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左,台北城麗正門(南門)的原始面貌,城外護城河和橋樑仍然存在,野草叢生,年久失修的狀態,也有一番純樸的野趣
昭和五年(1930)十月一日臺北市市制施行十周年記念章,以此日期倒推設市時間為1920年,正好印證今年十月一日台北市設制滿百年,材質為純銀,大小介於十元與五元硬幣之間。日治時期台灣懷舊照片文獻史料 | Facebook https://bit.ly/38ApNIv
城池的標準配置:
台北城做足了配置嗎? 東城隍、西縣衙、南觀音、北關公、左文廟、右武廟、東道觀、 西佛寺的格局
台北西門城門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oldtwcolor/permalink/774953729797835/
東門(景福門)— 在景福門
臺北城(臺語:Tâi-pak Siânn/Tâi-pak Siâⁿ)是指臺灣在清治時代後期於臺北大稻埕與艋舺兩地之間所構築、面積達1.4平方公里的城廓,因為是臺北府所在,又稱為臺北府城,是臺灣也是全中國最晚興建的城池。臺灣建省後,臺灣巡撫衙門、臺灣布政使司衙門等兩大行政機關皆設於此。有別於臺北城外的已開發聚落,城牆內的街區被稱為「城內」(臺語:Siânn-lāi)或「城中」,是臺北三市街之一;此稱呼也沿用至今,臺北市的「城內次分區」與昔日的城中區即以此取名。
這座用石材紮實建起的城池於光緒5年(1879年)研議規劃、光緒8年(1882年)開工,光緒10年(1884年)竣工。然而這座歷經多任清朝官員主持才建好的城池,真正存在的時間不到30年。進入日治時期後,臺北城開始遭到拆除,至明治37年(1904年)年底時,所有城牆與西門均遭拆卸,僅剩下五大城門中的四座。這四座城門現以「臺北府城—東門、南門、小南門、北門」名稱列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2014年,逢臺北建城130周年,臺北市政府於西門舊址北方、捷運西門站四號出口旁設置鋼構裝置藝術品「西門印象」,以重現昔日西門之意象。
臺北城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ZfnrRr
台北城歷史 - http://goo.gl/EzrXl1
日治時期臺北西門寶成門舊照
西門-輕軌
台北東門城
臺北府城東門,正式名稱為景福門[a],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今日因處於總統府、凱達格蘭大道與自由廣場等國家級地標之間,在台北府城池四大正門中與北門承恩門同富盛名。又因面臨東方,在臺灣日治時期時又名為照正門。東門(景福門)是台北城通錫口(今松山)的孔道。建於光緒8年(1882年)。東門是在現存的台北城門中環境最為寬廣。城樓的臺座由石條砌成,二樓採【回】字型雙層牆壁,內室有4跟大柱支撐屋頂、屋頂現為歇山單簷式,但城樓簷下多了一條裝飾帶,左右城牆上多出方窗設計。
當時城內通往東門的「東門街」,就是今天的凱達格蘭大道。東門為台北府城五城門中石作最為精緻的,額題景福門,建築結構和北門很類似,有著甕城,都是在石砌的城座以上,有厚實的磚牆一直接到屋簷下,宛如牢不可破的方形堡壘。而雙層磚牆之內,則是木造結構。屋頂是四面屋坡的「歇山式」,簡單大方。和北門不同的是,東門屋簷下有綠釉空心花磚裝飾,而且兩側門孔旁均加開方形窗洞。另外,北門的外廓是方形,東門則是圓弧形。東門又因面臨東方,在日治時期時又名為照正門。
1966年,以「整頓市容以符合觀光需要」為由,將樓閣與大部分的城墩拆除、改建為仿中國華北式建築,此後城門盡失清代原貌。
城門位於台灣台北市中正區,位在仁愛路、信義路、中山南路及凱達格蘭大道等數條道路交會路口圓環上。東面與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相望,西面與中華民國總統府遙望。由於該門地處總統府中樞之地,在戒嚴時期為軍事管制區,據說為便利早期站崗的憲兵衛哨,內部增設廁所。又因景福門介於凱達格蘭大道與自由廣場等重要集會廣場之間,過去易受遊行、活動波及,為免於造成國定古蹟損壞,目前周邊設置有鐵欄杆保護[1]。
歷史
清治時期
光緒五年(1879年)建立。1875年(光緒元年)欽差大臣沈葆楨奏請將臺灣府分設台灣、台北兩府、以大甲溪以北之地設台北府、在北台設一府三縣,同年底奉准設府於台北艋舺地方,轄淡水、新竹、宜蘭三縣及基隆廳。到了1879年(光緒5年) 3月,淡水與新竹分治後,知府陳星聚才正式移府治於台北任職,並鼓勵紳商在預定的城內投資興建民房店屋,又在福建巡撫岑毓英督促下積極建設台北府城。台北府城於光緒三年初開始規劃城基街道、但因築城經費之派捐問題難以解決,進度緩慢,籌劃在1881年,1882年1月興工,1884年竣工,經費高達42萬餘圓,至於城工規模在台灣道劉璈更改下,建成周徑1506丈,外側用石材堆砌,中央用土砂填實,計東西壁各長412丈,南壁340丈,北壁340丈,城高1丈8尺,厚1丈2尺。設有五座城門:東門(景福門)、西門(寶成門)、南門(麗正門)、小南門(重熙門)、北門(承恩門)。
日治時期
日本時代,台北市施行市區改正,加上建總督官邸及下水道工程,因此在1900年將城垣及西門拆除。以後更因新建官方建築如台北車站、台灣銀行總行、台北監獄署及其他土木工程,台北城牆被拆除。
1935年,在當時日本學者尾崎秀真、山中樵等人呼籲鼓吹下台灣總督府依「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將城門指定為史蹟加以保存。
戰後時期
1966年,中華民國政府以「整頓市容以符合觀光需要」為由,將樓閣與大部分的城墩拆除、改建為仿華北式建築,並於其山牆上繪製中國國民黨黨徽式的丹青,此後城門盡失清代原貌。
1982年,台北市議員陳水扁、謝長廷以及林正杰質疑景福門樓閣上之彩畫為國民黨黨徽圖樣。
2009年5月23日,台北市政府重新整修時,依據古蹟整建之法令,計畫將已經風化掉的丹青圖樣重新繪色。引起民主進步黨議員質疑黨徽將重新漆上,指為黨國意識復辟;部分議員並要求樓閣應復原成清代原貌。市長郝龍斌亦覺不妥,行文行政院文建會,文建會以下令停止該徽記修建,台北市政府文化局並在5月27日舉辦公聽會,並把內容行文給文建會核定。
2009年6月12日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決議,將三大城門樓閣上的黨徽式丹青繪成白色,暫時平息爭議。
臺灣史上第一盞電燈
註釋
^ 景福門之名取自《詩經·大雅·既醉》詩句:「既醉以酒,既飽以德。君子萬年,介爾景福」。
改建前的東門城樓。東門城樓屋頂的形制為「歇山單簷式」,城門外建有甕城。
一八九六年「台灣台北城之圖」上標示的東門為「照正門」,圖中清晰可見城門外的甕城,東門巿場所在位置當時仍是一片荒蕪
-
台北城東門,又名景福門,它和北門一樣是附有外廓的城門,它的外廓的弧形的,和北門的方形外廓不同。東門也是通往松山(錫口)和基隆的城門。它的形制和北門比較類似
------------------------------
台北城東門,又稱「景福門」,位在仁愛路、信義路、中山南路及凱達格蘭大道等數條道路交會路口圓環上,並與國民黨前中央黨部大樓(現為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相對而立
一九六六因老舊而年改建,位於凱達格蘭大道上的「景福門」。一說「景福門」可能為東門甕城門。
-------------------
[台北事]關於台北的曾經: 雄鎮五方 --- 擁有五座城門的台北城 - http://goo.gl/p4bwRu
台北城的興建促進了台北的發展,當時建造台北城時要看風水,並且籌備經費,採用優良的石頭,才能讓台北城屹立不搖的矗立著,原先建的東、西、南、北城,因為日本人進城將城門拆掉,雖然現在只剩遺跡,但依舊是台北人的精神所在,因為第一任巡撫劉銘傳推動許多建設,造就了當時最現代化的都市-台北,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台北城的興建過程!
現代的台北城─臺北城是指在清朝統治期間,於臺北大稻埕與艋舺兩地之間所構築
現代的台北城依舊矗立著,包含東、西、南、北、小南門,各個城門都是現在繁榮地區,為何現在只剩四座門而不是五座呢?我們來看看台北城的建造過程!
●臺北城的地點:臺北城是指在清朝統治期間,於臺北大稻埕與艋舺兩地之間所構築,面積達1.4平方公里的城廓。因為是臺北府所在,所以又稱為台北府城。而有別於台北府城以外的已開發聚落,臺北城牆內的街區被稱為「城內」、「城中」,而這稱呼已經沿用到今天(例如「城內次分區」)。
●臺北城建造時間:城內也是臺北三市街之一,清領時期台灣兩大行政機關——台灣巡撫衙門和台灣布政使司衙門都設在這裡。這座用石材紮實建起的城池於1879年研議規劃、1882年開工,1884年竣工。然而這座歷經多位清朝官員才建好的城池,真正存在的時間不到三十年。
●臺北城建造石材-石英砂岩:清朝光緒年間,臺北府城牆石材大都採自於內湖金面山的石英砂岩,當年採石的範圍從金面山往東至小金面山。內湖金面山為五指山系的西南稜,這座山地質中的安山砂岩含有石英,因此當太陽照射石遠望山頂閃閃發光,當地人便稱之為金面山。註:金面山位於內湖金龍產業道路西邊,因從碧山巖方向看過來,山頂巨石有如鳥嘴般尖銳,因此又名剪刀石山,海拔雖僅258公尺卻具高山氣勢,山谷曾是清代時期臺北建城時,所用石材的大石之地,如今仍留有開採痕跡 。
●臺北城的拆建:入台北城後的日人統治者,對於以守備日本為主的台北城存在價值,抱持不同看法。在1897年成立的「台北市區計畫委員會」就研議拆除城牆。隨即在1899年公告第一次市區改正計畫中,台灣總督府以街地整理與貫通道路為由,連同城內文廟、武廟一起,開始動手拆除部分台北城牆。1904年,該城城牆被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府拆除大部分,僅留下四座城門。1935年臺灣總督府依《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將四座城門指定為史蹟加以保存。今臺北城四座城門已被列為中華民國國家一級古蹟,名稱為台北府城,北門、小南門、東門、南門(上圖為東、西、南、北、小南門,引自於台北古城深度旅遊P.28頁)
台北城的興建─因為日本的入侵牡丹社事件,清朝批准台北城的興建
日本琉球居民漂流到台灣,被屏東恆春牡丹社原住民所殺,日本假藉為琉球人報仇,攻打牡丹社,使得清朝了解台灣的重要性,也是建造台北城的原因。
●泉州人渡海來台:18世紀中的清朝乾隆、嘉慶年間之後,大量泉州人移民跨海沿著淡水河靠岸定居台北艋舺,並與當地平埔族通婚後人口大增,艋舺因而大為興盛,於是產生了「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說法。後來,在艋舺地區1853年(清咸豐三年)分類械鬥或稱頂下郊拼落敗的泉州同安人,不得不整宗族舉家遷徙至大稻埕經商,也有所發展。此時,以艋舺與大稻埕兩地共同撐起的台北熱鬧聚落儼然成形。不過當時人口眾多的艋舺、大稻埕仍屬廳治偏遠的淡水廳管轄。
●牡丹社事件的影響: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發生在與臺北相隔數百公里的台灣南部牡丹社事件,是促使臺北建城的遠因。因牡丹社事件緣故(上圖取自台灣海外網,日軍由恆春登陸,圍攻牡丹社),喪失琉球宗主權的清朝,終於體會到日本擴張領土的準備,相對的,清廷也大幅改變對臺戰略地位的觀感。
●台北府城的興建批准:清帝國終於了解,臺灣是遏止日本侵略中國的前哨,於是想藉臺北升格來強化北臺灣國防的光緒帝,於1875年批准了福建巡撫沈葆楨的『臺北擬建一府三縣』奏摺,台北府正式成立,此時的臺北府所轄今日之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縣、宜蘭縣、新竹縣及新竹市。
台北城的風水─因為當時實際參與建築者皆頗信風水,台北城是清代最後一座風水石城
當時因為參與台北城的建築者都是比較信風水,因此台北城的位置是按照良好風水位置建出來的,而臺北城是用優良的石頭蓋出來的,也是清代最後一座石城。
●台北城的地理位置:台北城實際參與建築者──福建巡撫岑毓英、臺北知府陳星聚與台灣兵備道劉璈皆信風水(左圖為台北府城風水示意圖,引自台北123),所以立城處所及其方位按地輿傳統。
●台北城的風水:起初規畫者岑毓英他的風水觀認為該正對北極星,所以一開始建造的街道府前街、西門街等街道即官衙設施為東西南北向,此時城牆尚未興建。而後主事的劉璈風水觀屬「巒頭派」認為岑毓英之規畫「後無祖山可憑,一路空虛,相書屬凶」,遂改變城牆建造的方向,使其北依大屯山與七星山峰為靠,但城內完工建設保留,這是臺北城街道與城牆方向不同之原因。對中國風水獨有見解的德國學者Alfred Schinz對此解讀為:「台北城基本上以大屯山為背,淡水河為水的風水觀而設計的;因為城廓東北有高山主凶,整座城廓乃向東旋十三度,用以避凶。東、西兩牆延伸線相交於七星山,而城府的中軸,仍不偏不倚的對準玉皇大帝、北極星君。」
●台北城的建造過程:不但讓台灣的行政中心正式由台南移至台北,也讓台北成為台灣的政治與經濟中心。台北建府之議剛批准不久,為求防務需求,清朝初步決定於艋舺與大稻埕之間的未開墾荒地構築台北城。並構想將重要台北府城官署、宗廟等建築設立其中。在首任知府陳星聚與其後1881年上任的直屬長官福建巡撫岑毓英積極籌款興建,台北城終於1882年委由台灣道道員劉璈正式開工興建。在陳星聚知府與台灣道劉璈兩相合作後,台北城的城池終於在1884年正式完工 。
●台北城的完成:除了講究風水,建城處所也相當巧妙的立在泉州三邑人、安溪人為主的艋舺與同安人經營的大稻埕之間。這種考量除了可供聯絡兩地之外亦顧及到向兩方士紳籌募建城款項。也因為這種不偏倚的建城地點,讓包含兩地的當時門閥世族,包含板橋林維源、士林潘成清、大龍峒王廷理、大稻埕陳霞林及王玉華、葉逢春、李清琳、陳鴻儀、潘慶清、王天賜、廖春魁、白其祥、林夢岩、陳受益等等皆捐輸銀兩相助。雖然中間有所募款上的插曲,終究還是順利募得了建城所需的30萬兩白銀。該城是台灣史上唯一全部用優良石條所建的石城,也是唯一的長方形城池,面積僅次臺南府城,更是清代最後一座風水石城。(上圖引用自維基百科網站)
台北的興榮─台北城的完工促使台北的進步,也因為劉銘傳的建設成為最現代化的都市
因為台北城的完工造成台北市日漸凡,重心從原本的南部轉到北部,而台北也在劉銘傳建造下,成為最先進的都市。
●台北城完工的影響:臺北城完工之際,城內文廟、武廟、開漳聖王廟、城隍廟、天后宮等廟宇也陸續落成。除此,化面積約一平方公里的台北城也相繼同時建造了淡水廳、台北府、台灣布政使司衙門、台灣巡撫衙門等衙門,此時台北城內儼然正式成為全台北甚至全台灣的宗教與政治中心。之後的數年內,台北也在清朝首任台灣巡撫劉銘傳的建造下,成為具有鐵路,電燈的現代都市。(上圖引用自維基百科網站)
台北府城的命運─日本人打算拆掉城門作為活動場所,但造成民眾的抗議臨時喊停
日本人的入侵,為台北城帶來岌岌可危的命運,因為日本人為了想建活動場地,想將台北城拆除,在拆除西門以後,遭到民眾的抗議,放棄計畫,之後被列為第一級古蹟。
●台北城的城門:城門共五,分別為北門「承恩門」,南門「麗正門」,小南門「重熙門」,東門「景福門」,西門「寶成門」相傳台北城落成初期,只有四座沒有城樓建築的拱形「門洞」,後經士紳輸銀捐助,才得以興建各城樓。這裡面,以居住西門外,艋舺地區的三邑人捐款興建的西門最為華麗。至於小南門,則是後來因應新起枋橋(今新北市板橋區)聚落所設。北門為主城門。正式名稱「承恩門」,乃因為遙望北京朝廷,承受皇恩的意思。
該城門建築模樣是台灣城郭少見的碉堡型建法且具城碟與槍孔。城門前本有引自河溝口的護城河,建城過程建材經由淡水河再接護城河到達施工處所。承恩門雖在日治時期被拆除甕城外郭、接官亭等建物,但仍是台北城門現存最完整,也是國家一級古蹟。為了這古蹟,台北市政府還在1990年代特地拆了一小段通往延平南路但交通量偏低,足以破壞北門的高架橋。另外日治時期當成「總督官邸」(今台北賓館)玄關腳踏石的原「巖疆鎖鑰」石碑已在1998年放回北門城畔(之前曾放置於台北新公園)。
●西門的拆除:西門亦稱寶成門,為台北城五個城門裡面最華麗的城門。取此名,應是該城門所在附近的艋舺三邑人,想用雕樑畫棟的『寶物成就』維持艋舺的流通興旺。1900年市街改正的拆牆過程,台灣總督府相中西門附近廣大土地計劃作為日人活動場所,以致不顧台灣總督府圖書館館長山中樵建議,堅持拆除(上圖為拆建後的台北城牆)。也是因為拆除此門後的民意反彈,致使台灣總督府拆除其他四座城門的計劃喊停。
●城門的改建:因此西門成為台北城五個城門裡面,唯一被拆除殆盡的。為紀念此門,設有「寶成門舊址」石碑一座於西門圓環處。1935年台灣總督府依《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將四座城門指定為史蹟加以保存。另外,五城門中的大南門是台北城門最大的城門。與大南門同樣位於城池南側的小南門是通往艋舺與板橋的廊檐式城門。而五門當中居城池東邊的景福門,則為應付戰鬥的碉堡式城門。這三座城門本都為閩式建築的城樓,在民國55年(1966年)被政府以「整頓市容以符合觀光需要」為由,改建成風貌完全不同的華北式建築。
碎了!「寶成門舊址」碑遭推倒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8-27 23:16聯合報 記者魏莨伊/台北報導
台北市寶慶路、衡陽路交叉口的「寶成門舊址」記事碑遭人破壞。 記者魏莨伊/攝影
台北市寶慶路、衡陽路交叉口的「寶成門舊址」記事碑遭人破壞。 記者魏莨伊/攝影
台北市又傳石碑遭人破壞。位於寶慶路、衡陽路交叉口的「寶成門舊址」記事碑,昨天上午7點多,遭一名短褲男子徒手推倒,碑體碰地破碎數塊,文化局指出,這塊碑立於1983年,紀念已遭拆除的寶成門(西門),今將請學者到場勘查,警局也將持續調查。
昨天上午臉書流傳寶成門舊址碑扳折斷裂的照片,網友紛紛猜測是遭車輛撞壞或是人為破壞。警方得知記事碑疑遭人為破壞後,調閱監視器發現上午7時許有名短褲男子經過時,使力徒手推倒記事碑,碑的基座斷裂,碑體傾倒後破裂數面,碑體的長釘也外露。
台北市文化局指出,該碑是台北市立文獻會(台北市立文獻館前身)在1983年豎立的記事碑,紀念早年遭拆除的西門意象,因此報警調查,今將再派文資學者前往了解是否原碑修復,記事碑並非登錄有案的文化資產。
根據中正區公所網站記載,舊時台北府城「西門」又稱寶成門,由於連結艋舺商圈,因此取「寶物成就」之意,寶成門是府城唯一消失的城門。
製作人張哲生對此門有研究,他指出,台北府城城門除了西門消失外,北門是唯一僅存閩南式碉堡,而東門、南門、小南門都經過改造失去原貌,但都被列國定古蹟,推測以前的寶成門約位於衡陽路、寶慶路、中華路及成都路的交會路口,記事碑屬於公共財,不該破壞。
----------------------
浩克上身? 「寶成門舊址」記事碑被推倒裂3塊
分享浩克上身? 「寶成門舊址」記事碑被推倒裂3塊 到Facebook 分享浩克上身? 「寶成門舊址」記事碑被推倒裂3塊 到Line 分享浩克上身? 「寶成門舊址」記事碑被推倒裂3塊 到Google+
2017-08-28 12:46
〔記者王冠仁/台北報導〕精神狀況不穩定的37歲蕭姓男子,昨天早上跑到台北市寶慶路、衡陽路口,無端推倒一旁的「寶成門舊址」記事碑。案發後警方調閱監視器畫面追查,18小時後在西門町找到犯嫌,將他逮捕依毀損罪嫌送辦。
記事碑被人推倒。(記者王冠仁翻攝)
記事碑被人推倒。(記者王冠仁翻攝)
記事碑被人推倒。(記者王冠仁翻攝)
記事碑被人推倒。(記者王冠仁翻攝)
推倒記事碑的蕭男。(記者王冠仁翻攝)
推倒記事碑的蕭男。(記者王冠仁翻攝)
警方說,昨天早上7點多,台北市寶慶路、衡陽路口的「寶成門舊址」記事碑,忽然被推倒斷成3塊,警方一開始以為是車輛不慎撞擊所致,但調閱路口監視器畫面追查,卻發現記事碑是被身穿長袖黑上衣、短褲的男子所推倒。
警方調閱監視器畫面追查,發現該男子隨後跑到西門町一帶,警方研判他會在當地溜搭,前往周邊巡查,不久後順利找到衣著特徵與推倒記事碑犯嫌相同的蕭男。
蕭男到案後面對警方詢問,卻「牛頭不對馬嘴」,他雖然沒有精神障礙手冊,但精神狀況不穩定,甚至無法與人正常交談。警方循線聯繫上他家人,他家人說他平時經常外出溜搭,累了才回家,不曉得他闖下大禍。
----------------------------
寶成門舊址記事碑遭毀損 男子落網
更新: 2017年08月28日
【記者陳懿勝/綜合報導】位於台北市寶慶路、衡陽路交叉口的「寶成門舊址」記事碑,迄今已有近35年歷史,但卻在27日清晨遭37歲的蕭姓男子徒手推倒,碑體碰地破碎為數塊。警方獲報後調閱監視器,28日凌晨在西門町徒步區逮補蕭嫌,訊後依毀損罪移送法辦。
警方調查,蕭嫌與母一同居住在萬華區,並無正常工作,時常在西門町一帶閒晃。當詢問毀損動機及原因時,蕭嫌顧左右而言他,由於蕭嫌未領有身心障礙手冊,也未有就醫病史,排除有精神狀態異常問題。
蕭嫌認為有人要害他,在情緒激動下才會推倒石碑,並表達後悔之意。警方排除蕭嫌有政治意圖,由於該碑並未被文資局登錄列管,訊後依毀損罪送法辦,並通知相關單位進行善後處理。
-----------
位於台北市中正區寶慶路、衡陽路口的「寶成門舊址」記事碑,設立於民國72年,至今已有34年,但昨天卻遭一名蕭姓男子故意推倒,導致整塊大理石製的立碑碎裂損壞。警方獲報後、立即調閱監視器,並於今天凌晨、在西門町徒步區、把蕭姓犯嫌逮捕到案。
==台北市介壽所所長 蔡漢政==
嫌犯是在昨天早上的七點多
然後將這個碑文直接推倒
然後隨即離開
經我們擴大清查發現
這個人經常出沒的地點
將他帶回來
針對案情的部分 他也坦承
我們會以毀棄損壞罪
將他移送地檢署來偵辦
現年35歲、住在萬華區的蕭姓嫌犯,目前無業、經常在街頭遊蕩,他向警方表示、會突然推倒這座立碑,是因為感到有人要加害於他,警方懷疑蕭男罹患有精神疾病,但他並未領有身心障礙手冊,也未有就醫病史。這座立碑已無法修復,不過由於這塊記事碑未被文資局登錄列管,目前只能以毀損罪嫌、將蕭男送辦。
地點:台北車站前
.時間:民國60年代
.來源:自藏
.類別:風景
.類別:交通
.描述:民國60年代,台北火車站前,有公共汽車與稍可避雨防曬的候車亭
台北高校同學麗正門旁合影
1930年代末,台北市,深秋意濃,一群台北高校的學生在麗正門旁合影,留下詩般浪漫的畫面。
台北高校全名為台灣總督府台北高等學校,最早成立於1922年,為七年制的高等學校,以在台的日本人子弟為主,台灣子弟占比例極少,能入學的台灣子弟不僅十分優秀,通常家境也比較寬裕。1928年,設台北帝國大學,作為台灣高校的學程銜接,台北高校實際上也成了台北帝大的先修班。由於這是在台灣進入台北帝大的唯一管道,入學競爭十分激烈。(取自徐宗懋圖文館製作出版「台灣歷史珍稀影像1860-1960
- 戰爭 庶民 風物」)(3) Facebook https://bit.ly/3bvlcdL
日治初期臺北北門外影像數位上色。
臺北北門是臺北城北端的城門,往北通往大稻埕,在歷史上也是日軍征臺戰役於1895年6月7日進入臺北的城門。北門在日本時代拆除城牆後成為見證鐵路及道路交通要衝的地標,鄰近有鐵道部、郵便局、三井物產會社倉庫、大阪商船會社臺北支店、高石組本社等建築。
戰後1960年代北市府以「整頓市容以符合觀光需要」為由,計畫將臺北城門全面改建為中國北方宮殿式建築。北門因所在地即將興建高架道路預定被拆除(後來在各方奔走下繞道未拆)反而逃過此文化浩劫,曲折的成為唯一保留原貌的臺北城門,但旁邊的高架道路已嚴重破壞景觀。2015年北市府拆除北門高架橋,北門重現天日,之後輾轉成為今日的北門廣場。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oldtwcolor/permalink/816509878975553/
台北西門城門
敬字亭
城門、行人、人力車、馬車、輕便車軌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boo15212004/permalink/7833785713302469/?mibextid=I6gGtw
留言列表