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2_093003  File:Chinese woodcut, Famous medical figures; Portrait of Bian Que Wellcome L0039317.jpg

扁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代表作
《內經》《外經》《難經》
扁鵲,原姓秦,名越人[1],一名緩,號盧醫,生於周安王元年(公元前401年)前後,卒於周赧王五年(公元前310年),據傳是在秦國替秦武王醫療後,在離開秦國的途中,於驪山北面的小路,被秦國太醫李醯使刺客劫殺。
傳說中東周戰國時期田齊勃海郡莫州(今河北任丘)人。由於他的醫術高超,被認為是神醫,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了上古神話的黃帝時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扁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2]。據《漢書·藝文志》載,扁鵲有著作《內經》和《外經》,但均已失佚。相傳有名的中醫典籍《難經》亦為扁鵲所著[來源請求]。
生平
扁鵲青年時曾替貴族管理客館,因而結識了奇人長桑君,與其結交,習得肉眼透視人體的能力,能「視見垣一方人」,成了被人認為是起死回生的神醫[3],其後開始往各國行醫。
傳說中他首先在虢國[4]行醫,正巧遇上虢國國君的太子猝死。秦越人立刻前往並提供解決之法,他認為太子只不過是患了熱氣病,只要看看下身是否溫暖,聽聽他的耳朵是否有聲響,看看他的鼻孔是否有擴張,就可以知道太子是否仍然生存。他救了虢國太子,自此他起死回生的醫術就不脛而走。
他後來到了田齊,遇上了田齊桓公田午,[5](《韓非子·喻老》稱到了蔡國見到蔡桓公)扁鵲一見到桓公,就對他說他有一個小病,只要立刻服藥就可以治好,沒有理會。當扁鵲第二次建議要為他治病時,桓公也置之不理。當第三次扁鵲見到桓公時,桓公發覺自己的身體果然像扁鵲所說一樣,病徵散發出面,極為嚴重,他這才向扁鵲請教,可是扁鵲說由於桓公對於他的勸告置之不理,現在已經沒能救了。過了不久,桓公果然死了。
《列子》中記載的扁鵲曾進行心臟置換手術[6]。
後來扁鵲到了秦國,由於太醫令李醯妒忌扁鵲的醫術,於是設計害死了扁鵲。
到了宋代,扁鵲被奉為「醫者之師」。《宋史》記載宋仁宗有一次身體違和,許希以針灸治癒了仁宗。仁宗非常感謝,命許希為醫官,大加賞賜。許希拜謝仁宗後,又向西拜。仁宗問其理由,許希說他不敢忘本,正在拜老師扁鵲。於是許希請求仁宗,以其賞賜為扁鵲建廟,仁宗就建了扁鵲廟,並尊扁鵲為醫神,封號「靈應侯」。[7]
評價
司馬遷在《史記 扁鵲倉公列傳》中評價道:女無美惡,居宮見妒;士無賢不肖,入朝見疑。故扁鵲以其伎見殃,倉公乃匿亦自隱而當刑。緹縈通尺牘,父得以後寧。故老子曰「美好者不祥之器」,豈謂扁鵲等邪?
稱號
宋代,扁鵲被奉為「醫者之師」。《宋史》記載宋仁宗為扁鵲建廟,並尊扁鵲為醫神,封號「靈應侯」。
門人
子容,扁鵲的學生,負責藥,曾協助治療虢國太子。
子明,扁鵲的學生,負責灸與炊湯,曾協助治療虢國太子。
子遊(醫者),扁鵲的學生,負責按摩,曾協助治療虢國太子。
子儀,扁鵲的學生,負責反神與脈神,曾協助治療虢國太子。著有《子儀本草》。
子越,扁鵲的學生,負責扶形,曾協助治療虢國太子。
子陽,扁鵲的學生,負責磨礪針石,曾協助治療虢國太子。
子豹,扁鵲的學生,負責藥方調配與煎煮,曾協助治療虢國太子。
子同、子術等人,皆扁鵲的學生。
許希,宋仁宗時醫官,善針灸。
各地遺跡
河北邢台附近有內丘山(近戰國時趙簡子贈扁鵲的封地,作采藥用)
陝西驪山下有廟。
記載宋仁宗為扁鵲建廟。

圖片搜尋結果

扁鵲器官移植手術水平超越現代 - ☀阿波羅新聞網 - https://goo.gl/7WmPrU

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中國古代史上醫術最高的名醫──扁鵲。神醫扁鵲他的真實姓名是秦越人,又號盧醫,史書上記載他是一位具有特異功能的神醫,大約和孔子是同時代。

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

這是1958年在山東微山縣兩城山出土的四塊柬漢浮雕之一。造型是半鳥半人的神物,手握小棒狀的柬西,看來在為來人診症。圖中右邊這個求診者跪坐著,是一列好幾個病人的最前面的一個。
學者很認真地爭辯:這是不是古代神醫扁鵲的造型?是否一種鳥圖騰神話?手握的小棒是否古代一種「鍉針」? (《扁鵲經脉醫學》,頁35-38。)
漢代的文物造型多是質樸可親,平易近人的,我看就是欣賞它的美學,不求甚解也很好。扁鵲在醫學史上應是真有其人,不是人頭鳥身的神話角式

-------------------

扁鵲神醫


扁鵲是勃海郡鄚人,今河北雄縣及任丘縣一帶,原叫做秦越人。年輕時擔任驛道客館的管理人。有住舍的客人名叫長桑君,扁鵲對他有獨特感覺,時常恭謹的對待長桑君,而長桑君也知道扁鵲不是等閒之輩。

長桑君出入客館十多年,有一天私下叫扁鵲去密談,告訴扁鵲說:「我有機密藥方,年歲已大了,想要傳給你,你不可以外洩。」扁鵲說:「我恭敬地承諾你。」於是拿出懷中的藥交給扁鵲,並交待:「用露水及竹木上的水泡這個藥喝,三十天後就能看到平常人見不到的事物了。」長桑君於是把自己收藏的禁方書都給扁鵲,就突然消失不見,原來他不是凡人呀。

扁鵲照著他的話喝藥三十天後,就能看到牆另一邊的人。用這種方法看病,完全能透視五臟六腑的病症所在,由於要守秘密,所以對外都用「診脈」為名而已。他有時在齊國、有時在趙國行醫,在趙國時就用扁鵲為名

扁鵲的名聲傳遍天下。路過邯鄲,聽說當地人重視婦女,就替她們治婦女病;路過雒陽,聽聞周人敬愛老人,就替老人治眼耳疾病;來到咸陽,聽聞秦國人愛護小兒,就替小孩看病。隨俗而變。秦國太醫令李醯自己知道自己的醫術不如扁鵲,便派人刺殺扁鵲。到今天,大家一談到診脈,都知是從扁鵲開始的。

-----------------------

漢畫像石上的《扁鵲施針圖》

四川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外公布,成都出土2000多年前西漢時期古墓出土遺物總計620餘件、竹簡920支、木牘50枚,其中九部醫書疑似「神醫」扁鵲學派醫術典籍。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四川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外公布,成都出土2000多年前西漢時期古墓出土遺物總計620餘件、竹簡920支、木牘50枚,其中九部醫書疑似『神醫』扁鵲學派醫術典籍。

根據中新網報導,據了解,去(2012)年7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荊州文物保護中心組成聯合考古隊,對位於成都市金牛區天回鎮的一處西漢時期墓地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經過一年多的發掘整理,古墓文物保護工作基本完成。

在出土的古墓文物中,記錄有醫學典籍的920支竹簡尤為獨特,簡文內容可分為九部醫書,包括一部有名稱的《五色脈診》,暫定名為《敝昔醫論》、《脈死侯》、《六十病方》、《尺簡》、《病源》、《經脈書》、《諸病症侯》、《脈數》等。在這些竹簡中,還有184支竹簡的內容為醫療馬匹疾病的《醫馬書》。

『我們成都這次出土的9本醫術,它涉及的方面很全面,從藥方到配藥,如何治病、吃藥,是完整的理論體系。』成都市文化考古研究所、成都大遺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謝濤說,這次出土的醫書中有部《敝昔醫論》,「敝」、「昔」二字有通假字,通假過來就是《扁鵲醫論》,從出土的九部醫書內容分析,這可能是失傳了的中醫扁鵲學派經典書籍。

謝濤還說,與醫簡一同出土的還有一個完整人體經穴髹漆人像,身體上用白色或紅色描繪的經絡線條和穴點清晰可見。而扁鵲是中國古代著名醫學家,被推崇為脈學的倡導者,尤善於經脈學,這個完整的人體經穴髹漆人像,與墓葬出土的經脈醫書相對照,更有可能是扁鵲學派經典書籍。

同時,古墓中還出土了4部蜀錦提花機模型,是迄今大陸發現的唯一有出土單位、完整的西漢時期織機模型。在古代,『錦』是絲織品中最高級的奢侈品,一向有『寸錦寸金』的說法。美譽度極高的蜀錦,在漢代逐漸發展到第一個高峰。

『織機由竹木構成,結構複雜,部件上殘存有絲線和染料。』謝濤說,跟織機一起出土的還有十多件彩繪木俑,俑的身姿、銘文各不相同,極有可能為司職不同的織工,應是漢代蜀錦紡織工場實景類比再現。同時,從織機複雜程度來說,和以前出土織機模型想比,它的工作原理更加複雜非常先進,對於研究中國乃至世界絲綢紡織技術的起源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

圖片搜尋結果

漢畫像石上的《扁鵲施針圖》 扁鵲的生平概述 秦越人約生于公元前5~4世紀,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著名醫學家,世稱扁鵲。河北任邱人,一說為山東長清人。還有人据《陳璋圓壺》、《陳璋方壺》銘,及古陶文等,認為是臨淄附近的鄭陽人。秦越人生平事跡出于《史記》、《韓詩外傳》、《戰國策》、《說苑》等古代典籍。 秦越人約自公元前386年前后即“為人舍長”,隨長桑君“出入十余年”,承長桑君授以《禁方書》,“以此視病,盡見五臟癥結”。在診斷上,他以“切脈、望色、听聲、寫形”針葯並用,綜合治療虢太子的“屍厥”証成功。虢君感動地說:“有先生則活,無先生則捐棄溝壑,長終而不得反!”遂“名聞天下”。他以砭石彈刺,治療秦武士面部廱腫成功。秦國太醫令李醯“自知技不如也”,而使人刺殺秦越人于秦國。 秦越人“過邯鄲,聞貴婦人,即為帶下醫,過洛陽,聞周人愛老人,即為耳目痺醫;來人咸陽,聞秦人愛小兒,即為小兒醫;隨俗為變。游曆了今山東、河北、山西、河南、陝西等省的廣大地域。從事過內科、外科、婦科、五官科、小兒科等多學科的醫療工作。精通湯液、針灸、砭石、熨帖、按摩、手朮等各種技朮。體現了為廣大民眾解除病痛的優秀品格。 在記述診齊恆侯病案后,司馬遷對秦越人評价說:“使聖人預知微,能使良醫得早從事,則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醫之所病,病道少。故醫有六不治:驕恣不論于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陰陽並,藏氣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則重難治也。” 三個病例說明,在危重病患面前,秦越人敢于承擔風險。當“天下盡以扁鵲為能生死人”的評論出現時,秦越人則實事求是地說:“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當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這是一種科學的態度。 秦越人在醫學上的成就,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經絡藏象方面:秦越人提出病邪沿經絡循行與臟腑的深淺,由表入里傳變。他說:“若太子病,所謂‘屍厥'者也,夫以陽入陰中,動胃上繵緣,中經維絡,別下于三焦膀恍,是以陽脈下遂,陰脈上爭, 會氣閉而不通,陰上而陽內行,下內鼓而不起,上外絕而不為使,上有絕陽之絡,下有破陰之紐,破陰絕陽,色廢脈亂,故形靜如死狀。太子未死也。夫以陽入陰,支蘭藏者生,以陰入陽,支蘭藏者死。凡此數事,皆五臟厥中之時暴作也。良工取之,拙者疑殆!”秦越人所說:“動胃繵緣”,即足陽明胃經“下膈、屬胃、絡脾”的循行與臟腑的關系;“別下于三焦膀胱”,即手少陽三焦經 “下膈,屬三焦”的循行與臟腑的關系,或足太陽膀胱經 “絡腎,屬膀胱”的循行與臟腑關系“乃使弟子子陽,厲針砥石,以取外三陽五會”,即是沿足陽明胃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太陽膀胱經的循行,循經取穴,進行針刺治療,搶救了垂危病人。 2、四診合參方面:秦越人“特以診脈”為其專長,而有“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之美譽。 齊桓侯田午一例,則是全憑望色觀察分析病情的發展過程,正确判斷齊桓侯的發病机制,即從腠理侵人血脈,繼入腸胃,再入骨髓。說明秦越人在望診上的造詣。由于秦越人充分掌握了診斷方法,在診斷學上能言病之所在,聞病之陽,論得其陰;聞病之陰,論得其陽。病應見于大表,不出千里,決者至眾,不可曲止也! 3、辨証論治與綜合治療方面:虢太子的“屍厥”証,秦越人“乃使弟子子陽,厲針砥石,以取外三陽五會”,把病人從昏迷中搶救過來。然后“乃使弟子子豹為五分之熨,更以八減之齊和煮之,以更熨兩脅下”,為病人進行保溫治療,促使病人很快恢復到能夠自己“起坐”。再“服湯二旬”,以“更適陰陽”,使病人恢復健康。秦越人和弟子子陽、子豹等,綜合應用多種療法,成為中國醫學史上進行辨証論治和施行全身綜合治療的奠基人。 司馬遷對秦越人在中國醫學上取得的卓越成就作過高度評价,他說:“扁鵲言醫,守數精明,為方者宗,后世循序,弗能易也。”表明秦越人對中國醫學的形成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秦越人以卓越的醫療技朮和高尚的醫德醫風,在廣大民眾中樹立了祟高威信,使廣大民眾產生了無限的敬仰。在全國各地為秦越人建立的紀念性墓祠之多、曆史之悠久、規模之宏大,是曆史罕見的。在山東,濟南市北鵲山下,長清縣靈岩寺,朝城縣羅城西北隅,朝城縣棗堌集均有扁鵲墓。在河北,任邱縣鄚州鎮古鄚州東門外葯王祖業庄有扁鵲墓、扁鵲廟、扁鵲故宅即葯王祖業庄等遺跡。鄚州的扁鵲廟規模最為宏大,內丘縣神頭村鵲山下、黃釜村、縣城東北隅等各處亦均有扁鵲廟。五代后周殘碑的發現,至少說明內丘縣神頭村扁鵲廟自漢唐以來就有了。在山西,永濟縣有扁鵲墓二處,虞鄉縣亦有扁鵲墓。永濟清華的扁鵲墓有“大觀元年”墓碑可証,建于北宋,廟祠為明代所建,為至今唯一的保存最好的墓祠。在河南,開封縣大梁門外菩提寺有扁鵲墓,自宋代即建有扁鵲廟。湯陰縣伏道社有扁鵲墓、扁鵲廟和著名的艾園。鎮平縣石佛堡有扁鵲廟。在陝西,咸陽、臨潼均有扁鵲墓,城固縣還有一座扁鵲城和一座扁鵲觀。扁鵲城見于酈道元《水經注》,為文獻記載之最早 http://www.hbnq.gov.cn/bq/bqkz/kz7.htm 古代醫籍論扁鵲 《韓非子·喻老》  扁鵲見蔡桓公(《史記》作“扁鵲過齊,齊桓侯客之”)。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 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居十日(《史記》作“五日”,下同),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史記》作“血脈”),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史記》作“在血脈”),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史記》作“酒醪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居五日,桓公體痛,使人索扁鵲,己逃秦矣(《史記》作“扁鵲已逃去”)。桓侯遂死。  [案]《史記·扁鵲傳》中扁鵲望桓侯之色,斷其有病並有逐漸加重的傾向,其事取材于此。《韓非子》中這則故事具有濃厚的寓言意味。既然此為寓言,司馬遷為何采之入于《扁鵲傳》?是否因此而降低了其“實錄”的价值?筆者認為,司馬遷立《扁鵲傳》時,扁鵲的醫學著作正盛行于世,有關扁鵲生平和生活年代的資料也存于當時《韓非子》這則故事雖是寓言,但故事的主人公扁鵲其人是真實的曆史人物,其望色斷病也是扁鵲的學朮特長,這則寓言极有可能取材于民間傳說;“桓侯”雖未必是實指某人,但扁鵲曾通過望色決斷患者病情的事是可信的,基于上述理由,司馬遷取之編于《扁鵲傳》以見扁鵲望診之長,並為有關扁鵲著作作最為生動的注解,兼忠告世人有病早冶……種種意義皆無害于讀者,又無妨于扁鵲,采而用之有何不可!后人因惑于扁鵲生活年代,取“桓侯”之旁証作“實証”,扁鵲卻退居次要地位,要麼生于“蔡桓侯”時,要麼居于“齊桓侯”之世,否則扁鵲便失去了生存的“時空”。后人輕司馬遷所重之扁鵲,而重太史公所輕之桓侯,主客易位,本末倒置以致于此,能無誤乎!  《韓非子·喻老》又云:“然則叔瞻、宮之奇亦虞、鄭之扁鵲也”,“此二臣皆爭于腠理者也。”  《韓非子·安危》云:“聞古扁鵲之治其(甚)病也,以刀刺 骨。故甚病之人利在忍痛,猛毅之君以福拂耳(為得福而听逆耳的話)。忍痛,故扁鵲盡巧;拂耳,則子胥不失,壽安之朮也。病而不忍痛,則失扁鵲之巧;危而不拂耳,則失聖人之意。”  [案]韓非雖為戰國時人而先于司馬遷,但由于他為策士而所著也非史書,對于曆史人物确切的年代,确切的學朮特長不必細考。其云扁鵲的事跡,已稱“聞古扁鵲”,其取材于民間傳說而非援引史書所載甚明。所以,他筆下的扁鵲只是古代醫生中最為杰出的一位代表,至于扁鵲是否真擅長“以刀刺骨"的外科手朮問題,我們難以据此論定。蓋諸子設喻,為奇其文,苟有助于游說,尚可造作故事,運用寓言,恰如詩文之人引典借物,讀者不必一一為之証實。若必抑平其夸張之氣勢,剝落其藻飾之文采,則其文也勢必“味同嚼蜡”矣。                《戰國策·韓三》  或(或:有人)謂韓相國曰:人之所以善扁鵲者,為有廱腫;使善扁鵲而無廱腫也,則人莫之為之也。今君所以所事善平原君者,為惡于秦也,而善平原君乃所以惡于秦也,原君之熟計之也。  [案]廱腫為外科病,扁鵲行醫民間,患廱腫者求治于扁鵲,扁鵲未必使其去官醫“瘍醫”那里診治而拒之門外,有可能為之處方撿葯,或為其砭刺治療。《史記·扁鵲傳》不云扁鵲長于外科,而《戰國策》此文云:“使善扁鵲而無廱腫他,則人莫之為之也”把扁鵲看成一個只醫廱腫的專職瘍醫,亦即除廱腫之外,扁鵲便無所措其技了,其言語之失當也頗為明顯。                 《戰國策·秦二》  醫扁鵲見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鵲請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將使耳不聰、目不明。”君以告扁鵲。扁鵲怒而投其石。曰:“君與知之者謀之,而與不知者敗之。使此知秦國之政也,則君一舉而亡國矣!"  [案]夏商二朝的最高統治者稱“帝”,武王滅商之后,自稱德薄不足以稱帝而遜稱“王”,其所分封之諸侯皆不得稱王。戰國時代,諸侯力政周室衰微,各公侯伯子男之國,紛紛自立為王,其臣民也改稱其君主為王而不再稱君,君成為一般在上位之人的稱呼,如武安君;信陵君、孟嘗君等等。秦國秦惠王已稱王,秦武王時其臣下絕無再稱其為“君”而不稱“王”或“大王”之習俗,而此策中秦武王之左右近臣和扁鵲皆不稱王,卻稱其為“君”,顯然不合“禮法”。與《戰國策》前后文相比可知,此稱謂顯然有誤,從而証明“扁鵲見秦武王”決非史實。扁鵲身為醫生,而策中扁鵲之言全為策士之語,與其身份不合;秦武王把“左右大臣”和自已對治療的並發症的擔心告訴扁鵲,他都借題發揮,論秦國之政並放言“一舉而亡國”,在情節和扁鵲人物性格方面也是不符合的。再者,這則故事的主旨在于說明武王不能知人善任,並非論述扁鵲醫朮如何。因此,筆者認為,扁鵲只是策士游說秦武王時所講述的故事中的人物而非扁鵲親見秦武王。 《列子·湯問》  魯公扈、趙齊嬰二人有疾,同請扁鵲求治。扁鵲治之,既同 愈,(扁鵲)謂公扈、齊嬰曰:“汝曩之所疾,自外而干腑臟者,固葯百之所已。今有偕生之疾與體偕長,今為汝攻之,何如?”二人曰:“愿先聞其驗。”扁鵲謂公扈曰:“汝志強而氣弱,故足于謀而寡于斷。齊嬰志弱而氣強,故少于虛而傷于專。若換汝之心,則均于善矣。”扁鵲遂飲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葯,既悟如初。二人辭歸,于是公扈反齊嬰之室,而有其妻子,妻子弗識。齊嬰亦反公扈之室,有其妻子,妻子亦弗識。二室因相與訟,求辨于扁鵲。扁鵲辨其所由,訟乃已。  [案]《列子》一書托名于戰國列御寇所著,實偽出于晉代,但其中收集和保存了許多古代史料,為學朮界所公認。《湯問》篇中除扁鵲故事外,還載有“愚公移山”“女蝸補天”二則寓言。剖腹易心,是古人一種理想,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是難以做的。再者,心並不決定人的精神狀態,已為現代科學所証實。從文中描寫可以推測,扁鵲給二人做手朮連刀痕也沒留下,否則二人之妻便無須前去找扁鵲討公道了。此顯然是一則寓言故事,是古人的科學幻想,無須庄論。                 《鶡冠子·世賢》  卓襄王(即趙悼襄王,趙孝成王子)問龐煖曰:“夫君人者,亦有為其國乎?”龐煖曰:“王獨不聞愈跗之為醫乎?已成治之,鬼神避之……王獨不聞魏文侯之問扁鵲曰:‘子昆弟三人,其孰為善?’扁鵲曰:‘長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鵲最為下。'魏文侯曰:‘可得聞耶?’扁鵲曰:‘長兄于病視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閭。若扁鵲者,血脈、投毒葯、副肌膚間,而名出聞于諸侯。'魏文侯曰:‘善’。使管子行醫朮以扁鵲之道,曰桓公几能成其霸乎?”  [案]《鶡冠子》相傳為戰國時人所著,因喜以鶡羽為冠,故名“鶡冠子”,張岱年《中國哲學史史料學》云:“今本《鶡冠子》 不完全是偽書,也不完全是真書,”有一定參考价值。文中的趙悼襄王于公元前244年至236年在位,魏文侯于公元前445年至396年在位。文中云扁鵲有兄弟三人,為其他史料所不載。扁鵲稱其長兄治病能“未有形而除之”是治未病之上工,卻不被世俗所推重。雖“渴而掘井;斗而鑄兵”為世人所譏笑,但在治病上卻常待“病而后葯之”“亂而后治之”不能防患未然,象桓侯諱疾忌醫一樣,往往延誤治療,造成不可挽救的損失。龐煖身為策士謀臣,他所講的這則故事未必實有其事。所以,筆者認為,這則故事寓言的成分大而事實的可能性小,是根据扁鵲事跡或扁鵲論述有病早治等有關思想改編的寓言。                  《新語·資質》  昔扁鵲居宋,得罪于宋君,出亡之衛,人有病將死者。扁鵲至其家,欲為治之。病者之父謂扁鵲曰:“吾子病甚篤,將為良醫治,非子所能治也!”退而不用。乃使靈巫求福請命,對扁鵲而咒。病者卒死,靈巫不能治也。夫扁鵲天下之良醫,而不能與靈巫爭用者,知與不知也。  [案]《新語》為漢初陸賈所著,《史記、陸賈傳》云:陸賈“凡 著十二篇,高帝未嘗不稱善,左右呼萬歲,號其書曰《新語》。 ……余讀陸生《新語》書十二篇,固當世之辨士也。”扁鵲行醫過程中不被人理解的事當不在少數,陸賈此又是有現實可能性的,這也是《扁鵲傳》中“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的极有說服力的見証。陸賈此文既有力地批評了“信巫不信醫”的現象,又指出其原因出于愚昧無知,真知卓見頗為難得。                 陸賈《新語·朮事》   曰:“故制事者因其則,服葯者因其良。書不必起仲尼之門,葯不必出扁鵲之方。”  [案]陸賈將仲尼與扁鵲對稱,在他的心目中,孔子刪《詩》《書》,訂《禮》《樂》,傳《易》著《春秋》是私人著述最多,最為著名的。扁鵲行醫治病,其方朮聞名天下,最有影響。但曆史是不斷前進的,新著將不斷撰成,效方也會不斷總結出來,不會停留在仲尼、扁鵲時代而不再有所發展。從這些論述中,我們不難體會出,西漢初年認為“扁鵲言醫,為方者宗”的認識是很普遍的,決不是司馬遷一人之見。                   《韓詩外傳·十》  扁鵲過虢侯(按:《史記》無“侯”字,《說苑》中“虢”作“趙”),世子(按:《史記》及《說苑》均作“太子”,暴病而死。扁鵲造宮門,曰:“吾聞國中卒有壤土之事,得無有急乎?”曰:“世子暴病而死”。扁鵲曰:“入言鄭醫秦越人能治之。。”中庶子之好方者出應之,曰:“吾聞上古醫曰茅父(按:“茅”舊作“弟”,趙怀玉云“弟”系“茅”之誤,許維遹從之。《說苑》作“苗父”),矛父之為醫也,以莞為席,以蒭為狗,北面而祝之,發十聲耳,諸扶輿而來者皆平復如故。子之方豈能若是乎(按:《史記》中無中庶子的這段話。《史記》中,中庶子回答扁鵲問“太子何病”時曰:“太子病血氣不時,交錯而不得泄,暴發于外,則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氣,邪氣蓄積而不得泄,是以陽緩而陰急,故暴厥而死。”)?扁鵲曰:“不能。”又曰:“吾聞中古之為醫者曰踰跗” (按:《史記》作“臣聞上古之時醫有踰跗”《說苑》作“俞拊”),踰跗之為醫也,搦腦髓,爪荒莫,吹區九竅,定腦脫(按:以上十三字,舊作“搦木為腦,芷草為軀,吹竅定腦,”許維遹,据元本及《史記》、《說苑》訂正。《說苑》作“搦腦髓,束盲莫,炊灼九竅,而定經絡。”《史記》中上下文字相异更多,不具引。),“死者復生。子之方豈能若是乎?”扁鵲曰:“不能”。中庶子曰:“苟如子之方,譬如以管窺天,以錐刺地,所窺者大,所見者小,所刺者巨,所中者少。如子之方,豈足以變駭童子哉(按:“駭”字系許維遹据《說苑》補入)?扁鵲曰:“不然。事故有昧投而中蚊頭,掩目而別白黑者。夫世子病所謂屍蹶者,以為不然,試入診世子股陰當溫,耳焦焦如有啼者聲。(案:《史記》云“耳鳴有鼻張,”其“耳鳴”二字,不如該文意切)。若此者,皆可活也。"中庶子遂入診世子,以病報虢侯。虢侯(按:此二宇系校者依《史記》、《說苑》補入)聞之,足跣而起,至門曰:“先生遠辱,幸臨寡人。先生幸而治之,則糞土之息(按:指虢侯之子),得蒙天載地長為人。先生弗治之,則先犬馬填溝壑矣(按“溝”字系校者据《說苑》補)。言未卒而涕泣沾襟。扁鵲入,砥針礪石,取三陽五輸(按:《史記》作“五會”),為軒光之灶(按:此亦系許維遹校正之文,“軒光”原作“先軒”);八減之湯(按:原作“八拭之陽”,《史記》作“八減之齊”,《說苑》作“八成之湯”),子同搗葯,子明炙陽,子游按摩,子儀反神(按:《說苑》作“陽儀”,許氏校語中指出應為“子儀”。),子越扶形,于是世子復生。天下聞之,皆以扁鵲能起死人也。扁鵲曰:“吾不能起死人,直使夫當生者起耳。(按:《史記》作“此自當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史記》對扁鵲診虢太子的敘事至此結束)“夫死者猶可葯,而況生者乎?悲夫!罷君(案:《說苑》作“亂君”,之治,無可葯而息也。《詩》曰:“不可救葯”,言必亡而已矣(案:(《說苑》作:“甚之之辭也”)  [案]<韓詩外傳》是西漢文景間儒生韓嬰所著,韓嬰為燕人。据《任丘縣志》《嘉靖河間府志》,任丘有韓嬰墓,則韓嬰為任丘人與扁鵲故里鄚州甚近。他所講述的這則故事,在扁鵲研究中占有极重要的史料意義,有關辨析已詳于第二章,于玆不贅。                  《史記·高祖本記》  高祖擊布時(按:即公元前196年),為流失所中,行道病。病甚,呂后迎良醫。醫曰:“病可治。”于是高祖謾罵之曰:“吾以布衣持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遂不便治病,賜金五十斤罷之。  [案]《漢書》中的有關文句基本相同,不另錄。文中扁鵲只是最杰出醫生的代表,並不涉及其具體生平事跡。下同。                 賈誼《新書·大都》  天下之勢方病大腫。一脛之大几如要(几:接近。要:腰)一指之大几如股(股:大腿),惡病也。平居不可屈信(屈信:屈伸),一二指搐,身固無聊也。失今不治,必為痼疾,后雖有扁鵲,弗能為已。 [案]《漢書》引賈誼《治安策》中亦有這段文字,不另錄。                 枚乘《七發》  雖令扁鵲治內,巫咸治外,尚何及哉!                《淮南子·人間訓》   人皆輕小害易微事以多悔,雖至而后優之,是猶病者已惓(惓:劇也)而索良醫也,雖有扁鵲、俞跗之巧,猶不能生也。                《淮甫子·秦族訓》   所以貴扁鵲者,非貴其隨病而調葯,貴其魘息脈血知病之所從生也;所以貴聖人者,非貴其隨罪而鑒刑也,貴其知亂之所由起也。  [案]文中稱扁鵲“魘息脈血知病之所從生”亦即云扁鵲能通過切脈,診斷疾病的病因病理,已經超出了原始醫學按病症服葯的單純經驗積累的階段了。                 《淮南子·齊俗訓》  昔者馮夷得道,以潛大川(高誘注:馮夷,河伯也,,鉗且得道,以處昆公(高誘注:鉗且得仙道,升居昆侖山,;扁鵲以治病(高誘注:扁鵲,盧人,姓秦名越人,趙簡子時人,;造父以御馬;羿以之射,垂以之斫,所為者各异,而所道者一也。  [案]東漢末年高誘注扁鵲為“盧人”,不知其所本為何。他云扁鵲“姓秦,名越人,趙簡子時人”,顯系据《史記·扁鵲傳》而出此注。但司馬遷不云扁鵲為盧人。或高誘据楊雄《法言》而出其說,則其未察楊雄原意而誤出此說。筆者已于第三章中辨之,請參看。                 《鹽鐵論·輕重》  扁鵲撫息脈而知疾所由生,陽氣盛則損之而調陰,寒氣(疑“寒”字系“陰”字之誤)盛則損之而調陽,是以氣脈調和,而邪氣無所留矣。夫拙醫不知脈理之腠、血氣之分,妄刺而無益于疾,傷肌膚而已矣。  又云:軍四出而用不繼,非天下之財少也?用針百調陰陽, 均有無,補不足,亦非也?上大夫君(指桑弘羊)與治粟都尉管領大農事,灸刺稽滯,開利百脈,是以萬物流通,而縣官富實。當此之時,四方征暴亂,車甲之費,克獲之賞,以億萬計,皆贍大司農。此皆扁鵲之力,而鹽鐵之福也。  又云:邊郡山居谷處,陰陽不和,寒凍裂地,沖風飄鹵,砂石凝積,地勢無所宜。中國,天地之中,陰陽之際也,曰其南,斗极出勢無所宜,北,含眾和之氣,產育庶物。今去而侵邊……中外空虛,扁鵲何力,而鹽鐵何福?  [案]《鹽鐵論》是西漢昭帝時關于鹽鐵政策的一場辯論。辯論的雙方皆能嫻熟地運用扁鵲的醫學理論和醫朮特長“原診以知政”,足見扁鵲在當時影響之大。              《鹽鐵論·大論》  扁鵲攻于腠理,絕邪氣,故廱疽不得成形。聖人從事于未然,故亂原無由生。是以砭石藏而不施,法令設而不用。斷已然,鑿已發者,凡人也。治未形,睹未萌者,君子也。  [案]文中雖云扁鵲能使“廱疽不得成形”,而不云扁鵲專治外科病,其目的在于借扁鵲能“治未形”防患于未然,喻“聖人從事于未然,故亂無由生。”此與“魏文侯問扁鵲”,《淮南子人間訓》“輕小害”,《淮南子·泰族訓》“貴扁鵲”之意相近。從這些論述中,我們可以推測扁鵲在他的醫學著作中,對于疾病往往從表入里,由輕而重的傳變過程是有所認識的,並且曾諄諄告誡人們“使聖人預知微,使良醫得早從事”,無病早防,有疾早治。這種醫學思想在《素問》《靈樞》《難經》中皆有所繼承。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邪風之至,疾如風雨,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靈樞·玉版》云:“夫廱疽之生,膿血之成也,不從天下,不從地出,積微之所生也。故聖人自治于未有形也,愚者遭其已成也。〈難經·五十三難〉云;“〈經〉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何謂也?然,見肝之病,知當傳脾,故先實其脾,無令受肝之邪,此治未病也。中工見肝之病,不曉以傳,但治其肝,故曰治已病也。”后世逐漸發展了扁鵲治未病的思想,更切于臨床。 《鹽鐵論·相刺》  扁鵲不能治不受針葯之疾,賢聖不能正不食諫諍之君。  [案]文中所云“扁鵲不能治不受針葯之疾”與“六不治”有某些近似之處,可資參考。                《鹽鐵論,非鞅》  故扁鵲不能肉白骨,微、箕(微子、箕子,殷末名臣)不能存亡國也。  [案]扁鵲治愈虢太子屍厥之病后,“天下盡以扁鵲為能生死人。扁鵲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當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此文云:“扁鵲不能肉白骨”。五是對扁鵲這一實事求是精神的闡發。                 楊雄《解嘲》  子之笑我玄尚白,吾亦笑子之病甚,不遭俞跗、扁鵲也,悲夫!  [案]文中將扁鵲與俞跗並稱,皆為良醫中最杰出的代表,提之以概其余。                楊雄《法言·重黎》  或(或:有人)問《黃帝終始》。曰:托也。昔者姒氏治水土,而巫步多禹。扁鵲盧人也,而醫多盧。夫欲讎偽者,必假真。禹乎!盧乎!《終始》乎!  [案]楊雄此文意在揭穿《黃帝終始》之偽,以刺王莽用五德終始說為篡漢的“理論依据”,他的主旨不是討論扁鵲的籍貫 問題。“醫多盧”的“醫”不是整個醫界,而是“欲讎偽者”之醫。從前述史料可知,西漢時代扁鵲是盡人皆知的著名曆史人物。 對他的里籍問題除司馬遷《扁鵲傳》有所考証和論述之外,韓嬰之《韓詩外傳·十》劉向之《說苑·辨物》皆作鄚醫扁鵲,從無人提及扁鵲為盧人。尤其是劉向,他與楊雄同時而略年長于楊雄,他在引用韓嬰關于扁鵲治虢世子屍厥時,將虢改為“趙”,這是因為他認為扁鵲與趙簡子同世,其時虢國已亡,虢太子與扁鵲生平不符,故改之。假如劉向那時,人們大多認為扁鵲是盧人,而非鄭(鄚)人,他勢必也會改鄭為“盧”的。他不改鄭為盧,從而証明他認為“扁鵲盧人”之說不能成立,或當時根本沒有這種說法。扁鵲“為醫或在齊”,張守節《史記証義》注云:“號盧醫,今濟州盧縣。”所以扁鵲居于盧,或較長時間安家于盧是有可能的,偽冒的庸醫不知扁鵲是“勃海郡,鄭(鄚)人也,”僅因他“為醫或在齊,”而誤認扁鵲為盧人,並聲言自已與扁鵲同鄉,得其真傳。楊雄知其純屬偽冒,故以時人所熟知的《扁鵲傳》為照妖鏡,直刺其為偽妄。后人不察,反借楊雄所譏作為立論依据,以致時有誤者,愿讀者熟計之。                 《論衡·恢國篇》  是故微病恆醫皆巧,篤劇扁鵲乃良。                 《論衡·別通篇》  醫能治一病謂之巧,能治百病謂之良。是故良醫服百病之方,治百人之疾;大才怀百家之言,故能治百族之亂。扁鵲之眾方,孰若巧醫之一技?  [案]東漢王充在他所著《論衡》中多次稱引扁鵲,將其視為醫朮最高的人,文中云:“扁鵲之眾方”足見東漢年間扁鵲的醫學著作仍盛于世。“良醫服百病之方,治百病之疾”與“能治一病”的“巧醫”在學朮造詣和對醫學貢獻上有著很大的區別。                 《論衡·薄葬篇》   孝子之養親病也,未死之時,求卜迎醫,冀禍消、葯有益也。既死之后,雖審如巫咸,良如扁鵲,終不復使。                 《論衡·治期篇》  良醫能行其針葯,使方朮驗者,遇未死之人,得未死之病也。如命窮病困,則雖扁鵲,未知之何?                 《論衡·定賢篇》  良醫能治未當死人之命,如命窮壽盡,方用無驗矣。故時當亂也,堯舜用朮,不能立功。命當死矣,扁鵲行方,不能愈病。  [案]王充上三條中所稱扁鵲醫朮高明,但並不敘述其具體事跡,故僅列出以備參考。                 王符《潛夫論·實邊》  且扁鵲之治病也,審閉結而通郁滯,虛者補之,實者潟之,故病愈而名顯。  [案]王符此說不知是他從扁鵲著作中概括出來的,還是他 引述的前人的有關論述,文中稱扁鵲治病常以通淤、補虛、潟實取效,扁鵲將原始的單方經驗積累,概括為“審閉結,而通郁滯,虛者補之,實者潟之”的治療法則,實開辨証施治之先河,言辭雖簡,其功甚巨。                 魏伯陽《周易參同契》  若以野葛、巴豆一兩,入喉輒僵,不得俯仰,當此之時,雖周文(周文王)揲耆,孔丘占象,扁鵲操針,巫彭叩鼓,安能令甦,復起馳走?  [案]魏伯陽此文雖短,卻概括地描述了古人治疾求愈的各種行為,醫巫並舉,而惟有“扁鵲操針”,卓然獨立于種種巫朮之外,其拋棄巫朮的力量,來于他對醫學科學自身的信心,科學是人類最終戰胜迷信的力量。                  徐干《中論·考偽》  內關之疾也,非有痛痒煩苛于身,情志慧然,不覺疾之已深也。然而期曰既至,則血氣暴竭,故內關之疾,疾之中矢,而扁鵲之所甚惡。以盧醫不能別,而遭之者不能攻也。  [案]徐干所云“內關之疾”見于倉公所引《脈法》,內容基本相同。《倉公診籍》所引“《脈法》曰:病重而脈順清者曰內關。內關之病,人不知其所痛心,忽然無苦。若加以一病死。”徐干所云“內關之疾,”病者無自覺症候而病情已經深重,故到了一定的關頭,就會“血氣暴竭,”起病甚急,恰如中箭受傷一樣。這與《脈經·卷五·扁鵲診諸反逆死脈要訣第五》所云:“脈病,人不病,脈來如屋漏,雀啄者死。·…¨人病脈不病者,生;脈病人不病者,死”之意相同。這種病人無所苦而脈見死征的病情是十分危險的,所以徐干云“扁鵲之所(謂)甚惡也。”其又云“以盧醫不能別,而遘之者不能攻也,”此“盧醫”非指扁鵲,因為扁鵲“能別”這種病,知道其預后不佳,故謂其病情“甚惡。”而“盧醫不能別”則謂盧醫不能識別判斷這是“內關之疾”,屬于誤診之類,故不是指“上工”扁鵲。此與楊雄所譏刺之所謂“盧醫”,倒有某些相近之意。 揚泉《物理論》   趙簡子有疾,扁鵲診侯出,曰:“疾可治也,而必殺醫焉!”以告太子,太子保之。扁鵲頻召不入,入而著履登床,簡子大怒,便以戟追殺之。扁鵲知簡子大怒則氣通,血脈暢達也。  [案]楊泉是魏晉之際兼通醫學的哲學家,這則故事出于《呂氏春秋·至忠篇》。原文是敘述宋國名醫文贄用激怒的方法為齊閔王治好了病,結果卻被烹而死的悲慘故事,楊泉在他的《物理論》中引用這則故事時卻成了扁鵲診趙簡子。這顯然是楊泉記憶有誤或故意移花接木,屬之以扁鵲。更有趣的是《太平御覽》在引用《史記·扁鵲傳》和《呂氏春秋》有關記述后,又引用了楊泉改編過的這則故事,從而為我們留下了极為典型的重在敘事而疏于考証有關人物的例子。假如有關扁鵲的其他史料均已散佚,遺留下來的僅有揚泉的這則故事,我們据此評价扁鵲的生平事跡以及他和趙簡子的關系,得出結論的可靠性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筆者將這則顯然有誤的史料列于最后,以示辨別史料的重要意義。 張仲景《傷寒雜病論集》  論曰:余每覽越人人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嘆其才秀也。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葯,精究方朮,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但竟逐榮勢,企鍾權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崇飾其末,忽棄其本華其外而悴其內,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卒然遭邪風之氣,嬰非常之疾,患及禍到,而方震栗,降志屈節,欽望巫祝,告窮歸天,束手受敗,赍百年之壽命,持至貴之重器,委付凡醫,恣其所措,咄嗟鳴呼!厥身已斃,神明消滅,變為异物,幽潛重泉,徒為啼泣,痛夫!舉世昏迷,莫能覺悟,不惜其命,若是輕生,彼何榮勢之云哉!而進不能愛人知人,退不能愛身知己,遇實值禍,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春若游魂。哀乎!趨世之士,馳競浮華,不固根本,忘軀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紀年以來,優末十捻。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葯錄,並平脈辨証,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若能尋余所集,思過半矣。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藏,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极,自非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農、黃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師、仲文,中世有長桑、扁鵲,漢有公乘陽慶及倉公,下此以往,未之聞也。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終始順舊,省疾問病,務在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跌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短期末知決診,九侯曾無仿佛,明堂闕庭,盡不見察,所謂窺管而已。夫欲視死別生,實為難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學則亞之,多聞博淺,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朮,請事斯語 http://www.hbnq.gov.cn/bq/bqkz/kz2.htm 戰國名醫扁鵲 2009-10-09 13:59:19 華夏經緯網 戰國時期,我國出了一位神醫,名叫扁鵲。他發覺齊桓侯有病,主動要給他治病。而齊桓侯卻諱疾忌醫,不承認有病,以致病入骨髓,不治身亡。這個故事,讀過初中的人都熟悉。但是,扁鵲在行醫前是幹什麼的?他的醫術是從哪兒學來的?對此,一般人恐怕就不知道了。因為中學課本上的《扁鵲》一文只選《史記》本傳的最後部分,而其青年時期的活動則在本傳的開頭: 扁鵲者,勃海郡鄭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時為人舍長。舍客長桑君過,扁鵲獨奇之,常謹遇之。長桑君亦知扁鵲非常人也。出入十餘年,乃呼扁鵲私坐,間與語曰:“我有禁方,年老,欲傳與公,公毋泄”。扁鵲曰:“敬諾”。乃出其懷中藥予扁鵲:“飲足以上池之水,三十日當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書盡與扁鵲。忽然不見,殆非人也。扁鵲以其言飲藥三十日,視見垣一方人(能看見墻壁那邊的人),以此視病,盡見五藏(臟)癥結,特以診脈為名耳。為醫或在齊,或在趙,在趙名扁鵲。 本傳說,扁鵲年輕時為人舍長。所謂舍,就是春秋戰國時的客館、賓館。《周禮·天官·冢宰》雲:“掌舍。掌王之會同之舍。”《莊子·說劍》雲:“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設戲請夫子。”所謂舍長,《史記索隱》是這樣解釋的:“劉氏雲:守客館之帥,故號雲舍長也。”按照現在的說法,舍長就是賓館的總經理。扁鵲從小就幹賓館,當舍長,並且一幹就是十幾年。在這期間,有位名叫長桑君的老者,經常下榻該賓館。別人都拿他不當一回事,只有扁鵲看出他不是尋常的客人,十幾年如一日,一直恭恭敬敬地接待他,熱情週到地服侍他。扁鵲恭謹的服務態度感動了長桑君,這位老者終於將自己珍藏的醫藥秘方全部傳授給他。打那,扁鵲就離開賓館,懸壺行醫,奔波在齊趙大地,為百姓診脈治病。 扁鵲醫術高超,早在西元前五世紀就已全面運用“望、聞、問、切”方法診斷疾病。他尤擅切脈,開創我國中醫脈學理論的先河。在臨床實踐中,經常綜合運用多种醫療技術為人治病,效果相當不錯。最有名的例子是,虢國太子暴病身亡,而扁鵲則斷定他得的是屍蹶症(假死病),就綜合運用針刺、火灸、拔火罐、服湯藥、按摩、恢復神智、活動身軀等多種手法,終於使行將就木的虢太子死而復生。從此,他的“神醫”美名更鵲起天下。除高超的醫療技術外,他還始終堅持“六不治”的醫療原則,標示了他高尚的醫德和反對迷信巫術的唯物主義思想。所有這些,使他當時在全中國和全世界都獨領風騷,並且形成了扁鵲學派,對後世醫學影響極大。 (摘自《文史天地》 作者:婁可樹 來源:網易) 資料: 扁鵲(西元前407—前310),原名秦越人,又號盧醫, 勃海郡鄭(今河南鄭州新鄭市)人,或齊國盧邑(今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人,也有記載為渤海郡鄚(今河北任丘縣北)人。春秋戰國時代名醫,醫術精湛,所以人們就用傳說中的上古軒轅時代的名醫扁鵲的名字來稱呼他。《史記》中記載他是渤海郡的一名大夫,而盧醫則是指他的出生地在盧國。由此可見,“扁鵲”是古代醫術高超者的一個通用名詞。秦越人也被稱為“扁鵲”,按照古人的傳說,醫生治病救人,走到哪,就將安康和快樂帶到哪,好比是帶來喜訊的喜鵲,所以,古人把那些醫術高超、醫德高尚的醫生稱作“扁鵲”。而這個出生在盧國、名叫秦越人的醫生醫術高明、學識淵博,走南闖北、治病救人,順理成章地被人們尊敬地稱作“扁鵲”。 http://hk.huaxia.com/zhwh/whrw/2009/10/1593852.html 神 醫 扁 鵲 之 考 證 扁鵲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醫生,居五大醫學家之首(其餘四人是:華佗、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他創立了中醫“望、聞、問、切”的“四診法 ”,是我國中醫理論的奠基者。扁鵲的醫術精湛,醫德高尚,治病救人的故事廣為流傳,司馬遷在《史記》中特立《扁鵲傳》,以示紀念。扁鵲是中國古代第一個進入正史的醫生。   可是,這樣一位在中國醫學史上地位極其重要的名醫,卻留給後人許多謎團。比如,扁鵲究竟是誰?為什麼有不同的稱呼?扁鵲生活在什麼時代?他有沒有特異功能?他行醫有哪些絕招?   扁鵲姓名和時代之謎   翻開《史記》,會發現扁鵲有三個名字:一為扁鵲。字義上看,扁鵲是指一隻鳥,喜鵲也。“扁”字,一讀bi?n;一讀pian(篇),清代學者梁玉繩在《史記志疑》中說扁鵲之扁是“取鵲飛鶣鶣之意”,即指一隻喜鵲在自由自在地飛翔。二為秦越人。《史記》說:“扁鵲者,勃海郡鄭人也,姓秦氏,名越人。”三為盧醫。《史記正義》說,扁鵲“家于盧國”又稱盧醫。   分析以上這三個名字,會發現,扁鵲是上古黃帝時期的一位醫生,他到處行醫,治病救人,人們非常尊敬他。因為他所到之處熱心給人治病,解除了人們的痛苦,所以人們就把這個醫生比作一個會給人帶來喜訊的喜鵲。由此可知扁鵲是一個傳說人物。   在山東出土的漢代石刻中,曾有扁鵲的形象,他人手人面,頭戴冠幘、鳥身禽立、拖著一束長尾。人們將扁鵲刻畫成人首鳥身的模樣,既反映了原始鳥圖騰的崇拜意識,也說明扁鵲在人們心目中是一個神人。   而秦越人,應該說是確有其人,他就是《史記》上說的,在渤海郡鄭的一位醫生。盧醫則是指他出生的地方在盧國。   可以說,扁鵲原來是個醫術高超的傳說人物,秦越人到處行醫,受到人們的尊敬,因此也被稱為扁鵲。   搞清了扁鵲的姓名之謎,又有一個問題使人困惑不解。扁鵲究竟是什麼時代的人?   在有關扁鵲的史料中,記載扁鵲活動的時間跨度非常大。如扁鵲最早給蔡桓侯治病的時間是在西元前695年;給虢太子治病的時間大約在西元前655年左右;給齊桓侯(桓公午)看病,大約在西元前385—357年之間;《戰國策》記載的扁鵲見秦武公,大約在西元前309年,這是他看的最後一個病人。   如此一算,扁鵲的活動時間範圍在300多年之間,人不可能活這麼大歲數。以致人們很難斷定扁鵲究竟是什麼時代的人。   我認為,秦越人作為受百姓歡迎的民間醫生,人們對他已經賦予了許多神話的色彩,因此有些活動並非全是他的個人所為,而是後人附加上去的,甚至有張冠李戴的可能。那麼,扁鵲究竟是什麼時代的人呢?   界定扁鵲生活的大致年代,有以下三個方法:   第一,依據《漢書·古今人表》。班固在《古今人表》中,將上古到秦朝間一千四五百人列入表中,依據人物的品格高低排列,把扁鵲和趙簡子、越王勾踐放在同一時代。趙簡子即趙鞅(?—前458年)春秋末年晉國正卿。越王勾踐(?—前456年)越國國君。如此看來,扁鵲應是春秋戰國之際人。   第二,從扁鵲行醫的故事中選擇你認為最可信的一個,界定扁鵲活動的具體年代。不少人認為他到秦國見秦武王的事較為可信,因為他是在秦國被殺害的。因此把扁鵲的生卒年代定在大約西元前407年到西元前310年比較合適。   第三,如果很難準確地考證出扁鵲的活動時間,籠統地說扁鵲是東周(或春秋戰國)人即可,扁鵲診病的故事有真事也有不少是寓言,有的可信,有的不可信,不必太較真。我主張這個說法。   扁鵲有特異功能嗎?   在《史記·扁鵲列傳》中,司馬遷一開始就講述了一個神奇的故事:   扁鵲年輕時做舍長,有個叫長桑君的客人常到客館來。行為與眾不同,斷斷續續地有十幾年。扁鵲通過觀察,認為長桑君是一個奇人;而長桑君也知道扁鵲不是普通的人。有一天,長桑君就把扁鵲叫到跟前,對扁鵲說:“我現在老了,但是我有一個禁方(秘方),想傳給你,希望你不要洩露出去。”扁鵲趕忙點頭,說:“沒問題,您放心。”於是長桑君從懷裏掏出了一服藥。對扁鵲說:“你要用上池之水吃這種藥。”上池之水是天上落下來的,沒有落到地上的露水。長桑君還說:“你用這種水把藥送下去,三十天后你就能知曉許多事。”話說完,長桑君突然間就不見了,扁鵲覺得他更加神奇了。   扁鵲按照長桑君說的方法,以上池之水服藥一個月。果然奇跡出現了!《史記》說“視見垣一方人”,意思是扁鵲突然看到了墻另一邊的人。於是,他就用這個辦法來治病,能看到病人五臟內所有的病症,只是表面上還在為病人切脈。   這個故事非常神奇,令人不可思議,能說扁鵲有特異功能嗎?不少人對此持否定態度,認為是無稽之談。也有人認為,具有特異功能的人是存在的,扁鵲就是這樣的人。   如何理解這段記載呢?我認為,扁鵲所謂的“特異功能”,估計是後人加上去的。由於扁鵲診病非常準,解除了許多病人的痛苦,尤其他對病人的病症判斷得非常準確,甚至手到病除。後人覺得扁鵲非常了不起,於是就傳出他具有透視人的腹臟的功能。儘管這個故事是後人的附會,但它反映了古人追求治病的最高境界——“ 盡見五臟癥結”。這裡的“盡見”並非只看見心肝脾肺腎,而是指各種病灶,它實際是指中醫四診——“望”的最高水準。   切脈大師和望診高手   扁鵲在長期的醫學實踐中,刻苦鑽研,不斷總結,才使得其學識和醫術達到了常人難以超越的高度,成為一代名醫。   中國古代醫學家早就發現了人體血脈的跳動和心臟是同步的,經過長期的摸索實踐,切脈逐漸科學化。在這個過程中,扁鵲有他的獨到之處。司馬遷曾說:“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意思是,現在天下談論診脈這件事,是從扁鵲開始的,扁鵲診脈非常精準。   有一次,在晉國總攬朝政的趙簡子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人們都非常害怕,於是請來扁鵲。《史記》記載:“扁鵲入視病,出。”是說進去看了看,然後就出來了。乍一看非常簡單,其實扁鵲進去後給趙簡子號了脈。扁鵲說:“病人的身體沒有問題,他現在雖然昏迷不醒,但脈搏跳動很正常,你們不用大驚小怪,不初三日他一定能夠醒過來。”扁鵲的話很靈驗,兩天半過後,趙簡子終於醒了。這說明扁鵲號脈是很準的,他通過脈象可以斷定一個人的身體狀況。   在扁鵲之前不是沒有切脈這一診斷技術,中醫先輩早就通過脈象來了解病情,只是過去切脈,是順著人體的血脈一點一點由淺到深地去摸,比較麻煩。扁鵲則發現了切脈的一個關鍵部位:寸口,即手腕處。在這裡診脈,既簡便又準確。正因如此,司馬遷才說:“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   扁鵲以高超的醫術,促進了診脈的發展,春秋戰國時期,診脈技術達到相當水準。當時重要的醫學著作《黃帝內經》和稍晚的《難經》中,已經對診脈有許多詳細的論述。這說明在兩千多年前,脈學已成為我國古代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了。   在中醫四大診法當中,望診居於首位,十分重要,也十分深奧。扁鵲不僅診脈的能力非同尋常,望診的能力更是出神入化,而最能表現扁鵲這一絕跡的就是已經編入中學教材的《扁鵲見蔡桓公》(出自《韓非子》)的故事。《史記》寫的是見齊桓侯,具體過程差不多。研究文章各說各理。我認為這則故事有寓言的成分,故事的目的不在於見哪個國君,而在於故事所表現的喻意。我們姑且說扁鵲見的是蔡桓公吧。   一次,扁鵲拜見桓公,他站在那裏,觀察蔡桓公的臉色,看了一會兒,說道: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腠理是指皮膚肌肉的紋理。意思是:您的皮膚紋理間有點小病,不醫治恐怕要加重。桓公說:“寡人無疾。”扁鵲離開後,桓公對左右的人說:“醫生總喜歡給沒病的人治病,拿來炫耀自己的功勞。”   過了十天,扁鵲又覲見,他再次觀察桓公的氣色,對他說:“您的病已到了肌肉裏,再不醫治,會更加嚴重。”桓公還是不理睬,扁鵲只好掃興地走了,桓公也很不高興。   又過了十天,扁鵲再次覲見,他看到桓公的情況越發嚴重了,對桓公說:“您的病已到了腸胃,再不醫治,會更加嚴重的。”桓公還是不理睬。扁鵲只好離開,桓公又很不高興。   又過了十天,扁鵲再入宮,一見到桓公,轉身就跑。桓公趕忙派人去追,問扁鵲為什麼跑,扁鵲說:“皮膚紋理間的病,用熱水焐、用藥熱敷,可以治好;肌肉裏的病,可以用針灸治好;腸胃的病,可以用火劑治好;骨髓裏的病,即使是司命神(管人壽命的神)也是束手無策。桓公的病現在已到了骨髓,所以我不再過問了。 ”   過了五天,桓公渾身劇痛,派人去尋找扁鵲,扁鵲已逃到秦國去了。不久桓公死去。   這就是家喻戶曉的扁鵲望診的故事。這個故事非常經典,其價值在於:   第一,從名醫扁鵲角度看,反映了他高超的望診醫術和對病人的關心,雖然桓公一再拒絕治療,但扁鵲一直忠告他,直到最後桓公執迷不悟,失掉機會,扁鵲才放棄了治療。   第二,從疾病治療的方法上看,符合醫學原理。扁鵲認識到人體有腠理、血脈、腸胃、骨髓等組織結構,並具有層次性,人體受邪氣所侵發病後,疾病也是按照這一層次順序由表及裏、由輕變重逐漸發展變化的。扁鵲在分析蔡桓公的病情時說:“疾之在腠理也,湯熨之所及也:在血脈,針石之所及也:其在腸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雖司命無奈之何。”這段話包含了人體解剖組織結構、疾病的發展變化規律、治療疾病的法則及具體方法等醫學思想。所以,治療疾病自然是越早越好。   第三,從蔡桓公的角度講,他諱疾忌醫——接二連三地喪失治療的機會。這個故事告訴人們:有病須早發現早治療,切勿耽擱病情。   其實,韓非子講這個故事的真實目的,是讓人們由蔡桓公拒絕治療聯想到治國問題,倘若國家出現問題不及時整改,任其發展,後患無窮。寓意十分深刻。   早在兩千多年前,扁鵲就能通過切脈、望診從齊桓侯的氣色中,看出病之所在和病情的發展,這是很不簡單的。所以,漢代著名的醫學家張仲景讚賞不絕地說:“余每覽越人入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嘆其才秀也。”   診病多面手   扁鵲醫術精深,他到各地行醫,根據當地老百姓的要求治病。在趙國邯鄲時,發現那裏的婦女得病的很多,他就當“帶下醫”,即婦科醫生。到了洛陽,聽說那裏尊敬老年人,而老年人患眼病、耳病的人較普遍,他就當“耳目痹醫”,即五官科醫生,治好了許多老人的五官病,使不少老人從耳聾眼花中恢復了健康;他到了秦國首都咸陽,看到當地兒童的發病率很高,就研究兒童發病原因,當了“小兒醫”,治好了許多兒童的多發病。由此可見,扁鵲不僅精通內科,還兼通兒科、婦產科、五官科,甚至外科;他在診斷上,不僅精通“切脈”,而且善於“望色、聽聲、寫形”;在治法上,不僅精通針灸,還善於用砭石、熨貼、按摩、手術、湯藥等。可謂是一位多面手的民間醫生。司馬遷說他是“隨俗為變。”扁鵲之所以被人們尊敬,與他這种醫療技術的全面有直接的關係。   扁鵲不僅具有高超的診斷和治療水準,還表現出高尚的醫德。他謙虛謹慎,從不居功自傲。如他治好虢太子的屍蹶症後,虢君十分感激,大家也都稱讚他有起死回生之術,扁鵲卻實事求是地說,這是患者並沒有死,我只不過能使他重病消除、回復他原來的狀態而已,並沒有“起死回生”的本領。   還有一個故事,說魏文侯曾問扁鵲:“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誰是醫術最好的呢?”扁鵲:“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個。”   魏王不解地說:“請你介紹的詳細些。” 扁鵲解釋說:“大哥治病,是在病情發作之前,那時候病人自己還不覺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藥剷除了病根,使他的醫術難以被人認可,所以沒有名氣,只是在我們家中被推崇備至。”   “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時,症狀尚不十分明顯,病人也沒有覺得痛苦,二哥就能藥到病除,使鄉里人都認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靈。”   “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嚴重之時,病人痛苦萬分,病人家屬心急如焚。此時,他們看到我在經脈上穿刺,用針放血,或在患處敷以毒藥以毒攻毒,或動大手術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緩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聞天下。”魏王大悟。   良醫治未病的故事告訴人們,治理國家、辦事,一定要從小處抓,要防患于未然,不要等問題大了,造成損失了才去辦。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治“未病”。從扁鵲的病例當中,人們除學到了中醫的一些原理,更多的還感覺到當時那些人寫扁鵲病例、病案,包含了許多社會意義和政治意義。   扁鵲之死   扁鵲一生走南闖北,為無數患者解除疾病痛苦,被人們稱為能“起死回生”的“神醫”。在他行醫經過的路途上,歷代人民為他建陵墓、立碑石、築廟宇、朝香火。然而,一生救死扶傷的扁鵲,最終卻是死於非命。   扁鵲是在咸陽遇害的。據《戰國策》記載,扁鵲在秦國時,秦武王(前310年—前307年)請扁鵲看病。扁鵲認為,秦武王的身體沒有大問題,建議及早醫治。這時秦武王左右近臣卻說扁鵲壞話,說秦武王的病在耳朵前面,眼睛下面,讓扁鵲治療未必能治好,弄不好反而會使耳朵聽不清,眼睛看不明。   秦武王把這話告訴了扁鵲,說不吃扁鵲開的藥。扁鵲聽了非常生氣,把治病的砭石(針)一丟,說:“君王同懂醫術的人商量治病,又同不懂醫道的人一道討論,干擾治療,就憑這一點,就可以了解到秦國的內政,你與有知識的人共事可以得天下,治天下,與無知之輩同謀,將會失去天下。從今天這件事可以推知秦國的事,如果再這樣下去,君王隨時都有亡國的危險!”扁鵲的話批評了秦武王,也得罪了一些近臣。太醫令李醯自知醫術不如扁鵲,對扁鵲懷恨在心,就在扁鵲離開咸陽東歸的路上,李醯派人刺殺了扁鵲。一代名醫死於非命,令人嘆息!   扁鵲是司馬遷《史記》裏面記載的第一位醫生,他對扁鵲給予深切的同情,因為扁鵲無端受害,司馬遷自己也有相同的遭遇。所以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司馬遷感慨道:“女無美惡,居宮見妒;士無賢不肖,入朝見疑。故扁鵲以其伎見殃,故老子曰‘美好者不祥之器’,豈謂扁鵲等邪?”   仔細讀司馬遷的話,會發現司馬遷在這裡傾訴了他個人的感慨與不平。大家都知道,司馬遷也是無端被殘害的,他就是因為替與匈奴作戰的將軍李陵說了幾句公正話,結果漢武帝大怒,將司馬遷處以宮刑。司馬遷就是在這個處境下艱難地寫作《史記》,所以對無端遇害的扁鵲充滿了同情。   扁鵲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醫生,他滿腔熱情,治病救人,後來人們崇拜他,尊敬他,熱愛他,於是就在他身上不斷添加了許多傳說的神奇的故事。扁鵲對祖國醫學發展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扁鵲永遠不會為人民所忘記。(孫立群) 來源:天津日報

Today Deal $50 Off : https://goo.gl/efW8Ef


Chinese_woodcut_Famous_medical_figures_Portrait_of_Bian_Que_Wellcome_L0039317-450x6751309201946112378-600x380

兩千多年後,扁鵲再顯神跡,想必當年他也是修道之人,而且業已得道成仙,否則怎會有這跨越千年的施救?示意圖。(fotolia)
 兩千年後神醫扁鵲再現身 清朝官員獲救 | 秦越人 | 李石孫 | 大紀元 https://bit.ly/3dx8YlV
說到神醫扁鵲,知曉其大名的中國人還真不少。不過,中國人知曉的扁鵲(約前407年—約前310年)原姓秦,名越人,戰國時代名醫,與華佗、張仲景、李時珍並稱中國古代四大名醫。盧醫、扁鵲是他的綽號。
扁鵲這個綽號是怎麼來的呢?唐代張守節在《史記正義》中說:「《黃帝八十一難序》云:『秦越人與軒轅時扁鵲相類,仍號之為扁鵲。又家於盧國,因命之曰盧醫也。』」漢代司馬遷的《史記‧扁鵲列傳》則說:「(秦越人)為醫或在齊,或在趙,在趙者名扁鵲。」據此,「扁鵲」僅為秦越人在趙地行醫之名。又因秦越人曾在盧國(國都在今湖北省襄陽市西南,公元前613年被楚國吞併;一說齊國盧邑,即今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行醫,人稱「盧醫」。
簡單說,古代有兩位扁鵲,一位是人文始祖黃帝時期的名醫,一位是戰國時期的名醫,後者從師於長桑君,盡得其醫術禁方,又飲以山巔「上池」(石盆)之水,所以修得高超醫術。因為醫術高超,所以時人稱之為「扁鵲」。
關於戰國時期的這位扁鵲醫生有多神,史書記載了許多神奇的案例,比如換心手術,巧醫虢太子「屍厥症」使之起死回生、治好大臣趙簡子五日不醒之症等。據《漢書‧藝文志》載,扁鵲曾著有《內經》和《外經》,但早已失傳。
扁鵲畫像(維基百科提供)
令人沒想到的是,兩千多年後,居然有人再遇扁鵲神醫。民國時期的文人李石孫曾講過這樣一件事:晚清時,他的曾祖父李尚書由給事中任職常鎮道,走馬上任南行經過河南彰德時,突然腹部生了一個很大的癰疽惡瘡。腹部很快腫脹起來,飲食難進,李公危在旦夕。
李公的大公子聽說後,馬上從京城趕往河南,途中遇見了一位穿著藍袍、留著些許鬍鬚的道士,但見他風采甚偉,仙姿綽綽。道士告訴大公子自己將去彰德為李公治病,大公子以為是父親找來之人,遂邀請道士與自己同宿。
等到第二天早晨李公子起來後,發現道士已先行離開,內心有些驚訝,但也不知原因,繼續趕路。待到了父親的所在地,見父親已然痊癒。李公告訴兒子,昨天晚上腹部疼痛難忍,在近乎昏迷中,他看見一位負劍的藍衣道士,拱手向他施禮後,便坐在床頭,用手掌輕輕按壓他的腹部。
道士的手掌剛一碰到李公腹部,李公就覺得絲絲涼氣深入臟腑,神識頓感十分清楚。道士隨後拔劍欲將惡瘡剖開,李公害怕疼痛,就出聲阻止了他。於是道士微笑著繼續為他按摩。過了一會兒,李公已感覺不到疼痛,便打算睡上一覺。剛剛閉眼休息,突覺劍入惡瘡,他大驚而醒,此時惡瘡已被戳破,流出了許多濃血。
待濃血流盡,李公精神為之一振,胃口大開。過了幾日,腹部被戳破之處也逐漸結痂癒合。
李公說到的藍衣道士正是大公子遇到的那位,父子二人這才明白他們是遇到了仙人,不過他們並不知道遇到了哪位仙人。
道士隨後拔劍欲將惡瘡剖開,李公害怕疼痛,就出聲阻止了他。示意圖,圖為歷代十大名劍系列——太極劍。(國立歷史博物館/陳重智提供)
李公痊癒後,聽說彰德郡有十名醫祠,因此前去拜謁感謝。進入祠堂,他發現第四座像正是給自己治病的藍袍負劍、白面微鬚之神仙,而這位正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扁鵲。感念神醫之恩,李公遂出資令當地的縣令重新修建祠堂。
過了一陣兒,李公夢見穿著綠色袍子的扁鵲前來致謝,一問才知道,重新塑像時,將他的藍衣改成了綠衣。
兩千多年後,扁鵲再顯神跡,想必當年他也是修道之人,而且業已得道成仙,否則怎會有這跨越千年的施救?@
兩千年後神醫扁鵲再現身 清朝官員獲救 | 秦越人 | 李石孫 | 大紀元 https://bit.ly/3dx8YlV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