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快樂國家排名揭曉!台灣高居亞洲第3、芬蘭8連霸
2025/03/20 09:52
根據「世界快樂報告」,台灣是東亞最快樂的國家,在147個國家中排名第27。(資料照)
全球最快樂國家排名揭曉!台灣高居亞洲第3、芬蘭8連霸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hiLsGs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聯合國週四(20日)在一年一度的「國際幸福日」上,發布2025年度「世界快樂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芬蘭連續第8年被評為世界上最快樂的國家,丹麥位居第2,緊接是冰島、瑞典和荷蘭。台灣排第27名,超越新加坡、日本、南韓等國,登上東亞國家之首。報告也再次將阿富汗列為最不快樂國家。
聯合國永續發展解決方案每年都會發布全球幸福報告,今年針對全球147個國家地區進行排名。統計學家的排名標準基於蓋洛普全球民意調查的,以及蓋洛普全球民調中的「坎特里爾量表(Cantril Scale)」對各國進行排名,受訪者被要求想像一個階梯, 第10層代表最好的生活,第0層代表最差的生活,並請他們根據該標準為自己的當前生活評分。
該報告由牛津大學的幸福研究中心發佈,除此之外,還考量到2022年至2024年間的自我評估生活滿意度,以及人均GDP、自由、健康、社會支持、慷慨程度和無腐敗等6大變數。
在今年的報告中,芬蘭連續第8年被評為世界上最快樂的國家,丹麥位居第2,緊接是冰島、瑞典和荷蘭,第6名依序為哥斯大黎加、挪威、以色列、盧森堡和墨西哥。
台灣排名第27,在東亞區域中最佳,優於新加坡(34)、泰國(49)、日本(55)、南韓(58)、菲律賓(57)及中國(68)。而在亞洲國家中,台灣僅次於以色列(8)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21)。
除了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報告還排名最悲慘的國家。阿富汗被列為世界上最不快樂的國家,排名第147名,與獅子山、黎巴嫩、馬拉威和辛巴威排在倒數5位。全球最快樂國家排名揭曉!台灣高居亞洲第3、芬蘭8連霸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hiLsGs
美國不再是全球20個最幸福國家 台灣排名31
2024/03/20 21:30
美國人的幸福感從一年前的第15名下降到第23名。(彭博)
吳孟峰/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根據《2024年世界幸福報告》蓋洛普世界民意調查收集的數據,美國人的幸福感從一年前的第15名下降到第23名。這是自2012年開始全球排名以來,美國首次跌出前20名最幸福國家之列,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年輕人幸福感下降。
30歲以下年輕人幸福感下降
根據年度報告,哥斯達黎加和立陶宛是比美國人更幸福的國家之一。調查要求受訪者以0到10的等級對他們目前的生活進行評分,其中10分是他們可能過的最好的生活。
前4名都是北歐國家 芬蘭奪冠
北歐國家在前十名中佔據主導地位,前4名分別為芬蘭、丹麥、冰島和瑞典。第5至10名分別是以色列、荷蘭、挪威、盧森堡、瑞士和澳洲。
在美國,所有年齡層的自我報告的幸福感都在下降,尤其是年輕人。30歲及以下的美國人的幸福感在全球排名第62位,落後於多明尼加共和國、巴西和瓜地馬拉。60歲以上年長的美國人排名第10。
台灣綜合年齡層統計排名第31名,30歲及以下的幸福感排名25,60歲以上年長者排名第34。
美國不再是全球20個最幸福國家 台灣排名31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xaJqqh
-------------------------
2024全球幸福報告 台灣「30歲以下年輕人」幸福感東亞第一
2024全球幸福報告 台灣「30歲以下年輕人」幸福感東亞第一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a1Fh6T
2024/03/20 21:50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3月20日是國際幸福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SDSN)與蓋洛普公司、牛津大學福利研究中心合作公布了2024年「世界幸福報告」。芬蘭連續7年蟬聯最幸福國家。台灣排名第31位,狠甩第51名的日本、第52的南韓及第60的中國,其中,台灣年輕人的幸福感更高居東亞第一。
報告根據2021至2023年的民意調查數據,以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社會支持、健康預期壽命、公民自由、慷慨度和對腐敗的感知等指標,由143個國家和地區受訪民眾以0到10分評估他們的生活。
芬蘭以平均7.7分蟬聯榜首,第2名到第5名依序是丹麥、冰島、瑞典、以色列。台灣近年表現雖略為下滑,但都位列亞洲前段班,2021年第24名,2021年第26名,2023年名列第27名,今年以6.5排名第31,在亞洲國家中,名次遜於以色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22名)、沙烏地阿拉伯(28名)及新加坡(30名),但狠甩日本、南韓、中國及香港(86名)等地。
今年世界幸福報告首次依年齡別排名,總排名第19的立陶宛,30歲以下受訪者幸福程度排名第一。台灣年輕人的幸福感高居東亞第一,排名第25,東亞第2的泰國總排名為第45名。根據報告中數據,在對生活評價的項目中,台灣30歲以下的年輕人最幸福,60歲以上的老年人則是最不快樂的族群,然而並未出現太大差距。
台灣年輕人的幸福感程度甚至超車多個先進大國,包括第32名的英國、第47名的德國、法國(48名)、南韓(52名)、新加坡(54名)、加拿大(58名)、美國(62名)。
由於30歲以下美國人的幸福感大幅下降,美國排名首度跌出前20,從去年第15名跌至第24名。德國也是首度跌出前20名外,排名第24。相形之下,許多福祉改善幅度最大的國家,是中歐和東歐的前共產國家。與較富裕國家不同的是,那裡的年輕人報告的生活品質高於年長群體。
至於「最不幸福國家」則是阿富汗,已是連續第5年位居榜尾,倒數第二是黎巴嫩。報告特別指出,以巴衝突後,以色列人民的生活評價急劇下降,但由於分數是取3年平均數值,因此以色列在報告的排名中沒有立即呈現大幅波動。
2024全球幸福報告 台灣「30歲以下年輕人」幸福感東亞第一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a1Fh6T
全球最快樂國家 芬蘭5連霸、台灣第26東亞之首
2022/03/18 21:17
全球最快樂國家 芬蘭5連霸、台灣第26東亞之首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D14fUg
芬蘭連續第5年被評為世界上最快樂的國家。(路透)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明天(20日)是一年一度的國際幸福日,聯合國發布第10份年度全球幸福報告,芬蘭連續第5年被評為世界上最快樂的國家,丹麥位居第2,緊接是是冰島、瑞士和荷蘭。台灣排第26,超越新加坡、日本、南韓等國,蟬聯東亞國家之首。報告也再次將阿富汗列為最不快樂國家。
聯合國永續發展解決方案每年都會發布全球幸福報告,針對全球150多個國家的進行排名。統計學家的排名標準基於蓋洛普世界民意調查的數據和其他幾個因素,包括GDP水平、預期壽命等。
2022年的報告重點關注在回顧,評估人們和國家在面對Covid-19時的表現。其次是展望,檢視未來福祉科學可能會如何發展。芬蘭成功奪冠的因素包括智能城市規劃、使用綠色空間以減輕壓力和促進身體活動、有效的累進稅制,以及強大的醫療保健和教育系統。
在今年的報告中,美國排在第16位,加拿大排在第15,法國首次搶到第20名。台灣排名第26,在東亞區域中最佳,優於新加坡(27)、日本(54)、南韓(59)、菲律賓(60)、泰國(61)及中國(72)。在亞洲國家中僅次於巴林(21)、阿拉伯聯合大公國(24)和沙烏地阿拉伯(25)。
除了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報告還排名最悲慘的國家。阿富汗被列為世界上最不快樂的國家,黎巴嫩、辛巴威、盧安達和波札那排在最後5位。全球最快樂國家 芬蘭5連霸、台灣第26東亞之首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D14fUg
東亞最幸福國家是台灣?專訪聯合國專家 解析排名背後的終極祕密
聯合國公布的《世界幸福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芬蘭連續四年居冠,台灣名列第19名,是東亞最幸福的國家。《天下》越洋專訪負責撰寫報告的教授赫利維爾,談談我們該如何衡量幸福?為什麼財富不一定帶來幸福?以及為何台灣愈追求排名,愈不快樂?
東亞最幸福國家是台灣?專訪聯合國專家 解析排名背後的終極祕密|天下雜誌 https://bit.ly/3wh0mJg
聯合國-世界幸福報告-民調-新冠疫情-永續幸福
芬蘭在全球幸福指數排行榜總是名列前茅,他們的祕訣在哪?也許就是單純過好自己的生活,不在乎跟別人比較。圖片來源:東亞最幸福國家是台灣?專訪聯合國專家 解析排名背後的終極祕密|天下雜誌 https://bit.ly/3wh0mJg
採訪整理 劉光瑩 天下雜誌725期
發布時間:2021-06-15
2020年,全球被新冠疫情烏雲罩頂,大家還幸福嗎?
今年3月,聯合國永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SDSN)發表的《世界幸福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這是聯合國少數有納入台灣的評比。芬蘭連續四年居冠,台灣名列第19名,三年總和則排第24,是東亞最幸福的國家。
「雖然我們不知道世界是否比十年前更幸福,但可以確定的是,我們比十年前更重視幸福,」計劃主持人、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所長薩克斯(Jeffrey Sachs)在發表會上說,報告的目的,在於讓大家窺見全球幸福的樣貌,讓大家更能追求幸福。
然而,怎麼定義幸福?這份報告透過蓋洛普世界民調一百多題問卷,推斷出全球各國人對生活各方面的滿意度,包括人均GDP、預期健康壽命、社會支持、社會自由度、對他人慷慨程度,以及對政府信任等六個層面。
在疫情肆虐年,團隊很好奇:疫情如何影響全球人民的生活,以及各國對疫情的處理又如何影響人民幸福感?
「我們驚訝地發現,儘管疫情當頭,全球對生活整體滿意度沒有太大的起伏,」負責撰寫報告的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榮譽教授赫利維爾(John Helliwell),在報告發表工作坊上說,「這顯示人們很有韌性。」
一輩子研究幸福的赫利維爾提醒,「財富並不保證幸福,」別等到富有了才想到來問自己「我快樂嗎?」(赫利維爾提供)
他們也發現,假如人們信任身邊的人會願意伸出援手,以及對國家運作的機制有信心,通常控制疫情手段會比較成功,人民幸福感也比較高。
廣告
他還舉英國勞氏基金會民調發現,「知道錢包如果被陌生人撿到,會送回到你手上」,這點對幸福感的加分,遠勝於加薪。
為了更完整解讀聯合國世界幸福報告,以及跟《天下雜誌》做的「幸福生活指數」調查有所參照,《天下》越洋專訪赫利維爾,談談我們該如何衡量幸福?為什麼財富不一定帶來幸福?以及為何台灣愈追求排名,愈不快樂?以下為專訪紀要。
問:亞太國家疫情控制普遍比西方國家好,但是除了中國以外,為何他們的人民幸福感並未明顯提升?
答:有些心理學家的實驗指出,亞太國家人民在揭露自我快樂的程度方面,會偏保守,不太會給極端的回答。
廣告
近年西方學界開始調整問問題的方式。東亞國家的客觀條件好,但幸福指數不高,有沒有可能是問錯問題了?我們發現很多日本與韓國人儘管經濟表現好、社會信任程度也高,但他們並不認為自己「快樂」,因為生活壓力很大。
未來的蓋洛普調查會加上一題:「你的心靈平衡、和諧程度如何?」未來如果加問這題,亞洲國家人民對自己幸福程度的評價應該會更加正向。
信任,是幸福的關鍵
問:世界幸福報告指出,個人對國家機構的信任,以及相信他人會在他需要時伸出援手,跟幸福程度有很大關聯。這是為什麼?
答:因為人類是社會的動物。我們重視跟他人互動、幫助他人的機會。如果認為錢包如果掉了不會被找到,表示大家對他人缺乏信任以及善意。我們發現,「信任」這一點,比暴力犯罪跟幸福程度的關聯還要大。
廣告
問:台灣歷年的幸福指數調查,發現人們對環境的滿意度是最低的,包括空氣和水質。然而台灣地狹人稠,缺乏天然資源,我們該怎麼面對這問題?
答:大家都希望環境更好。很多時候我們追求經濟成長,卻忘了所處的環境是否能承受。問題並不在嚴刑峻法,而是要讓人們發自內心關心環境,把環境和自己的幸福視為一體,而非掠奪有限的資源。
看待環境的心態改變,是最關鍵的。環境並不是身外之物,而是我們的一部份,要共榮才能成長。
幸福,別跟其他人比較
問:你怎麼看人們與他人、他國比較,所產生的落差感?
答:韓國因為職場與學業壓力大,人與人激烈競爭,會降低信任和合作,人們只想到自己,沒有想到其他人跟社會,把人生當成零和遊戲。但不該是如此。
廣告
做這樣的全球幸福評比,其實一開始就讓我很不安。我發現每個國家都不斷跟他人比較,想找出落後的原因。
其實最重要的,並不是看到其他人有多不幸,然後覺得自己幸福,而是應該跟自己比,讓大家都更幸福。
問:你們是否觀察到,跟西方國家相比,亞洲國家在表達對幸福的感受較為保守?或是對於政府的期待較高,導致幸福感低?
答:所有制度,包括教育、醫療、工作,都應該重新設計,讓每個人更容易幫助彼此。
在加拿大薩斯卡通(Saskatoon)有個實驗小學的課程,是把孩子帶到老人院裡跟老人互動一整年。
有人可能批評,這會影響孩子的成績,但這是生命跟生活教育。學者去問老人與孩子的感受,他們都覺得更快樂。
互助,讓彼此更快樂
我們發現,如果人們認為自己能幫助他人、對社會有貢獻,會有助提升幸福感。
廣告
對一件事是否會感到幸福,沒有客觀標準,取決於心態。
一位丹麥企業執行長跟我說,他們的企業文化扁平,執行長跟基層員工同桌吃飯,每個人都可以直接挑戰執行長,他們的員工很幸福。
美國有個研究,發現認為自己是公司「伙伴」的人,週末與週間的幸福感差不多;但若認為自己是「員工」,週間幸福感明顯低於週末。
因此,最好的企業,就是能把客戶、員工都看成事業伙伴。
同樣地,要達到生活與工作平衡,不該認為工時愈短愈好,而是看整體生活品質,要讓工作和休閒的時間一樣開心,才有幸福人生。
財富,與幸福感無關
問:幸福感高的國家,有什麼共通點嗎?
答:我們往往高估了收入跟幸福的關聯性。很多人富有之後,會質疑自己:為什麼我還是不快樂?
其實一開始就不該把收入變成決定快樂的因素,我們應該重視的是生活中真正與幸福相關的事。
我們不該認為,要等到富有時,才去問自己「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是什麼?」很可能你會發現,這一輩子的路都走錯了,因為很多人致富後,才發覺自己並不快樂,我們在許多東亞國家看到這樣的例子。
全球對於幸福的想法轉變了。過去大家想要「跟美國人一樣有錢」,現在則是希望「跟北歐人一樣快樂」。
芬蘭高居幸福國度第一名的祕密,也許正是因為他們從不在意這排名。(責任編輯:洪家寧)
東亞最幸福國家是台灣?專訪聯合國專家 解析排名背後的終極祕密|天下雜誌 https://bit.ly/3wh0mJg
台灣正在瘋荷蘭
「哇!又一團要去荷蘭?」駐台北的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NTIO)近來忙翻了。光是官方單位,今年已協助近十個參訪團,包括科技部長楊弘敦、環保署長李應元才剛於8、9月間率隊考察荷蘭。
不到半年內,也有桃園市長鄭文燦、屏東縣長潘孟安、基隆市長林右昌與台中市長林佳龍前去。據了解,台南市長賴清德與台北市長柯文哲也正在醞釀成行。
今年4月,荷蘭於阿姆斯特丹旁的史基浦機場特區開辦「循環經濟特展」(Circular EXPO),向國際倡議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時,台灣民間組織甚至組了20多人,千里迢迢去參加,是各國代表團中最大的一團。
為什麼近來台灣各界「瘋荷蘭」?
台灣「五加二」新政策 大力擁抱循環新價值
關鍵在於,新政府上台後,挪移了產業重心。
在「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的大架構下,首要聚焦在「五加二」的新產業政策,也就是「亞洲矽谷」「生技醫療」「綠能科技」「智慧機械」及「國防航太」等五大創新產業,再加上「新農業」與「循環經濟」兩個項目。
蔡政府也宣布,明年起將在各部會的科技預算中提取100億元,各部會得重提亮點計畫才能爭取預算。這帶動了中央部會與地方政府費盡巧思,甚至跨海尋求對應「五加二」的具體方案。
加上蔡英文於520就職演說,特別將「循環經濟」列入其中。相關效應已顯現,各界開始擁抱循環新價值。當各界都在尋找觀摩取經對象時,荷蘭的重要性,跑了出來。
今年上半年輪值歐盟主席的荷蘭,推倡「循環經濟」不遺餘力,甚至在9月底再提出「2050年,循環經濟一定要在荷蘭成真!」的國家願景。
今年6月桃園市長鄭文燦即率團親自前往荷蘭考察。「荷蘭是玩真的!」鄭文燦表示,參觀荷蘭「機場城市」哈勒默梅爾市(Haarlemmermeer),也就是史基浦機場(Airport Schiphol)所在地如何落實循環經濟,作為發展「航空城」的參考。
他也對物流園區Park20|20印象深刻,認為盡量以模組化建材來組裝成建物的「建材銀行」模式,有助達到「零廢棄」的永續目標。
除了循環經濟符合台灣需求,荷蘭的創新轉型,也值得從代工大國轉型為亞洲矽谷的借鏡。
過去8年來,台商投資從20多家變成60幾家的恩荷芬(Einhoven)一帶,也是台灣的考察重點。
恩荷芬,距離第一大城阿姆斯特丹車程約一個小時半,本是飛利浦的傳統製造小鎮。在1990年代面臨產業外移,如今已是全世界每萬人專利密度最高地區,被《富比士》雜誌(Forbes)比喻為「全世界最聰明的地方」,每一萬人就擁有22.6個專利,遙遙領先第二名、聖地牙哥的每萬人8.9個專利。
除了政策對應,台灣還有哪些理由向荷蘭看齊?
來看看荷蘭近年的經濟成果。從1981~2008年,曾經連續26年經濟持續成長,創下世界紀錄。
至今,僅約1691.5萬人口、土地面積4萬1526平方公里,人口比台灣少、土地只比台灣大一點,但荷蘭的經濟表現卻長期維持在全球前10大。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統計,2015年荷蘭的每人平均GDP為4萬8326美元,排名全球第六。
「荷蘭與台灣的地理、人口條件差不多,也同樣大國環伺,」8月底前往荷蘭參訪的科技部長楊弘敦,回國後在公開演講中,期勉台灣也能有「荷蘭思惟」,在艱困的國際政經局勢中找到生存之道。
合作打天下的思惟 幫荷蘭培植創新土壤
何謂「荷蘭思惟」?
「『合作』是荷蘭人最重要的精神,我們太小,小到不可能只靠自己來成就大事!」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代表紀維德(Guy
Wittich)表示,荷蘭自然資源匱乏,自建國以來,生存環境險惡。
將近1∕3國土在海平面下,從13世紀就「填海造陸」,與海水搏鬥了數百年。經驗告訴荷蘭人,唯有團結合作、集結眾人之力才能活下去。
近年荷蘭挑選出九大重點培植產業(9 top sectors),包括「高科技業」「化學工業」「生命科學與健康」「水資源」「農業」「園藝」「能源」「物流」與「創意產業」。每個都排名世界前段班,隨處可見創新,例如農業。
「用生物防治來取代化學農藥,本身就是『循環經濟』的展現!」荷蘭生物防治公司Koppert的企業行銷總監梅斯(Peter Maes)指出,所謂「生物防治」就是在環境中孵化出害蟲的天敵,以自然的生物機制來保全農作物。
當台灣民主已經陷入吵鬧不休的現況時,荷蘭人卻很容易合作。「荷蘭人的DNA,是由三條螺旋組成!」說的是荷蘭行之有年的產業成功模式「三螺旋」(Triple Helix),政府、企業(含一般民間組織)、研究機構的共生關係。
三螺旋模式有助培植荷蘭開放式創新的產業生態圈。曾有數據指出,企業關起大門來做的封閉式創新,儘管能夠成功申請專利,卻超過75%無法進一步利用。原因無他,就是無法有效接地氣。
荷蘭經濟部資深政策顧問盧由力(Juri Roerink)指出,除了DAF卡車製造廠外,荷蘭沒有其他汽車工業,但近年夯翻天的車聯網技術,荷蘭不僅沒缺席,還居於領導地位。
離恩荷芬約半小時車程、位於Helmond市的「荷蘭國家汽車工業園區」(Automotive Campus),就是「三螺旋」模式的展現。中心由政府出地,最大研究機構TNO在此設立智慧交通研究機構、數十家企業共同出資,產官學一同朝智慧交通邁進。
務實精神 體現在各行各業上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喜歡嘗試各種社會創新的荷蘭人,並非為了標新立異,而是更有效率地解決問題。這種務實精神,體現於各行各業。
活躍於國際,已有近10件建築案在台灣的Mecanoo,規劃面積9.9公頃、將創下全球單次打造最大量體紀錄的「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將於今年底完工。
「Mecanoo的建築風格不在於形式上的展現,而是以建築解決環境上、生活上的難題!」Mecanoo荷蘭建築師事務所國際項目總監佛瑞索(Friso van der Steen)表示。他舉例,Mecanoo設計的「高雄火車站」,頂著一個上萬坪、有綠色植被的碩大屋頂,人們可於其上坐臥遊憩,兼具生活機能,也抵擋南台灣的豔陽,有效幫建築降溫。
近來台灣吹起「荷蘭瘋」,希望不是趕流行,而能洞察荷蘭人如何集結眾人之力,培植創新的土壤,讓國力壯大。
【1分鐘看荷蘭】
首都╱阿姆斯特丹
人口╱1691.5萬人
© 由 Global View Monthly 提供
土地面積╱4萬1526平方公里
每人淨國民所得╱4萬720美元,排名世界第5(2013年)
人均GDP╱4萬8326美元,排名世界第6(2015年)
全球最快樂國家 芬蘭5連霸、台灣第26東亞之首
2022/03/18 21:17 Happiness, trust, and deaths under COVID-19 | The World Happiness Report
全球最快樂國家 芬蘭5連霸、台灣第26東亞之首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D14fUg
芬蘭連續第5年被評為世界上最快樂的國家。(路透)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明天(20日)是一年一度的國際幸福日,聯合國發布第10份年度全球幸福報告,芬蘭連續第5年被評為世界上最快樂的國家,丹麥位居第2,緊接是是冰島、瑞士和荷蘭。台灣排第26,超越新加坡、日本、南韓等國,蟬聯東亞國家之首。報告也再次將阿富汗列為最不快樂國家。
聯合國永續發展解決方案每年都會發布全球幸福報告,針對全球150多個國家的進行排名。統計學家的排名標準基於蓋洛普世界民意調查的數據和其他幾個因素,包括GDP水平、預期壽命等。
2022年的報告重點關注在回顧,評估人們和國家在面對Covid-19時的表現。其次是展望,檢視未來福祉科學可能會如何發展。芬蘭成功奪冠的因素包括智能城市規劃、使用綠色空間以減輕壓力和促進身體活動、有效的累進稅制,以及強大的醫療保健和教育系統。
在今年的報告中,美國排在第16位,加拿大排在第15,法國首次搶到第20名。台灣排名第26,在東亞區域中最佳,優於新加坡(27)、日本(54)、南韓(59)、菲律賓(60)、泰國(61)及中國(72)。在亞洲國家中僅次於巴林(21)、阿拉伯聯合大公國(24)和沙烏地阿拉伯(25)。
除了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報告還排名最悲慘的國家。阿富汗被列為世界上最不快樂的國家,黎巴嫩、辛巴威、盧安達和波札那排在最後5位。全球最快樂國家 芬蘭5連霸、台灣第26東亞之首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D14fUg
Happiness, trust, and deaths under COVID-19 | The World Happiness Report
東亞最幸福國家是台灣?專訪聯合國專家 解析排名背後的終極祕密 最快樂國家台灣排名24 被視為中國一省引紐約駐處抗議 -- 上報 / 焦點
聯合國公布的《世界幸福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芬蘭連續四年居冠,台灣名列第19名,是東亞最幸福的國家。《天下》越洋專訪負責撰寫報告的教授赫利維爾,談談我們該如何衡量幸福?為什麼財富不一定帶來幸福?以及為何台灣愈追求排名,愈不快樂?
東亞最幸福國家是台灣?專訪聯合國專家 解析排名背後的終極祕密|天下雜誌 https://bit.ly/3wh0mJg
聯合國-世界幸福報告-民調-新冠疫情-永續幸福
芬蘭在全球幸福指數排行榜總是名列前茅,他們的祕訣在哪?也許就是單純過好自己的生活,不在乎跟別人比較。圖片來源:東亞最幸福國家是台灣?專訪聯合國專家 解析排名背後的終極祕密|天下雜誌 https://bit.ly/3wh0mJg
採訪整理 劉光瑩 天下雜誌725期
發布時間:2021-06-15
2020年,全球被新冠疫情烏雲罩頂,大家還幸福嗎?
今年3月,聯合國永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SDSN)發表的《世界幸福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這是聯合國少數有納入台灣的評比。芬蘭連續四年居冠,台灣名列第19名,三年總和則排第24,是東亞最幸福的國家。
「雖然我們不知道世界是否比十年前更幸福,但可以確定的是,我們比十年前更重視幸福,」計劃主持人、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所長薩克斯(Jeffrey Sachs)在發表會上說,報告的目的,在於讓大家窺見全球幸福的樣貌,讓大家更能追求幸福。
然而,怎麼定義幸福?這份報告透過蓋洛普世界民調一百多題問卷,推斷出全球各國人對生活各方面的滿意度,包括人均GDP、預期健康壽命、社會支持、社會自由度、對他人慷慨程度,以及對政府信任等六個層面。
在疫情肆虐年,團隊很好奇:疫情如何影響全球人民的生活,以及各國對疫情的處理又如何影響人民幸福感?
「我們驚訝地發現,儘管疫情當頭,全球對生活整體滿意度沒有太大的起伏,」負責撰寫報告的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榮譽教授赫利維爾(John Helliwell),在報告發表工作坊上說,「這顯示人們很有韌性。」
一輩子研究幸福的赫利維爾提醒,「財富並不保證幸福,」別等到富有了才想到來問自己「我快樂嗎?」(赫利維爾提供)
他們也發現,假如人們信任身邊的人會願意伸出援手,以及對國家運作的機制有信心,通常控制疫情手段會比較成功,人民幸福感也比較高。
廣告
他還舉英國勞氏基金會民調發現,「知道錢包如果被陌生人撿到,會送回到你手上」,這點對幸福感的加分,遠勝於加薪。
為了更完整解讀聯合國世界幸福報告,以及跟《天下雜誌》做的「幸福生活指數」調查有所參照,《天下》越洋專訪赫利維爾,談談我們該如何衡量幸福?為什麼財富不一定帶來幸福?以及為何台灣愈追求排名,愈不快樂?以下為專訪紀要。
問:亞太國家疫情控制普遍比西方國家好,但是除了中國以外,為何他們的人民幸福感並未明顯提升?
答:有些心理學家的實驗指出,亞太國家人民在揭露自我快樂的程度方面,會偏保守,不太會給極端的回答。
廣告
近年西方學界開始調整問問題的方式。東亞國家的客觀條件好,但幸福指數不高,有沒有可能是問錯問題了?我們發現很多日本與韓國人儘管經濟表現好、社會信任程度也高,但他們並不認為自己「快樂」,因為生活壓力很大。
未來的蓋洛普調查會加上一題:「你的心靈平衡、和諧程度如何?」未來如果加問這題,亞洲國家人民對自己幸福程度的評價應該會更加正向。
信任,是幸福的關鍵
問:世界幸福報告指出,個人對國家機構的信任,以及相信他人會在他需要時伸出援手,跟幸福程度有很大關聯。這是為什麼?
答:因為人類是社會的動物。我們重視跟他人互動、幫助他人的機會。如果認為錢包如果掉了不會被找到,表示大家對他人缺乏信任以及善意。我們發現,「信任」這一點,比暴力犯罪跟幸福程度的關聯還要大。
最快樂國家台灣排名24 被視為中國一省引紐約駐處抗議 -- 上報 / 焦點
問:台灣歷年的幸福指數調查,發現人們對環境的滿意度是最低的,包括空氣和水質。然而台灣地狹人稠,缺乏天然資源,我們該怎麼面對這問題?
答:大家都希望環境更好。很多時候我們追求經濟成長,卻忘了所處的環境是否能承受。問題並不在嚴刑峻法,而是要讓人們發自內心關心環境,把環境和自己的幸福視為一體,而非掠奪有限的資源。
看待環境的心態改變,是最關鍵的。環境並不是身外之物,而是我們的一部份,要共榮才能成長。
幸福,別跟其他人比較
問:你怎麼看人們與他人、他國比較,所產生的落差感?
答:韓國因為職場與學業壓力大,人與人激烈競爭,會降低信任和合作,人們只想到自己,沒有想到其他人跟社會,把人生當成零和遊戲。但不該是如此。
廣告
做這樣的全球幸福評比,其實一開始就讓我很不安。我發現每個國家都不斷跟他人比較,想找出落後的原因。
其實最重要的,並不是看到其他人有多不幸,然後覺得自己幸福,而是應該跟自己比,讓大家都更幸福。
問:你們是否觀察到,跟西方國家相比,亞洲國家在表達對幸福的感受較為保守?或是對於政府的期待較高,導致幸福感低?
答:所有制度,包括教育、醫療、工作,都應該重新設計,讓每個人更容易幫助彼此。
在加拿大薩斯卡通(Saskatoon)有個實驗小學的課程,是把孩子帶到老人院裡跟老人互動一整年。
有人可能批評,這會影響孩子的成績,但這是生命跟生活教育。學者去問老人與孩子的感受,他們都覺得更快樂。
互助,讓彼此更快樂
我們發現,如果人們認為自己能幫助他人、對社會有貢獻,會有助提升幸福感。
廣告
對一件事是否會感到幸福,沒有客觀標準,取決於心態。
一位丹麥企業執行長跟我說,他們的企業文化扁平,執行長跟基層員工同桌吃飯,每個人都可以直接挑戰執行長,他們的員工很幸福。
美國有個研究,發現認為自己是公司「伙伴」的人,週末與週間的幸福感差不多;但若認為自己是「員工」,週間幸福感明顯低於週末。
因此,最好的企業,就是能把客戶、員工都看成事業伙伴。
同樣地,要達到生活與工作平衡,不該認為工時愈短愈好,而是看整體生活品質,要讓工作和休閒的時間一樣開心,才有幸福人生。
財富,與幸福感無關
問:幸福感高的國家,有什麼共通點嗎?
答:我們往往高估了收入跟幸福的關聯性。很多人富有之後,會質疑自己:為什麼我還是不快樂?
其實一開始就不該把收入變成決定快樂的因素,我們應該重視的是生活中真正與幸福相關的事。
我們不該認為,要等到富有時,才去問自己「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是什麼?」很可能你會發現,這一輩子的路都走錯了,因為很多人致富後,才發覺自己並不快樂,我們在許多東亞國家看到這樣的例子。
全球對於幸福的想法轉變了。過去大家想要「跟美國人一樣有錢」,現在則是希望「跟北歐人一樣快樂」。
芬蘭高居幸福國度第一名的祕密,也許正是因為他們從不在意這排名。(責任編輯:洪家寧)
東亞最幸福國家是台灣?專訪聯合國專家 解析排名背後的終極祕密|天下雜誌 https://bit.ly/3wh0mJg
台灣在《世界快樂報告》的評比表現逐年上升,今年更是晉身到全球第19名。(圖取自聯合國《世界快樂報告》;本報合成)
2021/03/19 20:34聯合國《世界快樂報告》 台灣首次晉身全球前20!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c3rtwV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聯合國今(19)日發佈最新一期的《世界快樂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 2021),芬蘭連續4年奪下冠軍寶座,台灣則首次擠進前20名,蟬聯東亞最幸福國家,同時在亞洲排名第2,僅輸給以色列。
今年排行前20名依序為芬蘭、冰島、丹麥、瑞士、荷蘭、瑞典、德國、挪威、紐西蘭、奧地利、以色列、澳大利亞、愛爾蘭、美國、加拿大、捷克、比利時、英國、台灣以及法國。
其他主要亞洲國家方面,沙烏地阿拉伯為第21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第27名,日本第40名,蒙古第45名,泰國第48名,韓國第50名;中國則位居第52名,而香港僅僅得到第66名。
表現最差的5國則分別是柬埔寨、印度、約旦、坦尚尼亞還有辛巴威。
根據歷屆報告,台灣在2013年名次僅為42名,當年度還落後泰國,但此後成績穩定上升,2015年排名第38,2017年進步到33名,2019年與2020年大幅提升到第25名,今年更是首度晉身到全球前20名。
台灣本次首度擠進前20,在亞洲排行僅次於以色列,但因中國在國際上宣揚一中政策,因此聯合國並未正確標註我國名稱。(擷取自聯合國《世界快樂報告》)
台灣本次首度擠進前20,在亞洲排行僅次於以色列,但因中國在國際上宣揚一中政策,因此聯合國並未正確標註我國名稱。(擷取自聯合國《世界快樂報告》)
台灣在《世界快樂報告》的評比表現逐年上升,今年更是晉身到全球第19名。示意圖。(資料照)
聯合國《世界快樂報告》 台灣首次晉身全球前20!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c3rtwV
聯合國《世界快樂報告》 台灣2020年評分全球前20! | 自由電子報 | LINE TODAY
幸福的秘密藏在風景裡!十個最快樂的國家
最新的快樂國家調查出爐,在調查中每年都會分析無數個國家城市,其中評估因素包含了生活的穩定性、失業率、平均收入還有醫療保健等,再依快樂指數進行排行。調查公布後,不少人也發現了這些被稱為世界最快樂的國家同時也擁有讓人羨慕的自然風景,不禁讓人聯想到一個國家人民之所以快樂的因素是否也有很大的原因來自於身邊這些讓人驚豔的美麗風景。
年度最快樂(同時可能也是最美麗)的國家名單如下:
●澳洲
絕美的海岸線、粉紅湖還有沿海美麗的天然泳池都是不能錯過的風景。
澳洲十二門徒。(圖片來源/huffingtonpost) --
●紐西蘭
不論是火山或冰河景觀,紐西蘭美麗的風景都讓人驚艷。
紐西蘭。(圖片來源/fantasticviewpoint) --
瑞典。(圖片來源/hotelroomsearch) --
荷蘭。(圖片來源/huffingtonpost) --
●芬蘭
不管是哪個季節,芬蘭的景致都照樣迷人,除此之外還有豐富的文化及許多秘密小島可以探索。
芬蘭。(圖片來源/thevillagroup) --
●加拿大
在加拿大進行一場公路旅行,探索美麗的自然遺跡和讓人驚豔的班夫國家公園都是不錯的選擇。
加拿大班夫國家公園。(圖片來源/huffingtonpost) --
●挪威
走訪挪威欣賞世界知名的峽灣,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挪威峽灣聞名世界。(圖片來源/dailynewsdig) --
●丹麥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是最適合用腳踏車觀光旅遊的地方,還可以沿途欣賞有趣的肖像石版路。
哥本哈根沿途繽紛的建築,彷彿走入畫中一般。(圖片來源/best-wallpaper) --
●冰島
冰島是近期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在這裡可以享受潛水還可以浸泡在天堂般的藍湖溫泉中。
冰島。(圖片來源/boomsbeat) --
瑞士。(圖片來源/leisuregrouptravel) --
瑞士風景優美如夢一般,尤其是夏天的時候特別美麗,能夠見到火車輕快地穿過田野,野花搖曳,美不勝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