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厲害的三大軍師!「此人」排第一 諸葛亮只能排第三--諸葛亮、張良、姜子牙三大軍師-史上最厲害的軍師排名,諸葛亮僅能排第三,最厲害的軍師其實是百家宗師姜子牙。
史上最厲害的三大軍師!「此人」排第一 諸葛亮只能排第三 https://bit.ly/2MXLpUL
在看歷史故事時,最過癮莫過於看到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的軍師,如何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而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談到最厲害的軍師,很多人馬上聯想到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但有種說法,真要幫史上最厲害的軍師排名,諸葛亮僅能排第三,最厲害的軍師其實是百家宗師姜子牙
▲軍師(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軍師(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諸葛亮、張良、姜子牙被稱為歷史上最厲害的三大軍師。(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諸葛亮,字孔明,東漢末年徐州琅琊陽都人。三國蜀漢丞相,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及散文家。隱居隆中,自比管仲、樂毅,人稱「臥龍」;一提到諸葛亮,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會為之熱血沸騰,諸葛亮簡直是一位神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既能排兵布陣,而且深謀遠慮;他輔佐劉備,僅憑著幾萬兵馬便闖出一片江山,輔佐劉備取荊州,定益州,與曹魏、孫吳成鼎足之勢三分天下,堪稱當時最厲害的軍師;而在劉備去世後,諸葛亮仍不忘興復漢室的使命,五次北伐,最終病逝五丈原軍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年五十四,諡為忠武侯,是中國傳統文化裡忠臣與智者之代表。
▲軍師(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軍師(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諸葛亮是三國時最著名的軍師。(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另外一位不輸諸葛亮的軍師,則為漢代良相張良。張良,字子房,封為留侯,諡號文成,潁川城父人,韓國被秦朝滅亡後,曾暗殺秦始皇失敗,後成為漢高祖劉邦的謀臣,是漢朝的開國元勳之一,與蕭何、韓信同為漢初三傑。而說起張良的豐功偉業,此人智勇雙全,在流亡時認識了隱士黃石公,受贈《太公兵法》,潛心苦讀十年而有成,成為當地的遊俠;後來他投奔劉邦後,鴻門宴上項羽欲殺劉邦,幸得張良之助,劉邦才得以逃過一劫,可以說是劉邦的救命恩人;更難能可貴的是,西漢的建立,張良雖是開國功臣,但卻能做到功成身退;他深知劉邦個性,為免功高震主故退居幕後不過問朝政,不但免去清算功臣之禍反深得劉邦與呂后器重,可說是具有大智慧的人。
▲軍師(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軍師(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漢代良相張良能做到功成身退,是有大智慧的人。(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說到古代軍師之首,則為百家宗師姜子牙。他是周文王、周武王的軍師,輔佐文王、武王兩代君主討伐商紂王,最終功成名就,堪稱是軍師界的鼻祖。他最有名的故事,就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另外,在古代著名的兵書《六韜》中,全書以問答形式呈現,以周武王設問、姜子牙答之,來探討各種古代軍政議題,足見他對軍、政的了解;而且姜子牙因輔佐周朝取代殷商有功,受封於齊國,是姜齊的始祖,也因其戰功,被後代視為武聖、兵家之聖;自此之後,不管是儒家、道家還是兵家、法家、縱橫家,都奉姜子牙為本家人物,這樣的崇高地位,除了他大概再也沒有第二個人了,也難怪姜子牙會被稱為史上最厲害的軍師,實在當之無愧。
▲軍師(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軍師(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姜子牙被後代視為武聖、兵家之聖。(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姜子牙神秘莫測,最有名的故事,就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姜子牙輔佐姬昌建立霸業。史上最厲害的三大軍師!「此人」排第一 諸葛亮只能排第三 https://bit.ly/2MXLpUL


圖片搜尋結果

打架當然要靠腦袋!古代最強軍師TOP10有哪些人?諸葛亮為何只排第三名?(10P)

中國古代的軍師,往往是智慧的化身,舉手投足之間,就可以令一支軍隊丟盔卸甲、讓一個國家土崩瓦解。歷史上許多金戈鐵馬的戰場,都有著軍師的足跡,許多成功君王的背後,都有著軍師的身影。儘管所處職位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這些人物都曾經以自身超凡脫俗的智慧在軍事上籌劃奇謀妙計,決勝於千里之外。

10、蛟龍出頭佐清智囊——范文程
范文程,初為大明生員,後努爾哈赤誓師南下,他淪身為奴。皇太極登位,范文程悟移人生,甚有政治家之見識。守遵化,突圍力戰,戰功顯著;行反間,功不可沒;勸祥明軍,乃得頭功。後得皇太極重用,成肱股大臣。

諫言天下,計取中原,禁令士卒勿搶百姓,乃收民心,廢除增加田稅,乃快民心,爭取漢臣歸順、合作,乃治民心。范文程,為清朝打江山,立下了不世之功,不亞漢之張良,明之劉基。

9、遁跡空門和尚軍師——明成祖功臣姚廣孝
在中國歷史長河中,佛教盛行,和尚多如牛毛;在威雄壯的歷史中,計定江山的謀略家燦若繁星,但超塵脫俗,四大皆空的和尚積極用事,卻極為少見,姚廣孝就是這一位奇特神祕的人物。

明朝洪武末年至永樂年間,風雲變幻,在驚心動魄的政治舞臺上,姚廣孝身披袈裟,口喧佛號,是地地道道的和尚,但策劃兵變,指點江山,又是貨真價實的軍師。

他最擅長出謀劃策,決勝千里,也能親自指揮千軍萬馬,守城卻敵,在成祖朱棣奪取江山的創業中勳功第一。

8、神機妙算天地間——大明朝軍師劉基(劉伯溫)
劉基,年青時即學識淵博,“通古今之變”。初時,效力元朝,後因不滿其腐朽統治,從而走向反抗,為大明江山創立出謀劃策,立下不朽功勳。

他為官清正,一貫反對貪官汙吏,主張廉潔奉公。他性格倔犟,不偎強權,不阿權貴,潔身自好,超然物外,可像他這樣神智過人的人也終難逃小人之陷害,以致抱恨而終。

7、半部論語治理天下——北宋佐國良臣趙普
趙普,北宋佐國良臣,他以孝行感動趙匡胤,以對局勢的銳敏觀察和果敢應變,導演了黃袍加身的好戲。

他力勸太祖御駕親征,迅速平定了眾多割據政權。從唐末以來的亂世爭紛中,他清醒地意識到藩鎮之危和窮兵黷武帶來的癮患,提出了一系列切中時弊的改良措施,杯酒釋兵權堪稱最佳註腳。

史稱趙普貴為國卿,親若家相,沉厚多智,善斷大事。從其三落三起,長達五十年的仕途生涯可略窺忠君佐國之道。

6、少志凌雲 相知重臣——中唐謀略家李泌
李泌是唐朝中期的一位特殊人物,他歷事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又是肅宗、代宗、德宗的顧問。在安史之亂以及以後的動盪年代裡,他深謀遠慮,全局在胸,避開禍端,為國家解決財政困難、安定邊緣地區做了大量工作,保證了唐王朝的穩定和發展,是一位傑出的謀略家。


5、學富五車功蓋孔明——東晉王猛
王猛,人稱“賽諸葛”,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學富五車,滿腹經綸的政治謀略家。東晉五胡十六國,是一個群雄逐鹿的時代,王猛擇主而事,輔苻堅據秦州趁勢而起,建立起前秦王朝,小小前秦之所以能梟視群雄,統一北方,堪稱常勝將軍。在治國上,獨展長才,不但國泰,而且民安。可惜王猛英才早逝,五十一歲便撒手人間寰。

4、羽扇綸巾智多巨星——蜀漢軍師諸葛亮
諸葛亮,古今中外,聞名遐邇。他是軍事戰略家,運籌惟帷幄,決勝千里。他神機妙算,奇策泉湧,智謀縱橫,出神入化。如隆中妙對,巧借東風,赤壁之戰,巧取四郡,奇襲荊州,六出祁山,七擒孟獲等,無不閃其智慧的光輝。

諸葛亮,又是安邦治國的政治家。做一代名相,他奉行法制,助劉備安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德威並舉,儒法並用,為蜀漢政權的建立和鞏固做出了不朽貢獻。

3、謀取天下如烹小鮮——興漢三傑之首張良
張良,本韓國壯士,身負家國淪亡之痛,一心想行剌秦始皇,光復故國河山。因其仗義任俠,虛心上進,因而先得優越性世兵法,後廣交志士豪傑,並與劉邦相交莫逆。在秦末群雄並起的混亂時刻,張良投靠劉邦,可謂目光高遠。

張良善謀大計,不為假象所迷。鴻門宴上巧妙策劃,進退有據,讓項羽無可奈何,劉邦亦全身而退。略施反間小計,便令項王軍臣相疑陣腳自亂。末了,又以奇兵突襲,垓下一戰而天下。

2、智士能臣千古奇人——先秦范蠡
范蠡,先秦傑出謀略家,罕見的智士能臣。初,越王執意伐吳,未聽范蠡勸阻,險些喪命。吳國三年,范蠡伴君處虎狼之中,石室忍辱,嘗便獻忠,為范蠡計謀,才保越王不死。事君復國興越,苦身深謀二十年,興師伐吳,讓越王報了仇。

待越王大宴群臣之時,看破兔死狗烹之局,毅然辭國相、大將軍之官,退隱東海之濱,治產業,力經商,十九後中三致千金,成了巨賈,名揚天下,令同代人望塵莫及,也叫後人難繼項背。

范蠡,可謂家事、國事、天下事,無不精通,於從政,於從商,總是得心應手,堪稱千古奇人。


1、百家宗師 千古武聖——軍師鼻祖姜子牙
 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際遇。前半生懷才不遇,窮困僚倒,七十多歲仍一事無成;後半生得遇明主,大展宏圖,伐商滅紂,興周八百年之基業。這就是被後人奉為神祗的歷史巨人—姜子牙。

他追往古而知來今,通古今之變,知勝敗之勢,曉民眾之意,精文武之道,操攻取之術,為文王、武王之師,傾商立周,興周盛齊,救民於水火,為後世開創了弔民伐罪,恩及百姓的範例。百世而下,被尊為武聖,太公兵家宗師,堪稱當之無愧的千秋軍師第一人。


「圯橋進履」。這個故事啊,涉及到二個主角,我們逐一給大家介紹一下。【西遊義趣】之序篇:悟空、張良的大忍之心 | 孫悟空 | 圯橋進履 | 寶藍視界 | 大紀元 https://bit.ly/39VxHhD
在《西遊記》架構的世界裡,講到悟空小時候因為大鬧天宮,犯下欺天罔上的大罪,就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這座山呢是金木水火土五座聯山,是由如來佛的五根手指所化。為了磨掉悟空的狂妄,如來只許悟空渴飲銅汁,飢餐鐵丸。經過五百個春秋,寒來暑往,悟空看盡了人間浮華滄桑,他為幼年的狂妄發心懺悔,如果再有機會,他決意去邪,立志修行。
《西遊記》第七回有句詩曰:「惡貫滿盈身受困,善根不絕氣還昇。」悟空曾經大鬧天宮,惡貫滿盈,成了眾神皆知的妖猴。他那不絕的善根又是什麼呢?《西遊記》第八回,觀音菩薩奉如來佛旨,上東土尋找取經人。觀音菩薩途經五行山,悟空見到了她,說道:「我已知悔了,但願大慈悲指條門路,情願修行。」緊接著這句話,是一首詩,曰:「人心生一念,天地盡皆知。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
菩薩一聽悟空的話,滿心為他高興。以前的悟空是不分上下,大亂天條規箴的妖猴,竟說「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他非讓玉帝搬出天宮。現在見了菩薩,竟一口氣把菩薩的名號一個字不落,全都說了一遍。他知道以前做錯了,現在決意皈依佛門,不再行凶。大聖明心見性,心猿歸正了,解脫也就指日可待。菩薩告訴他日後會有大唐僧人救他出去。悟空一聽解脫有望,高興得喜出望外,晨昏吊膽、晝夜提心地等待。
直到唐僧啟程,來到五行山,悟空高興地揮手大喊:「師父,你怎麼此時才來?來得好,來得好。救我出來,我保你上西天去也。」猴子雖然凶頑,但他天性未泯。就連對唐僧的問候,都是直接切入修煉主題,不摻半點世故人情。
悟空的眼睛,白天能看一千里吉凶。凡是千里之內,諸如蜻蜓展翅這些細小的事,他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心猿歸正了,開始履行保護唐僧的誓言。為保唐僧不受傷害,他打死了老虎、六個毛賊。唐僧自幼在佛門長大,沒見過這等場面,他嚇得直接從馬上滾了下來。悟空滅了六個毛賊,激怒了好生的唐僧。他一路絮絮叨叨說悟空的不是。這猴子一生受不得人氣,更受不了唐僧說他「去不得西天,做不得和尚。忒惡!忒惡!」
悟空是真心想要修煉,卻被肉眼凡胎的唐僧斷定說,他做不了和尚,上不了西天,所以滿心懊惱! 悟空忍不住心中的怒火,撇下唐僧任性而去。這猴子五百多年沒回過花果山。剛從五行山下解脫,按理說他會一個跟頭翻回老家看看才是。可是半路,悟空去了東海龍宮,去找龍王訴苦了。
龍王聽說悟空改邪歸正,立志修行,很為他高興,熱情地招待悟空喝茶。就在這時,悟空一抬頭,看見了一幅畫「圯橋三進履」,但他不理解畫的意思。龍王就為他詳細地講解。原來啊,漢朝有位高人黃石公看見張良天賦很高,有意收他為徒。於是有意考驗他,就故意把鞋扔到橋下,叫張良去取。張良取上來後,黃石公又命他給自己穿上。就這樣,黃石公一連試了他三次,看到每次張良都是恭恭敬敬,沒有任何倨傲怠慢之心,於是就傳給他兵法。張良熟讀兵法,協助劉邦運籌帷幄,凡是他獻出的計謀,都能決勝千里之外。扶漢成功後,張良棄職歸山,最終悟道成仙。
龍王勸告悟空:「大聖,你若不保唐僧,不盡勤勞,不受教誨,到底是個妖仙,休想得成正果。」
悟空聽了龍王的介紹,半晌都沒有說話。隨後他立即起身,飛出龍宮去保唐僧。從張良的故事中,悟空明白了修道人應有的態度。「圯橋三進履」,張良能忍難忍之事,啟發了悟空,為他日後的成就奠下了基礎。
《西遊記》中「圯橋三進履」的故事,是從《史記‧留侯世家》的記載演繹而來。「留侯」就是張良扶漢功成後的封號。在正史記載中,張良原本是韓國貴族,他的祖父、父親是韓國的王公重臣。他本人是宰相之子,就是現在人常說的官二代、富二代。秦始皇統一六國,其中包括滅了韓國。張良想到家族世受國恩,他不能無動於衷,於是散盡家財,招募死士,要為韓國報仇。他祕密打造了一個大鐵錐,重達一百二十多斤,準備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
不過刺殺行動失敗,秦始皇命軍衛「大索天下」,展開全方位、地毯式的搜索。但因為張良容貌俊美,「貌如婦人好女」,誰也不會想到他就是刺客。所以張良順利地逃脫了秦王侍衛的搜索。一般人剛做完驚天動地的大事,尤其是行刺暗殺這一類的事,通常會草木皆兵。但張良不是,他是從容地走在下邳的橋上,猶如閒庭信步,遊覽觀光。可見此人鎮定自若、膽氣十足。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張良遇到了黃石公。
根據《史記》記載,黃石公故意把鞋丟到了橋下,叫張良下橋去取。張良再怎麼落魄,畢竟也是貴族,加上他年少氣盛,正值血氣方剛,所以很想把老人揍一頓,一解心頭之恨。但轉念一想,老人已經年邁,他實在於心不忍,就強忍心中的怒火,下橋取鞋。取上來之後,老人又命他:「你給我穿上。」於是張良就把心中的怒火一放到底,長跪於地恭敬地為老人穿上了鞋。黃石公說了一句話:「孺子可教矣。」就是說,這小子德行不錯,可以傳給他太公兵法。張良得到黃石公的教誨,日後運籌帷幄,協助劉邦建立了大漢帝國。
張良的大忍,助劉邦成就了帝業;悟空的大忍,不僅保護唐僧成功取經,而他本人也成就了鬥戰勝佛。張良和悟空原本毫無交集,在虛實兩個不同的世界,因為能忍難忍之事,使他們結下了跨越時空的奇緣。【西遊義趣】之序篇:悟空、張良的大忍之心 | 孫悟空 | 圯橋進履 | 寶藍視界 | 大紀元 https://bit.ly/39VxHhD

2021-02-05_21313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