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淦《锋剑春秋》_全文在線閱讀_思兔 - https://goo.gl/HP5EFL

鋒劍春秋 : 第四十四回 孫臏魔法鬧秦營 南極大擺聚仙陣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https://goo.gl/cWiPjk

鋒劍春秋 - [羞敗怒擺鎖地雷 救急魔差紙人馬] - 開放文學 - https://goo.gl/2RrDkN

鶯歌宏德宮孫臏廟—孫臏真人九天聖帝: (十二)孫臏真人 九天聖帝 之 鋒劍春秋 (四十九至六十) - https://goo.gl/UJGWFe

=========================

孫子(孫武,約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60年),字長卿,齊國樂安人,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他是兵法家孫臏的先祖。約活動於公元前六世紀末至前五世紀初。由齊至吳,經吳國重臣伍員舉薦,向吳王闔閭進呈所著兵法13篇,被重用為將。他曾率領吳國軍隊大破楚國軍隊,佔領了楚的國都郢城,幾近亡楚國。其著有鉅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

簡介/孫子

孫子兵法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sXVMAz

﹝孫子兵法﹞原文翻譯 - 『國家考試』公職、國營、國軍 - https://goo.gl/NkHxqR

《孫子兵法》白話翻譯 - https://goo.gl/7o5rC

孫子兵法目錄 - https://goo.gl/x5xZQz
孫子

File:Bamboo book - unfolded - UCR.jpgFile:Bamboo book - binding - UCR.jpgFile:The Art of War-Tangut script.jpg

File:Inscribed bamboo-slips of Art of War.jpg

1972年山東省臨沂市銀雀山出土的《孫子兵法》竹簡,現藏於山東博物館

File:Enchoen27n3200.jpg
孫子塑像圖冊
孫子,名武,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廣饒縣)人。生卒年代不詳,大約與儒學創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同時代或略晚,齊國貴族和名將的後裔。其先祖為陳完,原是陳國的公子。公元前672年,陳國發生內亂,陳完便逃奔至齊國避難,改稱田完。田完的第五世孫田書(即孫子的祖父)為齊國大夫,在攻打莒國的戰爭中立下了戰功,齊景公便把樂安封給了田書,並賜姓“孫”氏,以表示對田書嘉獎。公元前532年,齊國發生內亂(史稱“ 四姓之亂 ”),孫子便離開齊國,到了南方的吳國,在吳國的都城姑蘇(今江蘇省蘇州市)過起了隱居生活,潛心研究兵法。在吳國,孫子結識了伍子胥。據《吳越春秋 ·闔閭內傳》載,在諸侯爭霸中,南方新興的吳國國君闔閭,為圖霸業,欲攻打楚國,但是,一時難以選出合適的將領。伍子胥常與吳王論兵,他曾向吳王推薦說:孫子“精通韜略,有鬼神不測之機,天地包藏之妙,自著兵法十三篇,世人莫知其能。誠得此任為將,雖天下莫敵,何論楚哉!”伍子胥先後七次向吳王推薦孫子,吳王便讓伍子胥拜請孫子出山。
孫子晉見吳王之後,呈上所著兵書十三篇。吳王看後,贊不絕口。據有關資料記載,為考察孫子的統兵能力,吳王挑選了180名宮女由孫子操練。這就是人們所傳說的孫子“ 吳宮教戰斬美姬”的故事。吳宮操練之後,吳王任命孫子為上將軍,封為軍師。從此,孫子與伍子胥共同輔佐吳王,安邦治國,發展軍力。公元前506年冬,吳國以孫子、伍子胥為將,出兵伐楚。孫子採取“迂迴奔襲、出奇制勝”的戰法,溯淮河西上,從淮河平原越過大別山,長驅深入楚境千里,直奔漢水,在柏舉(今湖北漢川北)重創楚軍。接著五戰五勝,一舉攻陷楚國國都郢。“柏舉之戰”後,楚國元氣大傷,漸漸走向衰落,而吳國的聲威則大振,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吳國不僅成為南方的強國,而且北方的齊、晉等大國也畏懼吳國。對於孫子的歷史功績,司馬遷在《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寫道:“西破強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孫子與有力也”。
另《孫子兵法》是從戰國時期起就風靡流傳的軍事著作,古今中外的軍事家們都使用其中論述的軍事理論來指導戰爭,而且,其中論述的基本理論和思想還被運用到了現代經營決策和社會管理方面。然而,這部著作者是誰呢?學術界議論紛紛,一種認為是春秋時期吳國的孫武所著,一種認為是孫臏整理而成,一種認為是戰國初年某位山林處士編寫,還有的說是三國時代曹操編撰的。直到1972年4月間,在山東臨沂銀雀山發掘的兩座漢代墓葬中同時發現了用竹簡寫成的《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這樣,數百年的爭論方告結束,《孫子兵法》的作者被確認為春秋時期吳國的將軍孫武。
避隱吳國著兵法/孫子
孫子
孫子故里——廣饒圖冊
孫武的先祖為媯滿,被周朝天子冊封為陳國國君(陳國在今河南東部和安徽一部分,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陽),以國為氏,故滿,媯姓,氏陳。後來由於陳國內部發生政變,孫武的直系遠祖陳完攜家帶口,逃到齊國,投奔齊桓公。齊桓公早就了解陳公子完年輕有為,任命他為負責管理百工之事的工正。陳完在齊國定居以後,由陳氏改田氏,故他又被稱為田完。一百多年後,田氏家族成為齊國國內後起的一大家族,地位越來越顯赫,在齊國的領地也越來越擴大。田完的五世孫田書,做了齊國的大夫,很有軍事才幹,因為領兵伐莒(今山東莒縣)有功,齊景公在樂安封給他一塊採地(諸侯封賜給所屬卿、大夫作為世祿的田邑,又稱“采邑”為“食邑”),並賜姓孫氏。因此,田書又被稱為孫書。孫書的兒子孫憑,做了齊國的卿,成為齊國君主以下的最高一級官員。孫憑就是孫武的父親。
由於貴族家庭給孫武提供了優越的學習環境,孫武得以閱讀古代軍事典籍《軍政》,了解黃帝戰勝四帝的作戰經驗以及伊尹、姜太公、管仲的用兵史實,加上當時戰亂頻繁,兼併激烈,他的祖父、父親都是善於帶兵作戰的將領,他從小也耳聞目睹了一些戰爭,這對少年孫武的軍事方面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但孫武生活的齊國,內部矛盾重重,危機四伏。齊景公初年,左相慶封滅掉了右相崔杼。接著田、鮑、欒、高等四大家族又聯合起來,趕走了慶封。後來,內亂日甚一日,齊國公室同四大家族的矛盾,四大家族相互之間爭權奪利的鬥爭,愈演愈烈。孫武對這種內部鬥爭極其反感,不願糾纏其中,萌發了遠奔他鄉、另謀出路去施展自己才能的念頭。當時南方的吳國自吳王壽夢以來,聯晉伐楚,國勢強盛,很有新興氣象。孫武認定吳國是他理想的施展才能和實現抱負的地方。大約在齊景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7年)左右,孫武正值18歲的青春年華,他毅然離開樂安,告別齊國,長途跋涉,投奔吳國而來,孫武一生事業就在吳國展開,死後亦葬在吳國,因此《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就把孫武稱為“吳人”。
孫武來到吳國後,便在吳都(今蘇州市)郊外結識了從楚國而來的伍子胥。伍子胥原是楚國的名臣,公元前522年因父親伍奢和兄長伍尚被楚平王殺害而潛逃到吳國。他立志興兵伐楚,為父兄報仇。孫武結識伍子胥後,十分投機,結為密友。這時吳國的局勢也在動盪不安之中,兩人便避隱深居,待機而發。
公元前515年,吳國公子光利用吳國伐楚,國內空虛的機會,以專諸為刺客,襲殺吳王僚,自立為王,稱闔閭。闔閭即位後,禮賢下士,任用伍子胥等一批賢臣,又體恤民情,不貪美味,不聽淫樂,不喜女色,注意發展生產,積蓄糧食,建築城垣,訓練軍隊,因而大得民心,吳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闔閭又注重搜求各種人才,立志要使吳國更加強盛,使之能向長江中游發展,滅楚稱雄。隱居吳都郊外的孫武由此更加看清自己的前途,他在隱居之地,一邊灌園耕種,一邊寫作兵法,並請伍子胥引薦自己。終於,孫武寫好了13篇兵法。這13篇兵法,講的全部都是如何克敵制勝的戰略戰術,全書構成了一個嚴密的體系。[1]
軍事著作和軍事思想/孫子
孫子
孫子圖冊
第一《計篇》,論述怎樣在開戰之前和戰爭中時行謀劃的問題,並論述謀劃在戰爭中的重要意義。孫武認為,在開戰之前,必須對敵我雙方的基本條件作周密的研究和比較,認真地時行謀劃,以便制訂正確的作戰計劃。決定戰爭勝負的基本條件有五項,就是“道”(道義)、“天”(天時)、“地”(地利)、“將”(將帥)、“法”(法制)。對這些條件比較清楚了,就可以判斷戰爭的勝負。在戰爭時行過程中,也必鬚根據利害關係和不斷變化的形勢來時行研究和謀劃,採取機動靈活的措施,做到“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孫武認為,謀劃周密就可能在戰爭中獲勝,謀劃不周難於獲勝,根本不進行謀劃是肯定要失敗的。
第二《作戰篇》,論述速戰速勝的重要性。因為出兵打仗要耗損國家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拖久了就會使軍隊疲憊、銳氣挫傷、財貨枯竭,別的諸侯國會乘機進行進攻。從速勝的思想出發,孫武反對以當時簡陋的作戰武器去攻克堅固的城寨,也反對在國內一再徵集兵員和調運軍用物資,而主張在敵國就地解決糧草,主張用財貨厚賞士兵,主張優待俘虜,主張用繳獲來補充壯大自己。他認為這樣做,才能迅速戰勝敵人。
篇三《謀攻篇》,論述用計謀征服敵人的問題。孫武認為“不戰而屈人之兵”是“善中之善者”,“全國”、“全軍”、“全旅”、“全卒”、“全伍”地強迫敵人屈服投降是最理想的作戰方案,“破國”、“破軍”、“破旅”、“破卒”、“破伍”地用武力擊破敵人則次一等,“非善之善者”。
怎樣才能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呢?孫武認為上策是“伐謀”,其次是“伐交”,再次是“伐兵”,即主張通過政治攻勢、外交手段和武裝力量來征服敵人。在和敵人鬥爭時,如果敵強我弱,應該集中優勢兵力戰勝敵人,做到“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即有十倍於敵的兵力就包圍敵人,有五倍於敵的兵力就進攻敵人,有一倍於敵的兵力就設法分散敵人,和敵人的兵力相等就要善於戰勝敵人,比敵人的兵力少就要善於退卻,戰鬥力不如敵人就要避免與敵人作戰,不能強拚硬打。孫武在此篇中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的光輝思想,認為謀略必須建立在了解敵我雙方情況的基礎上。
第四《形篇》,論述用兵作戰要先為自己創造不被敵人戰勝的條件,以等待敵人可以被我戰勝的時機,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孫武認為:戰爭的勝負決定於敵我雙方力量的大小,要想戰勝敵人,就必須在力量的對比上使自己處於絕對優勢,造成一種迅猛不可抵擋之勢。除此之外,還要等待敵人可以被我戰勝的有利時機,善於抓住敵人的弱點,這樣,就能輕而易舉地戰勝敵人。孫武認為,要在作戰中取勝,必須善於對待攻和守的問題。兵力不足就防守,兵力有餘就進攻。防守時要十分嚴密地隱蔽自己,進攻時要打得敵人措手不及。這樣,就能達到“自保而全勝”的目的。
第五《勢篇》,論述用兵作戰要造成一種可以壓倒敵人的迅猛之勢,並要善於利用這種迅猛之勢。
勢是什麼呢?孫子說,這種勢就像可以漂起石頭的激流,就像一觸即發的拉滿的弓弩,就像圓石從千仞高山上滾下,有一種不可抵擋的力量。用這種力量打擊敵人,就能夠以一當十,所向無敵。
怎樣造成這種勢呢?首先,要給自己創造條件,使本身俱有戰勝敵人的強大力量。其次,要“擇人而任勢”。選擇熟知軍事、知人善任的將帥,指揮士兵作戰靈活自如,並且善於用假象迷惑敵人,用小利調動敵人,引誘敵人陷入圈套,然後用伏兵狠狠地打擊敵人。
第六《虛實篇》,論述用兵作戰須採用“避實而擊虛”的方針。
怎樣才能做到避實擊虛呢?第一,要使我方處於主動地位,使敵方處於被動地位,把戰爭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善於用兵作戰的人,能夠設法調動敵人,而不被敵人所調動。第二,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打擊敵人兵力空虛之處。第三,要集中自己的兵力,並設法分散敵人的兵力,造成戰術上的我眾敵寡。
孫武指出,運用避實擊虛的作戰方針,要從分析敵情出發,要隨著形勢的變化,因為戰爭過程中的眾寡、強弱、攻守、進退等等關係處在急劇變化之中,“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第七《軍爭篇》​​,論述如何爭奪制勝的有利條件,使自己掌握作戰主動權的問題。孫武認為:首先,必須了解各諸侯國的政治動向,必須熟悉地形,必須使用嚮導,做到情況明。其次,必須行動統一,步調一致,做到“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退” 。第三,要求指揮正確,機動靈活,“避其銳氣,擊其惰歸”。做到以上幾點,才能在戰爭中處於有利的位置。
第八《九變篇》,論述將帥指揮作戰應根據各種具體情況靈活機動地處置問題,不要機械死板而招致失敗,並對將帥提出了要求。
孫武強調,將帥處置問題時必須做到:首先,考慮問題要兼顧有利和有害兩方面。在有利的情況下要想到不利的因素,在不利的情況下要想到有利的因素。其次,要根據不同的鬥爭目標,採取不同的鬥爭手段。第三,要立足在充分準備、使敵人不可攻破的基礎上,不能存僥倖心理。第四,要克服偏激的性情,全面、慎重、冷靜地考慮問題。只有做到了以上這些,方能“得地之利”、得人之用”。孫武認為,將帥要從實際出發處置問題才能戰勝敵人,所以對於國君的違背實際的命令可以不執行,因此,他大膽地提出了“君命有所不受”的軍事名言。
第九《行軍篇》,論述行軍作戰中怎樣安置軍隊和判斷敵情問題,還論述了軍隊在山地、江河、鹽鹼沼澤地、平原等四種地形上的不同處置辦法,還論述了軍隊遇到絕澗、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等特殊地形的處置辦法。孫武還提出了31種觀察、判斷敵情的方法,通過這些方法,把看到、聽到和偵察到的各種現象加以分析,掌握真實的敵情,才能製訂出正確的作戰方案,才能獲得勝利。孫武在本篇中還提出了“令之以文,齊這以武”的文武兼用的治軍原則,即要用道義來教育士兵,用法紀來統一步調,這樣的軍隊打起仗來一定能取得勝利。
第十《地形篇》,論述用兵作戰怎樣利用地形的問題,著重論述深入敵國作戰的好處。孫武分析了九種戰地的特點和士兵處在這些地區的心理狀態,相應地提出了在這些地區用兵的不同措施,認為深入敵國,等於把士兵投置在危地、陷入死地,他們會迫不得巳拚死作戰,發揮更大的戰鬥力,而且,深入敵國,還可就地補充軍糧,還可因離家太遠而不會逃散,服從指揮,一心一意作戰,奪得戰爭勝利。
第十二《火攻篇》,論述在戰爭中使用火攻的辦法、條件和原則等問題。
孫武認為,火攻有火人、火積、火輜、火庫、火隊五種,即焚燒敵軍的營寨、積聚、輜重、府庫和運輸設施這五種。著眼點在於摧毀敵人的人力、物力和運輸線。這五種火攻方法必須變化運用,我軍可以掌握,敵軍也可以掌握,應該注意防備。
之攻必須具備條件。除了發火的器材必須平時有準備之外,縱火時還要選擇天時,要在天氣乾燥和刮風的日子放火。實施火攻也必須和士兵的進攻互相配合,這樣才能發揮火攻的作用,達到奪取勝利的目的。
第十三《間篇》,論述使用間諜偵察敵情在作戰中的重要意義,並論述了間諜的種類和使用間諜的方法。孫武十分重視間諜的作用,認為它是作戰取勝的一個關鍵,軍隊依靠間諜提供的情報而採取行動。孫武把間諜分為五種:因間、內間、反間、死間、生間。所謂因間,就是利用敵國鄉里的普通人為間諜。所謂內間,就是利用敵國的官吏為間諜。所謂反間,就是利用敵方的間諜來為我所用。所謂死間,就是故意對外散佈虛假的情況,讓我方間諜知道,然後傳給敵方。所謂生間,就是派往敵方偵察敵情以後能親自回來報告的間諜。這五種間諜,前三種是利用敵方人員,後兩種是我方潛入敵人內部的。這五種間諜都使用起來,情報的來源就十分廣泛,打起仗來使敵人茫茫然不知怎樣應付,確實是神妙莫測。從反間得來的情報最重要。因此,要特別重視反間,對待反間的待遇應該特別優厚。
孫武的兵法13篇,各有側重,波瀾起伏,分析透徹,見解精到,實用性強。為了使吳王能夠任用他,他在兵法開頭就說:“吳王聽我所陳之計而用兵則必勝,我就留在這兒,如不聽我計而用兵則必敗,我也就要再到別的國家去。”為了使吳王讀兵法感到親切,他在兵法中經常運用當時吳、越兩國衝突的戰例,有針對性地闡述。他在兵法中自比商朝開國大臣伊尹和周朝開國大臣姜太公,希望輔佐吳王統一王朝。
試兵任將西征南伐/孫子
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圖冊
闔閭即位三年,即公元前512年,吳國國內穩定,倉廩充足,軍隊精悍,向西進兵征伐楚國的準備工作巳經基本就緒。伍子胥向闔閭提出,這樣的長途遠征,一定要有一位深通韜略的軍事家籌劃指揮,方能取勝。他向吳王闔閭推薦了正在隱居的孫武,向吳王介紹孫武的家世、人品和才幹,稱讚孫武是個方能安邦、武能定國的蓋世奇才。可是,孫武自從來到吳國後一直隱居著書,吳王連孫武這個名字都不曾聽說,認為一介農夫不會有大本事。伍子胥便反复推薦,僅一個早上就推薦了7次,吳王才答應接見孫武。
孫武帶著他剛寫就的兵法進見吳王。吳王將兵法一篇一篇看罷,嘖嘖稱好,但忽然產生一個念頭,兵法頭頭是道,是否真適合於戰爭的實用呢?孫武能寫兵法,又怎樣才能證明他不只是一位紙上談兵的人呢?吳王便對孫武說:“你的兵法十三篇,我巳經逐篇拜讀,實是耳目一新,受益不淺,但不知實行起來如何,可否用它小規模地演練一下,讓我們見識見識? ”孫武回答說:“可以”。吳王又問道:“先生打算用什麼樣的人去演練?”孫武答:“隨君王的意願,用什麼樣的人都可以。不管是高貴的還是低賤的,也不論是男的還是女的,都可以。”吳王想給孫武出個難題,便要求用宮女來演練。
於是,吳王下令將宮中美女180 名召到宮後的練兵場,交給孫武去演練。孫武把180 名宮女分為左右兩隊,指定吳王最為寵愛的兩位美姬為左右隊長,讓他們帶領宮女進行操練,同時指派自己的駕車人和陪乘擔任軍吏,負責執行軍法。
分派巳定,孫武站在指揮台上,認真宣講操練要領。他問道:“你們都知道自己的前心、後背和左右手吧?向前,就是目視前方;向左,視左手;向右,視右手;向後,視後背。一切行動,都以鼓聲為準。你們都聽明白了嗎?”宮女們回答:“聽明白了。”安排就緒,孫武便擊鼓發令,然而儘管孫武三令五申,宮女們口中應答,內心卻感到新奇、好玩,她們不聽號令,捧腹大笑,隊形大亂。孫武便召集軍吏,根據兵法,斬兩位隊長。吳王見孫武要殺掉自己的愛姬,馬上派人傳命說:寡人巳經知道將軍能用兵了。沒有這兩個美人侍候,寡人吃飯也沒有味道。請閽軍赦免她們。”孫武毫不留情地說:“臣既然受命為將,將在軍中,君命有所不受。”孫武執意殺掉了兩位隊長,任命兩隊的排頭充當隊長,繼續練兵。當孫武再次擊鼓發令時,眾宮女前後左右,進退迴旋,跪爬滾起,全都合乎規矩,陣形十分齊整。孫武傳人請闔閭檢閱,闔閭因為失去愛姬,心中不快,便託辭不來,孫武便親見闔閭。他說:“令行禁止,賞罰分明,這是兵家的常法,為將治軍的通則。對士卒一定要威嚴,只有這樣,他們才會聽從號令,打仗才能克敵制勝。”聽了孫武的一番解釋,吳王闔閭怒氣消散,便拜孫武為將軍。
在孫武的嚴格訓練下,吳軍的軍事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就在公元前512 年,闔閭、伍了胥和孫武,指揮吳軍攻克了楚的屬國鐘吾國(今江蘇宿遷東北)、舒國(今安徽廬江縣西),這時闔閭頭腦發熱,想要長驅直入攻克楚都郢(今湖北江陵縣紀南城)。孫武認為這樣做不妥,便進言道:“楚軍是天下的一支勁旅,非舒國和鍾吾國可比。我軍巳連滅二國,人疲馬乏,軍資消耗,不如暫且收兵,蓄精養銳,再等良機。”吳王聽從了孫武的勸告,下令班師。
伍子胥也完全同意孫武的主張,並向吳王獻策說:“人馬疲勞,不宜遠征。不過,我們也可以設法使楚人疲困。”於是伍子胥說孫武共同商訂了一套擾楚、疲楚的計策,即組成三支勁旅,輪番襲擾楚國。當吳國的第一支部隊襲擊楚境的時候,楚國見來勢不小,便全力以赴,派兵迎擊。待楚軍出動,吳軍便往回撤。而楚軍返回駐地時,吳國的第二支部隊又攻入了楚境,如此輪番襲擊,弄得楚國連年應付吳軍,人力物力都被大量耗費,國內十分空虛,屬國紛紛叛離,吳國卻從輪番時攻中搶掠不少,在與楚對峙中完全佔據上風。
公元前506年,楚國攻打巳經歸附吳國的小國——蔡國,給了吳軍伐楚的藉口。闔閭和伍子胥、孫武指揮訓練有素的3万精兵,乘坐戰船,溯淮而上,直趨蔡國與楚國的交戰。楚軍見吳軍來勢兇猛,不得不放棄對蔡國的圍攻,收縮部隊,調集主力,以漢水為界,加緊設防,抗擊吳軍的進攻。不料孫武突然改變了沿淮河進軍的路線,放棄戰船,改從陸路進攻,直插楚國縱深。伍子胥問孫武:“吳軍習於水性,善於水戰,為何改從陸路進軍呢?”孫武告訴他說:“用兵作戰,最貴神速。應當走別人料想不到的路,以便打它個措手不及。逆水行舟,速度遲緩,楚軍必然乘機加強防備,那就很難破敵了,”說得伍子胥點頭稱是。
就這樣,孫武在3万精兵中選擇了強壯敏捷的3500人為前陣,身穿堅甲,手執利器,連連大敗楚軍。舊曆11月28日攻入楚國的國都郢,楚昭王帶著妹妹倉皇出逃。孫武以3萬軍隊攻擊楚國的20萬大軍,獲得全勝,創造了以少勝多的光輝戰例。
然而,這時越國乘吳軍伐楚之機進攻吳國,秦國又出兵幫助楚國對付吳軍,這樣,闔閭不得不引兵返吳。此後,吳又繼續伐楚,楚為免亡國,將國都由郢遷到都(今湖北宜城縣東南)。
孫武在幫助闔閭西破強楚的同時,計劃征服越國。公元前496年,闔閭聽說越王允常去世,新即位的越王勾踐年輕稚弱,越國國內不大穩定,認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便不聽孫武等人的勸告,不等準備工作全部就緒,就倉猝出兵,想要擊敗越國。不料,勾踐整頓隊伍,主動迎戰,兩軍相遇於吳越邊境的 李(今浙江嘉興縣西南)。勾踐施展巧計,他派死刑犯首先出陣,排成三行,把劍放在脖子上,一個個陳述表演後,自剄於陣前。吳國士兵不知那是一個個罪犯,居然看得忘了神,傻了眼,越軍乘機發動衝鋒,吳軍倉皇敗退,闔閭也傷重身亡。
闔閭去世後,由太子夫差繼承王位,孫武和伍子胥整頓軍備,以輔佐夫差完成報仇雪恥大業。公元前494年春天,勾踐調集軍隊從水上向吳國進發,夫差率10万精兵迎戰於夫椒(今江蘇吳縣西南太湖邊),在孫武、伍子胥的策劃下,吳軍在夜間佈置了許多詐兵,分為兩翼,高舉火把,只見在黑暗的夜幕中火光連成一片,迅速向越軍陣地移動,殺聲震天,越軍驚恐萬狀,軍心動搖,吳軍乘勢總攻,大敗越軍,勾踐在吳軍的追擊下帶著5000名甲士跑到會稽山(今浙江紹興市東南)上的一個小城中憑險抵抗,由於吳軍團團包圍,勾踐只得向吳屈辱求和,夫差不聽伍子胥勸阻,同意了勾踐的求和要求。
吳國的爭霸活動在南方地區取得勝利後,便向北方中原地區進逼,公元前485年,夫差聯合魯國,大敗齊軍。公元前482年,夫差又率領著數万精兵,由水路北上,到達黃池(今河南封丘縣南),與晉、魯等諸侯國君會盟。吳王夫差在這次盟會上,以強大的軍事力量為後盾,爭得霸主的地位。孫武雖沒有直接參加攻齊取勝、與晉爭霸兩事,但在此前孫武精心訓練軍隊和製定軍事謀略,對夫差建立霸業有不可抹煞的巨大貢獻。
悄然歸隱留《孫子》/孫子
孫子
兵聖孫武塑像圖冊
隨著吳國霸業的蒸蒸日上,夫差漸漸自以為是,不納忠言。伍子胥認為:勾踐被迫求和,一定還會想辦法到以後報復,故必須徹底滅掉越國,絕不能姑息姦,留下後患。但夫差聽了奸臣的挑撥,不僅不理睬伍子胥的苦諫,反而製造藉口,逼其自盡,甚至命人將伍子胥的屍體裝在一隻皮袋裡,扔到江中,不給安葬。孫武深知“飛鳥絕,良弓藏;狐兔盡,走狗烹”的道理,對伍子胥慘死的一幕十分寒心,於是便悄然歸隱,息影深山,根據自己訓練軍隊、指揮作戰的經驗,修訂其兵法13篇,使其更臻完善。
事情不出伍子胥所料,越王勾踐屈辱求和後,臥薪嘗膽,立志報復,他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使越國富足,越軍精悍。公元前482年,越軍乘吳軍主力聚集黃池與中原諸侯盟會、吳國國內兵力空虛之際,發兵襲擊吳國,攻入吳國國都,吳國遭此動難,便一蹶不振,由盛轉衰,延至公元前473年,正式被越國滅亡,夫差愧恨交加,自刎而死。孫武所夢想的由吳王統一華夏,也就成為泡影。
孫武的一生,除了其赫赫戰功以外,更主要的是他給後人留下了不少珍貴的論兵、論政的篇章,其中尤以流傳下來的《孫子兵法》最著名。這短短的13篇5000字,體現了孫武完整的軍事思想體系。
孫武的軍事思想具有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觀點。他強調戰爭的勝負不取決於鬼神,而是與政治清明、經濟以展、外交努力、軍事實力、自然條件諸因素有聯繫,預測戰爭勝負主要就是分析以上這些條件如何,這就體現了他樸素的唯物論觀點。孫武不僅相信世界是客觀存在的,而且認為世界上的事物都在不停地運動變化著,強調在戰爭中應積極創造條件,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促成對立面朝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轉化,表明孫武掌握了生動活潑的辯證法。正是因為孫武在軍事科學這門具體科學中概括和總結出了異常豐富、多方面的哲學道理,確立了他在春秋末期思想界中與孔子、老子的並列地位,被並稱為春秋末期思想界上空的三顆明亮的星體。
孫武的軍事理論並非沒有缺點、錯誤的東西,但遠遠超出了同時代的兵法著作,也以其卓越的見識深深影響了後世,受到古今中外軍事家的廣泛推崇。例如:孫武主張“慎戰”。在《孫子兵法》中開宗明義便指出:“戰爭是國家的大事,關係到人民的生死,社稷的存亡,是不可不慎重研究悉心考慮的”。孫武又警告國君不可因憤怒而興兵,將帥也不可因惱火而交戰,一定要瞻前顧後,以國家利益為尺度作出決策。例如,孫武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這個著名論斷,認為一定要對自己的實力和對方的情況瞭如指掌,隨時隨地掌握對方的動態變化,採取相應的應變措施,才能取得戰爭的勝利。例如,孫武又提出了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主張,認為不管敵我總體力量對比的強弱如何,一定要創造機會,造成我在局部兵力上的優勢,以十攻一,以眾擊寡,全殲敵方。……這些光輝的軍事思想和軍事論斷都倍受軍事家們的推崇,孫武被古今中外的軍事家一致尊崇為“兵家之祖”。戰國時代的吳起、孫臏、尉繚等眾多的軍事家推崇孫武的軍事藝術首屈一指。三國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曹操盛讚《孫子兵法》,他親自整理前人對《孫子兵法》的研究,作成簡明的“略解”,為後人學習運用《孫子兵法》提供方便。寧代,《孫子兵法》作為《武經七書》的第一部,成為科舉中武科考試的理論科目,《孫子兵法》從此在社會上得到廣泛的流傳。同時,《孫子兵法》也向越南、朝鮮、日本、以色列乃至英、德、俄等國流傳。
近現代的戰爭使用許多新式武器,與古代戰爭的條件大不相同,但《孫子兵法》所論述的戰爭的基本原理和原則都沒有因戰爭條件的改變而改變,所以仍然受到軍事家們的普遍推崇。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毛澤東曾高度評價說:“孫子的規律,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仍是科學的真理。”在1990年的海灣戰爭中,美國將軍斯瓦茨科夫使用最古老的《孫子兵法》中“重將治兵”的原則及名種謀略思想來驅動裝備著最現代化的戰爭武器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斯瓦茨科夫也由此被譽為“將星奇才”。英國著名戰略家利德爾.哈特在《孫子兵法》英譯本序言中說:“2500多年前中國這位古代兵法家的思想、對於研究核時代的戰爭是很有幫助的。”
古今中外的軍事家們都使用其中論述的軍事理論來指導戰爭不僅運用於軍事領域,還被推廣運用於社會的各個領域,尤其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孫武的軍事理論與企業管理雖然活動的領域不同,但它們確實有許多相似之處,市埸,競爭即戰爭。日本企業家大橋武夫所著《兵法經營全書》指出:“採用中國的兵法思想指導企業經營管埋,比美國的企業管理方式更合理、更有效。”美國著名經濟學家霍吉茲在《企業管理》一書中指出:《孫子兵法》一書中“揭示的許多原理原則,迄今猶屬顛撲不破,仍有其運用價值”。古老的兵法在現代社會中閃耀著迷人的光彩。孫武雖非出生吳地,但一生活動是在吳地。[2]
口語/孫子
指兒子的兒子,或京罵的一種(注:發音要有力,重音放在後面sun zei!)
《孫子兵法》——後人評價/孫子
韓非:“境內皆言兵,藏孫吳之書者家有之,而兵愈弱,言戰者多,披甲者少也。”
白圭:“吾治生產,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與權變,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能以取予,強不能有所守,雖欲學吾術,終不告之矣。”
司馬遷:“世俗所稱師旅,皆道孫子十三篇,吳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論,論其行事所施設者。”[9] “非兵不強,非德不昌,黃帝、湯、武以興,桀、紂、二世以崩,可不慎歟!《司馬法》所從來尚矣,太公、孫、吳、王子能紹而明之,切近世,極人變。”
班固:“春秋之後,滅弱吞小,並為戰國……雄傑之士因勢輔時,作為權詐以相傾覆,吳有孫武,齊有孫臏,魏有吳起,秦有商鞅,皆禽敵立勝,垂著篇籍。當此之時,合縱連衡,轉相攻伐,代為雌雄。齊愍以技擊強,魏惠以武卒奮,秦昭以銳士勝。世方爭於功利,而馳說者以孫、吳為宗。時唯孫卿明於王道,而非之。”
王充:“孫武、闔廬,世之善用兵者也。知或學其法者,戰必勝;不曉什伯之陳,不知擊刺之術者,強使之軍,軍覆師敗,無其法也。”
曹操:“聖人之用兵,戢而時動,不得已而用之。吾觀兵書戰策多矣,孫武所著深矣!孫子者齊人也,名武,為吳王闔閭作兵法一十三篇,試之婦人,卒以為將,西破強楚,入郢,北威齊晉。後百歲餘有孫臏,是武之後也。審計重舉,明畫深圖,不可相誣。而但世人未之深亮訓說,況文煩富,行於世者失其旨要,故撰為《略解》焉。”
諸葛亮:“孫武所以能製勝於天下者,用法明也。”
劉勰:“孫武兵經,辭如珠玉,豈以習武而不曉文也。”
李世民:“朕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孫武十三篇,無出虛實。夫用兵識虛實之勢,則無不勝焉。”“吾謂不戰而屈人之兵者,上也。百戰百勝者,中也。深溝高壘以自守者,下也。以是較量,孫武著書,三等皆具焉。”
李靖:“愛設於先,威設於後,不可反是也。若威加於前,愛救於後,無益於事矣。《尚書》所以慎戒其終,非所以作謀於始也。故孫子之法,萬代不刊。”
司馬貞:“孫子兵法,一十三篇。美人既斬,良將得焉。”
杜佑:“語有之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誠謂得兵術之要也。以為孫武所著十三篇,旨極斯道。故知往昔行師制勝,誠當皆精其理。今輒捃摭與孫武書之義相協並頗相類者纂之,庶披卷足見成敗在斯矣。”
杜牧:“自古以兵著書列於後世、可以教於後生者,凡十數家,且百萬言。其孫子所著十三篇,自武死後凡千歲,將兵者有成者、有敗者,勘其事蹟,皆與武所著書一一相抵當,猶印圈模刻,一不差跌。”
歐陽修:“武之書本於兵,兵之術非一,而以不窮為奇,宜其說者之多也。”
蘇洵:“孫武十三篇,兵家舉以為師。然以吾評之,其言兵之雄乎!今其書,論奇權密機,出入神鬼,自古以兵著書者罕所及。……吳起與武一體之人也,皆著書言兵,世稱之孫吳。然而吳起之言兵也,輕法制,草略無所統紀,不若武之書辭約而意盡,天下之兵說皆歸其中。”
蘇軾:“古之言兵者,無出於孫子矣。利害之相權,奇正之相生,戰守攻圍之法,蓋以百數,雖欲加之而不知所以加之矣。”
何去非:“言兵無若孫武,用兵無若韓信、曹公。武雖以兵為書,而不甚見於其所自用;韓信不自為書,曹公雖為而不見於後世,然而傳稱二人者之學皆出於武,是以能神於用而不窮。竊嘗究之,武之十三篇天下之學兵者所通誦也,使其皆知所以用之,則天下孰不為韓曹也?韓曹未有繼於後世,則凡得武之書伏而讀之者,未必皆能辦於戰也。武之書、韓曹之術皆在焉,使武之書不傳,則二人者之為兵,固不戾乎武之所欲言者;至其所以因事設奇,因而不窮者,雖武之言有所未能盡也。驅市人白徒而置之死地,惟若韓信者然後能斬陳餘;遏其歸師與之死地,惟若曹公者然後能克張繡。此武之所以寓其妙,固有待乎韓曹之儔也。”
陳直中:“自六經之道散而諸子作,蓋各有所長,而知兵者未有過孫子者。”
戴溪:“孫武之書十三篇,眾家之說備矣。奇正、虛實、強弱、眾寡、飢飽、勞逸、彼己、主客之情狀,與夫山澤、水陸之陣,戰守攻圍之法,無不盡也。微妙深密,千變萬化而不可窮。用兵,從之者勝,違之者敗,雖有智巧,必取則焉。可謂善之善者矣。然武操術,有餘於權謀而不足於仁義;能克敵制勝為進取之圖,而不能利國便民為長久之計;可以為春秋諸侯之將,而不可以為三代王者之佐也。”
鄭友賢:“求之而益深者,天下之備法也。叩之而不窮者,天下之能言也。為法立言,至於益深不窮,而後可以垂教於當時,而傳諸後世矣。儒家者流,惟苦《易》之為書,其道深遠而不可窮。學兵之士,嘗患武之為說,微妙而不可究,則亦儒者之《易》乎!蓋《易》之為言也,兼三才、備萬物,以陰陽不測為神,是以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武之為法也,包四種、籠百家,以奇正相生為變,是以謀者見之謂之謀,巧者見之謂之巧,三軍由之而莫能知之。迨夫九師百氏之說興,而益見大《易》之義,如日月星辰之神,徒推步期輝光之跡,而不能考其所以為神之深。十家之注出,而愈見十三篇之法,如五聲五色之變,惟詳其耳目之所聞見,而不能悉其所以為變之妙。”
朱元璋:“以朕觀之,武之書雜出於古之權書,特未純耳。其曰'不仁之至'、'非勝之主',此說極是。若虛實變詐之說,則淺矣。苟君如湯武,用兵行師,不待虛實變詐而自無不勝。然虛實變詐之所以取勝者,特一時詭遇之術,非王者之師也,而其術終亦窮耳。蓋用仁者無敵,恃術者必亡,觀武之言與其術亦有相悖。蓋武之書必有所授,而武之術則不能盡如其書也。”
戚繼光:“愚嘗讀孫武書,歎曰:兵法其武庫乎!用兵其取諸庫之器乎!兵法其藥肆乎!用兵其取諸肆之材乎!及讀諸將傳又悟曰:此固善握器而妙用材者乎?學者欲求下手著實工夫之門,莫逾於此。數年間余承乏浙東,乃知孫武之法,綱領精微莫加矣。第於下手詳細節目,無一及焉,猶禪者上乘之教也。”
鄭端:“古今談兵之雄者,首推孫子。蓋孫子能推黃帝太公之意,而武侯衛公又皆推孫子之意,故言兵者以孫子為宗,第孫子之微旨不傳。”
大事年表/孫子
一歲:據《史記》和《新唐書》所記,孫武子系陳國公子陳完(又稱田完、田敬仲)後裔,生於樂安(今山東廣饒縣)[14] 。至公元前544年,孫武一周歲。
二歲:公元前543年,周景王二年,齊景公五年,孫武子在齊。子產執鄭政,鄭國大治。
三歲:公元前542年,周景王三年,齊景公六年,孫武子在齊。
四歲:公元前541年,周景王四年,齊景公七年,孫武子在齊。晉趙武死,韓宣子執晉政。
五歲:公元前540年,周景王五年,齊景公八年,孫武子在齊。春,晉侯使韓宣子聘魯,觀書於太史氏,見《易象》與《春秋》,說:“周禮盡在魯矣,吾乃知周公之德與週之所以王也。”
六歲:公元前539年,周景王六年,齊景公九年,孫武子在齊。>齊之田氏放貸,大斗出,小鬥進,“民歸之如流水”。
七歲:公元前538年,周景王七年,齊景公十年,孫武子在齊。楚會蔡,陳,鄭,許,徐,滕,頓,胡,沈,小邾之君及宋世子佐,淮夷於申(今河南省南陽北)。楚靈王與陳,蔡等攻吳,破朱方(今江蘇省江東),執殺齊慶封。
八歲:公元前537年,周景王八年,齊景公十一年,孫武子在齊。魯廢中軍,四分公室。楚聯越攻吳,敗於鵲岸(今安徽銅陵一帶)。
九歲:公元前536年,周景王九年,齊景公十二年,孫武子在齊。楚攻徐,吳人救之,楚令尹子盪攻吳,敗於房鐘(今安徽省蒙城西南)。
十歲:公元前535年,周景王十年,齊景公十三年,孫武子在齊。楚靈王六年,章華之宮落成,召魯君往賀,魯昭公不得已赴楚。衛襄公死,子靈公元立。
十一歲:公元前534年,周景王十一年,齊景公十四年,孫武子在齊。楚滅陳。
十二歲:公元前533年,周景王十二年,齊景公十五年,孫武子在齊。
十三歲:公元前532年,周景王十三年,齊景公十六年,孫武子在齊。田,鮑二氏攻欒,欒施,高疆奔魯。田桓子無宇對貧困孤寡者都發給糧食,其勢益大。
十四歲:公元前531年,周景王十四年,齊景公十七年,孫武子在齊。楚靈王十三年,誘殺蔡靈侯,滅蔡,以公子棄疾為蔡公。吳王馀祭死,弟馀瞇立。
十五歲:公元前530年,周景王十五年,齊景公十八年,孫武子在齊。楚靈王十一年,派兵圍徐以威脅吳。
十六歲:公元前529年,周景王十六年,齊景公十九年,孫武子在齊。楚公子棄疾(蔡公),公子比(子乾),公子黑肱(子皙,三人均靈王之弟)率陳,蔡,不羹,許,葉之師入楚,靈王西歸自殺,立子比為王。棄疾以靈王將至恐嚇子比,子皙,二人自殺,棄疾即位,名熊居,是為楚平王。吳馀瞇二年,來州來(今安徽省鳳臺)。
十七歲:公元前528年,周景王十七年,齊景公二十年,孫武子在齊。楚平王初立,恐國人及諸侯叛之,乃施惠於民,結好鄰國,息兵五年。
十八歲:公元前527年,周景王十八年,齊景公二十一年,孫武子在齊。吳王馀瞇死,子僚立。
十九歲:公元前526年,周景王十九年,齊景公二十二年,孫武子蒙山求學。齊攻徐,至蒲遂(今江蘇省睢寧西南)。
二十歲:公元前525年,周景王二十年,齊景公二十三年,孫武子蒙山求學。吳王僚攻楚,戰於長岸(今長江裕溪口一帶),大敗,失王船“餘皇”,公子姬光(諸樊子)夜襲楚軍,奪回“餘皇”。
二十一歲:公元前524年,周景王二十一年,齊景公二十四年,孫武子漫遊天下,考察歷史古戰場。
二十二歲:公元前523年,周景王二十二年,齊景公二十五年,孫武子漫遊天下,考察歷史古戰場。少師費無極(忌)欲平王疏遠太子建,請在城父(今河南省平頂山市北)築城,使太子居之,以通北方。楚在州來築城以拒吳。田書因伐莒功大,景公賜姓孫,食採於樂安。
二十三歲:公元前522年,周景王二十三年,齊景公二十六年,孫武子在齊,博覽群書,研究歷代戰爭兵法理論,作著《兵法》的準備工作。費無極譖太子建將以方城之外為叛,楚平王召見,建奔宋,繼又奔鄭,為鄭人所殺。楚殺伍子胥父兄及全家三百餘口,伍子胥奔吳。
二十四歲:公元前521年,周景王二十四年,齊景公二十七年,孫武子是年與田淑賢成婚。
二十五歲:公元前520年,周景王二十五年,齊景公二十八年,孫武子在齊。周景王死。國人立長子猛。子朝猛爭位。晉出兵助猛。猛旋死,諡悼王。立其弟匄,是為周敬王。
二十六歲:公元前519年,周敬王元年,齊景公二十九年,孫武子在齊。吳王僚八年,攻州來。楚與頓,胡,沈,蔡,陳,許之兵往救,戰於雞父(今河南省固始東南,一說在安徽壽縣西南),楚軍大敗。
二十七歲:公元前518年,周敬王二年,齊景公三十年,孫武子在齊。楚平王十一年,以舟師與越人窺吳境,楚平王至圖陽(今安徽省巢縣南境)而還。吳躡楚之後,滅鍾離(今安徽省鳳陽東北)。
二十八歲:公元前517年,周敬王三年,齊景公三十一年,孫武子在齊。魯昭公率師攻伐季孫氏,“三桓”聯兵反抗昭公,昭公兵敗奔齊。孔子因魯亂帶弟子適齊,為高昭子家臣。
二十九歲:公元前516年,周敬王四年,齊景公三十二年,孫武子在齊。楚平王死,子珍立,是為楚昭王。
三十歲:公元前515年,周敬王五年,齊景公三十三年,高昭子聯合欒,鮑,田三家反晏嬰,孫武子參與其中,恐遭敗後株連,孫武子奔吳,隱於穹窿中,著成《孫子兵法》十三篇。吳王僚十二年,攻楚圍潛(今安徽省霍山東北)。楚左尹伯卻宛等絕其後,吳軍被困不能退。公子光利用時機,設宴請吳王僚赴會,遣專諸刺王僚。姬光繼位,是為吳王闔廬(閭)。楚伯卻宛等乘吳亂大敗吳師,凱旋而還。費無極,鄢將師妒火中燒,設計殺伯卻宛全家,伯卻宛子伯喜奔吳。國人怨令尹囊瓦,囊瓦殺死費無極,鄢將師。
三十一歲:公元前514年,周敬王六年,吳王闔閭元年。闔閭舉伍子胥為行人,伯喜為大夫。伍子胥奉闔廬之命,請孫武出山練兵斬姬。闔廬拜孫武子為元帥兼軍師,執掌吳之國政。
三十二歲:公元前513年,周敬王七年,吳王闔閭二年。孫子子在吳(今無錫,並著孫子兵法)。
三十三歲:公元前512年,周敬王八年,吳王闔閭三年。吳取分兵擾楚之策,討吳叛臣,斷楚翅翼,滅徐與鍾吾。
三十四歲:公元前511年,周敬王九年,吳王闔閭四年。吳取三師以敝楚,多方以誤楚之策,攻楚之夷,潛,六,楚軍往救,吳軍攻弦,楚軍往救,吳軍又退。楚人探知吳軍確已返國,乃自回軍。楚軍一退,而吳之又一軍復出,進攻養邑,楚人救援不及,吳遂攻克養邑,殺公子掩餘與燭庸。
三十五歲:公元前510年,周敬王十年,吳王闔閭五年。楚聯越伐吳,為吳軍所敗。闔閭使伍子胥增築都城。
三十六歲:公元前509年,周敬王十一年,吳王闔閭六年。孫子在吳。
三十七歲:公元前508年,周敬王十二年,吳王闔閭七年。吳為繼續施行多方誤敵之策,誘桐叛楚,投餌釣魚,囊瓦上鉤,率師攻吳,被吳軍擊敗於豫章,吳遂取巢,獲公子繁以歸。自此役之後,楚國豫章山以東諸邑及附庸,屬國全為吳所有。
三十八歲:公元前507年,周敬王十三年,吳王闔閭八年。孫子在吳。楚囊瓦向蔡昭侯索裘及佩玉,又向唐成公索馬,兩君不肯,囊瓦無理扣留唐蔡二君。
三十九歲: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吳王闔閭九年。晉以周王室名義會十八國諸侯於召陵,謀攻楚。晉荀寅向蔡昭侯求賂,不得,伐楚夭折。囊瓦圍蔡,吳往救,開始了吳破楚入郢之戰。吳軍至淮納棄舟,越大別山,進攻楚囊瓦軍於柏舉(今湖北省麻城東),勝機攻入郢都。囊瓦奔鄭;昭王逃入雲夢澤中,被“盜”襲擊,又奔隨。楚申包胥求救於秦,哭秦庭七日,秦哀公乃許出兵。
四十歲: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吳王闔閭十年。秦救楚,敗吳兵,闔閭弟夫概回吳自立,闔閭先回吳,奪回王位。吳軍相繼班師回國。楚昭王回郢。
四十一歲:公元前504年,周敬王十六年,吳王闔閭十一年。吳攻楚,敗其舟師,又敗其陸師於繁陽(今河南省新蔡北)。
五十歲:公元前495年,夫差元年。孫武主張速決,反對兩面作戰。夫差不聽其言。
五十四歲-五十八歲:公元前491年和487年,夫差兩次興師伐齊,伍子胥再次進諫,應先去掉越國這一心頭之患,不宜攻打齊國。夫差不聽,聽信伯嚭的讒言。
六十一歲,公元前484年。伍子胥自刎而死。吳王乃將伍子胥屍體裝在皮口袋內,拋在江中。孫武隱退。
七十三歲:公元前472年是年吳亡。
七十五歲:公元前470年終於吳國姑蘇(江蘇吳縣)
姓氏變遷/孫子
武王(姬發)婿,名媯滿,舜後裔,受封陳,諡號為胡,故世人稱為陳胡公,其子孫,即姓陳.
公元前707年,弟殺兄,恆換厲,七年後,恆公兒,殺厲公,侄殺叔,為莊公,位七年,其弟繼,號宣公,立長子,為太子。公元前672年,宣寵妃,又生子,為討好,殺太子,立妃子,為太子。公子完,厲長子,恐禍至,逃離陳。完至齊,任工正,管百工。講仁義,且得體,幫助齊,工與器,蓋天下,齊恆公,賜田莊,為隱姓,表感激,姓改田,當是時,陳與田,音相近。原陳完,換田完,娶齊女,家始興。田完死,號敬仲。敬仲子,穉孟夷,得貴子,湣孟莊。湣孟莊,生貴子,名須無,事齊莊。須生子,名無宇,亦事莊,承遺風,力無比,勇武稱,受器重,封大夫,食莒邑。田無宇,生三子。一曰開,二曰乞,三曰書。開布衣,活動在,柏寢台。曾登台,為景公,鼓琴樂,留美名。二子乞,為大夫,事景公,後事悼,封為相,小鬥取,大斗施,暗行德,收民心,受愛戴,歸如流,田家族,日益盛。三子書,官大夫,因景公,賜姓孫。武祖父,名孫書,孫書子,名孫憑,乃武父,字起宗。景公朝,封為卿。田三代,朝為官,位顯赫,權傾時。
個人名言/孫子
1、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飢。
2、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3、故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
4、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
5、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6、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力屈中原、內虛於家,...
7、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已,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必可勝。
8、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9、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10、凡治眾如治寡,分數是也;鬥眾如斗寡,形名是也;三軍之眾,可使必受敵而無敗,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碬投卵者,虛實是也。
11、勝可知,而不可為。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有餘,攻則不足。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
12、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製權也。
13、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14、兵者,詭道也。
15、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
16、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17、暑往則寒來,春還則秋至。今四境無憂,王恃其強盛,驕樂必生。
吾非欲自全,並欲全子。
後世地位/孫子
公元1123年(宣和五年),北宋朝廷追尊孫武為“滬瀆侯”。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孫武。
孫武和他的軍事思想享譽古今、蜚聲中外,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後人尊稱他為孫子、孫武子、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在世界軍事史上亦有著極高的地位。
孫武祠/孫子
孫武祠:廣饒縣委、縣政府重視孫子故里的文化建設。1991年,聘請清華大學建築設計院規劃設計了一組仿宋式的建築群體,佔地約7000㎡。它以南宋關帝廟大殿為依托,在其前側中軸線和右側共建有3個院落,整個建築古樸典雅,蔚為壯觀。1992年,整個建築群體完工,並定名為廣饒縣孫武祠。1993年4月,廣饒縣孫武祠正式建成並對外開放。全國政協副主席洪學智為孫武祠落成剪彩。孫武祠大門懸掛著原中央軍委副主席遲浩田題寫的匾額。
孫武祠前院正中是一尊孫武漢白玉石雕像,該像是由青島工藝美術學院譚國信教授創意製作的,像高3.2米,孫武手持兵書,腰挎寶劍,睿目遠眺,儼然一位運籌帷幄的將軍正在指揮千軍萬馬鏖戰沙場。
第一展室是孫武故里考證資料展覽。本展室主要向世人展示了孫武故里在廣饒的考證資料、史料及其對後世的影響。關於孫武的生平,《史記》、《新唐書》、《古今姓氏書辯證》等史料均有記載。史料對孫武的最早記載見於漢代司馬遷的《史記》,雲:“孫子,武者,齊人也……”其後,晉代的《孫夫人碑》、唐代的《貞觀氏族志》和撰刻的多通《墓誌銘》、宋代歐陽修的《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鄧名世的《古今姓氏書辨證》都對孫武身世和里籍作了比較系統地考證和記述,對後世影響頗大,在孫武里籍探考史上有著特別重要的地位。在清代孫星衍的《魏吏部尚書孫邕傳》、《孫子兵法序》中也有同樣的記載。民國7年《樂安縣志》和民國24年《續修廣饒縣志》也有“孫武是邑人”的記載。
第二展室是《孫武書畫展》。本展室薈萃了國內眾多專家、學者、書畫大家和各級黨政領導的書畫作品80餘幅,他們以不同的形式,多角度、多側面展示了對孫武及其故里的關注。
孫武祠的二門兩側是《孫子兵法》巨幅瓷刻。本瓷刻長42.7米,高0.9米,分作141塊板面,嵌貼423塊瓷板,正文隸書陰刻,裝幀古樸典雅,通體凝重壯觀,實乃絕世瑰寶。它由淄博市淄川區羅村鎮瓦村農民刻瓷藝術家常宗林父子三人,歷時2載,於1993年刻製而成,後贈廣饒縣孫武祠珍藏並展出。本瓷刻因其卷幅巨大,氣勢恢宏,技藝精湛,舉世獨尊,1995年被評為“世界基尼斯之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宋大殿坐落在孫武祠後院。該殿始建於南宋建炎二年(1128),坐北面南,全木結構。高10.38米,東西闊12.63米、進深10.70米、月台高0.73米。是山東省現存最早的宋代木構殿堂之一。1977年被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2年孫武祠建成。孫武祠建成之後,廣饒縣委、縣政府十分注重以孫子兵學為內容的旅遊開發,先後投資2000餘萬元拆遷了廣饒縣教師進修學校和廣饒縣教育局,對孫武祠進行擴建。
2003年又投資2000萬元建設了縣博物館新館。坐落在孫武祠西側的博物館、孫武文化園和孫武文化廣場已投入使用。將整個面積擴大到98890平方米,合148.34畝,是全省乃至全國最大的“縣級文博單位”建築景點之一。2003年,孫武祠共接待國內外觀眾35000餘人次,門票收入達3萬餘元。其中有來自澳大利亞、美國、日本、韓國、德國、馬來西亞、印尼、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遊客20餘批,約500餘人,對弘揚孫子優秀歷史文化暨宣傳廣饒縣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同時,東營市(廣饒縣)歷史博物館還緊緊把握時代脈搏,堅持社會效益第一的原則,積極組織東營市各縣區中小學生參觀學習,讓他們從小接受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教育。2003年,廣饒縣實驗一小、實驗中學、大王鎮中心初中、碼頭鄉中心初中和央上初中,以及東營市、勝利油田和其它縣區的部分學校組織學生前來參觀,參觀人數達到1.8萬人次,較好地發揮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
2003年縣委、縣政府又決定在城東新區之古淄水畔,建孫武湖和中華兵聖文化博覽園,充分利用其地理環境秀麗之優勢,進一步拓展新的旅遊景區,以展現廣饒縣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強勁的經濟發展實力,招商引資,為人民造福,為子孫後代造福。其土方工程已完成。
人物爭議/孫子
故里
孫武的故里問題,前人已有成說,即《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的“孫子武者,齊人也”。史學界至今仍有爭議,廣饒說、惠民說、博興說、臨淄說並存。今人在探究孫子故里的過程中,對孫子故里的定位出現了“祖居地”與“出生地”的分歧。持“樂安說”者以“祖居地”為故里,依據孫武的祖父孫書“食採於樂安”,而認定樂安就是孫武的故里。持“非樂安說”者以“出生地”為故里,認為“出生並長期生活的地方即為故里”。從而依據《史記》《左傳》等典籍提供的史料,得出孫武出生在前,孫書“食採於樂安”在後的結論,論證孫武的故里不可能在樂安。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如此以各自的故里標准在兩條道上跑車。 廣饒說 孫武,齊國樂安即今廣饒縣人,歷史上只此一種說法。從宋代歐陽修《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證》,到清代孫星衍《孫子兵法序》、《魏吏部尚書孫邕傳》、《陽湖孫氏譜記序》等史書記載甚明。新發現的唐代《貞觀氏族志》以及孫處約、孫起、孫壬林等墓誌碑銘,進一步證實了史書所載先秦齊國樂安縣邑與世居東漢青州樂安郡(孫氏郡姓出處)“與齊同姓”的孫武后裔為同一地面上的孫氏望族。經歷史學家考證,這一望族所居住的同一地面正是今廣饒縣。民國七年(1918年)所撰修的青州《樂安縣志》和二十五年(1936年)《續修廣饒縣志》上亦均載孫武為邑人。在新編的《山東歷史》、《辭海》等資料文獻中都有所體現,從廣饒挖掘出的一系列古墓石碑上的記載也可以確定“孫子故里”廣饒說的正確性。越來越多的史學界、軍事界學者認同“廣饒說”。2012年3月,八省市樂安孫氏後裔齊聚廣饒尋祖考察。2012年5月,廣饒縣作為孫子故里被邀請參加《中華樂安孫氏總譜》專家論證會[20] ,《中華樂安孫氏總譜》認定樂安孫氏故里在今廣饒縣。2013年孫武后裔孫中山先生的孫女孫穗芳女士到廣饒孫武祠祭拜先祖孫武,並贈送給廣饒縣孫中山銅像一座。 惠民說 1987年,為編纂《惠民縣志·人物誌》,縣政府有關部門開展了孫子故里的考證工作,為此,成立了專門孫子研究籌備小組,研究人員收集查閱了大量關於孫子的資料,分赴大江南北,向歷史學者請教,獲得了直接考證線索。經過軍事科學院戰略部、北京大學專家查閱有關正史,認定孫子故里在惠民縣這一傳統成說是確鑿無疑的。1989年5月22日至25日由惠民縣人民政府、軍事科學院戰略部、總後勤部編審辦共同於孫子故里惠民縣召開的首屆“孫子兵法國際學術討論會”,兼紀念《孫子兵法》問世2500年,標誌著“孫子故里惠民說”得到國家領導人和諸多著名專家學者廣泛的認同,此後歷屆舉辦的《孫子兵法》國際學術研討會,惠民縣都以孫子故里的身份受邀與會。 此說存在的疑點是,廣饒縣建國後至1983年之前曾經有一段時間屬於“惠民專區”管轄。受其管轄前均只有“廣饒說”。受管轄期間“惠民說”可以成立,但是“惠民說”是指的包括廣饒在內的“惠民專區”,而非今天的“惠民縣”。1983年10月份廣饒縣劃歸東營市後,惠民縣於1987年開始了與廣饒縣“孫子故里”的爭奪戰。 樂安說 所依據的史料最重要的有兩則:一是唐朝元和年間林寶編纂的《元和姓纂》孫姓條下的“樂安,孫武之後,漢有賓、碩,魏有清河太守孫煥,晉有孫顗,避地於魏,故屬樂安,因家焉”的記述。二是《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齊田完字敬仲,四世孫桓子無宇,無宇二子:桓、書。書字子佔,齊大夫,伐莒有功,景公賜姓孫氏,食採於樂安。生憑,字起宗,齊卿。憑生武,字長卿,以田、鮑四族謀為亂,奔吳,為將軍。”前則被認為是關於孫武故里的最早記載,後則被認為是證明孫武故里在樂安的“鐵證”,此後許多關於孫武的介紹多以此說稱其為“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人”,此說印證了“廣饒說”的正確性。 臨淄說 據《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和《山東通志》知,孫武的祖父陳文子家居臨淄魚裡。若按現代意義上的故里概念而論,臨淄魚裡即是孫武故里。
死因
關於孫武的結局,有的史書說他是被殺戮而死的。《漢書·刑法志》稱:"孫、吳、商、白之徒,皆身誅戮於前,而功滅亡於後。"顏師古注"誅戮"的人名云:"孫武、孫臏、吳起、商鞅、白起也。"唐李筌《太白陰經·善師篇》亦承襲其說,謂"孫、吳、韓、白之徒,皆身被刑戮,子孫不傳於嗣"。此說把孫武與吳起、商鞅、韓非、白起並列在一起,可知他晚年的景況必然不妙。在伍員被殺以後,孫武可能受到牽連。他或者因與伍員同樣諍諫,激怒了夫差而遭不幸,或者就因為他是伍員的知友,夫差誅殺伍員後遷怒於他。不過,孫武被"誅戮"之說始見於《漢書·刑法志》。《史記》本傳既沒有記載,《漢書》也未言其原委和出處,故這個說法還可存疑。
故里考疑/孫子
孫武,齊國樂安即今廣饒縣人,歷史上只此一種說法。從宋代歐陽修《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證》。
為了徹底弄清楚孫武的里籍問題,為後世負責,1990年冬,廣饒縣成立了孫武故里考證領導小組,抽調有關史志人員參加,並邀請複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周維衍、曲阜師範大學歷史教授駱承烈和淄博市的文博專家等10多名史地專家、教授,共同進行孫武故里考證並實地勘察了古樂安的地理位置。
通過考證和新發現的史料,專家、學者一致認為先秦齊國樂安地面主體在今廣饒縣;古濟水、時水故道主流區域在廣饒縣並由此入海;樂安故城在廣饒縣城北近30里之草橋村;與齊國樂安邑為同一地面的東漢至隋代的青州樂安郡(孫氏郡姓出處)治所亦在廣饒縣。故孫武故里樂安在廣饒縣信而有據。
1991年1月27日至30日,廣饒縣組織召開“孫武故里研討會”,揭開了孫武故里齊樂安主體地面在廣饒縣的千古之謎。4月21日至24日,廣饒縣召開“先秦齊國樂安地面考察論證會”,論定:“先秦齊國樂安地面主體在今廣饒縣境”,並初步認定齊樂安故城即今“草橋遺址”,從而進一步推動了孫武故里的考證工作。5月11日至16日,廣饒縣召開“齊樂安故城遺址考古鑽探調查論證會”,再次論定:草橋遺址即為春秋齊國樂安故城遺址。齊樂安故城的確認,使孫武故里的考證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1992年6月6日至9日,廣饒縣召開“孫子學術討論會”,來自全國13個省市的楊向奎、張政烺、任繼愈、周維衍、唐嘉弘、駱承烈等150餘位專家學者從歷史學、歷史地理學、文獻學、考古學和方志學等諸多領域分析論證,在對“孫武故里齊樂安即今廣饒縣”取得共識的同時,一致否定了孫武故里在其它地方的種種無據之說。
1992年3月31日至4月3日,廣饒縣與山東古國史學會聯合召開“海峽兩岸孫子與齊文化討論會”,來自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河南、山東、台灣、香港等省市和地區的專家學者130多人參加會議。著名史學家王玉哲、黃盛璋、周維衍、田昌五、趙海成、安作璋、劉敦願、駱承烈、洪家義等都在大會上作學術性發言。中共山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董鳳基發來賀電,向大會表示祝賀。中國先秦史學會、山東社會科學院、南京大學、曲阜師範大學及全國著名史學家楊向奎、張政烺、任繼愈、李學勤、胡厚宣、張岱年、台灣著名學者陳鼓應等也發來賀電或賀信。大會共收到學術論文40餘篇,書稿3部。同時收到聶榮臻元帥、楊得志、楊成武、王任重、洪學智、遲浩田、李德生等老將軍為孫武故里廣饒縣和中國孫子與齊文化研究會的題詞10多幅,取得了十分豐碩的研究成果,同時也為“孫武故里在今廣饒縣”的考證工作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

2016-10-29_102905  

孫武(前545年 -前470年 ),孫氏,名武,字長卿。出自姬姓或媯姓,[註 2]中國古代著名軍事家,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兵聖。今日在山東、江蘇蘇州等地尚有祀奉孫武的廟宇兵聖廟。
Wikisource-logo.svg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史記/卷065
孫武是春秋末年齊國人,[註 3]出身於衛國世族孫氏,祖先是姬姓衛國惠孫。[1]
孫武年輕時閱讀古代軍事典籍《軍政》,了解黃帝戰勝四帝的作戰經驗以及古代名相伊尹、姜尚、管仲的用兵策略。約公元前517年,孫武因不堪齊國內鬥頻仍,於是離開故鄉千乘,南下吳國。
著書立說
1972年山東省臨沂市銀雀山出土的《孫子兵法》竹簡,現藏於山東博物館
孫武到達吳國後,便隱居於吳國都城姑蘇(今江蘇蘇州)城郊的穹窿山,以務農為樂,並在此時著成了《孫子兵法》。
嶄露頭角
公元前515年,孫武意識到闔閭是有為之主,向伍子胥獻計請闔閭刺殺吳王僚,進而讓闔閭即位吳王,公元前512年,伍子胥請退位之吳王伯父推薦人才,其薦孫武,並獻上其所著《孫子兵法》十三篇。吳王闔閭閱後大為賞識,親自訪山拜請孫武出山,但卻因為奸臣伯嚭道:孫武只是一介草民,故,吳王對其能力半信半疑,因此便要孫武即場展現其練兵之法以服眾,以確孫武之才能。
吳宮教戰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記載,吳王故意考驗孫武,挑選了180名宮女接受孫武訓練,並由兩名愛妃負責卒長之職。剛開始,縱使孫武三令五申重復表明會執行軍法,眾宮女皆不理孫武的號令,吳王的兩名愛妃更哈哈大笑,於是孫武便將作為卒長的兩名吳王愛妃斬首,即使吳王阻止亦不理會。於是眾宮女即時變得嚴肅起來,對軍令絕對依從。吳王看到了孫武斬殺自己的愛妃非常生氣,當下欲斬孫武,但因伍子胥道白:他是在樹立軍威,並認為犧牲兩名愛妃換取一位奇才是絕對值得的,所以吳王拜了孫武為最高統帥。
大破楚軍
公元前512年,孫武剛任將軍便幫助吳王消滅楚國的兩個保護國鐘吾國及徐國,吳王想乘勝進攻楚國,但孫武制止,認為吳軍已疲憊,不宜再戰,於是吳王引兵回國,由此可看出孫武的冷靜思考。不久,伍子胥提出「疲楚誤楚」之略,輪番騷擾楚國達六年,使楚軍認為吳國只敢騷擾,不敢進攻,放鬆了警惕。
公元前506年,楚國進犯吳國的保護國蔡國,蔡國求救於吳,唐國也憤怒於楚國的蠻橫,幫助吳國進攻楚國。吳王傾國之力,闔閭親率其弟夫概、伍子胥、孫武和伯嚭等統率3萬吳軍奇襲楚國。孫武認為兵貴神速,所以率領3500精兵採取迂迴戰略,避實擊虛,在蔡、唐兩國協助下,奪下了楚國北部三個險隘,進抵漢水東岸。
此時楚昭王大驚,派出囊瓦、沈尹戍等人率兵抵抗吳軍。沈尹戍建議主將囊瓦率主力拖延吳軍,自己率兵往方城迂迴至吳軍側後,截其退路,封鎖三個險隘,再前後夾擊吳軍,消滅他們,本來這條計策可以成功打敗吳軍,拯救危急的楚國,但囊瓦受到部下挑撥慫恿,貪功下在沈尹戍往方城後改變策略,渡過漢水,不等沈尹戍包抄吳軍側後,就發動攻擊。孫武見其渡過漢水攻擊,佯裝後退,退到大別山,楚軍在吳軍後退時連戰數場,皆敗,楚軍士氣不斷下降,疲憊不堪。
孫武見楚軍陷於被動,於柏舉與楚軍決戰,闔閭之弟夫概進諫:「囊瓦不受楚人支持,楚軍必不願死戰到底,不如先以小部隊進攻,使楚軍潰亂,再投入主力攻擊,必定大勝。」但闔閭謹慎,不敢用此計,夫概就私下領五千士兵進攻楚軍,楚軍果然潰亂,闔閭就投入主力攻擊,楚軍潰敗,囊瓦逃奔鄭國。吳軍發動戰略追擊,於柏舉西南的清發水重創楚軍殘部。再追,於雍澨再大破囊瓦軍殘部。吳軍再與由方城回救的沈尹戍部隊交戰,激烈戰鬥後楚軍大敗,沈尹戍傷重而死。其後吳軍於麥城之戰再大敗楚軍,至此吳軍五戰五勝,成功消滅楚國,吳軍於柏舉之戰十日後攻陷郢都。吳軍攻陷郢都後屠城,楚國軍民死傷十萬以上,楚昭王逃奔至隨國。孫武以3萬吳軍大敗20萬楚軍,攻滅了強楚,於是一戰成名,震驚中原諸國。
其後楚大夫申包胥求救於秦,秦哀公派出500乘兵車攻打吳軍,秦楚聯軍擊敗吳軍,吳國本土又發生內亂,吳軍就被逼返回吳國,楚國才免於滅國之難。
助吳稱霸
吳國後來因秦國干預及越國偷襲,被逼自楚國撤軍,但是已使楚國元氣大傷,不能威脅吳國。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不聽孫武勸阻,出兵攻打新即位的越王勾踐,結果被其大敗,傷重而死。孫武及伍子胥幫助闔閭之子夫差治國練兵,並助夫差成功大敗勾踐,報仇雪恨。而其後夫差北上稱霸,於黃池大會諸侯,亦是因為孫武令士兵訓練有素的成果。
晚年境遇
公元前482年,因夫差在稱霸後變得日益專橫,孫武遂回齊國專注編撰兵法。
《越絕書》載:「巫門外大塚,吳王客齊孫武塚也,去縣十裏。善為兵法。」
《吳越春秋·夫差內傳》載:「臣觀吳王,為數戰伐,士卒不息,大臣內引(引退),讒人益眾。」
孫武欲與伍子胥一同退隱,伍子胥並未答應,直到死前一刻才後悔沒同孫武離開。孫武之子孫明被吳王封為富春侯,是為富春孫氏之始祖。
公元前473年吳亡,孫武回姑蘇(即今江蘇蘇州),前470年於此地逝世。

------------------------------------

http://club.ntu.edu.tw/~davidhsu/New-Davidhome/05-david-book/DAVIDBOOK/CHINESE/001david-new-book/SUNZI.pdf

不只是兵書!《孫子兵法》十大經典名句賞析——還可以教你做人!
: 2015-04-09 08:01 AM 
《孫子兵法》既是一部兵書,有「用兵之法,全勝為上」這樣的軍事謀略;也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有「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攻其無備,出其不意」這樣膾炙人口的名言;還是一部指點做人做事的參考書,有「勝可知而不可為」這樣的做事方法。今天小編便擇選其中最經典的十句,我們一起來品讀一二。

1。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出自《孫子兵法·虛實篇》

勢:方式,模式。神:超乎常人的本領。這兩句大意是,用兵作戰沒有固定的模式,就像水沒有固定不變的形態一樣,能根據敵情變化而取勝的,就叫做用兵如神。

孫子認為,戰場上形勢瞬息萬變,不能拘泥於某種作戰的形式,正像水本無固定的形態一樣,放在圓容器中它就是圓的,放在方容器中它就是方的。能夠根據敵人數量的多少,裝備的好壞,士氣的高低,指揮員素質如何,軍需供應怎樣而機動靈活地採取對策,才能奪取勝利。這幾句可用以說明用兵或做其他工作應審時度勢,靈活機動地制訂計劃,不可死搬教條,墨守成規。

2。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

出自《孫子兵法·謀攻篇》

這兩句大意是:知道什麼情況下可以打,什麼情況下不可以打的將領,就能打勝仗。能審時度勢,知己知彼的將領在戰爭中善於採用靈活機動的戰術,打得贏便打,打不贏不打,不受感情支配,不盲目行動,這樣自然能打勝仗。

3。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出自《孫子兵法·軍爭篇》

惰歸:孫子把士氣分為三種: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惰歸是指士氣疲憊衰落之師。

這幾句大意是:善於指揮作戰的將領,要避開敵人的銳氣,等到敵人士氣衰落、疲憊時再去攻擊它。「避其銳氣,擊其惰歸」和「避實就虛」的作戰原則一樣,都是說明在敵我力量相當時,可以作暫時的讓步,以保持我軍的銳氣,使敵人疲勞沮喪,減殺其優勢,待到時機成熟時,再給敵人以致命的打擊。

4。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出自《孫子兵法·計篇》

詭:欺詐。道:學問,理論。示之:做給他看。

這幾句大意是:戰爭是一種用假象來欺騙和迷惑對方的學問。所以,本來自己強大,卻要偽裝成弱小;本來具有戰鬥力,卻要偽裝成不堪一擊;本來已逼近敵人,卻要偽裝成相距甚遠;本來要向遠處,卻偽裝成要向近處。(總之,處處要使敵人產生錯覺)。常言道:「兵不厭詐」。戰陣之間,必須施以偽裝,使敵人產生錯覺,作出錯誤判斷,然後趁機對敵方進行襲擊。定可獲勝。由這幾句派生出來的聲東擊西、指南打北等戰術,都是以假象迷惑敵人,從而達到預期的目的。

5。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

出自《孫子兵法·計篇》

實:敵人力量充實。備:防備。

這幾句大意是:對敵人要以小利誘惑他,使他上鉤;要擾亂敵人,趁機戰而勝之;當敵人實力雄厚時,要防備他可能進攻自己;當敵人力量強大時,就要避其鋒芒,保存實力。這幾句講用兵之道在於計謀,作者認為,「戰陣之間,不厭詐偽」(見《韓非子·難一》),因而可以小利誘之,使敵人迷惑,中計;可以擾亂其軍心,破壞其給養,打亂其部署,最終打敗敵人。若看到敵人實力雄厚,就應考慮到敵人可能會對自己發動進攻,應有所準備。兩軍對陣時,看到敵軍強大,就要有所迴避,不可硬拼、硬沖。此二句所談用兵之道,在現代軍事上也可作為借鑒。

6。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出自《孫子兵法·計篇》

無備:沒有準備。不意:意想不到。

這兩句大意是:趁敵人沒有防備的時候進攻,採取敵人意想不到的出擊行動。對敵人作戰,就應在敵人守備最薄弱的地方和敵人意想不到的時間,在對方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突然襲擊,這樣就能出奇制勝。古今中外有不少這樣的戰例,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成功即為其一。現已廣泛應用於其他領域中的爭奪、競賽,前者說在對方沒有防備的地方或無準備的時候發動進攻;後者說採取出乎對方意料的行動致勝。

7。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出自《孫子兵法·謀攻篇》。

彼:敵軍情況。己:我軍情況。殆:危險,引申為失敗。

這兩句大意是:既了解敵人的長處和短處,又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就能百戰百勝,永遠立於不敗之地。這是一條聞名中外的戰爭原則。它科學地闡述了臨戰時必須了解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以己之長,攻敵之短;有把握便打,沒有把握不打,根據敵情的變化,採取最合適的方式、最恰當的時機去攻擊敵人。因此,自然每戰必勝。同時,這一原則還遠遠超出戰爭範圍,適用於其他一切工作。

8。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出自《孫子兵法·謀攻篇》

這幾句大意是:用兵的原則,有十倍於敵的兵力就包圍敵人,有五倍於敵的兵力就進攻敵人,有一倍於敵的兵力就要設法分散敵人,有與敵相等的兵力要設法擊敗敵人,兵力比敵人少就要退卻,實力不如敵人就要避免決戰。用兵的基本法則是根據敵我強弱的不同而採取不同的方針。在我強敵弱的情況下,應集中優勢兵力,包圍、進攻、消滅敵人;在敵我力量接近時,應設法分散敵人的兵力,果斷地攻擊敵人,將敵人擊潰;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則迴避與敵交手,能走便走,採用機動靈活的戰術。否則,或者會坐失良機,或者會冒險交戰,導致戰爭失敗。作為兵戰的原則,這幾句至今仍有借鑒意義。

9。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

出自《孫子兵法·九地篇》

這兩句大意是:把軍隊置於必死之地,身陷絕境,反而能轉危為安。保存下來,取得勝利。這也是出奇致勝的一種方法。遇到情況危急,已無退路的險要關頭,可把軍隊投道死亡線上,士兵如過河卒子,只能進不能退,為求得自身的生存,必須背水一戰,拚死搏鬥,這樣反而能轉敗為勝。

10。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出自《孫子兵法·謀攻》

這幾句大意是:百戰百勝固然好,但不是好中之好;不經過戰爭而使敵人屈服,才稱得上好中之好。這段話反映了孫武戰爭觀的一個重要內容。孫武認為,戰爭的目的在於「能自保而全勝」,百戰百勝實難作到,即使全勝了,殺敵一萬自損三千,己方也要受到很大損失,若運用謀略和外交手段取得勝利,即「不戰而屈人之兵」才算上策。所以他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意即兩國相爭,最高的是斗謀略而使對方屈服,其次是通過外交鬥爭面取勝,再次是交戰而取勝,最下者為攻城取勝。孫子的這一戰略思想,很值得學習。

==========================

孫子兵法(原文加白話翻譯)

始計第一

原文:【始計第一】
1.孫子曰: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2.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計,而索其情。

3、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於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高下,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之者不勝。

4.故校之以七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5.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

6、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7.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譯文:【始計第一】
1.孫子說:戰爭是一個國家的頭等大事,關係到軍民的生死,國家的存亡,是不能不慎重周密地觀察、分析、研究。

2.因此,必須通過敵我雙方五個方面的分析,七種情況的比較,得到詳情,來預測戰爭勝負的可能性。

3. 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將,五是法。道,指君主和民眾目標相同,意志統一,可以同生共死,而不會懼怕危險。天,指晝夜、陰晴、寒暑、四季更替。地,指地勢的高低,路程的遠近,地勢的險要、平坦與否,戰場的廣闊、狹窄,是生地還是死地等地理條件。將,指將領足智多謀,賞罰有信,對部下真心關愛,勇敢果斷,軍紀嚴明。法,指組織結構,責權劃分,人員編制,管理制度,資源保障,物資調配。對這五個方面,將領都不能不做深刻瞭解。瞭解就能勝利,否則就不能勝利。

4.所以,要通過對雙方各種情況的考察分析,並據此加以比較,從而來預測戰爭勝負。哪一方的君主是有道明君,能得民心?哪一方的將領更有能力?哪一方佔有天時地利?哪一方的法規、法令更能嚴格執行?哪一方資源更充足,裝備更精良,兵員更廣大?哪一方的士兵訓練更有素,更有戰鬥力?哪一方的賞罰更公正嚴明?通過這些比較,我就知道了勝負。

5. 將領聽從我的計策,任用他必勝,我就留下他;將領不聽從我的計策,任用他必敗,我就辭退他。聽從了有利於克敵制勝的計策,還要創造一種勢態,作為協助我方軍事行動的外部條件。勢,就是按照我方建立優勢、掌握戰爭主動權的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相應措施。

6.用兵作戰,就是詭詐。因此,有能力而裝做沒有能力,實際上要攻打而裝做不攻打,欲攻打近處卻裝做攻打遠處,攻打遠處卻裝做攻打近處。對方貪利就用利益誘惑他,對方混亂就趁機攻取他,對方強大就要防備他,對方暴躁易怒就可以撩撥他怒而失去理智,對方自卑而謹慎就使他驕傲自大,對方體力充沛就使其勞累,對方內部親密團結就挑撥離間,要攻打對方沒有防備的地方,在對方沒有料到的時機發動進攻。這些都是軍事家克敵制勝的訣竅,不可先傳洩於人也。

7.在未戰之前,經過周密的分析、比較、謀劃,如果結論是我方佔據的有利條件多,有八、九成的勝利把握;或者如果結論是我方佔據的有利條件少,只有六、七成的勝利把握,則只有前一種情況在實戰時才可能取勝。如果在戰前乾脆就不做周密的分析、比較,或分析、比較的結論是我方只有五成以下的勝利把握,那在實戰中就不可能獲勝。僅根據廟算的結果,不用實戰,勝負就顯而易見了。

作戰第二

原文:【作戰第二】
1.孫子曰: 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2.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

3.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力屈財殫,中原內虛於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公家之費,破軍罷馬,甲冑矢弓,戟盾矛櫓,丘牛大車,十去其六。

4. 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鐘,當吾二十鐘;忌桿一石,當吾二十石。

5.故殺敵者,怒也;取敵之利者,貨也。車戰得車十乘以上,賞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車雜而乘之,卒善而養之,是謂勝敵而益強。

6.故兵貴勝,不貴久。 故知兵之將,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

譯文:【作戰第二】
1.孫子說:要興兵作戰,需做的物資準備有,輕車千輛,重車千輛,全副武裝的士兵十萬,並向千里之外運送糧食。那麼前後方的軍內外開支,招待使節、策士的用度,用於武器維修的膠漆等材料費用,保養戰車、甲冑的支出等,每天要消耗千金。按照這樣的標準準備之後,十萬大軍才可出發上戰場。

2.因此,軍隊作戰就要求速勝,如果拖的很久則軍隊必然疲憊,挫失銳氣。一旦攻城,則兵力將耗盡,長期在外作戰還必然導致國家財用不足。如果軍隊因久戰疲憊不堪,銳氣受挫,軍事實力耗盡,國內物資枯竭,其他諸侯必定趁火打劫。這樣,即使足智多謀之士也無良策來挽救危亡了。所以,在實際作戰中,只聽說將領缺少高招難以速勝,卻沒有見過指揮高明巧於持久作戰的。戰爭曠日持久而有利於國家的事,從來沒有過。所以,不能詳盡地瞭解用兵的害處,就不能全面地瞭解用兵的益處。

3.善於用兵的人,不用再次徵集兵員,不用多次運送軍糧。武器裝備由國內供應,從敵人那裡設法奪取糧食,這樣軍隊的糧草就可以充足了。國家之所以因作戰而貧困,是由於軍隊遠征,不得不進行長途運輸。長途運輸必然導致百姓貧窮。駐軍附近處物價必然飛漲,物價飛漲,必然導致物資枯竭,物財枯竭,賦稅和勞役必然加重。在戰場上,軍力耗盡,在國內財源枯竭,百姓私家財產損耗十分之七。公家的財產,由於車輛破損,馬匹疲憊,盔甲、弓箭、矛戟、盾牌、牛車的損失,而耗去十分之六。

4.所以明智的將軍,一定要在敵國解決糧草,從敵國搞到一鐘的糧食,就相當於從本國啟運時的二十鐘,在當地取得飼料一石,相當於從本國啟運時的二十石。

5.所以,要使士兵拚死殺敵,就必須怒之,激勵之。要使士兵勇於奪取敵方的軍需物資,就必須以繳獲的財物作獎賞。所以,在車戰中,搶奪十輛車以上的,就獎賞最先搶得戰車的。而奪得的戰車,要立即換上我方的旗幟,把搶得的戰車編入我方車隊。要善待俘虜,使他們有歸順之心。這就是戰勝敵人而使自己越發強大的方法。

6.所以,作戰最重要、最有利的是速勝,最不宜的是曠日持久。真正懂得用兵之道、深知用兵利害的將帥,掌握著民眾的的生死,主宰著國家的安危。

謀攻第三

原文:【謀攻第三】
1.孫子曰: 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2.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賁溫,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堙,又三月而後已。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3.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4.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故君之所以患於軍者三: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

5.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6.故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

譯文:【謀攻第三】
1.孫子說:戰爭的原則是:使敵人舉國降服是上策,用武力擊破敵國就次一等;使敵人全軍降服是上策,擊敗敵軍就次一等;使敵人全旅降服是上策,擊破敵旅就次一等;使敵人全卒降服是上策,擊破敵卒就次一等;使敵人全伍降服是上策,擊破敵伍就次一等。所以,百戰百勝,算不上是最高明的;不通過交戰就降服全體敵人,才是最高明的。

2.所以,上等的軍事行動是用謀略挫敗敵方的戰略意圖或戰爭行為,其次就是用外交戰勝敵人,再次是用武力擊敗敵軍,最下之策是攻打敵人的城池。攻城,是不得已而為之,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製造大盾牌和四輪車,準備攻城的所有器具,起碼得三個月。堆築攻城的土山,起碼又得三個月。如果將領難以擬制焦躁情緒,命令士兵象螞蟻一樣爬牆攻城,儘管士兵死傷三分之一,而城池卻依然沒有攻下,這就是攻城帶來的災難。所以善用兵者,不通過打仗就使敵人屈服,不通過攻城就使敵城投降,摧毀敵國不需長期作戰,一定要用「全勝」的策略爭勝於天下,從而既不使國力兵力受挫,又獲得了全面勝利的利益。這就是謀攻的方法。

3.所以,在實際作戰中運用的原則是:我十倍於敵,就實施圍殲,五倍於敵就實施進攻,兩倍於敵就要努力戰勝敵軍,勢均力敵則設法分散各個擊破之。兵力弱於敵人,就避免作戰。所以,弱小的一方若死拼固守,那就會成為強大敵人的俘虜。

4.將帥,國家之輔助也。輔助之謀縝密周詳,則國家必然強大,輔助之謀疏漏失當,則國家必然衰弱。所以,國君對軍隊的危害有三種:不知道軍隊不可以前進而下令前進,不知道軍隊不可以後退而下令後退,這叫做束縛軍隊;不知道軍隊的戰守之事、內部事務而同理三軍之政,將士們會無所適從;不知道軍隊戰略戰術的權宜變化,卻干預軍隊的指揮,將士就會疑慮。軍隊既無所適從,又疑慮重重,諸侯就會趁機興兵作難。這就是自亂其軍,坐失勝機。

5.所以,預見勝利有五個方面:能準確判斷仗能打或不能打的,勝;知道根據敵我雙方兵力的多少採取對策者,勝;全國上下,全軍上下,意願一致、同心協力的,勝;以有充分準備來對付毫無準備的,勝;主將精通軍事、精於權變,君主又不加干預的,勝。以上就是預見勝利的方法。

6.所以說:瞭解敵方也瞭解自己,每一次戰鬥都不會有危險;不瞭解對方但瞭解自己,勝負的機率各半;既不瞭解對方又不瞭解自己,每戰必敗。

軍形第四

原文:【軍形第四】
1.孫子曰: 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

2.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餘。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3.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戰勝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故其戰勝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勝,勝已敗者也。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

4.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

5.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

6.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 勝者之戰,若決積水於千仞之溪者,形也。

譯文:【軍形第四】
1.孫子說:以前善於用兵作戰的人,總是首先創造自己不可戰勝的條件,並等待可以戰勝敵人的機會。使自己不被戰勝,其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敵人能否被戰勝,在於敵人是否給我們以可乘之機。所以,善於作戰的人只能夠使自己不被戰勝,而不能使敵人一定會被我軍戰勝。所以說,勝利可以預見,卻不能強求。

2.敵人無可乘之機,不能被戰勝,且防守以待之;敵人有可乘之機,能夠被戰勝,則出奇攻而取之。防守是因為我方兵力不足,進攻是因為兵力超過對方。善於防守的,隱藏自己的兵力如同在深不可測的地下;善於進攻的部隊就像從天而降,敵不及防。這樣,才能保全自己而獲得全勝。

3.預見勝利不能超過平常人的見識,算不上最高明:交戰而後取勝,即使天下都稱讚,也不算上最高明。正如舉起秋毫稱不上力大,能看見日月算不上視力好,聽見雷鳴算不上耳聰。古代所謂善於用兵的人,只是戰勝了那些容易戰勝的敵人。所以,真正善於用兵的人,沒有智慧過人的名聲,沒有勇武蓋世的戰功,而他既能打勝仗又不出任何閃失,原因在於其謀劃、措施能夠保證,他所戰勝的是已經注定失敗的敵人。所以善於打戰的人,不但使自己始終處於不被戰勝的境地,也決不會放過任何可以擊敗敵人的機會。

4.所以,打勝仗的軍隊總是在具備了必勝的條件之後才交戰,而打敗仗的部隊總是先交戰,在戰爭中企圖僥倖取勝。善於用兵的人,潛心研究致勝之道,修明政治,堅持致勝的法制,所以能主宰勝敗。

5.兵法:一是度,即估算土地的面積,二是量,即推算物資資源的容量,三是數,即統計兵源的數量,四是稱,即比較雙方的軍事綜合實力,五是勝,即得出勝負的判斷。土地面積的大小決定物力、人力資源的容量,資源的容量決定可投入部隊的數目,部隊的數目決定雙方兵力的強弱,雙方兵力的強弱得出勝負的概率。

6.獲勝的軍隊對於失敗的一方就如同用「鎰」來稱「銖」,具有絕對優勢優勢,而失敗的軍隊對於獲勝的一方就如同用「銖」來稱「鎰」。勝利者一方打仗,就像積水從千仞高的山澗衝決而出,勢不可擋,這就是軍事實力的表現。

兵勢第五

原文:【兵勢第五】
1.孫子曰: 凡治眾如治寡,分數是也;斗眾如斗寡,形名是也;三軍之眾,可使必受敵而無敗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瑕投卵者,虛實是也。

2.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終而復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時是也。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哉!

3.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鷙鳥之疾,至於毀折者,節也。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擴弩,節如發機。

4.紛紛紜紜,斗亂而不可亂;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亂生於治,怯生於勇,弱生於強。治亂,數也;勇怯,勢也;強弱,形也。

5.故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以利動之,以卒待之。

6.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 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

譯文:【兵勢第五】
1.治理大軍團就像治理小部隊一樣有效,是依靠合理的組織、結構、編制;指揮大軍團作戰就像指揮小部隊作戰一樣到位,是依靠明確、高效的信號指揮系統;整個部隊與敵對抗而不會失敗,是依靠正確運用「奇正」的變化:攻擊敵軍,如同用石頭砸雞蛋一樣容易,關鍵在於以實擊虛。

2.大凡作戰,都是以正兵作正面交戰,而用奇兵去出奇制勝。善於運用奇兵的人,其戰法的變化就像天地運行一樣無窮無盡,像江海一樣永不枯竭。像日月運行一樣,終而復始;與四季更迭一樣,去而復來。宮、商、角、徵、羽不過五音,然而五音的組合變化,永遠也聽不完;紅、黃、藍、白、黑不過五色,但五種色調的組合變化,永遠看不完;酸、甜、苦、辣、鹹不過五味,而五種味道的組合變化,永遠也嘗不完。戰爭中軍事實力的運用不過「奇」、「正」兩種,而「奇」、「正」的組合變化,永遠無窮無盡。奇正相生、相互轉化,就好比圓環旋繞,無始無終,誰能窮盡呢。

3.湍急的流水所以能漂動大石,是因為使它產生巨大衝擊力的勢能;猛禽搏擊雀鳥,一舉可致對手於死地,是因為它掌握了最有利於爆發衝擊力的時空位置,節奏迅猛。所以善於作戰的指揮者,他所造成的態勢是險峻的,進攻的節奏是短促有力的。「勢險」就如同滿弓待發的弩那樣蓄勢,「節短」正如搏動弩機那樣突然。

4.旌旗紛紛,人馬紜紜,雙方混戰,戰場上事態萬端,但自己的指揮、組織、陣腳不能亂;混混沌噸,迷迷濛濛,兩軍攪作一團,但勝利在我把握之中。雙方交戰,一方之亂,是因為對方治軍更嚴整:一方怯懦,是因為對方更勇敢;一方弱小,是因為對方更強大。軍隊治理有序或者混亂,在於其組織編制;士兵勇敢或者膽怯,在於部隊所營造的態勢和聲勢;軍力強大或者弱小,在於部隊日常訓練所造就的內在實力。

5.善於調動敵軍的人,向敵軍展示一種或真或假的軍情,敵軍必然據此判斷而跟從;給予敵軍一點實際利益作為誘餌,敵軍必然趨利而來,從而聽我調動。一方面用這些辦法調動敵軍,一方面要嚴陣以待。

6.所以,善戰者追求形成有利的「勢」,而不是苛求士兵,因而能選擇人才去適應和利用已形成的「勢」。善於創造有利「勢」的將領,指揮部隊作戰就像轉動木頭和石頭。木石的性情是處於平坦地勢上就靜止不動,處於陡峭的斜坡上就滾動,方形容易靜止,圓形容易滾動。所以,善於指揮打仗的人所造就的「勢」,就像讓圓石從極高極陡的山上滾下來一樣,來勢兇猛。這就是所謂的「勢」。

虛實第六

原文:【虛實第六】
1.孫子曰: 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敵佚能勞之,飽能飢之,安能動之。

2.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勞者,行於無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於無形;神乎神乎,至於無聲,故能為敵之司命。

3.進而不可御者,沖其虛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戰,雖畫地而守之,敵不得與我戰者,乖其所之也。

4.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敵寡,能以眾擊寡者,則吾之所與戰者約矣。吾所與戰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則敵所備者多,敵所備者多,則吾所與戰者寡矣。故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寡者,備人者也;眾者,使人備己者也。

5.故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則可千里而會戰;不知戰之地,不知戰日,則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後,後不能救前,而況遠者數十里,近者數里乎!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雖多,亦奚益於勝哉! 故曰:勝可為也。敵雖眾,可使無斗。

6.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計,作之而知動靜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餘不足之處。故形兵之極,至於無形。無形,則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因形而措勝於眾,眾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故其戰勝不復,而應形於無窮。

7.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故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死生。

譯文:【虛實第六】
1.孫子說,大凡先期到達戰地等待敵軍的就精力充沛、主動安逸,而後到達戰地匆忙投入戰鬥的就被動勞累。所以,善戰者調動敵人而決不為敵人所調動。能夠調動敵人使之自動前來我預想的戰地,是用利益來引誘;能使敵人不能先我來到戰場,是設置障礙、多方阻撓的結果。所以,敵人若處軍安逸,能使之疲勞;若敵人糧食充足就能使之匱乏;若敵人安然不動,就能使他不得不行動起來。

2.通過敵人不設防的地區進軍,在敵人預料不到的時間,向敵人預料不到的地點攻擊。進軍千里而不疲憊,是因為走在敵軍無人抵抗或無力抵抗的地區,如入無人之境。我進攻就一定會獲勝,是因為攻擊的是敵人疏於防守的地方。我防守一定穩固,是因為守住了敵人一定會進攻的地方。所以善於進攻的,能做到使敵方不知道在哪防守,不知道怎樣防守。而善於防守的,使敵人不知道從哪進攻,不知怎樣進攻。深奧啊,精妙啊,竟然見不到一點形跡;神奇啊,玄妙啊,居然不漏出一點消息。所以能成為敵人命運的主宰。

3.進攻時,敵人無法抵禦,那是攻擊了敵人兵力空虛的地方;撤退時,敵人無法追擊,那是行動迅速敵人無法追上。所以我軍要交戰,敵人就算壘高牆挖深溝,也不得不出來與我軍交戰,是因為我軍攻擊了它非救不可的要害之處;我軍不想與敵軍交戰,雖然只是在地上畫出界限權作防守,敵人也無法與我軍交戰,原因是我已設法改變了敵軍進攻的方向。

4.所以,使敵軍處於暴露狀態而我軍處於隱蔽狀態,這樣我軍兵力就可以集中而敵軍兵力就不得不分散。(如果敵我總兵力相當),我集中兵力與一點,而敵人分散為十處,我就是以十對一。這樣,(在局部戰場上)就出現我眾敵寡的態勢,在這種態勢下,則我軍所與戰者用力少而成功多也。敵軍不知道我軍所預定的戰場在哪裡,就會處處分兵防備,防備的地方越多,能夠與我軍在特定的地點直接交戰的敵軍就越少。所以防備前面,則後面兵力不足,防備後面,則前面兵力不足,防備左方,則右方兵力不足,防備右方,則左方兵力不足,所有的地方都防備,則所有的地方都兵力不足。兵力不足,全是因為分兵防禦敵人;兵力充足,是由於迫使敵人分兵防禦我。

5.所以,既預知與敵人交戰的地點,又預知交戰的時間,即使行軍千里也可以與敵人交戰。不能預知與敵人交戰的地點,又不能預知交戰的時間,倉促遇敵,就會左軍不能救右軍,右軍不能救左軍,前軍不能救後軍,後軍不能救前軍,何況遠的相距十里,近的也有好幾里呢。依我對吳國所作的分析,越國雖然兵多,但對他的勝利又有什麼幫助呢? 所以說:勝利是可以創造的,敵人雖然兵多,卻可以使敵人無法有效地參加戰鬥。

6.通過仔細分析可以判斷敵人作戰計劃的優劣得失;通過挑動敵人,可以瞭解敵方的活動規律;通過「示形」,可以弄清地形是否對敵有利;通過試探性進攻,可以探明敵方兵力佈置的強弱多寡。所以,示形誘敵的方法運用得極其巧妙時,一點破綻也沒有。到這種境地,即使隱藏再深的間諜也不能探明我的虛實,智慧高超的敵手也想不出對付我的辦法。根據敵情採取制勝的策略,即使擺在眾人面前,眾人也理解不了。人們都知道我克敵制勝的方法,卻不能知道我是怎樣運用這些方法制勝的。所以戰勝敵人的戰略戰術每次都是不一樣的,應適應敵情靈活運用。

7.兵的型態就像水一樣,水流動時是避開高處流向低處,用兵取勝的關鍵是避開設防嚴密實力強大的敵人而攻擊其薄弱環節;水根據地勢來決定流向,軍隊根據敵情來採取制勝的方略。所以用兵作戰沒有一成不變的態勢,正如流水沒有固定的形狀和去向。能夠根據敵情的變化而取勝的,就叫做用兵如神。金、木、水、火、土這五行相生相剋,沒有哪一個常勝;四季相繼相代,沒有哪一個固定不移,白天的時間有長有短,月亮有圓也有缺。萬物皆處於流變狀態。

軍爭第七

原文:【軍爭第七】
1.孫子說: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交和而舍,莫難於軍爭。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 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

2.故軍爭為利,軍爭為危。舉軍而爭利則不及,委軍而爭利則輜重捐。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則擒三軍將,勁者先,疲者後,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三十里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是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

3.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和為變者也。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掠鄉分眾,廓地分利,懸權而動。先知迂直之計者勝,此軍爭之法也。

4.《軍政》曰:言不相聞,故為之金鼓;視不相見,故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專一,則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退,此用眾之法也。故夜戰多火鼓,晝戰多旌旗,所以變人之耳目也。

5.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嘩,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無邀正正之旗,無擊堂堂之陣,此治變者也。

6.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譯文:【軍爭第七】
1.孫子說:用兵的原則,將領接受君命,從召集軍隊,安營紮寨,到開赴戰場與敵對峙,沒有比率先爭得制勝的條件更難的事了。「軍爭」中最困難的地方就在於以迂迴進軍的方式實現更快到達預定戰場的目的,把看似不利的條件變為有利的條件。所以,由於我迂迴前進,又對敵誘之以利,使敵不知我意欲何去,因而出發雖後,卻能先於敵人到達戰地。能這麼做,就是知道迂直之計的人。

2.「軍爭」為了有利,但「軍爭」也有危險。帶著全部輜重去爭利,就會影響行軍速度,不能先敵到達戰地;丟下輜重輕裝去爭利,裝備輜重就會損失。卷甲急進,白天黑夜不休息地急行軍,奔跑百里去爭利,則三軍的將領有可能會被俘獲。健壯的士兵能夠先到戰場,疲憊的士兵必然落後,只有十分之一的人馬如期到達;強行軍五十里去爭利,先頭部隊的主將必然受挫,而軍士一般僅有一半如期到達;強行軍三十里去爭利,一般只有三分之二的人馬如期到達。這樣,部隊沒有輜重就不能生存,沒有糧食供應就不能生存,沒有戰備物資儲備就無以生存。

3.所以不瞭解諸侯各國的圖謀,就不要和他們結成聯盟;不知道山林、險阻和沼澤的地形分佈,不能行軍;不使用嚮導,就不能掌握和利用有利的地形。所以,用兵是憑藉施詭詐出奇兵而獲勝的,根據是否有利於獲勝決定行動,根據雙方情勢或分兵或集中為主要變化。按照戰場形勢的需要,部隊行動迅速時,如狂風飛旋;行進從容時,如森林徐徐展開;攻城掠地時,如烈火迅猛;駐守防禦時,如大山巋然;軍情隱蔽時,如烏雲蔽日;大軍出動時,如雷霆萬鈞。奪取敵方的財物,擄掠百姓,應分兵行動。開拓疆土,分奪利益,應該分兵扼守要害。這些都應該權衡利弊,根據實際情況,相機行事。率先知道「迂直之計」的將獲勝,這就是軍爭的原則。

4.《軍政》說:「在戰場上用語言來指揮,聽不清或聽不見,所以設置了金鼓;用動作來指揮,看不清或看不見,所以用旌旗。金鼓、旌旗,是用來統一士兵的視聽,統一作戰行動的。既然士兵都服從統一指揮,那麼勇敢的將士不會單獨前進,膽怯的也不會獨自退卻。這就是指揮大軍作戰的方法。所以,夜間作戰,要多處點火,頻頻擊鼓;白天打仗要多處設置旌旗。這些是用來擾亂敵方的視聽的。

5.對於敵方三軍,可以挫傷其銳氣,可使喪失其士氣,對於敵方的將帥,可以動搖他的決心,可使其喪失鬥志。所以,敵人早朝初至,其氣必盛;陳兵至中午,則人力睏倦而氣亦怠惰;待至日暮,人心思歸,其氣益衰。善於用兵的人,敵之氣銳則避之,趁其士氣衰竭時才發起猛攻。這就是正確運用士氣的原則。用治理嚴整的我軍來對付軍政混亂的敵軍,用我鎮定平穩的軍心來對付軍心躁動的敵人。這是掌握並運用軍心的方法。以我就近進入戰場而待長途奔襲之敵;以我從容穩定對倉促疲勞之敵;以我飽食之師對飢餓之敵。這是懂得並利用治己之力以困敵人之力。不要去迎擊旗幟整齊、部伍統一的軍隊,不要去攻擊陣容整肅、士氣飽滿的軍隊,這是懂得戰場上的隨機應變。

6.所以,用兵的原則是:對佔據高地、背倚丘陵之敵,不要作正面仰攻;對於假裝敗逃之敵,不要跟蹤追擊;敵人的精銳部隊不要強攻;敵人的誘餌之兵,不要貪食;對正在向本土撤退的部隊不要去阻截;對被包圍的敵軍,要預留缺口;對於陷入絕境的敵人,不要過分逼迫,這些都是用兵的基本原則。

九變第八

原文:【九變第八】
1.孫子曰: 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合,圮地無舍,衢地合交,絕地無留,圍地則謀,死地則戰,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

2.故將通於九變之利者,知用兵矣;將不通九變之利,雖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變之術,雖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3.是故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諸侯者以害,役諸侯者以業,趨諸侯者以利。

4.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5.故將有五危,必死可殺,必生可虜,忿速可侮,廉潔可辱,愛民可煩。凡此五者,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覆軍殺將,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譯文:【九變第八】
1.孫子說:用兵的原則,將接受國君的命令,召集人馬組建軍隊,在難於通行之地不要駐紮,在四通八達的交通要道要與四鄰結交,在難以生存的地區不要停留,要趕快通過,在四周有險阻容易被包圍的地區要精於謀劃,誤入死地則須堅決作戰。有的道路不要走,有些敵軍不要攻,有些城池不要佔,有些地域不要爭,君主的某些命令也可以不接受。

2.所以將帥精通「九變」的具體運用,就是真懂得用兵了;將帥

不精通「九變」的具體運用,就算熟悉地形,也不能得到地利。指揮作戰如果不懂「九變」的方法,即使知道「五利」,也不能充分發揮部隊的戰鬥力。

3.智慧明達的將帥考慮問題,必然把利與害一起權衡。在考慮不利條件時,同時考慮有利條件,大事就能順利進行;在看到有利因素時同時考慮到不利因素,禍患就可以排除。因此,用最另人頭痛的事去使敵國屈服,用複雜的事變去使敵國窮於應付,以利益為釣餌引誘敵國疲於奔命。

4.所以用兵的原則是:不抱敵人不會來的僥倖心理,而要依靠我方有充分準備,嚴陣以待;不抱敵人不會攻擊的僥倖心理,而要依靠我方堅不可摧的防禦,不會被戰勝。

5.所以,將領有五種致命的弱點:堅持死拼硬打,可能招致殺身之禍;臨陣畏縮,貪生怕死,則可能被俘;性情暴躁易怒,可能受敵輕侮而失去理智;過分潔身自好,珍惜聲名,可能會被羞辱引發衝動;由於愛護民眾,受不了敵方的擾民行動而不能採取相應的對敵行動。所有這五種情況,都是將領最容易有的過失,是用兵的災難。軍隊覆沒,將領犧牲,必定是因為這五種危害,因此一定要認識到這五種危害的嚴重性。

行軍第九

原文:【行軍第九】
1.孫子曰:凡處軍相敵,絕山依谷,視生處高,戰隆無登,此處山之軍也。絕水必遠水,客絕水而來,勿迎之於水內,令半渡而擊之利,欲戰者,無附於水而迎客,視生處高,無迎水流,此處水上之軍也。絕斥澤,唯亟去無留,若交軍於斥澤之中,必依水草而背眾樹,此處斥澤之軍也。平陸處易,右背高,前死後生,此處平陸之軍也。凡此四軍之利,黃帝之所以勝四帝也。

2.凡軍好高而惡下,貴陽而賤陰,養生而處實,軍無百疾,是謂必勝。丘陵堤防,必處其陽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流至,欲涉者,待其定也。

3.凡地有絕澗、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遠之,敵近之;吾迎之,敵背之。軍旁有險阻、潢井、葭葦、林木、翳薈者,必謹覆索之,此伏奸之所處也。

4.敵近而靜者,恃其險也; 遠而挑戰者,欲人之進也; 其所居易者,利也; 眾樹動者,來也; 眾草多障者,疑也; 鳥起者,伏也; 獸駭者,覆也; 塵高而銳者,車來也; 卑而廣者,徒來也; 散而條達者,樵採也; 少而往來者,營軍也;

5.辭卑而益備者,進也; 辭強而進驅者,退也; 輕車先出居其側者,陳也; 無約而請和者,謀也; 奔走而陳兵者,期也; 半進半退者,誘也;

6.杖而立者,飢也; 汲而先飲者,渴也; 見利而不進者,勞也; 鳥集者,虛也; 夜呼者,恐也; 軍擾者,將不重也; 旌旗動者,亂也;吏怒者,倦也; 殺馬肉食者,軍無糧也; 懸缸不返其舍者,窮寇也; 諄諄翕翕,徐與人言者,失眾也; 數賞者,窘也; 數罰者,困也;先暴而後畏其眾者,不精之至也; 來委謝者,欲休息也。 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謹察之。

7.兵非貴益多也,惟無武進,足以併力、料敵、取人而已。夫惟無慮而易敵者,必擒於人。卒未親而罰之,則不服,不服則難用。卒已親附而罰不行,則不可用。故合之以文,齊之以武,是謂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則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則民不服。令素行者,與眾相得也。

譯文:【行軍第九】
1、孫子說:在各種不同地形上處置軍隊和觀察判斷敵情時,應該注意:通過山地,必須依靠有水草的山谷,駐紮在居高向陽的地方,敵人佔領高地,不要仰攻,這是在山地上對軍隊的處置原則。橫渡江河,應遠離水流駐紮,敵人渡水來戰,不要在江河中迎擊,而要等它渡過一半時再攻擊,這樣較為有利。如果要同敵人決戰,不要緊靠水邊列陣;在江河地帶紮營,也要居高向陽,不要面迎水流,這是在江河地帶上對軍隊處置的原則。通過鹽鹼沼澤地帶,要迅速離開,不要逗留;如果同敵軍相遇於鹽鹼沼澤地帶,那就必須靠近水草而背靠樹林,這是在鹽鹼沼澤地帶上對軍隊處置的原則。在平原上應佔領開闊地域,而側翼要依託高地,前低後高。這是在平原地帶上對軍隊處置的原則。以上四中「處軍」原則的好處,就是黃帝之所以能戰勝其他四帝的原因。

2、大凡駐軍總是喜歡乾燥的高地,避開潮濕的窪地;重視向陽之處,避開陰暗之地;靠近水草地區,軍需供應充足,將士百病不生,這樣就有了勝利的保證。在丘陵堤防行軍,必須佔領它向陽的一面,並把主要側翼背靠著它。這些對於用兵有利的措施,是利用地形作為輔助條件的。上游下雨,洪水突至,禁止徒涉,應等待水流稍平緩以後。

3、凡遇到或通過「絕澗」、「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這幾種地形,必須迅速離開,不要接近。我們應該遠離這些地形,而讓敵人去靠近它;我們應面向這些地形,而讓敵人去背靠它。軍隊兩旁遇到有險峻的隘路、湖沼、水網、蘆葦、山林和草木茂盛的地方,必須謹慎地反覆搜索,這些都是敵人可能埋設伏兵和隱伏奸細的地方。

4、敵人離我很近而安靜的,是依仗它佔領險要地形;敵人離我很遠但挑戰不休,是想誘我前進;敵人之所以駐紮在平坦地方,是因為對它有某種好處。許多樹木搖動,是敵人隱蔽前來;草叢中有許多遮障物,是敵人布下的疑陣;群鳥驚飛,是下面有伏兵;野獸駭奔,是敵人大舉突襲;塵土高而尖,是敵人戰車駛來;塵土低而寬廣,是敵人的步兵開來;塵土疏散飛揚,是敵人正在拽柴而走;塵土少而時起時落;是敵人正在紮營。

5、敵人使者措辭謙卑卻又在加緊戰備的,是準備進攻;措辭強硬而軍隊又做出前進姿態的,是準備撤退;輕車先出動,部署在兩翼的,是在布列陣勢;敵人尚未受挫而來講和的,是另有陰謀;敵人急速奔跑並排並列陣的,是企圖約期同我決戰;敵人半進半退的,是企圖引誘我軍。

6、抵兵倚著兵器而站立的,是飢餓的表現;供水兵打水自己先飲的,是干渴的表現;敵人見利而不進兵爭奪的,是疲勞的表現;敵人營寨上聚集鳥雀的,下面是空營;敵人夜間驚叫的,是恐慌的表現;敵營驚擾紛亂的,是敵將沒有威嚴的表現;旌旗搖動不整齊的,是敵人隊伍已經混亂。敵人軍官易怒的,是全軍疲倦的表現;用糧食餵馬,殺馬吃肉,收拾起汲水器具,部隊不返營房的,是要拚死的窮寇;低聲下氣同部下講話的,是敵將失去人心;不斷犒賞士卒的,是敵軍沒有辦法;不斷懲罰部屬的,是敵人處境困難;先粗暴然後又害怕部下的,是最不精明的將領;派來使者送禮言好的,是敵人想休兵息戰;敵人逞怒同我對陣,但久不交鋒又不撤退的,必須謹慎地觀察他的企圖。

7、打仗不在於兵力越多越好,只要不輕敵冒進,並集中兵力、判明敵情,取得部下的信任和支持,也就足夠了。那種既無深謀遠慮而又輕敵的人,必定會被敵人俘虜。士卒還沒有親近依附就執行懲罰,那麼他們會不服,不服就很難使用。士卒已經親近依附,如果不執行軍紀軍法,也不能用來作戰。所以,要用懷柔寬仁使他們思想統一,用軍紀軍法使他們行動一致,這樣就必能取得部下的敬畏和擁戴。平素嚴格貫徹命令,管教士卒,士卒就能養成服從的習慣;平素從來不嚴格貫徹命令,管教士卒,士卒就會養成不服從的習慣。平時命令能貫徹執行的,表明將帥同士卒之間相處融洽。

地形第十

原文:【地形第十】
1. 孫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掛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險者、有遠者。我可以往,彼可以來,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陽,利糧道,以戰則利。可以往,難以返,曰掛。掛形者,敵無備,出而勝之,敵若有備,出而不勝,難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敵雖利我,我無出也,引而去之,令敵半出而擊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敵。若敵先居之,盈而勿從,不盈而從之。險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陽以待敵;若敵先居之,引而去之,勿從也。遠形者,勢均難以挑戰,戰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2.凡兵有走者、有馳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亂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地之災,將之過也。夫勢均,以一擊十,曰走;卒強吏弱,曰馳;吏強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敵懟而自戰,將不知其能,曰崩;將弱不嚴,教道不明,吏卒無常,陳兵縱橫,曰亂;將不能料敵,以少合眾,以弱擊強,兵無選鋒,曰北。凡此六者,敗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3.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隘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故戰道必勝,主曰無戰,必戰可也;戰道不勝,主曰必戰,無戰可也。故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於主,國之寶也。

4.視卒如嬰兒,故可以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亂而不能治,譬若驕子,不可用也。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戰,勝之半也。

5.故知兵者,動而不迷,舉而不窮。故曰: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譯文:【地形第十】
1、孫子說:地形有「通」、「掛」、「支」、「隘」、「險」、「遠」等六種。凡是我們可以去,敵人也可以來的地域,叫做「通」;在「通」形地域上,應搶先佔開闊向陽的高地,保持糧道暢通,這樣作戰就有利。凡是可以前進,難以返回的地域,稱作「掛」;在掛形的地域上,假如敵人沒有防備,我們就能突擊取勝。假如敵人有防備,出擊又不能取勝,而且難以回師,這就不利了。凡是我軍出擊不利,敵人出擊不利的地域叫做「支」。在「支」形地域上,敵人雖然以利相誘,我們也不要出擊,而應該率軍假裝退卻,誘使敵人出擊一半時再回師反擊,這樣就有利。在「隘」形地域上,我們應該搶先佔領,並用重兵封鎖隘口,以等待敵人的到來;如果敵人已先佔據了隘口,並用重兵把守,我們就不要去進攻;如果敵人沒有用重兵據守隘口,那麼就可以進攻。在「險」形地域上,如果我軍先敵佔領,就必須控制開闊向陽的高地,以等待敵人來犯;如果敵人先我佔領,就應該率軍撤離,不要去攻打它。在「遠」形地域上,敵我雙方地勢均同,就不宜去挑戰,勉強求戰,很是不利。以上六點,是利用地形的原則。這是將帥的重大責任所在,不可不認真考察研究。

2、軍隊打敗仗有「走」、「馳」、「陷」、「崩」、「亂」、「北」六種情況。這六種情況的發生,不是天時地理的災害,而是將帥自身的過錯。地勢均同的情況下,以一擊十而導致失敗的,叫做「走」。士卒強捍,軍官懦弱而造成失敗的,叫做「馳」。將帥強悍,士卒儒弱而失敗的,叫做「陷」。偏將怨仇不服從指揮,遇到敵人擅自出戰,主將又不瞭解他們能力,因而失敗的,叫做「崩」。將帥懦弱缺乏威嚴,治軍沒有章法,官兵關係混亂緊張,列兵佈陣雜亂無常,因此而致敗的,叫做「亂」。將帥不能正確判斷敵情,以少擊眾,以弱擊強,作戰又沒有精銳先鋒部隊,因而落敗的,叫做「北」。以上六種情況,均是導致失敗的原因。這是將帥的重大責任之所在,是不可不認真考察研究的。

3、地形是用兵打仗的輔助條件。正確判斷敵情,考察地形險易,計算道路遠近,這是高明的將領必須掌握的方法,懂得這些道理去指揮作戰的,必定能夠勝利;不瞭解這些道理去指揮作戰的,必定失敗。所以,根據分析有必勝把握的,即使國君主張不打,堅持打也是可以的;根據分析沒有必勝把握的,即使國君主張打,不打也是可以的。所以,戰不謀求勝利的名聲,退不迴避失利的罪責,只求保全百姓,符合國君利益,這樣的將帥,才是國家的寶貴財富。

4、對待士卒象對待嬰兒,士卒就可以同他共患難:對待士卒象對待自己的兒子,士卒就可以跟他同生共死。如果對士卒厚待卻不能使用,溺愛卻不能指揮,違法而不能懲治,那就如同驕慣了的子女,是不可以用來同敵作戰的。只瞭解自己的部隊可以打,而不瞭解敵人不可打,取勝的可能只有一半;只瞭解敵人可以打,而不瞭解自己的部隊不可以打,取勝的可能也只有一半。知道敵人可以打,也知道自己的部隊能打,但是不瞭解地形不利於作戰,取勝的可能性仍然只有一半。

5、所以,懂得用兵的人,他行動起來不會迷惑,他的戰術變化無窮。所以說,了解敵人,又了解自己,勝利才有把握﹔如果再了解天時地利,那就可以大獲全勝了。

九地第十一

原文:【九地第十一】
1.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輕地,有爭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圍地,有死地。諸侯自戰其地者,為散地;入人之地不深者,為輕地; 我得亦利,彼得亦利者,為爭地;我可以往,彼可以來者,為交地;諸侯之地三屬,先至而得天下眾者,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為重地;山林、險阻、沮澤,凡難行之道者,為泛地;所由入者隘,所從歸者迂,彼寡可以擊吾之眾者,為圍地;疾戰則存,不疾戰則亡者,為死地。是故散地則無戰,輕地則無止,爭地則無攻,交地則無絕,衢地則合交,重地則掠,泛地則行,圍地則謀,死地則戰。

2.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敵人前後不相及,眾寡不相恃,貴賤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離而不集,兵合而不齊。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敢問:「敵眾整而將來,待之若何?」曰:「先奪其所愛,則聽矣。」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3.凡為客之道,深入則專。主人不克,掠於饒野,三軍足食;謹養而勿勞,並氣積力;運兵計謀,為不可測。投之無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盡力。兵士甚陷則不懼,無所往則固,深入則拘,不得已則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約而親,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無所之。 吾士無餘財,非惡貨也;無餘命,非惡壽也。令發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臥者涕交頤,投之無所往,諸、劌之勇也。

4.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敢問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而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馬埋輪,未足恃也;齊勇如一,政之道也;剛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攜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5.將軍之事,靜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無知;易其事,革其謀,使人無識;易其居,迂其途,使民不得慮。帥與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帥與之深入諸侯之地,而發其機。焚舟破釜,若驅群羊,驅而往,驅而來,莫知所之。聚三軍之眾,投之於險,此謂將軍之事也。九地之變,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

6.凡為客之道,深則專,淺則散。去國越境而師者,絕地也;四通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入淺者,輕地也;背固前隘者,圍地也;無所往者,死地也。是故散地,吾將一其志;輕地,吾將使之屬;爭地,吾將趨其後;交地,吾將謹其守;衢地,吾將固其結;重地吾將繼其食,圮地,吾將進其途;圍地,吾將塞其闕;死地,吾將示之以不活。 故兵之情:圍則御,不得已則斗,過則從。

7.是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預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一不知,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國,則其眾不得聚;威加於敵,則其交不得合。是故不爭天下之交,不養天下之權,信己之私,威加於敵,則其城可拔,其國可隳。施無法之賞,懸無政之令。犯三軍之眾,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夫眾陷於害,然後能為勝敗。故為兵之事,在順詳敵之意,並敵一向,千里殺將,是謂巧能成事。

8.是故政舉之日,夷關折符,無通其使,厲於廊廟之上,以誅其事。敵人開闔,必亟入之,先其所愛,微與之期。踐墨隨敵,以決戰事。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

譯文:【九地第十一】
1、孫子說:按照用兵的原則,軍事地理有散地、輕地、爭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圍地、死地。諸侯在本國境內作戰的地區,叫做散地。在敵國淺近縱深作戰的地區,叫做輕地。我方得到有利,敵人得到也有利的地區,叫做爭地。我軍可以前往,敵軍也可以前來的地區,叫做交地。多國相毗鄰,先到就可以獲得諸侯列國援助的地區,叫做衢地。深入敵國腹地,背靠敵人眾多城邑的地區,叫做重地。山林險阻沼澤等難於通行的地區,叫做圮地。行軍的道路狹窄,退兵的道路迂遠,敵人可以用少量兵力攻擊我方眾多兵力的地區,叫做圍地。迅速奮戰就能生存,不迅速奮戰就會全軍覆滅的地區,叫做死地。因此,處於散地就不宜作戰,處於輕地就不宜停留,遇上爭地就不要勉強強攻,遇上交地就不要斷絕聯絡,進入衢地就應該結交諸侯,深入重地就要掠取糧草,碰到圮地就必須迅速通過,陷入圍地就要設謀脫險,處於死地就要力戰求生。

2、從前善於指揮作戰的人,能使敵人前後部隊不能相互策應,主力和小部隊無法相互依靠,官兵之間不能相互救援,上下級之間不能互相聯絡,士兵分散不能集中,合兵佈陣也不整齊。對我有利就打,對我無利就停止行動。試問:敵人兵員眾多且又陣勢嚴整向我發起進攻,那該用什麼辦法對付它呢?回答是:先奪取敵人最關心愛護的,這樣就聽從我們的擺佈了。用兵之理貴在神速,要乘敵人措手不及的時機,走敵人意料不到的道路,攻擊敵人沒有戒備的地方。

3、在敵國境內進行作戰的一般規律是:越深入敵國腹地,我軍軍心就越堅固,敵人就不易戰勝我們。在敵國豐饒地區掠取糧草,部隊給養就有了保障。要注意休整部隊,不要使其過於疲勞,保持土氣,養精蓄銳。部署兵力,巧設計謀,使敵人無法判斷我軍的意圖。將部隊置於無路可走的絕境,士卒就會寧死不退。士卒既能寧死不退,那麼他們怎麼會不殊死作戰呢!士卒深陷危險的境地,就不再存在恐懼,一旦無路可走,軍心就會牢固。深入敵境軍隊就不會離散。遇到迫不得已的情況,軍隊就會殊死奮戰。因此,不須整飭就能注意戒備,不用強求就能完成任務,無須約束就能親密團結,不待申令就會遵守紀律。禁止占卜迷信,消除士卒的疑慮,他們至死也不會逃避。我軍士卒沒有多餘的錢財,並不是不愛錢財;士卒置生死於度外,也不是不想長壽。當作戰命令頒布之時,坐著的士卒淚沾衣襟,躺著的士卒淚流滿面,但把士卒置於無路可走的絕境,他們就都會像專諸、曹劌一樣的勇敢。

4、善於指揮作戰的人,能使部隊自我策應如同「率然」蛇一樣。「率然」是常山地方一種蛇,打它的頭部,尾巴就來救應;打它的尾,頭就來救應;打它的腰,頭尾都來救應。試問:可以使軍隊象「率然」一樣吧?回答是:可以。那吳國人和越國人是互相仇視的,但當他們同船渡河而遇上大風時,他們相互救援,就如同人的左右手一樣。所以,想用縛住馬韁、深埋車輪這種顯示死戰決心的辦法來穩定部隊,是靠不住的。要使部隊能夠齊心協力奮勇作戰如同一人,關鍵在於部隊管理教育有方。要使強弱不同的士卒都能發揮作用,在於恰當地利用地形。所以善於用兵的人,能使全軍上下攜手團結如同一人,這是因為客觀形勢迫使部隊不得不這樣。

5、主持軍事行動,要做到考慮謀略沉著冷靜而幽深莫測,管理部隊公正嚴明而有條不紊。要能矇蔽士卒的視聽,使他們對於軍事行動毫無所知;變更作戰部署,改變原定計劃,使人無法識破真相;不時變換駐地,故意迂迴前進,使人無從推測意圖。將帥向軍隊賦予作戰任務,要像使其登高而抽去梯子一樣。將帥率領士卒深入諸侯國土,要像弩機發出的箭一樣一往無前。對待士卒要能如驅趕羊群一樣,趕過去又趕過來,使他們不知道要到哪裡去。集結全軍,把他們置於險境,這就是統帥軍隊的要點。九種地形的應變處置,攻防進退的利害得失,全軍上下的心理狀態,這些都是作為將帥不能不認真研究和周密考察的。

6、在敵國境內作戰的規律是:深入敵境則軍心穩固,淺入敵境則軍心容易渙散。進入敵境進行作戰的稱為絕地;四通八達的地區叫做衢地;進入敵境縱深的地區叫做重地;進入敵境淺的地區叫做輕地;背有險阻前有隘路的地區叫圍地;無路可走的地區就是死地。因此,在散地,要統一軍隊意志;在輕地,要使營陣緊密相連;在爭地,要迅速出兵抄到敵人的後面;在交地,就要謹慎防守;在衢地,就要鞏固與列國的結盟;入重地,就要保障軍糧供應;在圮地,就必須迅速通過;陷入圍地,就要堵塞缺口;到了死地,就要顯示死戰的決心。所以,士卒的心理狀態是:陷入包圍就會竭力抵抗,形勢逼迫就會拚死戰鬥,身處絕境就會聽從指揮。

7、不瞭解諸侯列國的戰略意圖,就不要與之結交;不熟悉山林、險阻、沼澤等地形情況,就不能行軍;不使用嚮導,就無法得到地利。這些情況,如有一樣不瞭解,都不能成為稱王爭霸的軍隊。凡是王霸的軍隊,進攻大國,能使敵國的軍民來不及動員集中;兵威加在敵人頭上,能夠使敵方的盟國無法配合策應。因此,沒有必要去爭著同天下諸侯結交,也用不著在各諸侯國裡培植自己的勢力,只要施展自己的戰略意圖,把兵威施加在敵人頭上,就可以拔取敵人的城邑,摧毀敵人的國都。施行超越慣例的獎賞,頒布不拘常規的號令,指揮全軍就如同使用一個人一樣。向部下佈置作戰任務,但不說明其中意圖。只告知利益而不指出危害。將士卒置於危地,才能轉危為安;使士卒陷於死地,才能起死回生。軍隊深陷絕境,然後才能贏得勝利。所以,指導戰爭的關鍵,在於謹慎地觀察敵人的戰略意圖,集中兵力攻擊敵人一部,千里奔襲,斬殺敵將,這就是所謂巧妙用兵,實現克敵制勝的目的。

8、因此,在決定戰爭方略的時候,就要封鎖關口,廢除通行符證,不充許敵國使者往來;要在廟堂裡再三謀劃,作出戰略決策。敵人一旦出現間隙,就要迅速乘機而入。首先奪取敵人戰略要地,但不要輕易與敵約期決戰。要靈活機動,因敵情來決定自己的作戰行動。因此,戰爭開始之前要像處女那樣顯得沉靜柔弱,誘使敵人放鬆戒備;戰鬥展開之後,則要像脫逃的野兔一樣行動迅速,使敵人措手不及,無從抵抗。

火攻地十二

原文: 【火攻第十二】
1.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積,三曰火輜,四曰火庫,五曰火隊。 行火必有因,因必素具。發火有時,起火有日。時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軫也。凡此四宿者,風起之日也。

2.凡火攻,必因五火之變而應之:火發於內,則早應之於外;火發而其兵靜者,待而勿攻,極其火力,可從而從之,不可從則上。火可發於外,無待於內,以時發之,火發上風,無攻下風,晝風久,夜風止。凡軍必知五火之變,以數守之。 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強。水可以絕,不可以奪。

3. 夫戰勝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費留」。故曰:明主慮之,良將慎之,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攻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說,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主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

譯文:【火攻第十二】
1、孫子說:火攻形式共有五種,一是火燒敵軍人馬,二是焚燒敵軍糧草,三是焚燒敵軍輜重,四是焚燒敵軍倉庫,五是火燒敵軍運輸設施。實施火攻必須具備條件,火攻器材必須隨時準備。放火要看準天時,起火要選好日子。天時是指氣候乾燥,日子是指月亮行經「箕」、「壁」、「翼」、「軫」四個星宿位置的時候。月亮經過這四個星宿的時候,就是起風的日子。

2、凡用火攻,必須根據五種火攻所引起的不同變化,靈活部署兵力策應。在敵營內部放火,就要及時派兵從外面策應。火已燒起而敵軍依然保持鎮靜,就應等待,不可立即發起進攻。待火勢旺盛後,再根據情況作出決定,可以進攻就進攻,不可進攻就停止。火可從外面放,這時就不必等待內應,只要適時放火就行。從上風放火時,不可從下風進攻。白天風颳久了,夜晚就容易停止。軍隊都必須掌握這五種火攻形式,等待條件具備時進行火攻。用火來輔助軍隊進攻,效果顯著;用水來輔助軍隊進攻,攻勢必能加強。水可以把敵軍分割隔絕,但卻不能焚燬敵人的軍需物資。

3、凡打了勝仗,攻取了土地城邑,而不能鞏固戰果的,會很危險,這種情況叫做「費留」。所以說,明智的國君要慎重地考慮這個問題,賢良的將帥要嚴肅地對待這個問題。沒有好處不要行動,沒有取勝的把握不能用兵,不到危急關頭不要開戰。國君不可因一時憤怒而發動戰爭,將帥不可因一時的氣忿而出陣求戰。符合國家利益才用兵,不符合國家利益就停止。憤怒還可以重新變為歡喜,氣忿也可以重新轉為高興,但是國家滅亡了就不能復存,人死了也不能再生。所以,對待戰爭,明智的國君應該慎重,賢良的將帥應該警惕,這是安定國家和保全軍隊的基本道理。

用間第十三

原文:【用間第十三】
1.孫子曰: 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相守數年,以爭一日之勝,而愛爵祿百金,不知敵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民之將也,非主之佐也,非勝之主也。

2.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於鬼神,不可像於事,不可驗於度,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

3.故用間有五:有因間,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五間俱起,莫知其道,是謂神紀,人君之寶也。鄉間者,因其鄉人而用之;內間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間者,因其敵間而用之;死間者,為誑事於外,令吾聞知之而傳於敵間也;生間者,反報也。

4. 故三軍之事,莫親於間,賞莫厚於間,事莫密於間,非聖賢不能用間,非仁義不能使間,非微妙不能得間之實。微哉微哉!無所不用間也。間事未發而先聞者,間與所告者兼死。 凡軍之所欲擊,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殺,必先知其守將、左右、謁者、門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間必索知之。

5.必索敵間之來間我者,因而利之,導而舍之,故反間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鄉間、內間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間為誑事,可使告敵;因是而知之,故生間可使如期。五間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於反間,故反間不可不厚也。

6.昔殷之興也,伊摯在夏;周之興也,呂牙在殷。故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軍之所恃而動也。

譯文:【用間第十三】
1、孫子說:凡興兵十萬,征戰千里,百姓的耗費,國家的開支,每天都要花費千金,前後方動亂不安,戌卒疲備地在路上奔波,不能從事正常生產的有七十萬家。這樣相持數年,就是為了決勝於一旦,如果吝惜爵祿和金錢,不肯用來重用間諜,以致因為不能掌握敵情而導致失敗,那就是不仁到極點了。這種人不配作軍隊的統帥,算不上國家的輔佐,也不是勝利的主宰。

2、所以,明君和賢將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戰勝敵人,功業超越眾人,就在於能預先掌握敵情。要事先瞭解敵情,不可求神問鬼,也不可用相似的現象作類比推測,不可用日月星辰運行的位置去驗證,一定要取之於人,從那些熟悉敵情的人的口中去獲取。

3、間諜的運用有五種,即鄉間、內間、反間、死間、生間。五種間諜同時用起來,使敵人無從捉摸我用間的規律,這是使用間諜神妙莫測的方法,也正是國君克敵制勝的法寶。所謂鄉間,是指利用敵人的同鄉做間諜;所謂內間,就是利用敵方官吏做間諜;所謂反間,就是使敵方間諜為我所用;所謂死間,是指製造散佈假情報,通過我方間諜將假情報傳給敵間,誘使敵人上當,一旦真情敗露,我間難免一死;所謂生間,就是偵察後能活著回來報告敵情的人。

4、所以在軍隊中,沒有比間諜更親近的人,沒有比間諜更為優厚獎賞的,沒有比間諜更為秘密的事情了。不是睿智超群的人不能使用間諜,不是仁慈慷慨的人不能指使間諜,不是謀慮精細的人不能得到間諜提供的真實情報。微妙啊,微妙!無時無處不可以使用間諜。間諜的工作還未開展,而已洩露出去的,那麼間諜和瞭解內情的人都要處死。凡是要攻打的敵方軍隊,要攻佔的敵方城市,要刺殺的敵方人員,都須預先瞭解其主管將領、左右親信、負責傳達的官員、守門官吏和門客幕僚的姓名,指令我方間諜一定要將這些情況偵察清楚。

5、一定要搜查出敵方派來偵察我方軍情的間諜,從而用重金收買他,引誘開導他,然後再放他回去,這樣,反間就可以為我所用了。通過反間瞭解敵情,鄉間、內間也就可以利用起來了。通過反間瞭解敵倩,就能使死間傳播假情報給敵人了。通過反間瞭解敵情,就能使生間按預定時間報告敵情了。五種間諜的使用,國君都必須瞭解掌握。瞭解情況的關鍵在於使用反間,所以對反間不可不給予優厚的待遇。

6、從前殷商的興起,在於重用了在夏朝為臣的伊摯,他熟悉並瞭解夏朝的情況;周朝的興起,是由於周武王重用了瞭解商朝情況的呂牙。所以,明智的國君,賢能的將帥,能用智慧高超的人充當間諜,就一定能建樹大功。這是用兵的關鍵,整個軍隊都要依靠間諜提供的敵情來決定軍事行動。

---------------------

孫子兵法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 https://goo.gl/KV5ENv

------------------------

3 分鐘看懂《孫子兵法》5 精華,尤其是主管偷偷在用的那 1 招,太實用了!

自從學了神祕的「兵法」

連做投資都變得更容易

兵法,顧名思義

就是帶兵打仗的方法

我們也許不會剛好是一個 大將軍、大參謀

但是世界上的學問百百款

有 經濟學、會計學、行銷學 ...

其中,如果硬要說那一種學問最具有關鍵影響

那就非兵法莫屬!

怎麼說呢?

當年國民黨因為打輸共產黨,所以搬來台灣

美國因為歷次大戰皆未受重創

所以現在是第一強國

一場戰爭,贏家吃香喝辣

輸家不僅老婆被人搶去,甚至連命都沒了!

所以你能說,「帶兵打仗」的學問不關鍵嗎?

而且人世間的百百款學問

其實都諸途同歸

一旦你讀通了至高無上的「兵法」

自然可以把它運用到許多地方

舉凡 商戰策略、職場應對,甚至是投資

都可以得到很多幫助喔!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這部流傳 2600 年之久的「世界上第一本兵書」

— 孫子兵法的奧秘 ...

世上第一位兵法家 — 孫武 其人其事

孫武,字長卿

是西元前 540 年,春秋末期 齊國人 ( 今山東惠民 )

祖父田書是齊國大夫

但在 晉、秦、楚 爭霸的時代

齊國勢力逐漸沒落

在一次政變當中,孫武逃亡到 吳國

從此潛心鑽研兵法,著成《孫子兵法 13 篇》

兵書寫那麼多,他本人厲害嗎?

經過了吳國謀臣伍子胥的強力推薦

孫武帶著他的兵書前去面見吳王闔閭

吳王想考考他,以宮女 180 名讓他操演

一開始,吳王的愛妾們都嘻嘻哈哈不鳥他

孫武為了讓軍令嚴明,下令斬掉 2 個小隊長

結果宮女們嚇到花容失色

馬上乖乖配合接令,排出各種神奇的陣型

讓吳王又是傷心,又開眼界!

至於這些神奇的兵法

上了真正的戰場,績效又是如何呢?

西元前 506 年,吳楚大戰開打

孫武指揮吳國的軍隊千里遠襲

在柏舉會戰以 3 萬之軍大破 28 萬楚軍

隨後還攻下楚都郢城,差點讓楚國滅亡

真的有厲害!

世上第一本兵書 — 孫子兵法 的架構

孫武是人類是歷史上

第一位把帶兵打仗之學問「理論化」的人物

他所著的孫子兵法,全書分為 13 篇

從戰略構成、地理學,乃至於後勤思想

都有很豐富的論述

孫子兵法的架構

這本奇書,至今已經被翻譯成 27 種語言

雖然原文在 網路 上找的到

但那是艱澀的古文

現在,我把孫子兵法的精華

寫下來跟大家分享囉!

《 孫子兵法 5 大精華 》

孫子兵法 精華 ( 1 ):破題

《 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

上面這句,是孫子兵法的第一句

我非常喜歡這個開頭,為什麼呢?

因為它是一種「破題法」

→ 用兵打仗,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事,關係到國家的生死存亡 ...

→ 所以我們不得不認真研習兵法!

孫子兵法 精華 ( 2 ):手段

《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

強而避之,怒而撓之 ... 功其無備,出奇不意。此兵家之勝 》

孫武繼續說道,用兵打仗,是要講究手段的!

三國時代的河北袁紹,祖上四世三公

國力是曹操的 5 倍以上

卻在「官渡之戰」被曹操打的落花流水

主要就是袁紹沒有好好運用他的優勢兵力

而曹操不僅熟讀「孫子兵法」

他所寫的「孫子注」,還是存世最早的翻譯本

曹操並且將孫武的「兵者,詭道也」徹底運用在戰場上

以佯渡延津之計,騙取袁紹將主力分兵攔阻後

親率一支以關羽為先鋒的輕騎兵,解了白馬之圍

後來又抄小路夜襲袁紹的「烏巢」糧草大營

打得袁紹一厥不振!

這正是孫武「兵不厭詐」的具體實現

官渡之戰地形圖

孫子兵法 精華 ( 3 ):謀略

《 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 ...

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

孫武雖然強調用兵的重要、打勝仗的重要

不過打仗並不是沒有成本的

殺敵 1 萬,也要自損 3 千以上

還有勞民傷財的損失

所以孫武說,

打仗,最好能夠讓敵國完整歸降

如果不得已,才選擇擊破敵人

就算你百戰百勝,還不是最高明的

「不用打,就讓敵人降伏」

才是高明中的最高明!

因此用兵的上策,是善用計謀使對方屈服

其次是運用外交手段挫敗敵人

再次是使用武力擊敗敵人

最下策才是攻城

一般來說,要攻取一座城池

需要守軍三倍以上的兵力

如果打得下來還能得到一些補償

萬一打不下來,那對自身軍隊將是非常大的損耗!

「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具體應用

孫子兵法 精華 ( 4 ):軍爭

《 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遍者也。

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略如火,

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霆 》

孫武說,行軍要根據對自己有利的原則來採取行動

還要善用兵力的分合,去適應局勢的變化

軍隊動起來的時候,要像風一樣快

徐緩的時候,要像森林一樣安靜

攻擊的時候,要像火一樣猛烈

駐守的時候,要像山一樣穩固

隱蔽的時候,要像陰天一樣難測

衝鋒的時候,要像閃電一樣勇猛

如果能根據這些原則來運用自己的軍隊

就能為自己不斷創造優勢!

風、林、火、山、陰、雷 ~ 六要素

孫子兵法 精華 ( 5 ):對策

《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

銳卒勿攻,餌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遺闕,窮寇勿迫

此用兵之法也 》

孫武說,用兵的法則

對於佔據高陵的敵人,不要從下而上仰攻他 ( 會事倍功半 )

對於背靠山丘的敵人,不要從正面打擊他 ( 否則對方會全軍回擊 )

對於假裝敗逃的敵人,不要追擊他 ( 否則會落入陷阱 )

對於士氣正盛的敵人,不要急於進攻他 ( 會使己方招受過大的損失 )

對於用作誘餌的敵人,不要貪圖吃掉他 ( 可能會洩漏軍情 )

對於撤軍班師的敵人,不要阻截他 ( 否則己方後防容易空虛 )

對於被你包圍的敵人,要虛留一個缺口 ( 否則對方會全力反擊 )

對於陷入絕境的敵人,不要過份逼迫他 ( 要穩扎穩打,繼續把優勢擴大 )

以上幾點,講的都是「創造以及善用自己優勢」

如果你的敵人已經佔優

就應該先避開他的鋒芒

並耐心等待有利環境的出現

而如果敵軍已經陷入劣勢

也不要急著想把對方趕盡殺絕

應該一步一步擴大自己的優勢

免得對方「狗急跳牆」,反咬你一大口

造成局勢逆轉!

大家一起來研讀《 孫子兵法》

我 從小就對「兵法、謀略」這些東西很有興趣

雖然不太可能時光倒轉

回到過去當個兵法家什麼的

只能玩玩電動或打打嘴砲

不過偶然讀到這幾本把「孫子兵法」注釋到很棒的書

並整理出一篇心得文來跟大家分享

也算是一件 ... 很酷的事!

3 分鐘看懂《孫子兵法》5 精華,尤其是主管偷偷在用的那 1 招,太實用了! - https://goo.gl/a7wXcf

=================================

「Q版孔子」的圖片搜尋結果相關圖片「Q版孔子」的圖片搜尋結果相關圖片相關圖片相關圖片「Q版孔子」的圖片搜尋結果「Q版孔子」的圖片搜尋結果相關圖片「Q版孔子」的圖片搜尋結果相關圖片「Q版孔子」的圖片搜尋結果「Q版孔子」的圖片搜尋結果相關圖片「Q版孔子」的圖片搜尋結果「Q版孔子」的圖片搜尋結果相關圖片相關圖片

Q版孔子換裝 民眾愛不釋手
By 張妍溱,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二月 12日, 2016

北區公所設計北區第一好神「孔子」,今年換新裝!(張妍溱翻攝)
北區公所設計北區第一好神「孔子」,今年換新裝!原搭車周遊列國Q版孔子公仔,今年改踩觔斗雲提倡環保,象徵智慧與勇氣、步步高升;包括孔子像、書籤、馬克杯等供民眾典藏;另「筊杯」橡皮擦實用有創意,Q版設計來自替代役男創意,民眾熱烈索取。

「卡哇伊!」Q版孔子公仔分別拿著《論語》、《金榜題名》經典名言,腳踩在金色觔斗雲上,神氣十足。到公所洽公民眾瞧見興奮地說,時代在改變,現代孔子像不再令人覺得嚴肅;Q版孔子走活潑路線彰顯地方特色。

人文課長張清風說,北區孔廟是台中市人文景點之一,萬世師表孔子化身白色泥塑人像作揖與拂鬚狀,半身公仔適合親子互動彩繪顏料,傳達孔子智慧老人形象;Q版書籤更令人愛不釋手,每項文創品均印製上千份,分送給參加活動的民眾。

張清風指出,公所替代役男廖立凱及陳泓霖有感政府提倡環保,將搭遊覽車周遊列國的孔子設計改坐「觔斗雲」,讓民眾觀看可愛孔子之餘,也吸取其智慧。

「Q版孔子」的圖片搜尋結果

相關圖片相關圖片相關圖片


孫子兵法與商場戰略
發佈於2016年5月27日 作者:馮建民
孫子兵法不可簡單用於商業行為
我們經常崇拜歷史經典,捧為神話,不敢認真批判審視;卻習慣舉一反三,把某一領域的經典普而化之,通用於其他領域。多年來,市場上孫子兵法商用的書籍,大多談其通用,絕無談其誤用和非適應性或有限性。兵法與商業規範和商業管理,這里通稱商道,都是談統領己方團隊和處理對外關係方的內外關係,當然會有相通。但即便相同相通之處,也存在使用者能否融會貫通的準確性,分辨變化條件後的適應性和有限性。何況由於兵法畢竟是兵書,其本質是製勝之道,目的是定輸贏,非死即活,非得即失,這跟商家追求的共同商德,以及使用商法強制性的規範行為,為的是建立合作平台,達到共生共贏,二者出發點和目的都大相徑庭,自然有不可直接照搬使用、特別是只求形似的生搬硬套。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是恨其熟讀兵書但不能融會貫通,只會生搬硬套,把背水一戰、兵置死地而後生的短期激發士氣的戰術,誤用錯用代替了理應長期保持生存實力、需要緩戰而尋機的戰略,不明白進兵街亭實為保衛戰,該戰以防禦抵制曹軍入侵為目的。不明白當時敵強我弱的生存條件的特徵,緩戰延戰持久之戰應為主要作戰形式,而採取了速戰激戰,並且把弱小於敵軍十倍的極端劣勢兵力,偏偏又置於形似背水一戰可以激發鬥志的孤零山頭上。敵軍甚至無需挑戰,而只採取圍而不殲的方式,就迫使馬謖因為糧草耗盡而不得不反復被動下山沖營,耗盡最後力量,最終痛失街亭,致使蜀國門戶從此大開,被諸葛亮揮淚痛斬。諸葛亮痛感用人不當,當初雖對馬謖的書生氣有所洞察,但卻僥倖以為馬謖的軍令狀和特意安排王平的輔佐可以彌補其不足。這是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失誤,超過沒有及時避免關羽的敗走麥城的結局出現——街亭失守致使曹軍堵到了蜀國門口,從此可長驅直入。而之前的關羽大意失荊州,則使蜀國失去了逐鹿中原的據點而已。此可謂諸葛亮的知人任用上的失誤,這兩大失誤使蜀國先是退出中原,再是淪為在家門口的被動護城之戰。
諸葛亮且不能每次在預感階段提前作出準確決斷,何況馬謖乃至我們這些習慣於掉書袋的後人?流於紙上談兵不能融會貫通,成為學習和運用兵法的忌諱。高人學其神,低手學其形。形神兼顧,融會貫通,才能在實戰中製勝。三國里說馬謖可以把兵法倒背如流,可謂孫子兵法學生中的高材生。而馬謖的失誤還局限於兵法和戰場之內,是生搬硬套,不能心領神會,只求形似而失其神。如果把孫子兵法簡單地通用於商場,而不明白二者本來所處理的人際關係和利益輕重有本質的不同,出發點和目的不同,表現形式更不同。本應只能互相比照,分清本質不同,借用其精神精髓,特別是應吸取那些不是針對敵我關係、即不含有倫理性質的一般的戰略戰術,而是百分之百的生搬硬套,特別對那些名言名句只求一知半解,以為有古人智者佐證,就可以大言不慚,行騙欺詐,置商德公德規範於不顧,導致商場上見錢不見人,見人不言德,無法無天等,以賺錢多少為高下評判標準的大量奸商惡商的亂商亂世,實在讓人痛心疾首,正應了那句街頭俚語:無商不姦。
若不及時審視反思分辨以正視聽,則對尚且向好的正人君子很容易引起誤導,對商場上的庸碌俗輩則更助其行間使計,不擇手段,混亂視聽,從而違背現代商業發展和企業管理的大道趨同和公認的規範道德。所以對市場上通行的孫子兵法,可簡單通用於商場的壓倒性說法,筆者根據自己的一點經商經驗教訓,深有反思體會。在此並不想、也不能對全部孫子兵法之商用進行浩瀚分析,僅嘗試就一些典型常見的案例看法和兵法名句,選擇性地簡短點評,嘗試指明哪些可用,哪些慎用,哪些是精髓靈魂可以為準繩,哪些基本不可用或完全不可用。
兵法在於克敵制勝
商道在於合作共贏
很多行業和學術之道在本質上都是貫通的,這已經成為共識。於是,學術領域才會出現類似用孫子兵法去解釋商業競爭和成功之法的潮流。初看起來很能激發想像力和激起迴響。但仔細推敲並非如此,我的看法是,孫子兵法基本上並不能簡單通用到商業活動中,即使把商業活動理解成具有競爭的本質,因而商家因競爭而你死我活,此消彼長。儘管孫子兵法中的一些戰術性計謀還是可以用到商戰活動中,而其大部分戰略層面上的道理和計謀是不適合簡單通用於商業活動的,而要進行對象的甄別,目的和目標的調整,層次和形式的區分,即使我們硬要把商業競爭當成商戰對待。商戰這個概念,其實就市場的實際和本質來說,也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因為商業行為不是戰爭,商場關係和企業管理要符合社會生態學所追求的和諧共生的目標旨趣。
兵法雖然不崇尚戰爭,但畢竟是一部兵書,於是戰爭之仁和仁政之仁,不是它要去區分高下和誰是誰非的宗旨要務。兵法因此主要是一部指導戰爭的方法學,即戰略戰術。整個兵法講的都是如何勝戰,區分戰勝之法的優劣高下,區分戰勝之投入和產出之高下,如上兵伐謀、下兵攻城之說,談論通達目標的詭道方式的計謀和伎倆。它不受道德標準約束不達目的不罷休。所以,諸如反間計、連環計、苦肉計等等,不一而足,均可使用。商道,和局為貴,只有和局才能共贏,才能共同實施合同,實現雙方的互利。
雙贏才能使商家繼續合作下去,才能使商家共同把盤子做得更大,並非必須要你輸我贏。往往凡是合作失敗的必然是雙輸或一個輸而一個贏,這是由商道的本質決定的。商道的本質是合作共贏,根據不同條件和投入而獲得應得的贏利份額,儘管贏利在最終並非均等,但必須情理法理得當。而雙方達到共贏的那個目標,過程是需要共同推動和實施,絕對不能使用詭道式計謀。商戰的任何結果,不管利益分配有多大懸殊,都是條件和投入力量的對等交換結果,絕無硬性和軟性的暴力出現,雖然實際商業合作活動中並非理想,但正如兵法談用兵制勝,商道的理想境界則是和局,不使用任何軟性和硬性的暴力,而戰爭中則是兵戎相見和計謀的使用,都具有暴力性質,而伐謀也是一種軟性暴力。
孫子兵法既然系統地談用兵制勝的方法,所以無論其戰略層面還是戰術層面,都基本上不能簡單套用於商道。而能夠直接用之於商道的地方,則是那些不帶有倫理約束性的道理和方法,如用兵之道,以正合,以奇勝,暗合商業上講的人有我奇,人無我有;還有類似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那些談取得成功的前提的道理和方法。再如治大國如烹小鮮,說的是完整精細的管理和剛柔兼備、長遠相宜的機制,特別是因勢制變如水賦形的掌控未來之變的經典理論,為現代商業管理學中關於戰略及其實施提供了絕對高超的參考價值,成功或失敗關鍵在於對未來不可知因素的掌控,而不是把過去的和已存在的或靜止的條件結構當作決策和實施的基礎。走進孫子兵法大觀園,千萬不能像劉姥姥那樣生吞活剝,對什麼都全然肯定接受,那樣的結果只能是畫虎不成反類犬。對孫子兵法用於商場,應該絕對慎之又慎,無論其戰略層面的還是戰術層面的。完全說其通用,是錯誤的;斷然說其不可用,更錯。因為本來是一個本質上偏執技術和方法的書,因為被使用到一個偏重共同道德和強制規範的商場上。所以認真研判鑑別,慎重使用,成為必要而重要。
兵詭道施計伐謀
商依法合情合理
計篇。兵法開宗明義,一言道破兵法實質的表現形式:“兵者,詭道也。”說的是使用計謀,層出不窮,詭道不可測。“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謀攻篇。“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奇情”。商業夥伴之間,講究開誠公佈,合同規範和執行;講究大道為懷,誠信和守諾;講究簡單明晰的實施,明白無誤的表述和實施;講究實施過程的互補互助,通融和修補,最終共同抵達目的地,實現雙贏目標,兌現了合同,生意合作越做越大。任何使用小計謀而壞大事的伎倆都不可登大雅之堂,最終敗壞聲譽,使合作流產,或一錘子買賣老死不再往來。
兵詭道,商明典。前者在台下和背後,後者在台上和人前。商業活動講究的是合作,和局共贏是其最高境界。合作雖不是商家之目標,卻是實現其目標的必經之途。君子之財,取之有道,說的就是,大家都要賺錢,都要生存獲利,唯一辦法,就是遵循共守大道去完成目標。
變化之道如水賦形
兵在示虛商在示實
虛實篇。兵法,虛虛實實,形人而我無形;商道,開誠佈公,以誠為準,輔之以察。在兵,實而虛之,虛而實之,避實擊虛,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因為是為了打敗敵人以製勝為目的。而商道則相反,雖然也有商業秘密而言,為實現最大商業利益,但絕非以虛虛實實為武器,置夥伴於死地。商業夥伴之間合作前後,合作過程,都需要坦誠和規範,以合同和法律為準繩,共同實施合同,實現共贏。前者的關係是被動,被牽引,被誘惑;後者的關係則是主動的,推動和配合,稍有使姦,必使合作失敗。
“故形人而我無形。形之而知生死之地。”是偽裝自己而識破敵人。“故形兵之極,至於無形;無形,則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因形而錯勝於眾,眾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製勝之形”。在商道上,雖然不提倡虛虛實實,而是推行誠信互助守法,但制勝法寶的保密還是必須的,是生存之道。戰略戰術的保密決定著先機,市場份額和競爭優勢,乃至持續發展,所以虛實的戰略意義很大。但虛實的使用不能錯用到合作關係和態度的處理和維護上,更不能使用到共同簽訂的合同上。雖然在商業上講究信任和監督原則,也是強調行君子之道,防小人不軌而已。行仁義商道,絕非要做東郭先生和救蛇的農夫,而是這裡要分清戰爭和商道的根本不同,分清後者是秉持和維護仁義商道,而戰爭則是靠制勝輸贏和靠實力、乃至靠暴力強勢保護和平。爭取主動,牽著敵人鼻子走。
虛實篇。“致人而不致於人”。在商場,如果把此點理解成化被動為主動,化依賴為主導,而把目的調整為合作共贏,則極其重要而經典,何樂而不為!如在貿易商和生產商之間的合作關係中力量的轉化,開始有求於人、而實力轉化後人求於我的因勢利導等。商家之間忌諱逼迫就範,所以慎用“致人而不致於人”。
計篇。矇騙迷惑敵人:“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慎用商道,如防禦和保密戰術,或達到目的的迂迴戰略戰術。兵詭如水,如水賦行,無形而有形,以柔克剛,無為而不為,其目的還是製勝,其形式還是詭道。商道,也講究變化之道,它是順變和順勢,即觀察市場之趨勢和夥伴之變化,從而使自己順應變化,也搶占制高點,搶占市場份額,打保衛戰。但它的對手與其說是對手競爭者,不如說更是自己。商家最好的競爭條件是把自己的內部條件搞好,順應夥伴和市場條件,創造適應自己的環境,適者生存。商家的失敗退出市場,往往是自己把自己打敗,不打自敗。商家的順變展開在市場和夥伴之間,為了獲得可互相促進的伙伴,往往要把積累的實力展示給市場和夥伴看,以贏得強者聯手和互補。商場靠實力說話,為了適應此實力關係的遊戲通則和習慣,爐火純青的弱小者喜歡採取不能而示之能,強大者則習慣能而示之不能,即採用這種虛實應變的戰略戰術。示虛是兵法的實質,是實戰的需求;而示實則是商道的本質,是商場和企業管理內部的合作的前提和要求,而靈活有度的在商道上示虛作法,是以更好達到合作共贏的目的,而不是相反流於故作玄虛,那樣最終會有傷大雅,創傷合作,這是虛實之於兵法和商道的不同。
如水賦形的兵法之變化,在順變問題上完全適用於商業,就像水那樣趨下而避高,遇強而能彎,最終順勢求變,以柔克剛。老子的五千言就是概括水的風格和偉大玄機。在商場上,如果強行在買方市場階段的供過於求的時候,還在強行擴大生產和推進銷售,則往往出力不討好,事倍功半,甚至出局倒閉,這就是不知順變之道。而水德之高妙,還在於雖處低下而能知未來,滴水穿石之啟示,水非總是遇強而彎。心有水德,無往而不勝。如雖然處在買方市場供小於求的階段,已經開始備戰供過於求的市場形勢。在這個轉型的實施過程中,掌控轉變角色的速度和規模,以便在轉變期間也能保障當前市場應得的紅利。從買方市場到賣方市場的角色轉型,即放棄生產和銷售而轉型到市場下游角色即買家,甚至成為消費者,以便享受供過於求市場的最大部分的紅利分割,都是當下求變、未來製變的水德。
九地篇。應變隨機制定戰勝策略,如水賦形。“踐墨隨敵,以決戰事。兵無常形,似水賦形。”作為中性的戰略和策略絕對重要可行,強調因勢利導,認識主客,隨機應變,爭取最佳結果。“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製流,兵因敵而製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故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死生“。兵法在此強調因時制宜,在敵我雙方力量對比中掌握靈活順勢變化的規律,強調己方找出敵方弱點加以攻擊制勝。如果用到商場上,則應該是了解對方合作者的強點和弱點,如果某個項目必須通過合作成功才能共贏,那麼使用此兵法的精髓就是必要須順勢求好,即助其強而補其弱,此乃同舟共濟。另外,如果是諸如競標那樣的有我無你的非合作項目,那麼此兵法要義則是以強擊弱,一招制勝。在商務上,難以用模式和定型解決一切,而應隨時應變處理當時當地的變化,當時當地的處境和條件,當時當地的新模式。
在兵家是為敵敗我勝,在商家是合作範圍內預測走勢,跟上趨勢,達到目的。預測和計劃到實施是如水賦形、順勢操作、隨機應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過程。歷史是當事人自己的歷史,不可能被前人書寫定格,也無需前人這麼做。誰若明了此理,則深愔兵法和商道的一般道理和道理的一般性這個特徵,兵法要製勝,商道要成功,行為之法規,大體則有,定格則無,完全取決於隨物賦形,因勢利導。
在處理火伴關係方面,如果按照兵無常形,實而虛之,虛而實之,虛虛實實,說白了,不以真面目示人,顯然不是商家的約定俗成和大道之為,最多只是技巧的使用而已,如談判技巧,優化競爭價格,或技術保密的戰略策略。實施市場營銷的方法和展現等為了追求最大利益,自然應該採取虛實策略,但仍還在戰術層面上,對戰略層面上的諸如規範,合同條件,政策,基本態度等顯然不能簡單套用,因為這些需要示實,而非示虛。
兵法之變,兵無常形,重在於示虛;商道之變,順勢順變,重在於示實。
以正合以奇勝
藍海戰略避開競爭
形篇:“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可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韜光養晦之戰略,先發展好自身,發展轉化之機會條件。
商家講究順勢改善自身條件,化依賴變為自主,變被動為主動,進一步,化被主導為主導。人們談論的藍海戰略,就是善出奇兵,戰略上戰術上,人有我新,人無我有,人爭我棄,眾人趨之我已避之,眾人比大我自強,眾人面面俱到我則有獨到獨善守善之策。藍海戰略認為,通常企業把競爭對象當作發展標的,很多力量投放到競爭,比強,比大,比齊全,總之,使出一切力量去求同和打壓競爭者,在求同和打壓的基礎上達到形式上的超越競爭對象。於是,不得不進行直接的力量比拼,消耗自身也未必競爭得手,反而常常作繭自縛,削弱了自己。雖然可能攻取了眾多城池,反倒成了過分投資和分兵弱化了的結果。十指全伸出去的時候,再也無力收回拳頭出擊,血腥的競爭使得血流成河,形如紅海。藍海戰略則強調獨闢奇境,避開競爭,享受獨有天地的先機和獨占優勢。藍海戰略強調的不是求同而是特異,以特異勝出;藍海戰略特別以自強自信為心理素質,追求自己的最佳發展規模、形式、條件、方法、速度等,只要自己最佳的那個變化機制,不管是否比競爭對像小還是不同,這一點與先自強再求對外用事的兵法,有相通之處,是兵法用於商道的精髓之一。
勢篇:“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故善戰者,求之於勢,而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刃之山者,勢也”。
奇正之勢,講的是善出奇兵,創造有利態勢。虛實多變,主動靈活,善出奇兵制勝。以正合,以奇勝,適應於商場上如何占領制高點,爭取最大份額和優勢,爭取最佳結構和方式,爭取先機和擴大成果,而法寶之一,就是善出奇兵。尤其重要的是,創造有利態勢,而不是責備於人。人力雖然重要,但環境條件和發展大勢的創造更為重要,即天時和地利甚至是先決條件。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謀事在人而成事在天。人力在好的條件下則可以推動大勢發展,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這裡強調了人力和客觀大勢之間的互相作用和各自優勢與局限的關係。
“擇人而任勢”,兵法在這裡講出了極為重要的造勢和順勢的主客依存關係,是在人力和大勢環境變化中求生存發展的規律。擇人而任勢的觀點,完全可用於指導商場行為。在商業活動中,在趨勢中尋找著力點,在大環境中確定自己的位置,在產業鏈中選擇自己的最佳優勢位置,始終搶占主動位置。如在賣方市場階段,搶占賣方位置。而在市場暗潮洶湧趨勢轉化之前,已經順勢轉為買方先機,借勢順勢。在變化中,順變並非要我們隨時急切變化,而是把握變化條件,進時應進,退時須退,待而不發同樣重要,最佳時機才是決定進退等待的絕對因素。單純追求大規模和快速度,不如追求適當的速度和最佳的、適合自己的規模。小而美,小而強,遠遠勝過大而弱,欲速則不達。不以別人眼裡的你作為行為準則,而以適合自己的速度規模條件為最佳,即所謂自強在己,不在人。
作戰篇:兵貴神速,“兵貴勝,而不貴久”。以最少時間和投入,爭取最大最快最好的產出,從而不錯失戰機和遭遇不測。這是果決判斷和迅速實施的特質。為求神速,有時不得不放棄一些條件。所以,兵貴神速的要義在於,神速是為了取得最佳結果,這時要權衡是否應為此付出什麼條件,犧牲的條件和最終結果的優化關係,是決定速度的程度規模的關鍵。有時市場上的機會是有時間性的,錯失某個時間內的實施,機會將永遠失去,你不得不放棄某些條件作為交換,主動放棄某些條件為求主要目的的實現。明白沒有百分之百的最佳結果,只有較好和更好的結果,丟卒保車,是商場製勝的成功秘訣之一,是成功者成熟心理的標誌。有多少遺憾,就是在所謂的完美期追求的瞬間錯失機會而鑄成。兵貴神速的使用,關鍵在其神妙的把握,而不在其語意上的形似追求。
製造戰機和有利作戰條件,爭取最大戰果。九地篇:“夫霸王之兵,伐大國,則其眾不得聚;威加於敵,則其交不得合”。慎用商道、商場,這裡不可用威懾和故意製造對方亂局來破壞其條件。如果必須用,則肯定應該在商法和倫理條件允許之下來因勢利導。如在競標或試圖先機佔領市場時,故意顯示強勢實力而使競爭者望而生畏,自動取消無謂的犧牲,都屬於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兵法詭道之用。我們審視兵法之用,有時需要鑑別所針對的對象,有時需要鑑別針對的態度和事情,有時要鑑別雙方關係的性質是合作還是排他。同樣一個兵法之理用於商場,卻完全不能等同於單純的面對敵人的兵法之用,要心領神會,得其神,才能用其形,失其神則會導致形神皆失。
兵不厭詐知人任用
軍爭篇特別講到用人和指揮制度及策略。對內,用眾人如用一人,萬眾一心。“人既專一,則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退,此用眾之法”。對外,善於判斷外部變化,避實擊虛,隨機應變,順勢操作,治氣,治心,治變。“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嘩,此治心者也。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陳,此治變者也”。這裡,無論對內還是對外,要義都是知心用心製心,或者說,要把握參與各方人物的精神心理以及體魄,對內叫精神領導,精神疏導,精神引導,精神開導,乃至精神制導。對外叫做精神探測,精神宣導,精神感化,精神誘導,精神制導。如哀兵必勝,哀兵不擊,都是指精神力量的特殊性;而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是指觀察利用力量變化的不同階段,或避實擊虛,或推波助瀾。治氣,治心,最終為了落實治變,即實現目標。此用於商場處理各方關係和用於企業管理中的上下級關係,實在是上上策。
“兵不厭詐。故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者也”。對此名句經典,我們在商場上需要特別謹慎,鑑別使用什麼是以詐立,以利動。開誠佈公,企業文化和商家合作之道,不可詐也。而在發展和實施的戰略策略上,對內對外的保密製度和手法的靈活運用卻十分必要,實施戰略戰術的階段性和激勵手段等,都可以領會兵不厭詐的神妙,也是領導藝術高下之分。例如為了激勵員工在困難條件下打下一個攻堅站,甚至可能是最後一戰、然後全身而退或轉型或防守收縮,此時不可能也不應該透露領導層的真實戰略意圖,否則可能造成人心散落。導致某些人提前退出,可能影響公司的計劃實施。所以,此時運用最好的退兵之計,則是宣布並實施最大的進攻策略,這是鼓勵和凝聚人心的善用詐術。諸如唱空城計的辦法,望梅止渴的駕馭之術,甚至割發代首的象徵領導藝術等,都是如何使用兵不厭詐之術的典範。在戰場上面對敵人,此術是為了迷惑誘惑的虛實戰略戰術;在商場上和企業管理上,則掌握在守善不諱法門的範圍內。在戰略戰術上,靈活掌握公開化和保密化的最佳磨合程度;在用人上,靈活掌握明示與暗示的關係,真與假的關係等,“以先知迂直之計者勝,此軍爭之法也”。須知,商道中的詐非詐,而兵法中的詐則分對敵真詐,而對己非詐。對友對內部人使用兵不厭詐,是由於戰略戰術上為最佳實現目標的考慮,是純手段性質,無傷大雅,結果無害而有利。例如曹操的望梅止渴,而對敵之詐則如空城計,草船借箭或苦肉計等完全為我所用。學習兵法的兵不厭詐,尤其要明白對友人、對合作者、對內員工,在長期的戰略上萬不可以詐立以利導,否則人心失散。所以商場上大家講誠信和商德,講究眼前明示,背後提示。
商人逐利,無利不商,所以應該也必須自覺地給自己和給他方以利益回報。否則無利無趣,但互利是商的結果,而非誘入陷阱的誘餌,這是商道與兵法的以詐立、以利導的根本不同。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兵法誤用時還沾沾自喜,那真要被古人笑話了。至於對內管理的以利導,現代管理學講究區分長利和短利,大利和小利,精神鼓勵和認可,個人生活和職業生活之平衡,職位任務和再教育促進激勵潛能之關係等,這樣旨在促進長期全面健康人際關係的追求,以利導成為各方共同認可和維護促進的價值,絕非任由一方短期利用的誘因,也成為檢驗員工和老伴的價值觀和行為高下的準則。
知己知彼決策前提
謀攻篇。“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故君之之所以患於軍者有三:不知軍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者,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
這裡提出了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的重要性,同樣有用於對內和對外的關係。對內要知人用事,恰到好處;對外要準確判斷,適時順勢。而對此法則的理解,尤其應理解對知己知彼的靜態和動態條件的把握。一般的,我們很容易獲得已經存在的信息以了解自己和對方,儘管這樣的靜態已經存在的信息也有真實度問題和應用以及結果的關係問題,這些信息可以道聽途說,互聯網上收集或親臨打探,派情報人員探取。但這些所獲得的信息,都是過去和現在這一刻已然存在的信息。而更重要的是,從這一刻起,未來彼此動態條件的變化最難把握。實際上,我們每時每刻已經成為了過去時態,所以我們無法、也不應當對那些已經掌握的信息做完整準確的分析,更不能以此做最後決斷。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的每個決策,是建立在過去的或現在已經發生了的靜止信息基礎上,每個決策就在決定當下即刻已經淪陷為預測和估計。
信息隨著人的行為在變化,信息是人的行為的符號。而符號後面的信息,也只能靠預測和猜測進行判斷。那麼我們決策的正確性,就變得不可信了。預測和對策,構成了我們的決策之不同階段和決策之核。參與者隨時的動態變化因素,是我們的猜測預期和應對之策的前提條件。我們忽然被扔進不預測的深谷之底。歸納法和一切理論最多說的還是過去和一般,不能、也不是發生在我們當下和我們所不知道的未來。它們歸納的是過去的事實,是關於過去的理論,對未來的不可知的事實和形似的事實,不能起到百分之百的指導作用。那麼如何知己知彼?如何因此出奇制勝?幾乎不可能。我們唯一的最佳辦法,就是先假設最壞條件和結果。再把它們難上加難,看看我們還能不能活下去,即求生法。所以孫子兵法通篇強調先自強,先立於不敗之地,而敵自敗,先求生再求勝。“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還有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可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多麼奇妙的經典!這適應商場上的優勝之法,即首先要保證不損失,而不是首先去爭取贏利。
實踐證明,很多商人的行為是先爭取贏利,認為一旦贏利了,就保證生存了。這種行為源於思維的誤區,優先爭取贏利的條件和優先保護生存的條件是大不相同的。一個不能很好生存的人是無法實現贏利的,所以孫子兵法才強調自強和先自己不敗、才能使敵自敗,兵法的精髓在此。在商道上,自強自美而不管別人怎麼看自己,不與人爭強爭大,而只須自強自美,樂在其中,商道之妙盡在於此!所以如此,不僅源於不可知的對方因素,也源於不可控的對方因素,怎麼能用別人之形而形我呢?靜心修德,自強不息,適合自己發展的方法,形式,戰略,規模,速度,名稱,品牌,角色等等,才是自己的最佳選項。
兵法商道狼性文化
敵對,競爭與合作,生態平衡之文化大環境中的狼性文化。生態平衡是競爭和共生,如果狼性文化代表競爭,可以肯定其存在的合理性。而把狼性文化當作商場上和企業內部對競爭者、對夥伴的的狠毒,置之於死地而後快,把同類夥伴當作要提防的對象,對同類競爭採取過河拆橋和以鄰為壑,雖也強調團隊精神,但只是限於團結對外,而非內部之間的謙讓共生。在內部,狼之間是欺大壓小,用暴力維護尊嚴和地位,不斷要以暴除暴,絕對不容忍弱小,也絕對不給弱小者以生存的空間和權利,無論其曾經為狼群做過多大貢獻。狼群內部的分配,也絕對是以暴力強勢為分配等級和先後的,狼群不講究公德,只有強者頭狼制定的紀律,誰不執行,格殺勿論。狼群內部實施的是奴隸制,不走社會福利和起碼的養老制度,也絕對不崇尚相對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逐步改善的福利和養老制度。老狼和殘廢的狼甚至只能根據自己的體能格鬥能力,來維持跟狼群在一起生活的關係,否則自生自滅。對外,狼群講究團結一致,講究拼命精神,講究戰略戰術,攻防,收集情報,迂迴,虛實,形敵而我無形,講究集中力量打殲滅戰,講究置於死地而後快,講究打殲滅戰,這樣一種以人為敵的基本態度,以敵死而後快的目的和目標,以暴力為特徵的實施行為,以實力強權制定分配利益的製度和共識,以自我利益為中心而無視集團內外他人利益的道德規範行為準則,以在利益驅使下的短期合作,而在涉及個人利益衝突時,以強權暴力來定奪結果的短視無德等,以只要達到目的、就可以不擇手段的狠勁無良行為和習慣等,如果這種狼性文化大加氾濫,在商界、在人群社會傳播接受,結果將是世界上到處都是狼,狼群,人人是狼,商家均是狼,因為狼與狼之間,狼群與狼群之間,最終也將開戰,則世界再無寧日,生態平衡將被打破。
如果從生態平衡上,要保護狼這個物種,只是就其作為一個物種鏈條上的一個種群,有量上的自然要求,它不應超出一定的規模,否則將影響其他物種的生存。在質量性質上,狼這個物種,是對其上下物種鏈條上生物的一種生存先決條件。如它使得羊群產生更新換代的生存免疫力和頑強求生的力量,它對羊群的威脅和不斷循環的滅殺,就保護了羊群所破壞了的草原和其他植物鏈條,等等。這在商場上和企業內部,對競爭機制的優化和它給市場化帶來的好處,明顯可見。如僱員發展的自我激勵和優勝劣汰,格質量的市場調節,發展落後的企業的被淘汰等。從生物生態學角度來看狼性文化,對商場和企業發展自有其可以學習引進之處,但絕不應完全一般地把它當成可信奉的企業文化和商業文化。
狼性文化在商業中的運用,比類其生態學中的意義,不可或缺的起到市場機制中的競爭的效用,適者生存,激勵自強的免疫力和優良的競爭文化。但生態學和大自然對狼群的作用也加以了限制,狼群的存在和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平衡為前提,而是給以一定的認可和維護。我們看到,在狼群出現最多的地方,反倒是百物聚生的芳草之地和羊群聚生的地方,就像非洲獅群出現的地方,有成群的斑馬、鹿群、牛群等。大自然給我們的啟示,是一幅全面的有機的平衡,互動互生的畫面和規律,這是偉大的真實。而市場上所謂的狼性文化的鼓吹者,以偏概全,矯枉過正,極端私利,不計手段,對大自然的啟示的合理使用差之萬里,遺害無窮,不能不正視聽還本,返樸歸真,看清大自然的生態真實,對狼性文化加以慎用。狼群和狼性文化對外沒有公德,自身也無自我道德化的機制和需求,而孫子兵法並不處理目的和公德以及法規之間的關係,它們跟商道的關係顯然不能簡單互通使用。
兵法商用的態度: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馬謖的失敗在於照本宣科,過於追求形似,而失其本質。孫子兵法描述每一個計謀,從語意上理解其意義,從事件上捕捉其聲形。它是一個形式或模式,但沒有告訴我們使用它的時間、地點、人事、天氣地理、火候等這些先決條件、參與條件和當事條件。總而言之,兵法沒有告訴我們,何時何地使用某個計謀的適應性。這個適應性的辨別,是我們後來者運用時最需要謹慎的。
適應性是發生在當時當地具體的人和事,是最大最關鍵的不可捉摸的變數。兵法,講的是一般,而我們使用它時,則要講究具體。兵法理論是經典教義,是不變,是靜態,是對象,是一個模式,超越時空;而我們始終處於未來和處身於變數,即改變了的環境和條件。只有在考慮到這些變數時,才能較好地選擇使用某個適當的兵法計謀。馬謖的失敗就在於,套用不變的模式,而不明白活學活用在於分清其適應性,學到了兵法之形,而失之於神。
《易經》通篇言變
如何考量自己處在何種環境和具備何種主客觀條件,在此綜合條件下的決策和行動方向是什麼,如何選擇使用兵法之經典,判別其當下的適用性,避免類似馬謖那樣生搬硬套、遺恨千秋,對這種指導當下和未來的行動決策,在我們的《易經》這本書裡則通篇言變,告訴我們對未來變化的掌控。
孫子兵法只是像徵性地用如水賦形來概括這個未來製變思想。《易經》則進一步告訴我們,現在是什麼狀態條件及下一步該怎麼辦,告訴我們變化了的情境和物我主客關係和條件的變化。如《易經》關於物極必反,順勢變化,化不利為有利,在有利時隱含風險,在當前預知未來,陰陽平衡雖然為追求極致,但卻很難長久維繫,因為變化因素時刻發生。特別是環環相依,內外相扣,因果互通,五行相依相剋,利中有弊、弊中有利的道理甚至步驟等,極盡變化之能事。
儘管如此,雖然它已經處理了變化和當下以及未來問題,它還是只告訴了我們這個變化和當下的一般道理和一般情境,畢竟它和兵法都是一般理論,一般理論告訴我們無論怎麼具體,始終還是一般,還是過去,還是很多不同具體情境共有的一般性。而馬謖遇到的問題,是他那個跟其他人遇到的不盡相同的具體性。如何用,有一般性的理論來切合比照我們個人這個當下,從而作出抉擇,就是進一步適應化和具體化的問題。
兵法告訴我們模式和方法,易經進一步告訴我們變化的規律,而我們自己則處在決策的第三階段,找出在變化的情境下對我們的適應性。所以,讀書在於得其神,錯誤發生在於僅求其形。百煉鋼化為繞指柔,就是指如何爐火純青的化知識為力量。
兵法言是輸贏存亡·商道言共生共存
從商業商德高度上運用孫子兵法,要分清使用對像不同。兵法處理敵我關係,是輸贏存亡,你死我活;而商道是雙方合作,共生共存。既然如此,對商場上的人際關係和企業管理中的人際關係所採取的態度,將完全與對待敵人不同。
其二是目的不同和目標不同。兵法的目的是製勝,結果分輸贏,以此才等而下之的區分輸贏、制勝的投入與結果的最佳關係,方法的優劣,形式的變化等;商場上的合作關係和企業裡的人際關係是以基本的共同利益和利益分配為基礎,既然如此,商場上和企業主不應、也不能把利益全部歸於自己,甚至還要為未來的依存關係的發展進行投入。
其三,兵法處理的利益關係是死生,所以其中關於計謀方法形勢應變等,看似中性的方法,在商場運用上卻不能不客觀地帶上與倫理、共識、公德、合同規範等國際、國內、行業等通則相逆的性質,不可照搬。如虛虛實實,形人而我無形等戰略策略,各種用間使計,兵不厭詐等,在使用時更應該用其神似,而棄其形似,即把其實施為因勢利導的順變手段,而非虛虛實實的形人而我無形和以詐立以利導的短期利益行為。
其四,那些旨在提高效率的戰略策略戰術則十分可用,如知己知彼的決策前提;兵貴神速的果決原則;以正合、以奇勝的獨家法門;知人任用的製心製氣製變;如水賦形的順變規律;即使象虛虛實實、形人而我無形的策略,也可以根據場合和對象而靈活地收到正面有效的結果。即使兵不厭詐的靈活運用,也可以收到積極效果,只要詐的結果是正面的,無傷大雅。
兵詭道,一言以蔽之,概括了兵法的特性本質在於一個“詭”字。在用兵時,這個方法和形式取得的結果是取勝或擊敗敵方,結果是要分出輸贏和利害得失。而用到商場上,則是為了達到不傷大雅的和局共生;在企業管理上,則是為求戰略策略的最佳實施和知人任用的優良管理。
這里分清了兵法用於戰爭和商用兩方面服務的目的不同,因而在使用時必然要分清對象,程度和正反效果,特別是後者,要以正面效果為準。兵詭道的詭,實際是講究知變制變的變化之道。但在用兵時強調的是絕對的變化莫測,其表現為詐的特徵形式。而使用到商場和管理上,強調的則是靈活多變和因勢順變。如果把兵詭道理解成隨時可以在商業行為上使用陰謀詭計,那真是誤用孫子兵法了。
知變通變制變
在如何活用兵法上,要知變通變制變,不可墨守成規:“塗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治兵不知九變之術,雖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孫子兵法的這一段,與其在說用兵,更何嘗不是在告訴後人,應如何熟讀兵法靈活運用?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通變制變,重於君命,何其重要!
此段關於製變的觀點,與勢篇、形篇裡說的兵無常形、如水賦形的觀點,本質相通,強調對未來的把握要順變而製變,不能以過去全然解釋未來,不能以既有理論完全指導未來,它甚至是孫子本人對後人使用自己兵法理論應持態度和方法的比喻暗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因為“塗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不變的是道理,而始終處於變化的是人事,這種不變的經典之永恆性,結合未來時刻變化的特殊性,綜合駕馭考量,我們在使用孫子兵法時不應該如此作為嗎?古人的理論和經典具有一般的通用性,但其通用性還應結合某事某時某地某人某條件的綜合的具體性。只要有一個關鍵具體性不適合於當下,就應該進行具體調整適應性。只求形似的套用,只能事與願違,釀成馬謖失街亭的錯誤。
當今世界,我們人類發展到了在商場行為和企業行為時,不能不把宇宙資源、環保平衡作為出發點和終極點。從企業和社會,從人、生物、礦物、植物等全面的宇宙參與者的和諧關係上考慮問題,制定最高目標,採取相應態度和方法,顯然,把孫子兵法簡單套用於商道,得其形而失其神,是對這部偉大著作的褻瀆。對孫子兵法,我們不可以採取刻舟求劍的態度和方法,而應在價值理論上,結合生態學和社會學的最高理念,即宇宙自然和人的和諧共生,社會各階層的共同體富裕和後世的可持續發展。在方法論上,則要把兵詭道之形,實施為因勢順變之神。商道從逐利開始,而結果並非僅僅金錢利益而已,商道的結果是幫助宇宙自然和人類社會的和諧共生,可持續發展,孫子兵法的商用只應該著眼於此。這是學習孫子兵法應給我們的啟迪。(全文完)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