾就理曰正;淑慎持躬曰正;端型式化曰正;心無偏曲曰正;守道不移曰正。
發展
東晉時期
從諡法上來說,“文”這個字並沒有固定的配合字,像張昭、司馬昭、宇文泰等人,都單諡一個“ 文 ”字。東晉的王導,諡號是文獻。整個東晉,只有他一個人諡文獻。
唐朝時期
到了唐朝的時候,魏徵、陸像先、宋璟等人得到了文貞的諡號。在唐朝的時候,張說被謚為文貞,還是皇帝親自下詔,才結束了朝臣們關於張說該不該諡文貞的諡號的爭論。
北宋時期
北宋時承唐時的風氣,初年的幾位大臣,像李昉、王旦都被謚為文貞。到宋仁宗的時候,因為宋仁宗叫趙禎,為了避諱,文貞才改為文正。到了夏竦被擬定要謚為文正的時候,司馬光第一次提出了:“ 文正是諡之極美,無以復加。”司馬光認為文是道德博聞,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極至。經過他的宣揚,文正從此以後被認為是人臣極美的諡號。皇帝不肯輕易給人。宋朝得文正諡號的有李昉、范仲淹、司馬光、王旦、王曾、蔡卞、黃中庸、鄭居中、蔡沈等九名。
元朝時期
元朝得到文正這個諡號的有吳澄、耶律楚材、劉秉忠、許衡、廉希憲。
明朝時期
明武宗的時候,大學士李東陽要死了,大學士楊一清來看他,見李東陽為諡號擔憂,楊一清就向他表示,他死後給他文正的諡號。垂死的李東陽竟在床上向楊一清磕起頭來。因為李楊二人私交甚厚,有人作詩諷刺說:“文正從來諡範王,如今文正卻難當。大風吹到梧桐樹,自有旁人說短長。”明朝得到文正這個諡號的有方孝孺、李東陽、謝遷、倪元璐。方孝孺因拒燕王草即帝位詔之命而被殺,福王時追諡文正。
清朝時期
清朝二百多年來,得到文正這個諡號的有湯斌、劉統勳、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孫家鼐八個人。但其中的曹振鏞的諡號,世人一直非議不休。不過湯斌是死後50年追認的,當時“文字獄”酷烈,乾隆以湯斌為對象,意思再明白不過,就是只有歸隨我大清的文人,其文才“正”。否則,像呂留良一樣,其文就是歪的,就要被殺頭戮屍。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一時期的“文正”對漢族知識分子是帶有明顯奴化性質的。因此,湯斌諡文正,成為滿清第一人,情況確實特殊,乾隆用意也是清楚的,樹湯斌而達到收攏漢人的政治目的。用鄒容的說法,“人中雖賢”者,不過是“馴靜奴隸”也。湯斌死後,其墓誌銘由其鄉人田蘭芳撰文、吳學顥篆刻,兩人是平民儒者,層次和級別比較低,根本不符合禦祭禦葬的體例。由此可見,湯斌顯然是因為政治需要而被刻意拔高的。
清朝諡文正,是從乾隆朝開始的。他所諡文正,以湯斌這個漢族文人為對象,似乎還有一層意思,就是只有歸隨大清的文人,其文才正。以此循例,終清一代,具有諷刺意義的是,諡文正者,均為地位低下的奴才漢人,也說明了一點問題。
劉統勳是死後直接諡文正。曾國藩的功勞的確大,但當時清朝的情況,有個激勵的意思在裡面。至於李鴻藻的身份是帝師,從他之後,凡是帝師皆有諡文正的可能。在之後的諡文正的,則有點末世名器,不足為貴的意思了。

---------------------------------------

歷史解密:中國歷史上諡號「文正」的大臣有哪些?
2015-05-05 00:00:00


在中國的歷史上,在宋代以後,有一個很奇特的現象,文人做官後,夢寐以求的想得到一個諡號--文正。而作為統治者的皇帝,是不輕易的把這個諡號給人的。在歷史上,能得到文正這個諡號的人,大多都是當時文人敬仰的對象。

從諡法上來說,「文」這個字並沒有固定的配合字,像張昭、司馬昭、宇文泰等人,都單諡一個「文」字。東晉的王導,諡號是文獻。整個東晉,只有他一個人諡文獻。

到了唐朝的時候,魏徵、陸象先、宋璟等人得到了文貞的諡號。在唐朝的時候,張說被諡為文貞,還是皇帝親自下詔,才結束了朝臣們關於張說該不該諡文貞的諡號的爭論。

北宋時承唐時的風氣,初年的幾位大臣,像李昉、王旦都被諡為文貞。到宋仁宗的時候,因為宋仁宗叫趙禎,為了避諱,文貞才改為文正。到了夏竦被擬定要諡為文正的時候,司馬光第一次提出了:「文正是諡之極美,無以復加。」司馬光認為文是道德博聞,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極至。經過他的宣揚,文正從此以後被認為是人臣極美的諡號。皇帝不肯輕易給人。宋朝得文正諡號的有李昉、范仲淹、司馬光、王旦、王曾、蔡卞、黃中庸、鄭居中、蔡沈(不知是本諡還是後來加諡)等九名。

元朝得到文正這個諡號的有吳澄、耶律楚材、許衡、廉希憲。

明武宗的時候,大學士李東陽要死了,大學士楊一清來看他,見李東陽為諡號擔憂,楊一清就向他表示,他死後給他文正的諡號。垂死的李東陽竟在床上向楊一清磕起頭來。因為李楊二人私交甚厚,有人作詩諷刺說:「文正從來諡范王,如今文正卻難當。大風吹到梧桐樹,自有旁人說短長。」明朝得到文正這個諡號的有方孝孺、李東陽、謝遷、倪元璐。方孝孺因拒燕王草即帝位詔之命而被殺,福王時追諡文正。

清朝二百多年來,得到文正這個諡號的有湯斌、劉統勛、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孫家鼐八個人。但其中的曹振鏞的諡號,世人一直非議不休。不過湯斌是死後追認的。劉統勛是死後直接諡文正。曾國藩的功勞的確大,但當時清朝的情況,有個激勵的意思在裡面。至於李鴻藻的身份是帝師,從他之後,凡是帝師皆有諡文正的可能。在之後的諡文正的,則有點末世名器,不足為貴的意思了。

明清兩朝群臣諡號定為二字,且有嚴格規範,「明會典」記載,以「文」字為第一字的諡號,等級最高的是「文正」,其次是「文貞」,正、貞之後,依次與「文」搭配的字為成、忠、端、定、簡、懿、肅、毅、憲、莊、敬、裕、節、義、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潔、敏、達、通、介、安、烈、和。

與此同例,與「武」字搭配組成二字諡號的用字依次為寧、毅、敏、惠、襄、順、肅、靖……與「忠」字搭配組成二字諡號的用字,依次為文、武、定、烈、簡、肅、毅、敬……這樣一來,諡號不僅具有特定的涵義,而且具有特定的等次,在眾多的諡號之中,「文正」居於首位,難怪明清時代的朝臣諸公要為謀取這一榮譽大動心思。例晚清重臣張之洞,自恃功冠群僚,當他得知曾國藩死後獲諡「文正」大感不平,憤憤然道:「如滌生(曾國藩字滌生)者,也能諡'文正』,那我又該得諡如何?」可憐他那料得到自己身後,竟然僅得諡「文襄」,不但遠比不上曾國藩的「文正」,而且比李鴻章的「文忠」還低了十多級。

清代大臣的諡號規定:一品大臣過世,按例請皇帝決定是否授諡。一品以下官員除非特旨,例不授諡。得諡號者只有曾入翰林,或獲授大學士者才用「文」字。而「文」字的諡號中,又以「文正」最為難得;只能出自特旨,不能由群臣擅議;清朝二百多年只得八人獲諡「文正」(如曾國藩)。文正以下的諡號則有:文忠(如李鴻章),清朝只有約十人得此諡號;再之下者有「文襄」(只限武功成者,如左宗棠)、文恭、文成等等。

下列部分介紹:

李昉(925-996),字明遠,北宋文學家,深州饒陽縣五公村人。至道二年(996年),李昉陪皇帝去南郊祭祀,跪拜時摔倒,幾天後去世。贈司徒,諡文正。

王旦(957—1017),北宋大名莘縣(山東)人,字子明。太平興國進士。真宗時入相,進太保,當國最久。事至不膠,有謗不校,引薦朝士,不令其人自知。以天禧元年(1017年)卒,壽六十一,追封魏國公,諡文正。

王曾(978-1038),青州益都(今山東益都)人,字孝先。咸平中(998—1003)取解試、省試、殿試皆第一,成為科舉史上連中「三元」的狀元。死於任上享年六十一歲。贈侍中,諡文正。

蔡卞(1048-1117)字元度,興化仙遊人,蔡京弟。徽宗政和七年(1117),蔡卞告假返鄉祭祖,逝於途中,享年70歲,贈太傅,諡文正。

鄭居中(1051-1123),字達夫,北宋河南開封人,進士及第,由中書舍人連升至翰林學士。因與蔡京不合,罷改資政學士,後再出任樞密院,官累特進,尋拜居中為少保、太宰,仍事事與蔡京立異。入朝暴遇疾回舍,數日卒,年六十五。贈太師華原郡王,拜太宰,加少師,封燕國公。卒諡文正。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吳縣(今蘇州)人。皇佑四年(1052)卒,諡文正,贈魏國公。

司馬光(1019~1086),山西聞喜縣涑水鄉人, 字君實,陝州夏縣(山西)涑(s ù)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史學家、文學家,官至宰相,當政八月即逝,追封溫國公,諡文正。

蔡沈(1167--1230) ,字仲默,宋建陽人,世稱九峰先生。紹定三年,蔡沈逝世,諡「文正」。(此人得諡文正不知是本諡,還是元明兩代追諡或加諡的,尚待考,也請知之者指點)

蘇軾(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自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 (今四川眉山縣)人。死後70年,南宋乾通6年,追贈太師,諡文正。

虞仲文字質夫,武州寧遠人也,仕為遼相。歸金,授樞密使平章政事,封秦國公。年五十五卒,諡文正。天會七年,贈兼中書令。正隆二年,改贈特進、濮國公。(生卒年待考)

張行簡(?——1215),莒州日照(今山東日照縣)人,字敬甫。生年不詳,卒於金宣宗現佑三年(1215)。金世宗大正十九年(1179) 己亥科狀元。貞佑三年(1215),病逝於任上。朝廷追贈銀青光祿大夫,諡文正。

耶律楚材(1190-1244),金與蒙古國官員。契丹族,字晉卿,號湛然居士,蒙古名吾圖撒合里(意為長髯人)。契丹皇室後裔。卒後追封廣寧王,諡號文正。

耶律有尚字伯強,遼東丹王十世孫。卒年八十六,賜諡文正。(待考)

竇默(1195-1280)元初名醫、名臣、名儒,著名理學家、教育家。字漢卿,廣平府肥鄉縣城西村人。卒後追贈太師,封魏國公,諡文正,故後人多稱其「竇太師」和「竇文貞(正)公」。

許衡(1209-1281) 元懷孟河內人,字仲平,號魯齋。及死後,世祖加贈司徒,封魏國公,諡文正。

劉秉忠(1216-1274)字仲晦,初名侃,因從釋氏,又名子聰,拜官後始更今名。其先瑞州人也,世仕遼,為官族。卒贈太傅,封趙國公,諡文貞。成宗時,贈太師,諡文正。仁宗時,又進封常山王。

廉希憲(1231—1280),元代政治家,維吾爾族。其祖上均為高昌世臣。大德八年(1304),追封魏國公,諡文正。加贈恆陽王。

何瑋(?-1310),易州易縣人。至大元年,遷太子詹事,兼衛率使。三年,改河南行尚書省平章政事,卒。贈太傅、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追封梁國公,諡文正。

吳澄(1249-1333),撫州崇仁(今江西崇仁)人,字幼清,學者稱草廬先生。元統元年(1333),卒於家,年八十五。贈江西行省左丞、上護軍,追封臨川郡公,諡文正。

王壽(1250?-1310),字仁卿,涿郡新城人。卒年六十,贈銀青榮祿大夫、平章政事、上柱國、薊國公,諡文正。

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一字希古,明建文帝之忠臣,寧海人。以明王道、致太平為己任,工文章,名書室曰正學,官侍講學士,因拒燕王草即帝位詔之命而被殺,福王時追諡文正。

李東陽(1447—1516),字賓之,號西涯,明湖廣茶陵(今屬湖南)人,長期生活在北京。天順八年(1464)進士,官至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為官五十載,為朝廷重臣。1516年(正德十一年),李東陽病逝,享年70歲,贈太師,諡文正。

謝遷(1449-1531),字子喬,浙江餘姚人。明成化11年(1475),謝遷應試,得中狀元,授修撰職。明孝宗時,以少詹事入內閣,參預機務,隨即加任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輔政時天下皆稱之為賢相。武宗嗣位,加少傅,後以年老而辭歸。卒諡文正,著有《歸田稿》。

劉理順(1581?-1644),字復禮,杞縣人。萬曆中舉於鄉。十赴會試,至崇禎七年始中式。及廷對,帝親擢第一,還宮喜曰:「朕今日得一耆碩矣。」拜修撰。益勤學,非其人不與交。卒後贈詹事,年六十三,諡文正。清朝賜諡文烈。

倪元璐(1593~1644) 字玉汝,號鴻寶,浙江上虞人,李自成攻陷京城時,自縊而亡,諡文正,清代時追諡文貞。

湯斌(1627~1687) ,別號荊峴,晚號潛庵,河南睢州人。雍正中,入賢良祠。乾隆元年(1736),諡文正。道光三年,從祀孔子廟。

劉統勛(1698-1773)字延清,另字爾鈍,清內閣學士,刑部尚書,高密縣逄戈莊(原屬諸城)人。卒於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年75歲,諡文正,乾隆帝臨其喪,見其「室無長物,寒氣襲人」,為之大慟。回至乾清門,對諸臣流涕道:「朕失一股肱!」不久又道:「統勛乃不愧為真宰相!」可見對其倚重與尊寵。

朱珪(1731-1806)字石君,號南厓,直隸大興人。乾隆年進士,授仁宗學,官至體仁閣大學士。逝世,嘉慶帝親往府上弔唁,由於朱家大門低矮,御車不能入,嘉慶帝便步入,並哭之深哀,給帑銀二千五百兩治喪,晉贈太傅,入祀賢良祠,予諡「文正」。上親臨奠三爵。

曹振鏞(1755—1835),字儷生,號懌嘉,尚書文埴子。道光十五年卒,道光帝親臨弔喪,下詔褒恤,賜諡文正,入祀賢良祠。

杜受田(1788~1852),字芝農(杜愕子),清山東濱州人(今濱城鎮南街杜家),道光進士。1852年(清咸豐二年)七月九日,在實施賑務途中觸染暑疫,卒於淮安清江浦,時年64歲。咸豐帝甚痛,贈太師、大學士,諡「文正」。

曾國藩(1811 ~ 1872 )初名子城,字伯函,號滌生,湖南湘鄉人。1872年3月在南京病卒。贈太傅,諡文正。

李鴻藻(1820—1897),字蘭孫,直隸高陽人。光緒二十三年(一八九七年)以病乞假,旋卒,年七十八歲。予諡文正,贈太子太傅。

孫家鼐(1827~1909),字燮臣,號容卿、蟄生,別號澹靜老人,諡文正,壽州(今壽縣)人,1827年4月7日(清道光七年三月十二日)生。咸豐九年一甲一名進士,授修撰。卒年八十有二,贈太傅,諡文正。

台灣鄭氏朝廷

陳永華(?—1680)字復甫,福建同安人。明亡時剛中秀才,後參加鄭成功軍,為成功謀士。收復台灣後,任總制,留守廈門。鄭經嗣位,官至東寧總制使,盡力輔佐。在台灣建立屯田制度,提倡種蔗製糖,設置學校。後為馮錫范、劉國軒所忌。1680年3月,陳永華自請解除兵權,因憂悒成疾,當年在台灣病逝。鄭經親臨弔喪,諡文正。(就是金庸小說《鹿鼎記》里的陳近南的原型)

-------------------------------------

清朝只有八位大臣獲「文正」諡號,有一人你特別熟悉
Posted on 2016-08-08 in 歷史

皇帝死後有諡號,如稱為美諡的漢武帝、魏文帝,也有稱為惡諡的隋煬帝。

大臣也一樣,死後總要由君臣定個諡號,難聽些的有謬、丑,好聽的那就多了,如文、獻、正、賢,但最值錢的就是「文」諡。宋朝的文臣都超級牛叉,但能諡「文」只有北宋真宗時的楊億和王安石。而宋朝以後,大臣死後很少諡「文」了,多是兩字,以「文」字開頭,如文獻、文恭、文忠、文顯、文清、文達(紀曉嵐),以及最為尊貴的文正。

古代大臣要是能得到「文正」諡號,那簡直比現在中了大獎還興奮。明朝大學士李東陽死前聽楊一清說武宗要給他定「文正」諡號,李東陽激動的竟給楊一清磕頭,可見「文正」諡號之難得。王陽明這等允文允武的千古完人,死後也不過諡為「文成」

到了清朝,大臣更是難得「文正」諡號了,皇帝對此諡號極為吝嗇,寧給銀子不給「文正」。清朝從入關到滅亡267年,大臣成千上萬,但死後諡為文正的只有區區八個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和清朝大臣拚命爭「文正」諡號,簡直就是小巫婆見大巫婆了。

按時間順序來,這八個清朝「文正」中排第一的名叫湯斌。湯斌現在的名字很小,但在清康熙年間那可是超一流的名臣。湯斌生於明熹宗天啟七年(1627年),母親姓趙,竟然入了《明史列傳》,李自成軍攻入睢州,趙氏不屈遇害,遺一子,即湯斌。湯斌在清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進入仕途,從此飛黃騰達。湯達為官清廉,而且是當時著名的理學家,研究天理人情。康熙對湯斌非常看重,拔為江寧巡撫(江蘇巡撫),並讓湯斌總修《明史》,其母入《列女傳》,可他的這層身份可能有點關係。咱們知道皇太子胤礽有個老師叫王掞,其實湯斌也是胤礽的師傅。為了讓胤礽成才,湯斌耗費了大量心血,但無奈胤礽不是人主之才,

最終白費功夫。
湯斌死於康熙二十六(公元1687年),時任工部尚書。康熙非常痛惜湯斌之才,不惜下血本,給了湯斌「文正」的譜號,這是多少大臣追了了一輩子都追不到的。

接下來一位名叫劉統勛。此公名聲不響,但相信你一定對他的兒子耳熟能詳,就是在民間大名鼎鼎的宰相劉羅鍋劉墉。劉墉並沒有當過宰相,真正當過宰相的其實是他老子劉統勛。劉統勛生於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8年),山東高密人,但生於陝西羌州(寧強)。
劉家是官宦名家,祖、父皆是大官,但劉統勛是靠自己本事爬上來的。劉統勛是康熙舉人、雍正進士,乾隆即位後授內閣學士,是乾隆最為可靠的心腹重臣。劉羅鍋成天參劾和珅,這都是沒有的事,而劉統勛倒是經常參劾名臣大員,張廷玉和訥親都吃過劉統勛的癟。劉統勛任過漕運總督、陝甘總督,並治水有功。乾隆片刻離不開劉統勛,讓他在軍機處行走,相當於宰相。但因為操勞過度,劉統勛於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十一月一天上朝時暴亡。乾隆對劉統勛的死痛哭流涕,並給予了劉統勛「文正」的諡號,人稱劉文正(不唱歌也不說相聲)。

接下來是朱珪,生於1731年,卒於1807年。其實朱珪的政績並不突出,任過福建、湖北、山西按察使,當過禮部侍郎。而朱珪竟能得到「文正」諡號,主要還是因為他是嘉慶的老師。
嘉慶能當上皇帝,和朱珪的幫助不無關係。而且,大家都知道嘉慶最恨的就是和珅,而恰巧,朱珪對和珅也恨之入骨,君臣感情極為默契。紀曉嵐和劉墉沒有斗過和珅,真正與和珅斗的漢大臣,主要是朱珪和王傑。乾隆駕崩後,就是朱珪力促嘉慶抓和珅,並搜出巨額贓款。朱珪死後,按說以這樣的政績很難得到「文正」的,但因為是帝師,所以就得到了。

而下一位「文正」則是公認的「奸臣」,就是嘉慶、道光朝的大學士曹振鏞(公元1755年--公元1835年)。曹振鏞父親曹文植是戶部尚書,清流之家。曹振鏞有一句名言,大家應該知道,就是那六字的做官法寶,「多磕頭,少說話」。
當時人寫了一首《一剪梅》來挖苦這個磕頭宰相,「莫談時事逞英雄,一味圓融,一味謙恭。大臣經濟在從容,莫顯奇功,莫說精忠,萬般人事要朦朧,駁也無庸,議也無庸。」曹振鏞萬事不出頭,磨棱兩可,絕不得罪人。道光特別欣賞曹大人,曹振鏞死後,道光把曹振鏞誇成了一朵花,賞了「文正」諡號,讓曹文正地下可以含笑九泉,繼續磕頭當宰相了。

第五個是杜受田(公元1788年--公元1852年),山東濱州人。杜受田和朱珪類似,政績不算太突出,但因為他是咸豐的帝師,所以得到格外恩寵,咸豐幾視之如父。道光在老四奕詝和老六奕訢之間猶豫不決,是杜受田授給四阿哥以密計,讓他裝忠厚蒙人,果然騙了道光,弄到帝位。鄔思道輔佐四阿哥得到帝位是藝術虛構,
但杜受田輔佐四阿哥得到帝位卻是貨真價實。杜受田死後,咸豐非常難過,下詔諡為「文正」。

而這個杜受田,曾經差點把當時還沒有發跡的慈禧置於死地,慈禧恨透老杜。老杜兒子杜翰是咸豐的顧命八大臣之一,但被慈禧干倒,罷廢至死。

第六個「文正」是大家都知道的。就是這面人說千古完人道德楷模,尊稱曾文正公;那面人說漢奸鄶子手曾剃頭的曾國藩。曾國藩不用多介紹,至於怎麼看他的功過,要看站在什麼立場上了。

第七個是李鴻藻。你不要看錯了,不是那個合肥李鴻章。李鴻藻和李鴻章的名字相似,讀音也相似,但他們卻沒有任何關係。李鴻藻是河北保定人,生於嘉慶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咸豐進士。李鴻章和朱珪、杜受田又類似,他最終是輔佐咸豐朝的大阿哥載淳的,當年還不到六歲。載淳登基後年號同治,李鴻藻就發跡了。慈禧也很看重李鴻藻清流大佬的地位,累以重用,但政績也不是很突出。不過值得肯定的是李鴻藻的愛國氣節,他反對對外割地,並和翁同龢一起主張對日本強硬,卻以慘敗收場。因為李鴻藻人品端重,慈禧不討厭他,1897年死後諡文正。

清朝最後一個文正,也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文正,名叫孫家鼐,生於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安徽壽縣人。孫家鼐其實也是位帝師,和那位清流的不近人間煙火的翁師傅共同當光緒的老師。不過孫家鼐和翁同龢對日本態度不同,孫因國力不夠主張避免開戰,先變法圖強,而翁完全生活在幻想之中,因私主戰,結果不言而喻。
孫家鼐力主變法,並在光緒的支持下,開創了中國人盡皆知的北京大學,當時叫京師大學堂。孫家鼐的晚年,清王朝也即將崩潰,宣統即位後,孫家鼐以83歲高齡去世,總算趕在清朝滅亡前走人,諡號文正。

朱珪與和珅/乾隆與朱珪/姜太公望制諡/諡號「文正」,屬於文職朱珪與和珅/乾隆與朱珪/姜太公望制諡/諡號「文正」,屬於文職朱珪與和珅/乾隆與朱珪/姜太公望制諡/諡號「文正」,屬於文職朱珪與和珅/乾隆與朱珪/姜太公望制諡/諡號「文正」,屬於文職朱珪與和珅/乾隆與朱珪/姜太公望制諡/諡號「文正」,屬於文職朱珪與和珅/乾隆與朱珪/姜太公望制諡/諡號「文正」,屬於文職  

諡號_百度百科 - https://goo.gl/g7rs


王旦(957年—1017年),北宋大臣。因生於凌晨,取名旦,字子明。真宗追贈王旦為太師、尚書令、魏國公,諡號「文正」。他栽了三株槐樹 成了家族預言  http://bit.ly/33hKR2H

朱珪與和珅/乾隆與朱珪/姜太公望制諡/諡號「文正」,屬於文職


和珅隨手寫的奏折,這字跡比書法家更勝一籌,至今被故宮收藏

朱珪與和珅/乾隆與朱珪/姜太公望制諡/諡號「文正」,屬於文職

和珅隨手寫的奏折,這字跡比書法家更勝一籌,至今被故宮收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