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anpan.jpgFile:San Shi Pun Script.jpg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

散氏盤也稱散盤,是西周厲王年間以塊笵法鑄造的青銅器皿,腹內鑄有357字金文,是中國最早的土地契約,[1][2]書體也開草篆之先,佔碑學體系重要位置,為晚清「四大國寶」[註 1]之一,現收藏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外觀
散氏盤高20.6公分,腹深9.8公分,口徑54.6公分,盤底直徑41.4公分,重21.312公斤,盤附雙耳,盤腹飾有夔紋及獸首,高圈足上則為獸面紋飾。[4]

銘文
散氏盤腹內鑄有19行,357字銘文,記載夨(音「仄」)國侵略散國的田邑,後來議和,夨國割田地賠償散國。和議時,夨國派15名官員進行土地的交割事務,散國由10名官員來接收,在周天子派來的史正仲農監交之下,兩諸侯國訂立協約,成立交田的正式契約,田界契約內容便鑄刻銘文於盤內,成為宗邦重器。[1]其隸定如下:

用夨[戈菐]散邑,廼即散用田。眉:自瀗涉,以南至於大沽,一封;以陟,二封;至於邊,柳。復涉瀗,陟雩[虘又]□□[阜美],以西,封於播城,楮木;封於芻逨,封於芻道;內陟芻,登於廠湶,封[者刀],[木厈]。[阜美]陵崗,[木厈]。封於原道,封於周道;以東封於□東疆;右還,封於眉道;以南,封於 □ 逨道;以西,至於[工隹]莫。眉井邑田:自桹木道左至於井邑封道,以東一封;還,以西一封;陟崗,三封;降,以南,封於同道;陟州崗,登,[木厈];降,棫;二封。

夨人有司眉田:鮮且、微、武父、西宮襄、豆人虞考、彔、貞、師氏右眚、小門人繇、原人虞艿、淮司工虎、□龠、豐父、[工隹]人有司刑、考,凡十又五夫。正眉夨舍散田:司徒逆、司馬單堒、邦人司工[馬京]君、宰德父;散人小子眉田:戎、微父、效□父、襄之有司橐、州□、修從□,凡散有司十夫。

隹王九月,辰才乙卯,夨俾鮮且、□旅誓曰:「我既付散氏田器,有爽,實余有散氏心賊,則爰千罰千,傳棄之。」鮮且、□旅則誓。廼俾西宮襄、武父誓曰:「我既付散氏濕田□田,余有爽變,爰千罰千。」西宮襄、武父則誓。氒受圖夨王於豆新宮東廷。氒左執要史正中農。
流傳
散國約位於陝西寶雞鳳翔一帶,西北方與夨國為鄰。由散氏盤銘文的人物推知,此盤的鑄作年代約在周厲王時期。[1]

根據清朝張廷濟《清儀閣題跋》、陳介祺《簠齋積古金文》等資料,散氏盤於康熙年間在陝西鳳翔出土,[1]經多人收藏之後,於嘉慶十四年(1809年),清仁宗50歲壽辰之際,由江南鹽運使阿林保進貢內務府。經由內務府著名金石學家阮元鑑定為西周時期物品,並製作銘文拓片,收藏於內務府庫房。後有傳聞散氏盤在英法聯軍入侵圓明園時被燒毀,並多年不見蹤跡。1924年,時任清室善後委員會委員的馬衡在清查故宮物品的時候再次發現了散氏盤,後來在古籍中找到散氏盤拓片,經比較鑑別考證,確定該盤是散氏盤原件,燒毀一說純屬傳聞。1933年隨文物南遷離開故宮,現收藏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3][1]

價值

《散氏盤》的銘文拓本
散氏盤腹內357字銘文記載著中國最早的田界契約,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2]其書法字形寬綽大氣,意拙高古,取橫勢;結構上變化多端,有趣味,整體重心較低(導致橫勢);章法上行列比較有序,兼有欹側之感;風格上顯雄壯、粗實、遒厚、豪邁的特徵,有別於商、周同時期金文體勢,書體開創草篆之先,在碑學體系中極具分量,對後世書法家如鍾繇書法點畫的厚重感和結體橫向的字勢,王獻之書法章法上的欹側感等,都產生了間接性影響,故列名晚清「四大國寶」之一。[4][5][6]

----------------------------------------------------------

國寶之最 台灣故宮十大稀世珍寶系列:散氏盤
02散氏盤

  西周〔散氏盤〕(銘文字數多,銅質特佳)

  散氏盤應為西周晚期出品,它最引人注意的是盤內共三百五十七字的銘文,記載了西周時散國和鄰國解決土地糾紛的協議

  西周晚期

  散氏盤高:20.6公分腹深:9.8公分口徑:54.6公分底徑:41.4公分

  重:21312 g銘文:19行357字

  早在商朝中期,青銅器上便已出現銘文,比甲骨文的時代還早。但是在西周之後,在銅器上鑄刻銘文的風氣才大大風行,舉凡祭祀、戰爭、賞賜等大事,甚至是契約,都被紀錄在青銅器上。

  散氏盤流傳有緒,根據張廷濟的〔清儀閣題跋〕等數據,散氏盤在康熙間出土於陝西鳳翔,嘉慶十一年由鹺使額勒布以重價購得,十四年進貢內府。根據考證,十四年乃嘉慶皇帝五十壽辰,當時曾申命臣子不準進獻珠玉等物,但書冊字畫等文物卻是准許呈進的。由此可知,額勒布進貢散氏盤,是為嘉慶皇帝的生日賀禮。盤上的銘文共357字,記載的是西周晚期的土地契約。位於今日陝西寶雞鳳翔一帶的散國,被西北方的國侵佔了土地,兩國議和,戡定國界,國割地賠償,過程與合約均鑄在盤上,作為證明

散氏盤造形與紋飾均呈現西周晚期青銅器簡約的風格,文字線條宛轉靈動,是研究西周金文重要的材料。
  散氏盤又名「矢人盤」,是西周曆王時期重器。清乾隆初年陝西風翔出土,曾藏於乾隆內府。以其長篇銘文著稱於世。

  散氏盤銘文鑄於盤內底上,共三百七十五字。是一件風格非常突出的作品。其書法渾樸雄偉,字體用筆豪放質樸,敦厚圓潤,結字寄奇雋於純正,壯美多姿。

  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書之流暢,開「草篆」之端。

  散氏盤銘文並器全形拓,整幅托裱本,珂羅版原大精印,尺寸145/81厘米。四大國寶之一的西周散氏盤,原藏清內府,與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盤並稱四大國寶,原拓本極珍罕,海內學者爭求而極難得。

  散氏盤腹部飾夔紋,間以三浮雕獸首,高圈足上飾獸面紋。銘文的字與字間隱約可見陽文直線界欄,是典型西周晚期銘文的風格。

----------------------------------------

散氏盤(San Family Plate),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又稱夨人盤,西周晚期青銅器,因銘文中有“散氏”字樣而得名。清乾隆初年出土於陝西鳳翔(今寶雞市鳳翔縣),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盤高20.6厘米,口徑54.6厘米。圓形,淺腹,雙附耳,高圈足。腹飾夔紋,圈足飾獸面紋。內底鑄有銘文19行、357字。記述地是夨人付給散氏田地之事,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1]
中文名 散氏盤 外文名 聖家族板 所屬年代 西周晚期 出土時間 清乾隆初年 出土地點 陝西寶雞 館藏點 台北故宮博物院

流傳過程
散氏盤於乾隆中葉出土至嘉慶十五年一直在民間收藏,先在揚州江翰林家收藏多年,後轉手誰家則不詳。老古玩界卻傳說著,阮元收藏過,並複制鑄造出兩件。民國十三年以前,大古董商都說過,遇上散氏盤要格外小心,仔細鑑定。[2]
散國約位於陝西寶雞鳳翔一帶,西北方與夨國為鄰。由銘文內的人物推知,此盤的鑄作年代約在西周厲王時期。[3]
1810年冬,嘉慶皇帝顒琰50歲的生日,阿林保將散氏盤敬獻給皇上做壽禮。皇上給了他兩江總督去當。因而在老古玩界中有“阮元定名散氏盤,阿林保獻寶祝壽榮陞”的口頭傳說故事。嘉慶皇帝不像乾隆皇帝那樣酷愛古玩字畫和美玉。散氏盤入貢內府,歷經嘉慶、道光、咸豐、同治
散氏盤
散氏盤
、光緒、宣統六朝,久藏禁中。因時間太久,六朝皇帝誰也不去鑑賞,以致無人知曉它收藏在什麼地方。咸豐十年火燒圓明園後,傳出散氏盤在圓明園被燒毀了。於是,從內務府官員口中傳到琉璃廠古董商的耳朵裡就成了:“散氏盤真的沒啦,只有仿鑄的那件了。” [2]
1924年的一天,故宮院長馬衡清查故宮物品時發現了一個塵封已久的木箱,箱中裝的便是散氏盤。[4]
民國十三年,溥儀出宮前,內務府核查養心殿陳設,發現散氏盤藏在庫房。溥儀出宮後,散氏盤由故宮博物院收藏。[3]
國之瑰寶散氏盤,在“ 九一八事變 ”後由北京故宮博物院轉移到台北故宮博物院中收藏。[3]
文物特徵
造型
盤高20.6厘米,口徑54.6厘米,盤底直徑41.4厘米,重21.312公斤,盤附耳,盤腹有夔紋飾,高圈足上飾獸面紋。內底鑄有銘文19行、357字。內容為一篇土地轉讓契約,記述夨人付給散氏田地之事,並詳記田地的四至及封界,最後記載舉行盟誓的經過。[1]
銘文
用夨踐散邑,乃即散用田。履:自瀗涉以南,至於大沽,一奉。以陟,二奉,至
散氏盤銘文
散氏盤銘文
於邊柳、复涉瀗,陟,。以西,奉於敝城。楮木,奉於芻仇,奉於芻道,內陟芻,登於廠湶,奉諸、陵、剛。奉於單道,奉(封)於原道,奉(封)於周道。以東,奉於棹東強。右還,奉於履道。以南,奉於仇道。以西,至於莫。履井邑田。自桹木道左至於井邑,奉,道以東,一奉,還,以西一奉,陟剛三奉。降以南,奉於同道。陟州剛,登,降棫二奉。夨人有司履田:鮮、且、武父、西宮襄、豆人虞丂、錄貞、師氏右眚、小門人、原人虞艿、淮司工虎、孝、豐父、人有司丂,凡十又五夫。正履夨舍散田:司土逆寅、司馬單、人司工君、宰德父;散人小子履田:戎、(微)父、教父、襄之有司橐、州就、焂從,凡散有司十夫。唯王九月,辰才乙卯,夨卑鮮、且旅誓,曰:“我既付散氏田器,有爽,實餘有散氏心賊,則爰千罰千,傳棄之。”鮮、且旅則誓。乃卑西宮襄、武父誓,曰:“我既付散氏濕田、畛田,餘有爽變,爰千罰千。”西宮襄、武父則誓。厥受圖,夨王於豆新宮東廷。厥左執史正中農。
文物價值
散氏盤銘文的最大審美特徵在於一個“拙”字,拙樸、拙實、拙厚、拙勁,線條的厚實與短鋒形態,表現出一種斑駁陸離、渾然天成的美。散氏盤銘文的字形構架並非是固定不變、呆板生硬的。它的活氣躍然紙上,但卻自然渾成。特別是在經過鑄冶、捶拓之後,許多長短線條之間,不再呈現對稱、均勻、排比的規則,卻展現出種種不規則的趣味來。
圓筆鈍筆交叉使用,但圓而不弱,鈍而不滯,是散氏盤銘文在技巧上的著重點。在體勢上,字型結構避讓有趣而不失於輕佻,多變但又不忸怩造作,珠璣羅列,錦繡橫陳,在極粗質中見出極精到,這是《散氏盤銘文》的魅力所在。
散氏盤銘文用筆粗放豪獷,但並不粗野,而是凝重含蓄,樸茂豪邁。其線質是能將稚拙與老辣、恣肆與穩健、粗獷與內蘊極為完美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它既不同於早期以時有肥厚用筆及點團來華飾其形,呈現出線與塊面的結合,也不同於其後的晚周金文刻意整飭,而是於不規整之中見其錯落搖曳之趣,給人以欹正相生、自由活潑的藝術美感。可以說《散氏盤》既凝重遒美,又不失瀟灑暢達。
散氏盤的銘文作為西周晚期文字,在結構上呈現出蜾扁的風格特徵。在方整中含有圓意,就其單字而言無一不打破對稱、平正的慣例,不僅呈橫向的欹側之勢,而且變通常的右高左低為左高右低,字勢向右下傾斜。然姿態自然,變化莫測,字間呼應,隨勢生髮,字形開張,妙趣橫生。在樸茂厚重之中,又添加些雄強的意蘊,故而顯得博大、寬厚,讓人感到一種生氣的存在。同時,字的重心都忽左忽右,使每一行的字產生明顯的跳躍感。加之其章法錯落有致,使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都通過變幻多端的下俯、上仰、左顧、右盼聯合起來,使人感到行止裕如,氣象飄逸。
文物背景
西周書法的主要資料當是金文,整個西周可稱得上是銅器銘文的鼎盛時期,整個西周金文的發展經歷了由譎奇崢嶸、典雅平和而逐漸步入成熟的,這一時期的金文肥筆完全消失,線條的形式美變得純粹起來,字的造型亦更顯得自由活潑。《散氏盤銘文》作為西周時期粗獷遒勁的金文書法,是學習大篆的極好範本,與毛公鼎、大盂鼎銘文並稱為金文瑰寶。散氏盤銘文便是西周晚期青銅器時代書法藝術的高峰之頂的傑出代表之作。它與毛公鼎、虢季子白盤並稱為西周三大青銅器,與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白盤並稱為晚清四大國寶均以長篇銘文和精美的書法著稱於世。[5]

----------------------------

被譽為“晚清四大國寶”的西周青銅器文物珍品——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盤、散氏盤,曾轟動一時。而這塊散氏盤,因銘文中有“散氏”字樣而得名。有人認為作器者為夨,又稱作夨人盤。傳清乾隆初年於陝西鳳翔出土。高20.6厘米,口徑54.6厘米。圓形,淺腹,雙附耳,高圈足。腹飾夔紋,圈足飾獸面紋。內底鑄有銘文19行、357字。內容為一篇土地轉讓契約,記述夨人付給散氏田地之事,並詳記田地的四至及封界,最後記載舉行盟誓的經過。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清康熙時,揚州徐約齊以重金購自歙州程氏,後又歸於揚州洪氏。清阮元曾翻鑄此盤,也有銘文拓本傳世。嘉慶十四年,仁宗五十大壽時,新任兩江總督阿毓寶從揚州鹽商購得此盤貢入內府。歷經道、咸、光、宣四朝,因年久失查,不知所在,1924年遜清內務府清查時,發現於養心殿庫房。1935年《散氏盤》隨清宮其它文物移交北平故宮博物院,抗戰時曾南遷,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散氏盤,其銘文結構奇古,線條圓潤而凝煉,字跡草率字形扁平,體勢欹側,顯得奇古生動,已開“草篆”之端。因取橫勢而重心偏低,故愈顯樸厚。其“澆鑄”感很強烈,表現了濃重的“金味”,因此在碑學體系中,佔有重要的位置。現代著名書法家胡小石評說:“篆體至周而大備,其大器若《盂鼎》,《毛公鼎》,……結字並取縱勢,其尚橫者唯《散氏盤》而已。 ”

--------------------------------

散氏盘 – 国学网 - https://goo.gl/bNNYp6

散氏盘全拓

散氏盘释文(一)

散氏盘释文(二)

-----------------------------

art.2222.idv.tw【中國文字藝術(書法)網站】 - https://goo.gl/vJDKt7

散 氏 盤(公元前 800~900 年‧西周年間‧書寫者不詳)

殷周時期,祭典的青銅器皿上鑄刻的銘文,即是「金文」,又稱「鐘鼎文」。金文的象形成分高、結構複雜,加以各諸侯國各自發展,造成後來的辨識不易,通稱「古文」。台北故宮的網站記載:

青銅禮器上每每刻鑄瑰麗的紋飾,或展現殷人祀祖的情操,或反映周人的現世生活,皆能表露其時代精神。殷周青銅禮器亦有鑄銘的習慣,內容不外族徽署記及記載功勳、寵賜、策命、契約、典謨誥誓等。

西周金文,前期的大盂鼎、中期的大克鼎、後期的毛公鼎並稱「三寶」。 內壁均鑄有長篇銘文,是研究西周歷史的珍貴文獻。

大盂鼎‧北京故宮

大克鼎‧上海博物館

毛公鼎‧台北故宮

大盂鼎是周康王時,貴族 盂 鑄造的祭祀禮器。銘文計 291 字,記載康王敘述商朝的亡國,及文王、武王的立國經驗,告誡盂 要效法先祖,忠心輔國,並賞賜香酒、命服、車馬、奴隸。

西周前期‧大盂鼎

大克鼎是周孝王時,貴族  鑄造的祭祀禮器。銘文計 290 字,記載貴族 克 頌讚其先祖德行,忠心輔國、安國的事蹟。後來克 受到孝王策命,出傳王命、入達下情,並得到孝王賞賜禮服、田地、奴隸、樂隊。

西周中期‧大克鼎

毛公鼎是周宣王時,毛公(宣王的叔父)鑄造的祭祀禮器。銘文計 500 字,是現存殷周禮器中銘文最長的一件,記載宣王請毛公 為其治理國家,又令 毛公 族人擔任禁衛軍,保護王室,並予賞賜。

西周後期‧毛公鼎

殷周青銅器存世者數以千計,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因鑄有長篇銘文而顯珍貴。台北故宮另有一件約與毛公鼎同一時期,位列故宮十大國寶之一的稀世典藏 - 散氏盤亦鑄有長篇銘文

散氏盤於清朝康熙年間在陝西鳳翔縣出土,盤耳高約 20 公分,直徑約 50 公分,盤的內底鑄有 19 行銘文,計 357 字。記載西周後期的諸侯國之間,領地糾紛的協議

台北故宮的網站記載:

散氏盤的造形、紋飾均呈現西周晚期青銅器簡約端正的風格,而它最吸引人注意的還是銘文。散氏盤的銘文共三百五十七字,全篇記載西周時,散、夨(ㄘㄜˋ)兩國土地糾紛的事。大意是說:夨國侵略散國,後來議和。和議之時,夨國派出官員十五人來交割田地及田器,散國則派官員十人來接收,於是雙方聚集一堂,協議訂約,並由夨國官員對散人起誓,守約不爽。夨人將交於散人的田地繪製成圖,在周王派來的史正仲農監交下,成為夨散兩國的正式券約。青銅盤原為盛水的器皿,但散氏盤在鐫鑄契約長銘後,已然成為家國宗邦的重器。(張臨生)

西周後期‧散氏盤

散氏盤銘文的字形略扁,這是散氏盤與同時期的其他金文不同之處。清朝李瑞清認為在魏碑中,字形略扁的鄭文公碑應出自散氏盤。他說:「鄭文公碑承散氏盤之餘緒、余每用散氏盤筆法臨鄭文公。」

李瑞清自述:「余書幼學鼎彝,學散氏盤最久。......近寫鄭文公,好習散氏盤,因爲臨之,他日學書有悟,當知古人無不從鼎彝中出也。」

並且認為:「學書從篆入,猶為學之必自經始。

下面是在魏碑中字形略扁的鄭文公碑,各位朋友可與上面的散氏盤對照比較,看看您與李瑞清之言同感否?

北魏‧鄭文公碑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