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錢照算! 前妻做25年無償家務 西班牙男子被判支付647萬補償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超累!五成一職場爸沒零用錢 還陷過勞風險
By 三立新聞網, www.setn.com查看原始檔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肩負絕大部分家計,又要擔心中年職場危機,同時兼顧夫妻、親子關係,對職場爸爸們來說,到底有多少不為人知的辛酸呢?明天就是88父親節,根據人力銀行調查顯示,有近四分之三的爸爸,恐怕陷入「過勞風險」當中。
▲圖/翻攝自Pixabay
根據yes123求職網的調查顯示,有39.3%的職場爸爸透露,目前「不屬於」雙薪家庭:代表自己是家裡「唯一的」經濟支柱;至於其餘60.7%的爸爸,「屬於」雙薪家庭,另一半現在也有收入,其中又分成:28.3%是「與配偶平均分擔家計」;26.6%為「過半數由自己負擔家計」;5.8%是「過半數由配偶負擔家計」
無論屬於哪一種家庭,職場爸爸平均長達3.5年沒有加薪,而且有八成四(84.3%)透露,覺得目前的薪水「不夠用」。本次調查更發現,還有五成一(51.3%)的爸爸坦言,其實目前「沒有」真正自己可支配的零用錢。
此次調查也顯示,「職場爸爸」每天工時為9.6小時;而且自認日工時,達12小時(含)以上的,更佔了22.3%;其中在九小時(含)以上的,合計佔74.2%:意味著有近四分之三的爸爸,恐怕陷入「過勞風險」當中。
同時每個禮拜,職場爸爸平均要加班2.5天;其中甚至有21%的人,每週加班五天(含)以上,幾乎天天都沒法準時下班。畢竟台灣的「加班文化」盛行,導致職場爸爸「每逢上班日」,只能與小孩相處71.3分鐘;其中自認「幾乎沒有相處時間(0分鐘)」的,比例也有18.4%。
連帶親子關係經營可能受到影響,yes123求職網的調查更發現,不論上班或休假,一整個禮拜下來,平均僅有2.8天,能和子女一塊「共進晚餐」;忙到一天都沒法和小孩吃晚飯的,比例則佔了14.8%。因此職場爸爸自認與子女的關係如何,仍然有三成(30.2%)覺得,算是「疏離」。
職場爸爸壓力調查部分是由yes123求職網於2018年7月11日到7月24日,以網路問卷進行抽樣,調查「有小孩且有工作的」男性會員,有效問卷共1,166份,信心水準為95%,誤差值為正負2.87%。
-----------------------------------
九成三身心壓力大!八成二爸爸曾經想離家喘息
By 三立新聞網, www.setn.com查看原始檔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父親節,但據人力銀行調查顯示,以家庭與事業來看,有高達92.9%的職場爸爸透露,覺得目前「身心壓力大」,其中又分成:68.1%為「身心壓力大,但仍可承受」;24.8%為「身心壓力大,且無法承受」。
▲高達92.9%的職場爸爸透露,覺得目前「身心壓力大」(圖/資料照)
調查進一步詢問「家庭與事業」,何者造成的壓力較大,調查結果顯示:46.4%覺得「兩者造成的壓力同樣大」;31.4%覺得「事業造成的壓力較大」;22.2%覺得「家庭造成的壓力較大」。
有高達七成四(73.6%)的職場爸爸表示,目前「不能兼顧」事業與家庭;另外90.1%透露,自己為了小孩,「曾經考慮」換工作。還有高達71.8%坦言,為了家庭因素,「曾經影響過」工作表現。
除考慮轉行、跳槽外,暫離職場照顧小孩,也成為人生選項之一,此次調查顯示,合計有77.4%的人透露,「曾經計畫」申請育嬰假,不過這當中又分成:61.8%屬於「沒有付諸行動」;15.6%屬於「實際申請過」。
整體評估來看,如果在請育嬰假半年後,有39.1%的人認為,「沒有機會回到原公司」。代表其餘60.9%認為,在育嬰假結束後,「有機會」回到原公司,但是又分成:36.6%屬於「會被調職」;24.3%屬於「可以回到原職」。
想兼顧事業與家庭難度很高,下班或放假時,除了照顧小孩,也要關心父母與太太,因此根據yes123求職網的調查,有四成三(43.2%)的職場爸爸,認為自己一年當中,並沒有一天是真正可以休息的;完全享有自己的時間,平均值則落在3.2天。
因此有高達八成二(82.2%)的爸爸透露,「曾經有過」離家喘息一下的念頭;而且想要真正休息的話,平均想一次「至少」連休6.6天。
職場爸爸壓力調查是由yes123求職網於2018年7月11日到7月24日,以網路問卷進行抽樣,調查「有小孩且有工作的」男性會員,有效問卷共1,166份,信心水準為95%,誤差值為正負2.87%。


低薪逼走人?6成新鮮人想到海外工作 最中意中國大陸 | ETNEWS財經 | ETNEWS新聞雲 - https://goo.gl/xLkMbo

2017-06-23_215801  


 

生子後辭職 4成女性很後悔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

生子後辭職的日本女性有超過4成表示「後悔」。(Getty Images)
【大紀元2016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夏侯昀日本東京報導)據日本最新民調顯示,在生育後辭去工作專心育兒的女性中,有超過4成表示後悔。其主因之一是孩子長大,想要回歸職場時,卻發現很難再找到全職工作了,想找滿意的工作就更難,只能打打零工度日。儘管日本執政黨承諾推行同工同酬,但這能簡單解決女性經濟難獨立的問題嗎?恐怕很難。

回歸職場不易 4成女性後悔辭職

儘管日本以前一直是「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模式,但隨著高齡少子化現像日漸嚴重,勞動力嚴重短缺,女性能否回歸職場,成為日本經濟能否迅速恢復的關鍵之一。日本政府也敦促企業改善工作方式,積極僱用女性員工,甚至還對女性高層多的企業給予資金獎勵。

但從最新國勢調查可以看到,隨著勞動人口下降,女性勞動人口比例有所上升,但人數上並沒有太大變化,且超過半數女性員工都是合同工、臨時工等非正式員工,工作不穩定,待遇也遠低於正式員工。

是女性不願意找全職工作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據勞動政策研究·進修機構實施的「第3回育兒家庭全國調查」顯示,因結婚生子離職的女性中,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找全職回歸職場的願望也更加強烈。其中,最小的孩子4歲~入學前的母親中,有24.8%想找全職工作,孩子小學1~3年的母親,想找全職工作的上升至42.3%,孩子上初中,這一比例上漲到84.2%,高中93%。

該調查機構主任研究員周燕飛指出,相比於賺錢,更多日本女性會以家庭、孩子為優先,因此很多女性結婚生子後就辭職,專心育兒。

但隨著孩子長大,不用花那麼多時間照顧,加上學費、教育費越來越貴,許多女性希望重新找個全職工作,賺錢貼補家用。

然而從實際情況看,孩子3歲~小學畢業,能找到全職的女性比例都不過40%左右,有初中孩子的女性中有60%左右能找到全職,孩子高中的母親能找到全職的比例又再回落。

據Recruit Works調查顯示,有8.1%生子後辭職的女性表示「特別後悔」,32.8%女性表示「有些後悔」,合計超過4成。

專家指出,對於這些復歸職場的媽媽來說,工作時間和公司地點比工作種類重要得多,很多媽媽都希望工作地點離家近,方便照顧孩子,但這樣就使她們更難找到心儀的工作。

另外,這些女性因為照顧孩子離開職場一段時間,復歸後一開始常有跟不上公司工作節奏的情況,這樣的空白期也導致企業更不願意錄用她們。

保險制度有問題 女性不敢找全職

讓已婚女性沒辦法找全職的另一大原因是所謂的「130萬之牆」。

所謂「130萬之牆」是指,丈夫是上班族的女性,根據年收入多少,納稅義務也不同。年收入100萬~103萬日元,需繳納住民稅。103萬~106萬日元,需要繳納所得稅,不過這兩個稅金不算高,比如所得稅一年不過幾千日元,因此很多人並不在意。

年收在106萬~130萬日元,如果公司員工超過501人、每週工作20小時以上、每月收入88,000以上且工作年數超過一年,就必須要自己繳納養老保險、社會保險了(自2016年10月起實施)。而超過130萬日元年收,就不再享受免稅政策。

由於養老保險通常每月上萬日元,繳納一年支出不小,因此很多家庭主婦都特地把年收控制在130萬日元以下。

據人材公司B-Style調查顯示,如果沒有「130萬之壁」,希望找全職工作的女性人數倍增。

同工同酬能消除男女差距嗎

隨著勞動力日漸短缺,非正式社員待遇問題在日本廣受關注,「同工同酬」成為日本近期熱門詞彙,執政黨自民黨更將「同工同酬」明確寫入7月10開票的參議院選舉公約。但同工同酬真能解決男女工作待遇不平等的問題嗎?

荷蘭是全球最先實行同工同酬的國家,但「男員工全職,女員工合同制」的現象仍然未能解決,嚴重影響男女間工資平等和女性經濟獨立。

對於合同工來說,除時薪外,還面臨工作時間短、工作不穩定等問題。時薪與正式員工一致的情況下,工作卻時有時無,收入自然也不可能有太多改善。

另外,日本還常見一種「偽鐘點工」,比如只要翻翻招工雜誌,就會看到許多「週一到週五,朝九晚五」的招鐘點工廣告,讓人奇怪:「這跟正式員工有什麼區別?」據調查,35歲以上女性中,有很多都在做這種每天工作35小時以上的「鐘點工」,企業利用這招「偷天換日」,讓女性員工明明做全職的工作,卻享受不到全職待遇。

--------------------------------------------------------

每人6.8個工作機會 工業生產人力…企業缺最多 | 生活 | 聯合新聞網 - http://goo.gl/3S1a7I

-------------------

一年只能休息3天,87.6%的職場媽媽想離家!
nr.news-republic.com查看原始檔

一年只能休息3天,87.6%的職場媽媽想離家!
為了兼顧事業、家庭,職場媽媽往往得蠟燭兩頭燒!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台灣職場媽媽一年到頭,平均只能休息3天,更有57.9%的人表示,根本沒有一天可以真正休息!

也因此,87.6%的職場媽媽透露,「曾有過」離家喘息的念頭,而且如果想真正休息的話,平均一次要休息5.4天才夠

然而儘管累得要死,在職場媽媽的心中,她們還是對家人滿懷抱歉!

職場媽媽給自己工作表現,平均打了71.3分,而愛家的她們,在母親的角色表現上,平均僅給自己58分,不但分數低於工作表現,自評結果也不算及格,足以顯現,台灣職場媽媽對家人「足歹勢!」

為了工作,不能親自照顧子女,除了萬般無奈,調查更發現,有73.6%的職場媽媽覺得「會有罪惡感」!同時與小孩相處的時間也不多,每逢上班日、在下班後,與他(她)們相處的時間,平均落在115.8分鐘!

而這份「又想作好事業,卻又對家人產生愧疚感」的複雜情結,往往讓職場媽媽心力交瘁。就有高達92.6%的職場媽媽透露,要兼顧家庭和事業,讓她們「身心壓力大」,有18.2%更表達壓力大到無法承受!

如果要職場媽媽為自己的「辛苦度」打分數,平均高達75.5分,其中打100分,也就是辛苦破表的,更佔了16.5%!

進一步詢問「家庭與事業」,何者造成的壓力較大?調查結果顯示,58%覺得「兩者壓力同樣大」;23.2%覺得「家庭壓力較大」;18.8%覺得「事業壓力較大」!

不過,令人好奇的是,既然家庭和事業難以兼顧,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的台灣女性願意咬緊牙根工作?高達80.2%的職場媽媽表示,是為了要分擔家計,66.1%是為了經濟自主、61.2%表示不想與社會脫節、只有37.2%樂在工作,是為了享受工作成就感。

至於職場媽媽哪裏辛苦?72.7%指出,下班後做家事讓她們最累,其次為缺乏時間陪小孩、缺乏自己的時間、把子女教養好、缺乏時間陪另一半,分別占了62.8%、61.2%、59.5%和19.8%!

蠟燭兩頭燒,難怪有82.6%的職場媽媽透露,曾經因為有了孩子,「考慮過」換工作!

但,無論換什麼工作,「托育」仍是職場媽媽內心的痛。調查也顯示,44.6%是請「公婆」幫忙照顧,38.8%是由「幼兒園老師」協助;另外也有交給「爸媽」(32.2%),或是「保母」照顧(27.3%)

--------------------------------------------------------------

「104年臺北市婦女生活狀況調查」 10月起開跑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5-10-14 11:38
〔記者何世昌/台北報導〕北市府社會局為了解不同群體婦女的生活現況與需求,進而訂定相關福利措施;今年委託廠商辦理「104年台北市婦女生活狀況調查」,且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電話訪談,第二階段為焦點座談;調查對象為設籍或實際居住本市年滿15歲至64歲的女性。
社會局表示,調查內容包括基本資料、健康狀況、經濟狀況、就業狀況、婚姻狀況、家庭狀況、居住狀況、社會參與情況、對婦女福利之需求、對婦女福利措施之認知與運用、對婦女福利之期待等。
社會局補充,調查第一階段電話訪談進行時間為今年10月1日至11月10日止,預計完成1200份有效問卷,採電話號碼隨機抽樣的方式挑選受訪者,完成訪談者,調查單位將郵寄小禮物一份。
第二階段焦點座談進行時間為明年1月1日至2月28日止,預計辦理10場,屆時將視議題邀請有興趣的團體或市民參與。有鑑於詐騙事件層出不窮,為避免民眾疑慮,相關資訊可參考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網頁http://www.dosw.gov.taipei/ct.asp?xItem=108440750&ctNode=72435&mp=107001或洽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婦幼科,聯絡電話1999轉6969~71。
-----------------------
命苦!4成4婦女 1毛零用錢都沒
中時電子報作者管婺媛╱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7月27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管婺媛╱台北報導】
女人真命苦!內政部調查,國內婦女平均每月可自由使用的零用錢僅一萬一七一五元;有收入的婦女每月平均所得兩萬七三三一元,但有八成都拿去養家活口。扣除家用後,有四成四女性表示,每月零用錢真的是「零」,一毛都沒得花,創十年來最高比例。


有錢沒錢 都要身心健康▲內政部26日公布「2011年婦女生活狀況調查」報告,7成6婦女覺得自己身心健康良好,約5成婦女投入職場,另外5成則進修、照顧小孩或料理家事。(黃國峰攝)
內政部昨天公布「一百年婦女生活狀況調查結果」,抽樣調查全國十五歲到六十四歲婦女,以去年六月底八六七萬人為母體,委外電訪抽樣調查,有效樣本六四五五人人。
調查顯示,婦女最近一年有薪資、租金、投資收益、保險年金、贍養費等收入者,占六十一.四一%,其中近四成表示,八成的收入都供家用;沒有收入者占三十八.五九%。與五年前相比,沒有收入婦女比例增加了十二.五個百分點。
調查也顯示,婦女平均每月可自由使用的零用錢約一萬一七一五元,有四成四婦女表示,扣除家用後,每月零用錢連一毛都沒有。
即便是有收入的婦女,也有近三成七表示,每個月零用錢是「零」;就算婦女有錢可花,也以每月五千到一萬元的比例最高。無收入婦女中,有五成五表示每月零元可花;即便有錢可花,以每月五千元為最多。
家中掌「錢」者則以受訪婦女本人占三成五為最多,其次是公婆占二成六,配偶占一成八。
內政部統計處長彭賢明指出,女性的經濟自主能力明顯下降,但掌握家中財務的分配權的婦女由五年前的卅二%增加到卅五%,一來一往間很難說好壞。
此外,調查數據也顯示,國內婦女處理一般家務工作平均每天一.七九小時,照顧十二歲兒童六.四小時,照顧六十五歲以上失能者五.九七小時。
------------------
雖然近年來,隨著婦女相關政策及福利措施的逐步落實,以及國內外普遍對「性別主流化」的認同,婦女地位已逐步提昇。然而婦女政策與政府的福利政策、青少年政策、人身安全政策、家庭政策、國家發展政策等息息相關,對於占全國一半人口的婦女而言,如其基本需求被忽視則將影響其健全發展,遑論達到真正性別平權的社會。目前我國距離真正性別平權社會則仍有一段漫長的努力之路,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婦女需求調查實刻不容緩。而本研究即為瞭解設籍在桃園縣內年滿15歲以上女性民眾的生活需求及福利服務使用狀況,以反映民眾心聲並做為日後桃園縣婦女福利服務內容規劃及執行策略的重要依據。在調查內容上,除受訪者之基本資料外,主要含括:已婚受訪者目前生活狀況、受訪者目前工作狀況、受訪者休閒生活與社會參與狀況、受訪者健康與人身安全狀況,以及受訪者對婦女福利措施使用狀況等五大部份。
本研究共計成功訪問的婦女為1070位。在資料分析上,本研究同時比較2006年所進行之調查。重要的研究發現包括:
一、已婚受訪者目前生活狀況:相較2006年的調查,桃園縣女性民眾的家庭經濟狀況近年來有所改善;婦女身為家中財務主導者比率有顯著提升之情形;受訪者配偶協助家務的程度有明顯上升的趨勢,因此雖然家務所花費時間仍佔據婦女生活中相當大的比例,但有減少的趨勢;在家人照顧方面,雖然子女照顧所需花費心力有所減少,但照顧家中長輩所需花費心力與時間則有增加趨勢;整體而言,絕大多數桃園縣婦女對目前生活狀況普遍感到滿意。
二、受訪者工作狀況:調查對象有工作的比率為52.1%,受訪者沒有工作最主要的原因仍是料理家事和照顧家人,其次則是已退休,第三則為在學或進修中;桃園縣婦女的工作行業已逐漸呈現多樣性,雖然婦女仍以從事製造業所佔比率最高,但教育服務業與金融保險業的從業人員有增加趨勢,因此本次調查也發現,桃園縣婦女的所得有在增加的趨勢且高於全國婦女的平均薪資;婦女在工作上所遭遇問題順序雖有些許差異,但可發現:性別不平等現象仍然是存在的,以及仍然存在婦女長期於工作及家庭二方面無法兼顧的窘境;值得注意的是:受訪者對工作感到不滿意的比率有增加的趨勢,她們以期待政府加強提供職業訓練機會所佔比率最高,第二為第二專長培訓,第三為就業機會媒合。
三、休閒生活與社會參與狀況:有從事休閒活動習慣的婦女所佔比率有上升的趨勢,但在受訪者最近一年內參與社會團體或基金會活動,以及從事志願服務工作的情形則沒有明顯變化,且所參加團體之性質有集中在少數團體的趨勢,受訪者以參與宗教方面的活動所佔比率最高,其次則是社會服務及慈善團體;受訪者期待政府應加強提供的休閒及社會參與及成人教育服務方面,以加強婦女成長課程所佔比率最高,第二為加強志工訓練,第三是加強社區大學課程,第四為舉辦家庭旅遊活動或提供休閒場所。
四、健康與人身安全:比較二次調查發現,桃園縣婦女的健康情況、生活上壓力感受程度以及生活上的不快樂程度皆呈現穩定狀態,為有明顯變化,且九成以上的婦女表示自己還算健康、屬中低程度的壓力;遭受家庭暴力經驗的受訪者比率有微幅上升情形,且未向外求助比率有上升趨勢。
五、婦女福利措施使用狀況:比較二次調查的資料,婦女曾經使用過的福利服務比率相當低,而在有使用過的受訪者中,則以使用過婦女館及婦幼館的婦女比率最高,第二則是婦女成長課程,第三則是親子教育課程或親子活動的參與;而在受訪者期待桃園縣政府最應加強的婦女福利項目方面,以強化婦女人身安全之保護所佔比率最高,第二是提供婦女就業服務,第三是協助婦女休閒的生活。
六、交叉分析結果:以「年齡」此一變項與各題項的關連程度最大,顯示:各年齡層婦女的生活狀況與各項福利需求極為不同;而以「籍貫」此一變項與各題項的關連程度最小。
綜合上述研究發現,本研究提出以下十五項建議提供桃園縣政府未來在規化與推動婦女政策之參考:(一)政策規劃應考量不同年齡婦女的需求;(二)持續加強婦女人身安全保護政策;(三)開辦婦女第二專長職業訓練與就業訊息的提供;(四)提供支持系統及喘息服務;(五)持續建構友善工作職場;(六)普設公共托育中心;(七)加強休閒場所的規劃;(八)強化桃園縣婦女團體投入社會福利服務的意願;(九)協助各類弱勢婦女成立自助團體;(十)應留意資源平均分配問題;(十一)規範並查核社區健檢活動中過度商業化行為;(十二)福利提供在地化;(十三)注意女性單親家長的需求;(十四)針對新移民需求進行調查;(十五)持續透過其他管道了解婦女需求。
--------------------
103年澎湖縣婦女生活狀況調查問卷分析
一、個人狀況
1.接受訪談的婦女大多表示自己目前身心狀況為普通至良好,而目前遭遇的重
大困擾中,以經濟問題為主(24%),其次為自己健康問題(21%)、自己工作問題
(18%)以及子女教育或溝通問題(18%);另有27%婦女表示目前沒有困擾問題。
2.受訪者心情不佳或有困擾時,主要支持者以配偶(28%)、朋友(22%)為主,其他
則多為父母、兄弟姐妹,僅有2人尋求專業諮商輔導人員協助。
建議:應建立多元、近便性專業諮商輔導管道及增強宣導。
二、工作狀況
工商業
3%
農林漁牧
7%
公務員
10%
其他
11%
服務業
25%
無業
44%
1.接受訪談的婦女以服務業為主(25%),其次為其他行業(11%)與公務員(10%)。
2.未就業的44%婦女,扣除15~24歲尚在就學者後,其中近半是因料理家事或
需照顧家中小孩、老人或病人。
3.不同年齡層的分析顯示:45歲~55歲的婦女主要從事職業皆為服務業;公務
員與其他行業則以25~45歲婦女居多;至於從事農林漁牧等傳統一級產業的婦
女,其年齡層偏高,顯示出兩個世代間不同的工作取向。

三、經濟狀況
受訪婦女中有 68 % 非主要家計負擔者,且其每月平均可自由支配金額大多在
5000元以下;然而身為主要家計負擔者的受訪婦女,大多人亦為5000元以下。

四、家庭狀況
1.受訪婦女大多與配偶、子女及父母同居,且幾乎非18歲以下子女的單親媽媽。
2 .71% 的受訪婦女家中無日常生活起居需人照顧的65歲以上老人,另有20%
婦女家中有一位需人照顧的老人。
3.受訪婦女中有25%每天平均花費1~2小時以下的時間處理一般家務,另有20%
婦女花費2~3小時以下。
4.整體而言,受訪婦女普遍對家庭生活感到滿意(73%),僅少部分(7%)不滿意。

五、社會參與及休閒狀況
1.受訪婦女平常多半從事文化性(26%)、娛樂性(23%)及社交性(21%)活動,值得
一提的是,自陳沒有休閒活動的大多是外籍配偶與本國籍46歲以上婦女。
建議:新住民相關服務如新住民生活適應輔導及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可至本縣五鄉一市拓展社區據點及至社區辦理活動。
2.受訪婦女一年來約四成未曾參與社會團體,每月參與志願服務的時數為0;而
曾參與社會團體者以社會服務及慈善團體(22%)、醫療衛生團體(18%)、宗教團
體(17%)及教育團體(14%)為主,且每月參與志願服務的時數明顯較其他人高。
六、資訊技能及經驗
1.不同年齡層的分析顯示:15~45歲的婦女大多具備電腦使用技能,46歲以
上的婦女具備電腦技能者則明顯減少。
建議:舉辦電腦相關研習課程時應多加鼓勵及宣導46歲以上婦女參與課程。
2. 15~45歲的婦女大多具備的電腦使用技能為上網查詢(53%)、中文輸入及文
書處理(39%)、收發電子郵件(34%)及網路交談(29%);少數會使用試算表(10%)
及影像美工繪圖(7%);網頁設計、資料庫及程式設計則為極少數(合計共5%)。
建議:增加網頁設計、資料庫及程式設計課程內容比例於舉辦電腦相關研習課程時。
3.大多數15~45歲的婦女皆表示有機會使用到電腦,且家中與工作場所多具備
電腦;然而部分婦女雖表示家中具備電腦,卻表示其不具備電腦技能,推測可
能為其他家人所使用。

七、特殊遭遇
1. 1人表示曾受到配偶肢體暴力;1人表示曾受到配偶精神暴力;1人表示曾受
到其他家人的肢體與精神暴力。
2. 2人曾打電話至家暴中心、警察、113婦幼專線。與前述結果交互對照之後,
發現僅其中1人通報,顯示受訪的婦女可能選擇隱忍遭受家庭暴力的事實。
3. 2人曾在公共場所遭受性騷擾,然而2人皆表示未報警處理。
4. 2人曾遭到搶奪財物,另有1人表示受到言語傷害,然而遭到搶奪財物的2
人亦未通報警察。
建議:於公開場所應加強注意婦女人身安全,並宣導相關家庭暴力防治法及性騷擾防治法的內容及處理流程。

八、對婦女福利措施的了解與期望
1.受訪婦女大多知道(71%)婦女福利服務中心所在位置,然而使用頻率較低(經常
使用者9%,偶爾使用者24%),而未曾使用者計29%。
2.受訪婦女大多知道(74%)政府有提供特殊境遇家庭扶助,資訊主要來自社
福單位(27%)、文宣簡章(18%)、報章雜誌(18%)及其他管道(親友、電視廣播、
網路、里長,各佔12~13%)。
3.大多數受訪婦女(82%)知道政府有訂定家暴法、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法等相關
法令,資訊來自報章雜誌(31%)、社福單位(29%)、文宣簡章(28%)、電視廣播
(23%)、網路(15%)及親友(13%)等多元管道。
4.受訪婦女認為政府最需加強提供的服務為職訓就業(65%)與學習成長(46%);
此外休閒活動(28%)、生涯規劃(27%)、婦女保護(22%)及生活扶助(20%)等服務
亦被認為需要加強。
建議:增加婦女職訓就業課程及培力課程。
5.最受到受訪婦女期望的托兒服務措施為加強辦理保母人員訓練(54%)、加強辦
理課後收托服務(41%)以及辦理臨時托育服務(33%)。此外輔導機構附設托兒所
(25%)與加強保母督導管理(23%)等服務亦受期望。
建議:本縣婦女需求多數仍在於提供育兒的相關照顧服務,應持續提供多元服務方案及保母人員訓練課程。
-------------------
Browse: Home / 2012.08, 新聞前線 / 不婚、不生、煩惱沒錢、家務照顧一肩挑──100年女性生活處境
Share/Bookmark
不婚、不生、煩惱沒錢、家務照顧一肩挑──100年女性生活處境
By admin on 2012/08/06

2,134 views
by 江妙瑩

內政部於7月26日(2012)提供臺灣女性(包括在臺而尚未取得本國國籍的外籍及大陸、港澳配偶)的生活狀況調查結果,其中有工作、婚育、經濟、家庭、社會參與及休閒活動、人身威脅經驗、對婦女福利措施的瞭解與使用,以及期望政府或民間團體應加強提供的服務措施等資料。針對內政部每隔4至5年的抽樣調查,我比對1998、2002、2006和2011年公布在網路上的各年婦女生活狀況統計,結果發現當代多數女性呈現不婚、不生、煩惱沒錢、家務照顧一肩挑的現實處境。


女性無工作者略增

在工作狀況部分,從1998年迄今,12年來,無工作收入女性略有消長,1998年53.4%,2002、2006年無工作及收入女性略減,分別是48.7%、47.7%,到了2011年又升高為50.61%,顯示女性在近年就業率略為下降,究竟是家庭經濟尚可不需工作亦或經濟環境不利就業等附加因素?統計資料難以顯示出來,但照顧小孩、在學或進修中以及料理家事依然是10餘年不變的三大未就業主因;另外49.39%的就業女性,大多從事銷售人員、技術助理等服務業及事務性工作,占約六成八;約半數女性每天工作時數在8-10小時(含交通時間),超過10小時以上者也有29.14%,假使同時要照顧12歲以下兒童及65歲以上老人,再加上清潔烹煮等家務工作,部分已婚女性處於蠟燭三頭燒的忙碌處境。

有無工作收入與否,女性多無自由處分金


不管是當上班族或家庭主婦,女性多無私房錢。Photo by chiang
在經濟狀況部分,女性煩惱首要來自經濟問題,若有工作收入,長期以來,女性幾乎拿出全部的薪水挹注家用。2011年36.88%就業女性拿出8成以上薪水供養自家、婆家或娘家開銷後,她們也差不多所剩無幾,從統計顯示,有36.57%的女性表示自己沒有可自由運用的零用錢,這據字與36.88%負擔家計女性差不多,也就是說,近四成女性所賺的錢全花在家庭開支上,難得有餘錢花在自己身上;上班族女性尚且如此,那留在家中照顧小孩、老人、家務勞動的女性呢?不但沒收入,高達54.96%、超過一半以上家庭主婦也沒有自由處分金。臺灣政府已簽署加入聯合國的《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其中第17號一般性建議將女性的無償家務勞動納入國民生產總值,我國民法親屬編也增訂「家務有給制」的精神,但在生活實務面,女性作為家庭主要照顧者的工作價值依舊未獲得肯認。

多元家庭提供女性更多選擇

在婚育狀況部分,過去幾次沒有進行這項調查,2011年的調查卻特別詳盡,我推測是因應少子女化趨勢,官方想進一步了解不同年齡組女性對結婚生育的想法。從對未婚的婚姻態度與對離婚或喪偶女性再婚意願調查來看,扣除15-24歲尚在就學的年齡組外,我發現,當代多數女性對結婚這檔事興趣缺缺,25-34歲未婚女性有40.76%不想婚、35-44歲未婚女性雖有50.72%說尚未找到適當對象,但也有24.08%明確表達不婚的想法,而45歲以上女性有高達一半以上是不婚族。根據調查,離婚或喪偶而有再婚念頭的女性,在不同年齡組皆低於10%,其他人有的是還沒想過此問題或者不確定是否再婚,由此可見,這群經歷過婚姻的女性,對於再婚這件事多抱持猶疑的態度。立委張曉風於3月22日(2012)質詢內政部長李鴻源說很多臺灣女性是被選擇不婚,希望內政部補助外籍配偶的同時,也補助適齡、優秀的台灣女性結婚,而不要被台灣男人淘汰。現在從統計數字來看,問題不在補助外配上,台灣女人淘汰男人才是正解。

臺灣女性平均生育數從1998年的1.5人,一路往下滑,降至2010年的0.895人。從最新生活調查顯示,女性心聲與處境確實反映在數據上,未婚者雖有54.88%表示未來想生小孩,且目標數以生2個為多,但未來不想生小孩的未婚女性也占了45.12%;已婚或同居且生過小孩的女性,卻有高達90.02%表示不想再生,她們共同的理由是「經濟不佳養不起」,我不禁疑惑,中央及各級地方政府競相發放生育補助與育兒津貼,顯然仍與女性的生養育期待有很大的落差,政府花錢討好式的津貼補助並未對症下藥,政府若正視「超少子女化」為國安問題,應積極回應民間廣設平價優質化托育空間的呼聲,與企業共謀打造友善婚育環境。

臺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在7月31日(2012)公布第一部多元家庭民法修正草案,涵蓋「同性婚姻」、「伴侶制度」、「收養」、「多人家屬」等內容,提供現行一夫一妻婚姻制度外的多元選擇,我認為,國家有責任與義務賦予每一個人平等成家的權利,回應民間的需求,女性不婚不生紀錄也將改寫。

照顧老人、小孩、家務勞動多由女性一肩挑

統計顯示,父母與未婚子女同住的小家庭型態趨為主流,從2002年56.9% 至2011年60.83%,雖然多未與公婆或父母同住,但需要照顧65歲以上老人的女性有39.51%為主要照顧者,若有看護工協助,次要照顧者仍然是女性,受照顧者以公婆為主,占了46.27%,其中又有38.9% 占大宗比例的女性平均每天的照顧時數多在10小時以上,著實驚人!在家務分擔上,無論有無工作的女性,皆為家務主要勞動者,特別是上班族女性,並未因此減少其做家事的比例,次要家務提供者為女性本人的父母,我想,問卷選項雖是父母,當然又是岳母為主囉,最後出力的才是丈夫或同居人。近年來,政府積極倡導夫妻家務分工,落實在日常生活,女性依然是家務照顧一肩挑的處境。

依據調查,有八成四女性滿意目前的家庭生活,我認為滿弔詭的;從上述脈絡來看,不管有無工作收入,女性大多無法攢下零用金,煩惱家計、照顧老人、小孩和家事工作也多落在女性身上,在少子女化時代下,還要經常被問「要不要生小孩」、「為什麼不(再)生」等等問題,對女性整體滿意度調查結果,我認為過於簡單化,難以反映女性處於父權社會的真實處境。
===========

職場爸爸9成感覺壓力 超過4成沒零用錢可用
逾2成父親天天都加班 5成希望放空紓解壓力
記者 溫子豪 報導 2015/08/04
職場爸爸兼顧家庭與工作有近9成感覺到壓力(圖/卡優新聞網)
職場爸爸兼顧家庭與工作有近9成感覺到壓力(圖/卡優新聞網)
  「父親」為了家庭努力「付清」心力,在外打拼賺錢「蠟燭兩頭燒」,實在有苦說不清。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近9成的職場爸爸深感壓力,主要壓力來源是家庭經濟負擔,7成4願為家庭犧牲難得的外派機會,甚至是被迫轉職或出勤紀錄不佳;yes123求職網也發現,為了讓家人過的更好,4成3的爸爸「沒有零用錢」,平均每週加班2.4天。

  「老爸」辛苦誰人知,1111人力銀行調查發現,8成8的職場父親因家庭與工作而感到壓力,主要來源為「家庭開支大/經濟負擔沉重」,另外「子女教養」與「無升遷/加薪」也是沉重壓力。雖然女性參與勞動的比率與日俱增,不過還是有7成6的父親負擔家庭支出的比例超過5成,顯示男性仍是家庭的經濟支柱。

  高達9成的受訪者在步入婚姻後,會給自己更大的壓力爭取更多收入,但還是有7成4會放棄外派或海外工作機會,只為與家人有較多的相處時光,甚至不惜「換工作」或「遲到早退」。若可以額外擁有1天假期,53.7%受訪者會選擇「放空什麼都不做」,其次才是「旅遊」(34.7%)及「與朋友聚會」(19.3%),顯見爸爸們須要有自己的空間與時間,以釋放壓力。

  Yes123求職網也發現,79.5%的職場爸爸覺得目前的薪水「不夠用」,每月收入有68%用於家庭總開銷,43.3%「沒有零用錢」,每天工時9.7小時,每週加班2.4天,甚至有21.3%的爸爸「天天都加班」,平均一星期下來僅2.9天可以和子女一起共進晚餐,辛苦指數落在76.1分。

  對於自己在職場與家庭中的雙重身分,爸爸們自評「工作表現」有71.7分,但「父親的角色表現」卻只有55.3分,不是個及格的「父親」。對於父親節,職場爸爸們仍滿懷期待,最希望收到「現金」(45.7%)、「出國旅遊」(44.9%)、「國內旅遊」(33.9%),最討厭的禮物則是「微整型服務」(41.7%)、「西裝」(39.4%)、「保健食品」(37.8%)。
--------------------
職場爸爸沒零用錢 7成6想離家休息
▲職場爸爸沒零用錢,7成6想離家休息。(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記者李孟璇/台北報導
yes123求職網公布「職場爸爸甘苦與失業焦慮調查」,結果顯示,有四成三的爸爸目前「沒有零用錢」!且為了兼顧家庭與事業,爸爸們幾乎沒有休息時間,有76.4%透漏「曾經有過」離家喘息的念頭。
yes123求職網指出,未滿40歲的「青年職場爸爸」,平均薪資為38,252元,相較於「青年職場媽媽」的27,468元,前者是後者的1.39倍;至於40歲以上的「中年職場爸爸」,平均薪資為50,573元,是「中年職場媽媽」32,493元的1.56倍。
►►►關注2016,歡迎加入《ETtoday筋斗雲》粉絲團。
雖然「為人父」的收入看似較具優勢,但有46.5%的職場爸爸透露,目前不屬於雙薪家庭,自己是家中唯一的經濟支柱,而不論單薪或雙薪,有高達8成(79.5%)的職場爸爸表示,覺得目前的薪水「不夠用」!整體而言,職場爸爸每個月的收入,平均有68%會用於「家庭總開銷」,剩下的薪水可能交給老婆或存起來,也因此,有43.3%的表示自己沒有零用錢。
另外,爸爸們每天工作時數都很長,超過9小時以上者佔76.4%,每個禮拜平均加班2.4天,其中甚至有21.3%的人每周加班5天以上,上班日只能與小孩相處73.7分鐘,儘管下了班或放假,也必須照顧小孩、關心父母與太太,幾乎沒有一天可以真正休息,所以在家庭、事業兩頭燒下,高達76.4%的爸爸透露,「曾經有過」離家喘息的念頭。
尤其面對龐大的工作壓力,59.8%的職場爸爸自認「沒有」職場競爭力,有7成1(70.9%)透露,「會擔心」未來可能失業的問題;不過對企業而言,若求職者的學經歷差不多,7成6的公司表示,願意優先錄取職場爸爸,同時有過半的企業,願意提供較高的起薪。


原文網址: 職場爸爸沒零用錢 7成6想離家休息 | ETtoday財經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0804/545057.htm#ixzz3oYT6ZHOo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 相較之下, 已婚男性上班族就顯得寒酸多了,多數結了婚的日本男人把薪水袋交給老婆,再從老婆那裡領取「零用錢」。如果下班後還想喝點酒,中午可能就得吃飯糰或是去「立食蕎麥麵(沒有座位,站著吃的小麵店,可以便宜地解決一餐)」。根據日本一些民間企業的調查,一般日本已婚男性的零用錢大約是3萬到4萬日圓左右,通常日本公司都提供上班族通勤月票,零用錢拿來吃午餐還算夠用,但是如果抽煙,或是下班後還想跟同事去喝杯酒,就必須想辦法省下午餐錢。當然也有不少為了省錢帶便當的上班族。OL可能有母親幫忙或是自己親手做的營養便當,已婚男性則以所謂的「愛妻便當」為多,一般新婚兩、三年的夫妻比較常見,結婚多年的男性多半必須自行解決民生問題。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矢言透過空前的貨幣寬鬆、財政刺激和企業法規鬆綁來重振日本經濟,男性上班族卻用更多零用錢用來買酒。根據新生銀行的報告,男性上班族每月平均出外飲酒2.2次,每次花費3,474日圓,較去年增加21%。

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證券資深經濟學家宮崎浩說:「男性上班族的零用錢在日本經濟指標中墊底,女性支出則率先增加。男性不必悲觀,零用錢應該會隨日本經濟復甦逐漸增加。」他說自己的零用錢也有一段時間沒調整。跡象顯示,經濟成長和企業獲利攀升的益處並未擴及勞工,5月薪資並未較去年同期增加。根據厚生勞動省,日本勞工去年平均月薪為31萬4,127日圓。

日本男性上班族吃冷便當、向老婆領零用金、假日要做家族service,否則就要被譏為家中大型垃圾。日文稱上班族為「salaryman」,意指「領薪水過活的人」,通常泛指男性上班族。女性結婚後多會辭掉工作,所以上班族女性以年輕女孩居多,又被稱為「OL(OfficeLady)」。根據日本經濟團體連合會的統計,2010年日本大學畢業生的薪資平均約為20萬日圓,還必須扣掉健保、年金等,如果在東京租房子付水電瓦斯費後已所剩無幾,所以很多年輕人即使有工作也不願離家獨立,賴在家裡住可以節省很大一筆開銷。年輕OL大部分選擇住在家裡,賺的薪水完全可以自己花用,多花點錢到高級的餐廳享用優雅午餐毫不手軟,是主要外食的客群。

安倍經濟學或許提升日本企業信心,但受薪階級尚未受惠,已婚男性不僅零用錢降至1982年來谷底,還用更多錢來買醉。根據日本新生銀行的調查,男性上班族每月零用錢平均較去年減少3%,降至3.85萬日圓(386美元),創下1982年來新低;日本家庭普遍由妻子掌管經濟大權。新生銀行在4月20 日至22日透過網路調查2,000名受訪者,並在6月28日公布結果。
----------------
想要結婚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每天過著快樂的日子!
我想一定很多人希望有這樣子的生活

但是談到現實面,結婚生活需要「錢」。
每天的生活費、出産、養小孩、教育費、房貸…等等,
家計管理是無法避開的!

關於男女對於「結婚後家計管理」想法?來聽聽pairs會員的意見吧!

家計是「雙方共同財產」還是「零用錢制度」?你是哪一派呢?

這次的調查中男女共同的「第一名」:
將互相收入的一部分納入家計「雙方共同財產」中,其他剩餘的能夠自己使用!

第2名,男性「沒有特別的意見」,女性則是將雙方的收入全部納入家計中,以「零用錢制」為多數。

我們就來看看理由吧!

■「雙方共同財產」派

「互相有工作的前提下,雙方的收入平衡可以自由使用。不想要太拘束在使用錢的方面,把確定的家計先算好,比較能夠再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27歳/男性)

「不想只有讓老婆管理家計,自己也想要清楚的了解。因為是雙方都有在工作,還是要多少知道一點比較好」(23歳/男性)

「因為單身時期比較長,家計如果全部交給老婆管理會感覺不自在…」(37歳/男性)

「沒有想要讓丈夫養的意識,所以生活費為共同的財產裡,其他的就自己使用。但如果有小孩的話,那就要再重新討論了」(31歳/女性)

「女性就算結婚也要有自主經濟能力。想要繼續工作,也想要有自由的使用錢」(28歳/女性)

「將一定的收入納入家計中,儲蓄也從那裡做起!」(33歳/女性)

結婚後,雙方都還有繼續工作的人越來越多了,「共同財產」為多數男女的理想!

互相都想要自由的使用錢,壓力也會比較沒有那麼大!

而男性方面也有排斥「零用錢制度」的意見出現!

女性則是覺得「共同財產」制度比較好,但如果有小孩的話可能就要重新再與對方討論。

■「零用錢制度」派

「就算共同都在工作,夫妻各自能夠自由使用的錢,但在最後都會變得很複雜。所以全部交給老婆管理最實在!」(26歳/男性)

「女性比較注意到現実面,能夠有效管理家計。自己不是這樣的類型,所以都交給對方」(33歳/男性)

「一直都沒有什麼物慾(笑)結婚後給我零用錢就好了」(38歳/男性)

「男性好像都不會考慮到老年的事情,要好好的存續才會有好的生活!所以希望用零用錢制度!」(37歳/女性)

「分開管理,除了生活費以外的支出,一定會產生問題。出產生育後,女性的收入有可能會變少,家計的管理還是全部合在一起會比較好」(22歳/女性)

「為了將來養小孩的準備,自己與丈夫都是零用錢制。現在的時代如果沒有儲蓄,真的會辛苦過生活」(32歳/女性)

支持家計管理以「零用錢制」的女性也真不少!

多數的理由為「自分管理能夠儲蓄更多」!

也有男性覺得「交給女性也比較放心」、「自分會亂花錢,沒有管理的自信」的意見存在。

結婚後考慮「家計管理」的男女多數!

580x384x213f7c52acd991ca431cf1baed114454_s.jpg.pagespeed.ic.-1vBA-cRnc

雖然理想的家計管理因人而不同,但大家都有強烈的同感對於「結婚後與單身時期如果是一樣的作法絕對不行!」
不管男性還是女性,對於婚後金錢管理真的非常認真的思考著!

不管是雙方的收入、金錢觀、或者是女性結婚後是否繼續工作,在家計管理上面都是不得不深思的!

什麼才是對兩人最好的呢?
在結婚前兩人一定要好好的討論,互相尊重擬訂出你們之間最好的方法吧!
---------------------
日婚男月均零用錢1.1萬台幣物價是台3倍 ~~
▼日本已婚男零用錢▼不增反減
【經濟日報╱編譯賴美君/彭博資訊二日電】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003588.shtml
2013.07.03 03:20 am
▼安倍經濟學或許提升日本企業信心,▼但受薪階級尚未受惠,▼已婚男性不僅▼▼零用錢▼▼降至1982年來谷底,▼▼還用更多錢來買醉。
根據▼日本▼新生銀行的調查,▼男性上班族▼▼每月零用錢平均▼▼較去年減少3%,▼降至3.85萬日圓(▼▼▼▼386美元),▼▼▼創下1982年來新低;▼日本家庭普遍由▲▲妻子掌管經濟大權。▼新生銀行在4月20 日至22日透過網路調查▼▼2,000名受訪者,並在6月28日公布結果。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矢言透過空前的貨幣寬鬆、財政刺激和企業法規鬆綁來重振日本經濟,▼▼男性上班族卻用更多零用錢▼▼用來買酒。根據新生銀行的報告,▼▼男性上班族每月平均出外飲酒2.2次,每次花費3,474日圓,較去年增加21%。
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證券資深經濟學家宮崎浩說:「▼男性上班族的▼▼零用錢在日本經濟指標中▼▼墊底,女性支出則率先增加。男性不必悲觀,零用錢應該會隨日本經濟復甦逐漸增加。」他說自己的零用錢也有一段時間沒調整。
跡象顯示,經濟成長和企業獲利攀升的益處並未擴及勞工,5月薪資並未較去年同期增加。根據厚生勞動省,日本勞工去年▼平均月薪為▼▼31萬4,127日圓。
【2013/07/03 經濟日報】
--------------
你是超棒的父母,在生活課業以外,甚至可以跟孩子聊他的朋友們、聊他的新戀情,但不知道為什麼,教孩子如何理財時成效就是不好嗎?

有豐富的經驗與智慧卻無法傳承?還是看了市面上許多書籍依然霧煞煞?不論你是理財達人或一竅不通,你的孩子是3歲或30歲,用這五個方法,都可以幫助你的孩子踏上儲蓄的道路!

1. 建立簡單的經驗法則:存下賺來的1/4

跟刷牙一樣,應該從孩子2歲就開始培養他存錢的習慣。

每當孩子得到一些錢,別再嘮叨你的孩子把錢全存進撲滿,而是建立這條存下1/4的公式。久了,孩子就會自動把1/4所得存進撲滿,因為簡單好記,1/4又好像沒那麼多,這樣不論是爺爺奶奶給的零用錢,或是偶爾對中發票的錢,你的孩子都可以做到存下1/4。

我們為人父母要做的呢,就是一再重複1/4這個數目,讓孩子熟到像走回家一樣自然。

事實上,人們記起並使用經驗法則的次數,遠比使用各種流行的理財方法多。紐約大學針對行為經濟的研究也指出,人們決策時會用最簡單的方法解決問題,好讓生活更美好。

以下是為何人們偏好經濟法則的4個原因:(1) 幫助我們減少每天做海量決定的壓力(2) 簡單易行,避免延遲 (3) 將混亂過量的資訊變清晰 (4) 好記。

有鑑於此,當你要教你的孩子存錢法則時,記住,少即是多,這條就夠了。

2. 別再給零用錢

很多父母喜歡小額多次的給小孩零用金,藉機每周傳授深奧的觀念給孩子,像在傳授武林密技似的。結果呢?他們的孩子只希望快點拿到零用錢,父母所說的左耳進右耳出,轉眼就忘了
在讀了許多相關研究以後,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零用錢並非通往理財天才的必經道路。

英國研究指出,比起打工賺錢的孩子,那些領零用錢的孩子實際上比較不懂得如何儲蓄。另外,領零用錢的孩子長大後鮮少懂得工作的價值,只要可以吃飽付錢,工作本身是否帶來成就感、是否讓生活更美好,對他們根本無足輕重。

所以,停止這個壞習慣吧!試試看這個方法:當你的孩子有需要的東西,買給他;當他有想要的東西,給他任務來換取物品,例如照顧年幼的弟妹,或是澆花倒垃圾,都是不錯的選項。

3. 讓孩子使用現金,而非你信用卡的附卡

因為使用信用卡而非現金時,人們傾向花更多錢。注意,更多是指高達二倍那麼多!

麻省理工的研究就指出,人們願意花平均29元美金現金購買球賽門票,而當使用信用卡時,意願卻提升到61元美金。(當然,2000年做研究時票價比較親民,但重點是,刷卡竟可以蠱惑人們花更多錢!)

這個建議儘管好像很落伍,但,當你是在教孩子建立花錢觀念時,實體的紙鈔比塑膠貨幣有用多了,因為比較有真實感。

比起現金,信用卡使我們對「花錢的痛苦」感受變遲鈍,尤其是用別人的信用卡(對,就是說你!這位孩子的媽!)根本不痛不癢,這會造成未來因為缺少金錢觀念而釀的災難。

比起放牛吃草讓孩子在外刷卡、而你天天操心,不如給孩子現金。這樣,煩惱花費的人將不再是你,而是你的孩子。畢竟口袋空了就是沒錢了,無法超支的。

4. 別再高談闊論如何存錢,要讓孩子看見未來的衰老

幫助你的孩子了解儲蓄有多重要,你要讓他培養遠見。

所以試試看這個:讓你們孩子想像當他們老了的時候。史丹佛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讓學生看電腦模擬他們所繪製的一生描繪,看過之後,他們選擇存下沒看影像前多二倍的退休金。

在家也可以達到這個效果-只要下載Oldify這個app,你的孩子會對發胖、禿頭、好多皺紋的未來自己感到好笑、感到不可思議。但,這同時也是難忘的一課
5. 當孩子大了,教他設定自動轉帳

行為經濟學家發表了關於自動轉帳有多神奇:當我們最一開始沒有看到戶頭裡有多少錢,就不會感受到提撥出來儲蓄的痛苦。

舉個生活例子,這就像是工作的勞退基金,每個月從薪水裡自動轉帳,我們就比較沒有感覺。

銀行定期自動幫我們把入帳轉為儲蓄,連最頂尖的經濟學家Sendhil Mullainathan教授(哈佛終身教授、麥克阿瑟循環經濟獎學金的天才得主)都表示,自動轉帳這樣的無感儲蓄最有力。

說到底,存錢不應該是你、或你的孩子,該花太多時間去煩惱的事。

今年,你想教自己的孩子怎麼樣的理財觀念呢?

參考原文作者:Beth Kobliner,著有《Make Your Kid a Money Genius (Even If You’re Not)》

本文獲www.money101.com.tw授權轉載

--------------------------------

 媳婦遭婆婆酸 月薪18K還嫌..「又沒要買房」
居家 低薪 22K 驚世婆婆 頭期款 婆媳問題
好房網News記者賈蓉/整理報導
22K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一名「驚世婆婆」上網發文,表示自己給媳婦1萬8千元的薪水已經很優惠了,「有給了還閒!」,批評媳婦又不需要買房子,「真不知道怎麼每個月都把錢花光」。
18K夠用嗎?婆婆上網抱怨媳婦「每個月都把錢花光」。(好房網資料中心)
18K夠用嗎?婆婆上網抱怨媳婦「每個月都把錢花光」。(好房網資料中心)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真實上演!一名「驚世婆婆」在臉書上發文,表示媳婦一直跟著男方做生意,每個月可以領1萬8千元的薪水,還向她抱怨「錢不夠用」,真是「不知道怎麼花的」。
該名婆婆說明,媳婦不需要買房子,只需要扶養2個小孩而已,什麼都不需要買,還敢開口要求調薪,「我1個月給女兒3~4萬元,是因為她要買房子!」。
不過「18K媳婦」的言論遭到網友猛烈攻擊,表示1萬8千元連最低薪資都不夠,「別人的女兒不是人嗎?」。網友JOJO進一步分析,即使以最低薪資計算,媳婦至少要該獲得22K基本工資2萬元保母費用,不計算奶粉、尿布費用,都至少需要4萬元才能維持家計,還有網友批評,「18K連外傭都請不到」,要婆婆別對媳婦太摳。
也有網友嘲諷,「怎麼不讓媳婦買房,每個月贊助3萬元」、「房子比小孩值錢」,認為這位驚世婆婆「吃米不知米價」,「媳婦存一輩子都攢不到頭期款」。
其實在家族事業中工作、全職家庭主婦的薪資,向來是許多婦女的共同問題,聯合報報導指出,一名美國男子
史蒂芬曾試算家庭主婦的「全職薪水」,發現1年至少要7萬4千元美金,才能夠維持家庭正常運作,「多體貼太太對家庭的付出吧!」,否則男人根本「雇不起」老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