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峰山進香圖清長114.6厘米、寬205.5厘米
這是一幅反映北京妙峰山廟會的民俗畫,是研究北京清代社會生活、風俗信仰等方面的歷史形象資料。妙峰山在北京西北部,距京城約35公里。妙峰山的道教宮觀裡,供奉著被婦女視為至高無上的碧霞元君,故到妙峰山進香者以婦女為多。每當妙峰山廟會,香客盈路,商品雲集,還有多種多樣的民間文化娛樂活動

圖片搜尋結果20101124011359_conew_conew_4-0174-3o201011241403424082o201011241403296549s_2009224132715  

這是一幅反映北京妙峰山廟會的民俗畫,是研究北京清代社會生活、風俗信仰等方面的歷史形象資料。妙峰山在北京西北部,距京城約35公里。妙峰山的道教宮觀裡,供奉著被婦女視為至高無上的碧霞元君,故到妙峰山進香者以婦女為多。每當妙峰山廟會,香客盈路,商品雲集,還有多種多樣的民間文化娛樂活動

-----------------------------

 民俗學是一門古老的學科,也是一門新興的學科。中國古代保留了許多民俗學方面的資料,這些資料不少保留在文獻、繪畫中。在中國歷史博物館的藏品中,就有清人無名氏繪製的《妙峰山進香圖》(以下簡稱《進香圖》),這是一件反映清代後期北京妙峰山廟會的民俗繪畫作品。該圖為紙本設色,無款,縱205.5厘米,橫114.6厘米。圖中巧妙地運用了寫實記事的手法,採用工筆淡彩,細膩生動地描繪了人們在春風和煦時節,前往妙峰山進香的盛況。此圖雖非出自名家之手,但是,能樸實而又形像地描繪北京妙峰山的山勢風光,廟宇建築,朝香風俗的繪畫,還是不可多得的。

  妙峰山位於北京西北部,距京城約70餘里,山中寺廟甚多,素被北京、天津一帶居民視為進香勝地。清曼殊震鈞《天咫偶聞》卷九稱:“京北妙峰山香火之盛聞天下。”1929年奉寬著《妙峰山瑣記》謂:“妙峰山即妙高峰之凡稱,亦名陽台山”,此山峻而秀,妙峰妙名。正因為妙峰山具有這種特定的環境和優越條件,也就成為人民群眾每年必到的朝山聖地。

  妙峰山香會每年在農曆四月初一至十五舉行,為期半個月。前來趕會的人除了絡繹不絕的鄉民外,還有不少有組織的會眾香客。

  這些組織都是自發形成的,每年會前,他們就在大街小巷到處張貼會啟,招收會員。因此,各種類型的聖會、善會、香會、社火性團體組織很多。凡地區、村落、商會等集體性組織都在寺廟立碑記事,以示虔誠。據奉寬《妙峰山瑣記》卷三中所記,當時保存的碑碣中比較著名的有:康熙五十年四月十五日妙峰山流芳碣記;雍正戊申年、丁巳年乙未日京西馬鞍山石廠村妙峰山頂上進香碑;乾隆三十五年四月十四日十人膏藥老會碑;嘉慶十年四月西華門南池子西鐵門會議沿路茶棚施獻茶葉聖會碑,等等。這些碑碣不僅是妙峰山進香的歷史見證,也是民間進香組織形式的反映。各會都以入會人多為勝,每到進香之日,皆列隊出駕,舉旗打幡,陳鼓樂隊,大顯進香者的神威,《進香圖》正是上述景觀的掠影。

  大體說來《進香圖》自上而下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為妙峰山的廟宇建築。

  妙峰山的廟宇多為依山而建。寺院以道教建築為宅,其中也有一些佛教建築。從圖上可以看到,在被一條崎嶇漫長的進香道路隔開的左右山巔上,各有一座寺廟建築。在右邊山巔之上的是“靈感官”,又稱“天仙聖母碧霞元君祠”,乃是妙峰山地區最突出的香主代表。該廟是明崇禎二年(公元1630年)以前建造的,座北朝南,有正殿與東西配殿,四周是白色圍牆,院內古柏參天,陰森肅穆。正殿圍牆後開有旁門,西北處還有回香亭。從外觀看,石階高盤,門外左右立有高大的神桿,後面還有白衣送子娘娘殿。正殿內供有“天仙聖母碧霞元君”像,右邊有“子孫聖母廣嗣元君”像,左邊有“日艮光聖母明目元君”像;正中設神位,置法器,掛幡幢,帷幔;殿前設有拜台與香池。東配殿為廣生殿,西配殿為財神殿;同時還設有王三奶奶殿、五聖殿、三教殿,等等。廟內還有乾隆二十五年四月立“靈感宮”小石額。廟外前簷懸有慈禧太后書“慈光普照”,“功侔富媼”、“泰雲垂蔭”的扁額。整個廟宇由於明清兩代多次修葺,在建築規模上一直比較完整,香火也數百年不衰。相傳“碧霞元君”為東嶽大帝之女,因而視為山川之靈,是能主宰天下人民生春得物的女神,因此,當廟會之期,香客如潮,分別以抱拳、舉香、跪拜、行走等各種姿勢上香參拜。由於山顛上的寺廟東部還有一條進香舊路,因而,又有許多香客循東垣而來,入門進香。在與“靈感宮”相對的左邊山腰間處為“靈官殿”,其規模小於“靈感官”,是由東西南北四殿組成,從建築風格上說,它是仿於上殿。在此祠西北處還建有三座神殿,即喜神殿,關帝殿和觀音殿,殿與殿之間立有碑碣。山寺多臨石崖峭壁,因此香客需繞道而上。故沿途及廟宇門前,還設有茶棚、商攤。“靈官殿”旁邊還建有草棚式的水房,供香客休息飲用。

  第二部分為攀登妙峰山的香道。

  進香的群眾主要來自京津地區,他們一般從宣武門、阜城門、西直門、德勝門等地出發,進香道路有四條:北道、中道、南道和舊北道。途經大覺寺、北安河、三家店、聶各莊等地。由於山道崎嶇,路途遙遠,進香趕路時必須晝夜兼行,一般來往需要三天以上,不少進香者還攜帶家室,備有乾糧,相偕同往。當時在北平流行一首《妙峰山》俗曲,就是描寫一位貴夫人從阜城門外到妙峰山進香的具體行程。三條進香的道路,最後都匯集在妙峰山腳下的澗溝村,然後再從澗溝村北上,經過八里蜿蜒的山路,才能抵達妙峰山之巔。《進香圖》的第二部分,就是描述了從澗溝村到妙峰山頂峰的情形。

  在澗溝村北面,有一條很長的峽澗水域,從山上直流而下,橫斷絕山路,其間在水流上還設有一座平板木橋。

  進香一般需要有一個程序,有沿路祀祠、眾火落宿、登山、報號、朝頂、進香、回香、酬山等過程,所以來往需要數日。儘管如此,朝頂進香者依然人山人海,其中有騎馬者、乘輿者、坐轎者,步行者更是浩浩蕩盪,無首尾之分。《舊都文物略》稱:“四月妙峰山之娘娘頂,則香火之盛,聞於遠邇,環畿三百里間,奔走絡繹,方軌疊跡,日夜不止。”大有神宮顯靈之妙境。山道還時常伸延到依山而建的其他寺院或者散居的民房之中。道旁兩邊還有各式茶棚、商攤,以及桃木手杖集市,行商者多擊鼓敲鑼,以招來客。

  從《進香圖》所繪畫的眾多進香者中,以鄉民裝束者居多,也有一些官吏、侍從。他們中間許多人是肩置搭袋,腋夾衣包,有的還挑擔而來,手舉柱香。另外還有許多攜兒帶女,扶老挽幼的善男信女,其中年老體弱者則手持木杖,艱難而行。山道上還有許多身著破衣,手拿食器的乞丐,沿途向進香者乞討。還有些香客採用三步一拜,五步、七步一磕,甚至採用鎖身、背鞍、滾磚、鐲鐐、耳箭、懸燈等多種敬香方式,以表示自己的虔誠心情。在神像前,無論男女老少,還是體弱多病,都爭先恐後肅穆一拜。有些體力孱弱不能朝頂者,也要到半山腰處的“靈官殿”報號參拜,以焚香遙拜的方式,了此心願。

  在熙來攘往的人流間,還有許多形態各異的舉旗、撐幡、敲鼓、打鑼、吹號等列隊道駕的結社組織,他們走一段吹打一陣,以示助威,為進香者開道。

  進香結束以後,人們必到峰頂上的回香亭拈香、酬山,然後才可下山。在歸途之中,順便還要購買絨花、紙花、絨幅等飾物,戴頭插帽,以示“戴福還家”。

  第三部分為以澗溝村為中心的娛樂活動。

  《進香圖》還以相當大的篇幅繪出妙峰山香會的商品交易,文化娛樂的盛大場面。澗溝村,又名三岔澗,妙峰山腳下,地勢偏低,又位於水邊。由於它是一個較大的村落,又居北道、中道、南道三條進香路線的交匯點,南來北往進香趕會的人很多。澗溝村的建築多以土木結構房屋為主,也有許多臨時性的大棚、帳篷。村內還有一條以東西大街為主要幹線的街道,街道東部主要是進香、還香、回香等各種香客往來的通道,商販、商攤也多雲集於此,商品多樣,叫賣不停。街道北部是行商坐賈的鋪面商戶及食品小攤,賣水售物,待客前來,在街道南入口處,有一座人字頂木結構的高大戲台,台上的演員們穿紅戴綠,束髮塗臉,在鑼鼓聲中,行腔運氣,進行生動精彩的民間藝術表演。在路南還有不少從三條山道上而來的香客,有扛燈的,背包的,挑擔的,騎馬的,步行的。路北更是擠滿了縱橫交錯的茶棚、茶攤和一些臨時搭成的簡易式焚香祠龕,許多棚堂門外,還高掛旗幡、香燈。茶棚一般是用苫葦或帆布結紮而成的圓筒形建築,一端多用支帳挑起做出口處,有的則在圓筒形棚中間,翻捲或挑起一處為通道。很多茶棚都是倚門設灶,灶上置灶鍋,旁邊還放有種類不同的食物,

  只有個別在棚外搭灶,其上置長嘴高炳的大茶湯壺,供應開水。另外幾個涼棚式的茶棚,內擺長桌條凳,供香客歇腳品茶。儘管茶棚、茶攤的建築形式都十分簡陋,但仍擠滿了香客。其中還有不少進香者川流不息地頻於各個棚內出入。可見茶棚、茶攤其數量之多,在《進香圖》中是佔有突出地位的。

  在上山通道的四周平地上,還有許多各種類型的民間文化娛樂活動。其中有各式戲班,歌舞聖會,簫鼓弦樂的民間彈唱,武藝高超的精湛表演,雜耍、撐桿等民間各種演技,這些前來爭相趕會的獻藝者,大為遊客助興。在這些豐富多彩的娛樂場面中,還夾雜著許多傳統的遊藝活動,如拉洋片、說大鼓、賭博等活動,這些所謂帶有“還願福佑”的民間文化娛樂,極大的豐富了香會的社會內容。

  數百年來為什麼妙峰山香會規模之大,影響之深,歷久不衰呢?這並不是偶然的,而是有著多種原因。

  首先,植根於虔誠的宗教信仰。

  宗教的興起是基於早期人類對自然界的軟弱無力,自階級產生以後,又增加了階級壓迫的因素,從而使宗教長期延繼下來。到了明清時期,作為宗教產生的上述兩個因素仍然存在,對水災、旱災、地震、疾病、人禍還不能得到控制,又經常突發性地危及人們的生存。然而人們又不能對此作出科學的解釋,總以為有一隻無形的手在操縱自己,是鬼神在主宰自己的命運。所以,皈依宗教、迷信鬼神成為階級社會人們的基本信仰。正如恩格斯所說:“在各階級中必然有一些人,他們既然對物質上的解放感到絕望,就去追尋精神上的解放來代替,就去追尋思想上的安慰,以擺脫完全絕望的處境。 ”①同時,在社會上也還有一批從事宗教活動的人,而歷代統治階級正是利用宗教這一武器,作為麻醉人民、統治人民的工具,因而宗教活動十分流行。

  正如前面所介紹的,妙峰山基本是以道教寺院為主,所供奉的主神是碧霞元君,又稱泰山玉女。泰山娘娘,原供於泰山。顧炎武《日所錄》卷二十五《湘君》條中稱:“泰山頂碧霞元君,宋真宗所封,世人多以為泰山之女。”道教把“東嶽大帝”尊奉為泰山之神,認為“東嶽大帝掌管人間生死。”碧霞元君女神受大帝之命,主宰人間生育,又充任保護兒童的神祗。因此,碧霞元君在民間有深厚的尊奉基礎,特別是處於社會最底層的廣大婦女,把她視為至高無上的神祗。到妙峰山進香者,以婦女為眾。碧霞元君祠廟不僅泰山有之,而且其他各地亦有,而妙峰山就成為京津地區祭祀碧霞元君的一個中心。同時還應該指出,妙峰山也摻雜一些佛教的色彩,並且與民間流行的原始信仰結合在一起,使妙峰山廟會成為中國北方農村各種信仰的一個縮影,故香火最盛。

  妙峰山進香期間,主要是祭祀各種神靈,燒香上供,頂禮膜拜。其次是通過占卜,求知未來吉凶禍福。再則,是古代巫術信仰在民間的影響。例如《進香圖》中的道路兩旁碼放有許多桃木手杖,香客都爭相購買,人手一杖。這種桃木杖除了對登山有一定的助行作用之外,主要還具有驅鬼避邪的作用。巫術是人們想憑藉自己的力量,利用超自然的手段來影響和控制對方的巫教活動之一,如求雨、打鬼、驅邪等都是重要的巫術形式。我國自古以來就認為桃木有靈性,具有驅鬼的神功。《淮南子·詮言訓》高誘注:“大杖以桃木為之,由是以來鬼畏桃也。”正因為在民間曾流傳此物有驅鬼、避邪的作用,乃至商販們如此大量出售,以迎合廣大香客的需求心理。又如進香者在離開妙峰山時,還要購買一朵或數朵絨花、絨幅、紙花等物,戴在頭上,認為花、幅是幸福、吉祥的象徵,戴之而歸,就是“帶福還家”,可以去災求吉,這實際也是一種巫術信仰的影響。

  進香的目的,除了祈福禳災,渴望農業豐收外,祛病和求子也是其重要的目的。眾所周知,在三座大山的壓迫下,廣大農民、市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日夜掙扎在死亡線上,疾病經常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嬰兒的死亡率也很高。因此。人們想通過進香活動,拜祭碧霞元君,祈求神靈保佑。同時,妙峰山除供奉碧霞元君外,還供有子孫聖母廣嗣元君、喜神、白衣送子觀音等其他主宰生育的神明,這也是廣大香客所崇拜的對象,以此祈求生兒育女,人丁興旺。人們正是抱著各自不同的目的上妙峰山進香,這也是當地寺院廟宇香火興盛的重要原因。

  其次,妙峰山香會不僅是一種以宗教信仰為主要內容的民間活動,而且還帶有一定的商品貿易形式。明清時期,北京農村地區生產發展較為緩慢,商品經濟還不夠發達,基本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佔統治地位。隨著城鎮手工業發展,農副業產品的商品化,小手工業者愈來愈多,加上人們對生活用品需要日增,所以,除城市商業活動外,在城鄉之間也出現許多定期性的集市貿易場所。妙峰山香會做為一種民間性的社會活動出現,也必然要成為眾多的個體經營者關注的貿易場所。在這種自然形成的鄉鎮貿易交流中,多以當地經商者為首位,次之為京城內的商販和外地商販。他們一般都無固定的攤位,多在香道兩旁結搭臨時的棚子或席地而售,還有不少肩挑手提貨物的小販,穿行在香客來往中舉物叫賣,只有少部分商販是用租賃當地的房屋或地段臨時設鋪開店。這種鄉鎮性的經濟貿易形式,對豐富和活躍香會也起著一定的作用。

  在每年香會開市之日,商品什物雲集,其間有乾鮮果品、青菜麵點、日用農具、木器花草、衣履冠帶、筆墨紙硯、雜品器具等等。食品小攤,如花糕、油果子、燒餅、餑餑等爭相露市,大顯京城風味之特點。其中還有不少攤販專售進香物品,如香爐、香燭、柱台、紙籤等。此外,還有豐富多彩的民間手工藝品,如紙花、紙燈、泥人、面具,以及各種麥秸編成的玩物。李虹若《朝市叢載》中記錄當時流傳這樣一首詩:“逢期還廟顧盼兮,三十六行色色齊,若遇人叢挨擠處,留心剪綹竊東西。”它生動的描繪了象妙峰山這種廟會上的真實情況。

  香會上的中小商人和小商販,還相互進行競爭,他們往往利用每年會期所謂“慶善”之日,既可來此進香,又可增加收入,因此,商販聚集很多,以滿足進香趕會者的需要。

  香會中除了各種商販外,還有許多其他行業的勞動者,他們尊重同行義氣,按各自的行當自願組成各式善會、茶棚等組織,數以百計。凡入會者都募捐集款,純屬是義務性服務,其中有粥茶老會、拜席老會、縫綻老會、盤香老會、巧爐老會、燃燈老會、修道老會等等。每會還都設有會號,如“子孫”、“萬代”、“公益”、“長善”諸名,為進香趕會的人們義務服務,施席、送香、補鞋、燃燈、修鍋碗具、供粥茶等。

  茶棚在香會中更為盛行,處處皆有。每年開廟之日,除了部分廟堂可暫時供香客住宿休息外,各茶棚也成為大多數香客食宿的場所。茶棚內供應的茶湯品種甚多,又稱為茶點,用開水沖製而成,有油麵茶、米麵茶、豆麵茶以及其他種類的食料。有的茶棚還供應稀粥或水飯,如黃米粥、玉米粥、豆汁粥等等。此外,還有一些老字號招牌的茶社式飯棚,供菜餚糕點或設宴酬賓。攜朋帶友者,可以集此歡飲,共度良宵。妙峰山善會、茶棚集款助善,是進香入會者們積極熱情的事業,這種獨特的便民服務性工作,既為廣大進香者提供了方便,也給香市增加了興旺的色彩。不過,其中不少善會是由“板頭”們控制,他們從中漁利,敲榨勒索,時有發生。

  第三,妙峰山香會,除了具有宗教性和貿易性等社會內容外,還具有濃厚的民間文化娛樂活動之內容。

  每年舊曆四月的北京妙峰山,大地回春,山青水秀,桃杏盛開,春意正濃,此時進香趕會不僅是為了求神去災,也有游春的意義。

  游春又稱踏青,本是古代男女交遊的重要方式。古往今來,沿襲不衰。早春的四月,人們喜歡盛裝趕會,以此飽覽春色,購買愛物,開拓社交,從心理上抒發對大自然和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求得精神生活的滿足。

  《進香圖》正是一個千姿百態的中國民間文化娛樂活動的縮影,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中稱:“過會者,乃京西遊手,扮作開路、中幡、槓箱、官兒、五虎棍、跨鼓、花鈸、高蹺、秧歌、什不閒、耍壇子、耍獅子之類,如遇……各廟會等,隨地演唱,觀者如堵。”到妙峰山進香趕會,有文會與武會兩種。文會一般是指為朝山進香者服務的善會,武會則是為上山香客表演、娛樂性的組織。武會組織絕大部分也是自願組成,並以各自的藝技結成聖會。他們紛紛攜帶戲裝、樂器、武功器具,打出各自的會旗,比較有名的有:中幡聖會、槓子聖會、獅子聖會、踏車聖會、少林五虎聖會、大鼓聖會、清音聖會、音樂說唱聖會等等,另外,還有托偶、影戲、八角鼓、什不閒、子弟書、雜耍、把戲、相聲、大鼓、評書之類。

  廟會期間的獻藝也是來進香的,然後就地著裝試身,進行表演,有摔跤、比武、耍叉、玩槓、爬杆、撐幡、騎射等,既有一人獨演,也有雙人對練,還有十幾人的集體表演。武功獻藝者則赤身裸背,舞刀對槍,自娛神功,博得觀眾圍觀。

  《進香圖》畫面上澗溝村大街兩旁,還設有幾處華麗的戲樓,台上正有幾個獻藝者表演。當時,戲劇種類十分豐富,有小戲、詞曲、雜劇等等,但是,內容多以佛道教故事和歷史傳說為主。表演者揮袖起舞,行腔作唱,演技精彩,維妙維肖,隨著琴聲、唱聲、打擊樂聲,以及從圍觀者中爆發出的叫好聲,給香會增加許多娛樂氣氛。圖上還有唱大鼓、說評書、彈曲的場面。其中大鼓是以架支鼓,鼓小而扁,兩面皆可擊。說唱者側立打鼓,伴唱者坐旁彈奏,從鼓詞到弦曲,繪聲繪色,具有樸實的民間藝術風格。圖上還有比較新穎的拉洋片活動,許多香客爭先觀看,執事者一邊手拉洋片,一邊對畫中的風景加以說唱,彷彿把人們帶到詩情畫意之中。

  此外,在澗溝村近鄰處的遊藝場所,還設有一座四方形的大型賭博場所,內有十六間賭房,在每一個賭台四周,都擠滿了各種不同身分的賭客,圍觀者也很多。在輪盤賭案前,人聲、牌聲、骰聲、中彩的喊聲此伏彼起,有的賭徒還為輸贏當眾鬧事吵架。這是舊社會廟會中陋俗的一個側面。

  綜上所述,可知清代妙峰山香會活動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妙峰山進香圖》形像地說明了,妙峰山香會不僅是北京地區較大的民間朝山進香活動,還兼有民間商品交易和文化娛樂內容,這對研究北京清代社會生活、風俗信仰等方面的歷史具有十分珍貴的學術價值。


廟會

File:Chinese Wedding Procession 1908.jpg

廟會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X8NLFj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縮略圖
廟會,又稱為廟市或節場[1],是指在寺廟附近聚會,進行祭神、娛樂和購物等活動,是中華文化傳統的節日風俗。現代廟會主要在春節期間舉行。
歷史
廟會是中國傳統的節日形式之一,反映著民眾的心理和習慣。從名稱即可得知廟會這一風俗與宗教活動有著密切的關係,它是伴隨著民間信仰活動而發展、完善和普及起來的。它的淵源,可以一直上溯到古老的社祭。[2]
遠古
最初的廟會起源於遠古時代的宗廟社郊制度。為了求得祖先及神靈的保佑,先民們選擇了在宮殿或房舍里通過供奉與祭祀的方式,與之進行對話。每逢祭祀之日,為渲染氣氛,人們還會演出一些精彩的歌舞,即社戲,也稱廟會戲,廟會便由此形成[3][4]。
秦漢
與其它民俗一樣,廟會是社會發展的產物,而隨著社會的發展能夠體現出時代的色彩。在秦代時期,廟會的內容仍然單一而穩定,即祭祀祖先與神靈。在西漢時期,道教開始初步形成。廟會受到了宗教信仰的影響,內容開始出現了多元化的色彩,各種習俗也開始初步形成。如《西京雜記》一書中,描述了當時的祠廟祭祀習俗:「漢制宗廟,八月飲酎,用九醞,太牢」、「京師大水,祭山川以止雨,丞相御史二千石,禱祠如求雨法」。書中京師是指長安一地,從中可以管窺中原地區廟會文化的基本內容。
東漢時期,佛教開始傳入中國。與此同時,道教也已逐漸成形。兩教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競爭並相互影響。
兩晉及南北朝
兩晉時期,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使得原本較為興盛的儒教開始衰落。飽經戰亂和欺壓的百姓,與政治遭受壓抑的名士紛紛皈依佛教或道教。而佛教又有了水路傳經[5],隨著理論的相關深化,佛道二教都獲得了較大的發展並開始系統化。在南北朝時各自都已站穩腳根。
六朝以後,佛教寺院,道教宮觀日漸增多,於是附於佛寺、道觀的廟會也就逐漸興盛了起來。北魏時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動就是如此。所謂「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裝上彩車,在城鄉巡行的一種宗教儀式。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遷都洛邑後,每年釋迦牟尼佛誕日都要舉行佛像出行大會。佛像出行前夕,洛陽城內各寺院都將千餘尊佛像送至景明寺。沿途寶蓋幡幢,音樂百戲,諸般雜耍,非常熱鬧[6]。
唐朝宋代以後廟會的迎神、出巡大都是這樣沿襲和發展。並漸次推廣到四川、湖廣、西夏各地。
唐宋
到唐宋時期,兩教均達到了全盛時期,對社會產生了空前的影響[7]。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動出現了,如聖誕慶典、壇醮齋戒、水陸道場等等。其後在宗教儀式上慢慢加了娛樂內容,如舞蹈、戲劇、出巡等等。這樣,不僅吸引了信眾,更讓其他非信徒願意參觀。
佛教文化出現空前的大影響,甚至成為統治階級文化及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內容,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佛教廟寺林立,石窟大興,佛事盛行,崇佛成為民間信仰的主流,佛事滲入廟會,使廟會文化呈現出更大的宗教特徵。

元朝以藏傳佛教為國教,其他宗教均受到打壓,佛道之間矛盾激化並引發辯論[8],行像之風開始衰落。

明代時期,許多廟會已經開始向市集的性質上轉變。大多數是遊玩觀光或購買商品,真正進行祭祀或拜謁的人並不多[9]。

到了清代,廟會已經分為所謂的「多內涵型廟會」與「迎神賽會」。前者在宗教、娛神的同時有遊樂等活動,而後者則是把神像抬出廟外巡行,是沒有集市但有表演的廟會,如北京妙峰山廟會。同時也有部分地方無廟有市而也稱廟會,如北京著名的廠甸廟會,這些也統稱之為廟會[10]。
演變
早期的廟會僅是一種隆重的祭祀活動,而後來原屬於民間信仰的酬神活動,紛紛與佛道兩宗教互相結合,使廟會成為重大的宗教節日活動。但同時,在各地方不同的廟會上,亦有祈子、祈福求財、求醫祛病、卜問吉兇等活動。隨著經濟的發展,廟會就在保持祭祀活動的同時,逐漸融入集市交易活動,會有商人販賣民間玩具和小食,使這些活動中的商貿氣息隨著群眾性、娛樂性的加強而相應增加,因此廟會又稱為廟市,成為中國市集的一種重要形式。後來又在廟會上增加娛樂活動,如雙簧及高蹺等。自此逛廟會成了人們過年不可缺少的活動。
現狀
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和華人社區在春節期間均有大型活動,以文藝遊行為主,廟市為輔。文藝表演主要為鑼鼓腰鼓、張燈結彩、舞龍舞獅、古裝遊行等。由於遠離故土,春節這一古老而鼎盛的節日能帶來歸依感,唐人街廟會上的節日氣氛相比大中華顯得更為濃烈。
臺灣
廟會
漢字 廟會
白話字 Biō-hōe
臺羅拼音 Biō-huē
臺灣的廟會非常之盛,大小廟宇逢神明誕辰、成道日,一年到頭都有不同規模的繞境、進香、刈香等祈福活動。廟會遶境的區域,往往呈現該廟宇的祭祀圈或信仰圈,而分靈廟回祖廟或莊廟前往人群廟進香,則代表不同廟宇的互動關係。
在廟會活動中、除各廟宇神轎外,會有報馬仔、路關、儀仗、藝閣、燈籠、涼傘、陣頭,常綿延數公里之長。各藝閣、陣頭除職業表演團體外,仍有相當數量由各地方民眾組織而成。目前亦有各陣頭資深藝師前往國中、國小、大學或社區傳授宋江陣、十二婆姐、牛犁陣、官將首、什家將、八家將等傳統民俗陣頭。
在南臺灣盛行王爺信仰,廟會常結合王船醮儀舉行,如著名的南瀛五大香、東港迎王平安祭典,南鯤鯓代天府逢王爺誕辰則有連月的進香熱潮。中臺灣則以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最為著名,北臺灣則以三峽祖師廟清水祖師誕辰、淡水清水巖清水祖師成道(俗稱淡水大拜拜)、艋舺青山宮青山王誕辰、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大龍峒保安宮廟會等,最為著名。
中國大陸
在中國,廟會主要在春節期間舉行,主要內容是大量的各色小吃,各種小商品和遊樂項目。廟會在中國北方保留的較為完好,在南方1949年後曾一度逐漸消逝,但近年來卻在許多城市得以復興。以北京為例,廟會中典型的小吃、商品、以及娛樂主要有糖葫蘆、爆肚、風車、兔爺和套圈、射擊等。後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來自全國各地的小吃也都融入廟會。如羊肉串和牛丸等小吃也十分受歡迎。表演則為旱船、秧歌、舞龍舞獅。部分廟會還有與其相關的表演,如北京地壇廟會上會有皇帝祭地的演出,北京大觀園廟會會有元春省親的表演。每逢春節,遊園人數極多,乃至一天有數十萬人[11]。至於廟會形式上改不改革、上不上新項目,主辦者似乎並不特別在意。當然,也有一些廟會著手進行改革與創新,多以展示各民族風情為主[12]。如今在晉語區的許多縣市,傳統的廟會也仍舊在延續。
香港
2009年黃大仙祠的廟會
香港著名的大角咀廟會,以供奉中國南方海神的古廟洪聖廟為中心推出的一個具有香港特色的大型活動。內容除了傳統的特色攤位和廟會巡遊等娛樂以外,還涵蓋街頭時裝表演每屆吸引數萬人前來觀賞。
新馬地區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在春節期間有新春花市和燈會。
泰國
在泰國曼谷,有由華社舉行的隆重盛大的鬧新春活動。各種節慶物品沿街兜售,各族人民蜂擁而來。泰國國家電視台甚至進行電視直播,連泰國的王室也會出席這一慶祝活動。詩琳通公主殿下曾前往唐人街恭賀新年[13]。
歐洲
法國巴黎市13區、3區及4區和19區等唐人街均有由華團組織的文藝遊行。表演包含鑼鼓腰鼓、舞龍舞獅隊、秧歌旱船、跑驢龍舟等[14]。 英國的倫敦、愛丁堡和曼城等地亦有春節廟會,其中以倫敦規模最為龐大。舉辦地從最初的唐人街擴大到娛樂中心萊斯特廣場,2002年起更是進入大型活動中心特拉法加廣場舉辦。2008年參與人數約30萬,涵蓋藝術表演及群眾演出、特色工藝品小商品、各種小吃等[15]。
美洲
每逢新春,美國紐約的三大華人區(包括曼哈頓中國城、皇后區法拉盛和布魯克林區第八大道)都會舉行活動,但主要為花車遊行。其中法拉盛的韓裔因同賀春節亦會加入到活動中來。美國西海岸的舊金山和洛杉磯除遊行以外有廟會街市,出售小吃和其他小工藝品[14]。 拉美墨西哥城和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在節日期間也有廟會。
大洋洲
在澳大利亞這個多元文化的國家,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都可以盡情慶祝自己的節日,中國的春節也是必不可少的。雪梨、坎培拉、昆士蘭以及達爾文等城市都建有大規模的面積唐人街。每逢春節,這些地區將舉行大型的廟會,其中包括表演京劇民歌、舞龍舞獅、民俗小吃、燃放爆竹和龍舟賽等,歡慶新年的到來。深受亞洲文化影響的達爾文則確實存在著中國寺廟,華人在新年到來之時會去那裡祈福許願。春節時期,在南半球實際是夏季,所以別有一番情致[16]。
紐西蘭在春節期間會有新春花市。
南非
在南非的約翰內斯堡有春節廟會。1990年代之前的華人在很大程度上已接納了當地習俗,對華人傳統的春節不怎麼重視。而近年來的慶祝活動,則是由於南非華僑的不斷增多和影響增大才變得愈發熱鬧[14]。
朝鮮半島
主條目:朝鮮廟會
朝鮮半島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也有廟會這一節日活動。在其廟會的發展歷程中融入朝鮮自身的文化,成為較為與眾不同的朝鮮廟會。韓國人在春節時主要是拜年送禮,沒有廟會。但其他節日會有廟會,韓國人稱之為亂場(난장),比如端午節和上元節。
日本
主條目:祭 (日本)
日本廟會燈籠
日本原來也是同中國一樣慶祝農曆春節並舉辦廟會,日語把廟會中的攤販稱為「的屋」。日本明治維新五年後的1873年棄用農曆,改用格里曆,元日隨之改為格里曆1月1日。雖然如此,除了日期的改變外,日本仍然依照傳統方式慶祝傳統節日。節日的慶祝活動稱之為「祭」。每逢節日,均有各種廟會。但日本的廟會相對於中國的傳統廟會在形式上略有不同。較大的廟會有京都三大祭(葵祭、祇園祭、時代祭)。因最初均為神道教節日,所以舉辦地都在神社。三大祭較為隆重,規模龐大。人們著舊時裝束,有巡遊、騎馬、舞蹈等表演。
越南
越南各地街頭、公園和公共娛樂場所,在新春期間都會舉行各種文娛活動,演出越南傳統戲劇、歌舞、雜技、武術、摔跤等,還有盪鞦韆、下人棋、鬥雞、斗鳥等民間活動。
慶祝時間
廟會的慶祝時間最初是在舉行各種宗教節日(佛道二教為主)慶典時,後來發展為某些固定日期[17],現代舉辦時間則多為春節、元宵節等節日。
地點
主要分布在古時的各個寺廟周圍,如北京的隆福寺(已被拆除)[18]和白雲觀[19],京都的賀茂御祖神社。也有無廟而會的地方,北京的龍潭湖[20]、廠甸[21]以及大部分唐人街狀況都是如此。
經費
古代時,除由平時的香油錢收入做為支出,地方上還會依每戶男丁數認捐,俗稱收丁錢,由爐主或頭家挨家挨戶收取。在中國大陸,現代的廟會由於已發展成為一種集市,所以會有專門的管理者來組織和管理各個經營者及其商鋪,並收取一定的費用。春節前的攤位招商,據報導有的攤位拍賣經營權賣到數萬元[22]。在唐人街,各種廟會是由當地華團組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