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令-符籙/道教符咒/祝由科/符頭、符膽、符腳/ 符咒是由"符頭","主事神佛","符腹","符腳","符膽"等五要素所組成/唐代太醫署中設立咒禁科,到元明之際太醫院設立祝由十三科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mSxCkv
姜太公/鬼谷子-縱橫家/《太公陰符》-姜太公/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MdwCpI
蘇秦六國封相衣錦榮歸圖/蘇秦曾用功學習縱橫家-《史記》中的蘇秦是一個身佩六國相印、周遊列國的大縱橫家/蘇秦改學《太公陰符》得到了周書姜太公的《陰符》,如獲至寶,於是發憤苦讀,反复揣摩,終於獲得了很大進步。傳說他在讀書時有“頭懸樑錐刺股”的做法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Y1TT13
《陰符經》《鬼谷子》《戰國策》/縱橫家,是中國戰國時期以從事政治外交活動九流十家中有「縱橫家者流」,是其中最講實務的,一切從客觀出發,並以取得成功為目標。他們其實是一類傑出的謀士和辯士,一直是戰國社會舞台上的活躍分子,並且舉足輕重,被形容為「翻手為雲,覆手變雨」/上利用聯合、排斥、威逼、利誘或輔之以兵之法不戰而勝,或以較少的損失獲得最大的收益。/「九流」之一/縱者,合眾弱以攻一強也;橫者,事一強以攻眾弱也/合縱派的主要代表是蘇秦,連橫派的主要代表是張儀/策辯之士,可稱為中國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X2pT2P
陰符和陰書-姜子牙所發明的陰符是最早的軍隊秘密通訊密碼-我國古代最早的軍事秘密通信方式/黃帝陰符經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aHdPN8
姜太公《太公陰符》《素書》,是一部中國古代思想論著書籍,屬道家一派之書,又叫《太公陰符經》,姜太公所留下的/蘇秦讀這本書而頭懸樑錐刺股,最後掛六國相印而衣錦還鄉。/蘇秦從秦國失敗回家以後,關起門來,苦苦地再來用功讀書。據說,讀的是--周朝初期極富傳奇性的人物——姜太公(呂尚)所傳的那本《陰符經》/《太公陰符經》諸葛亮注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qyLCT0
秦始皇的祖先究竟是誰?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姜子牙當上了太上老君/姜維/姜子牙武聖。739年唐玄宗下詔追封姜子牙為武成王;宋朝時姜子牙所著的《六韜》被列入武經七書,他本人被追封為昭烈武成王。在武廟中,更是以姜子牙為首/姜子牙的坐騎應該就是麋鹿。姜子牙是商周時期人氏,那時麋鹿很繁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5Gy0I7
姜子牙4次轉世/姜子牙前世/姜太公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乾坤萬年歌/三位女聖人叫三太,就是太姜、太任、太姒,他們是婆媳三代/稱呼自己或別人的妻子為太太,正是期勉著向三太看齊/韋護是韋陀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hwty2k
姜太公-太公金匱/太平御覽/《太公金匱》,作者姜太公。是中國古代漢族[1] 先秦時期著名的黃老道家典籍/《太公金匱》與《太公陰謀》、《太公兵法》,合稱《太公》/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西漢墓中出土竹簡有部分內容與今本《六韜》基本一致的太公書竹簡,被認為就是《六韜》+這些簡早期被稱名為《太公》,後定名為《六韜》/《太平御覽》三百三十九〕武王曰:「五帝之時,無守戰之具,國存者何?」太公曰:「守戰之具,皆在民間。耒耜者是其弓弩也,鋤爬者是其矛戟也,簦笠者是其兜鍪也,鐮斧者是其攻戰之具也,雞狗者是其鉦鼓也。」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Q7sUuq
-------------------------------------------------
《陰符經》《鬼谷子》《戰國策》/縱橫家,是中國戰國時期以從事政治外交活動九流十家中有「縱橫家者流」,是其中最講實務的,一切從客觀出發,並以取得成功為目標。他們其實是一類傑出的謀士和辯士,一直是戰國社會舞台上的活躍分子,並且舉足輕重,被形容為「翻手為雲,覆手變雨」/上利用聯合、排斥、威逼、利誘或輔之以兵之法不戰而勝,或以較少的損失獲得最大的收益。/「九流」之一/縱者,合眾弱以攻一強也;橫者,事一強以攻眾弱也/合縱派的主要代表是蘇秦,連橫派的主要代表是張儀/策辯之士,可稱為中國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X2pT2P
《太公陰符》,是一部中國古代思想論著書籍,屬道家一派之書,又叫《太公陰符經》,傳說為姜太公所留下的,據說蘇秦(?-前284)為讀這本書而頭懸樑錐刺股,最後掛六國相印而衣錦還鄉。
姜太公《太公陰符》《素書》,是一部中國古代思想論著書籍,屬道家一派之書,又叫《太公陰符經》,姜太公所留下的/蘇秦讀這本書而頭懸樑錐刺股,最後掛六國相印而衣錦還鄉。/蘇秦從秦國失敗回家以後,關起門來,苦苦地再來用功讀書。據說,讀的是--周朝初期極富傳奇性的人物——姜太公(呂尚)所傳的那本《陰符經》/《太公陰符經》諸葛亮注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qyLCT0
陰符和陰書-姜子牙所發明的陰符是最早的軍隊秘密通訊密碼-我國古代最早的軍事秘密通信方式/黃帝陰符經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aHdPN8
五德終始-秦朝那個時代崇尚黑/戰國陰陽家鄒衍以「大九州說」和「五德終始說」/曆史上的改朝換代,往往意味着國家顏色的變換/周是火德,秦始皇就采取了周德抵不過的水德,而水德相應的顏色就是黑/曆史上第一位按照五德始終說進行制度設計和執政的帝王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67eFFO
從一本台灣早期的「符書」看民間社會及信仰狀況 - 新竹市文化局----pdf--------------
鬼谷子,中國歷史上戰國時代的顯赫人物,是「諸子百家」之一,縱橫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
簡介
鬼谷子姓王名禪,字詡,道號鬼谷[1][2]。
鬼谷子被喻為縱橫家之鼻祖的原因是其下有蘇秦與張儀兩個叱吒戰國時代的傑出弟子〔見《戰國策》〕。另有孫臏與龐涓亦為其弟子之說[3][4]。
考證
最早記載鬼谷子的是司馬遷的《史記》。《史記·蘇秦列傳》中說:「蘇秦者,東周洛陽人也。東事師子齊,而習之於鬼谷先生。」
宋代王駜《橫秋閣》本長孫無忌鬼谷子序:「鬼谷子,楚人也,周世隱於鬼谷。」
宋《中興書目》:「周時高士,無鄉里族姓名字,以其所隱自號鬼谷先生。」
宋代晁公武《郡齋讀書志》:「按戰國時隱居穎川陽城之鬼谷,因此自號。」
南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戰國時蘇秦、張儀所師事者,號鬼谷先生。」
評價
鬼谷子既有政治家的六韜三略,又擅長於外交家的縱橫之術,更兼有陰陽家的祖宗衣缽,預言家的江湖神算,所以世人稱鬼谷子是一位奇才、全才。
道教認為鬼谷先生為「古之真仙」,曾在人間活了百餘歲,而後不知去向。《鬼谷子》一書完整地保留在道家的經典《道藏》中。民間亦有傳說鬼谷子是命理師的祖師爺,在道教中鬼谷子尊號為玄都仙長。
著作
其著作有《鬼谷子》又叫做《捭闔策》、《本經陰符七術》言練氣養神之法。其主要內容為鬼谷先生親著,或有其弟子及後學參與其中。
《鬼谷子》
《鬼谷子》是總結了鬼谷子畢生學術研究的精華,價值極高。全書共二十一篇,其中《轉丸》已失傳。《鬼谷子》是縱橫家的代表作之一,為後世了解縱橫家的文化思想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它總結了智謀權術的各類表達方式,被廣泛運用於政治、商業、公關等各大領域,其思想深受當代人尊敬。
但是,《鬼谷子》一書極力崇尚謀略、權術、言談辯論的技巧,其思想與儒家所崇尚的道德仁義完全不同,因此《鬼谷子》歷來被視為洪水猛獸,但許多人私下仍經常學習了解。
半生落魄的學者型間諜 姜太公
《鬼谷子•忤合第六》說:“聖人居天地之間,立身、御世、施教、揚聲、明名也;必因事物之會,觀天時之宜,因之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與之轉化。”
照我說,這段話簡直就是在拿姜太公的經歷說事。肯定有人會想:這不科學啊!白居易不是說“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嗎?可人家姜太公混到七十歲都沒啥成就,多少個七年過去了都。不懷疑他智商低能就不錯了(放在今天不是進老年社會福利院,就是撿破爛為生),說他是大隻潛力股,誰信?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明確兩點:第一,太公的本質身份是什麼?第二,太公的廣博學問是怎麼來的?
戰國著名謀略家鬼谷子是個間諜型戰略學者,他對人情世故興衰成敗洞若觀火,特別是那條看不見的寂靜的戰線。
“呂尚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後合於文王。”(《鬼谷子•忤合第六》)
太公曾三次在周文王與殷商王朝之間折返,怎麼看都像不安分的機會主義者,喂不熟的二五仔。別急,鬼谷大師緊接着又說:
“非至聖人達奧,不能御世;非勞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見情,不能成名;材質不惠,不能用兵;忠實無真,不能知人。”
這句話是在說,聖人能御世(治國平天下),能原事(解答事物發展的規律),能成名(開創事業),能用兵(運籌指揮),能知人(了解他人)。
在鬼谷子眼裡,姜太公和商湯王的首席大臣伊尹都配得上“至聖人”的光榮稱號。因為,姜太公表面上只是一個活得窩囊的糟老頭,但他最本質的身份是獨立間諜,不在編的個體戶間諜,而且還是罕見的學者型個體戶間諜。
毛澤東怎麼說的——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姜太公涉足的行業有農、工、商、官,囊括了當時所有的基礎行業;他待過的地方有東海、中原商朝腹心、西陲周地,覆蓋了黃河上中下游流域。
閱歷豐富好啊!接地氣接得多。所有搞管理的、做學問的、帶兵打仗的,都應該身臨其境掌握第一手資料。用今天的話說,領導幹部要下基層上前線。世界500強企業的著名高管,都下過工廠車間、做過一線銷售。社科院研究員閉門造車搞的學術哪能符合國情民生?將帥名人錄里從來沒有不親臨前線看地形的將軍。
姜太公是個偉大的學者!他的幾十年遊歷,都用來調研國家的各行各業。最令人敬佩的是,他的調研方式不是局外人同吃同住同勞動,而是真真切切地像個普通人一樣謀生。沒有任何單位給他撥付研究經費,當然他想打申請報告也沒地方送。太公甚至沒法學後世的文人靠賣字畫,做自由撰稿人維持生計。這是徹頭徹尾的自費調研,也是大思想家的另類修行。
正如鬼谷子的說“非勞心苦思,不能原事”。隔行如隔山,真正的換位思考,建立在身臨其境的基礎上。不經其事,不知其味。姜太公熟悉各行各業普通群眾的活法,知道他們需要什麼樣的經濟政策和政治制度。
都說得民心者得天下,可你知道什麼是民心?吃飽、穿暖、上學、看得起病、住得起房、不擔心失業、能賺更多錢、受到社會的尊敬、死後能有塊風水不錯的地給埋嘍。道理誰都會說,照貓畫虎抄幾句格言就行。可是真要落到實處,該怎麼做?不是到老百姓家串串門,一起吃頓飯,慰問疾苦這麼簡單。
當社會積弊叢生之日,就是改革勢在必行之日。改什麼?怎麼改?誰來改?採取什麼策略?建立什麼制度?受益群體是誰?如何鞏固改革成果?這一切的一切都要做系統地調查研究,才能對症下藥、驅邪扶正、長養元氣。
太公確實不是發家致富的能手,賺錢謀生的能力差勁。但他花上了大半輩子,在辛苦實踐中尋找解決社會積弊的方案。這個落魄老頭在失敗中品嘗凡人的酸甜苦辣,在失敗中摸清各大社會群體的具體利益訴求。一套治國方略經過幾十年思考日趨成熟,窮困的獨立學者也在千錘百鍊中成長為一名深謀遠慮的戰略家。
有空的話,翻一翻《六韜》(即《太公兵法》)吧。周文王、武王父子諮詢了很多治國用兵的問題,太公望都一一作答。要不然太公怎麼配得上帝王師稱號呢!
周文王:怎樣讓君主受到尊崇,百姓得以安定?
姜太公:愛民。
周文王:怎樣愛民?
姜太公:不讓民眾失業,以保障他們的利益。不耽誤生產活動,讓民眾事業有成。慎重刑罰,保障民眾的生存權利。減少賦稅,給民眾實惠。嚴格約束公務員隊伍,民眾就高興。像護犢子一樣愛護納稅公民。
(點評:最簡單卻又最難做的道理)
周文王:什麼是三寶?
姜太公:大農(重視農業)、大工(重視工業)、大商(重視商業)就是所謂的“三寶”。農工商各自集中在一個地區進行生產,分工合作、各安其業。生產秩序正常運轉,糧食、器具、財貨就充足。“三寶”興旺發達,國家就繁榮安定。
(點評:這是管子四民分業政策的源頭。現代社會也是把農業區域、工業區域、商業區域分別集中在不同位置。古代中國素來被貼上“重農抑商”的標籤,然而姜太公卻明確提出了農工商並重的超前經濟思想。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蹟。)
周武王:怎樣了解一個人的能力和品行?
姜太公:有八種方法。一是詢問他問題,看他是否頭腦清晰明辨;二是反覆詰問他,考驗其隨機應變的能力;三是用間諜試探其忠誠與否;四是明知故問,看他是否知情不報;五是讓他處理財務,看他是否廉潔清正;六是用女色試探他的操守如何;七是交給他困難威脅的工作,考察他是否勇敢負責;八是看他在喝醉後是否能保持常態。通過這八方面考核,該人素質水平如何,就可以清楚區分了。
(點評:太公八征考察法,倡導全方位考察人才的綜合素質。這是中國古代人力資源經理常用的一套工具,對後世的人才思想影響深遠。)
上述例子,只是管中窺豹。根據《六韜》的記載,文王多問治國富民的辦法,武王多問行軍打仗的訣竅,大到如何取得天下,小到如何修身養德,無所不包。當我們驚嘆太公博學時,應該記住這是他幾十年不辭辛勞自費調研的成果。同時不要忘了,他還是一個學者型間諜,玩無間道的老前輩。
天下是一盤很大的棋,非胸有全局者不能正確落子。齊相管仲有個國情調查方法——“觀國政,料事務,察民俗,本治亂之所生,知得失之所在。”
其中“觀國政”是觀察當前國家體制及政治傳統。“料事務”就是統計維持國家及社會正常發展應做的工作。“察民俗”顧名思義,就是察訪國情民風。“本治亂之所生”就是找出當前影響社會和諧、阻礙社會發展的根本原因。“知得失之所在”就是理清楚當前政治哪裡做得還行,哪裡做得不好。把這些弄清楚後,根據“事務”(從事)來建立法律制度。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對症下藥。
姜太公多年混跡在農工商底層,很清楚殷商王朝的經濟結構及實力狀況。在子良那裡做臣子的經歷,讓他熟知殷商王朝在政治體制上的缺陷。離開朝歌后,他曾經像後來的戰國策士那樣遊說諸侯。雖然沒得到重用,但他因此記住了各個諸侯方國的政治傾向與實力水平。不難發現,太公以耗費大好青春為代價,成為當時天下間唯一完成這五大調研課題的人。這個智力資本雄厚的可怕。
在歸順西伯周文王前,姜太公是個不隸屬於任何組織的個體戶間諜。不同於竊取單個情報的小特務,也不同於間諜組織的領導人。姜太公既是孤膽入虎穴偵察敵情的斥候尖兵,又是根據情報直接謀劃翦商戰略的大軍統帥。這個渾身都是情報的落魄老頭,一定非常了解商軍的技戰術特點,並作出了針對性部署,所以周武王聯軍能在牧野之戰以少勝多。
誰贏得了人才,誰就贏得了天下。誰能掌握姜太公這種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型軍事人才,誰就把握了時代命運的咽喉。
“昔殷之興也,伊摯在夏;周之興也,呂牙在殷。故惟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軍之所侍而動也。”(《孫子兵法•用間篇第十三》)
兵聖孫武對太公的評價,可謂恰如其分。
年過七十的姜太公,已經完成了知識積累和情報搜集工作。《楚辭》說:“太公九十乃顯榮兮,誠未遇其匹合。”他就像一顆原子彈,只差一個引爆裝置,就能釋放出令天下瞠目結舌的核裂變。他放棄了最後一份謀生之業,到渭水邊上做了隱士。
無車無房無存款的學者型間諜,整天披着蓑衣釣魚。他的釣魚技術如何,我們不得而知。唯一能確定的是,釣魚是一種讓人心靜的修行。太公用垂釣填飽肚子,打發時光,同時等待那個天命所歸的有緣人——為滅掉商朝而積極搜求人才的周文王
-----------------------
《六韜·鬼穀子》為其中之一。《六韜》,一般認為是姜太公所作,採用文王與姜太公問答的形式。《六韜》對前代的儒、道、法各家也兼收並蓄,儒家發民貴君輕,道家的清靜無為,法家的賞信罰必,《六韜》都加以吸收包容。
《六韜·鬼穀子》為其中之一。《鬼穀子》闡述了戰國縱橫家所崇尚的權謀策略和言談辯論技巧。今本《鬼穀子》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含《捭闔》、《反應》、《內鍵》、《抵巇》四篇,中卷含《飛箝》、《忤合》、《揣篇》、《摩篇》、《權篇》、《謀篇》《決篇》、《符言》等八篇,以陰陽捭闔為基礎,說的是各種謀略權術的使用,頗適用於競爭環境。下卷含《本經陰符七篇》、《持樞》、《中經》等三篇,其中述盛神、養志、實意、分威、散勢、轉圓、損兌等其中自我修煉方法,至今仍有參考價值。《六韜》,一般認為是姜太公所作,採用文王與姜太公問答的形式。《六韜》對前代的儒、道、法各家也兼收並蓄,儒家發民貴君輕,道家的清靜無為,法家的賞信罰必,《六韜》都加以吸收包容。尤其是匯綜了先秦兵學的諸多精華,內容豐富。其中,《文韜》論治國用人,《武韜》論用兵,《龍韜》論軍事編制,《虎韜》論特殊作戰、武器和陣型,《豹韜》論戰術使用,《犬韜》論軍隊的指揮訓練。自西漢以後,逐漸受到重視。如劉備曾臨終要求劉禪讀《六韜》,諸葛亮也曾將《六韜》與《申》、《韓》、《管子》等書手抄一遍。到了北宋神宗元豐年間始,《武經七書》成為武試必讀的書,對中國兵學產生極大的影響。[1]
《六韜·鬼穀子》 - 人物介紹
鬼穀子,姓王名詡,一說為春秋時代衛國(今河南鶴壁市淇縣)人;一說為戰國時代衛國(今江西省貴溪市)人;但具體生卒日不詳,是“諸子百家”之一縱橫家的鼻祖,主要著作有《鬼穀子》及《本經陰符七術》。
六韜·鬼穀子》為其中之一。《六韜》對前代的儒、道、法各家也兼收並蓄,儒家發民貴君輕,道家的清靜無為,法家的賞信罰必,《六韜》都加以吸收包容。北宋神宗元豐年間,《六韜》被列為《武經七書》之一,為武學必讀之書。
《鬼穀子》闡述了戰國縱橫家所崇尚的權謀策略和言談辯論技巧。指導思想與後世流傳的仁義道德大相徑庭,因而常受人詆毀。
《六韜·鬼穀子》 - 圖書前言
《六韜》一般認為是姜太公所作。《漢書·藝文志》並不載此書,而是在“道家”列“ 《太公》二百三十七篇”,其中《謀》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班固說:“呂望為周師尚父,本有道者。或有近世又以為太公術者所增加也。”說託言太公的書有些是後世人所為。
根據《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太公,名望,呂氏,字子牙,也稱呂尚,因是齊國始祖而稱“太公望”,俗稱姜太公。初事商王紂,去隱北海,後歸周,為文王師,號太公望。武王嗣位,以為司馬,號師尚父。既克商,封於齊,以侯爵就國。
《漢書·藝文志》說《太公》有《謀》、《言》、《兵》三種。余嘉錫在《四庫提要辨正》裡說:“《漢志》……無《六韜》之名。蓋《漢志》著錄之例,只以著書之人題其書,而不別著書名,……況太公之《六韜》、《陰謀》、《金匱》等,皆兵八十五篇中之子目,自更不暇見於著錄矣。……班雲近世,則增加之文,或出於西漢。其間有避正殿之語,將軍之號,固不足怪。太公之《六韜》、《陰謀》、《金匱》等,皆兵八十五篇中之子目。”皆認為後世所傳《六韜》在《太公·兵》八十五篇中。此說較為辯證。西漢劉向曾校訂諸子略,其《說苑》引文,就有與《六韜》相合者,如卷七《政理》十五 :“武王問於太公曰:'治國之道若何?'太公對曰:'治國之道,愛民而已。'曰:'愛民若何?'曰:'利之而勿害,成之而勿敗,生之勿殺,與之勿奪,樂之勿苦,喜之勿怒。'”同於今本《六韜·文韜·國務》,此外,另卷一《說苑·君道》部分章節與《六韜·文韜·舉賢》略同,所以,可以認為今傳的《六韜》,曾雜於《太公》中傳世。《淮南子·精神訓》中說:“通許由之意,《金滕》、《豹韜》廢矣。”可見西漢時期,《六韜》篇目在民間流傳。三國謝承的《後漢書》中也說:“(許)淑字伯進,善頌太公《六韜》。”《太平御覽》卷三百七十五引東漢許慎《六韜注》 ,說明東漢時《六韜》已獨立成書。《太平廣記》卷一百九十一引《拾遺記》:“魏任城王彰,武帝子也。少而剛毅,學陰陽緯侯之術,誦《六韜》、《洪範》之書數千言,武帝謀伐吳,問彰,取其利師之訣。”到三國時期,《六韜》已廣泛流傳。
值得注意的是,《漢書·藝文志·諸子略》 “儒家類”又有《週史六瞍》六篇。這本書流傳很早,《莊子·徐無鬼》:“橫說之以《詩》、《書》、《禮》、《樂》,縱說之則以《金板》、《六■》 。”班固自註曰:“惠、襄之間。或曰顯王時,或曰孔子問焉。”有人認為其與今本《六韜》相同,如顏師古就說:“即今之《六韜》也,蓋言取天下及軍旅之事。瞍字與韜同也。”唐朝陸德明《經典釋文·莊子音義下》引司馬彪、崔撰言:“《金板》、《六■ 》,皆周書篇名。或日秘讖也。本又作《六韜》,為《太公六韜》:文、武、虎、豹、龍、犬也。”以為《六■》即《六韜》。然據班固注,無論成於六國或顯王,則此《六■》與太公書自有區別,內容當近儒,故有人認為孔子曾問,這與《太公》近於“道”的論述是很容易區分的。
由於《漢書·藝文志》沒有明載《六韜》,宋代王應麟《漢書藝文志考證》、明代胡應麟《四部正訛》、張萱《疑耀》、黃震《黃氏日鈔》、清姚鼐《讀〈司馬法><六韜>》、崔述《豐鎬考信錄》、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姚際恆《古今偽書考》等皆將之定為“偽書”。1972年銀雀山漢墓出土竹簡,其殘存內容與今本的《文韜》、《武韜》、《龍韜》等大多相合。該墓葬為西漢前期,不晚於漢武帝元狩五年,且不避漢初皇帝名諱,乃西漢前抄錄。河北定縣四十號漢墓發現定名為《太公》之簡,有篇題十三,《治亂之要》等三篇見於今傳本,另六篇見於傳本,未見篇題;另有記“武王問”、“太公日”的簡文,也證明《六韜》的內容在西漢初確實存在。
自北宋定《武經》,《六韜》便被確定為六十篇。然根據《藝文類聚》、《北堂書鈔》、《文選》注《初學記》、《通典》、《太平御覽》等中出現的逸文,可知今本《六韜》散佚了很多文字。
《六韜》對前代的儒、道、法各家也兼收並蓄,儒家的民貴君輕,道家的清靜無為,法家的賞罰必信,《六韜》都加以吸收包容。尤其是匯綜了先秦兵學的諸多精華,內容豐富。其中,《文韜》論治國用人,《武韜》論用兵,《龍韜》論軍事編制,《虎韜》論特殊作戰、武器和陣型,《豹韜》論戰術使用,《犬韜》論指揮訓練。自西漢以後,逐漸受到重視。如劉備曾臨終要求劉禪讀《六韜》,諸葛亮也曾將《六韜》與《申》、《韓》、《管子》等書手抄一遍。到了北宋神宗元豐年問,把《六韜》列入到《武經七書》中,成為武試必讀的書,因而對中國兵學產生極大的影響。
今本《六韜》,主要有如下的版本系統:一、竹簡本,即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者和河北定縣漢墓出土者;二、唐寫本,敦煌唐寫卷子本《六韜》,殘存二十個篇目,二百零一行,藏於法國巴黎國會圖書館。三、《群書治要》本,未有《豹韜》,不分子目。四、《武經七書》本,南宋孝宗、光宗年間刻印,此最為完整。五、輯佚本,如孫同元《六韜逸文》等。本書以《武經七書》本為底本,參校他書註譯而成。
根據西漢司馬遷的記載,鬼穀子是一位隱士,蘇秦、張儀曾跟隨他學習。《史記·蘇秦列傳》說蘇秦“東周雒陽人也,東事師於齊,而習之於鬼谷先生。”《史記·張儀列傳》也說張儀“始嘗與蘇秦俱事鬼谷先生。 ”揚雄《法言·淵騫篇》也說:“儀、秦學乎鬼谷術,而習乎縱橫言,安中國者各十餘年。”《論衡·明雩篇》:“蘇秦、張儀悲說坑中,鬼谷先生泣下沾襟。”裴駟《史記集解》:“潁川陽城有鬼谷,蓋是其人所居,因為號。”司馬貞《史記索隱》:“鬼谷,地名也。扶風池陽、潁川陽城並有鬼谷墟,蓋是其人所居,因為號。又樂壹注《鬼穀子》書云'蘇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綜合這些記載,我們可以知道鬼穀子,姓名里族不詳,春秋時人。因隱居於鬼谷,故號鬼谷先生。蘇秦、張儀師之,有“捭闔”之術十三章,又有陰符七術,為縱橫家之鼻祖。
《鬼穀子》一書最早見於《隋書·經籍志》:“《鬼穀子》三卷,皇甫謐注。鬼穀子,周世隱於鬼谷。”另有“《鬼谷先生佔氣》一卷”。唐代柳宗元就開始懷疑《鬼穀子》,他在《辨鬼穀子》中說:“漢時劉向、班固錄書,無《鬼穀子》,《鬼穀子》後出。而險墼峭薄,恐其妄言亂世,難信。”明代宋濂在《諸子辨》中又說:“《鬼穀子》三卷,鬼穀子撰。一名《玄微子》。鬼穀子無姓名里居,戰國時隱潁川陽城之鬼谷,故以為號。或日王俐(或云王詡)者,妄也。長於養性治身,蘇秦、張儀師之,受《捭》、《闔》之術十三章,又受《轉圓》、《■篋》及《本經》、《持樞》、《中經》三篇。《轉圓》、《■篋》今亡。梁陶宏景注。劉向、班固錄書無《鬼穀子》,《隋志》始有之,列於縱橫家。《唐志》以為蘇秦之書。大抵其書皆捭闔、鉤箝、揣摩之術。”清人姚際恆《古今偽書考》以為偽書。
然而清末俞樾的《鬼穀子真偽考》列出《鬼穀子》流行於西漢之前的證據:一則劉向曾經引用,二則《淮南子》中“'忤合'之言四五見”,三則司馬遷《太史公自序》引用,四則揚雄《法言》提及鬼谷及其學術,五則《漢書· 杜業傳贊》引用《鬼穀子》詞語,因而認為《鬼穀子》不見著錄,非不存也 。司馬遷《太史公自序》:“故日'聖人不朽,時變是守。虛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綱'也。”《史記索隱》:“'故日聖人不朽'至'因者君之綱',此出《鬼穀子》,遷引之以成其章,故稱'故日'也。”司馬遷不標出處,而今本《鬼穀子》存之,說明漢初已經成書。而且劉向《說苑·善說》引《鬼穀子》:“人之不善而能矯之者,難矣!說之不行,言之不從者,其辯之不明也。既明而不行者,持之不國也。既固而不行者,未中其心之所善也。辯之明之,持之固之,又中其人之所善,其言神而珍,白而分,能入於人之心,如此而說不行者,天下未嘗聞也。”是論今本不存,若魏晉人造假,何以知司馬遷引《鬼穀子》之文,而不錄劉向的引文?可見鬼穀子在兩漢間已經流傳。
《鬼穀子》闡述了戰國縱橫家所崇尚的權謀策略和言談辯論技巧,指導思想與後世流傳的仁義道德大相徑庭,因而常受人詆毀。今天閱讀,仍要仔細辨析其中的陰謀詭道,不可太過。然而在戰國時期,這些縱橫遊說之術是很實用的。蘇秦憑其三寸不爛之舌,佩六國相印,以合縱之術統領六國共同抗秦,顯赫一時。張儀能將六國合縱一一瓦解,為秦統一六國立下不朽功勞。或許他們正受益於鬼穀子的教誨,悟到了遊說之術的精髓。
今本《鬼穀子》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含《捭闔》、《反應》、《內楗》、《抵■》四篇,中卷含《飛箝》、《忤合》、《揣》篇、《摩》篇、《權》篇、《謀》篇、《決》篇、《符言》八篇,以陰陽捭闔為基礎,闡述了各種謀略權術的使用方法,很適用於當前的競爭環境。另有《轉丸》、《■亂》二篇,亡佚已久。下卷含《本經陰符七篇》、《持樞》、《中經》等三篇,說的是如何修煉自身,養神蓄銳,是前面遊說之術的基礎,如《本經陰符七篇》述盛神、養志、實意、分威、散勢、轉圓、損兌等其中自我修煉方法,至今仍有參考價值。
自《隋書·經籍志》後,《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宋史·藝文志》、《通志·藝文略》、《通考·經籍志》皆著錄。其版本主要有正統道藏本、子匯本、十二子本、百家全書本、四庫全書本、四部叢刊本、叢書集成本等。
本書以四部叢刊本為底本,參考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而注。 曹勝高 安娜 2007年2月
《六韜·鬼穀子》 - 精彩頁
本篇闡明了治國要略在於愛民,使民可獲利,使民有所成,使民可生存,使民有所得,使民有所樂,使民有所喜,要避免傷害百姓、殺戮百姓、侵奪百姓、奴役百姓、激怒百姓等行為,對待百姓應該有“如父母之愛子。如兄之愛弟”。
文王問太公曰:“願聞為國之大務。欲使主尊人安,為之奈何?”太公曰:“愛民而已。”
譯文:文王問太公說:“希望聽您講述治國的要務。如何才能讓君主受到尊敬,使人民安定呢?”太公說:“愛民罷了。”
文王曰:“愛民奈何?”
太公曰:“利而勿害,成而勿敗,生而勿殺,與而勿奪,樂而勿苦,喜而勿怒。”
譯文:文王說:“如何愛民呢?”太公說:“使人民獲得利益而不是損害他們,使人民有所成就而不是導致他們失敗,使人民能夠生存而不是殺害他們,給予人民而不是隨意奪佔,使人民快樂而不是讓他們受苦,使人民高興而不是讓他們憤怒。”
文王曰:“敢請釋其故。”
太公曰:“民不失誤則利之,農不失時則成之,省刑罰則生之,薄賦斂則與之,儉宮室臺榭則樂之①,吏清不苛擾則喜之。民失其務則害之,農夫其時則敗之,無罪而罰則殺之,重賦斂則奪之,多營宮室臺榭以疲民力則苦之,吏濁苛擾則怒之。故善為國者,馭民如父母之愛子②,如兄之愛弟。見其飢寒則為之憂,見其勞苦則為之悲。賞罰如加於身,賦斂如取己物。此愛民之道也。
註釋: ①宮室臺榭:指當時豪華的宮廷臺閣。台,土築的高台,高壇。榭,台上的房子。②馭:控制,統治。
譯文:文王說:“冒昧地請您解釋一下緣故。”
太公說:“使百姓不失去本務就是給予他們利益了,使農耕不誤天時就是促成他們生產了,不懲罰沒有罪的人就是保障他們生命了,減輕稅賦就是給予他們財物了,少營造宮室樓台就是使他們安樂了,官吏清廉不苛刻擾民就是使他們高興了。如果使百姓失去了本務那就是損害了他們的利益,使農民耕種誤了農時那就是毀壞了他們的生產,懲罰沒有罪的人那就是對他們進行殘害,加重賦稅那就是掠奪他們的財物,多營造宮室樓台那就是使人民疲憊增加他們的痛苦,官吏腐敗苛刻擾民那必然會激怒百姓。所以善於治理國家的人,治理百姓就好似父母愛護子女一樣,像兄長愛護弟妹一樣。遇見飢寒交迫的人要為他擔憂,遇見勞累辛苦的人要為他們悲憐。賞罰百姓就要像加在自己身上一樣,對人民徵收賦稅就要像索取自己的財物一樣。這就是愛民之道。”P13-P15
為人凡謀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審得其情,乃立三儀①。三儀者曰上、曰中、曰下。參以立焉,以生奇。奇不知其所擁②,始於古之所從。故鄭人之取玉也,必載司南之車③,為其不惑也。夫度材、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故同情而俱相親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偏成者也④;同惡而相親者,其俱害者也;同惡而相疏者,其偏害者也。故相益則親,相損則疏,其數行也。此所以察同異之分,其類一也。故牆壞於其隙,木毀於其節,斯蓋其分也⑤。故變生事,事生謀,謀生計,計生議,議生說,說生進,進生退,退生製,因以製於事。故萬事一道,而百度一數也。
註釋:①儀:標準。②擁:擁塞,閉塞。③司南之車:即指南車,車上裝有磁石,車有小人常指南方。④偏成者也:原文作偏害,俞樾《諸子平議·補錄》以為當作“偏成”,可從。⑤分:分裂。
譯文:凡是給人家出謀劃策都有一定的規律,必須探求事情的原委,以推究實情。要想詳盡地探求對方實情,就需確立三條標準。這三條標準就是上智、中才、下愚。三條標準互相參驗運用,就能生出奇謀。奇謀順從事理,沒有阻塞,從古代就已經開始依循。所以,鄭國人人山采玉時,都要駕著指南車去,為的是不迷失方向。那麼考量才幹,測定能力,揣摩實情,也就是行動的“指南車”。所以情投意合的人一起謀事,是因為大家都可以成功;慾望相同的人不一起謀事,是因為只有一部分可以成功;凡是惡習相同的人一起謀事,是因為大家共同受害;凡是惡習相同的人不一起謀事,是因為一部分人受到損害。所以雙方有利就相互親近,雙方損害就相互疏遠,正是這個規律在發揮作用。所以要用這個區分同異,同類事物的道理是相同的。因此牆壁都是由於有裂隙才塌倒,樹木是由於有癤疤才毀壞。這就是牆和樹木分界之處。所以,變化產生事端,事端引出謀略,謀略需要計劃,計劃需要議論,議論導致辯說,辯說就有採納。採納就生擯棄,於是就形成製度,用來製約事端。如此看來,萬事萬物的變化都有相同的道理,各種制度也都有一定的規則。[2]
-----------------------
在華夏神州光輝燦爛的歷史畫卷中,曾經出現了很多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也出現了很多的聖人、賢人,雖然這些人數不勝數,但唯獨一類人卻並不常見,甚至是這個世界上最稀有的品種。這類人,我們稱之為神人。何為神人?通曉天機,擁有像神一樣本事的人。這種本事就是:洞徹天機、 經天緯地、神機妙算、未卜先知…… 如果有人比較熟悉神州歷史的話,在神州歷史的這條長河裡,中國祇有六個神人,六個通曉天機的人。這六個人分別是:西周開國元勳—— 姜太公,戰國不老的傳說—— 鬼穀子,漢朝首席功臣—— 張良,三國第一謀臣—— 諸葛亮,大唐第一軍師—— 徐茂公,以及元末明初的神算軍師—— 劉伯溫。這些神人是與明君是相輔相成的,可謂明君與神臣:姜子牙與周文王,劉備與諸葛亮,劉邦與張良,李世民與徐茂公,朱元璋與劉伯溫,毛澤東與周恩來等,而姜子牙與周文王的相輔相成,伐商滅紂統一華夏則開創了華夏神州歷史的明君與神相的典範。
姜子牙封神轉世三千年,神州國神機妙算演神局
1 、姜子牙(約公元前1156 年— 約公元前1017 年):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也稱呂尚,道號飛熊。商朝末年人。出生地據說是在今河南省新蔡縣(城西關外的古蔡城遺址據說就是古呂國的都城)。姜子牙後輔佐了西周王,稱“ 太公望” ,俗稱太公。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為“ 太師” (武官名),被尊為“ 師尚父” 。姜子牙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紂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勳,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法、兵、縱橫諸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 百家宗師” 。
2 、王詡(公元前400—— 公元前320 年):又名王禪、王通、王利,號玄微子,民間稱為王禪老祖,自稱鬼谷先生。“ 鬼谷” 之名, 由其出生地或隱居地( 今河南登封縣內的歸谷山) 而得, 因“ 歸谷” 亦習稱為“ 鬼谷”, 故得其名。因終其一生隱居(至於為什麼如此,本文後面將會交代)鬼谷洞, 神秘至極, 故有鬼穀子之稱。鬼穀子博學多藝,既通曉自然宇宙地理,又會達算術陰陽八卦!是中國乃至世界公認的人類有史以來培養奇才偉人最多的祖師級人物!
3 、諸葛亮(181 年-234 年),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瑯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建興十二年(234 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劉禪追諡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諸葛亮一生“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4 、劉基(1311 年-1375 年),漢族,字伯溫,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稱劉青田,元末明初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勳,明洪武三年(1370 年)封誠意伯,故又稱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號文成,後人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儘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 吾之子房也。” 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 明初詩文三大家” 。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 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
5 、周恩來(1898 ~1976 ),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淮安。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 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和領導人。他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在國際上也享有很高威望。周恩來同志的卓著功勳、崇高品德、光輝人格,深深銘記在全國各族人民心中。
以上歷史上的著名神秘的五個人物之間,他們究竟有什麼神秘的關係?當我們的眼光不再局限在商周的薑子牙時代,當我們的眼光進行跨越三千年的“觀复”,是否可以發現某些驚人的一脈相承的東西?古今中外有春秋,世界烽火起戰國。神機妙算天地間,自有神人演神局。
在華夏神州的歷史傳統文化中,不管是佛家、道家還是各種修煉法門,都承認輪迴轉世,古代很多傳說也都提到過輪迴轉世。輪迴轉世是否存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很多人都隱隱約約的記得自己的前世,有的多有的少,但是都是真實的。當然我們更關心自己的前世和名人的前世與轉世。
人生經歷的轉世全息重演,歷史神局的反复再現:姜子牙、諸葛亮、劉伯溫、周恩來四人的人生經歷是不是很相像?他們都為開國出謀劃策而建功立業,都是輔佐皇帝/ 領袖總理百政的最高行政官,都是皇帝/ 領袖的首席將相軍師,都有神機妙算的神奇傳說:姜子牙用奇門遁甲幫助周武王建立了周朝;諸葛亮用奇門遁甲幫劉備建立了蜀漢政權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諸葛亮著名的《八陣圖》便是其據奇門之理所造,《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施法術、借東風所用的也是奇門之術;王禪老祖的弟子徐茂功用奇門遁甲為李世民統一河山;元末劉伯溫運用奇門遁甲為朱元璋建立大明江山;近代的周恩來總理據傳是佛門皈依弟子,其皈依師父是現代禪宗泰斗虛雲老和尚,周恩來還是共產黨內難得一見的“武林高手”,其武術授業恩師竟然是足可與津門大俠霍元甲比肩的韓纂俠,周恩來曾在黃埔軍校講授奇門遁甲,用兵如神的毛澤東則更是靈活運用奇門遁甲的偉大神手,。。。。。。
他們之間的生卒年代的“五百年”巧合:當然,這個五百年僅僅是個大約數,而非精確數。他們中的有些人的生卒年月與地點目前都存在不少的爭論,雲遊導師只是根據網絡“大數據”進行初步的簡單推算,看看他們之間的出生年代的關係究竟如何?姜子牙之後707 年(1107-400=707 )王禪出生,王禪之後501 年(320+181=501 )諸葛亮出生,諸葛亮之後512 年[746-234=512] 韋皋出生,韋皋之後506 年(1311-805=506 )劉基出生,劉基之後523 年(1898-1375=523 )周恩來出生。 “五百年前一家” 是句婦孺皆知的俗語,五百年必有王者興,這個思想流傳到後世,有很深的影響。由堯舜至湯五百年,由湯至文王五百年,由文王至孔子五百年...... 從朱元璋到洪秀全剛好五百年。由此看來“五百年世道一更”和“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 的神機預言就好像有神人在演神局一樣,“五百年間出聖君,周流天下賢良輔”。這就是超科學的歷史規律和神秘的歷史格局之迷。
姜子牙封神轉世三千年,神州國神機妙算演神局
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他們之間突然出現了一個好像不怎麼出名的人物韋皋?韋皋是何許人也?下面就由雲遊導師來插敘這個韋皋的生平簡歷吧。
韋皋(746 年—805 年):字城武,京兆萬年(陝西西安)人。唐代中期名臣,韋元禮七世孫,韋賁之子,出身京兆韋氏,排行二十三。代宗廣德元年(763 年)為建陵挽郎。大歷初任華州參軍,後歷佐使府。德宗建中四年(783 年)以功擢隴州節度使,興元元年(784 年)入為左金吾衛大將軍。貞元元年(785 年),韋皋出任劍南節度使,在蜀二十一年,和南詔,拒吐蕃,累加至中書令、檢校太尉,封南康郡王。順宗永貞元年(805 年)卒,年六十,贈太師,諡忠武。《全唐詩》存其詩三首。
古籍《宣室志》中就記錄了諸葛亮轉世韋皋的神奇身世:韋皋是中唐德宗時的名臣,他出生的時候就非常神奇。家裡給他辦“洗三”(雲遊導師注:這是中國古代誕生禮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儀式。嬰兒出生後第三日,要舉行沐浴儀式,會集親友為嬰兒祝吉,這就是“洗三”,也叫做“三朝洗兒”)時,擺宴席請了很多高僧來為小寶寶祈福祝壽。有一胡僧不曾為韋家所請,自己登門受供,韋家的僮僕,對這位不速之僧,既嫌他面貌醜陋,又感到多他一個齋供的預算,所以很不高興的另外給他獨自設了一席,菜飯也粗糙無味,可那胡僧毫不介意。大家都吃過齋以後,韋家抱出小寶寶,請法師們為其祝福。那胡僧起座搶前一步,問小寶寶:“君侯別來無恙乎?”說來也奇,小韋皋似乎聽懂了胡僧的話一般,直對著他笑,大家都很驚異。韋父問道:“這孩子才出生三天,您怎麼問他'別來無恙'呢?”胡僧說:“此非檀越所知。”韋父一再追問,這個胡僧才說:“這孩子是諸葛武侯轉世,武侯為蜀國丞相,蜀人受其教化惠賜。他這次轉世,是要庇護蜀地的。我當年與他關係很好,知道他這次轉生到您家,所以不遠千里來見他一面。”後來韋皋的人生經歷果如胡僧所言。
關於姜子牙的轉世:姜子牙一生坎坷多磨而又轟轟烈烈、神秘莫測。縱觀太公一生的建樹,無論從軍事、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貢獻,其中尤以軍事為最,所以太史公言“後世之言兵及週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 ,稱得上兵家之鼻祖,軍事之淵藪。姜子牙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是中國文藝舞台上一位“高、大、全”的形象,還是中國神壇上一位居眾神之上的神主。作為宗教的神仙,他是武神、智神,被奉為“太公在此,百無禁忌”的護佑神靈。周朝從古公亶父起,就盼望能得到一個聖人,一位武能安邦、文能治國的賢才,來輔助周國實現滅殷興周的任務,所以稱太公為“太公望”,到武王執政時,又以“師尚父”相稱,尊寵權貴無以復加。文王所命太公為“太師”,是西周王朝“三公”中的最高長官,既主軍,也問政。時有“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之言,足見太公在周朝中的地位之重。姜子牙治國,確立了“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的治國方針,在齊國數百年的發展史上,代代相傳,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確立了齊文化的歷史地位。
據說姜子牙曾在崑崙山學道,後奉師命下山助週滅商。當年,姜子牙在蟠溪釣魚的時候,周文王訪賢,碰到姜子牙,君臣問對,頗為相得。文王遂請子牙出山。並騰出自已的車駕請姜子牙坐,而文王則親自替姜子牙拉車,子牙公也不客氣,大咧咧往車上一坐,任由文王拉,文王嬌生慣養,拉了一段就沒力氣了,本不想再拉,誰知子牙居然不依不饒,讓他再拉一段,文王無奈,又走了數步,實在走不動了。讓手下軍士來拉。此時子牙方道:“ 你替我拉車八百零八步,我保你周朝八百零八年。” 文王一驚,要再拉幾步,卻被子牙阻止,言道天數已定,再難更改。後周朝果然延續了八百多年(東西周一塊算)。
姜子牙在滅商之後又奉師命發榜封神。封神之後,姜尚本想回崑崙成仙道,元始天尊對他說,他根骨太差,讓他轉世重修,並親口許了大羅神仙之位,元始天尊本身就護短,又因為姜子牙封神對本教有大功,故特意讓人傳話到地府,姜尚轉世須聰明絕頂有九竅玲瓏心才可以轉。雖是好意,姜子牙卻倒了大霉,在他經過北海的時侯,因為念舊之情復發,突然就想到了要去探望被禁制在北海之眼的申公豹,經過幾番寒暄之後,姜子牙洩露自己正在等待轉世的“天機”,又被詭計多端的申公豹給算計了。姜子牙轉世投錯胎入了七竅玲瓏心的王禪,而九竅玲瓏心的奇人則一直等到春秋戰國時期才出現,這個人就是孫賓,孫賓後來雖然做了王禪的徒弟,卻也被王禪給算計了,因為申公豹的詭計,使得孫賓慘變孫臏(受臏刑),這就是計中計局中局,究竟誰在演神局?
鬼穀子(公元前400—— 公元前320 年):姓王,名詡,又名王禪、王通、王利,號玄微子,別號鬼谷先生,又號鬼穀子。王禪老祖/ 鬼穀子據傳天生就是七竅玲瓏心,他就是姜子牙的轉世,鬼穀子本人的身世在歷史上被賦予了很多神話色彩,他也知道自己的來歷。鬼穀子隱居鬼谷,四處探尋九竅玲瓏心者,於是鬼穀子廣收弟子,鬼穀子是當時最富神秘色彩的人物,因為他既是隱者,卻又天下聞名,畢竟鬼穀子的前世是姜子牙,今世的師父又是地仙之祖,自然厲害。終有一日,兩個年青的後生來鬼谷求教,鬼穀子抬眼間登時看出此人便是擁有九竅玲瓏心的人, 不由上下打量了一番這個少年,只見這少年生得果然是英俊非凡,眉清目秀,根骨極佳,雖未修行,舉手投足間卻透著瀟灑飄逸,比起自己勝卻無數,再看自己,不由嘆息,看著這個年青而剛毅的少年道:那少年垂首恭敬道:“弟子姓孫名賓。”鬼穀子見到這孫賓,心願便已了,他本不想收他為徒,孫賓使自己不得入仕,恨的牙根直癢呢,可是轉念又一想,我倒要看看這九竅玲瓏心究竟有何本事,轉眼一看,同來的還有一個人,便笑著問道:“你又叫什麼名字?”那人答道:“晚生龐涓,特來拜會老師。”鬼穀子細細算計,不由心底一樂,果然一物降一物,自有天數,孫賓雖是九竅玲瓏心,龐涓卻是青丘山轉世來的,那青丘山也就是封神之時蘇妲己那群狐狸精的府邸,其祖先是挖過比甘七竅玲瓏心的,七竅靈瓏心都挖過,九竅靈瓏心想必也挖的得。總之,這兩個人鬼穀子都決定收了,只是決定是決定了,卻也要試試這二人的本事,於是,鬼穀子說:“你們既想拜我為師,我卻也要看看你們二人有沒有這種資質。如今你們二人誰若能讓我走出洞外,我就收誰為徒。”龐涓素來狡詐,心道:這有何難?於是便說道:“師父,外面紅日映的人厲害,請師父看看是怎麼回事?”鬼穀子卻如老僧入定般紋絲不動,龐涓看一計不成,心又生計道:“師父,洞外千年鐵樹開花卻是何故?”龐涓雖是誤打誤撞,不料原來這鬼谷中卻真有一棵鐵樹,只是這鬼穀子本就善算,當然知道這鐵樹開花還未到時節。孫賓衝龐涓一笑道:“看我的。”龐涓知這孫賓心中有計,尷尬地笑了笑,只見孫賓對鬼穀子恭敬道:“師父,您早有準備,弟子自然不能將您騙出洞去,不過,你若在洞外,我卻能將您騙進洞內。”鬼穀子在洞內聽聞孫臏竟如此誇下海口,不禁暗想:此子能有何本事,能將我逛入洞中。他本就想試探九竅玲瓏心之才,當即哈哈笑道:“好,我就允了你。”話畢,鬼穀子大踏步走出洞外,剛剛站定,只見孫賓深施一禮微微笑道:“師傅,我把您誑出來了。”鬼穀子頓時恍然,心下不敢對這孫賓小覷,此子權謀卻不在自己之下。自此以後,鬼穀子便開始教兩人兵法,但只教孫賓兵法的基礎,卻傳那龐涓兵法韜略,可謂用心良苦。卻不料這九竅玲瓏心者,確實聰明絕頂,一點便透。孫賓鋒芒太露,姜子牙心下不服,而且姜子牙知道自已若入仕必會死於此人之手,但他又不能將孫賓如何,因為這九竅玲瓏心者乃是千古難得一見的好根骨,身後必定是有後台,鬼穀子不敢輕易出手,於是鬼穀子將平生絕學悉數傳給龐涓,不僅狠辣非常,且極為實用。因為傳授不同,龐涓所學自然遠勝於孫賓,但鬼穀子卻常說龐涓不如孫賓,此正是鬼穀子為龐涓和孫賓做的結,使其成為天生宿敵。孫賓本以為鬼穀子會傳他什麼兵書,可是鬼穀子什麼也沒給他,孫賓無奈只得跟隨使者下山,到了魏國,龐涓果然問起師父託他給的兵書一事,孫賓老實,就直言師父並沒有給他什麼兵書,這可惹怒了龐涓,心道,必是這孫賓私藏了兵書。於是便與孫賓交惡,論資質,龐涓是拍馬也追不上孫賓,但龐涓此時為大將軍,掌兵符,統領魏國兵馬,便逼迫孫賓交出兵書,孫賓哪有什麼兵書,於是這龐涓便屢屢刁難孫賓,更把孫賓的膝蓋骨都給搞沒了,落了個終身殘疾,自此取名孫臏。此時孫臏雖然一直處於下風,可姜子牙卻不曾料到孫臏是孫武的後人,更是對孫武的孫子兵法了若執掌,由此可見孫臏的後台之硬,竟給了孫臏如此身世。隨著時間推移,漸漸自已總結了孫子兵法名,在其之上又悟出了一套兵法——孫臏兵法,後與龐涓屢次交兵,最後更是將龐涓數次擊敗,在馬陵道上將其亂箭射死,卻也正應了那句遇馬而卒。
鬼穀子生平博學多藝,既通曉自然宇宙地理,又會達算術陰陽八卦!是中國乃至世界公認的人類有史以來培養奇才偉人最多的祖師級人物!鬼穀子在人世間這一呆便又是五百年,五百年間,鬼穀子也沒有閒著,見到資質好的便收為弟子(雲遊導師注:我們都說孔子門人三千,但真正有名可查的只有七十二賢人。其中真正有所大作為者也不過二三。然而鬼穀子的徒弟眾多,在戰國時期,屢屢登上歷史的舞台,左右著歷史的方向,如:龐涓、孫臏、蘇秦、張儀、商鞅、毛遂、甘茂、樂毅、范雎、蔡澤、鄒忌、酈食其、司馬錯、蒯通、黃石、公孫衍、李牧、魏僚、李斯、李靖、魏徵、房玄齡、徐福等一干記名與不記名弟子,他們對中國歷史的進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鬼谷門人遍布各地、風雲一時,個個都建立了不朽之功業:龐涓遇羊而榮,孫臏逢戰不輸,蘇秦佩六國相印,張儀兩次做秦國宰相;還有商鞅李斯,一個為孝公改革變法,一個助始皇一統山河!至於後來東渡尋仙的徐福,據傳則成了日本的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如今日本民間遍立廟堂朝拜,不少日本人甚至公開聲稱自己就是徐福後代,並留有家傳徐氏族譜可供閱覽。。。。。。),也時常云遊四方,這一晃便又過了五百年,鬼穀子終於等到了這個意外之喜--------- 九竅玲瓏心!天生就有九竅玲瓏心的奇人是數千年也未必有一個,不想只過了五百年便應運而生,是天事還是人為?也許只有聖人知道,而此時正值那個神魔亂舞的亂世東漢末年——三國。
九竅玲瓏心應運而生,不錯,諸葛孔明的前世正是鬼穀子,而他的上一世正是姜子牙,可謂三代轉世,一脈相承。也正是因為前世的種種機緣,所以諸葛亮才有了鬼神之機,神鬼之策。而且諸葛亮的儀表極為不俗,風流倜儻,這也正是因為其是奪天地之大造化的九竅玲瓏心。
相傳, 諸葛亮在水鏡先生司馬徽門下修習仙道,諸葛亮獨自修行了些許年,道果雖有精進,畢竟無人指點,再難有所寸進,後聽同道中人言,南漳有處水鏡莊有位水鏡先生收弟子,此人道法高深,通曉奇門遁甲排兵布陣之術,但其收徒頗講究因緣,諸葛亮便去南漳尋訪。在白馬澗終得知水鏡莊的所在,原來這水鏡先生不是別人,正是地祖之仙鎮元子,故而諸葛亮覺得眼熟,九竅玲瓏心者果然非同凡響,遠勝當年的鬼穀子。後來劉備三顧茅廬,讓諸葛亮大為感動,更兼看到劉備的兒子劉阿斗確是真龍轉世,(阿斗的龍魂雖然給趙雲弄跑了,但必竟有真龍之形),遂傾力相助。但當時劉備的情況實在是太慘了點,可謂上無片瓦,下無立錐,諸葛亮也急眼了,仗著自己身有大功德,不怕報應,是什麼計策毒辣,就用什麼計,三國裡面諸葛亮可以說是最毒辣,最不擇手段的,什麼火燒博望,火燒赤壁,三氣周瑜,一直到最後火燒藤甲軍。直到燒完之後,看到慘不忍睹的景象,諸葛亮才醒悟過來,自己過了頭了,就算再大的功德也難抵滅人種族的大錯,不但把自己以前的功德折了個乾淨,還折了數十年陽壽,這也是為什麼最後老諸葛亮火燒司馬一家,天降大雨以及最後為自己延壽,魏延踢翻七星燈的原故,殺人太多陰鬼索命啊。。。。。雖然諸葛亮最後明白了,但為時已晚。只落的個“ 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的” 下場。(諸葛亮的《馬前課》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幾部預言之一,這部預言非常簡潔明了,只有十四課,每一課預言一個歷史時代,而且每一課都按順序排列。每一個歷史時代過去後,人們回頭一看就會發現諸葛亮的預言驚人地準確。)
諸葛亮因為傷了太多的陰德,所以還是不能成仙,無奈500 年後再轉一世成為韋皋。韋皋成年後,以建陵(唐肅宗陵)挽郎入仕,後在涇原兵變時平叛有功,授御史大夫、隴州刺史,置奉義軍,拜節度使。唐德宗還都後,召他為左金吾衛將軍,不久升遷為大將軍。貞元元年(785 年),韋皋被委任為劍南西川節度使,應了那胡僧的預言,成為蜀地的守護者。韋皋在蜀地二十一年,總共擊破吐蕃軍隊四十八萬,擒殺節度、都督、城主、籠官一千五百,斬首五萬餘級,獲牛羊二十五萬,收器械六百三十萬,和韋皋同時代的武將幾乎無人能出其右。韋皋保境安民,功在社稷,澤及蒼生,深得蜀人愛戴,以至蜀人見到他的遺像都會拜祭。永貞元年(805 年)八月,韋皋突然去世,被追贈太師,諡號忠武。
歷史的畫卷又翻過了500 年,九竅玲瓏心再次應運而生,諸葛亮的轉世韋皋再次轉世成為劉伯溫。
提起劉伯溫,在中國,幾乎稍稍有些文化的人都會多少知道他的一些傳奇故事。即便是在眾多人認為很是神秘的命理學界,此人的名字也是讓人如雷貫耳的。因為命理學界所共認的最高著作《滴天髓》相傳就是劉伯溫所作。劉伯溫在民間傳說中被塑造成一位臥龍式的傳奇人物,他不但武略文韜,而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通。其神機妙算,簡直有鬼神不測之機。
劉伯溫自幼神智過人,有過目不忘的能力,三歲開始識字,五歲就能熟背唐詩,十二歲時,劉伯溫遵照父訓來到處州府城括城研讀《春秋經》。1327 年,當時著名的理學家鄭復初到距離青田縣七十里的石門洞講學,在一次拜訪中對劉伯溫的父親讚揚說:“您的祖先積德深厚,庇蔭了後代子孫;這個孩子如此出眾,將來一定能光大你家的門楣。”
劉伯溫,助朱元璋搞定蒙元。功成身退,了道成仙,相傳劉伯溫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系孔明之後的又一大人物。劉伯溫居住於少城的時候恰好住在孔明府,府上有一牌匾:“ 天下第一人” 。他就問這是誰這麼大的膽子敢說自己是天下第一人,隨從告知是三國時的孔明先生。劉伯溫聽後很是生氣,心想:孔明雖是奇才,但也不能自稱是天下第一人啊,我伯溫如果早出生幾百年的話沒準比孔明還厲害。“ 來人,把牌匾給我拆了。” 隨從拆牌匾的時候發現中間還有一個牌匾,一行四言詩露了出來:“ 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五百年前吾知濡,五百年後濡知誰?” 劉伯溫面對牌匾,長跪不起。
相傳《燒餅歌》是明朝護國軍師劉伯溫所作的一首甚為準確的預言詩歌,全文共計一千九百一十二字,用四十餘首隱語歌謠組成,是用隱語寫成的“預言”歌謠,據卦撰詞,從一定的“像數”規律排來,涉及到“象、數、理、佔”的入化應用,也是前人“觀像玩佔”的遺著,在民間流傳很廣,民間認為其概括了明朝、清朝、中華民國以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的各種大事。影響極深,難於理解,視為神撰。
---------------------
姜子牙、孫臏、諸葛亮、劉伯溫代代相傳姜子牙根骨不好,轉世重修為孫臏,結果又被師弟搞斷了腿,一輩子坐輪椅,形像不佳,再轉世重修為諸葛亮,所以諸葛亮愛坐輪椅(前世的習慣),又為劉備所累火燒藤甲軍,傷了陰德,不能成仙。無奈再轉一世劉伯溫,助朱元璋搞定蒙元。功成身退,了道成仙,據說,劉伯溫幫朱元璋得了天下,封了大官,一天無意經過一座廟,廟裡有座石碑,碑上寫著“先姜尚,后孫臏,五百年前諸葛亮,五百年後劉伯溫,始知自己是諸葛轉世,遂辭官而去。
------------------------
在歷史這條長河裡,中國祇有六個神人,六個通曉天機的人:姜太公、鬼穀子、張良、諸葛亮、李淳風和袁天罡、劉伯溫。其中關於劉伯溫的預言是什麼?
明朝劉伯溫留下的《陝西太白山劉伯溫碑記》中預言了2012 和2013年是天大的難關!
陝西太白山的劉伯溫碑記――
天有眼,地有眼,人人都有一雙眼,天也翻,地也翻,
逍遙自在樂無邊,貧者一萬留一千,富者一萬留二三,
貧富若不回心轉,看看死期在眼前,平地無有五穀種,
謹防四野絕人煙,若問瘟疫何時現,但看九冬十月間,
行善之人得一見,作惡之人不得觀,世上有人行大善,
遭了此劫不上算,還有十愁在眼前,一愁天下亂紛紛,
二愁東西餓死人,三愁湖廣遭大難,四愁各省起狼煙,
五愁人民不安然,六愁九冬十月間,七愁有飯無人食,
八愁有人無衣穿,九愁屍體無人檢,十愁難過豬鼠年,
若得過了大劫年,才算世間不老仙,就是銅打鐵羅漢,
難過七月初一十三,任你金剛鐵羅漢,除非善乃能保全,
謹防人人艱難過,關過天番龍蛇年,幼兒好似朱洪武,
四川更比漢中苦
大獅吼如雷,勝過悼百虎,犀牛現出尾,平地遇猛若,
若問大平年,架橋迎新主,上元甲子到,人人哈哈笑,
問他笑什麼?迎接新地主,上管三尺日,夜無盜賊難,
雖是謀為主,主坐中央土,人民喊真主,銀錢是個寶,
看破用不了,果然是個寶,地下裂不倒,七人一路走,引誘進了口。
“若得過了大劫年,才算世間不老仙;就是銅打鐵羅漢,難過七月初一十三,任你金剛鐵羅漢,除非善乃能保全,謹防人人艱難過,關過天番龍蛇年。”
“三點加一勾,八王二十口,人人喜笑,個個平安。”
解: 不管你是世間凡人,還是金剛羅漢,只有好自為之,只有心善之人才能過關(“三點加一勾”即“心”字,“八王二十口”即“善”字),過了某年的七月初一、十三,和某"龍蛇年"(龍蛇年分別是2012 和2013年),才是真正的過了難關。為什麼過了"龍蛇年"才是真正的過了難關?這裡劉伯溫所看到的與數千年前瑪雅人預測到的又走到一起了。2012年之際,地球將被淨化,人心也會被淨化,腐敗物與心惡之人要被完全剔除被淘汰,而好的健康的事物與心善之人則將會被留下來並最終與銀河系同步,進入人類最美好的全新的未來。
劉伯溫《金陵塔碑文》預言
金陵塔建在南京城郊,乃明朝朱元璋軍師劉伯溫所建,約有六百餘年曆史,至民國七年國軍攻陷南京時,部份將士在塔附近宿營時,詎料深宵塔內發出淒厲怪聲,員兵不能入夢,甚表驚訝,遂報上峰,蔣介石據報親臨視察,乃下令拆卸,偶然發現一段碑文,敘述世界人士端倪,以供諸後世為之覽閱。《金陵塔碑文》預言了國共內戰、毛的姓名、紅朝以及未來的兩木聖人(紫薇聖人)。下面是《金陵塔碑文》中預言紫薇聖人的幾段摘錄:
“盈虛原有數,盛衰也有無。
靈山遭浩劫,烈火倒浮濤。劫劫劫,仙凡逃不脫。(這一句是暗指宗教的災難,即文革時破古廟,砸佛像,鬥和尚,尼姑,修道士)
東風吹送草木哀。洪水滔天逐日來。
六根未淨隨波去。正果能修往天台。
二四八,三七九。禍源種己久。
民三民十民三七,錦繡河山換一色。
馬不點頭石沉底,紅花開盡白花開,紫金山上美人來。”
解: 結合《燒餅歌》可知,“靈山”暗指神仙,這是一場不管是神仙還是凡人都必須經歷的宇宙浩劫(2012),但是最終嗜血的紅潮會退下,象徵轉輪聖王彌勒(即紫薇聖人)出世的純潔的白色優曇花會開放。紅潮,是禍源的根本,有詩證曰:“百年紅潮一路殺,乾坤倒運戲中華,看明此時紅花盛,可曉他日開蓮花”。“蓮花”暗之神佛,或對神佛的信仰。
下面是描述了災難的巨大和恐怖。
“人逢猛虎難迴避,有福之人住山莊。繁華市,變汪洋。高樓閣,變坭崗。
父母死,難埋葬。爹娘死,兒孫扛。萬物同遭劫,蟲蟻亦遭殃。
幸得大木兩條支大廈。鳥飛羊走返家邦。能逢木兔方為壽,澤及群生樂且康。
有人識得其中意,富貴榮華百世昌。
解: “大木兩條”即兩木聖人也就是“紫霞真主”紫薇聖人(根據五百年前的韓國預言《格庵遺錄》可知),“木兔”是指紫薇聖人於木兔年即辛卯年出生的。“猛虎” 聯繫《推背圖》第五十象“虎頭人遇虎頭年”可知是指與紫薇聖人作對的那一位對頭屬虎。要遠離屬虎的聖人對頭並且認同屬兔的轉輪聖王紫薇聖人,只有這樣做的人才能夠逢凶化吉,富貴榮華百世昌!
---------------------------------
中國古代十大軍師,排第一的不是諸葛亮,居然是他!
張良 | 諸葛亮 | 姜子牙
中國古代的軍師,往往是智慧的化身,歷史上許多金戈鐵馬的戰場,都有著軍師的足跡,許多成功君王的背後,都有著軍師的身影。儘管所處職位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這些人物都曾經以自身超凡脫俗的智慧在軍事上籌劃奇謀妙計,決勝於千里之外。
NO-10、蛟龍出頭佐清智囊【范文程】(1597-1666)
字憲斗,號輝岳,遼東沉陽人。生於1597年。好讀書,靈敏沉毅。是北宋名相范仲淹第十七世孫。范文程少好讀書,穎敏沉毅,於1615年考取了生員(秀才),時年18歲。投奔努爾哈赤後,對清廷一片忠心,無論換了哪個皇帝,他都有自知之明,所以在他經歷的整個清初的三朝四代歷史上留下了豐功偉績。
他自己知道他一生所進奏章,多關係到重大的決策問題,所以在他監修太宗實錄時,把他草擬的奏章一概焚燒不留,而在實錄中所記下者,不足十分之一。他這樣做,免得「功高震主」,突出個人。但從各種史料里,從我們能見到的記載里,也足可以看到范文程確是一代名臣。
時勢造英雄,有他這樣的人輔佐,清朝受益匪淺。他最後多次因病上疏請求休養,順治帝才「暫令解任」,還想病癒之後再來召用。但是范文程功成引退,離開朝廷,平安地度過晚年。1666年(康熙五年)范文程逝世,終年70歲。康熙親撰祭文,賜葬於懷柔縣之紅螺山,立碑以紀其功績。幾十年後,康熙親筆書寫了「元輔高風」四個字,做為祠堂橫額。
皇太極為招納人才,千金買馬骨,重用范文程,委以重任,給以重權,君臣相互支持,相輔相成,終成大業。
NO-9、遁跡空門和尚軍師——明成祖功臣【姚廣孝】(1335年-1418年)
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獨暗,號獨庵老人、逃虛子。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平江路(今江蘇省蘇州市)人。中國元末明初政治人物、詩人。
在中國歷史長河中,佛教盛行,和尚多如牛毛;在威雄壯的歷史中,計定江山的謀略家燦若繁星,但超塵脫俗,四大皆空的和尚積極用事,卻極為少見,姚廣孝就是這一位奇特神秘的人物。明朝洪武末年至永樂年間,風雲變幻,在驚心動魄的政治舞台上,姚廣孝出謀劃策,決勝千里,並能親自指揮千軍萬馬,守城卻敵,在成祖朱棣奪取江山的創業中勛功第一。
NO-8、神機妙算天地間——大明朝軍師【劉基】(1311-1375)
字伯溫,益文成,1311出生於江浙行省處州路青田縣南田山武陽村。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使儘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為諸葛亮。
劉伯溫自幼聰穎異常,天賦極高。在家庭的熏陶下,他從小就好學深思,喜歡讀書,對儒家經典、諸子百家之書,都非常熟悉。尤其對天文、地理、兵法、術數之類更是潛心研究,頗有心得。他的記憶力非常好,讀書一目十行,過目成誦。而且文筆精彩,所寫文章非同凡俗。他14歲時入處州郡學讀《春秋》,17歲師從處州名士鄭復初學習宋明理學,同時積極淮備科舉考試。天生的稟賦和後天的努力,使年輕的劉伯溫很快在當地脫穎而出,成為江浙一帶的大才子、大名士,開始受到世人的矚目。他的老師鄭復初就曾對劉伯溫祖父說:「他日這個孩子必定會光大你家門楣,振興劉氏家族!」西蜀名士趙天澤在品評江左人物時,將劉伯溫列為第一,將他與諸葛孔明相比,說劉伯溫他日一定會成為濟時大器。
NO-7、半部論語治理天下——北宋佐國良臣【趙普】(公元922~公元992)
字則平,北宋初期的傑出政治家,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謀士。他15歲隨父遷居洛陽,自幼學習吏治,三度為相,為一代名臣,從政50年,終年71歲。普智謀多,讀書少,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
顯德七年(960)正月,普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以黃袍加於趙匡胤之身,推翻後周,建立宋朝(北宋),普受封為右諫議大夫,充職樞密直學士。是年四月,後周昭義節度使李筠反宋,普建議宋太祖親征。宋得勝還師後,升普為戶部侍郎、樞密副使。
NO-6、少志凌雲相知重臣——中唐謀略家【李泌】(722年-789年)
字長源,唐朝宰相,京兆人,祖籍遼東襄平。李泌是西魏八柱國李弼的六世孫,父李承休官吳房縣令,娶汝南周氏為妻,聚書兩萬餘卷,並告誡子孫不得賣書。李泌幼居長安,七歲能文,張九齡奇之,玄宗召令供奉東宮,寫詩諷刺楊國忠,有「青青東門柳,歲晏復憔悴。」之句,隱居潁陽。肅宗時,參預軍國大議,拜銀青光祿大夫,隱居衡山(今湖南省),劉昫說:「居相位而從事鬼神,乃見狂妄浮薄之蹤。」代宗時,召為翰林學士,不久因得罪權臣元載,被代宗外放為杭州刺史以避禍。德宗時,元載失勢,復召回朝廷並授散騎常侍。貞元中,拜中書侍郎平章事,封鄴縣侯。李泌以虛誕自任,輔佐四朝天子。貞元四年(788年)三月,辭世。有文集二十卷。
NO-5、學富五車功蓋孔明——東晉【王勐】(325年-375年)
字景略,東晉北海郡劇縣(今山東濰坊壽光東南)人,後移家魏郡。十六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在前秦官至丞相、大將軍,輔佐符堅掃平群雄,統一北方,被稱作「功蓋諸葛第一人」。王勐年輕時貧困微賤,但博學而喜好看兵書。為人謹慎穩重,氣度不凡,不拘小節,並不與別人情投意合,亦少和人交往,故此被當時士人輕視。然而王勐對此並沒有感到不快,都沒放到心上。後在後趙都城鄴城遊歷,就只有徐統賞識他,要他做自己的功曹,不過王勐就到華陰山隱居,有等待明主出現,協助他達成天下大治的志向。
東晉五胡十六國,是一個群雄逐鹿的時代,王勐擇主而事,輔符堅據秦州趁勢而起,建立起前秦王朝,小小「前秦」之所以能梟視群雄,統一北方,堪稱「常勝將軍」。在治國上,獨展長才,不但國泰,而且民安。可惜王勐英才早逝,五十一歲便撒手人間環。
NO-4、羽扇綸巾智多巨星——蜀漢軍師【諸葛亮】(181年-234年)
字孔明,中國三國時期蜀漢丞相,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發明家。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省沂南縣)人。諸葛亮青年時耕讀於荊州襄陽城郊,地方上稱其卧龍、伏龍。受劉備邀請出仕,隨劉備轉戰四方,建立蜀漢政權,官封丞相。223年劉備死後,劉禪繼位為蜀漢皇帝,諸葛亮受封爵位武鄉侯,成為蜀漢政治、軍事上最重要的實際領導者。辭世後追益為忠武侯。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NO-3、謀取天下如烹小鮮——興漢三傑之首【張良】(約公元前250—前186年)
字子房。漢高祖劉邦的謀臣,秦末漢初時期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漢王朝的開國元勛之一,「漢初三傑」(張良、韓信、蕭何)之一。以出色的智謀,協助漢高祖劉邦在楚漢之爭中最終奪得天下。待大功告成之後,張良及時功成身退,避免了韓信、彭越等鳥盡弓藏的下場。張良在去世後,益為文成侯(也稱益號文成),此後世人也尊稱他為謀聖。《史記》中有專門的一篇《留侯世家》,用以記錄張良的生平。
NO.2、智士能臣兵學亞聖——戰國【孫臏】(生卒年不詳)
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武后裔。早年曾與龐涓師從鬼谷子習兵法。龐涓出任魏將後,妒孫臏之才而將其騙至魏,施以臏刑(割去膝蓋骨),因有孫臏之稱。後逃往齊國,為田忌門客,助田忌賽馬獲勝,被薦給齊威王。時威王正圖與魏相爭,為此廣攬賢才,器重孫臏的軍事才能,任之為軍師。
魏、齊之戰中,面對來勢洶洶的魏軍,孫臏採取了退兵減灶、設伏殲敵的戰術。大敗魏軍,俘太子申,從此魏國一蹶不振。孫臏也由於其卓越的指揮而聞名天下。他所著《孫臏兵法》繼承了孫武的軍事思想,總結了戰國中期以前的戰爭經驗,受到中外學者的讚賞和重視。
NO.1、百家宗師,千古武聖——軍師鼻祖【姜子牙】(公元前1156--前1017)
姜尚,名望,字子牙,或單忽牙,也稱呂尚。壽至139歲,先後輔佐了六位周王,因是齊國始祖而稱「太公望」,俗稱姜太公。東海海濱人。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為「太師」(武官名),被尊為「師尚父」輔佐文王,與謀「翦商」後輔佐周武王滅商。因功封於齊,成為周代齊國的始祖。他是中國歷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謀略家。姜子牙的先祖伯夷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賜姓姜,封於呂地為侯,在現在的南陽卧龍區王村鄉董營村建立了呂國,姜子牙就出生在董營村如今的董營村,還保留有呂國墓冢,舊時廟宇內也敬奉有姜子牙塑像。呂國為一個中原古國,已被史學界認定在南陽西,春秋初年為楚所滅。百世而下,被尊為武聖,太公兵家宗師,堪稱當之無愧的千秋軍師第一。
- See more at: http://www.ntdtv.com/xtr/b5/2015/06/20/a1205062.html#sthash.LqzzgP7d.dpuf
--------------------
在中國5000年的歷史里,出現了很多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也出現了很多的聖人、賢人,雖然這些人數不勝數,但唯獨一類人卻並不常見,甚至是這個世界上最稀有的品種。這類人,我們稱之為神人。 何為神人? 通曉天機,擁有像神一樣本事的人。這種本事就是:洞徹天機、 經天緯地、神機妙算、未卜先知……
Advertisements
在中國5000年的歷史里,出現了很多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也出現了很多的聖人、賢人,雖然這些人數不勝數,但唯獨一類人卻並不常見,甚至是這個世界上最稀有的品種。這類人,我們稱之為神人。
何為神人?通曉天機,擁有像神一樣本事的人。這種本事就是:洞徹天機、 經天緯地、神機妙算、未卜先知……
如果您熟悉歷史的話,在歷史這條長河裡,中國只有六個神人,六個通曉天機的人。這六個人分別是:西周開國元勛——姜太公,戰國不老的傳說——鬼谷子,漢朝首席功臣——張良,三國第一謀臣——諸葛亮,隋末高道——李淳風和袁天罡,以及元末明初的主人公——劉伯溫。
作為這六大神人之一的劉伯溫,他是否像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一樣,不僅才華橫溢、料事如神,還擁有呼風喚雨、預知未來的能力呢?
14208205332309.jpg
(一)劉伯溫《燒餅歌》
公元1368年某一日的早上,明太祖朱元璋某日早上在內殿吃燒餅,才剛咬下一口時,宮內太監火速緊急來報,說護國軍師劉伯溫晉見。這時明太祖朱元璋突然想起:「自元朝順帝十九年,劉伯溫助我一臂之力以來,一直到收復漢室江山為止,共九載寒暑,大小戰役無數,尤其五年前與陳友諒六十萬大軍會戰於鄱陽一役,軍師用兵如神,以寡擊眾,好比諸葛孔明再世。果真劉伯溫有如此神算,朕倒要好好測試一番。」於是明太祖將盤中的燒餅用碗蓋著,再召請劉伯溫晉見。等劉伯溫坐定,朱元璋就問說:「先生深明數理,可知碗中是何物。」劉伯溫於是就掐指輪算,回答說:「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依臣之見這碗中乃燒餅是也。」明太祖為之讚歎曰:「我朝之中,有如此博學異人之國師,真是我大明子民之福份。
自此就有了燒餅歌,而燒餅歌里的預言也都一一驗證。下面是節選了預言中一段關於預測到今天人類未來的問答。其中「帝」是指朱元璋,「溫」是指劉伯溫。
「帝曰:彌勒降凡在哪裡?溫曰:聽臣道來:未來教主臨下凡,不落宰府共官員,不在皇宮為太子,不在僧門與道院,降在寒門草堂內,燕南趙北(北京)把金散(把金子一樣的道傳出)。」
「帝曰:你因何說道字?溫曰:上末后時年,萬祖下界,千佛臨凡,普天星斗,阿漢群真,滿天菩薩,難脫此劫,乃是未來佛,下方傳道,天上天下諸佛諸祖,不遇金線之路(彌勒所散之金路),難躲此劫,削了果位,末后勒封八十一劫。」
有以上預言可看出,在末劫時期將有彌勒下世度人,告訴人自救的金線之路,而且這次浩劫關乎上界眾生(諸佛諸祖)和人類及動植物,預言中還說,彌勒將告訴人三字大法,記住三字真言者,稱回頭,即可進入未來成為新人類,能按照彌勒三字真言行事者,可榮登四萬八千寺,即成為未來宇宙的護衛者,即神佛,不認可三字真法者,入無生之門。「彌勒佛,一拖,二拖,三等,眾生不醒……」不醒者可悲也。
佛教創始人釋迦摩尼在世時曾說,末法時期將有聖王,即彌勒下世度人,傳度三字真經,教人向善,人心歸正,蒼穹從組,乾坤再造。到時將有仙界奇花優曇婆羅花在人世間開放,警示世人,快快找尋真理。
(二)《陝西太白山劉伯溫碑記》預言
明朝劉伯溫留下的《陝西太白山劉伯溫碑記》中預言了2012 和2013年是天大的難關!
陝西太白山的劉伯溫碑記――
天有眼,地有眼,人人都有一雙眼,天也翻,地也翻,
逍遙自在樂無邊,貧者一萬留一千,富者一萬留二三,
貧富若不回心轉,看看死期在眼前,平地無有五穀種,
謹防四野絕人煙,若問瘟疫何時現,但看九冬十月間,
行善之人得一見,作惡之人不得觀,世上有人行大善,
遭了此劫不上算,還有十愁在眼前,一愁天下亂紛紛,
二愁東西餓死人,三愁湖廣遭大難,四愁各省起狼煙,
五愁人民不安然,六愁九冬十月間,七愁有飯無人食,
八愁有人無衣穿,九愁屍體無人檢,十愁難過豬鼠年,
若得過了大劫年,才算世間不老仙,就是銅打鐵羅漢,
難過七月初一十三,任你金剛鐵羅漢,除非善乃能保全,
謹防人人艱難過,關過天番龍蛇年,幼兒好似朱洪武,
四川更比漢中苦
大獅吼如雷,勝過悼百虎,犀牛現出尾,平地遇猛若,
若問大平年,架橋迎新主,上元甲子到,人人哈哈笑,
問他笑什麼?迎接新地主,上管三尺日,夜無盜賊難,
雖是謀為主,主坐中央土,人民喊真主,銀錢是個寶,
看破用不了,果然是個寶,地下裂不倒,七人一路走,引誘進了口。
14208206015369.jpg
「若得過了大劫年,才算世間不老仙;就是銅打鐵羅漢,難過七月初一十三,任你金剛鐵羅漢,除非善乃能保全,謹防人人艱難過,關過天番龍蛇年。」
「三點加一勾,八王二十口,人人喜笑,個個平安。」
解:不管你是世間凡人,還是金剛羅漢,只有好自為之,只有心善之人才能過關(「三點加一勾」即「心」字,「八王二十口」即「善」字),過了某年的七月初一、十三,和某"龍蛇年"(龍蛇年分別是2012和2013年),才是真正的過了難關。為什麼過了"龍蛇年"才是真正的過了難關?這裡劉伯溫所看到的與數千年前瑪雅人預測到的又走到一起了。2012年之際,地球將被凈化,人心也會被凈化,腐敗物與心惡之人要被完全剔除被淘汰,而好的健康的事物與心善之人則將會被留下來並最終與銀河系同步,進入人類最美好的全新的未來。
(三)劉伯溫《金陵塔碑文》預言
金陵塔建在南京城郊,乃明朝朱元璋軍師劉伯溫所建,約有六百餘年歷史,至民國七年國軍攻陷南京時,部份將士在塔附近宿營時,詎料深宵塔內發出凄厲怪聲,員兵不能入夢,甚表驚訝,遂報上峰,蔣介石據報親臨視察,乃下令拆卸,偶然發現一段碑文,敘述世界人士端倪,以供諸後世為之覽閱。《金陵塔碑文》預言了國共內戰、毛的姓名、紅朝以及未來的兩木聖人(紫薇聖人)。下面是《金陵塔碑文》中預言紫薇聖人的幾段摘錄:
「盈虛原有數,盛衰也有無。
靈山遭浩劫,烈火倒浮濤。劫劫劫,仙凡逃不脫。(這一句是暗指宗教的災難,即文革時破古廟,砸佛像,斗和尚,尼姑,修道士)
東風吹送草木哀。洪水滔天逐日來。
六根未凈隨波去。正果能修往天台。
二四八,三七九。禍源種己久。
民三民十民三七,錦繡河山換一色。
馬不點頭石沉底,紅花開盡白花開,紫金山上美人來。」
解:結合《燒餅歌》可知,「靈山」暗指神仙,這是一場不管是神仙還是凡人都必須經歷的宇宙浩劫(2012),但是最終嗜血的紅潮會退下,象徵轉輪聖王彌勒(即紫薇聖人)出世的純潔的白色優曇花會開放。紅潮,是禍源的根本,有詩證曰:「百年紅潮一路殺,乾坤倒運戲中華,看明此時紅花盛,可曉他日開蓮花」。「蓮花」暗之神佛,或對神佛的信仰。
14208208262223.jpg
下面是描述了災難的巨大和恐怖。
「人逢猛虎難迴避,有福之人住山莊。繁華市,變汪洋。高樓閣,變坭崗。
父母死,難埋葬。爹娘死,兒孫扛。萬物同遭劫,蟲蟻亦遭殃。
幸得大木兩條支大廈。鳥飛羊走返家邦。能逢木兔方為壽,澤及群生樂且康。
有人識得其中意,富貴榮華百世昌。
解:「大木兩條」即兩木聖人也就是「紫霞真主」紫薇聖人(根據五百年前的韓國預言《格庵遺錄》可知),「木兔」是指紫薇聖人於木兔年即辛卯年出生的。「猛虎」聯繫《推背圖》第五十象「虎頭人遇虎頭年」可知是指與紫薇聖人作對的那一位對頭屬虎。要遠離屬虎的聖人對頭並且認同屬兔的轉輪聖王紫薇聖人,只有這樣做的人才能夠逢凶化吉,富貴榮華百世昌!
(四)諸葛亮《馬前課》
拯患救難是唯聖人
陽復而治晦極生明
證曰:陰陽陽陽陽陰在卦為大過
說到「拯患救難,是唯聖人」,就涉及到了前面提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很多中國預言都提到了會有聖人出現,而人類將經歷恐怖的大磨難後進入世界大同的承平盛世等等,並以此作為預言的結束。有關磨難恐怖程度各個預言都有不同的描述,其中《格庵遺錄》、聖經《啟示錄》非常詳細,《馬前課》雖然只用了四個字,足以凸顯災難嚴重!
后兩句「陽復而治,晦極生明」,有物極必反之意。瑪雅預言也講到1992年到2012年這段時間是本次太陽紀的最後一個周期,其間一切都將面臨凈化與更新,然後人類就將進入新紀元。這與《推背圖》里的「乾坤再造在角亢」應當是指同一件事,「角亢」是指龍,而2012年正是龍年。如果這不是一個巧合的話,那一定是全球範圍的大事件,那也許就是諸多中國預言所談到的盛世來臨吧!
當然了,在歷史還沒有走過這一段之前,對預言的解釋一定是見仁見智的。讓我們靜觀歷史的發展,但我們相信離預言真相大白的日子已經不遠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幾乎所有中外預言都談到了與舊惡勢力為伍的人將面臨審判,甚至被歷史淘汰。在這個新舊更替的關鍵時刻,千萬不要做出錯誤的選擇。要選擇進入未來盛世,千萬不能選擇與舊惡勢力為伍啊!
第十三課上中
賢不遺野天下一家
無名無德光耀中華
證曰:陽陰陰陽陽陽在卦為大畜
《馬前課》第十二課是預言新舊時代交接的歷史大事,而十三課就是講進入新紀元以後的事了。
14208208293987.jpg
「賢不遺野,天下一家」,是歷來人們稱頌、嚮往的盛世,正是新世紀景象。這一課的預言也和《推背圖》第五十九象不謀而合。《推背圖》第五十九象讖曰:「無城無府,無爾無我,天下一家,治臻大化」,指在經歷磨難的深刻教訓后,人類道德普遍回升后,人們不再互相算計,而能互敬互愛。接下來「無名無德」是說人們都能發自內心地行善,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互相信賴,親如兄弟,而不是為了自己的名利。過去道家也說「上德不德」,這和「無名無德」有異曲同工之妙。
「光耀中華」是說能使天下一家、賢不遺野、萬物新生將源自中國東土,中華文化也將因此興盛。近代預言家凱西也預言中國將有一天成為全世界信仰的發源地,因為中國將出現一種對神佛的信仰,中國將會成為全人類共同信仰的搖籃,這與「光耀中華」是異曲同工的表達。
再來看看《推背圖》第五十九象頌曰:「一人為大世界福,手執簽筒拔去竹,紅黃黑白不分明,東南西北盡和睦」,這裡「一人為大」應該是指前面所講的聖人。他將使全世界人民都受益,各個人種(紅黃黑白)、國家、民族(東南西北)之間的隔閡矛盾消失,世界和平。
第十四課中下
佔得此課易數乃終
前古后今其道無窮
證曰:陽陰陽陰陽陰在卦為未濟
這一課是講,占卜的卦象到此,預言也就到此結束。故曰「佔得此課,易數乃終」。這與《推背圖》相應,在第六十象中的頌說「茫茫天數此中求,世道興衰不自由,萬萬千千說不盡,不如推背去歸休。」都是同一個意思,是說一切都有定數、有安排。前古后今永遠不變的「道」,是永遠不變的宇宙法則,故曰「前古后今,其道無窮」。在《推背圖》第六十象中的讖也很類似:「一陰一陽,無始無終,終者自終,始者自始」。古人云:「一陰一陽之謂道」,讖中「一陰一陽」就指「道」,是「無始無終」,是長存的。人們常說善惡有報,可能就是「終者自終,始者自始」所指的意思吧!
這只是中國的預言,還有許多西方的預言,他們所預測的事情大同小異,都指向人類的今天將有大難,經歷大難后,宇宙更新,乾坤澄澈,是為後來人之福。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度過劫難,做出正確的選擇。
附加:(五)鬼谷子
鬼谷子為縱橫家之鼻祖(也是兵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蘇秦與張儀為其最傑出的兩個弟子(見《戰國策》)。另有孫臏與龐涓亦為其弟子之說(見《孫龐演義》)。他通天徹地,兼顧數家學問,人不能及。一是神學:日星象緯,占卜八卦,預算世故,十分精確;二是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布陣行軍,鬼神莫測;三是遊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口成章,萬人難當;四是出世學,修身養性,祛病延壽,學究精深。
鬼谷子用兩朵花斷龐涓與孫臏
古代鬼谷子的故事廣為流傳,他用兩朵花斷龐涓與孫臏的故事充滿了神奇色彩,但他的神斷正是自然界的規律在預測學中的應用和體現。
在鬼谷子的細心教導下,孫臏和龐涓刻苦學習,精心研究,對兵法頗有造詣了。眼見時光荏苒,三年有餘,倆人離開鬼谷,到外面闖世界的慾望越來越大。
有一天,龐涓下山打水時,聽說魏國用重金訪賢聘能,擔任將相,心裡再也按耐不住了,他急忙回到山中向鬼穀子先生辭行。見到先生后,又怕先生不讓走,吞吞吐吐,沒說個所以然來。鬼谷子早就知道龐涓心裡的想法,就笑著對龐涓說:「你的時運已經來了,為什麼不下山去求取富貴?」
龐涓一聽,說到自己的心坎上了,忙跪下說:「弟子正有此意,不知下山以後能否成功。」
鬼谷子說:「你到山中摘一隻花來,我給你占上一課。」
龐涓到山中去摘花,可六月的天,花期都過了,找了半天,只找到了一隻草花。龐涓將此花連根撥起,想回去見先生,可又想草花地位卑賤,成不了大氣候,又把草花扔在地上。但周圍實在找不到任何花,只好又將草花揀起來放在袖中,回去見先生說:「山裡沒有花」。
鬼谷子問:「你袖子里是什麼?」
龐涓只好將草花拿出來:「此乃草花,花卑位賤」。
14208209513315.jpg
「同樣為花,何言貴賤?」鬼谷子說著,隨手將花接了過來。這花離土時間已長,又曬了太陽,已經半萎了。鬼谷子接著說:「你知道這花的名子嗎?這是馬兜鈴。一開就是十二朵,正好是你發跡的年數。采於鬼谷,見日而萎,你成功的地方,一定是魏國。但你會欺騙他人,也會因為欺騙他人而被他人欺騙。所以一定不可欺騙他人,否則,後果難以預料。我給你八個字,一定要記住。」
「弟子願意領教。」
「遇羊而榮,遇馬而瘁。」
「先生的教誨,弟子一定銘之肺腑。」
正好孫臏也在身旁,龐涓噙著淚對孫臏說:「我與孫兄有八拜之交,情同手足,這次下山,只要我能發跡,一定推薦師兄,共建大業。」
「此話當真?」
「我若失信,當死於亂箭之下!」
孫臏跟隨著先生又過了一年的時間,心裡一直盼著龐涓的來信,可龐涓一去就音信皆無,也不知是否得志。幾天以後,鬼谷子的老友墨羽之後墨翟來訪。見到孫臏,深為欣賞,願意到魏國為孫臏打探消息。半個月後,孫臏接到了龐涓的信。信中大約是:我蒙兄長的庇護,得到魏王的重用,特別向魏王推薦了兄長,希望兄長能隨信使一同來魏;共圖大業等等。孫臏將信交給了先生。鬼谷子知道龐涓已得重用,但來信一點也不提到先生。卻是個刻薄忘本的人。心知龐涓嫉妒心極強,孫臏此去,豈能兩立?必遭災難。想要阻止他,看到魏王的使臣十分鄭重,孫臏也已行色匆匆,不好阻擋。也讓孫臏去摘一朵山花,鬼谷子為孫臏占卜。孫臏等不及山中採花,見先生幾安案上供有黃菊一枚,就隨手撥下一隻,呈給鬼谷子看后又插入瓶中。鬼谷子說:「此花見被折斷,不為完好,但性耐歲寒,經霜不壞,雖有殘害,不為大凶。且喜供養瓶中,為人所愛重。瓶乃範金而成,鐘鼎之屬,終當威行霜雪。但此花在經提拔,恐一時不能得意;仍舊歸瓶,你的成功之處,應還是在故土。」
我們知道孫臏龐涓致殘以後最終逃到齊國故土后才被重用,正應了鬼谷子之斷。
鬼谷子根據馬兜鈴的植物習性預測了龐涓發跡的年數,並根據采於鬼谷,見日而萎,斷定龐娟成功的地方是魏國。鬼谷子根據孫臏撥下黃菊說:「此花見被折斷,不為完好,但性耐歲寒,經霜不壞,雖有殘害,不為大凶。且喜供養瓶中,為人所愛重。瓶乃範金而成,鐘鼎之屬,終當威行霜雪。但此花在經提拔,恐一時不能得意;仍舊歸瓶,你的成功之處,應還是在故土。」
註:這一切的正確分析和預測,來自鬼谷子先生對大自然萬事萬物細節的細微觀察及符合自然規律的合理推導,並由植物的發展、變化、結局的物象判斷了兩人的發展、變化、結局,可謂預測學上出神入化的神斷。
李淳風和袁天罡:《推背圖》
無論《乾坤萬年歌》還是《馬前課》,其預言之準確足以令人瞠目結舌,然而中華歷史那悠久而博大精深的文化中,這樣偉大的預言家竟然是每個朝代都出現一個!
李淵次子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皇帝。他掃清七十二處狼煙,收伏一十八處蠻洞,改號武德,建文學館以延一十八學士,造凌煙閣以繪二十三功臣,任用魏徵、杜如晦、房玄齡等人為宰相,天下大治,四海昇平。太宗皇帝手下的司天監李淳風和隱士袁天罡共同寫下了《推背圖》。
唐朝和五代年間,《推背圖》在民間已極為流行。正史《舊唐書》記載:唐太宗看到一本《秘記》上說:「唐三世之後,則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就召見李淳風,詢問詳情。李淳風回答說:「臣據像推算,其兆已成,而且此人就在陛下的宮中,身為您的眷屬,三十年後當稱帝,並誅戮您的子孫。」太宗說道:「那麼把可疑的人都殺了,怎麼樣?」
李淳風回答說:「這是天命,無可祈禳迴避,且王者不死,白白殺了很多無辜的人。三十年後,此人年紀大了,就會仁慈起來。現在如果殺了她,上天還會讓她轉生稱帝,三十年後她正當壯年,性情更為狠毒,您的子孫就都會被她殺光了。」太宗覺得有理,就沒有再追究下去。
14208210534562.jpg
李淳風隨後將未來推算到了一千多年以後,並上呈太宗皇帝御覽。預言以讖、頌和圖的形式記錄了下來。傳說當李淳風推算到第59像的時候,他的好友袁天罡推了一下他的後背說:「天機不可泄漏,就推算到這裡吧」。於是李淳風就把此事畫作了最後一象,並題詩說:「茫茫天數此中求,世道興衰不自由,萬萬千千說不盡,不如推背去歸休。」這部預言也就因此稱為《推背圖》。
《推背圖》中對於武則天稱帝和安史之亂等的預言準確得幾乎讓人懷疑是後人在歷史過後偽造的。現在我們來看一看最流行的版本--清朝順治年間的才子金聖嘆親手註釋的《推背圖》吧。
《推背圖》第三十四象的讖語是「頭有發,衣怕白,太平時,王殺王」,又有頌詩說:「太平又見血花飛,五色章成裡外衣,洪水滔天苗不秀,中原曾見夢全非。」
1851年初,洪秀全在廣東金田發動起義后,一路北伐,於1853年攻克南京,建國號「太平天國」,洪秀全稱「天王」。1856年,太平天國發生內亂,執白旗的北王韋昌輝屠殺了東王楊秀清全家及其部下和士兵2萬多人。隨後,洪秀全又將韋昌輝及親信200 多人處死。《推背圖》第三十四象就是對這段歷史的預言。「頭有發」指太平天國的民眾留長發,但不按滿清規定結辮,被稱為「長毛」。「衣怕白」和「太平時,王殺王」「洪水滔天苗不秀」都喻指天王洪秀全讓北王韋昌輝屠殺東王楊秀清之事。「五色章成裹外衣」:此句意指太平天國以五色旗為標誌。「中原曾見夢全非」指太平天國最終敗於曾國藩的湘軍手下。
死於清朝初年的金聖嘆當然無法批註這件他死後整整200年所發生的一系列大事,但李淳風和袁天罡何以對歷史有如此深刻而準確的洞察力,卻成了一個最大的謎團。似乎對他們這些跨越時空的先知來說,未來一覽無遺。
「今年祖龍死」
公元前210年,十月。旌旗蔽日,車馬轔轔,秦始皇率領著他龐大的文武百官和侍從隊伍離開咸陽,踏上了第五次巡行天下的征途。當秦始皇最後回望咸陽城那巍巍宮殿的時候,他不會想到:這一去,他就再也回不來了。
一年前秋天的夜晚,秦始皇的一位使者經過華陰平舒道,一個人手持玉璧攔住他的去路說,「請替我把這塊玉璧交給始皇。」又趁便說道:「今年祖龍死。」使者很奇怪,正要問個究竟,這人把玉璧放在地上就不見了。使者帶著玉璧回到咸陽,把事情經過報告給始皇,始皇默然良久,后命人到御府一查,發現這塊玉璧竟然是八年以前他出巡渡江時沉入水中的那塊兒。
車馬在寒冬的風中緩緩前行,蒼茫大地,衰草枯楊。曾經威武剛烈的秦始皇如今已近油盡燈枯。回想當年一統天下、叱詫風雲的豪情,始皇的心中恐怕也不能不感嘆人生的短暫。在死神面前,人實在是太微渺了。他想起了那因為諫阻他活埋儒生而被發配到上郡和蒙恬一起鎮守邊關的長子扶蘇,就寫下詔命給扶蘇說:「請回咸陽治喪。」始皇可能終於想通了那句莫名其妙的「今年祖龍死」到底是什麼意思。「龍」者,被稱為真龍天子的皇帝是也。「祖」者,始祖是也。「祖龍」不就是指他秦始皇嗎?
大限已到,不可一世的秦始皇就這樣死了。他所最寵信寵愛的三個人--小兒子胡亥、丞相李斯和郎中令趙高立即就背叛了他。他們篡改詔書,命令扶蘇和蒙恬自殺,並扶立胡亥為帝,這就是秦二世。
14208211439180.jpg
「亡秦者胡也」
秦二世是個只知吃喝享樂的花花公子,不但沒有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其奢侈荒淫猶有過之。就在秦二世元年七月(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天下百姓群起而響應。原來的六國諸侯後代紛紛復國,劉邦和項羽也各自拉起了一支人馬。
二世三年,秦王朝的天下早已支離破碎。趙高這個禍國殃民的太監,蒙蔽了秦二世整整三年,耍弄權術整整三年,安享富貴也整整三年。如今大勢已去,趙高深恐二世追究他的罪惡,在耍弄了一個「指鹿為馬」的遊戲后,命閻樂在望夷宮刺死了二世。隨後,趙高召集諸位公子和大臣說,「秦國本來是個諸侯國,因為始皇統一了天下,所以稱帝。現在六國紛紛復國,秦國的地盤是越來越小了,再頂著個皇帝的空名兒不合適,還是稱王吧。」
就這樣,趙高立了子嬰為秦王。秦始皇要傳之子孫,萬世不絕的帝位就畫上了句號。這又應驗了一句曾讓秦始皇寢食難安的預言--「亡秦者胡也」。那是在秦始皇稱帝六年,正當春秋鼎盛時,被派出去尋仙訪道的盧生帶回的讖諱:「亡秦者胡也。」始皇認為定然是胡人匈奴為患,於是命大將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並開始修築萬里長城。誰知天道玄遠,若隱若現,預言的實際意思是,「秦王朝將亡於二世胡亥之手。」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的這兩則預言,其準確程度已經讓人嘆為觀止。但是且慢,中華民族的智慧似乎要在這一點上一再展現出她的神秘不凡來。
張良與黃石公的故事:
張良,開闢漢朝400年江山的千古謀聖,令人敬佩,令人敬仰。在他的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胸懷天下、謙虛好學、孝敬老人、善於忍耐、冷靜分析.....,偉哉,千古謀聖!偉哉,千古張良!
戰國時,張良家五代先人輔佐韓國國君。秦始皇滅韓國后,少年張良傾盡家財招募刺客刺殺秦始皇,天下震驚。人們以為這樣豪俠的人應該身形魁偉,哪料到他竟纖弱俊秀,如同貌好的女子。十幾年後他成為劉邦的智囊——燒棧道瞞項羽,「約法三章」,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每一招都出奇制勝,令人驚嘆不已。劉邦封賞功臣,他不戀功名而請辭,令人肅然起敬。劉邦死後,他更加專心修道。最後仙逝,呂后不信,命人掘墓查看,結果一夜間天下出現三千張良墓。據《太平廣記》載:張良成仙后,仙位為「太玄童子」,常隨太上老君在太清仙界遨遊。而他的孫子張道陵也得了道,在昆崙山時,張良曾去看過他。
縱觀張良傳奇的一生,他前半生摯誠報國,建立奇功偉業;後半生逐漸淡出官場潛心修道,留下仙名。張良的所有故事中,最神奇最有爭議也是最關鍵的,就是拾履授書的故事了。領悟這個故事,就可以解開他一生的種種令人費解之謎。
14208213377489.jpg
據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載:張良刺殺秦始皇失敗后,逃到了下邳(今江蘇睢寧北)。一天,他走到一座橋上,一位年邁的老頭故意把鞋甩到橋下,對張良說:「小子,把鞋給我拾上來!」張良受此挑釁,很想揍他,但礙於他年老,不忍動手,只好下橋取鞋。取鞋后,老人又令張良給他穿上,張良跪著小心地幫老人穿鞋。穿好后,老人大笑而去。張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一會兒,老頭又回來了,對張良說:「你還可以教,五日後的黎明,在這裡見面。」張良很奇怪,就跪下來答應了。五天以後天剛亮張良就到了橋邊,老人卻已早到,他生氣地說:「跟老人相約為什麼反而落在後面?下次早點來!」又過了五天,剛剛雞叫張良就到了,但老頭還是早到,又教訓了他一頓。最後一次,張良半夜就動身,終於趕在了老頭的前面。老頭很高興,拿出一本書給張良,說:「讀了它可以成為王者的老師。十年之後必有王者興起,十三年後你可以到濟北來見我,谷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說完就走了,也再沒見過他。張良等到天明打開書簡來看,才知是《太公兵法》(太公,即姜太公,周武王的軍師)。張良就日夜誦讀此書,終於成為一個深明韜略、足智多謀、文武兼備的「智囊」。十年後果然陳勝起義爆發,十三年後張良去谷城,山下確實有一尊黃石,老人的預言神奇般地得到應驗。
姜子牙的《乾坤萬年歌》
在中國的預言中,也許商末周初姜子牙的《乾坤萬年歌》沒有別的預言那麼著名,也少為人所知。但它卻是中國最早出現的一個預言朝代興衰的大預言,全文770字,預知其生后一萬年之事,可謂神奇之作。姜子牙《乾坤萬年歌》,預測了從三皇五帝后的五千年國運變遷。
《原文節選》
太極未判昏昏過,風后女媧居上座。
「太極未判」是說人類社會還沒有形成,處於愚昧無知的昏昏狀態。「女媧居上座」是說人類還在母系氏族社時代。但人們認為人類社會應從父系氏族公社開始。
如今天下已歸周,禮樂文章八百秋。
這是說周文王、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後,制綱常倫理,後來「五經」、「四書」相繼問世,中國已由奴隸社會進入封建社會了。(周朝分西周、東周,約公元前十一世紀至公元前476年,共計八百餘年。)
中中無直傳天下,為何春中未日頭。
「中中無直」乃『呂』字,「春中未日頭」是『秦』字,意思是說呂不韋輔佐秦始皇統一天下,做了中國的第一個皇帝。
1420821495657.jpg
天命由赤過已久,三五年間事又休。
意思是秦始皇統一天下是天命所定。但僅坐了十五年(三五相乘得十五),便在陳勝吳廣領導的大起義中完蛋了。
卯生金頭帶直刀,削平天下水羊草。(1)
「卯生金頭帶直刀」是繁體字的『劉』字,指劉邦。劉邦混進起義隊伍后,發展自己的勢力,在項羽滅秦之後,他又和項羽爭戰了三年,打敗了項羽,建立了漢朝,定都長安。歷史上稱西漢。「水羊」指癸未年,癸屬水,未屬羊。指劉邦建立西漢的時間。但經筆者考證,公元前206年是乙未年,如果說「木羊」(乙屬木)就對了,可能是後人傳抄時誤把『木』字寫成一個『水』字了。註:(1)
一土臨朝事不祥,改年換國散平床。
「一土」合起來是個『王』字,指外戚王莽,「平床」指劉平帝。劉平帝時,外戚王莽專權,在公元前八年篡位,改國號為「新」。
泉中湧出光華主,複位江山又久長。
「光華主」指光武學劉秀,劉秀是漢室後裔,參加綠林赤眉起義,竊取政權,公元25年,推翻了王莽,建立東漢,把首都從長安遷到洛陽。
四百年來事又敗,田上一共懷壬母。
西漢,東漢一共統治了四百年(公元前202至公元220年),「田上一共」合起來是個『黃』字,指東漢末年張角領導的「黃巾起義」。「懷壬母」指黃巾軍起義的時間是公元184年(這年是甲子年,子為水,壬屬水,故文中說懷壬母),東漢王朝在黃巾起義后不久就滅亡了。
春發一枝流派落,三分天下傳二代。
這是說黃巾起義后,曹操、劉備、孫權在鎮壓黃巾起義中發展壯大了自己的勢力,後來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四十年來又一變,相傳馬上洞無伴。兩頭上火坐長安,委鬼江山統一換。
三國鼎立的局面持續了四十多年,后被司馬昭兼并,建立西晉,「洞無伴」即『司』字。「兩頭上火」是個『炎』字,指司馬炎,司馬炎篡魏政權(委鬼即『魏』字)后滅掉西蜀和東吳,建立了「西晉」,統一了中國。
山河既屬無頭普,亂離中數十千秋。
子中一夫不能保,江東復立作皇州。
相傳一百五十年,釗上生兔平四海。
這三句是說西晉東晉時期,國家混亂,民不聊生,後來劉裕在長江以南建立宋。
天命當頭六十年,肅頭蓋草又生反。
「肅頭蓋草」是個『蕭』字,意思是道成建齊。
二百年來九番換,天下卻無真主管。
耳東入國又離亂,南隔長江北隔關。
以上兩句是說南北朝持續了二百年(公元420年至589年),先後換了九個皇帝,作者認為沒有一個是真龍天子,誰也治不了中國,只能在彈丸之地成王成霸。「耳東入國」指陳霸先建「陳」之事。
水龍木易承天命,十八鯉魚跳出來,(2)方得江山歸一定。
「水龍」指壬辰年,壬屬水,辰屬龍(581年),「木易」 合為『楊』, 即隋文帝楊堅,他勵精圖治,進行改革,統一中國,結束了南北朝的混亂局面。
「十八鯉魚跳出來」指李淵,李淵是太原留守,因他反對隋煬帝的殘酷荒淫,參加了李密領導的瓦崗軍起義,竊取了政權,推翻了隋朝建立唐朝,統一了中國。註:(2)
火牛年來又不祥,又見止弋不復禮。
「火牛年」即丁丑年,(丁屬火,丑屬牛)即公元689年,「止弋」為『武』字,即武則天,這是指武則天在689年篡唐稱帝,改國號為「後周」。在作者看來女子當皇帝是不合周禮的,這是作者重男輕女的思想流露。
子斷孫承三百春,又遭離亂又瓜分。
「子斷孫承」是指武則天亂唐時廢子之事件。「三百春」指唐朝共統治了三百多年(公元618一907),後來被朱溫推翻,以後梁、唐、晉、漢、周,五代十國戰爭不斷,統一的中國又分裂了,廣大人民飽嘗了離亂之苦。
五十年來二百姓,不真不假亦為民。
這是說「五代十國」亂了五十多年(公元907一960),不倫不類的人物都做過皇帝。
金豬此木為皇帝,未經十載遭更替。
「金豬」指辛亥年(辛屬金,亥屬豬),即公元951年。「此木」為柴,指柴榮建立「後周」,「未經十載」是說柴榮只坐了九年(公元951一960)就禪讓於趙匡胤了。
小月出走在金猴,穩坐江山傳九世。
「小月出走」指趙匡胤的「趙」,「金猴」是庚申年(庚屬金,申屬猴),即公元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柴王的小兒子不得不讓位於趙匡胤。趙匡胤建立「北宋」定都汴梁(今開封),共九帝。即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欽宗,公元1127年,徽欽二帝被金兵掠走,趙構在臨安稱帝號高宗,歷史上稱為「南宋」。
一許二祝事不休,二百年來江山小。
江南江北又分邦,卻為胡人統佔了。
三百年來服不終,三關四海更潛蹤。
以上三句講南宋以後,由於奉行對外求和以求苟安的政策,割地賠銀,進貢稱臣,江山區域越來越小。可憐宋朝雖先後統治了三百年,可國家腐敗無能,上至皇帝,下至百姓,誰能過一天太平日子呢,所以歌中雲「三百年來服不終。」
一人為君八九載,淮南又來一張弓。
這句是說元滅金,絕宋氏之後,僅統治了八九十年,由於元朝統治殘酷,激起了漢族人民的反抗,被張世誠、劉福通、朱元璋領導的「紅巾軍」推翻了。(一張弓指張世誠)
八隻牛來力量大,日月并行照天下。
土猴一兀自消除,四海衣冠新彩盡。
「八牛」合為「朱」字,即指朱元璋,日月為「明」,朱元璋建立明朝,「土猴」即戊申年(戊屬土,申屬猴,即公元1368年)「一兀」為元字,「自消除」,是說元朝完蛋了。「四海衣冠新彩盡」是說明朝建立后,全國舊貌換新顏的太平景象,這是作者對明朝統治的讚賞,也說明對元朝統治的不滿。
三百年中三七分,十八子馬衝進門。
這一句話是說明朝共統治了276年(近三百年,從公元1368—1644)后被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推翻了,「十八子」是李字,馬衝進門是「闖」字,指李自成(他自稱闖王)。
「清秋永春保太平,虎頭帶刀何曾問。」
這一句是說明清軍入關,建立清朝。
------------------------------
天機的真相:劉伯溫諸葛亮姜太公鬼穀子張良最著名的四大預言
在中國5000年的歷史裡,出現了很多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也出現了很多的聖人、賢人,雖然這些人數不勝數,但唯獨一類人卻並不常見,甚至是這個世界上最稀有的品種。這類人,我們稱之為神人。
何為神人?通曉天機,擁有像神一樣本事的人。這種本事就是:洞徹天機、經天緯地、神機妙算、未卜先知……
如果您熟悉歷史的話,在歷史這條長河裡,中國祇有六個神人,六個通曉天機的人。這六個人分別是:西周開國元勳——姜太公,戰國不老的傳說——鬼穀子,漢朝首席功臣——張良,三國第一謀臣——諸葛亮,隋末高道——李淳風和袁天罡,以及元末明初的主人公——劉伯溫。
作為這六大神人之一的劉伯溫,他是否像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一樣,不僅才華橫溢、料事如神,還擁有呼風喚雨、預知未來的能力呢?
( 一) 劉伯溫《燒餅歌》
公元1368年某一日的早上,明太祖朱元璋某日早上在內殿吃燒餅,才剛咬下一口時,宮內太監火速緊急來報,說護國軍師劉伯溫晉見。這時明太祖朱元璋突然想起:“自元朝順帝十九年,劉伯溫助我一臂之力以來,一直到收復漢室江山為止,共九載寒暑,大小戰役無數,尤其五年前與陳友諒六十萬大軍會戰於鄱陽一役,軍師用兵如神,以寡擊眾,好比諸葛孔明再世。果真劉伯溫有如此神算,朕倒要好好測試一番。”於是明太祖將盤中的燒餅用碗蓋著,再召請劉伯溫晉見。等劉伯溫坐定,朱元璋就問說:“先生深明數理,可知碗中是何物。”劉伯溫於是就掐指輪算,回答說:“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依臣之見這碗中乃燒餅是也。” 明太祖為之讚歎曰:“我朝之中,有如此博學異人之國師,真是我大明子民之福份。
自此就有了燒餅歌,而燒餅歌裡的預言也都一一驗證。下面是節選了預言中一段關於預測到今天人類未來的問答。其中“帝”是指朱元璋,“溫”是指劉伯溫。
“帝曰:彌勒降凡在哪裡?溫曰:聽臣道來:未來教主臨下凡,不落宰府共官員,不在皇宮為太子,不在僧門與道院,降在寒門草堂內,燕南趙北(北京)把金散(把金子一樣的道傳出)。”
“帝曰:你因何說道字?溫曰:上末後時年,萬祖下界,千佛臨凡,普天星斗,阿漢群真,滿天菩薩,難脫此劫,乃是未來佛,下方傳道,天上天下諸佛諸祖,不遇金線之路(彌勒所散之金路),難躲此劫,削了果位,末後勒封八十一劫。”
有以上預言可看出,在末劫時期將有彌勒下世度人,告訴人自救的金線之路,而且這次浩劫關乎上界眾生(諸佛諸祖)和人類及動植物,預言中還說,彌勒將告訴人三字大法,記住三字真言者,稱回頭,即可進入未來成為新人類,能按照彌勒三字真言行事者,可榮登四萬八千寺,即成為未來宇宙的護衛者,即神佛,不認可三字真法者,入無生之門。“彌勒佛,一拖,二拖,三等,眾生不醒……”不醒者可悲也。
佛教創始人釋迦摩尼在世時曾說,末法時期將有聖王,即彌勒下世度人,傳度三字真經,教人向善,人心歸正,蒼穹從組,乾坤再造。到時將有仙界奇花優曇婆羅花在人世間開放,警示世人,快快找尋真理。
在中國5000年的歷史裡,出現了很多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也出現了很多的聖人、賢人,雖然這些人數不勝數,但唯獨一類人卻並不常見,甚至是這個世界上最稀有的品種。這類人,我們稱之為神人。
何為神人?通曉天機,擁有像神一樣本事的人。這種本事就是:洞徹天機、經天緯地、神機妙算、未卜先知……
如果您熟悉歷史的話,在歷史這條長河裡,中國祇有六個神人,六個通曉天機的人。這六個人分別是:西周開國元勳——姜太公,戰國不老的傳說——鬼穀子,漢朝首席功臣——張良,三國第一謀臣——諸葛亮,隋末高道——李淳風和袁天罡,以及元末明初的主人公——劉伯溫。
作為這六大神人之一的劉伯溫,他是否像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一樣,不僅才華橫溢、料事如神,還擁有呼風喚雨、預知未來的能力呢?
( 二) 《陝西太白山劉伯溫碑記》預言
明朝劉伯溫留下的《陝西太白山劉伯溫碑記》中預言了2012 和2013年是天大的難關!
陝西太白山的劉伯溫碑記――
天有眼,地有眼,人人都有一雙眼,天也翻,地也翻,
逍遙自在樂無邊,貧者一萬留一千,富者一萬留二三,
貧富若不回心轉,看看死期在眼前,平地無有五穀種,
謹防四野絕人煙,若問瘟疫何時現,但看九冬十月間,
行善之人得一見,作惡之人不得觀,世上有人行大善,
遭了此劫不上算,還有十愁在眼前,一愁天下亂紛紛,
二愁東西餓死人,三愁湖廣遭大難,四愁各省起狼煙,
五愁人民不安然,六愁九冬十月間,七愁有飯無人食,
八愁有人無衣穿,九愁屍體無人檢,十愁難過豬鼠年,
若得過了大劫年,才算世間不老仙,就是銅打鐵羅漢,
難過七月初一十三,任你金剛鐵羅漢,除非善乃能保全,
謹防人人艱難過,關過天番龍蛇年,幼兒好似朱洪武,
四川更比漢中苦
大獅吼如雷,勝過悼百虎,犀牛現出尾,平地遇猛若,
若問大平年,架橋迎新主,上元甲子到,人人哈哈笑,
問他笑什麼?迎接新地主,上管三尺日,夜無盜賊難,
雖是謀為主,主坐中央土,人民喊真主,銀錢是個寶,
看破用不了,果然是個寶,地下裂不倒,七人一路走,引誘進了口。
“若得過了大劫年,才算世間不老仙;就是銅打鐵羅漢,難過七月初一十三,任你金剛鐵羅漢,除非善乃能保全,謹防人人艱難過,關過天番龍蛇年。”
“三點加一勾,八王二十口,人人喜笑,個個平安。”
解:不管你是世間凡人,還是金剛羅漢,只有好自為之,只有心善之人才能過關(“三點加一勾”即“心”字,“八王二十口”即“善”字),過了某年的七月初一、十三,和某"龍蛇年"(龍蛇年分別是2012 和2013年),才是真正的過了難關。為什麼過了"龍蛇年"才是真正的過了難關?這裡劉伯溫所看到的與數千年前瑪雅人預測到的又走到一起了。2012年之際,地球將被淨化,人心也會被淨化,腐敗物與心惡之人要被完全剔除被淘汰,而好的健康的事物與心善之人則將會被留下來並最終與銀河系同步,進入人類最美好的全新的未來。
( 三) 劉伯溫《金陵塔碑文》預言
金陵塔建在南京城郊,乃明朝朱元璋軍師劉伯溫所建,約有六百餘年曆史,至民國七年國軍攻陷南京時,部份將士在塔附近宿營時,詎料深宵塔內發出淒厲怪聲,員兵不能入夢,甚表驚訝,遂報上峰,蔣介石據報親臨視察,乃下令拆卸,偶然發現一段碑文,敘述世界人士端倪,以供諸後世為之覽閱。《金陵塔碑文》預言了國共內戰、毛的姓名、紅朝以及未來的兩木聖人(紫薇聖人)。下面是《金陵塔碑文》中預言紫薇聖人的幾段摘錄:
“盈虛原有數,盛衰也有無。
靈山遭浩劫,烈火倒浮濤。劫劫劫,仙凡逃不脫。(這一句是暗指宗教的災難,即文革時破古廟,砸佛像,鬥和尚,尼姑,修道士)
東風吹送草木哀。洪水滔天逐日來。
六根未淨隨波去。正果能修往天台。
二四八,三七九。禍源種己久。
民三民十民三七,錦繡河山換一色。
馬不點頭石沉底,紅花開盡白花開,紫金山上美人來。”
解:結合《燒餅歌》可知,“靈山”暗指神仙,這是一場不管是神仙還是凡人都必須經歷的宇宙浩劫(2012),但是最終嗜血的紅潮會退下,象徵轉輪聖王彌勒(即紫薇聖人)出世的純潔的白色優曇花會開放。紅潮,是禍源的根本,有詩證曰:“百年紅潮一路殺,乾坤倒運戲中華,看明此時紅花盛,可曉他日開蓮花”。“蓮花”暗之神佛,或對神佛的信仰。
下面是描述了災難的巨大和恐怖。
“人逢猛虎難迴避,有福之人住山莊。繁華市,變汪洋。高樓閣,變坭崗。
父母死,難埋葬。爹娘死,兒孫扛。萬物同遭劫,蟲蟻亦遭殃。
幸得大木兩條支大廈。鳥飛羊走返家邦。能逢木兔方為壽,澤及群生樂且康。
有人識得其中意,富貴榮華百世昌。
解: “大木兩條”即兩木聖人也就是“紫霞真主”紫薇聖人(根據五百年前的韓國預言《格庵遺錄》可知),“木兔”是指紫薇聖人於木兔年即辛卯年出生的。“猛虎” 聯繫《推背圖》第五十象“虎頭人遇虎頭年”可知是指與紫薇聖人作對的那一位對頭屬虎。要遠離屬虎的聖人對頭並且認同屬兔的轉輪聖王紫薇聖人,只有這樣做的人才能夠逢凶化吉,富貴榮華百世昌!
( 四) 諸葛亮《馬前課》
拯患救難是唯聖人
陽复而治晦極生明
證曰:陰陽陽陽陽陰在卦為大過
說到“拯患救難,是唯聖人”,就涉及到了前面提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很多中國預言都提到了會有聖人出現,而人類將經歷恐怖的大磨難後進入世界大同的承平盛世等等,並以此作為預言的結束。有關磨難恐怖程度各個預言都有不同的描述,其中《格庵遺錄》、聖經《啟示錄》非常詳細,《馬前課》雖然只用了四個字,足以凸顯災難嚴重!
後兩句“陽复而治,晦極生明”,有物極必反之意。瑪雅預言也講到1992年到2012年這段時間是本次太陽紀的最後一個週期,其間一切都將面臨淨化與更新,然後人類就將進入新紀元。這與《推背圖》裡的“乾坤再造在角亢”應當是指同一件事,“角亢”是指龍,而2012年正是龍年。如果這不是一個巧合的話,那一定是全球範圍的大事件,那也許就是諸多中國預言所談到的盛世來臨吧!
當然了,在歷史還沒有走過這一段之前,對預言的解釋一定是見仁見智的。讓我們靜觀歷史的發展,但我們相信離預言真相大白的日子已經不遠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幾乎所有中外預言都談到了與舊惡勢力為伍的人將面臨審判,甚至被歷史淘汰。在這個新舊更替的關鍵時刻,千萬不要做出錯誤的選擇。要選擇進入未來盛世,千萬不能選擇與舊惡勢力為伍啊!
第十三課上中
賢不遺野天下一家
無名無德光耀中華
證曰:陽陰陰陽陽陽在卦為大畜
《馬前課》第十二課是預言新舊時代交接的歷史大事,而十三課就是講進入新紀元以後的事了。
“賢不遺野,天下一家”,是歷來人們稱頌、嚮往的盛世,正是新世紀景象。這一課的預言也和《推背圖》第五十九像不謀而合。《推背圖》第五十九象讖曰:“無城無府,無爾無我,天下一家,治臻大化”,指在經歷磨難的深刻教訓後,人類道德普遍回升後,人們不再互相算計,而能互敬互愛。接下來“無名無德”是說人們都能發自內心地行善,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互相信賴,親如兄弟,而不是為了自己的名利。過去道家也說“上德不德”,這和“無名無德”有異曲同工之妙。
“光耀中華”是說能使天下一家、賢不遺野、萬物新生將源自中國東土,中華文化也將因此興盛。近代預言家凱西也預言中國將有一天成為全世界信仰的發源地,因為中國將出現一種對神佛的信仰,中國將會成為全人類共同信仰的搖籃,這與“光耀中華”是異曲同工的表達。
再來看看《推背圖》第五十九象頌曰:“一人為大世界福,手執籤筒拔去竹,紅黃黑白不分明,東南西北盡和睦”,這裡“一人為大”應該是指前面所講的聖人。他將使全世界人民都受益,各個人種(紅黃黑白)、國家、民族(東南西北)之間的隔閡矛盾消失,世界和平。
第十四課中下
占得此課易數乃終
前古後今其道無窮
證曰:陽陰陽陰陽陰在卦為未濟
這一課是講,占卜的卦像到此,預言也就到此結束。故曰“占得此課,易數乃終”。這與《推背圖》相應,在第六十像中的頌說“茫茫天數此中求,世道興衰不自由,萬萬千千說不盡,不如推背去歸休。”都是同一個意思,是說一切都有定數、有安排。前古後今永遠不變的“道”,是永遠不變的宇宙法則,故曰“前古後今,其道無窮”。在《推背圖》第六十像中的讖也很類似:“一陰一陽,無始無終,終者自終,始者自始”。古人云:“一陰一陽之謂道”,讖中“一陰一陽”就指“道”,是“無始無終”,是長存的。人們常說善惡有報,可能就是“終者自終,始者自始”所指的意思吧!
這只是中國的預言,還有許多西方的預言,他們所預測的事情大同小異,都指向人類的今天將有大難,經歷大難後,宇宙更新,乾坤澄澈,是為後來人之福。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度過劫難,做出正確的選擇。
“今年祖龍死”
公元前210年,十月。旌旗蔽日,車馬轔轔,秦始皇率領著他龐大的文武百官和侍從隊伍離開咸陽,踏上了第五次巡行天下的征途。當秦始皇最後回望咸陽城那巍巍宮殿的時候,他不會想到:這一去,他就再也回不來了。
一年前秋天的夜晚,秦始皇的一位使者經過華陰平舒道,一個人手持玉璧攔住他的去路說,“請替我把這塊玉璧交給始皇。”又趁便說道:“今年祖龍死。”使者很奇怪,正要問個究竟,這人把玉璧放在地上就不見了。使者帶著玉璧回到咸陽,把事情經過報告給始皇,始皇默然良久,後命人到禦府一查,發現這塊玉璧竟然是八年以前他出巡渡江時沉入水中的那塊兒。
車馬在寒冬的風中緩緩前行,蒼茫大地,衰草枯楊。曾經威武剛烈的秦始皇如今已近油盡燈枯。回想當年一統天下、叱詫風雲的豪情,始皇的心中恐怕也不能不感嘆人生的短暫。在死神面前,人實在是太微渺了。他想起了那因為諫阻他活埋儒生而被發配到上郡和蒙恬一起鎮守邊關的長子扶蘇,就寫下詔命給扶蘇說:“請回咸陽治喪。”始皇可能終於想通了那句莫名其妙的“今年祖龍死”到底是什麼意思。“龍”者,被稱為真龍天子的皇帝是也。“祖”者,始祖是也。“祖龍”不就是指他秦始皇嗎?
大限已到,不可一世的秦始皇就這樣死了。他所最寵信寵愛的三個人--小兒子胡亥、丞相李斯和郎中令趙高立即就背叛了他。他們篡改詔書,命令扶蘇和蒙恬自殺,並扶立胡亥為帝,這就是秦二世。
“亡秦者胡也”
秦二世是個只知吃喝享樂的花花公子,不但沒有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其奢侈荒淫猶有過之。就在秦二世元年七月(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天下百姓群起而響應。原來的六國諸侯後代紛紛復國,劉邦和項羽也各自拉起了一支人馬。
二世三年,秦王朝的天下早已支離破碎。趙高這個禍國殃民的太監,蒙蔽了秦二世整整三年,耍弄權術整整三年,安享富貴也整整三年。如今大勢已去,趙高深恐二世追究他的罪惡,在耍弄了一個“指鹿為馬”的遊戲後,命閻樂在望夷宮刺死了二世。隨後,趙高召集諸位公子和大臣說,“秦國本來是個諸侯國,因為始皇統一了天下,所以稱帝。現在六國紛紛復國,秦國的地盤是越來越小了,再頂著個皇帝的空名兒不合適,還是稱王吧。”
就這樣,趙高立了子嬰為秦王。秦始皇要傳之子孫,萬世不絕的帝位就畫上了句號。這又應驗了一句曾讓秦始皇寢食難安的預言-- “亡秦者胡也”。那是在秦始皇稱帝六年,正當春秋鼎盛時,被派出去尋仙訪道的盧生帶回的讖諱:“亡秦者胡也。”始皇認為定然是胡人匈奴為患,於是命大將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並開始修築萬里長城。誰知天道玄遠,若隱若現,預言的實際意思是,“秦王朝將亡於二世胡亥之手。”
《史記. 秦始皇本紀》中記載的這兩則預言,其準確程度已經讓人嘆為觀止。但是且慢,中華民族的智慧似乎要在這一點上一再展現出她的神秘不凡來。
張良與黃石公的故事:
張良,開闢漢朝400年江山的千古謀聖,令人敬佩,令人敬仰。在他的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胸懷天下、謙虛好學、孝敬老人、善於忍耐、冷靜分析.....,偉哉,千古謀聖!偉哉,千古張良!
戰國時,張良家五代先人輔佐韓國國君。秦始皇滅韓國後,少年張良傾盡家財招募刺客刺殺秦始皇,天下震驚。人們以為這樣豪俠的人應該身形魁偉,哪料到他竟纖弱俊秀,如同貌好的女子。十幾年後他成為劉邦的智囊——燒棧道瞞項羽,“約法三章”,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每一招都出奇制勝,令人驚嘆不已。劉邦封賞功臣,他不戀功名而請辭,令人肅然起敬。劉邦死後,他更加專心修道。最後仙逝,呂后不信,命人掘墓查看,結果一夜間天下出現三千張良墓。據《太平廣記》載:張良成仙后,仙位為“太玄童子”,常隨太上老君在太清仙界遨遊。而他的孫子張道陵也得了道,在崑崙山時,張良曾去看過他。
縱觀張良傳奇的一生,他前半生摯誠報國,建立奇功偉業;後半生逐漸淡出官場潛心修道,留下仙名。張良的所有故事中,最神奇最有爭議也是最關鍵的,就是拾履授書的故事了。領悟這個故事,就可以解開他一生的種種令人費解之謎。
據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載:張良刺殺秦始皇失敗後,逃到了下邳(今江蘇睢寧北)。一天,他走到一座橋上,一位年邁的老頭故意把鞋甩到橋下,對張良說:“小子,把鞋給我拾上來!”張良受此挑釁,很想揍他,但礙於他年老,不忍動手,只好下橋取鞋。取鞋後,老人又令張良給他穿上,張良跪著小心地幫老人穿鞋。穿好後,老人大笑而去。張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一會兒,老頭又回來了,對張良說:“你還可以教,五日後的黎明,在這裡見面。”張良很奇怪,就跪下來答應了。五天以後天剛亮張良就到了橋邊,老人卻已早到,他生氣地說:“跟老人相約為什麼反而落在後面?下次早點來!”又過了五天,剛剛雞叫張良就到了,但老頭還是早到,又教訓了他一頓。最後一次,張良半夜就動身,終於趕在了老頭的前面。老頭很高興,拿出一本書給張良,說:“讀了它可以成為王者的老師。十年之後必有王者興起,十三年後你可以到濟北來見我,谷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說完就走了,也再沒見過他。張良等到天明打開書簡來看,才知是《太公兵法》(太公,即姜太公,周武王的軍師)。張良就日夜誦讀此書,終於成為一個深明韜略、足智多謀、文武兼備的“智囊”。十年後果然陳勝起義爆發,十三年後張良去谷城,山下確實有一尊黃石,老人的預言神奇般地得到應驗。
鬼谷仙師 - 王禪老祖
王禪老祖俗稱「鬼谷子」,是歷史上有名的兵學家。在「寧波府志」云:鬼谷子姓王名詡,西周時人。在「晁公武談書志」記載:鬼谷子,戰國時人,隱居穎川陽縣的『鬼谷』中,因以自號,長於養性治身。
鬼谷子被尊稱為中國的「智聖」,著有「無字天書」流傳在世上,是戰國時孫臏、龐涓、蘇秦、張儀的老師,授以縱橫之學。
縱橫學的基本觀念就是「陰陽對待」。因為宇宙與陰陽代表一相對的觀念—盈、虛,消、長,剛、柔,禍、福,有、無,善、惡......。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以此相反而相成,這就是易經中所謂的「剛矛相摩,八卦相蕩」,也因此而演繹出世間萬事萬物一切錯綜複雜的現象。
鬼谷子的兵學思想是宇宙化的一切方法、技術、原則、原理、以宇宙化為法則,一切以不違反宇宙原理為原則,可以以大包小,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大無其外,細無其內。
鬼谷子的兵法是宇宙觀的,包含甚廣,不單對軍事、政治、外交、社會、經濟、人事,實乃包含宇宙一切。廣而運用之,他的兵學理論對象有八—天、地、日、月、陰、陽、鬼、神。
鬼谷子的軍事思想導源於中國最古老的文化之學--易經八卦,他是世界古今最偉大精緻的數理哲學、科學、兵學,為當今世界有識之士所推崇。
鬼谷子成道後,聖號「王禪老祖」,又稱「禪師菩薩」、「禪師爺祖」天界尊號為「玄風永振天尊」,也就是禪機山仙佛寺所供奉的「王禪老祖」。
在中國大陸的河南省鄭州淇縣有一處鬼谷洞,據說是老祖當年修行之所,洞外立有老祖法像供民眾朝拜。
唯心宗-法脈傳承 - https://goo.gl/ti6svC
----------------------------------------
(106/02/15)【活動報導】王禪鬼谷宗第八十二代宗師羅瑞生授徒拜師 - https://goo.gl/gMcKuu
---------------------------
藏身躲影法(符書) - https://goo.gl/pNjPPf
----------------------
歷史上的鬼谷子是怎麼成神仙的?
2016-11-15 由 趣歷史 發表于 文化
鬼谷子,姓王名詡(或利),又名王禪,號玄微子,華夏族,春秋戰國時期衛國朝歌(今河南省鶴壁市淇縣)人;也有說是鄴城人(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香菜營鄉穀子村)。常入雲夢山採藥修道。因隱居周陽城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一說是山西呂梁交口雲夢山(現仍存棋盤山,和清溪一條。
環境優美如世外桃源。是隱士生活的不二選擇。也是北方少有的清幽之地。)「王禪老祖」是後人對鬼谷子的稱呼,是先秦諸子之一。鬼谷子為縱橫家之鼻祖(也是兵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蘇秦與張儀為其最傑出的兩個弟子(見《戰國策》)。另有孫臏與龐涓亦為其弟子之說(見《孫龐演義》)。他通天徹地,兼顧數家學問,人不能及。一是神學:日星象緯,占卜八卦,預算世故,十分精確;二是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布陣行軍,鬼神莫測;三是遊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口成章,萬人難當;四是出世學,修身養性,祛病延壽,學究精深。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道家、兵家、是縱橫家的鼻祖,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譽為千古奇人,長於持身養性,精於心理揣摩,深明剛柔之勢,通曉縱橫捭闔之術,獨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孫臏、龐涓;縱橫家:張儀、蘇秦。
雲夢山壁立千仞,山間紫氣升騰,到處生長著奇花瑞草,被道教徒視為風水寶地。舊時,山間建有巍峨的道觀,有道士100餘人,香火十分旺盛,常有外地道士來此拜謁。相傳戰國時的鬼谷子曾在這裡隱居並講學,山中流傳著關於他的許多奇詭迷離的故事。他是縱橫家之代表人物,可是在道教徒的心目中,卻是一位神仙,被尊為「玄微真人」。此外,還被日者(占卜之人)當作祖師。
雲夢山新建的鬼谷子大殿前面數百米處,是一片的橡樹林,有古橡樹1000多株,鬱鬱蔥蔥,千姿百態。相傳這裡是從戰國到明清歷代道士們的安息之地,舊時有專人看守。由於民間常將道士與和尚混淆,故稱「和尚墳」。那麼,鬼谷子是怎樣從一個學者變成了神仙,並成為道士們崇拜的偶像呢?
一 《鬼谷子》一書雖然是縱橫家的著作,但它廣泛吸收了道家之思想。
道教是繼承了中國古代宗教信仰而形成的一種土生土長的宗教,對中國封建時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思想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道教創立於東漢順帝時,也就是公元2世紀,以道家的創始人老子為始祖,尊其為「太上老君」。道教創立後,將比較有名氣的道家著作一律列為經典。
南朝梁元帝蕭繹,記述了這樣一個傳說:東海深處有一座島,叫亶州。島上產一種草,模樣像菰苗,叫「金菜玉蔬」。人死後,將此草擱在人身上,就可復活。秦始皇時,皇宮中有許多婦女死於非命,有隻鳥銜著此草落在地面,將草放在死人身上,死人立刻變活了。秦始皇不知此草產於什麼地方,派人向鬼谷子求教。鬼谷子答道:「產於東海之島。」秦始皇便派徐福乘船入東海尋找這種仙草(見《金樓子·志怪》)。在這個故事中,鬼谷子變成了仙人。
鬼谷子的真名早已失傳,而在以後出現的道教書籍中,他有了姓名,姓王名詡(音許),也作王禪。把他生存的年代,提前到晉平公時(前557———前532年),還說他是太上老君的門生。例如,《道藏目錄》云:「鬼谷子先生,晉平公時人。姓王,名詡。不知何許人。受道於老君。」
唐末五代時的道士杜光庭,又把鬼谷子的生存年代提前到軒轅黃帝時,說鬼谷子在經歷了商朝和西周后,跟隨太上老君西出函谷關,到了西方的沙漠地區,教化當地群眾。東周末年回到內地傳道授徒,其弟子達數百人(見《錄異記。仙》)。根據這種說法,鬼谷子活了數千歲之久。
此後又有人說,鬼谷子就是東晉葛洪撰寫的《神仙傳》中的王方平。《神仙傳》中說:「王遠,字方平,……方平果來,乘羽車,駕五龍,龍各異色,麾節幡旗,前後導從,威儀奕奕,如大將軍也。」還說王方平和女仙麻姑重逢後,麻姑說:「自從上次見面後,我親眼見東海三次變為桑田,桑田又三次變為東海。如今東海水變得比往日淺,看樣子又要化為陸地。」王方平接著說:「大海也會揚起塵土呀!」麻姑施展法力,將米粒化為珍珠。王方平笑著說:「麻姑年紀還小,所以喜歡玩這種遊戲。我歲數大了,不愛像她那樣玩耍了。」在這個故事中,鬼谷子變成了「與天地同壽」的大神仙。
相傳鬼谷子還是道教著名典籍《陰符經》注釋者之一。該書有周呂望、范蠡、鬼谷子,漢張良,蜀漢諸葛亮,唐李筌六家注,除李筌的注釋外,其餘五家都出自後人偽托。
二 擔心蘇秦、張儀變成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犧牲品
《錄異記》還說,鬼谷子的幾百個弟子中:「惟張儀、蘇秦不慕神仙,好縱橫之術,爭名貪祿,無復雲林之志。」二人下山後,鬼谷子擔心他倆變成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犧牲品,便寫了一封信,十分誠摯地規勸二位:
二君足下,功名赫赫。但春到秋,不得久茂。日既將盡,時既將老。君不見河邊之樹乎?仆馭折其枝,波浪激其根,此木非與天下人有仇怨,所居者然也。子不見嵩、岱松柏、霍、華之樹,上葉凌青雲,下根通三泉,上有玄狐、黑猿,下有豹隱、龍潛,千秋萬歲,不逢斤斧之患,此木非與天下人有骨血,蓋所居者然也。今二子好雲路之榮,不慕長久之功,輕喬木之永延,貴一夕之浮爵。痛焉悲夫,二君!痛焉悲夫,二君!
蘇秦、張儀讀了此信後,非常感動,寫了一封覆信:
先生秉德含弘,飢必啖芝英,渴必飲玉漿。德與神靈齊,明與三光同。不忘賜書,戒以貪位。儀以不敏,名聞不昭,入奉匡霸,欲翼時君。刺以河柳,喻以深山,雖秦空暗,誠銜斯旨。
但是,蘇秦和張儀都熱衷於追求功名和富貴,把師父的諄諄告誡當作耳邊風。據記載,蘇秦在齊國任客卿期間,與齊大夫爭寵,被齊大夫派來的刺客殺死,屍體隨後遭到車裂之刑。張儀雖為秦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但秦國的「群臣」日夜惡張儀不已(《史記》卷70)。張儀發覺有被秦王殺頭之危險,不得不離開秦國,一年後死去。
唐宋時期,出現了一種算命書,叫《命書》。《命書》之題署為「鬼谷子傳,李虛中注」。李虛中是唐代大臣,憲宗時官至殿中侍御史,也是一位算命專家。據有關專家研究,《命書》不是鬼谷子的著作,李虛中的註解也是後人偽托的。古代的道士中,有不少人從事占卜活動。鬼谷子被後世視作神仙,後人用他的名聲寫占卜書,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隨著《命書》的傳播,鬼谷子就成了日者之「祖師爺」。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96m5o65.html
------------------------------------
符書是什麽意思
1. 符籙。
▶ 《后漢書‧劉焉傳》: “初, ﹝ 張魯 ﹞祖父 陵 , 順帝 時, 客于 蜀 , 學道 鶴鳴山 中, 造作符書, 以惑百姓。”
▶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治家》: “吾家巫覡禱請, 絕于言議, 符書章醮亦無祈焉。”
2. 指記載符籙的書籍。
▶ 《太平廣記》卷一引 晉 葛洪 《神仙傳‧老子》: “次存玄素守一、思神歷藏、行氣鍊形……厭勝教戒、役使鬼魅之法, 凡九百三十卷, 符書七十卷。”
3. 官符文書。
▶ 《南史‧謝方明傳》: “ 江 東人戶殷盛, 風俗峻刻, 強弱相陵, 奸吏蜂起, 符書一下, 文攝相續。”
▶ 唐 李商隱 《有感》詩之一: “證逮符書密, 辭連性命俱。”
-------------------------------
太平廣記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ULkZUM
----------------------
掐訣 - 蓬瀛仙館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 https://goo.gl/pjQndE
--------------------------
符籙法術 - 蓬瀛仙館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 https://goo.gl/lNKZ3U
步罡 - 蓬瀛仙館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 https://goo.gl/RAujlV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