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名杯展被指是假貨 收藏家:告到底

2016-08-20

〔記者黃佳琳/高雄報導〕上月初在高雄科工館展出的瓷器特展,昨天被媒體踢爆展出總價逾百億元的明朝鬥彩雞缸杯、鬥彩三秋杯及脫胎甜白暗刻龍紋天字杯三大名杯是假貨,收藏家白益榮現身出示鑑定證書,駁斥該媒體假報導,他一定會告到底。

  • 收藏家白益榮收藏的「明朝鬥彩雞缸杯」。(記者黃佳琳攝)

    收藏家白益榮收藏的「明朝鬥彩雞缸杯」。(記者黃佳琳攝)

  • 收藏家白益榮收藏的「鬥彩三秋杯」。(記者黃佳琳攝)

    收藏家白益榮收藏的「鬥彩三秋杯」。(記者黃佳琳攝)

  • 收藏家白益榮收藏的「脫胎甜白暗刻龍紋天字杯」。(記者黃佳琳攝)

    收藏家白益榮收藏的「脫胎甜白暗刻龍紋天字杯」。(記者黃佳琳攝)

  • 收藏家白益榮現身出示展覽品鑑定證書,駁斥某媒體假報導,揚言告到底。(記者黃佳琳攝)

    收藏家白益榮現身出示展覽品鑑定證書,駁斥某媒體假報導,揚言告到底。(記者黃佳琳攝)

白益榮出示鑑定證書

「就是要琺瑯!中華彩瓷驚嘆展」由欣鑫文化傳播主辦,上月9日開展後,原訂本月22日結束展覽,但主辦單位宣稱票房不佳,加上公司財務狀況出問題,在展期到期前11天結束展期,連出借場地的科工館,也是當天上午才發現此事。

有媒體昨報導指出,策展單位提供的圖像比對蘇富比拍出的雞缸杯,明顯看出雞的差異甚大,真品「神態靈活」,科工館展品「臃腫肥笨」,不可能是同一件;甚至還用「踢爆,百億名杯特展,假的」為標題,指上千購票入場的民眾是冤大頭。

欣鑫文化傳播負責人汪德偉及提供3只名杯展覽的收藏家白益榮連袂現身,汪德偉澄清,展覽品都是真品,公司曾聘請多位專家鑑定無誤,會提早收攤的原因是票房不佳,造成財務鉅額虧損,絕無「辦到一半落跑」的情形。

展覽品都經專家鑑定

白益榮也出示3份證明文件,直指他收藏的這3只名杯都是真貨,而且該媒體沒有見過他的收藏品,只用圖片就斷論他的收藏是假貨,造成他名譽受損,他一定會告到底。

會後,欣鑫文化傳播也開放已結束展覽的展場,供媒體入內拍攝3只名杯,還小心翼翼要求管制媒體入場數量,一次只開放兩家媒體進入展場拍攝。

不過,有媒體卻質疑,總價百億元的名杯自11日結束展覽後,並沒有立即撤出,也沒有加派保全人員在現場看管,若是百億真品,怎麼會淪此下場?對此,欣鑫文化傳播沒有正面回應,一旁疑似公司的工作人員回答:「因為展場在科工館2樓,且鐵門都有拉上,不會那麼容易被偷啦。」

科工館三大名杯展假貨?業者落跑 館方撇清

展出的鬥彩三秋杯。(資料照,記者張忠義攝)
2016-08-19 07:49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上個月初,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與欣鑫文化傳播公司推出瓷器特展,號稱展出價值百億的明朝3大名杯。有民眾質疑是假貨,業者則突然提前結束展覽,還貼出營運困難公告。
《蘋果日報》報導,突然結束展覽後,這批號稱百億的展品被業者與科工館直接貼封條放在館內,未加派保全或監視設備。欣鑫文化傳播公司辦公室則大門深鎖,張貼出營運困難公告,以及總裁罹癌的醫師診斷證明。科工館副館長蔡協族表示,館方只負責租借場地,對展品真偽並未多做審查。
報導指出,除民眾質疑外,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靜慧表示,「鬥彩三秋杯」公認唯一的真品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跟北京故宮借展文物須由陸委會及文化部申請,她沒聽說最近有北京文物外借到台灣。北美館前館長黃海鳴指出,博物館不能推說只負責租借場地。

----------------------------------------

已故的故宮博物院當代古陶瓷鑑定家孫瀛洲,在收藏界可以說是如雷貫耳。
  1906年,13歲的孫瀛洲離開老家河北冀州,到北京同春永等古玩鋪子學徒。他因為聰明、好琢磨,學徒幾年就為這門手藝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1923年,他在北京東四牌樓開辦了敦華齋古玩鋪子。由於經營有方,鑑定文物眼力好,收藏了大量珍貴的文物,不久便成了聞名海內外的文物鑑定家和經營者。那時,在生意場上游刃有餘的孫瀛洲定下了經營方針:主營中國古陶瓷——從晉唐名瓷、宋代五大名窯到明、清官窯的瓷器,無不涉及且樣樣精通。
  1956年,孫瀛洲先生受聘到故宮博物院從事古陶瓷研究、鑑定工作,就在這一年,老爺子做出了驚天之舉——將自己嘔心瀝血,耗盡家資,多年收藏的數千件文物捐獻給了故宮博物院。在這些捐贈品種,明成化鬥彩三秋杯(見圖)等25件文物被評為國家一級文物。

20080310_ab48d291bc8543b0d11fj5A2uHLyOKX320080310_7abe2e694e9b9200c265Cug9Gz5e4s8o  

-----------------------

2016-08-19_10472020300543269274143425947381626_s  2016-08-19_104734  

明代憲宗成化御窯燒造的鬥彩三秋杯,由已故著名瓷器專家孫瀛洲先生捐贈,現藏北京故宮。

【名稱】:鬥彩三秋杯
【類別】:瓷器、鬥彩瓷
【年代】:明憲宗成化年間(公元1465-1487)。
【文物原屬】:明代宮廷
【文物現狀】:北京故宮。
【簡介】:
鬥彩三秋杯,高4.3cm,口徑6.8cm,足徑2.6cm,
杯口大敞,口沿無內斂,深斜腹,瘦圈足,口沿微喇手。
外口沿處釉下青花弦紋兩道,圈足外壁釉下青花弦紋兩道。
成化鬥彩杯口外和底足外壁釉下青花勾勒各兩道弦紋,惟見此杯與景德鎮珠山御窯出土一件鬥彩葵花紋小杯如此。
杯內素面無紋飾,杯外壁鬥彩裝飾,
釉下青花外壁勾勒蝴蝶六隻、蜜蜂兩隻、野菊三朵、百合花三朵,另有山石、蘭草、花葉為襯。
三秋杯整個畫面構圖,以釉下青花勾勒平塗山石,野菊、百合花、花蕾、蘭草枝葉為主色調,呈色淺淡,幽蘭典雅。以釉上填彩之蝴蝶、蜜蜂,百合花葉為輔。
一隻蝴蝶纏綿於三朵百合花之上,釉下青花呈眼、長吻、身體,翅膀填蜜蠟黃稍微透亮;釉下青花單線勾勒兩隻蝴蝶徜徉於兩座山石間飛翔,長吻以釉下青花顯現,翅膀填蜜蠟黃彩,身體填色如赤鐵之詫紫;精絕者,圍繞牡丹和山石間流連忘返、翩翩飛舞之三蝶,釉下青花顯長吻、眼、頭、身體,其它盡填赤鐵般詫紫;視覺效果,三隻詫紫之蝶,盡奪眼球。
兩隻釉下青花勾勒淡描之蜜蜂,長吻、眼、頭、前半身皆以釉下青花顯現,後半身填詫紫,顯豐腴甜蜜之色。
更為感嘆者,設色之畫師,山石上伸展之百合葉片,盡填凝膩之紅彩,與色如赤鐵之詫紫色對應,奼紫嫣紅者是也。
詫紫一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惟成化朝御窯所獨有。
此杯的捐獻者孫瀛洲先生對奼紫的描述是“燒造時差異的色疵”,"詫紫濃厚卻無光"。
過世的孫先生給後人留下了一個謎,好在孫瀛洲先生給故宮留下了鬥彩三秋杯,上面的詫紫一色就是最好的回答,因此,孫先生的弟子耿寶昌先生給詫紫一色做了非常好,亦非常到位的詮釋,即"色如赤鐵"。
所有到今天還在爭論什麼是詫紫一色的所謂收藏者們,去故宮見了三秋杯,就不會再爭論了,鬥彩三秋杯上的詫紫一色就是標本。
成化五彩上的"色如赤鐵"一色就是"詫紫"。
三秋杯的繪圖與色彩搭配,獨具匠心,百合花、野菊、蘭草、萱草和山石大面積用釉下青花顯現,成化青花為國產料"平等青",呈色灰藍、而成化朝釉下青花所呈雲朦狀,與百合花葉用凝膩紅彩填裝,串串連連、點點碎碎,與淺淡雲朦狀的幽藍山石構成反差,顯得分外耀目,蹁躚蝴蝶、蜜蜂填詫紫、蜜蠟黃,尤其詫紫一色,與大面積淡雅之藍形成鮮明對比,更顯超凡脫俗,高貴典雅。
紋飾繪畫線條精準細膩,蝶兒、蜂兒,繪聲繪色,栩栩如生。
蜜蜂在飛,蝴蝶在舞,花兒在笑,蘭草在飄,動靜相連,鄉居野景,躍然杯上。
《詩經·王風·采葛)有"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之說。三秋,原指秋季的三個月或農曆九月。後來,民間多作三年解,謂一日不見,猶如經歷了三個秋季。
其實,最能代表"三秋"的是,杯上所繪野菊和百合花都開在秋季,因此,此杯被稱作“三秋杯”。
此杯釉面泛青,肥厚滋潤,胎體細潤晶瑩,玲瓏剔透,質如美玉。
胎體在光線透視下,呈牙黃色。
碗底窄圈足露胎處,為淺淡"火石紅"。
杯底釉下青花雙方框線內書“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巧拙楷書款。呈朦朦狀,有釉泡如珠。
成化鬥彩三秋杯為成化鬥彩之佼佼者。

--------------------------

為紀念孫瀛洲先生誕辰120週年,故宮博物院擬於今年9月舉辦“孫瀛洲捐獻文物展”。孫瀛洲先生(1893-1966年)是河北冀縣人,早年在北京的古玩店當學徒,後獨立開辦了敦華齋古玩店,成為當時著名的古董商和鑑定家。解放後,他將家藏3000餘件文物全部捐獻給了故宮博物院。1956年,孫瀛洲先生受聘於故宮博物院。在孫瀛洲先生所捐各類文物中,除2000多件瓷器外,還有青銅器、犀角杯等,這些珍品對充實故宮博物院的收藏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一對明成化鬥彩三秋杯是精品中的精品,堪稱國之重寶。

成化鬥彩三秋杯,高4.3厘米,口徑6.8厘米,足徑2.6厘米。釉色青中泛灰,胎薄如蟬翼,杯外壁繪兩組山石花草,間以飛舞的蝴蝶。蝴蝶或覆黃彩或覆紫彩,花枝及一小碟的尾上點以紅彩,頗顯自然樸實,野趣橫生。蝶翅所施紫彩即所謂奼紫或差紫,其特點是色濃而無光。杯上描繪的是秋天鄉居野景,紋飾繪畫線條簡練,猶如一幅美麗的圖畫,充滿自然氣息和生活情趣。歷時三個月的秋季又有三秋之稱,故此種杯被賦予“三秋杯”的雅稱。杯外底青花雙方欄內署楷體“大明成化年制”六字雙行款。此款字體隨性、稚拙,給人一種寧拙勿巧、以拙取勝之感,乍看起來,猶如孩童所寫,故又被稱作“嬰兒體”,據傳是成化帝親筆書寫。

據歷史文獻記載,鬥彩始於明宣德,但實物罕見。成化時期的鬥彩最受推崇,明清文獻中也稱之為成“窯彩”。傳世成化鬥彩瓷器圖案繪畫簡練,內容主要是花鳥、人物。它的做法是先用青花在白色瓷胎上勾勒出所繪圖案的輪廓線,罩釉高溫燒成後,再在釉上按圖案的不同部位,根據所需填入不同的彩色,一般是3至5種,最後入彩爐低溫燒成。成化鬥彩又可以分為點彩、覆彩、染彩、填彩等幾種。成化鬥彩除個別的大碗外,多數造型小巧別緻。成華鬥彩瓷器,聲譽極重,其胎體輕薄,胎質細膩潔白,釉色灰白或青白,釉質瑩潤如脂。畫手高,彩料精,彩色豐富,艷而不燥,清新悅目。在製作工藝方面,表裡精緻如一。給人的總體印像是輕靈秀麗,恬淡雅緻,精巧可人,玩賞性大於實用性。成化鬥彩杯造型有多種,此為其中之一。此三秋杯造型輕靈秀麗,胎體薄如蟬翼,從內壁可清晰映見外壁花紋。畫面佈局疏密有致,施彩清新典雅。特別是所繪翩翩飛舞於花草間的蝴蝶,須足畢具,栩栩如生,其欲落還飛的姿態被表現得淋漓盡致,體現出畫工高超的畫技和藝術修養。目前已知全世界只此一對,堪稱故宮博物院的鎮院之寶。

成化的彩瓷,只有平塗,分濃淡,而不分陰陽,無渲染烘托彩,繪老少人物的衣服只繪單色的外衣,無其他內衣作襯托,所以有“成窯一件衣”的說法。在明嘉靖時官民窯才有繪陰陽面的彩瓷,但是為數不多。紋飾、輪廓、線條在明代只用黑、青、紅三色,成化窯瓷器90%以上都有青花襯托。成化彩瓷的釉上彩,其顏色特徵是:鮮紅色艷如血,厚薄不勻;蛾黃色嬌嫩透明而閃微綠;杏黃色閃微紅;水綠、葉子綠等色皆透明而閃微黃;蜜蠟黃,色稍透明;差紫,色淡而無光;孔雀藍,色沉;孔雀綠,淺翠透明;赭紫,色暗;葡萄紫,色如熟葡萄而透明;油紅,色重艷而有光;薑黃,色濃光弱。這些色彩,在明、清二代的官民窯中仿製得好的可以亂真,但只有差紫一色沒有仿製成功。清代康、雍、乾時期,曾模仿成化彩和青花,產品很多,故宮博物院中庫藏的成化瓷器很多,有些是在清康、雍、乾時燒配的蓋,其他色彩都仿製得近似,唯獨差紫一色不及遠甚。孫瀛洲先生認為它原是燒造時差異的色疵,故稱差紫。而差紫色為成化鬥彩瓷器所獨有,後世難以模仿。可以肯定地說,凡帶差紫色的成彩絕為真品。

鬥彩以成化朝最為著名,其瓷器造型珍瓏奇秀,胎質細潤晶瑩,色調柔和寧靜,繪畫淡雅幽婉。以其輕盈秀雅的風格獨步一時,追求賞心悅目,特別講究線條美,使後人對成化鬥彩有極高的評價,收藏界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的說法。成化鬥彩瓷器燒造的要求極其嚴格,質量極高,縱觀明清二朝,恐怕只有雍正朝瓷器能與之相比。

成化御用鬥彩器,由於是宮廷御用珍賞品,製品少而精粹。在明嘉靖、萬曆朝就已身價倍增,官民窯都有仿製。明人沈德符《萬曆野獲編》中說“至於窯器最貴成化,次則宣德。杯琖之屬,初不過數金……頃來京師,則成窯酒杯每對博銀百金,予為吐舌不能下。”明朝人把成化鬥彩當做圭寶,清朝人把成化鬥彩視為拱璧,帝王和貴族上層尤其珍重之。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記載:“雍正七年四月十三日,交來成窯五彩瓷罐一副(無蓋)。奉旨,將此罐交年堯添一蓋,照此樣燒造幾副”,可見雍正帝的嗜愛。

孫瀛洲先生的鑑定知識涵蓋眾多領域,而尤以陶瓷鑑定為最,他不僅是公認的明清陶瓷鑑定大家,享有“宣德大王”的美譽,而且還是宋、元陶瓷研究的開創者和奠基人,對陶瓷鑑定做出了系統的理論總結。我們今天在緬懷孫瀛洲先生的同時,能欣賞到他所捐獻的文物精品,亦是對孫老的一種紀念吧!(張晨)

------------------------------

成化鬥彩三秋杯_成化鬥彩三秋杯價格_成化鬥彩三秋杯圖片_來自藏友望海寺_陶瓷_地攤交易_華夏收藏網cang.com - http://goo.gl/W8qGUZ

成化鬥彩三秋杯_成化鬥彩三秋杯鑑定_來自藏友展翅1_瓷器鑑定_高古鑑定_古玩鑑定估價_華夏收藏網 - http://goo.gl/96c1yx

-----------------------------------------------

明鬥彩雞缸杯 今春拍恐破10億
2014年04月08日 04:10 記者賴廷恆/綜合報導
明鬥彩雞缸杯 今春拍恐破10億
▲3月12日,明成化鬥彩雞缸杯底以青花書「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款。(新華社)
明鬥彩雞缸杯 今春拍恐破10億
▲3月12日,蘇富比亞洲區副主席仇國仕展示8日亮相蘇富比拍賣的玫茵堂珍藏明成化鬥彩雞缸杯,估價為3億港幣。(新華社)
明鬥彩雞缸杯 今春拍恐破10億
 
8日登場的蘇富比香港春季拍賣會,最受矚目的拍賣品,首推舉世中國瓷器藏家夢寐以求的「明成化鬥彩雞缸杯」(下簡稱「雞缸杯」)再現江湖,可望以3億港元(約合台幣11億6千萬元)或更高價格拍出,一舉改寫中國作品、藝術品或瓷器世界拍賣紀錄的新頁。

雞缸杯為明朝成化憲宗皇帝御用酒杯,出自成化官窯,官窯瓷器出爐後,佳品進貢,次品砸碎、掩埋,流傳民間幾希。大陸、香港媒體紛紛報導,據蘇富比亞洲區副主席仇國仕表示,這件繪有公雞、母雞引領小雞場景,玲瓏小巧、色彩鮮豔的「雞缸杯」,燒製於明代成化年間(公元1465至1487年),目前已知存世者僅19件。

明神宗譽值錢十萬

明神宗時即被譽為「值錢十萬」的雞缸杯,每次亮相無不萬眾矚目,屢屢刷新中國瓷器的世界拍賣紀錄。已知存世19件,卻僅3件為私人收藏,其餘16件為世界各大博物館典藏,台北故宮博物院所藏最豐,共6件均用於常設展;北京故宮博物院、倫敦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亦有收藏。

目前中國作品、藝術品或瓷器世界的拍賣紀錄,為2010年以2.5266億港元成交的清乾隆萬壽連延圖長頸葫蘆瓶。2012年4月以2.0786億港元成交的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則刷新宋瓷的世界拍賣紀錄。明代瓷器的拍賣紀錄,仍由2011年以1.6866億港元成交的明永樂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紋梅瓶保有。

專家表示,此次拍賣的雞缸杯胎質白皙緊密,瓷釉細膩勻凈,外形像一只敞口小酒杯。雞缸杯歷來備受帝王、文人雅士詠贊,千金難買,一器難求,迄今所有雞缸杯的拍賣紀錄均與蘇富比有關。1949年,香港藏家仇焱之(仇國仕的祖父)僅以千元港幣購得一只雞缸杯,仇焱之的獨具慧眼,讓香港收藏界至今津津樂道。

出自玫茵堂顯赫有譜

1980年11月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仇焱之後代讓售的雞缸杯拍出528萬港元。1999年4月,一件保存品相完好的成化鬥彩雞缸杯,由蘇富比拍出2917萬港元的天價,創下當時中國瓷器拍賣成交的最高紀錄。此次拍賣的雞缸杯,出自歐洲私人收藏中國御瓷巨擘「玫茵堂」,來源顯赫有譜,也讓收藏界再掀討論熱潮。

鬥彩

「鬥彩」是瓷器上釉燒彩的一種特殊工法,創燒自明成化時期,於景德鎮御窯的雪白瓷器胎體上,先用青花繪出輪廓線,施透明釉高溫燒出初坯,再以豔麗的紅、綠、黃、紫等色填於釉上,入窯經低溫二次燒成,讓釉下青花、釉上彩融合協調,翠綠嫣紅、爭奇鬥艷,故曰「鬥彩」或「逗彩」。清雍正時期的「鬥彩」釉上色料比成化時期豐富,但「鬥彩雞缸杯」則屬成化獨有,年代也相差約250年。(賴廷恆)

明鬥彩雞缸杯 今春拍恐破10億 - 中時電子報 - http://goo.gl/ffBgaE

----------------------------------------------------

2014年度熱議最"任性"的收藏家 - http://goo.gl/2vwNfr

 

 

-----------------------------------------------

提起明成化天字罐,熟知的人不少。提起天字杯,陌生的人就會多了起來。尤其是白釉天字杯.天字罐是明成化獨有的品種之一。因蓋罐底下有“天”字而獨享起名。明成化白釉瓷和田​​白瓷兩類品種一般以碗、盤、碟等日常用品為主要器型。其造型精巧俊秀,白釉胎質潔淨。胎體輕薄。釉色潔白細膩,人們習慣稱它為“乳白”或“豬油白”。白釉為含鐵量低的高濕透白釉,釉的本身並無顏色。瓷器在胎白面上一層釉,胎釉緊密結合,不會脫落,釉層白面光滑不吸水。
白釉瓷在東漢後期才出現。到了北朝又出現白瓷。唐宋兩代更近一步的發展,從瓷器釉色為主流產品,如唐代白釉龍柄雙連瓶,白釉龍柄雞首壺等。宋代定窯、邢窯,元代卯白釉,明永樂“甜白”等,其實:明洪武,永樂,宣德朝,都燒過白釉瓷和甜白瓷。瓷器最早由原始青瓷發展而來,在原始青瓷之前都是陶器,陶器最早出現在新石器時期,新石器的陶器有分為早、中、晚。陶器自身有一個由火候低,器型簡單,品種少和製作粗糙到火候高,器型複雜,品種增多,和製作精緻的發展過程。新石器的陶器多 ​​用於實用器和盛儲器,山東省泰安縣大漢口,簡稱大漢口文化,年代大約為公元前4040-2240年,大漢口燒製過的陶器有紅陶、黑陶、灰陶、白陶。
從新石器時期到商代晚期才始出現原始青瓷和硬陶器和白陶器。在商代江西吳城也發現大量使用過的印紋與原始青瓷。從商代到東漢後期則出現白釉碗,東漢後期到北朝又出現了白瓷。明官窯甜白瓷一般都是半脫胎在質量上更桌椅追求精益求精,製作規整,器物底部露細白釉,但器底仍不透明。
白釉薄胎釉質肥厚瑩潤,乾淨透明,多數以暗刻為主。其實明刻,暗刻也沒啥區別,所不用的只是在白素胎上刻劃紋飾,然後又罩上一層白釉。白胎和白釉,刻劃上的紋飾看上去就不明顯必須透過光源。如果施上彩釉,當然無需借助光源。
成化年間的白釉暗刻天字杯,主要以雲龍紋為主,龍五爪,十字云紋,杯的底部是覆蓮紋,刻工嫻熟,線條流暢。但是和明弘治白釉器的刻法有所不同,成化暗刻是突出線條美,而弘治明刻突出紋狀,並把紋飾的輪廓深入胎骨,而刻得紋飾部分又不施釉,在沒刻的紋飾部分施釉,白素胎經過高溫後呈紅色,也有凹凸感。
景德鎮現代工藝也大量的生產瀅胎白釉工藝品,白釉小碗,而紋飾是凸現,這種製作方法,是採用模印灌漿鑄成,也有觀賞性。

597047dex69a2a5b21520&690597047dex69a2abb00cf2&690  

=---------------------------------

脫胎甜白暗刻龍紋天字杯

明永樂甜白釉暗刻龍紋碗鑑定拍賣估價_飛揚網 - http://goo.gl/Zf8Q8m


刷新世界紀錄!曹興誠北宋汝窯拍出10億
分享刷新世界紀錄!曹興誠北宋汝窯拍出10億到Facebook 分享刷新世界紀錄!曹興誠北宋汝窯拍出10億到Line 分享刷新世界紀錄!曹興誠北宋汝窯拍出10億到Google+
曹興誠今天拍出的北宋汝窯天青釉洗,達到10億高價。(圖擷取自網路)
2017-10-03 13:19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聯電創辦人曹興誠收藏的一只北宋汝窯天青釉洗,今天上午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以8000萬港元起拍,經多輪競價,以2.6億港元(約10億台幣)落槌,加上佣金超過2.94億港元(約11.5億台幣),刷新宋瓷世界拍賣紀錄。
綜合媒體報導,全球目前僅存的汝窯約87件,其中私人收藏只有4件,曹興誠的這只汝窯是其中一件。根據香港蘇富比介紹,這一宋代汝窯筆洗直徑13厘米,釉如凝脂,天青猶翠,冰裂瑩澈,器形巧緻雅絕,底見三芝麻花細小支釘,為台北鴻禧美術館舊藏,品相極佳。
香港蘇富比前次拍賣宋瓷是在2012年4月,以2.0786億港元(約7.8億台幣)拍出1件「北宋汝窰天青釉葵花洗」。
根據之前的報導,曹興誠在本次拍賣會上,一次出清多件收藏,最早預估約在30億台幣左右,但從今早的拍賣結果顯示,總價可能超乎這個價格。

2017-10-03_142757  

為何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拍出天價
文化中國-中國網 cul.china.com.cn  時間: 2012-04-06 15:54  責任編輯: 侯傑
北宋汝窯青釉葵花洗。
編者按:2012年4月4日,香港蘇富比于上午舉行了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品“天青寶色──日本珍藏北宋汝瓷”拍賣,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拔得頭籌,最終以2億786萬港元天價成交,超過最高估價三倍之多,刷新了宋瓷世界拍賣紀錄。(據説,買家是香港著名收藏家劉鑾雄。)
此前香港蘇富比于2008年4月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春季拍賣中之“逸翠凝芳-日本藏宋瓷及古畫”專場,以6,753萬港元/864萬美金拍出南宋官窯粉青釉紙槌瓶,創下當時宋瓷世界拍賣紀錄。
天價拍品“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的源流
此件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與大英博物館所藏汝窯洗原為一對,同屬克拉剋夫婦的收藏,1936年兩人將其中一件捐贈給大英博物館,另一件出現在1937年的法國展覽上。由此不難推測,這對汝窯小洗應在1936年前便成為克拉克家的收藏。1950年克拉克先生辭世後,其夫人一直珍藏著另一件汝窯小洗,直至1976年去世前數年才將其出售。極有可能她賣給了倫敦本地的古董商,再轉賣至日本繭山龍泉堂。
“繭山龍泉堂”是日本戰前知名的古董店,一度與山中商會齊名。它的創始人繭山松太郎就是憑著一件宋代青瓷鬲式爐,奠定了日後成為日本經營中國龍泉青瓷古董大商家的地位,他也因此在日本開起了他的古董店。為了紀念在中國因淘到龍泉青瓷而發跡的歷史,他將自己的古董店以“龍泉”命名。這件汝窯葵花洗被繭山龍泉堂珍藏數十年後,終於在香港蘇富比春拍高調出場。
為何汝窯瓷器如此珍貴
眾所週知,中國有五大名窯:鈞窯、官窯、定窯、汝窯、哥窯。汝窯是繼定窯之後為宮廷燒制貢瓷的窯場,窯址在今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宋時屬汝州,故名。汝窯燒宮廷用瓷的時間僅20年左右,約在元祐元年(1086年)至崇寧五年(1106年),故傳世品極少,被人們視為稀世之珍。據相關資料統計,現今全世界遺存的汝窯瓷器,有序可循的共79件,幾乎都為博物館典藏,僅有6件屬於私人收藏。窯址出土物,幾乎都為廢棄的殘件破片。
綜觀這些被業界承認的汝窯拍賣,其最為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源流非常清晰。像1959年3月拍賣的汝窯水仙碗,屬為安宅産業株式會社舊藏,現存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1980年4月倫敦蘇富比拍賣的汝窯青釉圓形筆洗,現屬羅桂祥基金舊藏,現存香港藝術館;1982年6月倫敦蘇富比拍賣的汝窯圓形筆洗,原藏台北鴻禧美術館,現屬私人收藏。
綜上所述,汝窯瓷器之所以如此珍貴,大致可以歸結為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汝窯專門為宮廷燒制瓷器,故汝窯瓷器著顯皇家瑞氣;二,源流非常清晰,大部分為博物館典藏;三,存世量極少,79件中僅有6件屬於私人收藏,因此汝窯瓷器在市場上的流通性微乎其微。內地即將開始的春拍中,恐怕很難再見到汝窯瓷器。

-----------

【曹公秋拍割愛】11.5億天價買汝窯 神祕買家又是強國富豪
www.mirrormedia.mg查看原始檔
上海收藏家劉益謙以11.5億買下北宋汝窯天青釉洗。(東方IC)
香港蘇富比秋季拍賣會近來熱鬧登場,其中以10月3日舉辦的「俊雅清凝-樂從堂藏宋瓷粹珍」專場拍賣最受關注,因為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釋出多年珍藏的北宋汝窯天青釉洗,該件珍品今天上午激烈競拍下,最後由一名匿名買家透過電話以11.5億元拍得,創下中國古瓷器最高拍賣價紀錄。
據了解,這位神祕的買家就是上海收藏家劉益謙,今年即將54歲的他,出生在上海貧民區,初中畢業後開始創業,目前是新理益集團、天茂實業集團董事長,根據去年美國《Forbes》雜誌資料顯示,其資產已達14.5億美元(約新台幣435億元),名列中國大陸富豪榜第47位、世界富豪排名榜第569位。
劉益謙除了經營事業有成,在藝術界也頗負盛名,他與妻子王薇都是著名收藏家,主要藏品涵蓋中國傳統藝術、當代藝術,在上海還有私人藏館龍美術館浦東館、龍美術館西岸館,去年5月底第三座重慶館也進一步開幕。
曹興誠珍藏的北宋汝窯天青釉洗,以11.5億賣出。
而他是當前中國大陸最有實力的收藏品買家,每年都會花10幾億購買收藏品,業界人士透漏,只要有劉益謙或他助理到場的拍場,就會有天價收藏品爆出,盤點他近幾年來的天價收藏包括王羲之草書《平安帖》、蘇軾《功甫帖》、古畫《十八應真圖卷》、清宮舊藏《宋人摹郭忠恕四獵騎圖》等。
如今劉益謙再次用天價標下北宋汝窯天青釉洗,該件珍品以2.6億港元(約新台幣10億元)落槌,加上佣金總額超過2.94億港元,也就是說,他花了新台幣11.5億元買下北宋汝窯天青釉洗,不僅創下中國古瓷器最高拍賣價紀錄,他的天價藏品也因此再添一樁。

2017-10-03_2213282017-10-03_221339  


 

2017-10-03_143203Img339816566  

另類投資之宋瓷“雨過天青”_財經頻道_新浪網-北美 - https://goo.gl/RW7Reo

宋瓷“雨過天青” 北京新浪網
2013年05月19日 21:31
轉寄給朋友
列印
  文/新浪財經專欄作家 余華莘 [微博]
  俗話說:盛世古董,亂世黃金。過去幾年,在股市和房地産受到宏觀政策、經濟環境和投資法規等因素影響的時候,中國富豪們對另類投資的熱情日漸高漲。筆者將自己對中國瓷器的部分研究心得,寫成文字,順帶讚歎一下老祖宗們的造化之功。
北宋汝窯天青無紋水仙盆北宋汝窯天青無紋水仙盆
  最新一期胡潤研究院的《2013高凈值人群另類投資白皮書》顯示,在高凈值人群 (個人資産在600萬以上)的投資方向中,另類投資的投資比例達到了56%,排在第三,僅次於房地産(76%)和股票(65%)。
  在中國,另類投資的主要方向包括藝術品、珠寶玉石、酒和鐘錶, 而其中在藝術品投資中,中國瓷器和書画油画是最為重要的投資品種。截至目前為止,拍賣價格最高的十大中國藝術品均為該兩類, 比如宋代黃庭堅《砥柱銘》手卷 (成交價4.368億元人民幣)和齊白石《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 (成交價4.255億元人民幣)。
  另類投資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它不僅能幫助高凈值人群分散財富風險,還能提升家庭和個人的生活品位。但是,另類投資比較複雜,需要具備大量的特定背景知識。同時,另類投資的風險,也體現在交易費用較高、流動性較弱、市場不規範等方面。
  另類投資中,對專業知識和技能要求最高的當屬中國瓷器了。中國瓷器經歷了數千年的發展歷程,其分類較為複雜, 例如:按歷史年代,可分為唐、宋、元、明、清等;按燒制地點,可分為定窯、均窯、哥窯、龍泉窯和耀州窯等;按燒制方法,可分為唐三彩、青花瓷、粉彩、鬥彩和琺琅彩等;按照使用者,可分為宮庭使用的官窯和民間使用的民窯。其名揚天下的景德鎮長期以來就是官窯最主要的生産地。
汝窯天青無文橢圓水仙盆汝窯天青無文橢圓水仙盆
  無論何種年代何種類型,官窯瓷器的價值必然高於民窯,這是因為其每一件均是不惜工本地打造。如果製成品稍有瑕疵,就會被立刻銷毀,所以每一件作品堪稱完美。目前佔據十大最高價藝術品榜首的便屬清乾隆粉彩鏤空[吉慶有余]轉心瓶 (成交價5.541億元人民幣)。
  在所有朝代中,宋瓷因其爐火純青的技術工藝和空前絶后藝術成就,而成為中國陶瓷史上的巔峰。
  宋代瓷器最為著名的窯址有汝、官、哥、定、鈞等。宋瓷器形優雅、釉色純凈、圖案清秀,其中的汝窯、官窯的青瓷“汁水瑩潤如堆脂”,象青玉一般的質地;鈞窯天蘭釉,象天空般湛藍;龍泉青瓷的粉青、梅子青等品種,都巧奪天工般地引起人們對美的遐想。
  宋時代是陶瓷美學的一個劃時代時期,至此,一個全新的美學時代到來了。此時官窯輩出,私窯風起雲湧,響應者更是不計其數。筆者將自己的部分研究心得,寫成文字,順帶讚歎一下老祖宗們的造化之功。
  有兩句流傳甚廣且至今仍被奉為鑒定品賞汝窯的口訣,一句是“雨過天青雲破處,者般顔色做將來”,另一句是“青如天、面如玉、蟬翼紋(蟹爪紋)、晨星稀,芝麻支釘釉滿足”。
  第一句被傳為宋徽宗趙佶說的,但其實這段話是后周世宗柴榮指令建造柴窯的傳說。與上句話接近,有準確的來源記載的是清代藍浦所撰《景德鎮陶錄》:“土細潤如銅體,有厚薄,色近雨過天青。汁水瑩厚若堆脂,有銅骨無紋,銅骨魚子紋二種。”
汝窯天青釉三足樽承盤汝窯天青釉三足樽承盤
  追溯宋瓷的美學淵源,得上溯至五代后周皇帝柴榮那。作為“五代第一明君”,世宗柴榮的喜好多少影響了兩宋官府的審美趣味和時代風尚。傳說柴榮在位時,一日有大臣問:皇上,這批皇宮用的瓷器要燒成啥顔色?柴榮一沉吟,揮筆寫到:雨過天青雲破處,者般顔色作將來。可惜,他39歲過世。活着的時候,未見柴窯出天青。
  在宋徽宗之前,北宋重啓禮制,用瓷器代青銅玉石仿商周國器。宋人原推舉定窯白瓷,但徽宗崇道,認為“定白有芒不堪用”,更嚮往“雨過天青雲破處”。而這樣的天青色,傳說來自宋徽宗的一個夢。痴人說夢,因為徽宗的痴,天青般的瓷器居然被汝窯的匠工們燒造出來了。從此,一個無人能及的青瓷夢想就落地了。
  我能領悟的,雨過天青和雨過天晴,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美。你若見過四月的天,那種雨剛過天剛透,陽光還來不及燦爛,花蕊和葉子尖還有未滑落的雨滴,這便是那種青。一種不露鋒芒,但自由榮光,難言風華的天然之色。
  這種微妙到極致的美,精密細微到一分一毫,以有宋一代的技術和工藝,早已不只是苛刻。因為,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分析和手段,從配料、人工,再到窯變,這其中的難關何止重重。也許,這就是造化弄人,宋徽宗無法輓救他的江山,卻創造出無人比肩的“雨過天青”瓷器。
  對這種“淡雅如仙、雨過天青”的顔色追求,几乎成了后世藝匠們一生中的最大夢想。我自己也一直在找尋古文、瓷器、小說、自然乃至現代科學中的描述和論證。
  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第四十回中,寫劉姥姥游大觀園,衆人到了黛玉的瀟湘館。賈母嫌窗紗舊了,要鳳姐找一段“軟煙羅”換上。 賈母說軟煙羅有四種顔色,“那個軟煙羅只有四樣顔色:一樣雨過天青,一樣秋香色,一樣松綠的,一樣就是銀紅的。”
  清曾朴的《孽海花》第二十一回中也提到:“﹝ 珠官兒 ﹞身上穿件雨過天青大牡丹漳羢馬褂。”
  有着“現代通俗文學第一人”之稱的張恨水,在《金粉世家》的第三十二回中也寫過,金燕西為冷清秋到綢緞莊挑綢緞,因不喜歡太熱鬧的顔色,一老伙計便拿出一匹料子:“燕西看時,只見他手上懸空拿着雨過天青色的綢料,上半截是純青的,並無花樣。但是那顔色,越下越淡,淡到最下,變成嫩柳色,在那地方,有一叢五色花樣,就如綉的一般。”
南宋官窯青瓷花瓣碗南宋官窯青瓷花瓣碗
  后世公認,南宋官窯青瓷達到了審美的最高境界。現代科學發現,那種如脂如玉的青色,正好和人眼對色光敏感的平均峰值一致,每個人見了它,都會不由自主地喜歡——那是最接近自然的色調啊。如果把它放到大時代的聚光燈下觀看,南宋官窯青瓷所呈現的審美品位竟然非常前衛,稱得上是現代極簡主義的先鋒。
  青瓷到了兩宋才登峰造極,這與當時皇帝的失意頽廢、以及信奉道教、力求返璞歸真的精神取向有莫大關係。宋朝一代追求的是“天工與清新,疏淡含精勻”。因此, 韓拙在《山水純全集》寫過:“霞不重以丹青,雲不施以彩繪,恐失其嵐光野色自然之氣也。”甚至,當時的皇家宮苑也“皆仿江浙白屋,不施五彩”。
  因此,宋瓷講究細潔凈潤,色調單純,韻味高雅。汝窯、官窯、龍泉青瓷無一不追慕靜穆素雅、粉柔晶潤的青色,以及清幽深邃的神韻,如冰似玉的美感,和青釉的內在裝飾。
  我覺得,宋之后,中國再沒有找回來這種端莊正統,樸素大氣的民族審美情趣了。每每想到這裏,我扼腕。宋瓷的“雨過天青”只屬於那個時代,它孤獨的存在了100年。它的那份清風拂柳、古曲悠揚的肅穆優雅,婉轉簡潔,從此在神州大地蹤跡夭無。雨過天青過后,世間再無第二場簡約風雅之美,只是留下那幾件寥落晨星的稀世珍品,與后人發古之悠,嘆古之美。


2017-11-07_0856462017-11-07_0857212017-11-07_0857372017-11-07_0857472017-11-07_085758  

粉翠釉潤 淺說青瓷之美
By Jouyishiou,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一月 5日, 2017
北宋汝窯天青盞托。(公有領域)
瓷器脫胎於陶器,它的發明是中國古代先民在燒製白陶和印紋硬陶經驗中,逐步探索出來的。在商代中期,中國出現了早期的瓷器。其在胎體、在釉層的燒製工藝都尚顯粗糙,燒製溫度也較低,所以一般稱其為「原始瓷」。它是以高嶺土製胎,燒成溫度在1,200℃左右,質地堅硬,吸水性弱,器表施釉,釉多呈青綠色,其胎質密緻,經久耐用,便於清洗,外觀華美。隨著燒造工藝水平和產量的不斷提高,瓷器逐漸取代陶器,成為中國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
「瓷中極品」——青瓷
被譽為「瓷中極品」的青瓷,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夏商時期,就已成為原始陶瓷生產的主流;東漢中後期,青瓷燒製技術趨於成熟,燒製溫度可達1,300℃左右,釉色光亮,胎釉結合緊密。裝飾手法和題材基本沿襲原始瓷器,多用刻劃或拍印等手法,在器物上飾以弦紋、水波紋、布紋、窗格紋、網紋、複線三角紋等。到了唐、五代是越窯發展時期,後鼎盛於宋朝。這時的青瓷瓷層透明,光澤瑩潤,淡雅秀美,代表了當時青瓷的最高水準,尤其是祕色瓷更是當時突出的產品。
龍泉窯青釉刻花蓮瓣紋瓶,北宋,公元960~1127年。(維基百科)
似圭璧之色、煙嵐之氣
在唐代飲茶、「鬥茶」之風盛興,朝廷對青瓷的需求量增大,使得此時的越窯青瓷也得到很大發展,其瓷器特點是風格獨特,晶瑩細膩。而且瓷器上的花紋大都以簡潔流暢的線條,寥寥數筆勾畫出當時人們所喜愛的荷花、牡丹花等。宋徽宗愛青瓷成癡,傾全國財力建造官窯,只為一睹青瓷之美。難怪古人讚歎青瓷「似圭璧之色、煙嵐之氣」。
青瓷是表面施有青色釉的瓷器。「青釉」是最早的顏色釉,青瓷色調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定量的氧化鐵;釉內氧化鐵含量的多少,對釉的成色有著很大關係。有些青瓷因含鐵不純,色調便呈現黃色或黃褐色。
明代青瓷。(維基百科)
青瓷的美,在於它的溫潤素雅,不冷不暖;釉彩流轉,造型典麗優雅,不繁複,似靜實動。感覺接近和闐玉裡的青玉,有一種很內歛的感覺,觀之使人心靈感到平靜。青瓷的釉色非常符合道家「沖淡質樸」的精神。宋瓷薄胎、厚釉、冰裂紋,色取天青、粉青、梅子青不等。燈下夜讀時,拂不去的總是一片晶瑩的靜美。
奪得千峰翠色來
青瓷釉色的美源於自然。在古代,藍色和綠色統稱青色。古代南方青釉,是瓷器最早的顏色釉。所謂「青釉」,顏色並不是純粹的青,有:月白、天青、粉青、梅子青、豆青、豆綠、翠青等。其中梅子青、粉青釉等色調的創造,達到了陶瓷史上的頂峰。歷代所謂縹瓷、千峰翠色、艾青、翠青、粉青等,都是指青瓷而言。唐代的越窯、宋代的龍泉窯、官窯、汝窯、耀州窯都屬青瓷窯系。
12世紀高麗秘色青瓷,線刻蓮紋長頸瓶,高28.7公分。(白亞士/大紀元)
青瓷以天青釉色為主。但在不同光照、角度下觀察,顏色會有不同的變化。青瓷質感潤如脂,柔美玉潤,手觸有明顯酥油之感;汁水瑩厚,見之如碧峰翠色,似玉非玉之美。青瓷釉色的微妙之處是難以言傳的,所以古人常常用借物、比喻等修辭手法來表達。唐代的陸龜蒙曾這樣讚美越窯青瓷:「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並讚美越瓷「類冰似玉」。唐代的文人雅士喜歡飲茶。越窯青瓷溫潤如玉的釉質,青綠略帶閃黃的色彩,能完美地烘托出茶湯的色澤。
另外,汝窯青瓷那種青中偏藍的釉色,名喚「雨過天青」,這種青藍色在閑淡之中含有深遠無窮之韻味。「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作將來」,是描寫古代文人讚歎汝窯釉色之美的想像;一陣驟雨過後,荷葉上的水珠自然地滑落水面,天放晴了,空氣中瀰漫神祕的天青釉色,勾勒出汝窯的水仙盆器物之美。因此青瓷釉色之微妙不但在於有冷暖之變幻,還因窯焰而有濃淡之差異,像不同季節裡的天空、山川、湖水。
宋汝窯蓮花式溫碗。(公有領域)
北宋汝窯天青碗。(公有領域)
宋汝窯天青釉三足樽承。(公有領域)
古人愛玉,也愛青瓷;「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瓷與玉相通。瓷器質地追求溫潤瑩澈的美感,是中華民族的審美觀的延展,以及「君子比德於玉」思想的影響。因此,瓷器尚青,是延續晉至宋的審美觀。青釉的質感、色澤及其隱隱透出的人文氣息與中國人的審美情感十分吻合。因為青似玉,玉有代表著文人士大夫所標榜的高潔,所以在茶聖陸羽的眼裡,如冰似玉的越窯青瓷,便高於類銀、類雪的邢窯白瓷了。@#


改寫世界紀錄 屢創天價的中國古文物
作者:飛鴻踏雪
佳士得香港秋季拍賣舉行「樂從堂藏明代宮廷珍器晚間拍賣」,數百名蒐藏家進場準備競標。(中央社)
              人氣: 454 【字號】 大  中  小
更新: 2018-04-05 11:56 AM       標籤: 曹興誠, 古文物, 世界拍賣, 收藏家, 品藏古藝.品嘗古意
天價無價的古文物
中國古文物的拍賣市場一直都很熱,這幾年更是屢屢創天價!你知道中國古文物的「創天價」紀錄嗎?
我們先來看看以下幾筆屢創天價的中國汝窯古物交易吧!後續,也來品一品這些高貴藝術品的特色和趣味。
天價~歷史天價
從1992年到2017年的二十五年中,宋朝汝窯的瓷器古物在世界拍賣市場上,創下了「非凡」的飛越價值。
*1992年一件直徑8厘米的汝窯小盤在紐約蘇富比拍賣行的拍賣會上以154萬美元成交。
*1992年4月,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上,一件汝窯三犧尊以5000萬港幣賣出。
宋 汝窯 三犧尊。(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品)
宋 汝窯 三犧尊。(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品)
二十年後,價格從「千萬」的單位翻上「億萬」~~
*2012年4月,日本藏家收藏的汝窯葵花洗以2.0786億港幣刷新了宋瓷的拍賣紀錄。
*最新刷新宋瓷世界拍賣價格的物件是「北宋汝窯天青釉洗」。2017年10月,於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北宋汝窯天青釉洗」以2億9430萬港幣的價格拍出(約合新台幣11.5億元),再次刷新宋瓷在世界上的拍賣價格。
樂從之德  古文物收藏與拍賣傳奇
眾所周知,世界上有一種人是屬於金字塔頂端的族群,他們有一樣很特別的,既「經濟」又「文化」的活動,或也可以說是「娛樂」,那就是參與古文物拍賣,人們稱之為「收藏家」。耐人尋味的是,也有人不以「收藏家」自居,而收藏品的中國古文物卻拍得了天價,創下世界新紀錄。誠然是無心插柳的境界,命中有,終須有;命中無,求不得。收藏又拍賣出「北宋汝窯天青釉洗」的收藏家,就是這樣的一位。他是「樂從堂」主人。
曹興誠:台灣人要自信 懂欣賞生活才會快樂
台灣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收藏的北宋汝窰天青釉洗」,2017年10月3日以2億9430萬港幣賣出,創下中國古瓷器的最高拍賣價紀錄。(中央社)
世界拍賣紀錄連登五年霸主的中國古文物
還有一件令人眼睛發亮的中國古文物,就是「明嘉靖五彩魚藻紋蓋罐」,它的紀錄很輝煌,曾是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連四年的霸主。2017年魚藻紋罐又登世紀拍賣場,最終以1.88億港幣賣出,若加上佣金,則創下高達2億1385萬港幣之價碼。在2000年,魚藻紋罐以約4,404萬港幣拍出,十七年後又重登拍場,結果,再創下拍賣紀錄連五年世界霸主的地位。
古物與樂從觀
上述這兩件中國古文物拍賣品都是「樂從堂」釋出的。「樂從堂」的藏品很豐富,有「小故宮」稱號,主人曹興誠自己命名為「樂從堂」,意為「樂於從命」。他曾經在受訪中談到:「老天要我收什麼,我就樂於收什麼,樂於從命。」
北宋 汝窯 青瓷蓮花式溫碗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品)
從收藏品中,「樂從堂」主人曹興誠感受到,古代,尤其是史前的古文物更是無價之寶。他曾舉一件良渚文化的玉琮為例,這是一件祭祀用品,因為是要「做給神看」的,所以它是不計成本的、真心真意做到完美為止。創作者不計時間、成本的心力灌注,造出了有靈性之美的藝術品。
從藝術品中體會到,敬天、樂從之心遠溯到遠古時代,而中華文化被稱為神傳文化,也是這樣一路延續下來的。從中國古文物中可以追尋到一些人與神交流的蹤跡。@*#(待續)改寫世界紀錄 屢創天價的中國古文物 | 曹興誠 | 世界拍賣 | 收藏家 | 大紀元 - https://goo.gl/M5Jyvw



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 乾隆品牌 皇帝鍾愛藏家熱捧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四月 25日, 2018
乾隆皇帝對汝瓷極為鍾愛,圖中乾隆左手邊的瓷器是北宋汝窯的瓷器。圖為清 朗世寧《乾隆著漢服 》。(公有領域)
(續前文)
乾隆品牌 乾隆皇帝熱愛惹得藏家熱捧 
台灣故宮博物院曾舉辦過「品牌的故事──乾隆皇帝的文物收藏與包裝藝術」特展,打出了「乾隆品牌」這樣的稱號。
乾隆皇帝熱愛古文物,也非常寶貝他收藏的寶物,不時要求工匠為古文物製作各式各樣的包裝匣盒,並且一再重新檢視、調整。他這個做法,不但保護了古文物,更讓宮廷典藏與盛裝的匣盒相互輝映,形成了另類的包裝藝術與文化。
清 丁觀鵬 《乾隆帝是一是二圖》。(公有領域)
 「乾隆品牌」汝窯奇寶御製詩
乾隆皇帝對汝瓷極為鍾愛,對宋明陶瓷的保護整理也是鉅細靡遺的。乾隆對他經常鑑賞的、經手把玩的文物,都為之量身定製匣盒,妥善儲藏。每件作品都經過重新盤點,品評等第,再細分為頭等、二等、三等,最後配匣。乾隆皇帝不僅為汝窯瓷器配製匣盒,而且在許多汝窯瓷器上都作了「御製詩」。
清 高宗撰 蔣溥等奉敕編《御製詩初集》清乾隆十四年內府寫袖珍本。(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只要有名的古書畫作品,都可以看到乾隆皇帝那手特別的行書及鈐印出現在畫面很主要的位置上。而對稀世珍寶的汝瓷,乾隆皇帝也是一以貫之地留下了他的印記──「御製詩」。也許他想告訴後人,這些我都欣賞過了、品評過了,都是無價珍寶。從而,這些御製詩也在古文物世界中塑造出「乾隆品牌」的形象。
汝窯青瓷無紋水仙盆
下面這「汝窯青瓷無紋水仙盆」就是其中的一件奇寶:
傳世唯一無開片紋路的水仙盆,器形完整,呼應明代鑑賞家曹昭眼中「有蟹爪紋者真,無紋者尤好」的鑑賞觀。(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汝窯青瓷無紋水仙盆」是唯一傳世無開片裂紋的水仙盆,器形是十分完美的橢圓形,其完美程度足以呼應明代鑑賞家曹昭所主張的「有蟹爪紋者真,無紋者尤好」的鑑賞觀。
汝窯青瓷圓洗
乾隆皇帝對汝窯的施釉特色,有相當的認識,從一個「汝窯青瓷圓洗」的御製詩可見一斑。
汝窯青瓷圓洗。(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乾隆皇帝在這個青瓷圓洗的御題詩中寫到:
趙宋青瓷建汝州 
傳聞瑪瑙末為釉 
而今景德無斯法 
亦自出藍寶色浮
說明乾隆皇帝對汝窯不但十分鍾愛,並且也有相當的認識。
北宋汝窯青瓷盤
再看一件鐫刻有「御製詩」的「汝窯青瓷盤」:
北宋汝窯青瓷盤。(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汝窯青瓷盤」底部,乾隆帝御題詩吟:
周尺將盈尺,宋瓷方是瓷, 
晨星真可貴,劫火未曾虧, 
薛暴寧須議,完全已足奇, 
穆然陳綈幾,獨切水圓思。
在青瓷盤底部鐫刻的御製詩中,乾隆皇帝說明了宋瓷獨特的質感,讚美「宋瓷方是瓷」,是瓷器中的瓷器。在拍賣界來說,汝窯青瓷因乾隆皇帝御筆題詩的加持,錦上添花,身價屢屢水漲船高,完全無法預測估量。@*#(待續)
---------------------------------------
古人愛今人捧 風華絕代古文物 青瓷獨領風騷
作者:飛鴻踏雪
台灣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收藏的「北宋汝窰天青釉洗」,2017年10月3日以2億9430萬港元賣出,創下中國古瓷器的最高拍賣價紀錄。(中央社)
       更新: 2018-04-19 12:00 PM       標籤: 品藏古藝.品嘗古意, 青瓷, 汝窯瓷器
(續前文)
古人愛、今人也愛,「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價值連城,猜得出來這是啥寶物嗎?
「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這種玉般的美感,品賞也好、裝飾也好,令人高雅、令人出塵、令人招福,這就是古人愛青瓷的原因。
瓷器質地溫潤瑩澈,而歷代收藏家對瓷器的愛好各有所屬,有人愛宋瓷那種單色釉的清雅嫻靜,也有人愛明代工藝的華麗大方。
映射出中華傳統文化的美學
「青如玉」的汝窯瓷器不但質感絕佳,而且造型簡約,釉色優雅,千年來,伴隨著中華文明之河靜靜地流淌,映射出了傳統文化中蘊藉含蓄的美學意向。平淡中見深遠,使人心嚮往之。
北宋汝窯天青釉洗
北宋汝窯天青釉洗。
北宋汝窯天青釉洗。(中央社)
在鑑賞家的心目中,汝窯始終獨領風騷,其渾然天成的釉色是上天遺留在人間的最美麗瑰寶。拍賣紀錄飆天價的汝窯成品「北宋汝窯天青釉洗」,就是以「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作將來」的意象來命名的。
從圖中這件「天青釉洗」,可以看到汝窯之所以超越其它瓷器,就在於其釉色的超凡脫俗。它以天青色為主,包含天藍、粉青、月白等。藍中帶綠,又微微閃現著淡粉色光澤,別具風格。
試想,「雨過天青雲破處」這樣沁人心脾的詩意,套在汝窯那瑩亮溫潤的瓷體上,兩相交錯,將迸射出多少動人的情思?因此,明清以來,汝窯深受鑑賞家關愛。
雨過天青雲破處 汝窯釉色
汝窯作為官窯,在施釉上相當講究,胎料含著偏高的二氧化矽(SiO2)和氧化鋁(Al2O3),胎土經過精細淘煉,土質細致,胎骨堅實。而且因為汝窯所在地盛產瑪瑙石,汝窯以瑪瑙作為釉料,不但釉色純正,並且顯得光亮瑩潤。如果透光來看,會發現釉中還散布著微細的紅斑。
不愛萬貫家財 只愛汝瓷一片?
汝窯位於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產燒的瓷器,器形端正大方,釉色渾樸瑩澈,一直被朝廷指定為御用瓷器。汝窯燒製的瓷器不但受到皇室肯定,而且被嚴控壟斷,所以一般人少有機會品味觀賞,更不要說收藏了。
後人發現,汝窯的釉摻有瑪瑙,加上屬於官窯,產品「寥若晨星」,珍貴無比,因而民間也傳出「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的說法。
北宋汝窯天青奩式爐,是造型和戰國漆器或漢朝青銅器雷同的奩式爐,形體碩大,具古雅的風格。南宋寵臣張俊獻給高宗的汝窯清單中,即包含此一器類。(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品)
汝窯真品僅餘65件
北宋亡,汝窯也隨之煙消火散。因其開窯時間前後只有二十年,燒造時間極為短暫,能傳世的成品也就不多。在南宋時,汝窯瓷器已經非常稀少,歷經千年,流傳到今天,真品僅餘65件。@*#(待續)


世界僅6例 明代傳世收藏八方燭台現身台灣
2022/04/26 19:05世界僅6例 明代傳世收藏八方燭台現身台灣 - 自由藝文網 https://bit.ly/3rU99y2
〔記者凃盈如/台北報導〕香港邦瀚斯(Bonhams)將於 2022 年 5 月 29 日「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拍賣,受矚目的拍品為一對來自明代永樂官窯的「青花纏枝花卉八方燭台」
「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拍賣的明永樂青花纏枝花卉八方燭台一對,估價約5,700萬元至9,500萬元台幣。(香港邦瀚斯提供)
明永樂八方燭臺目前傳世僅6例,4例已由北京故宮、上海博物館各典藏1對,廣東博物館以及日本出光美術館各收1件。此拍品乃已知私人收藏中唯一2例,更是其中唯一完整成對者,估價為 1,500 萬至 2,500 萬港幣(約台幣 5,700 萬元至 9,500 萬元),近日率先來台做首站預展。
八方燭台為明代早期御窯青花瓷器中的一類重器,始見於永樂時期,宣德時期亦有少量燒製。其獨特樣式源於 13 至 14 世紀伊斯蘭早期伊爾汗國,供皇室貴胄所用之金屬器皿。明代早期御窯中,除八方燭台之外,還出現許多仿伊斯蘭金屬器造型的瓷器,或為景德鎮御器廠當時迎合永樂、宣德皇帝好慕國外新異而創製。宣德以後,明政府實行閉關鎖國,直到清代早期,才因帝王慕古,再度出現仿伊斯蘭器形的官窯瓷器,但因燒製工藝繁複,不再燒製八方燭台。世界僅6例 明代傳世收藏八方燭台現身台灣 - 自由藝文網 https://bit.ly/3rU99y2

2022-04-26_1944442022-04-26_19444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