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駕鹵簿圖》,是描繪清朝皇帝出巡的繪畫與雕刻作品,策畫製作於1988年至1995年,分為手卷及銅雕,手卷長近60米,寬0.8米,而銅雕長174米,寬2米,由174片長1米寬2米的銅版鍛雕組合而成,自《通典》、《漢書·武帝紀》、《後漢書·百官志》、《文獻通考》、《清會典》、《明會典》、《明實錄》、《清實錄》、《清史稿》,及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藏乾隆起居注內務府造辦檔等諸多古籍中考據資料,以期忠實呈現清朝乾隆時代大駕鹵簿的壯觀場面。
北宋《大駕鹵簿圖書》
《大駕鹵簿圖書》,鹵簿指的是古代皇宮儀仗隊,此圖為北宋佚名作者所繪。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宋代鹵簿分為4等,大駕鹵簿列對第一等、專用於南郊大禮。為便於官吏將士演練,宋太宗曾命人繪製了3幅《鹵簿圖》,藏於秘閣。宋仁宗時,宋綬重新制定大駕鹵簿,編寫《圖記》1O卷。本圖即是在宋綬《圖記》基礎上完成的。圖中共繪官兵5481人、車輦61乘、馬2873匹、牛36頭、象6只、樂器1701件、兵杖1548件,表現了皇帝前往城南青城祭祀天地時的宏大場面。繪製時間應在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至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之間,是研究宋代輿服、儀仗、兵器、樂器等製度的形象資料。[1]
鹵簿樂隨後便是手持引仗,禦仗等兵器的隊伍,幟(長丈五尺、廣半幅曰幟)、旗(泛指懸掛在杆上具有標誌性圖案,具有資訊傳達功能的綢布)、纛(軍中大旗,杆高一丈六尺,旗大一丈,黑綠緞為之,白綾為邊,纓頭飾以珠絡,極其華麗)、麾(軍隊中指揮用的裝飾有犛牛尾巴旗)、氅(裝飾有仙鶴、孔雀等鳥的美麗羽毛的旗)、節(皇帝御賜外交大使的節杖,用做禮儀之器)、旌(古代用犛牛尾或兼五采羽毛飾竿頭的旗子)、幡(旌旗的總稱,一種具有降魔作用的佛菩薩威德的象徵意義的旗)、幢(一種用以莊嚴佛菩薩及道場的旗。用於王者之儀衛,或作為大將之指揮旗)、傘(鹵簿儀仗所用的大型豪華禮儀用傘)、蓋(類似大型豪華禮儀用傘的禮儀用器)如雲,織錦雲緞,色彩斑瀾。然後又是手舉兵刀的親軍,護軍,整個隊伍進入高潮,在皇帝使用的金方杌、金椅、金瓶⋯等金八件之後,是最能代表帝工威儀的九龍曲柄黃華蓋。
鹵簿最早由儀衛扈從演變而了來的,漢代才開始把皇帝儀仗稱為鹵簿,因而鹵簿中的兵器最早用於護衛作用,隨著封建制度的日益完善,鹵簿中的兵器更多的是具有裝飾作用,清代鹵簿中的兵器尤其如此,如立瓜、臥瓜、星、鉞等完全是流傳下來的古代兵器樣式,由清宮內務府造辦處遵旨承造,製造精良、光彩奪目,成為皇帝儀仗中不可缺少的裝飾。另外,儀刀、弓矢、豹尾槍等也純屬禮儀之物,不同於作戰用的各種實用兵器,大駕鹵簿中的兵器都由朝廷專門的機構鑾儀衛統一保管,用的時候才統一發放。
大駕鹵簿圖策畫製作於公元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五年,分為手捲及銅雕,“大駕鹵簿圖手捲”長近六十米,寬零點八米,而“ 大駕鹵簿銅雕”長一七四米,寬二米,由一七四片長一米寬二米的銅版鍛雕組合而成,自〈通典〉、〈漢書武帝紀〉、〈後漢書百官志〉、〈文獻通考〉、〈清會典〉、〈明會典〉、〈明實錄〉、〈清實錄〉、〈清史稿〉,及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藏乾隆起居注內務府造辦檔等諸多古籍中考據資料,以期忠實呈現清朝乾隆盛世時,大駕鹵簿的壯觀場面。
兩幅作品目前收藏於台灣
《大駕鹵簿圖》手捲和《大駕鹵簿圖》銅雕都有極高的收藏和增值價值,這兩幅作品目前收藏於台灣。奧運會開幕式展示的《大駕鹵簿圖》,僅約15米長,0.5米寬,由於年代久遠,並受限於當時的材質和作畫技巧,很多地方已經模糊不清了,但瑕不掩瑜,它依然是價值連城的國寶。在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長卷中,《大駕鹵簿圖》長捲和銅雕的創制,為傳統文化的研究,保護和傳承,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對挖掘和弘揚民族文化,振奮民族精神,做出了獨特的貢獻。
《大駕鹵簿圖》- 清史研究的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大駕鹵簿中各式器皿的紋式,史料記載僅有文字說明,圖標即沒有色彩也不十分清楚,而繪製大駕鹵簿就是要求準確無誤,僅紋式這一項要做到復原,就絕非易事,不僅對畫家繪畫水平和繪畫修養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而且畫家必須精通歷史、清史。創作依始,畫家李大成先生不僅翻閱大量史書,收集大量資料,同時,無數次到故宮、天壇、博物館等地尋找和觀看當時乾隆皇帝祭天所用過的實物,走訪北京老一輩歷史學家,清史專家及末代皇帝溥儀的弟弟溥杰、溥任及恭親王的曾孫愛新覺羅毓詹等一些皇家後裔,向他們了解當時祭天盛況。同時在藝術方面也請教了北京、南京許多著名畫家,如中國工筆劃學會會長潘潔滋先生,副會長喻繼高先生以及音樂學家,古代器樂專家。通過畫家李大成先生近三年的努力,以他那驚人的毅力完成了《大駕鹵簿圖》這幅根據史料記載而精確復原的宏偉巨著。這幅作品的創作還得到了時任中宣部副部長的龔心瀚先生、文化部副部長的高占祥先生的高度重視和關心,他們觀看了《大駕鹵簿圖》後,作出了很高評價,認為這不僅是中國繪畫史上的奇蹟,同時也是清史研究的突破,為文化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何謂鹵簿
中國古代帝王出外時扈從的儀仗隊,最早由儀衛扈從演變而來。蔡邕書中曾記載:“天子出,車駕次第,謂之鹵簿。”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五:“ 輿駕行幸,羽儀導從謂之鹵簿,自秦漢以來始有其名。”漢代以後,后妃、太子、王公大臣皆有鹵簿,各有定制,並非為天子所專用。
漢代才正式稱為「鹵簿」。出行之目的不同,儀式亦各別,有著「明製度,示等級」的功效。大駕鹵簿列為第一等禮制,自乾隆十三年開始,清朝便將鹵簿儀制分為四個等級,即為大駕鹵簿、法駕鹵簿、鑾駕鹵簿,及騎駕鹵簿。
鹵簿的演變過程
唐朝大駕鹵簿依據〈文獻通考〉記載:擁有扇、傘、旗、數目可觀,氣勢非凡,僅以鹵簿中之樂隊盛況無可比擬。宋太祖時期鹵簿又增制了大旗幟、服飾,儀仗壯觀,隊伍龐大。遼金時代,鹵簿各有其特色,且更注重武力、兵器。元朝在中原建立朝廷國初複製鹵簿,仿效漢人,置拱衛權杖,造內外權杖,制象橋,鹵簿制度漸趨完善。鹵簿制度確立經過了一千多年的過程,到清朝已是末期,清王朝是距今最近的封建王朝,史料記載更為豐富完備。清代製度大多沿襲漢制,直到乾隆十三年才形成定制
大駕鹵簿
大駕鹵簿所記載之內容是乾隆盛世時期,乾隆皇帝祭天儀仗的隆重儀式。皇帝祭天時的儀仗稱為「大駕」,因此皇帝祭天時所使用儀仗隊伍便稱為「大駕鹵簿」。「大駕鹵簿」用於祭天、祈榖、常雩,是最高等級、隨行官員和護衛人數最多,儀仗和樂舞也最為齊備的滷簿,用於皇帝祭祀天帝、祈求農業豐收和風調雨順,最為重要隆重的儀式。它起源於上古神話傳說的五帝時代,秦漢時獲得發展,並形成完善的禮儀制度。唐、宋時發揚光大,明、清亦有發展延續。
《大駕鹵簿圖》策劃與製作
中國封建時期皇帝祭天可謂是歷史上最壯觀的事件之一,經過詳細考證,清朝乾隆十三年欽定的大駕鹵簿只有在皇帝舉行最高禮儀的南郊大祈,即只有到天壇祭天、祈榖求雨時才使用,因而是祭天大典的重要組成部分,將這一壯觀場面描繪出來,讓人們更直觀地看到當年乾隆祭天時的盛況是一件偉大而有意義的工作,它融合文獻價值與藝術價值於一體,為歷史文物研究探索出一條新路。
歷史上曾經有過一幅描繪大駕鹵簿的圖畫,現藏於大陸故宮博物館,該圖僅長十七點四五米,寬零點四八九米,成圖於乾隆十三年〈一七四八年〉,受當時各方麵條件的限制,諸如繪圖材料、繪畫技巧、繪製者意圖等等因素的影響,今天看來已經略顯粗陋。
從一九八八年開始,蒐集整理大駕鹵簿資料,先後摘抄各類文獻史料數十萬字,製作大駕鹵簿器皿的卡片近三千張,整理出大駕鹵簿圖中八八六件器皿的詳細圖案,並有文字說明的顏色、形狀、尺寸,不僅對畫家繪畫水平和繪畫修養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而且畫家必須精通歷史、清史。大駕鹵簿圖中民尉、旗尉、親尉、護尉、侍尉、官員的準確數字、位置、品級及服飾的查閱也是一項繁重而又繁瑣的工作,畫家李大成先生翻閱大量史書,收集大量資料,同時,無數次到故宮、天壇、博物館等地尋找和觀看當時乾隆皇帝祭天所用過的實物,走訪北京老一輩歷史學家,清史專家及末代皇帝溥儀的弟弟溥杰、溥任及恭親王的曾孫愛新覺羅毓詹等一些皇家後裔,向他們了解當時祭天盛況,在藝術方面也請教了北京、南京許多著名畫家,如中國工筆劃學會會長潘潔滋先生,副會長喻繼高先生以及音樂學家,古代器樂專家。大駕鹵簿圖記載了乾隆皇帝時祭天儀式之盛大壯觀的場面,圖中包含三七七〇餘人,三三〇余馬匹,十一頭大象,五輛大型彩車及二四八人的皇家車隊,八八六件器皿。都參考了大量史籍,進行了詳細的考證,具有相當高的學術及藝術價值,〈大駕鹵簿圖手捲〉長近六十米,寬零點八米。〈大駕鹵簿銅雕鉅作〉長一七四米,寬二米,由一七四片長一米寬二米的銅版鍛雕組合而成。參與大駕鹵簿圖的工作人員先後有數百餘人,包括大陸清史專家、美術家及五十多位畫家,共同籌畫與製作。銅雕部分則包括有雕刻家、金屬首飾雕刻師、鑄銅師等兩百餘人共同參與製作〈其中有數位是清朝宮廷首飾專家雕匠的傳人〉,完成了《大駕鹵簿圖》這幅根據史料記載而精確復原的宏偉巨著。
威武壯觀導象、寶象
鹵簿中最前列的是導象(在鹵簿隊伍前面起引導作用的大象)和寶象(身馱寶瓶的大象),前列導象四頭,身披藍屜(藍色的鞍子),不加羈飾(約束的繩帶裝飾),威武壯觀。後面緊隨的是寶象,共有五頭,皇帝鹵簿的寶象,絡首(大像頭部的繩帶裝飾)鉤鷹(聯結繩帶的鷹嘴裝的鉤子)秋攀(形容繩帶勾連),皆編黃絨紃(黃色細絨編織的繩索)為之,雜飾諸寶,前後各綴兩條紅纓,後絡珠網(用珍珠編結成的裝飾帶子)流蘇(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絲線等製成的穗子),胸部懸掛著紅纓銅鈴各三個,白革為韉(鞍子),繪金龍彩雲,上載寶瓶,銅質鑲金,亦飾珠寶,深一尺六寸五分,口徑八寸六分,腹圍五尺七寸六分,縷朵雲紋,蓋經一尺三寸,冠火焰頂,座高一尺三寸,這與宋朝、元朝和明朝鹵簿中的儀象略有差異;宋朝鹵簿儀象的身上設木蓮花座,金蕉盤;元朝則像韉鞍,五釆裝明金木蓮花座蓮花座上,金塗銀香爐一;明朝儀象據《明會典》載,養象(朝廷專門飼養訓練的大象),以備朝會陳列及駕輦,馱寶之用,凡是大祀,大朝會中儀像要馱寶匣;清代鹵簿中寶象載寶瓶,寶瓶內貯有火絨、火石、火鐮、系滿州陽俗所需,以示不忘清朝祖先的民族風俗。
以鞭趨闢持靜鞭民尉
手持靜鞭的民尉。(靜鞭:中國古代皇帝儀仗中專用的長鞭,揮鞭發出聲響,使人肅靜。)靜鞭用黃絲製作。長一丈三尺,寬三寸,鞭稍長三丈,浸透著蠟.靜鞭的手柄是木質的,刷紅漆,長一尺,雕刻著金色的龍頭。按《周禮》的說法:狼氏掌執靜鞭以驅趕人群,開闢道路,皇帝出入的時候則夾道列在兩旁。靜鞭還有一個用途是上朝時官員掌控其部屬,用鞭聲招呼前往並且迴避,禁止站班速度慢、站錯隊和隨意閒談的人。晉朝的時候,大駕鹵簿就有執鳴鞭的製度,以後各個朝代都沿用這個制度,宋朝用紅絲製作靜鞭,元朝的靜鞭用梅紅絲製作,鞭梢用黃茸而漬以蠟,手柄是綠色的,清朝的製度是用黃絲做鞭子,鞭梢浸透著蠟。
震攝威儀五輅
乾隆皇帝有這樣的詩篇:輟先考五輅,儀衛肅千官,昭德夫何有?正名蘄所安。這首御製詩的大意是:停下了祖先傳下來的豪華馬車,莊重的儀式和威武的衛兵,這種場面讓參加儀式的數千官員嚴肅而虔誠,是我有巨大的德政昭示於天下嗎?是世代傳承的以五輅為代表的盛大禮儀烘托出了皇帝的至高無上的權威。表現了五輅在大駕鹵簿中的作用和地位,《古今圖書集成》中有五輅圖考記載:周朝設有名為典輅的官員,主管皇帝的五輅。凡是遇到有重要的賓客的時候,就在大路上排列,漢朝的時候承繼周朝的這個制度,把五輅排列在朝廷前,叫做充庭車,意思是停放在朝廷前以顯示豪華崇高的皇帝威嚴的禮儀陳列車隊。
據《晉書、與服志》記載:皇帝乘坐的禮儀用車仍然以五輅為主,玉輅、金輅、象輅、革輅、木輅五輅都有不同的裝飾。玉輅、金輅、象輅指車上的裝嵌飾品,革輅,木輅是在皮革和木架上彩繪出圖案,五輅都是朱斑漆輪,畫為據文,輪三十輻(輻條),轂(古代馬車車輪中心的圓木,周圍與車輻的一端相接,中有圓孔,可以插軸)有兩轄(車鍵,即插在軸端孔內使輪不脫落的銷子),用紅色的油漆塗刷,廣八吋,長三尺。車的兩個軸頭名為飛鈴,上面裝有描金彩繪的車廂,軾(古代馬車車廂前面用做扶手的橫木)繪文獸(帶有花紋的神獸),軛(駕車時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以龍首銜之,並且用金銀雕飾,車廂上豎立的旌旗,也有定制。車的蓬布是青面黃里,名為黃屋。用犛牛尾大如斗,係於左騑(駕轅的服馬外側拉套的馬)軛上,名叫纛,史書上所說的黃屋左邊懸掛著大纛,就是指此而言。
五輅中玉輅最為尊貴,上面豎立著太常(中國古代朝廷掌宗廟禮儀之官)的大旗,十有二斿(同旒,旗幟的飄帶),九仞委地,上繪日月升龍,天子祀天時使用。其次是金輅,上面豎立著九旒(同斿,旗幟的飄帶)大旗,天子乘之以會萬國賓客,亦用以賜上公及王子母弟等國戚。象輅上建大赤(道教道德天尊所居之大赤天)之旗,通赤無畫純赤不加彩繪,天子乘之用以視朝,也用來賞賜諸侯。革輅上建大白(藏傳佛教中有放大光明的威力,能以佛之淨德覆蓋一切的大白傘蓋佛母)之旗,有兵戎之事天子乘用,也用於賜四鎮諸侯。木輅建大麾(軍隊中央指揮大旗),天子田獵時使用,也用於賜蕃王。玉輅駕六馬,餘皆駕四馬,馬並以黃金為文髦,插以翟尾,並均以黃金裝嵌。五輅除質地、作用的不同外,還有五時五色,立車安車的劃分。五時五色即:春天青色、夏天赤色、秋天白色、冬天黑色,夏秋之交屬於中央,戊己上的十餘日里則為黃色。立車、安車即:立車是車上旗直樹,安車是車上的旗斜插。同時,駕車的馬的毛色也要同車的顏色一致。漢朝初年,由於連年戰亂,連朝廷也找不到四匹毛色一樣的馬,因而皇帝也不能乘作四匹純色的馬駕的車。此後,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天子在不同季節外出要按時令乘不同顏色的車馬,制度的嚴格不言而喻。唐朝的皇帝懸掛鑾鈴的輅車分為五等,隸屬於車斗十二乘,皇帝行幸則分前後施於鹵簿之內,盛大的典禮則分左右排列在儀仗之中。宋朝有大朝會或冊命的時候,設五輅於大慶殿前。明朝參考承襲歷朝的五輅,大朝會則陳於太和殿前,玉輅用青質的玉裝飾在車各個末端,金輅用赤質金裝飾在車各個末端,象輅黃質象飾裝飾在車各個末端,革輅用白色的皮革製作車馬挽具,木輅用黑色的油漆塗刷,沒有其他的裝飾。
鼓樂齊鳴鼓樂隊
五輅後面是-個一百八十八人的樂隊,吹吹打打,聲勢浩大,鹵簿樂掌於旗手尉,仍校尉司之。大駕,法駕鹵簿皆用鹵簿樂,陳於引仗之前,五輅之後。鹵簿中的樂器是儀仗中的重要的組成部份,清代鹵簿中的樂隊通稱為鹵簿樂,清代鹵簿樂的規模較前代已經大為減少,但也頗為壯觀。大駕鹵簿中的樂器數量有180多件,由樂部(清代主管音樂的機構,隸屬於禮部,負責人由王公擔任)負責,導迎樂掌於和聲署,行幸樂,前部大樂本為鑾儀衛之後,而以和聲署署史奏之,鑾駕鹵簿出入引以導迎樂,騎駕鹵簿出入引以行幸樂,法駕鹵簿出入兼用導迎樂,大駕鹵簿出入兼用導迎樂。
出警入蹕兵旗隊
鹵簿樂隨後便是手持引仗,禦仗等兵器的隊伍,幟(長丈五尺、廣半幅曰幟)、旗(泛指懸掛在桿上具有標誌性圖案,具有資訊傳達功能的綢布) 、纛(軍中大旗,桿高一丈六尺,旗大一丈,黑綠緞為之,白綾為邊,纓頭飾以珠絡,極其華麗)、麾(軍隊中指揮用的裝飾有犛牛尾巴旗)、氅(裝飾有仙鶴、孔雀等鳥的美麗羽毛的旗)、節(皇帝御賜外交大使的節杖,用做禮儀之器)、旌(古代用犛牛尾或兼五采羽毛飾竿頭的旗子)、幡(旌旗的總稱,一種具有降魔作用的佛菩薩威德的象徵意義的旗)、幢(一種用以莊嚴佛菩薩及道場的旗。用於王者之儀衛,或作為大將之指揮旗)、傘(鹵簿儀仗所用的大型豪華禮儀用傘)、蓋(類似大型豪華禮儀用傘的禮儀用器)如雲,織錦雲緞,色彩斑斕。然後又是手舉兵刀的親軍,護軍,整個隊伍進入高潮,在皇帝使用的金方杌、金椅、金瓶⋯等金八件之後,是最能代表帝工威儀的九龍曲柄黃華蓋。鹵簿最早由儀衛扈從演變而了來的,漢代才開始把皇帝儀仗稱為鹵簿,因而鹵簿中的兵器最早用於護衛作用,隨著封建制度的日益完善,鹵簿中的兵器更多的是具有裝飾作用,清代鹵簿中的兵器尤其如此,如立瓜、臥瓜、星、鉞等完全是流傳下來的古代兵器樣式,由清宮內務府造辦處遵旨承造,製造精良、光彩奪目,成為皇帝儀仗中不可缺少的裝飾。另外,儀刀、弓矢、豹尾槍等也純屬禮儀之物,不同於作戰用的各種實用兵器,大駕鹵簿中的兵器都由朝廷專門的機構鑾儀衛統一保管,用的時候才統一發放。
皇威浩蕩玉輦、馬匹
黃蓋後是皇帝乘坐的玉輦,用美玉作裝飾的、三十六人抬的大轎,從紫禁城到天壇,僅抬玉輦的準備輪換的轎夫就有十幾班,數百人。簇擁皇帝的有前引十大臣〈均為二品以上官員〉,後面有執豹尾槍,佩儀刀及佩弓矢的侍衛,文武百官,太監隊伍,侍衛、護軍等緊緊跟隨,黃龍大纛押後,百官騎著馬在最後相隨,整個隊伍綿延數里,浩浩蕩盪,皇帝被前呼後擁的前往天壇舉行祭天大典。
跟著宮廷畫家去看明皇帝出京謁陵 組圖
《出警入蹕圖》局部 由大象拉的“大駕鹵簿”更顯帝王威儀
《出警入蹕圖》局部
地名可見“西直橋” 隨著火器的發展,明軍大量使用內嵌鐵片外釘銅釘的綿甲。
跟著宮廷畫家去看明皇帝出京謁陵 組圖
《出警入蹕圖》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珍貴國寶,這幅畫描繪著明朝皇帝出京謁陵盛況的宮廷畫卷。出警入蹕指的是皇帝出巡歸來的意思。
《出警圖》與《入蹕圖》雖是各自分開的二幅長卷,但是所繪的卻同是掃墓、巡視的過程,因而通常被合稱為《出警入蹕圖》。畫家將皇室謁陵的整個時空歷程出發、抵達、返回濃縮于二幅長卷之中。《出警圖》繪皇帝騎馬,由陸路出京,《入蹕圖》畫皇帝坐船,走水路還宮。這兩幅圖是國立故宮博物院所收藏手卷畫作中最長的兩幅,人物眾多,場面宏偉,更是歷代繪畫作品中少見的超級巨作。這二幅作品,均未署名作者姓名。但可以確定的是,得出動許多宮廷畫師的合力創作,才能完成這二幅布局精採生動的巨作 。
《出警入蹕圖》局部 雲霧繚繞中的宮殿和列隊的儀仗
《出警入蹕圖》描繪的是一支龐大的皇家謁陵隊伍,由北京城得勝門出發,畫家沿途鋪設盛大的衛儀陣容,直至皇帝謁陵的目的地——離京城四十五公裏外的天壽山——這裏是明朝歷代皇帝的陵寢區。
《出警入蹕圖》局部 “天子所禦駕六”,文官武將左右隨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