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看鏡花緣 - 開放文學 - https://goo.gl/zFopRB
李汝珍_互動百科 - https://goo.gl/9XOOmc
李汝珍(1763年?─1830年[1]),字松石[2],號松石道人,直隸大興(今北京大興縣)人。清代文人,小說《鏡花緣》為其代表作。
他的一生大約經歷了清乾隆、嘉慶、道光三朝,但考場不得意。[3]乾隆四十七年壬寅(1782),十九歲隨兄鹽課司大使李汝璜到海州板浦(今江蘇連雲港海州區板浦鎮)等地,師事凌廷堪,結識許喬林、許桂林、吳振勃等。[4]後因水患捐官得縣丞一職。李汝珍是道地的文人,「於學無所不窺,尤通音韻」,精通文學、詩詞、音韻、經學、字學、醫學、算數、茶經、棋譜,還「旁及雜流」,如象緯、篆隸等。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寫成《鏡花緣》,花了近二十年心血,三易其稿,行文對中處處展現知識[5],是一部賣弄學問作品[6],原擬寫兩百回,但只寫一百回。旅美學人夏志清評論此書幾乎沒有前後文矛盾之處[7]。另著有《李氏音鑑》、《字母五聲圖》、《受子譜》等。
今連雲港板浦鎮東大街,有「李汝珍紀念館」。
小說精華: 李汝珍與《鏡花緣》
2014年8月
文/周簡艷珍
19逐浪隨波幾度秋,此身幸未付東流; 今朝才到源頭處,豈有操舟復出遊?
◎清‧李汝珍
清代的小說,一反以男性為 中心的傳統,出現了大量女性的「演出」, 除曠世名著《紅樓夢》外,《鏡花緣》也是以眾多 才女為主軸。
《鏡花緣》為李汝珍所著,他是乾嘉年間的飽學名士,生卒 之年皆無可考;生平史跡, 也只能從零星的記載中,管窺 一二。他是北京大興人,字松石,傳 世作品除《鏡花緣》外,還有《李氏音 鑑》和談論圍棋的《受子譜選》。
李汝珍在《音鑑》一書中,自述在乾隆48 年(主後1783年),其兄李汝璜宦遊於海州板 浦(今江蘇連雲港),接任鹽課司大使之職。因 此他隨任寓居板浦,受業於乾嘉學者凌廷堪。 李汝珍少而穎異、博學多聞,但卻無意仕途; 嘉慶四年,他曾捐得縣丞的職銜,事實卻未當 過一日官。
他一生優遊自在,靠著其兄的眷顧,得以 豐衣足食,因此有閒情逸志,涉獵各種學 問。《音鑑》余集序說:李汝珍「壬遁星 卜象緯篆隸之類,靡不日涉以博其趣,而於音韻之學,尤能窮源索隱,心領神 會。」《鏡花緣》之所以能「枕經葄史,子秀集華,兼貫九流,旁涉百戲」,正 因為其作者學富五車。
《鏡花緣》約成書於嘉慶廿三年,是李汝珍「孕育」了十數載,傾 其所學而出的心血結晶。顧名思義,《鏡花緣》之故事內容,全 為杜撰。他以武則天篡唐為周,稱帝臨朝的時代為背景, 說到有一天,女皇帝在宮中飲酒賞雪,醉後忽發奇 想,下詔命百花在嚴冬中盛放;令百花仙 子觸犯了天條,引至百位花 神,被 貶降落人間。
百花仙子生在嶺南唐家,父親唐敖,50 歲時考中探花,但因曾與討檄武后的徐敬業、駱賓 王等結為兄弟,而被武后奪去功名。唐敖因科舉失敗,無 顏面見江東父老,於是跟隨郎舅出海經商,遨遊海外。《鏡花 緣》的八至四十回,輕鬆風趣地敘述了 唐敖、多九公、林之洋等在海外的見聞,是 全書的精華所在。
李汝珍藉異國風情,幽默地諷刺當時社會的流 弊。他特別借君子國吳氏兄弟的口,鞭撻「天朝」迷信 風水、僧尼日盛、奢華浪費、道德敗壞、人心虛偽……林 之洋被女兒國王強納為妃,被迫纏足、穿耳的一段,更 是令人噴飯;作者嘻笑怒罵,為被男性壓迫的中國婦女, 發出不平鳴!
至於後來唐敖看破紅塵,在小蓬萊遁入仙山,女兒唐閨 臣萬里尋父,在泣紅亭目睹玄機……武則天開女科取士, 百位下凡仙子聯袂赴試,皆考中女進士等等橋段;其實只 是作者藉百位才女,賣弄自己的百般才藝而已。 《鏡花緣》文彩燦然、意境新鮮,十分引人入勝。
但其思想內容,卻有很多矛盾之處,書中既提倡女 權,又壓抑女權;批評佛道,又闡揚佛道;處處顯出封建傳統,對作者的約束和 局限。然而,李汝珍還是誠實地指出,所謂蓬萊仙境,不過是鏡花水月;不比 《聖經》中所說的天堂,是個真實存在的地方。
《鏡花緣》的結局,是武則天被迫還政於兒子,唐中宗即位後,尊 武后為則天大聖皇帝,她下了一道懿旨,宣告來年仍開女試,並 命前科才女,共赴紅文宴……最後李汝珍說,這一百回的 《鏡花緣》,只是故事的一半;但另一半在哪裡? 大概已與李汝珍同埋地下,永遠無法面世 了。
----------------------------------
《鏡花緣》是一部長篇神魔小說,全書一百回,由清代李汝珍創作。小說前半部分描寫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遊歷的故事,包括他們在「女兒國」、「君子國」、「無腸國」等國的經歷。後半部寫了武則天科舉選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並在朝中有所作為的故事。該書的英譯本已列入「大中華文庫」系列叢書,由南京譯林出版社於2005年出版。該譯本為林語堂先生之女林太乙所作。
大綱
本書分成三大部份。第一部份是第一至六回,寫《鏡花緣》故事由來,鋪墊出謫凡神話的框架。略謂天星「心月狐」下凡為武則天,稱帝之後,於寒冬下令「百花齊放」,時百花仙子正與麻姑弈棋,不在洞府,所轄眾花神不敢違背武則天旨意,先後綻放,惟牡丹後放,被貶植洛陽。天帝以百花仙子錯亂陰陽,「呈豔於非時之候,獻媚於世主之前」,將百花仙子同九十九位花仙謫降凡塵,需遍歷海外,遭險逢難,方可完劫。
第二部份是第七至五十回,寫文士唐敖的海外遊歷與唐小山尋父(尋根)之旅,是《鏡花緣》最受矚目的部份。旅行中見聞多出自《山海經》、《博物志》等古代地理博物小說並加改編[1],既諷刺時事,也呈現某程度的烏托邦理想。百花仙子托生嶺南文士唐敖家,名唐小山。唐敖科名蹭蹬,心灰意冷,遂生出世之念,乃隨妻兄林之洋與舵工多九公出洋貿易,三人遊海外諸國,覽異聞奇景。途中經歷了「君子國」、「大人國」、「淑士國」、「白民國」、「黑齒國」、「不死國」、「穿胸國」、「結腸國」、「豕喙國」、「長人國」、「伯慮國」、「勞民國」、「女兒國」、「軒轅國」等地,也遇見鮫人、蠶女、當康、果然、麟鳳、狻猊等奇異生物,並見識許多奇風異俗,如女兒國「男子反穿衣裙,作為婦人,以治內事;女子反穿靴帽,作為男人,以治外事」;君子國「國主向有嚴諭,臣民如將珠寶進獻,除將本物燒燬,並問典刑」,人民互讓有禮,「士庶人等,無論富貴貧賤,舉止言談,莫不恭而有禮」。於旅途中,唐敖不僅次第搭救流落海外的「十二名花」,更陸續服食躡空草、朱草等仙家異物,有負重、躍高之能,也堅定其出世離塵之念,最後入小蓬萊成仙。唐小山為找尋父親,與舅父林之洋等再度出海,歷經許多磨難,抵達小蓬萊。在鏡花嶺下收得唐敖書信,命小山改名唐閨臣,返國參加女科,以續後緣。
第三部份從後五十回開始,武則天開試女科,錄取天下才女。唐閨臣等百名才女進京赴試,於宗伯府上展開宴會。小說最後寫唐功臣後代舉義兵勤王反周,攻克酒色財氣四關,斬張昌宗、張易之兄弟於城下,天下復歸李唐,中宗繼位。
提倡女權
《鏡花緣》中曾有「提倡女權」的描寫,如第七回小山問唐敏關於赴試一事:「……自然男有男科,女有女科了。不知我們女科幾年一考?求叔叔說明,姪女也好用功,早做準備。」胡適說:「李汝珍所見的是幾千年來忽略了的婦女問題,他是中國最早提出這個問題的人,他的《鏡花緣》是一部討論婦女問題的小說。」認為「此書將來在中國女權史上一定會佔一個很光榮的位置。」
1992年鮑家麟在〈李汝珍的男女平等思想〉一文中指出《鏡花緣》的「反傳統女權」思想:
反對纏足
反對偏重外在美
提倡女子教育
主張女子參政
反對雙重貞操標準
關心婦女之社會福利
鏡花緣的影射
《鏡花緣》是一部虛構的著作,但裡面的海外之國、異獸奇花皆有所本,裡面的遊記都是抄襲自《山海經》裡面的《大荒經》[2],夏志清說:「他最關心的是把《山海經》、《拾遺記》、和《博物志》諸地理典籍中的駭異邦域和人物野獸等復活過來。」[3]。
孟瑤反對胡適看法:「仔細分析此書,作者的許多理想,並不卓越到使他夠資格稱為一位思想家,或是時代的先進。更確實一點說,許多地方是很迂腐的,胡適只以為這是一本討論婦女問題的書,其實他對這一個問題的看法也十分膚淺。」(《中國小說史》)。
注釋
^ 錢靜方:《小說叢考·鏡花緣考》載,該書所敘「君子國見張華《博物志》」,「大人國見《山海經》」,「毗騫國見《南史》」等。
^ 錢靜方《小說叢考》卷上,頁68—72
^ 夏志清,〈文人小說家和中國文化──《鏡花緣》研究〉,頁246-247。
Wikisource-logo.svg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鏡花緣
一百位才女
司曼陀羅花仙子第一名才女「蠹書蟲」史幽探
司虞美人花仙子第二名才女「萬斛愁」哀萃芳
司洛如花仙子第三名才女「五色筆」紀沉魚
司青囊花仙子第四名才女「蝌蚪書」言錦心
司療愁花仙子第五名才女「雕蟲技」謝文錦
司靈芝花仙子第六名才女「指南車」師蘭言
司玫瑰花仙子第七名才女「綺羅叢」陳淑媛
司珍珠花仙子第八名才女「錦繡林」白麗娟
司瑞聖花仙子第九名才女「昇平頌」國瑞徵
司合歡花仙子第十名才女「普天樂」周慶覃
司百花仙子第十一名才女「夢中夢」唐閨臣
司牡丹花仙子第十二名才女「女中魁」陰若花
司木筆花仙子第十三名才女「風月主」印巧文
司洛陽花仙子第十四名才女「回文錦」卞寶雲
司蘭花仙子第十五名才女「血淚箋」田秀英
司菊花仙子第十六名才女「玉無瑕」林書香
司瓊花仙子第十七名才會「龍鳳質」宋良箴
司蓮花仙子第十八名才女「藍田玉」章蘭英
司梅花仙子第十九名才女「百煉霜」陽墨香
司海棠花仙子第二十名才女「花御史」酈錦春
司桂花仙子第二十一名才女「水中月」田舜英
司杏花仙子第二十二名才女「小太史」盧紫萱
司芍藥花仙子第二十三名才女「玉交枝」鄴芳春
司茉莉花仙子第二十四名才女「珊瑚玦」邵紅英
司芙蓉花仙子第二十五名才女「玉玲瓏」祝題花
司笑靨花仙子第二十六名才女「個中人」孟紫芝
司紫薇花仙子第二十七名才女「一剪紅」秦小春
司含笑花仙子第二十八名才女「蕙蘭風」董青鈿
司杜鵑花仙子第二十九名才女「小嫦娥」褚月芳
司玉蘭花仙子第三十名才女「錦繡肝」司徒嫵兒
司蠟梅花仙子第三十一名才女「神彈子」余麗蓉
司水仙花仙子第三十二名才女「凌波仙」廉錦楓
司木蓮花仙子第三十三名才女「小楊香」駱紅蕖
司素馨花仙子第三十四名才女「賽鐘徭」林婉如
司結香花仙子第三十五名才女「碧玉環」廖熙春
司鐵樹花仙子第三十六名才女「女學士」黎紅薇
司碧桃花仙子第三十七名才女「鸚鵡舌」燕紫瓊
司繡球花仙子第三十八名才女「天孫錦」蔣春輝
司木蘭花仙子第三十九名才女「三面網」尹紅萸
司秋海棠花仙子第四十名才女「小獵戶」魏紫櫻
司刺蘼花仙子第四十一名才女「女英雄」宰玉蟾
司玉簇花仙子第四十二名才女「夢中人」孟蘭芝
司木棉花仙子第四十三名才女「織機女」薛蘅香
司凌霄花仙子第四十四名才女「女中俠」顏紫綃
司迎輦花仙子第四十五名才女「離鄉草」枝蘭音
司木香花仙子第四十六名才女「採桑女」姚芷馨
司鳳仙花仙子第四十七名才女「芙蓉劍」易紫菱
司紫荊花仙子第四十八名才女「清風翼」田鳳翾
司薔薇花仙子第四十九名才女「廣寒月」常紅珠
司秋牡丹花仙子第五十名才女「鴛鳳儔」葉瓊芳
司錦帶花仙子第五十一名才女「鴻文錦」卞彩雲
司玉蕊花仙子第五十二名才女「夜光壁」呂堯蓂
司八仙花仙子第五十三名才女「清虛府」左融春
司子午花仙子第五十四名才女「意中人」孟芸芝
司青鸞花仙子第五十五名才女「睿文錦」卞綠雲
司旌節花仙子第五十六名才女「君子風」董寶鈿
司瑞香花仙子第五十七名才女「五彩虹」施艷春
司荼蘼花仙子第五十八名才女「鴛鴦帶」竇耕煙
司月季花仙子第五十九名才女「朝霞錦」蔣麗輝
司夜來香花仙子第六十名才女「水晶珠」蔡蘭芳
司罌粟花仙子第六十一名才女「書中人」孟華芝
司石竹花訕子第六十二名才女「綺文錦」卞錦雲
司藍菊花仙子第六十三名才女「連理枝」鄒婉春
司丁香花仙子第六十四名才女「玉壺冰」錢玉英
司棣棠花仙子第六十五名才女「錦帆風」董花鈿
司迎春花仙子第六十六名才女「雙鳳釵」柳瑞春
司千日紅花仙子第六十七名才女「雄文錦」卞紫雲
司翦春羅花仙子第六十八名才女「畫中人」孟玉芝
司夾竹桃花仙子第六十九名才女「羅紋錦」蔣月輝
司荷包牡丹花仙子第七十名才女「連城璧」呂祥蓂
司西番蓮花仙子第七十一名才女「比目魚」陶秀春
司金絲桃花仙子第七十二名才女「峨眉月」掌驪珠
司翦秋紗花仙子第七十三名才女「鴛鴦錦」蔣星輝
司十姊妹花仙子第七十四名才女「花上露」戴瓊英
司麗春花仙子第七十五名才女「如意風」董珠鈿
司山丹花仙子第七十六名才女「堯文錦」卞香雲
司玉簪花仙子第七十七名才女「月中人」孟瑤芝
司金雀花仙子第七十八名才女「瑤台月」掌乘珠
司梔子花仙子第七十九名才女「麒麟錦」蔣秋輝
司真珠蘭花仙子第八十名才女「女蓓提」緇瑤釵
司佛桑花仙子第八十一名才女「龍文錦」卞素雲
司長春花仙子第八十二名才女「比翼鳥」姜麗樓
司山礬花仙子第八十三名才女「持籌女」米蘭芬
司寶相花仙子第八十四名才女「涴花石」宰銀蟾
司木槿花仙子第八十五名才女「胭脂萼」潘麗春
司蜀葵花仙子第八十六名才女「鏡中人」孟芳芝
司雞冠花仙子第八十七名才女「同心結」鐘繡田
司蝴蝶花仙子第八十八名才女「仁風扇」譚蕙芳
司秋葵花仙子第八十九名才女「眼中人」孟瓊芝
司紫菜莉花仙子第九十名才女「舖地錦」蔣素輝
司梨花仙子第九十一名才女「荊山璧」呂瑞蓂
司藤花仙子第九十二名才女「太平風」董翠鈿
司蘆花仙子第九十三名才女「瀟湘月」掌浦珠
司蓼花仙子第九十四名才女「鶴頂紅」井堯春
司葵花仙子第九十五名才女「海底月」崔小鶯
司楊花仙子第九十六名才女「鐵笛仙」蘇亞蘭
司桃花仙子第九十七名才女「賽趙娥」張鳳雛
司草花仙子第九十八名才女「小毒蜂」閔蘭蓀
司菱花仙子第九十九名才女「筆生花」花再芳
司百合花仙子第一百名才女「一卷書」畢全貞
----------------------
小說內容龐雜,涉獵的知識面廣闊。作品頌揚女性的才能,充分肯定女子的社會地位,批判男尊女卑、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觀念。作者頌揚才女的智慧才幹。象黑齒國的亭亭和紅紅,小小年紀竟把天朝大賢、滿腹才學的多九公問得“汗如雨下”,“抓耳搔腮”,“滿面青紅,恨無地縫可鑽”。如駱紅蕖神箭射虎的本領,遠遠超過男獵戶;顏紫綃女中劍俠,飛簷走壁,神出鬼沒,枝蘭音、林婉如精通音韻,米蘭芬儼然是位數學家。另外像宮娥上官婉兒“學問非凡”,“才情敏捷”,“胸羅錦繡,口吐珠璣”,作詩又快又好,朝臣無不拜服。
作者理想中以女性為中心的“ 女兒國 ”,“男子反穿衣裙,作為婦人,以治內事;女子反穿靴帽,作為男人,以治外事”。女子的智慧、才能都不弱於男子,從皇帝到輔臣都是女子。這裡反映出作者對男女平等、女子和男人具有同樣社會地位的良好願望。雖然自明中葉以來,不乏歌頌婦女才能的作品,但是“女兒國”卻是李汝珍的獨創。
連環畫《君子國兩面國》
連環畫《君子國兩面國》
作者藉想像中的“ 君子國 ”,表現他的社會理想。“君子國”是個“ 好讓不爭 ”的“禮樂之邦”。城門上寫著“惟善為寶”四個大字。“國主向有嚴諭,臣民如將珠寶進獻,除將本物燒毀,並問典刑”。這裡的宰相,“謙恭和藹”,平易近人,“脫盡仕途習氣”,使人感到可親可敬。這裡的人民互謙互讓,“士庶人等,無論富貴貧賤,舉止言談,莫不恭而有禮”,“耕者讓畔, 行者讓路 ”。賣主力爭少要錢,售出上等貨;買主力爭付高價,取次等貨,彼此相讓不下。小說以此來否定專橫跋扈、貪贓枉法的封建官場和爾虞我詐、苞苴盛行的現實社會。
個人評價
作者以辛辣而幽默的文筆,嘲諷那些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冒牌儒生。在“白民國”裝腔作勢的學究先生,居然將《孟子》上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讀作“切吾切,以反人之切”。這樣的不學無術之輩,又是視“ 一錢如命 ”,盡想佔便宜的唯利是圖者流。“淑士國”到處豎著“賢良方正”、“德行耆儒”、“聰明正直”等金匾,各色人等的衣著都是儒巾素服。他們舉止斯文,滿口“之乎者也”,然而卻斤斤計較,十
李汝珍著書圖
李汝珍著書圖
分吝嗇,酒足飯飽後連吃剩下的幾個鹽豆都揣到懷裡,即使一根用過的禿牙杖也要放到袖子裡。作品以內外對照的手法揭露這些假斯文的酸腐氣,淋漓盡致地諷刺了儒林的醜態。
作者還以漫畫的手法,嘲諷和批判種種品質惡劣和行為不端的人們。“兩面國”的人天生兩面臉,對著人一張臉,背著人又是一張臉。即使對著人的那張臉也是變化無常,對“儒巾綢衫”者,便“和顏悅色,滿面謙恭光景”,對破舊衣衫者,冷冷淡淡,話無半句。一旦人們揭開他的浩然巾,就露出一副猙獰的本相。“無腸國”裡富翁刻薄醃□,用糞做飯供應奴僕。“穿胸國”的人心又歪又惡[2] 。“翼民國”的人頭長五尺,都因好聽奉承而致。“結胸國”的人胸前高出一塊,只緣好吃懶做。“犬封國”的人長著狗頭。“豕喙國”的人長著一張豬嘴。皆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
影響
《鏡花緣》繼承了《山海經》中的《海外西經》、《大荒西經》的一些材料,經過作者的再創造,憑藉他豐富的想像、幽默的筆調,運用誇張、隱喻、反襯等手法,創造出了結構獨特、思想新穎的長篇小說。但是小說刻畫人物的性格較差,眾才女的個性不夠鮮明。尤其後半部偏重於知識的炫耀,人物形象性不足。所以魯迅說"則論學說藝,數典談經,連篇累牘而不能自已矣"。
-------------------------------
《鏡花緣》清代百回長篇小說,是一部與《西遊記》、《封神榜》、《聊齋志異》同輝璀璨的中國古典長篇小說。該書前半部分描寫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遊歷的故事,所見諸國甚有趣,有讀書明理的君子國,有人人好學的黑齒國,有女兒國,大人國,雙面國等各種各樣的國家,極有韻味。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開始這段奇幻旅程吧!

1。君子國
君子國是個好讓不爭的禮樂之邦。城門上寫著「惟善為寶」四個大字。「國主向有嚴諭,臣民如將珠寶進獻,除將本物燒毀,並問典刑」。這裡的宰相,謙恭和藹,脫盡仕途習氣,使人感到可親可敬。這裡的人民互謙互讓,無論富貴貧賤,舉止言談,莫不恭而有禮。賣主力爭少要錢,售出上等貨;買主力爭付高價,取次等貨,彼此相讓不下。
2。大人國
大人國,最是妙不可言。國人不僅身高過於常人「二三尺不等」,要緊的是腳下皆有雲霧護足。市井巷陌之中,有人高視闊步;有人虛肩顧盼;有人低眉斂腳。神色各異,全因腳下雲霧的顏色而定。「光明正大,足下自現彩雲」;「奸私暗昧,足下自生黑雲」。
唐敖、林之洋看到大人國官員的腳下多用彩綾遮蓋,素多海外遊歷、博聞強記的多九公道出了箇中奧妙,原來,「此等人,因腳下忽生一股惡雲」,「必是暗中做了虧心之事,人雖被瞞了,這雲卻不留情……他雖用綾遮蓋,以掩眾人耳目,那知卻是掩耳盜鈴。」
3。勞民國
國人終日忙忙碌碌,無論行路、坐立身子都搖搖擺擺。此處雖然忙碌,不過勞動筋骨,並不操心;兼之本地不產五穀,都以果木為食,煎炒烹調之物,從個入口,因此莫不長壽。

4。聶耳國
其人形體面貌與人無異,惟耳垂至腰,行路時兩手捧耳而行。雖是長耳,卻從無壽享古稀之人。
5。無腸國
其國人無腸,食物直接通過,餐廁合一。食物雖不停留,但只要腹中一過就飽。所以富貴人家,皆將排泄之物收好,給僕婢再食。以致於一餐,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循環使用直至飯糞莫辨。國中向來也無極貧之家,也無大富之家。雖有幾個富家,都從飲食打算來的。
6。犬封國
犬封國人生就人身狗頭,每日傷害無數生靈,想著法的吃。除吃喝之外,一無所能。且有眼無珠,不識好人。
7。鬼國
其人終夜不眠,以夜作晝,陰陽顛倒,行為似鬼,故有『鬼國』之稱。
8。元股國
國人頭戴斗笠,身披坎肩,下穿一條魚皮褲,並無鞋襪。上身皮色與常人一樣,惟腿腳以下黑如鍋底,經捕魚為生。

9。毛民國
其人一身長毛。因生性鄙吝,一毛不拔,死後冥官投其所好,所以給他一身長毛。久而久之,凡有鄙吝一毛不拔的,也托生此地。
10。毗騫國
其人生得面長三尺,頸長三尺,身長三尺,以長壽出名。
11。無繼國(無啟國)
此處之人無男女之分,不生育,無子嗣。死後其屍不朽,過了一百二十年,仍舊活轉。所以彼國之人,活了又死,死了又活,從不見少。因此他們國中凡有人死了叫作『睡覺』,那活在世上的叫作『做夢』,將生死、名利都看得很淡。
12。深目國
其人面上無目,眼睛長在手上。四路八方都可察看,易於防範,就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13。黑齒國
黑齒國人「通身如墨,連牙齒也是黑的」,「映著一點朱唇,兩道紅眉,一身紅衣」。這裡民風淳樸,書是無價之寶,不論男女老少,都十分喜愛讀書。銀子掉在地上沒有人會去撿,但若是書掉在地上,恐怕人人都會去搶。

14。靖人國(小人國)
靖人國人身長不滿一尺,人最寡情,所說之話,處處與人相反。因為怕被大鳥所害,無論老少,都是三五成群,手執器械防身。
15。跂踵國
此處之人赤發蓬頭,兩隻大腳,有一尺厚、二尺長,行動時以腳指行走,腳跟並不著地,一步三搖,斯斯文文,但比較僵化刻板。
16。長人國
故名思意,此處之人個子極高。唐敖所見的有七八丈高,其他人描述的更是高到離譜。
17。白民國
此地人煙甚廣,地方富庶,語言與大唐相同。但裝腔作勢的學究先生能將《孟子》上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讀作「切吾切,以反人之切」。這樣的不學無術之輩,又是視「一錢如命」,盡想佔便宜的唯利是圖者流。
18。淑士國
淑士國到處豎著「賢良方正」、「德行耆儒」、「聰明正直」等金匾,各色人等的衣著都是儒巾素服。他們舉止斯文,滿口「之乎者也」,然而卻斤斤計較,十分吝嗇,酒足飯飽後連吃剩下的幾個鹽豆都揣到懷裡,即使一根用過的禿牙杖也要放到袖子里。
19。兩面國
兩面國人都長著兩張臉,一張在前一張在後,一張善良隨和,一張兇狠陰險。兩面國人常把笑臉露出,這笑臉自然也是他們的正臉。而他們腦後往往用「浩然巾」遮著,因為這後面藏著一張惡臉。這些人都虛偽狡詐,往往先前還對你笑呵呵的,頭一擰,便是一張惡臉對著你了。
此外,在兩面國待的時間達到一定時,普通人也會擁有第二個臉。
註:浩然巾是明代男子盛行戴巾帽,背後有長大披幅的一種頭巾,形如今之風帽。相傳為唐孟浩然所戴而得名。
20。穿胸國
穿胸國人因行為不正,漸漸心離本位,胸無主宰,久而久之,前後相通。即使後來用狼心、狗肺來填補,也是歪的。胸前仍是一個大洞。
21。厭火國
厭火國人形貌像獼猴,皮膚黝黑如炭,能從口中噴出火苗。
22。壽麻之國
傳說此處白晝最熱,每到日出,人伏水中,日暮熱退,才敢出水。其人自幼如此,倒不覺熱,最怕離了本國,就是夏天也要凍死。因為陽氣不足,此地之人也沒有影子。
23。長臂國
其人兩臂伸出來竟有兩丈,比身子還長。
24。翼民國
翼民國人皮膚焦黑,長得異相,身高不滿五尺,一顆頭顱卻有兩尺長。這裡的人最喜奉承,愛戴高帽子,今日也戴,明日也戴,滿頭儘是高帽子,所以漸漸把頭弄長了。
25。結胸國
因為好吃懶做,每日吃了就睡,睡了又吃,飲食不能消化,漸漸變成積痞,所以胸前高起一快,代代如此。
26。豕喙國
「豕喙國」的人長著一張豬嘴,且撒謊成性,只要一張嘴,就都是假話,沒有一句是真的。
27。伯慮國
伯慮國為一生最怕睡覺:唯恐睡去不醒,送了性命。以至終年昏昏迷迷,勉強支持,從無快樂可言。年未弱冠,鬚髮已白,一旦精神疲憊,支撐不住,極難再醒,也就無什麼壽數可言了。
28。巫咸國
此地主要有兩種樹,一種是桑樹,一種是木棉。上好的桑樹用來作柴,木棉的錦絮織而為衣。
29。歧舌國
國人自幼生來嘴巧舌能,不僅精通音律,並且能學鳥語,各種聲音皆可隨口而出,因此鄰國俱以『歧舌』呼之。
30。智佳國
此處最好天文、卜筮、勾股演算法,諸樣奇巧,百般技藝,無一不精。並且彼此爭強賭勝,用盡心機,苦思惡想,愈出愈奇,必要出人頭地,所以鄰國俱以『智佳』呼之。他們只顧終日構思,久而久之,心血耗盡,不到三十歲,鬢已如霜,到了四十歲,就如我們古稀之外;因此從無長壽之人。

31。女兒國
這是一個以女子為中心的國家,「男子反穿衣裙,作為婦人,以治內事;女子反穿靴帽,作為男人,以治外事」。女子的智慧、才能都不弱於男子,從皇帝到輔臣都是女子。
32。軒轅國
其人人面蛇身,一條蛇尾,盤交頭上;衣冠言談,與天朝無異;舉止面貌,亦甚秀雅。
33。不死國
國中有座員邱山,山上有顆不死樹,食之可以長生;國中又有赤泉,其水甚紅,飲之亦可不老。
-----------------------------
中國十大名著鏡花緣作者之--李汝珍(圖)
【新三才首發】
小街窄巷青瓦房,窮漢落泊將身藏,苦讀詩書寫巨著,鏡花綠里訴衷腸。
鏡中之花有褒貶,書中奇緣甚荒唐,人間醜陋皆寫盡,痛哉快哉汝珍郎。
李汝珍,清代小說家。字松石。直隸大興(今屬北京市)人。曾在河南任縣丞。一生多在江蘇海州生活。他博學多才,讀書不屑於章句帖括之學,如對壬遁、星卜、象緯、篆隸之類,無不博涉。對音韻之學,尤能窮源索隱,心領神悟。他是一個有社會理想,憧憬新生活的落魄秀才。 傾一生之力, 在灌雲板浦鎮完成了傳世巨著《鏡花緣》, 稱得上是鄉里之光。然而有關他生平情況留下來的卻極少, 少到連替他寫一個稍微完整的簡歷都無從落筆。意想不到的倒是有關他的傳說卻屢見不鮮, 有的甚至彙集成冊, 廣為流傳, 大有禮失而求之野的味道了。
李汝珍是隨哥哥李汝璜來海州的。李汝璜做的是板浦場鹽課大使, 那“大使”和今天的大使有天淵之別。 清代官場最低的等級是九品, 鹽課司大使尚在九品以外, 叫做“未入流”, 李汝珍沾不了多少光。李汝珍年輕時跟著哥嫂生活,在板浦娶了當地名門許氏女為妻,成家后自立門戶。那他窮日子是怎麼混的?至今無人知道。有記載他曾到河南做過小官, 但也有人考證, 不知道什麼原因, 最終似乎還不曾赴任, 真是命途多舛。除此而外, 他一直隨著哥嫂奔波於淮南淮北, 後來才定居板浦。
“聞說成書十二年, 窮愁兀兀劇堪憐”這是李汝珍的好友蕭榮修對他的寫照。另一位好友孫吉昌說得更深一層:“…… 而來不得意, 形骸交就衰。耕無負郭田, 老大仍驅飢 …… 窮愁始著書, 其志良足悲 …… ”無田無產, 窮愁潦倒, 餓著肚皮著書, 一寫便是二十年, 這就是我們所能知道的李汝珍。
李汝珍的生前很難產生什麼傳說。他是個窮漢, 更沒有顯赫的社會地位。他寫的小說雖然有人看, 沒上市就被盜了版, 但在八股取士的年代 ,小說家並不為世人所重 。海州孔望山龍洞的門楣上, 鐫有許多題名碑, 其中有一塊是:“呂星恆、王良士、許喬林、包世臣、錢泳來。”洞東側石壁上還有一塊:“嘉慶二十一年八月二十日, 朝儀大夫知海州事韓城師亮采, 祭龍神廟過此, 與僚佐同登, 爰記歲月。” 這兩塊碑上的六個人, 都是與李汝珍同時代的著名文士, 相互間有一定交往, 而且許喬林和李汝珍又是姻親, 按今天的習慣, 上山時捎帶一起去玩, 喝喝酒, 做做詩, 都是很自然的事。然而那個時候不行, 這一幫人中的官職都在縣太爺以上, 李汝珍人微言輕, 不配與他們平起平坐把名字刻在同一塊石頭上, 這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中是馬虎不得的。
古典名著 《鏡花緣》,產生於海州市灌雲縣板浦鎮。(據灌雲籍知名學者孫佳訊先生多方查考, 作者李汝珍在板浦“久作寓公”期間,自清嘉慶二年(1797)始寫《鏡花緣》,至嘉慶二十二年(1817)完成書稿,次年即1818年在蘇州刊刻問世。)胡適《鏡花緣的引論》、魯迅《中國小說史稿》中, 均對李汝珍寫作《鏡花緣》的狀況作了論述。《辭源》列有《鏡花緣》條目, 道是:“李汝珍晚年窮愁, 作小說自遣, 歷時二十餘年始成。”
儘管《鏡花緣》的作者及其創作情形如此“透明”, 卻也發生過不小的爭議, 以致形成一樁“《鏡花緣》作者究竟是‘誰的’公案”。
爭議緣起於1927年間, 海州人士吳魯星依據民間傳說, 推斷《鏡花緣》的作者是許喬林而非李汝珍。見此說法, 孫佳訊於1928年寫出“鏡花緣補考”一文, 依據調查材料論證李汝珍擁有《鏡花緣》的著作權。此文發表於《秋野》二卷五期, 被胡適收入《胡適文存》作為附錄。是年冬, 孫佳汛又作“海屬鏡花緣傳說辯證”一文(刊於此新書局《青年界》四卷四期), 對“《鏡花緣》是許喬林作的”之類民間傳說作了辯析, 指出傳說來自想象, 不足為據 。1937年7月 , 海州《連雲報》副刊連載板浦人士許紹蘧的“讀鏡花緣傳說辯的反響”, 對孫佳訊的“辯證”提出不同看法, 聲稱《鏡花緣》“原為許桂林所作”。這麼一來, 《鏡花緣》作者究竟是李汝珍、許喬林, 還是許桂林, 就顯得撲朔迷離了。
許喬林和許桂林, 同胞兄弟, 都是多有著述的海屬名士, 人稱“板浦二許”。李汝珍在乾隆四十七年(1782)隨其兄李汝璜從河北大興移家板浦以後, 與“二許”切磋論學, 交往甚密, 還成了他們的姐夫, 關係非同尋常。據此, 有人“別開生面”, 說《鏡花緣》是“二許”和李汝珍“在一起研學之餘, 湊趣兒, 湊成功的”。諸“說”紛紜, 何以確認? 直到1935年, 孫佳汛在板浦人韓子通家中發現李汝珍親筆所寫的一封信, 才解開“公案”的謎團。
白紙黑字, 李汝珍在回復許喬林的這一信件中, 詳述他寫 《鏡花緣》的進展情況, 內稱《鏡花緣》雖已完稿, “大約月初方能謄清”, “一俟抄完,當即專人送呈斧正”。信里還述說他對書稿中“酒令”之類如何冥思苦想, 認為“所飛之句, 皆眼前之書, 不足動人”, 決意“另擬”, 使之“一百人要一百部書, 不準雷同”。顯然, 這是難得的第一手資料, 孫佳訊以此為重要依據, 又對李汝珍的生平作進一步的考查, 同時搜集到許多與與李汝珍同時代的一些人物對《鏡花緣》的題詞, 所有題詞都讚頌作者李汝珍, 於是寫出“《鏡花緣》公案辯疑”一書, 1984年由齊魯出版社出版。此書內容豐富, 論證充足, 發行后獲得學界一致的讚揚。至此“公案”休矣。
|
2014-05-14 16:12:25 | ||
|
2012-06-05 15:15:39 | ||
|
2012-06-25 09:41:01 | ||
|
2012-06-05 15:15:40 | ||
|
2012-06-05 15:15:41 | ||
|
2012-06-05 15:15:41 | ||
|
2012-06-05 15:15:41 | ||
|
2012-06-05 15:15:42 | ||
|
2012-06-05 15:15:42 | ||
|
2012-06-05 15:15:43 | ||
|
2012-06-05 15:15:43 | ||
|
2012-06-05 15:15:44 | ||
|
2012-06-05 15:15:44 | ||
|
2012-06-05 15:15:45 | ||
|
2012-06-05 15:15:45 | ||
|
2012-06-05 15:15:45 | ||
|
2012-06-05 15:15:46 | ||
|
2012-06-05 15:15:46 | ||
|
2012-06-05 15:15:47 | ||
|
2012-06-05 15:15:47 | ||
|
2012-06-05 15:15:48 | ||
|
2012-06-05 15:15:48 | ||
|
2012-06-05 15:15:49 | ||
|
2012-06-05 15:15:49 | ||
|
2012-06-05 15:15:49 | ||
|
2012-06-05 15:15:50 | ||
|
2012-06-05 15:15:50 | ||
|
2012-06-05 15:15:51 | ||
|
2012-06-05 15:15:51 | ||
|
2012-06-05 15:15:52 | ||
|
2012-06-05 15:15:52 | ||
|
2012-06-05 15:15:52 | ||
|
2012-06-05 15:15:53 | ||
|
2012-06-05 15:15:53 | ||
|
2012-06-05 15:15:54 | ||
|
2012-06-05 15:15:54 | ||
|
2012-06-05 15:15:54 | ||
|
2012-06-05 15:15:55 | ||
|
2012-06-05 15:15:55 | ||
|
2012-06-05 15:16:04 | ||
|
2012-06-05 15:16:04 | ||
|
2012-06-05 15:16:05 | ||
|
2012-06-05 15:16:05 | ||
|
2012-06-05 15:16:05 | ||
|
2012-06-05 15:16:06 | ||
|
2012-06-05 15:16:06 | ||
|
2012-06-05 15:16:07 | ||
|
2012-06-05 15:16:07 | ||
|
2012-06-05 15:16:08 | ||
|
2012-06-05 15:16:08 | ||
|
2012-06-05 15:16:08 | ||
|
2012-06-05 15:16:09 | ||
|
2012-06-05 15:16:09 | ||
|
2012-06-05 15:16:10 | ||
|
2012-06-05 15:16:10 | ||
|
2012-06-05 15:16:11 | ||
|
2012-06-05 15:16:11 | ||
|
2012-06-05 15:16:11 | ||
|
2012-06-05 15:16:12 | ||
|
2012-06-05 15:16:12 | ||
|
2012-06-05 15:16:13 | ||
|
2012-06-05 15:16:13 | ||
|
2012-06-05 15:16:13 | ||
|
2012-06-05 15:16:14 | ||
|
2012-06-05 15:16:14 | ||
|
2012-06-05 15:16:15 | ||
|
2012-06-05 15:16:15 | ||
|
2012-06-05 15:16:16 | ||
|
2012-06-05 15:16:16 | ||
|
2012-06-05 15:16:16 | ||
|
2012-06-05 15:16:17 | ||
|
2012-06-05 15:16:17 | ||
|
2012-06-05 15:16:18 | ||
|
2012-06-05 15:16:18 | ||
|
2012-06-05 15:16:19 | ||
|
2012-06-05 15:16:19 | ||
|
2012-06-05 15:16:26 | ||
|
2012-06-05 15:16:26 | ||
|
2012-06-05 15:16:26 | ||
|
2012-06-05 15:16:27 | ||
|
2012-06-05 15:16:27 | ||
|
2012-06-05 15:16:28 | ||
|
2012-06-05 15:16:28 | ||
|
2012-06-05 15:16:29 | ||
|
2012-06-05 15:16:29 | ||
|
2012-06-05 15:16:29 | ||
|
2012-06-05 15:16:30 | ||
|
2012-06-05 15:16:30 | ||
|
2012-06-05 15:16:31 | ||
|
2012-06-05 15:16:31 | ||
|
2012-06-05 15:16:32 | ||
|
2012-06-05 15:16:32 | ||
|
2012-06-05 15:16:32 | ||
|
2012-06-05 15:16:33 | ||
|
2012-06-05 15:16:33 | ||
|
2012-06-05 15:16:34 | ||
|
2012-06-05 15:16:34 | ||
|
2012-06-05 15:16:35 | ||
|
2012-06-05 15:16:35 | ||
|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