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年來透過「一帶一路」擴大自身跨國影響力,但有不少發展中國家在接受一帶一路的開發協助後,不僅國內經濟發展未見成長,還欠中國大筆債務。前美國駐尚比亞大使舒茲(Eric Schultz)舉例指出,中國藉由道路建設輸出移工至本就失業率高的尚比亞,建設計畫不僅未解決尚比亞失業問題,更讓尚比亞欠下高額債務,呼籲各國應擴大民主制度、價值的範圍與影響力,協助非洲國家管理對中債務,進行債務談判。 非洲國家因一帶一路欠高額債務 美前外交官籲各國協助債務談判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Ym9yu4
中國一帶一路「錢」途在哪?印尼雅萬高鐵上半年虧爆了
2024/08/15 07:47
印尼高速鐵路(也稱雅萬高鐵),是中國「一帶一路」指標工程之一。(路透資料照)
高佳菁/核稿編輯中國一帶一路「錢」途在哪?印尼雅萬高鐵上半年虧爆了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SOH9cw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與印尼合作耗資73億美元(約新台幣2356億)興建印尼高速鐵路(也稱雅萬高鐵),是中國「一帶一路」指標工程之一,去年10月通車,但伴隨而來的是龐大債務,今年上半年導致出資的4家印尼國企合計出現3.53兆印尼盾(約新台幣72億元)的虧損,若加上中方的虧損,雅萬高鐵上半年的實際總虧損將遠高於此金額。
綜合外媒報導,雅萬高鐵的印尼出資方為Pilar Sinergi BUMN Indonesia(PSBI),由印尼國家鐵路公司(Kereta Api Indonesia,KAI)、印尼國營建築公司Wijaya Karya、收費公路公司Jasa Marga及種植商PTPN VIII等4家印尼國企出資組成,PSBI上半年合計出現3.53兆印尼盾(約新台幣72億元)的虧損。
根據持有51.37%股份的KAI日前發布的最新財務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因為經營雅萬高鐵,產生1.81兆印尼盾(約新台幣37億元)的虧損,其餘損失由其他3家印尼國企承擔。
報導提到,雅萬高鐵是PSBI與中國國企財團聯合組建的印中高鐵公司(Kereta Cepat Indonesia China,KCIC)負責承建及營運,其中PSBI代表印尼方擁有KCIC的6成股份。
報導指出,若加上中方的虧損,雅萬高鐵上半年的實際總虧損,將遠高於印尼方發布的金額。
報導指出,KAI上半年已向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償還915億印尼盾(約新台幣1.8億元)的利息。該公司先前獲得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價值7.28兆印尼盾(約新台幣150億元)的美元和人民幣貸款,用來彌補雅萬高鐵超支的成本,貸款期限達45年。
中國一帶一路「錢」途在哪?印尼雅萬高鐵上半年虧爆了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SOH9cw
義大利欲退出「一帶一路」 中國學者:北京臉上無光 - 自由財經
又割韭菜!中國突開放臨櫃投資債券 分析:用百姓的錢堵財政窟窿
2024/03/02 06:54又割韭菜!中國突開放臨櫃投資債券 分析:用百姓的錢堵財政窟窿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2XiTsx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突然發布通知 ,稱自5月1日起民眾可臨櫃投資國債、地方債等各式債券。有分析認為,此舉是債務壓頂的北京當局試圖用老百姓的錢堵窟窿。(路透檔案照)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中國經濟低迷,外資持續流出,長期累積的政府負債已接近失控狀態,為了籌措財源,北京當局把腦筋動到老百姓身上,準備開放民眾臨櫃投資各式債券。但有分析認為,此舉是債務壓頂的北京當局已經徹底沒招了,試圖引韭菜入場接盤,用老百姓的錢堵財政窟窿。
綜合《香港電台》、《新華社》等中港媒體報導,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突然發布「關於銀行間債券市場櫃檯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自5月1日起,投資人可臨櫃投資國債、地方債、金融債、公司信用債等銀行間債券品種,聲稱目前中國居民直接持有的政府債券規模較小,與成熟債券市場相比,還有很大提升空間,透過臨櫃投資債券市場,可以將儲蓄轉化為債券投資,增加居民收入。
但有分析指出,在這番冠冕堂皇的說辭背後,就是債務壓頂的北京當局已經徹底沒招了,試圖引韭菜入場接盤,用老百姓的錢堵財政窟窿。
根據《彭博》最新數據,2023年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又名城投債)餘額至少68兆人民幣(下同,約299兆台幣),地方政府債務餘額41兆,中央政府債務餘額39兆,債務合計達148兆,相當於GDP(國內生產總值)的117%。
若中國GDP維持在每年5%的速度的成長,10年後GDP將達到200兆規模;而債務及財政赤字每年維持11.2%的成長,10年後將達到430兆規模,為GDP總量的210%。這個假設是建立在中國GDP成長率是真實的基礎上。國際投資銀行及研究機構判斷,中國2023年實際的GDP成長率很可能只有0至2.5%。
「財經資料庫」分析指出,人口14億的中國,2034年前後政府債務規模將佔GDP的250%以上,日本歷經失落的30年後,2022年的政府債務佔GDP比重達263.9%,換句話說,中國用10年時間走就完日本30年的路,堪稱人類奇觀。
如今中國土地財政崩潰,地方政府沒有收稅工具,最後不得不透過發新債還舊債來維持政府運作,但這些債都是無法償還的,未來即使不違約,也可能引發惡性通膨,近來中國國內的金價飆升,顯示中國民眾並不笨。
資深財經人士老蠻2月29日在X平台發文分析指出,根據Wind的數據,1月發行的城投債規模達4763億,創近半年來最高,達到了3年前城投債最旺盛時期的發行水準。然而,這其中的4693億都用來償還舊債,借新還舊率達到了98.5%,跟3年前只有5成左右的借新還舊率,無法相提並論。
老蠻寫道,也就是說,1年前中國地方政府發行的那些短期城投債,現在紛紛到期,必須借新債償還,債務滾雪球模式,在這樣的數據之下,已經走到尾聲了,因為中國整個金融市場的流動性,不足以支撐新債的發行。文章總結,未來北京當局可能打破「以債為錨」的印鈔機制,無錨印鈔,政府發債借錢不用還。
又割韭菜!中國突開放臨櫃投資債券 分析:用百姓的錢堵財政窟窿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2XiTsx
一帶一路害窮國陷赤貧 埃及肯亞以物易物
2023/11/13 07:00
一帶一路害窮國陷赤貧 埃及肯亞以物易物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SVsPQv
熱紅茶是埃及一般民眾不可或缺的日常飲料。現在因外匯缺乏,埃及政府希望肯亞通融,以物易物方式進口茶葉。(示意圖,歐新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肯亞財長爆料,埃及因美元儲備快要見底,希望透過「以物易物」方式購買肯亞茶葉,以舒緩缺乏美元支付貨款的困境。肯亞及埃及都是中國一帶一路參與國,同樣掉入債務陷阱,經濟面臨嚴峻考驗。
綜合外媒報導,肯亞財政部長敦古(Njuguna Ndung’u)6日出席公開活動時指出,埃及駐肯亞大使埃爾登(Wael Nasr El-Den)告知埃及缺美元,本來要從肯亞出口到埃及的茶葉,肯亞出口商卻遲遲收不到埃及貨款,以致貨品至今堆在肯亞港口。
報導指出,埃及是肯亞第2大的茶葉買主,僅次於巴基斯坦。2023年前8個月,肯亞茶葉對埃出口量已下降了23%,對巴基斯坦下滑13%。
由於2個國家都缺乏外匯,肯亞財長敦古說,埃及及巴基斯坦都希望透過以物易物方式,取得肯亞茶葉。
資料顯示,埃及外債在過去10年中增加2倍,攀升至創紀錄的1654億美元,埃及是外債違約風險最大的五個經濟體之一。目前正經歷多年來最嚴重的外匯危機,除了需要支應必需食品和燃料進口外,還要償還2024年6月到期的20億美元債券,因此埃及希望少對美元儲備的依賴。
一帶一路害窮國陷赤貧 埃及肯亞以物易物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SVsPQv
劣行曝光!美聯社揭中國將10多個窮國推向崩潰邊緣
2023/05/19 15:11劣行曝光!美聯社揭中國將10多個窮國推向崩潰邊緣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WltTgc
巴基斯坦陷入經濟困境,民眾瘋搶受補貼的低價麵粉。(美聯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習近平的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窮國惡夢,美聯社揭露,十幾個貧窮國家正面臨經濟不穩定甚至崩潰,他們難以償還數千億美元的外國貸款,其中大部分來自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和最無情的政府貸款人。
10多國踩債務陷阱 外匯存底快歸零
美聯社對巴基斯坦、肯亞、尚比亞和寮國等十幾個積欠中國債務最多的國家,分析發現,龐大的債務正在消耗這些國家稅收,而這些稅收是維持學校、電力以及支付食品和燃料所必需的資金。
不僅如此,債台高築也正在消耗這些經濟體賴以支付貸款利息和避免崩潰的外匯存底,其中一些經濟體距離耗盡外匯存底「只剩下幾個月的時間」。在美聯社的分析中,十幾個國家中有 10 個國家的外匯存底下降,僅一年內平均下降 25%。如果得不到金援,蒙古將在8個月內耗盡外匯存底,巴基斯坦和衣索比亞則僅剩2個月。
報導認為,這些窮國越來越瀕臨崩潰的原因是中國不願免除債務,還對實際融資的金額和條件保密,使得其他主要債權人無法介入提供幫助。更不可思議的是,借款國被中國要求將現金存入隱藏的託管帳戶,讓中國得以優先於其他債權人收到還款。
其中尚比亞和斯里蘭卡已經違約,甚至無法支付港口、礦山和發電廠融資貸款的利息。尚比亞一位70 歲的盲人婦女馬維斯昆達泣訴福利金最近被削減,他說,「有時一天只吃一餐,如果沒人記得幫我從附近買食物,那我就餓死了。」
斯里蘭卡也因經濟崩盤,民怨沸騰,去年民眾衝進總統府,迫使與中國簽訂大量協議的領導人逃離該國。該國政經動盪已導致50萬工作機會消失,通膨率衝上50%,一半以上的人口陷入貧困。
遭中國拖下水的還有鐵粉巴基斯坦,因背負過多外債,無力維持電力供應和機器運轉,造成高達百萬的紡織工人被解雇。肯亞也很慘,政府已扣住數千名公務員的薪水,以節省現金支付外國貸款,該國總統的首席經濟顧問上個月竟在推特上寫道:「工資還是違約?隨你挑」。
貧窮國家以前曾遭受過外匯短缺、高通膨、失業率飆升和飢餓等打擊,但很少像去年那樣。所有這一切都在擾亂窮國國內政治,並顛覆戰略聯盟。今年 3 月,負債累累的宏都拉斯以財政壓力為由,決定與中國正式建交,並斷絕與台灣的外交關係。
隱匿數百筆貸款 世銀也不知
中國的無良行徑最近才為人所知,其中最著名的研究人員是來自威廉瑪麗學院(William & Mary)的援助數據(AidData)研究實驗室的帕克斯(Brad Parks)。他們發現世界銀行不知道的數百筆貸款。還有數十億美元的中國貸款從未出現在各國帳簿,這些都不是直接提供給政府而是提供給離岸空殼公司。還有一些貸款的形式是外匯交換,因此,許多國家的狀況比外界所知的更糟糕。
例如,在尚比亞有兩家中國銀行對一家空殼公司提供的 15 億美元貸款,用於建造一個巨大的水電站大壩,多年來一直沒有出現在該國帳上。在印尼,中國為建設鐵路提供的 40 億美元貸款,也從未出現在政府公共帳戶上。多年後,這一切都發生了變化,因為預算超支了 15 億美元,印尼政府被迫兩次金援鐵路建設。
2021 年,帕克斯和他的團隊追蹤十年後,得出轟動一時的數據,在 88 個國家至少有 3850 億美元的隱藏和漏報的中國債務。其中披露的是,中國給予35 億美元的貸款用於在寮國建設鐵路系統,這需要該國GPD近四分之一才能還清。
許多中國貸款流向了那些受到有權有勢政客青睞的國家項目,而且通常是在關鍵選舉之前,建造一些東西在經濟上毫無意義蚊子館,而且問題重重。
苦主斯里蘭卡在遠離該國大部分人口的總統家鄉,建造一座中資機場幾乎無人使用,以至於人們發現「大象在停機坪遊蕩」。烏干達和厄瓜多的水力發電廠還出現裂縫,政府在 3 月獲得司法批准,指控已流亡的前總統涉嫌貪腐。
帕克斯表示,越來越多的國家陷入嚴重財政困境,這都必須歸咎於中國。他還說,不知何故,中國設法避開公眾視野,完成了這一切,因此,除非外界了解中國如何放貸、貸款做法如何運作,否則我們永遠無法解決這些危機。劣行曝光!美聯社揭中國將10多個窮國推向崩潰邊緣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WltTgc
一帶一路掀倒債潮?中國借非洲2.6兆恐成呆帳
2022/12/19 06:09
一帶一路掀倒債潮?中國借非洲2.6兆恐成呆帳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FC4qHm
衣索比亞陷入糧食危機,又欠中國龐大債務。(法新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倫敦智庫發布最新報告顯示,2000 年至 2020 年期間,非洲的外債暴增5倍,達到 6960 億美元,中國貸款佔 12%,約835.2億美元(約台幣2.6兆元),這些非洲國家因疫情及俄烏戰削弱償債能力,中國將面臨呆帳風險。
彭博報導,英國知名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發布報告稱,中國揮霍無度在非洲大撒幣,為自己製造了債務陷阱及困境,中國恐怕很難收回資金,同時又與發展中國家保持友好形象。
報告稱,2000 年至 2020 年期間,非洲的外債暴增5倍,達到 6960 億美元,中國貸款就佔 12%。中國是尚比亞的最大債主,該國已拖欠債務。
不僅如此,中國還向其他難以償還債務的非洲國家提供融資,包括安哥拉、衣索比亞、肯亞和剛果共和國,如今這些非洲國家因疫情及俄烏戰,削弱了償債能力。
根據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標準,非洲大陸正陷入債務違約風險,54 個國家中有 22 個面臨債務困境。其中,安哥拉欠中國426億美元,衣索比亞欠137億美元,尚比亞及肯亞各欠中國98億美元、92億美元。
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稱,由於擔心許多國家無力償還貸款,中國近年來大幅削減對非洲的信貸額度。疫情期間,中國對非洲政府提供的新增貸款,從 2016 年 284 億美元的峰值下降到 2019 年的 82 億美元,2020 年僅有 19 億美元。
研究人員表示,中國現在面臨兩難,是要求非洲國家還款,還是採取更寬鬆的方式來維護雙方的政治關係。倘若中國為應對違約而沒收借款國的港口、鐵路或電網設施等重要資產,「債務陷阱外交」的狀況就可能發生,而其衍生的政治成本則很難評估。一帶一路掀倒債潮?中國借非洲2.6兆恐成呆帳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FC4qHm
一帶一路報應來了 窮國仇恨值破表炸中國人解氣
2022/11/26 06:16
一帶一路報應來了 窮國仇恨值破表炸中國人解氣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iikO7W
今年4月巴基斯坦克拉嗤大學(Karachi University)孔子學院遭自殺式攻擊,造成3名中國教師和1名巴基斯坦司機喪生。(圖取自微博)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一帶一路」倡議承載了習近平的中國夢,在投資上兆美元後,成效不彰,數百億美元的貸款成了呆帳,窮國也背負沉重債務,加上當地人並未因中國承建的大型工程受惠,中企及中國人成了解氣對象,有中國人在巴基斯坦遭到自殺式攻擊,中國大使還差點被暗殺;奈及利亞則有4名中國人被綁架,1人被殺。
一帶一路苦果爆發 中國人遭殃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透過一帶一路擴大影響力,成了發展中國家最大債主,如今正面對其在全球各地展示權力的後果,從違約到可能危及中國在借款國的人員和資產安全。
報導稱,由於中國人被認為比多數當地人更富有,在某些情況下,這些中國勞工被認為從中國政府的投資所創造的經濟利益和就業機會,獲得好處,這導致中國企業和工人成為首選的攻擊目標。
今年6月,奈及利亞的槍手襲擊該國西北部的礦場,綁架4名中國工人。10月又有身份不明的人士攻擊中國在奈及利亞投資的一家公司,並殺害1名中國員工。
中國鐵桿兄弟巴基斯坦也傳出多次中國人遭攻擊事件。今年4月一位巴基斯坦母親在克拉嗤大學(Karachi University)孔子學院門外,進行自殺式攻擊,一輛小巴被燒成灰燼,造成3名中國教師和1名巴基斯坦司機喪生。9月,一名持槍者襲擊了克拉嗤一家華裔夫婦經營的牙科診所,70多歲的牙醫和他的妻子遭到槍傷,華裔收銀員不幸往生。
去年,在巴基斯坦北部,武裝分子駕駛一輛裝滿炸藥的汽車,撞向一輛載有中國建築工人的通勤巴士,這些工人正被送往一個大壩工地,巴士遇襲後滾落山坡被炸毀,造成9名中國人和4名巴基斯坦人喪生。
窮國未受惠 中國大使差點被殺
巴基斯坦安全官員說,巴基斯坦神學士在2021年還試圖暗殺中國大使,在大使乘坐的汽車距離抵達下榻的酒店只有大約2分鐘車程時,酒店發生了爆炸。
報導指出,中國已經在巴基斯坦投資約250億美元,修建公路、發電廠和建設港口。位於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瓜達爾港,是中國在該國開展基礎建設的重點項目。但是,當地人並未因此受惠,依舊缺電和飲用水。
神職人員Hidayat ur Rehman Baloch 開嗆,發展意味著什麼?中國投資沒有給當地帶來好處,我們沒有電,沒有醫療服務,我們很渴。
華盛頓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的中國項目主任孫韻表示,中國人必須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即這些國家不穩定,內部政治局勢脆弱。如果要在這裏經營,就會遇到這些問題
一帶一路報應來了 窮國仇恨值破表炸中國人解氣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iikO7W
遭中國吃乾抹淨 肯亞怒揭一帶一路貸款密約
2022/11/10 17:11
遭中國吃乾抹淨 肯亞怒揭一帶一路貸款密約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G5NMl8
肯亞標準軌鐵路由中國投資興建,為此肯亞與中國簽訂不平等貸款協議。(歐新社資料照)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許多新興國家因加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深陷債務泥沼引發經濟動盪,卻甚少將不平等貸款條約曝光。肯亞不忍了,怒揭肯中鐵路興建及融資密約,合約顯示,多數鐵路建材必須由中國進口,肯亞被迫不得對進口物資課徵關稅,而且若雙方有法律爭議,只能在北京進行仲裁。
肯亞新總統魯托(William Ruto)履行大選前承諾,公布2014年與中國簽署的標準軌鐵路建設的三份文件,這份8年前與中國進出口銀行所簽訂的貸款協議顯示,資金來自中國,並由中國廠商設計與建造,東起肯亞沿海,終點通往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
這三份文件曝光鐵路融資方中國進出口銀行的主導權,合約顯示,肯中若出現爭議,必須由中國仲裁解決,也不能在沒有融資方同意的情況下,將合約內容透露給第三方。合約還要求,興建鐵路的建材及未來鐵路營運收入購買的任何商品,大都從中國進口,肯亞還必須給予免關稅優惠。
根據,肯亞交通部長Kipchumba Murkomen分享的貸款文件,第一筆是中國提供肯亞16億美元貸款,年利率為2%,寬限期為7年,必須在 156 個月內償還;另一筆 20 億美元的商業貸款具有不同的利率和5年的寬限期,分 20 期等額支付;第三筆是鐵路二期工程,從首都奈羅比延伸至度假小鎮奈瓦沙,貸款金額14.8 億美元,這使中國進出口銀行為該鐵路項目提供的貸款總金額達到 50.8 億美元。
肯亞交通部長Kipchumba Murkomen呼籲中國將此筆貸款還款期限至 50 年,而不是既定的 20 年,因為目前的還款計劃扼殺了肯亞的收入。
中媒指出,肯亞自揭鐵路貸款的合約,雖兌現了新總統魯托的選前承諾,但並未涉及主要保密內容。這可能與早前中國外交部非洲司司長吳鵬撂話有關,吳在9月說,秘密協議是商業行為,若肯亞將其公諸於眾,就是違約,沒有契約精神,要怎麼做生意?遭中國吃乾抹淨 肯亞怒揭一帶一路貸款密約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G5NMl8
胡,怎麼說》一帶一路就是中國對窮國輸出新鴉片戰爭、不平等條約!
胡,怎麼說》一帶一路就是中國對窮國輸出新鴉片戰爭、不平等條約! - 自由評論網 https://bit.ly/3M1X6aN
2022/10/04 18:36
胡文輝
中共20大召開在即,20大之前是習近平時代前10年、20大之後是習近平時代後10年。「一黨專政、一皇獨裁」的「習近平新時代」,最大的「中國特色」是什麼?就是中國正對世界上窮國輸出「不平等條約」,以一帶一路的「借款債務」當武器,代替當年列強進入中國的「船堅砲利」,發動一場「新鴉片戰爭」,經濟殖民各窮國,成為中國佔領的勢力範圍!
中國所謂平反「百年屈辱」,就是把「不平等條約」輸出他國、以債務做為窮國的枷鎖;中國所謂「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中國比當年的列強更霸道、更邪惡、更榨取,將當年自己受到的屈辱及不平等條約,十百倍加諸在中國勢力範圍的各窮國身上;所謂「中國夢」,就是一黨專政的中共黨徒子孫沉醉在反文明的無知雲端夢裡,企圖把世界人類包括大部分中國人禁錮在專制的牢獄中!
當年,列強藉口文明、開化進入中國,卻讓中國遭到百年屈辱;現在,中國也打著發展、脫貧的旗號,以一帶一路繁榮開發為口號,進入非洲、南亞、南太等的窮國,卻讓各國陷入債務螺旋型加重勒緊脖子的惡性循環中,中國用借款當鴉片,編織出的假夢,債務卻成了各窮國人民揮之不去的夢魘!
那些接受中國一帶一路的國家,不但沒有翻身,更被中國予取予求,中國操作的模式,就是先提供一點補助當甜頭、再大借款給該國、搞大型的建設,港口、鐵路、特區、造鎮、水庫、高速公路等等,中國的公司承包了這些工程,人員及技術輸出,把錢全賺回去還不打緊,因該國還不出中國的鉅額貸款、無力管理等因素,中國就接收了管理權,形同中國的經濟殖民區,中國人對當地人民,比當年列強人民在鴉片戰爭後訂的南京條約及之後諸多不平等條約的租借地,更橫行霸凌、惡行惡狀。那些國家則陷入債務黑洞中,像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安哥拉、衣索匹亞、寮國、莫三鼻給、剛果...等等等,因欠中國巨債,只能承仰中國鼻息。
那些國家則陷入債務黑洞中,像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安哥拉、衣索匹亞、寮國、莫三鼻給、剛果等等等,因欠中國巨債,只能承仰中國鼻息。右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報社合成/美聯社、彭博)
中國在心態上就是「報復」,要把100多年前的受到的屈辱討回來,更把不平等條約輸出,十百倍奉還在無辜的國家及人民身上。當然,這只是開端,未來如中國羽翼豐滿、勢力獨霸天下的時候,對歐美日等國,中國都會要百倍討回去,把屈辱加諸在各國頭上。至於侵略欺負中國最深重、搶走中國領地150萬平方公里以上的俄羅斯,中國目前卻視為盟友,還挺普廷殘暴侵略烏克蘭,由此可見,中國所謂平反百年屈辱、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過是自欺欺人、欺世盜名的把戲。
中國的「國家性格」,或稱為民族性,近世遭到幾度極大的扭曲,鴉片戰爭讓天朝夢碎、列強進入中國,所謂百年屈辱是一大扭曲,中共統治下的專制統治、幾番嚴酷整肅、文化大革命的大摧殘,更讓這個國國家性格、民族性扭曲成麻花狀,天安門事件的血雨腥風碾壓,加上最近習近平新時代前10年的收緊加壓,重壓形塑成「舉國一體」,簡直成了吃人、吃盡一切的專制黑洞。厲害了,你的中國;得意了,中共爪牙小紛紅們。
這種習近平特色的舉國一體專制獨裁之徹底恐怖,在此只舉一事,「大疫起於武漢、病毒源發中國」的COVID-19(武漢肺炎),習近平一聲令下,舉國處處清零封控至今,無人敢於異議,即可窺知一二,而且,連這兩句話都遭到清零封控的一字都見不得光。習近平打破中共慣例給自己加封,三連任、四連任、連連任...形同登基紅朝皇帝,敢異議的大約都不見了。在中共20大之後,未來還有習時代後10年...,中國國家性格將會扭曲成為怎樣恐怖形態?真的讓人不寒而慄!
台灣,你不幸的是離中國太近;更不幸的是,習近平的中國夢中,意圖把併吞台灣做為他夢裡的歷史功業,準備了「一國兩制」的棺材要埋葬台灣的自由民主及獨立主權;更可惡的是,台灣的舔共投降派(它們連稱統派都不配)政黨、政客、媒體、紅頂商人、黑心學者等等,自甘墮落、賣台求榮,充當那個扭曲國格、暗黑政權的爪牙。更可恥的是,它們對中共如奴婢屈膝,舔之不夠,對台灣卻高高在上,頤指氣使,一副就賣台送中你奈他何的姿態。
不幸距離中國太近,台灣沒有悲觀的權利;不幸必須面對闇黑魔王侵吞的國家,沒有失志的權利;為了保護我們及子孫的自由民主生活方式,我們沒有失敗的權利。因為,中共如侵吞了台灣,台灣將遭專制政權蹂躪,人民將被投入再教育的黑獄,整個台灣將如中國的次殖民地。
內除台賊,外抗中共!我們不求戰,但絕不避戰,當闇黑政權魔爪來襲,台灣必定扺抗到底!
胡,怎麼說》一帶一路就是中國對窮國輸出新鴉片戰爭、不平等條約! - 自由評論網 https://bit.ly/3M1X6aN
坑了1票窮國急抽腿 中國一帶一路已撤回800億 - 自由財經
經濟同樣依賴中國 《日經》:寮國恐淪下一個斯里蘭卡
經濟同樣依賴中國 《日經》:寮國恐淪下一個斯里蘭卡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QkFuaB
在寮國首都永珍,民眾排隊買量少價高的汽油,已是尋常景象。(路透)
2022/09/06 19:48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斯里蘭卡宣告破產記憶猶新,寮國恐怕也將步上後塵?《日經亞洲》(Nikkei Asia)6日報導,寮國經濟體質每況愈下,外匯存底持續減少,但外債壓力與日俱增,其中大部分屬於中國「一帶一路」建設計畫的債務,使得政府無法進口充足的民生必需品,加速通貨膨脹惡化,民眾被迫湧入鄰近的泰國購買物資。
據報導,與寮國首都永珍隔著湄公河對望的泰國廊開(Nong Khai)小鎮,6月以來持續出現寮國民眾蜂擁而入加油或搶購生活物資。加油站工作人員瑪拉雅(Kiri Malaya)說,有些人已是常客,經常抱怨寮國的高油價及供應不足;據了解,寮國6月的油價漲幅高達107.1%。有人則是專程去購買肥皂、清潔劑、衣物甚至食物等物資,因為在寮國不是買不到,就是貴到買不起。
專家一再警告專制統治的寮國執政黨「人民革命黨」,規模達180億美元(約5548億台幣)的寮國經濟體已滿布地雷,尤其外匯存底一路下滑,無法支應龐大外債,其中又以中國「一帶一路」基礎建設所累積的債務壓力最大,不難讓人聯想到同樣依賴中國一帶一路,數月前才因外匯存底用罄而出現主權債務違約的斯里蘭卡。
世界銀行的寮國國家經理(Country manager)克羅默(Alex Kremer)指出,寮國總體經濟處境極具挑戰性,固有的結構性弱點在武漢肺炎疫情、全球總經環境不佳及寮幣快速貶值下不斷惡化。據報導,1年前,9400寮幣可兌換1美元,但到了今年中旬,永珍某些換匯機構的牌告匯率已來到1萬5000寮幣兌1美元,黑市甚至喊價到1萬9000寮幣兌1美元。
泰國分析師警告,依據寮國當前外匯存底餘額約13億美元(約403億台幣)來看,僅夠支付2.2個月的進口開銷,而且寮國每年的外債償付額為13億美元,與外匯存底相當,在履行上將會非常吃力。泰國大城銀行智庫機構Krungsri Research資深經濟學家沙堤(Sathit Talaengsataya)指出,寮國正面臨雙重赤字:財政赤字及經常帳赤字。過去10年來,寮國年度財政赤字約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3%至4%,必須仰賴大量外援加以平衡,也導致經常帳赤字平均佔GDP10%以上。
更糟糕的是,寮國當局對於國家積欠中國的債務金額及後續影響含糊其詞。美國威廉與瑪麗學院國際研究實驗室AidData執行長帕克斯(Bradley Parks)指出,寮國在2000至2017年間,從中國官方債權人處簽約或擔保了價值55.7億美元(約1728億台幣)的政府公債,這只是冰山一角,寮國對中國的隱性公債風險水準也異常高,價值額外的66.9億美元(約2075億台幣),約佔GDP的35%。
整體而言,寮國對中國的債務風險高達122億美元(約3785億台幣),約佔GDP的64.8%。世界銀行估計,截至去年底,寮國公債已飆升至國內生產總額(GDP)的88%,但這份統計未採計寮對中的隱性公債,一旦納入計算,寮國對所有公債債權人的曝險金額,很可能佔GDP的120%以上。經濟同樣依賴中國 《日經》:寮國恐淪下一個斯里蘭卡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QkFuaB
一帶一路血黃金!中企被控盜採黃金 還故意炸死迦納人
2022/08/28 07:29
一帶一路血黃金!中企被控盜採黃金 還故意炸死迦納人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e6JCxC
西非迦納黃金蘊藏量豐富,露天礦場吸引許多淘金客。(路透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非洲國家-迦納以黃金蘊藏量豐富著稱,中國早早盯上,中國國有礦企-陝西礦業2008年在當地取得一處礦區,澳商Cassius Mining 則於2014年進駐,兩家礦場鄰近,澳商抓包陝西礦業偷挖其礦場,盜採澳商礦場黃金,澳礦商將陝西礦業告上法庭,卻因迦納政府親中遲遲未做出合理判決。澳商直接向國際仲裁法庭提起訴訟,要求迦納政府賠償3.95億美元(約台幣119億元)損失;還爆出陝西礦業為了避免當地人盜採其礦場黃金,有故意引爆礦井之嫌,炸死16人。
澳洲《雪梨先鋒報》揭發一起中國礦企與澳商因迦納北部Talensi黃金礦場所引發的糾紛。2017 年,澳洲礦商Cassius 發現陝西礦業的礦井越來越靠近自家礦場。且陝西礦業合法礦場是兩個不到 0.25 平方公里的礦場組成,地上作業的規模卻遠大於合法取得的礦場。
到 2018 年,陝西礦場雇用 250 名工人,還建立自己的醫療設施,並受到時任中國駐迦納大使孫保紅的招待。相較之下,澳洲礦商Cassius 的礦場比陝西礦業大了將近 30 倍,約13.79平方公里,僅雇用 21 名工人。
澳洲礦商Cassius懷疑陝西礦業的礦井深達地下 500 米,並有通往其礦場的水平隧道,等於是盜採澳礦商的黃金。紅外線探測器也證實,陝西礦井的隧道比他們公開披露的要廣泛得多。
於是,澳洲礦商取得當地政府許可進入陝西礦業礦井,發現中國礦工開始逃跑,因為他們在附近放置了炸藥,還向澳洲礦商表明不應該在礦井中。澳商團隊進入礦井後,發現礦井內被刻意挖開過,有重新填埋痕跡,於是關掉頭燈,摸黑查看,狂挖一看,隧道寬度竟然可以開車,順利將盜採的黃金運出。
澳洲礦商聽到當地傳聞稱,陝西礦業在過去10年中每週加工 8000 噸礦石,以此推估陝西礦業每年從地下開採價值約 1.42 億美元的黃金。
澳洲礦商收集到陝西礦業盜採其礦場黃金後,估計盜採的黃金高達數千萬美元,直接將陝西礦業告上法庭。卻傳出在聽證會進行期間,有人看到陝西官員進出負責審理此案的法官Jacob Boon家中。澳洲礦商對陝西礦業提起訴訟4年後,此案仍在當地法院審理。
今年 4 月,澳洲礦商表示,將通過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在倫敦國際仲裁法院啟動訴訟程序。澳洲礦商指控,迦納政府知道陝西礦業入侵其礦場和盜採黃金的事,卻沒有行動,還試圖重新劃定有利於陝西礦業的礦場,且未對該國政府高層明顯腐敗的指控採取行動,要求迦納政府賠償3.95 億美元的損失。
這場糾紛還引發一段令人怵目驚心的悲劇,傳出當地年輕人盜採陝西礦業黃金,卻在2019年初發生大事故,陝西礦業一處礦井突然爆炸,空氣中瀰漫著氯的惡臭,造成16人死亡。
此事故被質疑,為何爆炸未提前預警,就突然炸了,澳洲礦商駐紮當地的經理 Andrew Head也懷疑中企使用氯提煉金礦,這樣就不用將原礦石全部搬運出礦井,「這起意外是故意的,是謀殺。」
迦納社區領袖Charles Boazor 的兄弟之前也在陝西礦業的礦井中遇難,他說,這樣做的目的是讓礦工心中充滿恐懼,(中企)明知道有人在礦井中,故意殺雞儆猴,導致這些人吸入有毒化學物質而死,陝西礦業發言人則反駁所有指控。一帶一路血黃金!中企被控盜採黃金 還故意炸死迦納人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e6JCxC
LTN經濟通》一帶一路窮國反撲 中國成冤大頭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veLoCp
一帶一路窮國反撲 中國成冤大頭
2022/07/26 07:49
新興市場經濟惡化,中國難辭其咎。(示意圖,美聯社資料照)
中國經濟殖民栽跟斗 拋美債自救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經濟內外交迫,國內房企崩盤引發連鎖性金融問題,海外一帶一路窮國也還不出錢,滿坑滿谷爛帳。英媒估計,中國在一帶一路投融資金額高達8380 億美元(約台幣24.9兆),陷入債務減免協商的規模暴衝至1180 億美元(約台幣3.5兆),直言身為窮國大債主的中國將首度面臨龐大的海外呆帳危機。
斯里蘭卡破產後,外界開始聚焦中國透過一帶一路對窮國經濟殖民所引發的隱患,中國所製造的爛尾國風暴令IMF及美國財長葉倫超級不爽,怒嗆要中國出面進行債務減免協商。G7財長也在今年5月點名中國,希望中國能對債務國伸出援手減免債務。
但是中國為避免3850億美元隱性債務曝光,始終不願意加入多方債務減免協商,除想避免害人踩雷的情事見光,也與經濟下行,自身財務困難有關,只好不斷施壓IMF掏錢金援陷入一帶一路債務陷阱的國家。而IMF不積極處理斯里蘭卡、尚比亞等窮國債務危機原因無他,就是擔心這些國家拿了IMF的錢,私下先償還中國債務。
這項猜測並非空穴來風,中國因清零政策造成經濟走疲,房地產幾乎崩盤,危機外溢,隨之而來的村鎮銀行弊案、爛尾樓房貸戶拒繳,波及整體經濟金融穩定,急需用錢,只好大拋美債,最新持有量降至1兆美元以下,創12年新低,可見缺錢孔急。當然也有評論認為,中國大拋美債單純是美中脫鉤或理財行為。但連續六個月減持美債,難免引起諸多臆測。
斯里蘭卡國家破產,民不聊生,中國難卸責。(示意圖,路透社)
一帶一路黑洞爆 債務協商3.5兆
到底一帶一路財務黑洞有多大?《金融時報》指出,到 2021 年底,中國所主導一帶一路的倡議,在數十個發展中國家的投融資金額達到 8380 億美元(約台幣24.9兆元)。其中,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多個國家因參與一帶一路,還不出錢,連鎖性債務危機即將炸開。
報導引述智庫-榮鼎諮詢數據,光是2020 年和 2021 年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進行債務減免協商的貸款金額飆升至 520 億美元(約台幣1.55兆元),而2020年之前的2年間僅有160 億美元,相當暴增3倍多。
榮鼎諮詢估計,隨著參與一帶一路窮國經濟及財政急速惡化,中國自2001年以來,陷入債務減免協商的總額高達 1180 億美元(約台幣3.5兆元),約佔債務延期總額的 16%,其中許多貸款減免協商涉及註銷、延期付款或降低利率。
中國假好心輸血 恐1毛收不回
值得關注的是,由於一帶一路國家背負的債務激增,中國也發現自己被捲入必須對一些國家提供緊急「援助貸款」惡性循環中,以防止這些國家債務崩潰反噬中國。
威廉瑪麗學院AidData發現,中國正在多管齊下找方法「滅火」,中國國有機構提供百億美元的「援助貸款」計畫,這些援助貸款在短期內為窮國注入硬通貨,避免債務違約。
AidData 指出,迄今為止接受中國此類援助貸款的國家包括巴基斯坦、阿根廷、白俄羅斯、埃及、蒙古、奈及利亞、土耳其、烏克蘭和斯里蘭卡。如今,這些國家的信評大都被穆迪和標準普爾等機構評為「垃圾級」,這意味著其主權債務違約風險很大。
以斯里蘭卡為例,AidData 執行董事布帕克斯 (Bradley Parks)解釋,多年來中國試圖讓斯里蘭卡政府有足夠的流動性,來償還舊貸款,避免評等遭下調,事後證明中國「功虧一簣」,北京援助無濟於事,無法將其從債務危機解救出來,最後斯國宣布破產,中國國際聲譽再度重挫。
被中國陷害債台高築的例子還有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是一帶一路最大借款國,中國的融資承諾總額達 620 億美元。如今與斯里蘭卡一樣,外匯存底快空了,只夠2個月的進口支出。於是,最近中國為避免巴鐵兄弟主權違約只好金援,上個月允諾給予23億美元貸款,幫助巴斯基坦度過違約危機。
另外一位苦主就是尚比亞,這個曾經被中國盛讚為非洲一帶一路明珠,中企在當地投資了水壩、機場,卻在 2020 年就已經爆出外債違約,而中國就是尚比亞最大的雙邊貸款國,該國 170 億美元的外債中,中國佔了 60 億美元,慘不忍睹。
尼加拉瓜運河成了爛尾,歷經數年只修建了一條塵土飛揚的小路。(圖擷取自微博)
爛帳+爛尾 中國夢變惡夢
鑒於債務危機蔓延,加以全球經濟成長放緩,中國也被一帶一路國家的債務問題嚇傻,投資金額閃崩,爛尾不斷,奈及利亞鐵路停擺,烏干達鐵路線延宕,肯亞的鐵路更扯,因難以支應額外的37億美元經費,最後一哩路無法完成。
亞洲地區同樣遇到阻礙,馬來西亞取消115億美元項目,中亞的哈薩克放棄15億美元的計畫。
最不可思議的是,尼加拉瓜醉心尼加拉瓜運河投資,宣布與我國斷交。結果被一位只有國中學歷的中國「澡堂」老闆王靖謊稱豪擲500億美元協助尼國建設尼加拉瓜運河,2014年高調開工,最後虛晃一招,整個運河工程只修了一條約10公里塵土飛揚的「小路」,成了大爛尾。
北京1位高級政府顧問對金融時報坦承,鑒於全球經濟風險上升,一帶一路倡議引發的金融問題迫使北京重新思考戰略,「對一帶一路國家大量的投資根本不具商業意義,「實際上是一種資本外流」。且以非洲為首的許多一帶一路國家經濟前景急遽惡化,這使得我們必須三思而後行。
榮鼎諮詢的Matthew Mingey 則認為,現階段是中國面臨「一帶一路」倡議啟動以來,海外債務壓力最嚴峻的時期,接踵而至債務減免協商預示了中國遭逢首次海外放款呆帳危機
LTN經濟通》一帶一路窮國反撲 中國成冤大頭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veLoCp
第一次大航海時代/第二次大航海時代/三佛齊,三佛齊位於馬六甲海峽南端,地理位置優越,成為當時馬來群島的香料貿易中心。經濟力量雄厚,又是當時東南亞佛教的中心,為當時東南亞的強國。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uYBa4S
新南向政策/台塑越鋼/「東協第一大國的元首向台灣公開喊話,正在力推新南向政策的新政府怎麼都沒有回應?」我國的公務體系不但沒有回應、甚至可能一無所悉,似乎還在「外交休克」/印尼2.6億人口的祖先4000年前還是由台灣的原住民移入,這裡的爪哇文化根源來自台灣,現在透過外籍配偶與勞工,我們有共享的文化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lCWpnZ
一帶一路8條中歐鐵路線/中歐鐵路/「新絲綢之路」“一帶一路”的宏大事業將振興給全球經濟成長貢獻了80%的本地區,並且有望在2050年前將30億人口帶入中產階級的行列。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ngV85F
一帶一路爛尾!窮國今年要還中國4千億恐成呆帳
2022/07/11 06:15
一帶一路爛尾!窮國今年要還中國4千億恐成呆帳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OZzy6V
產油國家安哥拉欠中國大筆債務,差點債務違約,新政府已決心脫中。(歐新社資料照)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透過一帶一路經濟殖民方式,讓許多窮國陷債務危機,剩「爛命一條」,斯里蘭卡、尚比亞相繼暴雷,安哥拉則欠中國220億美元以上債務,幸好今年油價走揚,還了中國3.51億美元。不過,根據上海復旦大學估算,今年68個窮國要償還中國的債務高達140億美元(約台幣4170億元),這筆數千億的爛帳恐成習近平20大「最大獻禮」。
最近政經局勢動盪的斯里蘭卡外債總額達到510億美元,2026年以前需支付250億美元,另有70億美元需今年支付,其中欠了中國大約55億美元。以目前情勢看來,要償債難上加難。
非洲尚比亞也是一帶一路債務陷阱苦主,外債高達173億美元,中國是第1債主。中國對尚比亞機場、高速公路和水電大壩等大型基建的融資金額超過 60 億美元。因為中國榨乾不理,目前跟斯里蘭卡命運一樣,等待IMF伸出援手。
安哥拉最慘,本世紀初期,中國在安哥拉大撒幣達426億美元,相當於2000年至2020年間,中國援助非洲國家總額的4分之1,該國國民所得的5% 都要拿來支付中國的貸款利息和本金,最近差點債務違約。
幸好油價上漲,助攻安哥拉這個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二大石油生產國減少對中國的債務。今年第一季對中國的債務減少3.51億美元,至214億美元。
安哥拉新政府主政後,揚言斬斷對中國的過度依賴,目前中國在當地的僑民從30萬驟減至2萬人。
根據上海復旦大學統計,高達68個窮國今年的償債總金額高達 528 億美元,而北京就是最大的債主,估計金額大約140億美元,預計今年有超過 8 個國家國民所得的 2%都要拿來償還中國債務。
在俄烏戰、通膨及糧食危機等利空因素壟罩下,這些窮國自顧不暇,掏錢償債機會渺茫
一帶一路爛尾!窮國今年要還中國4千億恐成呆帳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OZzy6V
一帶一路苦主墜崖 中國要IMF掏錢救尚比亞遭回嗆
2022/06/20 07:30
一帶一路苦主墜崖 中國要IMF掏錢救尚比亞遭回嗆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Qy87ST
尚比亞陷入一帶一路債務危機,經濟艱困。(示意圖,路透社資料照)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繼斯里蘭卡後,中國一帶一路苦主尚比亞也爆出財務危機,外債高達173億美元,中國是第1債主。中國死不掏錢還要IMF(國際貨幣基金)快批准14億美元緊急援助,遭IMF回嗆,呼籲最大債權人中國先幫忙減免尚比亞債務,再來談。
《南華早報》報導,尚比亞債台高築,2020 年 11 月成為第一個在疫情流行期間拖欠部分美元計價債券債息的非洲國家。目前正透過 G20 新共同框架,尋求G20及最大債權人的債務減免。
根據統計,尚比亞外債高達173 億美元,中國是最大債主,中國對尚比亞機場、高速公路和水電大壩等大型基建的融資金額超過 60 億美元。
為了解決債務問題,尚比亞政府債權人16日齊聚巴黎,中國外交部非洲司司長吳鵬也訪問了贊比亞,協調中方應對方式。吳鵬並於上週五(17日)在尚比亞首都會晤該國總統 Hakainde Hichilema,呼籲IMF迅速批准給尚比亞的14億美元貸款。
尚比亞總統 Hakainde Hichilema 對吳鵬的呼籲表達感謝,強調尚比亞的債務需要「解鎖」,經濟才能重新開放。他還表明,與習近平的通話已經取得進展,雙方將進一步強化「全天的友誼」。
對於中國將尚比亞債務問題甩鍋給IMF,IMF認為,尚比亞當務之急必須先獲得債權人的債務減免保證,IMF才能批准14 億美元的經濟復甦計劃。
學者認為,中國之所以推遲尚比亞債務減免計畫,蒙受最大損失就是中國,因此喜歡透過雙邊談判處理債務問題,但所有債權人都需要被平等對待,中國若繼續抵制,只會延誤處理尚比亞財務危機。一帶一路苦主墜崖 中國要IMF掏錢救尚比亞遭回嗆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Qy87ST
烏干達陷一帶一路債務陷阱 機場恐被中資銀行接管
2021/11/28 14:54
烏干達陷一帶一路債務陷阱 機場恐被中資銀行接管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xxgg0F
由於烏干達政府無力償還貸款,烏干達最重要且唯一的恩德培國際機場,可能被迫交由中資的貸款銀行接管。 (法新社)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繼斯里蘭卡等國之後,東非國家烏干達也陷入中國「一帶一路」的債務陷阱!根據非洲媒體報導,由於烏干達政府無力償還貸款,烏干達最重要且唯一的恩德培國際機場(Entebbe International Airport),可能被迫交由負責貸款的中國進出口銀行(China Exim Bank )接管。
根據坦尚尼亞「公民報」報導,烏干達政府在2015年11月與中國進出口銀行簽署1項貸款協議,以2%的利率向該行貸款2.07億美元,用於恩德培國際機場的擴建工程。
上述貸款協議的期限為20年,包括7年寬限期,僅需償還利息,暫時不用償還本金,但寬限期將於明年失效,烏干達最近發現,可能無法在寬限期到期後依約按時償還貸款。烏干達先前曾派出官方代表團前往北京,希望就貸款協議中有爭議的條款重新談判,但遭中國進出口銀行拒絕。
上述貸款協議有13項條款被認為有爭議,包括賦予中國進出口銀行批准恩德培國際機場的年度和月度營運預算,有權檢查烏干達政府和民航局(UCAA)的帳務等,而位於北京的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CIETAC)則被授權為解決爭端的單位。
UCAA表示,與中國所簽貸款協議中的一些條款表明,恩德培國際機場和其他相關資產可能會在仲裁後,被中國進出口銀行扣押並接管。而烏干達政府在貸款協議中承諾放棄國際豁免權,也使得恩德培國際機場失去受國際仲裁保護的機會。
烏干達財長卡薩亞(Matia Kasaija)上週就恩德培國際機場貸款的「不當處理方式」在國會道歉。卡薩亞在2015年與中國進出口銀行簽定合約時,曾向國會議員們表示,「這是目前最好的條件,烏干達必須盡快接受」。這份有問題的協議當時經由國會設立的國家經濟委員會審查,並經由國會批准通過。
恩德培國際機場的擴建工程,並非中國進出口銀行向烏干達融資的第1個項目,該行已向烏干達2個主要發電廠--卡魯馬(Karuma)和伊辛巴(Isimba)水電廠提供約85%的融資,並還融資並建造了首都坎帕拉通往恩德培的4.76億美元的恩德培高速公路。
除了烏干達,斯里蘭卡即在2017年由於無法償還數十億美元貸款,將其南部漢班托塔港(Hambantota Port)以99年的租期轉讓給中國。類似的情況也曾在肯亞發生。烏干達陷一帶一路債務陷阱 機場恐被中資銀行接管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xxgg0F
寮國向中國舉債投資多項湄公河水電工程,以及貫通中國雲南省與中南半島,耗資高達60億美元的高鐵計畫。
寮國失去國家電網控制權高利貸帝國:一帶一路野心現形,窮國深陷北京債務陷阱 | 賀軍 / 鳴人堂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3foxJp
據悉,寮國人口只有700多萬,高鐵沿線多為人跡罕至的村落,在寮國的開發效益備受爭議,被輿論批評為獨厚中國的「白象工程」,但是寮國人民對政府親共決策沒有能力制衡。此項高鐵工程費用約6成是寮國向中國進出口銀行貸款支付,其餘4成則由某家中寮兩國合資公司支付,然而該公司有7成股份是中資,寮國資金僅佔3成。
8月初《日經新聞》曾經報導,截至2018年底,短短4年來中國當局對68個開發中國家放貸倍增,規模相當於世界銀行貸款給這些國家的總額。中共藉此擴大國際影響力,也讓貸款國家深受中共政策以及合約所控制,難以自拔。
根據世界銀行所掌握數據顯示,上述68個國家中,有26國對中國債務超過其GDP的5%,有14國對中國債務超過GDP 10%。人口數僅約92萬,位居非洲東北部亞丁灣西岸戰略要地的吉布地共和國(Republic of Djibouti),對中國債務則高達該國GDP的39%。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提供的貸款利率平均高達3.5%,遠高於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1%,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0.6%,顯然是放高利貸。
這些開發中國家之政要為什麼甘冒風險、付出數倍的利率成本,選擇昂貴的中國貸款?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中國貸款較為鬆散,比較不會強制要求貸款國家之財政紀律以及條件。然而檯面下的現實是,如果無法如期連本帶利還錢給中國,這些貸款國家常要付出國土、港口或天然資源等昂貴代價。
許多國際金融資本操作經驗豐富的西方國家政要與專家警告,中國以鬆散的條件放高利貸,等於是利誘「窮國」政要讓國家深陷「債務陷阱」。這些高利貸大多與一帶一路基礎建設有關,恐將損及國本、傷害公義,相當值得擔憂。
最常被舉證的惡例,便是斯里蘭卡為償還建港債務,2017年將具有軍事與商業價值的深水港漢班托塔(Hambantota)租借給中國99年,經調查建港過程恐有大量資金流向斯里蘭卡前總統口袋。另有許多國家多方借貸,表面上是減少受制於北京,卻也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世界銀行警告,這些國家很可能以債養債,將低利率的IMF與世界銀行融資先拿來償補中國債務黑洞。
此外,今年初美國華盛頓特區智庫「全球發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發表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為發展中國家所提供的貸款與世界銀行貸款相比較,還款期與寬限期較短,利息卻高得多。隨著新冠疫情爆發,中國的高利貸正使貸款國家的債務風險劇增。
全球最大高利貸帝國
中共利用一帶一路輸出巨債,恐成為全球最大高利貸帝國,此現象近年逐漸引起專家與輿論注意。例如去年7月《彭博社》專欄作家夏瑪(Mihir Sharma)發表文章指出: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國,也成為最大的發債帝國;「一帶一路」表面上似乎要協助歐亞非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但是暗藏輸出巨債的野心。
夏瑪警告,「一帶一路」不像一般基礎建設融資專案,其貸款額度和貸款條件都相當不透明,對窮國可能是債務噩夢。文章並指出許多分析師以及美國高級官員擔心,中國初期協助發展中國家修建基礎設施,但是修建設施的貸款利息特別高,貸款國家往往陷入資不抵債的困境——這是中共別具野心的戰略設計。
早在2017年,時任北京大學商學院副教授包定(Christopher Balding)已經警告一帶一路的高利貸現象,強調一帶一路計畫與一般低利或者無息的「國際開發援助計畫」截然不同,中共當局所設定的融資利息甚至高於市場行情。目前任教於越南,專長為美中貿易關係的包定教授提醒,一帶一路計畫中鐵路、港口等基礎建設的承包商幾乎都是中國企業,原料資材都來自中國,就連勞工也都是中國人。
其實在推動一帶一路計畫之前,北京已向國際大放高利貸。有德國最具影響力智庫之稱的「基爾世界經濟研究院」(Kiel Institute for the World Economy)曾經指出,2000至2017年中國對其他國家放貸飆升10倍,從不到5,000億美元飛漲至超過5兆美元,而且發展中國家向中國貸款約達半數為隱藏債務。此外,北京大多透過國企向海外放貸,收款人也多為國企,貸款國家對於他們向中國貸款的數字與詳情往往不明——數十低收入國家的債務惡化高於預期,中國貸款是主要推動因素之一。高利貸帝國:一帶一路野心現形,窮國深陷北京債務陷阱 | 賀軍 / 鳴人堂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3foxJp
如今北京發放全球的高利貸似乎已經成為收買全球戰略物資、佈局戰略要地的利器,世界正為此付出沈重代價。
一帶一路讓8國陷債務危機 美智庫:背後有政治意圖
分享一帶一路讓8國陷債務危機 美智庫:背後有政治意圖到Facebook 分享一帶一路讓8國陷債務危機 美智庫:背後有政治意圖到Line 分享一帶一路讓8國陷債務危機 美智庫:背後有政治意圖到Google+
華府智庫報告指出,這項計畫讓至少8個國家陷入債務陷阱。圖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資料照)
2018-03-15 07:30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一帶一路」倡議預計投資約8兆美元(約235兆台幣),涵蓋68個國家。近期華府智庫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這項計畫讓印度周邊鄰國陷入債務陷阱,分析背後可能有政治意圖。印度媒體也認為,中國推廣一帶一路的意圖,是為增加印度的政治成本。
華府智庫全球發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近期一份報告顯示,一帶一路倡導中國融資給其他國家發展基礎建設,包含交通運輸、能源和電信網路基礎設施。這項計畫不僅開發部分國家的基礎建設,也將為中國提供重要的經濟、外交政策和安全目標。
報告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導致至少8個國家陷入債務危機,而中國和其官方機構則為債權人。印度《經濟時報》(Economic Times)報導,在這8個國家當中,馬爾地夫、斯里蘭卡、尼泊爾和巴基斯坦都是印度的鄰國,專家稱這些周邊國家債務日增,會讓印度的政治成本增加。
一帶一路先讓發展中國家建立良好的基礎建設,為生產率取得重大進展,但這項舉措恐怕會引發這些國家債務漏洞,並可能在國家經濟增長上受挫。
《中央社》報導,中國的策略很簡單,為欠缺發展的小國基礎設施提供高利率貸款,並取得項目股權,當小國無法償債時,中國便取得項目的所有權和土地,將土地用於對付印度的戰略用途。
以斯里蘭卡為例,2017年12月斯里蘭卡因償還不出開發漢班托塔港(Hambantota)的10億美元(約293億台幣)貸款,被迫租借港口給中國一間國有企業99年。
-----------------------------------
美中亞洲爭霸 《紐時》一張地圖看懂中國野心
news.ltn.com.tw查看原始檔
《紐約時報》描繪亞洲的美中勢力版圖。(圖擷自《紐約時報》) --
2018-03-12 11:17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過去5年來向外擴張的野心越來越大,專家擔心美國在亞洲的優勢版圖正被中國吞噬當中,《紐約時報》描繪出一張「爭霸地圖」,清楚顯示美中兩國近幾年的勢力消長。
地圖中共分成3個顏色,紅色代表向中國靠攏的國家,當中包括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寮國、柬埔寨、馬來西亞及斯里蘭卡。
藍色部分為與美國合作對抗中國的國家,包括台灣、日本、南韓、越南、印度、不丹及澳洲。
至於綠色則是美中之間遊走的國家,包括菲律賓、泰國、緬甸、印尼,另外北韓也被列入。
報導指出,美國的軍事能力仍然主宰亞洲,但是中國已開始運用日益增強的軍事力量和經濟槓桿重新擴張亞洲勢力,拉開菲律賓、印尼等長期美國盟友的距離。
文中分析指出,美國總統川普的外交政策反覆,又拒絕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迫使一些亞洲國家重新思考其策略,亞洲國家在川普任內倒向大陸的態勢可能會加快。
加入一帶一路引火自焚 斯里蘭卡總理下台謝罪
2022/05/09 21:14
加入一帶一路引火自焚 斯里蘭卡總理下台謝罪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7u9lwK
斯里蘭卡政經情勢動盪。(歐新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斯里蘭卡衰踩一帶一路債務陷阱,又遇到俄烏戰爭,經濟崩潰,民眾忍無可忍衝上街頭抗議,斯國總統的弟弟、也是現任總理Mahinda Rajapaksa終於下台謝罪。
斯里蘭卡因經濟困境,政治局勢動盪,今日上午首都可倫坡持續爆發大規模示威活動,總理支持者試圖拆除在總理府及總統辦公室外抗議民眾的帳篷,雙方爆發衝突,警方用高壓水槍及催淚瓦斯驅散示威者,傳出至少78人受傷送醫。
由於民怨沸騰,斯國總統Gotabaya Rajapaksa早前曾要求其弟、現任總理Mahinda Rajapaksa請辭平息民怨,卻遭到執政的人民陣線黨反對,主張總理留任可以得到國外援助,並與IMF就緊急救助金進行談判。
後來,傳出總理原本計畫要在今晚內閣會議上做出是否請辭的決定,最新消息則是Mahinda Rajapaksa已經遞交辭呈,其發言人也證實此事。
斯里蘭卡媒體還披露,總理Mahinda Rajapaksa的次子Yoshitha Rajapaksa帶著他的妻子已在今天凌晨離開斯里蘭卡。
外界認為,斯國總理的職辭,為反對派成員進入內閣鋪平了道路,至於是否平息民怨,尚不得知,因為示威民眾也要求總統一併下台。
不過,總理的辭職並無法解決當前危機,斯里蘭卡能源公司Laugfs董事長 WHK Wegapitiya 說明困境,他說,「我們是一個破產的國家,銀行沒有足夠的美元讓我們開立信貸額度,我們也不能去黑市。」加入一帶一路引火自焚 斯里蘭卡總理下台謝罪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7u9lwK
聖王唐太宗和親 琵琶遺音響絲路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九月 17日, 2017
閻立本所繪的《步輦圖》局部,圖為唐太宗接見吐蕃使者。(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盛唐時期西方的吐蕃日漸強盛,其主松贊干布雄霸一方,他衷心仰慕漢地文化,希望能受到東方聖王唐太宗的文明教化,於是派出使者赴長安請求和親,但未獲太宗的認可。
松贊干布見求婚未果,便率軍征伐吐谷渾並屯兵於松州只圍不打,這時的他無心進犯大唐,只願讓聖王太宗認可他的實力,太宗聽聞松州遭圍,便立即派兵征討,大敗吐蕃。松贊干布戰後遣使進獻黃金五千兩,珍玩數百,以謝前罪並再次懇請婚約。太宗見松贊干布一片赤誠,同時為了教化西藏地區,答應了吐蕃請婚的要求。
唐朝繪畫裡彈琵琶的女子。(Uriel Wang/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4.0)
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以宗族之女文成公主入藏和親,臨行前太宗親做一詩《琵琶》為公主送行:
《琵琶》
半月無雙影,全花有四時。
摧藏千里態,掩抑幾重悲。
促節縈紅袖,清音滿翠帷。
駛彈風響急,緩曲釧聲遲。
空餘關隴恨,因此代相思。
註釋:
半月:半個月喻時間長久。
雙影:同行的行人。
四時:一年四季。
摧藏:奏樂時抑按的動作,引申為悲痛的心情。
掩抑:琵琶聲低沉抑鬱。
促節:短促的節奏。
翠帷:翠羽裝飾的帷屏。
釧:手鐲。
關隴:關中和甘肅東部一帶的地區(絲路)。
淺譯:
長安到吐蕃的行程路途極為荒涼,接連半個月都難以見到行人,路途中難得見到一年四季盛開的花。
我彈奏著琵琶,其聲低沉抑鬱,難掩心中的傷悲。短促的節奏圍繞著公主華美的衣服,清亮的聲音充滿了翠羽裝飾的帷屏。
彈著彈著進入了快板,音如疾風,慢板如玉鐲相擊的清脆,琵琶的聲音漸漸留白、惆悵。作為父親難以承受女兒將離別千里的哀愁,就讓這一曲琵琶代表著我對公主的思念。
絲綢之路從歐洲經過埃及、索馬利亞、阿拉伯半島、伊朗、阿富汗、中亞、巴基斯坦、印度、斯里蘭卡、緬甸、爪哇群島、菲律賓直到中國。(en:User:Wikiality123/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3.0)
琵琶是中國傳統的樂器,音色純淨自然,時而高亮,時而委婉低迴,中國歷代有無數悲壯、淒美的故事流轉在琵琶的四弦之間……。
二千多年前漢武帝在位時期,烏孫王昆莫決定臣服請求和親,武帝讓宗室之女細君公主嫁予烏孫王。公主西行千里,為寄託思念之苦,將箏、筑改為可一手抱起的樂器,以便隨時吟唱故國歌謠,抒解相思之苦,這樂器據說就是琵琶。
楊吳木雕琵琶,揚州邗江蔡莊楊吳尋陽公主墓出土。(三猎/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4.0)
到了漢元帝時期,匈奴王呼韓邪單于至長安拜見元帝請求和親,漢元帝應允讓王昭君及五位宮女出塞。王昭君離開中土前望著塞外漫天黃沙,隨手彈起琵琶即興奏出《出塞曲》寄托了濃厚的鄉愁和一絲憧憬,其聲催人淚下。
王昭君畫像,取自清陸昶輯《歷朝名媛詩詞》十二卷,乾隆三十八年紅樹樓刻本。(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時光飛逝到了唐朝,類似的是離別的場景,但不變的是父母情與鄉愁。文成公主入藏,隨行帶的除了金銀珠寶外,更帶了數百卷傳統文化經典、佛像、佛經、藝術品、藥方及各類穀物種子等。文成公主,人如其名,在西藏地區留下了中華文化的種子,與丈夫松贊干布一同於藏區洪傳佛法、護持正教,驅逐異端邪說,二人離開人世後,仍受到無比崇敬,直至今日。@*#
赤尊公主 (左)、松贊干布(中)、文成公主(右)的塑像。(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一帶一路害各國破產
www.appledaily.com.tw查看原始檔
委內瑞拉深陷嚴重經濟危機,通貨膨脹一發不可收拾,近百萬人已連續多月佔據首都卡拉卡斯等大城市的街頭,他們抗議總統馬度洛(Nicolas Maduro)專制獨裁,搞垮經濟。而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副教授、美中貿易關係專家包定(Christopher Balding)認為,中國與委內瑞拉有著共通的經濟風險。馬度洛繼承前總統查維茲(Hugo Chavez)的左派路線,高舉著「玻利瓦爾主義」(Bolivarianismo,反帝國主義)的大旗,但近年國際石油價格持續低迷,重創產油大國委內瑞拉的經濟。國營公司因沒有錢維修油田挖掘裝置,也發不出工人薪水,原油生產被迫暫停。經濟不振、糧食及物資短缺,令人民的怒火達到最高點,要求馬杜洛下台的示威運動,已遍及全國。而地球另一側的中國,購物商場依舊擠滿民眾;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來也以強大的資金財力作為後盾,推動「金錢外交」,藉以擴大國際上的影響力。但包定說,看似南轅北轍的兩國經濟,其實卻抱著相同的「炸彈」。而中國撒錢的企圖,不但會令接受國會受到重創、中國最後也恐難以倖免,委內瑞拉的經濟崩盤,就是最好的例子。查維茲於1999年上台後,成了反美、社會主義的代表政權,中國更視委內瑞拉為意識形態上的盟友。2000年以後,中國為了開拓新市場,並確保資源,開始積極對外投資、融資。一方為了確保石油、在中南美獲得友邦,一方則在與美國翻臉後,希望找到其他貿易對象,因為能滿足彼此「需求」,中國很快就向委內瑞拉靠攏,熱心地提供大筆貸款。只是,中國的貸款非但沒有降低利息,融資條件還對中國「非常有利」。包定指,中國於2007至2014年,向委內瑞拉提供630億美元(約1.9兆元台幣)的融資,佔同時期中國向中南美各國融資總額的53%。這看似慷慨的貸款,其實要求委內瑞拉得用石油償還。而簽下融資契約時,原油價格每桶(Barrel)約100美元(約3026元台幣),但到了2016年1月,原油價格已掉到每桶約30美元(約908元台幣)。如今的委內瑞拉,得向中國輸出簽約當時的2倍原油,陷入「怎麼還也還不完」的狀況。由於馬度洛一旦垮台,將對中國的外交、經濟造成打擊,委內瑞拉的在野黨直言,馬度洛政權之所以能一直苟延殘喘,就是有中國在背後支持。因為一旦新政權上台,極可能會把查維茲、馬度洛時期與中國簽下的融資契約作廢,轉而尋求美國的支援。如此一來,向來愛面子的中國,鐵定面子掛不住。諷刺的是,中國過去還大力鼓吹貧困國「不用(向歐美債權國)履行債務」。一旦委內瑞拉若陷入「不履行債務」的狀況,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也勢必受到波及。中國「一帶一路」主軸是向友好國提供資金和技術等know how,並支援對方整備基礎建設,來確保資源與物流據點,同時增加友好國來擴大國際影響力,可說是,「一石二鳥」的援助計劃。且對中國而言,目前也是實現這壯大構想的大好環境,因為美國在川普上台後,正逐漸放棄扮演世界領導者的角色。許多不樂見中國稱霸的國家,也被迫面臨「明知有風險,仍仰賴中國」或「堅持不靠中國」的選擇,而包定相信,多數國家往往會選擇前者。委內瑞拉的經濟之所以會跌到谷底,除是因為獨裁政權硬推愚蠢的經濟政策,也是因為有大膽的「贊助者」無限制地提供融資。而這樣的有害組合,在「一帶一路」中,也很常見。因為中國為推動在「一帶一路」,也向多國提供高額,且類似委內瑞拉方式的融資。這些因經濟低迷而頭痛的獨裁政權,缺乏長期規劃,看到中國出資的大型開發事業,就撲了過去,那怕只能帶來短期的景氣效果。雖然「一帶一路」才起步不久,但斯里蘭卡和巴基斯坦已開始陷入債務危機。斯里蘭卡靠中國資金興建的漢班托塔(Hambantota)港口,因為無法負擔高額的融資利息,而被迫把港口的營運權租借給中國99年,導致當地民眾與僧侶的土地都被徵收。而為了防止巴基斯坦爆發貨幣危機,中國在最近一年內已緊急融資巴國12億美元(約363.08億元台幣),未來數年還打算在投入520億美元(約1.57兆元台幣)。中國資金大舉流入巴基斯坦,勢必導致通貨膨脹,讓債務償還更為困難。中國政府常稱「一帶一路」是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二戰後的歐洲復興計劃),但包定直言「一帶一路」只是「中國為成就中國的計劃」。不同於低利息或無息的國際開發援助,中國把「一帶一路」的融資利息設定的比市場行情還高,不但承建鐵路、港口的都是中國企業,資材都是從中國輸入,連勞工也是中國人。而中國也得為「一帶一路」付出高額的代價,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去年就發表報告,引述中國官員私下預測「中國對中亞、南亞的投資計劃,有3成將出現虧本,在緬甸、巴基斯坦等地的投資,預估虧本更高達5成和8成。」中國已揚言,會在未來10至15年內,投入5兆美元(約151.28兆元台幣)到「一帶一路」計劃中,一旦實行勢必造成中國財政的一大負擔,甚至小規模的債務不履行,都可能令中國的政治、經濟受到打擊。不去考量對方的還錢能力、也不預先評估投資是否能回收,只是一昧提供大筆貸款,最後只會讓借方與貸方陷入互不信任,借錢的可能還會破產。包定表示,中國若不讓自己成為聰明的放款人,只靠亂貸款,不但會讓借錢的國家深陷痛苦、經濟出現破綻,也反讓中國遭當地民眾厭惡。(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更多深度專題請點【國際為什麼】
安大維(David An)/競逐東南亞:「新南向政策」遇上「一帶一路倡議」
2017-06-19 06:00
推文到plurk
安大維(David An)/前美國務院政治軍事幕僚
在台北和北京同時採取追求攻勢下,東南亞發現自己站在有利的位置上,這也連帶出現台灣和中國在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外交拔河是否將導致兩者在東南亞競爭更加激烈的問題。蔡總統否認東南亞將會變成台、中之間激烈政治衝突的一個新競技場,她最近指出:「新南向政策不是在這個區域內提出一個政治宣示…讓我再次重申:這非關地緣政治,而是經貿事務。」遺憾的是,恐非單憑蔡政府就能決定該政策如何被理解和被對待,因為北京和東南亞必然有發言權。
儘管蔡政府揭示了政策意圖,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台灣新南向政策和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正在東南亞相互排擠。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指控,台灣新政策是有政治動機的企圖,欲轉移以中國為市場的中心,暗指這是一種提倡台獨的方法。誠然,台灣官方「新南向政策工作計畫」前言就說到,南向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由於中國經濟面臨產業結構轉型、法規制度調整、勞動成本攀升及經濟成長趨緩;但台灣欲分散選項,不必然意味要放棄在中國做生意。
中國和越南五月十五日在北京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發表聯合聲明(joint statement),使事態政治化,對台灣新南向政策構成另一項挑戰。據媒體報導,越南承諾「持續尊重一個中國原則,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中國統一事業,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活動」;不具名的中國官員表示,中越聯合公報意在阻撓新南向政策。另一例,台灣三位立委代表團二月份訪問印度,中國就向印方提出強烈抗議,警告新德里應尊重中方「一中」政策,避免和台北有任何官方接觸。「中國因素」已成為新南向政策成功的主要破壞者。
在這些情勢下,台灣可訴諸本身優勢:彰顯新南向政策如何強調「雙向」貿易,相較於中國只強調為其產品尋找出口市場。前美國商會主席齊默曼(James Zimmerman)在中國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上說:「告訴我們可從中得到什麼,若該倡議都是關於把中國商品帶到歐洲,或都是單向(貿易),那就注定無法起步。」相對地,台灣新南向政策明確計畫「雙向互惠」、「經貿合作」、「人才交流」和「資源共享」。舉例來說,二○○五年到一五年間,台灣從東協國家的進口額由二一○億美元成長到二八○億美元,同期台灣對東協的出口也跟著從二七○億美元成長到五○○億美元。
儘管新南向政策有經濟必要性,中國仍拒絕接受。面對北京的壓力,台灣不應避開在傳統媒介上宣傳台灣的產品和服務、觀光吸引力,例如在告示板、電視和網路,北京難以阻擋主要依賴購買廣告空間的傳統宣傳方式。
不過,有關高層菁英政治方面,台灣應採取不同的方法。在這些條件下,當處境需要審慎時,和東南亞政府靜靜合作會是明智的。三個月前,台南市長賴清德帶領十二所大學校長和代表赴越南、印尼和馬來西亞和政府官員會面,那次相對低調的訪問是成功的,結果簽署九項備忘錄。這趟成功的訪問恰恰因為代表團包括台灣教育領袖在內,抵達時沒有高舉大幅耀眼布條,並避免讓特定對話者身分曝光。該經驗供作能成功舉行政府對政府間會議的一種方法,可為貿易、為台灣的大學帶來更多國際學生,甚或為台灣官員在本區對企業的協助和支持,開啟大門。
同一段時間,台北市長柯文哲於三月底赴馬來西亞的訪問卻遇到比賴清德更多壓力。馬國明確提到希望合作保持低調,柯文哲抵達卻跟著大幅旗幟與張揚。儘管訪問團通常涉及誇耀要素,但台灣的政治敏感,採取慎重態度更有效。柯文哲訪問團也缺乏具體功能性焦點,如賴清德訪問團呈現出教育目的,政治顧慮較低。此外,在訪問途中,媒體報導清楚提到柯市長東南亞之旅除了推展台北市觀光、城市交流外,也「肩負有較政治性的外交聯繫工作」;這並沒有助益。柯市長在幾場會議被取消後,只能重申委婉說法,「我們是客隨主便,人家安排上方便不方便我們也不能去干涉別人」。
蔡政府及新南向政策的非對抗性態度是正確的,因為對台灣來說,理想結果是受惠於貿易增加與區域合作,沒有對抗。一位立委表示,「新南向政策」和中國「一帶一路」沒有衝突,因為它不是要與任何國家競爭敵對,「我們又不是幼兒園小朋友,跟你做朋友,就不能跟另一個人做朋友。若新南向能擴大合作,對三方都有好處」;這三方意指台灣、中國和東南亞國家。雖然台灣希望發展和東南亞的貿易和人民間的交流、沒有地緣政治考量,其他方可能不這麼認為。因此,台灣應考慮能有效達成目標的策略和反制策略。
(楊芙宜翻譯)
英媒:中國古代真的比西方強盛富有嗎?
www.bbc.com查看原始檔
英媒:中國古代真的比西方強盛富有嗎?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最新一期文章探討了中國古代所謂黃金鼎盛時代的謎。
文章說,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提出了"中國夢"的口號,習近平表示要重振大中華,讓中國像古時那樣再成為全世界最富有、最強大的國家,甩掉由於受到外國侵略以及經濟災難所造成的"幾百年的恥辱"。
但是,現在由英國牛津大學以及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研究人員所進行的一項新研指出,其實古代的中國沒有共產黨人想像的那樣強大,中國過去就落後歐洲幾個世紀,並不完全是歐洲的工業革命才把中國甩在了後面。
這些學者研究和對比公元1000年期間中國與英國、荷蘭、意大利以及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結果發現中國唯一比這些國家富有的時期是在11世紀,那時中國已經發明了火藥、指南針、紙幣等。
但是,到了1300年,意大利已經趕上了中國,而到了1400年英國和荷蘭也追上了中國。
大約在1800年日本也超過了中國,成為亞洲第一富國。中國的清朝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大倒退的時期。
文章說,這些研究可能打破了中國人一直以來認為的古時的中國與歐洲享受同樣的生活標凖直到歐洲18世紀末的工業革命才被西方超過。
因此,文章說西方的發展始於工業革命前,同時也暗示著歐洲的富有與中國的貧窮不能只用工業革命來解釋,肯定有體制的不同。
文章特別提到,中國農民的命運在幾百年來似乎改變的並不大。
中國在印尼投資的困境
《金融時報》的一篇文章講述了中國公司在印度尼西亞投資以及開展項目所遇到的一些問題和困境。
文章說,雖然印尼總統維多多在參加中國的"一帶一路"峰會時敦促中國主席習近平多在印尼投資,但中國公司在印尼的遭遇卻使中國投資者猶豫不決。
文章說,中國公司擔心印尼的排華情緒,以及在購買土地和地方不同政策方面所遇到的種種問題和混亂。他們希望印尼政府能夠多提供幫助和改善投資環境。
與此同時,印尼的一名高級官員也敦促中國公司做出更多努力贏得印尼公眾的信任,而不是只要求印尼政府解決一切問題。
三點解釋為什麼「一帶一路」這麼宏大的計畫,只有這麼少國家願意買單?
By Nakedape, www.thenewslens.com查看原始檔五月 19日, 2017
前言:如果你對歐亞大陸的地理沒很熟,建議開一張地圖配著這篇評論一起讀。除了世界地圖之外,目前最佳資訊來源是一帶一路官網的數據資料頁面,提供官方各國數據,沒有敘述和宣傳的非理性因素。
先說結論:一帶一路理論上不是一個經濟效益如建設規模那麼宏大的計畫,甚至可能不是一個有錢賺的計劃。
先澄清我不是逢中必疑派,且舉這筆有著不錯的流量跟關注度中國論壇資料為例,主旨是在泰國開鑿克拉運河有戰略價值但無經濟價值。不過這筆資料忽略了,由於印度洋完全不是中國的勢力範圍,到運河的印度洋端佈下海軍,還是能輕易掐住這個運河對中國的戰略價值。
作為一個長期以國際觀察為興趣的人,對一帶一路計畫興趣特別低,有三個理由:
多少重量的物體位移多少距離,就是要耗多少能量,而且運輸成本的限制在於地心引力和阻力。
最經濟的路線都已經被開發了。(最佳案例就是蘇伊士運河)
翻轉國際貿易現況的條件,只憑硬體交通建設和軟體國際協定,還缺乏關鍵因素。
以下分項說明:
一、多少重量的物體位移多少距離,就是要耗多少能量,而且運輸成本的限制在於地心引力和阻力
所有的交通運輸,第一個要克服的都是物理問題。
海運之所以成本最低,主因不是不用鋪路鋪鐵軌和養護,是因為水中行舟的阻力比路上行車小,所以移動相同重量到相同距離所需的動能就會比較低。至於空運,抵抗地心引力實在是太花燃料了,在我們把風力和太陽能運用到極致之前,所有的大量運輸都無法依賴空運。海運的量和成本,在陸運克服基本的物理限制之前,永遠都會遙遙領先陸運的經濟效益。因此在國際貿易的領域裡,把海權轉向陸權非常之困難,除非國際貿易的大宗需求轉變成時間成本壓力大於運輸成本。
以礦業這個交通成本極高的產業開發為例,運輸成本對影響一筆資源的開發價值,往往比總藏量跟富礦含量還關鍵。玻利維亞無法用委內瑞拉的方式賺礦產錢(當然實況遠比這複雜許多,但礦藏的天然條件還是有決定性),因為為委內瑞拉的油田煉完油可以馬上裝進運油船裏,而玻利維亞要克服高海拔崎嶇高山,連鐵軌都無法鋪設的困境。
但運輸這件事情的殘酷程度跟礦藏一樣,都是天份決定一切。礦藏還可能用提煉技術解決成礦物類型和礦藏含量問題,地理距離沒有這個機會。多少重量的物體位移多少距離,就是要耗多少能量,這件事情在物理學被顛覆之前都無法,因為地球表面目前還沒有發現蟲洞或發明任意門。
而一帶一路計畫,海運的進程非常有限,陸運才是最主要的建設目標。陸運的路線本身又非常長,而且全程多是高原山區,攤銷建設成本所需的經濟效益須得相當高。至於海運,如本文第一段所舉的克拉運河為例,對麻六甲海峽的取代能力非常不樂觀。
二、最經濟的路線都已經被開發了
沙漠地區的蘇伊士運河成功開挖之後,雨林地區的巴拿馬運河也被樂觀地開發,由於地表的地貌是雨林,成本、傷亡、時間幾倍於前一個運河計畫。而這兩個還是世界上最經濟的運河計畫,因為一個省下了一整個非洲的繞行、一個省下了一整個南美洲的繞行。
麻六甲海峽
海路上,除了切穿泰國象鼻子的克拉運河外,真正的基礎建設應該在各國協定上。但要用僅僅省下 1200 公里路程的克拉運河以取代麻六甲海峽已成熟的港口與轉運中心新加坡,無論在金融上還是在工程建設上,都沒有優勢。沒有顯著的利益,反而可能會因為投入成本過高而不易回本,畢竟收費太高的話,大家繼續用麻六甲就好啊,又不收費。唯一的建設理由,只有像俄國總是在求取一個不凍港這樣,中國作為一個大國,想自己擁有一條不在美國勢力範圍內的海上路徑。
貫穿歐亞的代表性鐵路一直都是西伯利亞鐵路,它在一片廣袤的大平原上,連結了歐俄和太平洋上的海參威,也連結了遠東的中國和歐洲。若不是扼在俄國手上,中國不一定需要一整個「一帶」的陸路規劃,可以通過蒙古和俄國,沿用既有鐵路。因為在西伯利亞平原上建造鐵路比在中亞的高山高原間構築鐵路容易許多,而整個中亞之間的經濟價值要攤得起這段鐵路的成本,也不是短期內能達到的目標。
紅色為「西伯利亞鐵路」;綠色為「貝阿鐵路」
三、翻轉國際貿易現況的條件,只憑硬體交通建設和軟體國際協定,還缺乏關鍵因素
如前所述,國際貿易上最強勢的運輸方式還是海運。國際貿易也是整個世界從陸權轉向海權的決定性因素。依目前一帶一路的藍圖,中國的願景是強化陸權的優勢,以彌補自己在太平洋和南海被美國圍堵的困局,同時為自己在南海的勢力範圍鑿穿一個缺口。但如果國際貿易的情勢是運輸成本決定的,很可能需要用降低運輸成本或用比純海運更高度的整合運輸來達成加強歐亞大陸陸權的態勢。
要達成翻轉國際貿易的現況,有幾個策略是目前一帶一路的藍圖可能採行的:
A、以高度整合力勝過既有路線(例如西伯利亞鐵路和麻六甲海峽)
北、中、南三條陸上絲路有個先天優勢,就是它規劃經過的地區與國家與人口都比既有的西伯利亞鐵路多。但這也是個先天劣勢,就是要取得更多主權國家的同意。陸運上,由於軌寬是極重要的戰略,要強國身側的小國輕易妥協,應該是天方夜譚。軌距不像公制單位那麼中性,大家都用攝氏或公尺就容易溝通了,它跟貨幣一樣有戰略意義。
中亞的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烏茲別克、土庫曼、阿富汗之所以使用俄制寬軌,也是對俄羅斯而言的戰略意義產物,防止大量陸軍進入國界。重建中式標準軌並不困難,但取得同意且不被俄國的戰略考量降低軌距的整合性,就不容易。從北京到歐洲的鐵路路線一直存在,只是在中蒙邊境需要換軌換車這個關卡很麻煩而已。出前蘇聯境外要再換一次軌。北線的從浙江義烏到倫敦的路線也已經開發,換軌問題一樣存在。
火車在中蒙邊境換軌換車
既有的鐵路建設做到物理性的相連,卻沒有解決路線的流暢度,整合性會比最理想狀況低。但整合性低會降低經濟效應,中亞路線會再次遇到相同的問題。南亞路線只要不經過印度,而且巴基斯坦願意開放軌距,將會是「一帶」的北中南三條路線中,唯一可以避免軌距協定所造成的經濟效益降低的路線。
南線目前看來的經濟效益是最高的,卻少被提起,而且已經竣工一半:東非經海運到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再由陸運經巴基斯坦入中國西南。如果能順利把巴基斯坦當成走廊,從中國西南鋪設鐵路到波斯灣前的瓜達爾港,這條路線不只戰略地位強、經濟效益高,而且完全符合當前與未來的中國利益。中國目前是全球在非洲真正的霸主,而且採用高明的經濟手段,為非洲多國開發基礎建設,並且得到礦產開發等權利作為交換。這一條路線離傳統絲路甚遠,但經濟效益非常明確。而且途經盛產石油的波斯灣區,又可完全繞過宿敵印度,是一帶一路之間經濟效益最佳的路線。
此外能夠提升整合度的,就是達成各邊貨運協議,不用每過一個國境就被剝一層皮的進口稅。這是節流之法,但開源才是「一帶」真正需要的經濟價值,也才是提升整合性的意義所在。
B、藉改善中亞內陸國運輸處境,達成地區發展,與對中國的強力結盟需求
若途經地區本身有更高的經濟價值,整個帶狀交通路線的經濟價值就會翻倍提升,而不只是連接中國和歐盟兩大經濟體的中繼路程。因為整個中亞地區與外部的連結相對稀缺,若本身有更高的被連結價值,一帶計畫就有機會成為發展的動脈,讓整個地區的發展沿著動脈滾起來。
但一帶勢必途經的六個中亞國家: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烏茲別克、土庫曼、阿富汗是地表面積最大的幾個內陸國家(除玻利維亞不計),除了幅員廣大之外,都在帕米爾高原的山結之中,地勢崎嶇,建設成本特別高。且這些國家全部都有一個地理限制:降雨量少。 降雨量少是一個天生的巨大弱勢,比陸封(landlock)還缺乏經濟效益。沒有水就沒有生物,也沒有人口。把世界上任一地區的雨量分佈和人口密度攤開來看,會發現分布高度相關。主要例外只在高度降雨地區,不見得人口密集,例如雨林。但淡水稀缺必然導致人口稀缺,在海水淡化技術提升之前,這個事實都不會改變。但這整個內陸地區也無法使用淡化海水。所以一帶計畫本身的經濟價值會受到過路地區的限制。
人口少不是一個致命的缺陷,瑞典和荷蘭都是人口上的小型國家、經濟上的中大型國家。但在人口規模相對小但幅員廣大的地區,交通建設最大的經濟價值是什麼呢?通常是礦產,這是唯一不受淡水資源限制也可能非常豐富的經濟物資。 而交通也是礦產開發條件中最重要的一截成本。礦地開採的談判桌上,談完了蘊藏量之後,接著談的往往是運輸成本。而歐亞大陸是一個非常古老的陸塊,礦產資源相當豐富,世界最大的金礦就在哈薩克。
另外,中亞最大的問題應該是在風險管理上。中亞長期作為中俄兩大勢力的緩衝區,前狼後虎之外,南方的西亞也不是安全區域。如果能克服這些條件,當地的經濟價值才會比較可觀,否則在一帶一路宏大計劃中,中亞難免淪為礦場或過道。換算成經濟效益,不見得補得起因為幅員廣大和風險高所帶來的建設與養護成本。
小結
一直不認為一帶一路是一個經濟效益很高的計畫,只是規模異常宏大。
用特別樂觀的角度來看,如果基礎建設能帶起中亞的一片興旺,而人口眾多的東南亞新興市場也因為一帶一路計畫的刺激而經濟繁盛,一帶一路就能克服它先天的劣勢:開發成本難以被經濟效益攤銷。中國也能從而成為歐亞貿易的新規範創制者。
用特別悲觀的角度來看,根據近代史,中國共產黨在實施規模宏大的計畫時間點,往往是內部壓力快要炸鍋的時刻。從統治正當性垂危時的文化大革命,到人口壓力巨大下的一胎化政策,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計畫。
此刻,這個崛起中的大國,內部地下金融的黑帳還難以估計,但經濟成長趨緩、製造業產能過剩來不及轉型的現況相當明顯,人民幣積極國際化的腳步也揭示了中國有許多金融負擔希望能用世界來分散。不禁令人懷疑,無論是亞投行入會還是一帶一路的可行性,都不是經濟效益顯著的計畫,比較接近一場大國夢,或者是中國拉全世界入幕的一場自救會。當你欠的金額大到不能倒時,大家就會傾盡全力不讓你倒了。
陳昭南觀點:政治是最高明的騙術!共產黨是最高段的騙子!
www.storm.mg查看原始檔
「政治是最高明的騙術!」語出德國哲學家康德先生。但在台灣人老中世代們對這句話在記憶中,多數是來自昔日80年代末,那位號稱「台灣第一民主戰艦」朱高正所狂放的金句。那是一個台灣民主狂飆的年代,也是台灣反對運動齊力衝撞威權體制的高峰時期。
「政治是最高明的騙術!」讓中共耍得爐火純青
共產黨一直都是詐騙高手,他們不僅通透康德這句名言的三昧,而且還身體力行貫徹到底。尤其是那位偉大英明的毛主席,很聰明的操弄最高明騙術,只憑著幾萬個草鞋加布鞋的乞丐兵,就一路把幾百萬穿皮鞋的國民黨軍隊攆到台灣孤島來喘氣待斃的。
翻開國共纏鬥的史冊,你很容易就會看得到共產黨在革命時期喊破嗓子的「民主」口號。然後再看當年國民黨對於共產黨猛打「民主牌」的凌厲攻勢,根本是完完全全無法招架、無力回擊。在對人民的心戰上,在操弄國際與論的同情或支持上,幾乎就是一面倒的局勢。
我姑且先摘錄一段1944年11月15日充當中國共產黨喉舌的《新華日報》上所刊載的一段社論文章來比對歷史的諷刺:
「像林肯總統和羅斯福總統那樣的民主的政治生活中產生的領袖,是雖在戰時也一點不害怕民主制度的巡行的。他們不害怕民主的批評和指責,他們不害怕人民公意的渲泄,他們也不害怕足以影響他們的地位的全民的選舉。他們不僅不害怕這些民主制度,而且他們堅決地維護支持這些民主制度。因此他們才被人民選中了是大家所需要的人。只有忠於民主制度,堅決地依靠著民主主義這『生命的活力』的人,才能夠在民主制度下繼續存在;反之,害怕民主制度的人就是背離了這偉大的生命的活力,而終於會陷於死亡的絕境! 」
這是上世紀中在國共廝殺時期的言論,共產黨滿口民主、堅守民主、忠於民主,然後,中共即使已經被老蔣給追擊到延安困守了,一樣就靠這一套的「民主騙術」反敗為勝,打垮了精良裝備的國民黨軍隊。
革命口號是「民主」,建國換成擁護「偉大領袖」
現在,當我們以同樣語態和內容質問中共政權:「何以在建國經過半個世紀後,中國仍然無法執行民主體制」時,你很可能會得到一堆莫名其妙的說法,比如下面所引述的一段話:
理論界提出建設「中國式民主」的主張雖具有正當性,但這一民主模式能否成立,關鍵在於它能否回答並解決好與此相關的一系列問題:
「中國式民主」是階級的還是全民的?中國現有的制度模式如何有效落實「人民作主」的原則?「中國式民主」這一模式如何得到國內人民與國際社會的認可?「中國式民主」如何回應誰擁有民主定義權的問題?「中國式民主」如何在實踐檢驗中證明自己比西方或北歐民主優越?
只有解決好這些問題,「中國式民主」才能成立。
「中國式民主」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雙胞胎?
簡言之,中共建國近70年了,結果連以上這些問題都還沒找到答案,那麼上世紀打老K時所發動的全國性文宣攻勢,強烈要求國民黨政權要落實民主化,難道就都沒有這些類似的問題嗎?革命前和革命後是兩套「民主模型」?
接著,他們會進一步拋出另一個問題:何以能成立「中國式民主」?一般說法有三種條件:
1、該國國民需要有統一或基本統一的國家認同、族群認同,且沒有明顯的意識形態割裂,以防政客操弄;
2、該國「工業水準」和人均生活水準需要達到一定程度,以防止大量買票問題、操弄問題的出現;
3、該國外部沒有足以插手本國事務的外部力量,以防被外來力量所綁架。
「中國式民主」和「西方式民主」兩不相融
於是結論就會自然浮現出來了。以上列舉的「中國式民主」所必備的這三個條件中,至少有兩個,都是中國目前不具備的。因此,如果所謂的「西方式民主」的多黨制被簡單粗暴的引入中國,所帶來的將不是公平正義,而是像烏克蘭、泰國,甚至南斯拉夫那樣的撕裂,動盪和混亂。
也於是,我們會得到一個理直氣壯的答案:「中國式民主」還不夠成熟,新中國還是不能貿然引進「西方式民主制度」,新中國仍然還需要「共產黨專政」以營造完美的「中國式民主」之溫床,以利於開出「中國式民主」之花。
更認真一點的,可能還會舉台灣當例子來做為印證上述「中國式民主」的必要三條件:
台灣缺乏國家認同、族群認同;台灣每次選舉都出現大量買票問題、操弄問題;台灣被外來力量(意指美、日)所綁架。
因此,一個最簡單的答卷就浮上來了:台灣目前所實施的「西式民主」並不符合中共所想要的標準「中國式民主」。所以,中國仍然必須要實行共產黨專政,繼續創造「中國式民主」的大片沃土,其理自明囉!
不民主國家爭霸世界強權,能成功嗎?
習近平於5月14、15兩天在北京召開的「一帶一路」高峯會上宣佈,中國將向絲路基金新增1,000億人民幣,鼓勵金融機構開展人民幣海外業務,規模預計約3,000億人民幣;中國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將分別提供2,500億和1,300億等值人民幣專項貸款,用於支持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產能、金融合作等等。
台灣國會正在為了8年8800億台幣的所謂「前瞻計畫」而敲鑼吹號丟麵粉並大打混仗時,彼岸的習大大一出手就是近5000億台幣的對外投資,這是散財老爺的高調手法,請問該不該經過人民大會同意?
習大大暴發戶的闊綽身姿,還不僅於此,中國在未來3年還將向參與一帶一路的發展中國家提供600億人民幣援助,提供20億人民幣緊急糧食援助,再又要向中國為援助落後國家而成立的「南南合作基金」增撥10億美元,在沿線國家實施「幸福家園」、「愛心助困」、「康復助醫」等項目。世上基本鮮有國家領袖敢於未經人民同意就這麼大方的如此豪擲萬金吧?
中國300萬個髒亂差的農村,是世界上最大的貧民窟!
參考香港70年代創辦人李怡先生在其〈聖上的面子,百姓的眼淚〉一文裡所感嘆的憤怒,他下重筆批判道:
「中國很有錢了,老百姓都已經有『幸福家園』了,可以闊氣周濟窮國啦。」
......有被刪除的網文說:「我們自己的絕大部份區域和貧困人口,才是世界上最需要投資和建設的地方!我們300萬個髒亂差的農村,才是世界上最大的貧民窟!我們七八億沒有財產權的農民,農民工、農民工子女才是世界上最需投資基建,建設民生,改善命運的人群!」「中國經濟的根本出路,恰恰是發展內部經濟,投資內陸基建,改善基本民生,建立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
這局面很像當年毛主席下令揮師越過鴨綠江的「抗美援朝」,當時新中國沒錢,但有的是人,徵用百萬人民充軍遠赴北朝國境內去當砲灰;也像是當年毛澤東要求中國人民勒緊褲腰帶製造原子彈的故事,都是在國家這面大旗下生靈塗炭的悲慘情狀,都是在中南海某人或某幾個人就拍板的決策機制。中共憲法所明文載入的最高權力機構人民大會有討論過嗎?有批准過嗎?前者是人民的生命,後者是人民的財產,都是由中南海自行決定的。這次習大大的豪擲,看似要為新中國爭世界霸權,其實是將中國自身經濟發展嚴峻困境,透過「一帶一路」延伸輸出到國際上,試圖要將自身的宛如不定時炸彈的金融危機,拋到國際上求取緩解而已!
中國迷信用金錢就能買下世界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很不客氣的以社評直批「一帶一路」計畫的雄心與疑問。該文寫道:
「儘管中國經濟發展過去幾十年裏頗為成功,但該國仍受到資金配置效率低下(這在一個國企支配的經濟體是可以預見的)以及隨之而來的許多行業產能過剩的拖累。中國的主要興趣也許在於,改變過剩儲蓄的流向,出口過剩產出,並讓本國建築企業接到境外業務。如果是這樣,那麼建成的專案未必是東道國所需要的。因此,這些專案不會產生預期收入。支持專案建設的貸款將不會被償還,進而損害東道國的信用評級,並導致不良資產堵塞中國的金融體系。」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5月15日報導則剖白指出:
「一些歐盟國家則認為,中國式的『透明開放』,根本只是單行道;即北京要求其它國家秉持對等、公平、開放原則,中國卻在其國內重重限制關卡,阻擋外來投資者在中國境內進行公平競爭。」
這就叫不信任,而且國際主流媒體對於中國「豪擲兆億」的大計畫,基本上都直接反映了這樣的「不信任」立場。
外媒報導也直接點明了。《印度時報》一篇專欄文章就批評,「一帶一路」其實是中國推出的 「殖民主義事業」,一些歐洲的領袖甚至認為,這個計畫是中國的詭計,目的就是把中國過剩的工業產能轉移到較低開發國家,並讓這些國家融入北京當局的經濟利益。
似乎,中共當局耍詐得欺騙手段,這次並未得逞。
宣稱「和平崛起」成了黃鼠狼給雞拜年
當大家都在強調「透明開放」,其前提當然就是民主化的制度與程序。政治如此,經濟民生亦復如是。而對於一個憲法上載明「共產黨是永遠執政黨」的國家,如何能贏得國際社會的信任與尊敬?
「政治是最高明的騙術!」,共產黨曾經用「民主的呼喚」把強大的國民黨趕出中國;那麼,這次在反覆宣稱「和平崛起」的法螺聲中,習大大煞有介事的在北京搞一場跨出國界雄才大略的「一帶一路」大計畫,他真會是天真到誤以為,光是用海量金錢就能騙得了全世界嗎?
其實,我對習包子的萬丈雄心只有一個小小疑點:如果不趕緊解決幾十兆人民幣的中國地方龐大債務,中共政權就只好繼續拼命印鈔票,然後再千方百計去換美金、換歐元囉!
「一帶一路」其實不就是中共高層洗錢的國際大騙局麼?
*作者現任桃園農田水利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曾任立委
社論》搬開阻礙台灣躍升的大石頭 - 自由電子報 自由評論網 - https://goo.gl/nQIUUz
搬開阻礙台灣躍升的大石頭
2017-05-18 06:00
中國最近剛結束為期兩天的「一帶一路」論壇峰會,在其以國家之力,高調對外宣傳造勢下,國際間出現了截然不同的反應。(法新社)
中國最近剛結束為期兩天的「一帶一路」論壇峰會,在其以國家之力,高調對外宣傳造勢下,國際間出現了截然不同的反應,顯示這樁富含政治、經濟、外交戰略的產物,其多重的目的性,與各相關國家利益競合的關係。在這一波重塑的人造浪潮中,台灣對於北京的認識與態度相當耐人尋味。
習近平在二○一三年於哈薩克倡議的「一帶一路」,也就是透過「絲綢之路經濟帶」以及「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沿線各國進行各式經濟合作,加強基礎建設,來因應中國本身經濟成長趨緩,消化中國過剩的工業產能,並且帶動西部的發展。
這個習近平口中的「世紀工程」,推動到今天,面臨到各種數據的檢驗,中國商務部自己的統計,近兩年中國對相關國家的投資卻是呈現下降的趨勢,箇中當然是不同因素使然,包括發展中國家的獲利條件,以及鄰近國家的安全警覺,都讓許多合作計畫因此延擱。然而北京在此刻,仍然以鑼鼓喧天的姿態籌辦這次的大拜拜,與今年十一月即將召開的十九大不無關係。峰會期間,中國的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等主要官媒,卯足全勁在對內宣傳上的手法互競,從民主國家的媒體功能角度,足以令人嘆為觀止。
面對「一帶一路」以中國為中心的發展戰略,各國的態度立現,這次會議受到七國集團(G7)和經合組織(OECD)等主要大國冷落,僅俄羅斯為首的二十九位中亞、東協元首與會。選擇缺席北京的南亞大國印度,甚至在此敏感時段強調與日本聯手將在包括東非、伊朗的開發,以及斯里蘭卡、泰緬的海港建設,藉以對抗中國刻意挑起喀什米爾敏感神經的意味,更是溢於言表。中國社科院在此之前的一份研究已不諱言,中國周邊國家尤其是傳統西方大國,對「一帶一路」是中國實現崛起,並進而稱霸的戰略設計,擔心與懷疑仍十分突出,確實給「一帶一路」帶來挑戰。以上這些應該是比較接近現實的全局觀。
那麼在台灣呢?大致有三種看待方式:一種是了解不多,也漠不關心。這與台灣/中華民國自一九七一年被迫退出聯合國,四十多年來受到中國孤立政策影響,導致國民普遍的「島國」心態,有很大的關係。這種國民習慣一旦塑造,是台灣今後國家發展上的重要隱憂,不容小覷。
第二類人對於中國的洗腦攻勢照單全收,成為「一帶一路」再現漢唐盛世的扈從者。這種鎖在中國、缺乏國際觀的視野,事實上長期綑綁著台灣在向西走之外,更多元的路徑選擇,甚至衍生成為一種中國的月亮就是圓的輕台意識,總是斲傷台灣政治主體、經濟主體的鞏固與建立。
三是有關「一帶一路」與「新南向」的討論。「一帶一路」的決策早於「新南向」,因此「新南向」政策理應早已將中國在東南亞各國的影響估計在內,蔡英文政府內部存在「新南向」與「一帶一路」接軌,以及「新南向」如何區隔出實踐動能的不同討論。事實上,中國著重基礎建設、能源合作的項目,與台灣主要推動電子商務、人才交流,並不重疊;同時在國家的選擇上,台灣的資源不可能天女散花於東南亞各國,必有值得重點經營的優勢國家,印度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然國內媒體卻引述不具名涉台人士說法,做出中國與越南簽署聯合公報即封殺「新南向」的結論,不惜淪為他國傳聲的鸚鵡,這樣的政策解讀方式,不排除具有政治設定目的。
種種這些台灣的問題,不論是島國、鎖國或鸚鵡,涉及到我們國家需要全面性的自我檢視;如何從教育方向、媒體政策、外交工作,充分與國際對接,數任政府說的多、做的少,這種趨勢不想辦法加速改善,無疑是阻礙台灣躍升的大石頭。
古代世界的「一帶一路」:拜火教商人的角色
一帶一路又稱為「新絲綢之路」,既然是「新」,那我們就來談談「古」,而提到古絲綢之路,有些要角不能不談,那就是瑣羅亞斯德教與巴斯商人。
Outside》古代世界的「一帶一路」:拜火教商人的角色 - 自由電子報 自由評論網 - https://goo.gl/ajVW8Z
2017-05-20 13:13
推文到plurk
CHRIS WONG
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建立連接四大洲的大規模聯繫網絡,恢復了人們對古絲綢之路的興趣。但歷史上的絲綢之路,不得不提瑣羅亞斯德教的故事。
法拉瓦哈(Faravahar)是瑣羅亞斯德教的知名標誌。
瑣羅亞斯德教(祆教、火祆教、拜火教)的商人,早在12世紀(甚至更早)便與中國貿易。在12世紀的官方紀錄中,便已有記錄顯然沿著絲路的中國城市有不少火廟(fire temples)。
亞塞拜然的火廟。
歷史學家相信,中國皇帝鼓勵瑣羅亞斯德教徒在中國境內進行交易, 為了吸引他們,也允許他們建立自己的火廟來進行宗教活動。比較多人知的是,從18世紀起,瑣羅亞斯德教的巴斯(Parsi)商人便從海路進入中國,但比較少人確認的,是6個世紀前瑣羅亞斯德教跟中國的陸路連接。
中國歷史文獻顯示,早在公元前2世紀,中國與波斯人之間作了第一次官方聯繫。當時,秦國派出特使尋求結盟的可能。但到了公元5世紀,薩珊王朝(Sassanid Empire)(它使瑣羅亞斯德教復興)與中國六朝才形成了正規的外交關係,使沿途絲綢之路上的貿易蓬勃發展。
公元600年的歐亞地圖,有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和薩珊王朝。
最重要的中國商品當然是絲綢,瑣羅亞斯德教的商人是穿越中亞的中間人。此外,這種從東方流向西方的貿易流動,還包括紙、米酒、樟腦、香水和藥物等物品。自西方往東流的物品,包括波斯地毯、紡織品、家具、皮革、珍珠和美味佳餚,以及波斯音樂和舞蹈表演。薩珊王朝和中華帝國都意識到,它們受益於貿易,也合作維護貿易路線的安全,保護商隊免受土匪的傷害。也有私營企業家組織成商家公司,更有考古證據表明,薩桑德商人開創先河,以巧妙的品牌系統來標示出自己產品的品質。
波斯硬幣。
中國發現了大量的薩珊王朝的波斯硬幣-不僅是沿著絲綢之路,還有中國中部的城市,也就是說瑣羅亞斯德教徒的接觸程度可以遠至這些地區。後來,陸上的絲綢之路由錫蘭的海上線路加以輔助,波斯船舶會運送貨物到中國,再回去波斯。有報導說,波斯商人已經定居在廣州和河內等港口,這些南部沿海的港口都發現了薩珊王朝的硬幣。
公元前651年,伊嗣俟三世(Yazdegird III)被阿拉伯人擊敗,他的家人向唐帝國尋求協助,一群瑣羅亞斯德教徒伴隨著他們,並且繁榮了一個多世紀。但到了九世紀,中華帝國皇帝唐武宗開始打擊佛教,連瑣羅亞斯德教也同時衰落。然而,波斯的瑣羅亞斯德人繼續與中國進行交易,直到至少公元12世紀。
印度孟買的巴斯人cafe。
到了17世紀50年代,一群瑣羅亞斯德社人-巴斯人,已經定居在印度。
孟買(Mumbai/Bombay)位置圖。
當孟買市成立於16世紀80年代時,巴斯人以其商業頭腦和開放的世界觀,扮演重要角色,成為英國的經紀人和供應商。不久之後,印度在18世紀成為與中國和英國進行三角貿易的樞紐:向中國運送鴉片,將茶送回英國,而巴斯人自然也成為這個貿易網絡的關鍵。
1756年,列迪文尼(Hirji Jivanji Readymoney)是第一個為中國航行的帕西商人,他也是第一位在廣州設立貿易公司的商人。其他開創性的巴斯貿易家族,有Banajis,Wadias,Camas,Vikajis和Parakhs。十九世紀,整個巴斯社群都非常進取,商人、文員和簿記人都定居在廣州、檳城、新加坡、巴達維亞、澳門和廈門等交易中心(其中一些以Chinai – 或者是Chinoy為名字 – 來表示他們的中國聯繫)。
孟買(Mumbai/Bombay)位置圖。
最有趣的故事,是芝治寶(Jamsetjee Jeejeebhoy)。作為一個年輕的貿易商,芝治寶曾經跟一名年輕的蘇格蘭駐船醫生渣甸(William Jardine)一起被法國人抓獲。 他們兩人成為朋友和商業夥伴。
芝治寶(Jamsetjee Jeejeebhoy)。
後來,芝治寶成立了Sir JJ & Co公司,渣甸成立了Jardine Matheson公司,並成為克拉維爾(James Clavell)小說《大班》(Tai Pan)中的角色斯特蘭(Dirk Struan)的原型。但兩人之間始終關係友好:芝治寶被任命為怡和唯一的亞洲董事,他的肖像仍然在公司的總部。 後來,香港上海銀行於1864年成立,其中兩位創辦人化林治(Pallonjee Framjee)和 丹吉韶(Rustomjee Dhunjeeshaw)兩人都是巴斯人。
以巴斯人「麼地」命名的香港街道。
當《南京條約》於1842年簽署後,香港轉讓給英國,在一艘名叫汗華麗船( Cornwallis)的船上簽字,該船是由孟買的巴斯造船廠建造的。巴斯人繼續在香港歷史上發揮重要作用。例如,麼地(HN Mody)幫助香港設立香港聯交所和香港大學。米泰華拉(Dorabjee Mithaiwala)在香港與九龍之間成立了標誌性的天星小輪公司。其他巴斯家庭,如律敦治(Ruttonjee),施羅孚(Shroffs)和巴力(Parekhs)等人,以其他方式為香港的建設做出了貢獻。 在今天的香港,人們可以看到豐富的巴斯曆史:有麼地道,旭龢道(Kotewall Road),碧荔道(Bisney Road),巴力大廈(Parekh House),律敦治醫院(Ruttonjee Hospital)。
等著川普來下南海這盤棋(黃瓊雅)
newtalk.tw查看原始檔
經過一週的接受期,全球已稍稍從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的驚悚中回神,各國領導人紛紛發表說法以安定國內的民心。熟悉台灣的白宮幕僚長是第一顆定心丸,日本安倍首相也說,TPP美國不推,換日本來推。全球看美國逐漸進入第二週的冷靜期,從川普的選舉立場回歸到共和黨的基本原則。
其中有一派認為,川普若帶領的美國回到孤立主義與反全球貿易軸線,美國失去他在亞太地區的領導決心,那麼東南亞的政經局勢將會大舉偏向中國。的確是。
在小布希共和黨主政時,美國對東協以預防性防衛戰略為主,主要是透過地緣政治聯合日本、菲律賓、澳洲、新加坡等建立聯防同盟,以軍事安全為主,經貿投資為輔。但隨著東協經濟快速發展,中國開始與東協進行全面經濟合作後,美日才開始積極在經濟發展上回防東南亞。那時的新加坡資政李光耀不斷提醒歐巴馬,美國在東亞如果沒有更積極的作為,將喪失該地區的經濟與軍事地位。2009年歐巴馬政府與東協簽訂了《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此後的美國積極參與每年的東協高峰會,以經貿投資、民主人權拓寬、加深軍事實力的內涵。如今,在經濟上,美國雖然在東協市佔率排名第3,但與第2名的日本加起來剛剛好足以平衡中國。
南海就好比亞太地區的波斯灣,是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咽喉當口,每年有超過5兆美元的商業利益通過,美國在此區域的外交策略以確保海上航行與航線商務通暢為優先,安全重於發展。美國、中國都不是東協的會員國,但東協已成為兩大強權的政經戰場,且情勢已經逆轉。大選期間美國對南海仲裁結果採取守勢,菲律賓總統杜特地倒向中國。加上美國果真退出TPP,喪失經貿勢力作為軍事實力的後盾,其在亞太實力鐵定大倒退。東南亞多數國家正站在民主的十字路口上,美國此次總統選舉可為民主說項的實在不多,整個東南亞一黨專制的倡議又占了上風。
憂心東南亞靠向中國並不假。環顧美國在東協的3個盟友(新加坡、泰國、菲律賓)就有2個幾乎與中國同盟,有待深化的越南與印尼,中國的政經勢力一天也沒弱化過。
東協的運作強調維持自主核心,不干涉彼此內政,也不受大國的擺布,不與任何大國締結軍事聯盟,也要求各國尊重東協為中立地區。各國期待中美在此區域是創造雙贏的共生模式,強權在此區域勢均力敵,互相爭鋒,正是東協經濟左右逢源的保證。從外界總結,東協各國在政治偏美,經濟偏中,中美左右光譜上大約可簡單分成4隊。
美國的盟友
新加坡就是平衡外交的務實信奉者(Make yourself relevant on both sides),國家利益不但可以改變也可以創造,不論在TPP或是「一帶一路」都要當贏家。但在安全防衛上新加坡是清晰堅定的。每日承擔1500萬桶石油運輸的麻六甲海峽,貨值占世界的15~20%,美國的安全協防成為維繫新加坡的命脈,美國也利用駐防,掌握麻六甲海峽的先發權,相輔相成,讓新加坡始終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夥伴。
印尼與美國在2010年簽訂全面夥伴關係,在2006年還被自由之家認為是東南亞唯一一個民主國家。美國希望透過印尼加強與穆斯林國家的聯繫,也支持印尼的民主發展與反恐活動,印尼總統佐科威要打造印尼成為海權大國,身為東協大國,也希望與美國共同在亞太地區建立新秩序。印尼除了跟美國進行聯合軍演,今年10月也與澳洲海軍聯手巡邏南海。
脫中不見得入美
歐巴馬總統任內解除越南武器禁運與緬甸經濟制裁,重新恢復與越南、緬甸的全面政經關係。這2個國家也傾向與所有國家展開全面外交,接受美國的安全協防,與日本共同建設經濟,向俄羅斯購買武器,和中國共建泛亞鐵路,積極尋求強權矛盾中的經濟發展的機遇。在經濟與政治上正漸漸脫離完全依賴中國的狀況,但離「中」不見得入「美」。
越南對外的貿易額占150%的GDP,開放經濟是近年快速成長的關鍵,如果TPP遙遙無期,將會持續中國對越南仍是最大的貿易夥伴關係的局面。不過在南海議題上,越南更需要美國的支持。
緬甸對中國而言是通往南亞、中東「陸地上的麻六甲」,重要性不言而喻,對美國在亞洲的戰略布局更是關鍵重要。2011年希拉蕊以國務卿的身分訪問緬甸,明確提出支持緬甸民主轉型,支持IMF協助振興經濟,目前中國在緬甸投資占外來投資的3分之2,兩大超級強權的經濟支持對緬甸發展至為重要,平衡外交是目前緬甸的策略。
向左?向右?
菲律賓跟美國簽有共同防禦條約,美國有義務保護這個盟國的安全,但總統杜特地(Duterte)卻到中國去發表與美國分道揚鑣。外界認為是「拿美國的武器及後勤支援交換俄羅斯及中國的科技,拿南海島嶼主權換中國建設金源」。川普當選後,杜特地總統雖說不與美國對抗了,但仍宣稱在任內要把美軍撤離,那2014 年歐巴馬與艾奎諾三世簽的10年協議讓美國擴大範圍使用各處的軍事基地會不會有變數?年度軍事演習「肩並肩」(shoulder to shoulder)的是否照常?菲律賓還是美國亞太戰略中的中心位置,期待在強人領導的對話裡找到修補的模式。
泰國近60年來都是美國的條約盟友,但是2014年發生軍事政變後,泰美關係一夕生變,一連串軍事活動美國喊停,行之有年的聯合軍演金色眼鏡蛇(Cobra Gold)也縮小規模。泰國軍政府隨之投向中國懷抱,成了安全結構依賴美國,但卻向中國軍購與中國舉行軍演的分裂局面。修憲後即使民選仍是軍事政權,以美國對盟友是否容忍以外交安全利益為主,民主、人權擺一邊?在政黨輪替後反而有一個彈性空間出來。
中國的麻吉
馬來西亞雖然與中國有著南海主權爭議,但在經濟上中馬共同開發的經濟合作案風風火火。2009年後中國一直是馬國的第一大貿易國,總理納吉11月訪中國,中國承諾將金援130億美元的東部鐵路興建計畫。加上前任總理馬哈地反西方的色彩,馬國又是伊斯蘭會議組織和伊斯蘭外長會議的積極成員,與伊斯蘭國家,尤其是伊朗的貿易十分蓬勃,對美國始終就是保持距離,近來納吉總理被美國告上貪污,納吉跟著杜特地開始靠向中國。
柬埔寨與寮國被國際認為是中國在東協的特洛伊木馬。美國對柬埔寨、寮國的關心援助著重在衛生、教育、人權、NGO等問題,協助清除越戰留下的橙劑、盲彈,較不涉及政治與安全。柬、寮2國長期政經依賴中國程度高,立場也多與中國一致。柬埔寨洪森總理這次聲援支持川普,算是「回敬」歐巴馬總統對柬埔寨兩黨民主發展的關心,最後證明押對了寶,但美國關愛的眼神未來應該會隨之變少。
利益可以妥協,原則無法改變,經濟左右逢源是上策,外交安全向左走?向右走?安全戰略是東南亞國家正在抉擇的課題。
亞洲對美國貿易重要性急遽上升,美國在南海地區仍有超過1000億美元的投資與貿易利益。希拉蕊2009年上任國務卿時,即造訪泰國、印尼、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緬甸、寮國,可見在歐巴馬「重返亞洲」的政策下,東南亞被美國視為亞太極其重要的地區。當選後的川普總統如果不認為「在亞洲貿易政策即是外交政策」(李顯龍向歐巴馬的建言),也不採納跟東南亞區域共同創造繁榮才能確保國內繁榮的主張,那面對中國的崛起與政經入侵,東南亞的區域安全與穩定將是岌岌可危,而因此台灣的新南向之路也會異常艱辛困難。
(圖:達志影像/路透社資料照片)
作者:黃瓊雅(台灣智庫財經主任)
南海戰場經營 中國三敗
推文到plurk
2016-07-20 06:00
◎ 歐錫富
南海仲裁案是中美兩國在南海的博弈,中國大規模填海造島將南海變為內海,美國透過仲裁案使中國內海再度變成公海。美國打贏當然要低調,避免節外生枝。
過去兩年中國在南沙七個島填海造陸,並建設成軍事基地群,若再將黃岩島填海造陸建成軍事基地,與西沙原有軍事基地形成鐵三角,由點變成面幾乎控制整個南海。從地緣戰略角度來看,仲裁案使中國戰場經營努力歸零:
一、島變礁,使中國控制海洋面積大幅縮水。礁控制海洋面積約為四百五十二平方海里,島則高達十二萬五千六百平方海里。島變礁使中國西沙、南沙、黃岩島三大軍事基地群無法重疊連貫起來。
二、中國失去反對美國抵近偵察藉口。中國堅稱專屬經濟區與領海一樣,不能從事軍事活動。仲裁後中國宣稱的專屬經濟區變成公海,美國機艦能更自由地進行抵近偵察。
三、削弱中國設置防空識別區基礎。中國在東海設置防空識別區與專屬經濟區重疊,範圍都是二百海里。中國沒有專屬經濟區,設置防空識別區的基礎將進一步減弱。
四、仲裁案執行力。對仲裁案具執行力的是中美兩國,中國表示不接受,不執行。美國最具執行力,其艦艇可在變成公海中國宣稱的專屬經濟區執行巡邏任務。但可能激怒中國,因此低調克制保持成果。
這是中國一帶一路與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一次碰撞,一帶一路暫時受挫。
(作者為民間軍事研究者,台北市民)
----------------------------------------------
「八縱八橫」高鐵網規劃 - http://goo.gl/KRTsf7
------------------
劉必榮》縱橫天下-一帶一路的大國博弈
By 劉必榮,
「一帶一路」規畫示意圖。(旺報製表)
當全世界幾乎都在關切英國脫歐的新聞時,從中亞到東歐的一場大國博弈正在悄悄登場。
6月17日到2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到巴爾幹半島的塞爾維亞訪問,然後到東歐的波蘭,再回頭到中亞烏茲別克參加上海合作組織的高峰會議。儘管2013年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簽署了「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綱要」,也因而有了中東歐16國和中國的16+1格局,但東歐在中國外交的版圖上仍然相對單薄。所以習近平此行,大有補強這個不足,並且夯實「一帶一路」互聯互通與經貿人文基礎的目的。
以習近平此行的第一站塞爾維亞為例,塞國位於中國進到歐洲的樞紐。中國聯合匈牙利與塞爾維亞共同打造的匈塞鐵路,更可以往南連結到希臘最大港比雷艾未思,這個商港中國正在經營,想把它建設成地中海最大的物流中心。至於波蘭更是第一個回應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東歐國家。成都到波蘭羅茲的蓉歐鐵路,以及蘇州到華沙的國際列車開通,都使波蘭在一帶一路上的重要性更為增加。
可是這套一路向西的布局,卻不是在真空中進行,它是從俄羅斯的後院經過。中東歐16個國家中,11個是歐盟會員,另5個正在申請。歐盟對這些國家的影響力不言而喻。可是中國的出現,卻為當地國家提供了一選項。以塞爾維亞為例,周邊都是北約國家,連小老弟黑山國都加入了。可是在這同時,俄羅斯卻在另一邊加碼,希望塞爾維亞能往俄國陣營靠攏。兩個集團的爭奪,似乎遺忘了塞爾維亞本身的利益。這時中國的一帶一路就為塞爾維亞開了第3條路,因為中國本來就是要以塞國為進入歐洲的中繼站,所以塞國可以交好中國,同時保有往歐洲靠攏的自由。
波蘭則更微妙。波蘭是歐盟一員,所以當歐盟因南海問題而批評中國時,波蘭是一起批評的。可是波蘭在俄國的軍事威脅下,加入北約外,也希望引進中國以平衡俄國壓力。習近平在波蘭大吃蘋果,就是一個很有政治意涵的畫面。
波蘭是蘋果出口大國,但俄國因烏克蘭問題被西方制裁之後,對歐盟反制裁,第一個禁掉的就是波蘭蘋果。所以運送波蘭蘋果的列車進不了俄羅斯,自也無法經俄羅斯運往中國。習近平能影響俄國,說服普丁對波蘭蘋果解禁,好讓波蘭蘋果能順著一帶一路進入中國市場嗎?這也很值得觀察。
習近平到烏茲別克參加上合峰會的同時,也參加了第三屆中俄蒙高峰會議,敲定了中俄蒙經濟走廊的規畫,這也是一帶一路的一部分。可是蒙古在中、俄之外找尋「第三鄰國」的政策並沒有變,第三鄰國指的就是美國。美國國務卿凱瑞6月5日人才在蒙古。蒙古除了中、俄、蒙這個三角關係之外,還有另一個美、日、蒙三角關係,可見蒙古也是一個大國競相爭取的對象。
最後就是印度。這次上合峰會也同意印度與巴基斯坦加入。印度最近經營中亞外交甚力,尤其中國開始建構中巴經濟走廊之後,印度也提出南北交通通道以為因應。這條通道從伊朗的查巴哈港開始一路北上到中亞。伊朗也是下一個要申請進入上合組織的國家,雖然中國對伊朗加入有所保留,但俄國對此卻大為支持。一帶一路與上合組織,是地緣政治也是地緣經濟,一場新的大博弈正在登場。
(作者為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
陳破空:當今中國, 是「盛世」還是「末世」?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
【大紀元2016年06月27日訊】「又逢盛世」,「中華民族前所未有的事業」。江澤民等人如此吹噓。
其實,號稱「盛世」,必須經得起縱向和橫向的比較。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過多朝大治、中興、鼎盛,如「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康乾之治」等,都被公認為盛世。其依據是:從縱向(看歷史)而言,屬於國泰民安的最好時期,政治清明,經濟發達,社會安定,民眾安居樂業。從橫向(看世界)比較,那些時期,中國經濟產值位居世界第一,往往佔世界總量一半以上;政治清明度也在世界上首屈一指,那時,世界上都還沒有出現民主國家,以中國好皇帝「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的闊大胸懷,以及「諫議官」制度,就可以稱得上當時的「開明之治」。
而今日中國,經歷「高速增長」,號稱「中國崛起」,以最大的人口,經濟產值僅居第二位,佔世界經濟總量約12%,人均產值仍敬陪末席。更何況,政治黑暗無邊,官場腐敗透頂,社會衝突頻仍。在同時期的地球上,民主國家已經多達三分之二,中共卻昧著良心,死守獨裁,與人類普世價值背道而馳。不論從世界橫向,還是從歷史縱向來對照,當今中國,都絕無領先可言,與所謂傲視群雄、萬邦來朝的「盛世」景象,根本沾不上邊。
中共藉助大量宣傳工具,一邊搞新聞封鎖,一邊搞輿論導向,遮掩敗相,粉飾太平。總是借舉辦國際會議或國際體育盛會,諸如奧運會、世博會、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之際,大興土木,大肆燒錢,打造中國「盛世」的表象,製造「萬邦來朝」的假象。甚至不惜停工停產,人為製造沒有霧霾的所謂「奧運藍」、「APEC藍」、「閱兵藍」⋯⋯
打腫臉充胖子,以「虛胖」冒充「強大」,猶如唐朝之前的那個隋朝。隋煬帝楊廣極愛面子,講究排場。為了在外賓面前炫耀隋朝的強大、富有、盛世,特意在外賓經過的道路和場所,把所有樹木都纏上絲綢,製造火樹銀花的效果。外賓感慨:「這裡的普通人連衣服都穿不起,卻把絲綢纏到樹木上!」隋煬帝百般瞎折騰,隋朝曾經光耀一時,卻只持續了38年,就歸於夭亡。所謂「盛世」,其實是末世。
縱觀中國歷史,末世的特徵之一,是「百教興,王朝末」。今日中國,民眾擺脫官方「無神論」教條,紛紛追求各自的精神信仰。基督教、天主教、家庭教會、地下教會、法輪功等等,紛紛興起,如雨後春筍,勢不可擋。這一現象,與歷代王朝沒落時期的景象,具有驚人的相似。從這一角度洞察中共紅朝,它實際上處於末世,風雨飄搖,窮途末路,日子屈指可數。#
──摘選自《傾斜的天安門》 陳破空著
-------------------------------------
興亡週期率
開放分類:中國
請用一段簡單的話描述該詞條,馬上添加摘要。
一。黃炎培、毛澤東“ 窯洞對 ”
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兩千一百多年間,許多王朝此亡彼興,此興彼亡,就像走馬燈一樣轉換。總的印像是,王朝的興亡似乎有一個循環的周期,這種歷史的循環論早在西漢就出現了。司馬遷在《史記》中說:“三王(夏商周)之道若循環。”其根據就是戰國以來陰陽家傳下來的所謂“五德終始說”。宇宙間有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相生相剋,把它附會到王朝命運的興替上。 1945年黃炎培訪問延安,在窯洞裡與毛澤東談話(毛澤東、黃炎培的這番談話,人稱“窯洞對”)說:“我生六十多年,耳聞的不說,所親眼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不少單位都沒有能跳出這週期率的支配力。”這大概是第一次提出王朝興亡週期率問題。歷史上那些享國時期長一些、版圖大一些、國力強一些的王朝,數得出來的有十幾個,我這裡列了一個詳細的表(見下面表1)。有的王朝雖然時間短,但地位重要,也把它們排上了。從這個表可以看到,有的王朝歷時長一些,像西漢、東漢、北宋、南宋各近200年或200年以上,唐、明、清更長一些,近300年。 這些王朝都有著相似的歷程,即興盛——停滯——衰亡,而由新的王朝所取代。各個王朝面臨的問題也有相似之處,借用黃炎培的話,稱之為王朝興亡週期率。那些時間短促的王朝,如秦朝、隋朝,其興也驟,其亡也速,在很短的時間內其矛盾迅速激化、爆發,似乎是更明顯地說明了王朝興亡週期率的作用。
二。一個新王朝取代舊王朝,不外三種途徑:
第一種途徑是靠戰爭,所謂“以馬上得天下”。這裡又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舊王朝末年的農民起義直接推翻了舊王朝,新王朝在戰亂中乘時而起,其中有的是起義領袖蛻化為新的封建帝王,像秦末的劉邦,元末的朱元璋;有的是在農民大起義失敗後,貴族軍閥在群雄混戰中建立起新朝,像新莽末年的劉秀。另一種情況是農民大起義沒有直接推翻舊王朝,但給了它致命的一擊,使它瓦解,新王朝在起義後的混戰中降生。像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唐之代隋、唐末的黃巢等。 在這兩種情況中,王朝末年的農民起義在舊王朝的覆亡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不管農民起義的結局如何,政權最後還是落到了新的封建王朝手裡,封建社會一直延續下來。 第二種途徑是王朝的更代採取了非暴力的手段,新興統治集團操控了國家的軍事和政治,威逼舊王朝統治者交出政權,美其名曰效法堯舜的“禪讓”,其實就是篡位。像王莽的代西漢、曹丕的代東漢、司馬炎的代曹魏、楊堅的代北周、趙匡胤借“陳橋兵變”取代後周,都是藉用了“禪讓”的名義。 “禪讓”裡最具有戲劇性的就是宋太祖趙匡胤,他本來是軍隊將領,他要篡後周的皇位,後來周世宗打仗病死了,七歲的小皇帝即位,趙匡胤控制了兵權,就使陰謀先製造輿論說後周的皇帝幹不長,要換人,然後就得到一個謊報的軍情,說北方的遼國進攻。於是,他馬上帶兵出征,走到開封附近的陳橋驛,他停下來喝酒,半夜裡發生兵變,部下鬧起來,把趙匡胤從睡夢中叫醒,糊里糊塗穿上皇帝的黃袍,即位當皇帝。然後就急忙回到汴京開封,改朝換代。“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是中國歷史上和平篡位最有戲劇性的一場。 第三種途徑就是崛起於北方的游牧民族,借中原舊王朝戰亂的機會起兵南下,征服半個乃至全部中國。像五代後期契丹族建立的遼,北宋末女真族所建的金,南宋後期蒙古族所建的蒙古汗國和元(這是北方民族第一次征服了整個中國),明末滿族所建的清(這是北方民族第二次征服了整個中國)。北方民族所建立的王朝,由於其社會發展程度落後,帶有濃厚的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色彩,給中原民眾帶來的苦難是很深重的。
三、王朝興亡跟農民起義的關係。
歷代王朝的興替多數都與農民起義有關。比如西漢是秦末農民大起義以後建立的,東漢是王莽末年農民大起義以後建立的,唐朝是隋末農民大起義以後建立的,明朝是元末農民大起義以後建立的,清朝是明末農民大起義以後建立的,這些王朝時間都比較長一些,或者將近三百年,或者將近兩百年。可見農民起義對舊王朝的打擊可能很厲害,打得狠一些,新王朝就維持的長一些,可能有這種關係。 為什麼王朝興替、興亡跟農民大起義有關係?關係是什麼?這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問題。古代中國是農業國,主要生產部門是農業,老百姓主要是農民。農民有一個特點,既是個體所有者,又是小生產者,這樣的農民是分散的,也是很脆弱的,維持生活主要是守著自己的或租於地主的一小塊土地,稍有風吹草動就會破產,家裡有病人或死了人,或有天災,或有兵禍打仗,甚至封建政府的剝削重了,他就受不了。就像重負的駱駝已達到極限,再加上一根草,就把它壓倒了。農民活不下去了,起義就開始爆發,一路打過去,很多貧苦的老百姓跟著跑,參加起義軍。歷史上的暴動,無論是哪個朝代、哪個階級,包括紅軍起義暴動,都是一走就帶一大批人走。
------------------------------------------------
諫議大夫
諫議大夫,一個古代官職。秦代置諫議大夫之官,專掌議論
一個古代官職。
簡介
官名。秦代置諫議大夫之官,專掌議論。為郎中令之屬官,掌論議,有數十人之多。漢初不置。元狩五年(前118)初置,屬光祿勳(郎中令改名)。東漢改稱諫議大夫,仍屬光祿勳,秩六百石。三國魏沿置,晉朝罷。南朝梁、陳亦置。北魏置,隸屬集書省,掌諫諍議論,從四品,北齊沿置。隋初隸屬門下省,從四品。煬帝大業三年(公元六〇七年)廢。唐初復置,正五品上。高宗龍朔二年(公元六六二年)改正諫大夫,中宗神龍元年(公元七〇五年)復舊。德宗貞元四年(公元七八八年)分置左、右,各四員,分隸門下、中書兩省,升正四品下,掌諫議得失,侍從贊相。憲宗元和元年(公元八〇六年)罷左、右之名,只稱諫議大夫。武宗會昌二年(公元八四二年),複分置左、右。北宋前期,為寄祿官。神宗元豐(1078——1085)改制,升從四品,复專掌諷喻規諫,左隸門下省,右隸中書省。南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一一二八年),兼領登聞檢院,登聞鼓院。遼朝亦置,左隸門下省左諫院,右隸中書省右諫院。金朝為正四品。明初曾置,旋廢。李自成於崇禎十七年(公元一六四四年)進北京後,改六科給事中置,職掌同六科給事中。
由來編輯
秦代設大夫,有諫議大夫、太中大夫、中大夫、諫大夫等各類官稱,無定員。西漢時沿用秦制,漢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置諫大夫,無定員,掌議論。東漢改稱諫議大夫,《後漢書·百官志二》:“諫議大夫,六百石。本注曰:無員。”魏晉時稱散騎常侍,隋唐仍置諫議大夫,有左、右諫議大夫,各四人,分屬門下省與中書省,另設補闕和拾遺。魏徵任諫議大夫時,“凡二 百餘奏,無不剴切”。唐代的諫官有權力駁回明顯不合理的詔書。宋初沿其製,後置諫院,諫院下設鼓院,以左、右諫議大夫為之長;王安石變法之際,當時的右諫議大夫司馬光寫一封長達3000餘言的信給王安石,抨擊新政,也就是著名的《與王介甫書》。遼代的門下省和中書省分別設左諫院和右諫院,沿置諫議大夫等職,但有名無實。金代有諫院,設左、右諫議大夫、司諫。元朝擱置不設。明初洪武期間置諫議大夫及左右司諫,不久廢除。宋代經典《冊府元龜》曾收入至五代的379件著名的諌書。
相關資料
《後漢書·百官志二》:“諫議大夫,六百石。本注曰:無員。”《宋史·職官志一》:“左散騎常侍、左諫議大夫、左司諫、左正言,同掌規諫諷諭。凡朝政闕失,大臣至百官任非其人,三省至百司事有違失,皆得諫正。”又“右諫議大夫... ...與門下省同,但左屬門下,右屬中書。”
三國志卷15魏書賈逵傳
賈逵,舉茂才,除澠池令,後領弘農太守,為丞相主簿,“太祖徵劉備,先遣逵至斜谷觀形勢。道逢水衡,載囚人數十車,逵以軍事急,輒竟重者一人,皆放其馀。太祖善之,拜諫議大夫,與夏侯尚並掌軍計。”“文帝即王位,以鄴縣戶數万在都下,多不法,乃以逵為鄴令。月馀,遷魏郡太守。”
三國志卷23 裴潛傳注
李義字孝懿,馮翊東縣人也。“為平陵令,遷冗從僕射,遂歷顯職。逮魏封十郡,請義以為軍祭酒,又為魏尚書左僕射。及文帝即位,拜諫議大夫、執金吾衛尉,卒官。”
三國志卷36蜀書馬超傳
初,曹公為丞相,闢騰長子超,不就。超後為司隸校尉督軍從事,討郭援,為飛矢所中,乃以囊囊其足而戰,破斬援首。詔拜徐州刺史,後拜諫議大夫。及騰之入,因詔拜為偏將軍,使領騰營。
三國志卷41蜀書費詩傳
費詩字公舉,犍為南安人也。劉璋時為綿竹令,先主攻綿竹時,詩先舉城降。成都既定,先主領益州牧,以詩為督軍從事,出為牂牁太守,還為州前部司馬。……忤指,左遷部永昌從事。…… 蔣琬秉政,以詩為諫議大夫,卒於家。
三國志卷42蜀書杜瓊傳
杜瓊字伯瑜,蜀郡成都人也。少受學於任安,精究安術。劉璋時闢為從事。先主定益州,領牧,以瓊為議曹從事。後主踐阼,拜諫議大夫,遷左中郎將、大鴻臚、太常。
以上所列諫議大夫任官情況看,魏晉時期,諫議大夫多由郡守級以上官員遷轉而來,為散官,有時作為任官的過渡,有時安排閒散、無用之官。其品秩高於議郎,低於太中大夫,應在四品。《通典》將諫議大夫列為七品,是個錯誤。
----------------------------------------
窯洞對點擊認領
開放分類:歷史政治民主理論
窯洞對是有關毛澤東和黃炎培在延安窯洞關於歷史週期律的一段對話。
窯洞對是政權經典論述之一,具體指1945年7月初毛主席和黃炎培在延安窯洞關於歷史週期律的一段對話。這段對話在當時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被稱為堪與千古“ 隆中對 ”媲美的“延安對”。時隔多年,窯洞對至今對中國共產黨都是很好的鞭策和警示。[1]
窯洞對- 事件回放
毛澤東與黃炎培的“窯洞對”
毛澤東與黃炎培的“窯洞對” 圖冊
1945年7月1日,黃炎培(中國民主建國會創始人之一)、冷遹、褚輔成、章伯鈞、左舜生、傅斯年等六位國民政府參政員,應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主席的邀請,為推動國共團結商談,飛赴延安訪問。
7月4日下午,毛澤東邀請黃炎培到他住的窯洞裡作客,當毛澤東問及黃炎培來延安所見所聞的感受時,黃炎培直言相答:“我生六十餘年,耳聞的不說,所親眼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單位都沒有能跳出這週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時聚精會神,沒有一事不用心,沒有一人不賣力,也許那時艱難困苦,只有從萬死中覓取一生。既而環境漸漸好轉了,精神也就漸漸放下了。有的因為歷時長久,自然地惰性發作,由少數演為多數,到風氣養成,雖有大力,無法扭轉,並且無法補救。也有為了區域一步步擴大了,它的擴大,有的出於自然發展,有的為功業欲所驅使,強求發展,到干部人才漸見竭蹶,艱於應付的時候,環境倒越加複雜起來了,控制力不免趨於薄弱了。一部歷史,'政怠宦成'的也有,' 人亡政息 '的也有,'求榮取辱'的也有。總之沒有能跳出這週期率。中共諸君從過去到現在,我略略了解了的,就是希望找出一條新路,來跳出這個週期率的支配。”
對黃炎培的這一席耿耿諍言,毛澤東莊重地答道:“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週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黃炎培聽了毛澤東的回答,十分高興,他說:“這話是對的,只有把大政方針決之於公眾,個人功業欲才不會發生。只有把每個地方的事,公之於每個地方的人,才能使地地得人,人人得事。用民主來打破這個週期率,怕是有效的。”
黃炎培與毛澤東的這段對話,人稱“窯洞對”,甚至被後人引用為關於政權建設的經典之談。
窯洞對- 政治意義
毛澤東將民主執政,強化人民群眾對權力的製約和監督當做避免人亡政息、保持政權生機活力的“秘訣”。而製約和監督權力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也就是說,要把對權力運行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交給人民,通過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來防止權力失控、決策失誤、行為失範,從而真正實現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
“窯洞對”是一個善意的提醒,是一種警示的告誡,是一記長鳴的警鐘,更是一種莊嚴的宣示,直白地啟示人們,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這是衡量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的試金石,也是跳出黃炎培所說的“歷史週期率”的“秘訣”。[2]
----------------------------------
「一帶一路」:共創歐亞新世紀
m.news-adding.com查看原始檔
書名:《「一帶一路」:共創歐亞新世紀》
作者:威廉·恩道爾
出版社: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9月
內容簡介
本書從地緣政治的視角全面審視了「一帶一路」戰略的內涵和發展機遇。作者認為,伴隨基礎設施的建設,「一帶一路」戰略必將為世界的發展創造更多的機會和條件,中俄合作等多邊戰略協作將使歐亞崛起,石油戰爭、金融貨幣等爭奪將使改變全球貨幣體系,國際秩序重構之路已開啟。經濟領域之外,政治領域尤其是國防領域的合作將開啟歐亞大陸防務戰略的新時代……面對南海鬧劇,作者也以冷峻的眼光指出地緣政治在南海問題中發揮的作用和美國在其中扮演的幕後角色。
作者簡介
威廉·恩道爾,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地緣政治學家,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學士、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比較經濟學碩士,長期旅居德國,從事國際政治、經濟、世界新秩序研究逾36年。
威廉·恩道爾作為獨立經濟學家和新聞調查記者,先後在美國和歐洲工作。他的研究領域極為廣泛,除金融、能源和地緣政治外,還包括世界農業問題、糧食交易壟斷、關貿總協定、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第三世界債務、對沖基金和亞洲金融危機等。他還經常應邀在一些有關地緣政治、經濟、金融、農業、能源問題的國際會議上發表演講;定期為全球化研究中心及許多國際出版物撰寫文章;並經常為歐洲主要銀行和私募基金經理提供咨詢。曾出版《目標中國》《石油戰爭》等暢銷書。
「一帶一路」改天換地
2013年,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發表演講,「一帶一路」自此風生水起。高鐵橫跨歐亞,海港通聯大洋,如此宏圖偉略,堪稱世界基礎建設之最。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一帶一路」着眼長遠,旨在激發歐亞大陸的無限生機,引領全球經濟鼎新起航。
放眼西方,美歐深陷債務危機,暮氣沉沉死水一潭,不得已動用金融槓杆,卻又屢屢適得其反。展望東方,「一帶一路」朝氣蓬勃奮發有為,中國和沿線國家攜手前行,合力打造共同經濟空間。
時鍾指向2016年,「一帶一路」近況如何?
先看「一帶」,中俄合作和歐亞高鐵暫且不提。在西亞,伊朗和中國的貿易續寫新篇;在東非,能源樞紐埃塞俄比亞、莫桑比克規模初具;在中東,埃及經濟復蘇得到中國支持,隨着蘇伊士運河的改造,一大批自貿區如雨後春筍,助推當地城鎮化進程;在南亞,中國加大對巴基斯坦援建力度,核電站、電網、交通設施投資巨大,巴基斯坦久旱逢甘霖。
再看「一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毫不遜色。無論在東非、阿拉伯半島,還是在印度洋沿岸,深海港口和海上樞紐日新月異,將中國、非洲、中東緊密相連,確保石油等大宗戰略物資安全快捷地運往中國,馬六甲困境雲消霧散。馬六甲海峽以狹長著稱,為海上運輸的咽喉要道,只可惜淪為美國海軍的刀俎。
天之道,利而不害
縱觀歷史長河,「一帶一路」橫空出世不僅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選擇,對歐亞其他貿易伙伴亦是如此。
華盛頓及其西方盟友想方設法拉幫結派,竭力把中國排除在他們的貿易協議之外,意在阻止巨龍騰飛。這些協議包括《跨太平洋(601099,股吧)伙伴關系協定》(TPP)、《跨大西洋(600558,股吧)貿易與投資伙伴關系協定》(TTIP)等等,以此增加中國的貿易成本。
相反,中國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與相關65個國家和地區協商自貿協定。到2016年年初,中國已簽訂了12個自貿協定……
「一帶一路」對中國經濟意義重大,對域內經濟亦然。中國的當務之急是拉動經濟,借助國內外市場合理布局產能,很多項目采取「建設—運營—移交」模式,國有大企業領軍,中小企業跟上,這與1870年之後的德國經濟異曲同工。……
隨着歐亞大陸的蓬勃發展,世界將迎來千載難逢的機遇,各國將遠離霸權侵略,攜手共創盛世。本書呈獻給讀者的,就是「一帶一路」令人翹首以待的磅礴畫卷,其中既有心系天下的宏圖偉略,也有金戈鐵馬的荊棘挑戰。
-------------------------
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1],是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於2013年9月和10月分別提出的經濟合作概念[2],屬於跨國經濟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亞洲和歐洲訪問時進一步推廣[3],並寫進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4],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的主要經濟戰略。目前已有60國家和國際組織響應一帶一路。[來源請求]這些國家的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占全世界的63%和29%。
中國政府主張,一帶一路不是一個實體和機制,而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是依靠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有關國家和地區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人民日報》評論員也否認一帶一路為「中國版馬歇爾計劃」的說法[5]。
絲綢之路經濟帶
一帶一路示意圖
「絲綢之路經濟帶」簡稱「一帶」,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在哈薩克納扎爾巴耶夫大學作演講時提出[6],李克強總理外訪時向各國推廣的區域經濟合作戰略[7]。沿著陸上絲綢之路,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合作夥伴關係,計劃加強沿路的基礎建設[7],也計劃消化中國大陸過剩的產能,並帶動西部地區的開發[8]。
「一帶」連接亞太地區及歐洲,而中間經過的中亞地區有豐富的資源[7],像上海合作組織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和烏茲別克都在絲綢之路上,其他5個觀察員國及3個對話夥伴也在絲綢之路沿線[8],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區域包括西北的新疆、青海、甘肅、陝西、寧夏,西南的重慶、四川、廣西、雲南以及內蒙古[5]。
走向
位於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接近完工。
一帶主要有三個走向,從中國大陸出發:
經中亞、俄羅斯到達歐洲
經中亞、西亞到達波斯灣和地中海
中國大陸到東南亞、南亞、印度洋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路」,則是沿著海上絲綢之路,發展中國和東南亞、南亞、中東、北非及歐洲各國的經濟合作。福建獲批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新疆被定位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據稱,新疆和福建會成為「一帶一路」的最大贏家,並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福建地處東南沿海,是溝通中外航運和海上交流的要塞,自古以來就是舉世公認的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東方起點,是中國鏈接亞太經濟圈和歐洲經濟圈的海路樞紐,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門戶[9]。
海上絲綢之路主要會包括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及山東6個沿海省份[5]。
走向
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
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
領導小組
主條目: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
2015年2月1日,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領導的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正式成立。
組長:張高麗
副組長:王滬寧、汪洋、楊晶、楊潔篪
官方文件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
2015年3月28日,國務院授權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一帶一路」建設的願景與行動文件[10]。
發展與競合
在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後,其中絲綢之路經濟帶與俄羅斯所提的歐亞經濟聯盟重疊甚多,為了讓兩國組織能夠充份合作,兩國首腦同意在上海合作組織內展開合作,一方面降低競爭,同時增加上海合作組織的在國際事務上的運作。[11]
一帶一路國家或地區列表
- 起點
- 亞洲
- 非洲
- 歐洲
-------------------------------
什麼是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 "One Belt and One Road" refers to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它不是一個實體和機制,而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一帶一路”貫穿歐亞大陸,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邊進入歐洲經濟圈。無論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還是應對危機、加快調整,許多沿線國家同我國有著共同利益。歷史上,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就是我國同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東非、歐洲經貿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帶一路”是對古絲綢之路的傳承和提升,獲得了廣泛認同。
它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一帶一路”的建設不僅不會與上海合作組織、歐亞經濟聯盟、中國—東盟(10+1)等既有合作機制產生重疊或競爭,還會為這些機制註入新的內涵和活力。
“一帶一路”打破原有點狀、塊狀的區域發展模式。無論是早期的經濟特區、還是去年成立的自貿區,都是以單一區域為發展突破口。“一帶一路”徹底改變之前點狀、塊狀的發展格局,橫向看,貫穿中國東部、中部和西部,縱向看,連接主要沿海港口城市,並且不斷向中亞、東盟延伸。這將改變中國區域發展版圖,更多強調省區之間的互聯互通,產業承接與轉移,有利於我國加快我國經濟轉型升級。
一帶一路的思路[1]
構思提出
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註。
框架思路
“一帶一路”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是增進理解信任、加強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誼之路。中國政府倡議,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理念,全方位推進務實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一帶一路”貫穿亞歐非大陸,一頭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一頭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間廣大腹地國家經濟發展潛力巨大。絲綢之路經濟帶重點暢通中國經中亞、俄羅斯至歐洲(波羅的海);中國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中國至東南亞、南亞、印度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方向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
根據“一帶一路”走向,陸上依托國際大通道,以沿線中心城市為支撐,以重點經貿產業園區為合作平臺,共同打造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等國際經濟合作走廊;海上以重點港口為節點,共同建設通暢安全高效的運輸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緬兩個經濟走廊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關聯緊密,要進一步推動合作,取得更大進展。
“一帶一路”建設是沿線各國開放合作的巨集大經濟願景,需各國攜手努力,朝著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標相向而行。努力實現區域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的陸海空通道網路基本形成,互聯互通達到新水平;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進一步提升,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路基本形成,經濟聯繫更加緊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廣泛深入,不同文明互鑒共榮,各國人民相知相交、和平友好。
一帶一路的理念提出背景
時代背景[1]
當今世界正發生複雜深刻的變化,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繼續顯現,世界經濟緩慢複蘇、發展分化,國際投資貿易格局和多邊投資貿易規則醞釀深刻調整,各國面臨的發展問題依然嚴峻。共建“一帶一路”順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潮流,秉持開放的區域合作精神,致力於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建“一帶一路”旨在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政策協調,開展更大範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共建“一帶一路”符合國際社會的根本利益,彰顯人類社會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國際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積極探索,將為世界和平發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共建“一帶一路”致力於亞歐非大陸及附近海洋的互聯互通,建立和加強沿線各國互聯互通伙伴關係,構建全方位、多層次、複合型的互聯互通網路,實現沿線各國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續的發展。“一帶一路”的互聯互通項目將推動沿線各國發展戰略的對接與耦合,發掘區域內市場的潛力,促進投資和消費,創造需求和就業,增進沿線各國人民的人文交流與文明互鑒,讓各國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用和諧、安寧、富裕的生活。
當前,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高度關聯。中國將一以貫之地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既是中國擴大和深化對外開放的需要,也是加強和亞歐非及世界各國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國願意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承擔更多責任義務,為人類和平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國際背景
在世界經濟複蘇乏力,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走向分化的背景下。很多國家的經濟可能面臨困境,亟需新的經濟增長點,亟需新的經濟火車頭來帶動世界經濟。中國藉此機會,將有利於幾乎所有國家的中國戰略、政策融入到“一帶一路”和APEC當中,實現共贏。
中國為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作出了很多戰略規劃,包括: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中印緬孟經濟走廊戰略、中巴經濟走廊戰略、東北亞經濟整合戰略等。這些戰略中,每個都是以區域經濟一體化為核心的,每個都是以中國的國家戰略為基礎的,每個都是符合亞太乃至亞歐幾乎所有成員國的戰略利益。
以APEC為例,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美國在APEC的話語權被削弱了,因此美國一直在推動要把中國規避在外的TPP。希望通過TPP的建設,在經濟上孤立中國,用TPP替代APEC。而2014年北京APEC會議,中國力推亞太自貿區和“一帶一路”,就是要強化APEC的作用。因為APEC才更代表亞太利益,代表整個亞太的利益也就是代表中國的利益,中國的發展趨勢和亞太深化合作是一致的。中國強化APEC同時能起到對沖美國TPP戰略計劃的作用。一旦歐亞大陸完成了經濟整合,美國在亞太的力量必然被擠出,美國必然失去全球霸權。這也是全球性一個戰略博弈。
因此,上述這些戰略,最終都可以統合到更廣大的戰略——歐亞大陸經濟整合的大戰略當中。如今,歐亞大陸經濟整合的大戰略由中國提出了兩個符合大方向的戰略: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和21世紀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即“一帶一路”。中國所有區域經濟戰略,都可以融入到上述兩個戰略當中。
基於中國的國家戰略,基於當前世界發展大勢,中國制定了“一路一帶”戰略。雖然“一路一帶”提出時間只有一年多,但顯然已經獲得包括亞太國家、中亞和歐洲國家的認可,中國這一戰略很顯然要和APEC這個平臺對接,中國要努力推動融合歐亞大陸甚至歐亞非大陸的經濟整合,走互惠互利的發展共贏之路。
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涵蓋東南亞經濟整合、涵蓋東北亞經濟整合,並最終融合在一起通向歐洲,形成歐亞大陸經濟整合的大趨勢。而21世紀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則是從海上聯通歐亞非三個大陸,最終可以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形成一個海上、陸地的閉環。
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乃至歐亞大陸經濟融合,這就是中國包容性發展戰略,實現合作共贏是戰略的中心思想,這也是中國最高國家戰略的包容性體現。
國內背景
“一帶一路”作為一項重要的中長期國家發展戰略,其要解決中國過剩產能的市場、資源的獲取、戰略縱深的開拓和國家安全的強化及貿易主導這幾個重要的戰略問題。
1、中國的過剩產能的市場問題
過剩產能對經濟的運行造成了很大的問題,中國傳統的出口國較為單一和狹窄,美歐日占據出口的核心國位置,但這些傳統的出口市場已經開拓得較為充分,增量空間已經不大,國內的過剩產能很難通過他們進行消化,在國內消費加速啟動難以推進的情況下,通過“一帶一路”來開闢新的出口市場是很好的抓手。中國不僅有過剩產能還有過剩外匯資產;而新興市場國家和欠發達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欠缺,中國利用積累的外匯儲備作為拉動全球增長的資本金,同時通過資本輸出帶動消化過剩產能。
2、中國的資源獲取問題
中國的油氣資源、礦產資源對國外的依存度較高,這些資源主要通過沿海海路進入中國,渠道較為單一。中國與其他重要資源國的合作還不深入,經貿合作也未廣泛有效的展開,使得資源方面的合作不穩定和牢固。“一帶一路”新增了大量有效的陸路資源進入通道,對於資源獲取的多樣化十分重要。
3、中國的戰略縱深開拓和國家安全的強化問題
我國的資源進入主要現還主要是通過沿海海路,而沿海直接暴露於外部威脅,在戰時極為脆弱。我國的工業和基礎設施也集中於沿海,如果遇到外部的打擊,整個中國會瞬時失去核心設施。在戰略縱深更高的中部和西部地區,特別是西部地區,地廣人稀工業少,還有很大的工業和基礎設施發展潛力,在戰時受到的威脅也少,通過“一帶一路”加大對西部的開發,將有利於戰略縱深的開拓和國家安全的強化。
4、區域經濟的貿易主導權
一帶一路戰略對中國而言,不僅能對沖掉美國主導的試圖繞開孤立中國而推進TPP(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議)、TTIP(跨大西洋貿易伙伴談判),還能有機會在一帶一路經貿中搶占全球貿易新規則制定權。如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將以國內外的港口為支點建設,推動各種規格的自貿協定談判,在國內,特別是一旦上海自貿區試驗成功後,就可以以上海(含寧波舟山)和泉州湄洲灣港的超級深水港為依托建設國際中轉港,真正帶動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掌控國際貿易主導權,定價權和資源配置權。中國主動加速主導區域經濟整合,提升自己的區域經濟影響能力。
5、通路是“一帶”的抓手
“一帶一路”直擊了中國的三個重要的戰略問題,而通路、通航和通商則是“一帶一路”解決戰略問題的發力點。
要解決中國的產能過剩,需要通盤考慮,如前所述,“一帶一路”是系統性解決此問題的最好抓手,從現實來說,考慮到西部基礎設施薄弱,為了更好的外聯內呼,打通順暢的交通動脈是第一位的,也符合“一帶一路”的題義,即首先著手的必將是通路、通航。“一帶”主要是從通路著手,通路所推進的地區基礎設施薄弱,提升空間更大,其對接的是西部廣闊的腹地,將在交通設施建設和油氣管道建設上發力。
一帶一路的合作機制[1]
當前,世界經濟融合加速發展,區域合作方興未艾。積極利用現有雙多邊合作機制,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促進區域合作蓬勃發展。
加強雙邊合作,開展多層次、多渠道溝通磋商,推動雙邊關係全面發展。推動簽署合作備忘錄或合作規劃,建設一批雙邊合作示範。建立完善雙邊聯合工作機制,研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方案、行動路線圖。充分發揮現有聯委會、混委會、協委會、指導委員會、管理委員會等雙邊機製作用,協調推動合作項目實施。
強化多邊合作機製作用,發揮上海合作組織(SCO)、中國-東盟“10+1”、亞太經合組織(APEC)、亞歐會議(ASEM)、亞洲合作對話(ACD)、亞信會議(CICA)、中阿合作論壇、中國-海合會戰略對話、大湄公河次區域(GMS)經濟合作、中亞區域經濟合作(CAREC)等現有多邊合作機製作用,相關國家加強溝通,讓更多國家和地區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繼續發揮沿線各國區域、次區域相關國際論壇、展會以及博鰲亞洲論壇、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亞歐博覽會、歐亞經濟論壇、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以及中國-南亞博覽會、中國-阿拉伯博覽會、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中國-俄羅斯博覽會、前海合作論壇等平臺的建設性作用。支持沿線國家地方、民間挖掘“一帶一路”歷史文化遺產,聯合舉辦專項投資、貿易、文化交流活動,辦好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和圖書展。倡議建立“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
一帶一路的合作方向
絲綢之路經濟帶:重點暢通中國經中亞、俄羅斯至歐洲(波羅的海);中國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中國至東南亞、南亞、印度洋。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方向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
一帶一路65國[2]
“一帶一路”涵蓋65個核心國家,覆蓋面積約5539km2,約占全球總面積的41.3%;惠及46.7億人口,約占全球總人口的66.9%;區域經濟總量達27.4萬億美元,占據全球經濟總量的38.2%。“一帶一路”區域經濟發展存在兩段高中間地的空間格局,東亞、歐洲經濟發展勢頭較好,而中亞、中東地區經濟增長相對緩慢;產業分工協作不合理,但是彼此間具有與較強的互補性。“一帶一路”涉及的65國中發展中國家居多,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普遍較差,提升空間巨大。很多國家缺水、缺電、缺道路,他們之間交往不夠順暢,發展差距很大。例如:2013年卡達人均GDP達9.4萬美元而阿富汗人均GDP僅為665美元。
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
阿爾巴尼亞 亞塞拜然 愛沙尼亞 白俄羅斯 保加利亞 波黑 波蘭 喬治亞 哈薩克 黑山 捷克克羅埃西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羅馬尼亞馬其頓摩爾多瓦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烏克蘭匈牙利亞美尼亞中國
中伊土經濟走廊:
阿富汗 阿聯酋 阿曼 埃及 巴勒斯坦 巴林 吉爾吉斯斯坦 卡達 科威特 黎巴嫩 沙烏地阿拉伯 塔吉克土耳其土庫曼烏茲別克敘利亞葉門伊拉克伊朗以色列約旦
絲綢之路的前世今生
By 劉必榮,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五月 28日, 2017
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扛起推動全球化的大旗,展現引領世界的濃厚企圖心。但是世界並不一定照著中國的音樂起舞。對帶路倡議,譽者有之,謗者有之,疑者有之。西方評論多屬疑者,對一帶一路的經濟效益有所保留。但一帶一路所經過的都是古老的地域,千百年來這裡就是大國博弈的戰場。所以不管一帶一路的預期經濟效益能否實現,周邊國家的戰略神經已經繃緊,古老戰場的古老博弈已經開始復甦。
就在大陸召開帶路峰會1個禮拜後,5月22日到26日,印度也在古加拉特省首府甘地納格爾舉行了非洲開發銀行大會。這次大會有來自54個非洲國家,與27個域外成員國參加。大陸鷹派媒體批評這是盜版的一帶一路,但這個山寨的一帶一路峰會卻有3000名各國代表參加,比大陸的1500人多1倍,與中國叫板的意味甚濃。
這次會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麻生太郎率領的日本代表團。去年11月印度總理莫迪訪問日本時,安倍提出要與印度共同推動自由走廊計畫,抗衡中國的帶路倡議。這是一個從亞太到非洲的基礎建設計畫,兩國將攜手在非洲、伊朗、斯里蘭卡與東南亞國家興建多個基礎項目。
印度對一帶一路的不滿,主要是中巴經濟走廊對印度的威脅。中巴經濟走廊被視為帶路倡議的旗艦工程,但其中的一些項目,如迪阿莫—巴沙大壩,位於巴控喀什米亞境內,讓印度覺得中國涉入了印、巴領土糾紛,表示難以接受。而且大壩一建,也影響到印、巴先前分配水資源的《印度河水協定》。所以日本提出自由走廊計畫後,雙方一拍即合,一個連繫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戰略布局儼然成形。
自由走廊和帶路倡議讓沿線國家左右逢源,有了更多的選擇。比如在緬甸,中國建設西岸皎漂港,日、印則計畫共同開發泰緬邊界的土瓦深海港;在斯里蘭卡,一帶一路經過可倫坡,日、印則共同開發東部的春可馬里港。
除了橫向的兩洋聯合以外,印、日也要從伊朗的查巴哈港向北延伸到俄羅斯,打造一條南北交通走廊。這讓伊朗有了可以發揮的空間。3月分,伊朗到亞塞拜然的鐵路開通,完成了南北交通通道的最後一塊拼圖。伊朗現正致力於鐵路的現代化,中國的一帶一路幫助伊朗的鐵路現代化完成一部分(習近平是國際解除對伊朗部分制裁後,第1個訪問伊朗的外國元首),印度倡議的南北交通走廊也完成了另一部分,俄羅斯也幫助了伊朗到土庫曼這一段。
伊朗評論者表示,要是古代的波斯國王大流士活在今天,一定也會對鐵路計畫很欣慰,因為大流士當年能夠縱橫西亞,靠的就是覆蓋伊拉克與土耳其的皇家馳道(Royal Road)。這些馳道可以通商,也可以運兵。今天的伊朗也很滿意自己可以在南北交通走廊扮演樞紐的位子。
印度總理莫迪拉攏伊朗時強調,印度蒙兀兒王朝宮廷裡面是講波斯話的。他往北聯絡中亞國家時也強調,蒙兀兒王朝締建者巴布爾汗,是中亞南下的帖木兒後裔。
於是一下子古代歷史變得鮮活起來:談到帶路倡議時所浮現的是漢武帝與明成祖,談到南北交通走廊時,印度強調的是巴布爾汗,伊朗則浮現的是波斯王大流士。絲綢之路的前世今生,舊的博弈正以新的面貌重新出現。
(作者為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中新經濟走廊:
東帝汶 菲律賓 柬埔寨 寮國 馬來西亞 泰國 汶萊 新加坡 印尼越南
孟中印緬經濟走廊:
不丹 馬爾地夫 孟加拉國 緬甸 尼泊爾 斯裡蘭卡 印度
中巴經濟走廊:
巴基斯坦
中蒙俄經濟走廊:
俄羅斯 蒙古
一帶一路18省份名單及功能定位[3]
西北、東北地區
新疆: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
陝西:打造西安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
寧夏:推進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
甘肅、青海:加快蘭州、西寧開發開放。
內蒙古:發揮聯通俄蒙的區位優勢。
黑龍江:完善對俄鐵路通道和區域鐵路網。
黑龍江、吉林、遼寧:完善與俄遠東地區陸海聯運合作,推進構建北京-莫斯科歐亞高速運輸走廊,建設向北開放的重要視窗。
西南地區
廣西:加快北部灣經濟區和珠江-西江經濟帶開放發展,構建面向東盟區域的國際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
雲南:推進與周邊國家的國際運輸通道建設,打造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新高地,建設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
西藏:推進與尼泊爾等國家邊境貿易和旅游文化合作。
內陸地區
重慶:打造重慶西部開發開放重要支撐。
成都、鄭州、武漢、長沙、南昌、合肥: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
鄭州、西安:支持建設航空港、國際陸港,加強內陸口岸與沿海、沿邊口岸通關合作,開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
沿海和港澳臺地區
上海:加快推進上海自貿區建設。
福建:支持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推進福建海峽藍色經濟試驗區建設。
浙江:推進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舟山群島新區建設。
海南:加大國際旅游島開發開放力度。
港澳:積极參与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臺灣:為臺灣地區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作出妥善安排。
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福建平潭:深化與港澳台合作,打造粵港澳大灣區。
15個港口建設:加強上海、天津、寧波-舟山、廣州、深圳、湛江、汕頭、青島、煙臺、大連、福州、廈門、泉州、海口、三亞港口建設。
------------------------------------
中國口中的「一帶一路」是什麼?投資專家告訴你
正文網友評論友善列印
▲中國「一帶一路」示意圖。(圖/翻攝自@GRTVnews Twitter)
記者徐珍翔/台北報導
隨著中國經濟成長動能趨緩,對岸正積極尋求新藥方,從近期中國政府宣布的多項計畫無不協助「一帶一路」政策即可見一斑,目的都在籌建跨亞洲貿易的新網絡,對此,投資專家認為,一旦相關計畫取得成功,將有助中國經濟輸出過剩產能,發展區內期盼已久的基礎建設。
宏利資產管理顧問團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3年公布「一帶一路」政策,其中包含「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兩項發展計畫,目的在建立中國與中亞、歐洲等區域的貿易運輸新聯繫,「這是我們至今所見地域最龐大的基礎建設計畫」。
專家表示,中國的「一帶一路」計畫總值高達21兆美元,完成後將有60國、44億人受惠,占全球人口的60%左右;一旦計畫順利上路,中國可藉此和全球各國作生意,邀請有意願的國家一起發展、進行貿易。
專家提到,隨著中國本土基礎建設放緩,對岸正面臨產能過剩的挑戰,特別是鋼材和建築物料業;由於勞動成本上升,中國也需要將大量人力及低潛力的製造業設施轉移至海外,「一帶一路計畫將可應對這兩項問題」。
此外,中國政府高層也把絲綢之路經濟帶視為「資本融合及貨幣一體化」區域,希望人民幣因貨幣一體化被各國廣為使用,值得一提的是,過去數年間,人民幣已開始在蒙古、哈薩克、烏茲別克、越南及泰國等地流通。
至於中國落實政策的決心有多強?宏利顧問團指出,中國提倡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就是要替「一帶一路」計畫提供資金,如今已被視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及亞洲開發銀行的競爭對手;此外,習近平也宣布斥資400億美元成立「絲綢之路基金」,由中國的銀行監督運作,用於拓展鐵路、道路及其他基礎建設。
但各國為何要隨之起舞?為何有超過60個國家對中國的計畫感興趣?專家分析,中國透過採取不附帶條件的政策,吸引那些需要融資協助、藉以發展經濟及基礎建設的國家,自然會受到歡迎,特別是備受資金、科技有限,或者是遭到經濟制裁、受制於世界銀行嚴格規定的國家,「如今中國已成為非洲大陸最大的海外投資者」。
即便如此,專家仍認為中國有兩大挑戰──環境汙染及地緣政治。專家指出,中國雖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製造業中心,但代價是煤的耗用量佔全球一半左右,內地遭到污染的淡水也高達70%;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天津市、北京市、河北省)地區每年有超過100日受到霧霾侵害,空氣污染濃度更比世界衛生組織的上限還高出2至4倍,恐怕各國會因此有些疑慮。
在地緣政治方面,專家認為,中國在過去數年間,和區域內幾個國家都曾發生領海爭議糾紛;「一帶一路」目的無疑是要擴大中國的影響力,對周邊國家而言,雖然中國經濟影響力會加大,但也可能導致區內情勢緊張,「整體而言,『一帶一路』計畫雖然有許多挑戰,但最後應該能達到消化產能、幫助區域建設的效果。」
關注生態議題的甘比亞記者曼尼指出:「中國提供甘比亞許多貸款及所謂的補助,污染了我們政治人物的思維模式,他們為所欲為。」儘管當地民眾群起抗議,曼尼說,因為事關中國,因此魚粉工廠「絕對不會被關閉」。調查報導:甘比亞迎來「一帶一路」中資,以及生態環境污染、海洋資源耗竭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fpUGo9
台灣前邦交國甘比亞的海洋資源逐漸耗盡,而被控搜刮資源並且污染環境的正是中國企業。根據調查,國際非法捕撈問題嚴重,西非海洋資源瀕臨耗竭,區域內只有甘比亞是少數情況尚不至於絕望的國家之一;但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在當地不僅造成海洋嚴重污染、資源損耗,還導致居民的經濟發展機會遭到剝奪。
這個調查採訪是由獲普立茲獎肯定的前《紐約時報》記者爾比納(Ian Urbina)所成立的非法海洋計畫(The Outlaw Ocean Project)製作推出,在台灣由《中央社》獨家獲得授權發表。
(中央社)外國大型企業在非洲窮國海域大肆捕魚,並在當地設廠將漁獲製成魚粉,運回國內當成養殖漁業飼料,之後再把養殖魚出口到窮國,以高價零售。在此同時,窮國的海洋資源逐漸耗盡,下一代恐無魚可捕,生態環境也在此過程遭到污染。
根據美國非營利組織「非法海洋計畫」(The Outlaw Ocean Project)調查,這等荒誕情節正在台灣前邦交國甘比亞上演,而被控搜刮資源並且污染環境的正是中國企業。
「非法海洋計畫」授權《中央社》,在台灣獨家發布報告內容。
甘比亞位於西非大西洋沿岸,人口約217萬,在1968至1974年以及1995至2013年間與中華民國台灣有正式外交關係。
根據「非法海洋計畫」最新發布的調查,國際非法捕撈問題嚴重,西非海洋資源瀕臨耗竭,區域內只有甘比亞是少數情況尚不至於絕望的國家之一;但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在當地不僅造成海洋嚴重污染、資源損耗,還導致居民的經濟發展機會遭到剝奪。
這項調查報告由「非法海洋計畫」主任爾比納(Ian Urbina)撰寫,他曾是《紐約時報》調查採訪記者,任職期間獲頒普立茲新聞獎。
根據這項報告,與當局勾結的中資企業在甘比亞非法捕魚、建立不符法規的魚粉工廠,並隨意傾倒工廠廢料,將廢水直接排入大海。
這導致環境受到嚴重污染,產生讓觀光客和居民呼吸困難的惡臭,漁業資源快速耗損,民眾生計及生活品質也大受影響。報告說,這些現象在2016年甘比亞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復交之後日益惡化。
出身甘比亞的微生物學家曼江(Ahmed Manjang)說:「我們去海裡捕魚,交給中國人;他們把魚做成魚粉,運到中國餵魚,再把魚出口到甘比亞,而且是高價出售,本地漁民卻失去生計。」
2000x1333_088593848931
Photo Credit: Fábio Nascimento/The Outlaw Ocean Project
甘比亞的一處傳統魚市場。
報告引述曼江的話說:「本地人直接與魚粉工廠競爭,這些工廠的日產量約500噸,廢料直接排入大海,因為毫無管制。這不是開發,而是剝削。」
關注生態議題的甘比亞記者曼尼(Mustapha Manneh)指出:「中國提供甘比亞許多貸款及所謂的補助,污染了我們政治人物的思維模式,他們為所欲為。」儘管當地民眾群起抗議,曼尼說,因為事關中國,因此魚粉工廠「絕對不會被關閉」。
報告說,漁業一向是甘比亞重要傳統經濟活動,且當地民眾有50%的蛋白質攝取量來自海洋。不過,為滿足國際間持續成長的漁產需求,越來越多大型工業級船隻在西非外海捕撈,甚至侵犯保留給甘比亞漁民、自海岸線向外延伸約15公里的海域。中資企業則不僅活躍於非法濫捕,也因漁船上的惡劣勞動及衛生條件而惡名昭彰。
濫捕不僅是想直接利用漁獲,也是為了製造魚粉。魚粉由加工處理特定小型魚類製成,用於國際間蓬勃發展的養殖業,是粉狀補充性蛋白質。魚粉的生產對海洋具強大破壞力,因為它需要大量的魚作為原料,全球約四分之一漁獲就是用於製造魚粉。
中國魚粉工廠在甘比亞成立後,當地居民的漁獲量大減,一些人不得不改以販售廉價觀光紀念品等方式維生。
2000x1334_0983663067523
Photo Credit: Fábio Nascimento/The Outlaw Ocean Project
甘比亞漁民手上握著用來當養殖業飼料的魚粉。
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中國資金被用來在甘比亞擴展魚粉事業。報告指出,2017年,中國取消甘比亞1400萬美元債務,並投入3300萬美元為當地「建設」農漁業,包括興建生產魚粉的三座魚類加工廠,其中尤以「金領」(Golden Lead)最具代表性。根據政府及企業宣傳,「金領」將創造就業機會,為當地打造魚市場,造橋鋪路。
但根據「非法海洋計畫」的報告,中方不僅至今未兌現承諾,還製造大量污染,居民也成了為中資及腐敗政商共犯結構服務的工具。
「金領」距海岸僅一公里,緊鄰波隆芬約(Bolong Fenyo)生態保護區。早在2017年開始營運不久,「金領」的魚粉工廠就排放化學物質,造成生態區內動植物大量死亡。
在被裁處2萬5000美元象徵性罰款後,「金領」改經由非法興建的地下排水管,將金屬廢料直接排入海洋:大量死亡的魚群、龜類、鯨豚被沖上岸;來自魚粉工廠及岸上動物屍體的濃重惡臭一旦沾染衣物,就怎樣也洗不掉。
2018年,約150名當地居民憤而持鐵鏟等工具破壞「金領」的地下排放管線。不過,在甘比亞政府允許下,「金領」不僅重新鋪設了管線,還插上中國國旗。
面對居民一波波的憤怒抗議,甘比亞政府警告,「太過強勢」有害引進外資。主管漁業及水資源的官員,甚至曾將工業活動及污染造成的惡臭,比喻為「金錢的味道」。
報導指出,甘比亞居民希望政府依法制裁發生在自家海域的非法濫捕行為,但政府缺乏必要的政治意志、資金,以及監控與執法能力。總部設在美國的非營利組織「海洋守護者協會」(Sea Shepherd Conservation Society)因此介入,與甘比亞相關單位合作巡邏海域並登船檢查。2019年8月,爾比納就參與了一次海上執法行動。
2000x1332_0015253623359
Photo Credit: Fábio Nascimento/The Outlaw Ocean Project
「海上守護者號」派出的快艇在甘比亞外海駛近一艘中國漁船,準備登船檢查。
當時他和包括八名甘比亞員警的其他人,一同登上由中國「青島唐風遠洋漁業」使用的「魯嶗遠漁010」拖網漁船。這家公司為甘比亞境內3家中資魚粉廠提供原料。儘管有AK-47步槍做為武裝,員警仍不免忐忑,因為這類大型漁船的營運往往涉及龐大政商利益。
「魯嶗遠漁010」船長是中國人,漁工則有四名甘比亞及35名塞內加爾人。船上的衛生及勞動條件惡劣,蟑螂四竄,地面上還有被踩爛的魚肉。幾名漁工擠在悶熱、高度不足以讓人坐直的狹小空間睡覺。其中一人說:「我們被像狗一樣對待。」
隨後幾個星期,「海洋守護者協會」與甘比亞相關單位又合作扣留了13艘有違法捕撈行為的外籍工業級船隻,其中以中國籍為多數,且航海及漁撈日誌往往未依規定記錄。不過,相較於可預期的龐大利潤,5000至1萬5000美元不等的罰金恐不足以嚇阻非法濫捕。
另一方面,魚粉工廠並未給本地人帶來財富。報告指出,魚粉製程高度自動化,對人力需求不大,產量卻非常驚人。以大廠「金領」為例,只要在線上隨時維持12名人力,一天就能有20至40個貨櫃的產量,每個貨櫃可裝400袋各50公斤重的魚粉。
此外,由於「金領」開得起預購一定漁獲量的條件,甘比亞許多漁民為了儘快拿到錢,願賤價向「金領」出售漁獲;原本靠販售漁產維生的甘比亞當地民眾,面對強大外國資本、毫無競爭力。
有些漁民用簍子把魚運到金領工廠換取金錢,但一名當地人告訴爾比納:「這不是我們要的就業。他們(中國人)把我們當驢子、猴子用。」
甘比亞人均GDP不到800美元,約一半人口的生活水準在貧窮線以下。魚販西塞(Abdul Sisai)說,製做魚粉的主要原料鯡魚20年前數量之多,在魚市場是免費奉送給客人的東西,如今多數本地民眾已經買不起。調查報導:甘比亞迎來「一帶一路」中資,以及生態環境污染、海洋資源耗竭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fpUGo9
一帶一路苦主?寮國只能幫中國輸血 中寮鐵路「泰」悲情! 只准中國商品進泰國 - 自由財經
一帶一路苦主?寮國只能幫中國輸血 https://bit.ly/3ypOfc5
國際中心楊智傑/綜合報導
2021年12月14日
▲中寮鐵路12月3日正式通車,泰國出口貿易商卻指控,鐵路建成後只有中國產品加速出口至東南亞區域,泰國農產品卻被擋在邊境等腐爛。(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中寮鐵路連接了中國昆明至寮國首都永珍,是中國「一帶一路」基礎建設下的計畫之一,該鐵路系統耗資了將近60億美元,並於12月3日正式通車。原計這條鐵路的落成能為通過的寮國、泰國和馬來西亞經濟注入活力,沒想到日前泰國出口貿易商卻指控,鐵路建成後只有中國產品加速出口至東南亞區域,泰國的農產品卻只能堆積在邊境等著腐爛。
新建成的中寮鐵路連結了寮國首都永珍和中國雲南昆明,中途經過位於中寮邊境的磨丁市(Boten),也通過寮國、泰國和馬來西亞,將中國南部昆明與新加坡連接起來。這條鐵路全長1035公里,目前只限於通商貨運,然而泰國貿易商卻指出,來自中國的新鮮產品能經過中寮鐵路湧入泰國,泰國貿易商的農產品卻因為中國防疫規定「卡關」在邊境等待腐爛。
泰國水果貿易商和出口商協會主席Sunchai Puranachaikere 昨(13)日於媒體受訪時指出,目前是近20年來中泰農產進出口貿易達到最糟糕的關係,政府應盡快與中國談判,原因在中寮鐵路通行後,中國以嚴格的防疫規定將泰國產品如榴蓮等水果擋在邊境外,於邊界檢查站拖延導致水果腐爛無法順利出境;中國卻能順利運送50個貨櫃到泰國,而泰國政府卻對雙邊貿易的不公平監管採取任何行動。
中寮鐵路是泛亞鐵路網的一環,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中,東南亞項目裡很重要的基礎建設。(圖/大陸國鐵集團微信公眾號)
泰國瓦萊嵐大學(Walailak University)政治學者艾亞拉(Trin Aiyara)博士表示,中國的「一帶一路」計畫符合中國和東南亞經濟體的戰略發展共同利益,尤其中國能深化其在該地區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對於東南亞地區的好處是,沿線地區也將獲得城市化機會,特別是與中國接壤的邊境地區。
然而目前中寮鐵路只限於通商貨運,華府智庫全球發展中心資深研究員莫里斯(Scott Morris)認為,中寮鐵路替中國帶來正向的經濟回報,而寮國想看到確切經濟利益「只會更困難」,因為該鐵路在寮國僅有21站,單方面滿足中國快速到達外國港口的管道需求,「這本質上是中國的公共基礎建設計畫,碰巧存在於另一國」。
根據美聯社報導,寮國被評為「高債務風險」貧困國家之一,中國「一帶一路」基礎建設專案若無法營利,寮國就會面臨更沉重債務負擔,美國AidData研究報告發現,要是中方選擇不投入更多資金,寮國可能被迫償還該合資企業接近其去年GDP近五分之一的35億美元債務,以維持該鐵路線運行。一帶一路苦主?寮國只能幫中國輸血 https://bit.ly/3ypOfc5
寮國|耗資60億美元連結永珍和昆明 中寮鐵路正式通車
根據《路透社》12月4日報導,作為中國一帶一路基礎建設下的計畫之一,耗資60億美元的中寮鐵路正式於12月3日通車。新建成的中寮鐵路連結了寮國首都永珍和雲南昆明,途經位在寮中邊境的磨丁市(Boten)。
其中,在寮國境內鐵路長度約為414公里,在最高時速160公里下,將原先需耗時15小時的公路車程縮短至3.5小時,大幅提升寮國境內交通的便利性。根據《美國之音》報導分析指出,以中國的角度而言,北京認為東南亞中南半島為其腹地,因此該鐵路建設將為中國帶來更高的區域控制性。不過,寮國作為東南亞唯一內陸國,也急需一條便捷的交通手段和外界聯繫,以提升長期的經濟發展。
根據《寮國時報》(Laotian Times)12月9日報導,中寮鐵路自通車以來已售出5000餘張票。目前寮國國內每日有二班次,一班來回首都永珍和磨丁,另一班來回永珍和龍坡邦(Luang Prabang)。【東南亞週報】中寮鐵路正式通車|翁山蘇姬遭判刑|菲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獲准親自領獎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pZLcna
中寮鐵路爭議(上):積極推動「中寮鐵路」,對中國和寮國的好處為何?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IKzeGB
這條鐵路使永珍與昆明之間的運輸價格降低40%-50%。寮國是農業國,目前把蔬菜運到中國要3天,蔬菜在高溫的熱帶氣候中運輸,損耗很高,一旦鐵路開通,3個半小時即可運至中國,不僅保證新鮮,運費也能降至約之前的一半。
文:黃幼娟
連接中國昆明和寮國首都永珍,全長1000多公里的中寮鐵路,將於2021年12月竣工,12月3日寮國段將正式開通。中寮鐵路規劃未來將與泰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國家的鐵路連接,因此是泛亞鐵路網中線最重要的環節,也是最先完成的路段。
中寮鐵路的效益
在中寮鐵路修建之前,寮國在2009年開通了從泰國廊開火車站到離永珍9公里處的塔納楞火車站,這條鐵路在寮國境內僅長3.5公里,也是寮國首條鐵路。公路方面,寮國有5.5萬公里的公路可以覆蓋全境,但80%都是碎石路和泥巴路,品質不足以承擔貨物運輸,不具物流能力,這造成寮國境內物價奇貴,出口不暢。
中寮鐵路完工通車後,永珍至中寮邊境的旅行時間,可由現在的12小時縮短至3小時內。昆明至永珍的全線行車時間為10小時,遠少於現行需費時30小時的公路行程。寮國政府預估:寮國的農業、旅遊和服務業將直接受益。通車後,每年將有1400萬人使用這條鐵路,包括400萬寮國人和來自周邊國家的1000萬遊客,可望帶動寮國旅遊業蓬勃發展。預估到2030年,每年使用該條中寮鐵路的過境貿易貨物量,可達390萬噸。
這條鐵路使永珍與昆明之間的運輸價格降低40%-50%。寮國是農業國,目前把蔬菜運到中國要3天,蔬菜在高溫的熱帶氣候中運輸,損耗很高,一旦鐵路開通,3個半小時即可運至中國,不僅保證新鮮,運費也能降至約之前的一半。隨著交通的改善,寮國也期待外來的投資更機動且多樣化,利用中寮鐵路帶動新型態的數位旅遊、網路貿易等相關數位經濟,不僅提供中國小企業產品經此路徑進入東協市場,也促進更多寮國產品輸入中國市場。
Kunming-Singapore
Photo Credit:Classical geographerCC BY SA 3.0
泛亞鐵路路線
中寮鐵路現況
預定2021年12月2日通車的中寮鐵路,在中國境內有508公里,寮國境內429公里(註),寮國部分,北起中寮邊境磨憨-磨丁口岸,南至永珍。是第一個以中國為主投資方,由中國企業建設營運,全線採用中國技術標準、使用中國設備,並與中國鐵路網直接連接的境外鐵路專案。全線設置32個車站,包含總長為61.8公里的167座橋樑,總長為197.83公里的75個隧道,橋樑隧道占鐵路總長度的62%;客貨兩用,以貨運為主,現行規劃每天運行的18班次列車中,有14班次預定為貨運列車。北部山區設計客運時速為160公里,平原區設計客運時速為200公里,貨運時速為120公里;於2021年10月全線鋪軌完成,由中國打造的列車機組亦已運抵永珍。
中寮鐵路建造過程
受到鐵路沿線路段的地理環境惡劣之限制,中寮鐵路的建設過程可謂艱險。寮國地處歐亞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接合處,鐵路沿線有大量斷層和板塊縫隙,岩體鬆散破碎,其中還包括7級地震帶。這造成鐵路水準高度選擇和施工過程極具難度,因此寮國政府原要求鐵路全程行車時速為200公里,但中方考慮安全因素,堅持山區最高時速為160公里。
再者,寮國段有二處會穿過熱帶雨林區,這兩片雨林都是杳無人煙的原始森林區,為了履行寮國政府要求原始森林不被破壞的環保標準,中方限制工人們在原始森林中的一舉一動,而工人除了須克服面對猛虎、毒蛇、毒蠍等危險生物出沒的恐懼,還有因為暴雨造成臨時修建的工作便道毀壞,而全體工作人員面臨斷糧斷水的困境。此外,美軍在越戰時期投放了約1億枚集束式炸彈(cluster munitions),大多數都沒有爆炸,工程團隊面臨未爆彈的無形威脅。
Bridge_construction_in_Luang_Prabang_Pro
Photo Credit:Christophe95CC BY SA 4.0
中寮鐵路建設期間位於位於近瑯勃拉邦的路段。
寮國為何積極推動中寮鐵路?
素有「中南半島屋脊」之稱的寮國,被聯合國認定為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它的國土狹長,山地和高原占國土面積的80%,國境分別與中國、越南、柬埔寨、泰國和緬甸等國接壤,沒有海岸線。寮國礦產資源豐富,經濟高度依賴礦產、水電等關鍵資源的出口。因為公路和鐵路建設的缺乏導致運輸成本高昂,人員流動困難,使得寮國難以將投資擴大到資源行業之外,發展其他出口行業,甚至礦產資源本身也無法成為真正的財源。
解決貧困一向是一黨專政的寮國政府首要治理任務。中寮鐵路是寮國人民長久以來的夢想,將幫助寮國實現「變陸鎖國為陸聯國」優劣勢轉換。寮國企盼突破地形的「封鎖」,讓封閉的內陸國變得四通八達,強化與其他東協國家的連通,以居中獲益。所以寮國於2013年提出第八個五年國家發展規劃,中寮鐵路被列為國家頭號重點項目。世界銀行在2020年一份關於〈中寮鐵路的報告〉中提到:這條鐵路「可以(為寮國)提供連接全球和區域供應鏈的陸地通道,因此讓寮國對投資者更具吸引力。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並加速經濟增長。」這條鐵路將中國與東南亞之間現有大部分經由海上運輸的貿易轉移到陸地。寮國只需要提高過境效率,建設更多的道路和貨運設施,幫助當地貿易商與鐵路線連接,即可促進小企業與出口商合作,而不僅是外資大企業獲利,進而改善嚴重的貧富不均現象。
中國為何積極推動中寮鐵路?
中國經歷了幾十年的經濟高速增長,現階段的挑戰是各種生產要素能夠在地區之間合理流動、高效集聚,以扭轉東快西慢的區域發展格局。中國計劃經由鐵路網的建設,將歷史上長期處於落後狀態的西南地區經濟提升至正常水準。策略是以昆明為中心,打造西南地區成為對南亞與東南亞貿易的新平臺,實現城鄉間和區域間共贏的平衡發展,貫徹其大國治理方針中,建設全面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終極目標。而中寮鐵路就是中國成功開發西部地區,打開南向通道最為關鍵的手段。
據中國統計,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成立10年以來,彼此間可享受零關稅待遇的貨物超過90%,中國與東協貿易享進口優惠的金額約達全國進口優惠總額的二分之一。再往前推,過去30年來,中國與東協之間的貿易規模擴大了85倍。2020年,東協成為中國最大貿易夥伴,中國則連續12年保持對東協第一大貿易國地位。今年上半年,雙方貿易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38.2%。
當美、中貿易戰看不到盡頭時,中寮鐵路通車可更加拉近中國與東協各國的距離,降低西方經濟體對中國的經濟影響。維持中國與東協各國之間有積極且多樣化的貿易關係,尤其是與那些在政治上支持中國的國家交好,這樣中國才能確保糧食、能源和自然資源等戰略物資的供應不虞匱乏。因此,中寮鐵路的建設,不僅存在經濟發展的需求,也具有政治及戰略上的考量。
爭議
由中寮雙方推動的跨境鐵路建設專案,其好處和戰略意義不言可喻,但外媒對此一項目的褒貶不一,大多聚焦於:鐵路建設帶給寮國的債務負擔及社會問題, 繼之推論該筆耗資巨大的鐵路項目,是典型的「債務陷阱外交(Debt-trap diplomacy)」。而關於中寮鐵路是不是債務陷阱外交?筆者將在下篇,從貸款條件、償債條件、經營權、工程成本等各個面向,進行分析。
註解:該數字是以全程分割成6個標段的長度累加而得。
編按:本文為系列文章,下篇請見:中寮鐵路爭議(下):落入債務外交陷阱?讓我們從「資源換資金」娓娓道來
中寮鐵路爭議(上):積極推動「中寮鐵路」,對中國和寮國的好處為何?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IKzeGB
巷仔內/一帶一路想當動脈卻灌惡血
巷仔內/一帶一路想當動脈卻灌惡血 https://bit.ly/30BA7Qn
2021年12月16日
▲中國國家總書記習近平雄心勃勃推動「一帶一路」,今年底竣工的中寮鐵路卻讓外界看出中國試圖打造經濟動脈,卻向沿線國家輸出惡血。(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連接中國昆明到寮國首都永珍的「中寮鐵路」,未來將把中國與寮國、泰國、緬甸、越南、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國家的泛亞鐵路連接,而這不僅是北京「一帶一路」提出以來,全球首條以中國為主投資建設、全線以中國技術、使用中國設備與中國鐵路網直接連通的國際鐵路,更是中國向窮國發放高風險高息貸款(high-interest loans)最經典的案例,只是隨著中寮鐵路竣工,這條經濟血脈讓世界看到的是,中國向其注入的不全然是新血,更多的是不安好意的惡血。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也是中國國家總書記習近平雄心勃勃推動的全球貿易戰略。自2013年開始,習近平計劃利用中國在基礎設施項目方面的底蘊與充足的外匯,在中亞、北亞和西亞、印度洋沿岸、地中海沿岸、南美洲、大西洋地區等國家建立以發展經濟為名的天羅地網。
中國以類似房地產建商與銀行綜合體的身分,向這些普遍缺乏基礎建設的國家倡議一帶一路計畫,以國營銀行的角色借錢讓這些國家們修繕基礎建設,並要求這筆錢必須用在指定的中國公司上,未來再分十幾期歸還,要是還不出來中國可以接受該國再以其他資源償還。
▲中國「一帶一路」計畫替讓這些沿線國家修繕基礎建設,外界卻指出當這些國家無法還出貸款時,中國會藉此奪取戰略港或機場。(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 廣告 -
對這些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來說,中國不像西方國家以「一個國家向另一個國家撥款、貸款」的方式來資助基礎建設,而是以國家銀行貸款的形式發放,這對許多一黨專政、集權政府來說,少了西方國家干政的意味,中國也成了這些國家們的首選融資對象,但卻讓毫無戒心的國民莫名背上天價債務。
對中國來說,這些用中國錢的國家,修繕基礎建設的過程中將選用中國勞動力、挹注資金在中國企業、後續設備也只能選用中國製造的產品,經濟起飛、正式通商後還會購買更多中國商品,而且會慢慢接受了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除了進一步增強了中國的競爭力外,人民幣也將逐漸提升至與美元同等的地位。
而今年12月竣工的中寮鐵路,正是中國打算利用一帶一路打通經濟血脈的最好例證。在中寮鐵路修建前,寮國首條鐵路僅3.5公里長、公路則普遍多碎石爛泥,幾乎不具備物流能力;中寮鐵路開通後,身為農業國的寮國蔬菜可以在3個半小時內運至中國,直接帶動觀光旅遊業、服務業更自然不在話下。
▲中寮鐵路是泛亞鐵路網的一環,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中,東南亞項目裡很重要的基礎建設。(圖/大陸國鐵集團微信公眾號)
表面上,中寮鐵路的竣工完全複製了中國「要致富,先修路」在改革開放發展經濟的成功經驗,中國在公共交通設施建設中有著寶貴的經驗,此計畫對兩國的經濟好處自然是不言可喻;但檯面下中國打的算盤卻是一帶一路典型的「債務陷阱外交」(Debt Trap Diplomacy)戰略,先是倡議寮國「由陸鎖國變為陸連國(Landlocked to Land-linked)」,說服寮國將能成為中南半島的中心點,吸引外企投資和貿易,卻導致寮國面臨龐大債務壓力,智庫「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Lowy Institute)更指出寮國對中國的債務總額已占寮國GDP的45%,再加上氣候變遷導致的天災衝擊農業與全球性的新冠疫情,寮國的經濟狀況只有更加惡化。
那麼本來就貧窮的寮國,怎麼解決一帶一路帶來的債務呢?與其他欠中國債的國家相同,寮國同意了中國以「資源換資金」償還債務的提案,除了向中國提供國內主要礦產鉀礦外,處於湄公河上游的寮國亦積極利用河流資源,原本打算靠著興建上百個水電廠成為「亞洲電池」,卻迫於在債務違約的壓力下,由寮國電力(Electricite du Laos, EDLT)和中國南方電網(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簽署協議,讓中國取得寮國電力控股權,近期更簽署了為期25年的電網特許協議,讓中國能全面掌控寮國電網系統。
▲中國致力推廣的「一帶一路」迫使各沿線國家以資元換資金,利用境內資源、港口或機場來當作抵押償還債務。(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不過當北京試圖以一帶一路設下債務外交陷阱時,對中國來說也不是百無一失的戰略,《金融時報》去年的報導即指出,過去七年來中國一帶一路這項號稱斥資一兆美元的開發計畫飽受批評,不只中國與債務國之間因「保密協議」的不透明契約備受質疑,新冠疫情攪局也讓北京當局罕見承認約有兩成的一帶一路專案受影響而放緩,北京不得不與債務國重啟協商。
此外,沿線國家出現「買家懊悔」(buyer’s remorse)的現象也日益明顯,例如由中國中鐵六局集團有限公司承包、擁有超過七成來自中國政府開發援助貸款的越南河內捷運,就在耗時10年後,於上個月才終於開通載客,但正式營運後載客量僅達8%,多年來的失信和成本超支導致國內民眾的憤怒與懷疑;國際發展研究室AidData執行長派克斯(Brad Parks)更指出高達35%的一帶一路基礎設施項目在實施過程遇到了重大的問題,例如貪腐醜聞、勞工違法、環境公害和民眾抗議,這些普遍出現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重大問題導致建設計畫的延宕與暫停,往往更導致國內民眾的反感,連帶施壓執政政府的決策。
▲越南河內捷運歷時10年才建造完成,期間更傳出多次工安意外。圖為2013年河內捷運興建過程。(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與此同時,西方勢力也開始籌組計畫與中國影響力相抗衡的抵制行動,美國與日本、歐洲、澳洲等盟友正醞釀「一帶一路」替代方案,不僅承諾為全球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資金,今年美國總統拜登、日本前首相菅義偉、英國首相強生在拜訪通話時也多討論更具透明化的民主國家建設方案,有望逐漸達成初步協議,將來中國試圖透過「一帶一路」展開掠奪性經濟行為的輸血過程恐怕將更加崎嶇難行。
巷仔內/一帶一路想當動脈卻灌惡血 https://bit.ly/30BA7Qn
下一個破產國家?金融時報點名中國鐵粉巴基斯坦
2022/07/22 15:17
下一個破產國家?金融時報點名中國鐵粉巴基斯坦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yWJ2t2
巴基斯坦匯價急貶,市場憂心恐步入斯里蘭卡後塵。(示意圖,歐新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有中國巴鐵兄弟之稱的巴基斯坦即將步入斯里蘭卡後塵,巴基斯坦貨幣盧比貶至1美元兌226盧比,恐創下20多年來最糟糕的1週。金融時報認為,巴基斯坦貨幣重挫彰顯市場擔憂該國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斯里蘭卡。
綜合外電報導,巴基斯坦長期是中國親密盟友,經濟和軍事方面都獲得中國強力支持,也是一帶一路倡議重要參與國,欠了中國一屁股債。除積欠中國 43 億美元的短期貸款,中國還提供高額的貸款建設中巴經濟走廊,估計總投資規模達620億美元。
IMF估計,巴基斯坦積欠中國債務高達184億美元,相當於公共債務的4分之1,比官方公布的金額整整多出40億美元,中國榮登巴國第1債主。
由於債台高築,疊加疫情及通膨衝擊,巴基斯坦陷入財政困境,自 2 月底以來,巴基斯坦的流動性外匯儲備(不包括約 40 億美元的黃金儲備)已降至 66 億美元,只夠支應一個月的進口支出,經濟崩潰近在眼前。
為避免債務違約,巴基斯坦求助中國,今年6月下旬中國國有銀行允諾提供 23 億美元貸款,助其償債避免外債違約。
儘管如此,信評機構仍將巴國國家展望下調至負向,直言巴基斯坦的外部流動性及融資狀況顯著惡化。市場信心危機進一步引發貨幣走貶,巴基斯坦盧比週四(21日)貶至1美元兌226 盧比,今天匯價若沒有回升,恐創下1998年11月以來最大單週貶幅。
金融時報稱,巴基斯坦貨幣重貶,反映出投資者擔心該國有可能步入斯里蘭卡後塵,成為下一個債務違約的新興經濟體。
分析人士更示警,巴基斯坦人口眾多、戰略位置和擁有核武器的地位,意味著若爆發金融危機對國際衝擊比斯里蘭卡更大。巴基斯坦國家和安全事務評論員Hasan Askari Rizvi 也證實,有許多「外部勢力」想要避免巴基斯坦因經濟崩潰而造成嚴重災難。下一個破產國家?金融時報點名中國鐵粉巴基斯坦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yWJ2t2
羅掘俱窮的中國財政
2023/08/20 11:09
顏慶章 從世界看台灣-8
羅掘俱窮的中國財政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OImgwT
中國自2013年,習近平出任總書記推動「一帶一路倡議」( BRI ),陶醉於透過經濟實力擴充地緣政治影響力政策,中國已對約150個發展中國家,提供近1兆美元的貸款。(美聯社)
一帶一路 已投入1兆美元
今年7月,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前往北京訪問,試圖說服中國緩解低收入國家的債務危機。中國自2013年,習近平出任總書記推動「一帶一路倡議」( BRI ),陶醉透過經濟實力擴充地緣政治影響力,中國對約150個發展中國家,已提供應逾兆美元貸款。美國初期對BRI抱持不置可否態度,加上中國在提供BRI貸款過程晦暗不明,其中潛藏地緣政治算計。遲至2017年美國參議院擧行聴證會,國防部長James Mattis 敍稱:「在眾多的帶與路,沒有國家得以強行擘畫”一帶一路”的地位。」( There are many belts and many roads, and no one nation should put itself into a position of dictating “One Belt, One Road.” ) 美國 開始點燃國際的不滿聲浪。這些開發中國家接受BRI貸款,堪稱許多是執政者受到中國政府難以抗拒的利益誘惑,導致完全忽略合理成本效益評估,尤其償債能力的審慎考量。以致陷入財政收支失衡,仍要承擔難以履行的巨額債務。
這些看似個別國家與中國的債務問題,但倘逐一發生債務違約,不僅使這些國家經濟陷入危機,亦可能引發區域安全的威脅。尤其依據BRI貸款合約內容,中國將可趁火打劫而奪取該國具地緣政治據點或天然資源。近年來美國積極協同國際貨幣基金( IMF )及若干國家介入,目的雖在減少債務違約事件的風險,但也不樂見中國卑劣意圖的BRI貸款,因而輕易獲得替代資金的清償。美國財政部資深官員Mark Sobel表示:「葉倫勸說中國接受債務減免能力有限,美國及葉倫均欠缺影響力。」( Yellen’s ability to exhort China to accept debt write downs is limited. The U.S. and Yellen have little leverage. )
今年7月,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前往北京訪問,試圖說服中國緩解低收入國家的債務危機。(路透)
一帶一路國家 掉入債務陷阱
1944年7月,協同美國擘畫全球經貿規範GATT的英國總體經濟學大師John Maynard Keynes,如此幽默地形容:「你如果欠銀行一百鎊,這是你的難題,但你如能欠銀行一百萬鎊,難題就在銀行。」( If you owe your bank a hundred pounds, you have a problem. But if you owe a million, it has. ) 中國難以減免BRI貸款金額原因之一,是中國內部已面臨巨額債務炸彈:地方政府、大部分未記入政府債務的金融機構負債、房地產開發商及國營企業積欠的數兆美元債務!一般而言,任何政府或企業倘能有效運用借貸資金,借款就能產生良好經濟效益,倘借款無法產生足夠回報,借款人即難以償還債務,這就是凱恩斯形容的第一種狀況。但借貸金額倘大到可能拖垮銀行,這是凱恩斯形容銀行遭受巨大損失的苦痛!中國BRI貸款許多國家已掉進「債務陷阱」( Debt Traps )事實,究竟會如何解決?吾人且拭目以待。但中國自己是否也陷入羅掘俱窮境地?則是本文關注所在。
1944年7月,協同美國擘畫全球經貿規範GATT的英國總體經濟學大師John Maynard Keynes(左三)曾幽默形容:「你如果欠銀行一百鎊,這是你的難題,但你如能欠銀行一百萬鎊,難題就在銀行了。」( If you owe your bank a hundred pounds, you have a problem. But if you owe a million, it has. )
債務延後20年 貴州省政府形同破產
首先值得一提的事例,去年底21家中國銀行同意貴州省政府,就即將到期23億美元貸款延展20年,並同意前10年僅須繳交利息,無須償還本金。如此事例,除強迫國家資本銀行承受慘重營運損失,貴州省政府也形同實質破產局面。中國國債數據僅包括:政府發行債券、政府短期債務工具及地方政府債務。但公私合作投資擧借、公務員及軍隊養老金義務、國有企業債務、國有銀行債務等,均不在計入範圍。
中國地方政府負債累累,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除上海外,2022年所有31個的地方政府均出現財政赤字。資金短缺省級和地方政府正在拍賣公立學校、削減與私人承包合同,並剋扣養老金支付金額。最近中國人民一片譁然者,莫過於今年6月27日,「自由亞洲電台」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四川樂山大佛,景區觀光30年經營權,竟以掛牌底價17億人民幣競拍。中國網路以嘲諷囗吻指出:「佛祖是作夢都沒有想到啊,他竟然也有被賣掉的一天」!地方政府財政的拮据,也殃及許多省級公務員及教師的薪資,包括:減少工資、停發獎金、甚至強迫繳回已發放獎金等。
中國地方政府主要財源,長期依賴土地出讓金收入,比率高達30%以上。但自2021年下半年開始,中國房價及房地產銷售迅速下滑,中國34個省份至少有27個政府,主要依賴土地出讓金者下降兩位數收入!地方政府發行新債餘額劇增,截至2022年底餘額已達35兆人民幣( 5.08兆美元 ),較2019年度增加14兆人民幣( 2.03兆美元 )。2021年2月,前財政部長樓繼偉指出:約4分之1省級政府,超過半數收入是用來償還債務。他強調:「地方政府債務問題,不僅影響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務能力,並積累金融風險。」
IMF報告 中國地方政府隱形債務達9.5兆美元
中國地方政府為規避擧借債務限制,於是產生「隱性債務」( hidden debt ) ,用於基礎建設支出資金。根據IMF今年1月發布的報告,總計已達66兆人民幣( 9.5兆美元 ),相當於中國GDP一半以上。中國高層官員也承認,2023年金融穩定面臨最大威脅之一,就是地方政府債務。因為它不透明、金額巨大至難以追蹤。今年2月,北京中央政府決定對地方政府債務不再伸出援手:「如果是你的孩子,你應該自己抱」。但這豈是北京中央可坐視不管的難題!「東方資本研究機構」( Orient Capital Research )董事總經理安德魯科利爾 ( Andrew Collier ) 表示:「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已成為中國金融體系的黑洞,它們用以填補地方政府收支之間的缺口。幾乎沒有利潤,也無法償還積欠的債務。預計許多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將會倒閉,或被銀行暗地進行資產重組,從而一些村鎮銀行或個人債券持有人將面臨違約風險。」
所謂:「財政是庶政之母」,唯有合理充裕的財政收入,始可籌措諸多施政項目的基本需求,也才能挹注天災事變所造成人民生命與財產的損失,以及儘速回復公共設施的重建。但中國中央政府財政治理的嚴重缺失,造成國家債務欠缺透明運作機制及控管效能,而地方政府的財政黑洞,藉由「影子銀行」及「融資平台」肆意擴張,形成中央及地方政府財政陷入羅掘俱窮的困境。地方政府公務員與教師竟有降低或追回工資等事例,嚴重干擾家庭收支的規劃,這在台灣從未聴!更何況中國近年來天候災害頻傳,單就最近北京、河北、天津及黑龍江等地區的巨大洪災,造成人民生命、財產及農田難以勝數的損失。無論是天災或人禍所致,均亟待政府撥款濟助。倘中央及地方政府已欠缺濟助資金,試問藉由強力「維穩」措施,豈能確保民怨不致沸騰而爆裂嗎?
中國共產政權於1949年10月建立,中國政府一再妄稱:「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但彰顯主權要素之一,厥為稅課及其他財政收入的歸屬。中國政府迄今未曾自台灣取得一分一毫的財政收入,是完全無須擧證而自明的真理!備極諷刺又令人感傷的是,不少自媒體竟呈現中國人民的呼籲,務必請台灣民眾不要作出任何捐輸,因為這將會被中國各級官員侵吞!同時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迄今未有任何國家向中國政府傳達慰問或捐助的溫暖!
總之,中國政府陷入羅掘俱窮的財政困境,本系列並指摘中國GDP的虛假誇大與金融體系的千瘡百孔,加上徹底衊視中國人民最起碼的基本人權!本人悲憫中國人民何其不幸處於如此國度之餘,不得不由衷欽佩為台灣完成寧靜革命李總統登輝的如此按語:「台灣與中國共產政權是油與水無可融和的關係」!
羅掘俱窮的中國財政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OImgwT
12,451公里、歷時18天的遠征,「中歐列車」終於抵達倫敦了!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唸給你聽
powerd by Cyberon
Lo
「淒苦寂寥,滿溢心中,無盡天空,眼見時雨紛落。」人生總是會有需要躲雨的時候,躲雨時可能會與某人相遇、與某事結緣,某人或某事可能給我們再度站起來的力量。到時候,
中國義烏到英國倫敦,這項創歷史紀錄的跨國與跨洲際貨運旅程,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推動「一帶一路」計畫的一部分,透過新的火車運送服務,振興與西方接軌貿易的古老絲路。
(中央社)
中國第一個直達到英國的貨運火車歷經18天跨越七國的旅程,抵達倫敦是當地時間18日下午,寫下「新絲綢之路」的新頁。
今年元旦這班有34個車廂的貨運火車從中國浙江沿海的義烏出發,途經哈薩克、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比利時、法國,經英吉利海峽抵達英國倫敦,全長12,451公里。
這列貨運火車共有34個車廂,內部載有衣服、皮包、傢飾等商品。當列車抵達倫敦東區的巴金(Barking)時,受到媒體與民眾關注。
這項創歷史紀錄的跨國與跨洲際貨運旅程,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推動「一帶一路」計畫的一部分,透過新的火車運送服務,振興與西方接軌貿易的古老絲路。
去年中國已有1,702個貨運火車次運送貨物到歐洲其它城市,數量是2015年的2倍多。倫敦是歐洲第15個有中國直達貨運火車的城市。從中國以火車運送貨物到歐洲,不僅花費的時間比海運短兩週,費用也只有空運的一半。
不少英國網友對中國貨運火車直達倫敦的消息嘖嘖稱奇,認為這是全球化的另一種實現;有網友笑稱中國火車的效率比經常罷工的倫敦南部火車公司更好;還有網友說,英國就要脫歐了,中國人選擇這時候進入英國。
BBC報導,這條新線路的目的在於降低中英兩國間貿易貨運的時間成本以及在不同鐵路線之間轉移的費用,在試運行階段實行每星期一班車。
鐵路線的英方代理物流公司指,這一貨運服務的投入運營,凸顯了英國決定脫歐之後中英貿易伙伴關係的重要性。負責運營這一線路的是義烏一家工業投資公司,該公司此前已經在運營一條連通中國與西班牙馬德里的貨運鐵路線超過一年,該線需在德國杜伊斯堡中轉。
總部位於深圳的申通快遞在2015年已經成為中國第一家擁有為歐洲線路專門設有貨運飛機和貨車團隊的大型物流公司,並期望在未來幾年內與DHL快遞公司及聯合包裹服務公司(UPS)等國際物流企業競爭市場份額。
《中國日報》引述中國的產業研究公司艾瑞諮詢(iResearch)估算,2016年中國的跨境進口貿易額會達到2,100億元人民幣(244.9億英鎊)。
法國廣播報導,這一貨運服務是由義烏的一家工業投資公司負責,義烏到倫敦的鐵路線,使倫敦成為自2013年由習近平推出重振古絲綢之路的「一帶一路」政策後,歐洲第15座能以鐵路直達中國的城市。
東森報導,這班列車為亞洲與歐洲的貿易關係寫下里程碑,英國現正準備脫離歐盟,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尋求來自中國的數十億元投資挹注,她曾說,中英關係保持在「黃金級」。
TVBS報導,這趟列車搭載了88個標準貨櫃,總共700噸貨物,價值3,500萬元人民幣,此次開行的義烏至倫敦「中歐班列」(又稱中歐列車),對於強化中國與西歐陸路互聯,促進中英貿易往來,及「一帶一路」建設來說具有重大意義。
---------------
中國打造8條中歐鐵路線領跑“一帶一路”
來源:中網資訊綜合 時間: 2015-04-20 00:47:44
“一帶一路”方興未艾。隨著習近平將訪問巴基斯坦,一批旗艦項目的落地必將再次捧紅“一帶一路”。
然而,除了這些將來時的大項目,8條發自中國不同地區的“中歐班列”早已悄然橫貫歐亞大陸。
一邊日夜輸出貨物, 一邊在貿易中探索和完善連通整個歐亞大陸商業和經濟的方法。明天,春節後即返回西班牙的第二趟“義新歐”班列預計回到義烏
去年,跨越亞歐大陸橋的中歐班列首次實現了冬季常態化運行。2014年,沿襲幾十年的鐵路貨運價格由政府定價改為指導價。
這一重大改革,讓跨越亞歐大陸橋的中歐班列貨運量一年間增長了近三倍,成為領跑“一帶一路”的經濟新引擎。
“中歐班列”早已悄然橫貫歐亞大陸
這些班列經由東、中、西部三條國際大通道直達歐洲,其中西部通道經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出境,中部通道經二連浩特出境,東部通道經滿洲里(綏芬河)出境。
開通中歐班列的城市,除義烏和蘇州外,其餘重慶、鄭州、成都、合肥、武漢、長沙均居中西部地區。班列的開行,給了這些地區從閉塞腹地變身為中國開放前沿的機會。
“一帶一路”貫穿歐亞
香港媒體2015年第11期關注“一帶一路”,刊文《開往歐洲的列車——中歐貨運班列調查》。
文章指出,對於沿線城市來說,誰在絲綢之路經濟帶規劃成熟前搶占戰略地位,誰就可能在規劃中成為節點性城市,享受政策扶持,繼而為本省產業升級和對外貿易謀取利益。也就是說,誰成為了中歐貨運的集散中心,誰就能掌握未來“新絲路”的商業脈搏。
-北京出招不凡:一帶一路竟能使30億人致富
外媒稱,一個歷史悠久的體現中國經濟影響力的發展模式,可能成為當代中國領導人治理經濟成長乏力的最佳藥方。
據外媒4月15日報導,在上一輪經濟疲軟週期,決策者動用創紀錄的信貸擴張,留下了樓市供應過剩和壞賬增加的苦果。如今,國家主席習近平等中國領導人聚焦於結構改革,包括提升民營企業在經濟中的作用。隨著海外對中國產品的需求降溫,習近平的宏圖大計是加強與“新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經濟紐帶。
亞投行示意圖
習近平希望通過絲路基金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為各種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融資的方式,為本已躋身世界成長最快行列地區的經濟添磚加瓦。
澳新銀行認為,這一願景所帶來的好處與中國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時融入全球經濟的目標是相符的。
一帶一路示意圖
絲綢之路諮詢公司經濟學家本·辛芬德費爾表示,中國經濟的規模意味著該國擁有改變絲綢之路地區經濟實力的能力,“我們正在見證一個世界經濟重心的重生”。
中國將這個計劃稱為“一帶一路”。“一帶”指包括中國、中亞、俄羅斯和歐洲部分地區在內的陸上經濟走廊,“一路”指的是通過南中國海和印度洋連接中國東海岸和歐洲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
對中國製造業企業來說,從印尼到哈薩克斯坦等國帶來的全新商機將幫助抵禦國內房地產市場疲軟和歐洲出口需求遲滯的影響。
中國以往的海外投資不乏受挫的記錄。斯里蘭卡總統西里塞納叫停了中國人投資14億美元在科倫坡建造港口城的計劃。在中國設想的管道、公路和鐵路建設的樞紐國家——哈薩克斯坦,中國也一直難以獲得足夠的影響力。
瑞銀集團高級經濟顧問喬治·馬格納斯表示,中國海外投資留下的“諸多問題包括資源錯配、鋪張浪費、管理不善以及商業標準和投資回報的乏善可陳”。運用亞投行這樣的多邊機構能緩解對中國政治影響力的擔憂。
一帶一路示意圖
麥肯錫諮詢公司的研究顯示,“一帶一路”的宏大事業將振興給全球經濟成長貢獻了80%的本地區,並且有望在2050年前將30億人口帶入中產階級的行列。
澳新銀行經濟學家劉利剛等日前撰寫的報告稱,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數十個國家的經濟合作可能有助於中國向下一層次的全球化躍進。
中金公司分析師吳慧敏和孔令鑫也表示,“一帶一路”建設對國內基建類工程機械的需求拉動年均預計達11.9%,有望為鐵路裝備、工程機械和核電裝備提供持續催化。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戴維·多拉爾表示,海上絲綢之路相比通過中亞的陸上絲綢之路將更為成功,因為海上沿線國家的經濟更具活力。
中國對外基礎建設
多拉爾指出,“看看中國沿海地區、菲律賓、越南、印尼、孟加拉國和印度——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規模本已非常巨大,但還缺乏整合。此外海運成本也低於陸上運輸”。
辛芬德費爾表示,這個規劃具有改變時局的潛力。
「太陽花」10年 我出口屢創新高
太陽花學運屆滿十週年,台灣對中國經貿依存度劇降,出口總值屢創新高。(資料照)
「太陽花」10年 我出口屢創新高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TEWvB2
2024/03/18 05:30
對中國經貿依存度劇降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太陽花學運屆滿十週年,台灣對中國經貿依存度劇降,但經濟表現卻脫胎換骨,二○二一年經濟成長率高達六.六二%、創十一年新高,出口總值首度飆破四千億美元,二○二二年出口總值更達四七九四億美元、續創史上新高,當年台灣人均GDP超車南韓,為暌違廿年首見。
前年人均GDP超車南韓 暌違20年首見
根據統計,台商對中國投資占海外投資比率,二○一○年飆至八十三.八%的高峰,二○一四年也有五十八.五%,但二○二三年降至十一.四%、創卅年新低。此外,過去我國對中港出口比重逾四成,二○二二年跌破四成,今年一至二月更降至卅一.二%、創廿二年最低,對美國出口占比則攀升至廿二.六%、創廿四年新高,對東協出口占比十九.五%、創歷年新高。
不論從投資或貿易來看,台灣對中國經貿依存度均明顯降低,與此同時,我國逐漸擺脫「悶經濟」,二○二○年疫情肆虐,主要國家紛紛陷入經濟衰退,台灣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三.三九%、居全球前卅大經濟體之冠;二○二二年GDP成長六.六二%、創十一年新高,當年出口高達四四六四億美元,二○二二年攀升至四七九四億美元,二○二三年也有四三二四億美元,過去三年出口包辦史上前三名。
台商大量回流 去年失業率創23年新低
另,由於台商大量回流投資,國內就業市場明顯改善,二○二三年失業率降至三.四八%、創廿三年新低。過去八年名目及實質薪資增幅也翻倍。
「太陽花」10年 我出口屢創新高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TEWvB2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