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十大畫家VS中國近現代十大國畫家_伍佰藝書畫網_【傳送門】 - https://goo.gl/u5NDZg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htm
大畫家庫-中國畫家庫-中國著名畫家100名-畫家排行榜-藝術家庫_大畫家網 - https://goo.gl/w7P5W4
------------------------------------------------------------
已拍賣齊白石畫作多是贗品?大陸假字畫橫行
更新: 2018-01-19 11:34 AM 標籤: 贗品, 齊白石, 李可染, 鑑定證書, 書畫市場
【大紀元2018年01月19日訊】近年來,贗品在中國大行其道。日前,陸媒起底了中國大陸的假字畫江湖,相關涉案人員從1993年始合作送拍假書畫,鑑定人員、字畫商人與拍賣行結成利益聯盟,形成利益鏈條。有業界人士表示,已經拍賣的齊白石的作品中,96%的是假的
新京報網1月18日報導了貴州省遵義市一個製販假冒名家字畫的犯罪網絡,輻射到北京。這些人通過臨摹作品、偽造真品收藏證書、字畫商出售送拍等方式,在書畫市場大肆牟利。
據報導,該案中汪某、鄭某蔚、張某等人製販假冒齊白石、李可染等名家作品,24名犯罪嫌疑人被抓獲,1165幅字畫被扣押。一批偽造的印章及各類用於製作假鑑定證書的工具被查獲,涉案資金2600餘萬元。此外,從造假、鑑定到流通,部分鑑定人員、字畫商人與拍賣商都參與其中。
仿製假畫
汪某、鄭某蔚和張某均稱曾師從名家或接受過名家指導。汪某,50多歲,在京滬多家拍賣公司擔任藝術品鑑定顧問,稱曾師從啟功、徐邦達等書畫大家。據說,汪某被稱為「假畫製作工廠」,「在字畫圈不知道汪某,基本就屬於完全沒進入這個圈子」。汪某擅長仿造齊白石、徐悲鴻、李可染、黃永玉等大家的書畫。
僅2004年以來,汪某就偽造名人字畫300餘幅,通過中間人送往國內各大拍賣公司拍賣其所偽造的齊白石、徐悲鴻等11位名家作品達87幅。
鄭某蔚也是字畫圈的鑑定人員,長期臨摹啟功、范曾、歐陽中石、劉炳森等名家書法作品。一位李姓山東商人自2014年11月以來,從鄭某蔚處購買偽造的范曾書法200餘幅,支付1158萬餘元。
張某的名氣相對小一些,擅長偽造范曾字畫作品。警方稱,從造假的體量上來講,如果說汪某相當於一個集團,鄭某蔚就相當於一個公司,張某則是個體戶。
仿作蓋章
用偽造的印章給仿作蓋章,是製作贗品的第一步。警方從汪某在北京的住所查扣偽造的徐悲鴻、齊白石等22位名家的印章69枚,在張某的住所查扣偽造的范曾印章70枚。
書畫圈人士透露,行內製作假印章的方式大多是將畫作真跡的畫冊,按原比例放大,或直接同比例複印,然後將這些複印件上的印章剪裁下來,製成假印章模板。最後,用這些模板在印章門店裡雕刻成成品假印章。
鑑定證書
拿到權威人士開出的鑑定證書是造假的關鍵性環節。造假、售假者各顯神通,通過多種渠道為仿作取得證書。
北京某公司負責人徐某,在2008年至2013年期間係范曾指定的范曾字畫唯一鑑定人。他在明知提供的鑑定作品是仿作的情況下,仍開出鑑定證書。2017年8月,其因涉嫌侵犯著作權罪被指定監視居住。
李可染的親屬開了個畫廊,專門鑑定李可染的畫。汪某稱,他注意到李可染的親屬鑑定時會比較注重幾個細節,將這幾個細節畫好了,就可以騙過他的眼睛。
2013年12月,一幅標明為「李可染」的字畫,在北京某拍賣公司拍出5000多萬元的高價。拍賣網站上關於此字畫的說明中提到:1,經李可染親屬認定為真跡;2,附2009年李可染親屬與作品合影。
送拍人員
仿作、印章、鑑定證書全部到手後,汪某找人送到拍賣公司。汪某多年來通過字畫商董某輝、某拍賣公司董事長曹某東等15人在多地23家拍賣公司拍賣仿作,成交額達6000餘萬元。汪某獲利2192萬元,其餘分利給送拍人員。
曹某東稱,他大約從1993年開始賣汪某仿製齊白石、李可染、吳作人等名家的書畫。主要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和汪某合作,把書畫拿到拍賣公司,結帳之後分成,一共賣了10多幅,獲利100多萬元;第二種是從汪某手中直接買斷,再送到別的拍賣公司,獲利200多萬元。
董某輝稱,他從2003年左右開始向汪某要字畫來送拍,送到小的拍賣公司,拍賣分成是三七成或者四六成,送到大的拍賣公司是五五分成。
董某輝說,真跡和假畫一定要摻在一起,拍賣公司才能收這些畫。而且拍賣的起拍價很低,都是8000元。
他稱,2000年到2005年期間,他經常用自己的名字去送拍。之後是交給其他人去送拍。在他下面,仍有下線。
拍賣公司
名人字畫仿作的流向,除了直接賣給有送禮等需求的人之外,主要渠道是拍賣公司。
書畫市場的亂象由來已久,市場上流通的真跡越來越少。北京一拍賣公司董事長張某曄直言,每家公司或多或少地會有知假賣假的情況。他說,因為有時候上拍作品是一些大客戶拿來的,不敢得罪;有時候上拍前沒有看懂真假,等到了預展才發現,就稀裡糊塗地拍了。
在汪某看來,拍賣公司利用拍賣法中「不擔保真偽」等條款,將大多數拍賣行變成了一個合法的銷售假畫、假藝術品的平台。
對於市場上的假畫,資深收藏界人士劉文傑表示:齊白石的畫,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拍賣以來,到現在共拍了24000件,96%左右是假的。因為齊白石一生只創作1萬多件作品,很大一部分在各大博物館收藏,還有一部分在大收藏家手上收藏,除去這一部分,在市場上流通的真跡是很少的。
劉文傑說,他到李可染家裡去,李可染先生將他視為知音。李可染過世後,他和李可染的夫人算了一下,結論是李可染一生創作傳世一千多張。現在市場拍了一萬兩千張,假的也占95%以上。#
中國古代十大畫家VS中國近現代十大國畫家
今天伍佰藝書畫小編理出中國古代十大畫家VS中國近現代十大國畫家,以饗大家。
中國古代十大畫家
1、顧愷之
東晉畫家。博學有才氣,工詩賦、書法,尤善繪畫;精於人像、佛像、禽獸、山水等,有才絕、畫絕、癡絕之稱。謝安曾驚嘆他的藝術是“蒼生以來未之有也!” 代表畫作有《女史箴圖》卷、《洛神賦圖》卷等,其中《洛》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顧愷之是對中國畫發展保持影響的第一位畫家,他不僅創造了人物畫的基本模式,留下了最早的山水手稿《畫雲台山記》,而且提出如“傳神論”這樣可以堅守千年的繪畫原則。不苛刻地說,在現代美術教育進入中國以前,顧愷之的繪畫理念仍然是大部分中國畫家所共同遵守的準則。
2、吳道子
中國唐代第一大畫家,被後世尊稱為“畫聖”,被民間畫工尊為祖師。吳道子是一位全能畫家,人物、鬼神、山水、樓閣、花木、鳥獸無所不能,無所不精,代表畫作有《天王送子圖》、《孔子行教像》、《菩薩》、《鬼伯》等。蘇東坡在《書吳道子畫後》一文中說:“詩至於杜子美(杜甫),文之於韓退之(韓愈),書至於顏魯公(顏真卿),畫至於吳道子,而古今之變,天下能事畢矣!”一代宗師,千古流傳。
吳道子的許多發明創造是中國畫史中的最亮點,高度的寫實技巧、筆法的解放,還有他創造了筆間意遠的山水“疏體”,正式確立山水成為獨立的畫種,等等。吳道子對中國繪畫的貢獻是劃時代的,如果沒有他,中國畫的發展不會如現在我們所見,歷史將會改弦易轍。
3、王維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之說。王維不僅是公認的詩佛,也是文人畫的南山之宗(錢鍾書稱他為“盛唐畫壇第一把交椅”),並著有繪畫理論著作《山水論》、《山水訣》。外國的研究者總是懷疑王維繪畫的真實性,但是中國人一直以來都認為他是詩畫結合的鼻祖。
蘇軾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多才多藝,他把繪畫的精髓帶進詩歌的天地,以靈性的語言,生花的妙筆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幅或浪漫、或空靈、或淡遠的傳神之作。
4、荊浩
中國五代後梁畫家,是中國山水畫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影響的畫家之一。擅畫山水,創造了筆墨並重的北派山水畫,被後世尊為北方山水畫派之祖,還為後人留下著名的山水畫理論《筆法記》,提出了氣、韻、思、景、筆、墨的所謂繪景“六要”,是古代山水畫理論中的經典之作。
荊浩創立了“開圖千里”的新格局,表現出雄偉壯闊的大山大水及全景式佈局。他把在現實中觀察到的不同部位、形貌的山巒水流,分別定名為:峰、頂、巒、嶺、岫、崖、岩、谷、峪、溪、澗等,並指出從總體上把握自然山水的規律:“其上峰巒雖異,其下岡嶺相連,掩映林泉,依稀遠近。”正是在從上下、遠近、虛實、賓主以及各種物象的全方位審視中,形成了“山水之象,氣勢相生”的整體觀念,在創作中往往是危峰突兀,重岩疊嶂,林泉掩映,氣勢浩大。
5、李唐
北宋末南宋初畫家,精於山水畫和人物畫。晚年去繁就簡,創“大斧劈”皴,所畫石質堅硬,立體感強。他畫的山水畫對南宋畫院有極大的影響,是南宋山水新畫風的標誌。存世作品有《萬壑松風》、《教子圖》、《清溪漁隱》、《長夏江寺》、《采薇》等。
李唐在八十歲的時候,仍然在杭州擺地攤,誰都可以想像他的內心一定充滿矛盾,但是生命的動盪沒有影響畫家對藝術品質的要求,他的作品精緻華麗又大氣磅礴,雖然意氣始然卻又堅持理性。後人如果憑藉筆墨揮灑情緒,仍然可以藉鑑李唐,他的創造是放縱和節制結合的完美典範。
6、趙孟頫
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代表作有《赤壁賦》、《鵲華秋色圖》;與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
7、倪瓚
擅山水、竹石、枯木等,是元代南宗山水畫的代表畫家,其作品以紙本水墨為主。畫史將他與黃公望、吳鎮、王蒙並稱元四家。
倪瓚自古是“逸品”的代表,“逸”是逃跑的兔子,倪瓚就是一隻逃跑的兔子。他之所以成為中國畫家一個極端的榜樣,是因為他的生活軌跡,成為後來所有“有誌之士”的模仿對象,他們在逃避世俗世界的時候,仍然可以在精神上嚮往倪上人的出塵境界。他的繪畫理想,或者說人性的光芒,成為中國文人的精神彼岸。
8、董其昌
明代後期著名畫家、書法家、書畫理論家、書畫鑑賞家,“華亭派”的主要代表。官至禮部尚書。其書畫創作講求追摹古人,但並不泥古不化,在筆墨的運用上追求先熟後生的效果,拙中帶秀,體現出文人創作中平淡天真的個性。加之他當時顯赫的政治地位,其書畫風格名重當世,並成為明代藝壇的主流。著有《畫禪室隨筆》、《容台集》、《畫旨》等文集。
董其昌的魅力,不單在他書畫的美輪美奐、“南北宗”理論的巨大影響,還在於他的為人處世,雖經歷政治風浪無數,仍坐滿三朝;雖仕途險惡,卻成就一份書畫大事業,他的人格魅力是歷史中罕有的。如果橫向品評,董其昌的綜合素質無人可比,他是一位可以被多方位挖掘的偉大人物。
9、八大山人
明末清初畫家、書法家,清初畫壇“四僧”之一。他的作品往往以像徵手法抒寫心意,如畫魚、鴨、鳥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滿倔強之氣。筆墨特點以放任恣縱見長,蒼勁圓秀,清逸橫生,不論大幅或小品,都有渾樸酣暢又明朗秀健的風神。章法結構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朱耷的繪畫對後世影響極大。
八大山人證明了一個道理,就是繪畫天才和瘋子只有一線之隔。許多在常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在八大山人的筆下得以實現。八大山人的繪畫給人的感覺是如釋重負後的意猶未盡,是給人思考而不僅僅限於觀看的,他的作品代表著中國畫的真諦。
10、石濤
自稱苦瓜和尚,“清初四僧”之一。作畫構圖新奇。無論是黃山雲煙,江南水墨,還是懸崖峭壁,枯樹寒鴉,或平遠、深遠、高遠之景,都力求佈局新奇,意境翻新。他尤其善用“截取法”以特寫之景傳達深邃之境。石濤還講求氣勢。他筆情恣肆,淋漓灑脫,不拘小處瑕疵,作品具有一種豪放鬱勃的氣勢,以奔放之勢見勝。代表作品有《餘杭看山圖卷》、《卓然廬圖軸》、《溪南八景圖冊》等,件件精絕,是石濤繪畫作品中出類拔萃的佳作。
中國畫發展到石濤,已經到了變幻無窮的境地,但他的理論更好,他的《苦瓜和尚畫語錄》可以說是中國繪畫理論登峰造極之作,石濤的繪畫只取他理論精華的十之一二,就已經如此精彩,所以也難怪《苦瓜和尚畫語錄》成為在世界範圍內最暢銷的中國畫理論著作。
中國近現代最具影響力的十大國畫家
一、任伯年
我國近代傑出畫家,在“四任”之中成就最為突出,是海上畫派中的佼佼者。他的傑出藝術成就受到世人矚目。
就任伯年的個人藝術造詣來看,花鳥畫的本領比較高,若以當時畫壇的情況而言,他的人物影響比較大。
任伯年開闢了花鳥畫的新天地,對近、現代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二、吳昌碩
為“后海派”中的代表。西泠印社首任社長。吳昌碩廣收博取,詩、書、畫、印並進;晚年風格突出,篆刻、書法、繪畫三藝精絕,聲名大振,名滿天下。是當時公認的上海畫壇、印壇領袖,公推藝壇泰斗,成為“后海派”藝術的開山代表、近代中國藝壇承前啟後的一代巨匠。
三、齊白石
齊白石從民間畫工入手,將中國畫的精神與時代精神統一得完美無瑕,成為詩、書、印、畫全入神品的藝術大師。他成功的以經典的筆墨意趣傳達了中國畫的現代藝術精神,為現代中國繪畫史創造了一個質樸清新的藝術世界,使中國畫得到國際的重視。不愧為人民的藝術家。
1953年文化部授予其榮譽獎狀及“人民藝術家”稱號。
四、黃賓虹
在我國近現代繪畫史上,有“南黃北齊”之說。黃賓虹晚年的山水畫,所畫山川層層深厚,氣勢磅礴,驚世駭俗,這一顯著特點,也使中國的山水畫上升到一種至高無上的境界。
由於黃賓虹在美術史上的突出貢獻,他被國家授予“中國人民優秀的畫家”稱號。
五、徐悲鴻
我國現代美術事業的奠基者,傑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中國美術史上的一代宗師。他對中國美術隊伍的建設和中國美術事業的發展作出的卓越貢獻,無與倫比,影響深遠。
六、潘天壽
他對繼承和發展民族繪畫充滿信心與毅力,為捍衛傳統繪畫的獨立性竭盡全力,奮鬥一生,形成一整套中國畫教學的體系,影響全國。他的藝術博採眾長,不僅筆墨蒼古、凝煉老辣,而且大氣磅礴,雄渾奇崛,具有懾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現代結構美,形成個人獨特風格。是一代藝術大師和美術教育家。
七、林風眠
他試圖努力打破中西藝術界限,造就一種共通的藝術語言。他無愧于是一位富於創新意義的藝術大師,對許多後輩畫家產生過極深遠的影響。
八、張大千
張大千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無論是繪畫、書法、篆刻、詩詞都無所不通。早期專心研習古人書畫,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後旅居海外,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他的治學方法,值得那些試圖從傳統走向現代的畫家們藉
九、傅抱石
他把山水畫的技法融合到自己的人物畫之中,一改清代以來的人物畫畫風,顯示出獨特的個性。在傳統技法基礎上,推陳出新,獨樹一幟,對解放後的山水畫,起了繼往開來的作用。傅抱石是開宗立派的一代藝術大師。十、李可染山水深厚凝重,博大沉雄,以鮮明的時代精神和藝術個性,促進了民族傳統繪畫的嬗變與昇華。並將西畫中的明暗處理方法引入中國畫,將西畫技法和諧地融化在深厚的傳統筆墨和造型意象之中,取得了傑出的成就。教育思想自成體系,出現了活躍於畫壇的“李可染學派”。他不僅是畫壇辛勤耕耘70餘年的一代宗師,而且在藝術觀念的開拓上也做出了重要貢獻。其影響早已越出美術界,受到各方面的高度評價。
林輝:畫家李可染的人生之痛
李可染。(維基百科)
人氣: 1317 【字號】 大 中 小
更新: 2017-06-30 11:14 AM 標籤: 李可染, 毛澤東, 文革, 六四
【大紀元2017年06月30日訊】一提到李可染,走過毛時代的很多人,一下子會想到他所畫的「紅色山水畫」作品《萬山紅遍》,而這也是其山水畫的成名之作,是以說其是「紅色山水畫」畫家並不為過。
據說,李可染《萬山紅遍》的思路是來自於毛1925年創作的《沁園春‧長沙》中的「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詩句。不過,該詩1957年才刊發在《詩刊》雜誌上。其後,從1962年到1964年,李可染共畫了七幅大同小異的《萬山紅遍》,正如畫題所示的那般,該畫突出了一個「紅」字,整個畫面籠罩在一片紅色的海洋中,吹捧毛和中共之意甚為明顯。
顯然,此種畫法與中國傳統的水墨山水畫截然相反。而且縱觀李可染的一生,無論是在民國以及在此之前還是在此之後,都沒有類似的作品,其它山水畫走的基本是傳統路線。是什麼原因讓其不厭其煩的畫了七次?
《萬山紅遍》一畫成讖
自中共建政後,毛澤東的地位在中共黨內無人可及。其由謊言編織的光環使中共的追隨者和被欺騙的民眾視毛為人民的「大救星」,對毛的個人崇拜開始升溫。但是由於蘇聯於1956年譴責了斯大林及其個人崇拜,中共對毛的個人崇拜也暫時放慢了步子,並官方正式表態對此進行了批判。
可是,毛對此卻不以為然。他在1958年的講話中說,要區分正確的和不正確的個人崇拜。如果一個人掌握了真理,就應該崇拜他。很顯然,毛認為自己就是掌握了真理的那個人。因此,他不顧反對之聲,發動了一個又一個運動,以確立自己的權威。
毛的這種心理為林彪所深知。60年代初,剛剛接替彭德懷任國防部長的林彪率先在軍隊開展了神化毛的運動,並推廣到全國。1964年5月,軍隊率先出版了《毛主席語錄》,並在全軍掀起了學習毛著作的熱潮。到了1965年,毛和毛思想已經完全被神化,並且在文革期間達到了頂峰。
處於這個時代的李可染不能不受到這樣政治氛圍的影響。1959年,李可染曾在全國各大城市巡迴舉行了「江山如此多嬌」水墨山水畫展,但有人批評其畫作「滿」、「歪」、「黑」,甚至說是「江山如此多黑」。這樣的評論顯然已經離開了藝術創作的範疇。要知道,在那個時代,政治上有瑕疵對個人的影響相當巨大。
膽子非常小的李可染為了回擊這樣的聲音,大概也是受了當時崇毛思想和以毛詩詞意境為創作題材為風氣的影響,於1962年在廣東從化畫了第一幅《萬山紅遍》,此後幾年又分別創作了其它六幅。或許李可染並不知道,在毛「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長沙,他的妻子楊開慧因為他的見死不救慘死,留下的書信中充滿了對其的血淚控訴,楊還稱其為「雙料流氓」。
顯而易見,《萬山紅遍》畫作是為了配合當時的政治形勢,而1966年文革爆發後,全國真的是「一片紅」。街道上、房間中,到處掛著毛的塑像和照片,毛的「紅寶書」遍地都是,中國大地則處於「紅色恐怖」中。從這方面看,《萬山紅遍》猶如一個讖語。
文革如「一隻驚弓的老麻雀」
據《萬山層林‧李可染》一書披露,文革爆發後,李可染就被剝奪了作畫的權利,並作為「反動權威」關進了美院的「牛棚」。和他一起被關進「牛棚」的還有中央美院、中國美術家協會的黨政領導、系主任、教授和個別的學生。
李可染的家也被抄了,房子被別人占住,剩下不到一半,被占去的四間房子裡的東西,全堆在美院的小廚房裡,書則堆進了過道,屋裡屋外貼滿了大字報。
令人詫異的是,李可染受到批判的作品是不僅有《苦吟圖》、《鐘山風雨起蒼黃》,還有《萬山紅遍》等,中共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本事著實令人乍舌。
彼時剛過60歲的李可染,動作遲緩,持重寡言。被關進「牛棚」最初的十幾天,沒說過什麼話,只是有時見人微微一笑,神情寬厚慈祥。在「牛棚」中,每天除了背語錄、早請示、晚彙報、掃校園、洗廁所以外,就是寫認罪交待材料。
另據《炎黃春秋》2016年第六期「李可染與《萬山紅遍》」一文,漫畫家華君武曾說李可染在藝術上是大膽的,但在那個「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時代,膽子很小,因此戲稱他是「一隻驚弓的老麻雀」。也因為這樣的性格,李可染在文革遭受了更多的折磨。
畫家黃永玉在《大雅寶胡同甲二號安魂祭》中寫道:「可染先生不行,他從來沒有經歷過那麼大的動盪,那麼兇惡的迫害」,「就是這一類中山狼(紅衛兵小將)使未經歷過恐懼和欺詐的可染先生喪魂落魄。他已經高血壓好多年了。命令他站起來說點什麼的時候,連手臂、嘴皮都在顫抖,更別談要他說的出話。」
曾經與李可染一起被關的人們在回憶文章中也提到,他在「學習班」,曾因背不好「老三篇」而遭受斥責。開飯值班時分不勻饅頭,被學生看守惡言相加。無端的欺淩、侮辱,他只能忍受。
1970年的4、5月間,李可染等一批中央美院老教授被下放到湖北省丹江口的文化部「五七」幹校,開始是下田拔草,後來被安排在傳達室看自行車和接、傳電話。
在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前的半年,李可染等奉調回京,裝點美國人一行下榻飯店的門面,因為當時賓館、飯店到處掛毛像和「最高指示」語錄。戰戰兢兢的畫家們被要求畫「革命畫」,可像李可染《萬山紅遍》那麼革命的畫都被批判了,究竟該畫什麼呢?
最終,李可染擇了兩類創作題材:一類是灕江,一類是井岡山。1973年,他為民族飯店創作了大幅的《灕江》,次年,為外交部作了6米巨幅《灕江勝境圖》,歷時3個月完成。除此而外,他還一而再、再而三的以毛的故居韶山為題材,創作了《韶山》。這幅毫無藝術價值的畫作構圖布局牽強,並用花青石綠代墨,一望而知,畫家是畫的不情不願。這毫無疑問不是李可染藝術的真實體現,但已被中共整怕了的李可染似乎沒有太多的選擇。
1973年12月,在外交部的同意下,李可染、吳作人接受了旅美學者趙浩生的採訪,採訪中趙浩生問李可染為什麼選齊白石為師?李可染說齊白石是傳統文化的承上啟下者,如不向齊白石學習,就犯了歷史錯誤。談話中,吳作人、李可染還評價齊白石「是非分明」,「意志非常堅強」,「藝術上的修養非常深」,但這些大實話卻讓敵視、大罵齊白石的江青非常惱火。
第二年,李可染因「一股右傾翻案風,妄圖否定文革,甚至公開進行反攻倒算」的罪名,在中央美術學院和美術界遭到批判。繼而在同年2至4月的「黑畫展覽」上,李可染和他的學生黃潤華、張憑等的作品都受到衝擊,同時受到迫害的還有黃永玉、宗其香、李苦禪、李斛、黃胄等共18位畫家。他們為北京飯店、國際俱樂部等單位創作的一批布置畫,被說成是「反動傾向十分露骨的黑畫」和「美術領域文藝黑線回潮」,因此被撤下。
受此打擊,李可染重病失語,只能靠書寫和家人對話。幸虧老朋友、中醫魏龍驤幫他治好了病,讓他在半年時間內恢復了說話的能力。
此外,受李可染的影響,一家人被分得七零八落。兒子李小可從部隊復員回京,在內燃機總廠當了鍛工,一幹就是10年。李庚上山下鄉去了內蒙古草原。後來兩人都成為了畫家。女兒李珠文革中插隊到寧夏固原,在六盤山下的生產建設兵團勞動鍛煉,因患脈管炎,幾乎把腿鋸掉,後來分配到涇原縣當小學教師。
結語
可歎的是,李可染躲過了文革,卻沒躲過「六四」。1989年學生運動期間,李可染支持學生。中共鎮壓學生運動後,本來李可染要受到「清算」,但因為其年紀大了,而且其畫作受到日本人的欣賞,因此派人通知他「政府不再追究」了。當來人敲李可染家的門時,李可染以為是來抓人,又急又氣,即刻心臟病發作,驟然離世。李可染的悲劇,是那個時代藝術家的典型縮影。#
書畫定義 /中國書畫家大辭典
通常人們把在書法和繪畫藝術方面有傑出成就,作品有獨特風格的人稱為書畫家。有時也分別稱作書法家或畫家。
書法家系具有漢字書寫能力,並能將其推至藝術高度的人。我國的書法是一種富有民族特色的傳統藝術,它伴隨著漢字的產生和發展一直延續到今天,經過歷代書法名家的熔煉和創新,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寶貴遺產,今天圖書館和博物館保存它,鑑別它,其目的是使來者更好地繼承和發揚這份遺產,以期達到更高的藝術水平,創造出更新的藝術風格,盡快地在書法藝術園地裡開放出更多更美好的花朵,煥發出它的絢麗的青春。
畫家是專門從事繪畫創作與研究的繪畫藝術工作者。包括油畫、國畫、水粉畫、油彩畫、壁畫、內畫以及民間繪畫等畫種的創作者。以國別分類,如國畫家、西洋畫家;以作畫材料分類,如水墨畫家、油畫家、素描畫家;以題材分類,如山水畫家、花鳥畫家、風景畫家、肖像畫家;以畫家派別分類,如古典派畫家、印象派畫家、抽象派畫家。以繪畫發展史分類,如傳統中國畫、現代中國畫。
中國古代十大畫家/中國書畫家大辭典
1.顧凱之、2.吳道子、3.王維、
4.荊浩、5.趙孟頫、6.徐渭、7.倪瓚、
王維
王維圖冊
8.董其昌、9.八大山人、10.石濤。
吳道子
吳道子圖冊
書畫家-古、今著名書畫家/中國書畫家大辭典
宋遼金
張擇端、蘇軾、米芾、米友仁、王詵、張擇端、趙佶、完顏璟等
元
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趙孟頫、柯九思等
明代
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祝允明、王寵、張宏、吳彬、藍瑛、張瑞圖、宋克、徐渭、項元汴、蕭雲從等
清代
傅山、王鐸、王時敏、朱耷(八大山人)、鄭板橋、金農、黃慎、陳鴻壽等
近代以來
吳昌碩、任伯年、齊白石、趙之謙、黃賓虹、潘天壽、徐悲鴻、張大千、吳作人、傅抱石、吳湖帆、高劍父、林風眠、吳作人、溥儒、白雪石、謝稚柳、陸儼少、吳冠中、朱明(朱哲)、趙春翔、林散之、李可染、高劍父、弘一、豐子愷、關山月、范曾、段文才、韓美林、王一亭(王震)、周大成、王鏞、瞿學鴻、黃東雷等
徐渭《水墨牡丹》
徐渭《水墨牡丹》圖冊
中國近現代十大畫家
1.齊白石、2.張大千、3.徐悲鴻、4.吳昌碩、5.劉海粟、6.黃賓虹、
7.傅抱石、8.潘天壽、9.李可染、10.陸儼少。
中國當代十大畫家排名
1.吳冠中、2.范曾、3.陳丹青、4.丁紹光、5.歐豪年、
6.黃永玉、7.范光陵、8.趙無極、9.高占祥、 10.劉國松。
中國古代書畫家或畫家簡歷/中國書畫家大辭典
唐寅畫
唐寅畫中國古代書畫家或畫家簡歷圖冊
1.顧愷之,東晉時期傑出的人物畫家。曾為桓溫及殷仲堪參軍,義熙初任通直散騎常侍。他家祖輩都是晉朝官吏、書香人家。顧愷之很小就博覽群書,嶄露才華。博學有才氣,工詩賦、書法,尤精繪畫,擅畫人像、佛像、禽獸、山水等,有"才絕、畫絕、癡絕"之稱,“才絕”是說顧愷之聰穎,多才多藝; “畫絕”是說顧愷之擅長繪畫;“癡絕”就是顧愷之對藝術研究專心致志的精神。與陸探微、張僧繇並稱"畫界三傑"。
2.吳道子,約685年,785年,河南禹縣人。唐代畫家。少時孤貧。初學書後轉習繪畫,二十歲才嶄露頭角。曾做過兗州瑕丘(今山東兗州)縣尉。浪跡洛陽時,玄宗李隆基聞其名,任以內教博士,改名道玄。他擅畫道釋人物,亦擅畫鳥獸、草木、臺閣,筆跡落落,氣勢雄峻。曾作壁畫三百餘間,“奇蹟異狀,無一同者”。畫佛像圓光、屋宇柱樑、彎弓挺刃、皆一筆揮就。早年行筆較細,風格稠密,中年雄放,變為遒勁,線條富有運動感,粗細互變,線型圓潤似“蓴菜條”,點劃之間,時見缺落,有筆不周而意週之妙。後人把他與張僧繇並稱“疏體”,以別於顧愷之、陸探微勁緊聯綿較為古拙的“密體”。所寫衣褶,有飄舉之勢,與曹仲達所作外國佛像,衣紋緊窄。喜用焦墨勾线,略敷淡彩於墨痕中,足顯意態,又稱“吳裝”。壁畫名作有《地獄變相圖》。他兼工山水,描繪蜀道怪石崩灘很有名氣。張彥遠認為“山水之變,始於吳,成於二李”。蘇軾認為“畫至吳道子,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畢矣。”吳是“畫塑兼工”,善於掌握“守其神,專其一”的藝術法則,千餘年來被奉為“畫聖”;民間畫工尊之為“祖師”。
唐寅《王公出山圖》
唐寅《王公出山圖》圖冊
3.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河東(今山西永濟)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外號“詩佛”。今存詩400餘首。王維精通佛學,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維摩詰向弟子們講學的書,王維很欽佩維摩詰,所以自己名為維,字摩詰。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受禪宗影響很大。
4.荊浩,中國五代後梁畫家,博通經史,並長於文章。字浩然,沁水(今屬山西)人,生於唐朝末年,大約卒於五代後唐(923-936)年間。士大夫出身,後梁時期因避戰亂,曾隱居於太行山洪谷,故自號“洪穀子”。擅畫山水,常攜筆摹寫山中古松。所作雲中山頂,能畫出四面峰巒的雄偉氣勢。自稱兼得吳道子用筆及項容用墨之長,創造水暈墨章的表現技法。亦工佛像,曾在汴京(今河南開封)雙林院作有壁畫。是中國山水畫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影響的畫家之一。所著有《筆法記》。存世《匡廬圖》。
5.趙孟頫(fǔ)(1254年 --- 1322年),中國元代著名藝術大師,元代著名畫家,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世稱“趙體”。趙孟頫,字:子昂,號:松雪道人,號:松雪,又號:水晶道人,中國浙江省吳興(今浙江省湖州)人,宋太祖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之後。在宋曾任小職,入元後累官至翰林院學士承旨,榮祿大夫。據載,他生前“被遇五朝,官居一品,名滿天下”,卒後封魏國公,諡號文敏。
6.徐渭(1521~1593),字文清,後改字文長,別號青藤、天池、田水月等,山陰人,中國明代晚期傑出的文學家和書畫藝術家,列為中國古代十大名畫家之一。同時,還是詩人、戲曲家和軍事家。山水、人物、花鳥、竹石無所不工,以花卉最為出色,公認為青藤畫派之鼻祖。所著有《徐文長全集》、《徐文長佚草》及雜劇《四聲猿》,戲曲理論《南詞敘錄》等。被中國抽象繪畫之父和民間思想家朱明譽為:“真正的奇才”、“千古書畫,當有徐渭是也”。
7.倪瓚(1301~1374)元代畫家、詩人。初名珽。字泰宇,後字元鎮,號雲林居士、雲林子,或云林散人,別號荊蠻民、淨名居士、朱陽館主、莆閒仙卿、幻霞子、東海農、無住庵主、絕聽子、曲全叟、滄海漫士、懶瓚、東海瓚、奚元朗。無錫(今屬江蘇)人。倪瓚博學好古,家雄於財,四方名士日至其門。元順帝至正初忽散家財給親故,未幾兵興,逃漁舟以免。入明,黃冠野服,混跡編氓。工詩畫,畫山水意境幽深。有《清閟閣集》,與黃公望、王蒙、吳鎮為元季四家。
8.董其昌,是明代後期著名畫家、書法家、書畫理論家、書畫鑑賞家,“華亭派”的主要代表。生於明世宗嘉靖三十四(1555)年,卒於明毅宗崇禎九(1636)年。
9.明張宏《華子岡圖》局部圖冊張宏(公元1577年—1652年後)字君度,號鶴澗,明代著名畫家,江蘇蘇州人。善畫山水,重寫生,筆力峭拔、墨色濕潤、層巒疊嶂、秋壑深邃、有元人古意;他畫石面連皴帶染為其特色。(《明畫錄》記載)
他的繪畫主要宗法沈周、文徵明,並上追元四家和米芾、董源、巨然,又兼學北宋李、郭和南宋李、夏融合而成自身風格。又能畫寫意人物,形神俱佳,散聚得宜,是明末吳門畫壇的中堅人物。吳門學者尊崇之。另據史書稱,張宏92歲尚健,仍在作畫。
張宏畫作
張宏畫作圖冊
張宏[明代畫家] -主要著作明張宏《青綠山水圖》圖冊《西山爽氣圖》,藏浙江省博物館;《延陵掛劍圖》、《雜技遊戲圖》、《擊缶圖》、 《閶門舟阻圖》、《溪亭秋意圖》現藏故宮博物院;《浮嵐暖翠圖》,藏廣東省博物館;《蘭亭雅集圖》,藏首都博物館;《琳宮晴雪圖》 ,輯入《參加倫敦中國藝術展覽會圖說》;《柴門流水圖》,輯入《中國繪畫史圖錄》下冊;《寒山蕭寺圖》,藏天津市藝術博物館;《牧牛圖》,藏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桐蔭高士圖》,藏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華子岡圖》,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布袋羅漢圖》,藏台北故宮博物院;《棲霞山圖》,藏台北故宮博物院;;《溪山秋霽圖》,藏南京博物院;《句曲松風圖》,藏波士頓美術館;《越中十景》,藏日本奈良大和文華館;《石屑山圖》,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在世界各大博物館中還藏有張宏《村徑柴門圖》、《止園》、《仿宋元人山水》、《雪景圖》、《觀潮圖》、《風雨歸牧圖》、《關山行旅圖》、《清風皓月圖》、《山塘短棹圖》.等。其中《西山爽氣圖》被教委編入高二地理限選新教材,當做古代文人畫的範例;台北故宮博物院將《布袋羅漢圖》設計在了郵票上,以故宮博物院推薦的宋、明四位畫家張宏、晁補之、王問、梁楷所繪的四幅人物古畫為題材,印製郵票一組。
張宏[明代畫家] -藝術成就張宏的繪畫繼承了吳門畫派的文人畫風格和特色,在寫生的基礎上搞創作,師自然造化,悟出了繪畫的真諦,在畫中體現出超凡脫俗的精神境界,使原本呆板的山水畫活了起來。他在繪畫中所使用的透視法與西方立體畫法不謀而合,故宮博物院專家也稱張宏的山水筆墨精湛,世所罕見。他曾登高畫鳥瞰俯視圖,更是當時罕見。在那個時代,去名山大川寫生不多見,可見張宏是非常難得的一位重視寫生的繪畫大師。他的畫作整個畫面看起來深遠高逸,山石堅硬敲擊有聲,流水清澈涓涓而下,為書畫注入了靈性,使人身臨其境,恍若隔世。他的山水畫用渲染的手法烘托出超凡脫俗的氣氛,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使人彷彿置身於畫卷中。畫面清新典雅,氣氛和諧,奇峰怪石,濃密古木,清風飛泉,意境空靈清曠。
10.八大山人( 約1626年 --- 1705年 ),名:朱耷,明末清初畫家、書法家,清初畫壇“四僧”之一。原為明朝王孫,明滅亡後,國毀家亡,心情悲憤,落髮為僧,他一生對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遺民自居,不肯與清合作。他的作品往往以像徵手法抒寫心意,如畫魚、鴨、鳥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滿倔強之氣。筆墨特點以放任恣縱見長,蒼勁圓秀,清逸橫生,不論大幅或小品,都有渾樸酣暢又明朗秀健的風神。章法結構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朱耷的繪畫對後世影響極大。佯狂嗜酒,工書,善畫山水、花鳥、竹木,筆致縱恣,別具一格。
11.石濤(1641~約1707),俗姓朱,名若極,廣西桂林人。明藩靖江王朱守謙後裔,朱亨嘉子。1645年後削髮為僧,法名原濟,一作元濟。小字阿長,字石濤,號大滌子、小乘客、清湘遺人、瞎尊者、零丁老人、苦瓜和尚等。擅花卉、蔬果、蘭竹,兼工人物,尤善山水。其畫力主“搜盡奇峰打草稿”,一反當時仿古之風,其畫構圖新奇,筆墨雄健縱姿,淋漓酣暢,於氣勢豪放中寓靜穆之氣,面目獨具。書法工分隸,並擅詩文。與弘仁、髡殘、朱耷合稱“清初四高僧”。石濤是明清時期最富有創造性的傑出畫家之一,在繪畫藝術上有獨特貢獻,成為清代的繪畫大師。
12.閻立本(約601~673), 中國唐代畫家兼工程學家,善畫道釋、人物、山水、鞍馬,尤以道釋人物畫著稱,除了擅長繪畫外,而且還頗有政治才幹,在唐高祖武德年間即在秦王(李世民)府任庫直,太宗貞觀時任主爵郎中、刑部侍郎等職。
13.張萱,唐,長安(今西安)人。開元(713-741)年間可能任過宮廷畫職。以善繪貴族仕女、宮苑鞍馬著稱,在畫史上通常與另一稍後於他的仕女畫家周昉相並提。唐宋畫史著錄上記載張萱的作品計有數十幅,不少還一再被許多畫家摹寫,但出於張萱本人手筆的原作,今已無一遺存。歷史上留下兩件重要的摹本,即傳說是宋徽宗臨摹的《虢國夫人游春圖》捲和《搗練圖》卷。
14.周昉,唐代畫家。又名景玄,字仲朗。京兆(今陝西西安)人。生卒年月不詳,出身於仕宦之家,是一位出入卿相之門的貴族,官至宣州長史。初年學張萱,是他亦長於文辭,擅畫肖像、佛像,其畫風為“衣裳簡勁,彩色柔麗,以豐厚為體。”
《蘇軾詩意畫》
《蘇軾詩意畫》圖冊
15.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和詩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他與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與漢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齊名。他還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 》等。
16.范寬:宋代傑出畫家。字仲立,一說中立。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北宋山水畫家,生活於北宋前期,名列北宋山水畫三大名家之一。因為他性情寬厚,不拘成禮,時人呼之為“寬”,遂以范寬自名。據《宣和畫譜》記載,他"風儀峭古,進止疏野,性嗜酒,落魄不拘世故"。
17.張擇端(Zhang Zeduan,1085年 --- 1145年),字正道。漢族,琅邪東武(今山東諸城)人。中國北宋時期著名畫家,藝術大師。他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是世界名畫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描繪當年汴京近郊在清明時節社會各階層的生活景象,真實生動,是一件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傑出藝術成就的優秀風俗畫。經過近千年的漫長歲月,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院。
唐寅(唐伯虎)
唐寅(唐伯虎)圖冊
18. 唐寅,又名:唐伯虎 ( 1470年 --- 1523年 ), 中國明代的藝術大師、畫家、書法家、文學家。字:子畏、伯虎,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中國江南第一風流才子(見:江南四大才子)。吳縣( 今江蘇蘇州 )人。出身商販家庭,父親唐廣德.母親邱氏,少時讀書發憤,青年時中應天府解元,後赴京會試,因舞弊案受牽連入獄,出獄後又投寧王朱宸濠幕下,但發現朱有謀反之意,即脫身返回蘇州。從此絕意仕途,潛心書畫,形跡放縱,性情狂放不羈。
唐寅故居
唐寅故居圖冊
19.鄭板橋(1693-1765 ),清代著名畫家。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進士。官山東範縣、濰縣知縣,以書畫營生。工詩詞,善書畫。擅畫花卉木石,尤長蘭竹。書亦有別緻,隸、楷參半,自稱“六分半書”。為“揚州八怪”的主要代表,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擅畫蘭竹。一生畫竹最多,次則蘭、石,但也畫松畫菊,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
鄭板橋石像
鄭板橋石像圖冊
20.陳淳,字道复,後以字行,更字复甫,號白陽,又號白陽山人。明代畫家。他的寫生畫,一花半葉,淡墨欹毫,自有疏斜歷亂之致。他能詩文,擅書法,尤精繪畫。陳淳與徐渭並稱白陽、青藤。存世作品有《紅梨詩畫圖》、《山茶水仙圖》、《葵石圖》、《罨畫圖》等。其子陳括繼承父風、擅花卉。
21.陳洪綬,字章侯,號老蓮,晚號老遲、悔遲,又號悔僧、雲門僧。浙江諸暨楓橋人。明末富有革新精神和獨創風格的畫家。祖上為官宦世家,至其父家道中落。陳洪綬幼年早慧,詩文書法俱佳,曾隨藍瑛學畫花鳥。成年後到紹興蕺山師從著名學者劉宗周,深受其人品學識影響。崇禎三年(1630)應會試未中。崇禎十二年(1639)到北京宦遊,與周亮工過從甚密。後以捐貲入國子監,召為捨人,奉命臨摹歷代帝王像,因而得觀內府所藏古今名畫,技藝益精,名揚京華,與崔子忠齊名,世稱“南陳北崔”。明朝覆沒後,清兵人浙東,陳洪綬避難紹興雲門寺,削髮為僧,一年後還俗。晚年學佛參禪,在紹興、杭州等地鬻畫為業。陳洪綬生性怪僻,憤世妒俗,身歷憂患之時,所交師友多為正義之士。著有《寶綸堂集》 。
22.虛谷(1824-1896)清代著名畫家。俗姓朱,名懷仁,一名虛白,號紫陽山人,別號倦鶴,室號覺非庵,出家後用虛谷名。安徽新安(今歙縣)城南紫陽觀人,後移居江蘇揚州。工作畫有蒼秀之趣,敷色清新,造型生動,落筆冷消,別具風格。他的特色是誇張描寫動物的特點,而以戰勁的線條來描其形狀。性情孤僻,非相處情深者不能得其片紙。他一生過著相當清苦的日子,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在上海城西關帝廟裡過世,還是他的釋門弟子蘇州獅林寺方丈恬宣來滬,才把他的靈樞運回蘇州光福安葬。
23.陳書(1660~1736)字南樓,號上元弟子,晚號南樓老人,秀水(今浙江嘉興)人,適海監錢綸光,以長子陳員貴誥封太淑人。善花鳥、草蟲,筆力老健,風神簡古,其用筆類陳道复而遒逸過之。山水人物亦擅長,間繪觀音、佛像等。後居貧賣畫自給。其子界、從子元、從孫載及族孫錢維城等皆從受畫法,亦如四家之宗衛夫人。其畫清內府所藏甚多,卒年77歲,著有《复庵吟稿》。
中國近代、現代、當代書畫家、畫家簡歷/中國書畫家大辭典
吳昌碩《桃花春意圖》
吳昌碩《桃花春意圖》圖冊
吳昌碩(1844-1927),原名俊、俊卿,字昌碩,又字倉石,別號缶盧、苦鐵、大龍等,七十歲後以字行。浙江安吉人。同治四年(1865)秀才,亦當任江蘇省安東縣知縣,僅一月即去。有《缶盧集》、《缶盧詩存》、《缶盧印存》及書畫集多種刊行.吳昌碩詩、書、畫、篆刻皆精。曾為西冷印社社長。
王仁堪(1849~1893)字可莊,福建 閩縣(今 福州市)人,故居在 東街 孝義巷。祖父慶雲,進士出身,官至 四川總督,工部尚書。父傳燦隨侍衙署當少爺,養尊處優,學業上沒多大成就,只中個秀才。王仁堪卻勤奮好學,同治九年(1870)二十二歲時中了舉人。光緒三年(1877)丁丑科殿試 狀元。[據說這時其父狂喜地誇耀說,“父尚書,子 狀元,我滿足了!”傳為笑柄]。王仁堪,授殿撰,官蘇州知府。善設色花卉。書宗歐、褚,名稱一時,卒年四十六。《昭代尺牘小傳續集、清朝書畫家筆錄》
林散之畫像
林散之畫像圖冊
林散之(1898-1989),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號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祖籍安徽和縣烏江鎮,生於江蘇江浦縣,居南京。工書法、詩文,擅山水。生前曾任安徽省第一屆人民大會代表、江浦縣(時屬安徽)農田委員會副主任、江浦縣副縣長,江蘇省國畫院任專職畫師、江蘇省國畫院一級美術師、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著有《江上詩存》、《林散之書法選集》、《林散之詩書畫選集》等。
徐悲鴻(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原名壽康,年長後改名為“悲鴻”,江蘇省宜興人,中國傑出的繪畫藝術大師,畫家和美術教育家,中國公費留學美術第一人。1916年入上海復旦大學法文系半工半讀;1919年赴法國留學;1927年回國後任上海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1933年起,先後在法國、比利時、意大利等地舉辦中國美術展覽和個人畫展。被譽之為“金陵三傑”“中國現代畫聖”、“現代中國繪畫之父”、“中國近代繪畫之父”。代表作品有:《田橫五百士》、《愚公移山圖》、《八駿圖》、《珍妮小姐畫像》等。
徐悲鴻圖冊後世譽之為“金陵三傑”被學術界公認為中國現代美術事業奠基人
17歲成為宜興知名畫家在宜興女子師範彭城中學等3校教授美術
出任北京藝術學院院長時期三顧齊宅邀請大師齊白石到學院任教
中文名:徐悲鴻別名:徐壽康
籍貫:中國,江蘇省,宜興出生地:中國,江蘇省,宜興縣,屺亭橋鎮
性別:男民族:漢族
國籍:中國出生年月: 1895年7月19日
星座:巨蟹座去世年月: 1953年9月26日
職業:藝術著名畫家,藝術大師,“中國近代繪畫之父”教育美術教育家,中國現代美術奠基人文學詩人,美術理論家,藝術評論家畢業院校:復旦大學、法國國立高等美術學校
代表作品: 《愚公移山圖》;《八駿圖》
徐悲鴻-簡介
徐悲鴻圖冊徐悲鴻,原名壽康,年長後改名為“悲鴻”。1895年7月19日出生於中國江蘇省宜興縣屺亭橋鎮,出身貧寒,自幼隨父親徐達章學習詩文書畫,父親徐達章是私塾先生,能詩文,善書法,自習繪畫,常應鄉人之邀作畫,謀取薄利以補家用。母親魯氏是位淳樸的勞動婦女。
6歲開始跟父親徐達章讀四書五經,後來又學繪畫;10歲隨父親乘舟赴溧陽時,便有“春水綠瀰漫,青山秀色含,一帆風信好,舟過萬重巒”的詩句,以即景成詩的藝術才華聞名鄉里。
9歲讀完“四書”、《左傳》後,便開始隨父親學畫,每日臨摹一幅吳友如的界畫、人物。
吳友如是清代末年最大的插圖畫家,能在尺幅之中描繪亭台樓閣、蟲魚鳥獸、奇花異草,以至千軍萬馬。徐悲鴻每次隨父親進城時,必至畫店觀賞石濤、八大及任伯年等人之作,回家後憑記憶默寫。
後世譽之為“金陵三傑”,被學術界公認為中國現代美術事業的奠基人,20世紀中國傑出的繪畫藝術大師,傑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被譽為“中國現代畫聖”、 “現代中國繪畫之父”、“中國近代繪畫之父”。
1918年5月14日,年僅23歲的徐悲鴻在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演講《中國畫改良之方法》,此文在當月23日—25日《北京大學日刊》上連載,1920年6月《繪學雜誌》第一期轉載,改名為《中國畫改良論》(他已在法國國立高等美術學校圖畫科學習)。
徐悲鴻的作品1200多件,他節衣縮食購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書畫家作品1100多件,以及中外美術書籍、畫片、碑拓10000多件,由家屬全部獻給了國家。
徐悲鴻-生平事蹟從父習畫
徐悲鴻圖冊徐悲鴻9歲起正式從父習畫,每日午飯後臨摹晚清名家吳友如的畫作一幅,並且學習調色、設色等繪畫技能。10歲時,已能幫父親在畫面的次要部分填彩敷色,還能為鄉里人寫“時和世泰,人壽年豐”等春聯。
13歲時,家鄉大水,達章公便攜徐悲鴻去外地謀生。為人畫人物、山水、花卉、動物,刻圖章,寫春聯。那時只有城市才有人像攝影,所以他們經常為人畫肖像。隨父輾轉於鄉村鎮裡,賣畫為生,接濟家用。背井離鄉的日子雖然艱苦,卻豐富了徐悲鴻的閱歷,開拓了其藝術視野。
17歲時,徐悲鴻獨自到當時商業最發達的上海賣畫謀生,並想藉機學習西方繪畫,但數月後卻因父親病重而不得不返回老家。
創作新思路
在20歲時再度來到上海,在友人的扶助下,他考入法國天主教會主辦的震旦大學,為日後的赴法留學打下了一定的法語基礎。其間認識了著名的油畫家周湘、嶺南畫派的代表人物高奇峰、高劍父,在畫作上得到了他們的讚許和指點,增強了繪畫創作的信心。他還結識了維新派領袖康有為,在其影響下確立了自己的創作思路。
在康氏“鄙薄四王,推崇宋法”的藝術觀念影響下,他對只重筆墨不求新意的“四王”加以貶薄,認為只有唐代吳道子、閻立本、李思訓,五代黃筌,北宋李成、范寬等人的寫實繪畫才具精深之妙。在康有為的支持下,他觀摩各種名碑古拓,潛心臨摹《經石峪》、《爨龍顏碑》、《張猛龍碑》、《石門銘》等,深得北碑真髓,書法得以長進。後獲得赴日本東京研究美術的資助,在日本,徐悲鴻飽覽了公私收藏的大量珍品佳作,深切地感受到日本畫家能夠會心於造物,在創作上寫實求真,但在創作上缺少中國文人畫的筆情墨韻,無蘊藉樸茂之風。
徐悲鴻從日本歸國後受聘為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在京期間,相繼結識了蔡元培、陳師曾、梅蘭芳及魯迅等各界名人,深受新文化運動思潮的影響,樹立了民主與科學的思想。
留學巴黎
徐悲鴻赴法留學期間居住於謝投八的公寓中圖冊1919年赴法國留學,考入巴黎國立美術學校學習油畫、素描,並遊歷西歐諸國,觀摩研究西方美術。在北洋政府的資助下,24歲的徐悲鴻到法國學習繪畫。抵歐之初,他參觀了英國的大英博物館、國家畫廊、皇家學院的展覽會以及法國的盧佛宮美術館,目睹了大量文藝復興時期以來的優秀作品。徐悲鴻感到自己過去所作的中國畫是“體物不精而手放佚,動不中繩,如無韁之馬難以控制。”於是,他刻苦鑽研畫學,並考入巴黎美術學校,受教於弗拉芒格先生,開始接受正規的西方繪畫教育。弗拉芒格擅長於歷史題材的人物畫,其畫作不尚細節的刻畫而注重色彩的和諧搭配與互襯,對徐悲鴻日後油畫風格的形成有著巨大的影響。
徐悲鴻每日樂此不疲地進行西洋畫的基本功訓練,上午在巴黎美術學校學習,下午去敘里昂研究所畫模特兒,有時還抽空去觀摩各種展覽會。此期間他有幸結識了著名畫家柯羅的弟子藝術大師達仰,每星期日攜畫到達仰畫室求教。達仰“勿慕時尚,毋甘小就”及注重默畫的藝術思想對他影響較大,使得他沒有追隨當時法國日漸興盛的現代派畫風,而是踏踏實實地鑽研歐洲文藝復興以來的學院派藝術,在繼承古典藝術嚴謹完美的造型特點的同時,掌握了嫻熟的繪畫技巧。留學4年之後,徐悲鴻的繪畫水平已達到可與歐洲同時期的藝術家相媲美的地步,其油畫作品《老婦》入選法國國家美術展覽會(沙龍)。
由於北洋政府一度中斷學費,徐悲鴻被迫轉至消費水平較低的德國柏林。在那裡,徐悲鴻仍然不放過每一個學習的機會。他求教於畫家康普,到博物館臨摹著名畫家倫勃朗的畫作,並且常去動物園畫獅子、老虎、馬等各種動物,以提高自己的寫生能力。當徐悲鴻重新獲得留學經費後,便立即從德國返回法國繼續學習。他抓緊每一寸時光,在名師們正規而係統的訓練和他本人孜孜不倦的努力鑽研下,繪畫水平日漸提高,創作出一系列以肖像、人體、風景為主題的優秀的素描、油畫作品,如《撫貓人像》、《持棍老人》、《自畫像》等。
徐悲鴻在旅歐的最後階段還先後走訪了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意大利的米蘭、佛羅倫薩、羅馬及瑞士等地。美麗的異國風光令他陶醉,歐洲繪畫大師們的佳作令他受益匪淺。長達8年的旅歐生涯,塑就了他此後一生的審美意趣、創作理念和藝術風格。
學成回國
徐悲鴻在32歲這一年回到中國,開始在國內投身於美術教育工作,發展自己的藝術事業。他參與了田漢、歐陽予倩組織的“南國社”,積極倡導“求美、求善之前先得求真”的“南國精神”。他陸續創作出取材於歷史或古代寓言的大幅繪畫,這些畫作借古喻今,觀者從中能夠強烈地感受到畫家熱愛祖國和人民的真摯之情。
1931年日軍侵華加劇,民族危亡之際,徐悲鴻創作了希望國家重視和招納人才的國畫《九方皋》;
1933年創作了油畫《徯我後》,表達苦難民眾對賢君的渴望之情;1939年創作《珍妮小姐畫像》,為徐悲鴻最著名的油畫人物肖像之一,為支持國內抗戰而作;
1940年完成了國畫《愚公移山》,讚譽中國民眾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奪取抗日最後勝利的頑強意志。除此之外,還創作了《巴人汲水》、《巴之貧婦》等現實題材,《漓江春雨》、《天回山》等山水題材以及大量人物肖像和動物題材的作品。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徐悲鴻在擔任政務、行政工作的同時,仍筆耕不輟地進行創作,滿腔熱情地描繪新中國建設中的新人、新事、新面貌。他為戰鬥英雄畫像,到山東導沭整沂水利工程工地體驗生活,為勞模、民工畫像,蒐集一點一滴反映新中國建設的素材。不幸的是,這一切藝術活動因畫家過早地離開人世戛然而止。
徐悲鴻-藝術生涯1902年開始執筆學書,每日揮毫塗寫,興趣盎然。
1904年已讀完《詩》、《書》、《易》、《禮》和《左氏傳》等書目。正式從父習畫,每日臨摹晚清名家吳友如的畫作一幅,並且開始學習調色、設色等繪畫技能。
1914年父親病故。為養家糊口,返回故鄉並開始在彭城中學擔任圖畫教員,同時在始齊女子學校及宜興女子學校教習圖畫。1902年開始執筆學書,每日揮毫塗寫,興趣盎然。
1904年已讀完《詩》、《書》、《易》、《禮》和《左氏傳》等書目。正式從父習畫,每日臨摹晚清名家吳友如的畫作一幅,並且開始學習調色、設色等繪畫技能。
1914年父親病故。為養家糊口,返回故鄉並開始在彭城中學擔任圖畫教員,同時在始齊女子學校及宜興女子學校教習圖畫。
徐悲鴻的故鄉江蘇省宜興屺亭橋鎮圖冊17歲的徐悲鴻已成為宜興知名的地方畫家,在宜興女子師範、彭城中學、始齊小學3校教授美術。19歲時父親病逝,之後決定去上海尋找半工半讀的機會。宜興初級師範的語文教師張祖芬送別他時,殷切地勉勵說:“你年輕聰敏,又刻苦努力,前途未可限量。我希望你記住一句話:'人不可有傲氣,但不能無傲骨',我沒有什麼東西可送你就以這嘉話為贈吧!”徐悲鴻將它們作為座右銘。
1916年入復旦大學法文系半工半讀。
1917年留學日本學習美術。回國後,12月任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他在故宮看到大量優秀的中國古代繪畫,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當時北京的知識界很活躍,《新青年》、《每週評論》等刊物對封建思想進行了猛烈的抨擊,傳播了民主主義的思想和文化。徐悲鴻也受到了深刻的影響,使他站在新文化運動的前列,成為中國畫家中最堅決的革新者。
1918年5月,他在北京大學的《繪學雜誌》第一期上以《中國畫改良論》為題,對中國畫中的保守勢力進行猛烈抨擊,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畫家之頹敗,至今已極矣。凡世界文明,理無退化。獨中國畫之在今日,比二十年前退五十步,三百年前退五百步,五百年前退四百步,七百年前千步,千年前八百步。民族之不振,可慨也夫。”他認為中國畫頹敗的原因是:“曰守舊,曰惟失其學術獨立之地位。”他慨嘆地寫道:“要之以視千年前先民不逮者,實為奇恥大辱。”在如何進行革新的問題上,他明確地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繪畫可採入者融之。”由於傅增湘和蔡元培的幫助,徐悲鴻終於獲得去法國留學的公費。
《中國畫改良論》發表時間:1918年5月14日,年僅23歲的徐悲鴻在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演講《中國畫改良之方法》,此文在當月23日—25日《北京大學日刊》上連載,1920年6月《繪學雜誌》第一期轉載,改名為《中國畫改良論》(他已在法國國立高等美術學校圖畫科學習)。
這篇文章在中國藝壇和學術界產生較大影響,成為“五四”時期與劉海粟大師長期“藝術爭鳴”的主要論著,是。它已經成為“現代中國畫”,特別是“寫意中國畫”必須以“寫實主義”為基本繪畫技法的中國美術界與學術界公認的、經典的理論依據,並指引了“五四”時期以後中國新美術運動的“現代中國畫”的發展方向。
1919年3月,徐悲鴻從上海乘船啟程赴法,開始了他藝術生涯中轉折性的階段。
1917年,徐悲鴻東渡日本,研習日本繪畫時,康有為為贈字送行圖冊徐悲鴻到達巴黎後,先在各大博物館仔細觀摩西方藝術的精華及比較他們與東方藝術的不同之處,數月絕筆不畫,然後,入徐梁畫院研習素描。隨後考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以弗拉孟、高爾蒙為師。每次競試,都名列前茅。課餘,便到盧浮宮和盧森堡美術館研究各派的異同和各家的造詣。臨摹普呂洞、德拉克洛瓦、委拉斯蓋茲、倫勃郎等大師的作品。
1920年冬,法國大雕塑家唐潑特介紹徐悲鴻認識了法國國家畫會的領袖達仰·布弗萊。該畫會反對陳腐守舊的法國藝術家協會,主張在吸收各派之長的基礎上創新,在當時享有很高的威望。從此,徐悲鴻每星期天都去達仰畫室聆聽達仰的教導和參加該派藝術家們的茶會,尤其在與倍難爾的交談中,深受教益。達仰勉勵徐悲鴻說:“學美術是很苦的事,不要趨慕浮誇,不要甘於微小的成就。”他要徐悲鴻精繪素描,並養成默寫的習慣。
1918年徐悲鴻被聘為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這是當時的合影1921年4月,由於學費已完全斷絕,徐悲鴻只好去柏林。在柏林認識了柏林美術學院院長康普,並看到了門采爾、綏幹第紀及康普的作品,感到在法國見到的佳作雖多,仍受局限。他最愛倫勃朗的畫,便去博物院臨摹,每天都持續畫10小時,期間連一口水也不喝。特別在臨摹倫勃朗第二夫人像時,下了很大的功夫,覺得略有收穫,但仍不能用在自己的作品上,於是更加努力。
1923年,入巴黎國立美術學校,學習油畫、素描,並遊歷西歐諸國觀摹研究西方美術。
徐悲鴻回到巴黎後,以油畫《老婦》,第一次入選法國國家美術展。再謁達仰,陳述學習雖無懈怠,但進步很少。達仰說:“人須有受苦的習慣,求學也一樣……未歷苦境的人往往缺乏宏大的志願。最大的作家多是毅力最強的人,所以能達到很高的成就,為人類申訴。”達仰要徐悲鴻進一步精繪素描,油繪人體時認真作分部研究、務必體會精微,不要追求爽利奪目的筆觸。徐悲鴻遵從達仰的教導,很見功效,於是更加努力。先後有《悵望》《蕭聲》《琴聲》《撫貓人像》《遠聞》《馬夫和馬》等傑作問世。僅1927年就有9幅作品人選法國國家美展,獲得很高的讚譽。
1925年徐悲鴻還曾赴新加坡,為陳嘉庚及其所辦的廈門大學作畫,並在上海展出歷年所作,引起文化界極大的興趣。康有為當時曾寫道:“徐悲鴻10年前為我及文慎公、沈子培尚書寫像,惟妙惟肖。其於畫,蓋天才也。後遊日本,又學畫於法國、德國,深詣7年。今歸出所畫示我,精深華妙,陷秀雄奇,獨步中國,無以為偶。其畫固中國所未見,其畫派亦中國所未有。”
徐悲鴻的老師,法國著名畫家達仰先生圖冊1926年,徐悲鴻赴布魯塞爾的博物院臨畫,他很愛魯本斯的作品,認為他是古今最好的色彩畫家之一。
1927年春,徐悲鴻赴意大利和瑞士,流連於聖彼得寺的名雕和西斯廷教堂的米開朗琪羅的壁畫之前,縱情地欣賞了文藝復興時代大師們的傑作,並瀏覽了龐貝古城,領略了西方古代藝術的氣氛。
1927年歸國後,徐悲鴻與田漢、歐陽予倩共同創辦了上海南國藝術學院。徐悲鴻在擔任美術系主任的同時,開始創作巨幅油畫《田橫五百士》,歌頌被壓迫人民所最可貴的富貴不淫、威武不屈的精神。
1928年,南京中央大學也聘請徐悲鴻擔任藝術系教授,徐悲鴻提出不能辭去南國的工作。於是,他半月在南國,半月在中大授課。
1928年徐悲鴻與田漢、歐陽予倩等人在上海創辦“南國藝術學院”,徐悲鴻任該院的美術系主任。1929年,徐悲鴻就任北京藝術學院院長。他以“一口反萬眾”的堅定態度聘齊白石為教授,極力促進中國畫教學的革新。
痛感中國許多人才被埋沒壓抑,他創作了巨幅國畫《九方皋》。幾經易稿,把千里馬遇到知己的欣喜和九方皋雖為樵夫,卻具遠見卓識的風度,表現得淋漓盡致。
1931年至1933年,徐悲鴻用了兩年的時間,以《尚書》為題材,畫出巨幅油畫《徯我後》,表達人民反對壓迫者,渴望得到解救的心聲。
1932年遷南京傅厚崗六號新居,鑑於當時國難深重,徐悲鴻取名為“危巢”。他在《危巢小記》寫道:“古人有居安思危之訓”,抑於災難喪亂之際,臥薪嘗膽之秋,敢忘其危,是取名之意思也。
為了宣傳中國美術,提高中國藝術的國際地位,1933年,徐悲鴻前往歐洲,舉辦中國畫展。畫展首先在巴黎引起強烈震動,參加開幕式的重要人士達3000人,展覽應觀眾要求延長了15天,目錄印至3版,報紙上的介紹文章達200餘篇。法國文豪保爾·瓦洛里專門為該展撰文介紹。徐悲鴻的作品受到公眾的熱誠讚揚,法國政府購藏了他的《古柏》一畫,法國報紙稱讚該畫可與巴比松畫派大師盧梭相比。
隨後,徐悲鴻又赴布魯塞爾、柏林、法蘭克福舉辦個人畫展,獲巨大成功。有50多家報紙雜誌發表了讚譽文章。
徐悲鴻在意大利米蘭,蘇聯列寧格勒、莫斯科舉辦的中國畫展也引起轟動。該展的記錄片在意全國放映,被譽為自馬可·波羅之後最重要的文化交流,蘇聯愛米塔日美術館還專門成立了中國繪畫的展室。徐悲鴻在撰寫的《在全歐宣傳中國美術的經過》一文中說:“吾此次出國舉行中國畫展,曾在法、比、德、意、蘇展出7次,成立4處中國畫展覽室於各大博物院,總計因諸展而讚揚中國文化之文章、雜誌達2萬份。吾於展覽會一切接洽,在內在外,絕對未用政府名義……其歲糜國人巨款,號稱文化基金之任何機關,皆未有一文之助,凡我國民,皆請注意於此點也。”
30年代的徐悲鴻圖冊徐悲鴻從蘇聯帶回了珍貴的列寧和托爾斯泰的面模,並促成了蘇聯版畫在南京和上海的展覽。
1935年,徐悲鴻赴廣西,創作了山水畫《漓江春雨》,以大潑墨的手法描繪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情景交融,筆墨淋漓,手法新穎獨特,是中國大寫意山水畫的代表之作。
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央大學遷重慶,徐悲鴻回校任教,並創作了國畫《巴人汲水》《巴之貧婦》等反映人民生活艱辛的作品。
1938年,徐悲鴻攜帶自己的作品去南洋,先後在新加坡、吉隆坡、檳榔嶼、怡保舉行畫展,盛況空前。徐悲鴻將畫展的全部收入捐獻,救濟祖國的難民。
1940年,徐悲鴻應印度詩哲泰戈爾之邀,赴印度國際大學講學,並在加爾各答舉行畫展。徐悲鴻為泰戈爾作了10餘幅素描速寫,並根據它們完成了中國畫《泰戈爾》。在印度,徐悲鴻創作了構思已久的巨幅國畫《愚公移山》。
1942年,徐悲鴻回到重慶籌建中國美術學院。同時創作了大量優秀的中國畫作品,其中動物畫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43年夏,徐悲鴻在青城山作了兩幅氣氛截然不同的人物畫、而都取材於屈原的《九歌》。一幅是幽靜山谷之中孤獨的山鬼,另一幅是短兵相接的激戰中為國捐軀的戰士。不論是《山鬼》還是《國殤》,畫家的悲憤之情皆溢於畫外,同祖國的脈搏息息相通。
1946年,徐悲鴻來到北平,擔任北平藝專校長。他聘請了許多有影響、有能力的優秀美術家到校任教。針對中國藝術教學的薄弱之處,他重視嚴格的基本訓練,強調素描是造型藝術的基礎,描寫物象務求精確。同時,他也反對照抄對象,主張有重點地取捨,既要致廣大,又要盡精微,提倡現實主義,要求學生以表現人民生活為己任,而不以抄襲古人為自足,倡導國畫的發展與革新。
1949年4月,他作為新中國代表出席了第一屆世界保衛和平大會。同年,被任命為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並當選為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主席。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徐悲鴻贈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的一幅奔馬圖上題詩日:“山河百戰歸民主,剷除崎嶇大道平”。又題畫馬詩云:“百載沉菏終自起,首之瞻處即光明”。他借馬抒情,寄託了人民的愛憎,在它們馳騁的腳印上,燙著鮮明的時代烙印。
南京傅厚崗六號新居圖冊1951年,徐悲鴻帶病去山東導沭整沂水利工程工地體驗生活,畫了許多民工肖像,準備創作巨幅油畫《當代新愚公》。在構圖期間,突患腦溢血,半身癱瘓。
1953年,徐悲鴻漸能起床行動,便到中央美術學院為畢業班學生和教師進修小組上課,他感到還有許多知識沒有傳授給他們,孜孜不倦地為他們講課、改畫,完全忘記自己還在病中。9月23日第二屆全國文藝工作者代表大會開幕,他擔任執行主席,主持會議。當晚,突發腦溢血,於9月26日逝世,享年58歲。來自全國的文藝界代表護送徐悲鴻遺體至北京西郊八寶山革命公墓安葬。
同年12月,徐悲鴻的遺作展覽在北京舉行,周恩來總理親臨參觀,總理站在徐悲鴻遺像前,滿懷深情地指著徐悲鴻書寫的對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說:“徐悲鴻便有這種精神。”總理讚揚徐悲鴻的作品融會了古今中外的技法,是他自己生活年代的一位藝術大師。
徐悲鴻的故居被闢為徐悲鴻紀念館,周恩來總理以遒勁的字體題寫了“悲鴻故居”的匾額。
徐悲鴻-繪畫特點
徐悲鴻創作中圖冊徐悲鴻擅長中國畫、油畫和素描,在創作上他以“師法造化,尋求真理”為原則,作品多取材現實生活,或借古喻今,寄託愛國主義和人道主義的情懷,如《田橫五百士》、《九方皋》、《徯我後》、《愚公移山》等。他長於畫馬和獅、牛、貓、鷹、雀等各種動物,生動傳神,各有寓意。
中國書畫史活動大事記/中國書畫家大辭典
中國書畫家協會
中國書畫家協會圖冊
中國書畫家協會初創於1988年,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後成立,是弘揚與繼承中國書畫藝術的文化組織,屬國家級書畫藝術團體。原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文化部代部長、著名的詩人、劇作家賀敬之為中國書畫家協會題會名。為使中國書畫跨出國門,走向世界,已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註冊,成為中國東方書畫集團成員單位。中國書畫家協會總部設在北京清華大學何添樓右側36號院,秘書處設在江西省九江市潯陽區十里大道353號華寶家園5號辦公室。
世界華人書畫家聯合會
世界華人書畫家聯合會圖冊
世界華人書畫家聯合會 - 時代背景 上世紀末,江澤民主席在發表有關兩岸和平統一的講話中,提出了“五千年華夏傳統文化是凝聚海內外華人的紐帶”的理論。由此,社科院設立了“華夏文化紐帶工程”,錢其琛副總理並為此在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了重要文章。當時,由僑居洛杉磯的北美第一開發集團總裁關德園先生和在美國的部份華人名流包括中華全球文化基金會的主席方伯豪、EUL公司總裁博士後教授劉宇光、著名社會活動家陳香梅、王偉等十餘人以及國內文化、法律、經濟、企業各界有影響力的合作夥伴,發起在海外設立了“世界華人文化與經濟發展中心”,並向江澤民主席遞交了報告,江主席對此給與了熱情關注和支持。“世華中心”的成立,獲得了世界華人廣泛的讚同和支持。
https://bit.ly/2IhTxyj
「一幅畫700萬」 香港三級片男星竟是國畫家
徐錦江曾在三級片《色情男女》飾演性無能演員一炮而紅。(翻攝自徐錦江微博)
〔娛樂頻道/綜合報導〕以拍攝香港三級片聞名的知名港星徐錦江,別看他外表兇神惡煞,私底下卻是文質彬彬的藝術家,畫作還曾被出價台幣7百萬元。
今年55歲徐錦江,出生中國黑龍江省牡丹市,曾在三級片《色情男女》飾演性無能演員,讓他獲得1997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一炮而紅。據《蘋果日報》報導,徐錦江師承已故嶺南派國畫大師關山月,師父作品《蝦球傳——山長水遠》連環畫,在5年前拍賣會上賣出約1.8億元台幣高價。
別看徐錦江外表兇神惡煞,私底下是個文質彬彬藝術家。(翻攝自徐錦江微博)
而徐錦江的作品一樣有收藏家青睞,他畫作《虬松勁羅衫濕》曾被出價約700萬元台幣,但他不捨得賣,最近還忙著興建藝術園區,總投資金額高達300億元台幣。徐錦江除了擅長繪畫,連書法、雕塑及陶瓷,他都有所涉獵,目前最大心願就是建立自己的藝術園區。至於拍戲,則是一切隨緣。
徐錦江現在最大心願,就是建立自己的藝術園區。(翻攝自徐錦江微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