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紙本漫畫銷售慘跌!電子書+盜版興盛 連13年衰退
By Fb, www.ettoday.net查看原始檔
▲日本漫畫市場近年來市場持續縮減,以不復往日盛況 。(圖/Pixabay)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日本是漫畫輸出大國,近年來市場卻大幅萎縮,紙本漫畫的銷售額甚至在短短3年內減少了近1000億日幣(約新台幣274億)。在整體漫畫市場景氣低迷的同時,電子版漫畫單行本卻逆勢成長,在2017年以50.7%首次超越紙本漫畫單行本銷售量。
據《朝日新聞》報導,漫畫銷售量大減可能與近年來知名暢銷作品完結有直接關係,《烏龍派出所》等被稱為是「銷售保證」的名作陸續完結停刊,重擊整體漫畫市場,讓銷售量大受影響。
根據日本出版科學研究所報告顯示,2016年整體漫畫市場規模為4454億日幣(約新台幣1220億),2017年時卻只剩下4330億日幣(約新台幣1191億),已經連續13年持續衰退。
▲電子載具的發展影響了紙本漫畫的銷售。(圖/達志/示意圖)
研究電子書與出版事業的植村八潮教授認為,漫畫市場出現大幅萎縮可歸因於電子書發展與盜版網站的猖獗。電子書市場中,漫畫類書籍佔有8成的銷售量,顯示漫畫讀者閱讀習慣已經隨著時代與科技改變。除此之外,知名暢銷作品數位化打入電子市場,也吸引了讀者走進網路,養成電子閱讀的習慣。
漫畫數位化雖然擴展了電子書的市場,卻因為數位化造成盜版更加猖獗,使得整體市場依然呈現下降趨勢。盜版網站不只免費提供漫畫,讀者也能夠以最為便利的手機載具閱讀,大大影響了讀者的購買意願。
此外,除了日本國內的盜版網站外,在中國興盛的「漢化組」也是盜版漫畫的一大毒瘤。日本漫畫協會曾公開譴責盜版網站違反著作權法,要求政府提出實際行動捍衛作者權益。日本警方2月1日才在京都、山口、静岡、三重、島根等地逮捕了5名非法將日本漫畫翻譯成中文版,並公開在中國網站上的中國留學生,但盜版網站依舊猖獗,甚至有大批網友聯合起來要「保衛」這些盜版網站。


(1334) 台灣第一人! 台漫畫改編成動畫在日上映│中視新聞 20170717 - YouTube - https://goo.gl/aEWXtq
(1334) 【動漫追追追】台灣漫畫界的超新星 JUMP到日本的彭傑 - YouTube - https://goo.gl/7j4mv9
(1334) 「台灣漫畫節」培養人才! 展368位漫畫家作品-民視新聞 - YouTube - https://goo.gl/1FP9u7
台漫好手曾耀慶 日漫畫之父手塚治虫女婿也喊讚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 https://goo.gl/ZBhVXb


愛很簡單 24張漫畫道盡愛情美好|健康關係|201 : 7|即時|天下雜誌

英國插畫家菲利帕•賴斯(Philippa Rice)創作出許多簡單卻美麗的畫面,她的畫裡沒有鮮花、巧克力,而是單純描繪那些與重要的人一起經歷的平凡日常。

以下用她的24張漫畫,帶你看看愛情的平凡與美好。

有時候,愛就在最簡單的事情中,像是在美好的早晨,一起在廚房找事做。


兩人待在同一個房間,但自在的各做各的事。


睡覺的時候,不小心抱在一起。


就算是再日常的事,兩個人一起做也變得好玩。


就算買日常用品,也令人興奮。


真愛就是把一切拋諸腦後,抱在一起。


生活中最大的兩難往往是:晚餐該吃什麼。


就算你有點憂鬱,總是有個人會牽起你的手。


愛,是由無數小事堆積起來的。


幸福就是在忙翻了的一天後,兩人躺在床上看書。


兩個人組裝IKEA家具,就像在玩樂高。


有時候,你必須問些難開口的事,比方說「你的T恤不好看,給我當睡衣好嗎?」


廚房不容二虎,一起煮飯往往很容易吵架,但又充滿樂趣。


你最芝麻蒜皮的煩惱,另一半也會放在心上。


愛就是躺在床上,什麼都聊。


愛就是各自找到窩在一起的最舒服姿勢。


愛就是找到一杯最愛的咖啡,然後眼裡只有彼此的聊天。


秋冬涼意不會使你打哆嗦,因為你的心總是暖暖的。


愛就是,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該道歉。


沒有什麼比躺在另一半的大腿上睡著更舒服。


愛就是探索新事物,就算只是到家裡附近的公園一樣新奇。


愛就是知道,不會永遠有彩虹和美麗的蝴蝶,有時候也要妥協一下,才能向前走。


只要你們朝著一樣的方向前進。


Everything will be just fine.


(本文獲Philippa Rice授權刊登)

衣披天下(上)
——元朝紡織改革家黃道婆的故事
更新: 2016年09月14日 18 按讚加入粉絲團

文/石方行
按照《史記》中的說法:上古時期軒轅黃帝的正妻嫘祖發明了養蠶織布的技術,讓我們的先民們學會穿衣,摒棄了披樹葉的野人般的生活。

當織布產業不斷的進步,社會也變得越來越複雜,分工越來越精細,不同境界的神不斷的下世當人等等因素造成人們著裝的方式越來越繁多起來,而且隨著人口和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原有的紡織技術根本適應不了現實的需要的時候,一位元織布改革家應運而生

寫到這裡很多人會說,為什麼這位改革家不是生於秦皇漢武時期,或者隋唐五代或者兩宋時期?要說中國歷史的格局,秦之前是國家模式的發展雛形和少年時期,而秦皇漢武時代可以稱作國家體制的初步完善時期,唐宋時代是國家模式的成熟時期,而元(包括清)屬於在外族和中原文化衝撞中國家體制的融合時期,而明屬於原有的國家體制的走向衰落的時期。清代屬於帝王體制徹底沒落時期。華民國是現代社會民主實踐時期,而中共邪黨所建的現今大陸政權,從國家體制而言是屬於集古今中外邪惡之大全的政教合一體制(馬列邪教體制),是個畸形的國家體制。

唐朝思想開放,相容並蓄,宋朝和平時期經濟繁榮,百姓的生活水準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而到了元朝時期,生產力雖然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但在蒙古人的統治下,朝野有一種彪悍的風氣,這個朝野不像唐宋時期那麼寬容。

這一點從敦煌壁畫人物的顏色中就能看得出來。元朝時期色澤比較凝重,不象唐宋時期的大氣、婀娜的體態。在這樣一種氛圍下,老百姓的那種因生產力發展而想要在衣食住行方面更廣泛的需要逐漸的被激發出來。而且因歷史給元朝安排有天下(統一中國)的時間並不長,而且百姓在著裝方面的有著大的改變就需要一個過程。雖說在改朝換代的時候人們的服飾也會發生改變,那是不同層次的生命(神)帶來的(因為他們從天界下來的時間不同,服飾也不同,所以不同朝代服飾各不相同)那麼所以為了在明朝之後,讓人們在衣著服飾方面真正的豐富起來,那在元朝時期出現一位紡織改革家,也是正當其時。當然這一切本身也是上天有意、周密的安排。

要說正文之前,咱先說說黎族。對於不同民族而言,在人間的舞臺上出現,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這不僅僅是為了豐富人間的衣食住行、語言、習慣、風土人情等等方面的表現,有的更是為了給一些大的民族或者政權提供某種幫助而存在的。
比如:經過現代歷史學家研究,唐太宗有可能是鮮卑人的後代,明成祖朱棣是太祖朱元璋的蒙古妃子所生。在東北八十年代前後,農村曾經流行「悠車」(哄小孩睡覺用的)就來源於滿族,佛教的信仰有的就是從古印度經過邊境的少數民族再傳到中土的。作為民族之間,很多時候很多方面是在社會的發展中互相補充、互相完善的。

就拿黎族人來說,為什麼處於「瘴氣蔽天」(當時的環境)的海南,在紡織業就發展得那麼快呢?因為海南處於相對於獨立的地理環境。四面都是大海,島上有山有水(五指山、萬泉河等等)在中土人看來,這裡已經是屬於「天涯海角」了。這裡椰樹飄飄海天一色,要說美是非常的美麗。當時這裡環境過於潮濕,中土人初來這裡非常不適應,經常得病,所以才說這裡瘴氣重。

作為中國本土人而言,也不是一個神所造就的。有的神造就出來的人,因為後來地理環境的因素,形成了不同的民族。說到地理環境,這就有點「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韻味了。看似把「地球儀」一轉,整個地球上的一切盡收眼底。其實那只是表面。不同地域有著不同的神來管轄,這個地區的水土,社會環境、人文特點、文化氛圍等等和其他地區都會有一定的差別。換句話說有很多也是神有意這樣安排。現代化的交通工具讓人們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廣泛,經常是南腔北調的人聚集一堂,展現各自的特色。

要說黎族人紡織業的發展,也是拜上天所賜,一位天神下凡來到人間,傳給他們技藝,不但讓這一方百姓穿的靚麗,更是有著更深遠的安排。在那位天神臨走的時候說:「你們將來要遇到海上來的而且是歷盡磨難的童養媳,一定要好好對待她,把這些技藝都傳給她。這才是我對你們由衷的期望。」(待續)

 

衣披天下(下)
——元朝紡織改革家黃道婆的故事
更新: 2016年09月16日 3 

文/石方行
(接上文)當地的人們特別是在老人之間口耳相傳著神的囑託。後來直到有一天他們從碼頭上迎來了一位怯生生的女子。一問原來她從黃浦江坐船而來。當地人細細一問,原來她是松江烏泥涇人,小的時候,家鄉貧困又經常遇到天災,十歲那年做了人家的童養媳。在婆家,她小小年紀什麼活都幹,但即便是這樣她還是經常受打罵,餓飯,受到了很多的淩辱。這次是因為她白天幹活非常勞累,本想休息一下再做飯,怎奈她婆婆不依不饒,和丈夫打她一頓,關起來。她這下心徹底涼透了,後來想辦法逃了出來,一直跑到黃浦江,上了一艘南下的船,陰差陽錯來到了了這裡。

當她述說完自己的故事之後,當地人唏噓一陣子,非常的同情她,把她安頓下來了。起初她很不適應這裡的生活。飲食起居和風俗習慣等等都不適應。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慈善的笑意。

很多剛來這裡的人都覺得黎族人比較野蠻,其實他們那種外表剛強的性格是出於生存的需要(整日與野獸打交道),加之這裡比較封閉,接觸外界人比較少,而且出於自保的本性,所以看上去不好相處。其實如果讓他們能感受到對方的善意,那他們也是很好相處的,尤其是黎族女性。當初蘇東坡被北宋皇帝貶到這裡的時候,當地人就給予他很大的慰藉。這是即便不懂得對方的語言,但從表情中就能讀懂一些。這對於這位受盡淩辱的女性來說是莫大的安慰。

在這裡她呆了幾天,發現當地人對於紡線織布很有研究。原本在家裡她也做過不少這方面的活計,但是在這裡卻發現黎族人在這方面的手藝更為高超和嫺熟,而且富有特點,如能紡織出來的布,花紋顏色多彩而細膩。

當天晚上,她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帶著黎族人紡織出來的衣物,拿給了自己的父老鄉親,他們都非常的高興。醒來之後她把這個夢和收留她的老媽媽說了。老媽媽一聽就想起了從前祖上所流傳了幾代的「神諭」。於是找來在紡織方面更有經驗的人們,大家一起把自己最好的手藝拿出來傳授給她。

她原本是一位十分聰明而且善於思考與動手的人。她把在漢地所知道的紡織方面的手藝也拿出來了,不斷的和當地的技術進行融和、貫通,並對原有的技藝進行改造。這樣當地的技藝水準也在不斷的向上提升。紡織出來的衣物,成為來自大陸商人們的緊俏貨。她的威望也日漸提高。

當地人看她如此的心靈手巧,不斷的想把她留在當地。也給她相繼介紹了一些好小夥子。怎奈她對此都是無動於衷。她想的是要把自己學到的手傳回中原,讓家鄉的人們都能因紡織而活得好一些,不要繼續受天災所害。換一種方式活法。

一晃幾十年過去了,她表面上的語言、習慣等等方面已經成為地道的黎族人。有一天她又做了和起初基本上完全一樣的夢。她知道,自己該北上回家了。

當黎族鄉親們依依不捨的送她的時候,她勸大家:「我回去不是完成當初神的囑託嗎?當時神傳授給你們紡織技藝,其中一個目地不是讓中原人都活得更多彩嗎?」

她於元貞(1295—1296年)揮淚告別了二、三十年來朝夕相處的黎族鄉親,帶上軋(yà)、彈弓、紡車、織機 和圖案紋樣,坐上一艘北上的商船,回到了久別的家鄉——烏泥涇鎮。

回到家鄉,一打聽,環境沒啥大的改變,還是那麼的貧窮。她原來的丈夫和婆婆早已過世。鄉親們對她非常的好。她也把自己在海南黎族人所學的紡織技藝無私的拿了出來。

漸漸的,當地各個階層的婦女也學會了這種先進工藝,在成品的數量、品質和花色品種上都有了大大的提高。生活方面也有了逐步的改善。大家對她更加的尊敬了。
她沒有滿足於現狀,而是不斷的將紡織器械進行改革。而且產品越來越好,這裡也成了國內客商傾慕的地方。不久,以「烏泥涇被」為名的棉紡織品聞名全國,遠銷各地。沒過幾年她又把紡織技術帶到杭州一帶,後又傳到了全國各地。到了明朝,烏泥涇所在的松江一帶已經成為全國棉紡織業的中心,有「衣被天下」之稱。意思是說他們織的棉布,天下人都在穿用。後來產品和技術傳到了國外,非常受歡迎。

晚年時當地百姓感謝她的無私付出,而都十分的照顧她,她晚年過得很幸福。她於1330年卒。松江人民感念她的恩德,在順帝至元二年(1336),為她立祠,歲時享祀。後因戰亂,祠被毀。至正二十二年(1362)鄉人張守中重建並請王逢作詩紀念。

她就是出生於南宋末年(1245年)的紡織改革家:黃道婆。今朝這位黃道婆轉生成為我身邊的一位嫂子。模樣和當初差不多,自小也算的上是歷盡苦難,今朝一家人過得很幸福。

今日她的丈夫半開玩笑的說:「我前幾年去海南做買賣,賠點錢,是不是算作她當初在海南被優待所欠下東西的一點補償?」我說:「也許吧,反正什麼事也不會是簡單和偶然的。」言外之意,也許與她丈夫本身從前在海南從前的輪迴中所欠下的也有很大的關係。當然這些與本文關係不大也就不多說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