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思-無人駕駛悲喜劇
By 中時電子報,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九月 18日, 2017
台灣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近3000人,受傷人數更超過38萬人。不少青年碩彥、知名人士,包括台北市柯市長的愛徒曾醫師,都是馬路虎口的受害者。在汽車大國美國,同樣的數字更驚心動魄:每年車禍死亡人數高達4萬人、受傷人數多達250萬人,而其中94%的車禍都可歸咎於人為錯誤。
因此,驚悚的數字提供了無人駕駛汽車立法的堅實基礎:既然多數死亡車禍都是起因於人為錯誤,而如果具備人工智能技術的無人駕駛車輛有能力拯救生命,減少許多不幸的家庭悲劇,為什麼政府要阻止這種科技呢?
美國眾議院在9月初一致通過法案SELF DRIVE Act,允許車廠及科技公司在第1年測試2.5萬輛無人駕駛汽車,再逐步增加到10萬輛。預料很快參議院也通過之後,這項法案將成為改變人類陸上交通運輸風貌的重要一步。
然而就像汽車取代馬車等新科技誕生的衝擊一樣,破壞性的創新永遠是有人歡喜有人愁。在無人駕駛車輛成為主流的時代,以公車、貨車駕駛為業的工種可能消失,而這在美國許多州都是就業人口比例最高的職業。美國運輸部長趙小蘭就曾對無人駕駛汽車對就業的影響表達高度關注,畢竟當中涉及大約300萬司機的飯碗問題。
無獨有偶,《人類大歷史》的作者、任教於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教授在新作《人類大命運》中更悲觀地預言,工業革命創造了脫離農村的「無產階級」,所幸都市裡製造業及服務業的工作吸納了這批人力。然而,在人工智能當道的未來,智能器械大量取代人力,不僅貧富差距擴大,更有一大批人會淪為「無用階級」。雖然到時各國可能都有這樣那樣的無條件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計畫,來應對新型社會結構下的人們溫飽問題。然而,溫飽之外的心靈寄託呢?時間又將如何打發呢?
面對可能的就業衝擊,印度運輸部長Nitin Gadkari最近明確表示,在印度這樣一個失業率居高不下的國家,不應該引入那些會奪走人們工作崗位的技術。當然,在無人駕駛汽車還未成氣候的當下,唱此高調不成問題。但假以時日,全球化的步調有可能因單一國家的抗拒而放緩嗎?
所以美國國會此刻在新科技與就業率的選擇,幾乎鋪下了《人類大命運》預言的序幕。隨著更成熟的技術日新月異,席捲全球的智能汽車時代幾乎可說就在眼前。
2016年英國公投與美國大選,見證了工業外移、鏽帶與民粹保護主義的交互影響。其實對各國政治領袖而言,更可怕的還在未來!因為就在人們不必擔心酒駕等人為失誤造成交通意外傷亡的同時,大量失業的選民也無法再找墨西哥、中國工人等代罪羔羊來歸責了。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金融系副教授)
向塞車說Bye 印度打造「空中無人駕駛膠囊車」
▲▼以後印度的天空不只可以看到飛機,還有機會看到個人膠囊車了!(圖/翻攝自PRT官網,下同)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印度政府一直都在思考如何建設一條快速的交通線,解決交通壅塞的情況,所以想搭建「無人駕駛出租車膠囊」,未來幾周內會向全球的公司公開招標,並開始籌資。若順利,這段從新德里通往古爾岡(Gurgaon)的軌道,將在一年內完成,全程約13公里,設有16 個車站。
這種膠囊車跟其他的大眾運輸工具一樣,車來之前,乘客要在車站等待,膠囊車沿著高架軌道上升,平均速度每小時達60公里。如果願意花多一點錢,可以選擇乘坐高速膠囊艙,如此一來,中途不停站、直達目的地,省時又快速。
新德里的衛星城古爾岡在2001年就已經有17.3萬人口,如今已上漲至100 萬人。人口越多,通勤越困難,針對這一點,政府認為完全擺脫地面道路是最好的解決方案,於是就有了Metrino個人快速交通(Personal Rapid Transit,簡稱:PRT)膠囊。
雖然,印度政府有這個看似不錯的構想,但每一輛無人駕駛出租車膠囊,只能搭載5名乘客,全程共設有1100個膠囊車;換句話說,即使所有的車都坐滿人,一次也只能乘坐5500人,可能無法緩解城市整體的交通負擔。
整個項目預計大約花費1.36 億美元(約新台幣44億),但若能省下居民的通勤時間,那麼這筆費用就是值得的。協議中有一項條款,不管哪家公司投資PRT系統,都會在25年內通過車票的形式收回成本。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