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19日10:08
(更新:網友意見)
新北市一家補習班陳姓數學老師2009年間和女學生展開師生戀,隔年7月起利用午休時間騎車載她回中和區住家發生4次性關係,事後被依與少女性交罪判刑1年確定,民事部分新北地院審酌當時女學生筆記寫道「能不能等到不相愛時再分開」,陳師還送她「哇係北鼻」卡片並傳簡訊「每次都想強暴妳」、「快憋不住了」,認定陳師犯行明確,昨判他須賠償女學生及其母親各60萬、20萬元。
判決指出,陳師(42歲)2008年9月起教導當時就讀國中一年級的被害女學生數學,隔年兩人展開師生戀,直到2010年7月少女升國三的暑假,陳師趁補習班午休時間,4度騎機車載她回中和住處嘿咻。
後因被害少女另案遭性侵,檢警偵辦性侵案,意外得知另有陳師等5人和被害少女發生性關係,才讓陳姓數學補教師和國中女生的不倫戀意外曝光,少女的母親憤而提告求償,最高法院去年11月判陳師1年徒刑定讞。
民事部分陳師仍否認和被害少女上床,不過當時被害少女在生活記事本中留言感謝陳師送她布偶、小枕頭、鉛筆盒,還稱「喜歡跟你一起看電影的感覺」、「一回家心情就開始沉下來」、「我還是愛你,能不能等到我們不相愛時在分開」、「好痛苦」,事後女學生又提出電影票根及陳師所寫「要想我捏」、「哇係北鼻」的卡片及陳師傳送簡訊「每次都想強暴妳」、「快憋不住了」、「想親親抱抱」、「可以生北鼻更好」等,法官採信女學生所言,昨判陳師須賠女學生及其母親共80萬元。仍可上訴。(孫友廉/新北報導)

420_c3a5f4f5417c6ac2c87b9fdab75d2dca  


 

說殖民者的語言?用殖民者的文字?韓文的身世啟示我們什麼
韓文與日文和漢字的糾纏史?只有獨裁者才認為語言可以被純化?一個人的身份認同不直接跟他說的語言有關?自己想做甚麼人才是決定因素
風物2016-10-05 端傳媒實習記者 曾曉渝 發自香港 收藏 分享文章
[ 編者 ] 繁體字還是簡體字?粵語還是普通話?台語還是漢字?漢字還是拉丁化的字母?現實中,語言與文字之爭往往承載了它們自身之外的政治變動、身份危機、獨立意識、權力關係等多重命題。而無可否認的事實是,無論語言還是文字,都無時不處於「變動」之中,語言和文字,可能被「純化」嗎?行政命令的影響,民間社會的取態,各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影響語言和文字自身的發展?轉眼近鄰,曾身為中原藩屬國、及後是日本殖民地、而後獨立的韓國,也曾長久面臨類似的問題,甚至到今天仍未休止,其本國文字諺文與漢字之爭亦無時不捲入民族身份、獨立意識、政府與民間、政治考量與經濟需求的多重牽扯中,他山之石,那複雜多蔓的歷史,真如一則民族身份覺醒的「故事」這樣簡單嗎?
《下女誘罪》劇照。
《下女誘罪》劇照。安樂影片提供
二戰後的韓國除了復用韓語,韓國文字諺文也因後殖民時期的高漲民族情緒,而重新被重視,標音漢字也從此被廢掉——不過慢著,歷史真的如一則民族身份覺醒的「故事」這樣簡單嗎?
此前南韓導演朴贊郁新作《下女誘罪》上映,觀眾焦點多在四人的情慾糾纏跟人性黑暗上。大家又有否留意當時的時代背景?電影一開始已揭示了這是一個日軍橫行的朝鮮日治時期。電影中小姐跟姨丈二人,都不自覺地走上做「日本人」的路,在朝鮮大宅中說日語、穿和服,去做一個真正的日本人。在日本統治下的1930到1940年代,韓語被貶至第二語言。在朝鮮半島的土地上說族群本來的語言卻要受到壓制,電影中的下女們更落得被掌摑的下場。
說起來,曾是中原王朝藩屬國、日本殖民地的韓國,並非一直用我們現在所見的韓國文字(諺文)來書寫的,其實「諺文」本身只有短短500年的歷史。在15世紀創立諺文前,住在朝鮮半島的人講的是韓語,書寫時卻只能用我們熟悉的漢字來標音,直到1980年代,諺文才漸被廣泛使用。

二戰後的韓國除了復用韓語,諺文也因後殖民時期的高漲民族情緒而重新被重視,標音漢字也從此被廢掉——不過慢著,歷史真的如一則民族身份覺醒的「故事」這樣簡單嗎?
讓我們以後日據時期為起點,看看像其他語言一樣混雜了多國文化的韓國文字,曾與哪些語言文字發生碰撞、經歷過甚麼轉折,才變成今天的模樣,而韓國人在面對諺文時又有著怎樣的考慮。
日文影響:你知道這些來自日文的詞彙嗎?
「你猜『生產』是甚麼意思呢?意思並不是產品的生產,是生小孩的意思喔。」國立政治大學韓國語文學系系主任郭秋雯教授以「生產」一詞為例,解釋昔日日據時期,日文是如何影響韓語的,而日用漢字詞語的應用是其影響之一。雖然彼時民間也會繼續講韓語,但郭秋雯覺得,傳入的日語的確對韓語影響甚深,特別是科技用語。「跟台灣的閩南話一樣,韓國也講『放送』(廣播)。直到現在,他們的電視局還是叫『放送局』啊。」
1945年,日據時期終於結束。戰後的韓國雖然終於變成獨立主權國家,但經歷了35年日本殖民統治,加上自1930年代起得到積極推行的「國語運動」的洗禮(國語指日文),韓國社會開始高舉日文並逐步壓抑韓文,不少日本詞彙已融入到韓國人日常用語當中。
除了郭教授提到的「生產」跟「放送」,韓國流行文化學者鍾樂偉(Steve)也從不同的報刊裡面發現「案內」(資料)、「拉致」(綁架)和「社說」(社論)等日用漢字詞語還是會偶爾出現在某些報紙上。而即使戰後,韓國政府也並沒有把很多日語詞彙禁止掉(幾乎只有「國民小學」這個詞是例外,1990年代政府就把它改成了「初等學校」)
戰後重生的韓國 什麼才是我們的東西?
那時的韓文其實跟台語的情況很像——二者都沒有自己一套文字,需要用漢字去硬拼出來。因此,我們不難想像用漢字標注的韓語有時標出來的發音,是不會完全準確的。
日文之外,又因為朝鮮半島曾是中原多個朝代的藩屬國,韓文跟漢字的交雜比起韓文跟日文的關係,就更加頻繁而深入了。在韓國,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一套可以完整對應韓語的文字系統,於是,人民只能靠從中原傳入的漢字去為自己口中的語言來標音。
這種狀況聽起來很面熟是嗎?可以講得一口流利台語的郭秋雯就覺得,那時的韓文其實跟台語的情況很像——二者都沒有自己一套文字,需要用漢字去硬拼出來。因此,我們不難想像用漢字標注的韓語有時標出來的發音,是不會完全準確的。所以,除了後來在殖民時期傳入的日用漢字詞,中文漢字其實早已在朝鮮半島使用了很久。儘管在現在的韓國,很多漢字已漸被韓國自己發明的諺文取代。作為遊客的你,除了在一些觀光景點會看到有漢字標記,也難復見漢字的蹤影了吧。
韓文其實聰明而又俱有科學性。它甚至可以毫不費力拼出不同方言的發音,也「可以直取英文音,不用另創新字」。
「有人會形容韓文很具科學性。」香港大學韓國研究課程助理教授 Paul Cha 拿著筆記解釋著,一邊展示發音時候的舌頭形狀和位置。「子音的『ㄱ』和『ㄴ』是舌頭的形狀。」諺文(Hangul)其實至今已經有500年歷史,這種具科學性又聰明的文字是由朝鮮王朝的世宗大王在1443年所創,希望讓不懂漢字的低下階層也可以書寫。如果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韓文字了。諺文有14個子音加10個母音,「母音一開始是由3部分去組成字型,分別是天、地、人。」 Cha說的天地人就是「.」、「ㅡ」跟「ㅣ」,三者再組合成不同母音,例如ㅏ和ㅓ。
郭教授也補充說,韓文的科學性同樣也在於它可以毫不費力地拼出不同方言的發音,「可以直取英文音,也不用另創新字,像 Coca Cola。他們對於自己的文字很驕傲,像之前東南亞有某個地方沒有自己的文字,他們也想過要輸出韓文到那邊,只是後來被否決掉。」
在韓國,韓文節是一天國定假期,在外國人眼中也是個特別的節日。身為韓國文化愛好者,Steve 去年就剛好在韓國遇上韓文節,真正感受到韓國人對文字的重視,「很難想像一個國家會如此重視她使用的文字,去為它慶祝。可見韓國人真的視這文字為進步的象徵,很想有能植根在韓國的東西。韓文是純韓國的,由他們自己發明。」他還拿出一堆色彩繽紛的明信片,上面印有特別為去年活動而設計的電腦文字,很有心思。
「很難想像一個國家會如此重視她使用的文字,去為它慶祝。可見韓國人真的視這文字為進步的象徵,很想有能植根在韓國的東西。韓文是純韓國的,由他們自己發明。」
不過,故事的另一面是,現在這樣受韓國人重視的諺文在二戰之後,其實也沒有立刻就在南韓社會普及起來。而是再經歷了四五十年那麼久的時間,在1980年代才開始被廣泛使用。南北獨立,北韓花很短時間已全面廢漢字改用諺文;而跟北韓相比,南韓民間就花了更長時間去接納這種已有幾百年歷史的文字。
這當中有複雜的社會、政治跟文化上的阻力。Steve 覺得日據時期漸漸形成的國家情感,的確某程度推動了韓文發展,令韓國人開始想建立屬於韓國的東西,特別是韓文。
他提到其中日據時期對韓國語文的壓抑:當時日本嘗試改變當地文字,在「日鮮一體」的主張下「去韓國化」,即計劃把韓國人同化為日本人一份子。「他們會覺得連語文都沒有了,國家就什麼都沒有了。給殖民、被強逼學習其他文字的歷史,會令韓國人很想要自己的文字。」除了語文,飲食文化也是令他們自豪的。「他們很重視泡菜。為跟中日區分,甚至想要改名為『辛奇』。」
不過,現在這樣受韓國人重視的諺文在二戰之後,也沒有立刻就在南韓社會普及。而是再經歷了四五十年才在1980年代廣泛使用。
《下女誘罪》劇照。
《下女誘罪》劇照。安樂影片提供
漢字與韓國的藕斷絲連:我們要寫自己的文字
不過,獨立意識的萌芽卻並非完全發生於日據時期。據Cha 提到,19世紀末開始,韓國民間已蘊釀民族獨立意識——面對中國而發展出來的「去天朝中心化」。只是剛好這種獨立的意識在日據時期繼續發展。所以當我們看「身份意識」的形成時,就需要注意不能過分簡化只把日本殖民時期歸結成唯一的推動因素
「1896年已出現《獨立新聞》這份用諺文書寫的報紙。當時民間更建立『獨立門』去取代『迎恩門』(以前迎接中國皇帝使者的地方),要求『去天朝中心化』(de-centering of middle kingdom)。」民間開始希望國家擁有獨立的地位,然後脫離中國(break free from China)。他們重視自己的文字,也不想再活在中國的影子下,接下來也就理所當然地出現了廢漢字的聲音與措施。「他們覺得中韓都是獨立國,為什麼我們還要用漢字呢?」
而報刊這種反應市場需求的產物,的確可以作為漢字在韓國流行程度的指標。「有些報紙會希望走得比較前,用韓文寫報導。其實是一種社會反應。他們想社會現代化,把屬於過去的東西拋棄掉。」Steve 覺得當韓國人找到屬於他們國家的文化歷史後,很順理成章地會希望將國家捧得高一點,擺脫多年藩屬國的形象。
日據時代之前,韓國民間已出現面對中國要求「去天朝中心化」的獨立意識。Steve 覺得,當韓國人找到屬於他們國家的文化歷史後,很順理成章地會希望將國家捧得高一點,擺脫多年藩屬國的形象。
不過因為不同阻力,在韓國試圖去除漢字,真不是一帆風順。有人會因為實際需求反對,也有人因為維護權益而反對。從1948年政府提出《諺文專用法》開始,社會才開始用韓漢混雜的方法書寫。到1970年代,極力主張使用諺文的總統朴正熙在當政時推行不同廢漢字政令,此後,韓國才走上全廢漢字的道路。Cha 記得1970年代韓國有過因為有民眾不習慣而要爭取繼續用漢字的抗議,「你試想像如果中國在1920年代,要廢漢字改用拼音書寫,那麼突然,當然會有反抗。那太瘋狂!(That’s crazy!)」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系主任麥高登教授認為,語言會有階級之分是很常見的,就像中世紀的拉丁文一樣在韓國的漢字其實也一樣。在諺文普及之前,它一直被視為比較「高尚」的語言。所以知識份子往往是去漢字時最大的阻力。雖然用作標音的漢字在諺文出現前,是唯一的書寫文字,可是有趣的是,它從來就不曾在整個社會中被廣泛使用過。「當時只有貴族才會學漢字。不少人看不起諺文,它太容易學,聰明的人可能一天就能學懂字母了。」Cha 說甚至有人會認為這是小孩跟女人才用的文字。「受教育的會用漢字,去閱讀偉大的文學(great literature)。」
語言會有階級之分是很常見的,就像中世紀的拉丁文。所以知識份子往往是去漢字時最大的阻力。
Steve 同時也指出用諺文不僅是為了建構國家認同,掃盲也是其中原因,是令國家富強的手法。雖然諺文曾被看不起,但它的簡單跟方便性,正正就是世宗大王創立諺文的目的,使平民都可以書寫。不然現在我們在韓國看到的就是像「吾隱學生是音尼多」(我是學生,나는학생입니다)這樣的句子了。
「戰後4、50年,仍可見到韓國報紙用了很多漢字,你不懂韓文可能也能看懂三分之一。但到1990年代,很多新興辦的報紙就完全用韓文了。」民間實際需求加上政府的推動之下,漢字在8、90年代漸漸給民間淘汰掉,只在特別情況下才會用到,「韓文中的同音異義字很多,所以在書籍中的一些專有名詞,仍會標漢字在旁邊。」
一直到2000年後,社會才再有重用漢字的主張出現,部分學校甚至重新加入漢字教育。
《下女誘罪》劇照。
《下女誘罪》劇照。安樂影片提供
新一代的糾結:可是,漢字也是我們的歷史⋯⋯
要建立對國家的身份認同,總不能脫離歷史及文化。韓國文化因各種歷史因由,吸取了中原文化,漢字是其呈現之一。因此,即使漢字不是韓國產物,我們卻知道已經使用多年的漢字裏,其實盛載了韓國不少文化。
廢漢字的浪潮後,政府再次公佈基礎漢字,但現在漢字在韓國中小學教育中,並不是必修學科。不過一些跡象表明,由於兩國貿易日益頻繁等不同因素的影響,漢字很可能即將捲土重來。Jisso 跟 Cindy 同是20出頭的韓國女生,但二人對學習漢字,就有著迥然不同的看法。
「這是在浪費錢跟時間!」Jisso 自小在韓國長大,在當地大學主修韓語及韓國文學。她就讀的小學和大學都設有漢字考試,她本人也很喜歡學習普通話,但那跟學習漢字是不同的,漢字的音還是要用韓語唸,就像她大學讀的古代韓國文學,都要記得通篇的韓語發音。「網上、報紙、教科書,通通都不用(漢字)了。」她堅持對她來說,學漢字始終很無謂。「我不覺得學習漢字會幫我們更加明白我是誰,我們接受的是跟古代教育完全不同的現代教育,也不覺得可以更加明白韓國文學。韓國文學的重要性,就在於它是由韓國人所寫,而且有韓國的情感跟文化在裡面。而且我們中學學習的,也是用韓文書寫的文學啊。」
韓國文化因各種歷史因由,吸取了中原文化,漢字是其呈現之一。因此,即使漢字不是韓國產物,我們卻知道已經使用多年的漢字裏,其實盛載了韓國不少文化。
Cindy 的看法似乎是在回應 Jisso ,卻完全是站在相反立場。她大學時在香港留學,10歲就已離開韓國到各地升學,偶爾會回韓國的家。Cindy 直認生長在較傳統的韓國家庭,而漢字對她的重要性在於找回自己的身份,也是跟長輩溝通的橋樑。「懂得漢字可以讓我了解自己是誰,也知道我們的文學是從哪裡來。(To know who we are, also where the literature come from)」很多韓國古籍,當時都用漢字書寫,所以不懂漢字就沒法讀到那時候的人的記錄,「我們可以跟祖先學習。」更重要的是懂得漢字後,可以更明白某些韓國文字的意思,就不會再是有音無意。她也希望跟老一輩溝通,「有很多傳統舊詞彙跟漢字有很大關係。當學會一些漢字詞,就可以用韓語發音,用到溝通上。用21世紀的韓國俚語,他們未必能聽懂。」她覺得可惜的是,很多人會覺得漢字形態複雜,就已不願花時間學習。
Cindy 這種考慮到保存文化而認為要保留漢字的看法,不算特別新鮮,的確是部分韓國人一直反對「廢漢字」的原因之一。「不知道有多少人會這樣想呢?跨代對話,漢字當然是其中渠道。現在的年輕人應該只認得少於100個漢字。」聽過 Cindy 的想法後,Steve 卻提出了這樣的疑問,也覺得即使年輕人會學漢字,心態都已經跟以前不同。「以前可能比較重視中國文化、歷史。現在很多人學漢字,不再因為欣賞文化,而是商業考慮。」
「韓文很多都是從漢字、日語借代過來,如果完全沒有了語境,就會少了很多對文字的理解,只會讀。」他覺得因此漢字有它的價值在,特別是在盛載文化跟歷史上,所以總不能完全不懂,他提到之前甚至有人說要把光化門牌匾上的中文字換成韓文,但它已經有數百年歷史。「如果連最基本的漢字都不用,那下一代更加不懂去用,對歷史的感情可能會愈來愈淡。」韓語也經常用到四字成語,如果會讀但不懂意思,就失去了它的意義,「能夠用四個字去說出十個字的意思,其實更精練。」
即使年輕人會學漢字,心態都已經跟以前不同。「以前可能比較重視中國文化、歷史。現在很多人學漢字,不再因為欣賞文化,而是商業考慮。」
郭教授從書櫃拿出厚厚一本像字典的書,「早在1929年,有一名叫崔鉉培的學者希望把漢字全用諺文拼音,不只是字,是連漢字音也不能有。」以前除了有人為維護階級特權外,也有人考慮到現實的不可能而反對從韓文中徹底消除漢文化。他試圖徹底把漢字的痕跡消除,可惜百姓根本沒辦法適應,到現在已經不會有人去用它,韓文中仍然存在很多漢字音。Steve 說韓文讓他覺得親切,是因為很多韓文的讀音跟唐代江南地區的中文讀音很像,會比較像廣東話。「韓國跟香港一樣,都很喜歡玩食音的爛 Gag(冷笑話)。畢竟韓文是標音字,一音多義。」
「站在韓國人立場,我覺得不學漢字對溝通真的沒差啦。說同音異義,但聽過了就會記得。但在學術立場,則必須有漢字。1443年之前,全都在用漢字,除非你都不珍惜那些珍貴的古書。」郭教授某程度上也說出了韓國社會的糾結。郭教授提到會有不少家長為了通過漢字考試,把小孩送到漢字補習班。但她始終相信學習漢字對於了解字義很重要。「像『佳緣』(가연)這個字,如果只有發音,根本就不會明白。」
語言殖民主義?但語言沒法被純化
「如果有人說語言可以被純化,他一定某程度上是個獨裁者。一個人的身份認同不直接跟他說的語言有關,自己想做甚麼人才是決定因素。
Cindy 提到祖父輩最不習慣的大概就是新的外來語,這可能比社會廢漢字還要難適應。來到21世紀,韓文與傳入的西方文化碰撞出新的詞彙。「元朝時受蒙古影響,之後又受中國的漢字影響,然後是日文跟英文影響。」郭教授舉例說像 CCTV、Blackbox,都是直接把英文的發音借代到韓語中。「雖然韓國經常強調韓文(的獨特性),但其實韓文中大概有64%是從漢字來,後來有20%是外來語。去年就有語言專家說,這是不是一種『語言殖民主義』。」但 Steve 覺得這大概就是語言的好玩之處。
「不,不。語言一直在更換,把新的元素吸收進去。」當被問及一個地方的語言會否有可能是純化的,在大學教授與語言和權力有關課程的麥高登教授明確的否定了這樣的可能性,「如果有人說語言可以被純化,他一定某程度上是個獨裁者。」而對於語言與身份認同的關係,他有以下的想法,「一個人的身份認同不直接跟他說的語言有關,自己想做甚麼人才是決定因素(identity is more a matter of who you want to be really)。」
「剛剛在網上看到政府在2018年,會從國小(小學)開始恢復漢字教育。」郭教授說,韓國社會又開始再爭論「這需要嗎?」。
是的,這需要嗎?也許這會成為又一輪思考和論爭的起點。

=========================

File:Taiwan symbol.pngFile:Manyousyu NukataOhkimi.jpg

《萬葉集》是現存最早的日語詩歌總集,收錄由四世紀至八世紀4,500多首長歌、短歌,共計二十卷,按內容分為雜歌、相聞、輓歌等。
萬葉假名[]
全書採用漢字,部分用來表意,部分用來表音,有時既表意也表音,使用情況十分複雜,甚至超出實際用途,用漢字來作文字遊戲。假名的始祖萬葉假名以此書為名,儘管在《萬葉集》以前已有日本作品用漢字來表音,如《古事記》。
成書[]
本集中所收錄的歌,主要由柿本人麻呂、山部赤人、山上憶良、大伴旅人、大伴家持等著名歌人所作。至於編纂此書較重要的人物,則是大伴家持。據《大日本史》大伴家持傳云:「家持善和歌,撰萬葉集二十卷。上自雄略(雄略天皇),下迄廢帝朝,所收凡四千餘首,蒐羅該博,足以觀民風。先是篇詠未有成書,後世言和歌者,取為模範焉。【○萬葉集撰人,諸說紛紜,無所適從。今考本集,且據拾芥抄所載藤原定家說,定為家持所傳。】」
漢譯[]
最早的漢譯是錢稻孫在1940年代開始做的選譯,1957年在日本問世,曾在日本和中國多次再版。
1984年問世的楊烈譯本是史上第1個漢語全譯本。

-----------------------------

新訂 古事記 - https://goo.gl/VrcXXk

 日本的兩大史書《古事記》(712年)與《日本書紀》(720年)
之中,古事記是最早完成的一本。此書誕生的由來為:日本第40代天皇「
天武天皇」,有鑑於當時的史書與口述記錄,因為事故而毀損遺失,或因年
代久遠出現錯誤記述,憂心情況再繼續下去,往後會無從得知正確的歷史,
於是頒發詔令要眾官臣,開始編纂正確的史書。

  之後即使天武天皇過世,該詔令仍持續實行著,到了711年的時候,
有一個名喚「稗田阿礼」的人物,他與當時的文官「太安萬侶」合作,共同
編寫出古事記。阿礼的知識淵博,將自己見識與耳聞的歷史以口述方式傳達
出來,安萬侶再以漢字進行記錄。

  到了712年的時候,古事記終於完成,並上交給第43代天皇「元明
天皇」。該史書依照內容,分成上卷神代篇、中卷人世篇與下卷天皇篇這三
大章節。由於古事記的原文,是以文言文形式撰寫,導致不易解讀,所以日
本那邊有作者,以現代語形式將它進行重編。

古事記(原文)
古事記(現代語版本)
古事記(更容易理解的現代語版本)

  通常談到「史書」都會給人一種內容無趣的觀感,古事記由於含有不少
神話要素在內,所以讀起來的感覺,就像在看《西遊記》那類的神怪小說。
古事記基本上,是將日本皇室與一些事物,予以神格化後撰寫的產物,也有
一說它的存在,是為了強化皇室統治日本的正當性。

  在古事記的描述中,天皇擁有著日神「天照」的血統,簡單講就是神祇
的子孫,而基於敬鬼神的傳統觀念,由被視為神祇的天皇,來擔任日本的統
治者,會形成一種理所當然的發展,能被民眾所接受,我的看法是如此。

  整本古事記最有看頭的部份,是上卷神代篇,幾乎所有的神話要素,都
集中在這部份。從父母神「伊邪那岐」與「伊邪那美」創造日本國土開始,
中途歷經眾所周知的三貴子,日神「天照」、月神「月讀」與海神「須佐之
男」的事蹟,最後到天照之孫「瓊瓊杵」下凡治世,以及初代日本天皇「神
武天皇」的誕生,神代篇的主要內容大致如同上述。

  中、下卷則是描述日本皇室的發展,與一些勢力鬥爭的過程,神話要素
變得薄弱許多,但還是有一定的可看性。最後,由於這篇文章,只是為了補
完之前解說文的簡介,所以就不講太多的內容。

File:Kojiki Shinpukuji.jpg

《古事記》-日本最早的歷史書籍-用漢字

《古事記》(こじき、ふることふみ),日本和銅四年(711年)9月18日,日本元明天皇命太安萬侶(おお の やすまろ、太安 万侶)編撰日本古代史。和銅五年(712年)1月28日,將完成的內容《古事記》獻給元明天皇,為日本最早的歷史書籍。內容大略可分成:「本辭」、「帝紀」兩個項目,以及「上卷」、「中卷」、「下卷」三個部份。
成書經過[]
本書由太安萬侶在712年呈獻給元明天皇,記載了憑稗田阿禮口誦之《帝紀》和《舊辭》,以及一些歷代口述相傳的故事。
概說[]
《古事記》大略可分成兩個項目、三個部份:
本辭(序言;神話、傳說)
上卷:收錄序言、神話、傳說
帝紀(1-33代的日本天皇)
中卷:收錄第1代天皇(神武天皇)到第15代天皇(應神天皇)的家譜、事跡。
下卷:收錄第16代天皇(仁德天皇)到第33代天皇(推古天皇)的家譜、事跡。

古事記 上卷  第一章、天地創造 - https://goo.gl/fCyWom

日本歷史/日本創世神話 / 《日本書紀》是繼《古事記》之後最為著名的上古“史記”。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GCX2AB

--------------------------------

一個人的身份認同不直接跟他說的語言有關?自己想做甚麼人才是決定因素

「你的中文」和「我的中文」是不同的中文?

Cheng Lap 05 Oct, 2016
香港人和臺灣人都用漢字,但香港的「中文」和臺灣的「中文」卻是不一樣的語言? 圖/...
香港人和臺灣人都用漢字,但香港的「中文」和臺灣的「中文」卻是不一樣的語言? 圖/shutterstock
香港人和臺灣人,都會自稱自己是「中文使用者」,但甚麼是中文使用者呢?就是覺得自己寫中文,也說中文的人們。不過,雖然稱呼一樣,實際上香港人和臺灣人寫的中文和說的中文,其實是兩種不同的東西。

香港人和臺灣人所說的中文,書寫上都是「漢字」,但是在語言上,臺灣人說的中文是叫作「國語」的語言,這種語言在英語稱為Mandarin;而香港人說的中文,主要是稱為「廣東話」的語言,它在英語被稱作Cantonese。對香港人來說其他中文,例如國語,以香港人的用法來看會顯得相對模糊。通常香港人認為,臺灣人說的「那種中文」是「國語」或者「普通話」,而不會稱之為中文。

當香港人叫你「講中文啦」,就是叫你講廣東話﹔而臺灣人說講中文時,基本上是叫你講國語。以現況來說,香港人和臺灣人,很少會稱臺語為中文,只會稱之臺語,但如果讓一個英國人看到以上的描述,應該會感到混亂。

會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我們經常把文字和語言混為一談,都稱為中文。其實語言和文字,是兩種沒有絕對關係的東西

文字是寫出來的符號,文字可以表達任何語言。而語言是表達意思的詞語庫以及語法規則,語言也可以用任何文字來表達。

東亞國家共同流行的文字是漢字,包括中國,臺灣,香港,日本,越南,朝鮮,都在用漢字。但是同一個漢字,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代表了不同的意思;在不同的語言中,也有不同的讀法。例如一個「青」字,在國語、廣東話、日語中,讀法都不一樣,意思也不一樣.

而同樣是廣東話,你可以用漢字來表達,但誰說不能用英文字母表達呢?你看很多香港人,在寫文的時候,會用「ON9」這個字,這是廣東話,但就是以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數字表達,並未使用漢字。同理,日語也可以用羅馬拼音表達,臺語、國語,也有非漢字的表達方式。也就是說,即使沒有漢字,這些語言都能夠以別的方式被表達、存在。

事實上,漢字不斷地在成長,而不同的漢字文明,都會造出自己的漢字。香港就有很多臺灣不會用的漢字,日本也有這樣的漢字,甚至臺灣人會用的注音符號,也可以視為一種漢字的擴充。如此來看中國的簡體字,與其說取代傳統漢字,不如將之視為漢字的一個巨大擴充集。

同樣地,漢字也不一定只能用來表達國語,也可以如香港人一樣,用來表達廣東語。此外,漢字也能用來表達日語,例如古日本詩歌總集《萬葉集》,就是以整篇的漢字表達日語,如《萬葉集》的代表歌人「大伴坂上郎女」,就是用漢字拼出的日本人名。

事實上,漢字也可以用來表達歐洲或世界各國語言,例如廣東話「的士」,其實就是以漢字寫出廣東話讀音「TAXI」,所以臺灣人有時看到香港人通篇漢字,但完全看不懂意思時,他可能是在講廣東話,也可能是用漢字在說別的語言,可能是英語,甚至日語。比如「挖他斯哇尼康墊嗲蘇」,就是以漢字表達日語。

語言和文字,並不是一對一的關係,而是多對多的關係。香港文化就是以讀寫漢字為主,但講廣東話的文化;而其它社會,也可以如是檢視自己使用的文字與語言文化,這比用「中文」去含糊掉要好得多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