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一份使命,賠錢也要做客家唱片,竟一舉奪下金曲 羅文裕為逾400萬未信者鋪福音路 - http://goo.gl/ZrVe2h
-------------------------------------------------
【客家新釋】葉國居/看齋仔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07 10:50 聯合報 葉國居
我確信自己有許多行為,在婚後的漫長生活中,不知覺的就被妻同化了。最明顯的一事,走在街頭,遇喪事法會她會示意要我繞道而行。設若兒女還小跟在身旁,閃避不及時,妻會迅即以掌掩兒的臉,我會全自動的抱起女兒,揚起手臂升起幕遮,彷若就此隔開了一個世界。
不可以看。是非禮勿視嗎?或是如此就會穿陰過陽。最近我驚覺,這禁忌像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大不可收拾。兒女長大了,念的大學剛好都位在半山腰上,前些日子在聊天中,聽到他們不約而同,在臨暗黃昏時,為了閃躲一場喪事法會,繞一座山頭的事件。我心頭一顫,如此失驚打怪,究竟是誰教他們的?妻抿著嘴,默而不答。
我仔細反芻童年客家莊的生活,竟然發現自己去看喪事法會,有一種不可思議的期待。那年,保生廟有一廟公,以高壽辭世。出殯前一天,阿爸一大早就交代,要我今天下課後就先把功課做好,「廟公仔做仙去咧,暗晡夜做齋仔,輪到你去看齋仔。」阿爸如是說,我爽朗應諾。最後一節課,老師在台上講得口沫橫飛,我低頭振筆疾書寫完作業,放學後狂奔回家,不時的豎起耳朵,等著鑼鼓在廟口響起。
做齋仔,客家語,係喪家請道士念經超渡亡魂的儀式。父親從小就叫我們兄弟要輪流去看齋仔,彷若是一種任務分配。法會中道士身懷絕技,鑼鼓嗩吶輔以角魚、竹響板等樂器,串男串女,扮老裝幼,上演拜香山、目蓮救母、三藏取經、引魂過橋等戲碼。我猜父親的用意,無外乎是要我們兄弟從這些戲碼中,領略人應該離惡行善,更殷殷的盼望小孩子能在喪家的悲痛中,感受到孝要及時。然而我們小孩真正期待的,是在道士表演之後,喪家會請廚師烹煮鹹粥供來者食用,客家人把這個習俗稱作「食油糜」。在物資匱乏的年代,是道地的人間美味,鹹粥內含瘦肉魷魚,美味令人垂涎。那一節課我意外發現,一向寡言罕語遲交作業的阿齊,也在第七節課破天荒的把作業寫完了,且興奮得像個過動兒。
我從小做事就瞻前顧後,和哥哥輪著去看齋仔,這隱喻著下一次我就吃不到魷魚瘦肉粥了。然而事在人為,輪到我去看齋仔時,我會設法弄回一碗鹹粥,先借放在哥哥的肚子裡保鮮,等下一回輪到他去看齋仔時,必須歸還。在還沒有冰箱的年代,這個方法前衛又科技,很多年以後,每當看到哥哥中年的鮪魚肚時,不知道為什麼,總是會讓我聯想到冰箱。廟公生前樂善好施,地方人士津津樂道,想必看齋仔的人多,屆時要多舀一碗難度很高,也正因為如此,我被哥哥賦予高度的期待。果然,鹹粥一出,像群蟻匯聚一攤糖水,我因身材矮小,當我拿到勺子,看到鍋子,鍋底已在微弱的燈底下透著寒光,心中難掩失望。阿齊比我還矮,我看到他哇哇哭著,他這麼認真寫作業,努力卻得不到回饋,哭得比喪家還要傷心,最後還是我送他回家的。寒冷的冬天,一路星光泛著淚光。
歲月如流,如今我心頭大白,客家莊長輩鼓勵小孩子,在往生者出殯的前一天晚上,去看齋仔這件事,那是教忠教孝,其實也在教膽。藉著吃魷魚瘦肉粥所凝聚的人氣逼退了陰氣,喪家看到這麼多人關心支持,傷痛獲得一定的緩解。明天之後雨過天青,一切正好。
那還有什麼好怕的呢!為了躲一場喪葬法會而嚇得夯嘴夯腮的我兒我女,別再做鬼嚇自己了。寫下這些陳舊往事,仍不免為當年辜負哥哥的期望帶些愧疚。那保鮮一事,也從那次之後打住,成為絕響。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